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的方法和途径

德育的方法和途径

时间:2023-06-25 16:22: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的方法和途径

第1篇

【关键词】德育方法;示范;引导;渗透;尊重;渐进

大教育家孔子在《大学》中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个“德”就是要求人们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品质。要养成这些优良的品质,孔子进一步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修好了身,就是做好了人,做好了人,才能做好学问。现代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以更新教育观念,围绕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教育这一核心目标展开。特别是小学生,正处在人生善与恶的分界线上,倘若此阶段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将是一辈子做人做学问的“小儿麻痹症”。

但是,也有一些有良心的中小学教师,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以身作则,不断地用自己的良好品质来最大限度地使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受到启迪,以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打硬、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他们的做法虽然风格不同,灵活多样,但概括起来不外有以下几点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举措:

一、身正为范,以身作则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教育史上,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最早提出“以身作则”这条教育原则。他特别注重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德育左右,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最简明、最容易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得多”。

而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要有自己的道德魅力,要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在于教师持之以恒的言传身教。因为在孩子们的心里,教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身教是无声的教育,它完全用示范作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说服力。它能起到言教所起不到的作用,起到言教所起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学生的眼睛就是教师检查自己言行的镜子。教师要求学生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好,我们必须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好,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成为他们成长之路上的灯塔,用我们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我们的人格和言论感化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明辨美丑善恶,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二、立足班会,正面引导

班会是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德育工作开展得好的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始终把班会作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主战场,精心准备班会上的教育材料。他们准备的材料不是一些大而空的硬道理,而是一些具体的、可感的学生容易接受的东西。准备的材料中有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有学生熟知的身边先进人物的事迹有学校或班级中的一些正反案例等等。靠这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服、教育学生,启发学生去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向先进学习。并且多鼓励、多引导,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一节课的班会开得有声有色。节节如此、步步深入,使学生的良好品质越来越巩固。学生良好品质渐渐形成了,他们除了学习还能干什么呢?在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有些教师往往本末倒置。他们在平时上课中对那些犯错误的学生无休无止的批u,但是在班会上却不厌其烦的讲课。因此,虽然看上去他对学生各方面抓的很紧,但所起的作用却是事倍功半。所以,他总是将错误全部推到学生身上,说自己如何费尽心机,而学生就是不争气。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

三、持之以恒,点滴渗透

如果班会是一个“面”,那么平时的言传身教则是“点”。因为中小学教师是除了家长之外的第二任老师,所以有些高明的教师很注重“身教重于言教”这个法宝。他们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事事做出榜样,言行一致,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每个成功教师的经验证明,也只有这样,老师在学生心中才有威信和感召力,教师讲的道理学生自然也会欣然接受。试想一想,一个言而无信的教师,尽管口若悬河,但他讲的道理有哪个学生去接受呢?

例如,山东师大附中有位叫王燕的老师,她靠与学生的“交流本”,通过言传身教,与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体系。也正因如此,一位在她班上愤世嫉俗的女孩子摆脱了对社会的不满,拥有了一片明亮的天空。女孩从苦闷中自拔后,为王燕老师写了这样的诗句:

如果一个人

必须选择要在感情与责任两者择一的话

我将选择您

因为我相信您的指引

您的心

可见,我们的教育者,多么需要用自己一致的言行,以身作则的表率去触及学生的灵魂,唤醒和鼓舞他们的道德自觉,从而焕发出他们身上良好道德品质的闪光,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四、尊重学生,平等和谐

“尊重学生,平等和谐”的原则是连接师生关系的一条友谊桥梁。牵好这条线是中小学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许多学校中,由于不良的传统教育的根扎得特别深,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学生是从,根本没有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无形中造成了师生之间的隔阂,而这种隔阂恰恰是造成学生说假话,做坏事的根源,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但是有些教师却不是这样的。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对学生都没有居高临下,以“老子天下第一”的态度,强词夺理地训斥学生,令学生望而生畏。而是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循循善诱。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也是情通理顺地批评指导,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翻天腹地的改革,学校教育已经告别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时代,平等和谐的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不可逆背的教育趋势,平等和谐的教师教育出的学生也是平等和谐的。正所谓古人说的“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可以想象,一个靠骂人,打人的教师,教出的学生会是一个有什么样品质的学生了。

五、遵循规律,循序渐进

中小学生由于接受知识,道理的视野还很狭小。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时候,一定视其学生听懂多少,就讲多少,不要用倾盆大雨式的说教。应本着留有余地,以观再教的原则。同时,学生有了错误,更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要让学生有改正错误的时间、机会。

这种方式,最适用于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比如,有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班上是一个打架、逃学、抽烟、上网、早恋的“问题少年”。有一次他在班上与数学教师发生了激烈冲突,带语文的班主任去调解时,他居然一把将班主任推得老远,并冲出校门。晚上,班主任老师亲自登门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感动了这个“捣蛋大王”。他流下了伤心的泪,并承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后来这个学生终于以优异成绩考入初中。

试想,如果当时这位班主任向着数学老师,给这个学生不留改正错误的余地,这名学生的学习历程会从他跑出校门的那一刻画上句号了吧。

总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德育教育并不是空洞的大口号,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大理论,更不是那些名人伟人们想出的大教条。德育教育其实是非常实在的、具体的、活生生的存在于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只是有些教师善于以身作则贯穿,一些教师熟视无睹弃之而已。由此可见,每位教师加强自身的修养,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以身作则确实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切莫等闲视之。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德育;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

前言

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必须根据德育的原则,选取有效的途径和采取恰当的方法。德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条。德育方法是为德育目的和德育内容服务的,是实施德育的方式和手段。物理教学实行的德育方法主要在德育渗透、德育熏陶和品德的评价。

一、通过讲授物理知识实施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关键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弄清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教会学生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研究方法;启发学生运用“对立统一”和“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分析物理问题。培养辨证思维方式。

1、弄清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

讲楞次定律时,在分析大量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归纳为两对因果关系:①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使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②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又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前者“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是原因,“产生感应电流”就是结果。而这个结果又是后者“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的原因。这是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这两对因果关系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总结)揭示出正是“果”对“因”的反作用反映了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这就是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物理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着因果关系,而且有着复杂多变的形式,如“同因异果”关系,给定电源的闭合电路,当改变外电阻时会引起电流和外电压的变化,就是这种关系。又如“原因和结果相互转换”的关系,电磁波的形成就是电场和磁场的对立斗争,相互转化的结果。

2、用对立统一、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

①讲牛顿第二定律时概括地指出揭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规律:外力促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惯性(m)又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改变,这一对矛盾统一于F=ma的关系中。

②光照射在媒质表面上,一般是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当光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介质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量变),折射光减弱反射光增强,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当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临界值)时,发生质的飞跃,折射现象消失了,产生全反射现象,而临界角就是质变点。

3、在解题中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在科学研究和物理教学中,处理问题的方法往往要把复杂的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以简化或理想化,建立物理模型是这种方法的集中表现。在习题教学中,也需要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矛盾,确定其物理模型,然后根据适当的物理规律,分析解答问题。

4、在物理实验中实施德育

观察实验是物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物理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认识客观的物理规律,实验能力,还能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实验过程要求要遵守纪律,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如实记录数据,爱护公物,教师高标准、严要求,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品德是十分有益的。

做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时,要求学生三次实验通过金属丝的电流差别不大(且电流均在1安培以下为宜)测出电阻率后,教师指导学生提高电压,增大电流再进行实验,会发现电阻、电阻率明显增大,这个现象如何解释呢?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矛盾,学生讨论后,教师因势利导进行归纳:导体决定于电阻率(内因),但温度、长度等外界条件(外因)可通过内因,促成导体电阻的变化,进而指出,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降低(量变)而减小,当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电阻突然趋于零(质变);这就是超导现象,关于超导现象,关于超导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目前我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二、通过课外活动进行德育熏陶

