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注册会计师重点笔记

注册会计师重点笔记

时间:2023-06-25 16:22: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注册会计师重点笔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注册会计师重点笔记

第1篇

审计科目考试以“全面考核,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为命题原则。全面考核是指考题的涉及面广,基本上每章都涉及考题。突出重点是指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要重点考查,其所占比重较大,一般达到70%以上。教材共18章内容,1~4章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知识;第5~9章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也是全书的难点;10~14章是会计报表的审计,为实务部分。同时,应注意5~9章的理论与10~14章的实务结合;15、16章为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最终成果,前面的一切都是为最终能提供客观、公平的审计报告;17章是其他鉴证业务,也需要理论与实务的结合;18章为会计咨询和服务业务,是介绍性知识。审计的逻辑记很强,学审计要把自己定位在编制审计准则的专家角色上,理解审计的原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学习。

二、教材

购买新教材,教材年年变化,而变的部分通常是每年考试重点,尤其要特别关注并多看至熟练,所以一定要这样新的教材。至于其他参考书也可浏览,作为找漏之用。选择几本好的模拟题集对考试的思路把握较准,且立意较新,对开阔做题者的思路有一定帮助。题集也要做,但要注意用法。不要单纯作为对自己能否通过考试的模拟,而应注意该题的出题点,

多见识一些高质量的题,做到考试时心里有底。同时避免题海战术,重要的是在背诵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前几章及报告部分是重点,具体各项目的审计看看就行,做题时,要在理解前几章的基础上分析即可。拿到新的教材后,可以先将前几章背一遍(到审计抽样为止),理解其精髓。考前一个月,再背一遍,要特别注意审计报告部分。例如,关于学审计时如何理解书中的原话。实施以下必要审计程序以确定关联方交易是否已做适当记录:询问管理当局,了解关联方交易的目的及定价政策;检查有关发票、协议、合同及其他文件;确定有关交易是否以获股东大会、董事会或相关机构及管理人员批准;核对关联方之间同一时点的账户余额,必要时与审计关联方的注册会计师沟通,核实关联方之间某些特殊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关联交易;检查有关抵押、质押品的价值及或转让性;结合往来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各期间费用的审计检查等是否存在被审计单位为关联方代垫费用、将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给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使用的情况。

记住程序:做分录,借记“应收账款”,贷记“收入”、“税费”。看到“收入”想第一条:交易的目的及定价;还可联想到第二条:收入确认前是要签合同、协议的,收入确认后要给客户开发票的,而且这项交易是要经有关部门批准,这样就想起第三条;从“应收账款”应该可以联想到关联方之间要对账,这样就想起第四条。第五条和第六条分别讲的是上市公司存在的特殊现象:抵押、质押和代垫费用。第五条也就是会计报表中,如果以固定资产、存货等抵押,质押时应注意的事,第六条是讲负债类科目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和损益类科目――各项期间费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这六条其实是将会计报表和损益表中涉及关联方交易的记录应注意的问题的总结。主要意思就是要理解好书中的每一条,弄清其中的来龙去脉,这样审计学起来便不难。

三、习题

做近三年考题然后分析考点及其分布的规律:每做一道题都用绿色的笔标出考题的点(题中的关键词),然后做出自己认为标准的答案。在所有的题做完后,对考题做进一步分析:在每道题上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标出:会计方面的知识、审计方面的知识、会计书上找不到的知识、审计书上找不到的知识,计算出各自所占的比例,并同时注意要着重于理解出题思路。分析完后发现:会计知识一定要扎实;审计还是得看书,以书本为主,很多地方需要记忆;近三年的考点有的地方是重复的;会计和审计书以外的知识在考题中所占的比重很小。题量大,一方面要提高写字速度,最好用考试专用笔;另一方面要提高阅读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考审计一分钟至少要看100多个字。(平均统计)因此复习时总想着把书复习完后,再做历年考题不是最佳方案,建议学完每一章时就把相关的历年考题做了,并反复地做,考前一个月再把历年考题完整地做一遍,所谓完整的概念是从单选、多选、判断到最后的综合题按照自己定的时间内做完。

每做一道题都是用彩色笔标出题中的考点,想相关的考点,题做得多了,就会培养出解题的模式:找出考点到想书中提到的相关知识,如果是客观题可从备选方案中找到正确的答案。平时这样做题的习惯好,时间长了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快速看题――找关键词――看备选答案――做出正确选择)。此外,审计程序较容易记忆,可以先联想每张会计凭证后边附有哪些原始凭证;如何验证原始凭证,这个过程就是审计的程序。审计实质就是学会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四、笔记

笔记建议自己做汇总,最好是做了一定量的习题之后再总结,这样总结出来的东西才能印象深刻。做笔记的过程也是对教材的知识点不断地提炼的过程。笔记可以考虑在做完历年考题、模拟题及相关会计习题之后做,大约是考前一个月,这时的笔记是边背边写。而且,做笔记最好是版,这样可以边写边背,电子版的是省时但不如手写的印象深刻,考试答题的时候脑子里反映的全是自己手写版的笔记。

五、听课

相关的辅导班,建议可以选择性地参加,但要有一定的选择。考前的串讲:建议要参加,这不仅是答疑补漏的最后一次机会,更是把握考试思路的关键。辅导班的会计老师着重讲的几章和可能会结合着出题的章节,都是对当年考题极为可能的预测,要学会分析其中的意思,很重要。

六、复习时间安排

推荐三轮复习方式,第一轮复概从4月中旬到6月底,主要是把新教材详细看一遍,边看边把重点划下来,此时不求能够全部的记住,但求能完全理解。划书是不错习惯,尽量划得比较细,再给自己制定一份详细的时间表,一般情况下,要求自己一天学习一章的内容,并且练习相应章节的习题。因为是初学,所以看完书,马上做练习比较有效,最好不要拖到第二天。一来马上做题可以加深对该章节的印象,如果有遗漏的重点可以再补充划到书上去;二来每天一个章节比较有系统性。章节有长有短的,可以适当调整。如税法的增值税可以分3天看完,但后面的几个小税种可以一天看2~3个章节。总体的进度一定不能落下来。只能提前完成,不要延后,否则越到最后就会越没时间复习。复习的时候一门一门集中复习,不要同时复习几门,这样有助于记忆。刚开始复习时,也不要太拼,否则人很容易疲倦,到最后便没有冲刺的动力。对初学者来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每天都花点时间看书,这样循序渐进,方便理解和记忆。

第二轮复习是从7月初到8月底,主要是把第一遍看书时划下的重点以及做错的题目再看一遍。这时要加快进度,因为复习的时间越集中,就越不容易忘记。会计、税法、每门两周看

完;审计、财务管理、经济法每门一周看完。此时,要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反复记忆,即使出现“前背后忘”的情况也属正常,不要太着急,要放平心态。可以试着在每天临睡前或者第二天复习时,把当天或前一天记忆的内容以很快的速度翻一遍,在脑海中加深印象;另外把仍然记不住或者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内容和题目用红笔划出来。有了第一轮的基础,第二轮每看完一本书后,可以花1~2天时间练习综合习题。这个非常重要,做综合练习可以帮助把每章节的知识点系统地联系起来,做到由“点”及“面”。

第三轮是考前复习,重点看看做题时易错的地方,并调整好考试心情。

七、答题技巧

题量非常大是注册会计师考试最直观的特点,在审计这一科上更是得到了加强,基本没有检查的时间。回答问题一定要讲究直接明了,简明扼要,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试题是不可能的。

八、心里素质

有的考生在考场上答题时一遇到自己不会的题就会冒冷汗,脑袋里浮出这一年备考的情景,然后就暗示自己:这一年的辛苦又白费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平时复习得真的不到位,另一方面就是心里素质较差。既然已经在考场上了,考场如战场,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要镇定,相信自己,都得往前冲,唯一的退路就是来年在战,一定要对自己说:别慌,在认真读一遍题,注意力要集中,坚持就是胜利。当遇到困难时学会不断地鼓励自己,要学会安抚自己。有些东西一旦越过了,真的就可能成功。平时在生活中也要学会勇敢地面对困难,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心静,不浮不燥,考前可以做几套不顺手的题,培养一下在考场的感觉。保持正确的应考心态。考试除了平时刻苦训练外,临场发挥也非常重要,考生考试时心态要非常平静,既不能太过紧张,也不能毫无压力,要正确把握一个“度”的问题。考完一门丢开一门,不要将情绪带到下一场考试。为了熟悉考场气氛,积累考试经验,在注会考试前可以考虑报名参加全国会计师考试,为顺利通过注会考试积累宝贵经验。

附录:常规考试重点。

第三章,重点关注独立性,特别是自我复核和经济利益这两种情况;第九章,抽样技术,会计算,注意要结合12章存货审计;第十至十四章,内部控制规范内容;第十至十四章,需关注的会计知识,包括收入的确认,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含坏账损失),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借款费用(注:新会计准则中除专门借款的规定外,其他内容无变化,因此仍需重点关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条件要掌握,但不需掌握其转回。(新准则已经变化)。存货的会计核算(包括成本组成项目、生产成本计算以及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冲回等),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的构成,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的区分,结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或有事项,并请参看问题解答一至四,会计报表问的勾稽关系,会计报表项目的填列特点。

第十至十四章的审计知识包括:函证(新准则几乎没有变动)。要注意与验资题目结合。重点关注函证控制;分析性复核(新准则的思路与原准则无冲突);存货监盘技术,关注特殊类型存货的盘点方法。重点关注堆积型存货、散装存货和牲畜木材的盘点技术。根据新的审计准则,许多审计技术及有关模型已经变化,但以上三个内容变化不大,因此可以合理推测为考试重点。

第2篇

本次外出实习,部里安排我到xx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主要任务是协助各注册会计师到各街道进行查账,主要工作有编制工作底稿,查阅凭证,帐簿,报表发现问题,提出审计意见,进行现金盘点,资产清查,编制审计报告等。

