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39: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辩论论证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什么是辩论?
定义:辩论是人们持不同立场对同一对象展开争论的过程。
辩论常常是一个批驳谬误,探求真理的过程。因此,辩论的意义在于:明理即辩。
辩论的作用:
1.探求真知真理,弘扬价值观;
2.关注社会生活,激发社会责任心;
3.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
4.吸收和郑和多元化的知识和信息;
5.展示语言风采,弘扬口才魅力;
6.提升人际关系的能力,扩大人际交流的范围,培养公众情感。
一、辩论思维:辩论的灵魂和基础
辩论中,对辩题的分析是否透彻,思路是否清晰,反应是否敏捷,想象是否丰富,推理是否缜密,引据是否合理,配合是否默契等等,都是以思维为基础的。
辩论过程是一个充满逻辑推理、演绎论证的过程,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因此,辩论不但带有浓厚的学术色彩,而且是一种滴水不可漏的思辨之战。
1.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
是在思维过程中,通过知识、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方案、设想和解决方法的思维方式,是能够从不同起点、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标准而得出结论,
再由这些不同方式得出的结论交织融合成一个思维体系。
又叫扩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征
1).表现为流畅、变通、独特;
2).流畅是指反应迅速而丰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信息;
3).变通是指思维方式不落俗套,能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去创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独特是指对事物有独到见解。
层次:流畅——变通——独特(最高层)
2.思维方式:收敛性思维
定义:将得到的素材在分析、综合、比较、判断的过程中重新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将思维指向唯一正确的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过程。即“收得拢”。
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配合运用
1).“散得开,收得拢”;
2).发散性思维为收敛性思维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广阔的依据。
3.逻辑推理:常用方法
(1).三段论
(2).归纳法
(3).类比法
(4).反证法
(5).两难法
逻辑推理:典型错误
(1).偷换概念(主动而为之)
(2).概念混淆(被动而为之)
(3).偷换辩题
(4).循环论证
(5).断章取义
(6).以偏盖全或以全盖偏
二、辩论语言
~汉语是辩论的血肉,辩论是汉语语言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辩论者要将自己的思想用语言完美地表达出来
1.辩论语言的特点
(1).精确性
要忠实于信息传递
(举例:《恐韩·韩乔生语录》)
(2).艺术性
#文采中运理,妙用修辞。(比喻、引用、夸张、排比)
#语美中含力,语言要有美感。
*语言秀
过分夸大了语言的作用,辩手成为语言秀的表演者。
缺乏朴实语言。
(3).攻击性
辩论语言是具有挑战性的攻势语言
(4).逻辑性
(5).简洁性
语言精练,清晰明了。
(6).多样性
有声语言+无声语言(人体语言、姿态语言、实物语言等)
无声语言要给人们的感觉:精神饱满、从容不迫、成竹在胸、正气凛然、气势磅礴······
(7).新奇性
指语言的内容要有新意,表达要让人觉得新奇。
(吸引评委注意,活跃赛场,一新制胜,给对手一个意外。)
(8).感染性:幽默
一是鲜明地表达观点;
二是营造场上的气氛;
三是给对方造成压力。
2.辩论语言的要求(有理、有力、有节)
1).口齿清晰
2).言简意赅
3).言之有别
4).言之有物
5).言而有序
6).言之有理
3.语音、语速、语调关系
三、审题与立论
审题
需要掌握的三个要点:
一是判别辩题类型:
1.矛盾型辩题
只需要论证本方的观点即可。
2.对立型辩题
双方的观点都需要论证。
3.比较型辩题
比较标准。
二是界定包括关键词在内的概念
(1).必要性
(2).基本方式
(3).注意事项
(4).关键词的界定:题眼
三是对辩题的价值判断
求真求实、抑恶扬善是基本价值。
立论
~立论的策略
(1).以哲学的眼光审视、分析命题;
(2).立足点高,超凡脱俗,纵揽全局;
(3).认识到双方立论的薄弱点;
(4).立论要做到严、新、奇。
论据
~特点:
(1).准确性(来源也要准确)
(2).典型性
(3).充分性
(4).新颖性和复杂性
(5).简洁性
变向论据
论证
(1).了解和把握论证因果关系;
(2).善于归纳论证的内容。
最佳立论
#能得到队员感情认同,引发观众共鸣,评委得到认可的立论。
#特点:
(1).逻辑性
(2).创新性
(3).攻击性
变向论点
定义:服务对方论点的论点。
出现的原因:对论点分析的不透彻、不到位。
纠正和拯救:再变向。
框架
底线
底线是一方必须坚守的基本立场,是不能更改的防线。
底线特点:(1).精练;(2).易懂易记。
底线一般以二至四条为宜。
寻找对方底线:观点证明。
检验底线: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攻。
其他所有的观点都是由底线衍生并为之服务。
四、反驳与攻辩
反驳是必须进行的阶段。
反驳是反映辩手是否具有快速思维能力,敏锐的洞察力,迅速的语言归纳本领。
1.直接反驳
2.间接反驳
反驳的原则:服从真理。怀疑一切的反驳可能适得其反。
攻辩
注意事项:
(1).目的明确
(2).言简意赅
(3).击中要害
回答:
(1).设定条件回答法
(2).更换条件回答法
攻辩小结
五、自由辩论:核心
核心:形散而神不散。
自由辩论的准备
自由辩论的施行
六、辩论技巧
1.攻其要害
2.穷追不舍
3.利用矛盾
4.引蛇出洞
5.巧设圈套
6.李代桃疆
7.善用逻辑
8.慎用诡辩
七、仪态仪表
仪态:
1.头部
头部表现要沉稳庄重,频频点头或摇头都不适宜。
不能因表现不好而摇头:自我否定。
2.眼神、眼光
辩手目光要亲切、庄重、坚毅,表现出友好、沉稳、自信的风度。
3.笑容
辩手的笑容只能是微笑。
4.手势
原则:贵精不贵多,要适中得体,干脆利落,自然大方,表意确切。
通病:(1).生硬;(2).繁多;
(3).松散;(4).随意。
5.站姿、坐姿
仪表:着装与化妆
~着装
(1).庄重、统一,有特色。
(2).色彩上一冷色为主。
化妆
~效果:养眼(不是作秀)
八、辩风
1.队伍辩风:
1).雄辩: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2).花辩:复旦大学;
3).戏辩:新南威尔士大学;
4).儒辩:武汉大学;
5).正辩:山西大学;
6).文辩:中山大学;
7).整辩:马来亚大学。
2.队员辩风
1).感情型和理智型;
2).权威型和非权威型。
3.培养辩风的途径:
1).端正人生观;
2).博览群书;
3).有意识地进行。
4.有益辩风的整体配合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在不失个性的情况下,优编队伍,分享亮点,而不是让一颗星“灼伤”观众的眼睛。
九、辩德
(1).要树立正确的辩论价值观;
(2).要树立正确的辩论道德观。
十、辩论心理
1.适于辩论的心理素质:
(1).成熟的自信;
(2).强烈表现欲;
(3).求胜心强;
(4).从容;
(5).自然的平常心。
2.心理层次
三个层次:
(1).要我辩;
(2).我能辩;
(3).我要辩。
3.心理环境
解决方法:主动了解,提前适应。
(1).宏观环境:比赛大环境;
(2).微观环境:辩手对赛场的心理适应。
4.心理调动
5.心理压力
~印象整饬
~怯场
6.辩论中的自我心理控制
(1).控制紧张
(2).摆脱冲动
(3).控制急噪
(4).避免压抑
(5).摆脱心理障碍
(6).适度控制同情心
对方心理控制
最佳效果:逆认反应
控制对方心理以攻心为主。
观众的心理控制
观众的心理特点:
(1).对信息的棘手具有选择性;
(2).对辩手的态度受自身的影响。
控制观众心理:
(1).以真情打动观众;
(2).用真心理解和尊重观众;
(3).以真本事赢得观众赞赏。
评委的心理控制
辩论中的心理干扰:
(1).用眼神和表情;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口语教学思维能力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1-0025-03
一、引 言
当前,我国外语教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较高,而综合运用能力较低,特别是口语方面较薄弱,“哑巴英语”的现象严重。虽然近年来口语的重要性已受到广泛的关注,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注重了对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但令人遗憾的是口语教学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学生口语能力低下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大学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口语方面应能就特定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并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讨论。但现实中,许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课标中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运用英语口头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十分有限,表现为话题单一,思维难度不大,大多还停留在打招呼的水平。究其原因,可能在目前的英语口语教学中,缺少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正如何其莘等在《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所指出的:“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文秋芳(1999)也指出:“英语专业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1]那么如何通过培养学生思辩能力来提高口语教学质量呢?笔者以课堂英文辩论为突破口,在大学本科英语专业的学生中寻求一种学生自主的口语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英语课堂辩论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辩论是人们持不同立场对同一对象有争议的内容展开争论的过程。辩论能培养人的组织力、思考力、反应力,以及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而言,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推理、辩驳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2]还能很好地激发社会责任心,提升人际关系的能力,扩大人际交流的范围,培养公众情感等等。在英语课堂上开展以辩论为形式的教学活动,主要基于以下的理据:
1.符合英语专业培养目标
无论是英语专业的基础阶段还是高年级的教学大纲,都多次提到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基础大纲》(2002)的“教学任务和目的”中指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原则的第一条中写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对“综合英语课”和“阅读课”这两门课进行说明时,分别写到:“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语言、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推理能力。”Kay(2006)指出,辩论是英语使用的基础。尽管人们掌握了语法和词汇,但同母语说话者交流时很难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会辩论。因而学会辩论对所有的英语学习者而言是非常有用的。[3]而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的一个具体表现恰恰就是不会用英语进行辩论。可见学习英语辩论是提高英语能力的直接而有效的策略。
