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22: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必须是自觉的主体,具有主体意识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前提。
1.学前儿童主体意识与学前儿童道德意识
人先天不同于动物,在基因中就获得主体性遗传,具备主体潜能。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是人主动建构起来的;蒙特梭利认为幼儿具有人的完全意义,还具有自发的吸收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即吸收性心智,这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儿童的认知是儿童作为实践主体,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教育实践中,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实践,现代媒体和信息化交流方式更拓宽了其视野,尤其进入幼儿园,接触到伙伴、教师、集体、环境等社会实体后,以学习的方式经验、以直观的方式认识,初步理解自然与社会,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尽管不是自觉意义上的。他们以自己接受与否,选择对人对事的态度,用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要求自己、要求他人。学前儿童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迫不及待地表现自己的存在、力量和价值。其实,学术界虽然没有明确承认学前儿童拥有主体意识,但是,在方法论和教育实践中却鲜明主张双主体理论、主体性教育思想,呼吁实现学前教育中儿童主体地位的回归。
道德意识潜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人的自然禀赋,人的生物性中包含着合作和自我牺牲的倾向,人在最原始的内心深处就有与人联系的迫切渴望。可以说,道德意识作为潜能存在于每个人的自然机体中,是人的社会性本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原始的道德意识占道德意识的一小部分,而且只是一种潜能,必须经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学前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教子当在幼,养正当于蒙”,应该及时让生物学意义的道德种子萌发、生芽,生成社会意义的道德之树。
2.学前儿童主体性在道德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构成了学前儿童参与道德启蒙活动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为教育内容,以指导人们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目标,也就是塑造思想,因此它的对象必须具有主体意识。否则,就丧失了实践根据和实践价值。
第二,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构成了道德启蒙教育的本质。道德启蒙教育是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自我确立和自我完善。道德意识是主体意识与对象意识在道德世界的统一,它的确立与完善只能由主体自身完成,其他都是条件准备。
第三,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决定了道德启蒙教育的思维方式、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教育模式。道德启蒙教育必须以学前儿童为中心,以他们的主体性特点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在道德实践中,要尊重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导作用,从而形成主动的、有责任的道德意识。
第四,学前儿童的主体性造就了道德启蒙教育的学科意义和社会价值。在主体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主体既有肯定,也有否定。前者表现为主动,即主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体会自由、快乐;后者表现为自制,即克制自己做他人否定的事情,体认责任、规则。道德启蒙教育就是帮助学前儿童模仿与学习寻找肯定与否定在社会道德规范下的内在统一。
二、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养成
道德意识建构于主体的习惯,既是社会风俗习惯的普遍化和一般化,也是个体自身习惯的养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①
1.学前儿童的人格养成
人格是道德主体对自我的定义,以区别于其他的道德主体。它是道德启蒙教育的心理基础和内在根据,独立存在于精神文化维度里,从心理层面构筑个体的道德规定性。在道德实践中,主体根据自己的人格归纳、整理道德体验的表象材料,形成有序的道德意识。人格潜伏在思想最深处,是隐性的、原始的道德意识,而道德意识则是显性的、成熟的人格表现。人格以其稳定性主导着道德意识的倾向,养成学前儿童理想人格是道德启蒙教育的首要任务。人格养成首先在于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结构心理学理论,外在的言谈举止可以直接转化为内在的人格特征,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②。个人的生活习惯还会引起他人评价,反过来影响个人的人格。中国传统“小学教育”就是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从劳动、接人待物、日常礼节方面培养儿童人格的自觉性。其次,在于生活方式的养成。正如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意识,生活方式决定人生观、价值观。“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③箕子认为商纣王有了象牙箸就会想犀玉杯,用牙箸玉杯当然不可能吃普通饭菜,必然追求豹胎美味,吃到豹胎的人当然不可能穿朴素的衣服、住简朴的房屋。为了锦衣珍馐、玉殿高台,必然要搜刮民脂民膏,为祸百姓。“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④再次,在于心理倾向的养成。良好的心理倾向,要求勤于主动学习,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还要有独立意识和思考能力。同时,良好的心理倾向要与遵守社会规则、服从社会规范结合起来。最后,在于人际习惯的养成。人际习惯有天然性趋向,表露出一种内在自然力。但是,环境影响、后天矫正,一样会改变先天趋向。尤其要养成学前儿童和谐习性,消除对抗性心理习性。对抗心理成为人格习性,人际关系就会不可逆转地恶化,最终可能会仇视社会。
2.学前儿童的道德素质养成
相对于人格的混沌状态,道德素质则表现出清晰的理性特征。道德素质是道德主体对社会环境的根本承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学前儿童道德素质教育主要在于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养成。家庭美德是个人全部道德素质的基础,培养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必要条件。弘扬家庭美德是养成道德素质的关键,对社会安定团结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私德”相对,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还必须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人与人之间在公共生活领域交往的规则。只有遵守社会公德,才会被社会接纳。儿童的学习就是塑造“社会人”,社会公德的养成显然是学前儿童的必修课。
3.学前儿童的行为规范养成
社会出于稳定与秩序的需要,衍生出行为规范,调整成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具体地体现和延伸着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行为规范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约束,是人对社会规则的客观实践,在个人的现实性上就是主体对自己行为的选择。行为规范有成文的,以法的形式强制要求人们必须严格遵守;有不成文的,如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甚至部分法律规范和宗教规范,也要求人们遵照执行;还有的只反映了社会情绪的喜爱或厌恶,没有上升到道德、准则的高度,仅作为“应该”或“最好”的建议,并不给人以外在的压力或束缚。无论哪一种行为规范,人都不可能先天认知,只能后天养成。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主要是针对后两种不成文行为规范的养成。
三、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学前儿童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黄金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富有学习和创造能力。教育的责任就是协助儿童发挥自身潜能进行自我发展,这就是教育的真谛。学前儿童抽象思维尚不够健全,囿于感性认识。对于他们而言,词语与其说是逻辑概念,不如说是符号,而且是感性的、可经验的符号。启蒙教育不能成人化,抽象的道德和社会理念只会造成儿童思维混乱,灌输只能教会孩子撒谎。经验直观是学前儿童的主要认知手段,他们直接通过感知认识事物,通过实践把握世界。儿童是最积极的“实践者”。实践会帮助他们完成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同时,学前儿童的认识直接、孤立、静止、片面,反思仅停留于直接的、表面的因果。他们只能接受启蒙式教育,而且必须是直白的正面教育。学前儿童倾向于借助想象力把思维与存在统一起来,用简单的认知结构暂时应付复杂的外部世界。拟人性是幼儿认识过程最为有趣的特点,他们仿佛信仰万物有灵论,赋予万物思想和灵魂,想象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知觉、有意识,也赋予世界以人性的尊严与人性的光辉。学前儿童比成年人更加遵从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反而造就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创造性。
2.情感过程
在认识的过程中,客体一定会引起主体意识的波动和感染,出现情绪、态度等情感过程。学前儿童知觉与感情尚未完全分化,总是以情感的经验直观世界、把握世界,表现出无遮掩的人性。情感过程最能够激荡学前儿童的心灵,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在本体论上应该是一种情感存在和情感力量。学前儿童在认识过程中会用主体意识灌注对象意识,直接地让世界统一于自己,实现与世界的情感交流。针对学前儿童情感过程的教育应该是正面的教育、爱的教育,而不能让他们通过否定恨来反思爱。否则,我们就在不善于反思的儿童心中培育了恨的种子,儿童将来的情感走向会令我们大吃一惊,就像马克思感叹的:“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3.意志过程
意志是主体对自由的实现,反映了主体运用本质力量对客体施加作用,创造新的价值。自由是道德的基础。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被约束。自由是对享有权利的尊重,但不是放纵。自由必须被限制在义务里面,以不侵害他人的自由,换取他人尊重自己的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是有规则的自由。自由还是自我约束。自由意志在选择时,遇见了这样的二律背反:我是自由的,自由是无限的,所以我选择;可是选择的对象和结果都是有限的,所以选择不是自由的。选择是自由的也是痛苦的,意志侵犯了自己的自由,减少了自己的自由。所以,意志是自我意识,也是自我控制。道德启蒙教育的意志过程最关键的就是让学前儿童学习选择,并学习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4.审美过程
审美是人把握自然、把握社会尤其把握自己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知、情、意的统一,是一个评判的过程、主观的心理过程。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形成一种超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在这个主观的心理过程中,主体对客体不再强调客观的认识,而偏重于主观的理解。所以,审美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预期、理想和超越,从而促使人生超脱世俗的平庸和鄙陋,“诗意般地栖居”①。学前儿童知、情、意等心理过程的特点,使其审美过程倾向于直观的优美,很难理解反思践踏生命的丑陋而获得的崇高。在儿童看来,战士英勇杀敌与恶狼吃羊,都是对生命的践踏,并没有本质的差异。
四、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引导艺术
德育是主体的心理体验和意识生成,学前道德启蒙教育应该以引导为主要方法。
1.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传统理论与传统方法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视儿童为被动的教育对象,视儿童心灵是可以任意涂画的白板,灌输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手段。教师向儿童传达思想戒律,儿童则像机器一样录制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整个教育缺乏民生与科学精神,严重制约了儿童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形而上学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割裂了自身与其他学科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也把思想政治工作从生活中孤立出来,学校(幼儿园)独自承担起儿童的教育工作。教师的教育经常与家庭或社会的价值观相左,儿童迷惑于其间的矛盾,无法从中取舍,最终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观。
2.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创新性思维
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应该既独立于其他教育学科,又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因此,需要重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用合理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指导我们探索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新思维。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有序地引导清理道德体验的无序性,以理性思维整理感性道德经验,以自觉的道德意识替代自发的道德表象。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协助孩子发挥自身生命潜能,健康地发展。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主体的自由意志。理性的、抽象的道德理念要让位给经由反省的生活经验以及人的自我建构。教育尤其要将个人转型为主体,觉醒其自我的自由和责任。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必须还原德育的学科本质,将其置于历史进程中,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去除物化的非历史的概念,转换到批判、反思、自由等人性的历史的概念。恢复学前儿童主体地位,尊重其主体意识,使其自觉体认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学习社会批判、权利意识和公共参与,坚持自我价值和社会正义,朝着道德觉醒和人性尊严方向发展。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要统合思想与行动、理论与实践,让他们在道德实践中领悟道德力量和道德真谛。因此,要积极统筹各类主体,分析并批判压制学前儿童的社会结构,让学前儿童生活、生长在真实、统一、开放、公正的社会环境中,不会因为学校(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分歧而导致儿童思想的迷茫和人格的分裂。
3.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创新性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就是有再多的知识学问,也难以成材。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子做人。这里我们和广大家长一起来讨论一下:道德教育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怎样进行?家庭德育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家庭德育的不同要求
1.对婴幼儿说“好”或“不好”
任何儿童在1岁以前,还不可能有道德判断,也不可能做出什么道德行为。1岁以后,在儿童与儿童的交往中(游戏是最主要形式),就可观察到各种积极和消极的关系。如为抢夺玩具而呈现的攻击性动作,因失去玩具而放声大哭等,这可算是儿童道德行为的最初形态。随着儿童依呀学语,逐渐掌握语言后,道德行为就同时在成人的影响下,开始逐渐强化。如当儿童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时,成人投以愉快的表情,并用“好”、“乖”等词语给予正刺激,或负刺激。这个过程,就可促使儿童不断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会十分有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此同时,儿童很自然地会认定成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是好的行为,而被成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是不好的行为,这就是婴幼儿的最初的道德判断。只是这种最初的道德判断,仅仅只有“好”、“不好”两大类而已。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用合乎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儿童以后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2.对学龄前孩子明确提出要求
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对事物已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评价,在道德行为方面,有了各种道德感的明显表现,如:大些的孩子乐于照顾小孩子,同情被欺侮的小朋友,互相谦让玩具等。然而,学前儿童的道德感以及被这些情感激发出来的行为虽然多是真诚的,但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时刺激所制约,需要成人对其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学前儿童在道德判断方面,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有实验证明,学前儿童对于道德观念的理解还是很空洞、模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大多数学前儿童常把英雄与混为一谈。还不能将“英雄”提高到道德原则上来加以评价。因此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中一定要注意,让孩子有实际的道德体验。对良好行为进行练习是这个时期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而空洞的道德说教绝难奏效。同时,鉴于学龄前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的特点,家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要孩子做到的,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3.对学龄期孩子要规范其行为,强化道德意识
学龄初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加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从这个时期开始,儿童正式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成了他们负有责任的主导活动,并且是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和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真正开端。有研究确认:自觉地运用道德意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是从小学时期才逐步开始形成的。
学龄初期儿童道德意识形成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对道德知识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本质的理解;2.从只注意道德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3.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需说明的是,学龄初期儿童虽然形成和发展了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但并不能因此绝对保证他们一定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因为,这一时期儿童言与行,认识与行动脱节的现象时有所见。因此学龄初期儿童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帮助他们把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动,还应注意的是,作为一个人的道德观点、道德原则、道德感情相联系的道德意识的高级形态——道德信念,也是这一时期儿童在已有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道德行为的推动力量。通过教育,可望使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小学生)明确学习动机,从而表现出认真完成作业,用心听课,遵守纪律等良好道德行为。
二、家庭德育的主要内容
1.爱心教育
具体讲,爱心教育包括: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尊老爱幼等。
对孩子来讲,进行这方面教育,应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爱心。爱心教育要从孩子生活的环境开始,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升华。比如,先引导孩子爱家庭,爱父母,爱自己周围亲近的人,进而开阔他们的眼界,引导他们爱自己的家乡、居住的街道和村庄,爱名胜古迹、壮丽山河,最后升华到爱祖国爱人民。
如今的孩子,大多独生,得到了太多的关注与爱,可是很多家长却常忽视孩子的爱心教育。不少家长认为:现在我们疼爱孩子,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回报的。其实不然,你从不教孩子爱父母,孩子从哪里学会爱你们?