课外活动是实施德育的途径之一,它与课堂教学目的基本一致的,但有自己的特点,课外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愿参加。学生根据本人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各种活动,课外活动比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广泛和丰富多彩,学生自由度较大,适于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是较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讲座、竞赛。也可以是小组活动,如无线小组,摄影小组等,还可以是个人活动,如观察实验,小制作,写小论文等。

在各种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情景和起示范作用,以进行德育熏陶。如参观科技馆就是开展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力、热、声、光、电科普展品大部分可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开阔了眼界,扩宽了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小组也是对学生很有吸引力的活动,如制作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制作电蚊拍等,通过参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要把工件制作成功,必须按科学道理办事,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团结协作。可见,兴趣小组活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通过教学德育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予以恰当的褒贬

运用这种方法对学生在课堂学习,做作业,参加课外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能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解解答问题,自觉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物理知识,以及实事求是,知行统一,顽强发奋学习等优良品德随时随地予以表扬、赞许和鼓励,这将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增强自尊感和荣誉感,同时激发学生追求更高的德育目标的愿望和要求,从而提高德育实效。如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不专心,不刻苦,可是参加小制作活动很积极,一丝不苟。他用一节竹管做的“喷水枪”很适合用来演示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于是教师用他的喷水枪为教具演示了平抛运动的射程,实验现象生动有趣,效果很好。这里,教师巧妙地利用这种形式对学生的创造性劳动作出了评价,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从此,这个学生的品质有了很大提高。

第3篇

关键词:德育方法;理性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03-03

何谓德育方法?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教育学》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综合……包括教育者的活动方法和受教育者的活动方法”[1]。这一定义认为方法就是“方式的综合”。由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编写的“教育原理”把德育方法界定成“方式”的综合,并明确“既包括教育者的施教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形成品德的方法”[2]。1989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教育学》给德育方法下的定义是“思想品德教育所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合,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活动方法”。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一书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达到既定教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称”[3]。该书将方法解释成“各种方式的总称”。詹万生等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达成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在教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总和”[4]。檀传宝教授认为,德育方法是指“学生和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5]。在这里,檀传宝教授把德育方法看成是“具体德育方式与手段的组合”。王玄武等人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落实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各种手段、方式、途径和形式”[6]。很明显,王玄武等人把德育方法看成“手段、方式、途径和形式”的运用。

通过上述对德育方法概念的梳理可以看出,从表面上看,我国理论界对德育方法的理解大体上是一致的,即基本上都认为德育方法是德育“方式的总合”。也就是说,我国对德育方法概念的认识表面上基本都统一在所谓“方式”上。那么,究竟何谓方式?如果不能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用概念解释概念之嫌。事实上,我们几乎都回避了这个问题,都是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理解来掌握,这就导致德育方法看似一致,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可以说十分混乱,这也是我国学校德育时效低下的原因之一。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条件,然而在我国对德育方法概念迄今仍有着不同的认识,这就必然会致使具体的德育方法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德育实效。笔者认为,导致我国德育方法概念混乱的原因有五方面。

一、对方法一词的模糊认识

方法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人们的举止言行中处处都体现着方法。何谓方法?《辞源》的解释是“方法,谓办事之条理也”[7];《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方法,指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8];《新现代汉语词典》对方法的解释是,“古指量度方形的法则,现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9]。可见,上述几部权威词典对方法的解释并不一致。实际上,在现代汉语和现实生活中“方法”也是一个模糊概念,也就是说,人们并没有把方式、方法、手段、原则,甚至途径严格地区别开来。尽管如此,由于有了具体的语言情境或上下文,还是可以较好地把握方式、方法、手段、原则和途径的内涵,达到沟通与交际的目的。然而,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就不允许我们使用模糊概念,也就是说,必须把握方法的确切内涵,并将其同方式、手段、原则和途径区别开来。然而,我们没有做到。在德育方法概念的界定中,由于大多都参考权威词典对方法的解释,因此,对德育方法概念的定义也基本是围绕着所谓“方式”进行的。究竟何谓方式?“方式的总合”就是方法吗?几乎又都回避了这个问题,各自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理解来掌握。笔者认为,我国当前教育中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确切地理解方法的内涵而造成的。事实上,在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特别是在德育工作中,把方法、方式、手段、原则、途径,甚至内容混在一起的现象司空见惯,这一点,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德育的实效与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实施。这正是我国德育方法混乱的根本原因。

二、对方法一词内涵的误解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方法”一词内涵的认识不尽相同。最为明显的是人们常常把方法与方式混在一起,有时也把方法、方式、手段混在一起,有时把原则、途径也称之为方法。这种对“方法”的不同认识与解释,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教育方法的理解,当然也影响到对德育方法的理解。在教育中,由于未能较好地区别开方法与方式、原则、手段、途径的关系,致使我们对教育方法的认识不尽统一,甚至人言言殊。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有的把“方式”看成“方法”,有的把“手段”看成“方法”,有的把“途径”也当做“方法”来对待。特别是把原则当成“方法”的情况最为普遍。比如,孔子提倡的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学记》中的善喻、长善救失、循序渐进、藏息相辅;朱熹提出的“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王夫之提出的“知行并进、学思想资、因材施教、积渐不息”以及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等等,这些都是原则,但许多权威专家也把它称为方法。众所周知,原则是应该遵循的准则,是指针,应该是“方法”的上位概念,原则下应该还有具体的方法,但如果把原则看成方法,就穷尽方法,没有下位概念。方法易于操作,而把原则当做方法来使用就难以实施和实现。大凡研究过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方法的人就会发现,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家说的方法都比较具体,且能够操作与评鉴。因为他们提出并研究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方法。如夸美纽斯的教育过程四步骤法(观察、记忆、理解、练习);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杜威根据“做中学”原则提出的具体教育步骤与方法: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法;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方法;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法;赞科夫的高难度教学法;洛扎诺夫提出的暗示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型教学法、项目驱动型教学法等。但是,在我国许多方法都比较原则且不易操作,更不宜评鉴,因为这些方法本来就是原则性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方法一词内涵的误解所致。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德育活动与过程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灵活多变的;方法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妥当与否,应该寻求方法的最优化;手段是动态开放的,应有效地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与手段;途径是一种客观存在,要尽量开发和利用,否则德育就不会收到实效。

三、对方法本质的不同认识

对德育方法本身的理解与认识不同,也是导致德育方法混乱的原因之一。一方面,由于所持的教育理念和角度不同,对德育的动因或决定因素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导致对德育方法的认识不同。“教师中心论者”和认为“德育可作为知识教”者,从“教师主体”的角度和教师“教”的角度来理解德育方法,在他们眼里语言讲授(教授)的方法就是主要的方式和方法,而课堂教学则必然被视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德育途径。与之相反,“学生中心论”者,则把学生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视为德育的关键,即教师只是德育服务的提供者,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才是德育的关键。因此,从如何指导与帮助学生生成与发展良好品格的角度来理解德育方法,十分重视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具体而言,教育工作者所采用的德育方法(包括语言说理类、榜样示范类、实践锻炼类、规范制约类、评价激励类、情感陶冶类等)其落脚点主要在指导上;而在德育途径上除了强调课程学习外,也十分重视实践活动途径、日常生活途径以及管理活动途径等。因此,“学生中心论”者对德育方法下的定义是:“(服务)德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德育目的,施教者依据德育基本原则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时所采用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以及学习者在施教者的帮助下,在自我教育活动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10]。德育方法是一个由“施教者采用的德育具体方法”和“学生者自我教育的方法”构成的德育方法体系。另一方面,对德育方法的组成认识不同,也导致了对德育方法的不同认识。例如,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德育方法由指导思想和方法构成[11];有的认为,由方法论意义上的方法和具体的方法构成[12]。笔者认为,我国亟待开展对德育方法论的系统的、理性的研究。