2.培养合作学习精神的需要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兴起于美国,是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合作学习理论认为教学的目标体系应同时包括学术性目标(academic objectives)及合作技能目标(cooperative objectives),并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和良好非认知品质。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十分重视学术性目标,而往往忽略学生合作交往技能训练与培养。[4]作为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英语课堂辩论式教学一方面能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尝试性和建设性使用英语的机会,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
3.符合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当前的主流教学理念已经由教师主动模式转向学生自主模式,其主要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同时,自主学习理论也侧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倡导“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强调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Benson把自主学习上升到“是在教育体系中对学习者权利的一种承认”的高度。[5]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说多练。在英语课堂上开展辩论,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心理语言学家Ellis指出:辩论可增加输入和输出的机会,从而增强了语言交际能力的习得。[6]Long和Porter也支持这一观点并从教学法的角度总结了学生参与辩论的好处:它增加了语言练习的机会,提高了谈话的质量,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7]而且这种练习能够很好地延伸至课堂外由学生共同操练,自主完成。
三、英语课堂辩论式教学模式
笔者在二年级本科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堂中开展课堂英语辩论,一周一次,共一个学期。每次辩论包括准备阶段、辩论过程和总结讨论三个连续过程。
1.准备阶段
前半学期,由教师主导准备:包括由教师选择合适的辩论题目。将题目提前一周告诉学生,并指导学生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所有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本方的辩论观点,勾画出问题的关键、假设及结论,以便在辩论时能够清楚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能有力地反驳对方。活动开始阶段,先把全班学生分成正反方两组,让学生先列辩论提纲,然后让每位学生同周围持不同论点的同学进行辩论。然后推选辩论代表,每组2人,主辩1人,协辩1人。后半学期,由学生主导准备,辩论题目由学生自由推荐,讨论决定。文献查阅分析等准备工作由学生自主完成。后期我们也探索过数次即席确定辩题,五分钟准备,即席辩论的即兴课堂辩论式教学等方式。
2.辩论过程
前半学期,由教师主持辩论,通过语言引导为辩论创造一个富于情感的氛围和轻松自由和谐的辩论环境。情感氛围是指辩论会场充满合作、无威胁和敌对感。辩论程序:第一部分为构成性发言,第二部分为争论性发言。在构成性发言中,第一发言人为正方第一辩,他的陈述是说服听众拥护他的观点与立场。该发言人应通过对关键词下定义等方式,提纲挈领地将问题的核心提出,时间1分钟。接着由反方一辩发言,目的是提出相反论点,他可以通过驳斥正方第一辩对关键词所下的定义等方法,提出主要的反对观点,时间1分钟。争论性发言由正反双方交替发言,发言顺序不做规定,但各方发言的总时间限定为4分钟。最后双方各有1分钟的总结陈词,总结我方关键论点,指出对方论点、论据或论证过程中的关键漏洞。
3.辩论之后的讨论会
在辩论之后,所有学生,包括辩手和观众,参与辩论后的讨论会,并对辩论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双方的英语表达、辩论技巧和其他方面。英语表达包括英语发音的准确性、表达的流利度、语法的正确性。辩论技巧包括陈述是否清楚,是否有充分使人折服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辩论是否具有逻辑性。其他方面辩论过程中的礼仪、风度和形象等。另外,教师应该将一些被辩论者忽略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自由讨论。
辩论会是一种学习过程而不是考试手段,因此,一般不主张打分,以免给学生带来焦虑而影响发挥,同时也防止正反两方的敌对气氛。
四、开展课堂辩论式教学实践的体会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笔者观察到通过开展课堂辩论式教学,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口语能力锻炼和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均受益匪浅。
1.学会英语思维
在课堂辩论式教学的准备阶段,学生需要查阅、阅读和分析大量的英文文献,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英文阅读量。而且与传统的教师布置、学生被动阅读不同,这种阅读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的探索性、主动性阅读。学生带着英文的主题问题,主动性地检索英文的支持论点的证据,非常有利于学生把二者建立直接的有机联系,培养以英文思维的方式。在实际课堂辩论式教学的过程中,辩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尤其是在自由辩论阶段,双方唇枪舌剑,对对方的发言做出最快速而合理的反应显得非常重要。在快速的语言交锋切换过程中,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思维的“语言翻译”过程,“逼迫式”地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英文思维的习惯。学生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2.学会严谨、独立的思辩
能否在辩论过程中提出最具支持性的论据,形成强有力的逻辑论证是辩论成功的关键。在辩论的准备阶段,通过对围绕着同一主题的不同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学生能在材料的取舍、辩论情景设想和应对方案计划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严谨的思维方式。辩论过程更能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语言不仅仅是表达的符号,在表达的背后,是思考,是思想,是思维,是想象力(郭初阳,2006)。语言能力的高下在很大程度上是思维能力的体现,尤其是正式场合的语言应用,如演讲,答辩,报告等,更是严谨的逻辑思维的直接表现。能否进行合理、有效、准确的逻辑思维是语言成功的关键因素。而课堂辩论式教学正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养成严谨的逻辑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杨立民所说:“辩论的好处就在于让我们学会一种本领,一种通过分析、思辩找到真理的本领。我们的学校要为社会提供的应该是具有强烈求知欲望,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不同的个体。”
3.学会有效交流
课堂英文辩论的练习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辩论进程中,无论是正方或反方,为了说服对方或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都会寻求一些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并以精炼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在辩论过程中,学生更着眼于论证的攻守,寻求有力的论据来支持本方观点,同时抓住对方论证中的漏洞予以攻击。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内容本身,往往避免了一般口语练习中对语音、语调、语法等语言外在形式的过于关注。这是一种更接近于母语表达习惯的交流方式,有助于学生将英语尽快从外语转化为“第二母语”。
4.突破心理阻碍
在传统英语口语教学中,部分学生一直存在一定的心理阻碍,他们不敢开口说,怕说错。而课堂英语辩论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心理阻碍得以突破。由于在准备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辩论主题的大量资料,这种信息的积累在心理就产生了一种表达的欲望,而在辩论现场热烈的气氛的感染下,表达欲望转化为强烈的表达冲动,学生争相发言,尤其是自由辩论阶段,甚至有观众不可抑制地自发参与辩论的情况发生。而传统英语口语教学中常见的羞涩、回避等现象荡然无存。学生的心理阻碍得以轻松突破。
五、对教师的要求
组织学生参加课堂英语辩论,是一项艰辛的、有挑战性的任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组织者、协调者的作用。如果没有精心的组织,参加辩论的学生停留在打口水仗的水平,辩论最终就会成为一场闹剧。笔者认为要使辩论取得成功,教师应该做以下工作:
1.指导准备
教师应在辩论的准备阶段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推荐有价值的参考书目、网站等。同时在学生收集到一定的资料后,帮助学生分析不同论据的质量,论证的方法,论据和论点之间的逻辑关联。尤其是中英文之间由于不同的文化差异,论证的逻辑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加以分析、梳理,以引导学生建立符合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逻辑思维习惯。这对于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乃至英文写作都大有裨益。
2.倡导环境
在实际辩论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辩论主持或场外引导等方式倡导良好的辩论气氛。和谐宽松的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新思维。在辩论课上,教师完全给予学生平等、信任、尊重,学生就会在这样的氛围中大胆探索、畅所欲言。使学生的思维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把握辩论总体的节奏和走向,既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防止冷场,又要防止辩论过于激烈,场面失控,甚至出现语言人身攻击等不良情况。
3.点评得失
通过对辩论过程的回顾分析,无论是参与辩论的辩手还是“观众”都找到了一面能看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镜子”。教师在讨论中应引导学生相互鼓励,长处和优点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而对于不足之处,教师应予以鼓励,可以用“If you…, you would…”虚拟语气句式等委婉地表达。充分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自尊心,保障课堂辩论式教学能持续进行。
六、结 论
在现代生活中,辩论是最重要的语言交际活动方式之一,在政治活动、经济交流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堂英语辩论也是提高学生思辩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能让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不但语音、语调清晰、流畅,而且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也充分实现教学大纲提出的相关要求。课堂英语辩论的成功对我们进一步理解英语口语教学规律、开发和掌握新的教学方法都带来很多启示。
参考文献
1 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 彭青龙.思辨与创新――口语课堂上的演讲、辩论初探[J].外语界,2000(2)
3 Kay. S. 实用辩论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 王 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5 Benson, P. & Voller, P.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 Longman, 1997: 29
关键词: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 试题及策略分析