本次外出实习,我感觉收获特别大 。第一 :收集了很多教学素材案例,在审计过程中,一旦我发现有对我以后教学有用的东西,我都会用笔记本记录下来。故此,这次外出企业实习,我做的笔记就有3本。我相信这些素材将会对我以,后教学提供很多帮助。本学期我讲授企业单项实训课程,在授课时就经常顺手拈来我外出审计中碰到的很多案例感觉教学效果很好。第二:了解目前企业会计现状以及他们在做帐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种种舞弊现象。第三:向注册会计师学习了很多知识,对于我在审计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我都会虚心地向xx会计师事务所的老师询问,对于我提出的各种轰炸式提问,他们都很耐心地给予回答。第四:近距离接触,真正了解到对会计人员各方面素质及要求,为我以后在讲授课程时对于授课内容如何有所侧重更有帮助。本次发言,张部长主要让我谈一谈目前企业对会计人员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知识.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电算化知识

本次外出企业查帐,我发现大部分企业已实现用电脑做帐,而且大部分企业公司都是采用金蝶财务软件做帐,少部分采用用友软件做帐。故此,我们应重点加强这方面知识讲授,让每位同学都能达到熟练运用这2个财务软件.既然是用电脑做帐,对打字速度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学生每分钟要达到40-50个字左右。

二,税务知识

本次外出企业查帐,我发现很多公司因为规模较小,只设有一名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可以说是一名多面手、做帐、报税等均是他的工作。所以,我们以后应加强税务知识讲授,尤其是税务实务操作练习,教会每会学生如何申请报税、计税、缴税、尤其是几个主要税种,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等更要重点讲授。

三,出纳方面知识

由于我们的学生学历较低,很多同学毕业后只能担任出纳,故此,对于出纳工作主要职责(如登记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空白发票、支票印章)以及应具备技能(如点钞、计算器、辩别真假钞票)等应让学生熟练掌握。

四,财会法规知识

第3篇

本次外出实习,部里安排我到xx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主要任务是协助各注册会计师到各街道进行查账,主要工作有编制工作底稿,查阅凭证,帐簿,报表发现问题,提出审计意见,进行现金盘点,资产清查,编制审计报告等。

本次外出实习,我感觉收获特别大 。第一 :收集了很多教学素材案例,在审计过程中,一旦我发现有对我以后教学有用的东西,我都会用笔记本记录下来。故此,这次外出企业实习,我做的笔记就有3本。我相信这些素材将会对我以,后教学提供很多帮助。本学期我讲授企业单项实训课程,在授课时就经常顺手拈来我外出审计中碰到的很多案例感觉教学效果很好。第二:了解目前企业会计现状以及他们在做帐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种种舞弊现象。第三:向注册会计师学习了很多知识,对于我在审计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我都会虚心地向xx会计师事务所的老师询问,对于我提出的各种轰炸式提问,他们都很耐心地给予回答。第四:近距离接触,真正了解到对会计人员各方面素质及要求,为我以后在讲授课程时对于授课内容如何有所侧重更有帮助。本次发言,张部长主要让我谈一谈目前企业对会计人员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知识.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电算化知识

本次外出企业查帐,我发现大部分企业已实现用电脑做帐,而且大部分企业公司都是采用金蝶财务软件做帐,少部分采用用友软件做帐。故此,我们应重点加强这方面知识讲授,让每位同学都能达到熟练运用这2个财务软件.既然是用电脑做帐,对打字速度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学生每分钟要达到40-50个字左右。

二,税务知识

本次外出企业查帐,我发现很多公司因为规模较小,只设有一名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可以说是一名多面手、做帐、报税等均是他的工作。所以,我们以后应加强税务知识讲授,尤其是税务实务操作练习,教会每会学生如何申请报税、计税、缴税、尤其是几个主要税种,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等更要重点讲授。

三,出纳方面知识

由于我们的学生学历较低,很多同学毕业后只能担任出纳,故此,对于出纳工作主要职责(如登记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空白发票、支票印章)以及应具备技能(如点钞、计算器、辩别真假钞票)等应让学生熟练掌握。

四,财会法规知识

本次外出审计,我发现目前很多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尤其是财会法规知识淡薄,没有严格执行款项收付审批权限的有关规定,对不符合财经法规,财务制度的收付业务没有拒绝办理。做帐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多单位业务招待费严重超支,《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经营收入超过1,500万元以上,用于业务招待的费用不得超过其收入的5‰,经营收入低于1,500万元的不得超过其收入的3‰。但很多会计人员却不知道这一规定,甚至有一个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为200 多万元,当年支付业务招待费却为30多万元,占该年经营收入的的117‰,而当年的营业利润却为-30多万元。很多单位存在大额现金支付的情况,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关于单位间的各项经济往来应当通过开户银行转帐结算开户银行支付给个人款项,超过使用现金限额的部分,应当以支票或者银行本票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等有关规定。

还有很多单位存在白条抵库问题,我到一个单位查帐,出纳有一张借条,金额为32万元,只有董事长一人签字同意,没有写明借款理由,时间已长达5年,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关于不能白条抵库等明文规定。再比如现金盘点,很多出纳人员对于我们提出现金盘点,非常不配合,竟然说出“多了也是我自已的,少了也是我往里贴。”这样的话来,竟然把单位现金与自已钱包混在一起严重违反财会法规的行为来,有些固定资产业务没有工程合同,有些记帐凭证没有附原始凭证。比如我查到有一笔购买食品的费用7万多元,既无食品名称也无食品去向,无法证实该费用的真实性。所以,我们以后应加强这门课程讲授,让学生从现在起就树立起法律意识,熟练掌握《企业会计制度》、《现金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

五,会计基础知识

第4篇

[关键词] 高级财务会计;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3- 0090- 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本文以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高级财务会计为例,结合我国大力倡导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1 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型教学方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敢于思考、善于探索和主动学习。笔者认为,案例教学应该贯穿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每个专题,并且通过开篇案例和总结案例在教学中全方位运用。开篇案例即是由实际案例导入每章研究的专题,以引起学生探索的愿望和兴趣,避免直接接触高深理论所产生的抵触和厌烦情绪。开篇案例可以由教师作为主导,从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出发,一一讲授相关教学内容。而总结案例则是在该专题讲解完成时,由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实际出现的问题。此时学生作为主体,自由分组加以讨论,并派代表总结发言,而教师只是发挥点评和引导的作用。

比如在讲企业合并专题时,教师可引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通过播放精心剪裁的视频资料,并且有意识地强调当时谈判的艰辛以及吉利公司支付的18亿美元代价等背景资料,可加深学生对非同一控制合并按照放弃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合并成本产生强烈的共鸣。而在该专题结束时,教师可布置优酷与土豆的合并案例。并围绕下列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1)该合并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2)合并为什么通过100%换股方式实现,而没有利用课本中所列举的支付资产、承担负债、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3)如果你是优酷和土豆的CFO,你将如何对该合并进行会计处理。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领会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锻炼文献检索的科研能力,尤其对于第(3)个问题,由于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借鉴,还可以锻炼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就使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使理论联系了实际,从而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2 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因素,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来促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比如所得税专题中教材中只列举了存货跌价准备在确定存货计税基础时不被认可,那就应该启发学生,还有哪些资产的减值准备也不会被认可。其次教材中只论述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其计税基础中不被认可,也应该启发学生思考推广到其他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都不认可,进而可由学生自行归纳出“所得税两不认”的口诀,即“一不认减值,二不认公允”。这种由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会令学生印象深刻。

同时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时,教师应重在讲思路、讲重点和讲难点,对授课内容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事实上,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任何一个专题,真正本质的东西并不多,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能够深刻理解和把握,善于总结,也许简单的几句话,就能一针见血,直奔主题,使学生茅塞顿开,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合并报表的编制,整个过程其实可以压缩成4个字“两调一抵”。即对子公司的调整、对母公司的调整以及母子公司内部交易和事项的抵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时时提醒学生现在进行的是“两调一抵”中的哪个环节,对于学生从整体把握合并报表的编制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 教材的选用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学教师讲课很少有统一的教材,而大都以教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为主。目前我国大学课堂的教学基本是围绕一本教科书展开,往往造成学生眼界窄,知识面不宽的现象。笔者认为大学的教学不应限定一本教材,任何一本教材都应只是参考书。当前国内主流的高级财务会计教材有十余个版本,但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进程中,因此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也处于不断更新与修订的动态环境之中。而教材的再版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因此会造成教材中的内容和最新的准则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甚至是矛盾的地方。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笔者认为选择每一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为主要参考书,可以缩小这种教学与实际脱节的距离。但是不可否认,《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的编写是以应试为主,对于大学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只涉及实务,淡化了理论。比如在外币折算中,只介绍了我国对于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通篇甚至没有提及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现行汇率法,更不用说介绍其他的折算方法,并将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笔者认为本科生的教学,只注重讲明白“应该怎么做”是稍欠火候的,一定还要辅助以“还可以怎么做”,即“以实务为导向,以理论为拓展”。因此教师此时必须引入主流的高级财务会计教材中相关理论部分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学习能力状况来实施教学。如对于努力考取注册会计师的学生,可以引导其在具体业务上多下功夫;而对于有志向考取研究生的同学,要格外强调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引导他们对每个专题所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4 网络资源平台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主题。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小莉讲会计”教学博客和新浪微博平台,课前上传每章讲义,避免学生上课时埋头记笔记而忽略讲课内容,使之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和教师进行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通过公布配套练习题及答案,方便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并且可供学生在认为方便的时间登录学习,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通过链接区,教师把辅助课堂教学的资料链接在博客上面,扩展了学习的视野。学生通过微博平台向教师提问,而教师的回复也可及时为学生扫清学习的障碍。对于喜欢新生事物的“90后”的大学生,这种新颖的沟通方式是很有吸引力的。“亲其师,信其道”,营造和谐、融洽、轻松的教学氛围也有利于学生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产生热爱之情。

5 考核评价的创新

考核的目标应该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是单纯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现有课程考核评价的最主要方法是卷面考试,主要根据考试卷面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考核评价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业好坏,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笔者认为应改变传统考试的出题思路和出题形式,除了期末的卷面成绩外,还应将学生平时的表现纳入评价系统。如果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会计单科的考试,或者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交了高质量的论文等都可作为加分事项。笔者所在的青岛理工大学每年都会举行“双立项”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申报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学生和教师自愿组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

6 结 语

高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阵地,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高级财务会计的任课教师必须时刻关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将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及时更新授课内容。其次,教学中运用的案例,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准备和剪裁,并且还要引入最新发生的案例,保持案例的时效性。最后,教师在重视教学的同时,必须非常注重科研,在开展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开展同等水平的教学研究和教育研究。以教学启发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促进教学和科研的互相渗透,形成一个互动过程,以真正有效地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本科人才。

注:本文是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方法的探讨”最终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蒋德启,卫慧平. 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案例的撰写及运用[J]. 财会月刊:下旬刊,2011(1).

