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管理概念

德育管理概念

时间:2023-06-25 16:22: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管理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管理概念

第1篇

(一)隐性课程的含义

自1968年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在他的《课堂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以后,课程领域里先后出现了“自发课程”“隐含课程”“无形课程”“非正规课程”等概念,国际上掀起了一场关于隐性课程研究的热潮。随着对德育隐性课程研究的深入,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隐性课程”的概念,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见解,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

根据隐性课程的定义,我们认为:1.在概念的归属上,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它的归属概念应该是学校文化。[1](74)首先,因为“课程”是“教育”的下位概念,作为教育的“衍生物”和体现教育要求的手段,课程应具有教育的一切属性,即目的性、方向性和计划性;其次,在教育学范畴内,课程是指依据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规范的教育内容,定义中的“教育内容”应该指文化。2.在概念的外延上,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上所讲的课程严格来说是“学校课程”,是在学校内部开设的,所以隐性课程是学校生活经验中除显性课程以外的影响,不包括家庭和社会的影响。3.在概念的内涵上,隐性课程作为一种“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是偏向于非学术性的。4.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两者一起构成了学校课程体系。

(二)隐性课程的特点

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作用方式的潜在性与间接性

作用方式的潜在性是隐性德育课程区别于显性德育课程的最根本的特点。显性德育课程是通过正式的教学来进行,对于社会角色具有直接的、外显的影响力;而隐性德育课程是潜伏在显性课程之后,通过间接的、内隐的和潜在的方式作用于受教育者。

2.作用途径的广泛性与开放性

当前高校德育显性课程的实施在途径上虽然种类繁多,但实质上是一个较封闭的系统,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途径和方式:一是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实施的各种名称的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程;二是由各任课教师在各门文化课程教学中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是由学校行政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及各类社团组织的各项德育工作。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途径更加的广泛而开放,隐性德育课程不仅广泛地潜伏在受教育者的各项有目的的德育活动之后,而且广泛地隐含在一切的教育环境的体制与气氛之中,甚至广泛地隐藏在受教育者的整个学校生活之中。

3.作用过程的无意性与渗透性

高校显性德育课程无论是在课程的总体设置上还是具体的操作中,都是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教育者在实施显性德育课程时也会通过各种方式非常明确地把课程的目的传达给学生;学生在接受隐性课程教育时,虽然有认知的参与,但更多的是有情感、兴趣之类的非认知心理的参与,这种作用往往是通过无意识对受教育者进行渗透的。无意识“是指人的现实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即是未经过思想加工整理过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心理定势。”[2]隐性德育课程正是通过渗透到受教育者内心深处并通过学生无意识的摄取机制而实现教育作用的。

4.作用效果的非预期性与二重性

一方面,明确目的性与作用方式的直接性使得显性德育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教育者还能通过学生的反映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与调节而使显性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显性课程具有较强的预期性。由于隐性课程是通过潜在的、间接的方式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无意中受到潜移默化熏陶的,是难以预测、难以估计到的,因此,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效果具有非预期性,与其效果的非预期性相伴而来的是其作用效果的二重性,即隐性课程对学生施以的影响,既可能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积极影响,又可能是阻碍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消极影响。

5.作用结果的体悟性与深刻性

显性德育课程往往是强调教给学生“有关道德的知识”而忽略学生的内化机制。杜威在其《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一书中区别了两个概念:“道德概念”和“关于道德的概念”。所谓“道德概念”是把这种观念“在行动中见效果,使行为有所改变”,使之“成为品性中的一个部分”;而“关于道德观念”就是直接传授道德知识的教育,也称为知性道德。杜威认为这种教育“即使讲得最好,也是在数量上比较小的,在影响上也是微弱的”[3]。因此,德育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只有通过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理念,约束学生行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隐性德育课程正是迎合了这一特点,学生在接受隐性德育课程教育时虽然有认知的参与,但更多是情感、态度、价值、兴趣等非认知心理的参与,是学生内心的一种体悟结果;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往往不仅仅是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是内化为学生情感、意志、人格、价值观等深层次的道德品质与素养中,因此,其作用效果非常持久和深刻,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与功能

(一)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

从隐性德育课程存在形态进行分析、归类,高校的隐性课程主要由以下几种要素构成。

1.潜伏在“两课”和各科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课程教学是教学形态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教学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在“两课”和各科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会和获得预期的学术性知识的同时,还会无意识地获得非学术性的知识,自发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态度、情感、兴趣、意志和信念等,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隐藏于各种正规德育课程以及各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是潜在的,主要包括有教学指导思想、教师的人格榜样、教师的期望、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以及奖惩方式等,[4]这些因素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2.隐藏在活动性德育课程中的活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活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中有着预定目的、内容与作用的党团活动、班级活动、主题活动等,在活动性德育课程中,学生是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的,与专门的认知性德育课程中的隐性德育因素相似,专门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中也隐藏着各种隐性德育课程的因素,如活动目的背后的组织者的理念、活动组织方式背后的组织者的策略、活动过程中参与者自身的体悟等。

3.暗含在校园物理环境中的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校园物理环境是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校园物理环境主要是指由学校的建筑物、文化设施、生态环境、班级环境以及各种徽章、标志、服饰等物质形态的环境所营造的校园文化。从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等校舍建筑的设计,到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舞厅等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到校园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生态环境的保护,到班级中教室的空间安排、黑板报与宣传画的渲染,到校旗、校徽、校服、校歌的创设,无不展现着建设者与教育者的独具匠心,无不暗含着大量的教育因素和内容。

4.渗透在学校制度文化中的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学校制度是制度形态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制度即规定,是维护各种社会关系的规章体系。学校的规章、守则和组织是学校教育结构的特性,也以隐蔽

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德育功效。它具体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领导者的思想观念与方式、教学管理方式及其评价体制、学生宿舍生活管理制度及学生一切活动的安排方式和规章制度本身的健全与合理性等。这些制度与体制对于规范学生的行为所起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5]

5.弥漫在校园生活中的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往往没有具体的载体,从空间上说,它弥漫于学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时间上说它弥散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它主要是通过深浅不同的两个层次展现出来,一是深层的文化底蕴,是由学校成员的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来的,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奋斗目标和校风学风等;二是外显层的心理文化,由学校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舆论环境、社团关系、个体关系、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方式、课余的文体活动等。学校定的文化、心理内容集中反映了校园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以及学校成员的共同追求与价值取向,它是通过感染、暗示和模仿等心理方式作用于学生的,使学校校园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场,对每一个成员都产生着难以抗拒的效应。[4]

(二)隐性课程的功能

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与结构,决定了隐性德育课程在高校的德育过程中发挥着显性德育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上的导向功能

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隐性课程通过前面分析的各种复杂多样的因素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校的活动、学校的环境、学校的制度、学校的氛围等都在认识上给学生提供参照体系,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的人生观。

2.情感上的陶冶功能

道德情感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具有调节的功能,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道德情感形成具有自发性和情境性,隐性课程所具有的潜在性、渗透性、无意性等特性正是切合了道德情感的这一特点,因此,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在道德情感的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学生沐浴在学术研究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环境设置幽雅、精神追求执著的高校校园当中,一种清新、舒适、优美之感自然而生,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3.意志上的磨炼功能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学生道德意志是通过在其日常生活中的长期磨炼而成的,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通常表现为在实现道德目标时的积极进取或坚忍自制两种形式。隐性德育课程在学生意志的磨炼上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校风学风等精神形态的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斗志,激励学生为实现其德育目标而积极进取;二是通过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等形态的强制方式形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有意无意地就范,逐渐学会坚忍自制。

4.行为上的规范功能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人的道德面貌最终是以其道德行为来表达和说明的,它是人的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是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中的物质文化环境的设置、制度文化的管理、精神文化的创设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和教育意志,通过暗示、舆论、从众、期望等心理机制给学生造成潜在的动力与压力,对学生的行为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三、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

(一)加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结合,开发课堂教学中潜在的隐性德育课程

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品德的水平。当一个人按照社会规范行动时,首先必须了解这些道德规范,掌握一系列的概念,并能对某个行为的正确性作出相应的道德判断以及最终形成道德观念体系。因此,在高校的德育过程中,显性德育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仅仅重视显性德育课程的实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德育是传承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师不可能把德育内容直接“装”进学生的脑袋里,也就是说,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内容的德育是来自社会生活,只有通过学生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理念,约束学生行为。在高校的德育改革过程中,要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就要加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结合,通过两类课程的结合,既发挥了有意识心理活动的作用,又发挥了无意识心理活动的作用,使德育工作更有成效。

(二)处理好学校制度的科学性与制度的可行性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

对于制度的建设与完善,高校普遍都是非常重视的,作为一所高校(无论是哪一种层次的院校),都会有一套套几乎称得上完美无缺的管理制度、管理条例、管理手册等,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生考试作弊处罚制度、公共课选修课考勤制度、宿舍管理制度、作息制度、男女生管理隔离制度等等,囊括了这些制度的学生管理手册往往是学生人手一册。但是,为什么这些规章、守则颁发了以后,许多制度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的制度甚至形同虚设?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制度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而忽略了制度的可行性,忽略了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高校要在不断完善学校的制度系统的同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给予学生自主设计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检查、自主监督、自主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以及自主负责的态度,促进学生对学校制度的认同,处理好学校制度的科学性与制度的可行性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高校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

(三)协调好经济效益、审美价值与文化传统三者的矛盾,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高校产业化的蓬勃发展,当前高校的校园环境普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高校在其校园的环境建设上甚至不惜挥金如土,于是,有的校园如花园式美丽,有的校园如商城般现代,有的校园如宫殿般宏伟,但其结果却往往甚至尴尬──校方在校园建设上虽然倾尽了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置身其中的师生却更是留恋往日校园的质朴与宁静。大刀阔斧的开发与建设,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开辟出新天地的同时也可能会把历史甚至其文化根基割断。因此,高校在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时候,要协调好经济效益、审美价值与文化传统三者的矛盾,从而营造出时尚中见质朴、现代中见宁静、宏伟中见历史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美丽校园。

(四)培养富有特色、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

对于一所高校而言,校园的精神往往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地位。校园精神来源于对非制度精神文化的提升,它是指每一个学生生活于其中的学校内特定的风气和氛围,也是最富有渗透性的一种教育因素。它以校训、校歌、校旗、校服、校史等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也通过学校领导民主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师生的精神面貌、校风、学风、班风、集体舆论等体现出来,它是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与个性的反映,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文明、进步、健康、蓬勃、富有特色、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其所形成的弥漫于整个校园并体现了学校风范正气的精神氛围,具有启迪、感化学生的作用。[1](77)

隐性德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具有两重性,要使隐性课程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就要自觉地利用其积极因素,控制或消除其消极因素。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思考与积极参与。在不断改革显性德育课程的同时,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扩充德育课程的内容,将为高校德育工作开拓新的德育课程研究的范围与视野,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强.高校不可忽视隐性课程[J].咸宁学院学报,2004,(2):74—77.

[2]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31.

[3]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56.

[4]黎琳.论隐蔽课程的德育功能[J].广西大学学报,1997,(6):83.

[5]黄立营.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3).

第2篇

关键词:关心;德育管理;关心型德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2-0088-02

德育管理,重在德育,它的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心灵健康的人。为此,笔者在德育管理领域内引进了关心理论。关心,才是一个教育者应该持有的最根本的态度。

一、关心型德育管理的概念界定

1.关心的含义

要对关心型德育管理进行概念界定,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关心这一概念。何谓关心?

