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22: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德育概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德育教育 Visual Basic 德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TN7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6-0191-02
1 引言
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以全面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为主线,构建“立体德育、全员育人”的德育教育体系,经过一定短时间的实践已经出现成效,“德育评价体系构建”则是整个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德育评价系统V1.0”软件是由我校自主开发的专门用于学生德育综合评价的软件,他是利用Visual Basic6.0语言开发的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使教师可以轻松的完成所有带教学生的德育综合评定考核工作。
2 软件概述
“学生德育评价系统V1.0”软件可以用于职业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社会公德”、“职业技能”、“职业认知”、“劳动纪律”、“团队意识”、“互动参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的软件,可以实现“教师登陆设定”、“教师信息显示”、“班级成员评价情况”、“按学号顺序评价”、“指定学生评价”、“已评价学生情况”、“班级切换”、“历史信息及查看”、“学生检索”、“评价信息打印”等功能。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使教师可以轻松的完成所有带教学生的德育综合评定考核工作。
3 “学生德育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登陆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3.2 学生评价的设计与实现
3.3 学生评价情况的统计的设计与实现
4 结语
利用Visual Basic6.0语言开发的“学生德育评价系统V1.0”软件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可以实现带教老师对所带教的全体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素质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软件也是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的相关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2]任凌云.用Visual Basic实现SQL Server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J].甘肃科技,2007(11).
[3]马倩.创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13).
[4]薛传佳.高校德育评价初探[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在分析了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改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些策略,希望能对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有所帮助。
一、小学德育工作概述。
1.小学德育工作的内涵。
小学德育工作,是指教育者按照国家、地方、学校的相关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其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包括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思想教育主要使学生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政治教育主要是使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等正确的政治方向。
2.小学德育工作的意义。
当今世界日益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学生的德育水平,不仅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切切实实的影响着每个受教育者的生活质量。小学是人们成长发展的基础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此时开展德育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相反,若忽视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会对其未来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农村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
1.社会环境方面。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大转型时期,新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这一阶段,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网络等大众传媒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传播了黄、赌、毒,以及暴力等负面信息,对小学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又如,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观混乱、贫富悬殊、违法犯罪等负面因素,也严重影响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农村小学,特别是乡镇学校的周边环境对学校的德育非常不利。例如,一些黑网吧、黑游戏厅等违法对小学生开放,对学生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
2.家庭环境方面。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然而现在的家庭环境令人担忧。一是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降低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抗挫能力,容易产生“唯我独尊”的思想。二是隔代抚养,现在农村的青壮年很多选择了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这些“留守儿童”失去了父母的教养和约束,容易产生不良习气。
3.德育内容方面。
新形势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传统德育教育中非常纯真、单一的思想道德观念,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
4.德育模式方面。
首先,传统教学中往往采用“填鸭式”教育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僵硬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其次,长期以来小学德育工作主要依靠品德这门课程,缺少同其他教育环节的结合,教育效果不理想。
评价制度方面。
长期以来,包括品德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分数成绩上面,缺少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评价。另外,在学校和教师的考核中,主要考查成绩和升学率,德育部分占的比例较小,并且比较随意。
三、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策略。
1.社会环境方面。
一方面,学校应采取措施,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的能力,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加以抵制,对网络、电视等进行合理有度的使用。另一方面,学校应配合相关部门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减少来自社会的负面影响。
2.家庭环境方面。
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对于“留守儿童”,教师要重点关注。另一方面,学校要有计划、有系统的向家长传播德育知识,提高家长的德育水平。通过这些措施,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德育体系,改善家庭德育环境,提高德育效果。
3.德育内容方面。
学校要适时更新德育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德育教学中,在尊重现代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应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主线,倡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树立诚信、责任、合作、关心、关爱、尊重、宽容、公平、公正、平等等价值观念。
4.德育模式方面。
学校应不断探索新的德育方式,以适应德育教学的需要。一方面,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按照思想品质的形成规律,以正面疏导为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学校要整合教育资源,整体规划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融入到小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建立全校、全员教育模式。另外,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德育效率和德育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做成课件,或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等;也可以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故居等形式进行实地教学。
5.评价制度方面。
一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应舍弃单纯的“分数主义”,增加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考核内容。另一方面,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中,应增加德育部分的比重,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关键词:德育;微课;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1-0095-02
“德育微课”的定义
微课程,最早是美国人戴维・彭罗斯提出来的,有人将这种课程称之为“知识脉冲”,它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将教育内容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以教学视频为主要授课方式、围绕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整合。“微课”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其核心是“微视频”,因此也称“微型视频课程”。
“德育微课”主要是以“微课”的形式为基础,但承载的内容则是关乎学生道德素养和人生价值观成长的德育元素。它围绕某个德育主题,通过情境陈述、诠释分析、点评反思等手段,把德育主题中的教育观点正确地归纳并展现出来,供学生学习与思考。比如,一个以感恩为主题的德育微课,主讲人以“卧冰求鲤”的典故为情境进行陈述,配以画面、音效等。引用经典国学《二十四孝图》中“卧冰求鲤”的故事将感恩孝顺这一主题凸显出来,能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感悟“感恩”教育的内涵所在。
因此,“德育微课”也可以说是专题微课,是将德育内容以主题形式融入“微课”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新形式。
“德育微课”的特点优势
“德育微课”基于“微课”的形式进行设计,所以具备“微课”的特点。同时,在制作和应用上又不同于专业学科,它的特点和优势更明显。