第5篇

《中级会计实务》是全国会计专业中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三门课程之一。如何顺利通过《中级会计实务》考试,是广大考生尤为关注的问题。首先,考生应熟悉《中级会计实务》的命题特点;其次,要全面深入掌握大纲、教材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做到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在考试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勇敢地迎接挑战,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一、2005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命题特点

(一)题目类型、数量和分值(见表1)

《中级会计实务》考题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以考核考生对《中级会计实务》一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主观题包括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考核考生对《中级会计实务》一书全部业务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操作能力。

1.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往往是通过计算考核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例如,通过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计算测试考生是否熟练掌握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的会计处理;通过应付债券账面余额的计算测试考生是否熟练掌握债券溢折价的摊销和利息的计算等。单项选择题中需要计算的题目有8个,占53.33%,考生必须用尽量少的时间审题、计算和做出正确判断,这就要求考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熟练掌握,除此没有其他途径。

2.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主要考核的是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会计基本概念和会计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3.判断题

判断题主要考核的是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4.计算分析题

计算分析题的特点是,通过计算和会计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考察考生对某一特定业务的处理能力和熟练程度。例如,固定资产取得、计提折旧、减值、改良和出售等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业务;应收债权取得时的计价、应收债权的出售和融资以及坏账准备的核算等与应收款项有关的经济业务等。

5.综合题

综合题的突出特点是每一题涉及多个相关知识点,知识点之间有比较强的关联关系,以考核考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涉及会计差错的各种业务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结合等。

(二)命题特点

从2005年《中级会计实务》的试题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命题

试题体现了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试题中,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内容为94分,熟悉的内容为3分,了解的内容为3分。

2.重点突出

虽然试题涵盖了考试大纲的大部分内容,边边角角也出题,但重点内容仍非常突出。考试大纲中涉及的投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收入和固定资产等章节内容在试题中所占的分值很高,约55分。

3体现及时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和知识更新的要求

一般来说,考题必然体现知识更新的要求,2005年计算分析题中的“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内容是考试大纲中新增的内容,体现了考生应尽快完成知识更新的要求。

4.综合性较强

会计师在执行业务时要面对企业大量的财务数据,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也是会计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试题中跨章节内容所占比重较高。综合题有两个题目,分值为33分,综合性较强。

5.题量和难度适中

试题体现了“会计师”应具备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达到基本要求的考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并顺利通过考试。

二、如何学好《中级会计实务》

1订立学习计划

订立学习计划,就是订立复习时间表。从现在到考试一共看几遍书,每一遍到什么时间结束,每月、每周及每天学习什么内容,看多少页,复习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自己心中要有数。没有计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次看书都只看前几页,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徒劳无获。

2.全面研读大纲和教材,把握教材之精髓

考试大纲和教材是命题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考试大纲和教材包含了命题范围和答案标准,考生必须按考试大纲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回答试题中的问题,否则很难得到高分。会计考试的特点是覆盖面广、系统性强,因此考生要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学习,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内容绝不能忽视,特别不能忽视基础知识,但若时间不允许,可以有选择地放弃考试大纲中要求熟悉和了解的内容。

在看书时,要仔细做笔记,把重点、难点、疑点加以归纳总结,从而让厚书变薄,并理解其精华所在。对于考试必考的知识点,如投资、收入等内容,考生一定要深刻把握,能够举一反三,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研读教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考生应合理分配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强调对教材的研读,是要真正理解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并不是要求考生把教材的全部内容逐字逐句地背下来。理解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非常重要,死记硬背绝对不可取。

研读教材主要是掌握教材内容的本质及不同章节的内在联系,能够从整体上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的内容,做到知识融会贯通。研读教材时,要循序渐近,一步一个脚印,不放过每个环节,并认认真真地作好笔记。对每章节内容,哪些问题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只作为一般了解,哪些要点要熟练精通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3.讲究学习方法,善于总结规律,掌握问题的关键点,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教材的很多章节都是根据准则、制度及相关法规编写的,其语言精炼、严密、逻辑性强,提高了教材的档次。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考生阅读教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考生在研读教材时应注意掌握教材中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关键点。如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教材中文字的表述和公式的运用比较难理解,但只要掌握了问题的关键点,这部分内容也就很容易掌握。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关键点是,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当被投资企业宣告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应得部分借记“应收股利”科目。“长期股权投资”账户金额的确定比较复杂,具体作法是当投资后应收股利的累积数大于投资后应得净利的累积数时,其差额即为累积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然后再根据

前期已累积冲减的投资成本计算本期应冲减或恢复的投资成本;当投资后应收股利的累积数小于或等于投资后应得净利的累积数时,若前期存有尚未恢复的投资成本,则首先将尚未恢复数额全额恢复,然后再确认投资收益。举例说明如下:

甲企业2003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C公司1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采用成本法核算。C公司于2003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2年度的现金股利100000元,C公司2003年实现净利润400000元。

2003年5月2日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投资持股比例计算的份额应冲减投资成本。

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1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10000

(1)若2004年5月1日C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00000元

应收股利=300000×10%=30000(元)

应收股利累积数=100000×10%+300000×10%

=40000(元)

投资后应得净利累积数=400000×10%=40000(元)

因应收股利累积数等于投资后应得净利累积数,所以应将原冲减的投资成本10000元恢复。

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30000

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10000

贷:投资收益40000

(2)若C公司2004年5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450000元

应收股利=450000×10%=45000(元)

应收股利累积数=100000×10%+450000×10%=55000(元)

投资后应得净利累积数=400000×10%=40000(元)

累计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为15000(55000-40000)元,因已累积冲减投资成本10000元,所以本期应冲减投资成本50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4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5000

投资收益

40000

(3)若C公司2004年5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60000元

应收股利=360000×10%=36000(元)

应收股利累积数=100000×10%+360000×10%=46(IX)(元)

投资后应得净利累积数=400000×10%=40000(元)

累计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为6000(46000-40000)元,因已累积冲减投资成本10000元,所以本期应恢复投资成本40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36000

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4000

贷:投资收益40000

(4)若2004年5月1日C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200000元

应收股利=200000×10%=20000(元)

应收股利累积数=100000×10%+20000×10%=30000(元)

投资后应得净利累积数=400000×10%=40000(元)

因应收股利累积数小于投资后应得净利累积数,所以应将原冲减的投资成本10000元恢复。注意这里只能恢复投资成本10000元,不能盲目代公式恢复投资成本200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20000

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10000

贷:投资收益

30000

4.加强练习

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试就是做题。因此,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适当地做一些典型的习题是考试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中级会计实务》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仅仅依靠记忆和自身理解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做一些典型题目可以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逐渐总结出考试的重点与规律,发现自身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顺利通过考试。

第6篇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为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效果和透明度,建立动态监控体系势在必行。常州市在动态监控体系建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很多亮点之处。同时在试运行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常州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运行动态监控的亮点之处

首先,常州市动态监控系统不是独立模式而是整合模式。在整合模式下,动态监控系统与财政业务系统融为一体,减少重复流程,节约人力和行政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常州市动态监控的范围贯穿国库集中支付流程的全过程,不仅包括事后监督,还包括事前、事中的监控。违反事前规则的操作无法保存,不会进入业务系统;违反事中规则的操作无法进入下一步,只能在当前流程处理异常后才能继续业务流程;违反事后规则,主要体现到统计分析中。监控点前置,实现从事后查账“一点”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 “多点”监督的转变,充分体现监控的“动态”性,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再次,常州市动态监控规则基本涵盖了国库集中支付的主要业务,范围较广。常州市动态监控系统规则分用款计划审核、用款申请审核、支付清算审核、公务卡使用与报销审核、政府采购计划与支付审核等共五大类监控规则。动态监控系统根据监控规则对每笔资金支付的多个流程节点判断,及时预警错误和违规行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准确、及时的使用。

二、目前动态监控设计和运行主要存在的问题

1.动态监控制度尚不完善

虽然各地区都在积极开展动态监控体系的探索,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相对统一规范的动态监控制度。在监控范围、监控内容、实施程序、纠偏措施、责任追究等方面缺乏行政法规和上级文件依据,影响了动态监控工作的有效性,一定程度束缚了动态监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2.预警规则识别功能不健全

目前监控系统运行的规则,主要通过关键字判断,功能上存在缺陷,如“笔记本电脑”的用款计划应通过政府采购系统申报,对“笔记本电脑租金”的用款计划未政府采购也触发预警规则判定异常,影响正常的支付结算。同时,监控规则判断方式过于简单化,容易被规避,如对大额提取现金有预警提示,单位通过化整为零的方法,分多日提取现金绕开监控系统,使监控系统形同虚设。对于监控过程中出现的同质错误,不能同类型归类后批量处理,逐项处理耗费大量人力成本。

