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环境建议

生态环境建议

时间:2023-06-22 09:39: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环境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环境建议

第1篇

一个地区能否吸引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关键取决于两点,一是该地区的重点产业发展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可以避免政策风险;二是产业发展是否充分利用了当地比较优势,具有市场总体竞争力,可以确保信贷质量和收益。建议地方政府在确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科学把握地方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国家的产业政策,为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创造良好的产业支撑。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要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改变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地区经济发展的倾向。要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调节地区间差距方面的作用。

二、强化对金融发展的政策支特

金融企业是重要的生态主体,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是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议政府部门真正重视和利用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历史机遇,切实协调有关部门督促农村信用社认真落实国家的各项改革要求,充实资本金、提高财务能力、实现民主管理,并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旧贷,打击逃废债,维护好农村金融秩序,为信用社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助推,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是建设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和基础。金融生态建设涉及面广,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多个领域的部门长期不懈地相互配合,有的放矢地科学推进。特别是在信用信息的收集、信用体系的建设和维护以及失信企业和个人的制裁等方面都需要公安、法院、工商、税务等多部门的统一协调和统一行动,而在这一进程中能够起到主导作用的只有政府。在当前全国上下形成建设和谐社会的共识下,地方政府优化金融生态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这是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良好机遇。

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大对逃废金融债务的打击力度

诚信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特别在当前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诚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资金流向的决定性因素。建议地方政府切实加大司法、执法的力度,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特别是在处理企业改革、破产或履行信贷合约方面,维护好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不良资产比率是当地诚信环境在金融资产质量上的一个比较准确的反映,建议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和帮助金融机构清收和处置不良贷款,以提高当地在金融机构内部评级中的等级,促进信贷投放。同时,支持人民银行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培育企业资信评级市场,开展信用社区建设,做好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宣传工作。

五、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体系

加大对依附于司法、工商、税务、国土、房产等部门的中介机构的改革力度,在实现脱钩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在培育当地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评估机构等的同时,引进外部先进的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中介服务市场的监管,坚决打击虚假评估行为,提高中介服务水平。

第2篇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规划;现状;建议;山西乡宁

中图分类号 TU9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09-02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逐步加强,环境成本的内在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愈来愈成为城市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应不以牺牲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而更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完善的生态空间系统[1-3]。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小康社会,就是要实现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共生,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1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概述

1.1 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规划的实质

城市生态系统是指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相反,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反过来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因此,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4-5]。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诱发人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体来讲,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6]。

1.2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概况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1]。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保持城市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生态环境的和谐[2]。

2 乡宁县生态环境现状

乡宁县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西部,临汾地区西隅,吕梁山南端。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呈倾斜状,地貌外形为山区,主要分为基岩山区、黄土丘陵区、黄土残垣区和河川区四大类型。乡宁地形错综复杂,地处黄河与汾河水系的分水岭。全县共辖10个乡(镇),182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2.7万人。乡宁县城自然潜质良好,山水相映、城林互染,绿化建设有一定基础,经过近几年不断建设,城市绿化水平已有一定提高。

2.1 绿地类型及分布

2.1.1 公共绿地。据2005年底统计资料,城区共有各类绿地115.7万m2,其中公共绿地64.5万m2,人均公共绿地15.4 m2。现有较大型公园2处,包括北山公园、玉环山公园,均为综合性游憩公园。此外,结合道路、广场建设了多处大小不等的绿地,公共绿地的设置为人们的居住、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场所。

2.1.2 生产绿地。生产防护绿地是城市绿地体系的基础和良好居住环境的保障。按其内容不同,可分为园林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2类。园林生产绿地指为城市内部提供苗木、草皮和花卉的圃地。乡宁县境植被良好,林业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城市绿化建设的需要。防护绿地指用于隔离,以满足卫生和安全要求的防护林带及绿化。目前乡宁县城防护绿地没有形成规模和系统,尤其缺乏对河流、污染企业、文化古迹的防护措施。

2.1.3 专用绿地。专用绿地是城市基层单位的附属绿地,主要包括工厂、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和居住区内的绿地。现城区只有少数机关大院、学校的小区内部绿地较好,但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2.2 存在的问题

乡宁县城生态环境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对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规模的增长,在绿化建设方面也逐渐暴露出不足:一是现有绿化建设仅停留于山体利用和改造上,缺少绿化层次,没有形成系统。二是受利益机制的驱动,作为公益设施的绿地与城市其他建设用地相互排斥,在大小级配上缺少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易于亲近的小游园和街头绿地。三是新建居住区、小区生态绿地指标偏低。四是防护生态绿地实施低效,无论工业用地周围,还是河流、冲沟两侧,均无防护绿地建设,由于体制及资金的原因,与规划严重脱节。五是盲目开山采石或削山取土,使自然山形、植被蒙受损失,造成地表和水土流失。

3 乡宁县生态环境规划建议

3.1 规划原则与理念

3.1.1 规划原则。一是注重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城市大环境的绿化,改善和维护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生态空间,创造现代城市风貌。二是根据山区城市独特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三是提高城市绿地质量与内涵,使城市生态建设与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相得益彰。四是规划近、远期结合,宏观控制与微观建设相联系,以宏观控制为前提,分期实施,逐步完善。

3.1.2 规划理念。规划引入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以山为形、以水为脉,运用连续性原理,强调各种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利于空间维度的转换和生态景观的延续。

3.2 规划布局

城市生态环境用地是支撑城市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规划宏观上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结合城市区域小气候特征,充分利用自然山体开辟出具有一定规模的成片成块生态绿地,发挥其对城市环境与风貌调控的效能;微观上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河道整治、停车场和广场建设及单位搬迁等各种契机建设类型丰富多彩的小游园、街头绿地,发挥其对于人们生理、心理、审美方面的调节作用。在高度重视城市外部大环境对内部环境质量改善及维护生态良性循环作用的思想指导下,在规划区范围内保存较大的生态支撑能力,留有充分的绿色隔离空间,形成规划区绿色生态防护网。乡宁县城生态环境系统总格局是以城区绿地系统为核心,以规划区绿色生态防护网为基础,以公路和河流绿带相贯穿、相连接的城乡一体、内外融合的绿色生态环境系统。

3.2.1 绿核——城市内部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以使乡宁县城成为环境优美的园林化城市为目标,结合城市山地地形特征,充分利用城市内的山形水体,着重突出山、水、城、林相互交融的特色,以城市大型公园为主体(斑块),以与居民生活亲近的小游园、街头绿地及居住区绿地、专用附属绿地为基础(基质),以纵横分布的滨河绿地、道路绿化、防护林带为纽带(廊道),形成城市高水平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

(1)绿色斑块。具体概述为三大主题公园。一是北山公园:城市中心公园,占地58.4万m2,主要结合北山自然山体的开发、利用和改造广植苗木,形成具有休闲、游憩功能的综合性公园。建设现已形成一定基础,亭台楼阁与山体形态相得益彰。主要活动内容包括植物观赏、体育健身、喷泉嬉戏、儿童迷宫等;另外结合寿圣寺钟楼的搬迁,公园将增添一定的人文景观内涵。二是南山公园。位于县城鄂河南岸二中附近,公园占地33.3万m2,以清代文笔双塔为主题开发建设,形成具有观光旅游、历史教育等功能的综合性公园。三是柏山寺森林公园。位于樊家坪村,规划以柏山寺人文景观为主题,以现状良好的自然植被为基础建设包括旅游渡假、休闲游憩等内容在内的森林公园,占地面积为36万m2。

(2)绿色基质。一是古城公园:位于旧城居民区,规划结合武装部搬迁,充分利用现有绿化基础建设为附近居民服务的开放式小游园,占地面积0.2万m2。功能上以休闲、交流、游憩为主,景观上与古老的过街门楼形成巧于因借、互为衬托的关系。二是丛林公园。位于新城区水厂东侧,占地面积0.8万m2,主要为丛林小区服务。三是职中公园。位于新城区的职教中心东侧,规划占地面积0.4万m2,是以休息、游憩为主要活动内容的街头游园。四是营里公园。位于新城区营里组团,占地面积1.7万m2。五是圪台头公园。位于新城区圪台头组团,占地面积2.2万m2。除了在重点建设以上公共绿地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城市的普遍绿化。成片开发的居住区、小区和旧村改造应按照国家规范建设绿地系统;办公、工业、仓储等单位应注重单位附属绿地的建设;城市还应加强街头绿地、绿岛、生产绿地(苗圃,草皮及花木生产基地)和防护绿地(公路、河流、工业隔离带)的建设。