爱心是要父母精心培育的。
2.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修养、有道德的反映,许多国家把文明礼貌看作是国民教育的头等大事。如果人人都很文明礼貌,生活就会很愉快、健康,社会秩序也会更有保障,国家建设就能更顺利进行。
文明礼貌教育具体有以下一些内容:1.礼貌用语。2.待人接物的礼节,如大人讲话时,小孩不能随便插嘴;不经允许不能随便拿他人东西;到他人家中要先敲门。3.文明行为规则,如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壳;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破坏公物等。
3.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让孩子理解劳动的意义,懂得劳动的艰辛,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中磨炼孩子意志,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学会勤俭节约等。
劳动教育内容主要有:1.生活自理,劳动教育要先从自我服务开始,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2.家务劳动,这是要求孩子逐渐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应该主动去干点家务,培养孩子责任感。3.集体公益劳动,孩子入学后,应积极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社会上组织的劳动,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社会责任感。
4.良好品格教育
诚实、正直、勇敢、毅力、进取心、自尊心等等,这些都是做人的一些不可缺少的品格。一生对电学做出杰出贡献的富兰克林,从青年时代起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达到道德圆满的勇敢而艰苦的计划”,他为此特地做了一本小册子,将“节制”、“诚恳”、“俭朴”、“正直”、“谦虚”等十三项美德记录在册,每项占一页,并用红笔画成空格,每天晚上都要做一番反省。如果日间犯了某一项过失,就做一个黑点,记录在相应的空格里,一星期换一本小册子,他这一计划一直坚持了五十多年,始终严格躬行。因而,富兰克林的美德和他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一样,永载史册,留芳百世。
三、家庭德育的主要方法
1.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自己德行如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行。一个老是对亲人、同事、朋友说谎的父亲想要教育孩子“做人要老实,不能说谎”是绝不会取得相应的教育效果的。因为他自己的行为起了恰恰相反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启蒙学校,要让孩子品行端庄,父母要做出榜样,以身作则。
2.寓教育于故事游戏中
儿童心理,具有容易接受暗示和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特征,而且,儿童对道德的认识也是从无到有,由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由零碎到系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形象性、榜样性、渐进性和针对性,而游戏、故事是儿童最容易接受的形式。
3.教导结合,启发思考,培养孩子言行一致
教导结合,即正面教育和引导行动相结合,使孩子切实达到言行一致。
有些家长,虽然也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看电影、电视、录像,但往往不考虑孩子能否辨别其中的是非、恶善,不明确怎样引导,让孩子从中学到一些什么,而是听其自然。这样即使是有教育意义的文艺材料,也往往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现在家家有电视,家长常管不住孩子看电视,这就更需要家长的引导教育。如5—6岁的孩子看了武打片,如果不加分析,孩子只会对武打姿势感兴趣,容易产生一些副作用。
4.道德教育必须从小抓起
(一)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纵观以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革,家庭结构、父母价值观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大教育观——由狭义的家庭教育向广义的家庭教育发展。以往人们把家庭教育单纯的理解为关心孩子的学习,现在更多的家庭关注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等,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单向的家长向孩子实施教育走向双向的家长和孩子相互教育;关注家庭结构、父母婚姻关系、家庭人际关系等家庭生态因素对孩子成长带来的潜在影响;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多种角度来考察儿童家庭教育等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逐渐丰富起来。
2、重视对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家长的教育。家长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因素。许多家庭教育工作者呼吁,家庭教育的中心不是研究孩子的教育,而是研究家长的教育,他们发现家庭教育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家长。近年来,家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日益提高,家长学校的兴起、家长刊物的创办、家教经验的交流等为家长的学习与成长提高了平台。
3、走向学习型家庭。建设学习化社会,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旋律,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每个家庭开启21世纪大门的钥匙。学习型家庭是一种较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学习型家庭中,儿童和家长都可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个学期儿童都是家庭的活跃因素,他们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相互分享,促使家庭持续地、生态地发展。
(二)家庭教育误区
目前学期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误区:
1、儿童观落后
。如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了解、教育科学知识不足、孩子是附属品、个人愿望强加于孩子、天才教育大力宣传,而出现拔苗助长现象。
2、教育目标失衡。如家长过高的文化期望、职业期望、心理预期;重智力第一,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入校后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轻能力,认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身体,一味满足吃穿;轻心理健康,这么小,认为他们不需要或漠视忽略了。
3、教育方式不科学。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如认为孩子小或是自己忙,造成教养分离;极端的教育方式,如对孩子过分亲昵、照顾、纵容、包办、甚至不适当的满足一切需要,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会起适得其反作用。
4、与托幼机构教育相脱节。如家长让孩子死记硬背,而老师则支持在游戏中学习;父母从自己愿望出发,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而老师则孩子自由发展。教育内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
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特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启蒙性。教给孩子的东西,必须是他们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
2、复杂性。家长不但要抚养孩子,还要促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并促其社会适应。
3、亲情性。家庭的感染作用,受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亲密度的制约,孩子越小感染越大,效果越显著。
4、生活性。由于思维幼儿的直接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决定他们是从生活中的父母和家人身上学习的,必须关注自身的形象。
5、细致性。大事因小事,家长应给予孩子细致的照顾和教育,切不可粗心大意。
6、权威性。由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需依附与家长,家长在家庭中这种独特的作用决定崇高威信。
7、个性性。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需给予幼儿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
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须知
(一)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是指三岁至六七岁这一时期,因为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时期。又因为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时期所以又叫幼儿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神经系统方面。脑重量的增加,3岁儿童的脑重约1011克,相当于成人的75%,7岁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基本已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成人平均为1400克);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脑电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5~6岁左右是脑电发展的第一个明显加速时期;约4岁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清醒时间相对延长,3岁儿童睡眠时间为12~13小时,5~7岁只需11~12小时。
2、幼儿的游戏方面。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主要有: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由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游戏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如爬、跳等。
3、言语的发展方面。幼儿期是一种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其3~4岁词汇数量的年增长率最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词汇内容丰富和深化,词类范围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积极词汇较婴儿期大大增长;语法的掌握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4、认知的发展方面。随着言语的发展,记忆在不断的发展,与婴儿期相比,幼儿的信息储存容量相对增长,对信息的接受和编码也在不断的改进,记忆的策略和元记忆初步形成;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最初实物、数和类的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
5、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方面。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社会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中自尊感稳定与学年初期,应着重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思维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倾犯行为和社会行为最早出现在此期,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的要求,儿童逐步学会控制侵犯行为和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同伴关系,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总概括为:第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形式;第二,脑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第三,是口头言语熟练掌握的关键时期;第四,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课题;第五,同伴关系尤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第六,品德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第七,自尊感稳定于学前期。
(二)了解家庭氛围中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居住条件。居住条件的好坏,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休息的质量,也影响着身心的发展。如随着城
市独门独户的增加,给孩子的同伴交往带来减少问题应引起注意。
2、家庭物质条件。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家长不会吝惜,但应注意理智。
3、家庭结构。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好的家庭教育理念,也要保持完整的家庭,有益于孩
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4、家庭氛围。氛围是一种精神环境。家庭氛围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父母要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氛
围:营造和谐、平等、开放、快乐的家庭气氛。
四、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正影响例子
一个男孩子懂得“一个有良心的孩子都要回报养育之恩”的道理后,过生日时,不在吵着向父母要好吃好玩的,而是去问妈妈:“我是怎样长大的?”妈妈告诉他:“你小时候我的工作很忙,是姥姥把你养大的。”男孩很感动,当他听说姥姥60岁生日快到了,便利用课余时间悄悄地折了60只纸鹤。姥姥生日那天,待全家人的生日礼物都送完后,他把纸鹤窜起的花环戴到姥姥的脖颈上,并轻吻了姥姥。姥姥感动得哭了,她说,这是她今天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二)负影响例子
六岁女孩被祖母关进鸡笼致手脚退化,并失语。她未被关进鸡笼时,会说话,活蹦乱跳;他在竹块编制的鸡笼里生活了一年多,春夏秋冬没衣服穿,饿哭时靠邻居丢点土豆或红薯进鸡笼充饥,且鸡笼里没碗;他的妈妈已死,爸爸出门打工去了。他的祖母63岁,他说:“我不但靠不住竹子(指女孩父亲),更想不到笋子(指女孩)的福。”他的祖母由于伴侣已死去在和别人谈恋爱、她只关心她会自己不会坐牢、她还嫌给女孩洗衣服麻烦。
无论从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健康方面来选择,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让我们觉得舒心,无疑是正面影响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是润物细无声,更需要实际行动。让我们相信,播种爱,收获爱。
五、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一)坚持家庭教育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指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庭、社会、学校之间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决不能各行其是、唱对台戏,或是前后矛盾、出尔反尔。
2、两不原则。指再穷不能穷孩子,再富不能富孩子。
3、三为主原则。一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父母要鼓励孩子,给他正面积极的教育,切忌给孩子头目中灌输恐怖、迷信之类的东西。二是以赏识教育为主。对孩子的奖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本质在于善待生命、尊重生命。采用赏识教育,如给孩子一个拥抱,亲亲孩子的脸。当然不是容忍每一个错误,也不是溺爱,而是发现他们的长处,挖出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三是以细节教育为主。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和游戏过程中,善于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细节,及时对孩子进行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说理性的教育。让孩子在玩和学习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教育,快乐地收获了知识。
当然,适当的反面教育、计划教育和批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必要的。
4、四尊重原则。一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好规律,遵守好这些规律,实现教育能取得佳效。二是尊重孩子的权利。要相信自己的色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小天地,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财产,孩子有平等交流、玩等的权利。三是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见。温馨和睦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意见,形成教育孩子的孩子的合力。
一些重要问题上,可事先达成一致,避免当孩子的面唱反台戏。四是尊重家庭教育的特点。要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必须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的特点,采取适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5、全面发展原则。指在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这五方面全面发展,不可偏废。德育在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中应居首位;美育是教孩子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体育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劳育是培养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使儿童获得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智育必须全面发展,防止偏科。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各方面都达到基本素质,并能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
(二)家庭教育切记误区