“德育微课”以音视频为主要载体,具有易操作、易传播的特点。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无论学校还是家庭,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基本已覆盖数字化载体。将德育知识进行碎片化、情境化、可视听化处理,学生既可以在家中观看,也可以在校园里集体学习,只要通过视频、网络等数字化载体都可以进行观看学习,十分便捷。
“德育微课”时间短、篇幅小,符合学生观看学习的特点。一般认为中小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约在10~15分钟左右。精短的“德育微课”能在这一时间段内完成情境展示,可以让学生高效率地接收教育资讯。另外,因为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对新鲜事物的向往,对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接受程度明显强于传统说教的特点,“德育微课”是通过精心剪辑设计而成的德育视频,能很好地适应广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德育微课”内容丰富,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德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也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在此背景下,凡是有利于学生提升品质和正确引导价值观的人物事件都可以成为“德育微课”的重要题材,并且贴近学生的现实世界,更能够引起思想启示和共鸣。
“德育微课”的开发具有广泛的社会资源。不局限于教师讲课,主讲人也可以是警察、法官甚至普通人。主要的是其能够把自己的观点通过情境展示出来,对学生的成长给以启迪。听不同的人讲述道理是“德育微课”的重要特点,也说明了德育不仅仅在学校课堂,也在社会各个阶层;不仅仅存在于大是大非的大道理中,也存在于生活的细微处。
“德育微课”的设计开发
高品质的“德育微课”,应在吸引学生关注微课视频的同时,使德育影响渗透于欣赏观看的过程之中,它的关键在于如何开发。对于“德育微课”的开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题和脚本设计,二是微课的制作。
首先“德育微课”的选题和脚本设计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用素材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领域。要从中小学生的视角来选择他们可以理解的实际典型案例。比如,关于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的主题,在案例中最好能针对青少年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普法教育,这样更有角色渗透感,能更好地引起中小学生的关注和重视。
主题鲜明,适于中小学生的思辨能力。既然是“微课”,就要求主题不宜太大,要求精心解读一个问题。例如,“文明礼仪”作为微课主题就显得太大了,可以用更小些的“语言文明”这一主题来代替,这样在设计和解读上也有利于更清晰全面地分析和理解。同时,在分析解读时要注意符合这一年龄阶段青少年的思辨能力,切忌“高、大、深”,否则学生难以理解。
归纳分析正确,要形成正确的教育引导。这是“德育微课”设计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对于开发者来说,要反复斟酌和思考,从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方向把握其“德育微课”的真正内涵和用意。
其次,从“德育微课”制作要求上来讲大致要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德育微课”在制作模块上应该具备四个步骤:①情境创设。就是德育微课主题涉及范围,该模块中要点明微课的德育元素的重点,也可以说是一个主题的引入部分。②主题呈现。微课所涉及的典型案例或者主讲人对情境完整的叙述,是整个微课的核心内容,也是主题展现的重要承载体。③分析点评。主讲人对该微课情境的理解,并从德育角度的解读分析。④启迪引导。总结微课体现的核心价值观点,并结合联系学生群体和实际背景,给学生以启迪和指导。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微课本身内容精悍,因此在叙述解读时要在文字措辞上多下点功夫,通俗易懂,能够让学生理解。
视频画面清晰。在选择制作工具或软件上尽可能考虑到画面质量。清晰的画面展现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观看兴趣,更能增加感官冲击力,增强德育微课的效果。
“德育微课”的应用价值与思考
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开始了“德育微课”的开发规划和试点,它的应用是学校德育的一种全新的尝试和突破,总结“德育微课”在应用中的作用,可以概述为:
“德育微课”制作成形后,它的教育实效性长,可以循环利用,只要它的核心价值体现符合现代道德教育,那么“德育微课”可以成为高效的教育资源。
“德育微课”主题鲜明,形象生动,无疑将会成为德育教师上好德育课的“利器”,结合教学引入德育微课,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活力和德育渗透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绿色教育理念 实施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各种新型的有效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为优势的绿色教育理念正在被广大教师使用。诚然,绿色教育理念的使用,可以一改传统的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性,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绿色教育理念概述
何为“绿色教育理念”?这样的教学理念,从字面意义上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绿色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给人一种亲切和和谐的感觉。而从专业的角度解释,绿色教育理念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教师采用的建立在“人本”基础之上的教学,以贴近学生的个好及学科本色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的方式。绿色教育理念的实施,不仅考虑到了科学教育的因素,而且考虑到了人文教育的因素,是二者的有机融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绿色教育理念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更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可持续教学法的实施和应用。
二、在小学数学中实施绿色教育理念的特点
绿色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大突破。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灌输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绿色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学模式上讲,绿色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和个性化的发展,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达到“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教学目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愉快的心情和快乐的情绪,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敏感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绿色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正好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是促进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绿色教育理念
绿色代表着生命,绿色教育即是生命的教育,是建立在人本基础之上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绿色教育理念的实施,可以构建快乐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达到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积极效果。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绿色教育理念,构建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呢?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绿色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和谐而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实施绿色教育理念,首先需要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往往有距离感,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致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敢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敢否定教师的思想和理论,对于教师灌输的知识都是唯唯诺诺。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绿色教育理念的基础。
2.创建绿色文化,实施绿色教育。
绿色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一种“全面育人、无声育人、以身育人”的德育教育,提倡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育人”的目标,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德育的目的,最终达到“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创建绿色文化,让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架构起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桥梁,促进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中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绿色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通过适当引导,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并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建立在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之上的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绿色教育的目的。
4.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绿色教育实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改变传统的一板一眼的教学模式,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试想,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笑脸盈盈、温和可亲,学生积极向上,兴趣满满,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效果最理想的。因此,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实施绿色教育理念。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绿色教育理念的实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可以通过绿色文化的构建、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实施绿色教育,让学生在绿色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董国荣.论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9).
[3]潘国奎.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之探索[J].甘肃教育,2010(1).
