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教育的理论依据

德育教育的理论依据

时间:2023-06-25 16:22: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教育的理论依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教育的理论依据

第1篇

关键词:职业人;中职;德育;立体模式;探讨;

中职德育必须根据中职教育的目的和性质,结合学校的发展特色,教师的教学特色,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的开展。构建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德教育模式,需要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遵循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发展巩固其自身的品德的活动的过程。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学生将培养、发展自身良好的品德形成一种习惯,为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打好基础。

一、建立中职德育立体模式的理论依据

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德育立体模式与以往的传统德育模式有很大的区别。中职德育立体模式是根据社会用人条件的最新要求设置的,以培养高素质职业人为目标,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德育双主体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系统理论是中职德育立体模式建立的散打理论基础。依据德育双主体理论,在中职德育培养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考虑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要注重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学生是教学的主题,教师应调动学生的课堂配合热情,使得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锻炼、提高。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在某一种或者某几个方面的特别突出的智能,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体现出教育的多元化、个别化。进行德育也需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多渠道的教育,多方面的评价。根据系统理论,学校的教育需要统筹兼顾,建立多个部门,协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多个部门相互监督,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使得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这三个理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它们运用于中职德育立体模式,使得该模式更科学有效。德育教育以人为本,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德育教育能够顺利可持续的进行。平时,德育教育方式多样,因人而异,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素质人才。德育教育需要统筹兼顾,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需要适应学校的发展需求,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三大理论支撑下,使得中职德育立体模式更加合理、科学。

二、中职德育立体模式的构建

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求以及社会对毕业生的各方面要求,中职学校需要改革原有的不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建立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德育立体模式。第一,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信念。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第二,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严格要求学生。中职德育立体模式要求教师按照当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严格要求规范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的教育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校自身的情况,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行为规范、生活规范和学习规范。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进行要求,有利于学生适应以后的企业生活。学校可以开展适当的企业家课程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有效的纠正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第三,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培养合格职业人的关键。团队协作能力是职业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协作能力也是企业对职业人的基本要求。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使得职业人更好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有关中职德育立体模式的几点思考

首先,合格职业人的培养过程是师生合作的过程,合格职业人的培养,教师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实现合格职业人培养的保证。其次,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也是同等重要的。现如今,多数家长都认为学生应该考个好成绩,上个好的高中,进而才能考个好大学,这样就有了好的前程。多数家长对中职教育是没有信心的,从而也就不关注学生的成长,不关注学生心里。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的。学生的教育不仅需要学校老师的教育,也需要家长的教育。只有家长重视学生的教育,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才有更多的热情投入其中。再者,一个好的教育模式的建立实施,不是立竿见影的,这需要学校的长期推行,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长期配合。学校的领导、教师都不能有任何的放松,或许,制度建立初期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是,教师、学生都不能放弃。在教育模式的推行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对该模式进行改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最后,对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建立毕业生信息系统。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之后,并不意味着学校的责任已经结束,学生在社会上取得的成绩是学校对学生培养是否成功的参考。通过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可以获悉学生在社会上受欢迎的程度,从而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是否适合社会对学生的各方面要求,以及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毕业生信息系统,可以更好的了解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学校以此为依据,可以更好的制定教育教学计划,使得培养出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德育立体模式的教育对以往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中出现的问题起到了有效的改善效果,也提高了中职德育的教育成效。立体模式的德育适应了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中职学生的德育需求,使得学校的德育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运用该模式,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放.探讨以“优秀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模式.中等职业教育,2011,(22).

[2]史迎晓.突出职业素质培养,加强中职德育工作.考试(综合版).2013,(2).

第2篇

【关键词】师范;德育课;教学方法;有效性

一、选题的意义

为全面提高喀什师范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靠得住、留得下的农村双语师资以及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摆在师范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崭新的课题,而德育课教学作为德育的主要手段,在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有效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发挥德育课功能的关键。那么,在具体的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有效教学方法,中职师范类学校的学生不同于高中生也不同于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科学依据是什么?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应用,应不应该有明确的理论依据作为指导德育课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德育课教学能起到哪些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摆在中职德育课老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是从这些角度出发,拟对师范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探索与研究,揭示其规律,以期能为本教研组其他德育教学工作者的德育课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二、相关文献研究

关于德育课有效教学方法的解释,董菲在《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标准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来衡量。一是使学生学会了认识世界,二是使学生学会了做人,三是使学生学会了做事,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标准不仅要看德育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速度,看是不是用了最少的时间,在上述有效标准方面达到了最好的效果,还要看德育教学整体目标实现程度与学校德育课设置时数的对比度,同时也要看每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与用时多少的对比度,很多研究都是以此理论为依据进行的。笔者认为,应把德育课教学视为一个系统,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整体性,若要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应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揭示其规律。

三、本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德育课教学仍处在摸索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各方有一定的共识,但都缺乏科学合理的对策,尤其对西部落后的中职学校更是缺乏实效性,当前关于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还是一个起步阶段,所以,德育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具有一定前瞻性,将会填补师范学校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理论方面的不足,为我校德育教育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为此我们结合实际,尝试出一种适合我校德育课教学的研究课题。

四、德育课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调查研究,喀什师范学校的学生对德育课程喜爱程度低于60%,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德育课程教学方式的喜爱程度40%。学校德育课程普遍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甚至有的老师的教学方式是从头到尾念书,学生划重点,临到期末给复习范围的教学方式。

2.学生对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喜爱程度60%。学校德育课程使用国家及自治区材,教材编写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更加贴近中职教学实际。

3.学生对德育课程教学行为的喜爱程度30%。学校德育教师基本以讲授为主,学校德育教师对钻研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包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教辅资料),理解每一部分教材在全书及全单元(章)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教学目的、任务、要求、找出重点难点,做好实验等准备工作不够。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每一课时的教学目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对课堂提问、训练和作业处理及思想教育等方面要缺乏全面考虑。没有充分使用电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集体备课。听课流于形式,没有很好的写听后感。

4.学生对德育课程教学环境的喜爱程度70%。学校提供了校园网视频设备,但教师使用的频率比较低。

5.学生对德育课程教学评价的喜爱程度30%。学校所有德育课教师在授课结束时,在学校的安排下,都以书面考试的形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对于平时表现好但不长考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公平。

五、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研究方法、手段、途径等

研究方法有:分析法、文献法、实证研究法

研究的手段:问卷调查

途径: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完善教学评价方式,使学生对德育课教学方式的喜爱程度从原来的40%增加到60%,对教学行为的喜爱程度从原来的30%增加到50%,对教学评价的喜爱程度从原来的30%增加到50%。