2014年是“高教社”杯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举办的第十个年头。本次大赛在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共有全国63 位选手参加,我院选手陈纪彤同学夺得专业组全国第五名的优异成绩。作为该选手的指导老师,笔者从省赛到国赛,收获颇多。
一、赛题概况
今年的大赛,在原有题型 “职场描述”、“情景交流””和“即席辩论” 基础上,新增了“职场考验”环节。[1]
“职场描述”环节,参赛者抽取一幅反映行业、企业业务发展或社会,经济等热点问题的统计图表或图片,根据给出的说明,在充分理解图表或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口头描述和观点阐述。今年的赛题均以柱状图形式体现,内容涉及家用汽车碳排放、大众媒体的应用、商务管理等热点内容。
“情景交流”环节,参赛抽取一个场景题目,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与外籍主试进行一对一的现场问答。今年赛题涉及到汽车修理厂、旅行社等场景。
“职场考验”环节由4名选手一组进行团体比赛。根据不同场景特点,通过组内团队合作,对在该场景内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从内容、形式到角色的自由发挥,并以短剧的形式展示给评委及各位观众。今年的赛题有医院、餐馆、旅行社、展会等生活中常见场景。
“即席辩论”涉及到了地铁上吃早餐这一社会热点话题,考察选手英语能力的同时,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并分析其利弊,综合性很强。
二、赛题分析及对策
1. 职场描述
笔者与参赛选手一道整理了历年各省赛题和雅思学术类写作、BEC 写作以及公司报告的图表进行专项训练,强化短时间内观察、分析、抓住图表关键信息的能力。不同的图表,描述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饼形图重在说明数据的组成和排序;柱形图要进行数据的比较或趋势变化的描述;线图往往聚焦于趋势变化。
纵观全场选手表现,对图表的描述都遵循基本套路。由于近年来的图表倾向于多个柱形组合,多达十多个数据,真正的难点在于能否对数据分类并适当取舍。如果仅仅依次读出数据而不会分析数据,是无法体现相关职场能力的。
解读数据的同时,选手应发现隐含的现象或问题,能够对其原因或对策进行说明。整个过程,不但考察选手的英语口语水平,更关注其逻辑思路是否清晰,能否在3分钟内言简意赅地把问题讲完整说清楚。
2.情景交流
本环节内容多为企业介绍、产品广告、旅游景区广告、企业招聘等。参赛者往往扮演导购、业务代表、秘书等角色回答考官扮演的客户提出的问题。这部分是对选手的语用能力、反应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知识面的综合考验。
与考官交流时,选手首先应保证正确作答。答案都是题目中浅显的数据,一定要在准备时间内全面速读,明确关键数据的位置。同时要避免生硬的一问一答,使交流自然流畅。陈纪彤同学一年来在外贸公司实习,频繁接触外国客户,其英语沟通能力和客户心理分析能力都很突出,在台上的表现就十分自如。
3.职场考验
本环节为今年新增,注重选手之间的互动、沟通、协调能力。我院选手抽到的题目是“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跟来自其它省份的三位选手一道完成表演。由于本环节是提前抽签分组、定题,赛前约有20个小时的排练时间。既考验选手,也考验指导教师之间的协调合作水平。四位指导教师带领学生,从场景设计、人物分配、台词撰写到反复演练,精心准备,最终给观众呈现出融合了商务场景、中国传统及选手个性的完美演出。陈纪彤同学扮演商店的经理,其任务涉及到员工培训、产品介绍、价格谈判、谈判等商务英语知识,正切合他在外贸公司从事的外贸业务员岗位职责,表演起来得心应手。由此可见,大赛、教学、学生实践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环节。
4.即席辩论
即席辩论采用一对一Pk的形式,双方各一分钟开篇立论加三分钟自由辩论。开篇立论应简洁清晰,说明本方的观点即可,没有时间展开论述。自由辩论阶段,选手不仅要论证本方观点,还要攻击对方观点。论证方法包括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对于高职学生,例证法相对简单易行,应该是首选。同时,要敏锐地发现对方的漏洞,进行反击。既可对对方立论中存在的问题,一问到底,釜底抽薪,也可攻击其论证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发问”是有效的攻击方法。整个辩论过程极大地考验了选手的英语运用能力和思辩能力。辩论过程中,辩手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思维的严谨性,还要保持个人风度,避免与对方辩手发生争执。
三、培训方案
我院多年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大赛指导体系,将学生参赛由个体行为上升为全院师生的职责,采用培训团队模式,领队、组长及多名指导教师各负其责。
1.有力的政策支持
至今,我院已形成较完备的大赛培训及奖励制度。各级比赛、各个奖项均有对应的师生奖励制度,教师日常指导、学生参赛补助等也给予充足的经费支持,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备赛的积极性。[2]
2.建立口语人才梯队,集中培训
我校15000名学生,英语分级教学,学生分散学习,进行全校选拔有相当大的难度。外语学院制定了较为详细可行的选拔依据和条件,在教务处、各院系教学部门的配合下,先进行班级选拔,再到院系及全校选拔,建立口语人才库。然后将他们按照实力分为有水平梯度的组别,进一步开展具体的口语活动与竞赛计划。通过系统培训,指导他们参加各级各类英语口语大赛,锻炼队伍。陈纪彤同学从大一起参加口语省赛练兵,大二时夺得省赛第二名,同时参加全国外贸英语大赛和科技英语大赛。今年大三一举夺得省赛第一名,入围口语国赛。于此同时,第二梯队的选手也一同参赛,积累经验。
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国赛早已结束,作为指导教师回顾这场比赛,得到了许多启发和思考。希望这些经历、经验能对参赛的选手和教师有所借鉴,也希望这些启发能为完善我院英语口语培训乃至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一、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使政治课充满时代和生活气息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脱离时代的政治课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经过多年的教学尝试,笔者认为时事政治教育可以水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原理之中,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形成对书本知识的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中,笔者时常把时政知识融入课堂,为课堂增添活力。许多学生对时事政治非常关心,对百姓生活极其关注,对重大国际新闻特别感兴趣。时政知识的引入使学生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对政治学科更加喜爱。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打造学生学习政治的最佳课堂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因呆板、僵滞而被淘汰。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师生双方真正享受课堂。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笔者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辩论赛
活动目的: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原理,培养其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观点。步骤如下:
(1)课前准备,选定命题。选定命题后,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包括命题的正确与否,支持命题的论据等,并阐述理由。认为命题正确的一方为正方,反之则为反方。要求双方学生选出四名辩手,就各自的观点加以论证,并对对方提出的观点加以质疑与反驳。
(2)开始辩论,正反双方代表分列在讲台两侧,正式展开辩论。第一步,陈述观点。由正反双方一辩分别陈述自己代表队的观点,用时五分钟;第二步,自由辩论。在观点陈述完毕后,由双方二辩进一步论证自己代表队的观点,并对对方观点进行反驳,用时十分钟;第三步,双方三辩,补充论据,用时十分钟;第四步,由教师根据双方辩论中所提出论据的充足与否,论证的严密与否,裁定获胜方。在评判双方优缺点的同时,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师总结,形成逻辑清晰的知识点,完成教学。
2.专题讨论
活动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教师应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进行探讨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通过探讨,师生双方就某一问题达成共识,教师应帮助学生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如在学因果联系这一知识点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竞争与合作”的讨论,让学生在进行竞争与合作的利弊分析后,树立辩证的观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社会调查
只有让学生走出书斋、走向社会,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不只是虚无缥渺的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社会生活。所以在学习中,教师有必要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第一步:调查准备。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课题,寻求合适的调查对象,制定调查步骤,明确调查方式和方法。第二步:开展调查。对有关数据和材料进行分析和思考,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第三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一方面使书本知识得到检验,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书本知识的领悟力。
三、大胆质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政治问题
思想政治教材中许多看似浅显易懂的道理,学生并未真正领会。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使其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适当的引导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学生学习时也能找到兴趣点,进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而不再是老套而又简单地读、背、记。
[关键词]论证式教学 化学教学 原子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71
论证是人类在特定社会情境下的活动,它既可以产生于个体内部的心智,又可以借由个体或群体通过调整与协商共同构建;[1]是在解决某些问题、议题、争论中达成具有理性决定的过程,是个人在不同的解释与理由中做出选择的能力。
2006年,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中提出的科学素养包括“学生必须能辨别个人意见并能在基于证据的基础上发展出主张,能够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做出具有证据的结论并向他人解释与沟通”。由此,“论证”逐渐进入科学教育的视野,在科学课堂中得以应用。
一、 论证式教学
将论证应用于科学教育,最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在讨论与辩论的过程中评价多个不同观点,也叫做辩证法论证;二是遵循逻辑规律,并在讨论过程中经由对基本事实的归纳演绎形成论点或达成共识,也叫做分析法论证。[2]
论证是一个让学生思维活动和推理过程外显的行为,不仅是学生有意识地构建科学概念、提高科学素养的平台,而且也给师生提供了进行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的机会。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事实提出理论假设,运用逻辑对现象进行预测和解释,以了解获取知识的科学方式,锻炼思维能力。引入论证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将生态化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及价值判断相结合有重要意义。
