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22: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设美丽乡村的必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云和梯田;湿地公园;必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S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0502
1 引言
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以及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共同构成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截至2015年,全国共批准国家湿地公园试点706处,其中古梯田类国家湿地公园仅有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和贵州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3处。相对我国多山、多梯田的资源现状,古梯田类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建设对策研究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因此,以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浅析古梯田类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与对策,促进古梯田湿地的有效保护。
2 项目区概况及评价
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南的云和县崇头镇,最早开发于唐初,兴于元、明,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公园范围包括云和梯田群及其周边山场林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5′48″~119°29′56″,北纬27°59′16″~28°04′21″。规划面积2192.4 hm2,其中梯田、河流、沼泽、库塘等湿地面积875.3 hm2,湿地率39.9%。
2.1 生态区位重要
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南山地丘陵重点生态功能区,地处浙江省第二大水系――瓯江的源头区,生态区位重要,湿地公园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保护中山地区稀有的沼泽化草甸与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生态系统典型
湿地公园境内以梯田湿地生态系统为主,包括河流、沼泽(沼泽化草甸)、农用池塘等多类型湿地生态系统。同时,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与周边的山地、森林、村庄等有机结合,构成自然和谐的“山、水、林、田、村”生命共同体,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3 生物多样性丰富
湿地公园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其湿地维管束植物计有70科296种,湿地脊椎动物计有5纲19目35科106种,其中淡水鱼类4目6科13种、两栖类2目7科21种、湿地爬行类3目7科25种、湿地鸟类7目12科36种、湿地哺乳类3目3科11种。分布有野大豆、野荞麦、鸳鸯、虎纹蛙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2.4 景观与文化价值高
湿地公园以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为基底,构建了气势恢弘、美轮美奂的梯田特色湿地景观,并与公园内底蕴深厚的梯田文化、畲族文化、银矿文化、女神文化交相辉映,令人心驰神往、痴迷沉醉,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美学与历史文化价值极高。
3 建设必要性分析
3.1 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需要
古梯田是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系统工程的范例,重要的生态区位使湿地公园境内的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保持水土、防止滑坡、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古梯田类湿地公园,加强山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对维护区域环境质量、国土生态安全及流域水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3.2 响应湿地保护、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湿地公园珍稀的湿地物种和华东稀缺的中山沼泽化草甸等湿地资源均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通过湿地公园建设,严格保护湿地资源及湿地生态系统,是积极响应湿地保护行动的需要,对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也具有重要作用。
3.3 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示范样板的需要
云和梯田开垦历史久远,在与自然共处的历程中,积淀了丰富的地域生态文化:“樟树亲娘”民俗、“山林―村舍―梯田―河流”和谐的生态格局,特别是利用废弃的银矿遗址改造为梯田,是受损山体生态修复及利用的样板。通过湿地公园建设,保护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传承地域生态文化,挖掘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财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示范与生动实践。
3.4 展示国际形象、建设“美丽中国”窗口的需要
云和梯田因其面积广、落差大、形态美等典型少见的湿地景观、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深厚的湿地文化频频受到众多国内外知名媒体的关注,先后被CNN、香港大公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等各大国际媒体评为“中国最美的40个景点之一”、“国际艺术家采风创作基地”、“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等称号,被列为国家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实践基地。在生态文明及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下,加强云和梯田湿地的保护是“美丽中国”国际窗口建设和湿地保护宣传的需要。
3.5 打造山水童话乡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湿地公园一方面通过严格保护,为云和“山水童话乡村”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生态旅游开展和社区共建,可以为社区居民改善人居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品质,提升知名度,增强影响力和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4 建设对策及重点建设内容探讨
通过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条件评价及必要性分析,遵循湿地公园“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湿地公园建设应以系统性保育、恢复古梯田湿地生态系统为核心,突出景观与文化优势,对江南独特、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极高的“中国最美梯田”开展可持续性的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多维功能和效益,示范古梯田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一事一议;农业发展;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4
1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及奖补资金的概念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是指农村村内户外关系到村民公众利益而国家支农资金没有覆盖的设施(如村屯道路、边沟、围墙、河道、水渠、塘坝、广场、村内绿化美化等)建设,每一个建设事项都必须召开一次村民大会或代表会议进行民主商议和民主决策的方式。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就是国家和各级财政对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的建设项目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资金或补贴资金。
2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由来
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村提留、乡统筹和向农民提取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农村税费以后,取消了村提留、乡统筹和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并规定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所需的资金和劳务,实行村民“一事一议”,由村民自己出钱、出工。但是,税费改革后,国家不再向农民收取农业税、特产税等税收,乡(镇)政府和村集体不再向农民收取统筹提留款,也取消了农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同时,各种惠农政策也随之而来,农民种地不但不交钱,反而得钱,这样兴办村级公益事业再让农民自己出钱、出工,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资金来源。针对这种情况,按照2008年1号文件要求,2008年,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财政部、农业部在黑龙江省、河北省、云南省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然后在全国推广。
吉林省普遍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工作是从2010年开始,当时,“一事一议”项目资金来源有以下6项:“一事一议”筹资。规定本村全年村民筹资每人不超过20元;“一事一议”筹劳。规定本村村民每个劳动力出义务工不超过15个,每个工规定为20元,即每个劳力筹劳折资不超过300元;村集体出资(没有硬性规定);社会团体或个人赞助(没有硬性规定);本乡镇配套资金。并规定乡(镇)配套资金与国家财政奖补资金的比例为1.5∶1;国家财政奖补资金。
3 村级“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财政奖补工作的发展方向
一事一议奖补工作从试点到全面推开已经6年,促进了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是党和国家又一项惠农政策。通过6年的实践,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农民筹资、筹劳难。村集体要想搞建设,只要对村民有益的事村民全都同意,但是让村民掏钱、出工,不管是否合理,大多数村民不认可,有人是一分钱不掏,一个工不出;二是有资金的村集体,在一事一议建设上能拿出一些资金,但有些村资金紧张就不可能拿出资金搞一事一议建设,同时也规定不准举债搞建设;三是有些社会团体或个人对村级公益事业能进行一些捐助,但有很多的村是得不到捐助的;四是目前很多县、乡(镇)财政都很困难,很难拿出资金进行配套,大部分县、乡(镇)不配套或假配套。
针对上述问题,吉林省从2014年起对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财政奖补资金进行了改革:一是资金的主要投向是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并不矛盾,美丽乡村包含村级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一步升级;二是从年初开始奖补资金就分配到县,实行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审批。由县级部门日常监督,由省级部门抽查验收,合格后资金一次到位;三是在资金来源上,筹资、筹劳、村集体出资、单位或个人赞助、乡(镇)配套这5项资金不作为硬性规定。
4 村级和乡(镇)人员在“一事一议”中应做的工作
第一项工作,村委会主持召开村民大会或代表会议,讨论所要做的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是否同意开展这个项目及所需资金,参加会议同意、不同意和弃权人都要签字,并做好会议记录。
第二项工作。如果表决同意要做这个项目,就开始制作《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书》。项目书的主要内容及顺序:
第一部分 ××村××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述。项目名称;项目主管部门,一般为当地乡(镇)政府;项目申报(建设)单位 ××村民委员会;项目负责人,一般为村书记或村主任;项目投资总额(等于预算额);项目建设时间。二、项目提出背景(必要性)。主要介绍村屯坐落的位置,人口,劳动力,和建设这个项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村民对这个项目的表决及大概所需资金。三、项目预算(预算表)。四、资金来源。前5项有来源就写,没有不写,最后写明审请国家财政奖补资金××万元。来源金额等于预算金额。五、工程建设工期,即工程开工时间和竣工验收时间。
第二部分。工程预算表(技术性较强的应聘请专业人员制作)。
第三部分。工程图纸(技术性较强的应聘请专业人员绘制)。
第四部分。施工前后效果图片。
第五部分。村民会议或代表会议记录。
第六部分。项目审批表。村委会、农经站、镇政府和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盖章。
第七部分。“一事一议”项目相关公示材料及照片。
第八部分。《筹资、筹劳明细表》,没有筹资、筹劳则省略。
第九部分。如果工程对外承包,按程序后,附承包合同及相关材料。
第三项工作。《项目书》做完,报乡(镇)农经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报县主管部门审批,批准后就可进行项目施工。
第四项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村级要选出质量监督人员进行日常监督,乡(镇)和县级相关人员要不定期进行质量抽查。
一、活动主题
绿色满xx·助力世中运
二、活动时间
2017年11月1日—30日
三、活动安排
(一)召开2017年“全民动员,绿化xx”推进月活动动员会
1.会议时间:2017年11月6日
2.会议对象:
(1)街道机关全体人员;