在2015级9.10班进行两轮实验的成果进行有效分析。

两轮实验成果表明:启发探究式、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社会实践法的主题式教学,逐步成为学生喜爱的德育课教学方法,而新的考核模式不太容易被学生接受,仍需长期的执行从而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

六、课题研究的结论

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课题得出结论:喀什师范学校德育课教师在实际德育课教学中,若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应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必需要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即非常有必要系统的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所阐述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选择的教学方法才是科学的、有效的。在德育课教学中,德育课教师应注重有效教方法的研究与运用,应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际需要出发,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德育课教学;在具体的德育课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三注重”,即从与学生紧密联系的实际生活出发,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我校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第3篇

关键词:德育形态;现实价值;演进

在分析德育形态时,可将历史、现实两个角度作为切入点。德育历史形态包括现代学校德育、古代学校德育、习俗性德育[1]。德育现实形态包括隐性课程、间接德育、直接德育。通过进一步分析德育形态,有利于更好把握德育概念,明确德育发展方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德育历史形态演进

德育历史形态可分为习俗性德育、古代学校德育、现代学校德育三种形态。

1.1习俗性德育:

存在于学校教育之前的德育形态,具备两个特征,第一,德育教育有利于对社会各个成员的关系进行协调,对社会具有维护作用,教育的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人人都要参与;第二,原始社会人们的教育、生活、劳动均为一体,通过给予道德教育,可使年轻人对年长者更加尊重,进一步理解部落、氏族的责任,掌握宗教礼仪。习俗性德育具备生活化的特征,其优势在于有趣、有效,缺点在于系统性、自觉性差[2]。

1.2古代学校德育:

古代学校德育主要指封建社会时期的学校德育,德育主要以师徒授受的形式进行,教育内容为圣贤经典思想或宗教思想,因教育缺乏系统性,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导致德育教育中存在猜想成分。古代学校德育的专制色彩非常明显,教育特征表现为强调记诵、注重理解。

1.3现代学校德育:

现代学校德育具备科学化、民主化、世俗化的主要特征,世俗化表现为学校德育、宗教教育两者分离,在古代教育中,宗教势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德育,道德教育在方法、内容、目标上均体现了宗教特点。除此之外,现代学校德育还具有民主化的特征,德育民主化与政治民主化存在很大关联,不仅包括教育过程中的民主化,还包括德育目标、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内容的民主化[3]。随着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德育已经演变成科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效率明显提升。但在德育过程中,也存在学生的个性被忽视,过度理性化的现象。

2分析德育历史形态的作用

2.1为深入分析德育形态提供条件:

与学校德育相比较,生活德育、民间德育的范围更加广泛,且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通过对德育历史形态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人们增强对德育形态的了解,追溯德育发展的现实与理论源头,全面解释德育的内涵,为进一步分析德育形态提供理论依据。如习俗性德育既有有趣、有效等特征,也有美感、生活化特征,通过深入研究德育形态,获取更多教学灵感,提升德育实际效能[4]。

2.2为比较现代德育与古代德育形态提供帮助:

古代德育形态的经验性、等级性、神秘性特征表现非常明显,而现代德育处于科学化、民主化、世俗化的发展过程中。现代社会主要呈现为社会主义形态和资本主义形态;不同形态社会中的德育形态虽有差异,但都朝着科学化、民主化、世俗化的方向发展[5]。我国在德育上深受儒家伦理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德育已经从以往的神秘性、等级性、经验性走向世俗化、民主化、科学化。

3德育现实形态

3.1间接德育:

间接德育指的是教育人员并无明显、直接的德育意图,受教育者从间接途径接受德育。常见间接德育有校园生活、校园活动、非德育教学课程等,实际上,很多科目中都含有德育因素。就间接德育意图标准而言,隐性课程的德育也属于一种间接德育的形式。

3.2直接德育:

直接德育是指教育者具备德育意图,受教育者也了解自己接受德育形态的一种以直接方式呈现的德育教育,包括师生间德育性对话、主题德育活动、直接德育课程、校园文化、各科科学等内容。我国尤为重视直接德育,这种德育形式有利于更清楚的向受教者解释行为规范、道德价值,使受教者直接受益。直接德育是学生最主要的教育形式。

3.3隐性课程德育:

隐性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德育形式一般以潜移默化、非计划、隐含性、非学术等形式展现出来,隐性课程有三个因素;第一为群体,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群体,班级中有各项规定、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第二为表扬,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第三为权利,可将班级视为一个小社会,班级中权利的差距、权利的结构都是该小社会中的一部分,学生要想更好的适应社会,就必须先适应班级这个小社会[6]。虽然隐性课程的德育范围比较广泛,但因其隐蔽性而被人们忽略。

4分析德育现实形态的价值

4.1增强教师的使命感:

通过对德育现实形态进行分析,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具备高度责任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还需对德育形态进行全面把控,增强德育使命感与德育认同感。

4.2拓展教师的教育思路:

全面深入地对德育现实形态进行分析,使教师全面了解德育内涵与德育概念,拓宽教学思路。教师明确了德育的重要性,会为学生安排更多德育活动、德育课程,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育形式与教学方法。

4.3提高德育成效:

通过对德育现实形态进行有效分析,有利于教师对德育教育加深了解。直接德育、间接德育、隐性课程德育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例如直接德育可以向学生明确解释德育的概念,便于学生及时吸收所学内容,不过直接德育需花费一定时间,如果说教过度,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合理选择德育形式,预防和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德育工作收到成效。德育是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一种教育形式。探讨德育的形态演进与现实价值,有利于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进一步了解,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切实做好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

[2]张洪春.生态德育:一种生态伦理学的实践形态[J].社会科学家,2012,(10):28-31.

[3]顾洁.知性德育物本主义范式的批判———浅谈当代德育模式的合理形态[J].经营管理者,2012,(24):6-7.

[4]刘巍.德育形态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4.

[5]王启明.人本德育实践路向及其形态———基于通识教育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3,(12):90-92.

