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德育的知识

关于德育的知识

时间:2023-06-22 09:39: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德育的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德育的知识

第1篇

关键词: 中职德育课 德育实践活动 结合途径

一、“相互分离”的中职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

中职德育课是指中职生在德育教师指引下,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空间,通过某种形式集中、持续的学习体验道德知识、提高道德水平的活动。德育实践活动是指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学校根据学生道德水平实际开展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德育实践工作的活动。可见,中职德育课和德育实践活动都是道德教育的途径。但不少德育工作者在处理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的关系时出现了偏差。

理论上,有些观点一味肯定德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否定德育课的价值。不少观点认为,德育实践活动更能体现“德育的实践本质”,更能培养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是一种比传统德育课更有效的德育手段。在空间上,它将“德育”搬出了教室,改变了传统德育课的教育环境;在形式上,它改变了传统德育课“语言灌输”的德育形式,以生动鲜活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发挥了主体性;在评价标准上,它改变了传统德育课以“书面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道德水平”的评价标准,注重挖掘学生在“活动”中展现的“行为闪光点”。因此,出现了“以德育实践活动取代德育课”的倾向。

在实践中,不少中职学校的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脱节。一方面,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脱离。尽管不少德育教师认识到了传统德育课存在“教学手段过于灌输化”、“教学目标过于智育化”的缺陷,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完善,但大部分德育教师没有从实践活动的角度考虑提高德育课实效性,仍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将抽象的道德理论知识“演绎”成“具体的、易懂的知识”。中职德育课仍是学生被动接受道德知识的“智育”活动。另一方面,德育实践活动课也缺乏与德育课保持必要的衔接。在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种类繁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个性、锻炼能力、认识自我的平台。然而,中职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往往由各德育部门独立组织开展,缺乏德育教师的支持与配合。这使得实践活动与德育课分离,德育课程中的道德价值取向往往难以为实践活动所承载,德育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二、“优势互补”中职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

与中职德育实践活动相比,中职德育课有其缺陷,也有德育实践活动缺乏的优势。

中职德育课的缺陷体现在:(1)时空统一固定,不能给学生创造新鲜的德育环境。德育课是由学校预先安排的,课室固定。而德育实践活动课的时空都比较灵活,给学生创造了新鲜的德育环境。(2)教学内容抽象。中职德育课的内容一般是教材的内容,而教材的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而德育实践活动则往往是针对学生的喜好安排的,内容呈现情节化,形象生动。(3)表现形式单一,教学呈现“智育化”倾向。德育课上,德育教师主要采用语言、文字及多媒体等手段来将抽象的德育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以便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学生在德育课主要投入了智力,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形式众多。学生在活动中全身心参与,不仅投入智力,更投入情感与行为。可见,与德育实践活动相比,德育课的缺陷确实比较明显。尤其德育课的“智育化”特征,使得其德育功能备受怀疑。“知善不等于行善。知善或认识善都是理智的问题,而行善、爱善、向善、求善则属于情感或行为的问题”。[1]学生通过德育课虽然懂得了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但未必会信奉和践行这些道德规范。

既然如此,那德育实践活动是否可以取代德育课成为中职德育的“主渠道”呢?诚然,德育课因局限于传授道德理论知识,不能直接将道德知识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而逊色于德育实践活动。但德育课也有德育实践活动所缺乏的优势:(1)德育实践活动开展受许多客观因素限制,而德育课则一般能“风雨无阻”。校园外大规模的德育实践活动,由于受资金、学生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开展得过于频繁。校园内的德育实践活动,也因场地、设备等资源的稀缺,各班级往往产生冲突。而各个班级有专门的教学资源,德育课能预期开展。(2)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需要调动。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只有感兴趣的学生参加,但德育课学生参与程度就比较高。(3)德育实践活动给每个学生传递的信息往往不确定。德育实践活动并没有明确地将“活动的价值取向”告知学生,而由于家庭背景、知识结构、性格喜好等存在差异,学生在同一德育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往往不同,甚至相反。而德育教师在德育课堂中则明确地传授给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可见,德育课和德育实践活动各有优缺点。对待两者关系的态度不应是以哪个取代哪个,而应将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三、中职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结合途径

中职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结合,可创新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中职德育课的实效性。而德育实践活动与中职德育课相结合,则可为德育实践活动提供确定的价值指引,提高德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那两者以何种形式结合在一起呢?

1.将“活动”搬进德育课堂,以“活动”的形式来开展中职德育课,即德育实践活动课。在德育课堂中,打破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活动”的形式,将德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与“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道德情境”中体验道德知识,在“活动”中培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德育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要把握以下三点:(1)德育教师要认清自己在德育活动中的地位,恰当发挥作用。在传统德育课程中,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中“唱主角”。在德育实践活动课中,教师成为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导演”。教师事先确定德育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活动方案等。当德育实践活动课开展时,除了必要的指导外,德育教师还要将德育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主角。(2)德育实践活动课“活动方案”的设计是关键。德育实践活动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德育实践活动课效果的优劣。因此,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课方案需要把握四条原则:①“新颖性”原则。活动形式必须新鲜活跃,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②“德蕴性”原则。实践活动应当承载“道德价值观”,发挥德育功能。③“广泛性”原则。实践活动应当尽可能吸收全体学生参与。④“程序性”原则。实践活动课应配置活动主持人,分清活动的步骤,并把握好各步骤的衔接。(3)创新德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机制。传统德育课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这是德育课程“智育化”的产物。而德育实践活动课不再单纯关注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更关注学生在具体道德情境中的情感反映与行为表现。因此新的评价机制应该聚焦于学生在具体道德情境中的情感反映和行为表现。评价不应是单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包括学生的自评、学生之间的互评等。这样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道德水平。

2.中职德育课保持原有的教学形式,在给学生传授完道德知识后,加以德育实践活动的辅助,以升华德育内容,增强德育效果。传统德育课只让学生获得“关于道德的观念”,而不是“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品质的一部分,是行为的动机,能支配行为有更好的效果;而‘关于道德的观念’则是有关的道德知识,例如什么是诚实,纯洁、仁慈等知识内容。这些道德知识内容被一个人掌握了并不必然对该人的行为产生影响”。[2]如何让学生的“关于道德的观念”转变成“道德的观念”呢?这需要实践活动与德育课衔接,让实践活动成为德育课的实践平台。(1)加强中职德育实践活动组织者的德育理论培训。不少德育实践活动组织者缺乏道德理论知识,不能意识到具体实践活动蕴含的“道德价值取向”,不能将德育实践活动与德育课衔接,削弱实践活动应有的德育功能。(2)加强德育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和配合。中职德育教师参与和配合组织其他德育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德育实践活动组织者更好地发掘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增强德育实践活动的德育效果。(3)拓展中职实践活动与德育课的衔接形式。中职实践活动与德育课结合方式有三种:①德育主题活动。德育主题活动将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升华为一定的德育主题,然后围绕着这个德育主题设定方案、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道德知识。活动的主题包括青春期生理、爱情婚恋、防范、人际交往和青少年犯罪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德育主题活动通过座谈会、讲座、播放教育片、参观访问等各种形式让学生体验德育课中的道德知识。②德育实践基地。德育实践基地是在校外专门的场所,集中一段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一种德育形式。德育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都是针对不同的德育目标而精心设计的。每个实践活动都蕴含着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基地中,通过一系列形式鲜活、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形成自身的道德体验,提高道德水平。③综合实践活动。校园文化体育活动、校园社团活动、校园重大节假日活动、校园劳动实践活动、校园公益活动和学生毕业实习活动等,在中职学校广泛开展。这些活动为学生展现个性、认识自我和锻炼能力提供了平台。如何让这些校园活动成为德育理论知识的实践平台呢?一方面,德育教师要挖掘这些实践活动蕴含的“道德价值”,并做广泛的宣传,让学生能自觉地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从制度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实践活动。比如将参与实践活动的行为作为衡量学生道德表现的一个尺度,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参考文献:

第2篇

中等职业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中职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目前急需的合格技术工人的重任。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不仅要有较好的技术能力和文化基础,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2008〕中强调中职教育应“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中职德育教育是涉及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体现着中职教育的方向性,带有强烈的国家意志,中职德育教育的效果如何,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素质。

德育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教育部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中强调:“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中职德育课程担负着较重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德育课教学评价不仅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更要突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这种评价不应仅仅停留在考核的量化上,更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行为养成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上。因此,德育教学评价的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评价的原则上

2008年12月13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坚持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明确指出: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因此,我们认为德育课教学评价必须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中职教育承担着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任,而中职德育教育和教学正是中职教育方向性的体现。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教学必须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出发点,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贯穿教学全过程。

2.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教学评价既评价教师的教,也评价学生的学,对教师教的评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德育课教学评价不论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还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都要突出德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力。在教学评价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评价不仅仅停留在考核的量化上,更要体现在对学生行为的养成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上。

3.发展性原则。根据中职学生综合特点,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评价目标,注重过程评价,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学评价必须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4.职业性原则。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2008〕中强调中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不仅要有较好的技术能力和文化基础,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中职德育教学必须将职业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以更好满足社会和企业对现代人才的需求。

5.全面性原则。中职德育教学不能单纯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对学生的评价必须从知、情、意、行几个方面予以全面评价,其中,尤其重视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行为表现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及道德水平的提升。要求既评价学生的学又评价教师的教,对教师“教”的评价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

二、在评价的目标方面

中职德育教学评价目标应以育人为基本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能力培养为立足点,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实现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中职德育课教学。

德育课既是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又是中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由此,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评价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近期目标也是德育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的目标,重在评价其教学的有效性;长期目标则体现德育教育的意义,评价其在中职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性。

三、在评价的标准上

根据中职教育的要求和中职学生的特点,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中对教师“教”的评价,应以教材基本点,以教师对课程定位的把握、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内容的理解为出发点,以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过程的驾驭为评价重点,围绕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学习效果的提高这个核心展开评价,突出德育教学的思想教育性。

第3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德育教育 教学思考

目前,从小学语文教材的角度看,小学语文知识和内容都是关于一些德育教育的题材,同时具有积极性和向上性,是经典教学教材。小学语文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正确的德育知识,同时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遵守良好的行为准则,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并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小学语文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1.1对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进行教育。小学语文针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进行教育,促使学生处理好自己与他人、集体甚至和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爱国思想。在小学语文中要对小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促使学生具备奋发向上及自立自强的爱国精神。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1]。小学语文体现的是集体主义思想,主要讲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学生只有懂得怎样与他人友好相处,才能了解集体主义的寓意,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1.2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教育。《弟子规》中提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句话包含的内容有: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及勤奋学习等,这些都渗透着中华的传统美德。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要将传统美德知识讲给学生听,倡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

1.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所以要及时地进行环保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保护好花花草草,从自我做起,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2.1情感熏陶法教学。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尝试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其中,由教师提前创设情境,将任务分配给每一位学生,促使学生在情境中受到德育教育。例如在讲授《孔融让梨》时,教师应提前将学生分组,然后将角色分配给学生,等到在课堂上讲这篇文章的时候,让每一个小组上台将这篇课文表演出来。学生经过表演可以将自己带入整个情境中,对文章会了解得比较深刻。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有关德育教育方面的,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

2.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的行为、态度对学生有直接并且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形象,做具有品德的教师,为学生起表率的作用。

2.3课堂教学。小学课堂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场所,主要是以课本教材为中心,将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生动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例如爱国主义、勤俭节约及保护环境等。因此,教师应该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将重点放在小学课堂教学上。

2.4课外阅读。采取课外阅读的方式是实施语文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应该多次开展内容丰富及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这样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又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个人爱好、年龄和目标等,向学生引荐相关的书籍,同时在学生课外阅读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时,要及时地给予讲解,促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本好书对学生来说相当于一位好教师,它不仅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2.5实施语文课外活动。学生经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德育教育有新的了解。语文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设定活动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具备针对性和层次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雷锋馆,了解雷锋的主要事迹,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做好人好事的感受,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参观完雷锋馆回到班级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经过语文课外活动的教育,语文知识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充分达到教学效果。

2.6分析讲解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将德育教育和语文知识相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文字了解语文课本中关于德育教育的思想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在学习语文的时候,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教师要逐一进行讲解,让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与道德知识相结合。

3.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将德育教育逐渐渗透到语文知识里,提高小学生的品德素质,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第5篇

关键词 德育课程;教学方式;有效性

德育,特别是学校德育的成效不佳,一直是人们困惑不解的巨大难题。最近一项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实施效果的调查表明:53.9%的人认为“有效果,但很小”,34.8%的人认为“没有实质性效果”,两项合计竟达到88.7%;关于现代中国公民道德素质中最突出的问题调查结果是:80.7%的人选择“有道德知识,但不见诸道德行动”,另有11.4%的人选择“既无知,也不行动”,两项合计更是臻至92.1%![1]关于道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自苏格拉底与美诺展开对话以来,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的哈茨霍恩等人的研究认为,“学校德育对品德发展没有影响”[2]38。新千年来临之际,我国有的德育学者仍认为:“道德(伦理)是可教的,品性(品德)却是不宜于(通过学校课程来)教的”,“学校德育肯定不是教道德的唯一途径,而且也不是教道德的最有效的途径”。[3]63另有学者指出:“道德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有倾向的直接经验,难以用直接的方式加以教授。广泛而有效的道德教育,是渗透在知识和技能教学及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的道德影响,即是间接的德育。”[4]直至今天,还有学者只承认直接的德育课程在道德知识和道德逻辑推理技能教育上的有效性,而不及其余。[5]这些情况均表明,人们对德育成效,尤其是对直接的德育课程的有效性,至今心里没底。

对直接德育课程有效性的怀疑乃至否定,依人们所谈论的语境不同而有别,但一般都是从“成功”的意义上,即德性的成长,特别是以见诸行动的标准来衡量的。这自然要涉及到“怎样的道德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即教学方式问题。因此,深入思考德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变革教学方式,成了解决直接德育课程有效性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本文主要以小学德育课程,亦即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教学探讨以上问题。

(一)教学方式变革的必然性及其对直接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所提供的可能

教学方式是“教”与“学”双方以教材为媒介而展开交往互动的方式。迄今为止,人们对直接德育课程有效性的怀疑、诘难,主要在于将“教”局限于“口授”的方式上,包括哈茨霍恩等人的研究,所否定的只是“当时流行的背记道德信条,一味在课堂上讲解道德知识的教育”[2]39方式。它在我国的突出表现就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道德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