关键词: 小学品德 思维发展 有效结合
新课标下倡导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小学品德课程因其极强的生活性和实用性,越来越受到学校和老师的认可。品德课程尊重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情景设计,把教学带入了轻松易得的环境,真正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与能力发展的有效统一。
一、品德课程展开的现状概述
1.缺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一直以来品德课程是以副科的形式出现在小学课堂,相应的授课老师一般都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职或者由流动性较强的教师担任,由于对教学及学生缺乏足够的重视,这门课程的开展一直不是那么彻底。
2.课时匮乏教学不够深入。
通常情况下,一周有一到两节品德课程,随着学年增加,课程设置越来越少,临近考试或者学校有活动一般占用最多的就是品德课程,这就使得品德课程的深入开展越发困难。
3.课程开发不够。
品德课程的开展不应该仅限于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品德课程的开展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应该结合课本应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融入课程学习的全过程。
二、品德课程与学生思维发展多效结合的途径
1.通过活动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活动教学法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对应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即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教学课程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策划,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获取知识并促进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活动教学法重在教师的策划和引导,如想一想,演一演,做一做,等等,把学生身边的小事搬进课堂,让学生明白世事洞明皆学问的道理,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讲文明树新风。
2.通过知识传授使学生明白德才兼备的重要意义。
说到品德养成,很多学生对其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认为只要不做错就很好。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课本知识的讲授,让学生理解优秀品德的广泛意义,其次通过历史小故事、名人逸事、成语故事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树立品德养成意识。通过PPT、VCR等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取知识,让学生从心理上、认知上、行为上多角度接受品德教育。
3.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观察和实践能力发展。
品德教学新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德育的阵地除了教室外,更大的空间在于课外。因为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走出书本世界,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学校应该为学生创设实践、体验的机会,经常组织校外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有效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品德课教学的实效。
4.鼓励和引导学生之间友好相处,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信息社会除了能力发展之外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合作,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通过有效整合身边的资源组建一个强大的团队才是取得长足进步的关键,因此除了让学生从认知上接受品德课程之外,行动上需要同学之间加强合作,通过一些简单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自主确立合作意识,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团队意识的养成。同时让学生学会面对新环境,学会自我调整与自我完善,促进学习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5.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品德养成。
品德课程没有知识需要死记硬背,也没有概念艰涩难懂,品德课程是一门潜移默化的情感学习课程,是学生品德的养成课,也是教师身心的修养课。教师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不仅使得教学更加容易使学生接受,而且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非常高。一个知识渊博并能用平等的心态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的学生,更加容易胜任课程教学。多样化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刷新在学生眼里的好感度。教师亲近学生多一点,学生的脑力开发更加多一些,同时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学习修养和道德修养,立德树人是修养更是责任。
三、结语
新课标下的品德教学人文性和实践性都要求教师除了知识传授之外,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从心理到行动再到意识各个方面都树立自觉意识,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在美好的年纪让孩子们接受优质的教育是每个教师的义务,更是教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对待每一节课,以昂扬的心态爱护每一个学生,永远具有耐心、同情心和宽容心,赢得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的榜样。
参考文献:
“四区一展示”概述:
四区:课题区、教学目标区、德育区、学生评价区。一展示:学生课堂交流讨论后展示、师生间互动的展示。展示方式:黑板、白板、小纸条、讲台等方式。
一、明确课题―课题区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导入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抛砖引玉明确课题,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在教学活动前设定目标-目标区
在设计一个数学教学活动之前,教师本人必须明确这一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什么。也就是说,必须让孩子明白这次活动的目的,通过这项活动应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活动中紧扣目标,使活动有较强的目的性。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是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发现知识、获得新知,同样也是评价活动及效果的依据。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活动目标可定为:通过用学具摆,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会运用公式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目标一旦确定,就得围绕目标精心设计落实目标活动。在教学活动之前,要让孩子明确这次活动的目的,按照目标要求逐一组织教学活动。
三、在教学活动时强化展示
展示是孩子在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孩子表现自我及获取新知的一种方式。通过孩子的亲身展示,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高效达成活动目标、获得知识的关键。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要针对目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设置行之有效的问题。
1.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孩子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动手操作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一种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内的学生动手、动眼、动口、动脑等合作参与学习,从而有效地让孩子在同伴面前得以表现。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可让孩子们两人为一组,一人摆,一人记录,边摆边讲边讨论,孩子在这个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再让孩子在小组内用语言表达出来,孩子再次有展示机会。在孩子的重复展示中,再引导学生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推导出的公式也要让孩子自己到黑板上展示。这样的自主活动和交流讨论中,同时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和语言表达等能力。让他们在展示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体验成功,全面发展。
2.民主教学,师生互动
在课堂上,实行民主教学,师生互动,尽量让孩子们能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孩子,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教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乘法》一课时,尽量让孩子们自己说算法和算理,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和补充,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的自主学习、主动实践得以展示。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要学、会学,乐学的态度。
四、在教学活动中及时评价-学生评价区
心理学认为,及时、恰当的评价能指导学生的目标行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评价区则是学生整个教学活动的反馈,所以,“四区一展示”教学模式的评价区里特别注重与目标的相吻合,以完成目标来评价孩子们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及时给予热情的赞扬和鼓励,并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点、调控。每节课都要评出“今日之星”和“最佳小组”,使孩子们有学习的榜样,拼搏的劲头,竞争的意识。另外,再积极开展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探索、发现、进取的良好心态去参与整个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五、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升华-德育区
--防溺水安全教育观摩课感想
【摘要】传统德育课死板的说教,灌输式的教育效果苍白无力。如何与时俱进,讲究德育实效,让德育课好上、有效,让同学们愿听、受益,这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的目的,也是其应该要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德育 现代教育技术 课堂教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德育都是教师的首要职责,确实,德育是每个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管理的永恒话题,上至校领导,下至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正因为如此,不少学校把“以德立校”作为校训,无不彰显德育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大部分的德育工作还是落到了班主任头上,自然而然班会课也就成了德育的主阵地,因而每星期都安排了班会课或主题班会,班主任周周讲、天天说,甚至课前也要顺带提醒,绝不放过任何机会,真可谓“用心良苦,责任心强”。殊不知,这种死板的说教,灌输式的教育效果如何呢,从学生的一句“老调重弹”尽显传统德育的苍白无力。
如何与时俱进,讲究德育实效是我们为师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德育内容紧跟时代主旋律,创新的余地不大,但是德育的形式千变万化,老师各显神通,大有文章可做。随着新课程理念更新,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进步,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班会课当然也不例外。要想上好一堂班会课,让德育有实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非常重要,我校的一节防溺水安全教育观摩课让我感触颇深。
首先,班主任老师并未像往常一样开门见山板书本节课的主题,而是打开“Baidu搜索”,输入“赣州6名小学生溺水”,搜索结果好几万条,可见事件的影响力之大,也说明网络功能的及时快捷。老师随意点击一条进入,全班同学都集中注意力阅读起来,还不时发出“哇”“啧啧”惊叹声,一下子同学们的兴趣全调动起来了,马上就有人回应“不能去玩水啦”!老师就此接过话题,“没错,事故的教训是惨痛的。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游泳还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关键是我们要注意方法,做好防范措施,出现意外,要沉着冷静,恰当施救”,引出课题--防溺水安全教育(板书)。
老师开课方式新颖,网络搜索功能简易常用,同学们也熟悉,易吸引兴趣,调动积极性,引出课题,水到渠成,效果明显。
说到游泳,同学们开始讨论起来了。老师并未制止,相反请同学们回忆过去是在哪里游泳,有没有出现过危险情况,是怎么处理的等等,气氛非常热烈。讨论之余,老师开始播放“酷6视频《野泳》”,请同学们对照身边是否有相同情况发生,大家都饶有兴趣观看节目,节奏流畅,控制得当。
教师:有没有野泳经历?
