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效果

时间:2023-06-25 16:22: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学效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学效果

第1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老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充分考虑个人专业水平和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由于每个老师的性格、知识水平及专长都是不同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风格也就不同;加上教学方法和老师的个人特点是密切联系的,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一定对每一个老师都适用。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去摸索教学方法,切忌死搬硬套或者机械地模仿。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之前,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做到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还可以设计一些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此外,老师还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自由交流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三、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老师要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起他们探讨和发现知识的热情。只要老师心中有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积极为学生服务,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悟性和智慧。

四、经常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积极的评价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可以让小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老师应该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及时鼓励和表扬。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和评价会使小学生信心倍增,使他们更主动地探索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提高一个层次。因此,我们一定要恰当地表述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既不要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要及时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老师的评价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同时学生也会因为获得老师的鼓励而觉得高兴。而那些虚假的,不真心的评价,不仅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可能挫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失去学习信心。

五、老师要多给学生沟通交流、体现个性的机会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几乎占据整个教学时间,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只是倾听者。我们必须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只有这样语文教学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此外,老师还要注重小学生合作交流、公平竞争精神的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同时老师还应该为小学生提供体现个性的机会,让他们在沟通交流中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方法激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促使他们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些老师刚提出问题就马上叫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如果学生无法回答,老师就马上启发诱导,要求小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出答案。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多大的帮助。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在课堂提问后必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

七、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第2篇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初中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固定化,机械式的按部就班

上每一节语文课,没有准备不行,不进行预设不行。对于每一节语文课的目标、学生水平、可能遇到的问题、采用的教学方法等等都要进行预设,打有准备之仗,才有可能取胜,才能较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即使这样,由于语文课的特殊特点,突发事件也在所难免,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运用丰富的教学智慧,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此,笔者认为:选择适当的授课方式与教学步骤不能仅仅拘泥于备课笔记,而应依据文本内容与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情况以及现有的教学资源作适当的调整。课前不仅仅是备教材文本,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多花工夫在教前的准备活动中,搜集资料、破解难点,围绕教学的目标与学生学习的需求而授课,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有机的连接。

(二)学习目标不到位

这里不是说课堂没有目标,目标还是有的,起码这节课要上什么内容,教师心中还是有数的,起码有个大致的想法。这里的目标不是“教”的目标,而是“学”的目标。这个目标是要有操作意义的,能观察,能测量的;是要精心预设的,甚至需要字斟句酌。因为没有这个操作层面上的目标,有的课就显得有些随意,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灵机一动,那下面就讨论讨论吧,甚至有上到哪算哪的情况。目标意识不强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老师知道教什么、怎样教,至于我为什么要这样去教,不清楚,以致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的一系列活动,就显得盲目。

(三)语言训练不到位

教师不范读,不板书,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嘘!还表现在课堂上不抠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不辨析词意,不辨析字形。该认的不认,该写的不写,该积累的不积累。脱离文本的议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脱离文本进行教学,漫无边际,随意发挥,用集体讨论取代了学生个人言语实践活动,还美其名曰开拓延伸。有些课,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由于课件使用不能做到适时、适度和有效,虽然一时间提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

二、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实施策略

(一)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语文学科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另一方面,语文学科又具有思想性。它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写照。这两方面辩证地统一在语文学科之中,彼此渗透,有机兼容,密不可分。因而,我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学科教学,而是要恰当地通过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把德育教育有机地融于语文教育各个环节之中。语文学科的德育教育,其最大特点在于循循善诱,潜移默化,使学生通过课文析赏,产生“春风化雨”的效果。

(二)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动力系统

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环境的创设,一是创设客观探究情境,包括各种直观情境、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使智能得到发展。二是创设智力情境,包括各种问题情境等。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确定学生的 “最佳发展角度”,设置问题情境,促进新知识迅速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中。

(三)以思考为线索,阅读与思考结合,让学生直接体验、享受阅读的过程

阅读要靠学生自己去体会和领悟。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不通过学生研究就把现成的结论或定理告诉学生,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脚踏实地进行研究,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自己阅读,不依赖老师讲授,为实现这个目的,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四)课堂上应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