1、心理误区。由于我们未完成的梦想或由于社会压力逐渐加大,我们希望从孩子身上得到补偿,希望越大,那么我们的孩子压力越大。压力超出负荷,造成的后果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理和社会的不适。我们不
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
2、教育误区。知心姐姐卢勤把溺爱归纳为三种类型:代替型、看管型、满足型,即鸡妈妈似的溺爱。爱,不能只是看管、代替和满足,我们的孩子还需要放开,如果说孩子是风筝的话,父母应是那根风筝线,起着引导、鼓励、再鼓励,并把握好度的作用。让他们去实践,有一天他们会创造比我们更强的未来。
3、形象误区。言教也要身教,父母的形象本身就是孩子的榜样。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好自己。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撒一粒种子,生长出来的的确还是瓜和豆,关键在于他们有什么作用。
4、行为误区。耳濡目染,定型思维,驱之不去。父母的行为,每天都影响着孩子的感受,影响着他的思维意识、价值观念、习俗好恶、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的形成及其心理健康。父母要以身作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养他们成为明天社会所需要的一代。
5、语言误区。家庭教育是靠家庭语言来完成的,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营养,爱的语言多了,有一天会有爱的成果收获。肯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信息,让他们相信自己,才会有迈出前脚的一步。
(三)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并丢掉不健康心态
1、父母要提高自身的人格素质。一是提高自身的人格的修养,要自尊自爱自强,充满自信心和责任心。
二是要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父母家庭教育需要一定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等和不断学习。如归因方面,父母对孩子应有正确的归因,避免归因偏见,例如行为中心偏见在知觉他人时,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而不是认为许多情景因素在影响他的行为;自我暴露方面,可适当向孩子暴露一些父母也有的不足之处,也需不断学习,让我们的孩子和我们是同伴是朋友。合作方面,要想孩子和父母合作,平常注意做到和孩子沟通,做到榜样效应,让孩子知道回报;学习方面,没有天生做父母的父母,只有学去做怎样做父母的父母。
2、丢掉不健康心态。一是丢掉补偿心。目的在于找回平常心,有平常心的父母往往创造出平常中的不平常。有了平常心,多几分理智多几分爱,毕竟目前我们知晓的一代圣君朱元璋,一代伟人如等,他们的成长经过或长或短的历练。他们的父母也是平常人,奉献的是一颗平常心,拥有的是一个不平常的孩子。当然,英才豪杰毕竟也只是少数的少数,不可以把昨天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加给孩子,因为孩子他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给他爱。二是丢掉反常心。父母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总是没有尽头的,用一颗平常心去培养孩子,相信有一天,他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归属,也许还会让你大吃一惊。因为比毕竟是有害的,花时间去吹捧,还不如花时间去赏识孩子的长处,让他得到应有的发展。三是丢掉虚荣心。孩子考试好了,到处炫耀,好似在自己脸上贴了金。反之,则拳打脚踢、冷眼相待,把缺点看成是孩子的耻辱,把特长当成孩子的摇钱树……虚荣,跨进了门槛,你意识到了吗?作为父母,只是一个领路人,陪伴者,只是一段路陪孩子走而已,不能追寻他们一生,虚荣会害了孩子,也会害了自己。四是丢掉惧怕心。生个女孩怕受欺,生个男孩怕学坏。父母要培养女孩勇敢面对的精神,遇事不慌不乱,授予她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男孩的责任心,告诉他的责任是什么,如在家保护家园,长大保卫祖国等。惧怕并不会解决什么,关键在于怎么样才是保护。
(四)家庭教育中的健康关注
1、衣与健康。如新衣服上有大量病菌,新买时,应先洗后穿,且孩子的衣服单独洗涤护理,衣服注意储存,出现霉斑会伤害到孩子;服装原料为棉、麻等,种植中使用杀虫剂、化肥和草剂等,导致农药残留于纤维中,伤害宝宝的皮肤;储存面料时使用的防腐剂,会导致过敏,呼吸道疾病。
2、食与健康。合理膳食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全面供给、平衡供给、合理烹调。
3、住与健康。如噪声影响身心健康,一般认为强度在55~65分贝以上的对人体会造成伤害的声音便是噪声。如水受到污染,人体的健康首当其冲受到伤害,有可能导致某XI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作为父母,我们要尽量避免噪声。孩子的生存空间不外乎三个:家居空间、社区空间、学校空间。家居空间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影响是第一位的;居住环境,孩子的玩伴应是父母选择住房的一个重要因数;优美的校园景观、奋发向上的同学、爱业敬业的老师构成整个学校空间。
4、行与健康。人的行为是健康状态的反映。对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着重在于培养行为,以促其社会适应。需要从同伴交往能力、抗挫能力、移情能力、自主决策能力能力等方面来培养。
(五)手拉手——反馈检验
1、帮孩子开启“我能行”大门。卢勤把“我能行”归为六种力量:一是赏识的力量——相信你能行。成人赏识的目光,能使孩子创造出奇迹;二是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充满自信;三是发现的力量——你是奇迹。学会用发现的力量,金子就在你身边;四是评价的力量——你真棒。评价是一种力量,适当的评价能生发出一种能力;五是合作的力量——朋友需要你。学会与人合作市成功的开始。六是创新的力量――你能做得更好。成功只留给那些具有我能做得更好的心态人。
2、幼儿心理健康标准检验。有正常的智力活动,能表现出与其年龄相符的行为和能力;乐于同人交往,如乐于交朋友、待人热情;情绪饱满愉快,如对事物能够表现出情绪安定、愉快、乐观向上;性格开朗活泼,如心情开阔、天真、乐观、积极向上、心地善良;能够悦纳自己,如自信心强,能努力地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有良好的适应性,如能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生活自理能力较强,面对困难勇敢克服;有正常的行为方式,表现为:行为举止与年龄相一致、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反应强度与刺激强度相一致、行为总体一致,不是忽冷忽热喜怒无常。
3、家长的角色。家庭环境中家长应扮演什么角色?孩子的朋友、孩子的领导、孩子的兼职教师、孩子的保健医生、孩子的榜样和导游。家长要尊重和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做孩子的朋友;平时做孩子的朋友,关键时做孩子的领导,在一些原则问题和重大事项上必须由家长做最终的决策,而不能迁就孩子的任性;做孩子的兼职教师,讲应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身教比言教更有效,更重要,每一位家长都应给孩子树立榜样,带着孩子去做;开明的家长不做“轿夫”,而当“导游”,引导孩子在人生旅途中前行凭借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向孩子介绍“旅行”路线;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95-269.[/M]
[2]吴增强等.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05).a,411-412.b,422.[/M]
[3]张瑞芳.纵观我国学前儿童家教的历史和现状[EB/OL].Http:///2009-07/09/content-3008304.htm,2009-08-24.
[4]杨浩然.家庭教育的金钥匙[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09).a,7-23.b,31—44.[/M]
[5]卢勤.好父母好孩子[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04).a,6-20.b,139-151.c,201-219.[/M]
[6]宋宁等.班级心理教育手册:幼儿版[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9(05).4-6.[/M]
[7]郑晓边.心理变态与健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6.[/M]
[8]李丹.学校心理卫生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08).252-271.[/M]
[9]乐茗.身边的危险之劣质童装[J].家庭教育.2008(1):26.
关键词 哈尔滨 学前家庭教育现状 问题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一个人的培养来说。教育机构的作用固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家庭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学前期的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习惯的养成等各个方面,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前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和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家庭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个生活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任老师,学前期的家庭教育更是这一切的基础和根本。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的育儿观念,家教理念也有了或多或少的转变。为了了解和研究这些变化,我们于2010年3月对哈尔滨市部分幼儿园进行了调查访谈。在对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了哈尔滨市学前家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二、调查访谈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形式从哈尔滨市尚志幼儿园、黑龙江大学附属幼儿园、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哈尔滨沙曼幼儿园及哈尔滨蒲公英艺术幼儿园5所幼儿园内随意抽取3~6岁小班、中班和大班400名幼儿及其家长为被试,按照性别、年级等人口学变量比例大致符合理论分布的原则,抽取一个具备相当代表性的大样本。本次调查发出问卷400套,收回有效问卷304套,均为有效问卷。其中,蒲公英艺术幼儿园22人,占总人数的7.2%,沙曼幼儿园46人,占总人数的15.1%,黑大幼儿园37人,占总人数的12.2%,师大幼儿园26人,占总人数的8.6%,尚志幼儿园173人,占总人数的56.9%。
三、结果
此问卷主要用来了解幼儿的家庭主要自然情况,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家庭结构、家长学历、家长月收入、家长年龄等)和基本家教理念两大部分,共30道题。得出这样的结果:
四、对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一)多数家庭普遍重视早期教育,但忽略儿童的劳动环节。调查资料表明,目前的幼儿家庭教育重智轻德,重知识轻情感的倾向明显好转,在德育方面“从小注意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占63.8%,77%的家氏最关注孩子品德的发展。调查中超过半数家长认为孩子做家务没必要、无所谓或顺其自然。家长的这种劳动育儿观念是影响幼儿是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重要因素。
(二)家长素质普遍有所提升,育儿观念有所转变。调查中选取2所公立园,3所私立园,家长的学历是本科和专科的分别占了46.7%,硕士上占19.7%,高中及以下占13.8%,说明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在大专和本科,家长素质的提高预示着育儿观念和方式的提高,如:88%的家长做事经常与孩子商量,44.7%的家长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种种调查结果表明家长能够按照比较科学的客观的角度来看待幼儿,也能够注意用正确的方式与幼儿交流交往。
(三)家长普遍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个适宜幼儿生长的环境非常重要,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让儿童自由的活动、学习、发挥本能,儿童能够更好的发展并得到完善。调查结果表明,智力投资已成为幼儿日常消费的主体,69.4%的家长每天有空就会陪孩子,每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低于1小时,主要从事讲故事、绘画、看电视等学习、娱乐活动。
(四)虽然家庭教育现状比较乐观,但有52.5%的家长想得到关于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可见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家长越来越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把关注孩子身体的目光转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必须更成为小儿之精神住家,不单是身体之住家而已。
五、改善幼儿家庭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育儿观念上和家长教养方式的转变是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综合变化的影响结果,政治影响经济,经济带动了教育,为此我们针对哈市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出的问题提出这样的对策:
(一)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大力重视学前教育,把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畴,重视学前家庭教育。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只有政治上有高度的方针,才能对教育起到实实在在的影响,学前家庭教育需要政治上的关注,看似小事并非“小视”,我们呼吁国家大力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优先发展教育”必先从最基础的学前教育人手,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真正做到教育从娃娃抓起。
关键词: 大班幼儿 文明礼仪教育 途径与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1)指出:注意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要着眼于长远行为效应,注重对其一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品质培养与终身受益的文明礼仪教育,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华上下五千年,素以“礼仪之邦”为誉。《论语・学而》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便是华夏文化与民族精魂的价值导向。幼儿阶段恰为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抓住关键时期开展礼仪教育,将使教育事半功倍,幼儿获益终身。
礼仪是指以建立和发展和谐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为主要目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以礼节、礼貌、风俗、习惯等方式固定下来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现代社会对礼仪的界定抛弃了传统社会等级观念和儒家道德限定,更强调互为平等、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倡导“以人为本”、关注自我价值,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显示其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
礼仪教育是根据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礼仪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以全面系统的影响,使之掌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模本等活动。幼儿园礼仪教育是引导学前儿童认识礼仪文化、实施礼仪言行的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学前儿童了解礼仪常识、掌握礼仪行为并内化礼仪情感。
一、现况分析
礼仪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德育的基础工程与意义途径。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的基本构想是以礼导行、以礼融德、以礼育人,遵循自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付诸实践,更多表现出论述性多、实践性少,规范性多、论证性少,概述性多、专题性少等现实问题。在幼儿园,幼儿常表现出礼仪意识认知不足、礼仪行为时有缺失,以及园本教育途径单一、内容涣散、不成体系;幼儿教师缺乏以身作则的自觉性与营造一体化教育环境的延展思维的问题。使得幼儿园礼仪教育抑或止步不前,或者若有若无。
我园自2005年开展幼儿文明礼仪特色教育。通过引进《幼儿礼仪》课程读本,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各领域,在且行且思中发现大班幼儿礼仪教育明显表现出:教师在组织活动中目标性不强、计划性不够、组织力匮乏,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延伸不充分等,并就此问题展开行动研究。
二、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阶段及其所处生态微系统,将礼仪教育定位于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及公共场所礼仪的三大模块。
礼仪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个由总目标统领、若干层级分目标关联而成的体系。学前阶段,其总目标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礼仪的重要意义和生活价值,了解日常必要的礼仪常识及行为表现,初步形成尊重礼仪的思想意识,养成礼仪行为习惯。落实在大班,即促进幼儿良好行为的规范与个性和谐的发展。
目标统摄教学内容的科学制定与具体规划,在该目标下,结合礼仪本质内涵与幼儿道德教育范围,得出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具体内容。幼儿礼仪包括生活礼仪、学习礼仪、运动礼仪、游戏礼仪,家庭礼仪包括敬老礼仪、待客做客礼仪、进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包括交往、公共秩序、公共环境。
三、实施途径与有效方法
关键词:游戏;幼儿;数学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178-02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以游戏为生命,多游戏,多快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也认为,“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发展”。将数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因此,游戏教学法是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那么,游戏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具有哪些功能呢?