学生(女):没有。
学生(男):有,每年夏天都要去贡江浮桥边游泳,很多人,爽。
教师:有没有碰到危险情况?
学生(男):没有,技术还行,一两百米能坚持。但是每年都有人在浮桥边淹死,还是要注意。
教师打开一张浮桥边游泳的热闹景象图片,总结到:“浮桥边游泳是赣州人纳凉消暑好去处,但江河也算是野泳,不会游泳千万别随便跳下去,或者带好救生圈。”
PPT显示,野泳包括山塘水库,溪流湖泊,人工湖水等处,然后用红色粗体字警告,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打开视频,让学生观看同时要求归纳溺水的原因,老师总结。
本节课最重要的内容是万一发生溺水事故,该如何展开急救施救,传统的教法是老师按照专家的概述一一详细地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做好笔记,再好一点就是挑选两个学生记熟急救步骤到讲台前演示,老师进行讲解,加深印象。而本节观摩课的做法是,老师经过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剪辑制作成多个片段,然后点击观看,由学生来回答正确还是错误的做法,理由是什么,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这是发现溺水后如何救上岸边的做法,老师小结两条方法,特别是下水救溺水者时注意防止被抱死。此时,PPT打字声警告,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
接下来,医生到来之前的岸上急救也非常关键,处理得当,可以为挽救生命争取时间,施救欠妥,可能带来严重后果。老师并没有马上教给大家如何处理,而是让同学们展开讨论自己会怎么做。2-3分钟后,老师打开之前准备的剪辑视频,请同学们判断正确与否,错在哪里,自己会否这样做,从而学习到正确有效的施救措施。
最后,老师打开视频播放《安全宝典》,观看专家示范。同时小结进行安全意识升华,让同学们养成安全游泳的好习惯,防患溺水事故。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接受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一堂课下来,无论是从我作为观摩者的感受,还是从同学们学习教育的反响,我认为这堂课是成功的,是有效的。老师能够熟练地把现代教育技术恰到好处地运用于课堂各环节,让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媒体技术运用流畅准确,不至于走马观花,也不会电影式演示,把多媒体教育的辅助地位诠释清楚,改变过去主题班会索然无味的局面。
让德育课好上、有效,让同学们愿听、受益。这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的目的,也是其应该要起到的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手段让教学显得特别枯燥,多媒体技术声、色、图文并茂,使古板变生动了,抽象变形象了,深奥变浅显了,沉闷变愉悦了,随之而来的是教学质量提高了。从这节与以往形式截然不同的生动、活泼的观摩课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把大家的兴趣全部调动了起来,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品德与生活》课程概述
当一年级孩子刚步入学校,它带领孩子们认识学校和同学交朋友;为了加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信心,它教孩子学习《我就是我》;为培养孩子的自救互救能力,它教孩子《遇到危险我不慌》。当五、六年级的孩子出现同伴交往、亲子交往的问题时,它引导孩子学习《退一步海阔天空》《父母――我特别的朋友》……还有比这更贴心关爱学生身心健康的课程吗?
据杭州市部分学校统计,教师自始至终能给学生上好品德课,民意测评中学生普遍喜欢品德课的班级,班风学风相对比较好,学生的精神面貌积极乐观。由此可见,这是一门充满正能量的课程,它让学生精神世界更加充实。
教师不为学生上这门课,对学生来讲是遗憾的,甚至是教育的不公平;对教师个人成长而言也是可惜的!一位有情怀、有眼光的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学生的习惯、心灵会更饱满,社会性会发展更全面;因为这门课更多是站在方法论、思维、价值观、人文关怀的角度,教师往往会脱离纯内容和方法的操作层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作用
除了教材,还有很多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如韩国沉船事件、温州服务员泼开水事件、电梯伤人事件等,教师都可以与时俱进地引入课堂,创造属于自己的品德微课。
教材内外也有很多需要思辨的问题。比如: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宽容是美德还是软弱的表现?世界需要和平,我们的武器该造还是不该造?在公共场合大声问候是文明的表现吗?……在这样思维不断碰撞的课堂中,新时代孩子需要的理性精神,即一种独立思考、科学探究、善于反思、勇于批判、开放心灵、解放思想的精神,才有可能更好地被培养和塑造。
学生之间的交往或者说情商问题也能够有效解决。如怎样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怎样更好地与父母、同伴、陌生人交往?怎样树立自信?怎样坚持向前?在美国有一项调查: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自信心、创新思维、开拓精神、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上述素质可以归为非智力因素,也可以说是情商。据调查,现在顶尖的人才里,智商与情商的比例从1:3已跃为1:6,可见情商对孩子成长、成功的影响之大。这些素质,正是品德课在渗透的,班主任协同每一位任科教师共同关注和培养的品质。
这是“品德+”大德育的观念。“品德+”以着眼于品德课为核心,注重辐射和整合的大德育,即统筹学科教育、班主任工作、学校德育活动,用全局的眼光看问题,用综合的手段教,以点带面,持之以恒,我们的学生是不是能更知行统一,品学兼优一些?而这些美好诉求的起点和落脚点,也许就是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生活(社会)》课。
另外,很多教师同时担任品德课和语文课,可以把两门课的功能稍加整合,创造出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教师完全可以把鲜活的资源引进来,做成一系列的价值观微课,如爱家乡系列、诚信系列、文明系列、敬业系列、友善系列等,材料要求接地气、真实、有时效感,然后把这作为素材,让学生写随笔,可谓一举两得。比如,温州服务员泼开水一事,可以引进来做成文明系列微课之一,让学生讨论辨析,然后写随笔;关于家乡的人、景、特产,可以做成一系列微课,赞美家乡,赞美祖国;关于各行各业敬业爱岗的故事,小学生认真听课做作业服务集体的典型事例,都可以作为敬业的素材引入课堂,学生可写的内容也增多了。德育为先,作文来辅,能创造更多的课堂附加值。
小学因还没有跟升学直接挂钩,因此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小,在各校提倡素质教育的浪潮中,对小学教育的改革显得更加夺目。要提高小学教育质量,仅仅凭学校的力量还不够,更需要与家庭教育的力量相结合。
一、小学生的特点概述
进入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心理状态日趋成熟,活动由以前的游戏为主变为学习知识为主,这是小学生的一个共同点。学生在小学期间最具有可塑性,同时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是小学生普遍具备的第二大特点。在这个时期对小学生进行及时的良好的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阶段,孩子渴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但心理承受能力又比较弱,容易消极。这是小学生们所具备的第三大特点。
二、现代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金钱的衡量标准更加强大,给小学生德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网络文化迅速蔓延,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无拘无束的网络世界,学生可以全凭自己的好恶选择信息,很容易受到异端文化思想的侵蚀。
小学生受父母观念的影响很大,唯分数论统治着绝大部分家长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不利。一些家长自身素质不高,仍保留着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遵守秩序等与现代文明不匹配的素质缺陷。很多小学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