以前我们教师备课,可以比较详细地规划好多少时间先介绍什么,然后再讲解什么,接下来如何如何练习,最后再总结,等等。现在我们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课前就很难预测学生某个环节到底花多少时间合适,因而教案只能是一个大致的估计,在语文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和解读。特别在阅读教学中就不应该过分强调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与教师的完全吻合,对于学生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新奇独到的见解,教师要善于发现、肯定和引导,否则,会在有意无意之间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初中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凭着兴趣学习的,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同时,语文教师适当地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动力。

第3篇

一、正视学生的差异,做到有的放矢

由于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同,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也具有很大的差别,学习效果自然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吃透考纲和考点,全面掌握考试的内容,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应考的技能和技巧。

二、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大特点,这两个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受到成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学中面面俱到或大搞题海战术,使得学生怨声载道,语文能力得不到培养、开发,反而丧失了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教学目的,科学利用时间,精心设计安排教学环节,注重方法形式的多样化,促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断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

三、做好复习,夯实基础

学生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因此要努力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师应该注意新课学习和旧知识复习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授新课的任务;另一方面,还应该在新课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内容的复习。把新旧知识有效融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整合性,这样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坚实的语文基础,省时、省力,收效大。

四、转变观念,更新方法

职技类院校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成绩都不是太理想,语文基础也不是特别好。所以,教师要注意更新观念,优化教学结构,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单调的教学情形,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订一个详细的富有实效性的语文学习和复习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提高成考语文成绩不仅仅在于教师的教,更在于学生的学。在教学中,教师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学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第4篇

[关键词] 改革;教学范式;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进程要求,从1999年起,各高校纷纷进行大规模的扩招。在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中,高职高专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传统的教育的教学范式,以灌输式的知识传授为主,教师主导,学生为辅。?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其定向、定时、定量的信息传输等特征,往往使课程显得较为枯燥乏味,教学效率相应下降?。如果不进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要求学生“到课”,都很困难。“你讲你的,学生做他的事去了”。老师们很困惑。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需要进行课程教学范式改革。

课程教学范式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根据现代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围绕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课程教学?怎样提供这样的课程教学?

一、有一个坚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高职学校只要考生过了专科提档线就可以上,所以其文化基础可想而知。这对于学生本身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他们虽然此类学生圆了大学梦,但进校后,由于自身基础不牢,学习能力差,各方面的素质都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反映在行为上就表现为没有组织观念、没有时间观念、上课经常迟到,甚至无故旷课,不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高,缺乏公民道德意识,对学习、集体活动缺少热情,过分地强调自我性,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判断力,没有时代紧迫感。他们人生目标模糊,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这一条也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同学都带着原来的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使他们在接受知识上比别的同学要慢一些,对于人生的长远打算更是缺乏认识,或者说有的同学是害怕考虑,在回避或者在逃避这个问题,缺乏青年人那种对知识广泛涉猎,锐意进取的精神。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这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不选择、不挑剔学生,让人人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并把信念变成信心和行动。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以此来坚定师生的信心,鼓舞师生的士气。平时,又通过班会,校内传媒与相关活动,树立和宣传典型事例。

二、从上课抓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会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如果没有这样的过程,就是知识的传授也很难真正到位,真正落实。教学组织能力是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建立一个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会学、都能学好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谁更重要?是让“学生走向教师”还是让“教师走向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教”和“学”的中心任务不是例行公事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尽快地学会提出疑问。学会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应该建立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消除教师的话语霸权,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学生拥有充分的表达权。在平等的氛围中,在协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形成开放和谐的学习情境。

三、要敢于弃旧图新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中央电视台上说,创新就是破坏已有的,但任何创新都从现在开始。建构21世纪语文教学新范式,必然从解构已有的范式开始,要勇于“淘汰自己的产品”。解构不完全是否定,而是在吸纳中重建;不是在废墟上重建,而是在已有的传统上创造。传统是新范式的正面或反面力量。科恩认为:“科学研究只有牢固地扎根于当代科学传统之中,才能打破旧传统,建立新传统。”新的范式必定扎根于已有的范式中,惟其如此,才能改革旧范式,创建新范式。一种新范式的产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期间有一个孕育、生长、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否定、肯定,筛选、升华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臻于完善。

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效果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教学思想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改进教学方法,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切实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1.老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充分考虑个人专业水平和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由于每个老师的性格、知识水平及专长都是不同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风格也就不同;加上教学方法和老师的个人特点是密切联系的,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一定对每一个老师都适用。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去摸索教学方法,切忌死搬硬套或者机械地模仿。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大都非常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会学习死知识,而无法将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这样的语文教学方法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更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课堂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强大魅力,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之前,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做到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还可以设计一些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此外,老师还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自由交流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3.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老师要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起他们探讨和发现知识的热情。只要老师心中有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积极为学生服务,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悟性和智慧。