一、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唤醒状态和认识倾向,是幼儿学习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因,是幼儿从事认识活动及其他活动的内在动力。由于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幼儿一般不会自发地对事物背后抽象的数学属性产生兴趣。如果将数学教育寓于游戏活动中,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背景下进行观察、体验、思考,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效果。
例如,游戏“找图形宝宝”将幼儿认识过的几何图形组合成某个造型,或者将幼儿认识过的几何图形分散地隐蔽在某个画面中,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分辨出有哪些图形宝宝并判定每种图形宝宝的数量。再比如,在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创设一个“超市”的情境,让有的幼儿当顾客,有的幼儿当售货员,通过“购物”这一主题和“选物”和“付款”的情节,让幼儿借助“选货”时将货品上的价格相加,“付款”时将所持的钱币与货品总价相减的具体过程,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兴趣很浓,久玩不厌。上述例子表明,生动有趣的游戏氛围,能很快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的学习,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
1.能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有部分幼儿由于受到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以自我为中心,倾听的习惯以及与小朋友的合作性比较差。幼儿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独立的选择活动和游戏,只有认真、专心的倾听,明确游戏的规则和玩法,才能在游戏过程中手脑并用,思维敏捷的完成数学任务。否则就不能顺利地进行。
2.能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幼儿园中,数学游戏活动是一项比较特别的活动。它带有明确的任务性,且游戏活动具有比较明确的规则、要求和评判标准。比如,在“按特征分类”的游戏活动中,老师会要求幼儿给一组物体照特定的标准(颜色或形状)进行分类,而不能随意乱分,否则幼儿就不可能理解其中所蕴涵的逻辑。尽管有的小班幼儿起初并没有明确的任务意识,不能完全听从规则,常常“自行其是”,但随着他们认识能力的发展,幼儿能逐渐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同时游戏还能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以幼儿个人之间或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奖励胜方的方式来组织游戏,比如,“开锁”游戏中改错题的速度和正确率,“碰球”游戏中回答问题的流畅性和正确性等。这样不仅能满足中、大班幼儿好强好胜的心理,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准确性,并巩固相应的数学知识。这对于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3.能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和动手操作的习惯。幼儿在游戏中动手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了才能把学数学变成自己主动探索的过程,让幼儿自己探索、发现数学关系,自己获取数学经验。这样幼儿才能获得主动的发展。这与幼儿数学教育原则“让幼儿操作、探索的原则”是相符合的。如游戏“变变变”,提供给幼儿长纸条、短纸条等有各种度量差异的可操作材料,让他们动脑筋想出各种办法把长的变短,短的变长;厚的变薄,薄的变厚;宽的变窄,窄的变宽。
三、发挥数学教育中多元整合的功能
整合课程背景下老师开展数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在主题活动中寻找素材点。而游戏教学是整合课程下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比如,在《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主题活动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先做10个大树的学具,其中第一棵树上有一只小鸟,让10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学具做大树,教师当伐木工人,伐“倒”第一棵小树后,小鸟飞到了第二棵树上,让小朋友根据游戏编一道应用题……直到把十棵树全“伐”完,小鸟也飞走了,应用题也编完了。通过这则游戏,幼儿不仅生动、形象的学会了10-1=9、10-2=8……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初步发展。在编应用题时有的幼儿甚至把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我想有个家》联系起来了,而这恰好是组织这次主题活动的教育目的――对孩子们进行了环保教育,使孩子从小养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就这样,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发挥了数学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双重功能,很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目的。
当然,在运用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游戏的主题不能太新奇,应尽量选用幼儿平常生活中较熟悉的、经常接触的内容为主题,如“找门牌”、“照相”、“购物”、“请客”、“开火车”等;同时游戏的内容和规则不要太复杂,应尽量简单明了,让幼儿很容易明白玩的是什么、该怎么玩;同时尽可能的增大游戏中的数学活动分量,让幼儿有比较多的机会学习数学和发展智力。否则,幼儿就会因为注意力和兴奋点过于集中在游戏的动作、材料、情节等方面而淡化了游戏的数学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慧和,张俊.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赵振国.幼儿园整合课程中的数学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2,(7).
一、奖励概念的界定及其分类
研究者对于奖励的界定有多种方式,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界定,是指施于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的事物,侧重的是奖励的象征物;另一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解释,是指对个人或集体正确、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或表扬,侧重奖励的过程,强调奖励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德育方法。〔2〕教育研究者比较认可后者对奖励的解释。檀传宝认为奖励是德育众多具体方法中的一种,指通过一种积极的强化方式来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教育方法,意味着对学生的正确认识和行为的肯定或较高评价。〔3〕笔者则将奖励界定为在幼儿园德育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积极道德行为表现(与不道德行为相对)进行表扬与肯定的方法。
认知学派认为奖励可以分为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并强调内在奖励的作用。行为主义者则认为奖励可以分为物质类奖励和非物质类奖励。物质类奖励包括奖品、奖状和额外获得的自由时间等。非物质类奖励包括得到教师的注意、表扬和鼓励等。〔4〕以上是根据奖励象征物的形式来划分奖励的类型。而从奖励的实施性质看,奖励包括控制型奖励和信息提供型奖励,前者指向奖励幼儿的道德行为过程,后者偏重奖励幼儿的道德行为结果。〔5〕
二、幼儿园德育中有效运用奖励的意义
1.从德育的本质特性来看,奖励是开展幼儿园德育必需的方法,具有必要性
刘铁芳认为,道德教化直接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形态,调节生命的肉身形态与价值形态的冲突,谋求个体生命的内在和谐,谋求个体在世界之中的合理、幸福生活。〔6〕檀传宝也认为,德育应回归对人生的关照,精神性或价值性是道德生活与教育的本质,而精神性的核心是精神家园或终极价值的不可或缺性。〔7〕因此,从本质意义上说,德育是要教人尚善崇美,帮助人获取幸福感,德育的过程应该是和谐、舒适的,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个体德性的完满。
每一个教育过程都少不了对教育对象的评价。来自权威者的评价能让受教育者明白自身的水平和处境,帮助受教育者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对受教育者作肯定或否定评价,这在教育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不可否认,奖励能使幼儿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8〕没有任何赞扬、肯定,充斥着否定、惩罚的德育活动无法培养出诚心向真、向善、向美的真德性。因此,奖励对幼儿园德育来说是必要的。
2.从奖励的效用来看,奖励的运用可以强化幼儿的积极道德行为,具有有效性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往往重复能够得到奖励的行为,避免重复要付出代价和受到惩罚的行为。奖励确实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一旦教师对幼儿的积极道德行为及时给予恰当的奖励,即强化,幼儿就能获得自信和愉悦感,从而不断重复和保持这些道德行为。这种现象在幼儿园并不少见。
根据操作学习理论的观点,人们在不期待即时报酬的条件下也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这是因为先前的奖赏已经使相应的行为得到内部强化。也就是说,也许幼儿之前的道德行为是建立在追求奖励的动机之上,但是奖励同时也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机生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最后幼儿会因为道德行为本身的愉悦感与满足感而持续这种行为,进而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力。因此,奖励具有强化促进的力量,可以有效强化幼儿的积极道德行为。
3.从幼儿园德育对象——幼儿的年龄特点看,奖励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适宜性
对幼儿的道德教育不能光靠口头说教,还需要一些切实可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效方法。根据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学前儿童年龄尚小,其理解能力差,抽象思维发展水平低,难以对自身行为进行判别和反思。有研究指出,学前儿童基本处于道德判断的“无律”和“他律”阶段。幼儿道德行为的形成需要成人的评价和干预,需要以成人的评价作为参照。
另外,幼儿虽然思维尚未发展成熟,但是可塑性强,模仿力强。成人的赞许和肯定是幼儿的社会性需要之一。奖励对于幼儿具有积极意义。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受到教师奖励的行为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而幼儿良好的观察和模仿能力也为他们提供了模仿的可能性。
总体而言,奖励作为一种德育方法,对于幼儿园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因为在理解和运用奖励上的一时偏差,导致幼儿园教师对奖励产生偏见,甚至对奖励敬而远之,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奖励策略本身不存在不妥之处,关键要看教师能否合理有效地运用奖励策略,提升幼儿园德育质量。
三、在幼儿园德育中有效运用奖励的策略
综观檀传宝、郑三元、莫源秋、周小宋等人的研究,结合自身对幼儿园德育实践的所见与所思,笔者认为,实施有效德育的前提是幼儿园教师必须将幼儿视为独特的有自身独立人格和自尊的个体,充分尊重每一个幼儿。在此基础上,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德育实践中运用奖励时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奖励频次得当
有的教师在德育中滥用奖励,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有奖,上课坐得端正有奖,游戏时不跟同伴打闹有奖……有些教师尤其喜欢频繁使用事先许诺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幼儿,如“你不跟小朋友抢玩具,老师就奖你一朵小红花”,“你要是能吃完一碗饭,不浪费粮食,老师就表扬你”,“你不哭了,老师就奖你自由活动”……这种对奖励的滥用容易产生“德西效应”,〔9〕一是导致奖励变得微不足道,对幼儿失去原有的吸引力;二是使幼儿对奖励产生依赖心理,被奖励所左右,甚至把得到奖励看成是学习的目的,产生对奖赏物的关注与贪求,一切以奖励为目的,丧失内部动机。
要做到奖励频次得当,必须把握奖励的时机。如果幼儿没有内在行为动机,或者内在动机不强,教师不得不从外部激励幼儿,推动幼儿道德行为的产生和保持,这时采用奖励是必要的。但如果幼儿已经认可道德行为本身,已经具有内部动机,此时就没有必要奖励幼儿,以免弄巧成拙,不仅不能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削弱幼儿的内在动机。
2.奖励程度得当
人的发展是多样的,幼儿园教师要以多元智能观作为指导,多对幼儿作纵向评价,奖励幼儿在道德上的每一点进步。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喜欢横向评价幼儿,往往会导致幼儿产生消极体验,因为在一些幼儿得到奖励的同时,其他幼儿可能会受到伤害,因此教师应该慎用横向评价。
教师奖励幼儿的程度要与幼儿的表现相一致,不能不负责任地夸大其辞,给幼儿留下不真诚的感觉。久而久之,这种过度夸大的奖励会丧失奖励的作用。
教师对幼儿的表扬应该越具体越好,让幼儿充分了解自己得到表扬的具体原因,这样不但能让幼儿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以便更好地坚持下去,而且还能增强幼儿的积极情感体验,因为幼儿能从中感受到教师确实是在关注自己,注意到了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比如,一名幼儿摔倒了,另一名幼儿跑过去把他扶起来。如果教师见到后说:“你今天真乖!”幼儿往往不明白“乖”是指什么,奖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教师说:“你今天把小朋友扶了起来。你做得很好,老师很高兴!以后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也要像这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种方法既表扬了幼儿,又能强化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行为。
3.奖励形式灵活多样
教师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要多方面考虑幼儿的需要和兴趣,采用多种形式奖励幼儿。奖励的形式包括有形的物质奖品(如小红花)、自由活动时间和社会性奖励(如口头表扬、点头赞许)等。有时教师还要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教师提供的奖品,因为如果幼儿对于奖品不感兴趣,觉得奖品太乏味,奖励就会失去激励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奖励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幼儿将行为动机内化。因此,在奖励类型方面,教师应该适当减少物质奖励,多采用精神性奖励,因为精神性奖励更容易强化幼儿的内部动机。从实施性质来讲,教师应该多采用指向行为过程的信息提供型奖励,少采用指向结果的控制型奖励。虽然控制型奖励便于教师实施,但是对幼儿的道德发展来说,信息提供型奖励更为有益。
4.奖励公平、公正
奖励实施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是有效实施奖励的关键。如果奖励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会使奖励失去权威性,致使奖励的作用大打折扣。另外,教师要尽可能扩大受奖励幼儿的范围,照顾到更多幼儿的感受,促进全体幼儿的道德成长。莫源秋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调查研究的半年时间里,小班约有15.7%,中班约有23.5%,大班约有28.6%的幼儿很少或者基本没有得到过教师的奖励。这意味着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漠视甚至放弃了对这些幼儿道德发展的关注。扩大奖励的覆盖面,使更多幼儿受益,这是急需引起教师重视和改进的问题。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定一种合理的奖励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奖励制度能得到大多数幼儿的认可。另外,教师还要尽量考虑大多数幼儿的情绪和感受,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并适当扩大奖励的覆盖面,让更多幼儿拥有自信与成功的体验。处于这种奖励氛围中的幼儿,其积极性和自主性将会大大增强。
5.家园德育一致
家长与教师教育的一致性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者认为,比较而言,教育的一致性越强,教育的效果越好。〔10〕在德育方面也如此。如果家长与教师对幼儿道德行为的奖励标准一致,幼儿的道德行为将更具有稳定性。如果两者的标准处于分歧甚至是矛盾状态,幼儿的行为在幼儿园能受到表扬,在家里却受到冷遇(比如教师肯定幼儿与同伴分享玩具的行为,但是家长因为怕幼儿弄丢、弄坏玩具而不主张幼儿这样做),那么幼儿容易在道德认识上产生混乱,甚至形成矛盾人格,导致幼儿道德行为不一致,道德发展滞后。这正是幼儿的道德行为缺乏跨情境性的原因,因为家园德育工作没有达成一致,幼儿在幼儿园和家里自然会表现不一。作为专业教育者,教师最好能主动与家长联系,促进家园在德育方面达成一致,形成作用于幼儿道德发展的合力。应该说,家园合作的一致性越强,合力就越大,幼儿的道德发展自然也会更好。
6.恰当整合其他方法
奖励仅仅是教师实施德育的诸多手段中的一种,只有与其他教育手段(如批评、情境陶冶等)有机结合,遵从最优化整合等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奖励较偏重外部强化,过多地依赖这种德育方法,容易让幼儿产生依赖心理,“一心一意以奖励为目标”。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还是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让幼儿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力量,充分感受到道德行为本身的乐趣,由此形成稳定而持久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学习是人类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获取的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狭义的学习,指的是学生的学习,在各类学校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接受前人积累的文化经验,以发展个人的知识技能,形成符合社会期望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学习使人各方面获得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儿童的年龄段为0-12岁,此类人群都是正处学龄前和小学的阶段。