三、小学生家庭教育中问题的改进方法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使得学生接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面教育,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度过一个有着美好记忆的童年。
1.学习方面
在学习上,小学生都希望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愿意主动学习,但很大一部分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造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这个时候,家长更应该去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开导。帮助孩子克服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是每位家长必定经历的教育孩子的过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注意如下几方面:
一方面,家长要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刚上小学,学生容易将以前养成的习惯带到小学的学习中来,喜欢一边学习,一边玩耍,如在学习的时候玩玩铅笔盒、摆弄一下小玩具,导致花了很长的时间,却得不到好的学习效果。这时家长需要注意去掉一些干预孩子注意力的东西,比如一些可爱的图画、新买的文具盒或故事书等,让学生知道该学的时候学习,学完之后再去玩。另一方面,家长要努力引导小学生克服在学习过程中的粗心大意的毛病。小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往往由于粗心大意将一些难度不大的试题做错,很多家长为此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然而许多家长不知道,粗心其实是这个阶段小学生所犯的“通病”,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对一件事产生注意的同时要去关注另外一件事情是很有困难的。家长应该知道这其实是正常现象,只要对孩子有耐心,不断纠正,那么孩子面临的困难必定将会得到克服。
2.学生个性方面
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朝着培养一个活泼、有责任心、有独特个性的孩子这一目标去努力。这个目标也是小学家庭教育最核心的任务。家长在孩子成长阶段应该如何对孩子的个性进行培养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培养孩子的特长。家长如果善于发现孩子的才能,帮助孩子将自己的才能继续深造和发挥,那么孩子很容易进步。在此需要家长对孩子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孩子平时的表现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通过分析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所在,尽量去满足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这对孩子志趣的培养及独特个性的形成、孩子志趣的形成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在平时的社交中完善孩子的个性。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进行社会交往,跟社会进行适当的接触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情感,也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因此父母应该在保护孩子的同时大胆地放开孩子。
综上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该高度重视,用心去教育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双.浅谈小学生家庭教育误区及对策[J].西江月,2013(18).
[2]徐 岩.试析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
关键词:校园冷暴力;关怀型教师;关怀教育
随着微信、微博等传播媒介的大众化,校园霸凌事件频频成为新闻热点,“中关村小学事件”“三里小学推搡”等短时间内引发强烈争议,成为舆论焦点。拳加的暴力视频刺痛着每个人的内心:我们的孩子在校园里遭遇着什么?我们的教育怎么了?然而,审视青少年暴力预防研究,在校园里还存在这样一些孩子,他们的身体没有遭受暴力侵袭,但他们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周围人以歧视、嘲讽、侮辱等方式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猛烈的攻击,造成他们严重的精神伤害,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校园暴力:校园冷暴力。究其原因,教师人文关怀的缺失占很大比重。所以,从做关怀型教师出发,减少直至杜绝校园冷暴力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理霸凌”:校园冷暴力的概述
(一)校园冷暴力的概念界定
校园冷暴力是指在学校教育中优势主体以非暴力手段对弱势客体进行心理惩罚的作为或不作为,亦有学者将校园冷暴力定义为指不采用传统的殴打等暴力形式解决问题,而是以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等态度致使他人心理上和精神上受到侵犯和伤害。侵害者一般占据心理优势,有发言权与威望如班主任、班长等。被侵害者以内向自卑、成绩较差者居多,不受欢迎,没有朋友甚至各种侮辱性“外号”是他们的“校园标签”。在近来争议不断的“中关村小学事件”中,以“学生问打闹不构成伤害欺凌”为代表的言论以及事发后各方面的不作为最终引发热议。这种息事宁人的漠视心理,无论是出于校方或是社会,都是校园冷暴力。在集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的“向暴力说不”的论坛上公布的一份有关“校园冷暴力”的社会问卷调查,900份有效问卷中,有300份专门面向厦门的中学生。调查发现,300名厦门中学生中,27%的学生遇到过教师的“冷暴力”现象并分析了校园冷暴力成因。
(二)校园冷暴力的表现形式
校园冷暴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体现出来的对学生的非暴力手段的隐形惩罚。此类案例不胜枚举,如山东烟台的某老师在“调皮”的孩子校服上盖章以示惩罚,这种贴标签式的处罚方式在校园内屡见不鲜,小学尤甚;此外语言暴力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师冷暴力,“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不会做!”“考不好以后只能去捡破烂”“你要是我儿子,早就一巴掌下去了”。相信许多教师都可以在校园冷暴力的话语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些案例都体现出部分教师素质低下,缺乏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
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一些不涉及身体伤害,但是却更直接伤害到心灵的那种歧视或者刻意疏远,冷漠对待。比如笔者接触到的某小学班级中,一位先天性心长病儿童偶尔出现短时抽搐等现象,这并不会影响他人,但班级上没有孩子愿意与其同位,更可怕的是班主任收到学生联名要求其转班的申请。这种形式的校园冷暴力原因很多,可能是父母教育不当、学生个性缺陷、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等。但很大程度上,学生之间的冷暴力也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对学生施加冷暴力的行为可能无形中向学生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念,造成学生的无知模仿,如案例中心脏病儿童最先是某位教师在课堂上训斥挖苦,继而学生效仿。另外,师生沟通缺失、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关注也是滋养学生间冷暴力的温床。