论证式教学具有以下四方面的教育功能。
1. 促进科学概念的构建。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内“知识的对谈”(Epistemic Dialogues)建立科学概念的构建和变化的观念。[3]“知识的对谈”包括解释和论证,是指在学习小组内,根据个人学习体验,对知识概念进行阐述解释,引起讨论,形成概念理解的有效途径。论证过程中,学生将科学概念与个人生活经验作为资料进行思考,对其做出印证、诠释;或者对同一主题进行反驳并提出不同的主张。
2. 促进科学探究的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中,科学家需考虑实验目的、优化设计、数据采集以及相同数据的多维度解释等问题。科学解释的建立是通过讨论与争议寻求知识和理解的过程。在探究式学习中将论证加入教学环节可让学生体验真正的科学情境,即将证据与理论融合在一起构建出科学解释。
3. 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当前学校中的科学实验多半为验证性的,规避呈现争议性的实验结论,因此得出的理论或定律具有“绝对正确”的特性。但科学知识不是绝对真理,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程度的加深,科学知识会被不断修正;科学理论不具备绝对正确性,科学并不能对所有问题提供完全正确的答案。在课堂中进行论证式教学,可以提供给学生体验科学家构建概念的机会。通过理论基础的可信度和合理性,考虑证据的可行性、可信性,从而论证与评估该理论的可能性。
4. 促进学生提高决策水平。社会科学性论证(Socio-scientific Argument)即针对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对社会、环境等产生的影响,通过收集资料,在一定支持证据和限定的范围内就已有资料形成的主张进行辩论,[2]是通过科学教育将科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对社会科学性的两难问题进行论证的过程,势必将从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的影响、科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道德考量、科学知识发展的暂定性本质等方面进行思考,搜集证据,通过论证最终形成主张。
二、论证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案例教学中心网站(http://sciencecases.lib.buffalo.edu/cs/
collection/)提供多个科学教育案例,涵盖多学科领域,理科教师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以及设定案例涉及的学科类别、案例适用对象、案例教学具体呈现形式、案例主题领域等来搜寻教学所需案例。[4]笔者以“化学”“科学论证”为检索词,检索得20余则案例。考虑到“原子理论”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教学重难点,笔者选择了与高中化学选修模块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相关的案例:“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 ,[5]尝试运用化学史素材来创设论证式教学情境。
[基金项目]
2013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理科师范生科学本质观调查及其对科学教师教育的启示”(项目编号201311460002Z)阶段性成果。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通过学习历史实验认识到原子模型的建构是发展变化的;
(3)理解原子模型,认识原子数和原子量的概念;
(4)应用历史证据及资料判断并理解原子模型的构建与发展。
教学流程:
1.教学准备。教师提供古代先哲对原子的论述的相关材料,并布置课前阅读、收集资料的任务。
2.课程导入。
教师简要介绍原子理论的形成过程,通过“谁能说说原子概念的起源”“原子真实存在的证据是什么”“原子模型是怎样根据时间演化的”等问题引入学习主题,开启原子模型的穿越时空之旅。
3.链式问答推进论证 。(有删节)
教师通过一系列链式问答,引导学生构建论据、开展论证,推进学生对原子理论与原子结构模型构建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1)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利用什么证据得出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学生需要通过获取资料来构建论证,进行解释、举证和推理。学生与教师讨论,解释德谟克利特的观点:如果我们将物质无限分割成更小的粒子,将会最终以不存在的粒子告终;既然物质不是由不存在的粒子构成,那它必定有一个基本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组成单位,即为原子。
(2)道尔顿通过哪些证据证明原子存在?
教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道尔顿时代的科学家们通过测定含有铬、氧元素的不同形式化合物的质量,得到铬、氧元素分别所占的质量这一原始数据,经过简单计算得出化合物中各元素所占数量比率。得出结论:两种氧化铬样品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与质量比率在两化合物中并不相同,说明这两种化合物含有不同数量的氧原子。
学生围绕以上结论,通过理解证据和推理间的关系形成意见并予以表达;对自己的意见、解释和推理进行辩护,接受同学提出的质疑,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批判和修正,最后达成共识:
一系列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化合物中,同一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任何化合物内保持稳定不变,但各元素原子个数比的不同造成了化合物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异。
(3) 科学家如何根据阴极射线管实验推导出“原子内部同时具备阴极和阳极电荷”这一结论的?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汤姆生阴极射线管实验,并简要解释图中磁场是如何改变阴极射线的。提问:右图中哪一个是合理的原子模型?
(4) 哪一个原子模型是基于卢瑟福金箔实验绘制的?
多媒体演示卢瑟福金箔实验。通过金箔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原子必然具备小而紧凑的带正电荷的粒子簇(即质子),粒子簇被带有负电荷的电子包围(“核”模式),但是这一结论并未提供“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精确结构”的相关证据,因而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现有证据是否支持主张,是否需要收集更多证据。展开以下讨论:①卢瑟福金箔实验的工作原理;②金箔实验如何推导出结论;③中子是如何被发现的;④卢瑟福金箔实验提供的资料对推导出结论有怎样的作用。并对问题(3)中合理的原子模型做出进一步选择。
4.交流总结。师生讨论、回顾论证过程,总结阐述原子结构模型从道尔顿实心球模型――汤姆生枣糕模型――卢瑟福行星模型――玻尔量子化轨道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的发展历程。
5.课后作业。以科学学习小组为单位,选取链式问答阶段中的一个问题,对其探究方案提出改进意见,撰写研究报告,并在学习小组内相互评价。
教学设计评析:此论证式教学案例将提问法与讲授法相结合进行化学史案例学习。
整个教学流程随着论证的展开而展开,从任务提出、收集数据和资料、构建论据、论证、研究报告、学生相互评论、改进到讨论反思。
在“链式问答推进论证”中,教师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构建论据,进行论证:认为某个选项是相对正确的答案的原因是什么?用什么资料来支撑该的论点?对需要讨论的问题形成个人观点,用获取的资料支撑观点,用科学语言加以阐述推理与论据间的关系,组内共同选择有效证据来支持提出的假设。随后,不同小组之间展开辩论,学生需要对提出的假设进行立论辩护,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对自己组别的意见加以修改。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使用科学用语进行辩论,将“科学知识会有所变化,并被不断修正”的观念贯穿论证过程;控制讨论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根据同学的质疑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以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交流总结”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学习共同体中其他成员的交流与评价修正自己的结论,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和探究方案增强科学写作能力,通过对科学语言的使用增强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三、论证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1.应用具有多种替代性观念的科学理论。以此类科学理论为论证题材时,通过权衡、评估、选择各种不同理由与解释之后推论出自己的论点,或利用实证的证据或是其他来源的资料支持自己的论点。[1]例如本文案例中通过链式提问由原子概念的起源,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多种推测性观念,对形成相对正确的理论进行辨证思考,切实体会原子理论的发展过程。学生在寻找证据的过程中提高了论证与推理能力。
2.应用社会性科学议题。此类议题关注科学知识,也注重科学知识与社会、价值、伦理和情感等方面的相互作用。学生可以经由实验的设计和对资料的诠释促
进其对科学方法与过程的体验,通过对环境和科技议题的争辩来增加对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更可以体会科学知识的暂时性和社会建构等特质。[6]社会性科学议题通过创设与生活相关的科学学习情境,将决策的可能性后果承担纳入论证课题,有助于培养有责任心和决策能力的未来公民。
3.应用开放的对谈情境。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个论证活动是如何开展与进行的,如何提出合理的主张与观点并为其辩护,可以运用怎样的技巧反驳他人观点,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两种重要情境:①问题情境。学生自己提出假设,采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公开发表与说明及同伴间的辩驳以发展论证活动。②交谈情境。使得客观条件上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发表和评论意见,再将讨论结果对全班发表,让学生在共同体中达成共识。
四、 结语
学生通过论证式教学,可以了解论证活动的流程,学习反驳他人观点与辩护个人观点的技巧,体会科学本质观中科学知识的暂定性和社会性本质,通过从环境自然的视角认知科学技术解决社会问题所带来的可能性问题。
论证式教学的效果受教学时间、学生学习水平以及课前准备影响较大,需要教师对教学流程与时间分配有较好的掌控。教师在论证课题的选择方面应当要注意论题需具备与学科相关的、造成社会关注与道德辩论的特点;组织课堂辩论时,应当注重形成大小合适的科学共同体,使得每一个组员都有表达个人观点、提出意见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潘瑶珍.基于论证的科学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10(6).
[2] Chirstine Tippett. Argumentation:The Language of Science.Journal of Elementary Science Education, Vol. 21, No. 1.
[3]de V ries, E., Lund, K., & Brker, M. Computer-mediated epistemic dialogue: Explanation and argumentation as vehicles for understanding scientific notions [J].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 2002:11(1), 63-103.
[4]宋怡.科学教育中案例教学的应用与思考――以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案例教学中心网站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14(4).