灌输道德知识的教学方式弊端极大,可以说它是道德教育中的最大痼疾。在性质上,它是一种强制的、封闭的教育;在目的上,它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习惯;在内容上,它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乃是人们推崇并为大多数人一致认可的、具体的道德规则规范;在方法上,它通常诉诸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纪律、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等等。这种教育既无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又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无关,自然就谈不上什么有效性。而更为重要的是它与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素质教育宗旨相背离,不利于学生形成与时俱进的、有个性的现代人格。因此,传统的、灌输固定道德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了。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教学方式的变革作为显著特征给予强调。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以说,自主、合作、探究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本身就具有儿童品德和社会性成长的意义,是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

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多种条件的支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特别是在新德育课程的实施中,教学方式的变革首先是由于教科书呈现方式的改变所导致的。

传统教科书主要由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习题系统组成。课文系统和图像系统都是完整的,习题系统主要起练习和掌握课文内容的作用。这样的教科书结构体系非常适合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阅读、听讲与练习。教师和教科书都具有权威性,甚至是权力的象征;学生的学习很容易处于被动状态。

新德育课程的教科书打破了以往的结构体系――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习题系统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尽管不同教科书的编写结构和体例有别,但它们却体现出共同的特征:生活性、活动性、探究性和交往对话性,是以“活动”和“交往”为特质来贯穿教学内容的。由于完整的课文系统已不复存在,呈现的主要是一些话题、范例以及大量的“显性留白”①,所以教师要一以贯之地运用讲授方式教学,特别是学生要以完整阅读和纸笔练习的方式来学习,已经不再可能。这就是说,由于教科书呈现方式的改变,已将教学方式的变革推向最前沿,同时也为直接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第一,它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科研舞台,非常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新的德育教科书,不仅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儿童,研究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儿童,以便使教育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促进所有儿童的发展。这样,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6]。这为教师由“教书匠”成长为教育家提供了难得的有利条件,是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难得机遇。

第二,新的德育课程和教材都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和发展者。在我国,课程与教师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分离状态,教师只知教学,而不知课程,课程设计是国家的“专利”。它导致的严重后果是教师的课程意识丧失殆尽,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无从谈起。由于新的教科书所呈现的只是一些话题、范例,是激活师生经验的“催化剂”,是“用来教的”工具,所以,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研究当地的文化资源,研究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由此深入开发和利用适合自己学生课堂的课程资源,舍此,将难以成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合格教师,更难以成长为优秀教师。

第三,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无知”之人。由此,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灌输者和课堂管理者的角色,学生则是一种被动受控的角色。新课程无论从理念上,还是课程与教科书的设计上,都将师生看成是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和人格平等的人,承认各自文化经验的合法性。同时又赋予教师“平等者中的首席”地位,支持教师主要从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和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工作。所以教师必须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促进者。

由上可见,在新的德育课程背景下,在新的德育教科书引导下,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发展和儿童的个性发展紧密地融为一体,而这些都需要与教学方式的变革相互作用才能够不断提升。所以说,正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为直接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希望。

(二)教学方式变革与直接德育课程有效性的理论依据

变革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和有意义的接受教学(学习)方式,直接的德育课程将是有成效的。之所以这样下断语,是因为它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对此,我们可从新、旧德育课堂生活的对比中明白个中真谛。它集中表现在知识性与生活性、静听性与活动性、单向灌输性与交往互动性、守成性与创新性等几组对比鲜明的范畴之中。

1.知识性与生活性

传统的直接德育课程与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知识性,是“关于道德观念”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德育即知性德育必然是低效或无效的。第一,它是一种将学生与道德知识相互客体化的德育,因为在这种德育过程中,无视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知识外在于学生,不具有主体相关性;教学中,师生都为“道德”而存在,而非道德为师生的生活而存在,道德教育变得很不道德。第二,它所要培养的是道德学家,而非具备德性之人。因为这是学科化的德育,是强调德目体系完整构建的道德教育。第三,它是一种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有着重要缺陷的德育。因为它不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探讨道德,而是原子式地进行探讨,即以单个人为基础的逐渐提高,这样,它“只能做到集合并列”,培养单子式的人。第四,它是一种肤浅的德育。因为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它最多只能触动学生的部分认知活动,对其情感和意志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可以说是地道的“冷认知”,而非“热认知”。但是,“对于道德行为的发生来说,体认到它们的存在比证明它们的存在更加重要”[7],亦即感性的移情体验、同情性理解、“视界融合”比理性推导更能够使人产生道德意愿和道德行动。

在理性主义走向“非理性”的过程中,注重人的感性、情感、意志等非理性的哲学思潮不断涌动。尼采、叔本华以及存在主义等哲学家和哲学流派高扬了人的非理性的一面,突出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逐渐走向前台。

新课程改革将回归生活作为重要的理念之一,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德育课程中,回归生活更是极其重要的改革指导思想。生活性成为德育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念。倡导德育的生活性,是对人的德性成长的基本把握,因为人的品德发展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非学科的理路;它强调了儿童已有生活经验、体验在其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中的特殊而重要的价值;突出了儿童当下生活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它并没有否定成人生活、成人经验对儿童的重要影响和教育价值。总之,德育的生活性,不仅突出了生活在儿童成长中的工具价值,更将其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引导儿童过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德育的生活性,可以说是为直接的德育课程开启了一扇起死回生的大门,使师生的课堂生活真正有了充满生命活力的希望。第一,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起点进行道德教育,“符合儿童当下的道德需要”,“与儿童的生长内在一致”[8],从而为儿童自主、主动和创造性的建构和发展德性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二,它解决了伦理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新的德育课程研究中,人们一般笼统地讲德育的生活性和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而很少探讨道德与伦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这一命题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伦理的原初意义是灵长类生物长久生活的居留地”[1],因而它既是家庭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渊薮,也是儿童濡染道德经验的主要源头之一。这样一来,回归生活世界首先就是回归伦理世界――儿童的风俗习惯的世界,它是一个更具基础性和前提性意义的世界。只有如此理解,德育课程才能做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既利用儿童的已有生活经验、道德经验,又引导它的改组、改造和发展,服务于儿童的幸福生活和美好社会的建设。第三,它为有意义的学习提供了可能。不管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还是探究发现学习,由于它能够与儿童的现有经验发生交互影响,便使儿童的认知结构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并有可能促进儿童内在动机的发展。第四,由于生活和儿童生活经验的社会性,使教学生活与社会生活在总的精神上能够保持一致和生动的联系,化解“5+2=0”的问题,从而可培养儿童主动参与、相互合作、互惠共享的精神和能力,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去,减少教育的浪费。

2.静听性与活动性

静听性是与知性德育内在地保持一致的。由于知性德育的知识化、理论化、普遍化和绝对化本质,儿童在它面前只能臣服,学习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等现象是难以避免的。同时,人们将听话、“守规矩”看成是好学生的标准和道德教育的目标。一言以蔽之,从社会本位提出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等,必然导致学生“静听”的课堂生活方式。