3.监控规则体系不完整

虽然现在的动态监控规则已经贯穿了整个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过程,但是监控规则发现的异常主要集中在大额提取现金、大额转账等方面,属于较为直观的问题,对于精准化、智能化程度高的监控规则,如预算执行是否规范、科目是否串用、银行账户是否合规等,难以正确判断。常州市初期设计的40多个监控规则,出于谨慎性的考虑,目前实际仅启用了15个,动态监控系统的作用还不能充分发挥。

4.监控成果综合利用有待提升

目前运行的动态监控系统中只有简单的分类汇总统计数据,还没有对监控结果实现定期通报分析,动态监控与预算编制、预算考核、预算绩效、预算监督的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监控成果的综合利用不充分。

三、推进动态监控工作的思考

1.完善规章制度,强化依法行政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出台的关于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实施办法和具体工作细则等文件依据,进一步明确动态监控系统的工作流程、监控主体、监控内容、预警规则、违规处理等方面,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有法可依,确保每一笔资金的收付业务工作和动态监控异常处理工作合法合规,使动态监控系统运行有章可依、有序高效。

2.稳步推进动态监控走向深层次

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动态监控的运行规则数量,逐步将动态监控系统的范围扩大至国库集中支付的所有业务。同时,突出重点,对公众关注度较高的“三公”经费支出情况、重大民生支出项目使用情况等重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监控。提高异常事项处理的规范性,加强对相关人员业务培训,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异常事项风险等级的不同,及时、规范地处理各项异常,并落实重大违规事项处理措施,推进动态监控系统不断完善和成熟。

3.优化动态监控规则,完善系统功能

因地制宜、精心设置动态监控规则,提高监控规则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充分利用业务系统中预算指标、银行账户、资金支付等模块的数据,加强信息开发,提高动态监控系统与业务系统整合程度,优化功能设计,提高监控系统智能化水平,加强监控系统预警能力,实现动态即时、智能预警、综合分析的全方位功能。

4.加强对监控成果的综合利用

动态监控系统是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绩效、监督“四位一体”管理的关键纽带,加强监控成果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提高财政科学管理水平。首先要建立定期通报分析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事前事中有效控制和事后跟踪问效的完整体系。其次,结合预算管理目标,建立动态监控考核指标体系,促进预算管理各项具体工作的改进,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广东省财政厅. 探索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新机制[J]中国财政,2011(11):41-42

[2]纪莉莎 陈旭. 浅议构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的现实意义[J]财政监督,2014(1):44-47

第7篇

关键词:国际财务管理;跨国公司;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国际财务管理是在国际经济条件下,以跨国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等资金运动为主线,研究和揭示其财务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进入21世纪以后,跨国公司已成为促进国际贸易和进行国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浮动汇率体系的建立增加了跨国公司经营环境的不稳定性,突出了国际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发展为跨国公司投资、融资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了迎接跨国公司的竞争,我们需要系统了解国际财务学基本理论,熟练掌握跨国公司理财的基本方法。掌握和灵活运用国际财务管理对新时期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挑战,因此在本科阶段开设《国际财务管理》或类似课程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国际财务管理》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分析

根据近几年《国际财务管理》教学中的经验和对广大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调查以及与其他学校专业教师的交流,我们发现《国际财务管理》本科教学的效果并不容乐观。现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国际财务管理和实务发展和学生们的要求。其教学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方面:

(一)广大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

注册会计师考试和会计师资格考试参考书一般不涉及这部分内容,《国际财务管理》的学习对学生即将参加的各种资格考试帮助不大。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主观上重视不足,学习不求甚解。《国际财务管理》必须安排在《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之后,一般选择在第7学期开设,少数学校也会在第6学期开设。此时不少学生还准备参加公务员、研究生入学等考试,加之其他专业课程的负担亦比较重,不少学生在《国际财务管理》方面安排的时间和精力不够,课前往往缺乏充分的预习和准备,课后又不能认真查找资料和文献,那学习效果自然就很难达到教学要求。尚有少数学生临近毕业,学习自觉性不够,甚至出现旷课现象,这也导致《国际财务管理》教学效果不佳。

(二)部分教师缺乏学术交流和积累,难以完全胜任教学需要

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国际财务管理》的教学难度明显较大,讲好这门课,需要较长时间的知识积累以及实践和教学经验。除那些重点大学和财经院校以外,一般院校往往缺乏国际财务管理方面的学术带头人,任课教师之间常常也缺乏交流和沟通。会计教师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在跨国公司的兼职机会很少,能到海外访学的机会更少。单个教师也很少能对国际财务管理的各个领域都非常熟悉,从而很难组织起生动、高效的课堂教学。该课程往往又没有习题和试题库,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安排、作业和出卷工作等带来很大不便。现阶段,各学校的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建设资金主要集中于《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开课较多的课程。不少老师知难而退,不愿意主动承担《国际财务管理》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难以把握,传统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学生要求

在讲授《国际财务管理》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国际金融、国际税收等内容。部分内容会与先修课程存在一定的重复和冲突,如何进行取舍和安排,讲解的具体深度都很难把握。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照本宣科的感觉,在课堂听讲过程中产生厌烦心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相关的教材及出版社几乎不提供PPT、幻灯片、习题集和教师用书等教学辅助材料。任课老师在短时间内很难完成教学所需的所有资料,更难找到合理的案例。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如果老师提供课件,全部打印成册的代价很大,一些学生无力承受。部分学生上课不愿记笔记,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如果教师觉得学生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不尊重,担心学生将课件等通过网络传播,因而不提供课件和教学资源。这时,很多学生上课时又疲于记笔记,而忽略了课堂听讲和理解,学习效果也很难保证。

(四)现有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国外的国际财务管理教材中,以夏皮罗等人为首的美国财务学家们编制了各种国际财务管理教材,这些教材理论体系较为完善、内容复杂,多次修订也说明了它们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这些教材全面描述了国际财务管理的内容,教材体系庞杂,内容难度较大。大学本科学生直接运用外文教材,学习难度大、负担重,学生们很难真正理解所讲内容,给教师授课也带来很大的不便。

国内教材大多借鉴西方教材的框架体系,以跨国公司财务活动框架为基础,重点讲述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融资活动、国际财务分析等问题。国内教材与财务管理的内容重复较多,往往缺乏对当前跨国公司理财问题的深入分析。

二、改善《国际财务管理》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一)培养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是改进当前《国际财务管理》教学的关键所在。要让学生认识到开设《国际财务管理》的必要性,提高学生们的自学能力,降低《国际财务管理》的学习难度。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可以提高对有关问题和讨论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们树立学好该门课程的信心,克服学习中的畏惧心理。

(二)完善教学制度,努力提高授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

教师自身的水平和掌握程度决定了教学效果,加强对授课教师的培养已非常迫切。教师应该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加强教育的实践活动,开展多种渠道的在职和脱产培训进修。首先,鼓励教授和学术带头人认真讲授《国际财务管理》,为授课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系统学习国际财务管理。有关院校可以直接邀请知名专家和跨国公司财务人员来校开设专题报告,从而拓展师生的知识面。我们建议通过教育部举办的青年骨干教师暑期培训,集中邀请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演讲,组织广大青年教师参与学习和交流。其次,要改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应鼓励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增强教师的学术积累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对国际财务管理专题研究进行探讨,对坚持开设新课程的老师予以适当的奖励。在课程建设中,对新开课程适当倾斜。

(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国际财务管理》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能为学生增加课堂信息,方便、及时地引用相关的文献资料。运用多媒体课件还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由此出版社和作者可以联合开发课件,专门提供给任课教师,教师再根据自己的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加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和伙伴。鼓励学生在课前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以后积极参加讨论,对小组完成的小论文,可以由他们选派代表上讲台讲解,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提问,通过讨论方式增强对有关问题的理解。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走向海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注意理论联系实务,精心编写案例报告,由学生们一起参加讨论。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真正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国际财务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授课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课程安排时,对有学习兴趣的可按每周3节,详细讲解国际财务管理体系。对其他学生则可以按每周2节安排。

(四)精心选择教材,逐步完善参考资料库

少数的重点院校直接选用外文原版教材,对少数英语和专业英语扎实的学生,鼓励使用外文原版资料作为参考。图书馆和资料建设中事先征求新开课程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意见,及时充实相应的资料,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教师应该按章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而且按章提供5-6个讨论题,可由学生们按小组完成。部分文献可由教师以电子文档、打印稿等形式直接提供给学生。教师尽量将课件等提供给学生,或对课件加以精简再提供给学生,鼓励资源的共享和信息交流。当然学生只能将课件等资料用于个人学习所用,不能随意通过网络传播,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总之,只有重视财务专业学科建设和学术的积累,加强沟通和交流,通过广大师生的不懈努力,我们才能切实做好《国际财务管理》的教学工作,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的优秀毕业生。

参考文献:

1、王化成.国际财务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美)切奥尔・S.尤恩等著;苟小菊等译.国际财务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美)艾伦・C.夏皮罗著;蒋屏等译.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基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8篇

关键词:云会计;云计算;企业会计信息;应用;安全

我国会计步入信息化有大概20年,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讲,会计电算化仍然在不断改进之中。目前云计算逐渐兴起,使得云会计也逐渐出现,较之以前的会计电算化更加复杂。会计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其不仅掌管着企业的财务,而且对于企业的发展投资预算等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小型企业,由于其资金有限,会计专业人员的知识不足,使得会计信息化受到严重抑制。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兴起的云会计进行相应介绍,探讨云会计在中小型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云会计在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信息化转变中的安全性问题。

一、云会计相应介绍

Google的首席执行官在搜索引擎大会上提出了“云计算”概念,此概念使得以前的单个系统、单个电脑逐渐融合,变成了一个网络的分支。云计算平台按照动态布置、配置、重新配置以及取消服务等,使得云计算在服务中不断以模拟的虚拟服务器作为基础。高级的云计算服务通常包含了其他的计算资源,例如网络设备、其他安全设备以及防火墙等,云计算在应用方面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扩展访问程序。另外云应用则是大规模的使用数据中心数据以及强化服务器性能来促进网络运行]。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来访问云资源,但是其仅仅是能够访问一个应用程序,当前所提到的云计算其主要是在信息技术上实现的一种网上交互,通过网络来获得所需资源,其中包含了平台、硬件和软件。