(3)绿色廊道。主要是指沿罗河、鄂河等自然河流形成带状滨河公园和防护绿带。规划对鄂河进行整治,经城区分段蓄水后逐步恢复城市水体景观体系,调节城市气候和局部小气候,改善城市热岛效应,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亲近自然的机会和更多的游憩休闲场所。一是滨河公园西区段。位于城区二中桥至明珠桥范围内,占地面积21.2万m2,规划结合防洪、排污工程的改造建设,修建以自然植物景观为主的带状滨河公园绿地。该工程的启动不仅为主城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亲水、亲绿的共享开放空间,而且为新城区的开发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营造了高效、舒适的外部生态效应。二是滨河公园东区段。位于新建N4号桥至N9号桥之间范围内,占地面积23.3万m2,规划结合城市用地发展及新区组团的开发,为创造良好的滨水景观,合理利用滨水岸线,远期启动二期蓄水工程,通过调整用地布局,搬迁临水工业,建设并形成为营里—圪台头—樊家平3组团共享的带状滨河公园绿地,其主要内容安排有休闲、游憩、体育健身和植物观赏等活动。

3.2.2 绿网——城市生态防护网。生态防护网由植被层和开放空间构成,山、田、林相嵌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为规划区生态防护网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规划将城乡之间的山林、水体、农田、人工防护林带作为生态骨架,以对外交通走廊绿化带为楔型连接体,在客观上形成为城市及城镇、城市化新区不同尺度的绿色包围圈,并以带状方式将城市的生态主骨架与城市内部的生态次骨架相衔接,形成完整的生态防护网架。规划重点建设县城东北、西南两大生态防护网,与城市绿地系统交融共生,形成独特的生态格局和城市形态,创造城在绿中的生态大环境。一是东北生态防护网。位于县城与管头镇区之间,依托柏山寺人文景观区以及周围良好的自然植被,建设柏山寺森林公园,利用东北方向大面积山体林网及农田建设生态防护网。二是西南生态防护网。位于县城与西坡镇区之间,积极利用主城西南山岭凹地,广植林木,形成较为自然的植物群落。城市的园林生产绿地在上述两大生态网内设置。

3.2.3 绿轴——县域绿化空间的楔形体接体。主要由209国道、乡吉、乡襄、乡台公路等交通走廊绿化带组成,其内容包括绿化和农田,这些轴带内接城市,外连周围各县、镇、风景区,构成完整绿色生态体系。

3.3 建设措施

一是普遍绿化,见缝插绿。二是全民动员,分级建设(县级由县统一建,居住区以下由管理区建,单位附属绿地由单位建)。三是保证资金到位,分级注入资金。四是改变粗放的“铲平”开发方式,尽可能保护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尤其应注意保护山体、水体。五是将生态绿地建设与园地生产开发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效益相统一。

4 参考文献

[1] 欧阳志云,王如松.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1995(3):203-215.

[2] 王建国.城市设计生态理念初探[J].规划师,2002(4):11-14.

[3] 王祥荣.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J].规划师,2002(4):8-11.

[4] 李蓓.浅谈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J].四川建材,2009(3):121-122.

第3篇

一、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制不健全,妨碍金融依法维权。一是现行的《破产法》规定的企业破产清算次序,金融业处于弱势地位,金融依法保全债权难;二是少数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金融债务;三是金融机构在司法维权中存在执行难,标的变现难、诉讼费用高等问题突出。

(二)经济环境较差,抑制金融业再发展。东乌旗属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以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地方财政支出靠转移支付,金融服务对象大多以“牧”字类为主,现仅存中小企业处于“半关门”状态,一方面造成金融业服务对象分散、金额偏小、成本过高,金融业在县域难寻“黄金客户”,出现贷款难现象;另一方面因管理水平低、财务混乱、产品缺乏竞争等因素,出现中小企业贷款难现象。中小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扩大生产等因素受限制,导致企业生产恶性循环。

(三)社会信用意识淡薄,经营风险放大。一是县域社会信用基础较差,企业诚信意识和公众风险意识淡薄。二是少数企业由于受自身利益驱动,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金融机构债务,使社会信用环境恶化,一度“守信受打压,失信得实惠”大行其道。三是银企串玩“鼠猫游戏”。在银企借贷业务中,一些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时,就不考虑贷款到期如何还贷;有些金融机构为了应付眼前利益,应付业绩考核,对有不良贷款的企业办理贷款倒据,实行“贷新换旧”帐务处理,将不良贷款转化为正常贷款、扭曲正常借贷关系,破坏游戏规则,倍增金融业经营风险。

(四)县域社会服务体系缺位,增加信贷成本。一是企业办理抵押担保贷款时,需要办理财产的抵押、登记、评估手续,县域中介机构在服务中存在手续繁杂,收费偏高,以及存在重复评估、重复登记等问题,无形中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和障碍;二是县域评估、担保机构发育迟缓,出现中小企业和困难群体在实际借贷活动中,因贷款担保对象缺乏,难以获得金融机构资金支持,成为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推广难的主因之一。

(五)地方征信体系滞后,银企信息共享难。目前人民银行开发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只能登录、查询在金融机构有贷款的企业情况、对没有贷款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情况没有录入。同时与工商、税务、质检、公安、司法等部门之间的信用信息系统未能实现互联互通,缺少统一、完善、全面的企业个人资信系统,造成了金融机构与企业、个人的信息沟通出现瓶颈,在经济活动中增加交易成本,延误银企投资机会。

二、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共塑金融生态发展环境。一个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好,不仅能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有利于金融的稳健运行和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银行、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从战略全局和宏观高度出发,各尽其责,科学地推进金融生态建设。地方政府首先要充分发挥其法律赋予管理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切实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制订县域金融生态环境长远目标和工作任务,积极探索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奖罚机制,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社会风尚;其次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宣传,普及金融法律知识,提高社会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认识,争取社会的支持。金融机构要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以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已任,打造工作亮点,创新业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中小企业要强素质、上规模、上水平、完善财务制度,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观念,做到诚实经营,信誉立身。

(二)加快法制建设,拓展金融生态法律空间。建立良好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加强对金融债权的法律保护。一是尽快完善《企业破产法》,解决破产企业清算中涉及有抵押、质押的金融债权在清算中的次序问题,切实保障债权人的权利;二是积极争取法院、公安等强力部门支持配合,加大依法清收力度,形成“司法维权”高压区,夯实金融生态建设司法基础。

(三)发挥政府主导职能,示范金融生态建设。一是转变工作理念,根除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毒草,地方政府要切实增强对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二是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支持金融机构依法维护金融债权,旗帜鲜明地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等违法行为;三是积极推动信用担保机构中介组织的建设;四是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政府应适时向金融机构有关经济和社会信息,推动优良项目。遇到重大决策要重视、征询金融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四)加快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信用环境。一是尽快出台《征信法》,细化部门分工,明确工作任务,完善奖惩内容,为信用生态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二是继续巩固信用村镇创建活动,在活动广度、深度上下功夫,用创建事实效果带动群众创建积极性、扩大创建范围,树立创建典型,积累创建经验;三是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扩大非银行信息采集范围。积极培训各类信用市场主体,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全方位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四是积极依靠地方政府支持,互联互通财政、税务、质检、工商、司法、金融机构等部门信息数据,建设快捷、安全、高效的信息平台。

第4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 污染防控 建议 北京市门头沟区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012-02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作为国家首都,北京市着眼于构建“和谐宜居”之都,全面推进“绿色北京”战略,通过加强污染源头防控、控制生产型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污染、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以及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对垃圾进行分类管理、提高垃圾资源化水平、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治污防污,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洁的生态环境。门头沟区作为素有“绿色生态氧吧”之称的京西重要生态屏障,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5个生态涵养发展区之一,并居于首位。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未来五年,门头沟区将全力打造“和谐宜居滨水山城,全域景区化百里画廊”。要实现目标,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是必须加大区域内环境整治力度,完善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建设。

一、加大环保考核力度,严肃问责追责

环境污染控制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各级政府和组织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对于门头沟区来讲,也要立足区域定位和污染源分布及防控情况,完善实施《门头沟区生态损害及环境污染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完善环境保护区、镇(街)、村三级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强化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理念和意识。要健全和完善《门头沟区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作考核验收办法》,逐步加大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中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环境保护相关指标的权重,将其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要通过采取挂牌督办、约谈、区域限批、“一票否决”及表彰奖励等措施加大奖惩力度。对考核优秀的镇(街)、村或相关的单位,给予表彰或物质奖励,每年设立一定数量的环保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示范企业、示范园区等,发挥典型引领和激励作用。

二、加强人员设施建设,提高环保监察和监测能力

一流的专业设施和一流的专业队伍,是打造一流的生态环境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设备设施的陈旧、人员队伍的短缺和不专业,成为很多地区应对环境事件时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环保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和设施设备等条件建设,刻不容缓。对于门头沟区来讲,要按照环境监察和监测标准化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大环境污染监察、监测设施设备条件建设,强化交通、取证、通讯、办公和信息化等必备的执法装备配置,购置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全面提升环境监察和监测机构的工作能力和标准化建设水平。要扩大环境监察、监测人员编制数量,大力补充专业监察人员,加大路检路查、入户抽查、路检夜查、进京路口检查等的监察力度。同时加强监察业务培训,提高队伍执法水平。要完善区、镇(街)、村三级监察、监测机制,点面结合、重心下移,依托现有城市网格化监管平台,加强镇街环保队伍建设,在乡镇(街)一级设立环保所,完善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落实2~3名人员编制,赋予一定的执法权。每个村设置1~2名环境污染监察员、监测员(网格环保监督员),配置相应监察、监测设备,适当给予一定财物补贴,调动积极性;区、镇(街)统筹,通过专门培训、警示教育等方式加强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