刑事庭审,是指法官在其他诉讼关系人的参与下在刑事法庭以特定方式审理刑事案件的活动。为实现其功能,法庭审判应具备四大要素:1、主体要素。法官与控辩双方是庭审诉讼主体,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因其辅助作用是庭审法律关系主体,法官是其决定性作用的庭审主体;2、客体要素,即刑事案件;3、时空要素。庭审进行于特定时空,庄严性为其空间特性,连续性为其时间特性。空间设置方式可以反映庭审的精神和结构。4、方式要素。法官和其他庭审主体是采用哪些步骤、行为和程序以推进和完成庭审。庭审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与诉讼中控辩审三方的关系构造及其互动作用。庭审的意义是“定纷止争”,其具体功能包括:1、事实查验功能;2、法理释明功能;3、冲突处置及其正当化功能。庭审的价值目标,一是实现客观公正。二是实现诉讼效率。
实现庭审功能和价值目标,需要一种合理的结构和机制,其构成要素即庭审的原则,即“指定方向,但保留余地的‘最优化规定’”。作为一个原则体系,庭审原则可以具体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构造庭审格局,形成审理基础的结构原则;二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操作性审理原则;三是法官裁决案件应当服从的裁判原则。作为一种“三方组合”,庭审的结构原则含:1、法官独立。法官在审判中不受干涉,只服从法律。2、法官中立。一是利益规避;二是角色分离;三是法定法官。3、司法至上。法官因裁判职能和结构地位,对诉讼过程有权威性作用并生决定性影响。4、诉辩平等。要求平等获得与案件有关的信息;被告人成为诉讼主体并获得诉讼关照;辩护权的肯定和保障是诉辩平等的重点。刑事庭审的审理原则包括:1、审判公开。尤其应妥当处置审判公开与相关利益的冲突:一是根据公共利益需要限制公开审理。二是实行局部不公开的审理制度。三是在审判公正与新闻自由的冲突关系中,对审判公开的方式作适当选择。四是建立诉讼笔录的公开制度。2、直接言词。要求实际上的法官“在场”而非缺位,要求口证辩论。3、辩论质证。审判须以双方的攻击防御为基础,采用抗辩举证和质证。4、集中审理。审判应持续进行,一气呵成,以实现迅速审判和正确裁判。刑事庭审的裁判原则包括:1、诉判同一性。要求法院审判受范围的限制。2、证据裁判。刑事裁判须以事实为根据,而认定事实,应凭证据,3、依法裁判。反对任何枉法的、违法的,以及无法律根据的任意性裁判。四、有利被告。在信息有限而存在多种可能的情况下,应当作出“疑义有利于被告人”的选择。其意识预设是:宁纵无枉。
刑事庭审的结构可分为前现代结构与现代结构。前现代结构包括1、弹劾式与纠问式结构;2、前现代的混合式结构。3、反理性的特别审判结构。反理性结构的特征是法官不独立;采用非人道和反理性的方法获取供词和证词,并将其作为定案根据;任意的,无程序保障的庭前羁押;先入为主,有罪推定;被告人丧失了主体地位,并无辩护和辩解的权利。现代刑事庭审结构在具有符合理性的一些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可分为英美法系的当事人主义审判结构,大陆法系的职权主义审判结构,以及所谓“混合制”结构。在客观真实、诉讼公正、诉讼效率以及对诉讼条件和资源的要求方面,不同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制度借鉴方面,要认识所得往往和所失相伴,审判方式“混合”后仍具有一种基本倾向和特点,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向当事人主义借鉴是一种更为普遍的趋势。
我国新的庭审结构(即庭审方式)在庭前程序、庭审程序、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审决机制等方面均具有独特性,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混合式庭审方式,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和固有的制度因素、现代职权主义以及当事人主义三大要素的揉合。研究我国庭审模式必须注意我国庭审制度的运行条件和背景。在我国借鉴当事人主义的庭审制度改革,将受到本土资源的顽强抵抗、限制和改造,其中包括文化、政策、制度和实际资源的四大限制。造成不彻底的实质化、不充分的对抗性、不完全的平等制以及不够规范的操作方式。而运行中的最大矛盾是控辩式程序与追求实质真实的冲突。改革完善庭审制度的目标模式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灰色模型,改善的主要路径是磨合、调合与局部和全局的整合。
庭前程序的改革向贯彻排除预断原则迈了一大步,同时照顾了新旧制度的衔接以及司法的现实,但仍存在排除预断的立法意图未达到,庭前法官了解案情不全面可能造成“预断的扭曲”,庭前审查的内容不确定,以及实体审查不能排除而可能导致新的“庭审走过场”。根据存在的问题、目前的条件,借鉴国外的制度,可实行“三步走”的庭前程序改革。第一步是实行全面移送材料、建立审前讨论会制度等改良性措施;第二步是借鉴“状一本主义”,减少材料移送内容,实行基本的程序审;第三步是待条件成熟,建立预审制度,并且实行预审法官和庭审法官相分离,切实贯彻排除预断原则,。
庭审调查和辩论程序中,一系列有争议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庭审顺序如何确定。就此,第一项原则是有恒有变——被告、被害人应首先询问,其余视情灵活安排调查顺序;第二项原则是先控后辩,举证依次进行;第三项原则是控辩审结合确定具体案件的调查顺序与方法。法官“主导庭审”的提法不妥。二是诉讼异议和诉讼辩论制度。在庭审调查中提出和裁决诉讼异议对庭审的公正性和有序化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诉讼异议制度的突出特点是法官的积极干预。诉讼辩论可分为调查阶段的辩论和辩论阶段的辩论,两种辩论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功能。三是证据移送和庭后“默读审判”及相关问题。目前条件下一定程度的“默读审判”还无可厚非。庭审笔录制作和查阅核实制度应当适应庭审制度变更的需要而改进。四是公诉变更。检察机关有改变、追加和撤回公诉的需要和权利,但应不妨碍辩护权的行使同时在某些环节应接受司法审查。公诉机关撤回后再应符合法定条件。
人证调查是庭审调查制度的难点和重点。应通过改善作证环境、增强制度刚性、强化书面证言、确立免证制度等强化和完善证人作证制度。鉴于司法的现实需要,应当规范书面证言的运用制度。对证人不出庭的情况下书面证言的使用,应当根据诉讼的原则和现实的情况同时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确定合理可行的规则;对书面供证与当庭供证相矛盾时书面供证的运用也应当作出规范,在被告人或证人出庭的情况下书面供证可以作为弹劾证据,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作为独立证据。交叉询问是我国庭审制度改革后原始人证调查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制度背景的制约我国的交叉询问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如范围和效力有限、多极化、“和合”性以及属于“技术方法型”而非“权利技术型”。完善交叉询问制度须设置运行条件,把握对抗限度,尤其要确立适当的交叉询问规则。如询问相关性规则、反对诱导性询问规则、意见规则、反对复合性问题及其他可能导致混乱的问题的规则,以及不得威胁证人、不得损害证人的人格尊严等。
法官作为庭审的主持人和裁判者,是庭审的灵魂。法官的庭审权力包括诉讼指挥权、事实查证权和实体判决权。法官诉讼指挥权包括庭审引导权、规则维护权和秩序维持权。法官还具有事实查证权,承担查证责任,但不承担证明责任。法官在事实查证方面应当以听证为主,职权调查为辅。法官当庭一证一认一般限于证据的可采性;对证据的证明能力一般应采用综合认定的方式,而综合认定又可分为当庭综合认证和不当庭综合认证(以刑事判决认证)。法官庭外调查核实证据,作为其职权运用的一种特殊方式,应当遵循法律的限制。在两难的情况下,对证人的询问可以采用庭外开庭的特别方法解决。法官庭外调查所取证据应当再经庭审。由于辩论原则和辩护原则的限制,法官不能随意确定和改变罪名从而造成“突袭裁判”。说理不足是我国多年来制作判决的通病,为保证判决的理性和正当性,制约法官自由裁量,刑事判决应当从事实论证和法理论证两个方面加强判决理由。包括改革制判方式,论证法官心证的形成过程,重点说明证据和事实上的疑难之处;可借鉴“对话——论证”的法理分析模式,判决制作应说明案件性质的判定根据,对情节和双方诉讼意见有合情合理的分析,必要时对法律适用应当有具体的分析和说明。判决书制作因案而异,详略得当。
对同一事物的正反两面进行比较分析,即分析事物的好与坏,利与弊,然后归纳自己的观点。
要领:抓住事物突出的优缺点。
写作常用套语
开头:
There is no doubt that…has (brought society)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merits and drawbacks
Obviously, it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merits and drawbacks/positive effects and negative effect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 i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art in …today.
论证或承接
In spite of /Despite the adverse effects, it has its beneficial effects.
The advantages derived from …are much greater than the disadvantage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advantages can be listed as follows:What’s more,…
Besides/Moreover/Furthermore,…
结尾
After weighing/conside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merits and drawbacks/positive effects and negative effects, I conclude that …
Based on the analysis above, I believe that the …far outweigh the… .
2.对比型议论文
通过对比法,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客观分析, 从而得出结论。
对比法是指对不同事物的性质特点等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要领:抓住两事物的鲜明特征进行比较。
写作常用套语
开头:
When we…we’ll be faced with the choice between…and…When…, it is inevitable to meet /face the choices between…and…
Recently, more and more people tend to …However, I feel that.
A and B are two important forms of…for us. Although A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B is by no means disappearing.论证或承接
Despite the similarities,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of all,…Second,…Third,…And finally/lastly,…On the contrary/in contrast
However/nonetheless/besides
结尾
All in all/In conclusion/In a word/To sum up/In summary/To put it simply..
Although B has its disadvantages, it can be accepted that…Therefore it depends on…
3.辩论型议论文
列出双方对某一事物的不同看法,运用事实加以论证,摆出自己的理由,得出结论。
要领:举例要有说服力,说理要充分。
写作常用套语
开头:
People’s opinion/views/ on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Some say that …,while others think/believe that…
When it comes to …,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The phenomenon of …has drawn nationwide attention.论证或承接
Some people argue/assume that…,but things are quite different/this doesn’t work.
Some take the position that …; some come to believe that….But I think/suppose
Some people take for granted that…, but others take/hold an opposite idea…..As far as I’m concerned, I agree with the former/latter opinion.