(2)各社区一名主干,分管两委;
3.会议内容:
(1)街道办事处汇报2017年度造林绿化工作安排;
(2)街道办事处领导讲话。
(二)积极参加“五彩色带”乡村景观林营造活动
1.活动时间:2017年11月-2018年4月
2.活动内容:组织一个社区参加市绿化委开展的“五彩色带”乡村景观林营造活动,由绿化办提供苗木,社区打造乡村景观通道示范段,建设成具有xx特色的乡村景观通道。
3.主办单位:绿化委
4.承办单位:农业服务中心、相关社区
(三)山体林分修复行动
1.活动时间:2017年11月-2018年6月
2.活动内容:对xx街道内山体林分、矿山、石窟等地带采取生态复绿、花化彩化措施,形成整体协调、自然的景观观赏面,进而逐步恢复山体区域良好的生态系统。
3.主办单位:绿化委
4.承办单位:农业服务中心、相关社区
(四)“绿意xx”全民动手系列活动
1.活动时间:2017年11月
2.活动内容:为提高民众参与率,组织发动社会各界群体参与“全民动员,绿化xx”活动,营造浓厚的绿化氛围。组织开展“校园‘双微创’”、“手绘绿色xx”、“书香换花香手有余香”、“校园绿色环保袋DIY”、“压花制作”等一系列活动(详见附件1)。
3.主办单位:xx街道办事处
4.承办单位:农业服务中心、相关社区
(五)各社区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1.活动时间:2017年11月
2.活动内容:各社区依照2017年“全民动员,绿化xx”推进月系列活动要求,紧抓小阳春造林有利时节,适地适树,真抓实干,一鼓作气,进一步推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推动全民参与义务植树活动热情,推进月活动期间,各社区要组织2场以上群众性义务植树活动,并将活动方案和现场植树照片报送绿化办备案,实现 2017年“全民动员,绿化xx”活动推进月工作目标及意义,保证此次推进月活动圆满完成。
3.主办单位:xx街道办事处
4.承办单位:农业服务中心、相关社区
四、工作要求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各社区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增强全民关注生态的忧患意识、改善生态的责任意识、保护生态的法律意识,要深入宣传全民义务植树的公益性、义务性和法定性,助力我市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建设。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信息门户网等宣传渠道的作用,广泛采用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丰富宣传内容,提高宣传效果,进一步提升全市植树造林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程度,积极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投身植树造林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补齐生态文明建设短板。
(二)落实责任,加强领导。为加强对全市造林绿化“全民动员,绿化xx”活动推进工作的领导,有效推进“绿意xx”全民参与系列活动、“五彩色带”乡村景观林营造活动、山体林分修复行动的开展,各社区要紧扣上级部署要求,落实相关活动责任单位,保质保量完成既定活动方案,从而积极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植绿爱绿护绿,从我做起”的观念,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绿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全市造林绿化和义务植树活动蓬勃健康发展。
1对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背景之下,乡村振兴的政策得以进一步的优化,我国对于乡村振兴的政策予以了充分的重视,并且将乡村振兴的政策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示范乡村的诸多产业进行协效的协同性发展,并且使产业发展带动整体农村人口经济收入得到有效的增长,以此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在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在优化背景之下,需要进一步地将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
充分地应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够使当前时代我国乡村旅游业所具有的创新性特征得以进一步凸显,并且使乡村旅游市场的规模得以有效的扩张,使整体乡村旅游参与主体所具有的体验感得以有效地增强,使传统乡村旅游服务模式得到有效的转变,使相应的旅游信息化建设路径得以进一步的优化,相应的旅游者可以充分地通过信息化平台对乡村旅游的诸多信息进行综合性的了解,并且以信息化的方式对自身的旅游目的地进行主观性的选择,使相应的旅游企业能够获得更加充实与高效的构建,而具体的旅游信息化构建对于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与管理者而言,能够使从业人员充分地对旅游管理信息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获取,并以此对相应的旅游管理进行有效的改善,使整体管理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使管理者能够充分地对旅游产品服务进行有效的创新,并且使相应的旅游管理者能够对自身的服务进行有效的改进,使整体旅游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管理模式以及衍生出的乡村旅游产品能够满足旅游者自身所存在的个性化需求。目前,我国网络旅游平台已经能够充分地对各类线上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游客出行所具有的便利性得以有效的提升,同时,优质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对我国的乡村旅游行业进行进一步优化整合,使整体乡村旅游的质量得到有效的升级,对于不同旅游管理的模式能够进行更加创新型的解决方案设计,并且充分将云计算等诸多技术予以有效的应用,能够使相应的管理模式对于旅游者进行针对性的筛选,同时进行优质的旅游者全方位画像,使相应的旅游管理及旅游发展能够获得更加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使供给侧所存在的平衡关系得以进一步优化,使供给侧的对接效率得以有效的提升。在满足经营者自身利益要求的前提之下,使整体旅游者自身的体验满意度得以大幅提高。
2目前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现实性问题
2.1乡村旅游对于信息化的认识有待提升,并且基础知识建设相对落后
在进行乡村信息化旅游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传统的经营理念进行有效的改进,将具体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到乡村旅游的建设过程当中,而充分地将智慧旅游进行有效的融合,需要使乡村旅游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的改进。然而,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资源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模化特征较为薄弱,并且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较为分散的状态,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发时间相对较短,就其自身发展而言,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以及不断完善的优化时期,其自身所具有的信息数据资源的健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进而无法对诸多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予以有效地满足。此外,乡村旅游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对诸多部门予以设计,并且各个部门之间所存在的独立性相对明显,使乡村旅游行业在发展中所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相对突出,使整体企业行业在发展中无法得到有效的互联互通,使整体旅游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诸多现实性困难。同时,部分乡村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继而使其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对信息化建设予以充分的认识,而体乡村旅游的信息化意识无法得到有效地增强,使当地的旅游经营者无法对信息化技术作用于乡村旅游所带来的冲击予以正确化的认知。因此使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构建过程当中,其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性相对明显,并且部分政府无法充分地将政策予以有效地引导并进行有效的财政投资,从而加剧了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现实问题。
2.2信息资源处理成本相对较高,并且运用维护的持久性相对较低
智慧旅游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而信息化建设只有将其自身的完整性以及布局性予以有效地增强,才能使整体乡村旅游出行所具有的互联互通特性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从技术角度而言,智慧旅游在发展中所需要的大数据具有较为突出的非系统化特征,自身的数据来源的统一性缺失,使得整体数据处理所存在的困难性特征相对明显,从而使整体数据处理所存在的可靠性相对较低。由此需要对相应的技术与设备进行有效的更新,并且对具有创新意义的设备进行充分的研发,而针对我国各个地区的智慧旅游与信息化建设发展现实情况而言,大部分地区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往往无法对相应的运营手段予以有效的重视,并且无法对具体的信息化构建予以有效的运营支撑,其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以及相应的智慧旅游融合概念往往具有较为突出的炒作性质,并且具有“一次性项目”的现实特征。由此使得整体智慧旅游以及信息化技术的运营维护人员存在的现实性缺失问题,并且使整体信息化构建存在形式化主义严重的现实问题。
3将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及智慧旅游进行有效融合的现实方式
3.1对乡村旅游的信息化设施进行构建,对信息数据平台进行搭建
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对整体信息化技术所具有的创新性予以有效体现,并且使相应的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完善,并对各类基础平台进行有效的构建。第一,在信息化设施的构建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对移动网络等诸多设施进行有效的构建,相应的政府及运营商需要进行有效的合作,使乡村内部尽早实现5G信号覆盖。并且将诸多智慧终端在旅游区内部进行有效的构建,进而使智慧售票机、智慧监控等诸多设施能够应用于乡村旅游的构建过程当中。使整体智慧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较为优质的发展基础。
第二,我国在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信息数据平台进行有效的搭建,需要对乡村旅游自身的开发与经营特点进行有效的考量,政府需要起到优质的牵头作用,对网上旅游平台进行有效的构建,并且对旅游企业进行有效的引进,使相应的企业与政府能够充分地对当地的农村旅游信息化数据平台进行有效的建设,使整体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拥有较为优质的基础数据支持,对于传统的由政府单独提供信息化建设的局面进行有效的打破。使社会资源能够充分地进入到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建设过程当中。
同时,在对乡村旅游信息数据平台的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地对政府的公信力度予以有效的应用,并且需要对相应的信息安全性进行综合性的考量,而使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障碍能够得到有效的化解。
3.2进一步对智慧旅游产业体系进行有效的构建乡村旅游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能够对整体传统旅游模式进行有效的改变,并且需要充分地对智慧旅游产业体系进行有效的构建,在构建过程中需要通过旅游管理、旅游销售以及信息化服务等诸多角度,对乡村旅游的智慧产业体系进行构建。
其一,从管理角度而言,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充分地使相应的体系能够为具体的旅游管理提供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模式的创建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将相应的智慧旅游管理方式与乡村的实际特征进行有效的联系,从而使相应的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地符合乡村的自身特点。
其二,从技术应用角度进行分析,需要使整体乡村旅游管理的应急服务水平及其自身的安全监控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具体的智慧旅游体系构建,使整体乡村旅游能够充分地进行旅游数据反馈,对于旅游者的旅游偏好及其决策特点进行综合化的考量,从而使整体智慧旅游所具有的针对性特征给予有效的凸显。
关键词:森林城市;铜陵市;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 S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1-0130-02
随着工业化大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正面临重大考验。森林城市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模式之一,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成为当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主流[1]。森林城市是以城市为建设载体,以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构建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充分发挥森林功能为建设目,寻求城市建筑与植物种群之间的合理布局。我国从2004年开始启动“国家森林城市”评定。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标准,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2]。围绕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山水铜都,建设“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的魅力新铜陵,铜陵市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战略部署。