4.经常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积极的评价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可以让小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老师应该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及时鼓励和表扬。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和评价会使小学生信心倍增,使他们更主动地探索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提高一个层次。因此,我们一定要恰当地表述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既不要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要及时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老师的评价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同时学生也会因为获得老师的鼓励而觉得高兴。而那些虚假的,不真心的评价,不仅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可能挫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失去学习信心。

5.老师要多给学生沟通交流、体现个性的机会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几乎占据整个教学时间,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只是倾听者。我们必须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只有这样语文教学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此外,老师还要注重小学生合作交流、公平竞争精神的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同时老师还应该为小学生提供体现个性的机会,让他们在沟通交流中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6.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近些年来,不仅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大的改变,同时教学手段也逐渐多元化,其中多媒体教学工具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它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有些老师过于频繁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课堂上自始至终都在使用课件,课堂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工具,要科学适度,恰到好处。此外,多媒体教学工具也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互相补充。

7.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方法激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促使他们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些老师刚提出问题就马上叫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如果学生无法回答,老师就马上启发诱导,要求小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出答案。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多大的帮助。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在课堂提问后必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

小学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语文教育更是我们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这一阶段的教与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的职责。为了增强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坚持现代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尽管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决心并积极实践,就一定能够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颖.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11.2.

第6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效果;方法

中职学校的学生95%以上是中学的毕业生。这些学生大多为中学阶段的学困生,主要表现为学科基础较差、自学能力不强、对学习不感兴趣,这一点,在难度较大的语文学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入读中职以后,由于学校过于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很难得到明显提高。这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后的岗位应聘、岗位知识理解和技能交流。所以,中职学校应该加强语文这一基础学科的教学,增强语文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和未来的持续发展打下较好基础。

中职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增强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

一、整合课程资源,强化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面临着直接就业,为迅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其在三年内达到岗位对技能需求的标准,在课程安排上,学校一般更侧重于专业课的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实训,也就是专业课和实习实训的时间要达到上课时间的三分之二。这样,学生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时间就大大减少,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也是同样的。为使学生在三年时间内获得足够的语文知识储备,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就要求语文教师真正吃透语文教学大纲,科学地驾驭语文教材,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在增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上下功夫。

(一)教师要对每个模块的内容宏观把握,做到科学驾驭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选修内容。

三个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安排教学内容,提出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对同一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如对体裁相同的篇章,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篇内容的比较阅读,培养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发现差异的能力,也可以将同一模块不同体裁的篇章进行对比阅读,了解不同体裁篇章需要掌握知识的特点。这样的整合,与教师的逐篇讲解相比,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

为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组织开展专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活动前,要编写易于操作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任务和预期目标,活动要真正突出学生参与的特点,要注重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二)要发挥教学重点的辐射作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根据《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课时的规定,阅读与欣赏部分在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中的课时比重,分别超过总课时下限的46%和上限的48%。而职业模块的阅读与欣赏部分只占两个模块该部分的14%多一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同类任务不同模块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合理分配时间和力量。对于比重较大的基础模块,在有效整合课程资源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重点内容的辐射作用。比如,学习《荷花淀》一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搜集这篇小说的创作背景和赏析性材料,让学生既能了解文本内容,又能在了解背景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在阅读赏析性材料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环境保护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和任务。在开展“我们热爱大自然”这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征集多种活动方案,让学生在亲手制定方案的过程中提前进入活动状态,感受活动气氛,体验完成任务的难度,珍惜活动的机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搜集动物、植物、山水等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增强对自然的了解;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城区和企业,观察汽车、工厂废气排放、污水排放和随意丢弃固体垃圾对大自然造成的严重污染,进而通过网络、书籍、杂志、报纸搜集相关污染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撰写心得体会,引导学生培养保护自然的意识。

发挥教材重点的辐射作用,就是要求语文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只有这样,学生的知识视野才会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才会不断活跃。

二、编写符合需要的校本教材,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对于中职学生的发展来说,仅仅依靠国规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要增强中职语文教学的针对性,还需要编写科学实用的校本教材。