三、打造政、企、学、研合作平台,强化环保人才和科技支撑

环境污染治理不仅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情,既要加强区域内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包括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规划部门、住建部门、公安部门、安监部门等,联防联控,形成联动新机制;也要注重与区域系统外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合作,打造政、企、学、研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环境保护中的优势。基于此,建议由政府主导、统筹,主动与涉及环境污染具体领域防治、生态建设等相关领域及专业的在京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组建环保类研究所、实验室、研究院等实验平台,有针对性加强对门头沟区域内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促进不断创新环保工作机制、模式、技术和手段。例如,2015年北京农学院蒋林树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成套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主要研究的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获得了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此类技术可以通过区、校合作予以引进和应用。要通过打造政、企、学、研合作平台,有利于定期邀请合作单位的专家进区、进镇、进村指导和开展培训;也可以在重点镇、重点村建立关于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每年开展1~2次青年教师和学生专业实习实践,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也有利于区里招聘和引进专门人才。要通过打造政、企、学、研合作平台,尝试在重点镇、重点村、重点片区探索建立专家“一对一”的环境污染防治指导帮扶机制。

四、发挥“互联网+”优势,提升环保信息数字化水平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互联网+”不仅指互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的完美结合,也意味着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结合。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互联网+环保”成为当前潮流产业之一。基于此,建议门头沟区依托北京比较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优势,努力打造“互联网+环保”平台。通过不断推出小的应用和服务,积累庞大的用户群,最终实现利用互联网的理念、思维、方法推动建立线上线下互动,上下左右联动的环保全员宣传和参与机制,增强环保体验性、互动性,使得区域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更加多元、自主和开放,实现“影响一个、带动一批”的扩大效应。依托“互联网+环保”平台,助力环保执法,通过开通环保微信、微博举报,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环保投诉渠道,促使环保执法力度越来越大。通过“互联网+环保”平台,还可以充分发挥环保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势,将重复的、固化的流程提炼出来,使人为流程数字化,从而提高效率;也可以促进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建立集污染源数据、空间地理数据、环境质量数据、电子政务数据及环境相关资源数据于一体的环境资源中心,提升环境数据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其在环保业务中的作用。例如,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公司与IBM公司合作,联合打造“互联网+环保”,利用IBM的物联网、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了环保产业的物联网、涉污企业数据模型与移动互联平台;通过大数据模型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环保预警、主动排查、智能监管等功能。当然,“互联网+”在环保和生态领域应用的博大空间,还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五、立足区域特征,发挥农合组织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

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门头沟总面积1448.9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98.5%,是典型的小城市、大郊区、纯山区的区域特征,189个行政村分布较为分散,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较困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率低、运行率低。如何把一家一户的农民集中起来,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调动其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基于此,建议门头沟区持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人才、科技、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扶持,做大做强一批典型合作社、示范社,涉及农村污染防控治理、生态建设的相关财政项目,优先安排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要积极引导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扩大有机、绿色和无公害食品的种植。积极应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实施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贴;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整规模化养殖产业发展,通过合作、并购、收购等方式缩减散户养殖比例,鼓励养殖专业户、散养户向集约饲养方式转变,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统一收集和处理污染物,统一做好污水、粪便的收集、贮存和处理工作,减轻和避免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生态旅游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分类分步地建立污水处理设施。要针对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指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生产的方式将村民(社员)土地进行集中使用、集中管理,增强预防土壤污染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合作社,购置和配备土壤检测、土壤修复等相关技术仪器设备,提升土壤分析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六、注重环保舆论和生态文化建设,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环保宣传的目的,在于普及全民环保知识、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更有效地调动民众参与、践行环保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区、镇(街)两级宣传部门的舆论优势,注重前期舆论营造。建议成立由区领导任组长的环保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区环保宣传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环保宣传工作规划。要建立环境污染防治区、镇(街)、村三级宣传体系,每个村可设置1~2名专兼职结合的环保宣传员,大学生村官兼任村环保宣传员,发挥其知识和文化优势,强化环保工作的宣传教育。要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各种现代媒介,以及民众日常生活关注和喜闻乐见的有奖问答、知识竞赛以及春节挂历、特色扑克牌、条幅标语等载体,加大对典型案例以及环境污染防控知识的宣传报道,充分发挥民间舆论监督优势。要健全完善环保听证、社会公示、环境、环境举报、市民检查团、环保义务监督员和“12369”环保热线等制度,鼓励社会各界依法有序监督环保工作。

生态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文化载体。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生态文化必将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基于此,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环保和生态文化教育和推广、环保与生态文化重点工程、环保与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环保与生态环境教育,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建立环保与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区域内大中小学生开展实习、夏令营活动,进行环保和生态知识和道德教育。在全区乡镇(街)一级,每个乡镇(街)建设1个环保与生态文化活动中心。发挥好门头沟区221个村居文化室平台作用,重点做好农村、农民环保与生态环境教育,制作环保与生态全民教育读本,确定和推出一批环保与生态文化名镇、名村、名户、名园。要依托区域特色产品和资源禀赋,有针对性地定期举办特色鲜明的主题文化节会,诸如永定河文化节、玫瑰文化节、山茶文化节、樱桃文化节、戒台寺丁香文化节和山茶文化节、举人文化节、古村落文化节,寓绿色、环保、生态于文化节中,打造生态文化特色品牌。要加强区域内企业环保与生态文化建设,积极推广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引导企业按照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行动)产品质量持续改善循环模式建立环境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有效地开展污染预防。树立一批模范环保与生态企业,从企业形象策划、产品开发、商标设计、广告等商务活动中体现企业环保和生态理念。加强对企业环保与生态文化的教育培训,把环保与生态行为准则纳入员工考核指标体系,作为企业奖惩依据。

参考文献:

[1] 樊宏宇,陈均红.首都环境污染违法犯罪现状分析及打击整治对策.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6(4)

[2] 刘超.管制、互动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

[3] 何明辉.治理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的五大举措.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4)

[4] 杨学聪.北京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经济日报,2015.12.2

[5] 江泽慧.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人民日报,2013.1.11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 北京 102206)

第5篇

摘要: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基础。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检察机关需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路径,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有的放矢地针对生态环境进行司法保护,努力克服司法地方化带来的影响,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在法治轨道上稳步推进,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取得根本性好转。

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生态环境;工作机制

一、当前唐山市生态环保领域犯罪问题基本情况

唐山市是一个重工业城市,辖区内钢铁、水泥、矿产开发、陶瓷等企业众多,这些企业既是利税支柱,同时也是主要的污染源,给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带来了巨大压力。2013年以来唐山市检察机关办理的生态环境资源领域犯罪案件中,提起公诉164件304人,已作出生效判决119件247人,其中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78件125人,占生效判决人数的50%,被判处缓刑35件56人,占生效判决人数的23%,轻缓刑判决率为73%,被判处罚金案件71件,仅占生效判决案件总数的60%。经深入调研发现,此类犯罪主要集中在非法采矿和污染环境两类,非法采矿行为具有资源优势、收益高、获利快的特点。非法排污行为,达标排放需建设治污设备,不但前期投入大,而且运行成本非常高,相比超标排放,违法犯罪成本却很低,即使被判处刑罚,也远远低于其犯罪收益,不足以震慑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巨大的利润差异促使相当数量的企业和个人抱着侥幸心理,不断以身试法,生态环境饱受戕害。现实中,生态环境犯罪案发前期通常具有隐蔽性、不易察觉性,这与现行刑事法律规范关于环境处罚仅处罚实害犯而忽略危险犯的特征是相一致的。但生态环境犯罪所造成的损害结果比较严重,且具有恢复性困难的特点。例如,唐山市检察机关办理的李某非法占用农用地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将耕地用于非法挖取沙石料进行销售获利,造成被占用耕地植被被严重破坏,不能作为耕地继续使用。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往往我们更注重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应否追究其刑事责任,往往忽略如何能防止此类案件的发生,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后果如何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和修复欠缺考虑。为了既能有效打击犯罪又能兼顾环境资源保护,尝试将恢复性司法理念引入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实践,按照“理念引领、实践探索、稳步推进”的基本思路,积极开展对部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及时打击犯罪的同时,要求犯罪分子依法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恢复原状或者修复环境、赔偿损失,努力实现办一个案件、恢复一片青山、清澈一片绿水、净化一片蓝天、修复一片生态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案件5件8人,提起公诉26件48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5件25人,所提附带民事诉讼均胜诉,涉案金额5700余万元,部分案件现已依法赔偿到位40多万元,修复遭到破坏的水域面积1万余亩,实现了惩罚犯罪与保护生态环境双赢,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检察机关在环境保护检察工作模式上的探索