活动是儿童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活的过程就是活动的过程。所以,德育课程的生活性必然要求它以活动性为其重要依据和途径。活动分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儿童的发展正是在外部活动的内化和内部活动的外化这种不断交互往复的活动中展开和完成的,其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亦然。例如,在“友爱残疾人”的学习中,我们即便为儿童讲解多少残疾人生活艰辛的故事,儿童得到的只是“闻见之知”,难有体验之感。而让儿童在充满爱心的音乐背景下,开展蒙上眼睛走路,用一只胳膊或不用胳膊穿衣服,塞上耳朵听别人讲话等等活动,才能使其真正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艰难,这是任何说教都代替不了的。正是在这样的感性体验中,同情性的理解才会发生,“利他”的道德品质也会在人们心灵中萌芽。这些内容如果不由专门的品德课程设计和实施,儿童平常就几乎没有机会触动原有的经验,使其对残疾人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习俗乃至偏见水平。可见,活动性为直接的德育课程和教学取得成效,奠定了又一坚实的基础。新的德育课程中这样的活动设计比比皆是。

3.单向灌输性与交往互动性

正因为传统德育课程和教材为师生提供的是绝对确定性的知识,它只是作为认知的对象,与师生个人的道德经验、知识和理解无关。所以,师生都“只能站在下面和外面去研读它、学习它、记住它,而不是带着他们自己的生活和生活经验走进课程和教材,去发展他们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经验和体验”[9]293。更为严重的是,教师借助体制和课程知识的力量,也成为知识的拥有者和“有道德”的人,并作为“道德的化身”为“没有道德”或“缺乏道德”的学生宣示道德,希望学生在没有个人理解的态势下照单全收。这样,师生都是课程知识的被压迫者,而学生则遭受课程知识和教师的双重压迫。在这样的课程和教学之下,学生往往学会了迎合教材和教师讲空话、假话和套话的习惯,严重的情况下则形成“双重人格”。

新德育课程将个体经验的习得和建构看成是“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的过程,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着多向的交往互动与平等对话:师生、生生、学习者与教材,以及学习者的自我反思等。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对话,是个体经验与他人经验的相互碰撞和融合,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相遇,是内在生活和道德感受的相互感染。师生与教材之间也是平等对话和相互融通的关系,师生各自都带着个人的道德经验、感受体会走进教材,与之展开对话,从而生成一个新的意义世界。由于个人的经验和体验总是多样的,因此,对教材的解读也总是多义的,对话也是多态的,反映出丰富的开放性。同时,“教材作为有教育意义的文本,它既提供多义多态的解读和对话的可能与机会,同样也有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引导,它在解读和对话中指向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有道德的生活”[9]294。新课程还强调儿童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即自我反思,反思自己道德经验的成长、进步,这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对儿童道德主体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由于师生关系是民主和平等的,它本身就具有现代道德的意义,可以说,它将民主、平等、和谐的隐性课程的作用大大强化了。

4.守成性与创新性

传统德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大都是守成性的。它的突出表现是从成人的视角和社会的角度向儿童提出的一系列行为规范以及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所谓高要求。在这些规范和要求面前,儿童不能选择,也不能参与讨论,更不能创造属于儿童自己的道德,一切都是成人安排好的,是成人的规训式道德。而“剥夺学生自由决定和自由创造的权利,也就取消了人们担负责任的内在依据”[10]。而且,成人的这种包办代替事实上已经“侵犯”了儿童的道德自,违反了《儿童权利公约》,非常不利于儿童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同样适合德育课程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因为儿童不仅能够继承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道德财富,同时还“能够选择和创造自己的道德生活”[3]58。柯尔伯格指出,儿童是“道德哲学家”,因为儿童同成人一样,有他们自己的关于价值观问题的思维方式,能够自发地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在直接的德育课程与教学中,儿童更能够创立自己的道德法则、行为准则,如在关于《班级公约》的制定中,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儿童创建了适合自己班级的丰富多彩的《班级公约》,反映出令人惊叹的创造力和道德智慧。

综上所述,在知性的、静听的、单向灌输的、守成性的道德教育方式下,直接的德育课程与教学的成效确实不足,甚至它不是“道德的”教育方式,更何谈它是教育道德的方式!而在生活性、活动性、交往互动的和创新的道德教育方式下,它是有效的。因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仅整理、反思和拓展了自己已有的道德生活经验,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生活的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儿童得到的将是一种“亲切的和有生命力的个人的真知灼见――在经验中获得的和经过检验的信念”[11],因而是能够深刻地影响性格,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行为的。从此,德育课堂开始充满生机与活力,并正在用自己迷人的魅力着一个人类长达几千年的困惑――直接的道德教学何以可能的问题!

注释:

① “显性留白”是新的德育教科书呈现方式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功能是为儿童与教科书展开交往对话提供主动参与和自主发展的空间。经教育部审查通过的各套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科书都采用了这一呈现方式,它是新型教科书的象征。

参考文献:

[1] 樊浩.现代道德教育的“精神”问题[J].教育研究,2009,(9):26―34.

[2] 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3] 杜时忠.学校德育何以可能[M]//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第1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黄向阳.道德可教吗[M]//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第1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1―42.

[5] 王囡.对道德可教的辩护及道德教学的限度[J].中国德育,2009,(6):26―30.

[6]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6.

[7] 石中英.“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及其重构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09,(9):17―25.

[8] 高德胜.生活德育引论[M]//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第2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8.

[9] 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468.

第6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德育故事;德育教育;故事会

学生每天在学校中度过的时间是很长的,师生相处的时间甚至多过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地。农村小学的学生在家里接受教育的环境较差,更有的父母外出务工,只留下他们和祖父母相依生活,因此这部分学生的教育问题更是不容乐观。同时,师生在新时期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影响极大,人们养成了“向钱看”的习惯。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对学生实施德育,使他们具备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最终通过学校教育后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所以利用学生喜欢故事的心理特点,在学习中建设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因此,利用故事在学生健康成长中发挥作用,成为我们学校开展的科研课题内容。

一、德育故事的解释

故事是有情节叙事文体,是我们汉语文化的一个特征。德育故事是可以对人进行德育的故事内容。利用德育故事进行学生德育修养的培养,成为一条重要途径。德育故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和记录的思想文化内涵结晶。通过这些故事的阅读,增加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开阔学生视野,更重要的是利用德育故事内容规范学生的日常生活,利用德育故事的内化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故事的内容具有正义、正气、朝气、灵气等特点。尤其是通过传统国学经典内容对学生蓄养正义之气、灵动之气、朝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国学中的德育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开发德育故事这个校本课程资源,以更加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形式,开展德育故事进校园、德育故事助做人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德育故事的熏陶学会做人、学习、生活、创造、处事。这样开展的德育故事进校园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德育故事育人作用的措施

以德治国、以德为育人之本一直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开发故事育人的校本课程资源,组织德育故事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德育故事育人的功能,是我校一直坚持做的一件事,实践证明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1.德育故事帮助育人

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德育既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升国旗》《我叫“神舟五号”》两课的内容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利用这两篇课文的教学,对学生实施德育,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正气。教学结束后,让小学生搜集图片和资料信息,进一步延伸教学内容,实施更深层次的德育。让学生搜集关于国旗的设计及寓意的资料,了解国旗象征的意义,并延伸爱国旗就是爱祖国的德育渗透。尊敬国旗、在升旗仪式上应该是表情肃穆而庄严,这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和开始。