学龄前儿童大都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周围的一切新鲜事物都感兴趣。他们正处在性格形成发展的时期,可塑性强,缺乏知识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模仿性又强。在这段时间内,老师、父母的言行、性格及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独立性,希望别人尊重、信任他们。儿童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若受到鼓励,就会形成主动性,为他将来发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学龄期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如果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获得熟练技能和智慧,就会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为将来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常常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下进行的。提高学习质量要以贯彻“以孩子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多方位的有用人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造就人,把培养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放在重要地位。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当中,家长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影响未成年人的品格、情感、思想,对生活、学习、劳动等各项习惯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家长应该先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培养谦让品质。尊重孩子的人格,增加了解,沟通和疏导,期望不能过高;学会倾听、理解、建议;适时激发、夸奖孩子;不能粗暴施教。成功的父母都是在不断自我学习中提高的。要鼓励孩子去战胜困难,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和保护,要养成好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儿童是人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父母重点要培养孩子在学习中勤于思考、攻克困难的习惯;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神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父母要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帮助孩子适应素质教育下的应试教育。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更重要的是意志、品德、抱负。这些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父母除做好表率外,还要让孩子多学习,学会正确看待社会和自己。家庭教育要努力创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建设学习型的家庭。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学校教育应立足儿童终身发展,方能使儿童受益终身。
小学阶段的教育很可能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实施“健康、快乐、体验”的素质教育理念,并贯穿于管理和教学的各方面。研究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为孩子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要积极与孩子们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习惯、家庭等问题。备课时合理地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成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发展。
对于儿童来讲,发展教育事业重点是德育教育,让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学前教育,为儿童健康幸福成长实施快乐的启蒙教育;义务教育,是让所有孩子获得公平及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出拥有健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的人才。帮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和发展中赢得主动。关注儿童终身发展,也是实现儿童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重要保证。
教师要灵活科学地运用教材,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它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内容的填鸭式教学,而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质疑的问题进行思考、设计、操作、分析,而得到知识。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者,潜心研究,把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我们教育教学的首要原则。
【关键词】:家庭教育 习惯养成 小学低年级
【正文】:
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孩子人生长河中的重要经历之一。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对孩子更是寄予了厚望,“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怎样帮助孩子顺利进行“幼小衔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健康快乐地度过小学阶段,低年级时的家庭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接触到众多的学生和家长,家长们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存在着误区。重智力轻德育、重成绩轻能力、重言传轻身教,重身体轻心理、重压制轻沟通等现象十分普遍。
这个客观事实告诉我们,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就必须正视家教中的误区,摆正家长的教育心态,找寻积极有效的教育手段。
一、小学低年级段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低年级就是指小学一、二年级,此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建立在学龄前儿童的基础之上,因此,他们的心理必然还保留某些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此阶段,学生身体发育处在平稳发展时期,而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阶段,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但注意力不持久;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
心理学家指出: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是按不变的顺序展开的,而这个顺序是生物学上成熟的结果,是儿童社会心理发展的需要。个体在成长中的某一段时期,其成熟程度应该适合某种行为的发展;如果错失发展或学习的机会,其损失甚至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 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主要面临入学适应性问题、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感觉统合能力培养几个重要发展性问题。家长如果能掌握孩子在此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正确看待孩子在小学低段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问题,采取有效正确的教育措施,才能真正帮助孩子
二、小学低年级段家教误区及应对策略
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儿童的健康人格的形成举足轻重。家长们对孩子满怀希望,舍得投入时间、精力、物力、财力,由此也出现一些无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需要,拔苗助长、压抑孩子个性健康成长的现象。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家教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重智力发展轻情商培养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常把孩子视为小公主、小皇帝。我们常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你只管好好学习,其他都不要管!”殊不知这样做却扼杀了孩子的能力,阻挡了孩子前行的道路,折断了孩子腾飞的翅膀。
1、包办过度,孩子不懂自理
进入小学一年级,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聪明活泼,成绩不错,但就是经常丢三落四,忘带作业、找不到学具、放学离开后又返回教室取水瓶……有的孩子甚至到了高年级时还不会自理,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和校园生活。家长觉得这是孩子粗心马虎,大了自然会好,其实这恰恰是最重要,而家长又最易忽视的习惯培养问题。
这类孩子的家长有一个共同点特点:对待孩子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不给孩子独立完成的机会。孩子的生活起居、都由家长包办:睡觉时帮着脱衣;起床时帮着穿衣;吃饭时一口一口地喂;写作业时陪着,书包也是家长收拾。孩子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伊勒阿特说:“成功的习惯其本身就是成功的最大原动力。”在小学低年级不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生都会受影响。
应对策略:家长对孩子不要过度保护,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发展各种认知能力。
例如:睡觉前不要说:“快刷牙,快洗脸!”可以问:“孩子,睡前还有什么事没做吗?”写完作业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可提问孩子:“明天有什么课?还要带哪些东西?”重复相信孩子,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安排,会更有兴趣和成就感,久之自然会提高自理能力。
2、唯子独尊,孩子不会交往
我曾教过的学生小宇,一年级刚入学时,老师就发现她是个特立独行的孩子,上课迟到、随意发言,课堂要求也需老师单独为她重复才能听进心里去,并理所当然地。因为她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与同学们相处时也不怎么受欢迎。和她的家长沟通,才发现小雨从小身体不好,家人对他十分溺爱、照顾,事事顺从,对孩子的要求从不拒绝。
从孩子的天性来说,都是乐群好交的,那些孤僻离群、不会与人相处、不会平等待人的孩子大多数不是缘于天生,而是由于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所致。由于家长长期娇生惯养、放纵不管,使孩子非常任性,喜欢独来独往,生活中只有自己,很少想到别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很难与人合作,很难适应社会。
应对策略:家长要改变观念,培养孩子责任感和自理能力,激励孩子的交往兴趣和欲望,家长应鼓励孩子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和同龄人聊天、游戏、出游。在群体之中要平等相处,这就克服了独生子女本身的不足。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如穿脱衣服,系鞋带,自理大小便,整理书包,还要训练速度,不仅要会,而且要快。另外教会孩子遇到困难寻求帮助,课间要先上厕所、做好课前准备再进行喝水、游戏等活动。
3、扼杀想象,孩子不敢创新
孩子经常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和念头,这些想法也许看起来很荒唐,甚至不着边际,但这是孩子创造性的体现,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绝好机会。一些父母认为孩子的怪念头是在胡闹而阻止和训斥孩子:“别动,你干不了!”“这么脏,快扔了!”就会把孩子的创新意识扼杀在摇篮之中,让孩子不敢再有这些奇怪的念头,更不敢创新了。
应对策略:父母应该赏识和鼓励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如果父母能够适当引导,会激发孩子更具想象力的创造性思维。
(二)重知识成绩轻学习能力
上学之后,孩子的学习任务比以前要重很多,学习成绩也成了人们评价孩子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每到过年,亲友相聚,见了面总会问及孩子的成绩,不只孩子压力大,爱面子的家长们也是倍感压力,如此高程度的重视,也造成了一些家长不健康的教育方式。
1、面对学习中的错误一味指责,没有方法指导。
一个聪明的孩子可能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学习成绩暂时不是太好,如字写得比较慢、没听清老师提的要求等等,这时家长可千万别着急上火、训斥打骂孩子,应该想一想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帮助孩子解决他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此时的孩子需要的不是训斥,而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2、检查作业过细或放任不管
对于如何检查孩子的作业,家长们存在两种误区:一是检查过细。家长天天帮孩子检查,把错误直接告诉孩子,并监督孩子订正。孩子交上去的作业基本上是全对。二是放任不管,任孩子自己做,认为将错误展现出来,方便老师掌握孩子学习的第一手材料,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妥当。孩子的作业,如果家长过问的太多,孩子会有依赖心理,一有不会就会问家长,培养不了。可完全不检查的话,孩子会认为作业并不重要,做的潦草、不用心,不光知识巩固不及时,还养不成踏实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应对策略:在小学低年级段家长要如何帮孩子检查家庭作业呢?建议家长要检查,但只负责检查作业的工整性和完整性,不检查对错。因为只要是孩子怀着认真态度书写完成的作业,他已经学会的知识基本不会有问题,而有难度的题目孩子也会自主思考,就算有错误,他也会在第二天老师的讲解中找到答案。经历了这个思维过程,孩子靠自己的能力学会了知识,会获得高成就感,也充分地培养了孩子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三)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
一个健康的儿童,既应该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儿童,也应该是一个“愉快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儿童。一些家长对孩子饮食起居照顾的无微不至,孩子身体健康稍有不适就到医院检查治疗,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在孩子的身上毫无怨言,但却不肯抽出半个小时陪孩子游戏、与孩子谈心,至使孩子与我们越来越疏远。
应对策略:家庭教养方式必须遵循父子两代高度双向沟通原则,父母要重视儿童的愿望、请求和观点,重视与儿童的共同活动。父母可以多与孩子聊聊天,听听他的心里话,和孩子做做游戏,让孩子把父母当做朋友。
(四)重批评教育轻以身作则
有的家长遇到孩子犯错,就马上批评指责、说服教育,甚至专门在外人面前指责自己孩子的不是,目的是为了刺激孩子,而这恰恰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久之,孩子会变的自卑内向,不爱与家长交流。
还有的家长一边看电视、玩电脑,一边还指责孩子不专心学习、沉迷动画片。这样的批评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孩子看到的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家长。
应对策略:孩子也希望获得尊重,得到家长的高度评价,这种需要获得满足后,孩子会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孩子会随着这种积极快乐的情绪体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刚入学的孩子,一般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稳定性也差。所以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要尽量避免在一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是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久而久之,对孩子注意力的养成便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结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培植儿童的时候,若拘束太过,则儿童容易枯;如果让他跑,让他跳,让他玩耍,他就能长得活泼有精神。”的确,教育就是一门艺术,家庭教育是陪伴孩子整个童年的艺术。为了孩子能在长大成人后拥有幸福生活的本领,为人父母当为之思考、努力,找寻家庭教育中的正确方法。
【参考文献】:
1、《儿童心理学》
2、《陶行知教育文集》
作者简介:
王静,女,33岁,大学本科,小教一级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从事班主任工作15年
一、教育教学工作
(一)抢抓机遇,固本强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1、狠抓“两基”巩固提高,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我县始终将“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机构不撤,人员不散,力度不减”的要求,进一步落实“两基”工作责任,努力提高全县“两基”水平。今年,省政府对我县的“两基”工作进行了复查年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临迎检工作第一线,出谋划策,精心指挥,使广大教师受到极大的鼓舞,增强了做好“两基”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经过全县上下一致的努力,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我县“两基”工作的各项指标全面达到评估要求,以全市最高分通过了复查年检。