(一)编写写字教材

根据中职学校学生文字书写能力较差的现状,可以编写写字教材。写字教材的编写应该遵循简单、实用、方便教学的原则。编写教材要注重基础性,以中职生应该正确认读和书写的3500个汉字为主要内容,以笔划、笔顺、字的间架结构为教学重点,以书写工整为基础性目标,以学会欣赏优秀书法作品为辅助。学校要根据写字教材的容量和学生的具体书写练习情况,合理安排写字课时,语文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自主、随机开展写字教学,学校也可以安排专门教师讲授写字课程。学校要分阶段对学生的写字情况进行展示和评价,要设立科学的奖励机制,培养学生热爱写字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写字兴趣。

(二)编写专业语文校本教材

中职学校一般开设多门专业,每个专业对语文教学均有不同的要求。编写校本教材时,要兼顾不同专业的特点。比如,根据客户信息服务专业的需要,可编写语言礼仪方面的校本教材,以讲话态度、讲话语气、讲话语调、讲话表情、讲话需配合的肢体动作等为主要内容,以规范学生的言行为主要目标;根据理工类专业的特点,可以编写专业内容表达类的校本教材,以专业教学需要为依托,以专业操作要领解释为主要内容。

(三)编写兴趣型语文校本教材

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编写简易的、可以选读的校本教材,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就能汲取更多的语文营养。针对文学爱好者,可以编写唐诗赏析、宋词赏析、元曲赏析、短篇小说赏析、现代诗歌赏析、散文赏析等校本教材;针对书法爱好者,可以编写著名书法家作品集,优秀书法作品鉴赏等,使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放松。

(四)编写实用知识手册

学校可以根据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编写简单的、易于携带和学习的应用型知识手册。知识手册可以容纳书信、说明、证明、借条、假条、简易合同编制等内容。学校编印的知识手册可以发放给学生长期使用,也可以在学生毕业后回收再利用。语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需要指导学生利用知识手册,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学习应用性很强的语文知识,为今后的发展需要带来方便。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语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教学 教学效果 备课 气氛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199-01

众所周知,小学生并不会主动学习,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主要依赖于教师。教师左右着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更加负起责任,注重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芦蒲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 良好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优质的课堂备课

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更多依赖于教师。因此,教师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而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主要看课堂,作为教师我们要从课堂抓起,努力做好课前准备,提高课堂效果。良好的课前准备需要我们做好优质备课,首先,我们应该备课本。备好课本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明确目标,清楚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什么,就可以做到“对症下药”,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明确难点,教学设计的形式、问题的处理方式才不会单一,语文课堂才会丰富有趣。我们更要精读教材,领会作者意图。对于课文的理解必须建立在熟读深思的基础之上,教师只有充分阅读教材、吃透文本,才能走进作者的思想,以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来理解文章,对主题的理解才能够上升一个层次。其次,我们要重点备学生。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取决于两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与和谐统一。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在制订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及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当前的基本知识结构状况、思想动态发展与学习志向的选择。重点强调备学生预习情况。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让学生预习教材,对本节要讲的内容要熟悉,即使不理解也要把教材读熟,达到烂熟于心的地步。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通过优质课堂的备课,提高教师的自信心,教师的准备做的充足,就会更加自信的进行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2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愉快的学习知识

不容否认,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带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融洽师生关系,教师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教师把信任留给学生,把温暖送给学生,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悦的氛围,创设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要尽可能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落后状况,多利用现代教具。如小黑板、挂图、投影仪、录音机等,这样既可节约板书,有关内容简介等课堂教学时间。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学生立体思维。其中教材上图文并茂的插图常是教师教学疏忽的一个地方,需要我们多加揣摩,多利用。学生感知课文不是孤立地进行,总是跟课文相关背景知识相联系,背景知识越清楚,对课文的感知也就越清晰,这就是感知的选择性。通过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学生就会更加喜爱课堂,原意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3 重视教学方法的指导,最大化利用课堂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的理论核心内容是:学习是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学习是在游戏童话、美术、音乐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学习要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部分,学生应是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我们要通过我们的课掌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让他们以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的角色进入课堂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的情感,要将自己融入课堂,全身心的投入,对文本的理解要表现出最纯最浓的真情。只有你的情感真诚,学生才能真正被感染。

4 多媒体的合理使用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兴趣 拓展 创新思维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要想培养出符合需求,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下一代,我们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而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以语文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功效,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学习能力,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有利途径。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开展得顺利高效。