再比如《长城和运河》这一课,这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标志,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老师在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关于长城的资料,了解关于长城的一切历史知识。激发民族自豪感,然后组织一个以长城为主题的中队会,以讲故事的形式将自己了解的关于古代长城修建的伟大壮举以及因此而延伸的故事。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了解历史,提升对远古中国辉煌历史的自豪感。再比如《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教学,在上课之前老师搜集关于南沙群岛的资料和图片,结合当前关于的一些新闻,让学生了解南沙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美丽的南沙不仅有丰富的海底资源还有水产品,是我国的宝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维护祖国领土不容侵犯的尊严。

2.引经据典弘扬美德

我国古典文学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德育故事,这些经典的内容无一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好素材。开发故事校本课程资源则是我们目前最该做也是最应该做好的一件事。学校调配专人负责编辑德育故事的校本课程,精选那些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具有一定德育价值的故事内容成集,作为校本课程提供给学生阅读。一些内容有深度的、学生不方便理解的内容教师要给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最终内化并影响学生的行为。让德育深入人心,真正发挥德育作用。

小学生爱听故事,这是他们的天性,对小学生进行的德育也要从激发他们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海伦・凯勒》一课的学习,也是利用文章进行德育的好样本。海伦・凯勒是美国盲人女作家,这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题材,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搜寻残疾人励志的故事,可以联系我国的张海迪,同样是残疾人,却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力拼搏。

古典文学作品都是经过时间长河的洗刷,留下来的是精华,当然这里面也有因时代原因存在的糟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将故事中不合乎当今时展要求的内容予以剔除。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学生,更需要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使他们在理解中取其精华。每周固定课时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真正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所以重视故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和推进。

故事的育人作用早已被公认。选择什么样的故事,选择什么时间进行德育是需要科学安排和设置的。这些工作需要学校和教师给学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就是这个目的。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经历和见识都很有限,学校和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经历。真正将学生的德育提高到一定高度,实现教书育人的社会功能。同时,教师也要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明确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为国家培养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刘苏.贴近学生,走进德育新教改[J].科技信息,2011(04).

第7篇

一、政治思想素养

德育特级教师素养的第一要素是信仰崇高、信念坚定、理想伟大。坚定信仰,坚持用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牢固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应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这是中学德育的主题。深刻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内涵。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形成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合作竞争、公平公正的时代精神教育是中学德育的精髓。

二、文化素养

德育特级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自觉承担文化传播的责任,引领学校文化的发展方向,引领学校师生形成的良好道德风尚、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在知识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应具备文化选择的素质修养;面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应具备文化传承的素养;面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应具备创造新文化的素养。总之,应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以保持和发扬。

三、教育创新素养

面对德育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德育特级教师更应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素养。德育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灵活机智的才能,应具有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事物的探索、对未知的好奇,面对德育现象、问题,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见解。例如,在德育观念理念方面,要树立大德育观,树立参与、体验、感悟、实践的理念,提升德育实效性。在德育课程建设上,树立多样化思想观念,能创新课程,开发德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编创校本教材;在德育教学方法上,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四、理论素养

德育教师特别要做到博学多闻,需要涉猎人文知识、科学知识,并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第一,应掌握学生发展和成长阶段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学生交往、互动的知识;第二,具备德育课程内容和资源、课程组织和类型、课程目标和评价方面的知识;第三,通晓德育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能够创新德育理论,出版专业著作。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成果,善于吸收、应用新成果。例如在国内外教育发展进程中不断出现教育新概念,德育特级教师要能够透彻理解其中的涵义,如“文化”“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关于文化的概念,从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工作。

五、科学思维素养

德育是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德育教师要在认识德育、改进德育的实践过程中持续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当今时代,德育工作面临太多的挑战,德育教师要以心灵培育心灵,要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掌握辩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

如今,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谁掌握了信息就是谁的世界。网络信息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获取知识、人际交流、展现自我的舞台。但由于社会环境变迁,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应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和掌握学生具体情况,认真分析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的信息管理机制,注重教育内容的选择与优化,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德、智、技等全面发展,培养符合社会、生产和管理一线岗位所需要的人才。为此,笔者开展了深入调研。

一、调查情况综述

随着当今社会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学生基本上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网络信息已渗透到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新常态对于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既是挑战,同时也是创新德育教育模式的最佳时期。为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笔者针对高职院校学在获取网络信息的行为模式、心理特征、价值取向等特点进行了调研。并对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访谈,了解与掌握高职院校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信息、媒体、网络中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同时,通过查阅收集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它与本次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折,努力探寻信息快速传播对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产生影响的原因。

1.问卷调查

笔者选择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800份问卷,收回786份,有效问卷774份。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运用智能手机、电脑等上网获取信息。在回答关于“你上过网没有?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时,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的学生基本上过网,有83.6%的学生在上大学前就上过网,有14.3%的学生在大学以后开始上网,有2.1%的学生现在上网还需要别人的帮助,也算是上过网,可以说现在的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信息。在“回答关于你在校期间课余时间在做什么事”的问题时,有52.3%的学生选择的是上网,有31.2%的学生选择的是看书、学习,有19.1%的学生选择的是参加各种课余活动,有7.4%的学生选择的是其他。在回答关于“上网时主要干些什么?”的问题时,有27.6%的学生是浏览网页、无目的,有47.4%的学生是聊天、听音乐、看视屏,有14.2%是上网学习、查阅资料,有10.8%是上购物、打游戏等。在回答关于“一天上网多长时间?”的问题时,有31.3%选择不好确定,有26.7%选择课余时间基本都上,有15.4%选择有需要时才上,有27.6%选择无聊时就上等。此外,笔者还对少数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进一步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网络信息教育和获取德育信息的情况。

2.专家咨询

笔者咨询了贵州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名师(高职院校德育研究方面的专家),这些专家长期从事高职院校德育研究工作,或曾在一线从事德育工作,他们拥有较深德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掌握高职院学生的特点,他们对笔者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理论指导。与此同时,笔者还与不同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理论课教师进行了交流讨论,更多地了解不同类别专业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共性和特性。

3.查阅文献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查询结果显示:目前有关的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德育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在研究方法上多数都是属于描述性研究,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实证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提出的论点论据没有比较权威的调研数据作支撑,导致研究内容空洞乏力,说服力不强等。基于以上原因,笔者从信息的视角对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进行研究,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等原理进行跨学科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结合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探索可操作性的研究途径,为科学构建信息时代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信息时代下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现状

现代的科技、网络、信息打破了地域、时空和人际的界限,使其不受时间、地点和人群的影响而广泛传播。在这种背景下,信息传播模式也有利于德育教育内容的选择,调动德育教育主体的广泛参与;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拓展道德认知、丰富道德内容;有利于调动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有更多机会了解社会发展形势,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意识,自我调适心态,向往美好生活、提早做好就业准备,缓解就业压力等。顺应时展,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抓得不够;德育教育内容空洞,缺乏说服力;德育教育形式空泛,失去吸引力;德育教育队伍素质不高,失去影响力等。