在狠抓“两基”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加大职业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力度,积极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县职业中专大胆改革招生办法,拓宽招生渠道,从今年起实行了春秋两季招生。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大力培植机械加工和工模等省重点建设专业,购置了10万元的数控车床、普通车床和铣床;实行了灵活的办学形式,坚持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强化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提高了毕业学生的就业率。
普通高中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我们按照“高中做优做强做大”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狠抓龙南中学的提质扩容工作,加大力度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育人效益,以满足我县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
学前教育形成了以公办园为骨干、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的格局,新建上规模上档次的托福幼儿园、金钩幼儿园和实验幼儿园相继投入使用,他们与县幼一起,成为我县幼儿园的领头雁,引领着我县幼儿教育事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今年3月,举办了全县幼儿园(学前班)教师说课和健康教育培训班,共有近80位幼儿教师参训。目前,我县县城学前教育普及率达100%,全县学前儿童三年受教育率达到68%,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达85%,学前幼儿入园率的大幅提升,基本实现了普及学前教育,为我县基础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我县被评为赣州市幼儿教育先进县和江西省幼儿教育先进单位。
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一是加强了德育工作。龙南中学、程龙初中、南亨初中、龙师附小、实验小学、里仁中心小学等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强化了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2009年全县共有72位同学获省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二是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深化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改革,逐步摒弃以考分作为唯一尺度的评价办法,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多样化、多元化、全息性、发展性的评价手段。三是通过组织参加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全面展示了我县的素质教育成果:在江西省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县有1件作品获二等奖,多件作品获市级奖;在全市中学生英语听力竞赛中,有47位同学获一、二、三等奖;在赣州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竞赛活动中有7位同学获奖;在2009年全省小学生学具操作竞赛中,共有9位同学获省市一、二、三等奖,63位同学获县级奖;2009年12月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团县委联合举办了全县中小学生交通知识竞赛。四是开展创建文明校园和德育示范校活动。龙南中学、龙南二中、程龙初中、里仁中心小学已申报第四批市文明校园、德育示范校;三中、附小、实小、镇三小被省教育厅列为首批建设中的义务教育阶段省级示范学校。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全国初中物理应用知识竞赛、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我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8人荣获国家级三等奖,近20人获省级奖。今年中考,全县总分629分以上的特优生有138人,居全市第6位;高考成绩再创辉煌,本一上线人数56人,跃居全市第5位,比去年的第13位前移了8位,本二上线人数173人,位居全市第7位,比去年的第9位前移了两位,远远超过了宁都、于都、大余、崇义等县,跳出了徘徊多年的教育低谷,教育教学质量已进入了全市中上水平。
(二)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教育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1、积极做好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准备工作。为确保新课程改革工作能顺利推进,县教育文化局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领导和规划,制定了新课程改革方案和教师培训计划。为了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加强对课改教师的培训。今年暑假期间,选派了16位中小学教师参加省级新课标培训,组织了364位教师参加市级新课标培训;8月15-18日,又举办了县级新课标培训班,共有353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此外,我们于今年4月组织了30多位教师参加了全市教学改革示范校开放日活动,对全县创新教学的全面铺开、深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深入持久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们积极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五种精神”(即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责任感,涌现了一批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在第2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积极参与了“四个一百”评选活动,龙南中学叶晓明等6位教师被推荐参加市“师德标兵”的评选,同时对25位县级“师德标兵”进行了表彰。在赣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语言竞赛中,我县获团体一等奖。此外,狠抓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暑假期间,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了全县中小学校长研讨班,共有39位校长参加了研讨;聘请市语委专家,对589位中小学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到目前为止,我县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达二级乙等以上的共1544人,占专任教师的92.6%;其中语文教师581人,普通话测试达二级甲等以上的450人,占语文教师的77.5%,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继续采取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多种途径,加大了教师学历培训力度,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和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率达到13.1%、24.6%,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在
3、继续积极调整中小学校网点布局。按照《龙南县进一步调整中小学网点布局和精简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实施意见》要求,2003年秋季全县调撤学校5所,学校数由2003年秋的117所调整为2009年秋的112所,班级学生数由45人提高到46人,优化了现有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4、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了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民办教育。学前教育发展成为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的局面。今年5月,县教文局下发了《关于规范我县民办学校(幼儿园)审批办法的通知》,加大了对民办教育机构的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了我县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
(三)突出管理重点,强化管理措施,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规范
1、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去年9月以来,县教文局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全县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督查,通过查课表、检查作业批改、教师教案、学校领导听课及与师生座谈等方式对学校教学工作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督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2、狠抓课堂教学创新和课型创新研究工作,强力推进教研教改,教科研风气浓厚。近年来,我县获国家级立项课题1个,省级立项课题35个,市级立项课题48个,教科研已蔚然成风。
3、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学校财务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义务教育阶段非贫困乡镇中小学严格执行“一次性收费”,贫困乡镇严格实行“一费制”;各中小学积极推行收费公示制度和收费监督员制度,建立健全学校收费管理领导责任制。我局下发了《关于防控和治理教育乱收费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为治理学校乱收费,加强学校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注重协调发展,健全工作机制,其它各项工作全面进步
1、龙南中学新校区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龙南中学新校区工程分二期建设,首期校园面积15.57公顷(约233亩),先建26000平方米的北教学楼、5400平方米的图书馆、12000平方米的实验楼、5000平方米的行政办公大楼、21720平方米学生宿舍、400米田径场。第一期北教学楼a区主体工程已完工,装饰工程在2009年12月底完成;北教学楼b区主体工程已封顶;实验楼在2009年12月20日封顶;图书馆主体工程在2009年12月20日封顶;学生公寓1#、4#、5#、6#楼,学生食堂1#楼在2009年11月9日完成招标,且已动工建设;由于
行政办公大楼的基础处理——强夯较复杂,影响了办公大楼的开工建设,行政办公大楼在2009年12月25日完成招标。完成龙南中学新校区第一期主体工程建设据估算,约需投入资金6000万元左右,今年筹资3000万元左右(其中开发银行1000万元,市商业银行1950万元),资金缺口约3000万元。
2、校建工作保质保量。我县通过认真学习贯彻省、市关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管理细则”的精神,提高了建筑工程质量意识,加强了中小学危改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了危改工程质量责任制,严格按国家有关建筑程序的规章办事,今年所有开工的危改项目都履行了公开招投标制度,所有竣工项目工程也实施了工程造价审计程序,确保了危改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了危改资金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我县全年共筹措中小学危改资金289万元,动工改建校舍5210m2,全县中小学校舍危房面积减少6414
m2,危房比例下降到0.83%。
3、包乡扶村工作注重实效。成立了农民知识化工程培训机构,有培训计划,有培训场所,培训场所有桌凳、黑板、讲台、电视、vcd等;开展了10次培训活动,有记录,经培训的农民能够掌握1—2门实用技术或务工技能。建立了图书阅览室,藏书500册,订有3份报刊。完成了包扶村的“三清”工作,通村主干道、沿路无杂物、垃圾等,村内无成片暴露垃圾、污泥和路障。同时,县教文局还下拨了新农村建设启动资金2万3千元,用于粉刷外墙,建球场和公共厕所、砌垃圾池。
4、安全稳定工作常抓不懈。我们积极组织各中小学开展禁毒、普法、安全教育、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工作,并与中小学校长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状。为确保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我们对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拉网式的安全大检查。2009年11月15-19日,组织四个专项督查组,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食堂卫生安全工作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督查共发出整改通知书38份;12月8-10日,联合公安、工商、建设、司法、卫生等部门开展了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共发出整改通知书23份。
二、文化工作
(一)群众文化工作有声有色
1、开展了“文化三下乡”活动,电影公司、电影院深入农村放电影116场,观众34800人次;组织长青艺术团、龙南镇社区进行文艺巡回演出,共演出18场;县图书馆精心挑选了科普图书800余册,编印了《科技文摘》500多份,利用乡(镇)圩日向广大农民免费阅读和免费发放科技资料,共接待农民读者1800多人次;组织老年夕阳红书法小组到农村为农民免费书写春联220对。
2、五月份,与吉祥超市联合举办了“吉祥杯”青年歌手大奖赛;六月份,与县妇联联合举办了“家家乐”才艺表演赛;积极辅导和协助龙南镇金都社区、金水社区开展庆“七一”文艺专场演出;与县妇联组织了城镇社区文艺汇演,有5个社区参加了演出。通过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活跃和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3、为庆祝建国55周年,我局与县文联、团委、妇联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①开展了“宏昌杯”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赛,共展出作品35件;②举办了迎国庆“中国人寿杯”卡拉ok大奖赛;③积极协助有关单位举行了“迎中秋庆国庆”外引内联联欢文艺晚会,演出的节目内容积极向上,形式多样,既增加了节日的气氛,又丰富了外引内联企业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4、与县民政局联合组队参加了赣州市首届社区文艺汇演,参演的节目《丰收舞》获优秀表演奖。
5、为迎接世客会,9月份,与县委宣传部联合在县文化广场举办了“当好东道主,开好世客会”专题文艺晚会;积极协助辅导迎宾队(腰鼓队、乐队、秧歌队)的排练和演出。11月20日,在关西围各演出队以崭新的面貌,热烈的气氛,独具特色的迎接方式,得到了市、县领导的表扬和海内外客家乡亲的一致好评。
6、认真组织好文艺创作活动,6月份,召开了全县文艺骨干创作座谈会,并创作了小戏《画船情歌》,舞蹈《竹妹子》,三首歌曲《亲亲客家人》、《山村客家围》、《走到一起来》报送市文化局,有二首歌曲获三等奖。
7、“六一”期间,开展了全县少儿美术、书法、摄影作品比赛活动,并选送了60多件作品送省参加比赛,荣获组织工作奖,参赛作品获一等奖8件,二等奖9件,三等奖13件,优秀辅导奖20名。
8、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做好了县图书馆的评估定级工作,7月份顺利地通过了验收,并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县图书馆在经费较紧的情况下,订阅各种报纸22种,杂志期刊100种,购进新图书200多册,藏书量比上年有所增加,全年借阅书刊51059册次,按待读者56107人次。6月份,积极开展了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
9、积极开拓电影市场,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全县农村电影放映队14个,能正常地开展放映活动,同时,抓好爱教片的放映,共放映爱教片1076场,观众达537283人次。
(二)文博工作有模有样
1、为迎接世客会,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投资近400万元对关西新围进行全面维修,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我局请省文物保护中心做好了《维修设计方案》及《维修施工图》,通过招投标,确定由浙江匀碧古建工程公司为施工单位(具有文物保护一级施工资质),在修缮过程中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及“修旧如旧”的原则,强抓进度,严控质量,经过几个月紧张的施工,10月中旬全面完工,围内外面貌已焕然一新,兴建了停车场、公厕、旅游示意图、指示牌、标识牌、添制了必要的消防设备,世客会期间,得到了各级领导、文物专家及海内外客家乡亲的一致好评。
2、根据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整改意见,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玉石岩附近村民采石爆破、严重威胁文物安全的行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与公安、矿产等部门联合执法,对业主进行了行政处罚,并在保护范围外划定界限,责成业主竖立石桩、架设铁丝网,在同一山体不得采石爆破,确保文物的安全。
3、5月份,与公安消防、旅游等部门对我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一次消防安全大检查,特别是加强了对国保单位关西围、燕翼围内住户的防火安全教育,对围内存放的柴草、木料等进行了清除,对乱拉乱搭的线路进行了整改,消除了火灾隐患,还与当地政府签订了文物安全责任状,进一步落实了责任状。
4、开展了全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同时,对馆藏文物进行了清点,重新造册建帐。
(三)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有条有理
1、加强了对从业人员法律法规的培训,共组织了三次文化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培训会,4月、7月、12月份参加了县法制办组织的在县城滨江广场开展的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打印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宣传资料3000份。