云计算在发展时具有其基本特征,分别为云计算的基本特征、云计算的服务模型、云计算模型。其中云计算的服务模型主要分为了三个,云计算主要包含了平台级服务、基础设施级服务,以及软件层服务,所谓的基础设施级服务主要是将数据库、信息系统等当作基础设备集成,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服务。而平台级服务则是将软件开发作为一种平台服务模式,逐渐实现网上数据交互。软件级服务则是指供应商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用户不再进行软件购买,租用的供应商则是通过软件来进行信息管理,以此来实现会计信息化。云计算的基本特征:首先,按需进行自动服务,这需要视客户的需要按照服务供需能力提供,可以从单方面向客户提供相应的计算能力。其次,广泛的网络访问。可以采用多种客户端平台进行网络访问服务,例如可以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进行网络访问。然后则是资源共享,云计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资源多,且可以通过云服务端来实现资源共享,在此过程中云端通过模拟多个客户来提供相应的服务。最后,云计算可以实现快速可伸缩,其具有可伸缩性以及快速的服务能力,这种能力从服务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来看是无限的,客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获取服务。

二、云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优势分析

对于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的资金、人才以及信息化条件等造成了其瓶颈问题,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小型企业越来越清晰认识到会计信息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前的云会计在中小型企业的应用中存在着下面几点优势:

1.降低会计信息化成本

中小型企业在会计信息化的前期由于服务器的规模不大,造成了其运行机制不灵活,升级速度和升级的扩展性较差,企业信息化主要集中为企业财务、采购、销售等几个部门的信息。为了保障企业运行信息的准确和通畅,云会计的出现正好解决了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的成本问题。中小型企业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不断来获取云端服务,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中小型企业的会计运算支付,对于软件产品的购置和后期产品维护费用和升级等大大地削减了成本。

2.满足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化扩展要求

云会计服务的供应商所提供的是软件服务、专业优化服务,由于供应商提供的会计信息化服务,需要有专业的更新,同时需要应用最新的技术,在满足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可有效降低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另外云会计其主要依据平台还是云计算,因此为了确保中小型企业在云计算上的核心财务信息可以动态变化,这样才能够满足中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由于云计算技术应用使得会计不断发展,企业在业务方面依然享受有云会计信息化,这增强了会计信息化的使用价值。

3.提升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效率

由于传统的会计属于手工会计,往往都是通过财务报表形式来记录账单,会计信息化势必会大大推动会计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有效的简化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云会计的使用需要获得专业的技术支持,需要从服务商处获得信息技术保障,如此一来供应商的团队在设计信息化软件的时候,需要考虑软件更新、应用以及安全等问题,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咨询团队,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云会计的实现和应用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会计的工作效率,使得会计工作不再是企业的繁杂工作,而是一份效率简洁的工作。

4.云会计促进中小型企业全面集成化

云会计在中小型企业中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动态调整,以满足当前企业规模快速增长需求。云会计在中小型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中小型企业具有小而全的特征,在此过程中需要与企业、银行、税务、供应商以及客户机等联络。云会计可以在网络下实现电子商务、银行对账、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用户信息集成。

三、云会计在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中的应用问题

1.中小型企业的观念问题

中小型企业都基本具有较强的控制欲,相比大型企业而言,中小型企业更加不愿意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虽然中小型企业的数据管理比大型企业数据管理要少得多,但是这些数据都是中小企业的命脉和根本,一旦失去或泄露,对企业的打击尤其严重,所以他们不希望有人破坏或篡改他们的核心数据或资料。再加上目前的社会普遍存在着诚信危机,使得很多中小企业更加不愿意将关乎自身企业生死的客户数据、财务数据等存储在他们的服务器中,这种现状和云计算模式免安装软件,并且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云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存储和业务处理的观念不符。

2.云会计供应商技术问题

云计算模式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扩展性很强,云会计供应商通过规模化经济与专业化的途径使软件服务的成本进一步的降低,再依靠大量的客户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客户的累积和形成主要依赖于云会计供应商提供的高质量、高安全性的软件服务,如果针对中小型企业,制作出符合中小型企业实际需求的会计信息系统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充分地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由于云计算会计系统不同于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云会计供应商需要大量的用户使用他们的服务以满足自身发展,所以在选择上云会计供应商为了满足不同区域、不同业务需求、不同地域的企业的实际需求,其扩展性、灵活性以及适应性要求极高,这就对云会计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3.云会计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安全问题

由于云会计模式和传统企业会计信息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很有可能出现多家企业共用一朵云来储存企业的会计信息的现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会计信息或数据一直都是企业的核心机密,这些企业当然也不愿意会计信息被人窃取或破坏,使得很多的中小企业担心使用云会计会不会受到黑客的攻击,会不会导致会计信息泄露,或者是担心共用一朵云会不会泄露给一朵云中的其他非授权的企业或人员。此外,云会计下的会计服务不仅仅包含了会计信息的储存,还包含了数据的传输、迁移、备份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安全性同样是中小企业考虑的重点。由于软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会不断的升级、维护等,加上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和扩大,业务和数据量不断扩大,使得软件的应用模块也需要不断的增加,那么数据动态调整就是必须经历的步骤。所以云会计供应商怎样保证中小企业的数据迁移、传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一直是中小企业所担心的问题。

四、云会计在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安全对策

1.加强云会计的安全防卫

云会计可以从技术上入手,以保证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存储、传输、迁移、备份的安全性。如可以通过对访问者的身份进行认证,并加强对访问者的控制,再通过密钥管理技术,对中小企业存放在云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密钥由企业的决策人员掌管,从而防止不相关的人员或者运营商窃取云中的数据信息,然后再利用虚拟体进行保护,由云会计供应商和网络安全供应商共同合作加强对虚拟机服务器的恶意软件、黑客的入侵检测,从而全力地建立起安全的虚拟网关。

2.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

在实际运用中,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安全问题中还涉及到了一类较为特殊的问题,即自身企业的授权或者非授权人员有意或者无意的错误操作引起企业的会计信息泄露或者被破坏的情况,所以为了切实避免这类情况,最大化的保证中小企业的核心利益,需要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首先规范人员的授权,企业管理人员或决策人员根据人员的职位和工作内容给予相应的权限,每个人员的账号、密码、授权、权限需要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确认并签字,严格的监控账号权限变更。同时在和云会计供应商的合作中,企业应该明确云会计供应商在一定时间中对企业的账号权限进行审阅并交由企业管理人员审阅,这样可以及时地让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全面地掌握账号的权限是否和职位以及工作内容相匹配,并且能够及时地了解到离职人员的账号是否被删除,防止离职人员泄露或篡改企业的核心信息。

3.云会计供应商加强数据的管理

为了进一步保证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云会计供应商应该做好系统数据的备份工作,除了每日正常的备份之外,还需要增加数据异地备份,从而保证系统在异常时能够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及时的恢复,以避免企业的核心数据丢失,给企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与此同时,云会计供应商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科学的数据恢复性测试体系,派遣专业的人员定期的对数据恢复进行测试,并详细地记录出测试的人员、时间、编号、过程和结果等,以作为系统出现故障时的恢复依据,最大化的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使中小企业的业务能够正常进行。

4.相关部门监督

在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针对信息化发展的特点,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并且同时做好云会计服务商的监督和评价工作。

(1)建立云会计信息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

虽然我国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发展速度较快,但是针对云计算的标准和安全法规还不完善,并没有明确地指出云计算数据信息的安全要求和指标,再加上我国的云计算技术正处于发展期,所以更需要一部完善的关于云计算的相应标准和法规,以规范我国的云服务市场,为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指导一个方向。

(2)加强云会计服务商的监督和评价

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保证中小企业的核心利益,我国在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标准和法规的基础上加强对云会计供应商的监督和评价,以筛选出诚信高、技术强、作风硬的云会计供应商,以进一步保证云会计供应商数据库的安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总结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技术迅速在人们生活中发展,其不仅是应用于人们的娱乐生活,也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日常的工作之中。会计信息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虽然存在着很多的优势,但是也不乏一些安全问题,所以这种具有双面性的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其缺点以及优点,这样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程平,周欢,杨周南等.云会计下会计信息安全问题探析[J].会计之友,2013,(26):28-31.

[2]程平,温艳好.云会计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11):121-124.

[3]程平,何雪峰.“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55-60.

[4]丁文杰.浅议云会计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安全[J].时代经贸,2013,(22):129-129.

[5]龚玉利.云会计对当代财务管理的影响之探讨[J].财经界,2013,(29):143-144.

[6]金阳.“云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3,(24):178-179.

[7]汪慧甜,胡仁昱.浅议云会计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安全[J].新会计,2012,(3):6-8.

[8]刘爽,谢武.云会计在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J].新会计,2012,(5):62-64.

[9]姚仲明.云会计: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J].新会计,2013,(8):79-79,78.

[10]云会计:会计信息化的新变革――会计+云计算=“云会计”[J].中国总会计师,2012,(7):24-28.

[11]吴仁群.云会计与云审计关系浅析[J].财务与会计,2013,(7):44.