第4篇

一、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主要内容是地理知识的传授,一般来说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意不冲淡知识传播的主题内容,只能是在讲解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点出德育教育的素材,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每章、每一节、每一堂课中,不是几次课就可以完成的。地理的不同部分突出了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其中《中国地理》突出了国情教育;《世界地理》除了能进行国际主义教育外,还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高中地理》中的人与环境关系及其客观发展的自然规律,重点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题材。

例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我国的各种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及主要能源等总量均居世界前列,而人均占有量却居世界后几位,所以不能盲目乐观,再也不能用地大物博形容我国的资源,教学中应结合我国资源和能源利用现状,向学生宣传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不应回避我国工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如介绍我国工农业生产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还应向学生讲述我国的粮食产量虽居世界第一位,工业发展迅速,工农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国粮食仍需进口,主要工业产品市场仍被国外产品垄断。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会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并下定为祖国的富强腾飞而发奋读书的决心。

二、关注历史时事渗透德育

适当、有机地补充历史故事和当前发生的时事要闻,让地理教学充满时代信息和活力,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国策和世界形势。如在讲授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时,可联系之争讲述关于争议的历史由来、经过;指出我国东海钓鱼列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的、客观的、发展的、全面的、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

三、分析地理事物渗透德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研究自然科学的理论依据。辩证唯物主义是地理德育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认识人类、资源、环境、社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能够更好地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在教学中,应加强以下观点的教育:物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宇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陆地环境的物质组成”、“自然资源的物质属性”等;运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循环”等;联系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资源”、“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工业、农业、交通和商业的区位选择”、“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全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发展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天体演化”、“气象气候变化”、“海陆变迁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工业、农业、交通、商贸、旅游等的发展”、“城市聚落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等。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给教师挖掘教育点,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提供了契机。

四、开展生活实践渗透德育

“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地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身边蕴藏丰富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案例。以北京为例,北京的水资源现状与问题、北京的旅游资源与旅游活动、北京的工业发展与变迁、北京的城郊农业发展现状、北京城市交通现状及问题、北京的城市化及其问题、北京的城市规划的变迁、北京的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北京的气候变化、北京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等,这些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与地理课程有着密切联系,都可以成为学习地理的真实案例,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扩大,在地球上,我们所听到、看到和所发生的事只要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关就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地理、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案例,而且生动、形象、真实、有说服力。

五、亲身体验渗透德育

第5篇

关键词:幼儿 德育教育 途径

看特点 抓规范 深入细致做好幼儿德育工作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阶段。如果说,人们把家庭比做人生之初的第一所学校,把父母比做人生旅程中的第一位教师,那么,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结构的日趋完善,幼儿园则成为愈来愈多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场所,如一位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在回答别人 “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是最要的东西?”的提问时,说出了这样一番让人吃惊又意味深长的话“是幼儿园。・・・・・・幼儿园教我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便后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注意观察周围的大自然。”归纳来讲,是幼儿园培养了他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同基础教育的其它阶段一样,幼儿教育同样肩负着培养幼儿体、智、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任务,教育是系统的、完整的,因而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应是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我们谈起诸多“育”中任何一种育,都不应忘记其他方面的与之配合协调。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多,家长对幼儿多数是溺爱,事事包办代替,百依百顺,是孩子饭来张口,处处依赖成人,独立生活能力很差,十分娇气、任性、自、不懂礼貌,不知道爱护玩具等。还有很多家长那个重智育,轻德育。在很多幼儿园里,也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在幼儿园里也是如此,在一日活动安排里,只有体、智、美的具体时间安排,既没有德育的位置,在德育大纲的内容,只靠其他三育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德育内容只占一个活动或一节课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训练时间,有的教师在一节课的结束时带几句,甚至至于忘掉了德育的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强化幼儿园的德育,使《纲要》、《规程》中的德育目标更好地实现。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增强幼儿德育工作的实效呢?为了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德育教育大纲》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我们在德育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积累。总结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其目的:就是要使幼儿园的德育工作进一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并形成制度。在德育工作中,我们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1.国家教委于1991年8 月和2001年9月也提出爱父母长辈、老师和伙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培养理解、尊重、平等、诚实、守信的态度。以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的德育教育。

2.根据现代最著名教育家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总结的《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在他的活教育体系制定了三大目标:1、做人,即首先教学生怎么样做人;2、做中国人,即教学生通过合作,要有民族气节;3、做现代中国人,即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使体、智、德、美协调发展。

我们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

一、环境熏陶法――优美、整洁和环境对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教育管理中,我们十分重视环境的隐形育人功能,着力于园内环境的布置和创设。如:在国庆节到来之时,我们在进行《可爱的祖国》主题系列活动中,分别布置了《节日的天安门》、《各民族小朋友在一起》、《中国的珍贵动物(熊猫)》、《(中国的名胜古迹长城、黄河、长江、珠穆朗玛峰)》等专栏。教师和幼儿还共同搜集了祖国风光、名优特产、科技成就、民族风情等图片,绘制了《美丽的祖国》、《富饶的祖国》。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加深幼儿对的认识和了解,使孩子萌发了初步的爱国、长大建设祖国的情感。又如:为了让幼儿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结合有关主题与孩子共同创设环境,如绘制大型壁画“交通工具(车)的发展”,使幼儿不但了解了车的发展过程,而且还认识了各种交通标志、交通建设,知道车辆与人们的关系,懂得应该怎样乘车,学习遵守交通规则,逐步形成对成人劳动的尊敬之情。

二、情感体验法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该以情感教育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

情感是认知的主动,是做好一切幼儿教育工作的剂。情感的内核是“爱心”。为此,我们要求广大教师牢固确立“爱心”,要关心、尊重、爱护孩子。我园有位教师的心得笔记是这样写的:晚饭后,我带小朋友们到户外散步,大家快活极了,但有两个小朋友没有来,因为他们生病了........我带孩子们走过病房门口,有意识地问:“现在咱们班少了哪两位小朋友?”蕾蕾抢着说:“马元在家,马杰在发烧住病房了。”姜楠的小嘴最会说:“马杰在病房没有爸爸、妈妈陪着,他多难过呀!”我紧接着说:“我也想马杰了,想去看看他的病好点了没有。”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我们也想马杰了。我们一起去看马杰好吗?........”

从此以后,班上有孩子住病房,同班的孩子总会想着他们,惦记着他们。通过一次次看病号,孩子们逐渐学会了关心他人,懂得了关心他人的道理。

三、实践活动法――把幼儿放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让幼儿在自身的认识冲突中获得认知、体验、形成态度和习惯

幼儿通过练习来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例如:教育幼儿学会等待和礼让,在集体活动中要不推不挤。幼儿对“为什么不推不挤”没有一种内在的需要和自觉的行为。那么,可让其在“盥洗”时观察幼儿行为,再组织讨论:每个人都挤着洗手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应该怎么办?”让幼儿自己找出答案,这时再让幼儿实践。教师也同样不停地观察,看到一个幼儿在狭窄的过道中侧着身子让其他幼儿先通过时,就立即抓住时机表扬他关心别人,知道给同伴让道。通过日常生活习惯的反复练习,强化了幼儿的认知,巩固了幼儿的行为,最终形成自觉的习惯。

四、随机教育法――利用良好时机和偶然发生的事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和探索精神起到有效地促进作用

这是由幼儿园的工作环境和教育特点所决定的,小朋友在幼儿园生活学习,必然会遇到不可避免的琐碎小事,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具备教育机智,教育艺术,及时处理这些随时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在处理中因势利导,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每天的自由活动中,孩子常常交流着来自不同渠道的新闻,教师应常常介入其中,并抓住有价值的谈话、交流的课题进行随机教育。