诺丁斯认为“关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作者注:关心者与被关心者)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而且关心者与被关心者必须具有如下的条件才能构成关心关系:(1)W关怀X。在这一过程中,关心者即W的心理状态是以专注和动机移位为特征的。专注是指关心者对被关心者的开放的、不加选择的接受;而动机移位则是指关心者感受到了被关心者的需要,同时也感受到一种要帮助他的愿望。(2)X承认W关怀X。在这一过程中,被关心者即X显示了接受(接受他人的关心)、确认(显示接受了关心)、反馈(这种确认反过来又被关心者所认知)的心理状态。只有满足这样两个条件,关心的关系才能得以完成。

为了实现这样一种关心,诺丁斯认为应该“把关心作为线索,贯穿生命最本质的部分,连接那些我们真正重视的东西:激情、态度、连续性、忧患和责任感”。在组织这些不同形式的关心时,必须注意关心的“目的的连续性、地点的连续性、人的连续性、课程的连续性”。

2.关心型德育管理的含义

在明了何谓关心之后,笔者尝试这样来界定关心型德育管理:关心型德育管理是指教育者以关心为指导思想,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组织、指导和协调,在管理过程中,学生接受了关心并反馈给教育者,最终的目的在于提高德育效绩,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关心型德育管理的原则

1.关心主导原则

这是关心型德育管理的核心原则,它必须贯穿整个管理过程之中。目前德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以党代政、德育与行政管理互相脱节、教育的不一致、信息反馈不灵、管理方式单一封闭、管理上重形式轻效果等缺点都是管理过程中缺乏关心导致的。

2.多层次原则

关心也是有层次的。诺丁斯认为关心应该由近及远,首先是关心自我,然后关心最亲近的人、关心所有与自己有关系和没有关系的人。关心非人类的生命,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环境,到最后才应该关心意识形态的知识。根据此理论,笔者认为,我们在实施关心型德育管理时也应该有层次,不能要求学生一开始就有崇高的理想。可以遵循多层次原则,首先做到爱自己,而后逐渐的提升自己的德育情操,做到爱他人,爱环境,爱学习。

3.互动原则

关心最根本的特征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1)W关怀X;(2)X承认W关怀X。这就要求关怀的双方必须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对方的想法。放到关心型德育管理中来,就需要领导层面互通有无,需要领导者和学生及时沟通。

4.连续性原则

关心是个连续的过程,教育中的关心必须建立在一种牢固的信任的关系基础之上。这就决定了在德育管理中必须保持连续性,包括目的的连续性、地点的连续性、人的连续性以及课程的连续性。

三、关心型德育管理的方法

1.榜样

诺丁斯认为榜样是实现关心的关键因素。“教育学家和学校管理者不能以讥讽和威胁的手段迫使教师去关心他们的学生”,只能通过“向学生展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范围内怎样去关心”。这种方法同样适合德育管理。

在德育组织的过程中,我们要确立目标、组建机构、组建队伍、制定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科渗透德育目标、通过活动补充学科教育的不足、通过家校合作确保教育的一致性。无论哪一个环节,我们都不可避免地成为榜样。而当我们成为榜样的时候,就要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必须是以关心者的姿态出现,我们所面对的对象是学生。“以关心者的身份对学生的需要做出反应,这是源于我们内心的道德反应”。

2.对话

所谓对话,参与者在对话的开始并不知道对话的结果,是一种开放性的交流。它的作用在于能够帮助人们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必须充分地占有信息。因此,它可以让对话者双方建立一种充满关心的关系。

在德育管理过程中,我们要确立德育目标,就必须了解学生到底能达到怎样的目标,对话是最好的途径;我们要制定制度,就必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制度,同样需要对话来实现这种沟通;我们要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目标,对话仍然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我们要进行课外活动渗透德育管理,还需要对话来协助;家校合作,同样是由对话来沟通学校家长的关系。“对话是双方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

3.实践

“关心的实践活动应该有助于变革学校并且最终变革我们的社会”。如果时间囿于现行的学校结构,那这种实践就失去了它的关心意义。

我们在进行德育管理时,无一不是实践。但我们必须时刻记住我们的关心主旨,让我们的行为充满关心,否则,实践就会扭曲。假如我们制定目标只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水平,那这种实践就不是关心;假如我们通过学科来渗透时,通过考试打分这种形式,很有可能让本来蕴含着关心的课程变成了竞争,从而失去了关心的本来含义。总之,实践活动应该在新的理念下进行。

4.认可

在德育管理的过程中,当学生做出关心行为时,教育者还必须鼓励他发扬光大,这就是认可他的做法。但是假如学生做出了本来应该受到谴责的行为时,教育者是不是还能够体现出关心呢?我们可以试图通过对话了解他这么做的动机,这才是我们关心的开始。教育者应该传递一个清楚的信息:我不赞成你的做法,但是我肯定你的动机,这是另外一种认可。学生从这种认可中能够感受到关心:他知道我的本质是好的,我只是这次的行为不合适,我还能够改正。

必须说明的是,这几种关心型德育管理的方法并不是在德育管理的某个过程中单独的出现,而是贯穿于整个德育管理过程之中,在某一个环节中可能会同时运用几种方法。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促进学生的心灵健康。

参考文献:

[1]赵翰章.德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2]胡守.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第3篇

本着我校的实际情况,特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指导思想

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班集体建设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思路。面对新的形势,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各类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求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二、工作思路

1、确立一种意识:以学生为主体。

2、抓住三条主线:班级管理,养成教育,安全教育。

三、工作内容

1、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

在学校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需要学校各部门、各位教职员工积极配合做好工作,德育组将以积极、热情、认真的态度接受各项工作,并尽德育组的最大能力,完成工作任务。

2、继续做好学校的常规管理

继续不断完善学校的寝室、教室、包干区的评分制度,使其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真正体现评比制定表扬先进,鞭策后者的目的,通过各项工作的评比来促使形成全校班级之间进行互相的竞争,形成良好的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同时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3、根据我校的特殊性,德育组将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

德育组将配合学校认真做好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时刻强调学生安全意识,做到安全工作时时讲,时时做的原则。积极检查安全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德育组将会把安全工作视为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7、认真组织并开展好每一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认识、成长和锻炼。

(1)、在校园内大力开展“行军礼”活动。切实提高师生之间乃至于与外界交往中的文明礼貌的习惯。

(2)、开展“一枝笔”随身带的活动。发挥学生写的功能,当在校园内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学生可以拿出笔来礼貌的询问来者:请问您找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也可以感动来者,使来客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3)、养成“轻敲门”的好习惯。学生因为听力损伤,敲门时往往不能顾及到常人是有听力的这一客观事实,敲门声音会很大,不但影响其他办公室的工作,还给门带来一定的损坏,再说“轻敲门”也是一种礼貌,即使有急事也使自己不乱于方寸之中,学生如此,教工更应如此。大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我们学校的人文环境。

(4)、让“尊师长”的好风尚在我们校园内蔚然成风。

(5)、继续开展“爱同学”的活动。让大同学帮助小同学的好习惯届届相传。

(6)、开展“祭扫烈士”的爱国教育活动。

(7)、开展“助残日”的庆祝活动。

(8)、开展“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

第4篇

中国德育:冯局长,您好!我们知道教育实践需要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请问昆明市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冯皓:这些年,大家都在讲教育理念,但对“教育理念”本身并没有一个权威统一的概念,从学术角度来说,很难去归纳。从昆明市这些年发展教育的过程看,昆明的教育工作非常注重整体性和基础性,我们过去几年的工作思路,基本体现了这个理念。

对昆明教育工作科学定位是整体工作的基础。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要让所有受教育者能成人、成材,要能够就业,甚至要能够创业,这是所有教育工作的基本定位。昆明市是我国面向东南亚乃至南亚开放发展的桥头堡,是边陲云南的首府,教育要为整个昆明市的发展提供人才、智力的支持和保障,成为城市发展的智库。对昆明教育定位我们有这么几个标签:西部、边疆、民族、贫困,昆明多山区,平地只占7%~8%,底子不好,基础比较薄弱。

“十一五”期间,昆明市委市政府下大决策、大力气加强了中小学校的基础建设,解决了农村学生的就学条件问题,现在到昆明的农村或者县里面,你会发现教学楼是校园最好的建筑。我们从2007年开始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不含土地,投入的实际资金逾40亿元。

当然,标准化建设是结合“校安工程”“危房改造工程”来进行的,这是一种整体考虑。还有一个考虑,是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教育均衡发展要实现城乡区域的平衡发展,昆明教育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效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标准化改造,初步解决了就学条件不均衡的问题。

除了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也需要均衡发展。“十一五”期间,通过推行职业教育“十一五”攻坚计划,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昆明职业教育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质量,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特别是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在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的比例有很大提升。2008年昆明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约是0.8∶1,现在大概是1.1∶1。

随着学校物质条件的提升,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所以我们又推出了“普通高中强基提质计划”,最核心的问题是提高优质高中的比例。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与五年前相比,甚至十年前相比,都几倍于以前的规模。

为了响应国家推行学前教育的政策,昆明市提前制订了学前教育的三项行动方案,每年安排3000万的专项资金专门发展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我们的农村幼儿园存在条件差、入园率参差不齐的问题,运行上也存在相应的困难,尤其在我们西部地区。今年我们推出了一项新举措,在农村公办幼儿园推行市级特岗教师计划,今年招聘200多个特岗教师补充到农村的学前教育机构,既补充硬件,也补充软件,解决农村学前教育的瓶颈问题。

教育事业是一个整体,学生成人和成材是有机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育必须均衡发展。我们的工作必须整体考虑,教育事业才能科学发展。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普通高中强基提质计划、学前教育三项行动方案等,或许谈不上政策,但都是昆明过去几年里的一些重要工作举措,这些主题不同的工作举措相互之间都协调、配合得很好。

中国德育:在“2012年昆明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昆明市教育局提出“创新德育制度建设首推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请问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是如何运转的?对德育制度的完善有何作用?

冯皓:教育事业要科学发展,德育也需要科学发展,需要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提升工作的高度和深度。这些工作光凭我们教育局、学校校长、教师来操作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外力。昆明市中小学德育教育指导委员会是一个智囊机构,为非常设的公益性专家指导、咨询和服务机构,旨在加强昆明市中小学德育的科学研究,充分发挥专家对中小学德育的指导作用,促进昆明中小学校德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昆明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专家委员会在昆明市教育局领导下,对昆明中小学德育的决策咨询、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督导评估、成果鉴定、队伍培养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工作进行指导,从而对德育工作进行系统化设计,形成完整的德育内容体系和工作体系。

指导委员会成立时借鉴了大学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但是德育不是一个学科概念,它是一个工作范畴概念,因此不能完全把它当成学术去理解,完全用学科化的概念会限制我们的工作。

德育指导委员会怎么发挥作用?这通过我们顾问的组成可以看出端倪。云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陶晴,主抓全省教育系统德育工作,昆明要符合国家和省里面关于德育的要求,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陶晴书记能给昆明德育工作把关,鼓励我们创新。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抓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抓青少年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他可以指导我们把团队活动跟德育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云南省委党史办的副主任,他可以指导我们把国情、省情、市情、乡情结合起来。云南大学的党委副书记,主管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领导他能关注全省高校青少年思想发展状况。昆明市的老领导、市关工委主任,他了解市里各方面的情况,能帮助协调工作。通过这五个人能够把昆明的德育工作更好地覆盖到各个方面,而且便于昆明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调动不同的工作资源。

中国德育:教师良好的品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示范与辐射作用,昆明市在加强师德建设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可以与全国德育工作者分享?

冯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本身良好的品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家长,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甚至比跟家长接触的时间还要长。这种长期的接触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言语教育的影响更为深远。

我们坚持德才兼备、师德为先的原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广泛开展“立师德、正师风、铸师魂”的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并印发了《昆明市人民教师誓词》《昆明市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十要十不准”》;建立教师集体宣誓制度、师德公开承诺制度、师德师风监督制度;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设立“师德师风建设监督岗”;向社会公布《昆明市师德师风承诺书》《致全市学生和家长的公开信》和师德师风投诉举报电话,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师德建设的监督和评议,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监督氛围;开展师德师风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师德楷模和先进典型,营造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浓厚氛围。

在师德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新方式、新手段,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师德建设的效果和成果。一是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教,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昆明市政府以规范性文件正式印发了《昆明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二是健全完善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出台了《昆明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指导办法(试行)》,明确了师德考核的内容和标准、组织实施的程序和步骤、考核等级的设定以及运用等。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昆明出台了班主任建设管理规定,从提高班主任的待遇入手,激励班主任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中国德育:请您介绍一下,昆明市还有哪些德育工作特色项目或成功经验?