1.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时间长了,很容易使人感到疲惫、烦躁,因而懈怠下来。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有了兴趣,学习便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就会让人感到精力充沛,乐此不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提供的至多只是一幅彩色的图片,产生的视觉效果差,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语文教学则不然,它声像兼备,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变得更为生动形象;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赏心悦目的情境,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达到“课伊始,趣伴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

2.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很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些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则不是。小学生生活阅历少、积累少,而且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使问题很难解决。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可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网上可共享的信息为语文的教育和师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文化资源。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不再受到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拓展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师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检索、阅读各类书籍,可以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获取到更新的信息和资料。例如建筑在河北赵县校河上的赵州桥,以它独特无双的设计在世界建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学生很少亲眼见到,对赵州桥的历史也知之不多。从这一学情出发,必须借助多媒体来加深学生的感受。教学中,我紧紧扣往“创举”这个统领全课的中心词,选编了几组录像片断,让学生在录像上的画面中形象地看到这座高度科学性和完美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桥,使学生理解了“既能减轻洪水的冲击,又能减轻桥身的自重”的构造特点,体会到这真是一个聪明无比的创举。

3.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位教育家说过,“凡是孩子原先不会的而现在会了,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别人没有想到而孩子想到了就是一种奇迹;凡是孩子在原先或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就是创造。创造就是标新立异,因为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样的学生将来可能会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缺乏活力。多媒体教材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知识、提供示范、练习、讨论以及边演示边讲解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具有高趣味性与启发性,使得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生动、直观,使得学生更愿意接受,也利于接受。这样充分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以及想象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创造力。

3.1 大胆想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创设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展开想象,发展创新思维。例如教《小小的船》一课,利用多媒体感受晴朗的夜空美景后,让学生驾着“月儿”去想象太空的情况。教《春天来了》这课,启发他们用拟人的手法,想象春姑娘来到了他们中间,听他们读书唱歌,跟他们一起游戏的欢乐情景。

3.2 积极求异。儿童总想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新性地解决问题。教学课文《秋天的图画》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体会“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秋天,再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地方表达秋天到了?”有的学生回答:“快谢的荷花,夏天时,荷花盛开了,荷花谢了,秋天不就来了吗?”有的说:“枯草、落叶。”这样引导大家开动脑筋,发展求异思维,大脑越用越灵活。

3.3 丰富联想。联想是创新的翅膀。在教学《清澈的湖水》中,有一个句式练习:湖水像一面镜子。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星星图,启发学生联想:夜晚的星星象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认为:“星星像小珍珠。”有的同学认为:“星星像天上贪玩的不肯回家的孩子的眼睛,一眨一眨的。”还有的说:“星星像钻石,就像妈妈手上戴着的那种,一闪一闪的。”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锻炼思维。

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意义》,《教育研究》2002年4月。

[2] 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3] 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 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快速推进,素质教育模式已经渗透到多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也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语文,是初中阶段的一个基础学科,语文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就显得十分重要。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有所提升。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低效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关注课堂效率,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一、打造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重要性

1.有利于语文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让课堂教学活动不再只是简单重复。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是教育发展新时期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以调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突出。初中学生富有个性,给学生个性学习的机会,能够让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满足教学改革的需求。所以,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实践。

2.有利于初中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课堂效率的提高,会加快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一个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必然具有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敢于提出疑问与解决问题。高效的语文课堂,会从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出发进行教学活动的制定,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最大程度地展现自我,促进学生大胆创新。因此,对于学生来讲,高效的课堂能够满足他们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的需求。

3.有利于促进教师个人成长。教师,是课堂活动中的主导者,教师的成长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同时,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反作用于教师的成长。新课程改革给当代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坚持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让自己主导的课堂充满活力。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方案的制定,更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考虑学校的教学条件,制定多重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教学活动才具有针对性。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不断丰富起来,教学想法也越来越多,自己也在学生的成长中快速成长起来。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虽然教学改革实施的时间不短,但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还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发现初中语文教学的不足,打造高效课堂才更有可操作性。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几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1.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不足。教师的创新意识,影响了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只有教师敢于创新,课堂才能不断的融入新的元素,实现课堂效率的快速提高。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队伍中,许多教师缺少创新意识。虽然他们传授知识教学效率的提高很重要,但往往用错了方法。部分教师坚信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意义,认为他们只要不断提高语文课堂的活力,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还有教师认为只要加强学生管理的严格度,让学生将更多的学习精力放在语文学科,就能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教学观念没得到改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2.课堂教学氛围死板。教学氛围,可谓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一个元素。教师,是课堂氛围的主要调节者,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氛围,往往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忽视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无法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中来。教师一方面觉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足,嘴上说让学生快速参与进来。又用自己的课堂讲解,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在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下,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氛围普遍死板,缺少创新教学的活力。