2、与工商、公安、卫生防疫等部门联合加强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开展了“校园周边百日整治行动”,较好地维护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3、加强了对娱乐场所安全检查,与公安消防、工商等部门开展安全大检查5次,对少数娱乐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限期进行了整改,各娱乐场所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4、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积极开展了“扫黄打非”行动,有效地净化了文化市场。全年开展集中行动8次,查缴非法音像制品1500盘,查封电脑主机13台,取缔无证黑网吧一家,二家无证民间演出小团体。
5、对网吧进行了专项清理整顿,在公安、电信部门配合下,对网吧实现了零时切断网络信号,解决了超时经营的问题。加大了执法力度,与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集中行动,不定期开展突击检查和集中打击行动,对13家违规网吧进行了查处,对2家严重违规的给予了停业整顿,通过有效的管理、整顿,未成年进入网吧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6、认真做好文化市场执法检查等月报表,并按时按要求完成了文化市场基本情况统计报表,2009年被省文化市场局评为“文化市场网站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五、存在问题及不足
1、师资流失,数量不足,学科不配套,整体素质偏低,年龄老化。教师队伍中第一学历为大专或本科的教师为数很少,这是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高中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高中教师趋紧的矛盾将更为突出。
2、教育教学观念陈旧。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的头脑仍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旧观念、旧思想,工作的创新精神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们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
【关键词】幼儿;养成教育;家园合作方法
养成教育就是教师根据幼儿德育的任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把当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转化为幼儿道德品质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包括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习惯、学习习惯等的培养。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绝了,不易变。这充分说明了幼儿时期是开展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和养成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在幼儿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行为习惯从小抓、抓得小、抓得细,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个性社会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有鉴于此,在现今幼儿园教育中一直非常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园期间孩子们往往表现得谦让、礼貌、守序,懂得团结、互助……但我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与在幼儿园时大相径庭,良好的行为没有迁移到家庭和社会中。若要提升幼儿养成教育的效果,使其在幼儿园的良好行为表现真正发展成为一种习惯,就需要幼儿园与家长进行全面、深入地沟通,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了解相关常识、纠正其教育行为的偏差。但目前,幼儿园与家长沟通方式的单一和渠道的不畅通使得很多家长甚至一个学期都不曾与教师有过正面的直接沟通,这大大阻碍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迁移,导致幼儿自理能力较差,各种习惯不尽人意,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孩子的终身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与家长进行多渠道、多方位、深层次的有效沟通,建立起长期、相对固定的沟通机制,一定会有效提升幼儿养成教育效果,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在培养目标上取得共识,实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幼儿园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而家长则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在教育中随意性较大,有些家长对孩子另有期望与要求。如: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多识一些字,多学到一些知识,认为孩子大了自然就什么都懂了,而幼儿园则注重在游戏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认为习惯的养成应从小抓起;幼儿园教育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有的家长却教育孩子不能吃亏;幼儿园培养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尽量学着自己做,而家长则往往包办代替。如果家庭和幼儿园在培养目标上不能取得共识,就谈不到形成合力去教育孩子,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为了让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的阶段养成教育目标,有的放矢地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各班可以以月报形式列出当月的重点培养目标,再分发给父母,例如:小班入园第一个月关于培养孩子的初步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目标是知道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学习自己独睡等,让家长在这些具体的培养目标上与幼儿园取得共识,从而家园同步教育,有效提升养成教育效果。
二、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技巧
幼儿园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一些活动。如“元旦”、“六一”、“美食节”、“毕业式”、“开放教学”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可亲自感受自己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和发展水平,从中发现许多在家里看不到的情况,发现孩子的优点,同时也看到差距与不足,从而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再通过与教师的座谈与沟通,学习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更主动地、有针对性地与幼儿园配合教育。
三、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常识,提高家长对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
(一)积极开展家庭教育讲座
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可以邀请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园讲课,并现场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求精彩、实用,并形成系列化。例如学期初,可在新生入园之前举行新生家长会,介绍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情况和要求,指导家长与幼儿园一起帮助孩子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期中举办《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讲座,让家长了解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为大班家长开设《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的知识讲座,等等。专家讲座后,还可以提出问题实例,让家长自由发表意见,阐述观点,在争论思辨中达成共识,专家在现场进行辅导,可以使家长在与专家和教师的良好互动中获得良好的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与幼儿园保持同步,教育好孩子。
(二)开设不同主题类的小型家长会
例如在小班开设“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专题讲座,或根据班级近期出现的有普遍意义的不良行为表现进行讨论等,这种主题鲜明的家长会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解决不同班级中的不同问题。
(三)制定家长文明公约
幼儿园的孩子入园、离园都是靠成人接送,从家长接送情况中我们发现家长中有衣着较随意、乱停车、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现象,鉴于孩子们习惯培养的需要,幼儿园应组织教师及家长讨论并制定家长文明公约,利用家长园地、橱窗等形式向家长进行宣传,并组织家长与幼儿园签订家长文明公约,以此让家长明白自己应该遵守的规则要求,提高家长对习惯培养重要性的认识,让家长重新树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新形象,使家长成为孩子们模仿、学习的榜样。
(四)优秀家长评选活动
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是“生命教育”,是教会孩子怎样做人的教育基础。家长在此间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为了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幼儿园可以开展好家长评选活动,和家长共同商讨确定评选好家长的细则与评选流程。小班的好家长由教师推荐,中大班的好家长在幼儿和教师共同推荐下产生,然后将选出的好家长公布在宣传橱窗内。“好家长”的荣誉既是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主观上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对孩子精神的鼓励,为孩子树立榜样给他们以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组织家长进行自我宣传、自我教育,解决家长在育儿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好多家长都有许多好的教育方法与经验,能对其他家长起到启发与借鉴的作用,很值得推广。幼儿园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定期组织“家长沙龙”,为家长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例如刚入园时在小班的家长沙龙活动中,小班教师将幼儿入园半个月来的行为表现拍成照片、录相展示给家长,让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并通过教师的介绍了解正确的习惯培养方法,在讨论中教师可以请家长提出自己的困惑,请大家参与讨论。如当孩子做事拖拉怎么办?、如何对待孩子顶嘴、孩子挑食怎么办?、孩子应学些什么?、孩子坐不住怎么办等。围绕这些话题家长老师各抒已见,其中的经验或是教训,都可能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的宝贵财富。有利于家庭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家庭中得到强化。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提高家长参与率,保证沟通的及时性、有效性
现代社会,大家的生活工作节奏都很快,家长们匆匆忙忙送孩子,匆匆忙忙接孩子,有的家长常年在外地工作,自己没有时间接送孩子,便把接送孩子的重任交给长辈,所以大部分家长不能做到每天与老师见面,即使见面,交流的时间也很有限。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给人们的交流和联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教师可以经常用电话和短信与家长进行沟通外,此外,每个班级还可以设立QQ群,除了每天安排固定时间进行在线交流外,还可以鼓励家长积极留言,错时补充,使很多平时无暇与教师当面交流的家长有了与教师深入沟通的机会,有助于家园双方进行思想融合,达成共识。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方式有很多,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合作,都要保证其有效性和实际性。教师要从本班家长实际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家园合作形式。虽然合作形式的多样性,有助于家园之间的有效沟通,但如果仅仅是花样多,却不追求实效,家长必然失去参与的热情,造成本末倒置,也与家园合作的初衷相悖。
家园合作是双向的,教师与家长是互相适应的主体,共同分享教育成果。正因为有了家园合作共育,幼儿园课程改革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家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家长在家园合作活动中,真切地看到自己的付出促进了幼儿养成教育效果的提升,这必将有效地提高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科学育儿水平,从而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成为幼儿园后续工作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若冰.《家园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索》.学前教育研究,2005(10)
[2]戈柔.《浅谈如何进行家园合作》.上海教育研究,2009(11)
[3]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1.社区的广泛覆盖可以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社会地域基础。人们必然生活在社区中。从地域上看,不管地形地貌如何,经济发展程度如何,文化有多少种差异,都属于一定的社区;从人口结构特征上说,无论居民年龄大小,都生存在一定的社区中。在我国,社区目前主要是以居委会和村委会为主的基层单位。中国现有的教育改革是建立在巨大地域差异基础之上的,由地域差异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及文化多元是制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域文化本身已经融入到居民的思想和情感之中,成为居民获得历史和文化认同的来源。为了尽可能避免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因为贫困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提高了贫困地区的儿童入学率。对于贫困大学生,国家也采取减免学费及教育救助等政策。针对地区差异在文化上的表现,教育改革过程中提倡校本课程,鼓励在教育内容中体现地域文化差异,使得不同地域的文化能够被接纳,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获得更多的地域认同。另外,以经济一体化为特征的全球化不断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它要求国家与国家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要求通过教育改革实现更广阔的地域团结,以便应对更高层次的竞争,迎接更大范围的挑战。
2.社区独特的社会化方式可以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社会人力基础。家庭、学校和社区都是人类实现基本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社区的社会化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的社会化,它具有“非制度化、非中心化、民主化和地方化”[1]的特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果不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就无法让居民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家庭中人的社会化主要面对的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要是血缘和情感,学校中人的社会化则强调对于外在规章制度的服从,它们都无法取代社区社会化对人的影响。社区中的社会化首先强调人与人之间是因为彼此需要而聚居在一起。社区对于人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和他人共同居住在一起,更是一种互相依存的需要。社区满足成员需要的手段不同于血缘家庭和制度学校,它强调在社区中,“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当作自我目的才能成为手段,也就是说,这个人只有为自己而存在才能把自己变成这个人而存在———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人们在社区中需要学会平等的与他人共处,但是人们在社区的社会化过程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人们的学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会对社区经济的发展及社区文化的繁荣产生不可或缺的影响。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可以近距离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的平台和环境。好的社区不断帮助社区居民接受公民教育,学会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与他人形成互惠互利的相处原则,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储备。