1 铜陵市林业资源概况及现状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周边城市有合肥、池州、芜湖、安庆,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铜陵在植被分区上属皖南常绿阔叶林地带的铜宣广低山丘陵植被区,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树纯林,以松、杉、檫、泡桐、麻栎、苦槠、枫香、化香、杨树、柳树、刺槐、毛竹为主,灌木类为木、山楂、杜鹃等。近年来,铜陵市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积极实施森林增长工程,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加快发展油用牡丹等特色林业产业,造林绿化成效日益显著;林业资源管理日趋规范,并且探索出了发展与保护并重,工程带动与科教兴林结合,改革创新与依法治林统一的科学发展之路。据2016年资源统计年报,全市林地面积达8.69万hm2,其中有林地7.52万hm2,活立木总蓄积达到417.5万m3,森林覆盖率25.32%,林木绿化率29.92%。
2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必要性
建设森林城市是城市生态系统工程建设不可或缺一部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平衡,是建设魅力山水铜都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铜陵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示范,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区域内矿山植被的恢复,减少水土流失,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重建和强化,打造特色鲜明生态山水铜都,增强招商引资和吸引人才的城市魅力,为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幸福美丽新铜陵增添新动力[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美化环境,陶冶人们的情操,绿色森林和园林绿化绿地可吸碳释氧,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也是碳汇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人均较少 相对于安徽省而言,铜陵市无论是森林资源总量还是人均有林地面积排名均不高,全市林地面积8.69万hm2,仅占全省林地面积的2%,人均有林地面积仅0.05hm2,人均占有森林蓄积仅2.46m3,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等指标与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还有差距。
3.2 城市绿地总量不够 近年来,铜陵市虽然先后实施了滨江生态公园、植物园秋色冬景园、铜都大道彩化、黑砂河岸线整治等一系列城市绿化彩化提升和园林景观建设工程,但是依然存在绿地总量不足,空间布局层次简单,绿地空间利用率不够,未重视垂直绿化等问题。
4 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对策建议
按照《铜陵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是:至2017年6月,森林覆盖率等40项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主要围绕“一个规划、三大工程、五项标准”开展。其中,“一个规划”即铜陵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已全面完成。“三大工程”包括“森林三上”工程(上公路铁路、上江河湖塘、上废弃矿山);“四创”工程(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五进”工程(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公园游园、进学校医院)。“五项标准”包括创新督查方案、考核办法、宣传方案、造林绿化技术规程、森林“五进”工作标准等。
4.1 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广义上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以森林和湿地为主体的绿色空间建设,在《铜陵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基础上,应当将绿地、湿地等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的骨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中。同时,还应加强城市低碳建设[4]。
4.2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国外一些城市如莫斯科、温哥华等,从郊区到市区都掩映在森林中,绿色成为城市的基本色调,森林非常均匀地分布于市区的各个角落,城乡之间为同一个森林环境,总体上形成森林围城的效果。创建森林城市不仅要在营造林工程上大做文章,还要着力塑造美丽乡村形象品牌,形成地域性的乡村风貌,构建绿色乡村体系。
4.3 要有合理的配置 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复杂性是其他生态系统无法比拟的,只有结构合理的城市森林体系,才能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铜陵市是生态资源贫乏并遭到严重破坏的工矿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应从长远发展考虑,坚持适地适树原则,以乔木为主,乔、灌、草、藤多层次立体化绿化,达到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整体效应,才能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
4.4 尽量凸显近自然效果 乡土树种具有天然适应性,可以提高森林的稳定性,降低维护与管理费用,也不乏观赏性。创建森林城市应尽量选用乡土树种,保护原生森林植被,注重利用乡土树种模仿天然森林群落,营造近自然林。在公园、广场、绿道、游憩小品等的规划设计上,采用近自然的手法,可达到闹中取静的效果。
4.5 重视营造生态文化 森林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从林业的角度,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营造林工作,而是通过对森林资源的提升和开发利用,形成丰富的生态文化。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应重点挖掘“凤丹之源”、“泡桐之乡”、“青铜故里”等文化特色。如铜陵国家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项目,在规划布局上体现采矿历史人文的特色;大铜官山森林公园建设偏向于以都市区森林公园体系建设为主导的森林生态文化工程,合理开发和利用区域内自然人文景观、历史遗址和动植物资源。同时,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还应注重开发林业游憩资源,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健身需求。
5 结语
改善生态、改善民生是城市森林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丹桐故里,森林铜都”为基本理念,通过建设完备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着力打造“城乡一体、林城相拥、林水相融、人与自然和谐相亲”的城乡生态格局,建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的魅力新铜陵和国家森林城市,使林业更好地服务于铜陵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进程,推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东,吕璞,梁向军,等.洛阳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及其发展思路[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3):96-98.
[2]李正诗,姚延.森林城市建设途径与策略―以晋城市为例[J].林业工程,2014,30(4):178-181.
[3]王自山.铜陵城市森林建设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08):152-153.
在“供给侧改革”框架下,乡村旅游资源如何开发、政府在开发担当什么样的角色与责任、农村建设如何保持自身特色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本文以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切入点,剖析面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与“大众旅游时代”下的需求不匹配以及旅游机制不够规范等问题,探讨如何促使农村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好更快地加快我国农村地区旅游产业的经济、环境、生态等协同发展。?供给侧改革是指通过提高新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
二、供给侧框架下农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必要性
目前农村旅游产业在面临重重变革压力的同时,亦出现了产业升级的储备要素。首先,劳动力素质提高,为产业升级储备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其次,人民币升值为我国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学习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大幅增加,而且正朝着追求高档次、新品种、宽领域方面改进,消费结构明显处在升级转化中。
一是旅游消费观念进一步地提升。2016年3月7日晚,央视2套播出的《2006.2016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国内旅游消费需求旺盛,有41.2%的受访者表示想在2016年去旅游,这一比例同比2015年增长了约10%;有44.26%的家庭表示希望在2016年至少安排一次旅游活动,这一比例较2015年的数据32.96%有明显攀升。这些数据也侧面反映了旅游消费有望进一步升级的趋势,大众旅行消费金额也越来越高。?
二是旅游群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春节旅游中,80%以上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游旅客会选择入住高星级酒店占86%,而仅有14%入住低星级(1~3星)酒店,目前仍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国内的乡村旅游也不例外,家庭唱主角的旅游时代开启,这就需要乡村旅游升级供亲子入住的配套设施。?从年龄层方面来看,据大调查的数据显示,80后和90后是旅游消费的两大主力人群。某网站对90后出游的主题进行了分类,有超过42.3%的游客以欣赏自然风光为主要目的,以城市观光为首选的占18.4%,以各地美食为“捕猎对象”的占19.6%,而以挑战自我为目标的,如骑行、野营、极限拉练等也有10.1%;而且90后在旅游上的消费意愿逐渐增加,以42.40%的占比,仅低于80后群体(42.83%)位居第二。无论怎样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在线服务商等等,这就要升级农村旅游产业的“互联网+”配套设施。
三是农村旅游景观同质化严重。部分地理位置相近的农村旅游景点同质现象比较严重,也成为农村旅游产业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同质的各景点占据大量土地资源、人力、?Y金等,成本也居高不下,制约着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也是引发通缩、失业、经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风险的原因。
四是政府推动和引导乏力。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农村旅游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瓶颈是供给不足,而不是需求不足。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很多旅客,一方面大批量源源不断地到国外消费,另一方面在国内抱怨声不断的根源,这跟国内旅游服务业的供给侧乏力有关。时代在发展,旅游景区也需要配套与时俱进的旅游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配套设施。凸显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这些基础设施的聚力需要政府的宏观推动才能通行。
二、加强农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建议策略
(一)加强产业升级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我国乡村旅游产业要实现产业升级,首先必须培养农村旅游产业“供给管理”专业人才,使劳动力升级与转型匹配。所以,要加大职业教育院校农村旅游产业方面人才的培养,开展“订单式”教育,加强高素质农村旅游产业“供给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是最必要的。为我国旅游产业升级提供新型服务人员,为我省服务业提升比重,提供人力储备。
二是必须加强旅游资源的大力开发。在目前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基础上,要大力发挥需求条件升级对于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微信平台等建设,主动对接农村旅游资源,帮助农村旅游业主通过互联网将产品推出农村,实现农村旅游产业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满足游客对旅游观光和消遣一体的愿望,提升游客旅游质量,从而使旅游产业结构升级。