五、移情训练法――移情是对他人状态的一种替代的情绪、情感反应与体验,或者说是指因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与自己相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尤其是在有的孩子伤害了别人情感时,用移情训练是较好的教育方法。此时,让孩子去站在别人是角度去“心理移位”去“设身处地”地考虑,就能收到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虚心改正错误的功效。同时,移情训练还可以让孩子们在群体活动中善于体谅人,养成同情心、善良、正直等良好品质。在教育活动中,我园不乏这方面的成功范例。如在中、小班进行移情训练,因为3―5岁的幼儿处于“自我中心”阶段,行为往往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因此教育也要从幼儿生活中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开始,把父母爱自己的事集中起来,使幼儿感到父母爱我,我也要爱父母。在小班进行“爱”的教育时,就从认识“全家照”开始。照片上的爸爸、妈妈有的抱着孩子;有的孩子坐在父母中间;有的让孩子骑在自己的背上、肩上,使孩子们感到爸爸、妈妈很爱他们!然后教师再用图片和孩子进行谈话。通过这些活动,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是很爱他们的,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爱父母的情感。

六、价值澄清法―让幼儿利用“理性思索”、“情感体验”相结合的形式来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幼儿逐步树立起对自己言行的价值认定

第6篇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模式实现的基本路径探析 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基本途径 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定位、阻碍因素及实现路径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特色大学生社团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讨 论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社团的地位和作用 在高职院校中依托学生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和实践 高职院校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践 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路径研究 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 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 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 论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探讨 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及实现路径 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指导原则与实现路径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http://.cn/documents/zqlf/200703/t2007

0321_14553.htm.

[3] 杨楠.抓好理论社团建设 促进高校德育教育[J].科技

资讯,2010,(9).

[4] 夏建国,邓丹萍.社团导师制的实效性研究——从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创新视角进行探析[J].思想理

论教育,2007,(4).

[6] 裴小燕.理论社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北京城市

学院学报,2008,(4).

[7] 黄一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要求[J].广西师

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8] 曹春梅,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及当代价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发展探索[J].思想理

论教育导刊,2009,(1).

[9] 桑爱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新特点[J].商情(教育

经济研究),2008,(5).

[10] 刘歆,董琴,王玉会,刘志明.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模

式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2).

第7篇

情境题答辩是班主任基本功比赛面试环节中最重要也是最难把握的一项,在权重高达60%的面试环节中,模拟情景问答、回答评委提问这一环节占总成绩的30%,该环节包括模拟情景问答7分钟,回答评委提问3分钟。情境题答辩考查的是选手的综合应变能力,它不像班会活动设计和教育故事演讲,可以按主题进行分类准备,它需要选手现场抽题、现场作答。参赛选手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具体情景,进行模拟性的体验和思考,充分运用教育学与心理学原理、德育原理以及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并要紧扣评委提出的问题,补充陈述观点。

这一环节相对随机性更大,是对参赛选手的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思想、技能和教育机智的综合性考查,难度较大,要求较高。但是相信只要选手关注好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提前准备,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临场不乱、发挥自如。

一、关注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面试的评分原则

1.基本素质评价:包括仪容仪表、语言表达、思维逻辑、临场应变等。

2.专业素养评价:包括专业素养掌握程度、教育观念更新程度、教育目标适切程度、教育方法创新程度、教育效果体现程度等。

3.个性特色评价:包括个性表现、思路新颖、活动富有独创性等。

这一评分细则对选手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选手的内功,从理论层面看,就是考查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从实践层面上看,就是考查班主任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就是选手的外在的表现,即选手的形象、仪表、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等。

全面了解评分细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评分细则要求我们选手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在一遍遍模拟情境问答中锻炼自己的综合表现能力。

二、关注情境问答题的基本答题思路

1.判定问题:细读材料,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教育主题。准确判断材料反映的是班主任工作中或德育教育的哪一方面内容和问题: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是早恋问题还是班级非正式群体问题,是班集体建设方面的还是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等等,找出材料中的主要矛盾和实质,力求从不同层面找出多维角度。

2.分析问题:细致辨析材料中所反映问题的深层原因,力求做到辩证分析。从内因来讲,包括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及生理、心理特征等,从外因可以大致归结为学校原因、家庭原因、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等。分析不求面面俱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可以找准一两点,准确、深入、到位地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可靠根据。

3.解决问题: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要求选手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准确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有效的教育对策,并具有明确的教育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所提出的教育对策应具有政策法规依据、教育理论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依据,以及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等理论依据。策略最好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能够将教育问题转化为教育契机,以小见大,由个别教育到整体教育,取得较好的育人效果,最佳地体现出选手的自身的理论素养、专业知识与能力水平。

4.回答追问:针对评委当场提出的问题,选手要听清题目,快速分析评委提问背后的真实意图指向或暗示信息。评委提问内容大致有三类,一类是针对选手回答过程中遗漏的内容进行的一种暗示性提问,选手此时应迅速做出反应,思考评委提问的真正用意,对自己情境分析时思考的盲点进行补充,及时挽救。第二类就是评委针对选手回答问题中所提到的某一种教育理论或教育思想,想听到选手的更进一步的思考和阐释。第三类就是另起炉灶,提问与情景题并不相关的其他问题。比如说一句教育名言让你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评委陈述自己的教育困惑或心得,期待选手的交流等。这时,评委更多希望听到的是选手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与教育情怀,因此选手要顺应评委,恰当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关注情境问答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

1.教育理念错误。应试痕迹过重,过分强调高考成绩,经常性出现“目标生”“优等生”“后进生”等词语,甚至有些教师还会出现惩罚学生的案例。情境答辩中教师要切记: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定不能违背教育的规律。

2.角度单一,不能多角度辩证思考问题。答辩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常常是或无话而说,三言两语结束;或是一层意思反复表达,绕来绕去。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问题要辩证思考,从利弊两个角度分析,既不要轻易否定,也不要轻易下结论。举例说明,“一个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希望老师像导游……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你怎么看待这段话,你觉得老师应该做园丁还是导游?”有的选手认为老师应该做园丁,否定导游,并阐释理由;有的选手认为教师应该做导游,否定园丁。但我认为,最好的回答不应该是片面的肯定和否定,更好的回答应该是,老师既要做一个能带领学生在知识和人生的殿堂里欣赏风景的导游,又能做一个学生出现了错误能为学生纠正方向但是又能保持学生独立个性的园丁。当然对一些明显错误的做法和观念,该坚持己见的地方一定要坚持!