冯皓:特色项目方面,我讲讲我们中小学校的勤工俭学工作。通过勤工俭学,学生能够认识自然,认识劳动,认识社会,体验收获,体会自食其力,通过体力劳动学生能够加强体质。城市的学校没有能力建德育基地,但可以与农村学校结合,老师带着城区的学生去农村学校参加勤工俭学。让学生与自然近距离接触。

2012年6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昆明市中小学勤工俭学促进和管理办法》,加大了中小学校学生勤工俭学工作的要求,专门以市级人民政府的名义教育系统里微观工作的促进管理办法。

第5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特色;建构策略

当前,中职德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德育实效性、时代性与针对性等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德育创新缺乏活力,德育工作推进困难,中职生道德素养发展与道德问题日益突显。在此背景下,德育特色建设已成为中职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与创新式跨越的必然选择。本文拟对学校德育特色研究进行梳理、评析,以作为中职学校德育特色研究的借鉴与基础。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特色的内涵

(一)概念界定。

对学校德育特色概念的界定,由于研究局限,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主要分为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李季(2010)把学校德育特色定义为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科学性、稳定性的德育理念和模式体系。王宗亮(2009)、陈子春(2012)等人认为学校德育特色是学校管理者根据现代德育思想和学校独特的德育理念,从学校实际出发,在学校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校独树一帜、个性鲜明、成效显著的办学风格、教育教学模式、管理运行机制及德育文化。罗莹(2010)从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角度分析了德育特色的四层含义:实践特性,市场需求导向,被社会公认的办学风格,独特、优质、稳定、整体化的统一。王征征(2011)认为职校德育特色主要是职业特色,认为要加强对中职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并渗透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所有方面,在中职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上要符合职业的要求,突显职业性。

综上所述,笔者对中职学校德育特色作如下界定:中职学校德育特色是学校管理者根据现代德育思想和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从学校实际出发,考虑学校特点,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努力挖掘、继承发展并积极创造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科学性、稳定性的德育理念和模式体系。

(二)功能与特点。

所谓功能,是专就事物的作用与价值维度而言的,学校德育特色的功能是指学校德育特色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本体或附加价值。李季(2010)、林冬桂(2010)等人归纳了学校德育特色的三大主体功能,即增强德育本体功能,促使德育价值增值;拓展德育自我发展功能,扩大德育作用,创新德育理念;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品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中职学校德育特色作为学校德育特色的特殊范畴,其功能理应符合上述特点。

关于学校德育特色的特点,主要是指其区别于其它事物或相关事物的特殊性而言的,王宗亮(2009)着重探讨了其独特性、示范性、稳定性与整体性;李季(2010)非常强调其创新性特点,陈子春(2012)对此进行了补充,认为优质性、发展性也应是学校德育特色必须具有的特点。中职学校德育特色也必然具有其相异于上述特点的本体特点,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中职学校德育特色的形成过程与构建条件

学校德育特色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间需要经历一些关键的阶段,研究者一般把学校德育特色建设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选择与确立阶段、组织与实施阶段、巩固与完善阶段、推广与革新阶段(陈子春,2012)。这为中职学校德育特色的建设提供了路径参考与过程规划借鉴。

学校德育特色的建设非朝夕之功,它需要学校内外部相关条件或要素的有力保障与长期支持,有学者还专门对学校德育特色构建的内外部条件或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外部条件主要体现在国家或地区先进教育方针政策的导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支持、相关科研团体及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社会媒体和舆论的广泛支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等方面(王宗亮,2009),而富有个性与创新性的校长、特色化的高素质德育教师队伍、学校自身的物质基础条件、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则为其内部关键条件(王征征,2011;陈子春,2012)。中职学校由于其培养目标的职业性与学生身心特点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德育特色的打造必须具有针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要素的作用,形成合力。

三、中职学校德育特色构建的原则与策略

在学校德育特色创建的具体实践中,学者们对其创建原则的论述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性、客观性、循序渐进性、实效性(陈子春,2009),以及内生性与借鉴性(李季,2010)。

相对于学校德育特色建构的具体策略,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二个方面:①理念指导策略,树立现代德育理念,坚持德育为首,全面育人,走德育创新之路(刘小养,2006)。②观念更新策略,树立新观念、新思维,注重人文性、和谐性、职业性、创新型(王征征,2011)。③目标制定策略,注意目标与现代教育理念、国家教育目标与学校实际的符合性,以及目标的系统性、连贯性与具体性。④管理与制度创新,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建立系统、协调、有效的德育管理体系,健全相关支持或保障制度,加强学生自主管理。⑤德育教师队伍培训培养策略,加强投入,安排培训、理论学习,聘请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和德育专家来校作讲座,讨论交流,以老带新,完善监督与考核机制等活动(毛裕介,2012;李大珍,2010)。⑥大力开展德育科研,以课题带动德育创新。⑦德育途径建设的多样化、渗透化,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优化,德育学科以及其它学科渗透性德育,生活德育(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职业实践德育,社会实践德育,建设校内外基地,自主教育,班务活动社区教育,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健全高职生心理健康素质(丛峰,2009;李玉鸿,2010;李大珍,2010)。⑧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坚持形式多样化、内容生活化、管理制度化、实施真实化(梁景萱,2010)。⑨德育资源挖掘与创新策略,主要是国家政策优势、区域优势、学校优势德育资源与传统的开发与利用(张晓冬,曾娟,2009)。⑩德育方法与形式创新,改革德育方法,变革德育形式,增强德育实效,加强德育过程的实践性、自和主导性(吴亚军,2005;温兆标,2005)。B11构建系统的德育特色评价方案与可量化、发展性的评价指标,促进德育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吴永春,2013)。B12德育环境创新策略,通过校园文化创设育人氛围, 进行隐形教育(史晓鹤,马永明,程彬,2007)。

中职学校在德育特色打造的初级阶段,有必要认真借鉴策略建设上述几个维度,结合自身特点与学校实际,通过自主创新,探索出符合职校德育特色的具体策略体系,真正实现中职德育的品牌创新。

四、中职学校德育特色建设的机制与模式

对于机制来讲,大多数研究者都非常重视学校、企业、社会、家庭的协同,认为学校是主导,企业是关键,社会是重要阵地,家庭是重要支撑,必须充分发挥它们在德育特色营造中的合力作用(郭金玲,2007;朱广丽,2011)。还有研究者专门从学校层面探讨了“学校决策、政教督办、年级实施、班级落实”四级联动以及“全员参与、全面开发、全程利用、全有效果”的系统工作机制,以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胡焕荣,2007;薛丽君,2010)。

中职学校德育特色的建设应是立体的,坚持横向贯通与纵向连锁,如此,方可发挥整体效用,构建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另外,还有研究者主张通过课题带动、充分利用企业社区基地带动机制构建(李玉鸿,王学利,2010)。关注度的薄弱、研究力量的不足,使得中职学校德育特色的建设有必要选择科研路线。模式是一套联接理论与实践的控制系统,对模式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具有先进性与创新性的理念;较为完善的内容结构,包括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系统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具体、可操作、发展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李季,2010;祝长水,2011)。上述途径为中职学校德育特色建设模式提供了原理性参考。

五、述评与展望

学校德育特色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专门以“中职德育特色”的研究较为无力,存在以下关键问题:①多限于点的分析或讨论,从某一角度出发展开论争,相对而言中职学校德育特色作为一独立范畴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较为薄弱;②经验总结性研究、叙事性研究较多,对中职德育特色与品牌进行理论提升与深入探索的研究实为欠缺;③研究对象大多基于学校个案,针对全国或区域实际进行的宏观与中观研究甚是寥寥,这对提炼先进经验,进行系统化理论体系构建,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束缚。④缺乏德育特色或品牌评价机制与指标体系的研究,作为一种不断创新与持续发展机制,它的缺位必然造成研究迟滞和实践动力衰减。

对于研究方法而言,已有关于中职德育特色与品牌研究主要集中于理性思辨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三种方法:①理性思辨法,即基于某一特色或品牌建设,尤其是学校特色建设理论,以中职德育为对象进行相关维度分析与具体内容借鉴、演绎,最后得出相对“合理”的中职德育特色建设的基本框架,作为实践的参考(刘连亮,2004;丛峰,2009;游聪,2010)。这种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实践意义较为受限。②经验总结法,这种方法较为普遍,主要是各个中职学校以自己德育特色或品牌建设经验为基础,进行模式与机制、内容与方法提炼、总结,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史晓鹤,2007;曲景民,2012)。此种经验总结相关研究存在着理论起点低、经验性成分较重、片面性、浅显性等问题,理论提升、系统构建程度有限。③个案研究法,这类研究主要是指某些研究者以特色理论为支撑,以某个中职学校为个案,进行策略提炼与模式总结,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的理论水平,改进工作方案(王宗亮,2009;李子春;2012)。此类研究具有极大的价值,但由于个案较为局限,研究结论往往不具有推广性与普遍意义,故仍待商榷。

因此,以学校特色论和系统协同论为理论基础,采用质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系统、科学地构建符合中职学校德育特点与实际的德育特色理论框架与实践操作体系,应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职德育研究与大多数中职学校工作的重点。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季.论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J].小学德育,2010,(01):40-45.

[2]王宗亮.中学德育特色的创建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3]陈子春.社会转型期中学德育特色的创建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2.

[4]罗莹.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5]王征征.论中职学校的职业特色及其彰显[D].四川师范大学,2011.

[6]林冬桂.学校特色建设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J].教育导刊,2010,(09):53-56.

[7]刘小养.解读“两纲”精神创建学校德育特色[J].思想理论教育,2006,(05):57.

[8]毛裕介.青年班主任工作特色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2012,(11):49-50.

[9]李大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23):90-92.

[10]丛峰.探索突出职业性与实践性的高职特色德育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3).

[11]李玉鸿,王学利,何成江等.整体构建高职和谐德育体系的思考与实践成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1):56-58.

[12]梁景萱.“礼仪育人”德育特色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0,(06):80-82.

[13]张晓冬,曾娟.“双全德育”铸造特色品牌[J].人民教育,2009,(03-04):46-48.

[14]吴亚军.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培育学校德育品牌[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64-66.

[15]温兆标.特色——高校德育之魂[J].教育探索,2005,(06):88-89.

[16]吴永春.开展特色活动 实施德育教育[J].职业,2013,(01):45.

[17]史晓鹤,马永明,程彬.突出职教特色 加强德育实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18]郭金玲.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德育系统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7,(30):39-40.

[19]朱广丽,于友鹏,徐姝.职业学校艺术类学生特色德育体系的建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3):72-73.

[20]胡焕荣,陈和器.利用地域优势,突出德育特色[J].大家参考,2007,(03):64-67.

[21]薛丽君.觅渡,觅渡,觅渡——常州市觅渡桥小学德育特色学校创建之路[J].江苏教育研究,2010,(03):22-24.

[22]祝长水,陈安福,王本书等.育德育心 育心养德——四川省华阳中学特色德育模式探索[J].中国德育,2012,(19),62-65.

[23]刘连亮.构建学校特色德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4,(04):78-79.