第9篇

一、更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审计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人才培养的重点和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导向和提高大学生素质能力为出发点,一个合格人才的素质能力由知识、技能、经验组成,缺一不可。传统的审计教学目标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培养,忽略了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实践经验培养。在当今IT环境下,随着审计信息化的应用与普及,要求高等教育在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将信息化技术技能与理论知识充分结合,并应注重学生实际工作经验能力的培养。按照教育部“卓越文科人才培养计划”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根据审计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交叉学科需要融合的特性,从当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及审计行业的人才需求出发,将教学目标合理定位为: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创新的实践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宗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一)建立扎实的理论知识 审计信息化是集会计学、审计学、计算机审计软件、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于一体的交叉性、综合性、实用型学科。在知识培养上,要让学生扎实掌握审计学、会计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创新思维,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创新的实践技能 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不间断地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机审计软件的操作技能、审计信息化系统的维护技能、系统开发与二次开发技能。同时,要创新学生思维方式、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跟踪和研究学科热点及前沿问题,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丰富的实践经验 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是目前高校教育中的一块短板,而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光在校园里“闭门造车”是不行的。高等教育要以卓越文科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产学研结合,校企联合培养为手段,通过课程实习、假期实习、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工作能力,以适应用人单位对毕业大学生的经验要求,使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能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避免企业的二次培训和学习。

二、重构教学体系

围绕教学目标,按照教育部卓越文科人才培养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发展为背景,以核心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审计项目分析、审计信息系统设计和审计实践应用能力,注重知识理论,强化技能培训,突出实践经验,构建IT环境下审计信息化教学体系。包括知识教学体系、技能训练体系、经验培养体系。

(一)知识教学体系 传统的审计知识教学是基于手工环境下的审计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掌握,要求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手段在当今信息化环境下存在很大的局限。在IT环境下,由于被审计对象采用不同的会计系统软件,信息化程度不同,数据库、数据存储格式也不同,并且审计人员的审计系统软件也有许多种,审计数据的采集、转换,数据分析、疑点查找都是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系统的技术手段和技能来进行处理。因此,审计信息化教学的内容应在传统的单纯以审计理论教学为主体的内容上,加入相应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为科学系统论、计算机财务管理、Excel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数理统计等内容,并根据审计学、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专业特色,进行针对性、差异化的教学,从而使学生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审计工作和审计人才所需信息系统审计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培养既懂审计又懂信息技术且能把二者更好地融合的21世纪复合型专业审计人才。

一是要整合课程结构,形成特色的应用型审计信息化知识体系。在课程结构设置过程中要遵循由通识到专业、由基础到前沿的原则。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人文基础知识课程和审计专业知识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并要在原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整合新的教学课程,更新充实新的会计、审计和信息技术前沿知识,注重审计软件的应用和审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以适应现代审计技术的需要。整合后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模块课程、学科基础模块课程、专业知识模块课程和前沿知识模块课程四大板块。通识教育模块主要涉及高等教育人文学科的基础课程,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文化基础、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经济法、税法、企业管理等;学科基础模块涉及审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会计学基础、审计学基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审计软件技术基础、应用分析软件、高新技术与信息化发展等;专业知识模块包括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高级审计学、独立审计、内部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准则、审计法、审计软件应用、Excel在审计中的应用、审计信息系统等;前沿知识模块包括网络审计、电子商务审计、XBRL和其他前沿知识。通过课程整合,形成系统的审计信息化理论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审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水平。

二是要更新课程内容,突出信息化应用能力。在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审计软件有各种商业化审计软件和审计署开发的AO审计管理系统,审计内容从财务收支审计向绩效审计领域拓展。高校审计信息化教学内容要实现继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既要满足当前需求,又要有前瞻性,既要教授当前应用普遍的基于SQL数据库的审计信息化技术方法,又要传授如基于“云计算”、航拍技术、数据挖潜技术等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不遗余力地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方法、新思路,做到与时俱进。在教材的选取上要考虑知识的新颖性、创新性,也可以根据本校实际实践自编特色教材,也可以引进原版外文教材,实行双语教学。实验内容要突出应用性,减小验证性实验,大力增强来源于业务实际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减少单门课程的实训和设计,增加课程组模块的综合实训或设计,促使学生将点状的知识逐渐形成网状的知识领域或知识模块,培养学生对对象进行系统分析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技能训练体系 实践职业技能是把实际操作技能作为一种素质来培养,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的。主要包括知识和技能程度、专精度和熟练程度等几个方面内容。旨在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熟练运用程度,着力提高审计实践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是实验。主要在校内实验室进行,包括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技能实验和综合实验。学科基础实验包括基础会计实务训练、财务会计实务训练、财务软件应用训练等,在手工环境和会计软件环境下对企业会计凭证填制、审核、记账、报表编制进行训练,为审计提供审计对象;专业基础实验包括独立审计实务训练、经济效益审计实务训练、内部审计实务训练,对审计业务的实施与开展设计审计流程,选取合理的审计方法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审计和循环经济业务的实质性审计;专业技能实验包括审计信息化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审计软件的应用训练,电子商务审计训练、网络审计训练等,利用计算机审计软件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和网络环境下的经济业务进行审计;综合实验以企业一个完整的会计期间正常生产经营发生的业务为实验资料进行综合审计业务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独立开展项目审计的能力。

二是实训。实训是对学生包括单项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的训练,也包括职业岗位实践训练,主要在实训基地进行。通过各种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事审计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技术应用能力,包括审计软件实际操作能力、审计信息系统维护能力、审计项目处理应变能力,也包括领会指令能力、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应用计算能力和其他相关能力。

学生通过职业技能训练,加强了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有助于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经验培养体系 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一块短板。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在就业时大大降低了竞争能力。如何保证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走入社会可以直接上岗,没有明显的过渡期,满足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实践经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素质能力提升。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兼任学生会工作等增强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开展班会、联欢会、才艺展示等活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举办相关讲座、开展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知识竞赛等增强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参加竞赛、沙盘对抗赛、撰写调查报告等形式锻炼项目运营能力。

二是实践经验培养。通过社会考察、假期三下乡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实践,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需求,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邀请业绩突出的校友回校作报告、介绍经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需要,汲取校友的成功经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通过产学研结合,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实战工作经验。一方面,高校请审计资深技术人员或市场人员来校给学生做报告,面对面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在审计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带领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到审计信息化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和实习,使学生对实体有一个清晰的观念,提高实战工作能力。

三、提升教学平台

传统的教学平台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本教案”的教学课堂,主要是靠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勾重点、学生做笔记的单向式传统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一般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或许不大,但在审计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内容多元化、软件功能复杂化、审计对象数字化、审计手段灵活化、审计判断主观化,仅通过课堂理论讲授没有信息技术的感官刺激,或单纯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会使学生走马观花,教学效果无法保证。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现代信息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加强平台的网络课程建设和审计信息化软件技术的应用,全方位地传播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保证教学效果,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一)建设审计信息化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 借助IT技术,依托高校校园网络平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建设审计信息化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平善课程教学计划建设、教学大纲建设、教学课件建设、教学习题建设、课外阅读资料建设以及审计练习软件建设和其他辅助学习内容建设。课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自主练习、自主实验和交流互动的立体教学系统。

(二)通过信息化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教学 平台具有全面集成、在线管理的特点。老师随时在能联网的地方就可以备课上传、通过视频讲课、完成教材内容的、布置作业、试卷设置和答疑、公告管理等教学活动。学生也可以随时在能联网的地方进行视频学习、浏览课件、整理课堂笔记、轻松复习、进行在线测试、提问交流等学习活动。网上教学过程的这种交互体现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使学生获得教学指导、疑难解答,教师获得教学建议等,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协作学习,教师之间的交互可以集体备课,进行教学研究。网络辅助教学系统不受地点、空间、时间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更好地满足了老师和学生教与学的需求,实现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学生轻松愉快的协同学习。

四、创新教学方式

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社会实践性决定了社会必然是学校实践教学的必不可少的场所。因此,建立良好的校企“双赢”合作机制,实行校企合作办学是建立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学校与企业双课程模式的建立、聘请企业专业人员上课堂、开放性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式,将学校的实践教学与管理纳入到整个社会中。

(一)实施学校与企业双课程模式教学 在教学课程、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过程中,要对企业进行广泛的调研,了解当前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和具体要求,邀请来自审计实务工作一线的专业人士参与研讨,确定课程设置的社会和行业可行性,确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规格和社会服务面向,科学制定教学课程。对于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课程可以安排在校企合作或实训基地的企业中教学,由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共同教授知识和技能。一方面使学生有一个实体感受,更能有效地接受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并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接轨;另一方面使教师在教中学、学中教,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聘请企业专业人员进课堂 闭门造车终究塑造不出高素质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聘请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优秀审计师、注册会计师,特别是校外实训基地的优秀专业技能人士为实习指导教师,对业务性、实践操作性强的审计软件应用课程和其他实践课程进行指导。每一学期至少聘请上述人士进行一次课程兼职教学,讲经验、讲技能,以此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训效果。

(三)建设开放性师资队伍 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进行高等教育的根本。要积极合作进行双师型师资培养工作,有计划地选派专业课教师到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学习提高。新进教师必须在企业实践锻炼半年以上,青年教师每学年的实践锻炼应不少于2周。把教师“到企业、下车间”作为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重要的是要形成教师定期进行实践锻炼的机制。

审计信息化人才是时下社会急需人才,人才培养是一个紧迫而系统的工程,人才培养方的高校只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更新完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培养出高质量的21世纪审计信息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世林:《论我国审计人才需求和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2]吕新民、张金城:《会计审计学专业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教学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第10期。

第10篇

关键词:会计教育目标 会计教育方法 教学设施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会计改革,会计改革是指原来的会计观念、理论、制度和方法,由于经济体制改革而不相适应所作的相应的改革。它对会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教育改革的深化势在必行。如何培养适应于社会的高质量会计人才,已成为会计教育界面临的核心课题。

一、我国会计教育学历层次及其相应培养目标的回顾与思考

(一)大中专会计教育目标以前大学是为计划经济培养人才,当教育的服务对象转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需要重新明确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会计教育目标有所不同。目前,我国会计高等教育的层次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陈少华,1996;李心合,1998;刘永泽等,2004)。其中刘永泽(2004)指出将我国逐步取消中专教育的前提下,高等职业教育开始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为企业培养更多更适用的会计人才,满足企业的日常会计工作需要。当经济体制从中央集权型下解脱出来,经济活动的商品性和受市场调节的特性引起人们重视,从而长期受冷落的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积极作用也逐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刘峰,1986)。改革之初,中专会计教育目标定位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等财务会计人才(李心合,1998)。随着市场竞争的急剧,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学历层次要求明显提高,我国逐步取消中专教育,相应在此基础产生高等职业教育开始担负中专会计教育目标,原来大专会计教育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独立从事会计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李心合,1998),其教育目标为专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育侧重于会计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的初级会计人员(陈少华,1996)。对于专科包括高职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一阶段的培养没有必要分层次进行(刘永泽,2004)。