3.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一些参赛选手对问题剖析不够精准,不能一语中的,点明问题的本质所在。回答中一定要先说清楚案例反映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自律与他律、自由与规范、管理与艺术,还是品味与品牌的问题,背后的深层次东西一定要准确指出。在我参加过的情景答辩中曾有位评委追问选手:李镇西说过“教育不仅要有意义,而且还要有意思”,你怎么理解?这位选手没能及时判断这是一句强调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名言,只是一味地围绕教育意义大谈特谈,完全没能把握问题的本质。

第8篇

下面,我就如何说好体育课说课浅谈几点看法:

一、语言的要素

语言的要素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身体动作语言、体内语言等。这些语言形式是体育教学过程师生交流,传递信息的具体形式。有的语言甚至是教学信息的载体,直接成为教学内容,语言也是师生交流感情的工具。因此,语言要素是体育课说课的第一要素。发挥语言要素在体育课说课中的积极作用,应注意:

1、语言的准确性。教学过程是传授与继承文化遗产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必须使用语言科学地表达教学内容。体育课说课需要使用构成体育科学知识框架体系的名词术语进行语言表达。

2、语言的情感性。语言的巨大效应,往往取定于它的情感。体育教学活动变化多样,体育教师应视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语调、情感进行教学。体育课的说课也不例外,教师要富有情感地把每一次的活动变化用情感语言表现出来,这也充分体现了一名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素养。

3、语言的启发性。语言好比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人们的心扉,也可以启迪人们的灵感和思维。说课要巧妙地使用语言的启发性,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语言的生动性。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起到深入浅出,加重语言刺激的作用,说课中的语言要适当地采用比喻性的语言,也可以用姿势(含手势)帮助说课。

5、语言的适时性。说课中的语言要讲得恰到好处,效果良好,由于说课的时间有限,教师的语言要精炼,还要讲完整,该讲的讲,不该讲时就不讲,要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陈述。

6、语言的综合性。综合运用不同的语言,效果会更佳。包括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内部语言,以及书面语言等。

总之,语言要素在说课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整个说课过程。

二、表情的重要性

说课是一门新艺术,也是一种新型的艺术表演,表情在这里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说课者直接面向观众,每个动作、表情都会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同的表情相应的也会带来不同的印象,带来不同的说课效果。例如,说课时板着脸,没有一丝的笑容,出现情况变化时,脸部仍不动声色,这给评委的印象是呆板,没有生气。反之,就不一样了,说到感人的地方,带点感情,说到高兴的地方,适当地笑一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严肃,但不是紧张。

三、明确说课的目的,任务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设立好目标,说课也一样,要明确说课的目的任务。

1、说课能提高教师素质。它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2、促进教师对教材的熟悉。要说好课,教师就得反复研究教材,熟悉教材,吃透教材,驾驭教材。这样,说课才能有分量,说服听众。

3、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的目的是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说课要与教材,教法学法密切相联系,把握好轻重,做到有得放失。

4、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说课能更有效地研究教学,总结教学经验,推陈出新,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使之服务于教学。

四、把握教材的特点,理解吃透教材。

第9篇

关键词:辅导员;高校贫困生;德育工作质量

作者简介:史仕羽(1974-),女,四川洪雅人,广东医学院护理学院,讲师。(广东东莞5238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湛江市课题“对医学贫困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研究——以广东医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1C3104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7-0121-02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

据统计,目前高校贫困生约占在校大学生的20%~30%。如此庞大数量的高校贫困生,他们的教育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高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贫困生德育工作的质量高低是贫困生是否能真正成为国家高素质公民的关键因素。衡量高校贫困生德育工作质量的标准是:能否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而不是顺利完成学业而已。因而提高高校贫困生德育工作质量是新形势下贫困生资助管理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国家有关文件明确指出,辅导员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高校,贫困生的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是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之一。虽然随着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各个高校普遍都建立了相关的贫困生资助管理部门。但总的来说,这些部门人员偏少,而且缺乏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各种贫困生资助项目及经费的汇总和发放上,根本无暇顾及对贫困生的德育工作,对贫困生实际的德育工作就落到了贫困生所在年级的辅导员身上。因而从辅导员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高校贫困生德育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贫困生德育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的贫困生德育工作,总的来说只注重近期的显性效果,忽视了贫困生长远的思想品格和能力培养;即重视经济扶贫,忽视了精神上培育贫困生,能力上锻炼贫困生,贫困生离高素质公民的距离还很远。

面对贫困,部分贫困生怨天尤人、内向自卑;面对周围经济宽裕同学的日常消费,心理上不平衡;有的贫困生无心学习,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透支消费,或产生一些与大学生身份不相符合的行为;或自我封闭,冷漠对待集体活动。等、靠、要助学金的思想严重,不积极找寻勤工助学岗位自救,“想尽办法,积极争取”各类助学金。恶意拖欠助学贷款,影响了助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可以从贫困生自己及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来考虑其原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贫困生个性的养成与其自身的成长经历及长期的家庭教育分不开。同时由于目前依然存在着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对学生品格及公民教育不够重视。加之整个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不能期望贫困生在大学阶段就能完全消除影响,立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公民。我们要对德育工作的长期性、反复性、艰巨性有清醒的认识。

然而,正是因为人,以及由人本身构成的社会的不完美,才使教育、尤其是德育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了不断前进的动力。

二、从辅导员角度对提高高校贫困生德育工作质量的建议

1.遵循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思想认识上产生的问题往往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关心人们的实际生活,从解决人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入手,才能收到解决思想问题的实效。[1]

对于贫困生而言,首要的实际问题就是经济困难问题。在实际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各种具体的资助项目实际上都是由辅导员经手的。因而,在如何使这些种类繁多的资助款项公正、合理地用在真正需要的贫困生身上,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方面,辅导员是有很大工作空间的。

因此,辅导员要真正熟悉自己所带贫困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贫困生的实际需求变化,在贫困生的认定、减免学费的确定和实施、助学贷款发放及还款的相关宣传教育跟进、各类助学金的评定和后期跟进管理教育、勤工助学岗位分配以及奖学金的评定中,合理化、人性化地使各类资助项目最大可能地发挥其助学育人功能。同时,密切观察贫困生受助前后的表现,建立贫困生德育档案。

在处理这些具体事务的过程中,辅导员应坚持合理公平和整体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同时也要明确,贫困生资助项目是为贫困生而设的,因而,贫困生应是资助项目的重要参照计量单位和具体项目的管理参与者之一。

在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经济困难的过程中,辅导员要善于引导贫困生了解、感受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帮助,体验并相信公正的存在,以及自立自强精神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明白:不仅要为谋生而努力,还应为今后幸福生活而努力,更应当对社会感恩,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和对自己负责任的人。