1.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重视不够

信息具有开放性、广泛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它使当下高校德育教育发生较大的变化,传统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采取的“一元主导”地位和权威受到极大的挑战,在德育教育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和作用受到动摇。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不同地域文化之间交流与融合在所难免。调研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学生都在上网,网络信息是他们获取个人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来源。信息传播的内容必然有东方文化,也有西方文化,两者之间存在意识上的差异,不同民族文化所传导的价值不再具有不可撼动的统摄力,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社会精神价值的多元性并存。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绝大多数都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进行,当前,网络技术的普及,学生获取的信息量成倍增加,传统的理论绝对统治地位受到挑战。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并没有利用网络作为德育教育的途径,没有抢占信息教育领地,或者说重视力度不够,导致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效果不理想,有脱离社会现实的现象。

2.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内容空洞

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教师具有绝对的领导地位,表现为“一言堂”或“满堂灌”,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即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教师主体是指一种单向的传道授业,注重道德知识讲授与理论灌输,重视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而很少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育效果如何,几乎没有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信息时代到来之前,教师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比学生多,这成为大家认同教师主体地位,学生自然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模式。但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多数学生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获取大量的网络信息,有的学生掌握的信息量甚至已超过了教师,教师已失去了传统的权威地位,而有的教师还是按照指定的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学生觉得枯燥、乏力。

3.德育教育队伍素质不高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由于当前国内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原来中专学校德育教师自然成为高职院校德育教师,办学层次的提升并不意味着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教师队队伍素质的提升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应正确对待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环境,顺应历史潮流,努力创新教育观念。既要根据现代高职院校德育目标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又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成长规律、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实生活环境,积极探索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

1.高度重视信息传播在高职院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网络为载体抢占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阵地,始终坚持的指导地位。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科学理论。在信息时代,我们更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优势,加强的传播渠道建设,运用教学案例,以信息传播为载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注入新的素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拓宽学生视野,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育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德、智、技等全面发展。

2.丰富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内容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德育信息传播内容范围广泛,涉及文化观念、价值选择和行为规范。因此,教师要选择正确的网络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参阅、选择,拓展学生知识面,辅助学生学习,丰富德育教育内容等。但是,有的高职院校学生上网成瘾、甚至沉迷于黄色信息或网恋而不可自拔,从而引发了很多问题,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力度,坚持“积极开发利用、科学引导、依法管理、信息过滤”的原则,借鉴已有的经验,深入挖掘有价值的、有吸引力的德育教育内容;同时,又要努力与校外相关部门合作,统一管理,形成合力、权责明确、加强管理、注重技术研发,保证网络信息有序传播,严格执行信息过滤与封堵、内容审查、网站注册等程序,提高网络信息的运用效率。此外,高职院校应积极开设网上德育课堂、在线德育论坛等,重视网络教育空间,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引导,抵御不健康思想观念,教育培养学生自律自强,引导学生文明上网,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科学构筑坚固的精神防线。

3.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模式

学生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目的。能否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起决于教师队伍素质,教师队伍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教师是关键。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应根据教师队伍的实际,主动调整师资力量,尽最大的努力提升德育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如加大投入,把送教师出去学习、培训与引进人才结合起来。其次,需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从满足学生的需要着手,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平等互动的交流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为高职院校学生打开了一条获取理论知识和习得技能的新路,精心选择网络德育资源,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进行传授。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充分体现出教师在加强网络德育教育内容的解惑和引导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换而言之,教师授课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需根据当下的热点、难点编写教学案例,以鲜活的事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信息载体的融合,使高职院校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受到教育,并高度认同、内化为自身价值追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作者:汤健 毛越华 单位: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第9篇

一、通过教师的表率和学生榜样的激励来渗透德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有意识的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主要是老师。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形成的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他们总是在寻找一些可供自己借鉴、吸收的东西。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中,教师对他们的影响是最大的。他们不仅从教师这里学到文化知识,还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而模仿的教师中,除了班主任以外,就要数语文教师了。在他们的眼里,语文老师是口齿伶俐、能言善辨、通晓古今中外的能者。语文老师的言行举止、仪表风度往往引起中学生的强烈兴趣,给他们以深刻的印象,以至多年不忘。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可利用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用自身的内在素质潜在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而促进德育的渗透。

中学阶段,大多学生已步入或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一个最大的特点:表现自我。具体表现在:争强好胜,希望得到长辈特别是老师的褒扬,博取异性的亲睐。中学语文教师应针对这一特点,正确疏导,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激励其他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如在一个班级内培养几名语文成绩优秀、思想品德好的学生,并经常在不同的场合对他(她)们好的行为及品质加以褒扬,从而在班级内形成竞争向上的氛围,激励其他学生的健康成长。但应注意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热忱的同时,对一般的学生或者差的学生也需要充满热忱;也不应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做一些过分或不切实际的褒扬。否则,会引起大多数学生的逆反心理,收到相反的效果。

二、与文学美育结合,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与文学美育结合,对内容丰富多彩的文章教学渗透德育是中学语文德育的最经常的、最有效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1.中学课本(包括《语文读本》)中所选的文章不仅是具有很强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性的文章,也是具有很强思想品德教育作用的文章。

如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所表达的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深挚的爱国之情,就非常具有感染力,它可以让学生在激动感慨之间,油然产生对自己祖国的强烈的爱,产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身的决心;再如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如何正确对待生死问题,如何对待自己的生身父母,如何提高心理素质,着意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避免过激举动,预防发生意外等等,显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2.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有别于思想政治课的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它运用以理论观点为指导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系统性、直接性是它的主要特点。但由于太直接,理论性太强,与实际联系不紧,有空洞说教之嫌,学生难以接受,有时甚至出现逆反心理。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主要是与文学美育结合,通过学习艺术性、思想感情性文质兼美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建立在文学美育基础上的。其主要特点是形象而又生动、潜移默化的渗透。如《长江三峡》、《天山景物记》等游记通过生动的语言对具体情景的描绘,展示出的祖国壮美的河山好在眼前,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司马光的《训俭示康》从自己年轻时不喜华靡而以俭为美写起,由此训诫儿子应崇尚节俭,不要追求奢靡。这样的现身说法,使晚辈读来觉得亲切,容易接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运用大量比喻、排比、对偶等贴切生动的修辞手法,通过讲道理、摆事实将马列主义学风与主观主义学风进行对比,说明改造学风的重要性。学生读后不仅感受到美的熏陶,也能培养正确的学风。德育的实践也证明了在德育过程中运用美育因素能收到显著效果,特别是激动人心的艺术形象,能潜移默化促进学生的道德升华,灵魂净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许多文学形象,经过一代代的流传、衍变,往往成为一定道德形象的象征:东郭先生是善恶不分的象征,南郭先生是以假乱真的象征,葛朗台是吝啬的代名词,犹大是判徒的代名词,客里空是吹牛撒谎的代名词。通过这些形象,中学生能更迅速、更深刻、更生动地理解道德的意义,明辨是非善恶,获得单纯的理论说教所无法达到的德育效果。但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两个原则:思想分析和艺术鉴赏统一的原则。即在教学时同时注重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三、通过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举办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也是渗透德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如演讲、辩论的题目都可围绕德育的内容来选择;也可以组织学生看电影,写观后感;阅读有关名著写读后感受等。更可以让学生走出去,在生活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集体活动中(如旅游)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作人与自然的调查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等等。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中教师讲的东西学生大多将信将疑,而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会感受得深刻。