第6篇

第一,教师要注意以身作则,身正是范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之外。着重塑造学生的品格要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如果教师没有良好人格,不能以高尚的人格来感染和教育学生,那么我们的德育理论不管讲述得多么生动,多么形象,多么感人,学生也会受教师素质不高,作风不正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使这些道德概念成为符号。因此在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我们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

(一)老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兢兢业业的工作,勇于探索,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才能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对教育事业忠贞不渝。

(二)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老师一登上三尺讲台,不管愿不愿意,你都成了学生心中的榜样。老师的一举一动,一笑一,学生都会品头论足,明学暗仿。因此教师的形象具有不可忽视的榜样作用,我们提倡教师着装大方,典雅清新,要求教师的必备条件和基本标准是热爱学生和具有渊博知识,这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体现,也是道德教育直观的典范。教师要用爱和知识让学生接受道德,认同道德,从而形成社会文明。

(三)不断加强教师的道德理论和知识修养

面对时代的挑战,每位教师都应该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历史使命,完善德育素质教育。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使自己具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较高的政治文化水平,要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旗,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

第二,要经常开展以道德实践为主体的活动

学生的道德信念必须要在一次次的道德实践中得到巩固。因此我们必须经常开展以道德实践为主体的活动。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搞宣传,宣传身边的先进人物,先进事件,并对先进人物和模范事迹进行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中受到教育,树立做好事光荣、做坏事可耻的信念,引导学生自愿组成“互助组”,开展互帮互学,教会好学生如何关心差生,让差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愉悦,对助人为乐的信念深信不疑。另外,我们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借助视听媒介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宣传手段,施加有形和无形教育的影响,寓教于乐,另外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形式,了解社会,要加强正面教育,辅助以反面教材启发教育。互动中,要突出学生的自我教育,指导学生如何评价如何约束如何自我控制自己,用自己所学的德育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使自己有意识的培养爱国意识、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以及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思想品德等,让学生在认清社会形势的情况下,加强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要努力改善学生学校的环境,并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

德育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周围环境对德育教育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我们要改善学生在校环境,现在中专生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多学校施行以罚代教,难道罚款果真能代替教育吗?非也。曾经有一个学习很好的学生,因违反校规,被罚款50元,这位学生因家境贫寒无法交款而去偷了人家的钱,由好学生变成小偷,学校是不是也应该承担一定责任!教育方法的失利,误导了学生,破坏了良好的环境,使周围环境对德育教育起了制约作用,因此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以管束防范为主的教育方法。代之以疏导、启发、引导和诱导为主的观念,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能处于平等的地位,创设一种民主融洽气氛。另外,我们要形成全员参与道德局面,人人重视德育。人人关心德育,在管理中,组成以分管校长――学生科长――班主任――学生的纵向管理和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学生的横向管理系统,形成纵横交叉立体管理网络,使学生从一入学到毕业都出处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管理当中,从而达到彻底改变和净化学校的教育环境。

另外,要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社会、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校教育。如有的学生拾了钱包后,老师教育他们要归还失主,而有的家长却认为应该自己留下,老师教育学生应该关心帮助他人,而有的家长自己却虐待老人,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念,会让学生接受一些相反的德育概念。

第7篇

    网络德育不是对现实德育机械的、简单的网络化模拟,而是植根于网络土壤中富有生命力的崭新德育形式

    网络德育不同于现实德育

    网络德育是德育适应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体现,是互联网和德育的联姻,是现实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和实施,是德育现代化和网络化的必然趋势。为了有别于网络德育,我们提出现实德育的概念。所谓现实德育就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即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综合教育的实践。

    与网络和现实一样,网络德育和现实德育也表现出明显的对立统一关系。网络和现实统一于人们的生活世界,网络德育和现实德育都是发生在人类生活世界中的德育行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皆是活生生的人类个体。网络德育不是对现实德育的背离和反叛,而是现实德育的补充、协同、共生和某种形式的回归。作为具体的德育形式,网络德育必须遵循现实德育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和根本原则,围绕共同的目标,依据相应的德育内容开展工作。因此,网络德育是现实德育的组成部分,是为现实德育服务的。

    网络德育和现实德育的异同是明显的。

    首先,二者赖以开展实施的渠道(或者说是德育活动得以开展的平台、界面)不同,这是网络德育与现实德育的根本区别。网络德育和现实德育均可以理解为寓德育活动于网络或现实之中,网络和现实均是开展德育活动所需的渠道。网络和现实的差异构成了网络德育与现实德育在渠道上的差别。从实施渠道这个最基本的区分看,我们可以把网络德育看作是借助互联网络,依托虚拟技术,通过符码化的中介进行的德育工作。现实德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充满着“面对面”的互动,网络德育则纯粹是“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人”的数字化交流,不存在传统的以“面对面”为主的教化过程(即使借助于数字设想和传动感应器,在网络中实现了“面对面”,这也是完全由数字化模拟出的情境)。因此,我们有必要指出,在现实中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甚至是某些网络技术进行的德育工作,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进行网络德育。网络德育必须完全以网络为界面平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以虚拟化的身份出现在网络中,依靠网络渠道进行德育工作。

    其次,网络德育与现实德育的范围不同。网络的出现,是信息呈现和转换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它打破了现实中狭隘有限的信息传递模型的垄断,具备了超越一定时空的能力。网络在时间上的同步和对空间自如裁减整合的特征,使网络德育超越了现实德育以物理学时间为标准,以听距、视距、感距为空间界限,以班级或学校为实施定向的传统德育范围。网络德育已不只是我们初步印象中所闪现的远程教育,更预示着一种广义范围的教育运作。在网络德育中,处于不同空间地域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可以不用更多考虑现实德育中划定的班、学校或社会等德育区所,以顺时态与逆时态相统一的形式,打破传统德育的时空束缚,进行德育传授和教育互动,从而实现德育目标。

    再次,网络德育和现实德育的管理不同。现实德育管理主要是针对学校,因此管理的主体是学校领导和德育工作者,管理的客体是学校的师生员工,管理倾向主体对客体管理。但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网络德育管理的主体不仅是学校领导以及德育工作者,而且包括一切涉及网络的部门和个人,管理的客体是所有的网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身份,由于没有严格的界限,网络德育管理能达到主客体统一,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统一。同时,网上的信息具有隐蔽性,每个网民都是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目前国内对网络用户还缺乏有效的控制,管理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网络德育管理信息的不可控性和管理制度的初级性与现实德育管理信息的可控性和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也是不同的。

    最后,网络德育和现实德育在实施规律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在网络产生之前,现实德育是德育的当然形态,言及德育,指的就是现实德育。因此,现实德育沿革下来的德育实施规范中,很多都带有浓厚的唯现实的实用性,他们对网络德育的指导性是有限的,不能直接嫁接到网络德育的实施过程中来。网络德育不是对现实德育机械的、简单的网络化模拟,而是根植于网络土壤中富有生命力的崭新德育形式,这就为网络德育在实施图景上个性的确立定下了基调。网络德育必须在遵循现实德育基本原则前提下,总结归纳出适用于自身的方法、方式、内容及其评估标准等,并用以指导自身的德育实践。

第8篇

[关键词]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 本质层面原因 非本质层面原因德育活动 特殊本质和规律 德育衔接基本原则及具体方法

我国大、中学校教育阶段的德育衔接问题的提出,起源于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问题的提出和发展,它首先是作为一个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的实践问题提出来的。我国的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问题是在20世纪80年,最早是在上海提出来的。这是从大学生中发现的。在大学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在学业上、思想品质和能力培养上的诸多问题,并非大学教育的缺陷,而是中小学教育的“后遗症”。在德育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中小学不是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基础道德品行和学习、生活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方面下功夫,却把一些应在大学进行教育的基础理论、观点,放到中学作为教育的内容,到了大学,学生感到重复而失去学习兴趣。把德育衔接问题从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问题中分离出来,明确提出大、中学校教育阶段的德育衔接问题,从时间上来说应该被认定为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德育不衔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实际德育教育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都是从当时大学生的道德失范现象中发现并引起人们的注意的,而这种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与基础德育相关。近几年,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主要是作为一个实践问题被提出来,这里的所谓“德育衔接问题”概念有特定含义,它主要指上面所说近几年我国学校德育及其衔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即各种不衔接的问题。面对这些新问题,学校的德育教育虽做了许多改进,但由于在解决德育不衔接问题过程中,教育者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往往不是建立在对德育过程及其阶段衔接本质规律自觉认识的基础上,而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提出和应用,或者随意性大,或者方法陈旧,跟不上社会变化和未成年人思想变化的要求,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总是难尽人意。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最终目的要落脚到怎样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及德育衔接工作的科学化、有效性上来,也就是要落实到怎样运用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提高思想教育及其德育衔接方法和实践的效果,因此如何使德育衔接工作及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更加科学有效也就成为本文研究所要达到的最主要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首先要准确了解和分析德育衔接工作的现状,对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和正确揭示目前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和解决途径,以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及辩证逻辑关于归纳、演绎推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参考全国近几年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调查和研究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和制定出一套关于对解决大、中学校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及其对策措施。

1.当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的现状及具体原因分析。科学、有效地解决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准确了解和分析德育衔接工作的现状。为此,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座谈访问及统计处理等方法,对6所中学、4所大学进行了调研,覆盖面近2000人次,获得了大量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数据。我们还采用了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观摩交流、高中毕业生情况通报与跟踪反馈、高中毕业生品德考评系统试验等方式,开展了大学德育衔接实践环节的探索。我们还采用了研讨的方法,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共召开大型专题研讨会、小型讨论会多次。根据本课题组对山东省及济南市大、中学校较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大、中学校德育工作现在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脱节现象,对衔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宏观协调指导上没有明确的整体衔接意识,缺乏既有系统性又有层次性的操作原则。对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的分析,不仅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非本质层面原因的分析,也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原因的分析,对于正确揭示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直接性表层原因、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有重要意义。以下我们从几个大的方面(基本原因)对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和具体原因进行粗浅的分析。限于我们的能力,难以对全国近几年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因此本节分析存在问题所依据的资料有一定局限性。

1.1 未将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把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等通盘考虑。

1.1.1 学校各个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层次不清,分工不明,德育工作任务序列化的设计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们的大学、中学的德育工作未能根据学生年龄层次和思维特点制定相应的目标任务,尤其是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不明确,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阶段性思维特点科学的有计划地设计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各个不同年龄层次及阶段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的德育教育实施方案,大、中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层次和总体思路不够清晰,具体分工不够明确。虽然我国大学、中学已有了德育大纲。但是这两个德育大纲中提出的目标,未能明确提出和规定大学、中学的各项德育工作的更加细化阶段目标,因而这两个大纲提出的关于中学和大学各项德育工作目标的规定,存在着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不明确及表述不够具体并缺乏操作性的不足之处。

1.1.2 大学、中学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及教学方式上存在着简单重复、脱节的现象,大、中学校德育方法单一、陈旧,现有的德育手段急待改进。目前有的初中理论课教材编写方式成人化,内容偏多偏深。对于一些在大学、中学都必须讲授的基本政治观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程度和思想实际,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目前还缺乏整

体考虑。高教和普教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上相互沟通少,几乎没有联系,而且某些大学政治理论课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由各校自己编写,甚至有一所高校同一课程编写两三本教材的现象。另外,在政治理论和基本观点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上重复、脱节。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从中学生、本科生到研究生,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高等学校容易忽视这一点,没有及时引导他们适应大学生活,中学、大学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几乎是相同。界定不明晰,差别不明显。Ⅲ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德育未能充分强调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师生互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有机地将德育过程运作为贴近实际、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动态生成的过程,研究生教育阶段的有些教育方法有悖于以上这些原则,带有本科生教育阶段的影子。影响了德育效果。

1.2 大学与中学的教育思想不完全一致,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大、中学校的一切教育阶段。

1.2.1 大学与中学的教育思想不完全一致,道德认知、道德责任、道德人格的要求不够明确和统一。首先,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大、中学校的一切教育阶段,尤其是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中小学的各个教育阶段。相比之下,目前在素质教育思想宣传和实施力度上前者比后者要强;也可以说现在还存在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不够衔接的问题。其二,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责任、道德人格教育和培养的缺乏必要的计划性、整体性和连续性,致使三个不同年龄层次及阶段的道德教育目标、任务和具体实施方案在内容上衔接不起来,这是当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及其衔接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三,大、中学校周边的文化环境亟待净化。无孔不入的现代传媒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里要强调的是尤其是中小学生泡网吧(许多是非法的网吧)、沉湎于网上聊天室,或曾光顾,阅读图书和音像市场不健康书刊和音像制品,这给他们今后的成长留下了阴影。本该在中小学德育中解决的基础文明及起码的人格教育未能解决好,到大学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再进行诚信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三观”教育等,其效果受到影响。

1.2.2 大、中学校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不衔接,忽视品行和能力的培养,在高级中等教育与大学之间反映得比较明显。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中教师着重强调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忽视了品行和能力的培养,把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讲解得十分细致,反复交代做题及考试的技巧;学生的学习方法基本上是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始终围绕着教师所讲的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和教科书,教学方法的不衔接,很少进行查阅参考资料、参观访问、调查或独立进行实验等富有创造性、主动性的学习活动,与大学教学方法相比差异较大,相互联系、过渡和衔接的环节较为缺乏。此外,大学阶段有些教育方式事实上是扼杀学生的创新,基本上是辅导员、班主任“抱着走”。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的独立性强,处于一种松散的管理状态,有些本科一毕业就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离开导师的指导几乎寸步难行,容易将自己局限在导师的研究领域。