探索实践中,针对生态环境资源犯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工作的特殊性,在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过程中,尝试开展“2+1”工作模式。“2+1”中的“2”是指两个前置程序。一是前置督促民事程序。在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前,依法以督促或者支持法律规定的机关或有关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单位仍未提起,检察机关才能代表国家或集体提讼,以此激发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能动性和被害者行使权利的积极性,有效节约司法资源。例如,在办理唐山市某区刘某某等非法采矿案过程中,检察人员先行走访区国土局,向其发出督促意见书,建议其对被告人提起民事诉讼,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二是前置民事调解程序。在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前,先行对民事部分进行调解,积极促成犯罪嫌疑人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或集体达成修复赔偿协议,促使犯罪嫌疑人及时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减轻司法办案压力。“2+1”中的“1”是指刑事量刑建议与民事赔偿诉讼请求合一。在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对尚未达成修复赔偿协议或已经达成修复赔偿协议但尚未履行义务的,在审判阶段,协同法院共同促使其履行修复赔偿义务,并提出酌定从轻刑事处罚的量刑建议。对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生态环境资源犯罪案件,在履行完前置程序后,果断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提出民事赔偿诉讼请求。近年来,采用该工作模式共建议行政机关及时采取措施处置污染防止损害扩大案件5件,督促行政机关提起民事诉讼2件,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5件25人,提出的民事赔偿诉讼请求全部得到法院的支持,量刑建议全部被法院采纳,有2件案件全额赔偿到位。例如,丰润区朱某某等人非法倾倒盐酸废液污染环境案,政府为有效控制污染,及时对涉案企业废酸液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共支出清理费用60余万元。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朱某等人赔偿国家经济损失60.8135万元。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在依法追究被告人朱某等人污染环境罪刑事责任的同时,判决附带民事诉讼被告单位赔偿20.4265万元,朱某等人当庭服判并交纳了赔偿金,法院收到赔偿款后转交检察机关上交国库,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实践中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惩治生态环境资源犯罪涉及行政执法、刑事侦查、批捕、定罪处罚等诸多部门职责,为了强化工作目标,突出集中整治,唐山市检察机关积极响应上级部署,通过建立内部机制、强化外部协作,不断提高诉讼质效,进一步保障打击力度。一是建立常态化的线索发现与移交机制。案管部门把好第一道线索“进口关”,环检、民行、公诉部门做好协调,认真分析研判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对事实证据、法律依据、社会效果等问题进行研究论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防控预案,刑事犯罪的指控由公诉部门负责,民事方面由民行部门负责,共同出庭参加诉讼。上述朱某某等人污染环境案中,国家共支出清理费用60余万元。案管部门发现线索后第一时间向环检、公诉、民行等部门通报,环检部门协调民行、公诉部门共同审查研究案件,认为有必要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经督促相关行政部门提起民事诉讼未果后,该院代表国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二是与多方主体会签文件,形成共识。唐山市院与市公安局、法院、环保局会签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案件有关问题的规定》,建立起唐山市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的侦捕诉衔接机制,形成打击该类犯罪的新常态。丰润区院与区公安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四家单位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依法行政、严厉查处破坏环境资源案件的若干规定》,达成共识,强化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综合司法保护。三是与公安、环保部门建立协作配合机制。充分借助环保部门在专业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协助收集与诉讼相关的环境监测、化验、鉴定、评估等资料或数据,查明案件事实,提高检察机关提起生态环境资源犯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效率。公安机关在立案侦查阶段,除全面搜集固定刑事证据外,还要特别注意收集与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相关的证据,以保证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附带民事诉讼请求。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工作展望

一是立足大局谋划和推进。要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及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奋斗目标,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工作融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只有这样,以恢复性司法理念开展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才能做到保民生、顺民意、促发展,才能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认可和支持。二是切实将恢复性司法理念引入检察生态环境实践。检察机关将恢复性司法理念运用于生态环境司法办案活动中,注重对社会关系和生态环境的修复,有利于实现惩罚犯罪与保护生态环境双赢,有效发挥检察机关服务区域生态环境发展中的职能作用。一是要建立检察机关关于生态环境内部办案协作机制。在环检、自侦、民行、预防部门建立生态环境领域的内部配合协作,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加强案件信息交流,依法将案件线索移送相关部门,尤其是实现恢复性司法的目标,需要结合民事、行政检察开展恢复治理工程。二是要将恢复性司法引入生态环境检察领域的机制设计。检察机关参与下的生态环境恢复性司法保护机制能否真正取得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机制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实践操作性。三是要明确生态环境恢复性司法的办理权限。例如,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批捕职权的同时,根据是否适用“补植复绿”等适宜恢复治理的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依法修复环境、赔偿损失等,切实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损害降到最低。四是要明确生态环境恢复性司法的执行监督。检察机关要与环保部门、公安机关等相关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对涉及生态环境的恢复性情况进行后期的跟踪和监督,对恢复情况进行定期巡查,建立恢复性补偿工作的追踪机制,确保恢复质效,切实服务生态环境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逐步形成规范化机制。注重运用信息平台建设,发挥监督机制作用。要重点关注环境司法和行政执法的权力交叉地带,形成一种良好的协调配合,避免相互推诿。检察机关不能满足于仅仅监督公安机关立案,而且要督促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及时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使环境犯罪案件顺利进入刑事诉讼程序,防止环境执法领域以罚代刑、有罪不究。充分运用“两法衔接”信息平台建设,与行政执法单位建立专线查询制度,对生态环境的行政执法进行监督,就重大案件的疑难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强化对其执法环节的监督制约。例如,唐山市某县检察院在审查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中,发现存在行政执法人员履职不到位的情况,县检察院及时向相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职。此外还要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建立刑事案件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信息查询的绿色通道,实现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互联、互通、互享,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的合力,共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实践中,上级检察院及时总结提炼基层的探索创新做法,进而形成规范化机制,能够帮助下级院破除法律认识上的误区,形成切合本地实际的全方位、系统化的工作思路,把工作做得更深、更实、更稳。这些探索和实践仅仅是一个开端。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大探索实践力度,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制度机制,努力走出一条将恢复性司法理念引入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实践的创新之路。

作者:岳向阳 飞 王玉星

第6篇

关键词:区域环境 环境审计 审计内容 建议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迅猛发展,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区域环境审计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区域环境审计对推进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引导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对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进行阐述,并回顾相关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区域环境审计的内容,为推动我国区域环境审计研究提供参考。

一、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及其研究现状

(一)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

依据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环境审计的相关理论,本文提出了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度,审计部门以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为导向,结合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治理的区域特征,通过检查区域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执行情况,分析环保资金的收缴与管理使用情况,评价区域环境绩效,最终形成区域环境审计报告,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此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保护政策制度,解决环境治理问题,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二)我国区域环境审计的研究现状

1.湖泊流域环境审计。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2004)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问题进行环境审计调查研究,并从审计机构体制、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会计等多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黄溶冰等(2010)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相关理论,探索了适合我国太湖流域水污染审计的治理模式。伍金条等(2010)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切入点,认为应对国家政策的执行情况、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等方面加强环境审计力度。宋莎莎等(2010)对滇池水污染治理的环境审计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2.江河流域环境审计。严飞(2004)对江苏淮河流域的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和污染源的控制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审前调查,发现区域体制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导致环境保护政策未能有效执行,认为应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中进行资金、项目、污染源治理等多方面环境审计。李芳(2011)在对渭河流域水污染的特点以及工程绩效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渭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绩效审计模式。厦门市审计学会课题组(2013)结合地方审计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应以环境政策评价为目标、以环保项目与环保资金为基础、以环保法规执行为重点,有效开展九龙江流域环境审计。

3.理论体系方面的环境审计。杨肃昌等(2013)对区域环境审计进行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与产业发展动态,以区域环境承载力为导向,联系环境问题与治理的区域特征,拓宽研究领域并创新研究方法等建议。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2013)提出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阐述区域环境审计的总体目标与思路。

综合上述研究文献,从研究视角来看,大部分文献是基于审计领域进行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偏少;从研究内容来看,我国区域环境审计大多以合规性审计为主,对环境绩效审计与环境责任审计的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来看,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所占的比重较大,对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管理学等理论运用较少。总体而言,我国区域环境审计研究主要集中于扩大研究视角、完善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研究方法等方面,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

二、区域环境审计的内容

(一)区域环境“免疫力”审计

1.总体承载能力。区域环境“免疫力”是指某一区域内环境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承受能力,例如大气、水、动植物等都有各自的承受能力限度,环境污染超过最大限度,这一生态平衡就会遭受破坏。近年来,我国关于重要流域水污染的防治规划,其根本依据就是相关重要流域所能承载污染的最大限度。区域环境承载能力是确立一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条件,也是建立区域环境审计目标和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当地环保部门取得区域环境的最大承载能力。具体来说,审计人员应对区域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确定区域内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而探寻区域环境承载能力所适合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环境污染评价标准,制定相应的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制度。