二、“关怀先行”:关怀型教师的概述
(一)关怀型教师的提出背景
关怀伦理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汇聚众多学者和著作的重要伦理学流派,其中,理论最具深度和最为系统的当推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的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该理论提出了关怀型教师这个全新的概念。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很少有教师把精力放在关注学生独特的心理需要和真实的利益需要上,而关怀学派教育理论认为,教师首要的角色是关怀者,是一个并非以教育者身份出现的关怀者,他必须具备关怀素质和关怀能力。
(二)诺丁斯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
与传统的道德教育相比,诺丁斯的道德教育理论具有这样四个特点。第一,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关怀型教师能够深刻理解多元智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更关心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而不会强求学生掌握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冷冰冰的学科知识。第二,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关怀型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学生学会关怀的无言向导和动力之源。知识是无情感的,而教师讲述知识时伴有的热情会传递给学生,使知识带上感彩,进而影响到学生与知识及学科的关系。第三,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师生间关怀关系的顺畅流动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而不是一意孤行。关怀型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情绪及行为做出准确的判断,适当调整自己的言行,提供恰当的反馈,从而促进新一轮关怀关系的建立。第四,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任何学科的教师都负有关怀学生的责任,只有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真正的关怀型的教育关系,才能使学生在被关怀的感受中学会关怀他人,因而关键在于,教师是通过“行”道德而不是“讲”道德模塑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道德使者”:向关怀型教师成长,杜绝冷暴力
在很多德育工作者眼中,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意识、实践了如指掌,相关理论知识倒背如流。然而他们往往忽略了关怀――更重要的东西。道德教育相对于学科知识的传授来说,更需要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的,小心翼翼触及年轻的心灵。”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他不仅仅是知识的重播者、课堂的管理者,还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关怀者。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应该谨言慎行,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应该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怀互动,让学生体会到更加实际的温暖。
(一)关注学生需要,学会关怀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先生对于教育的箴言启示我们关注学生应当从自己和学生的内心出发。站在教师的角度还是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关怀至关重要,这意味着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注是一种投射性的还是接受性的。比如激将法是教师针对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经常使用的方法,而这其中的问题在于,教师没有正确判断学生的需求,或许激将法对一些学生有用,但这些行为更多的是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而非有效激发。有的学困生可能需要老师的关心、帮助,有的可能家庭发生变故、情绪受到干扰,有的可能兴趣点并不在此,正如西谚所言:一个人的美味在另一个人却可能是毒药。所以,做关怀型教师,应首先学会对学生投以接受性关注,深入了解学生,方能对症下药。 在分析了解学生的需要之后,教师应当通过“共情”与“动机转移”手段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在德育工作中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某班一名女生学习刻苦但经常旷课,批评教育后其辅导教师偶然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原来她出自一个贫困家庭,母亲由于生病使生活压力完全落在她的身上,她不得不偶尔旷课以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随后教师决定找个机会和其聊聊。在一次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与其一起在操场上走走,她感到有些意外,不过也很爽快地答应了。聊到了她的家庭,刚开始她不愿触碰痛处,到最后才谈及她的妈妈,没有教师想象的难过,她很平淡,只是笑笑。教师说希望她有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她也只是淡淡地笑笑。教师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善言谈、内心平静的孩子!后来教师经常私下找她谈心,用温和的言语、真诚的交流去舒缓她的情绪,倾听她的诉说,站在她的立场给她具有实践价值的意见,帮助她战胜内心的恐慌,承担起生活与学习的责任。最终得到关注的女孩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有了美好的前程。可见,如果心理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那么,学习上的问题必能迎刃而解。这是关怀型教师妥善解决此类事件的过程,而对于唯分数是从的老师来f,这过程中就很可能伴随着冷暴力事件的发生。教师可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打击这个学生,学生在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同时受到如此攻击,可能从此一蹶不振。另外,学生的心理受家庭影响产生了扭曲,会常表现出易怒、烦躁、冷漠的情绪,由此,可能受到其他同学的排挤,如此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 学生在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后,会通过“认可和回应”来予以反馈。当然,这种认可和回应是以学生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比如例中学生在与老师的沟通中,打开了心结,但由于生性腼腆,并没有直接向老师表达谢意,但以更端正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学习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也是对老师的认可和回应。 可见,通过与学生建立关怀关系,能有效避免诸多冷暴力事件的发生,形成师生问热烈的情感交流。
(二)关怀教育的路径 做一个合格的关怀型教师,从根本上杜绝校园冷暴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具体的方法。诺丁斯从长期的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实践中提炼出四种方法。
从书名看,一个“新”字,凸显出本书的灵魂与精髓,也透露出本书的价值所在。
它“新”在哪里呢?