3.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充足,就乐于将自己的思维运动起来,跟随教师一起去探索初中语文世界。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就很容易成为课堂中的旁观者,不理会教师的讲解,也不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目前,许多学生觉得语文学习十分枯燥,除了识字、阅读回答问题以及背诵课文,没有任何有意思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打造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方法

打造高效初中语文课堂,需要语文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的各个元素,合理安排教学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1.加强语文课堂结构的优化。优化课堂结构,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中最重要的一步。首先,教师要引导初中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开端。在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全面预习,提供合理的预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对新知识进行探索,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课堂学习目标。学生经过预习,可以有准备地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掌握好课堂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针对课程标准,找到一个好的教学切入点。语文教学内容较为广泛,涉及到的内容无穷无尽,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让学生全面了解字、词、句子与篇章知识。因此,教师要通过教学准备明确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做到有条不紊,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课堂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利用具有代表性与针对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思维运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创设良好语文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的整体情感氛围。当代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和谐课堂氛围的打造,让学生的思维一直活跃于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就更乐于探索知识,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具有个性化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更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加强语文学习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比如在讲解《安塞腰鼓》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演出的愉快氛围,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活跃起来,了解文字背后的情境与情感,能够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3.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从要我学的状态转变到我要学的状态。灵活应用教学手段去激发学习兴趣,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语文教学的新鲜感,能够激发学生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应用积极评价方法,给学生充足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会让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收获更多。教师要重视个人教学能力的快速提高,敢于接受与应用新的思想与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多地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充满饱满的热情下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素云. 对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解读与思考[J]. 学周刊B版,2013(1).

第10篇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学生兴致盎然的学习是每个教师期盼的,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良好途径。有了多媒体技术手段后,在课堂上可更方便地创设教学情景,把学生带入课文的审美意境,激发其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说明文《故宫博物院》时,由于课文本身就象故宫导游的解说一样,从南到北主次分明,脉络清楚,可以结合从网络上搜集的有关故宫详细信息的图片,配合课文进行展示。

    在课上,可通过把大型打印机打印的故宫大幅平面示意图挂于黑板一边,在讲解的时候指给同学观看。而具体到故宫的某一宫殿建筑时又可参看多媒体的图片,使课本中优美的文字与栩栩如生的图片相结合,仿佛带领学生浏览故宫一般。

    学生在心旷神怡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文学的熏陶,提高了文学审美的同时,不禁赞叹课文的清晰的脉络和华美的文辞。课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趁热打铁布置课后作业。把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地址告诉学生,然学生在网上浏览故宫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同时,若班上有去过故宫的同学,请他在课下把游览故宫的经历讲给大家,既活跃了学生课余生活,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培养学生多方获取知识及自我学习能力

    当前,学生面对的信息庞杂,来源广泛,如何从中获取对其自身有益的信息而摒弃垃圾、有害信息,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好指导工作。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信息他们已无暇关注,而网络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尤其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基本上智能手机人手一部,而且都开通了网络功能。

    有的同学控制不住常会上课偷偷看手机,影响了学习。但学校出台规章制度令学生在校不可使用手机只是解决问题的治标之法,治本之法应是疏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来获取知识,教会学生对搜索引擎搜到的素材性资源进行整理、筛选,以获得对自身有用的信息。同时,要强调网络并不是万能的,网络上的知识不一定正确,在学生碰到疑问时要及时与教师沟通;而不是出于学习的目的,就不要随便用手机上网,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此外,在学生对网络资源有一定处理能力的情况下,可采取网络教学方式给学生布置任务,通过学校的论坛或者教师的QQ群来随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推荐一到两个对初中语文学科有帮助的网站,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教学基本目的之一,使其有效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自我教育,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对于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无疑会起到受益终生的作用。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效果;质量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学模式呈现“填鸭式”,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差强人意,为此,我们要创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充满求知欲,学生才会主动f 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我们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实现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相统一,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涵丰富、感情真挚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要学习的内容灵活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逼真的情境之中,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这节课的时候,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分析了人物的特点和形象,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舞台剧表演,将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用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但成功地将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了各个人物的性格,刘兄贪财慕势、冷酷自私,焦母暴戾专横,焦仲卿善良真诚,刘兰芝坚强勇敢、温婉柔情,对学生理解文章起到了巨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让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同时,情境还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对学生理解文本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多向思维