三是加大旅游产品的创新研究。提供差异化精品或优质服务是每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但归根结底是产业创新技术的因素。因此,从技术要素供给看,我国农村旅游产业环境至今存在着明显缺陷:一是生产和研究之间脱节,学术研究的成果不能非常有效地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技术动力;二是产权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不利于技术研发革新;三是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为主的企业,严重缺乏技术积累的动力。因此,我国农村旅游产业也要进行技术要素升级:首先,通过增设科研机构、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入来实现技术的升级;其次,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学术机构与研究机构的成果转化,完善产权保护机制;另外,还需要通过政策牵引企业创新技术积累的内在动力,并从一些税收、科研经费上支持农村旅游产业的技术积累;最后,注重引进外国技术并研究转化、注重和外国的技术合作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创造工匠精神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消费群体的高质量需求。
四是政府要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具有部分资源配置的权力,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向特定产业的倾斜,直接构成企业战略选择升级的动力。虽然我国也出台了一些鼓励农村旅游建设的政策及措施,但其法定性政策效力不足,不能形成良好的规范投资活动的法制环境。为此,政府应该直接通过政策对企业战略升级进行引导,以便促进企业从战略层面关注国家主导的新的战略性产业发展机会;引导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行业竞争氛围,创建一种区域旅游联合体模式,鼓励各种类型的产业资本进入并通过法律、监督、监管和制裁来抵制垄断、保持有序竞争,发挥优势互补,使农村旅游业在有效模式下形成良性竞争。
关键词 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必要性;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 X7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294-02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升,垃圾产量也急剧增长,垃圾组成成分日趋复杂,以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存在处理费用高、浪费土地资源、污染水资源等弊端,为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完全可行的,如果农村工作将垃圾分类处理常态化,常抓不懈,垃圾产生的环境污染肯定可以得到有效遏制。
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理念的推动下,不少县启动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经济条件稍好的村都在村道旁设立了垃圾桶,公共区域配备了环卫人员,并且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及时清运。在这一模式下,垃圾遍地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农村环境整体整洁度提高,但是垃圾终端处理问题也逐渐显现。
1 我国农村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
1.1 我国农村垃圾的分类
农村的垃圾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有机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废弃物、瓜果皮壳、畜禽粪便、树枝花草等可堆沤植物类等。二是无机垃圾。主要包括灰土、煤渣、碎瓦片、碎陶瓷等。三是可回收废品。指具有回收价值可循环再利用的废物,包括废纸、废塑料、玻璃瓶、金属、织物及废旧家用电器等。四是有害垃圾。指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油漆、暖瓶胆、水银温度计、小电器、电子元件、农药瓶、药品、杀虫剂、美发用摩斯起泡瓶、医疗垃圾等。五是其他垃圾。包括不可回收的塑料包装纸、废纸巾、女性卫生用品等[1-2]。
1.2 垃圾的终端处理方式
一般情况下,垃圾最后的处理方式分为焚烧、堆肥、填埋和再生处理。能回收利用的都是可再生处理的,如金属、塑料瓶等;堆肥适用于厨余垃圾和果皮等有机垃圾;焚烧一般适用于塑料制品,日常产生的垃圾多为此类,焚烧的优点是会将垃圾的体积变为原来的5%左右,重量大约是原来的1/15,再进行填埋,但是焚烧处理费用高,且要求焚烧物一定要干燥,如果水分过高焚烧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二f英,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焚烧炉一直有但却不常使用的原因,因为我国的垃圾是干湿不分离的;填埋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垃圾处理办法,成本较高,但因为操作简易而得到广泛应用[3-4]。
1.3 目前农村垃圾处理方式的缺陷
村里收集的垃圾通过“镇转运”环节压缩中转到县,最后到县级填埋场进行垃圾填埋。然而,随着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多,垃圾成成分日趋复杂。数据表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人均日产量为1.07 kg,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年产量近3亿t,农村垃圾的大幅增长导致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垃圾量猛增致使填埋场消化垃圾压力剧增。农村与县城垃圾的总日产量变成原来县城垃圾日产量的数倍,这使得县级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大大缩短,大量的垃圾填埋场堆埋成山。二是垃圾填埋场侵占土地资源严重。根据测算,每1万人1年所产生的垃圾总量至少需要666.67 m2土地进行填埋,那么一个100万人口的县,每年填埋垃圾就需要永久性占地6.67 hm2,土地浪费数量令人咋舌。三是垃圾填埋处理的费用高昂。通过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的费用为200~300元/t不等。四是垃圾填埋场周围的环境受到污染。一方面填埋场周边臭气熏天(夏季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即使填埋场做了防渗漏处理,但是地下水还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 农村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垃圾直接填埋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有目共睹,解决此类问题的最根本办法就是进行垃圾分类。“分”即意味着节约与环保,“混”则是浪费与污染,垃圾产生之后,通过对其第一步的投放进行指导与控制,将混杂的垃圾按照属性分类,提高垃圾的纯度和价值并降低垃圾的处置成本和难度。
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在对垃圾进行处理时焚烧占70%以上,并且比例还在不断上升。以在垃圾分类回收上做得很好的日本为例,日本大阪舞州工场是一个大型垃圾处理厂,经过24 h不间断自动化运转,舞州工厂每天可以燃烧处理900 t普通垃圾、逾100 t大型垃圾。普通垃圾经过焚烧炉900 ℃高温的焚烧以及分解、除臭等过程也是发电的过程。该工场现在发电达量到了21 990 kW,每年能有6亿日元的卖电收入,十分可观。反观我国农村垃圾填埋的处理方式,缺点显而易见,而优点仅仅是操作相对简单。而我国未加大力度推行垃圾焚烧处理方式主要的原因就是垃圾分类不到位,导致垃圾焚烧的单位处理成本高,并且有可能会造成二次空气污染。要想将垃圾的价值充分利用起来,使其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垃圾分类处理是目前最好的路径。
3 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难点分析
其实,在村民将垃圾投向垃圾桶之前,已经经过了初步的筛选,能够直接进行出售的废品,如废纸、塑料瓶、玻璃瓶、金属等都被筛选出来搁置一边卖给废品站。剩下的厨余垃圾、塑料包装、尘土等基本都是混合收集混合处理的,这给垃圾后期处理增加了成本也提高了难度。
3.1 村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
对于垃圾分类,农村比城市起步晚,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再加上留守的村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因而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薄弱,无法正确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公众媒体支持的力度远远不够,垃圾分类宣传在广度、深度、频度上亟待加强。
3.2 垃圾的分类指导不明确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即使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分类,而垃圾桶上也很少有清楚的说明。比如,现在绝大多数地方的垃圾桶都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2类,然而人们并不清楚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又属于不可回收垃圾。例如,废纸可以回收,而对于一次性纸杯是否可回收,不少人都有疑问。又如厨余垃圾普遍理解为厨房做菜或日常饮食剩下的垃圾,但打包用的一次性餐盒就不属于厨余垃圾。由于垃圾分类指导的不明确导致了垃圾分类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
3.3 配套设施落后
配套设施包括硬件设施的配备和垃圾清理人员的配备。虽然部分地区已配备了垃圾桶,但是个别偏远山区由于经济水平较低或居住分散等原因还未将配套设施配备到位。然而,即使某些村配备了分类垃圾桶,从外观上看垃圾桶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2个不同分收口,但实际上这2个口都通向同一个垃圾桶,也就是说其实垃圾桶内部是不分类的。有些具有垃圾分类意识的村民在扔垃圾时将垃圾分好类,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垃圾回收桶,但是很快发现他们原先分类好的垃圾被清运人员混在一起装进了垃圾车,因而有意识进行垃圾分类的村民见到这样的情况之后便不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因为即使进行分类也是徒劳。
4 完善农村垃圾分类的对策
4.1 加强垃圾分类的意识教育
万事开头难,垃圾分类要在一个地方贯彻实行,没有 30~40年的坚持是实现不了的,在这期间要加强群众的环保意识,要让群众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必须从孩子开始抓起,培养他们的垃圾分类意识,直到整个社会形成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并自动去实施才算成功。
对于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校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日本作为一个垃圾分类回收极其成功的国家,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相关的教育,通过家庭层面的教导、学校里开设相关的课程、到垃圾处理工厂现场参观等方式,基本上每个小学生都能熟练自如地根据规定进行垃圾分类。现在日本的年轻人所谓的环保意识只是遵循规矩而已,但我国民众缺少这样的环保规矩意识,因为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极度缺失。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可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方面增加垃圾分类方面的书籍与图册的发行;另一方面学校增设相关课程并组织和举办主题活动。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必能有一个显著性的提高,通过孩子的意识和行为影响家长,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4.2 加大垃圾分类宣传
主要是两大类的宣传,一类是垃圾分类的意义宣传,另一类是垃圾具体分类和操作宣传。首先,在电视上播放公益广告进行宣传,同时保证投放精准。在农村地区,电视是村民娱乐活动的主要项目,电视广告可以收到最为广泛的宣传效果。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广告投放的具体频道与时段也有一定特征,地方频道和天气预报类节目时段的广告投放更具针对性。其次,纸质资料宣鳌T诖迕窕疃点张贴垃圾分类宣传单,经济条件允许的村向每户发放特制的挂历,将垃圾分类具体内容嵌套其中并将有害垃圾的回收日期勾画出来,以便村民随时查阅。最后,活动宣传。定期举办垃圾分类宣讲活动或者垃圾分类知识有奖竞答评比,胜出者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如生活用品,尤其号召家庭主妇和儿童参加活动。
4.3 垃圾分类指导简单化
在指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不能照搬日本那样8~9种分类方法,如一个饮料瓶都要拆分成瓶盖、瓶身、商标塑料纸3类分别进行投放的做法。在垃圾分类的初级阶段,要避免由于分类过于复杂而导致村民出现抵触情绪,只需在家设置3个垃圾桶进行简单的分类即可。一是厨余垃圾,以湿垃圾为主,可以放置村内沤制池堆沤,最后形成的有机肥回归农田;二是可燃类垃圾,主要包括塑料包装纸、干的废纸巾等;三是不可燃垃圾,主要包括灰土、煤渣、碎瓦片、碎陶瓷等,因为北方多数农村都是自行烧煤供暖,冬季煤渣产量较多,此类不可燃垃圾需要单独用垃圾桶盛放。剩下的可回收垃圾一般农户都会自行收集好,而有害垃圾由于每户平时的产生量都很小,所以只需把有害垃圾集中放置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等待挂历上标示的收集日再进行投放即可。
4.4 完善垃圾分类的配套设施
在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时,配套设施需要跟进。主要涉及4个部分的设施,即分类垃圾桶、垃圾沤制池、垃圾收集与运输设施、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其中,由于垃圾构成中 70%为可堆腐的厨余垃圾和菜叶果皮等有机垃圾,可就近建造可堆腐垃圾沤制池,将这部分的垃圾集中沤肥就地消化能大大减少农村垃圾的运输量和填埋量。而垃圾收集人员的专业培训也必不可少,以免出现将分类好的垃圾混合装运的情况。
5 结语
垃圾分类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做好的,这至少需要2代人的努力。事实上垃圾分类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发挥村民的主动性,将垃圾分类投放意识植入村民心中,用意识规范村民每一次的垃圾处理行动,垃圾分类问题才能得到妥善解决,长此以往,将垃圾分类处理常态化,常抓不懈,必定能还农村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
6 参考文献
[1] 钱展.浅析日本的垃圾处理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现代交际,2011(6):16-17.