3.社区的资源丰富性可以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社会资源基础。社区是由众多成员的社会需要形成的一个社会支持网络,也是一个资源网络,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教育改革与发展不仅仅是政策的改变,人的改变,还应包括新资源的开发、旧资源利用以及管理方式的变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社区物质资源不但包括学校、社区图书馆及博物馆,还包括工厂、田野及社会服务机构等可供学生参加实习的场所;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迹、历史名人和敬老爱幼等乡风民俗;社区拥有的网络资源包括社区的志愿力量、公益团队及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交往等等;这些资源之间过去由于单位之间的壁垒,开放程度有限,缺少足够的引导和共建。在教育改革中,经济资源被过度重视,文化资源本身的价值被忽视,如果能对社区资源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可望有效缓解教育改革资源不足及人才匮乏的问题。
二、现阶段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困境
教育改革与发展在新世纪已经进入深水区,是积极吸纳社区参与,还是忽视社区的支持介入,关系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在传统社区向现代社区转型的过程中,社区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外在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内部体制的制约,现阶段在发挥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功能方面,社区还面临着诸多困境。
1.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识难以激活。首先,大多数基层社区组织的工作重心和重点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好社区管理和服务,对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目标,往往缺乏了解和准确把握,也没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政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对于大多数社区来说,这并没有直接带来对教育改革支持意识的增强。社区目前发展的主要目标仍然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维护政治稳定,经济效益的高低往往能决定社区工作人员收入的多少,旧的考评机制多数都和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程度挂钩,这就造成社区更加关注经济发展及政治稳定相关的事项,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受关注程度并不乐观,基本上停留在报纸和电视等媒体传播层面。其次,社区对自身参与教育改革的能力表示怀疑。现代社会强调专业分工,教育被认为是有目的系统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专业和职业行为,应该由专门机构组织与实施,教育改革则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对于教育发展趋势的一种系统干预,社区认为自己作为外行人,没有参与的资格,也与自身无关,绝大多数社区宁愿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来决定自己工作的范围,也不愿意对教育改革提出自己系统的建议。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让社区获得了表面上的稳定,但也失去了挑战自身能力的机会。再次,社区居民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愿参差不齐。居民的参与意愿往往会受个人认知、情感和评价的影响,美国学者阿尔蒙德将参与分为三种政治文化类型:(1)村民,对于政治系统没有期待,政治角色没有从宗教和社会取向分离出来;(2)臣民,情感上对专业化的权威有些感情,但是消极的关系。(3)参与者,成员公开地取向于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参与政治和行政的结构与过程。[3]按照这种划分方式,社区居民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愿大体可分为三类:村民型的社区居民对于教育改革漠不关心,臣民型社区居民参与教育改革则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参与型社区居民则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整体系统的一种担忧。居民参差不齐的参与状态如果遇到信息不对称,受到个人功利理性思想的主宰或不恰当舆论的引导的情况下,会采取抗议性的方式参与,扩大既有体制与人民意愿之间的矛盾,也为社区协调带来难度,导致“政策产品的价值背离参与初衷,反而导致政策质量的低下。”[4]
2.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式与渠道单一化。根据《纲要》,社区支持教育改革可以在本区域协助规划和实施素质教育、公平教育和终身教育,依据三个不同方面的需要协调资源,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在素质教育、公平教育及终身教育等方面提供的支持非常形式化。首先,社区素质教育空洞化。在素质教育中,德育占据先导地位。我国现行教育目标中明确规定,要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爱家乡的教育。社区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本来可以利用本地及本土的文化资源,帮助学生及其它社区居民进行爱国、爱家乡、敬老爱幼、扶贫帮弱、自强自立及诚实守信等思想品德教育。然而,在实际的社区工作中,由于资金匮乏和缺少工作人员,开展类似的实践活动变得较为困难,学生素质教育在社区难以落实。其次,实践教育匮乏。近年来,在许多地区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学生无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成社会服务或产品。其实,社区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教育平台,农村社区可以为学习农、林、牧及医等应用性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造福家乡;城市社区可以为青少年提供社会服务实践的场所,让学生学会做社区的小主人,通过社区参与的方式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等这些需要社会帮助的成员提供志愿服务,在服务他人中提升自己,将所学的知识与当地社区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发展结合起来,培养更加扎实的素质。但是,由于学校教育过分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忽视实践能力的锻炼,社区往往投其所好,迎合家长功利性需求,宁愿配合学校举办办各种学习成绩提高班,也不愿组织各项实践活动。其次,社区公平教育弱势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纲要》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区域、社会阶层及生存环境差异明显,公众在接受教育方面并没有完全获得公平的机会,户籍制和身份制为不同人群贴上了标签,尤其是在优质教育资源面前,那些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人群更是望洋兴叹。教育的不公平必然导致社会成员之间教育利益分配的不公平,进而对弱势人群的社会流动、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层产生实质性的不利影响,使得他们的社会劣势地位进一步加强。当下社区在救助社会贫困和帮助困难家庭学生入学等方面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对社会弱势人群给予了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于如何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及如何维护社会弱势群体享受教育公平的权利,社区尚缺乏系统地考虑。因家庭困难而在义务教育年龄段辍学的孩子在许多社区仍然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明证。在某种意义上,社区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自身就处于弱势状态。最后,社区终身教育虚无化。1965年终身教育概念提出后,经历了一个从理念到实践的发展过程。社区是终身教育的落实之地,可为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成年人扫盲教育和社区劳动力培训以及老年人的“老有所学”提供支持和帮助。社区可以对每一个有自主学习欲望的居民,提供合适的机会,承担起教育的功能,社区可以分类研究不同人群的教育需要,运用社区内外的教育资源,根据社区应承担的终身教育责任,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目前,我国居民教育的需求在社区远远无法得到满足,我国现有0-6岁幼儿人口达1.3亿,占世界同龄儿童总数的1/5,然而,我国幼儿毛入学率仅为40.7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5%的标准。成年劳动力在家庭和社区中扮演着中坚作用,但是,因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所导致就业机会低、工作待遇差等现象仍然比较常见,他们在社区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非常少,终身教育并没有在社区中得到充分落实。
3.社区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能力有限。其一,管理体制相对僵化。社区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能力受社区自身治理结构的影响较大,目前,我国的社区虽然是法定的居民自治组织,社区的发展已经从社区服务阶段逐步转向社区建设阶段,但社区发展仍然受制于传统的管理体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区支持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结构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主导型的管理体制,权力和资源都过分集中于政府部门,社区在事权、经费及人员等方面都缺乏真正的自,社区工作的范围和内容也都集中于政府下达的行政性事务,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很难提上议事日程。其二,资源和能力不足。当前,社区自主性程度较弱,无论是资源分配还是利益分配,社区都无法获得行动所必需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对于社区来说,社会资本存量越大,社区支持和从事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就会越强。社区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参与能力也取决于其获取和综合利用各项资源的能力,事实上绝大多数社区并无专项经费支持和人员配套,居民也没有自我组织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资源和能力,这就导致了目前社区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其三,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力度方面,东西部社区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东部一些社区,经济比较富裕,能够主动寻找渠道满足社区居民教育的需求,面对劳动力转移和当地技术人才缺乏等现实问题,主动与相关部门协商,利用本地优势,帮助筹建幼儿园及职业院校,对成年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达到了自身与教育双赢的效果;然而,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社区,资源匮乏,社区缺少足够的意愿去关注教育改革,它们将教育变成个人责任和家庭责任,造成对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率低,也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人才储备的质量。
三、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开放的策略探寻
《纲要》提出我国教育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改革和发展追求的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培养具备现代人特征的劳动力,需要人们社区这个相互需要的平台上“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基于以上目标,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培育社区居民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改革的积极性。社区作为居民熟悉的地域,在空间上比较临近,在交往中比较便利,比较容易形成高凝聚力的社区文化,社区可以通过社区动员的方式和社区居民一起发现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社区教育发展的长、中、短期的规划与计划,还可以通过与业主委员会及非政府组织等单位联合,了解社区中残疾人、老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存在的教育需求,通过多种方式满足居民的需求。社区还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例如社区的三馆一站(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及文化站)作为阵地,挖掘更多社区文化的潜力,培养骨干队伍,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扩大参与渠道,在社区中形成一种资源共享和积极参与的文化,提高居民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
2.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释放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应有的活力。社区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程度,不仅仅受到居民参与意愿的影响,还与社会结构的优化休戚相关。社区作为法定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最为重要的平台,它依法承担着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及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最综合和基础的供给职能。然而,由于社区管理体制职责不清,社区在教育改革问题上养成“等、靠、要”的习惯,被动等着上级主管部门拨付经费,出台公平政策,失去了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活力。未来的社区可以依照相关政策法规把实现社区自治作为基本目标,完善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运作机制,协调社区各个层面的相关利益,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增加更多的推动力。
3.强化社区资源整合能力,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基础。社区不仅仅是利用资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政策倡导和社会服务的基地,还是多种社会资源的整合平台,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社会资源都可以成为社区资源,只有那些能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服务与帮助的,能为社区所掌握、支配和动员的资源才是社区的资源。社区整合资源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首先,社区可以充分利用相关政策资源。社区的各类人群都有相应的保护法律,例如老年人有《老年权益保障法》,成年人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有《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等。社区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政策资源,调动各类居民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不同人群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利益诉求提供法律支持。其次,社区可以利用不同平台提供更多的服务。例如创造条件为学前儿童创办优质的幼儿园,为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少年提供物质救助和贫困证明,为照顾困难家庭提供社区服务,为有就业需求的成年人提供入职培训和技能培训,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讲座及身体检查,等等。最后,社区可以发动社会公益力量整合资源。公益以对他人的尊重为前提,关注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具有自愿性、社会性、利他性及学习性的特点。社区成员以公益形式参与教育改革,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增进社会交往,培养合作能力,同时,对社区来讲,公益力量的壮大,可以更好满足居民的教育需求,促进社区教育公平,还可以节省行政成本,促进社区居民的融合。
4.联合多方参与,拓宽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途径。目前,社区与学校、家庭尚未围绕着教育改革形成行动的合力,如何才能打破系统之间的壁垒,真正做到将家庭、学校和社区教育相融合,是现阶段推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社区、学校和家庭三者的联合需要优势互补。社区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为家庭和学校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学校可以调动社区、家庭成员作为合作单位,为学校自身发展出谋划策,教育质量高的家庭可以为其它家庭提供咨询建议,在合作的过程中,三方各自发挥优势,相互协作,一方无力解决的问题,可借助另两方的关系或力量来解决。其次,充分发挥专业社会教育组织的作用。伴随教育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落户社区,专业的社会教育组织有成熟的理念及处理复杂问题的丰富经验,利用自身的优势对教育合作的活动进行策划、实施、评估,降低活动的风险。最后,形成合作共同体。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共同需求,社区应该发挥枢纽作用,主动提供平台,主动与各方沟通,整合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形成合作共同体,扩展社会支持网络,使得参与合作的各方都能够得到收益,完善社区终身学习体制,保证教育改革与发展在社区顺利推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