1.3 德育实施的具体途径缺乏整体规划和明确分工,没有注意与其他各种途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1.3.1 大、中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标准不一,德育及思想教育的工作方式及渠道上存在较大差异。首先,目前中小学毕业生的品德评定内容不一、标准不一,某些品德要求标准呈现幼稚性。表达方式不一,而且学生的个性特不突出,评语大同小异,有“千人一面”的现象,缺乏个性,难以“导向”和“选择”。有的学校甚至使用含混的文字,有意拔高或隐瞒实情。这样的品德评定既缺乏准确性,又没有可比性,不仅使中学德育失去了导向机制,而且也使大学在招生工作中难以贯彻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其次,在班集体的建设和德育管理上,中学严格有余而放手不足,大学放手有余而管理不够。中小学主要是班主任一体化,大学则有思政教师和班主任两重结构。在工作方式上,中学班主任往往采取的是保姆式的封闭型管理,学生接触社会少。由于大、中学校缺少相互了解。客观上造成刚跨入高校的新生面对突变的环境,一时难以适应。而在大学里,班主任比较超脱,往往注重了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而放松了必要的管理教育。在德育管理方法上本科生与研究生基本相同,仍然摆脱不了“活动式”、“运动式”和“说教式”的管理方法。

1.3.2 大、中学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上出现局部的滞后和无序状态。抓好学生骨干的培养对搞好大、中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而学生干部的培养又是一个不断递进与发展的过程。现在对大、中学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本身就缺乏明确的层次性要求,而对学生干部的使用指导上又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小学的学生干部对老师的依赖较多,教师指定的因素较多,而大学的学生干部能够比较独立的开展工作,有较浓重的“竞选”色彩,其间缺少一些过渡的环节。更主要的是,目前大中学校间尚无必要的渠道沟通学生干部的情况。大学在物色学生干部时,往往因情况不明或不实,而影响对干部的选拔和“接力”式的培养。一些中学生干部进入高校后因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逐渐退出干部队伍。

1.3.3 大、中学校德育的社会实践要求雷同,缺乏层次性。目前社会实践已列入大学、高中的必修课,但明显地还处于探索过程,效果还难以落实。如军训中的军事理论教学,大、中学校无统一安排,中学甚至无教材。下农村锻炼,大中学校在目标、内容要求等方面都无明确要求,缺乏层次性和联结性。社会考察也是如此,大学、中学缺乏各自的特点与“角色化”的联系,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此外在大学阶段,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的德育工作都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但在内容、目的、要求、组织形式等方面无明确地阶段性要求,缺乏更为细化的层次性。各校组织的较多的社会调查、为民服务、下乡或下基层等实践活动缺乏不同教育阶段的各自特点及“角色化”的联系,有的甚至流于形式。

1.4 在德育教育及管理中注重形式,轻视效果,德育效用“空泛”、“乏力”和“失灵”等实效不高的现象严重。

1.4.1 大学德育效果实效不高的现象值得关注,目前迫切需要解决“言传身教”的问题。“身教重于言传”这是大家公认的,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利于青年成长的现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但有的家长起着不好的表率作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轻而易举地付诸东流。大学里每位任课老师都应该是学生的德育老师,但老师中只教业务、不管德育的现象比较普遍。教育学生要诚信,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的第一德育老师,我们有许多优秀导师以自己的学术和人格影响着学生一生的成长,但也有个别导师不能很好地履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他们将研究生看成单纯的劳动力,让学生自生自灭;有的业务上吃老本,不注重知识更新,科研

上急功近利;也有的导师只教书不育人。

1.4.2 大、中学校德育方法单一、陈旧,现有的德育手段急待改进。从中学生、本科生到研究生,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高等学校容易忽视这一点,没有及时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两课”教育往往是我说你听、照本宣科、没有讨论,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又得不到解决,因此将老师讲的东西置若罔闻,或仅仅为了考试得分数,记在笔记上,而未进入脑海里,使“两课”教育“失灵”。本科生的辅导员大多是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他们本身涉世不深,“对付”学生本领不多,往往按照上面的布置去执行,这也影响了德育效果。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生思想相对成熟,一般具备了自我判断、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德育更应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师生互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有机地将德育过程运作为贴近实际、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动态生成的过程。日前,研究生教育阶段的有些教育方法有悖于以上这些原则,带有冷科生教育阶段的影子,影响了德育效果。

2.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相关基础理论探析。解决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学校德育教育合理的衔接,首要任务是在全面、准确了解德育教育不衔接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出青少年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为下一步提出解决德育不衔接问题的原则与对策建议奠定扎实基础。如上所述,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按照这些原因的作用和性质进行区分,大致可分为本质层面原因(主要包括具体原因、基本原因、根本性原因)和非本质层面原因(主要包括直接性表层原因)两大类。在前面的论述中,主要对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直接性表层原因及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它不仅涉及到非本质层面的原因,而且还涉及到本质层面的一些原因。目前我国教育界及理论界对德育不衔接原因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非本质层面原因的探讨上,也有许多关于本质层面上原因(具体原因、基本原因)的探讨。

应当特别指出,以上所述当前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所存在各种问题的形成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及其特殊本质,从根本上讲都是德育衔接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律的体现和表现形式。从这种关系及意义的角度上讲,我们认为未能科学地把握和遵循德育衔接的基本规律(尤其是指狭义上的德育衔接规律),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矛盾,尤其是两者之间及其在具体实践中发生的冲突和对立,是导致近几年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另外,未能正确体现和严格遵循德育衔接的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律是导致产生所有德育不衔接问题的根本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原因。我们目前不乏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具体原因、基本原因的理性探讨,缺乏的却是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根本性原因的理性探讨,即主要是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内涵和基本规律的理论探讨。我国教育界、理论界对德育不衔接本质层面原因研究较少,而且也主要是一种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特殊现象的特殊本质的分析,而对于德育衔接一般本质层面理论问题研究很少,尤其是对德育衔接的本质、基本规律、基本矛盾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系统研究及可借鉴的理论资料几乎是空白。

加强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及规律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及规律的理论探讨对于正确地制定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合理的构建起一个关于解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具有价值和意义。如何使德育衔接方法更加科学、有效是贯穿于德育衔接方法论基本问题研究过程中的中心线索和根本任务,这种关于德育衔接方法科学化、有效性问题的理论探讨,从其学科基础上看,它是属于德育衔接方法论问题研究的范畴。加强德育衔接方法科学化及有效性问题研究或者说是德育衔接方法论的研究,我们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和具体对策从何而来的问题。要科学的揭示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解决的具体对策理论依据,这就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法的关系问题。科学认识德育衔接的本质、基本规律、基本矛盾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可以正确揭示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根本性原因,而且对于提出有效而切实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提供直接与间接的理论根据,成为解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整个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环节。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推出这样一个结论,目前我国大、中学德育衔接工作存在问题及其未能有效地彻底解决,与我们未能深入研究和正确揭示德育衔接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及德育衔接的特殊本质和基本规律有很重要的关联,它实际上成为目前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这也是问题存在主要症结所在。我们认为。对德育不衔接原因的研究不能仅满足于或停留于上述这些层面,而是要多做些深化性、开拓性和创新性研究,即是要大力展开对德育不衔接本质层面原因的探索,尤其是关于对德育不衔接根本性原因(本质层面)。所以说如何加强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是目前我国德育实践给我们提出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它自然也成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的重点内容。以下是我们对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进行研究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结论:

2.1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概念的界定。严格地讲,德育衔接是近几年我国教育理论研究者根据新的实践要求和理论概括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意味着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研究进入新的阶段。目前我们在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有关大、中学校德育过程的理论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即德育衔接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但是,由于过去我们一直没有明确提出德育衔接概念,因此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把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从关于德育过程的理论研究中分离出来,并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在这种研究中,现在一般只提德育过程的概念并对其有明确定义,还没有明确提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概念并较少直接在德育衔接概念的名义下研究关于德育过程的相关问题。由于从客观存在的角度看,德育衔接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认为,从比较准确和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说,所谓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按照辩证逻辑的下定义的方法,所形成的德育衔接概念(狭义)是一个辩证的具体概念,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定义为:学校德育过程的各阶段即从中小学到大学是一个整体,德育教育的每一阶段不仅具有不

同于其它阶段的特点和质的区别,而且这个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前后相随、互为因果及不断发展的。如果要用精炼的语句把上述作以简捷的概括,即是:大、中学校德育过程及各阶段之间是独立性、连续性及整体性的辩证统一。

2.2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规律的表述与划分。目前我们对德育过程规律的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衔接规律”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上述所谓的“德育衔接规律”的表述,我们认为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目前我们对德育过程规律的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即德育衔接规律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在这种研究中,现在一般只提德育过程的规律,还没有明确提出德育衔接规律的概念并较少直接在德育衔接概念的名义下触及这个问题。由于从客观存在的角度看,德育衔接的规律是德育过程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认为,从比较准确和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说,所谓的“德育衔接规律”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可以这样说,德育过程规律和德育衔接规律即广义的德育衔接规律和狭义的德育衔接规律之问,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客观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一般与个别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正确揭示狭义上的德育衔接规律的特殊性内容,尤其是科学地阐释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相互区别、排斥和相互对立及其在当前的具体表现,对于正确认识目前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

2.3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方法层次划分及其内在关系的性质。德育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具体原因、基本原因及根本原因三个方面,从其性质上讲,它们都属于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层面上原因的认识,其中前者(具体原因)属于浅层次的本质方面的原因,而后两者(基本原因及根本原因)都属于深层次的本质方面的原因。因此,根据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性质和分类及其本质层次原因的结构特点,相应的可以把关于德育衔接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大致划分为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和特殊方法(具体对策)三大层次。这里所说的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实际上是指解决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即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矛盾的方法,是在德育衔接工作全过程中都起指导作用的方法。它规定了其他方法和原则运用的方向、准则和要求,在德育衔接方法论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起着导向、规范的作用,它是德育衔接原则、具体方法及对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与具体方法及对策措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辩证联系,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在德育衔接具体方法及对策措施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总体上讲,这种关系的特点可以简述为间接性与直接性统一。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不能直接对德育实践发生作用,只有转化为作为个别层次的德育衔接的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才能发挥实际作用。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作为一般性方法,它同客观实在的德育过程及其阶段衔接的联系是间接的,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来实现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对策建议的作用特点是由它们之间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也就决定了此类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对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起着指导的作用。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作为一般性和特殊性方法为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的制定和应用,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作出了基本的规定,使其具体方法、对策建议在制定和应用时能够有所遵循。在实际的道德教育活动中,一个成功和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可以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将德育方法的运用搭配得天衣无缝,从而有效地达到德育目标。但这种似乎“不假思索”的主要是建立在一系列由思考、审慎抉择组成的有关道德教育方法实际运用的教育经验积累基础之上,这种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具体方法实际上已包含和体现了关于道德教育的某种本质、规律和根本性方法的认识。当然,当人们还未认识德育教育规律和还未掌握根本性方法的时候,也可能提出一些在…定程度上符合德育规律的原则和措施建议,但这些原则和具体方法不是在对德育规律自觉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而是根据德育经验提出的,是德育经验自发地符合了德育规律,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

3.解决大、中、小学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基本原则及对策措施。针对当前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现状,分析其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有效的具体方法即对策措施是本项课题最终目标。根据前述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德育衔接具体方法的形成过程即是揭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特殊本质和规律并把它转化为操作方式和操作程序的过程,从实质上讲,它还是一个从前提到结论的推出过程、思维运动的过程,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之间客观存在着判断之间的联结,体现为由一个或一些判断(与根术方法、基本方法所包含的客观要素相关内容)的向另一个判断的过渡和转化。在这整个演绎推理过程中,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作为这一推理的前提都将成为制定德育衔接具体方法直接或间接的理论依据。以上我们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本质和规律及根本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表述和具体阐释,为制定其德育衔接具体方法提供出较为完整的理论依据。以下我们针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及辩证逻辑关于归纳、演绎推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参考全国近几年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调查和研究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和制定出一套关于解决大、中学校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及其对策措施。

3.1 德育活动要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状况相符合,教育者制定的德育目标及其内容、结构、层次、序列等要符合大、中学校不同年级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水平及特点。