(二)本科会计教育目标随着市场对会计本科生需求的变化,其会计教育目标定位也随着变化。对其目标回顾结论是专才教育、通才教育、专才加通才教育、通才教育。它的变化符合分阶段、分层次会计教育目标的观念(刘永泽,2004)。在不同行业体制、规则尚未打破的情况下,对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应该是专才教育。1978年高等学校恢复会计专业以后,1979年修订的会计专业教学方案将教育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财务会计及教学科研专门人才。20世纪80年代初,财政部推行会计本科教育改革时,中南财经大学所确立的教育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同时兼顾有关教学及科研方面的需要,完成会计师的基本训练的财务与会计专门人才;上海财经大学(原为上海财经学院)所确立的教育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会计学高级专门人才,要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胜任会计、会计教学和会计科研工作(张为国,1993;葛家澍等,1998)。会计教育目标摆脱了传统行业观念的束缚,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育研究工作德才兼备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上述基本观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即本科会计教育目标为“三位一体”,即学术型和应用型并重(李心合,1998)。葛家澍(1993)指出,由于我国经济建设与会计改革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会计教育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会计正向国际惯例接轨的新趋势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在《两则》颁发后,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差别都以大为缩小,会计基础理论及基础方法将贯穿于各种行业企业中,学生凭借见识的理论基础,在毕业后经过不长时间的实践,完全可以胜任各种行业、所有制企业会计主管(朱小平等,1995)。一些原先属于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会逐渐转化为普及性知识,本科生步人社会时所必备的基本常识会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扩充,这是一个基础趋势(王光远等,1997)。随后实行“并轨”制的高等院校竞相扩招,渐演化为“无会计专业不成大学,无大学无会计专业”(刘永泽等,2004)的局面。文辅相(1996)提出我国本科高等教育目标应作战略调整,李心合等(1998)在第三次会计教育改革研讨会提出本科会计通才教育目标,具体体现为应用型、通用型、外向型以及在此基础上增加开拓型(傅磊,1994)的高级会计人才。但在人才培养问题上,通用性程度的高低也离不开对人才市场竞争状况的合理把握(王光远等,1999)。目前中国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符合本科会计通才教育,按国际界的说法,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英才教育”阶段。中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病因仍在于社会缺乏公平竞争机制,依据1996年统计数据,中国国民接受高等教育(含专科教育)的比率不足3%。吴敬琏在接受采访时更是说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现象的出现和外部环境有很大关系,我们现在合格人才不是多了,而是紧缺”。笔者认为,除了社会缺乏公平竞争机制的弊病外,还有高等院校的盲目扩招,导致学校师资数量、质量以及学校教学设置达不上培养合格会计教学要求。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企业界现阶段对会计人才能力要求一栏中,有90%的单位选择了实际操作能力,其中40%的单位愿意向社会公开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不少学者(朱小平等,1995;葛家澍等,1998;阎达五等,1998;李心合,1998)先后通过调查研究或规范研究对就业导向问题作了论证分析,其所形成的理论见解大同小异,可概述为会计本科生的就业导向主要应针对实务工作需要,同时兼顾学校的教学工作需要。王光远等(1999)会计本科教育转向通才教育的时机可能还不够成熟。2l世纪需要的高级会计人才应同时具备多项综合能力、精深和广博的知识以及心理素质和承受力。因此,21世纪初期会计本科生培养成通才基础的专才(王光远等,1999)。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跨国公司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将增加对高新技术及熟悉世界贸易规则的金融、管理、贸易、法律、会计等方面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需要(刘永泽等,2004)。同时加速人才就业公平竞争机制逐步建立,不断提升各类高等院校自身素质和培养具备通用知识、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会计^、才能力,同时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普及化教育,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目标由“通才+专才”的教育,最终转变为通才教育,这是―个基本趋势(朱小平等,1995)。

(三)研究生会计教育目标对于会计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将取决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结构以及会计硕士教育在我国会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会计总是为了适应一定时期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迈克尔・查特菲尔德陇(1989)曾经说过“会计的发展是反

映性的”。因此,经济体制的转轨必然产生大量会计问题,而解决目前会计问题,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于未来,充分预计会计改革给会计教育造成的冲击及影响,对会计理论发展可能引起的会计实务变化研究,应该“超前”不能“滞后”,理论具有“前展性”才能指导实践(朱小平等,1995)。社会对会计硕士生教育目标是专才教育(李心合,1998)。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提高,研究生教育规模应有较大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要净化本科会计教育目标,在功能上退位到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上来(李心合,1998)。会计硕士的教育目标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理论、科研型转向综合应型(李心合,1998;傅磊,1994;刘永泽等,2004)。对于研究生自身来讲,视自身素质来确定是应用型、科研型还是二者皆备,同时根据我国不同高校在经济地域上的特点以及自身会计教育资源优势与特色,在会计人才培养市场上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满足全社会对不同类型、不同能力、不同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孟焰等,2007)。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是多元化,会计硕士教育应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如果有潜力继续深造的可以作为研究型人才培养,让其考取博士研究生或从事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刘永泽等,2004)。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已实现高度信息化、网络化,因此,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的学习上(许永斌,1999)。具有应用型、学术型的分阶段、分目标研究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刘永泽等,2004)。关于博士研究生等会计教育目标,应该是学术型人才或研究型人才。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对会计博士生要求也不断发生变化,以前会计博士生教育目标的主流观点是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有对本学位发展做出个人贡献的能力。其中北京大学会计博士的培养目标是会计学(含财务与审计)领域的研究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提出博士培养目标是创新知识、博大精深;上海财经大学孙铮教授提出博士生的培养重点是学术创新,博士生阶段应培养能够进行学术创新的人才,同时还提出博士生培养目标应根据地区、学校性质不同有所区别。因此上海财经大学根据自身地理位置和学校性质将会计博士目标定为能够进行学术创新的人才,应向国际学术标准冲刺;娄尔行等(1996)认为,博士生应当是会计学科的国家队队员,应达到国际水平,有能力在国际论坛上占有一定地位。随着我国全球化程度提高,会计学博士生教育培养目标在学术型或研究型前提下,对学术或研究的内涵要求越高、越国际化(许家林,2004)。博士生培养要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然而我国博士生规模超过美国,所培养的博士一半以上选择从政,博士生的研究能力不断下降。因此树立会计博士教育目标容易,但实现其目标仍需要探索。上述分别回顾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会计教育目标,那么对于成人高等会计教育以及继续会计教育(李洪斌等,2000,秦荣生等,2000)培养目标,一般来说,没有多大变化,即培养适时初级型的专用会计人才。

二、我国会计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回顾与思考

(一)非研究生阶段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会计教育改革也表现在会计课程体系变化上。在第三次(1988)会计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上代表发出“改革课程体系,发展通才教育”的呼吁,提倡会计本科生应构建“金字塔”式而非“豆芽菜”式的知识结构,并成为应用型和通用型人才。要突破我国会计学科陈旧体系,建立新的学科,拓展会计研究领域,是会计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刘峰,1986)。以“新五门”替代“老四门”,其中上海财经大学采用“新五门”核心专业课和五门一般专业课及五门选修专门课,形成了从基础开始,由浅入深比较完备的新学科体系,克服旧课程体系缺陷基础上力求反映现代会计学新成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新五门”基础上指定选修课,任务选修课相互配合组成新的会计学课体系。它根据我国国情,发扬我国财会工作传统经验,吸收外国的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充实提高各门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基本上消除旧体系的弊端。天津财经院校建立了会计实验室,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学生到厂矿单位“实习难”的问题。湖南财经学院的代表提出按会计对象的经济内容设置学科,核心专业课应该设置“会计核算基础”、“资金会计”、“成本会计”、“责任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学”等六门。上述典型课改体系,以“专才教育”作为本科会计教育目标来反映了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专科和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大体相同,对专科生来讲,教材内容更侧重实际能力培养,而对本科来讲在扎实会计理论基础上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式人才,即“三位一体”的会计人才(李心合,1998)。第三次(1988)会计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也集中讨论有关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因企业普遍实行了承办经营,长期脱产成人教育学习受到极大限制,这种新情况使成人会计教育的办学形式发生了进一步变化。部分代表建议取消三年制大专班,但成人高校与普通高校“双轨制”的格局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其中两年制“财会大专班”的课程设置包括五门基础课、七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六门选修课。一年制“专业证书班”的课程设置十门课。总会计师岗位培训班的课程设置四门课题和九个专题讲座。当然成人高校的会计课程设置不搞大而全,应提供小批量、多品种,根据需求灵活地进行“拼盘”,以适应各类班级不同需求,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在《两则》的颁布施行后,第三会计教育改革组研讨会(1993)的各大学院校代表分别讨论了适应新经济形式的课程体系重构和教材更新,其中上海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湖南财经学院、北京商学院等财经院校课程体系设置比较典型。代表们普遍认为由上海财经大学提出七门核心专业课的体系较为合理。认为如果能加强法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市场等方面的配套课程,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满足市场经济需求。从课程体系设置与要求来看,按照通才教育的会计教育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并且取消了国际会计、审计二个专业,合并为一个口径宽广的大会计专业,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通才”。随着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考试经常化、制度化,CPA专业应侧重审计的理论与实务,开设包括审计学、绩效审计、财务审计、审计案例等课程,同时要加入管理咨询、资产评估、税法、公司法等课程(朱小平等,1995)。目前我国部分院校在会计专业下开设CPA方向专业,培养学生应该具备J顺利通过CPA资格考试的能力,在原会计本科课程系上侧重审计实务教程。大中专会计课程体系设置也是参考本科会计课程体系设置,在内容上重视实际应用能力。对会计教育目标回顾来看,此历史阶段(特别前期)会计教育目标应该是“通才+专才”更为符合实际市场需求。因此课程体系设置也还存在一些弊端,对此张为国(1993)、朱小平等(1995)、荆新等(2002)分别对本科课程设置提出自己看法。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些弊端更为显现,孟焰(2007)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得出课程设置结构不尽合理。我