四、对传统德育的非理性评价

对传统教育方法缺乏理性的认识与客观的评价,导致德育方法概念混乱。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谈到教育和教育方法问题,就指责传统教育;说起传统的教育,就一概予以棍之,加之盲目或断章取义地对古人教育思想与方法的批判,直接导致对教育方法及其概念的茫然。类似的批判可常见于报端,例如:“长期以来,我们将‘传道、授业、解惑’看做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的这种职业定位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几乎丧失殆尽。”我们知道,“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国唐代教育家韩愈的著名论断:“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实,这里韩愈强调了教师作用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特征。但以何种方式、方法,采取何种途径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并没有具体说。就教师职业特征而言,“传道授业解惑”并没有错,这是教师职业的一部分功能,问题是采取何种途径、方法来“传道授业解惑”。我国古代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精华,如孔子学、思、行的教育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由博返约”、“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孟子“教亦多术”对教学方法的认识;王守仁“顺应儿童的性情”教育思想;王夫之 “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对教师的要求;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以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原则等,都是文化瑰宝。我国古代、近代的私塾,老先生(教师)更多地管理着学生,由学生自己读书,遵循的是“书读千遍,其意自见”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在今天看来,处处都洋溢着倡导学生自主性创新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然而,这些我们并未较好地汲取和继承,或非理性地漠视,或盲目地摒弃或批判,使得我们自己也陷入糊涂的泥潭,进而导致德育方法与概念的混乱。

五、外文文献的误解误译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引进与翻译了大量的英文教育文献。然而,由于对有关教育方法词汇的误解与误译,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我们对德育“方法”概念的正确认识。“方法”一词,英文为“method”,一般认为,该词来源于希腊文的“metodos”,意思是沿着的一条路径或程序。实际上,在现代英语语言中,英文“method”、“approach”、“way”、“means”等都可以表达汉语的“方法”之意(在汉语中“方法”一词是个笼统的模糊概念),其中“method”和汉语的“方法”意思最近,英文的“methodology”翻译成“方法论”;“approach”也有汉语“方法”的含义,但更多地强调“方法实现的活动过程”;英文的“way”也可译成汉语的“方法”,但更多地强调“方法实现的路径”;英文“means”也可以译成汉语的“方法”,但其重点在“手段”上。汉语的“方式”,英文用“way”、“manner”、“mode”、“style”等来表示,这里的“way”实际上更强调“方法实现的过程特征”,“manner”强调的是“人的(好的、坏的)活动方式特征”,“mode”(非常正式的词汇)强调“方式的选择性,主要用于有关文化的上下文之中”、“style”强调的是“形式”和“风格”。汉语“途径”用英文“way”、“channel”表示,“way”强调的是“路径”,“channel”指的是“渠道”。通过上述分析发现,除了“method”外,在英文中,“approach”、“way”、“means”也都有汉语“方法”的意思。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way”既可以表示汉语的“方法”,也可以表示“方式”,还可以表示“途径”,也就是说,英文的“way”是一个常用多义词汇(common word),在明确上下文的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method”、“means”、“manner”、“style”和“channel”等。事实上,在英语语言中,尤其是在非正式的(infml)或非标准的(nonstandard)或口语(oral or spoken)的文献中,这种现象十分常见。这就是说,在英译汉时,只有仔细阅读和领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才能知道究竟该用“方法”还是“方式”,或者说是“途径”来翻译。本人发现,在教育专业文献中,不确切的翻译司空见惯,由此引发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更是层出不穷。可见,由于翻译不当造成对“方法”、“方式”、“途径”等的混淆不可小视。

总之,目前我国德育方法的概念十分混乱,造成这一问题除了上述五大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诸如是实施“大德育”,还是“小德育”;道德是否可教;德育是否只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等,这些都影响着德育概念和德育方法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从德育方法概念的文字表述来看,如何界定德育方法概念,关键是要从文字意义上把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途径、教育原则较好地区别开来。否则,概念不清或混乱必然影响对德育方法的认识,进而影响德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82.

[2]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校.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15.

[3][1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86,401-412.

[4]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20.

[5][1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6,151-166.

[6]王玄武等.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25.

[7]词源(第二册)[Z].北京:商务印书馆,1915:1145.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306.

[9]王同亿等.新现代汉语词典[Z].海南:海南出版社,1993:434.

第4篇

【关键词】德育 渗透 辨别能力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063-01

一 德育方法的内涵

要选用恰当的德育方法来提高德育实效性,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德育方法以及它和德育途径的区别。长期以来,教育界并没有对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进行严格的区别,常将二者混为一谈。而实际上从研究角度看,二者是存在差别的。而且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明确什么是德育方法,将二者看成同一个概念。

德育方法即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在教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所展开的互动方式的总称。而德育途径就是教育者为了达成一定的德育目的、用一定的德育方法、进行一定的德育内容所必须使用的通道。德育途径包括家庭德育途径、社会德育途径和学校德育途径等。

二 当前德育实效性与现实的偏差

1.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脱轨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使德育理论脱离了社会实际情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理论研究、书籍资料的查找,却不太重视学生的德育实践体验,使学生对于道德教育的概念感到很抽象,没有与现实相衔接的具体理解。

2.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德育价值观存在偏差

学校在日常德育过程中宣扬的都是正面教育,让学生看见正面的价值观;而社会部分存在的负面道德教育,则是用低层次的精神需求来代替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造成德育“情感低地”;另外,家庭所倡导的则是坚持利益最优原则。三方对德育价值观的方式和理念存在的偏差,混淆了学生德育思想的发展。

3.教育和管理出现双线偏差,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发挥

德育工作中“教育”和“管理”双线有偏差,政治老师的理论知识相对比较丰富,但大多只是在课堂传授知识,课后疏于对学生的道德管理,无形中就使课堂德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辅导员和班主任也都承担着学生德育教师的责任,但受到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局限,无暇顾及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由此导致学生德育在教学和管理中出现双线偏差,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发挥。

三 合理的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1.借鉴传统德育方法

第一,比较鉴别法。比较鉴别是提高学生更好地判断和理解在课堂上或生活中遇到的道德现象的一种能力。通常,在课堂上教师不能直接向学生灌输善恶美丑的概念,而需要教师通过相关的现象或实例的对比来加以引导,从而让学生自主发现认识这些概念的实质性意义。同时应积极与受教育者沟通,理解其价值观念,对其反馈加以引导,最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高自身辨别能力,抵制不良道德观念的侵蚀。

第二,理解对话法。在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中,教师应切实从学生角度出发,平等地与之沟通,设身处地去理解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解决自己在道德和审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最终使师生之间达成协调一致的默契。这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三,行为训练法。这是一种教育者使受教育者从理论上的一般认知上升到其主观行为受客观实际约束的过程,这里的客观实际一般是指教育主体为约束受教育者的行为而制定的相关规则或制度。在规则制度的执行中,教育者通过创造宽松、平等的环境,合理、恰当地运用相关心理学理论知识对主观行为上存在问题的受教育者加以改造,最终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2.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第一,回归生活法。道德教育既要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行为。“习惯成自然”,只有通过在课堂上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情感的相互渗透,道德才能汲取丰富的养分,形成一定的集体风气,从而达到德育的实际效果。我们在评价德育的实际效果和德育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时,不能只是僵硬地“文本化”或机械地“模式化”,而应结合实际,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去,在实践中深刻地认知和感悟。

第二,教管结合法。德育管理和教学模块本来就是相对较为独立和封闭的两个领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教学与管理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具有丰富理论教学知识经验的思想政治教师、班主任以及辅导员应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广博的学识和大气的谈吐成为引导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模范。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和学生学习中搭建起情感交流的桥梁,课后还要多关心和爱护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人性化管理”和“温情化管理”,使学生感到自己置身于一片品德的高地,通过教师不断的感化熏染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守菜.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第5篇