第10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德育;创新

十六大以来,国务院先后三次召开或批准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于2002和2005年两次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把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面向大众、面向社会,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2006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的精神再次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借此东风,各高职院校在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的道路上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无论从物质层面、育人层面还是文化层面,校企合作都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拟从德育的角度谈谈校企之间如何加强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所谓校企合作,主要是指职业学校为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所谓工学结合,主要是指将学习和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这种模式在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或“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在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教育”,在我国则称之为“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简单地说,所谓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是校企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培养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适应企业、适应岗位需要的实用性人才。目前这一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办学模式,在此背景下,德育创新的思路主要也是发挥校企优势,实现共同育人。具体来讲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校企两种德育资源相结合

学校的德育资源主要有育人的良师、丰富的图书资源、相对简单高雅的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具有学校特点的制度与管理等。企业的德育资源主要有优秀的企业员工、独特的企业环境与企业文化、具有企业特点的制度与管理等。

1.学校德育资源的优势

(1)德育工作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育人经验,学生从老师和书本那里可以学到很多理论知识,这是德性生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没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就没有自觉的道德行为。“一件事情如果是道德的,那么行动者必须具有一个自觉的道德意图,而这种自觉的道德意图显然要依赖于道德认知”。[1]56

(2)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对学生能产生良好的熏陶作用。充满书香的校园、比较单纯的人际关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等对学生素质的养成作用是企业无法替代的。

(3)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以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为目的,有关品德、行为方面的规章制度比较多,对于学生的成长帮助较大。

2.企业德育资源的优势

(1)优秀企业员工身上具有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为人处世经验等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些品质和经验具有社会性和现实性品格,是帮助学生转变为社会人的宝贵财富。

(2)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充满着生产气息、社会气息、功利气息和现实气息等。职场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等迫使学生必须尽快成熟起来,环境的磨练也能使学生很快走向成熟。企业文化使学生对职业、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能够进一步加深。

(3)企业制度与管理模式以服务生产、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同时促进员工的发展。其对员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严格的管理及利益导向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各种职业纪律,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这种影响比学校的教育效果要更加明显。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应该充分发挥校企两种德育资源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对学校来说,主要是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德育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比如可以把优秀的企业员工请到学校来,结合他们的实践经历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适度借鉴企业的制度和管理模式,培养企业需要的能够迅速适应岗位的人才;在一些行业特点鲜明的职业院校可以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帮助学生端正职业思想。我们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请优秀校友回母校开讲座,和学弟学妹们谈理想、谈人生、谈道德……;按照铁路特点开展半军事化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这些尝试均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除以上做法外,还可以在企业实习实训期间,开展一些专门的教育活动,特别是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同时严格按照企业的制度和管理模式要求学生,把学生转变为“准职业人”。学校的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制度、管理及文化,以便于在学校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对企业来说,也可以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帮助企业设计企业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能做到这一步,校企合作将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

二、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相结合

学校主要是一个知识课堂、理论课堂,具有相对封闭的特点,人文学术氛围相对比较浓厚;企业则是一个生活课堂、实践课堂,具有开放性特点,是一个现实的教学情境。实现学校和企业两个课堂的结合是德育回归生活的最佳路径。

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2]也有人把这种人才称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既要有高素质,又要有高技能。从现实来看,现在的一些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已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注重个人的业务能力,而是更多地考虑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等。因此,学校必须对德育内容进行充实、重组和改造,使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使学生觉得德育课亲切、可信。要紧密结合专业实际和企业实际,根据企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切忌空洞的理论说教。可以围绕学生身边发生的实际问题,结合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讲政治、讲经济、讲法规、讲道德与职业道德等,同时注重发挥企业这一社会课堂的作用。因为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学习,不仅指向知识、理论内容,而且更多体现为人生、职业、生活、社会的实际问题。在工学结合中,德育才能更好地和学生的就业、工作、生活、发展结合起来,更加符合学生、职业、社会的真实要求,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社会生活是学生认识道德及其教育对己、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的源泉,只有通过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问题、困惑、冲突和挑战的认识、体验与感悟,学生的道德知识才能真正内化,道德观念才能切实确立,道德水平才能不断提高”。[4]在企业课堂里,学生们会遇到许多在学校无法遇到的问题:人际交往、做人、做事等等。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经验会不断丰富,道德判断和抉择能力会不断提高。正如陶行知所说:“我们道德上的发展,全靠着遇了困难问题的时候,有自己解决的机会,解决了一个问题就长进了一层判断的经验,问题自己解决得愈多,则经验愈丰富。”[5]183从德育工作看,在企业课堂里,重点应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规范教育、职业纪律教育以及国情、社情教育等,这些内容虽然不少都隐含在岗位职责、行业规范、用人标准、劳动纪律和其他企业文化之中,但还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和引导。此外做好以下德育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帮助学生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如岗位不适应问题、生活不适应问题、安全问题以及其它矛盾和纠纷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解决适应社会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困惑;引导学生在职业岗位实践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指导学生调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

三、校企两种德育途径和方法相结合

从德育途径和方法上看,企业主要是管理育人、制度育人、文化(企业文化)育人、经验育人、生产育人等,主要属于生活德育、实践德育;学校则主要是知识育人,以及与企业不同的管理、制度、文化育人和人文素养的熏陶,主要是知性德育。从品德形成规律看,认知和行为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自觉的道德行为依赖于道德认知,道德认知的最终目的则是道德行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高中毕业的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对许多问题仍然属于一知半解,对社会、职业、人生等问题的认识更是需要教育和引导。从素质来看,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的习惯,学习为人处世的一些基本礼仪规则,培养较高的人文艺术素养,具备初步的职业素养等是学校德育应该而且可以完成的任务。但是,学校和社会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仅靠知性德育和校园环境的熏陶无法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很快适应社会的人才,这里有一个理论与实践的差别问题,也有一个从知到行的转化问题。因此,注重实践和行为的养成是德育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完成这一环节主要靠参加各种社会实践、通过自我教育来实现。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活动与交往中,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实现的。它要完成两个转化:一是社会思想、社会道德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观点、道德信念;二是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观念、信念外化为思想、情感、行为”。[5]356社会思想和道德的内化一方面可以在学校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企业进行。而外化过程在企业和社会中进行将更加自然、效果更佳。企业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行为具有约束和养成作用,企业文化对学生具有熏陶作用,生产实践和现场工人传递给学生的是直接的社会经验。因此,参加工学结合,在企业这一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经受磨练,检验在校期间所学的思想道德,进而决定自己的行为,这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捷径。它可以帮助学生缩短适应社会的时间,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学生迅速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完全符合高职教育期望实现学校与企业人才无缝对接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Z].2004.