首先,本书的宏观理论构架新。全书共25章,构建了五编内容,第一编“课程论”,设四章;第二编“内容论”,设九章;第三编“方法论”,设六章;第四编“资源论”,设四章;第五编“教师论”,设两章。这与刘教授过去出版并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的《语文教育学》的“目的篇”、“内容篇”、“方法篇”、“资源篇”相比,本书多了“教师论”的内容,并且,除了回答“为什么教语文”、“教什么样的语文”、“怎样教语文”、“靠什么教语文”的问题,本书还回答了“由谁来教语文”的问题。
该书构建的五编内容均聚集在“以中小学语文教师玩转课堂的教学能力提升”这根主线上,第一编为课程论,后四编为教学论,第一编统帅后四编,后四编拓展第一编,前后勾连、彼此交叉、不蔓不支,它们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完整的语文教育体系的框架。这样的理论框架更为严密,内容也更为丰富。
所以,此乃一“新”。
其次,本书创设了实验型文本教材新体例。
这部教材的编写体例是超乎寻常、别出心裁的。全书共25章,每章均由核心提示、案例研习、讨论思考、理论概述、 资源链接、 实践运用六个部分构成,旨在体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突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应用理论课程”的特色。 这六个部分中,“理论概述”是各章的重点部分,根据高师学生打好理论基础的战略需要,充分展开,着意宣讲先进的课程理念。这些理念的树立,又用各章“思考与讨论”所提示的主要问题来深化巩固;用各章“资源链接”所开列的参考书籍、论文和网络资源来扩展延伸;更用各章“实践运用”所设计的“名课研习”、“模拟教学”和“诊治教病”来实验矫正。以往的这方面的书,大多重视理论研究,用繁冗的理论疲劳轰炸学生,众多理论叠加在一起,堆砌成一章内容或一本书,它们忽略了实践。而本书,不同凡响的编写风格,理论概述与实践运用并重,其中的“案例研习”,更是生动形象,用例200多个,无论从学段上、课文类型上、地域上、形式上,还是三个层次上,分别是高层次的教学“变式”,中层次的教学“范式”,低层次的教学“仿式”,都是多种多样的。
所以,此乃二“新”。
然后,本着与时俱进的宗旨和精神,随着语文教育的发展,本书增设了一些内容,是以往的书所未见的。
课程论里,增设了第四章“语文课程测试”;内容论里,增设了第十一章“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第十二章“语文德育”、第十三章“语文美育”;方法论里,增设了第十七章“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策略”、第十九章“中职学校的语文教育”;资源论里,增设了第二十三章“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教师论里,增设了第二十五章“语文教学科研”。
所以,此乃三“新”。
接着,正如我上面所说,本书在形式上是分为了五编,是其新颖之处,而内容上,本书也将国外理论与国内理论、传统理论与现论相结合,充分重视教材的实践性、总结性、客观性和学术前沿性。
实践性。认为,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我们更好的实践的。“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支矢去射‘中小学语文教学’这个的。”
本书中每一章里都有一个重要环节,编者命名为“实践运用”就充分体现了其实践之重要性,而其它的,比如案例研习等也是由实践中来,关系重大。
总结性。任何理论都需要精炼简短,一针见血。理论概述中,编者力求留下空白,运用完形压强或期待视野,让老师去探索、学生去思考,从而共同进步与发展。
客观性。本书的研究都做到了立足于客观,立足于实际。
学术前沿性。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仍处于发展时期,变动性很大,再加之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本书站在学术前沿的高度,勇敢引进新内容,与经典和谐相融、共同来支撑着这本书。
所以,此乃四“新”。
唐朝刘禹锡诗言:“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教授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便是从众多的语文教育研究前奏曲中翻出的“杨柳枝”来,它凭借其“新”,将在语文教育领域中,再掀起一片惊涛骇浪。
习惯领域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习惯形成的机理,并对如何改变习惯提供了理论依据。主体的习惯领域对于养成教育的实施有着正负双重影响。结合养成教育现今之习惯领域表征,创新性养成教育的实施,应立足生活,扩展习惯领域;树立榜样,效仿习惯领域;体悟实践,刺激大脑回路;形成信念,迈向理想习惯领域。
关键词:
习惯领域;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创新
一、习惯领域理论概述
美国学者游伯龙(po-Lung.yu)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习惯领域(HabitualDomains)理论认为,每个人大脑所编码储存的概念、方法、思想、技巧、经验以及各种信息等,经过相当时间后,如果没有重大事件的刺激,这个编码和存储的总体,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状态一旦形成,主体对所有信息的反应,包括认识、判断、理解、做法等,就有了一种习惯性,也就是说有了比较固定的行为模式。这种习惯性的看法、做法和行为,就是习惯领域(HabitualDomains,简称HD)的具体表现。[1]该定义的内涵,其一是指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潜在能力,其二是指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习惯性——实际表现[2]。也就是说,习惯领域随主体的行为学习过程而形成,主体在过程中趋于稳定状态,并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当出现新事物时,主体会习惯于用过去的经验和思维方式来解释新的信息和事物。习惯领域一旦稳定,就很难将其扩展——除非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可见,存在于大脑的习惯领域对主体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由于对事物具有一定认知,并积累了相关经验,就大大提高了主体在处理类似问题时的效率;但另一方面,这种习惯领域将人的思维限于固定的框架内,使其对外界变化的感知程度减弱,从而不利于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更不利于主体自身的思维创新。
二、主体习惯领域对习惯养成的正负效应
习惯对人一生的影响极大,对于人格塑造以及思维方式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此后,习惯养成教育一说便广为盛行,更有甚者认为,养成教育就是一种习惯教育,强调习惯养成是潜藏在教育背后的真实目的。但静下来深思,习惯真有那么重要吗?教育真的需要习惯吗?从习惯领域的正面效应来看,其理论揭示了习惯形成的机理:主体对某一问题的习惯领域越大,随之大脑中编码的信息范围就越广,数量就越多,就越有系统性,信息间的冲突性就越少,与环境和目标的要求就越匹配,主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看问题也更全面、更正确,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换言之,习惯是主体在长期生活中通过后天习得而自动化了的行为,稳定的反应和知识结构意味着个体具有较强的能力,可以从容应对各种事务,这既能大大提高效率,也有利于加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好的习惯如乌申斯基所言,“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3]。但从负面效应来看,习惯领域的稳定结构阻碍了新信息的进入和接收,导致个体容易产生守旧思想,不能与时俱进。因为一旦学生固守某种特定的习惯思维或价值取向,就会以经验中熟悉的标准去判断是否接受新事物,从而成为其发展的阻碍。须指出的是,虽说习惯领域在过程中逐渐趋于稳定,具有固定性,但它又兼具可变性。当有重大刺激(压力)出现时,主体会相应作出变化,扩展其习惯领域。在当代文化多元社会中,变化与刺激应接不暇,如此,个体已存在的稳定结构就会持续变化,进而促进主体发展[4]。因此,我们要应对的问题并不是是否需要习惯,而是如何去面对它、运用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养成教育需要习惯,但更需要改变习惯。而创新是走出习惯领域束缚的关键一步,让创新成为一种养成性习惯,学校教育责无旁贷。