[2] 魏垂敬.农村垃圾分类处置切实可行[J].中国发展观察,2014(3):53-55.
老旧社区由于建造年代较早,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居民违章搭建,空间层次混乱等一系列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城市的发展,其公共空间在服务功能、环境质量等方面已经不能有效的满足现代居民的需求,例如基础设施老化严重,交通堵塞、私家车停车困难,甚至出现了占据消防通道、绿化带为停车位等现象,因此老旧社区的公共空间具有更新改造的必要。
1.3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化需要有机更新
老旧社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老旧社区的公共空间不仅是城市文脉延续,还是邻里关系构建的纽带。因此应当采用尺度适宜、循序渐进的有机更新模式,对老旧社区进行改造,延续城市空间格局,重塑社区与城市关系,营造社区场所精神,优化社区物质环境,同时赋予老旧社区以新的经济与文化价值,使其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1.4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所面临的问题
老旧社区愈发受到外界的关注,但其公共空间在改造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一是没有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在硬件配置方面需要提高;二是改造后的公共空间有闲置现象,并且空间功能布置重复、利用率低,公共空间需要整合;三是缺乏长期有效的运营机制,社区“造血功能”不足;四是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不高,公众意识薄弱。
2新都区桂湖街道新桂东片区现状
新桂东片区位于新都区老城中心区域,新桂东社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新都老城建设的缩影。历史在该社区留下了小单位型住区、贴心农贸市场、封闭居委会等转型时期的痕迹。社区总面积约为15ha,社区居民3461户,6399人,流动人口550人,辖区内的常住居民以老人与儿童所占比重较大,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较多(图1)。整个片区经过第一轮社区治理,完成了公共空间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并且初见成效。(1)拆墙并院,针对破败巷道、连通性差的空间,重点拆除围墙约1200m,合并12个小院落,转化封闭小住区为共享大社区,施行“权责利挂钩的空间共享再分配”理念,实现空间共享。(2)挖掘存量空间,开放出背街小巷,通过墙绘表现40年生活场景记忆;增加微绿地,使社区居民在共享公共资源中,建立起亲密的邻里关系,激发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自发营造出美丽舒适、绿色生态的社区共享空间。(3)花池增绿300m2,增设儿童活动区域和居民休闲区域;引入社区商业,对东环路南段一巷、二巷共计128个店招及立面进行综合改造,促进居民日常休闲活动,引导居民成立“社区自治小组”,自主决断他们所共享公共资源的使用与维护,共建共治共享。(4)挖掘整合闲散空地为贴近生活的绿化环境、规范的停车位等,五四小区新增停车位50个;利用背街小巷补齐廉价民生服务设施、增加就业空间供给。(5)有效利用闲置资产,将老法院改建为社区文体综合体,新增公共广场5000m2,党群服务中心3000m2,有效解决了社区公共空间设施总量少,类型缺,服务弱等问题。(6)将荒废的原制版厂旧食堂改造成树袋熊的家社区儿童活动中心,为社区儿童提供了一个学习娱乐的活动场所,搭建起了社区人群之间沟通的桥梁。
3“完整社区”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希望在社区获得便捷的教育、文化、健康服务,享有丰富多彩的社区公共生活等。完整社区的概念最早由我国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提出。吴良镛指出人是城市的核心,社区是人最基本的生活场所,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出发点是基层居民的切身利益。不仅包括住房问题,还包括服务、治安、卫生、教育、对内对外交通、娱乐、文化公园等多方面因素。既包括硬件又包括软件,内涵非常丰富,应是一个“完整社区”(IntegratedCommunity)的概念。2019年12月23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城市”,建立完善城市建设管理和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围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继续深入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使“共同缔造”活动与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统筹推进。会议强调,2020年要重点抓好9个方面工作,其中,第八点是着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打造一批“完整社区”,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创造宜居的社区空间环境,营造体现地方特色的社区文化,推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完整社区”的概念首次正式提出,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建设“完整社区”正是从微观角度出发,进行社会重组,通过对人的基本关怀,维护社会公平与团结,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需要我们规划和建设社区时,从传统的关注物质形态的规划,向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转变。“完整社区”是宜居城市的基本空间单元和社会服务单位,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实践,将有助于解决我国住区规划建设当前面临的诸多困境,同时也将为老旧小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提供有力的抓手。在完整社区里要有一个综合服务站、一个卫生服务站、一个幼儿园、一片室外活动场地、一套完善的市政设施、一套便捷的慢行系统。同时,社区还必须外观整治达标、公园绿地达标、道路建设达标、市政管理达标、环境卫生达标;社区里的组织队伍要完善,社区服务要完善,共建机制要完善,环境更要优美温馨舒适。简单概括为:“六有、五达标、三完善”(表1)。
4新都区桂湖街道新桂东片区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了第一阶段社区治理,完成了公共空间硬件设施打造,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是新桂东片区公共空间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对标“完整社区”建设要素,笔者梳理了存在的相关问题。
4.1硬件设施方面
(1)虽然经过第一轮的更新打造,重新梳理了社区的服务设施,但是新桂东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桂东社区文体综合体存在功能重复的现象(都设置了儿童阅读、儿童娱乐等空间),党群服务中心(创意少儿空间、图书馆等)开放程度低,且与社区卫生服务、儿童活动中心、社区营造中心分隔。整体上因为社区服务设施布置的相对分散,导致人的参与度不够高,空间缺乏活力。同时新桂东文体综合体在改造后空间存在闲置现象,空间资源有待整合。(2)“树袋熊的家”社区儿童活动中心建成之后,作为纽带将老法院和活动场地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更加集中,更富有活力的活动中心区域。“树袋熊的家”也荣获2019年成都市优秀儿童之家三等价,但是其硬件服务设施与儿童友好型社区的标准还存在一些差距,应当提高标准,完善服务设施,让儿童活动中心更好的为社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关怀与服务。(3)新桂东片区在经过拆墙并院,整合了部分公共空间之后,也建设了一个开场的广场(包括篮球场和乒乓球场等)来满足居民的体育活动,但是社区整体缺乏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和儿童户外游戏场地。应当在公共空间中多加考虑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4)整个社区在第一轮改造之后,新建了停车场,增设了小区停车位,但是目前仍未满足社区居民的停车需求,社区内部存在机动车随意停放,甚至占用消防车道等情况。但市政公用设施基本达到标准新桂东片区缺乏海绵城市和绿色基础设施。(5)整个社区没有形成一个具有体系的慢行系统,机动车侵占人行道现象比较普遍,幼儿园出入口出对儿童的出行安全考虑不够全面。(6)无障碍设施在社区公共空间覆盖不完全,应当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设施。(7)社区院落空间绿化不足,同时部分楼道空间卫生条件较差,院落空间的品质还有待提升。(8)整个新桂东片区缺乏系统的智慧社区建设。
4.2软件配套方面
(1)由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学者团队、社会企业、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等组成的多方参与的社区营造平台还不够完善,同时还应加强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多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2)虽然有社区基金,但是基金来源渠道较少,社区基金会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运营体系来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发展社区产业。(3)社区公众意识薄弱,缺少一个通过共商共议达成的居民自治公约,同时缺少对社群组织的培育,公众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还需加强。
5设计策略
5.1功能归并,空间复合
由于社区有许多性质的功能空间,所以应对各功能空间进行分类,并对功能进行归并,将功能性质类似或相同的空间紧邻布置或是复合化布置。如新桂东片区党群活动中心的儿童阅读空间与树袋熊的家就可以进行功能整合,同时党群活动中心利用率低,可在新桂东文体综合体可设置办证服务等功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激发社区活力。同时在空间设计时应该把握好尺度,既要有美感也要结合社区居民的具体需求,注重实用性,营造亲民化和富有归属感的空间氛围。
5.2全年龄段硬件设施
社区应当综合考虑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兼顾老人,青年人和幼儿的使用需求。新桂东片区的公共空间中不仅需要覆盖无障碍设施,也需要设置儿童户外游戏场地,同时也需要引进适合年轻人的业态,考虑不同年龄群体的使用需求。
5.3可持续运营模式
公共空间的活力激发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有了基础的硬件配套就能让空间焕发活力,在空间打造之后也需要让居民介入到空间运营,推动后续使用的有效运转,并且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运营模式。在党建引领的基础前提下,强调多方参与,建立完备的社区基金体系来管理发展社区公共事务。通过培育社群组织,在共建社区的长期过程中培育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强化社区公众意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前旅游产业也同时阔步发展,不仅得到了国家相关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还受到了大量游客的助推,使之发展现状良好。然而由于旅游景区内涵的单一化与重复化、管理模式的疏漏、基础设施的落后等,当代人对旅游产生了一定的疲惫感,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又让其对自然充满无限遐想和向往。因此,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巧妙结合,更加切合了这一时代和市场的要求,毫无疑问,这种并行可持续发展策略成为当下都市居民旅游的新选择。本文通过分析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并行对策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向城市,城市的人口压力增大。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7.9%增长到目前的51.27%,城镇人口也从1.72亿增长到6.9亿。因此,也造成了现阶段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资源短缺问题。现在很多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不仅要承受城镇化带来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为了缓解自身压力、品尝绿色食品、寻求精神快乐,城市居民开始选择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以及生态旅游等。由此,一种以体验农村为概念的农村旅游悄然流行,城市居民可以体验到农村的日常生活,包括农事、农耕等。农村旅游集合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两大内涵,生态农业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生态农业旅游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失去了原有的“生态”与“农业”的本质。所以,必须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利用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现代管理与科学技术方法以及传统农业发展经验等,能够获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都比较高的一种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内围要求农业生产、农业种植和林牧渔业结合发展,在要求农业与第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做好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工作,力求降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在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先提出,到了1993年,由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正式定义,赋予了生态旅游自然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地居民保护的双层含义。由此可见,生态旅游更注重保护自然景观,更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更好地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如生态体验、生态教育及生态认知等。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的必要性。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有助于广大旅游者身心愉悦、减轻压力、促进健康。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提高环保意识,提高旅游者对环境保护的主动性。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社区财富积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改善生存面貌,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其社会结构逐步转向多样化与合理化;另一方面,“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入,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消除城乡差距。