一、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内涵与内容的差异

由于有的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可以制定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长远目标,并能够有效地付诸实施。但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人本位,在个人和社会发生矛盾时,往往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彰显个体需要。另一方面学校德育教育内容选择标准的差异。中国在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上坚持中央集权,由政府颁行标准化的统一的学校德育教育内容,指定统一的教材、大纲、参考书,这样就突出了学校德育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美国学校的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而美国一直以来就没有统一的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任由各州制定,内容趋多样化。因此,美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公民教育、法治教育和所谓人类共同价值观教育等。

二、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实施途径的比较

(一)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实施途径的共性

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决定了实施效果,尽管在中美两国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及内涵上有较大的区别,但其实施途径是有共性的。第一,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都是通过课堂教学实施德育教育。中国学校通过开设专门的学校德育教育课程进行道德教育的,向学生进行基本理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的教育。美国学校也开设独立的德育教育课程,主要讲授讲授基本的道德准则,向学生宣讲正义、宗教和自由及职业道德与团队教育。第二,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生活都渗透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中国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文体活动等、及社会实践活动如军训、实习等,这些活动能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等,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美国的校园生活也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其主要包括内容广泛社团活动和丰富多样校园文艺及体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社会交往、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自立、自信、开朗的性格和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途径的差异

尽管中美两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实施途径有共性,而其差异也是很大的。中国学校喜欢并且更多地采用正规的组织教育形式,而美国学校比较注重心理辅导和隐形课程的教化功能。中国学校十分注重教育工作,政治课、班主任和政教处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其健康成长的主要途径,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远大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从而达到继承革命传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而美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注重心理辅导与个体辅导。重视学生个体成长的身心健康及职业道德辅导,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因此,尊重个体,提倡隐性课程,重视渗透性,是美国学校学校德育教育途径的特色。在德育教育方法上,中国学校应该更积极主动向美国学习。在德育方法上,中国多采用说理式、灌输式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和表扬与批评法等,这些方法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从受教育者接受心理和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来看,这些方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美国学校注重通过具体形式渗透这种教育,主要是通过成就教育以及西方文明史等历史教育来实现,力图使生活在本国的公民特别是青年具有优越感和自豪感。通过中美两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内涵、内容及实施途径的比较,我们不难得到这样的启示:中国中等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发挥理想教育的优势,丰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手段与形式,突出专业性、时代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积极拓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途径,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作者:王荣华

第6篇

一、明确班级德育目标

班级德育目标是根据国家、学校德育目标而制定的对学生在德育方面所要达到的质量规范的设想或规定,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功能。德育目标的确立不仅影响到德育内容的选择、德育方法的设定、德育过程的实施,而且也直接决定了德育的实际效果。实践证明,没有德育目标的班级,是班风班纪最差的班级;没有德育目标的班级,该班的学生缺乏进取精神、团结友爱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也是学校的后进班级。

二、选择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因材施教

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在确定了正确的内容之后,还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采取恰当的方法。因为方法和途径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凭借。德育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自我教育、实际段炼、品德评价等。教育途径有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我们不仅要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因材施教。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对象是全班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家庭教育方式不同,身心发展不同,思想行为不同,这就要求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要做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既要为学生解决知与不知、信与不信的问题,还要解决行与不行的矛盾,将社会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信念,并外化为自身的行为。

三、利用国旗下的讲话进行德育教育

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利用升旗仪式中的国旗下讲话,让每个学生都懂得尊重国旗、热爱国旗,并让他们了解国旗的有关知识。升、降旗仪式上,通过介绍英雄人物、先进人物事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崇敬英雄、热爱祖国等教育。国旗下的讲话,还可以讲述叔叔每天早晨在天安门升旗时的情景;奥运会上,运动员大哥哥、大姐姐夺冠后,在比赛场上升国旗的庄严场面等,从而使学生懂得国旗是国家尊严的标志,增强学生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感情。

四、利用主题班会进行教育

班队活动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班主任要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制定长期、近期的德育活动目标。如:每月可以搞一次大的活动,两项小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深受教育。还可以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我们反对搞‘’”等活动,使学生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

五、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教育

传统节日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极佳时机。“妇女节”开展“妈妈,您辛苦了”、“妈妈,我想对您说”等主题班会,让学生制作一份礼物回家献给妈妈,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又能让学生形成尊老爱幼的好品质。“植树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植一、两棵树,以教育学生爱护环境、爱护森林,同时,又可以借机宣传预防森林火灾,使学生明白不能野外用火。“清明节”举行扫墓活动,为国献身的革命前辈们献上一个花圈、花篮,借此,让学生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当加倍珍惜。“五一节”“九月十日教师节”,“十月一日国庆节”等等开展感恩、爱国等主题教育活动,感化学生。总之,我们要灵活抓住各种节日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可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必须要做好的工作,是我们永无止境的追求。

作者:刘兴荣单位:荔波县教育局

第7篇

关键词:服务德育;教育服务观;服务劳动价值论;服务产品理论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1-0028-05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飞速发展,学校德育面临着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网络社会、现代传媒、全球化、现代化、价值多元和社会问题等成为当前德育发展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1]。“功利教育”致使德育遭遇冷落,“工具教育”致使德育名存实亡,理论研究的误区致使德育无所适从,教育教学的分离致使德育残缺不全,方法途径的单调致使德育功效甚微,管理体制的分治致使德育步履维艰。我国当前德育正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已严重地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摆脱德育的困境,党和国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党的十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许多专家学者也试图探索一条既切合中国文化与国情,又尊重人的本质和教育规律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之路。服务德育正是这一大胆的尝试。服务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理念,也是一种德育方法。服务德育就是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从而帮助和促进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生成与发展的活动和过程。服务德育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其运行机理、实施策略与传统德育有着本质的不同,是学校德育新思维。

一、服务德育的概念与内涵

什么是服务德育?服务德育,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不断发展的需要和一定社会的要求,在充分尊重人的本质和教育本质的前提下,采取言传、身教等多种方法,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生活交往、管理工作以及环境养育等途径,为学生提供一种不断得到改进的教育服务,以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良好品德素质的一种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和过程。[2]首先,教师是“提供教育服务者”,是导师,是帮助者;而学生则是“教育服务的接收者”,是具有“顾客”身分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活动和过程。

第一,服务德育的依据有二:一是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二是社会的要求。这两种需求都是持续不断发展的。这两者实际上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的有机结合。教育是优先满足社会还是个人需要,这一问题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为教与学的关系。本人以为,在教育中学生与学生的“学”永远是核心,这是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学生综合素质(包括综合道德素质)的发展。

第二,服务德育还有两个前提,即“充分尊重人的本质和教育本质”。我们知道,教育是为了人的教育,因此教育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人的前提下进行,即“以人为本”。换句话说,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反映教育的本意,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两点既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前提,也应该是德育的理念。

第三,“采取言传、身教等多种方法”,这是服务德育的方法。服务德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德育目的,教师依据德育基本原则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时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以及学习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自我教育活动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服务德育的方法是在德育原则指导之下,由“教师采用的具体德育方法”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构成的德育方法体系。

第四,“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生活交往、管理工作以及环境养育”,这是服务德育的途径。服务德育途径是指,教师在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与学生在接受德育服务并生成和发展综合道德素质的活动中,客观上须经历的路径或渠道。除上述途径外,服务德育的途径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德育往往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方能奏效,要适时发掘和有效利用才是。

第五,“提供一种不断得到改进的教育服务”,这是服务德育定义的核心。在服务德育中,学校和教师所做的一切,包括教师的“教”都是一种教育服务的表现。学校和教师的中心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动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这一条件和环境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持续不断地得到改进。服务德育最能体现当今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六,“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良好品德素质”,这是服务德育的目标,也是服务德育的目的。这里使用“帮助”二字,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主体”的认可,是对人的本质的最大尊重。就教育而言,不管学校条件多么好,也不管教师的水平多么高,这些只是外在的条件,即“外因”,而学生素质的发展关键在于学生的自身,即“内因”。正如所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学生持续不断地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动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提供这些“外因”条件,即“教育服务”,就是学校和教师的任务与职责。