三、当前我国养成教育的现状分析
就学生个体而言,创新性养成意味着不断扩展其原有的习惯领域,最终迈向理想的习惯领域;而就养成教育整体来说,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养成过程,只有走出现存的惯域限制,打破传统观念束缚,才能实现全方位的创新。现今中小学施行的养成教育,却并未真正理解养成教育的内涵,口里喊着“新口号”,走的却是“老路子”。其表征如下:第一,重智轻德。我国当前开展的养成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应试教育。在传统知识观的支配下,基础教育围着高考指挥棒转,分数成为了唯一的评价标准,学生德性的培养以及品格的养成在有意无意中被忽略了。第二,知行分离。在当前学校盛行两种传统养成观[5],其一是知识性养成观,强调从“规范”到“规范”,教育被限制在认知范围内,德性塑造仅仅停留在道德知识宣讲和伦理谈话上,导致学生成了“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其二是行为性养成观,导致教育为“行为”而“行为”,忽视了道德认同、道德情感及意志的强化。第三,重教轻导。“我讲你听”“我说你服”“我说你做”的灌输式德育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中小学养成教育实施中,学校管理者多集中精力于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的教育,层层分解,通过校、年级、班级责任到人,一管到底,从“读德”—“解德”—“考德”,将行为规范强植入学生脑中。由于脱离生活,漠视引导,其结果必然是,养成教育“看上去很美”,虽热火朝天,效果却总不尽人意。
四、创新性养成教育的实践建构
养成教育只有扬弃传统道德价值取向,从内容到方法,从观念到具体实施都予以革新,才能焕发其生机和活力。创新性的养成,应让学生从生活、模仿、实践中扩展习惯领域,形成持久的道德信念,促成其品德、人格的养成与健全。
(一)立足生活,扩展习惯领域脱离生活,一味追求德育形式,将现实理想化,是当今养成教育的一大弊病。生活是一个总体,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与制度化生活的统一。而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又是一种具有自在性的生活,与制度化生活相比,它更富自主性、习惯性和情感性。[6]立足生活,扩展学生的习惯领域,有着三层意涵:其一是生活中充斥着变化,这些变化能刺激学生先前习惯领域的稳定状态,促使其不断扩展。其二,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告诉我们,生活中不只有“英雄”“榜样”等真善美,也确实存在着“假恶丑”,学生的习惯领域中不能只有“被神圣化”的道德事件与价值取向,直面现实才是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创新习惯的基础。其三,人类对于事物的认同强度,总是从自身及亲近人再向周遭事物呈同心圆式递减,因此,从自身生活出发,从熟悉的周遭环境着手,用学生身处其中的亲身经历或耳濡目染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事件来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认同,才能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
(二)树立榜样,效仿习惯领域榜样示范具有形象性、真实性、感染性等特征,能使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很容易引感上的共鸣。学生会认真观察榜样的行为,探究不同情境下榜样的行为表现。遇到类似情境或问题时,脑海中就会建立起习惯领域的大脑回路,把他们的言行融合在自己潜在领域中,如此,榜样的习惯领域也就成为其习惯领域的一部分。让学生模仿榜样时应注意:第一,把握学生特点,从实际出发,适当选择榜样。学生选择榜样时一般会出现“跟风”或“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现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其成长特点的榜样,充分考虑榜样与大多数学生之间的关联点;及时引入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新鲜”榜样,使学生常学常新。第二,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的过程。教师应告知学生榜样的相关事迹,找寻效仿起点,然后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并见诸行动。第三,教育者以身示范。教育无小节,课堂以及教学生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潜意识下的“口头禅”都可能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所以,教师更应当言行一致,用美好的思想和行为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7]
(三)体悟实践,刺激大脑回路习惯领域理论中,我们的思想和观念被大脑里不同的回路所表现。当相应的想法被重复使用或练习多次以后,这些大脑回路就会被加强。因此,练习和实践对于我们扩展大脑回路十分重要。只要负责记忆的大脑回路的神经细胞保持活性,我们就可以在适当的刺激下重新获得信息。换言之,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与实践体验,学生的习惯领域会逐渐趋于稳定,表现出某一特定的习惯行为。并且,由于大脑回路加强且保持活性,学生从实践中会获得新的信息,从而去扩展其习惯领域。不同于传统的脱离实际生活灌输式的方式方法,体验式的养成教育,能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进而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形成信念,迈向理想习惯领域养成具有持久稳定性的道德行为,是中小学德育的中心工作,因此,德育不仅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对道德规范的服从,而且要使学生通过道德认知、道德思辨与道德实践将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需要、信念,并借助行为稳定持久地表现出来。[8]信念的形成,不仅能提高德育实效,也有利于创新行为的出现。一旦信念建立,学生就迈向了其理想的习惯领域。理想的习惯领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收藏了世界上所有的书籍和思想,学生随时可以取出所需要的正确信息,其想法和行为便更具创造性与执行力。因此,开展养成教育,要坚持道德思辨与道德实践的统一,让学生把从教师讲授中获取来的道德认知,通过积极的讨论与思考,强化道德思辨能力,并最终在道德实践中践履、修正及强化,形成道德信念。养成教育具有未来性,好习惯的养成就是在“为未来完满生活而准备”。因此,只有将创新精神融入养成教育的全过程,形成创新性养成,才能造就具有创造能力的未来新人。
参考文献:
[1][美]游伯龙.习惯领域[M].韩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43.
[2]汤永林,叶美霞,陈劲,等.基于惯域的领导者创新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4(11):43-45.
[3][前苏联]康?德?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上)[M].郑文樾,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81.
[4]王彦明.论教学习惯[D].南京师范大学,2012:49.
[5]吴惠强.养成不到位:德育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J].江西教育科研,1998(6):23-25.
[6]郭元祥.生活与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9.
[7]武欣慧.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