质疑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有利于由局部向全方位、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的转变,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首先,教师可以引导质疑,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就荷塘月色美景的描写提出问题:作者这么写的目的是什么?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文章主题上来,提高思维效率。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反问加深学生对难以解决问题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就设置了一个问题进行反问:烛之武在关键时刻为什么没有去见晋侯而是去见秦伯?学生顺着教师引导的思路回到课文阅读,从而得出郑国并没有得罪秦伯而是得罪了晋国的结论。最后,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师生站在平等的位置进行对话。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主动提出问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优势,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有效途径。当学生和教师站在平等的位置时就敢于提出质疑,并要求教师回答,师生平等磋商,进行深入探讨,从而达到解决疑惑的目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及水平。

三、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质量

学生主动学习的主导因素是建立在学生水平层次基础上的,我们在处理选修课和必修课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将其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基础之上,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不仅要让学生收获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例如,在学习《陈情表》这节课的时候,笔者首先将这节课中的重要语句和文言虚词以及通假字标注出来,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去背诵,然后又给学生设计了一些巩固练习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更透彻地理解文章。这种方式对于《陈情表》这节课来说是非常合适的,但是在学习《高祖本纪》这节课这种教学方式就显得不合适了,我们应该根据学生所处层次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最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实现学生共同进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

总之,我们老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学方案,提出更加完善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从而达到高效、灵动、活泼的最佳境界,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谭文淼.新课程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0(1).

[2]崇耀红.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J].才智,2010(23).

第12篇

一、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斯多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境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多元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周庄水韵》一课,为了创设情境,我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用flash动画将赵丽宏笔下抽象的周庄美景具体化,再配以音乐和富有感情的朗读向学生展示出来。这一切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中国第一水乡”的神奇美妙。此时此刻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形成了共鸣,学生对整篇文章自然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可以辅助学生增强语感

如何让学生从文章中把握语感,去读懂文章,领会文章的意蕴呢?我认为除教师进行必要的范读外,还需指导学生全神贯注地去听录音机范读录音。例如我教学《乡愁》一诗,就反复让学生听标准而有感情的范读录音。具体的步骤是:先让学生听第一遍范读录音,要求学生划出其中的韵律与节奏;接着让学生分节听录音,要求学生把握每一节诗的语气、语调乃至其中的感情,想象诗中的意境;最后,要求学生再听一遍录音,构想诗中意象的流动,不同景物组成的画面,进而完成对中心思想的归纳和概括。现在某些课文范读录音,配置了一定量舒缓的轻音乐,更有利于学生把握语感,激发感性思维,这些都有赖于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三、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能扩充课堂教学容量

语文教学现在提倡“精讲多练”、“精讲巧练”,但无论教师欲“多练”或“巧练”,借助幻灯投影机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课前制作蕴含大量“知识点”的幻灯片,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扩大“练”的范畴,力求在课堂教学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力求在课堂教学增设必要的形象画面,创造轻松而多彩的“生疑”、“存疑”乃至“释疑”论说氛围,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电教教学仪器——幻灯投影机来解决,以达到对广大学生增大教学知识容量的目的。转贴于 教师准备充分,用起投影机来得心应手,使学生不断从变换的幻灯图片上感受知识,发展能力。老师亦可鼓励学生自己去制作一定量知识要点幻灯卡片,通过投影机把学习信息反馈给教师与其他同学,同学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师生之间达成教学共鸣,其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如教一些课内自读课文,我就用大量时间使用幻灯投影机,教师少讲或干脆不讲,充分让学生自己“乐见乐说”,以“练”测“读”,往往能在四十分钟内引导他们进入自学天地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化知为能,奔向“自能读书”的境界。

四、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能解决文本重点难点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可借助多元化教学手段,全部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顺利地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例如教学《琵琶行》一课,课文的重点难点在于理解白居易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乐曲的抑扬顿挫。我运用了录音机播放一些琵琶曲,这样学生在听音乐过程中就能领会到白居易比喻手法运用的巧妙。由于用音乐创设情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解决了重点难点,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