第七,“有意识和无意识”。在德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施教活动多数情况下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但有时也是无意识的、非自觉的和无目的的。前者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中;后者主要表现在“隐性课程”的实施中,特别是教师的举止言谈中。这正是教师榜样的特殊作用。道德观念、道德思维、道德行为等更多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而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自身体味、价值澄清、价值判断等等则更多地发生在课堂之中,而且也常常是“有意”与“无意”二者参半。承认德育的“无意识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我们对隐性课程的重视,从而设计、开发、控制和利用好这一在德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的隐性课程。在德育的概念中,我们迄今仍不承认德育的“无意识性”,这正是我国当前德育理论的突出问题。

第八,“一种活动和过程”。服务德育既是活动,又是过程。“活动”好理解,但“过程”与平时所说的不尽相同。“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3]。在德育中,教师既要重视对活动本身的控制,又要注意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进而杜绝中间任何环节出现不规范行为;对学生来说,在整个德育过程中则表现为接受服务、自身体味(道德认识)、价值判断(道德判断)、价值澄清、内化接收、形成思想与品格(道德发展)、行为体现(道德行为)以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持续改进等活动过程。

二、服务德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服务理论,早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的教育观念,这从几位教育家对教师角色的界定中就足以窥见一斑,如罗杰斯认为教师是“促进者”,蒙台梭利认为教师是“指导者”,杜威认为教师是“看护者”,列奥·施特劳斯把教师比作“农夫”等等,这些实际上就是教育服务思想。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有关教育产品的规定,正是教育服务理论的具体体现。服务德育作为一种德育理念和德育方法,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服务劳动价值论是教育服务理论的基础,服务产品理论是教育服务理论的支撑,西方的“学生中心论”是服务德育的思想基础,而我国的人本教育思想也处处洋溢着“以人为本”、“帮助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与自我教育”这一服务德育的基本思想。

1.服务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研究到服务领域时,曾多次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动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本身有使用价值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如,“有些服务是训练、保持劳动能力,使劳动能力改变形态等等的,总之,是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或者仅仅使劳动能力保持下去。例如,学校教师的服务(只要他是‘产业上必要的’或有用的)、医生的服务(只要他能保持健康)保持一切价值的源泉即劳动力本身——购买这些服务,也就是购买提供‘可以出卖的商品等等’,即提供劳动能力本身来代替自己的服务,这些服务应加入劳动能力的生产费用或再生产费用”[4]。学者王述英认为:“服务劳动是生产性劳动,是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源泉,这是服务价值论的新概念;服务的价值创造过程有其特殊性;生产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经济领域,是劳动价值论的深化,是经济学的一场革命。”[5]劳动价值论的拓展使教育服务价值得到理论升华。

2.服务产品理论。服务产品理论产生于北美和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趋于成熟,9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服务产品理论认为:第三产业(广义服务业)以提供非实物的服务产品(服务)为特征。它和提供实物产品的第一、二产业一样都是生产性行业,同样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一理论把生产的范围从生产实物产品的第一、二产业扩展到生产非实物服务产品的第三产业,扩展了传统的生产观,也是对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补充和完善。根据服务产品理论,教育作为第三产业,教师从事的劳动是生产教育服务产品的劳动。有的学者就用服务生产理论分析高校培养过程。[6]将教育看作一种“服务”,学校各项工作就构成了服务链,最终由教师将一种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在国际上早已流行,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运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于1954年提出的公共产品理论对教育的研究,米尔顿·弗里德曼(Friedman,M)、F.A.哈耶克(F.A.Hayek)等人的“学券”方案和主张,这些都说明在许多学者的心目中教育就是一种服务。

3.西方近代教育的“学生中心论”。近代西方教育家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和斯宾塞是“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角度不同,但殊途同归。卢梭主张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决定着德育的内容和方法;裴斯泰洛齐强调德育应以儿童的活动和经验为基础;福禄培尔注重儿童的“内心”在儿童品德发展中的作用;斯宾塞倡导儿童的自我教育。他们都认为德育必须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儿童是德育的中心,教师处于从属地位,因此,他们的德育理论都是德育的学生中心论。

4.现代欧美教育的“学生中心论”。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丽娅·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提出了生命力自发冲动学说。她说“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环境无疑在生命现象中是第二位的因素,它能……助长和抑制,但它从来不能创造”。[7]在蒙台梭利看来,传统的道德教育压抑了儿童的自发冲动,“成人通过他的不断的监督,无休止的教训和专横的态度扰乱、阻挠儿童的发展。儿童心灵深处所萌发的一切善良力量就这样地被窒息了”[8],教师“必须信任他们内心的潜在力量”。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为儿童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指导,“教师”的名称应改为“指导者”。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反对传统教育从“上面”或“外面”对儿童施行强迫教育,使教育成了“外铄”的东西。他鲜明地提出“儿童是中心”,教师不是指挥者、向导,而只是看守者、助手。他认为把教育的中心从教师转移到儿童身上,是教育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5.当代心理学家教育的“学生中心论”。心理学家对心理的研究,大多要涉猎道德教育。一般来说,他们都重视儿童道德能力的发展,多数是教育的学生中心论者。当代心理学家中教育的“学生中心论”者都主张德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儿童道德发展规律,促进其潜能的发展,反对用盲目灌输道德观念等外在的力量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当然,各学派也有自己的特色,成熟论强调儿童善良品德的自然成熟;存在主义注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和自我教育的作用。罗杰斯把心理疗法引入教育领域,提出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的“非指导性”的德育方法,他认为教师只能是一个“促进者”;皮亚杰和柯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强调道德认识水平的自身发展;而价值澄清学派却重视学生的道德动机和“道德冲突”对道德认识、信念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作用,强调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以及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可见,服务德育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实际上,教育服务的思想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孟子和周敦颐从性善论出发,主张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主,教育要保存和发扬人天生的善端,因势利导,使其达到“自得境界”,成为与天合一的“君子”;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老子和庄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嵇康以及中国近代教育家都从崇尚自然的教育思想出发,提出了德育的“人本”论。宋代的陆九渊和明代的王守仁从“心学”出发,提出了德育的“人本”论。这些理论都饱含着教育为学习服务的思想。

三、服务德育的基本特征

服务德育不是把教师与学生对立起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看成一个活动的两个方面,而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把“教”与“学”看成两个不同的问题和两个不同的活动与过程。这样,既符合教育本质及其规律,又最大限度地尊重了人的本质。服务德育是一种德育理论,它不同于所谓的“大德育”(五大内容的德育),也不是“小德育”(狭义的道德教育),其理念、目的、目标、原则、途径、方法、内容以及运行机理等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首先,为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是学校德育的本质内涵。服务德育中的“服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而是根据组织功能学原理,把学校组织的一切教育活动都看作是向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活动和过程。把教育工作者看作“提供教育服务者”(服务者)、“导师”、“帮助者”、“促进者”,而把学生看作“教育服务的接收者”、“学习者”、“顾客”。学校德育就是教育工作者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以帮助和促进其良好的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和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其次,服务德育的目的是真正可测量、可实现的。“为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提供持续改进的服务,让学生满意”是服务德育的直接目的。这一目的既可测量又可实现。“为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社会(包括家长、用人单位、国家等)需要的某种品格服务,让社会满意”,是服务德育的间接目的。间接目的是通过学生,也只能通过学生才能实现。服务德育目标是可测量可实现的目标。“为学生提供德育服务的质量预先设定的标准或要求”,这就是学校德育的直接目标,这一目标是实实在在的,是可测量且可实现的。“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社会、国家需要的某种人才的品格生成与发展”,这是学校德育的间接目标,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学生,并且由学生来直接实现。服务德育原则是牵动学校德育工作的魂,是在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良好道德素质的活动和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教师应遵十大德育原则,即服务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过程方法原则、生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一致性原则、持续改进原则。这些原则突出地强调了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与“促进”作用。