二、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之“生态”难体现。
从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空有“生态”之名,其实与“生态”理念的内涵相差甚远,以至于形成了“生态”一词名不副实的尴尬局面。一部分农产品种植者或经营者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不惜丧失道德,使用过量的化学制品和农药,造成了当前多数的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如毒韭菜、毒豇豆、毒豆芽等,农产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二)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理念。
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通过生态农业旅游来发家致富,在经营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对经营方式、理念、项目等纷纷效仿,出现了经营项目单一的问题,进一步造成了区域重复度提高、深层次开发欠缺等多种情况的发生。以农业生态旅游中的采摘和观光等项目为例,多数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种类高度雷同,无法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
(三)经营项目分散,缺乏专业性能。
农业项目和旅游项目并没有做到充分地结合发展,如农作物的种植、生产等项目和旅游业当中的种植体验项目、生态农业项目等相互分离,还有很多旅游目的地建立生态旅游度假村,大力提高服务水平,与农业项目联系不大。正如上文所说,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旅游项目的进行,缺乏足够的专业性能。与此同时,旅游者难以真正享受到生态农业旅游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实质,农村经营者也无法获取更高的实际效益。
(四)管理制度疏漏,缺乏有效规范。
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管理问题,如对旅游者和经营者的约束与规范,多数农村地区在这两方面的管理制度存在极大的疏漏,直接造成旅游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此外,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使得生态农业旅游各类监督和管理力度不足,如基础设施管理、安全监督等,很难保证旅游区域内旅游者的安全。
(五)配套设施简陋,缺乏高效服务。
我国农村普遍经济实力不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仍然面临严峻的基础生活问题,农村村民还处于较为贫困的状态。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生态农业旅游是不二选择,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其配套设施建设落后,村民素质不高,缺乏高效服务。如在旅游区域内经常可以看到道路等基础设施破烂不堪,致使旅游交通不便;相关娱乐、休闲、餐饮等配套设施简陋;农村村民未受到系统地专业性的培训,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生态意识薄弱,缺乏保护理念。
三、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突显生态,重点建设。
在现在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规划中,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合理经营农业项目与旅游项目,使之尽显生态示范,并且进一步扩大生态示范的建立范围,提高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功能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农业生态园的观光业务,打破原有沉闷的项目建设,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征以及“绿色产出”优势;第二,针对“生态”这一理念,建设相关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项目,并进行重点建设,努力培植“精品”,增强特色优质产品的开发能力。如建立旅游区生态和农业用具化石展馆,不仅可以充分体现“生态”理念,还可以让经营者与旅游者共同感受到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社会效益。
(二)保持特色,勇于创新。
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高速现代化、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得以发展,就是因为其具有与其它旅游形式所不同的特点,即拥有自然风情、本土特色以及乡村人情。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充分结合,必须要保持自身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首先,在经营方面。生态农业旅游应尽可能努力创新,一改传统农业旅游中观光、体验、采摘等单一的经营项目,进而推出更新更能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如在各项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融入文化和艺术气息,提高旅游精神高度,不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在技术方面。加强改革创新,建立生态农业旅游胜地,将效益旅游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建立了各类技术栽培,引领健康时尚生活,促进旅游区的特色化发展。
(三)科学规划,统一布局。
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势必要以自然和经济规律为根本要素,以全局规划为重要目标,以资源充分利用为关键方式,才能科学规划、明确定位、统一布局。首先,科学规划设计生态农业旅游园,充分挖掘现代生态园中的丰富内涵和资源,健全旅游路线设计方案、明确旅游区分工、增加产品结构等;其次,准确进行整体定位与科学思考,加强对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规划力度,建立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和谐局面,提高旅游吸引力;最后,合理规划旅游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和布局,将生态农业作为农业旅游的基础,体现出良好的生态文化内涵。
(四)完善管理经营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应当从管理制度和服务培训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健全规范的行为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旅游区域内所涉及的各项旅游与农业项目运行管理落到实处,并且对经营工作者和旅游者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其次,在服务培训方面。利用专业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文化与职业素养,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五)农业与旅游并行发展,提高其附加价值。
生态农业是生态旅游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基础条件,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增加了农产品的消耗量,由此增加了旅游附加值,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量,这则带来了更多的农业价值。因此,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之间必然有结合发展的支点,两者相互依赖而又相互独立,具备并行发展的能力和条件。通过“生态”理念的植入,创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品种类和样式,在此过程中,应当力求“生态”一词名副其实,避免以“生态”为旗号的欺骗行为发生,不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本是两个各具特色的独立的发展形势,两者的并行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自身特色资源的充分发挥,从而获取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现代化的生态农业旅游所存在的多种问题,必须将“生态”充分发挥、保持特色、勇于创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健全供销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并行发展等一如既往,才能使得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作者:钱惠新 单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爱民.“美丽中国”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1)
[2]丁培卫.近30年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1,32(7)
关键词:地方标准;国家标准;标准化;标准化+;一带一路
为了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快速融入“一带一路”经济战略。2016年1月23日,国家标准委在京召开地方标准化工作座谈会,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指出,标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也是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关键之年,地方标准化工作要更有作为。地方标准的改革要与国家标准改革部署协调一致,加快完成强制性地方标准的整合精简,推荐性地方标准要突出公益属性和地方特色。要围绕政府招投标、重大建设工程、政府管理做好服务。要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招投标等提供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大力推动“标准化+”战略行动,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构建地方标准体系,促使地方经济快速融入“一带一路”经济战略。
1 地方标准是满足各族人民生活的需要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口味、生活习惯不尽相同,有些产品具有地方特色只在特定区域流行,需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构建统一市场规则。针对这些产品不需要制定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制定地方标准有利于繁荣地方经济,满足各族人民生活的需要。例如广东省的《西樵大饼》、《广州黄酒》地方标准;青海省的《湿地检测技术规程》、《藏獒》地方标准;内蒙古的《达斡民族服饰》、《鄂伦春民族服饰》、《鄂温克民族服饰》地方标准。这些地方标准给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必须满足同一技术要求,让消费者较容易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为职能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构建统一市场规则提供技术支撑。
2 地方标准能提升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质量
2008年国务院批准蒙古族服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蒙古标准化院历时两年时间,走遍12个盟市,行程4多公里对28个蒙古族部落的服饰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制定了《蒙古族服饰》地方标准。标准中有文字、款式图、裁剪图、彩色效果图,以蒙汉两中版本发行。为规范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制作和使用提供了权威依据。为保留民族文化特征符号、提升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做出贡献,也为解决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提供可借鉴的途径。
3 地方标准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从前,内蒙古通辽市的经济模式是以出售农产品――玉米、畜产品――牛羊和矿产资源――褐煤为主的单一经济模式。通过挖掘地方特色产品,制定地方标准《风干牛肉干》、《炒米》、《荞麦米》、《红干椒》等一系列地方标准,打造特色品牌。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人们回归自然渴望自然的需求,复苏草原文化,通辽市的孝庄园、山地草原、、大青沟、银沙湾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休闲圣地。到这些圣地游玩驻足的游客,领略着地方历史文化积淀,品尝着天然绿色食品。人们不仅玩的开心,吃的满意,而且有特色产品带给亲朋好友分享品尝。在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的同时,地方经济也得到长足发展。海南省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2014年批准了44项地方标准,指导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24家、示范县1个,服务业标准化试点7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16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4家、美丽乡村标准试点市县3个。地方标准给海南岛带来无穷魅力,走出机场随处可见指路标识,让第一次踏上海南岛的人们马上就能辨别地理方位。走进餐馆进入眼帘的是菜品明码标价,从服务员上菜到菜品的摆放都有标准可循。放眼整个海南省,从大名鼎鼎的文昌鸡、白沙绿茶,到儋州粽子、屯昌黑猪、陵水圣女果……一个个富有海南特色的农副产品,正凭借地方标准的力量,从海岛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海南省地方标准《降香黄檀(海南黄花梨)心材鉴定规程》的正式实施是国内首次对国家二级保护树种、珍稀木材“降香黄檀”(海南黄花梨)作出的地方性鉴定标准。它不仅是对国家标准《红木》的完善和补充,填补了海南省对单一珍稀树种的鉴定标准的空白,也是使海南岛成为国际旅游岛的一项重要参数。
总之,地方标准作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必要性、重要性。在各民族人民现实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正能量作用。以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为抓手,制定企业标准促进具有民族特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放眼全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抓住契机以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优势产业快速融入“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推动地方产业走出瓶颈化茧成蝶,带动整个地方经济一飞冲天,实现富强梦、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田世宏的讲话》.