I’m on the side of the first argument. The following are the reasons for my personal consent.
I’m in favor of the first idea.
[关键词] 磨课 课的打磨 磨课者
一、问题的提出
1.什么是磨课
磨课就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推敲、打磨课。磨课与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系极大,一位青年教师,要想从普通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就必须要经历无数次的磨课的锤炼。
2.课为什么要“打磨”
(1)磨课的过程使磨课者的水平获得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
从大的范围来讲,磨课属于备课的范畴,但比一般备课又有很大的差异。第一,磨课的目标比之一般的备课要求更高,磨的肯定是精品,是站在艺术的层面来要求自己的课堂;第二,对老师的职业精神,对老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要求更多;第三,磨课最重要的是来来回回推敲打磨的过程,在这样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磨课者的水平获得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
(2)磨课的过程使磨课者逐渐接近教学真谛
在反复磨课的过程中,可以暴露平时教学中没有关注到的盲点和问题,解决这些盲点和问题,不只是对这一节课有意义,它可以给教者许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东西。虽然磨的是一节节具体的课,但收获的是共性的教学规律。通过一节节的磨课,使磨课者逐渐接近教学真谛。
(3)磨课的过程使磨课者成为教育的研究者
在磨课过程中,磨课者不断发现问题,发现矛盾,不断发现教育教学的规律,不断发现知识特征和知识的美,不断发现教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断发现学生的个性……这种发现不断为打磨课者打开一个又一个新的天地,成为教育的研究者。
(4)磨课的过程本质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的修炼
磨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永远是一个过程。不是说磨一节课、几节课或磨一年课就完成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它应该是伴随职业生涯始终的长久过程,磨课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的修炼的过程。
(5)磨课过程是对教育智慧的一种内化的过程
教育智慧是一种实践智慧,这种实践智慧要掌握它,仅仅通过理论研究学习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是一种实践智慧,教师不在课堂上去实践,是悟不到它的真谛的。磨课就是通过实践内化为自己的智慧。不磨,就悟不到真谛;不磨,就不会有那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所以,磨课是对教育智慧的一种内化。
二、如何“打磨”课
1.磨课的重点
要磨思考力。其一,是穷追不舍,穷追不舍磨出的是思考的深度;其二,是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磨出的是自己的个性;其三,是去粗取精,磨去一些不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错误理念。
2.磨课的四个环节
(1)独磨。个人自己磨课,自己独立思考。(2)互磨。教研团队互磨,也就是集体磨课。(3)引磨。邀请专家来引领磨课。(4)研磨。做好理论提升,要求老师把磨课的成果写下来。
3.例说“打磨”
下面以“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的两次打磨课的片段来说明。
第一次上课(青年教师独立备课):
(1)以问题为出发点
师:回顾抛物线的定义并且提出平面上到一定点F与到一定直线L的距离的比不是1的动点的轨迹是什么(请学生思考并讨论)?
(2)合作探索直观感知
生:我们猜想,平面上到一定点F与到一定直线L的距离的比大于0小于1的轨迹是椭圆,大于1的是双曲线。
(3)操作确认思辩论证
师:现在我用几何画板来验证学生们的猜想(教师几何画板演示)。
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能不能给出你们猜想的理论证明?
生:(思考很长时间没有找到比较好的办法)
师:同学们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已知点P(x,y)到定点F(c,0)的距离与它到定直线L:x= a2c的距离之比为常数 ca
(1)若a>c>0求点P的轨迹;
(2)若c>a>0求点P的轨迹;
(3)若a=c>0求点P的轨迹。
生:学生给出求解过程。
点评: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合作、交流、探索为手段,但是在以回顾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为提升中出现了问题:在给出理论证明时定直线(准线)L的方程如何给出,学生会问你怎么知道定直线的方程为什么是x± a2c,也就是学生在给也证明时出现了思维短路,即学生不能根据直感的,合理的猜想找到定直线的方程。青年教师在备课时能应用新课程的理念,但是第一次只备了教材和方法没有备学生,没有以学生为本出发。
第二次上课(备课组集体备课):
(1)以问题为出发点
(2)合作探索直观感知
师:平面上满足这样的条件的点轨迹是?
生:是椭圆。
(3)操作确认思辩论证
师:现在我用几何画板来验证学生们的猜想(教师几何画板演示)。
师:同学们能不能对你们的猜想给予理论证明?
生:当然可以(学生自己出题推导)。
合作探索再直观感知:
生:是双曲线。操作确认再思辩论证(学生证明自己的猜想的结论)。
点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观察发现定直线(准线)L的方程是: x =a2c,这样为下面的证明扫清了障碍,第二次备课时备了“教”也备了“学”,但是在教学中的学生发现准线这一过程感觉不是学生自己牾出的,似乎还有点教师给出的味道。
点评:
①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
②教学中要求教师提出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掌握好学生知识的起点,让学生体验探索合作学习中的成功喜悦,培养成功心理意识。
③教学中要求教师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
4.“打磨”课要注意的2个问题
(1)应以学生为本。老师们磨课的重心几乎都在教材教法上,却忽略了学生。磨课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本,心中必须有学生,在磨课的时,每一个技巧、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法都要指向学生。
先从两个案例谈起。这两个案例的教学内容都是用碘酒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案例A
教师在巡察分组实验时,发现一个组学生检测发现苹果中含有淀粉。于是教师十分正视这个真实的意外,立即调整教学,让学生纠正错识,然后开展讨论。
生:我们成功了,苹果没有变成紫黑色(即没含有淀粉)。
其他学生向他们鼓掌祝贺。
生:为什么会这样?
生:老师,我明白了!观察好淀粉后,我把这么多牙签插在了苹果上。牙签上粘有淀粉,你看,现在还有呢!
有学生围观后,笑着说:都是你惹的祸,都怪你。
师:刚才,我听到有些人在怪那位同学。
生:我们只是说说而已。
生:不过,他真的浪费了时间,不然,我们老早就可以研究下面的(问题)了。
师:那么你们一点收获也没有吗?
生:老师,我们这一组起先实验没有成功,后来成功了,我感到非常高兴。
生:以后,如果实验失败了,我们也不怕。
师:为什么?
生:找出原因,重新做。
生:失败乃成功之母。
生:我明白了做这个实验时,必须非常小心。用过的东西绝对不能乱放。
生:其实我们在实验时也发现了胡萝卜的颜色有点变紫,颜色没有他们深,但我们没敢说,所以我们觉得他非常勇敢。
师:那你现在明白原因了吗?
生:明白了,我的手上有淀粉。
案例B
学生分组实验,用碘酒检测8种食物(大米、面粉、苹果、蛋清、花生、麦片、洋葱、椰片)中是否含有淀粉。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记录表,记录表用“+”表示阳性反应(即碘酒变蓝紫色),“-”表示阴性反应(即碘酒不变色)。测试的正常结果应当是:大米、面粉、花生、麦片会呈阳性反应,即含有淀粉;苹果中含有微量淀粉,有的会有一点变紫,随后又消失;其余呈阴性反应。
分组实验完成后。
师问:8种食物的测试结果是怎样的?请每个小组派1名同学生将测试结果记录在班级大表中。(每1种食物对应的表格中记录“+”或“-”。)
记录完成后。
师问:测试大米,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大米滴上碘酒后立即变成了紫色。
师问:你们做了几次测试?测试结果都一样吗?
师问:其他小组有什么不同的吗?
生:没有。
师按检测顺序逐一巡问。问到苹果的测试结果。
师:班级记录表中可以看出有分歧,请问哪2个小组填写了阳性反应。
生:我们组。测试了2次,有一点变色,虽然很淡,但我们认为只要变色,就是阳性。
生:我们这组测试时,开始有一点变色,后来又恢复了。我们认为苹果片里还是有少量的淀粉,所以填写了。
师问:有不一样的结果该怎样办?
生:在实验盘上重新做一次实验。
全部学生重做实验后,重新汇报。
师问:这次结果,每个小组是怎样的?
汇报结果是原有没有写阳性反应的2个小组改写阳性反应,原来写阳性反应1个小组改为阴性反应。
师:这一次测试结果又有些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我们小组测试结果,这次没有发生颜色变化。可能是苹果只含少量淀粉,这次检测不出来,所以改为阴性反应。
生:我们这组改为阳性反应。我觉得可能与其他食物混了,导致样本被污染了。
生:测试实验要求只滴两滴水与食物混后再测试,可能有的组没有滴水。
生:他们小组的托盘可能没洗干净。
生:也可能交叉使用了牙签搅拌。
师:现在我们如何根据测试结果来说说苹果是否含有淀粉?