同时也要教会贫困生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培养贫困生处理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的智慧和能力。贫困生问题的形成与其家庭教育及成长经历有关。因而辅导员要定期与其家长联系沟通,取得其父母的支持配合。

2.帮助贫困生做好人生和职业规划,增强就业竞争力及职业发展能力

大一阶段的学生尤其是贫困生,对大学生活以及未来充满了好奇和困惑。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帮助贫困生做好人生和职业规划,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真正深入到他们中间,了解和理解他们,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贫困,将贫困化作不断努力奋进的动力。

面对激烈的就业和发展压力,辅导员要经常主动与其他任课教师联系沟通,了解自己所带贫困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具体问题,配合专业教师强化对他们的职业素质训练与考核。同时开展一些相关能力素质拓展训练和活动,如团队合作训练、人际沟通训练、演讲比赛、模拟招聘会等以增强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并将这些训练、活动与开阔贫困生视野、提高其心理境界联系起来。

在贫困生毕业的那一年,辅导员应和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一起,及时为贫困生提供相关就业信息,促进贫困生顺利就业。同时,对已经毕业的贫困生进行追踪调查,为今后进一步做好贫困生工作提供依据。

3.开放心态,在具体生活实践中进行德育教育

目前高校的贫困生德育工作,一方面,忽视了贫困生德育教育的现实基础,忽略了道德规范的“底线”强调,片面强调德育超物质、超功利的一面,以崇高至善的理想来进行德育教育。这就导致了德育教育流于形式,高尚的德育理想和任务因被贫困生认为无法实现而在现实生活中消解。现在的大学生讲实利、重实惠。单凭没有多大意义和不切实际的将来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那么德育自然是苍白无力的。另一方面,实际的德育活动很大程度上只是相关领导借以提升政绩的手段、工具,相当多组织者并非为了让学生受到教育,而是对上级负责,或是为了应付某种评估、检查而组织开展活动。这些形式主义、政绩主义、功利主义的德育活动不可能承载德育本身所要表达的社会共同认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教化的润物无声只能归于空想。

加之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贫困生在学校获得的道德知识和教育使他们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碰壁,这就造成了贫困生的价值困惑和冲突。脱离现实生活实践的德育,质量必然低下。

实际上,道德是分层次的,低一层次的是社会允许的,较高层次的是社会要求每位公民必须做到的,再高一层次的是社会提倡的。学校德育应定位于“社会要求每位公民必须做到的”这一层次。这是因为学校教育阶段的特点是全民性、非终结性。学校教育要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决定了学校教育要进行的是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恰当地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才能真正打好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2]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说过:“直接决定人们行为的是(物质和观念的)利益。但是,观念所创造的‘世界观’往往像扳道工规定着利益驱动行为前进的轨道。”[3]同志也说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4]

因此,辅导员必须学会把自己放在与贫困生相同的位置来思考问题,善于将德育的宏观抽象理论结合高校和贫困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将社会和将来职业对贫困生的伦理要求转换为大学生活中的具体操作规范。用贫困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引领他们以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理性地重新审视自身和社会。以开放的心态,从互利的角度出发培养他们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和奉献;从尊重他们的多元价值观出发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在实际的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应该遵循以学生和社会的整体长远健康发展为活动目的的价值取向,努力去除形式主义和政绩主义的德育活动。从具体生活实践入手、坚持贫困生的权利和责任相统一、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角度进行德育教育,支持他们参与各种适宜的社会活动,通过活动提高他们对具体事务的反思、批判和选择、建构能力,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和能力,是提高贫困生德育工作质量的重点所在。

具体而言,辅导员要结合贫困生的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深入了解贫困生在大学阶段的需求。对其合理需求要尽可能地满足和支持,并尽力引导其和社会需要相一致。对贫困生不合理的需求,要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疏导和转化,将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贫困生的具体生活实践。不能因为顾忌学生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和影响,或拘泥于一切为了学生的口号,而简单地去迎合贫困生的不合理需求,忘记了辅导员的启迪、教育、引导职责。

西方著名的高等教育理论家纽曼曾这样说过:年轻人敏锐、开放、富有同情心、观察力强;当他们走到一起、自由交往的时候,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他们肯定也会互相学习的。所有人的谈话对于每一个人都是系列演讲,他们天天都获得新的观念和见解,新的思考对象,不同以往的判断原则和行动原则。[5]

因此,辅导员要尽己所能为贫困生搭建与外界交往的平台,在交往中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逐步改变因贫困而敏感焦躁的性格,接纳自己和家人;减少对他人和社会的抵触情绪,接纳并融入到他人、集体和社会中去。同时也要善于发现贫困生中的优秀学生,培养他们成为学生干部或者相关学生社团的负责人,发挥朋辈示范作用,促进整个贫困生群体的健康发展。

而要做到这些,辅导员必须和贫困生之间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不应该只是一种理性的、为了获得知识或便于管理而建立的关系、或单纯的朋友关系,而应该具有更高层次的、精神启迪的意义。这就意味着,辅导员应该以国家对辅导员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来约束、引导自己的言行,塑造自己在相关方面的能力和品行,以获得贫困生的信任和理解。

4.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激发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随着高校扩招导致的学生人数增加,在高校,几乎所有与学生有关的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能推给辅导员做的都推给辅导员做了。辅导员的中心工作——德育工作,在大量的日常琐事中被消解。贫困生德育工作的质量如何,贫困生是否能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对大多数辅导员而言,已不重要。

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身份。而实际上,双重身份只是给辅导员增加了双重的工作量。而且,大到学校的职称评定、职务升迁,小到二级学院的具体福利待遇,辅导员的实际权益都因为双重身份而被边缘化,被相关有话语权人士有意无意地忽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在各方面的改革意识不断加强,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在热衷于依据数量和指标体系对高校辅导员队伍进行管理的同时,却忽略了是否相应健全了有关的文化和道德制约、激励机制。因此,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激发辅导员工作积极性,是落实提高贫困生德育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

具体而言,首先,高校要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落实中央[2004]16号文件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生活环境,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和发展空间。要改变目前许多班主任形同虚设的情况,同时把部分本不属于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分离出来归还学校相关职能部门。[6]这样才能使辅导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对贫困生的德育工作。

其次,作为一种职业,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不仅应该使辅导员在学校层面的职称、职务晋升方面,也要给予辅导员一定的保障,获得各级领导相应的理解和支持,而且在二级学院的福利待遇方面维护辅导员的合法、合理权益,使辅导员充满激情和热情地投入到贫困生的德育工作中,确实提高贫困生德育工作的质量。

最后,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人性化关怀,考虑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和长期性,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远、显性与隐性的辩证关系,建立一个令人信服、具有相关理论依据和科学性、全面可操作的考核指标体系,改善目前辅导员对学生在校期间单负有“无限责任”的局面,在使辅导员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建立对辅导员的问责制度。以改变目前相当部分辅导员只是按照相关数量、指标体系来机械管理贫困生,忘记了爱是教育的灵魂,对工作缺乏情感投入的消极局面。我们相信,只要相关各方人员有足够的意愿,引起足够的重视,能真正意识到问题所在,切实提高贫困生德育工作质量是完全可以的。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71.