3.1.1 科学地构建适应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德育目标及内容的体系,制定与中小学相衔接的火学德育目标。首先,以中小学、大学德育层次系统为书,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切实有效地构建适应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学校德育体系。为此,大、中学校首先要从德育的目标、内容方面整体构建德育体系,以保证德育要素在大中学校各个教育阶段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逐步确立大、中学校再年龄段道德认知衔接、道德责任衔接和道德人格衔接的目标。其次,对于大、中学校德育的各阶段性目标,要各有侧重,年级目标要具体明确、知行统一。要根据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成长规律有所侧重,不可求全。大、中学生在校的每个教育阶段都必须保证德育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完整

性、渐进性和层次性,克服倒挂、脱节、简单重复和脱离实际的问题。再次,在德育目标上,建议有关教育部门提出相应明确的方向,参照和对应“中学德育大纲”及德育工作的一些要求,也相应的对大学的德育工作制定更加细化的大纲,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使中学的“大纲”目标与要求和大学的“大纲”目标内容更好的衔接起来。为大、中学校德育过程及其阶段衔接创造良好的条件。

3.1.2 对大、中学校及高等教育中本科生和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要有通盘的考虑和安排。首先,要根据现阶段我国大、中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明确各自思想治理论课的任务和要求。建议高教和普教主管课程教材改革的职能部门要加强联系,相互沟通,统筹安排,逐渐形成一个既有不同层次要求,又有内在联系的大、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体系。目前要抓住中学新教材的编写和高校理论课教学大纲重新修订的契机,做好大、中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相互衔接与配套的工作。其次,逐步形成一个既有不同层次要求又有内在联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政治理论教育科学体系,处理好高等教育中不同教育层次之间政治理论课的衔接配套问题。

3.1.3 合理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及具体方法的体系。首先,合理地整体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体系,这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把课堂教学作为大、中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同时注意将以上各种途径密切配合,要针对相应的内容,有主有次,协调配合,发挥各自的功能并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德育任务,使其在时间、空间、人力、物力上得到保证要求德育途径。其次,合理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的体系。高等学校内部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包括德育的管理体制、德育队伍建设、德育经费的落实等,通盘考虑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同层次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德育资源,形成不同教育阶段的特色德育工作。高校内部的德育工作队伍。可实行不同岗位的交流和轮岗,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使德育队伍的思想、观念及工作方法适应学生的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

3.1.4 完善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首先,规范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教育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明确了各自的教学内容,使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但又不重复。明确三个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学内容本科生规定的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此外,可根据不同类别选修其他课程,思想品德课不需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设,而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本科生的各门课程和各个教育环节中。其次,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解决好大、中学校政治理论课的衔接问题。大学本科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教育老师讲课时,要学生结合思想和社会实际重点讲解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但由学生思考和回答。硕士生课程自始至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避免简单灌输抽象的理论。博士生课程应在学生自己学习哲学有关原著和选读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有关代表著作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讨,并与组织博士生参加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请企业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作报告。对于有争论或正在探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用严谨、科学的态度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自己的见解,与学生一起讨论,以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3.2 正确认识德育衔接工作所具有的系统性、整体性特点,德育过程的运行要坚持计划性、有序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统一。

3.2.1 各级领导要形成共识,把加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作为必须齐抓共管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首先,要确定协调大、中学校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成立研究机构,编印信息,制定相应的制度、计划。要提倡高校政工干部和中学政工干部的互访交流、调查研究,定期举行研讨会。积极支持有利于加强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有机联系的各种改革措施。此外,要确定本科生和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明确各自职责,明确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要求,制订相频的制度、计划,编印信息,加强督促和检查。不断提高大、中学校教师的德育素质。目前,要在高中毕业阶段和大学低年级建立一个相互适应的“过渡期”。中学的高中阶段应改变封闭式、保姆式的管理方式,大学应改变全方位开放的管理方式,对处于过渡期的青年学生都应采取“管中有放,放中有管”的方式,当然“管”和“放”的程度应视学生的成熟程度而有所不同。特别是对高中三年级与大学低年级学生应有一个渐变的适应过程。建议在重点中学高三年级开设“大学生生活、学习指导”选修课,实施适应性的超前教育;逐步形成大、中学校班主任定期交流制度,其中包括定期的专题座谈交流,研讨观摩;试行大、中学校双向的“见习班主任制”;举办大、中学校班主任共同参加的短期培训活动,了解衔接的内容、措施和方法。

第9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 心理契约式德育 大学生

现代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契约的建立具有四个特点:一为自主性,契约各方不受任何干预和胁迫,享有签订契约的自主权;二为平等性,契约的内容是双方或多方通过协商而确定的,基于平等并体现平等;三为统一性,契约各方拥有相同目标而建立权利义务关系;四为自觉性,契约生效后,契约执行依靠的是各方的自觉履行。基于平等关系、实行契约管理是一个社会民主、文明、和谐的标志。契约包括文本契约和心理契约。文本契约实行的是制度管理和刚性管理,心理契约实行的是人本管理和柔性管理。在现代社会管理中,采用柔性的心理契约管理可以弥补刚性管理的不足,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构建契约式德育范式是实现传统德育转型的必然要求,是对人本德育的追索与超越。

一、本质追问:对物本德育的摒弃

2010年发生在高校大学生身上的三个案件令人震惊,颇具有代表性:一是河北大学校园发生的李启铭醉驾,致使两个女生一死一伤的事件。二是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乱刺八刀致其死亡,犯罪动机和手段极其残忍。三是以复旦大学生为主体自发组成的“驴友”团在安徽黄山未开发区域登山探险时迷路,年仅24岁的黄山市公安局温泉派出所民警张宁海为营救他们而不慎坠崖英勇献身。而脱险后的复旦大学生非但不感恩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冷血。三个事件中的主人翁都是高等学府造就的高素质人才,虽然他们的行为动机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但就此可以看出,由于人性教育的缺失所导致大学生恶性事件屡屡发生,说明当前高校德育中人性教育的缺失,对此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以人本理念审视传统德育,就会发现,正是因为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在人的发展这一本体价值取向上的迷失,从而导致了德育实效的低迷。当前高校传统德育的人本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培养目标上,强调人对道德规则的无条件顺从,以培养“圣人”为目标,无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二是在德育内容上,“把原本根源于生活的一些道德规范,分列为一些抽象的概念、体系、文字与符号,呆板地传授给学生”,教条式的德育造成学生德育兴趣与热情的丧失。三是在德育方式上,缺乏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及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遵循,“更多地面向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和不正当行为,采用简单粗暴的训诫和控制性、病理性的说服”,缺乏道德体验和内化。四是在德育组织上,大多采用集体统一和单调划一的管理及育人模式,过分强调共性制约,将本来应当是充满人性魅力的德育,变得毫无主观能动,没有道德意义,枯燥乏味,令人厌烦。

如何促进高校德育转型,建立起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且行之有效的新型德育体系,成为当前高校德育改革的应然主题和关注的焦点。早在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就说过“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平等的契约式关系……良好的人格产生于内部需要而不是外部压力”。我们认为,高校实施心理契约式德育,师生之间建立起契约式关系,不仅可以克服传统德育“目中无人”的弊端,建构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大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加强大学生道德成长过程的对话和引领,而且可以通过契约的多元功能,增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针对性和目标性,进一步激发大学生主体发展的内需性和持续性。

二、内涵厘定:德育主体间彼此期待和义务的感知

1 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的内涵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申来津副教授首次提出“德育心理契约”概念。所谓德育心理契约,他认为是指“德育关系中存在的一系列的彼此期待的主观信念,是德育关系双方相互期望的集合”,德育主体间的期望是以“要约——承诺”的方式产生的。这一表征赋予了德育心理契约独特的含义,牢牢抓住了“心理契约”的关键内核。“德育目标寓于德育心理契约之中,它是德育教师对学生的‘心像’预设,这是德育目标的位然形态”,据此,将高校德育心理契约定义为德育关系双方相互间的期望知觉及对自身义务的自觉感知等一系列主观信念的集合体。

2 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的内容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德育工作中涉及到的两大平等主体,德育教师是指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大学生对德育教师的期望主要有诚信、敬业、博学、谦逊、和蔼、公正、仁慈、务实、敏锐、坚持真理等内容。大学生对于德育教师的期待包括角色期待、素养期待两种。上面所列实际是学生对于德育教师的素养期待。素养期望具体分为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和教育素养三类。德育教师除了要道德高尚、学术功底深厚,还需要有超前的、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具有娴熟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角色的期待指的是大学生期望德育教师由以往德育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为大学生品德发展提供参谋的服务者。由于德育教师是学校德育的代表者,所以在其身上还凝结着学生对学校的期望。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的另一内容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这种期望是建立在教师对大学生综合的知觉感受之上的,是其对大学生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这些期望和要约具体表现为诚信、热情、好学、互助、宽容、无私、尊重、富有同情心等,还包括道德品质、政治品质、心理品质和学习品质等方面的期望。

3 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高校德育心理契约有不同的类型。具体标准有时间标准、效果标准、二者组合等。通常情况下采用时间与效果标准的双重组合。具体可以把高校德育心理契约分为四种类型:即亲密型、平衡型、过渡型和疏远型。亲密型德育心理契约一般属于长期型的,亲密型德育心理契约具有稳定性和高信任度两个基本特征。这种类型的德育效果是根本不能通过量化的考核来决定的,他们与学生的德育目标相同,教育方式灵活,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故而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德育心理契约属于平衡型,这种德育关系是阶段性的、动态的,德育绩效主要通过量化考核来评估,在此基础之上学校对双方进行奖惩。由高年级学生担任辅导员从而与学生形成的德育心理契约,因其任务具有临时性和短期性,故而德育绩效不够明确,也无法进行量化考核,这种德育心理契约属于过渡型。过渡型德育心理契约的优点是:因为辅导员与大学生年龄和学习经历相仿,具有天然的亲近性,很容易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兼职任课教师与学生间的德育心理契约属于疏远型,这是一种短期的、德育绩效明确的德育关系。虽然他们专业素养高,但与学生的交往频率低,没有交往时间和频率的保证,这种心理契约表现为脆弱、不稳定。

三、终极目标:自由、自主、自尊

人是价值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价值的尺度,价值反映的是人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水平。“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他与客体满足自己需要的某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人与客观存在物之间的价值关系。”价值理论的最早宣言要追溯到古希腊智者运动代表、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理论。继而德国哲学家尼采发出了“重估一切价值”、康德提出了“人是目的”,以及萨特的“人的本质就是自由”等等。这些智慧之家的言论为价值理论规定了基本原则。他们的呼声实际上是反对宗教和科学对人性精神的压迫和阉割,提倡以人为本,在天、地、人三者间,人在中心位置,呼唤解放人性。高校心理契约式德育指的是德育主体借以心理契约,培养受教育者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增强其对道德的自觉性、自主性和责任感,从而成为真正的道德自由人。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秉承了先哲们所确定的价值精义,以人性解放为宗旨。

具体说来,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理论的价值追求是:自由、自主、自尊、诚信、平等。其中实现人的自由、自主、自尊的前提和基础是诚信和平。可以说,诚信和平等是心理契约的灵魂和精髓,但尽管如此,它们只是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理论追求的价值起点,而德育心理契约的最终的价值指向却是自由、自主和自尊。自由、自主和自尊的理论来源是伟大思想家马克思的“个人的自由发展应该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道德绝非来自于任何高压特权,而是自主性选择的一种行为,这呈现出自由的状态,正如“凡是对灵魂好的东西,就是追求神圣的东西;凡是追求对肉体好的东西,就是追求凡俗的东西”,自主、自由和自尊的道德和公正、正义、文明和民主等社会意识紧密联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理论的价值观是一个逻辑严密、有机有序的整体,它以自主为表征,以诚信和平等为基础,以自由和自尊为终极目标,以调整德育心态、理顺德育关系、激发道德动机、提高德育效果为德育功能。德育心理契约是现代德育的有力分析工具,“德育心理契约在解释和说明德育现象的同时,也能为提高德育效率提供方法论依据,从而减少德育运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四、路径选择:践行道德“双语”。注重权变策略

依据生态学理论,高校德育主体都是活生生的人,从而决定了高校德育心理契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修复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它的实际运作需要多维度的支持,对此,如何发挥高校心理契约的德育功效,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具体地说,要实现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的德育功效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践行道德“双语”