第三,服务德育方法是各种方法的适宜优化和有效运用。服务德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德育目的,教育工作者依据德育基本原则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时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以及学习者在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下,在自我教育活动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服务德育的方法是在德育原则指导之下,一个由“教育工作者采用的具体德育方法”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构成的德育方法体系。服务德育“有法,但无定法”,方法无对错之分,只有妥当与否之说。因此,方法要因时、因地、因情而不断调整与持续改进。服务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要适时发掘与有效利用。服务德育途径是指,教育工作者在采取适宜的方法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与学生在接受德育服务并生成和发展综合道德素质的活动和过程中,客观上须经历的路径或渠道。德育的途径很多,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德育往往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方能奏效,要适时发掘和有效利用才是。

第四,服务德育内容是一切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实质性媒介物。就学校和教师而言,既然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那么作为德育的内容,只要对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有利,只要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学校都可以提供。服务德育的内容十分丰富,由不同的内容模块构成。笔者认为,我们对实施所谓“大德育”的担忧,实际上出于一种传统教育思维的定势,即我们始终把教师摆在“主体”的位置,而把学生放在了“客体”的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对德育的概念等进行定义,做出理解。当然这样理解“大德育”就会有问题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者),把教师看成是“服务者”、“帮助者”,把学生的学看成是“在教师的帮助下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和过程”,把学校的产品看成是“教育服务”而不是看成学生等等,我们就会发现对“大德育”的担忧是杞人忧天。可见,从这一意义上看,实施“大德育”还是“小德育”的争论与担忧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因为这一争论关注的是德育实施的内容,而不是德育本身。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冲破传统教育观的束缚,还教育以本来面目,还德育以本来面目。

总之,服务德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具体体现。鲁洁教授指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是一种赋予人自身以发展动力的教育,而不是使人只是受动于社会、受制于客体。”[9]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意识,从真理的‘权威’、道德的‘法官’中走出来,把自己当作一名倾听者、思想者、求知者、对话者”[10]。实施服务德育,才能真正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快乐、学习的自由以及人格尊严还给学生,才能帮助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生成和发展。学者陈健翔、王松涛认为:“新教育作为一种新质,作为一个新生命,与过去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通过帮助个体的学习,来促进个性的发展,而以往的教育则是直接地进行人的培养或塑造。”“我们断定,所谓新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鲜明的服务性质,它是为学习服务、为学习者服务的。”[11]可见,服务德育就是本真的德育,它代表着未来德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班建武.“十一五”期间德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总结[J].教育科学研究,2011(7).

[2]何玉海.服务德育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44.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0-200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第1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53.

[5]王述英.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J].经济学家,2002(1).

[6]魏法杰,覃伯平.服务生产理论及其对高校培养过程的描述框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4).

[7]赵祥麟.外国现代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30.

[8]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92.

[9]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37.

第8篇

一、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努力促使学生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健康成长。

1、结合当前实际,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加强德育常规行为教育。从小事入手,从行为入手,从实践入手,从感悟入手,从养成入手,提高清溪中学学生的行为品位。

3、创新德育工作内容。根据不同年龄特点、不同层次水平、不同个性心理、不同家庭背景,在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学会做人的共同基础上,探索分层次德育的方法和途径,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4、丰富德育工作途径。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学科教学作为德育的主要途径,根据不同类别课程特点,渗透不同德育内涵。

5、倡导以实践为主的德育方法。实践是其养成的基础和源泉。改变方法单一,机械灌输和理性说教的德育教育方法,加强学生的心理工作、导师制工作和家访工作。

6、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引导全体教职工真正树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用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影响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二、爱与责任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1、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与市属中学相比,我们面上中学更应该在“爱与责任”上做出特色。

2、爱与责任——师德之魂。

“人民教师使命崇高,责任重大”。不但要忠职守责,而且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3、要从师德的高度认识和理解:⑴爱的意义;⑵爱的方法;⑶爱的原则;⑷爱的策略;⑸爱的责任;⑹爱的发展。

4、爱与责任应该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三、营造心灵的绿洲。

1、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观、师德观的重要内涵。

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一般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所能完成的,只有“人格的力量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作为育人为本的教师,人格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人格素质是教师素质的灵魂。

第9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课 现状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83

1 高校德育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的有效性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打下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人格修养的根基,能否成为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高校德育课作为德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其作用至关重要。为此我国政府和教育工作者都作出了努力的探索和研究,从各方面积极改进和完善德育课课堂效果。

但在高度重视的背后仍存在着令人堪忧的德育课教育现状,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一的教学观念缺乏启发性,“教师+教室+教科书”的教学特点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和创新的学习理念;二是德育资源匮乏,尤其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状况的文化资源开发较少,致使高校德育成为政治口号的代言课,缺乏吸引力与针对性;三是教学方法缺少灵活性和多样性,“讲条条,背条条、考条条”这种死板、缺少人文底蕴的说教方式不能打动学生,使高校德育失去了感召力和吸引力。四是教学目标上,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需求,造成了学生对德育课的逆反心理。德育课自身因素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德育目标和德育任务的完成,降低了德育课实效性。

当前德育课教学实效性不高,不仅受到德育教育自身因素的制约,而且也受到外在客观环境的影响。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社会多元价值体系的影响和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较容易变得躁动和迷茫,这些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造成了冲击和不良影响。

2 提高德育课实效性的基本方案

面对提高高校德育课实效性的艰巨任务,针对高校德育课现状与成因进行剖析与总结,构建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从以下个四方面努力:

2.1 打破原有教育理念的束缚,知性德育与生活德育互存共生

纯粹抽象理论的教育模式,使得道德教育成为道德知识学习,抽离了德育知识和生活实践的相互作用。学生在接受了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后,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行为和意识,才能完成道德认知内化与道德养成外化的相互转化,做到知行合一。反思和打破原有教育理念的束缚,可以从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相结合的角度来面对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理念上的困境。一方面将德育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拉近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避免德育课教育片面化和表面化。另一方面,要让德育课堂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引导学生用德育知识自主建构道德人格,启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世界里观察和感悟道德内涵,并不断地实践和修正自我道德修养。

2.2 深度开发和利用德育课资源,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脉,其中所蕴涵的优秀的德育思想,是德育教育的根基和能量源泉。深度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有利于拓展德育课内容和途径,提高德育课的人文底蕴和艺术性,削弱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影响,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加强高校大学生对本民族时代精神的鉴别力和坚定性。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队伍的建设,激发高校德育课教师对德育资源开发的兴趣和积极性,为高校德育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供给;另一方面注重挖掘具有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德育资源,用辩证的原则对其加工和整理。选择具有丰富德育文化内涵和贴近当代大学生德育生活的资源,融入到德育教学中,提高德育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3 创新和优化组合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焕发德育课生机和活力

高校德育课途径与方法缺乏拓展和创新,是高校德育课现状中最为显著的问题。若方法错乱没有针对性,就会降低作用,使学生产生厌烦和排斥心理。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能使高校德育从灌输走向对话,从呆板教学走向润物无声,从德育认知走向德育感知,再走向德育自觉。高校德育课方法创新必须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坚持主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在对高校德育内容进行讲解时,将一些专业术语,尤其是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内容,用生动而活泼、浅显而易懂的语言进行解说,避免纯理论的探讨和过于狭隘繁琐的引用,增加高校德育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另外,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明白德育知识的深层意思,还要解释传统德育美德的文化背景和由来,增强德育课的认同感和说服力。同时,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既不游离于实际生活,也不远离学生现实需要,确保德育课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2.4 构建德育目标层次化,关注德育对象主体性

高校大学生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和问题,因此,无论是从教育理念,还是从教育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和改革,都离不开对不同阶段德育对象心理状况的把握。离开了教育对象的德育课,就成为了盲目的行动者,不能使教育对象感受到存在感和重要性。将德育对象和德育目的放在一致的位置,重视他们之间不同的需求和接受能力,采取相应的德育课程教学,这样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课才能赢得更多学生的喜爱和支持,才有利于德育课程各项活动的进行。

综上所述,高校德育课应使学生在课堂上从学习兴趣出发,从主动接受德育知识中在感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反思和成长,在个人思想和行为道德素养的进步中塑造出个人品质,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人格魅力,成为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现代德育课程资源开发论[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176-180.