[2]田建国.以人为本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117.

[3]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

[4]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第10篇

一、课堂表演在德育课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也是一种认识活动。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较多抽象的、理性的概括。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时,如果能借助课堂表演这一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那么就可以将部分枯燥、学生难于理解的教学内容 “转换”成为生动形象的、可直观感知的知识,而学生对这些经过“转换”的知识点一般都能比较容易接受的。

二、课堂表演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快乐学习。实践证明,充满欢声和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而课堂表演这种教学手段正好能挖掘德育课教学中的各种“快乐”因素,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让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突破重难点,升华情感,形成理性认知。德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在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同时,也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课堂表演这一形式可以把教学内容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重点难点,进一步地具体化、形象化甚至生活化,让学生在“演一演”的快乐氛围中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同时在表演中,学生能走进所扮演角色的心灵深处,深刻感受角色在剧中的各种真实情感,引起强烈的思想共鸣,从而唤起内心对人生价值、对社会责任的思考,既利于学生良好情感品质的培养,更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架设锻炼发展平台,促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证明,在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课堂表演,学生会越来越爱“演”,越来越爱“说”。通过经常性的表演锻炼,学生的胆子增大了,语言表达流畅了,创新能力增强了。他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在课堂表演中尽情展现,尽情地享受学习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创作的乐趣。与此同时,他们的各种综合能力也获得了明显的提高。

4、可以使师生间形成融洽关系。在课堂表演的活动中,老师和学生都充分感受到了快乐学习所带来的愉悦,相同的情感体验,更容易拉近师生彼此间的距离。如此,德育的教学也就突破了师生原来的界限,形成一种更融洽、更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课堂表演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精心备课,选好主题是实施课堂表演教学的前提。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课堂表演要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活动需要服务。因此在组织课堂表演之前,必须认真研究课程要求,谨慎选择文本内容,认真揣摩、仔细推敲,看看哪些内容适合以课堂表演形式进行教学,那些不适合进行表演教学?以什么主题进行表演?是表演片段还是全程表演?是单人表演还是合作表演?表演后能否将学生带入到文本表达的情境中,能否走进文中人物的心灵深处,能否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当这些问题都确定时,我们的课堂表演才能进入到实施阶段。

2、根据教学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表演形式,确定“角色”,是实施课堂表演教学的关键环节。一次高质量的课堂表演需要很好的策划和设计,因为德育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实践性比较突出的课程,它的知识点涉及面广,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所以,我们在选择德育课的课堂表演形式时,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方法,以漫画、哲理故事为蓝本组织课堂表演,启迪学生;把“时政热点”纳入课堂表演之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融入生活;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片断作为课堂表演的题材,构建生活课堂。

3、教师具备相应的素质与能力是课堂表演取得预期效果的保障。就德育课的课堂表演而言,我觉得教师必须具备几方面的素质,即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知识;要具备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要掌握民主的教学方法以及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等。

在德育课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创新多种学生喜闻乐见、能够为提高教学效果而服务的新型教学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德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深入了解体会社会百态,尽情感悟人性的真善美,不断战胜超越自我,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参考资料

1、《政治课教学》,2004年第9、10期。

第11篇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师;价值;回归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44-03

一、“中学政治教师价值回归”问题提出的依据

1.理论依据。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政治教师无疑是工程师中的高级研究员。他们在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学政治教师的价值不容小觑。课程标准强调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主要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

2.客观依据。近几年随着教育功利化特点日益显著,社会中频频出现了政治教师“只教知识,不教道德”、“功利主义过浓”、“职业倦怠”等负面评价,严重扭曲了中学政治教师作用和价值,给中学政治教师的心理和专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中学政治教师的自我成就感和价值回归已经刻不容缓。

二、中学政治教师价值的内容

“价值”一词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用形态。经济学中的价值主要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讲的“价值”则泛指客体对于主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就个体人而言,这里的意义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人活着对于自己的作用和意义,即为个人价值;第二,人的活动和行为对于整个社会、国家的作用和意义,即为社会价值。中学政治教师的个人价值主要指通过学校这个平台,实现自我的发展具体到成为一个学科带头人,一名省市级的优秀教师,甚至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教育家,从而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和爱戴;就社会价值而言,主要指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的一种责任和贡献。

三、当今中学政治教师价值缺失的原因

1.社会高速发展,教育功利化影响了中学政治教师价值的实现。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社会的物质财富也急剧增加,人们越来越沉溺于追逐物质利益,与此同时教育也变得急功近利,即所谓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一些实用较强的理工专业如医学、建筑等普遍受到青睐,相反一些人文社科类专业则普遍受到轻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理论性和抽象性著称的思想政治课则首当其冲,于是乎思想政治教师的价值则一落千丈。一些人只愿意承认自己是教师,而不喜欢说到是“政治教师”的原因即在此。

2.学校学科轻视,阻碍了中学政治教师价值的实现。一般情况下,在中学评价一个老师或者一所学校优秀与否的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看所带学生的考试成绩,尤其是高三的高考升学率。而高考中,理科上线率普遍偏高,一方面是因为理科的高考分数线较低,另一方面是因为理科的苗子生较文科生多很多(众所周知,选择学文科的学生基本上是自我感觉数理化不好的学生)。再者,大多数中学领导班子大都出自于理科,他们普遍认为文科成绩好坏主要在于自己努力(多记、多背),所以更愿意把较多的物力、人力和财力投入到理科教学中,这就直接造成了对于文科的轻视。

3.家长忽视德育,推动了中学政治教师价值的缺失。受社会、学校的影响,很多家长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生的“数理化英”学习上。笔者走访了西安的几个大型书店,看到很多家长和学生来购买理科类参考书,除个别政治老师外,很少有人买政治参考书。当笔者问到不买政治辅导书原因时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政治就是把课本看一看,背一背,没必要买”。果真如此吗?在笔者的三年教学实践中,体会最深的就是,要把政治课本的知识点背熟很容易,但要真正掌握其内涵、消化再吸收并不易,换句简单话而言,口头讲尊老爱幼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4.教师自我素养不高,严重阻碍了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一,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中学政治教师一度将自己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知识的代言人”,尤其是中学政治教师,认为自己身上肩负着党和国家的“使命”,骄傲自大、不思进取,久而久之出现了职业倦怠的问题。第二,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一些中学政治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素质不强一时角色难以转变再加上个人魅力缺乏,上课缺少激情和热情,上政治课往往照本宣科、缺乏新意和创新,导致学生不喜欢政治课甚至厌恶政治课。第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摇身正为范。”身为思政教师更是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然而有的老师上课讲一套,下来做一套,这就导致自己在学生面前缺乏威信。比如,讲到不抽烟不喝酒,而自己却在课堂上酒气熏天,吞云吐雾,这无疑是自己否定自己,何谈为人师表?第四,现实教学实际中,一些政治课教师,仅仅就知识讲知识,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有的甚至认为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和家长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造成社会中一些青少年犯罪案件频频发生,另外也给自己价值的实现设置了栅栏。