传统高校的德育是建立在“教,上所施,下所教也”基础之上的,其教学活动的典型特征是独语,通俗地说,就是“一家之言”,实际上学校德育中的独语其背后所依托的是社会各方面制度的独语,学校是个小社会,它是社会独语的影射。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在如何看待学生的成长发展的问题上,中国先哲孔子提出了“后生可畏,焉知来之者不如今也”的著名论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克剑先生认为应该把每位受教育者看作一个具体的、无法被任何一个他人所代替的人而存在,教育行为应始终指向具体的每一个人,“知识的授受,智慧的开启”最终都是为了“点化或润泽生命”。加拿大著名教育哲学家克里夫·贝克提出了“道德对话法”,他认为:“传统德育要实现现代转化,就要在道德实践中以师生之间的对话取代教师的独白和灌输,不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批判精神、批判能力,以平等的心态在未来的制度上重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通过对话生发出温馨的、真正的合作与伙伴关系,让师生的心灵实实在在地相遇,在相遇中发生碰撞和融合,让德育焕发人性的光辉与生命的活力。”0孔子的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黄克剑先生的德育润泽生命以及贝克主张的“道德对话”,对高校德育的启示是:必须坚持生命化教育理念,尊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发展,采取适合学生生命发展特点和需要的心理契约式德育。心理契约式德育正好吻合这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施高校契约式德育的过程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基于契约框架内的民主平等关系,是建立在共同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共向”和“共同”的关系,这种平等更多的是教师充分认识完成契约目标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加强师生“对话”,从而避免师生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沟通障碍与信赖低下,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按照教师期望要约的方面努力。

2 应用权变策略

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它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企业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是权变关系,这是权变管理的核心内容。以往人们对管理行为大多是从静态的角度来认识的,权变学派使人们对管理的动态性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权变策略的概念出自于管理学,但是它对于高校心理契约式德育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的核心就是契约内容,对此,契约内容的设定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随心所欲,内容设定要考虑利用权变策略——根据各种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契约内容。高校德育心理契约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这样才能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要考虑时间向度和空间向度。考虑时间向度要求应根据不同的时序区间选择不同强度的期望内容,不同年级期望内容不相同,同一期望内容在不同时段强度要求也应该不相同。空间向度要求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选择不同的契约内容。同时,人际向度也是考虑的因素,即高校德育心理契约内容设定应根据德育对象的性别、年龄和层次等参考量确定契约内容,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因人而异。

3 丰富精神体验

查普曼提出了“相互激励理论”,他强调领导与下属之间的默契,“一位领导提供给他的下属的最佳报酬,就是他自身的良好的领导方式,一位下属提供给他的领导的最佳报酬,就是他对领导的支持”。无独有偶,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的激励力量源自一种“上下同欲”的团队精神,这种团队精神生成了高质量的心理契约。内生激励型是德育的本真,整个德育过程应该是享受性的,正如在行善的过程中体味行善的快乐而不是去关注行善的结果,德育的精神性是其享受性的依托。心理契约是由期望和义务组成的共同体,期望和义务二者在心理契约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期望是理念的、可能的,而义务却带有强制性,是必须的。二者的共同之处是都包含浓厚的精神成分。德育的意义和魅力是高校德育秩序的维持的根本,如果德育不是异化为强制或无奈,而是乐在其中,学生肯定就会选择积极回应;如果德育秩序仅仅依赖于外在的纪律或者学分或者文凭等的约束,那么德育将不再是本体意义上的德育,异化为与人为敌的东西了。高校心理契约式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精神体验和主观感受的栖息地,评价德育秩序的主要尺度之一是双方的互动性和主观相容性,所以在德育预设环节上必须考虑德育参与人的精神体验和主观感受。

4 增强契约意识

契约意识内涵非常丰富,包含着责任意识、义务意识、诚信意识、权利意识、自我控制意识、自我约束等因子,其中诚信意识是灵魂,义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是前提,权利意识是动力,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意识是保障,强化高校德育教师和学生的契约意识意味着德育契约意识中的各个因子同时获得能量补充。高校德育主体契约意识是德育心理契约建立的思想基础,是双方对权利对等、义务对等和双方自由约束的认同、共识、尊重和履行。契约意识和高校德育心理契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德育关系双方契约意识的强化才能促使德育心理契约的优化,反之只有完善的德育心理契约的建立才能促使德育关系双方契约意识的增强。

第10篇

一、德育知识

德育知识是以该学科领域为研究对象,按照专门术语和方法建立起来的概念一致、逻辑严密、结论可靠的专门化知识体系。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德”的知识,一是“育”的知识。

“德”的知识是关于道德方面的知识,是对道德本源、意义、特征、评价标准的认识和叙说。就其意义来说,道德与人类生活是相携相生、紧密相连的,其旨趣在于发展人而不是规约人;就其内容来说,观点不一,认为知识是美德、实践是美德、和谐是美德等。基于我国传统文化,道德价值的核心内容是廉耻、宽容、仁爱、尊重、诚信、责任、孝敬、公正等,承载着中华民族基本价值追求,是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和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2]1道德的知识学习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可能性是因为人具有向善的本能,带有先天道德文化的遗传“因子”,知善并能行善,如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必要性在于人的品德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引导下产生的,道德认知定势往往对道德判断标准和道德性格倾向有一定影响,个体的道德发生是基于体验而成长的,此外,判定道德行为与否还要诉诸情感和态度因素。勿庸置疑,作为一种生存智慧的道德知识必定是有助于德性的生成,只要通过个人努力,就一定成长为有道德理想的人。

“育”的知识是关于德性培养方面的知识,是建立在对道德哲学和德育心理学认识基础上的,是唤醒和培育人们对义务感和道德良知的追求,强调从他律走向自律。我国古代德育有“内求说”和“外铄说”,目前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德育模式,如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纽蔓的社会行动模式、麦克费尔的体谅模式,还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诺丁斯的关怀理论等。

那么,“育”的知识表达形式一般有两种:1.理论的知识。涉及德育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范畴、命题以及学科内在联系。理论知识是以青少年品德形成规律为基点,对我国学校德育问题做出系统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为提高德育实效,从授受知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的过程中展示个体生命的意义,让学生在诗意般的德育中成长。尤其,在新媒体条件下青少年价值取向、交往方式、评价标准、道德行为等发生变化,如何培养适应公民社会道德主体的人,促进道德内化机制生成应是德育的任务。处于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具有不相同的身心特点,同一阶段的青少年,其身心发展状况和思维方式也不相同。为此,把握品德差异,开展有效德育研究,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针对品德结构的不同划分,人们提出了主知说、主情说、主行说、主意说。2.经验的知识。是一种行动策略知识,在某一时期内对特殊案例的认识,具有实践借鉴意义。长期以来,教育家们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德育知识,可以说是德育原理殿堂中的“瑰宝”,如我国孔子的仁爱教育目的论、榜样示范方法论、因材施教原则论,近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还有现代一些德育学者实践经验等;在国外,亚里斯多德提倡和谐德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的统一,班杜拉认为人道德行为是社会模仿来的,等等。

B.S.布卢姆把知识分为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知识,相对来说,德育知识更多地具有文化性、价值性和历史性。既来源于我国传统德育学说,也有外国的德育学说;既有古代经验借鉴,也有现代思想的创新。有人认为,判断德育学科知识标准:一是看此类知识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贡献程度或者说被其他学科知识引用的程度;二是看对该学科领域内问题的解释或解决能力。[3]34

德育知识对于有效的德育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具体地说:1.任何德育活动需要理论知识指导。理论代表着研究者的理想,而理想是对现实的纠正或改造。德育知识掌握具有对学校纷杂德育现象的解释力,对德育实际改善的提升力。德育知识是随着时展和文化差异有不同内容和价值取向。今后德育教学重点需要走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抓住当前一些热点的问题,如课堂中的道德生活、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学生道德素质评价、科技道德教育、新媒体环境下自律教育、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整体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社区德育资源整合研究等。只有提高德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才能不断创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德育理论知识。2.提高学生品德素养和自育能力。苏格拉底曾把知识分为实利性知识和德性的知识。这两种知识有什么差别呢?道德的知识不“实用”,俗话说,不能当饭吃。但道德的知识也不是那么的不“实用”,因为道德的知识也是实践的知识———是关于人的行为自身的知识。大家知道,在古代,多数人所受到的道德教育远比我们现代人要多得多。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也有人说,德育不能安排人的生活,却能成就人的道德生活追求;德育不能左右生命,却能提高生命的质量;德育不能克隆美德,却能造就道德上成熟的人。

德育知识既可以直接地教学,也可以间接地教学。直接地教学是通过专门的认知性德育课程,如我国清末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开设“修身”课,分别教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敬长尊师,忠君爱国”等内容,解放后,学校普遍开设“政治”课,经不断修改,截止今日,小学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大学“两课”教学,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认知水平,具有亲社会性的道德品质。国外类似德育课程如《修身》、《人格教育》、《公民教育》、《宗教》等,传授社会义务、法制观念、人格教育等内容。间接地教学是通过活动性课程或隐性课程中的德育资源来进行的,如师生关系、志愿者行动、课堂规则、校园文化等。当然,德育知识教与学和知识技能的教与学是不同的,需要号准德育“脉象”,在新语境下将德育知识案例编排从“内容—形式”维度创新框架。

二、德育观念

观念是一种思想表达。只有观念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带来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现代《德育原理》教学应强调以下几方面观念:

(一)主体参与的观念

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自主、自觉、自律的行为。德育效果通常是与受教育者参与程度呈正相关的。《德育原理》教学不仅使受教育者接受某种道德知识,而且要激发其内心需要,让他们在主动体认道德过程中,焕发主体意识,担当道德责任,进而自我建构德性。如果我们不能尊重和发挥道德主体性,就不可能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在德育中,把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作为基本理念,强调通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育来发展对道德问题分析、判断、评价以及实践能力。自主参与道德教育意味着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自主活动,而且要创设德育活动情景。

德育人本化正是这一思想体现,克服传统德育中“人学空场”现象的痼疾。同样,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经由个体不断思考而自我构建出来的。可以说,具有道德主体人格的人,当道德规训与个体生活相冲突时,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当面临道德困境时,具有践行道德勇气和力量。

(二)实践体验的观念

道德实践是道德知识的生长点。戚万学教授提出活动道德论,即是说是“在活动中通过活动而且为了活动的道德教育”[4]5,试图克服学校知性德育窄化问题,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德育的实践走向,就是对德育实践本性的重新确认,意味着德育具有鲜活性和现场感。当前在我国公民化过程中,推行公民社会行动计划,就是通过学校与社区的联动,让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在实践活动、志愿者行动中实现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建构,达到公民道德教育的目的。刘惊铎教授提出了体验是道德教育本体的哲学命题。所谓体验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带有独特色调的觉知或意识,是心理的一种主观感受。道德体验要深入到学校、家庭、社区、自然之中,向生活世界、自然世界和体验者的心灵深处全面开放,引起人的生命感动,领悟到生态体验是一种臻于圆熟的道德境界。通过角色扮演或体验活动引导学生道德感悟,从而培养对道德的敏感性。

(三)生活教育的观念

道德源于生活,生活是道德发生的根基。生活教育的观念体现在:首先,培养适应现实生活的道德品质,如自主的生活理性、健康的生活情感、自为的德行能力,生活德育要引导受教育者不仅明确道德生活中的需要、价值、理想、信念,而且明确道德权利与责任,养成良好道德生活的智慧。其次,培养创造可能生活的道德品质。可能的生活反映人的道德理想,人是超越自然的生命存在,这就意味着人不仅面对现实的生活,还应该创造面向未来的可能生活。

道德不仅仅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的规约,更应该是对人的可能生活的把握。再次,培养关注人全面生活的道德品质。不仅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还包括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要求在不同的生活场景———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中全域地展开。[5]35可以说,生活德育是现代德育走出困境,走向完满的精神生活之需要。

(四)情境德育的观念

文化情境具有陶冶心灵的作用,人类是文化情境中的生物,文化情境模塑和决定着品德生成的可能性。一般来说,情境德育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有意识地创设贴近受教育者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他们融入其中,以情感人,发挥情感的陶冶教化功能,激励他们自主选择道德行为方式,并在情境中加以训练与体验,以促进道德品质内化和道德习惯形成。校园环境、人际交往、教师人格等都是德育影响的载体。教师要强调德育过程的情境化,就必须创设课堂道德文化,构建生态化德育,体现德育人文关怀和人文意境。特别是,德育情境要具有审美化,在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这正如檀传宝教授所说的欣赏性德育,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的。此外,还可通过人际或社会情境问题讨论,来促进道德思维能力发展。