[2]《标准化法》.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
鉴于我国旅游产业的加速发展,乡村旅游已发展成为我国旅游行业的一支十分重要的骨干力量。这是因为旅游业具有非常大的乘数效应以及综合功能,从而让乡村旅游发展为落实解决城乡统筹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在我国乡村旅游开发进程之中,如何推进农产品销售始终是无法忽略的重要课题。虽然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乡村旅游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是对于如何利用乡村旅游推动农产品销售却极少有人进行深入探究。在此,笔者针对乡村旅游背景下的农产品销售问题实施了探究,期望能够更好地调整我国农村地区的 产业结构,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实际参考。
一、开发适应于乡村生态旅游农产品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对乡村农产品销售工作愈来愈重视,逐步采取了诸多举措以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在市场竞争变得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应当深入结合本地耕地资源、水资源和农产品等各类资源,使用新型包装技术以及设计新观念,结合乡村旅游实际,利用各项销售措施,从而让当地农产品能够升级为具备浓郁地方特点的乡村旅游纪念品。这类农产品不但能很好地满足广大游客对原生态产业的好奇心,而且还能够丰富当地的乡村旅游形态,进而产生旅游升级换代新产品,形成吸引外来游客的全新焦点与亮点。乡村生态旅游视角下的农产品外包装设计应当尽可能地做到天然和无污染。农产品包装视觉语言应当侧重于对色彩、图形以及文字的调配,并且还应当在技术上加以全面创新,通过把传统工艺和当前的新型工艺技术相互联结,从而推动农产品朝适应于乡村生态旅游的方向加以转换。
二、乡村旅游视角下我国农产品的特点
乡村旅游具备了有别于与普通旅游产品的鲜明特点,这样一来,乡村旅游之中的农产品销售自然也就具备了特殊性。归纳起来,乡村旅游视角下的我国农产品销售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具备即时消费性。乡村旅游之中的农产品销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购买与消费之间协同性。我国乡村农产品绝大多数为各类食物,诸如蔬菜、水果以及海鲜之类,此类农产品因为自身所具备的生物性以及自然性特征,往往具有鲜活和易于腐烂的特质,因此游客们买了之后马上就可食用,例如烤玉米棒、烤鱼以及新鲜水果等。此类食品的最大特征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农家风味,显得清新而又自然,而且这类当地农特产品对外来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够实现农产品的即时消费。二是供给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乡村农产品可以说是当前乡村游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乡村农产品文化资源的鲜明特色是地域性非常强。我国的地域非常广,民族很多,而且风俗也各不相同,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差别非常大,我国 各地在食品口味上具有极大的差别。例如,我国的西北地区的口味偏酸,西南地区的口味偏辣,华北地区的口味偏咸,而华南地区与华东地区的口味则偏甜。在乡村农产品旅游之中,各地农产品自然也会有极大的差异。同时,南方与北方的饮食习俗也各不相同,两地游客在乡村游中购置农产品的偏好自然也不会相同。三是直接销售降低了流通成本。乡村游中农民们往往会把自家所产农产品直销给外来游客 ,这就极大地压缩了农产品营销途径,自然也就压低了流通的成本,提升了农产品所具有的附加值,同时也提升了农民群众的实际收入,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取得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旅游视角下的我国农产品销售现状
(一)农家乐销售模式
农家乐作为新开发的一种乡村旅游方式,业主们对自家所生产的农产品实施加工,依赖于周边良好的自然田园风光以吸引外地游客前来住宿、休闲、购买农产品,且价格较为低廉。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均有农家乐在经营,通过这种方式来购买农产品,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乡村休闲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据经营特点之差异,农家乐可划分成以下三大类型:一是食宿接待模式。此类农家乐以餐饮和住宿为主要内容,通常位于城市附近或者知名景点周围,致力于为广大游客提供高质量的食宿类服务、特色化农家娱乐体验类项目。二是农业观光模式。以参与和互动为主要内容,一般位于城市郊区或者乡村,致力于让游客们深入学习农业方面的知识、开展农耕文化方面的亲身实践,以投身农事活动的方式来体会农家乐的内涵。如浙江省宁波市奉化滕头村就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三是休闲度假模式。主要内容是品茶、娱乐等。这类农家乐依托于本地出色的生态环境,从而吸引广大游客前来消费,比如,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梅家坞就是如此。
(二)科普旅游销售模式
科普旅游销售模式是指利用农业观光基地、农业科技园、农业展览馆等科普场所,通过让游客们参观游览,从而对农业技术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此类乡村游所销售的农产品包括两大类,一是采摘类农产品,比如瓜果蔬菜等;二是深加工之后的农产品。我国科普旅游发展步伐较晚,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宝钢的开放型生产流水线开放对外参观,标志着我国科普旅游销售的开始。其后,我国的诸多卫星发射基地、航天机构以及汽车、电力、石油、酒业等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开始实施科普旅游销售工作。本世纪以来,我国农业企业的科普旅游开始兴起,很多大型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开通了农业科普旅游项目。比如,天津农科院就建立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其中的农产品科普旅游项目有农事体验园、园艺植物世界、农产品深加工区以及酿酒文化休闲区等,可以让游客们在放松休闲的同时学到许多农业科普方面的知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农产品一定要以本地乡村特色化产品为其内容,切不可照搬传统旅游景区所售商品,否则就会失去自身的特色,从而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
(三)民俗风情旅游销售模式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所构成的,具有十分辉煌的文化以及文明史。各民族均有自身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耕种文化、婚丧习俗、传统节庆、工艺产品等,从而组成了我国民俗文化的美丽画卷。乡村旅游中的民俗风情游就是将民族风情作为吸引外游客的主要特点,通过吸引各类游客来开发民俗类旅游资源。民俗风情游可分成乡村民族文化游览、耕作文化游览、民族文化游览等,能够很好地提高乡村旅游所具有的丰富文化含义,并且依靠这一特色来销售民族特色农产品。这一类型的乡村游的典型代表当属北京民俗旅游文化村。
(四)农事体验旅游销售模式
近年来,因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宣告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体验经济下的人们已经不再只局限于以观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而是需要追求更加多的参与感以及新奇体验。这样一来,农事体验旅游就开始兴起了。参加乡村旅游的广大游客唯有通过这种旅游方式,才能全面参与到当地农村生产生活之中的诸多方面。在此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把垂钓、采摘以及狩猎等体验内容穿插于旅游的全过程之中,这样一来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推动当地农产品的销售,进而让游客们在最大限度上体验到当地农村生活之乐趣。
四、乡村旅游视角下农产品销售的发展前景
(一)农产品价格定价体系将会持续调整
价格始终是广大游客购置农产品过程中极为关注的内容之一。如今,我国乡村旅游背景下的农产品市场价格极为混乱,甚至影响到了商品流通量。除本地工商管理、城市管理等部门应当依法提高监管工作的力度之外,还应当积极运用更有效果的举措,以规范农产品经营人员 的营销方式,切实防止在乡村旅游农产品市场之中出现不合规定经营之现象。当然,农产品经营者还可依据消费者的差异化层次出台合理的农产品差别化措施,从而更好地提升农产品对外销售的额度。一是用技术上的差别进行价格认定,也就是按照农产品所采取的技术以及服务难易状况来进行定价。二是用团购优惠来进行定价,也就是依据购置农产品的具体消费者人数进行定价。比如,一旦有十人以上购买即可享受到八折优惠等。三是用时间差别来进行定价,也就是分淡旺季、工作日与节假日等时间上差别,分别收不一样的价格。
(二)农产品品牌销售将成为常态
今后的农产品市场营销如果缺少了品牌效应,那么营销成效就会事倍而功半。所以,未来的农产品营销必然会向着品牌化加以发展,品牌化发展也能给农产品销售带来很好的经济利益回报。消费者们在品尝特色乡村旅游农产品之后,如果对产品比较认可,就能够感受到当地的农耕文化和品牌特性,这样一来就能带来更加多的游客。
(三)农产品网络销售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网络销售可以说是传统市场销售方式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相互结合之产物,也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商品销售方法之一。网络销售以国际互联网为基本载体,把全新市场营销手段以及观念融合至市场销售实践之中,全面发挥出网络的巨大优势,跨越时空之限制来实施营销活动。 农产品网络销售就是把网络营销方式运用至农产品销售之中。它具备了个性化和跨越时空等特征。因为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农产品企业以及政府均愈来愈重视农产品网络端销售状况,而且政府部分也及时采用了诸多举措来推进我国乡村网络建设,而且成效明显,极大地推动了农产品实施网络销售的进程。因为电子商务技术在持续稳定地发展,在具体的农产品网络销售过程中,乡村旅游类网站也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如今,淘宝、艺龙、携程、同程等网站在乡村旅游中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利用这些网站,以乡村旅游为切入点来促进农产品销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网站中的乡村旅游页面一定要有十分丰富的信息,除常规旅游网站都有的旅游类信息之外,还要着重介绍本地农产品的详细信息,诸如当地农产品的鲜明特色、实惠的价格、出色的外包装等各类信息,并且可以提供线上交易,消费者下订单后只要数日即可收到新鲜采摘的特色农产品,如此一来自然能够吸引到众多对乡村旅游感兴趣的消费者们前来购买,就能够很好地提升本地农产品的销量,进而提升当地农民群众的收入。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乡村旅游的全面推进,运用乡村旅游来推动农产品销售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一销售方式不仅能够为当地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加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升当地农村群众的实际收入,而且还能推动我国农产品行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实现新的发展,为我国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予以更大更有力的支持。当然,通过乡村旅游视角来分析农产品销售的探讨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的分析还不够细致全面,对于下一步发展前景的把握也不一定准确,这些均需要在今后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和农产品销售事业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构建新型生态旅游产品销售渠道系统探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4(01)
[2]范小华,牛永革.基于独特销售主张理论的旅游口号评价――以中国5A级旅游景区为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3]李肖楠.体验营销在邮轮旅游销售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01)
[4]张佳通.黑龙江省海林农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J].农场经济管理,2015(05)
[5]刘雷,赵丽丽.新常态下海南农业旅游营销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16)
[6]王凯.SWOT分析视阈下的生态农业旅游营销开发[J].商,2015(47)
1978年,我国实行以、包干到户为基本特征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力得到了巨大释放。1983年,学者提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以小城镇为主,以大中小城市为辅”,依靠发展小城镇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我国逐步出台了建设小城镇、鼓励人口向小城镇转移、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等一系列城镇化政策。1980-1999年,我国建制镇的数量从不足3000个增长到19249个,人口规模从5693万增长到37637万。由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水平低,产业集聚程度低,其人口增长主要依靠扩张小城镇数量完成,而不是依靠提高城镇品质完成的。