2.当前环境污染状况。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上级监管部门的检查结果,以及专业监测部门所收集的数据获知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状况。根据区域环境的总体承载能力,判断该区域内环境污染是否超标,检查区域内各个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是否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标准的限度范围内。

(二)区域环境管理审计

1.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性。某一区域内的环境保护政策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环境质量的高低,审计人员应通过一系列的程序与方法对环境保护政策的总体目标、具体措施、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完善政策制度的相关建议。

2.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审计主要包括:是否建立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建设项目是否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区域内重污染行业落实环境保护政策的情况。

3.环境保护的规划情况。对环境保护规划的战略目标、具体内容及其指标体系的制定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审查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过程与结果;区域内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会计制度与环境保护规划是否充分有效。

(三)区域环保资金审计

1.环保资金的收缴情况。主要审查排污费、垃圾处理费和污水处理费等环保资金的征收是否及时、足额,有无应征未征、违规减免的情况;分析收缴核算的真实性、合规性,以及环保资金增减变动的原因。

2.环保资金的管理使用。主要包括:评价资金管理使用的经济性、有效性;监管部门是否及时、足额拨付环保资金,有无弄虚作假,以及挪用、贪污等问题;资金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投向是否符合产业发展战略,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有无因管理不善、决策失误、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环保资金浪费等问题。

(四)区域环境绩效审计

区域环境审计的关键是基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特征,对区域内环境保护状况与环境治理进行环境绩效审计,从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审计部门应从动态与静态两个层面,分析区域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未来的影响。建立合理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对区域环境保护进行有效评价,分析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最终形成区域环境审计报告,提出区域环境保护的相关建议,以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推进区域环境审计的相关建议

(一)深化区域环境审计的理论体系研究

我国区域环境审计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深化研究相关理论体系。区域环境审计的理论体系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理论基础,包括区域生态经济学、环境治理学、政府公共管理理论、受托环保责任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正确认识区域环境审计、形成区域环境审计基本理论的前提;二是基本理论,包括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本质特征、目标、内容以及报告等方面,是创新区域环境审计制度、正确指导区域环境审计实践的理论基础(李璐等,2012)。此外,要加快制定操作性强的区域环境审计细则、执业标准和评价指标,解决好怎么审、审什么、怎么衡量等实际问题,使区域环境审计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二)结合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区域性特征

当前,我国已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现已开发程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统筹规划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国土开发格局,这为深化区域环境审计研究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指导。同时,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存在较大差异,环境治理问题也呈现出区域性差异。因此,区域环境审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产业结构特征、环境质量现状与环境治理问题的区域性特征,制定出区域环境审计的差异化审计策略。

(三)加强区域环境审计跨部门的组织协调

区域环境审计的难点在于其区域性、专业性与协同性。因此,审计人员应当注重联合审计机制,借助当地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的专业条件,了解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应当制定跨部门、多领域合作的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由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构建联合环境审计主体,加强部门间的组织协调力度,推动区域环境审计跨部门的组织协调与统筹安排,促进经验交流与信息共享,积极有效的开展环境审计。

(四)组建区域环境审计专业队伍

审计部门开展区域环境审计最需要解决的是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拥有一支专业化程度高,胜任能力强的审计队伍是至关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复杂、跨领域性导致区域环境审计涉及很多不同领域的专业问题。审计部门可以借区域环境审计的契机,吸引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出审计部门自己的专家人才;同时,审计部门可以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审计人员在环境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提升区域环境审计的技术性、专业性与综合性。此外,可以设置环境审计的外部专家机制,形成区域环境审计的专家队伍,提高区域环境审计的效率和效果。J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建设;人和自然

一、绪论

踏入新时代以来,经济与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坚定不移要实现的目标之一,而为了确保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更进一步改善林业生态环境,深入实行绿化发展是亟需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定程度上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了特色经济以及优势产业等,同时科技教育和卫生文化等社会项目明显得到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呈现出绿化成绩的缺乏。因此,新时代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园林建设发展将会为我国经济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园林建设发展备受关注。而本文将会围绕着林业生态环境的完善以及园林建设的发展这一主题,重点阐述青海地区近年来的生态环境建设,以提供理论性参考建议。本文将借鉴前人的研究,为以青海地区为主的生态园林设施建设提供建议,为日后的城市转型提供参考性思路,促进生态城市最终形态的形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并进一步发展可持续性的生态经济,具有一定的现实与实践意义。另外,本文将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等文献研究作初步总结,为日后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二、文献综述

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园林绿化的发展研究应从生态园林开始,并由生态园林的含义功能等进一步延展到生态园林在我国的发展研究以及建设进展研究。因此,本节将针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的阐述。关于生态园林的含义以及功能,王浩指出,生态园林是一个基于生态学原理而衍生出的园林绿地系统,即是基于科学的配置,美化的景观以及群落的源生循环调节功能而形成的林业生态环境。生态园林的功能是丰富多样的,例如“自觉”调节气候、改善空气、改善环境等功能,而学术界对生态园林功能的总结,主要是能够促进人们更完善的、更有质量的经济生活的实现[1]。关于我国对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研究,王浩提出,应该在科学明确的生态园林城市概念及理论研究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研究我国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方案,形成基础理论模型将有利于林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园林绿化的进一步实现。侯碧清基于具体的生态园林城市的实施,深入研究并提出绿地的生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系统总结与归纳林业生态环境的理论与方案。骆天庆系统地介绍了当代生态规划设计的思想与经验以及发展的未来态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形成生态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做法,为构筑林业生态环境奠定系统理论基础。而翁奕城进一步指出园林与城市之间的相处模式,并强调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解决难点[2]。基于以上系统的理论基础,更多学者强调,尊重自然规律,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林业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园林绿化改善,并提出了不少建议。如,牛然提出循环经济与生态建设的结合,指出当代高消耗的生态经济建设模式的致命缺点,尊重其自然规律,尊重其内在循环规律,应是当代生态经济建设的重点。除此之外[3],刘杰,经过比较分析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指出其内在发展机制;韩云龙提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框架以及方法等等[4]。以上文献从林业生态的内在规律出发,主要指出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建设与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关于目前我国生态建设的进展,主要围绕以下几座城市的模式展开研究。一是天津市等为模型的生态建设模式,该模式注重城市内在特色,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的基础进行生态建设,提高林地的占有率,扩大城市园林绿化,以“适地适树”原则为基础,在盐碱地上实现绿化建设,造就特色生态建设模式[5]。二是以宁波市等为模型的生态建设模式,该模式以系统论为基础,重点衡量区域治理与整体治理的协调性,以系统的观念为林业生态建设与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实现方案的理论基础,其目的是培育一个绿化系统模式———花园城市[6]。三是以深圳市等为模型的生态建设模式,该模式从新的角度进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以整体的思维看待周边城市,与周边城市抱团绿化治理,进行组队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建设,科学利用整体思维合理规划资源,以更大更有凝聚力的力量进行生态建设[7]。四是以苏州为模型的生态建设模型,其依托于自身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建设“小多匀精”模式为主要目的,是基于城市本身的基础内核,可以以较高的标准以及起点来规划生态环境建设[8]。基于以上文献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林业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建设,本质上是人们从新的角度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而生态建设并不能设计一套统一的模式,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态建设。与大部分城市相比,青海地区的城市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如何运用科学的配置方法进行生态规划设计,是当前许多学者都在致力研究的一个问题,解决西部林业生态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将是解决西部大开发重要难题的起点之一。

三、青海地区林业建设与园林绿化

1.青海地区林业建设与园林绿化的进展

一个国家林业的发展、林业的富裕是其社会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非协调性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促使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保护国家生态环境与整治国土环境的首要任务。因此,进行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毋须置疑。而作为荒漠化极其严重,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青海地区,应该是林业建设和园林建设的重要考察对象。为此,我国有一套具体的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的方案。一是在源生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林业园林建设。自开始治理青海生态以来,国家不断投入各种资源保护改善青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但是青海地区的环境仍然持续恶劣,甚至出现了更多生物难以生存的境地。究其原因,是在进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保护观念的滞后性,保护的措施并不能适应当前破坏源环境的速度。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时,出现了为了速度而放弃详细的考略与衡量的情况,致使保护工作没有做到位,结果不尽如意。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青海地区源生生态系统的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林业园林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二是改善黄河长江中上游环境,为林业园林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天然林是我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天然林天生对水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使极大部分干旱的青海地区缺少天然林。人工造林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也有可能无法达到真正森林的标准。因此,创造建设天然林源生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改善长江黄河中上游的环境,使江河断流现象逐渐消失,是保护天然林的重要举措。在天然林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林业园林环境的生态规划,从而使天然林保护工程与林业园林建设工程相联结,为林业园林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三是以退耕还林工程为重,进一步进行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的生态规划。退耕还林主要是为了解决因开荒种粮而出现的森林退化问题。农业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计生行业,长期以来为了进行西部大开发,曾一度剧烈开展开荒种粮行动。然而,虽投入了大量物资,但是农产品产量不大,森林资源也在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实践证明开荒种粮并不能解决西部大开发问题。因此,退耕还林,以更大的土地进行林业园林建设是当前西部地区林业生态环境完善与园林绿化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退耕还林,增加森林的面积,从根源上保持水土平衡,从而改善西部地区土壤以及环境问题,这也是西部地区进行林业园林建设的重要目的。四是围绕防护林建设进行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六大林业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实现飞跃式林业园林建设工程的重要标志。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青海、东北以及华北三个地区建设风沙带防护林建设,以构筑起“绿色长城”,为生态环境建设保驾护航。作为三北之一,青海地区的防护林建设为青海地区减少了恶劣的环境侵害。以上四点是当前我国在青海地区进行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建设工程,基于保护以及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林业园林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我国青海地区的林业生态系统,改善西部大开发的自然环境条件。