第10篇

摘 要:小学体育是一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课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解放思想,创新方法,提升修养,真正将体育与德育相结合,真正做到从“有形”到“有行”。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理念;教学途径;教学品德

小学体育是一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课程。而德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解放思想,转变教学理念

首先,体育教师不要将其认为是一种不考核的“软任务”,而是要将德育工作放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位置,注重在训练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要将德育工作融入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还应该摒弃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应该始终贯穿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育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密切关注学生发展。

二、创新方法,丰富教学途径

为使德育工作在体育教学中落到实处,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方法,丰富教学途径。比如,游戏教学和“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旨在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将德育工作在体育教学中落到实处。

三、提升修养,内化教学品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无时不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尤其是低年段的学生。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在体育运动前,不断叮嘱学生要注意安全,遇到学生在课上淘气,教师不要在脸上显露出不愉快的表情,反而要给予更多的耐心、细心和关心。这样的教育才是深入人心的教育,它使得德育之路无痕,也真正使得德育工作在体育教学中不再只是流于形式,真正做到从“有形”到“有行”的转变,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自身的“正”去教育和感染自己的学生。

总之,德育工作与体育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堆加,而是互渗互透,协调统一的两个侧面。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与学生心灵接触,热爱和尊重学生,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途径,有针对性地将德育渗透在体育课程中,从而做到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愉快的体育教学活动中。真正使德育工作不仅有形式,更有行动,也使德育工作通过体育教学走进学生心灵,贴近学生生活。

第11篇

关键词:德育;德育导师制;研究成果;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7-0070-03

德育导师制是受“导师制”启发,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逐步探索、实施的一种德育方法和理念。20世纪90年代,德育导师制在南京一中等学校开始实行。近年来,诸如浙江省出台《在全省中小学实行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05]284号),意味着德育导师制从高中推广到了整个中小学,从个别高中学校探索到了整个区域推进,取得了一些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上的进展。

一、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德育导师制”,从2005至2014年显示的相关期刊文献有18篇,全国优秀硕、博论文有4篇。在已有的这些文献中,有关德育导师制的各种探讨比较多,如德育导师制的概念、内涵、特点、价值、途径、保障措施等议题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德育导师制的研究状况,为深化德育导师制研究提供参考,首先尝试从有关德育导师制的研究内容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作如下梳理。

(一)德育导师制的概念

关于德育导师制的概念界定,已有研究所给出的结论分歧程度不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类:一类认为,德育导师制就是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整合优化德育资源,克服德育与智育分离的状况,以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学校教育全新格局[1]。另一类认为,德育导师制是指由一名德育导师带一名或几名有进步要求的学生,使他们提高政治觉悟,迅速成长[2]12。

这两类对德育导师制的界定思路稍有不同。前者关注德育教师这一要素的构成,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的角度进行概括。后者关注德育方法这一要素要求,认为德育工作讲究思想的引导,实施过程中的生师比要小,学生要具备进步的诉求。两类界定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促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德育导师制的内涵

有研究者秉持“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理念,认为学校教学与德育应“一体化管理”,使学校德育工作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因此,德育导师制富含时代性和创新性、生命性和情感性、过程性和发展性、层次性和多样性、自觉性和辐射性、整合性和实效性等内涵[3]。还有研究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原则三个层次来解读德育导师制的内涵,认为德育导师制是学校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形式,是每一位教师必然承担德育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因材施教和全员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4]9。

这种把德育导师制的内涵提炼成六个维度十二个特性,是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从实践探索的三个层次进行阐述,则是将理性认识结合到具体德育工作的一种努力。笔者认为,前后两种分别从概括和归纳两种不同思路进行的解读,有利于丰富德育导师制的内涵研究。

(三)德育导师制的特点

有研究从工作实践方面,对德育导师制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和阐释。相关结论认为,德育导师制是以学生长远发展为立足点,协同多方面力量共同促进学生综合提升;德育导师制注重因材施教、个性引导,结合具体的发展目标有的放矢;德育导师制讲究“以生为本”,在良师益友甚至是同伴关系中,在让学生感受到人格尊重前提下,关怀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德育导师制的实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这符合教育的长期性规律,离不开渐进式的潜移默化引导;德育导师制是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种载体,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个人隐私,教学相长共同进步[4]9-10。

上述这种基于德育导师制实行的实际情况,概括阐释的德育导师制五个特点,是一种理论结合实践的分析思路。无疑,这对于在实践中推进德育导师制是有所裨益的,具有较为适切的指导意义。其他文献对这方面的探索提炼还相对较少,这势必不利于德育导师制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普及推广。

(四)德育导师制的价值

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德育导师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比如,有研究者认为,德育导师制对于挖掘优势资源、培养多面人才、改变传统教学、创新育人模式、改革评价模式等,具有明显的效益贡献[4]10。还有研究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德育导师制的价值: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弥补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不足,改变教师育人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消除科任教师的权威危机与心理失衡、增进师生间感情,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联系学生家长、形成教育合力等[2]14-18。

坚持德育为先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创新德育形式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战略的重要内容。上述研究都是从实践探索过程中,基于实践成效提炼而出价值认识的。这种对新形势下的德育理论进行经验导向的探究,其得出的结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德育实践,也有助于正确把握德育工作的拓展方向。

(五)德育导师制的实施途径

有研究认为,德育导师制的实施途径包含了遴选德育导师、构建德育资源、评价德育实效三个基本方面。德育导师制要落到实处,需要从导师选拔、资源配置和工作评价这三个方面来展开[5]。德育导师要择优、从优;德育资源的建设是德育导师制实施的重要支撑,可以低起点逐步积累,但立意要高;德育导师的工作评价既要强调共识,也要尊重个性。还有研究指出,家长也可以成为德育导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6]。

通常情况下,有关实施途径的研究都具有显著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特点。已有研究既来自于实践探索,也带有逻辑思辨的思路,对于拓展中小学德育形式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这方面的研究相较而言明显不足。

二、讨论与分析

以上从德育导师制的相关研究内容方面,对德育导师制的概念、内涵、特点、价值和实施途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笔者认为,尽管这些研究对于丰富德育导师制认识和指导中小学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还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

(一)研究内容略显单薄

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对德育导师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价值和特点等方面,理论分析的比重较大,这些论述对德育导师制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重点、系统地探讨德育导师制的理论根源,并没有解决好“为什么德育导师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这一问题。换句话说,研究内容不够深入析里,仅停留于空洞的表层理论分析或实践经验总结,瓶颈现象比较明显。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一德育新形式没有对中小学德育实践工作发挥积极引导作用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从研究方法上看,上述研究主要使用的是经验总结、文献研究、逻辑思辨等传统研究方法,造成研究中提出的许多策略和建议不能对实际问题发挥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研究者没有置身于真实场景中理解研究对象和问题,是研究者脱离实际所致。他们把自己抽身于社会现实情景,远距离地观察研究对象,在自己的观念里建构研究内容,最后得出结论。但这种研究结果与德育导师制的现状有一定的差异。研究者不必拘泥于传统研究方法,应找寻多种揭示德育导师制内在规律的方法或途径,从而提炼出对德育实践工作有帮助的更多新理论、新观点。