生:大多数小组的结果是,苹果片不含淀粉。
生:少数小组的数据说明,苹果含有少量淀粉。
生:苹果不含淀粉的结果更可靠一些,因为9个小组中,只有3个小组的反应是阳性。
生:还需要进一步做测试,去查查有关资料。(该案例选自STC课程有关教学实录)
可以看出,两个案例明显有以下区别:
触发研讨的原因不一样,案例A是教师主导下的一个针对一个小组的错误而发生的;案例B是学生测试完成后发生的研讨。
研讨的目标不一样。案例A是为了纠错,正确的结果已被老师明示;案例B是为了根据不一样的结果展示讨论并寻找合理的解释。
研讨的内容不一样。案例A是针对错误要学生明白实验的一些道理,话题集中于个体感悟;案例B是要求交流事实,根据差异化结果进行重复实验和寻找可能的原因,话题集中于事实、证据和观点。
这两个案例无疑会引发这样一些思考:我们为何要在科学课中开展研讨?我们研讨些什么?应如何组织学生研讨?回答可能有许多,如果用科学论证的思路思考上述问题,答案就会明晰很多。
科学研究中充满了论证,有个体的内部论证也有团体的集体论证,有正式的研讨论证会也有非正式的实验会议,有面对面的言语论证也有学说公布发表后的书面审查论证。所有这些科学论证,本质上都是在论点、证据和推理三者之间进行反复协调,最终达成被同行接受的论证共识。集体论证,是一些团体就某些论点、证据和推理开展的论证活动。在教学上,集体论证就是组成学习团体的学生共同开展的论证活动。论证不仅是为了纠错或验证正确结论,更重要的是发展科学、合理的解释或学说;论证不是讨论个人的得失,更重要的是对证据、观点和推理本身进行评议;论证不是某些人(包括教师)主导下的简单对话,而是团体(包括学生群体)的同行审议。
将科学教学中的研讨转变为科学论证,成功地组织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开展集体论证活动,STC课程给了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
强化对证据的呈现
应鼓励学生毫无顾虑地交流探究到的所有事实,而不做利己筛选。案例B中教师用开放式问题或问题链向学生进行了询问,以保证事实能够全面呈现。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测试时发生了什么现象?你们做了几次测试?每次测试的结果相同吗?其他小组的测试结果有什么不同?教师不断要求学生呈现利于自己观点的事实和不利观点的事实,不断地让不同的同学进行评述和补充,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事实的全部和具体的细节。
用的方法确认证据和分析原因,而不是少数服从多数。
我们看到教材在引导学生确认证据时,用得最多的问题是:你的实验结果与同学的有哪些类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我们又该如何处理这些不同?案例B中,苹果的测试结果有所不同,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做简单的对错判断,而是将之视为全部事实,要求学生在存异中识别和判断,在存异中寻找原因,在存异中寻找解决的办法。
重视差异结果或反例研讨并引向深入探究,而不是止步于明示的答案。
一般而言,在我们以标准答案为标的或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中,不会将差异结果或反例作为讨论议题,甚至在教学中也会有意回避。但STC课程确与之相反,不仅要高度重视,还有具体的处理方法——分析原因和重复实验。这两个看似简单的处理方法,却导向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将验证实验变为探究实验。学生们需要重新反思探究的全过程,包括变量的识别和行为监控;不是只有少数发生了反例现象的小组重做实验,而是全部学生重做实验,不视反例为异常;要将测试结果重新记录,而不是修改前一次结果。差异结果或反例研究是科学研究和科学态度的集中体现,由此带来的深入探究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在证据的组织化基础上开展论证与解释
组织证据,将个体内部论证和集体论证相结合。
让学生将个体内部论证与集体论证相结合,有利于论证真正地发生。先是个体探究时进行证据组织化,这是学生进行内部论证的过程。案例B中,不仅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的阳性或阴性反应,还要求学生记录观察到现象,这种结构化的记录有利于学生将现象与结果进行联系,同时,用简明的“+”和“-”表示测量结果,还有利于学生在视觉上较快组织和识别关键信息。然后是集体论证阶段将证据进行组织。案例中每组学生派代表填写班级记录表,进行证据组织,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每个小组的探究结果,有利于儿童开展集体论证。
基于证据进行论证和解释。
案例B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测试结果来说说苹果是否含有淀粉,也就是要求学生基于证据进行解释。4位学生进行了相当有意义的解释:第1位学生根据全班多数测试结果给出苹果不含淀粉的解释;第2位学生根据少数测试结果做出苹果含有少量淀粉的解释;第3位学生根据测试结果的数量关系给出苹果不含淀粉的更可靠性的解释;第4位学生表示结论仍未确定。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发现基于证据的解释的特征。
①解释时要联系所有的证据。让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要将证据和观点相联系,这是论证的最基本要求。可以看出,案例中前两位学生的解释只是选择了部分数据来进行分析。
②解释时要说明证据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证据和观点间的逻辑联系并不是学生都能识别的。
③鼓励孩子对同一种证据进行主动解释。一果多因,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有利于孩子建立多个事实间的联系,发展更高层面的概念性理解。STC教材中有大量的例子不指向封闭的答案,不期望一定能达成集体共识,鼓励个性化的解释和观点,在交流中互相启发。这样的论证过程,有证据、有联系、有观点、有变化、有冲突,充分创造了理性思考的研究氛围。
当然,STC课程在组织学生开展集体论证时,还有许多有效的策略支持,比如鼓励学生开展长时探究多次论证自己的观点;适时引入一些社会性科学议题深化学生对科学的理解等。
我们发现,学生在积极参与集体论证后,有诸多可喜的变化。在论证行为方面,他们能更加理性地参与论证,表达观点时能越来越多地联系证据进行说明,越来越重视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联系起来,而非一味地批判和反驳。在论证能力方面,他们更注意全面客观地呈现全部事实,更注意将证据与生成证据的探究方法相联系进行说明,更注意证据本身的组织呈现外显其逻辑关系,对证据关系的识别逐渐有了一些清晰的模式,逻辑推理能力在高年级段开始显现,能在多个证据与多个观点之间尝试进行协调平衡。
我们进行了长达6年的学生集体论证的相关研究,深切地感受到,如同科学家共同体那样的研讨论证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养成理性思考问题、理智解决问题的习惯,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领悟和理解。对照我国科学教学实际情况,深感我们的教学对集体论证的忽视和误解。
更忽视集体论证
在我国小学科学课的现行课程标准里面,没有提及学生开展科学论证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做”的探究被大家广泛重视,但“思”和“知”的研讨并不太重视,研讨往往被视为“做”的附属,而不是视其为对“做”的批判和发展。研讨往往被老师所掌控,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论证中去。
忽视对证据和观点的评价
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一旦学生说出或被老师诱导出所谓科学的结论,教学就会嘎然而止。教师不组织学生评价证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对结论观点的合理性、逻辑性和适用范围也不做评价。
轻学生个体内部论证
高质量的集体论证离不开个体论证能力的长足发展,个体内部论证是集体论证成功的重要保障。然而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只要求学生收集证据,造成的结果是“我做了,我更迷茫了”。如果探究活动一开始就让学生充分参与个体论证的活动中,他们就会在动手实验和理性思考中明确目标,就会主动组织证据和建构观点。有了个体在探究中更积极、更充分的论证,集体论证也就变得更为有效和高质量。
一、准确把握教材适时进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化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一般地,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结论与解释、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八个要素,但这八个要素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探究活动中所包含的要素可多可少,各要素的呈现顺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共有29个“活动与探究”,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安排在相关教学内容中,每个“探究活动”都体现了一个或数个探究要素,着重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探究能力。例如,教材安排的第一个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意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填写探究(或实验)报告的能力”。教材安排的第二个活动探究——人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意在培养学生利用提示信息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
在备课时,我们对教材安排的每一个活动与探究,都要进行一番剖析,在体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这样,真正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节时,我们组织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会改变吗?”的探究活动。其基本过程与方法如下。
提出问题 燃料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植物光合作用要消耗二氧化碳气体,动物呼吸作用要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气体。上述因素会不会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变化?”