[3] 刘树林.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德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第11篇

关键词:行动导向法;中职;德育;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法是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它指的不是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由项目教学法、大脑风暴法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组成的一种教学方法。中职德育课教学中,适当借鉴行动导向法,构建高效教学模式,对实现中职德育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案例式教学

将案例式教学法合理应用于德育课教学中,适当导入教学案例,拓展课程资源,加深学生对德育思想的认知,从而真正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目标。

例如在中职法律部分教学的时候,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参与德育课兴趣缺缺,而且逻辑严谨的法律知识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导致大部分学生难以真正理解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借鉴行动导向法,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适当导入教学案例,以期让学生对民事诉讼及其相关法律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某教师导入了2014年经典民事案件“钱钟书手稿拍卖引发的著作权及隐私权纠纷案”,案件如下:

“2014年4月1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就杨季康(笔名杨绛)诉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李国强侵害著作权及隐私权案作出终审判决,判决驳回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中贸圣佳公司停止侵害书信手稿著作权的行为, 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中贸圣佳公司、李国强停止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共同向杨季康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10万元,同时公开道歉。”

就具体的民事案件,教师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结合所学民事诉讼相关法律知识,解析侵权原因,学生在剖析具体教学案例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同时,将教学案例导入课堂,有效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增加了德育课堂魅力,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

所以,中职德育课构建和谐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深入发掘行动导向法本质,选择适合德育课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出,从而逐步实现德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情景式教学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借鉴行动导向法构建和谐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适当发挥出情景式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为学生设定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积累实践经验,从而真正达到德育教学的重要目的。

现以中职德育在实施关于职业生涯方面教育教学为例,正式开始对教材内容教学前,教师设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景,观察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表现,最后根据学生的表现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某教师设置的第一个情境为“参加某公司的面试”,教师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学生在具体情景下完成自我表现。教师观察到有学生在“面试”场合互相交谈,有学生随意在面试场合走动,有学生趴在桌子上,有学生不停玩手机,也有学生坐姿不端正。第二个情境为“面试”,在面试环节,小组合作默契比较差,有学生急于表现自己,不顾团队合作,也有学生参与性比较差,不爱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形成初步的认识,通过对职业生涯方面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该教师再就学生在课前情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导,就可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生有目的性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动力,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情景式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某教师还巧妙地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出了教学情景,要求学生分析教学视频中呈现出来的情景案例,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深入剖析情景案例,就可以对教学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以往课堂的逻辑结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习和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知识目标的内化。中职德育课教学中,适当借鉴行动导向法,引入项目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学生自主解决实践问题,真正实现德育课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课题,探究如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某学生选择的课题为“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在这个论题中学生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件案情,案件简介如下:

六(2)班学生小熊正在读六年级,小熊性格孤僻,不愿与其他同学交往,学习也不积极,成绩非常差,数学水平甚至不如一二年级学生。但是,据了解小熊上学前是一个非常活泼的男孩,发生变化与小熊父母双双出外打工有关。小熊上学之后,小熊父母出外打工,小熊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不爱与小熊交流,再加上小熊家周围没有适龄玩伴,导致小熊性格越来越孤僻…

学生对于自己选择的课题进行研究,根据具体案例说明留守学生心理问题,该学生从家庭环境重要性、留守学生心理成因以及疏导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对策等几方面进行论述,既融入了教学内容,也在具体课题探究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再由教师对学生项目研究情况进行多元化评价,一方面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意见,也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构建和谐教学模式,就可以根据新课标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出行动导向法的优势,从而真正实现中职德育课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教师德育能力及重要性

教师德育能力是指教师有效进行德育,达成德育目标的能力。完善的德育知识,先进的德育观念,强烈的德育意识,合适的德育时机,多样的德育方法,优化的德育评价方式是教师提高德育能力的重要方面。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育人为本是教师执教的基本理念。德育不仅仅是专职德育教师的责任,也是各科教师都要承担的义务。檀传宝教授指出:“教师德育专业化是解决教育现实问题的需要,家长希望学校和教师重视、呵护、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使之成为品德优秀的一代新人。”①教师德育能力是保障学校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是社会的要求,也是人民的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德育能力,才能保障德育的顺利实施,提高德育实效性。

二、中小学教师德育能力弱化问题

教师的德育能力问题一直被忽视,教师德育能力弱化是我国学校德育实效性差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学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各科教师理应都承担起德育责任,但是在实践中,中小学教师德育能力弱化问题日益凸显。教师德育能力弱化主要表现为教师德育知识欠缺,德育观念陈旧,德育意识淡薄,德育时机掌握不当,德育方法单一,德育评价方式传统。教师德育能力是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时代呼唤着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化。

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单纯的学科知识传授是教师习以为常的模式,过分注重智育也导致教师德育能力弱化。以语文学科为例,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大量德育素材,语文教师若能加以使用,便能实现语文学科德育。但由于没有丰富的德育知识作为保障,缺乏德育意识,教师挖掘不到语文教材中隐含的德育内容,也无法捕捉到适当的德育时机。教师德育能力的弱化,使语文课堂只是成为单纯的语言教学。人文性学科是学科德育的主要阵地,理科也可以进行德育,如物理学家、数学家的探索精神,他们严谨的求学态度,都是可以用来进行德育的素材。但是中小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是进行学科知识的教学,主要原因还是中小学教师德育能力弱化所致。

三、提高教师德育能力的对策

提高教师德育能力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校等相关部门做好保障和培训工作。

1.教师要加强德育知识的学习。丰富的相关知识是形成基本能力的基础,只有具备完善的德育知识和德育理论,才能形成相应的德育能力。教师应该具备的德育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体性知识”,即德育的相关概念、内容、原则、规律等知识。如教师需要了解关于道德发展阶段以及道德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道尼和凯利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无论由专家还是由所有教师来承担,都须强调,任何关心儿童道德教育的人都应掌握皮亚杰和科尔伯格提出的发展阶段概念。”②二是“工具性知识”,即德育途径、德育模式等相关知识。如德育途径包括直接和间接途径,德育模式包括认识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体谅模式、集体教育模式、社会学习模式等。本体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完成德育。德育知识的积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先进的德育观念,完善的德育理论也是形成德育能力的基础。③

2.教师要改进德育观念,提高德育意识。教育的本质应该促进学生的成长,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国家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先进的德育观念,德育不仅是专门德育教师的任务,所有教师都应该承担起德育职责。个人想要获得真正的成功,得到社会的认可,必然是道德高尚的人。德育建设不光对个人,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德育中的生命教育、情感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要时刻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德育意识。赫尔巴特的著名论述“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已然得到认可。④现实是我国学校德育正面临很多难题,实效性差,(下转49页)(上接68页)无法很好地开展德育课等。青少年道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德育的紧迫性也日益凸显,作为道德传授主要阵营的学校,应该在此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作为灵魂塑造者的人民教师,更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教师必须关注中小学生的道德成长,德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摆在眼前,教师必须加强德育意识,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3.教师要学会捕捉德育时机。合适的德育时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课堂教学为德育提供了合适的教育时机,教材内容的学习同时也是德育的适当时机。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时,会有心灵的震荡,教师抓住这个时机进行德育是学生品德成长的关键点。捕捉恰当的教育时机,并考虑所处的情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有针对性地采取德育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4.教师要优化德育方法。马卡连柯指出:“任何的教育方法,甚至向暗示、解释、谈话和公众影响等认为最通行的方法,也不是绝对有益的。”⑤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在德育方式上,主要以灌输为主。这样的德育方式势必会造成学生主体性的丧失,从而使学生产生反感。德育要求教师能够很好地掌握各种方法的设置。德育方法包括情感陶冶法、说服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榜样示范法等,教师要合理使用并优化德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