(三)研究视角有待拓宽

研究者主要是从中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者或政策制定者的视角,运用教育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设定好一个分析框架,随后再用一些相关材料对已设定的假设进行演绎推理。有些判断、假设或策略建立在脱离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宏大的理论为指导进行空洞的叙事,又或者以管理者的身份进行没有效度的理论阐述。

三、启示

笔者认为,在我国德育工作颇受诟病的背景下,德育导师制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德育实效的教育形式,值得进一步探究。

(一)丰富德育导师制研究内容

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深化德育导师制研究。已有研究得出结论,德育导师制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手段之一。德育工作非常必要,落到实处却异常困难。研究者可以进一步丰富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在厘清德育导师制的本质特征基础上,对德育导师制进行实践探究,找出实践运行过程中的障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相关理性认识进行修正,使德育工作以一种更为适切的方式得以开展。具体言之,我们要将德育导师制的本体研究工作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既进一步寻求德育导师制的理论根源,又找准其适用范围、行动方略、条件保障及评价措施,基于学生健康发展前提,构建德育导师制的科学研究内容体系。

(二)创新德育导师制研究方法

理论结合实践是所有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我们可以不断改进对某种研究方法的使用,提高德育导师制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不仅如此,研究者还可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多渠道证实相关结论。比如,单一使用质的研究方法,如逻辑思辨得出理论导向的一般结论,往往不适用于具体学校、教师和学生。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行动研究方法,将一般结论转化为德育导师制工作机制,从实践经验中再提炼、总结、论证一般理论。再如,比较研究是一种检验结论有效性的常用方法,我们可以在考虑无关变量的前提下,对单个个体使用历史比较和不同个体使用横向比较的方法,考察德育导师制的实效性等等。

(三)拓宽德育导师制研究视角

归根到底,德育导师制研究是一种着眼改变教育教学结构和师生关系模式的德育研究,是一种有关制度和机制的研究。因此,我们可以站在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全方位研究这一德育活动现象。比如,我们可以站在教育学理论视角,运用多种教育要素及其关系理论,探讨德育导师制引发的教学结构改革和师生关系改善对于德育工作的影响。再如,将德育导师制置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框架下,借用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的“文化――历史”发展观,以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影响为聚焦,展开对德育导师制的深入探究等等。

笔者认同这样一种认识,“德育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7]。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必须从创新工作方法入手,既向上寻求更深层次的理论根基,又向下广泛开展实践探究,方能进一步推广完善德育导师制这一德育工作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杨碧军,陈鹏.中学德育导师制的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1):28.

[2]陆少芬.试论中学德育导师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3]卢勇,何松毫,杨璐.德育导师制内涵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7,(1):9.

[4]朱玉林,沈轶群.中小学德育导师制的内涵、特点与价值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3,(4).

[5]杨姝.德育导师制的推行:积极并审慎的视角[J].基础教育研究,2013,(9):12.

第12篇

以全国、省、市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试行)》和学校2007年度工作计划,适应两个转变,即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办学层次提高的转变,以规范和实效为抓手,以规范养成教育和“三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德育常规管理和进行德育改革为重点,以完善德育网络、健全德育制度、建好德育队伍、创新德育形式和方法为保证,以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为根本,大力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初步树立我校德育工作品牌。

二、工作目标

1、切实做好德育常规工作,狠抓学生文明行为特别是校园文明行为养成训练,为提升我校德育工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德育管理制度,规范工作行为,构建德育体系。

3、形成更加完善的德育二级管理体制。

4、开展就业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突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5、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改革班主任任用和考核办法,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

6、重启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7、按市教育局要求,推行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重点的“双制”(成长导师制、成长伙伴制)改革,在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管理格局上取得新的突破。

8、适应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办学层次升格为高职校的新情况,学习、探索德育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

三、重点工作

(一)、切实做好德育常规,夯实德育工作基础

1、全面落实《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试行)》要求,按照市教育局“三个规范”执行情况检查反馈,从组织管理、教育内容、制度建设、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健全德育管理机制,实现我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2、继续以“争做文明人”活动为抓手,抓实基础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将良好文明行为作为良好职业素质的构成要素之一,使注重日常文明语言、行为、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3、加强对广播操、服装、发型、仪容仪表、日常行为的检查,及时通报和处理,展示我校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进一步健全德育管理制度,规范德育工作行为

1、从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课堂常规管理、活动管理、生活管理、实习管理、安全管理、社团管理、奖惩管理、班集体考核、档案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德育制度建设,统一学校德育工作要求,规范德育工作行为。

2、建立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考核与奖励制度、学生单项奖励制度(对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技能实习、劳动卫生、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要求进步。

3、根据《省中职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修订《违纪学生处分条例》,明确学工处和专业系(部)的处理权限,按照教育优先、严格程序、严肃校纪、兼顾发展、维护权益的原则,做好对违纪学生的教育、转化和处理工作,并在对重点帮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上取得新进展。

(三)、合理划分德育管理职责,完善德育二级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学工处和专业系(部)的德育管理职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点。

(四)、探索德育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改革,构建德育体系,初步树立我校德育品牌

1、围绕构建“文明、爱岗、敬业”德育新体系总体目标,构建德育体系,加强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教育,初步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管理格局,实现我校德育工作的序列化、科学化和校本化。

2、推行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重点的“双制”改革,同时进行相关课题研究。每一名任课教师都要担任学生的“导师”,结合职业学校特点,导师的工作除了进行个性化、亲情化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工作以外,还要进行专业指导、学法指导、“三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3、完善我校《德育课改革方案》,合理设置课程,明确教学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德育课德育主渠道作用。

4、适应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探索有效的德育方法、途径;适应我校升格为高职校的转变,学习、探索高职校德育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进行分层德育管理的尝试。

5、学工处、教务处、实习就业处、专业系(部)等部门要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目标,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增强教育合力,注重把教学和专业实践实习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有效渠道和重要载体。

(五)、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形成一支责任心强、乐于奉献、讲求方法、管理高效的班主任工作队伍

1、继续开展以“走进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宿舍、走进学生家庭”为主要内容的班主任工作“三走进”活动,加强对班主任落实活动方案的检查。

2、加强班主任常规工作检查,督促班主任落实学校要求;改革班主任任用和考核办法,适当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

3、启用《班主任工作手册》,指导班主任认真记录,规范班主任工作行为。

(六)、抓好重点德育活动,渗透德育要求

1、组织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进行活动内容的拓展和活动形式的创新,将广播操比赛及一些小型体育比赛纳入,成为校园文化节。

2、协助学校开展“校园大讲堂”活动,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3、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组织以“三职”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评比活动。

四、主要工作安排

三月:

1、召开教育干事、班主任工作例会,布置报到及开学工作;

2、组织开学典礼,进行常规教育;

3、开展学雷锋活动;

4、启动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

5、协助学校做好高职校迎验工作。

四月:

1、组织清明祭扫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做好省教育厅“三个规范”检查准备工作;

3、拟订校园文化节活动方案,举行文化节开幕式;

4、组织广播操训练与比赛活动;

5、协助学校组织开展“校园大讲堂”活动。

五月:

1、协调团委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竞赛;

2、按文化节活动方案开展活动;

3、制定有关德育管理制度。

六月:

1、举行文化节闭幕式;

2、评选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3、总结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情况,进行表彰;

4、评选校级优秀班主任(或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5、召开县区学生会议,动员学生进行招生宣传。

七月:

1、做好学期结束工作,收缴各种材料;

2、积极参与学校的招生工作;

3、组织结业典礼,布置暑期活动意见;

4、筹备建军80周年慰问共建部队活动,落实2007级新生军训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