20世纪90年代,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受限。随着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粗放经营的乡镇企业面临资金短缺和市场约束增强,其经营机制优势减退,大量乡镇企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吸纳的劳动力也逐年减少,小城镇发展趋于停滞。未扣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小城镇的非农业人口平均年增长率只有2.8%。20世纪末以来,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大城市转移。出口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推动了大城市的快速发展,而政策支持和利益趋动则推动劳动力和资本等经济要素持续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中。以30个特大城市的市区人口增长为例,1989-1997年,年均增长21.19%,1997-2007年,年均增长翻了一番,达42.6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达到2.6亿的规模,为我国城市发展以及城镇化做出较大贡献的同时,对农村与农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一)农村主要劳动力流失
近年来,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正发生着从剩余劳动力到主要劳动力的演变,转移到城市的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精英和有能力的人,造成了农村主要劳动力的流失。第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长快,规模大。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转移劳动力数量为1.17亿,到2012年末,转移劳动力数量达到2.63亿人,增长125%,约占农村户籍人口总量的28.5%。第二,农村转移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显示,16-30岁占39%,31-50岁占26.7%,50岁以上占14.3%。“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务农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50多岁的老年人成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据中国老龄科学中心的调查(2012),我国农村老人从事农业生产的比重分别为:60-64岁,62.7%;65-69岁,47.6%;70-74岁,29.2%。农业生产出现了劳动力替代现象,即在农业生产中以农业机械和化肥农药的增加替代劳动力投入的减少,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机械化,但化肥替代有机肥和除草剂替代除草作业则加剧了农村土地的污染,影响到农产品的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农村出现“空心化”
随着青壮年劳动力逐渐退出农业和农村,转向非农产业和城市,农村出现了空心化。大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无所依靠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导致农村的养老、教育、医疗、安全等问题无法保障。农民的大量外出,还引发了农村房屋闲置,建设用地浪费与耕地资源减少并存等问题。当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拉大,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差距愈发显著,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农民就会从农村流向城市。如果城乡差异持续扩大而不是缩小,农民会涌入大城市,追求城市生活。当农村主要劳动力流入城市,同时在城市落户无望时,农民的各种诉求益发得不到满足。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必要性
(一)新型农村社区是均等城乡公共资源的抓手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化,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城市文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不是简单的在农村社区建造房屋与农民入住,更是相应资源的公平分配,生活环境的改善与生活品质的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强调集中投入,据点建设,纠正了过去分散的“撒胡椒面”式的财政补贴,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新型农村社区配置与城市均等的公共资源,改善农村社区的医疗服务、教育条件和基础设施,延伸城市服务,让农民不用远离家门,就能过上城市生活,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
(二)新型农村社区是分流农村转移人口的载体
现实表明,农村转移人口完全集中到大城市是不现实的,城镇化需要合理有序的人口分流。对于已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一是落户城市,二是吸引回流。进城打工时间较长、工作和居所相对稳定的人口,宜稳步、有序地安排其在大城市落户;落户困难的人口,采取“双转移”的办法,引导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城镇转移,带动劳动力转移。对于还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引导其向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实现就地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减少了农民的大规模、远距离迁移,对缓解大城市人口拥堵起到分流作用,将推动城镇体系良性发展。
(三)新型农村社区是城镇化的微观基础
新型农村社区将城镇体系延伸到农村,社区成为城镇化的微观基础。首先,农业是城镇化的第一推动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而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第二,城镇体系中,新型农村社区是级别最低的要素集聚区,当城市文明和城市公共服务从大城市延伸到新型农村社区,当后者拥有了与城市均等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就业岗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向将会从集中过渡到分散,既避免了大城市出现“城市病”,又为小城镇和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本与技术,促进城镇化品质的提高。
(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农业是城镇化的原始动力。与传统农业不同,现代农业要求机械化耕作和产业化经营,要求集中耕地和增加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向技术要效益,向规模要效益,传统的式的农业生产格局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农民集中居住、复垦土地增加耕地面积,通过耕地流转,将耕地集中到职业农民手中,奠定规模农业和机械农业的基础。规模经济及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使农业再投入的资源更为充足,助推现代农业良性发展。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经验与面临问题
(一)建设经验
1.整合村落,实现农民集中居住。通过整合乡村空间资源,减少自然村落,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城市基础设施、公共配套服务向中心村镇延伸,有利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整治,节约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成本,提高其使用效率,方便农村科教文卫事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降低维护成本,更大程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2.政府参与,提供村民住房补贴。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优先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负责道路硬化、社区绿化,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兴建社区服务中心、医院、小学。以安置房价格向村民提供新建住房,并给予农民结余土地指标款、人口补助款和老房拆迁补助款等多项补贴。
3.集中耕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近年来,尽管免收农业税、种粮直补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农业政策相继出台,仍解决不了农业相对收益低的问题,农业发展要向规模、向技术要效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腾出土地,复垦农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耕地面积;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耕地集中,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原有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中,减少了农户的环节,形成公司+基地的模式,为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面临问题
一是农民保障的问题。土地是农民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民把土地流转出去,土地租金是否能支撑生活;农民在农转非中如何获得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有些地方让农民通过“两置换”进入城市,即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用财产换社保对农民是否公平。二是农民就业的问题。借助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解决了农业问题,仍不能解决农民就业的问题。除个别地区外,大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缺少必要的项目支撑,农民就业岗位不足,大多数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三是农业规模经营的问题。土地流转方面,土地流转价格连年上涨,土地流转期限短,土地流转难度大;农业保险方面,我国在粮食等主要农作物上有保险,而经济作物、养殖等缺乏农业保险,规模农业的风险暴露在外;农业贷款方面,农民贷款难、融资难,集体土地和其上建造的房屋不可以做抵押品,农业种植和养殖的高风险性等,导致农民没有办法获得较大额度的贷款。四是农村文明传承的问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不是城市社区的复制,更不是消灭农村,而是保留农业的传承文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避免出现翻版的微型城市,导致传统聚居模式的改变和农村传统文化的消亡。
对策与建议
(一)保障民生,夯实社区建设基础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是农民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农民生存方式、就业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第一,满足农民教育、医疗诉求,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同质化,让农民得到与市民均等的公共服务。由政府主导投入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第二,完善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显现,传统的养老体系存在养老需求增长与供给不足的显著矛盾。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促进土地流转,将增加农民的土地出让回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日益短缺的养老保障。
(二)促进农民就业与增收,实现城镇化转型
首先,发展非农产业,提供就业岗位。在现有农村非农产业的基础上,引进技术、整合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建设村民创业园,配合中心城区“退二进三”的产业政策,有序引进二次产业,形成地域垂直分工态势。第二,实施岗前培训,保障农民就业。各级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引导社会办学力量,对就业农民进行岗前培训,推动农民的职业转换,保障就业安置有序进行。第三,规范土地确权与流转,让土地成为农民的资本性财产。土地确权实现了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所有权,土地流转则是在耕地成为农民资本性财产的基础上,通过农业用地进入市场,使土地转化为资本,发展了土地的价值,也给农民带来了收入。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城镇化,获得资本收入,而不是一次性补偿。
(三)实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推动土地流转与集中,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建设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土地流转法规,促进农民的承包地集中发包,打破了以往的土地分片经营、小规模生产的状态,奠定了规模生产的基础,帮助农民获得合理的土地出让回报。培养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农业除了对土地有规模上的要求外,还对资本、农民的技术与管理、产品的营销等都有较高要求,因此,规模农业需要职业农民,要求培养会决策、懂投资、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市场化、商品化、专业化的大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