(五)整体育人的观念

就是构建以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和评价要素系统为纬,以幼、小、中、大各学段层次系统为经,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横向上来说,构建学校、家庭与社区和谐德育模式,做到目标一致、管理协调、内容互补、资源共享;从纵向来说,以幼、小、中、大各学段德育的实践形态为中心,依序分层构建各学段德育体系。按照“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重;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的要求,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再根据“德育途径,对应内容;一项内容,多条途径;有主有辅,协调配合;分工合作,形成合力”的原则,提出德育途径方法多样性;在评价管理方面,按照激励、科学、主体、操作原则,运用评分、评等、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发挥多部门育人功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学校德育工作格局。[6]382

当然,好的德育观念具有恒久思想魅力或无限生机,是需经由年代的“淘洗”。德育应把具有道德智慧和体现时代精神的观念根植于受教育者头脑中。

三、德育智慧

德育智慧是教育者在实践中对于德育知识的灵活运用、对于德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于德育问题的敏锐反应的一种综合性创造能力,包括知性智慧、情感智慧和实践智慧。知性智慧是教育者在学习基础上对德育现象的一种整体感知和直觉反映;情感智慧是教育者对职业的热爱和道德责任感的品质,如对学生关爱是教师情感智慧形成的重要基础,是构成情感智慧最为核心的内容,如果缺少这样一种情感,即使有深刻的理性认识,教师的个体智慧也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智慧;实践智慧是建立在教育者经验积累、实践感悟、教学反思基础上的行动策略和实际操作。德育智慧是德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探求德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育人观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一种综合体现。有了德育智慧,就会产生德育能力,诸如了解学生能力、说理疏导能力、行为诊断与矫正能力、指导自育能力、创设德育环境能力和德育问题科研能力。在一个文化多元、信息开放的时代,面对青少年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德育就是要为现代人的心灵寻找一个“家”,点燃心中的“烛光”。

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形成自己的道德智慧,道德智慧是指选择正确道德行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处理道德两难困境、达到至善目的和实现幸福人生的一种品质;另一方面,形成德育智慧,德育智慧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来积累,需要在综合学养提高的基础上来提升。只有不断拓宽视野、面对现实解决问题,才能生成新的智慧,从而不断地提高德育素养。德育素养应当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参与科研,科研是从“经验型”走向“专家型”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应该提供一个宁静的、适合思考的环境,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审视现象、追问事理、探寻规律、寻求真谛,这是生发德育智慧的关键。古人所说的“宁静致远”,深刻揭示了智慧生成的内在道理,在浮躁的状态下,智慧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

第11篇

关键词:德育;德育管理;理念类型

德育管理理念是学校德育管理者对学校德育管理的全过程,各要素及其关系的根本认识和价值追求,是一个更为高级更为宏观的内在意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德育管理理念是对德育管理的一种根本认识和价值追求,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我国德育管理理念的类型很多,德育管理者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德育管理理念来指导学校的德育管理活动,实现德育管理的目标。

1功利性管理理念

功利是指功效和利益,功利性管理理念就是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为行为准则的伦理观点为价值导向。功利性管理理念实际上是一种利己主义的伦理学说理念。但我们所说的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并非指德育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而是指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片面强调的外在价值,即社会公众价值,忽视教育的育人、育德本体价值。功利性管理理念是伴随工业革命而产生的。在工业社会,“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工业化、都市化、市场化、世俗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与此同时,工业文明的概念统一、集中、规模、同步、竞争、效益、标准化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教育和学校生活。体现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其特征主要有:

第一,德育管理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只注重德育的外在功能,看重社会效益。德育的短期行为严重。

第二,德育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获得谋生的手段。对学生来说学习就是为了找到好的职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就业机会是学习的直接动机,培养良好的道德不是因为自身需要,而是社会的需要,(当然社会也需要,但这只是外因)社会需要德才兼备,学校就要按社会需求的模式去培养。所以,“听话”“服从”就成为学校培养道德的标准。

第三,德育管理的方式是同一的、强制性的。在德育管理中主要运用惩罚的手段,激励的方法被忽视。学生就像产品,要生产高质量的合格产品,就必须用同一标准去强制要求,按照工厂化模式对被管理者进行强制性的管理,达到符合社会用人的同一标准。这种管理理念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2本位主义管理理念

“本位主义是一种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是个人主义的一种思想表现。”本位主义也叫小团体主义,是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只顾眼前的局部的利益,不顾长远的全局的利益,一切从自己的小集体、小团体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利益。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德育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学校秩序的有序性;第二,德育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学生,与德育的对象相混淆;第三,在制度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第四,不从长远出发,只顾眼前利益。

本位主义的价值理念,使学校在整个德育管理过程中,把保障正常的工作秩序列为第一位,只从学校自身的利益出发,不关注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德育管理需要有效地整合人、财、物、技能、环境等各种资源,调动各级管理者的积极性。但这个过程是一个缓慢的投资过程,为了眼前的利益,本位主义者一般不会去考虑的。本位主义管理理念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是“传播文化、传递人类文明,传递人类劳动和智慧的一切成果和结晶”,而不是为教育者带来利益;忘记了教育首要的功能是育人,是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而不是教育者的发展,思想品德教育尤其如此。

3情感管理理念

“情感”一词,常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意义很多。但其科学定义应该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映。情感及其多种多样的体验形式对人们的行为有着“调节机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成为人的活动和各种动作(以及动作完成的方法)的持久的或短时的动机,从而产生追求所提出的和所想到的目的的意向和欲望。”理性固然重要,但理性不能离开情感,离开情感的理性就会失去其效力。规则、规范、制度的制定必须合情合理,当人们感情对立时,理性则常常是对抗的,这时要疏通理性,就需要从感情开始,情通理则通,情不通理则对立;管理的理性,要建立在感情通融的基础上,而不可能在感情对立的前提下获得理性的认同。

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他们的各种感情会编织成无形的人情和感情网络,形成共同的理性认识和感情纽带,达成默契与共识。在德育管理中必须要尊重人性的规律,以谋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在制度的框架里,留有一定的空间,把理和情置于其中,理中有情,情中有理,做到“润物无声”。

4文化管理理念

德育的文化管理理念就是把人们所认同的优秀文化融入到德育管理的各环节中,以文化的价值观念维护有效的秩序,实现学生的德育目标。文化对现实的管理活动有巨大的作用。这主要是:(1)价值定位。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价值定位,价值定位的不同,会使管理出现重大差别。(2)优先选择。管理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价值冲突中进行优先选择。在德育管理中。如果认可“人本价值理念,那么就会在制定各种制度中,体现个体的充分发展,不会以过多的惩罚压抑个性;相反,会运用更多的激励和鼓励发展个性。(3习惯选择。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学习、行为,并通过文化的积淀养成习惯,建立不成文的甚至下意识的规则体系。例如,一个饱读诗书深懂礼仪的重要性的领导,不会常常把训斥、谩骂挂在嘴边,不会经常去惩罚人;相反,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领导,不会有很高的涵养,言谈举止就会欠佳,他会认为惩罚比什么都管用。

管理也是一种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教育管理的基石,是我们处理教育工作各方面关系的基本原则。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思考、实践,形成了一个民族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的理解和共识,这就是文化传统,是文化的底蕴。文化是社会的产物,是一个社会的共识,是民族认同的标记,因而是民族得以凝聚的最大而无形的力量。中华民族讲究和合、宽容,克己、自省,诚信、坚韧等等,这些优良的传统都可以挖掘出来,用到管理之中,使学生在一种自觉不自觉、有意无意的轻松环境中内化自身的品行,加强身道德修养,提高思想水平。

5服务管理理念

第12篇

关键词:青少年;亚文化;学校德育;

一、青少年亚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文化人类学中所谓的“亚文化”概念, 指的是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文化的价值体系有所不同的群体文化。亚文化是主导性文化的替代性文化,它通常会产生特殊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价值体系。

青少年亚文化与社会主导性文化相比,有其独有的特征:

(一)肇始的自发性。

任何一个青少年亚文化群体,在发生阶段都不是由于外在施加压力而形成的,也不是社会系统中所固有的组织形式,它一般是以相近的年龄结构、地域区分、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为标志而构成的。

(二)发展的不定性。

青少年亚文化群体在初始阶段总是由某一个发起者或核心组织倡导或实施的,这个群体的发展往往过分依赖于某个人或组织的发展或某种风潮的兴衰,当这个核心出现问题或产生偏差时,这个群体也会相应地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内容的批判性。

这是青少年亚文化群体的核心特征之一。青少年亚文化群体从诞生那一天开始便贴上了青少年特有的开放、激进,批判性、边缘性和颠覆性的标签。这种批判多体现在青春期中的人们对未来的迷茫、对社会的愤怒、对权力的反抗和对自身的否定。社会没有为心理断乳期青少年准备好合适的文化形式,因此,他们对成年人强加的文化产生抵触在所难免。

(四)形式的新颖性。

当今社会的高度发达和信息量的日益扩张,导致各种思潮的泛滥,折射在青少年中便出现了光怪陆离、林林总总的群体。只要有一个人存在,就有一群人跟随,“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成为青少年亚文化群体信奉的人生哲学。

(五)网络虚拟群体的普及性。

随着网络媒介的盛行,网络虚拟群体更是有力地催生了网络青少年亚文化群体的出现。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亚文化群体往往必须依附着地域或社会群体而存在;在互联网出现之后,这种群体有条件以虚拟的形式分化出来,相对独立地存在于网上。

二、当前青少年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青少年理想信念淡漠,甚至没有信仰,有的崇尚实用主义、个人主义,有的甚至信奉“伪科学”。

(二)一些青年没有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习惯。大约有88%的青年有乱扔垃圾的行为;绝大多数在校青少年不从事家务劳动,有些学生连午餐饭盒都带回去让家长洗。

(三)看到车上有老弱病残孕,只有半数的青少年选择主动让座;与父母争吵后多数不会承认错误;看见公物被浪费或损害时,许多青少年认为“与我无关”。

(四)当代青少年中还有攻击、早恋、逃学、离家出走、厌学、说谎、易受挫折、孤独、自卑、嫉妒、逆反,冷漠、作弊、盲目“追星”、吸烟、喝酒、聚众打架、青年犯罪等问题行为,这些青少年德育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三、为适应青少年亚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建议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抓智育和德育一手硬一手软。德育的应付、应急问题仍存在。特别是在实践环节上还较落后,造成知与行、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

从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上讲,青少年文化的出现既造成了新的学校德育的背景,又带来了学校德育的危机与挑战。为了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德育地位

要切实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杜绝那种“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但往往做起来往后靠”情形的发生。要改变过去德育目标大而空的情况,制定有层次、有差异的,适合时展要求的德育目标。

(二)创新学校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学校德育实施的依据,也是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德育内容的创新要做到三个方面;其一,德育内容要贴近青少年的道德需求和道德实践;其二,树立与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念,使德育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富有活力;其三,要大胆借鉴和吸收一切先进的人类文化和思想道德成果,勇于接受进步观念。

(三)优化学校德育环境

一是要加大投入,在绿化、美化、净化校园上下工夫,为师生创造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二是大力办好“第二课堂”,把生动的德育寓于各项有益的课外活动之中,成为青少年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培养创造精神的重要阵地。三是积极开展评优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表彰先进人物,弘扬正气,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明之风及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氛围。四是坚持从严治校,加强校风建设。要坚持从严治校的方针、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育人质量。五是注重文化建设。重视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抵挡不良文化的侵蚀,充分利用学校拥有的文化娱乐场所,发挥这些场所在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四)重视师德教育

制定教师的行为规范,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师的人格影响学生,起到表率与示范作用。为人师长者,要做青少年的知心朋友和“心理医生”,真心放下架子,走进他们的心灵,加强沟通,增进交流;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当他们的看法的确有问题时,应心平气和地说服教育;要珍视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和独到见解,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应有的权利。

(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

一方面,对青少年进行挫折心理教育。使青少年学会正确对待逆境、失败,培养百折不挠的精神;另一方面,对青少年进行社交心理辅导。加强个人修养,增强集体荣誉感,多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培育正确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