四、中学政治教师价值回归的措施

1.国家要改变政治教育功利化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回归生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回归生活,促进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口号无疑会使教育功利化色彩更加浓重。政治教育要改变“假”“大”“空”,回归现实生活,坚持“以人为本”,这样才能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2.学校建立公平的学科教学体系,创造有利于调动政治教师教学积极性的鼓励机制。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给予政治课程和其他“理化生”学科平等的地位;其次在教师队伍培养和建设上给予政治教师平等的机会;最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政治课教师平等的关心和爱护。

3.家长转变思想,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作为学生家长,不能盲目地以“分数”来评价学生,不能一味地“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更不能一头扎进“数理化英”的泥潭不能自拔,而要综合考查孩子的兴趣爱好所在,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一定的引导,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4.教师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政治教师。作为新时期的政治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主要的是学生学习的伙伴,知识和道德的引领者和研究者。具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中学政治教师要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中学政治教师必须要用自己的言行去为学生树立道德的标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专业基础知识。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知识生成和更新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作为一个教师,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要在课堂上做到谈笑风生、旁征博引,打开学生思维的天窗,这是很难的。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除了要平时研读自己的专业课知识外更要熟读报刊杂志和时事新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积累更多的素材,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们都喜欢的妙趣横生的“生活大讲堂”,而不是干巴巴的政治理论的堆砌。(2)具备一定的教育教研能力。随着21世纪的到来,“创新型”人才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我们的中学政治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主要是知识的研究者甚至是开发者。政治教师只有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不断促进自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成为一个研究型教师,甚至是教育家。(3)转变教师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教师角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无疑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要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思想,树立“学生本位”的理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满堂灌”,充分开展各种探究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一切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展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信任、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天才.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代又发.教师价值的再认识[J].石油教育,1994,(02).

[4]成洁.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分析[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1,(8).

第12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中职德育课教学 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案例教学法的涵义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倡导,是当时采取的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哈佛商学院曾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常以书面形式展示出来,它来源于实际的工商管理情景。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进行全班讨论。”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特点,中职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的涵义可界定为:教师根据德育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具体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思考探索,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的双向及多向互动,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符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学的重要原则。案例教学法是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2)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人类的基本认识规律是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案例教学法从案例(感性认识)入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3)符合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在分析事物时,先从特殊的、具体的现象开始,然后上升到普遍的、抽象的理论,再用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案例分析法正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3.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的重要性

中职教育已取消了入学门槛,而中职学校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学习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不愿学”、“不想学”等厌学现象。但他们动手能力较强,热衷于社会实践,案例教学法适用于中职德育的教育教学要求。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凭借案例材料提供的信息及自己掌握的知识,以当事人的身份对案例进行判断,并通过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效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程序

案例教学法以鲜活生动的案例为载体,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互动,将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适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开放性、启发性、参与性特征。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一般分四个步骤:教师导向,展示案例―学生思考,分析案例―小组交流,讨论案例―教师总结,评价案例。

1.教师导向,展示案例

这是案例教学的引入阶段。常见案例呈现方式有:(1)给每个学生印发一份文字案例;(2)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3)教师生动形象地描绘案例;(4)教师利用即时环境制造真实的案例或者学生自己表演案例。课堂上教师以恰当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增强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学生思考,分析案例

根据案例篇幅的长短、难易程度及教学时长,教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案例。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发现关键信息和核心内容,联系相关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实现由传统灌输式教学到参与式互动教学的转变。

3.小组交流,讨论案例

小组交流,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案例教学中的决定性因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小组讨论,后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参与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背离主题或在一些枝节上纠缠不休,教师可参与到小组的交流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其次,注意把握学生的讨论时间。小组内每位成员的发言时间不能过长,内容简洁明了,以免其他成员丧失发言机会。另外,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对正确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充分地肯定,对模糊的认识和错误的观点适时给予纠正。在学生讨论出现冷场时,教师给予启发、诱导,提出新问题活跃学生思维,保证讨论效果。

4.教师总结、评价案例

这是案例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内化提升学生对案例的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总结发言时,应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和学生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三、案例教学法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

与传统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相应高得多,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有很大转变。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权威,处于统治者地位,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的角色。这样日积月累,很容易养成依赖、被动的习惯。

“双主体”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案例教学课堂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对教学过程负全责。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理论提升,使学生对案例中包含的问题获得更透彻地理解。

学生是学习的参与者和接受者,是知识的探索者和真正的认知主体。在案例教学中,需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需要学生的支持与配合。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中,学生为了参与其中,需要课前做好充足准备,并与其他学生非正式地讨论相关案例,进而在课堂上为其他学生作出相应贡献。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和见解,并发展自身团队合作能力。

2.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的有机统一

在德育课教学中引入具体案例,并不是完全抛弃理论讲授,而是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达到案例探讨和理论掌握统一的效果。德育课案例教学的特点是以生动、具体的案例作为教学知识的突破口,将德育课程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具体案例中,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掌握课程知识。但是,由于教学案例相对于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案例本身更容易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教师如果把握、引导不好,就事论事地分析案例本身,则往往会导致讨论与课堂内容脱节或相背离。因此,德育课案例教学必须处理好具体的案例研讨与抽象的理论知识讲授之间的关系,把教学案例的研讨与德育课系统理论知识的讲授有机统一起来。

四、德育课中案例教学法的积极导向作用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参与性强的教学方式,消除了德育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导向作用。

1.克服传统教学弊端,提高教学时效。

案例教学把真实、典型的问题引进课堂,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把学习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有机结合。案例学习过程中民主开放的讨论气氛,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交流,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课堂氛围下积极探索,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德育课教学时效。

2.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分析问题,遇到类似情境或问题时该如何对待,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案例教学为学生自主性发挥创设了弹性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并提高实践能力。因而案例教学是一种适用于德育教育并落实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它增强了德育课的吸引力,加速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认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目标,进而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五、结语

德育课的重要功能是实现学生思想上的成长。德育课采用案例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因而,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我在实际教学中将继续摸索探讨案例教学方式、方法,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余永龙.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应用.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