2.青海地区林业建设与园林绿化的困境

多年来,缺水是人们对青海地区的基本印象,也是贫困以及难以生存的重要原因,解决缺水的根源问题,是青海地区林业生态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完善林业生态系统,使西部地区有水可用,进而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人才的流动、促进经济的发展。本节将围绕当前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建设的难点出发,系统概述当前的困难之处。一是青海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限制了林业园林建设。森林是林业产品的主要资源来源,兼顾调节气候和保持水土的功能,也是林业与园林建设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青海地区森林的覆盖率较低,是水土流失严重的重要原因,青海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与当地气候干燥、降水不足息息相关。青海地区环境系统十分脆弱,而脆弱的生态系统难以维持林业与园林建设。青海地区荒漠化严重,为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带来威胁,生物的单一系统导致生物循环系统不能正常进行,这也是阻碍林业与园林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青海地区并没有充足的江水河水或者湖泊,且江河断流现象日益严重,而水是林业与园林建设的重要条件,水资源的缺乏更是阻碍了青海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除了上述原因,青海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冬春季冷雪伤害十分严重,极端的低温使林业生态建设受阻。二是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缺乏创新思想,阻碍了青海地区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在市场机制的带领下,焕发起了新的生机,青海地区改革缓慢,市场机制在青海地区发挥的作用无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青海地区依靠行政管理的色彩比较浓重。青海地区森林大部分属于国有,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长期处于低收益低公开的状态,因此效率较低,不利于林业园林建设的发展。同时,青海地区仍然处于贫困地区,缺少优质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从而整体创新意识不足。

第8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0 引言

黄山市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一般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环境适宜。近年来,环境破坏现象越来越严重,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逐渐加大,也取得突出成绩。叶亚平等[1]对中国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省域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由环境质量背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宜度需求组成,并分别提出相应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孙东琪等[2]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及其31个省市区、三大经济带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其生态环境的变化态势。目前大多数都是针对我国以及省域生态环境系统的研究,而针对于地方市级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研究甚少。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黄山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有效地构建了黄山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环境治理与改善给出合理建议。

1 理论基础

假设n个评价对象有n个p维向量,构成n×p阶的数据矩阵X: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3]可以得到的新变量为N1,N2,…,Nm(m≤p),该线性组合表示为:

2 黄山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2.1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分别选取自然环境指标:人均可用水资源量(X1)、人均耕地面积(X2)、C02排放强度(X3)、SO2排放强度(X4)、生活污水处理率(X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X6)、工业废物利用率(X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X8)、居住绿化的覆盖率(X9)。同时,选取黄山市2006年到2016年指标数据进行研究,同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2.2 实证分析

2.2.1 适应性检验

对于多层次、多指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进行主成分分析,首先进行适应性检验,如:巴特莱特球形检验、KMO检验[4]。结果如下表1所示:

由表1可知,KMO值为0.873,说明该指标数据可以做主成分分析。Bartlett球形测试结果伴随着概率为0.000,小于0.05,因此拒绝Bartlett球形测试,这被认为是非常合适的主成分分析。

2.2.2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

初步判定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见表2:

(3)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λi、方差贡献率、累计贡献率,确定主成分个数。

由表3可知,主成分N1、N2、N3的累计贡献率为88.5%,说明这三个主成分足够反映生态环境系统体系绝大部分信息。因此利用N1、N2、N3对黄山市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4)计算所选择的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写出主成分表达式。

(5)计算生态环境指数。

计算生态环境指数过程中,赋予每一个主成分不同的权值,则令指数计算模型为:I=w1×N1+w2×N2+w3×N3,运用熵权法对各主成分赋权,w1,w2,w3分别为N1、N2、N3的权重。结果如表4。

表4计算得到的生态环境指数存在正、负的情况。这仅代表生态环境某一年生态环境质量所处的相对位置既某一年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与近几年来的平均水平的位置关系,以平均水平作为零点,零点以上越远,则相对应的生态环境质量越好;零点以下越远,则相应的生态环境质量越差。

3 结论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从多个指标建立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由以上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黄山市的生态环境从2006年到2015年总体评价正处于良性发展趋势,处于生态市建设的发展阶段,各个指数值保持缓慢增长,这说明黄山市生态环境质量已经处于较好的水平发展状况良好。

【参考文献】

[1]叶亚平,刘鲁君.中国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0(3):33-36.

[2]孙东琪等.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及空间分异分析[J].地理学报,2012(12):1599-1610.

第9篇

关键词:生态质量系统;因子分析;聚类分析;SPSS

自然生态系统作为地球生命保障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四川省作为西南地区的“天府之国”,自自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但是我们也发现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在消耗大量的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之带来的是生物多样性丧失、植被破坏、水资源短缺、土地开始退化、环境被工业污染等生态问题。所以,对四川省内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现存的主要问题我们要客观地看待,不仅要考虑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还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生态质量系统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此,在建立生态质量评价系统框架中,要把生态经济效益作为重中之重,细分开来,可从经济、环境和社会这三个方面来建立健全生态质量管理系统。同时,要针对四川地区的具体情况,结合省内的生态状况,坚持科学、可量化和可比较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反应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本文针对四川省的地理各方面特点,建立的生态质量评价体系指标体系构建如表1:

二、评价方法的选取

2.1数学模型

本文主要选择因子分析法、然后结合聚类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法是在不损失或减少原有信息的前提下,将原来多个彼此相关的指标转换成少数几个彼此独立的综合指标,这种综合指标是原有指标获得综合的方差信息,体现降维思想。数学模型如下:

2.2基本评价步骤:

第一步:先确定分析变量,收集数据资料。第二步:对原始数据标准化。第三步:计算所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第四步:提取公共因子。第五步:因子旋转。第六步:计算公共因子得分。第七步:以提取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结合各因子得分,建立综合评价排序。第八步:运用聚类分析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最终评价结果。

三、评价模型分析

首先从《中国统计年鉴》与《四川省统计年鉴》上选择指标数据,然后进行KMO球形检验,该值大于0.6,检验显著,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见表2)

运用方差最大化进行正交旋转,其提取主成份及贡献率如表2:

根据贡献率计算权重,计算出各个地区综合得分,然后根据得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下图1:

第一类:成都,攀枝花

第二类:遂宁,广安,巴中,自贡,德阳,

第三类:泸州,乐山,眉山,内江,广元,资阳,雅安,宜宾,绵阳,达州,南充

三、结果分析与研究展望

从综合得分和聚类分析上可以看出,成都和攀枝花是全省最大的经济发展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最科学。遂宁,广安,巴中,自贡,德阳等交通便捷,城市化规划发展比较科学,森林覆盖率高,环境质量高,应更进一步推进生态小区、生态型城镇建设。第三类城市自然风光好,森林覆盖率高,环境质量好。

从整体上看,四川省作为全国大省,在经济建设方面,总体有所改善,但经济效益、经济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优化。在生态环境上,能源和其他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

四、政策建议

针对四川省生态环境问题,建议可以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措施。一、努力构建工业生态化。四川省各级政府必须加强环境公共政策,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制定详尽的规划纲要,从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方面,使环境承受力适应,促进可持续发展。二、大力建设农业生态化。要通过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生物能转化率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从而最大限度提高生物产量。三、积极推进城市生态化。政府应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优化交通设施,推进基础建设,加大新区开发力度,以新城带动旧城改造,启动绿色环保小区建设,重点抓好城市绿化工作,控制主城噪声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加快形成生态城市风貌。(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12

[2]四川省统计信息网.2012

[3]George.A.Morgan,Orlando.V.Griego.Mahwah.Easy.use.and.interpretation.of.SPSS.for.Windows:answering.research.questions.with.statistics.NJ.Lawrence.Erlbaum,c1997

第10篇

关键词:港口施工;生态影响;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港口建设陆域征地也会改变现有土地利用类型,进而使陆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对工程建设引起的生物资源经济价值进行定量计算,可以为建设单位对其实施的港口、码头等建设项目 (甚至是区域开发活动) 所造成的生态影响进行补偿与修复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位于长江口地区的上海外高桥港区某期工程为例,阐述港口建设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主要生态影响,着重定量计算潜在的渔业资源和底栖生物损失,并提出相应的影响缓解措施。