猜想与假设 我布置同学们大胆猜想,提出各自的假设,提出的假设相同或相近的同学为一个课题组(课后,用便条将提出的假设交给老师)。经整理全班同学提出的假设,大致分为如下四类:
1.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逐渐增高,电视新闻里常说的“温室效应”就是例证。
2. 在不同环境、不同时段里,某个区域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但由于空气的流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总体变化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
3. 二氧化碳气体的消耗和生成会保持平衡,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会变化。
4. 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白天低,夜晚高。
于是,全班学生分成了四个研究性学习小组。
制订计划 四个小组根据各自提出的假设,选定几个地段,在不同时间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对含量,并制订了具体的计划交老师审定。我将四个小组的计划审核后发给各小组继续修订完善。
实施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为使学生顺利地进行实验,我组织学生就“二氧化碳的取样及相对含量的测定”进行了实验培训。培训后,各小组按设计的方案分别测定各个测定点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
结论与解释 四个小组依据实验进行数学处理后,在全班交流各组的结论,在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归纳四个小组测量的结果,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 在森林里,二氧化碳含量晴天略低,夜晚略高。这是因为在晴朗的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夜晚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 窗户紧闭刚下课的教室,通风不良正在开大会的会场,二氧化碳含量略高于0.03%。这是由于人群密集的地点,人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没有及时扩散。
3.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基本保持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总体保持在0.03%的水平。
反思与评价 1.在实验过程中,本组成员的实验操作还存在哪些不足。2.要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总体水平不变,就必须使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循环保持平衡。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增高,植被的减少,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循环中的平衡可能被破坏,这应引起世人的警觉。
二、拓展教材开展调查与研究
调查与研究是化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又一重要途径,开展调查与研究一般过程可概括为:
选定调查主题制订调查方案论证调查方案实施调查方案分析处理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成果交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安排了14个调查与研究,涉及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调查的专题有5个,要求到社区进行实地调查的专题有9个。根据本校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用好这些专题,可有效地培养学生制订并论证调查方案,利用媒体搜集有关资料、数据,深入社区访谈等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第十二单元“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根据教材的安排,全班学生按“自主选题、自由组合”的原则分成三个组,每组一个调查主题:“常见食品组成元素的调查”“市场补钙保健品的调查”“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调查”。如“市场补钙保健品的调查”组制订的调查方案经过论证并经老师审查同意后,按方案进行了调查研究,撰写的调查报告如下。
市场补钙保健品的调查
耒阳市××学校××班课题组
一、调查目的
了解市场上补钙产品的种类及用途;了解哪种形式的钙更易于人体吸收;尝试提出更为合理的补钙方案。
二、调查项目
市售补钙产品的种类、成分、规格;什么样的补钙品更易被人体吸收;人体缺钙的主要表现。
三、调查方案及实施过程
将课题组6位成员分成两个调查小组:一小组利用双休日去民心大药房和心连心大药房进行实地调查;另一小组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然后集中整理,写出调查报告。
四、调查结论
1. 市售补钙产品的种类:从钙含量来看,可分为钙片和高钙片,高钙片含钙量高,但很坚硬,很难嚼碎;从食用人群来看,可分为儿童钙、孕钙、中老年钙;从补钙品的形态来看,可分为液体钙、颗粒钙、钙片;从补钙品成份来看,可分为复合钙和单纯钙;从服钙方式来看,可分为嘴嚼片、钙片(吞服)、液体钙(口服液或吞服)。补钙保健品均属于维生素及矿物质类非处方药品。
2. 市售补钙产品的主要成分: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最常见,一片(或一袋)含碳酸钙1.25克(相当于含钙500毫克);也有以葡萄糖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如小儿四维葡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还有以磷酸钙为主要成分(不常见)。
3. 关于人体对钙的吸收:维生素D3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餐后服用有利于对钙吸收。
4. 人体缺钙的主要表现:对成年人而言,缺钙的主要症状是腿抽筋、腿软、疲倦乏力、易感冒、易过敏等;对婴幼儿而言,主要表现为夜惊、盗汗、厌食;对老年人而言,最常见是骨质疏松、骨质增生、易骨折等;对少年儿童而言,往往会感到腿疼。
5. 哪些人群需要补钙: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少年儿童;中老年人。
6. 服用补钙保健品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略)。
7. 禁忌:高血钙症、高尿酸血症,含钙肾结石或有肾结石病史者禁用。
8. 注意事项:(1)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2)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3)对补钙产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4)补钙产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5)不同种类的补钙保健品不要同期服用,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补钙保健品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 药物相互作用(略)
10. 药理作用(略)
五、我们的建议
1. 易缺钙人群要高度重视补钙,在补钙的方式上,首先要考虑食补。食补还不能满足钙的需要的,可考虑选用补钙保健品。
2. 要到正规的药房或医院购买补钙产品,慎防假冒。
一、选择好辩论的题目
如何选择辩题不仅关系到辩论赛的精彩与否,还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而且课堂辩论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因此辩题的选择尤为重要,设计难度也比较大。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如何确定辩论题目。
1.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堂历史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应当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辩题内容,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设计好辩题,让辩题赛成为一节课的精彩和,应该是最佳选择。比如以的成败为正反辩题,不但突出了课文重点内容,也有利于学生突破难点,使其对的成败认识更加深刻。
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倡导开放意识,因此,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辩题能引起学生共鸣,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比如在学到高新技术发展的历史,特别是涉及网络发展的内容时,可以设计“电脑网络的利与弊”的辩论题,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对学生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引发学生在课后的思考。辩题如果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也是很好的选择。
3.总结比较性质的选题
在进行阶段性学习以后,对于知识进行复习回顾,从总体上把握了历史阶段性特征,也可以设计辩论题目。比如,在“必修一”政治模块“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的教学复习中,教师可以设计比较辩题——中国君主专制与雅典民主制度孰优孰劣,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巩固知识。
4.辩题难度应适中
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政治经验有限,尤其是理论素养较低,所以辩题的难度很重要,既不应过于肤浅又不能学术性太强。从已有的经验来看,对于有一定理论高度的辩题,鉴于高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有限,学生的反应不太理想。因此,辩题的选择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其难度应当适中。
二、如何实施好历史课堂辩论
1.要安排好辩论时间
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安排适当的时间,一般来说应该在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之后,在学生大体掌握知识线索的基础上进行。辩论赛的时间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定,一般应掌握在10—15分钟,不必过长,其中包含教师总结陈词的3—5分钟。
2.选择好学生评委
一般课可请学生做评委,学生评委应有一定代表性,比较公正客观。
3.主持人的选择
教师可以作为主持人,灵活处理辩赛中间出现的情况。比如出现冷场时,教师可及时把问题抛给观众学生回答,扩大辩论赛的参与面,调节课堂气氛。再如辩论赛中出现了人身攻击或其他状况,教师可及时制止,以保证辩论赛的顺利进行。
4.总结陈词
辩论赛结束前,除了由正反两方各自进行总结陈词外,更重要的是由教师作全局性的总结陈词,这也是一节课的小结,应该起到画龙点睛之效。一节课堂辩论课是否精彩,除了正反两方的辩论出彩外,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总结陈词是否精辟。
5.引导和评价
要组织好一堂精彩的课堂辩论,教师的主导作用举足轻重。在学生辩论之前要加强指导,规范学生的辩论方法和手段,防止学生在辩论中进行人身攻击和纯粹的狡辩。辩论赛结束以后,应该首先请正、反双方的辩手代表分别谈谈辩论中的得与失。然后,作为主持人的教师要对整场辩论赛进行客观公正的点评。点评内容一般包括正反两方的审题立场、论据、推理、辩驳技巧和仪态等方面。教师点评应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对辩论中的精彩之处更要特别加以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于辩论中出现的明显史实错误、逻辑错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也要一一指明,防止学生片面看待问题,教育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只有这样,辩论赛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培养辩论能力
1.打好辩论的历史知识基础
要组织好课堂辩论,工夫就要下在平时。先要做好辩论知识的准备。一场成功的辩论赛,首先基于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储备。没有基础就谈不到能力。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功底,建立清晰的学科知识体系,并且要学会灵活运用,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没有平时的历史知识积累,很难想象学生会在辩论赛上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只有平时注重了训练和积累,才可以为精彩的辩论赛打下良好的基础。
辩题选好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寻找一切可以查找资料的渠道和资源,如图书馆、教科书、网络、社会调查甚至生活中的实物等,为了证明一个论点,必须运用古今中外的史实、实例进行论证,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收集辨别信息,也能够增长见识、强化记忆、拓宽知识面。
2.培养辩论能力
辩论赛需要选手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论赛中辩手的辩论要出彩,往往还需要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搜集、占有新材料,采用新途径和新方法,发现新问题和新视角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平时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巧设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的利与弊、雅典民主制度的积极性与局限性、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优与劣等等,历史学科中这样的问题不胜枚举,教师要突破教材的束缚,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勇气。辩论赛还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等等。总之,辩论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也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参考文献】
[1]袁兆桐主编的《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 教育科学出版社
[2]蒋燕红《浅谈历史情景剧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09
[3]高敏《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中学政治教育注重在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中我觉得分析问题的能力是首要的,所以有必要对中学政治教学积极地开展教学法的研究.为开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明天而努力。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妥当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学业的提高。实例讨论的教学法能把实际例子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有现实生活中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来论证课本原理,能达到巩固书本知识,扩充学生知识容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一种是课堂教学中的讨论,这要求教师应该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思路.二是分小组讨论,这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三是辩论式的事例讨论.政治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对事例讨论必须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就要精选实例。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掌握大量真实、精确、成熟的实际例子。真实是指确实发生过的事。因为只有真实的例子才能作为科学讨论的依据,使教师能够说服学生。当然真实性并不排斥假设和推论。假设和推论作为论证手段,也必须以真实的事例为中心进行发挥,而不能胡乱的猜测,只要能够具体地说明某一问题而不是偏离主题就可以了。精确是真实性的内在要求,同时精确度也包括能够和课本上的原理准确的结合起来构成科学的事例,成熟是指所选用的例子最好是发生的或者是已经有了定论的例子,因为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讨论时才有一定的方向性.当然,对于哪些正在讨论的事例也可以拿到教学中来,但是对同学们来讲有一定的难度.
其次就要精心筹划。教师在备课中对每一个具体事例用在哪里?怎么用?如何表态?讨论到什么程度等问题都要精心设计,充分考虑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来严肃性,精确计算例子在教案中的比例,有必要时还要考虑课堂上各类突发问题的应付方法和补救手段。对那些一个事例要用多个原理说明的更要考虑周全,充分弄清原理与实例之间的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逻辑联系。
然后就是实际中的教学工作了,
课堂教学是备课的延伸,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实例讨论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课程教学的目标要全面化、素质化,体现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的有机统一。所谓"讨论法"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展开辩论,相互学习,以求得认识的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对中学思想政治课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要能有效地实施讨论法,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讨论的和谐的课堂氛围。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及讨论的具体要求,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写好发言提纲。讨论中,要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注意引导他们围绕中心问题并联系实际进行讨论,要努力做到全员参加,机会均等,避免冷落儿的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积极开展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的争论,发扬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又不固执己见的学风。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进行小结,也可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