1 港口施工的生态影响

1.1 对潮间带与近岸水域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的影响

1.1.1 悬浮物浓度增加的影响

施工期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源于港池挖泥、码头工程、引桥工程、引堤工程、闸门墩及防汛钢闸门建设等过程。工程施工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需要在水体中完成,尤其是在港池疏浚挖泥 (包括疏浚物倾倒至指定海域时)、码头与引桥桩基等工程施工、闸门墩及防汛钢闸门建设以及沟口清淤过程中,会使河床受到扰动、泥沙上浮,令施工范围内的局部水域悬浮物浓度增大,水体浑浊,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1.1.2对潮下带及潮间带底栖生物的影响

港池疏浚挖泥 (包括疏浚物倾倒至指定海域时)、码头与引桥桩基等工程施工、闸门墩及防汛钢闸门建设等均将破坏底栖生物生境,使局部海域底栖生物生物量有所降低。其中,港池疏浚时底泥将受到扰动,底栖生物在疏浚和抛泥过程中可能受到物理损伤,甚至物理性窒息死亡;而疏浚物倾倒区的底栖生物可能因疏浚弃土堆积而被掩埋,导致某些生物生存条件的突然变化而迁移甚至死亡。打桩和闸门墩施工过程中,将造成桩基和墩桩位置底栖生物的直接死亡,且桩基和墩桩周围的底栖生物也可能因打桩活动受到损伤。

1.1.3 含油废污水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船舶等水上设备的含油废水、码头梁板现浇养护废水、船舶上和陆上职工生活污水等若处置不当,易造成废水溢流,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对水生生物如鱼、虾等的运动造成直接影响,降低其生长速度和降低对疫病的抵抗力;妨碍水生生物卵和幼体的正常发育;限制水生生物的正常的活动路线;使水生生物得不到充足的食物等。因而必须加强管理,防止废水溢流现象发生。

1.2 对陆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程建设前,陆域征地范围内涉及的现状土地利用类型为住宅用地、农业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绿化用地、水域和其他土地等。陆域清基过程中需要清除耕植土、建、构筑物 (含建筑垃圾)、废弃泥浆、基坑弃土、鱼塘淤泥、河浜淤泥、沟口淤泥、树根等,从而原有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环境将被彻底改变。另外,施工料场、施工营地等占地将控制在工程征地范围内,但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占用部分现有绿化等用地,由于运输车辆的碾压、建筑材料散落后的不及时清理,可能会导致施工期结束后,植物在短期内无法正常生长。因此,施工料场、施工营地、施工便道等的设置应合理选址;同时应当注意对原有表层耕植土的收集、对绿化的保护和对弃土(淤泥、建筑垃圾等) 的处置问题。

1.3取弃土及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取弃土活动在施工过程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有:破坏临时堆场占地区域的植被,增大水土流失强度;临时堆放弃土将使堆置弃方地块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地表植被消失以及新堆放的弃土如若不做好防护措施,在暴雨时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破坏景观等。

2 生态影响缓解措施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见,在施工过程中,水域疏浚挖泥、打桩等行为,陆域施工场地等的设置,以及取砂抛泥等活动,均可能会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生态影响缓解措施,努力将生态影响减至最小,具体建议如下。

2.1 妥善安排施工时间

尽可能避开渔汛、产卵期与高峰洄游时期,以及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长江河口出现的高峰时期;建议将疏浚与水工建筑作业时间安排在 9—12 月进行。若发现施工水体内有珍稀濒危水生生物活动,应立即避让,并上报当地渔政主管部门和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发现受伤或死亡的野生保护动物,也应立即上报以便及时救治和妥善处理。

2.2 合理选址施工场地

将施工场地、施工营地等选址于工程征地范围内的荒地或劣质土地,远离住宅区与河道等环境敏感目标。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道路。

2.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抓好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加强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其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增强对施工船只与施工机械的检查,以减少油污水的跑冒滴漏。对溢油事故应有防范措施,并建立事故报警、应急处理程序。

2.4 注重绿化保护与建设

妥善保护和移植施工中涉及的树木;通过绿化来对被永久性占用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进行补偿,从而也使对植被和土地结构的影响范围得到控制。

2.5 落实好水土保持工作

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疏浚公司进行疏浚,并在获得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将疏浚所产生的弃土按规定倒入指定的、具备许可证的水域,不得随意弃置。做好综合排水设计;挖方立即运走或回填使用。临时堆放场采取挡护设施。较大土石方工程施工尽量避开雨季;备

有土工布覆盖。尽快落实好植被恢复措施。建立防治水土流失的预案。

2.6积极实施生态补偿与修复

建设单位应划拨经费用于生态补偿与修复。例如,于工程附近水域投放适量当地物种以弥补损失,建议将生态修复人工放流计划与当地渔业部门密切结合,统一实施;或对有关长江口生态系统修复或其他环境保护科研项目给予适当的经济资助。

2.7 持续开展跟踪监测

建立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定期对工程周边区域进行生态监测 (包括潮间带生物、前沿水域水生生物及渔业资源、鸟类资源、水质等),这同时也是对放流的效果进行跟踪监测。若发现水域或陆域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或出现渔业、鸟类资源明显减少的现象,应及时对污染进行治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生态恢复和补偿措施,保护生态系统健康。

3 结语

港口建设活动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一系列环境问题也将接踵而至。而在施工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生态影响缓解措施,对于实现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补偿与修复是多年来部分国家与地区为了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产生的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而采用的一种环境经济手段,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方面发

挥了较大作用。

[1] 沈国英,施并章. 海洋生态学[M]. 2 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21.

[2] 毛文永.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M]. 修订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312-313.

[3] 王云龙,成永旭,徐兆礼,等. 长江口疏浚土悬沙对中华绒螯蟹幼体发育和变态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1999,6(5):20-23.

第11篇

[关键词] 长株潭地区;城市群建设;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9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Kuznets提出了著名的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curve),说明人均收入与分配之间的关联随着经济的增长呈现出一种倒U型的曲线关系。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倒U型曲线被证实可用于表述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如工业生产产值与劳动力之间的比重,企业发展的运行轨迹,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等。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Grossman等人,针对北美自由贸易区可能对美国本土环境的影响问题,首次使用42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研究分析了人均收入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发现部分环境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总悬浮颗粒物等)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现倒U形曲线,即初期环境质量的恶化程度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环境质量的恶化程序会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而趋缓,1993年Panayotou首次将这种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简称EKC)。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以来,学者们对其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笔者在综合诸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长株潭城市群1990年至2010年的城市化水平(反映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污染物浓度中三个主要指标(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总悬浮颗粒物)的相关数据,建立关系模型,深入分析其相互关系,并提出建议。

二、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及环境状况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9年,长株潭GDP总量达5509.04亿元,为2005年的1.74倍,前四年年均增长14.8%,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0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总量由2005年的40.6%上到至42.2%,四年上升1.6个百分点。2009年长株潭城市群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396.58亿元,为2005年的1.97倍,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7.1%上升到2009年的49.7%。规模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前四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0%,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2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23.6%上升到2009年的31.1%。2009年,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51.56亿元,占全省的40.6%,比2005年提高3.3个百分点;增长24.1%,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快7.2个百分点;对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54.8%,拉动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5个百分点。

长株潭三市废水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化工、有色、钢铁三大行业,占三市废水污染总量的73%。而长株潭三市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酸雨污染严重,属于我国重酸雨区,也是省内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的27.4%、28%、27.2%。废气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火电、建材、化工和有色冶炼行业,占三市废气污染物总量的88%。

三、计量模型构建与分析

依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提及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因素,长株潭城市群实例选取人均GDP这个具体经济指标来反映经济发展的水平(侧面反映城市群建设水平),选取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总悬浮颗粒物三个具体的环境指标来反映环境质量的程度(或生态环境的好坏程度)。

长株潭城市群实例研究采用二次多项式简化模型,其形式为:

其中Yt表示为t时刻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环境指标,xt表示为t时刻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水平,即人均GDP指标,β0表示常数项,β1和β2分别代表xt、x的待估参数,εt为随机误差项。

从此模型可以得到,由于各β组合形式的不同,对应有不同的曲线,具体的区别为:当β1>0,β2

根据1990年到2010年(因部分年份数据无法确定,从中抽取6至12年数据研究20年的发展趋势)长株潭城市群人均GDP及环境污染情况具体数据,并利用上述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求解结果如下:

由三组计量模型的曲线及其趋势可以看出: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指标与生态环境指标的演变轨迹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呈倒U型发展。就总的趋势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已处于经过了某个转折点,经济增长在促进环境质量的提升阶段。从曲线具体数据分析可知,2002年以前,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环境恶化呈上升驱势,这主要是由于此阶段长株潭城市群的工业化发展急剧提速,社会意识主流形态是以经济发展为第一导向——以生态环境换经济发展,特别是到了2002年生态环境恶化程度达到了峰值。自2002年以后,政府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环境,特别是自2006年以后,随着高新技术、节能技术以及绿色概念的普及,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四、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建设,提出以下建议。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规划,找准各市定位,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等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强监管,实行环境污染问责制度。将环境生态保护作为市场运行机制中重要的一环,建立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政策体系。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强化政府职责,形成生态环境准入制度,极力倡导绿色导向,形成社会舆论监督氛围。

[参 考 文 献]

[1]GROSSMAN G, KRUEGER A.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C]//Geneva: NBER, Working Paper, No.3914, 1991

[2]PANAYOTOU T. Empirical tests and policy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Geneva: Working Paper WP238, Technology and Employment Programme,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1993

第12篇

今年5月,浙江省政府发出关于命名省级生态县(市、区)的通知。在为数不多的省级生态县(市、区)名单中,德清县名列其中。这表明,在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的道路上,德清拥有了一张魅力四射的名片,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凝聚着德清县人大常委会几年来认真履职、监督生态文明建设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代表建议催生生态县建设决议

地处江南腹地的德清,北靠环太湖经济圈,西枕天目山麓。境内群山连绵,林木葱郁,水乡平原,河港相连,生态环境非常优美。

近些年来,随着德清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的生态环境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农业综合开发和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更是加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003年3月,在德清县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数位县人大代表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建议。

在环境保护方面,王月红等10名代表联名提出建议,要求控制矿山开采,保护生态环境;针对莫干湖上游村民随意倾倒垃圾,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污染下游水质的状况,宣建国代表疾呼,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莫干湖上游区域垃圾清理工作;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方面,黄建根等12名代表提出建议,要求建立莫干湖上游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沈虎林代表也要求对经营生态公益林的农民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助。

这些代表的建议直指德清县的生态保护,引起了大会的特别重视。会后,县人大常委会迅速着手开展了关于德清县生态保护的调研活动。

2004年4月23―29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钱鑫泉等又带领调研组,到武康、筏头、莫干山、钟管、乾元等乡镇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对污染环境的重点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持德清县的生态资源优势?是否可以达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调研组成员达成一个共识:我们必须做好“生态文章”,生态立县大有可为。

2004年,在德清县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德清县县长的徐国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生态县的工作目标。同年,德清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生态县建设情况的报告,并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县的决议。由此,一场生态县建设的攻坚战在德清全面打响!

决议制定出来,执行成为关键。德清县人大常委会连续4年把决议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每年专题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生态县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并提出一系列的审议意见。

2004年12月22日,德清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环保局局长李华受县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德清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情况的说明。

对于规划中提出的生态县建设总体目标和各方面重点任务,县人大常委会表示同意,并要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

2005年,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了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执法跟踪检查。5月,由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两个组,对全县9个乡镇29家企业进行检查,并听取了县环保局、县农业局、县国土局、县建设局的相关情况汇报。

6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全县8 个乡镇27家企业进行了明察暗访,并把查访情况及时通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督促相关部门予以整改落实。

2007年6月14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再次深入新市、钟管等乡镇进行生态县建设调研。调研组一行重点察看了新市污水处理厂、钟管华源颜料公司、漂莱特公司和下渚湖周边环境,发现这些企业的环保意识有所增强,整改措施落实到位,特别是华源颜料公司、漂莱特公司的污染治理已取得明显成效。欣喜的同时,调研组也发现了新的问题:下渚湖周边8家养猪场的养殖面源污染严重影响到下渚湖水质和周边环境。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法根当即指出:“创建生态县,要双管齐下:在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形成创建生态县良好氛围的同时,要切实加强环境污染整治力度,抓好重点监管行业和重点环境监管企业的污染整治工作。”

“当前特别要加大对钟管工业集中区的环境整治力度,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黑烟囱整治、矿山整治等专项整治工作。”杨林官副主任也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监督,抓住了牛鼻子

矿山业和丝绸业的污染,是德清两个最大的污染源,也是县人大常委会监督的重点。

针对矿山企业无序开采、重采轻治以及超标排放污水废气等问题,2005年5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督察组实地察看了龙头山石矿、砂村石料厂等27家企业。

看到个别企业忽视污染治理,达标排污不稳定,个别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老化,渗漏严重甚至偷排污水等问题,一位督察组成员深有感慨:“俗话说,无工不富,一提起发展,人们都会想到开矿办企业。然而,采石开矿业,虽然它的利税收入可以提高GDP,但破坏了景观,造成了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如果重新进行治理和绿化,可能要付出比开矿收入更大的代价,可谓得不偿失。所以,生态成本也须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成本核算中去啊!”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督察组给出了具体的建议:要加大依法综合整治环境污染力度,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采矿业分类进行环境专项整治。对距离国道、省道及风景区500米内的所有矿山一律关闭,对老矿区实行限量开采,并逐步予以关闭,对已关闭的矿区采取严格的复垦措施,尽快恢复植被。

督察组的建议引起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05年,德清县政府完成了《德清县矿山资源规划》,合理调整了矿山布局,对规模小、资源利用低、浪费严重的10家矿山企业实施了关停。对处于县城规划区、杭宁高速公路、09省道、下渚湖风景旅游区附近的9家废弃矿山实施了复绿复垦治理工程。对全县17家水洗石矿,督促企业投入650万元建立标准的三级污水沉降处理。依法查处违规开采案件13起,有效遏制了矿山企业污染及水土流失问题。

德清被誉为“丝绸之府”,丝绸业一直是德清人引以为豪的产业。丝绸业包括制种―养蚕―收烘―缫丝―丝织―印染―服装等生产环节。其中,缫丝、印染业属于高污染行业。

在德清,小丝厂几乎遍地开花,一片繁荣景象。县人大常委会经过详细调研,发现丝绸印染业仅仅是表面的繁荣,其背后却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小项目、低档次一哄而上,进而造成有限资金的分散和宝贵资源的浪费,并且印染业偷排污水现象严重,影响了水环境。丝绸业的这种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极大地削弱了德清丝绸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并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对此,德清县人大常委会向县政府提出整顿建议:对那些治而无望的企业,该停即停,该关则关,绝不手软。对有条件治理,且正在治理的企业,加大指导力度,督促其加快治理进度。对已经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要加强监管,巩固治理成果。

不久,全国缫丝压台拆机第一锤在德清县钟管第一丝厂响起。经过多年的治理整顿,截至目前,德清已经从最繁盛时期的117家缫丝企业,压缩到现在的24家。同时,通过大力引进一批环保型的高新技术企业,有力地提升了全县工业企业的产业层次和集约化水平。

“我们的目标是:创经济强县,建生态德清。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舍弃了任何一面,实际上就是丢掉了全部。”德清县发展改革委员会的一位干部解释说,而这个道理已经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

绝不让为保护生态作出牺牲的群众吃亏

地处莫干山麓的莫干山镇,是德清的“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偏僻,要引进一个工业项目很难,但他们有个“三要三不要”的原则:“高附加值、高税源、能吸纳当地劳动力、能提升农产品深加工能力的项目,要;高耗水的、有污染的、产废气的项目,不要。”最近几年,这道环保门槛已经挡掉了五六个工业项目。不仅如此,莫干山镇还将原有的对环境有损害的工业企业进行整体搬迁,引导他们到工业园区落户。据了解,仅莫干山周围2个乡已有10多家工厂被搬到山外。莫干山镇为全县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却没有得到经济上的补偿。

“绝不能让为保护生态作出牺牲的群众吃亏!”

在2003年和2004年的德清县人代会上,沈虎林、黄建根、王月红、宣建国等县人大代表,多次提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引起了县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

2004年4月30日,德清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在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生态县建设的报告时指出,县政府要认真研究,逐步建立和健全自然资源与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向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2005年6月16日,在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要保证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县建设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具体操作办法。

县政府对县人大常委会的要求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了积极举措大力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从2004年12月起,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德清县对104国道以西304平方公里区域实行生态补偿,生态补偿范围占县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生态补偿的关键是落实资金。这笔钱从哪里来呢?县政府决定先考虑财政预算外资金,然后从水资源费、土地出让金县得部分、排污费、农业发展基金等渠道按比例提取金额,建立全县生态补偿基金。2005年、2006年,德清县每年筹措生态补偿资金550万元。2007年,德清县政府出台了《德清县生态县建设专项资金奖励补助办法》,在未来两年内安排生态县建设资金5200万元,对2006年和2007年生态县创建中的一些环保基础设施、污染治理等项目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

生态补偿带来了全新的连锁效应。

德清县莫干山镇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后,县财政每年转移支付给莫干山镇130万元,该镇先后迁出12家污染企业并拒绝27家污染企业的入驻请求。几年来,镇里的污染企业基本上清空了。与此同时,该镇开始依托莫干山,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如今,镇里的农家乐已发展到30多家,2008年全镇旅游收入将达8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