国会计学主干课程设置已基本上与西方国家接近,但从会计专业整个课程体系分析,专业课比重过重,基础不扎实,知识结构不合理等现象还比较突出。林志军等(2004)通过研究我国会计教育知识及技能要素的发展发现,我国会计教育的知识结构仍然较为狭窄,具体表现在跨专业学科知识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此外,对技能的培养方面也相对薄弱。因此课程体系重构显得十分必要。林志军等(2004)通过采访提出会计教育应重视那些专业课程、技能课程的知识传授。荆新等(2002)根据现代教育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要求,结合新世纪对会计人才的新要求,依据会计主体的理论重新设置财务会计学课程体系。陆正飞(1999)提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等课程设置要求。胡奕明(1997)提出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关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的设想。

(二)研究生阶段关于会计硕士生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依据会计硕士生教育目标要求。我国会计硕士生按不同专业方面进行培养,随着教学规则和教学质量逐渐提高,会计硕士生的课程体系设置及相应教材编撰经历了逐渐完善的过程。在科研型教育目标培养会计硕士生阶段,许多硕士点没有教材,由导师自己编制专题来给研究生上课。随着会计硕士教育规模发展,编撰研究生教材应尽量统一规范,建立一套较系统的教材体系。由于教材要包含不同专业方向,研究生会计专业教材与本科生的最大区别要体现在广博专精上(孙铮,1996)。因此孙铮(1996)提出,会计专业研究生教材至少可编撰四本:会计理论研究、财务会计研究、管理会计研究、国际会计研究。娄尔行等(1996)提出,会计专业的硕士生不问其研究方法,一般均开设公共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于专业课教材可以分为财务会计研究、管理会计研究、审计研究、国际会计研究和会计理论若干册。为了突出专业方向,研究生教材应当是专题式的,不能平铺直取,过分强调教材的完整性。当然对于教材撰写其他学者提出了专著式写法,选编论文集或前两者有机结合,它们各有优缺点,视编者情况而定。随着会计学专业硕士招生规模扩大和办学质量提高,对会计专业硕士课题要求更为规范,为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科研型、应用型人才的多种需求,可由原来三年或二年半学制转为二年学制。会计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应首先增加学位课题,其次在专业必修课中应增加各研究方向都必修的课程,以扩大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面,最后在学位课题中增加一些相关学科的课程,当然基础教育也不应忽视。在我国加入WTO,人才市场不断细分的时代,对会计专业硕士需求从科研型向科研型与应用型转化(刘永泽等,2004)。由于会计专业硕士生教育规模、教学质量以及导师质量尚未达到分流(科研型与应用型)要求,分专业方向教学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区别不大,主要依靠硕士生导师因材施教。为了使我国高校在会计前沿课程教学与国际会计教学有着较多的接轨,会计实证教学的课程可以适当采用国外相关教材。付磊等(2006)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被视为会计专业传统核心能力的会计、审计知识与技能被排在了会计实证研究能力后面,因此会计实证教学的课程应该给予重视。会计硕士生课程设置要依据科研型、应用型的不同教育目标来分设,在机会成熟时期可以仿效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形式,通过全国联考形式来招收应用型会计硕士生,以不同院校各自研究特色来招收相关的科研型会计硕士生,这样使不同类型会计硕士生的教学课程设置更为合理规范。关于会计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教学课程体系设置,要依据专才教育目标而定。我国会计专业博士研究方向在不同院校有不同研究领域且具有不同特色。娄尔行等(1996)提出,无论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均应以专著和论文集为教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会计专业硕士生教育目标由研究型教育转化为应用型教育和研究型教育两个层次(刘永泽等,2004),我国研究型博士生教育已到了改革迫不及待的程度,张为国等(1999)指出其中原因并将学制分为课程阶段和论文阶段,在课程阶段安排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和相关经济、管理学科的课程。其中经济、管理学科可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采用辅修方式。对博士生教材编辑要求,张为国等(1999)提出教材应囊括各家之言,集各家主观点,按照国家教学大纲标准,开列充分阅读材料目录,有利于学生吸收更多思想来奠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目前各博士点现有教师难以高质量的完成当代会计研究的教学任务,目前应在注重会计研究理论的本土化前提下,借鉴国外或与聘请国外专家学者组成团队来完成博士生教材编撰,按不同研究方向来设置博士生教学的课程体系。为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与国际博士教育市场“接轨”并占有一席之位的博士,全国会计学研究生导师联谊会(2002)的与会代表提出博士生课程由五部分组成,但不同大学对博士生课程的数量要求有较大差异,并讨论了如何划分博士授课内容与硕士授课内容的区别。其中西南财经大学郭复初认为,硕士课程应“专”,博士应“宽”;有的教授认为博士生课程应以介绍研究国外前沿问题为主;还有的认为,博士课可围绕课题研究内容进行。博士生课程体系不可能“一刀切”,保持各自课程体系特色,有利于学术争鸣,提升学术质量,但在博士生培养目标相同前提下,各个博士点在博士班课程体系设置上有必要的遵循一定原则。

三、会计教学方法及教学配套设施回顾与思考

第11篇

姓名:李华军,网名:先锋,1971年5月生,硕士,注册会计师。

入市时间:1993年

投资风格:对价值成长股进行趋势投资。

操盘感语:投资,是买公司,不是买指数。

江苏国泰开始 建立成长股趋势投资模型

自2009年8月以来,大盘距2007年6124点的高度还差一大半,为什么一些股票已迅速收复“失地”并创出历史新高?高成长股卓越的市场表现给李华军以重要启迪。走过“迷茫”,李华军开始建立自己的成长股趋势投资模型。千曲万折的探索之路是艰难的,他真正建立自己的成长股趋势投资模型,是到对江苏国泰(002091)的成功操作开始的。

这要从他关注锂电池的一则故事讲起。

2008年国庆,他的一个大学同学从美国回来到深圳出差。那位同学读完博士后就留在美国搞锂电池的研究,这次回国是去深圳一家化工厂谈技术合作。期间,李华军了解到,由于锂电池近年畅销,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目前国内需求很旺盛,但因技术难度大,要求高,国内能生产的企业很少,还需要进口。国内生产量最大的是江苏华荣公司,占了近三分之一的市场。华荣公司是个什么公司?在国内上市了吗?李华军听后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在详谈中,李华军了解到,华荣公司并没有上市,不过他的母公司江苏国泰在中小板上市了。江苏国泰,李华军记住了这个公司。

李华军开始对江苏国泰进行深入研究。他发现江苏国泰业务主要分为外贸和化工两块,外贸业务比较稳定,没太多亮点,但公司控股的子公司所从事的锂电池业务却是潜力广阔,其利润预计占到2008年公司净利润的40%。公司生产的电解液主要面向中高端客户,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的电池中有较大的市场,未来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产业的发展将带动锂电池电解液行业实现一个新的跨越,也为公司该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想象空间,2007年年产量为2490吨,已达到世界第二的水平,预计2008年、2009年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增长有望超过50%。

继而,他对锂电池整个行业发展的优势及江苏国泰的走势进行了一番细致的研判。1、锂电池由于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重量轻)、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优点,正在逐步取代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唯一的缺点是成本稍高。2、江苏国泰业绩不算差,按2008年4月26日10送5除权后算,2007年每股收益0.33元,电解液业务近几年成长速度很快,的确很有前途。不过,它的股价当时的表现也和大盘一样很不好,还在下跌中。有了万科割肉的教训,他决定先关注它。

2008年10月16日江苏国泰创下3.9元的低点后,随大盘进行了一波反弹行情。这时,李华军看到投资机会到了。他在2008年11月7日该股放量突破时以4.65元的价格买入。之后,股价反弹到2008年11月17日的6.18元后开始调整,考虑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大盘都不明朗,李华军在6元开始减仓。

2008年12月2日,江苏国泰再次放出巨量向上冲击前次高点,比5日均量高2倍,于是他当天果断加仓。

他当时的持有和卖出原则是:1、持有到业绩高成长被市场认可后卖出,这一般要等到年报或者季报披露或者消息明朗。2、股价大幅上升后出现技术上的破位下跌须卖出。

随后的两个月内,江苏国泰无视大盘的涨跌,沿10日线一路飙升,最高到2009年2月13日的16.98元。2009年2月17日,江苏国泰出现第二个放量阴线跌破10日线,表明破位下跌确定,李华军以15.5元的价格全部卖出。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获利250%(见图1)。随后,江苏国泰最低调整到12.3元,但随着高成长性被市场认可,后面几个月也一直呈现上涨态势。江苏国泰2008年年报显示,它当年净利润增长了52%。

总结对江苏国泰的成功操作,李华军说,关键是做到两点:1、对其高成长性的提前挖掘和坚持;2、选择了合适的时机买入和持有,在其调整后放量突破时买入,既提高了操作效率又回避了可能的看错风险。至于获利两倍,这还要感谢市场的错杀,将一只好股票以这么便宜的价格给到了我。

高成长股共性:新高之后有更高

江苏国泰的成功操作,给了李华军以深刻的启迪:股票市场投资的真谛,就在于着力寻找伟大的公司,挖掘有巨大上涨空间的潜力股。

在接下来的日子,股市中的运行现象,恰恰应验了这一点:2009年大盘的反弹最高到了3478点,离2007年的高点6124点还有一倍的距离时就停止了。但是,尽管如此,却有很多股票收复了2007年以来的大部分失地甚至创了历史新高,如江苏国泰(002091)、东方雨虹(002271)、华东数控(002248)、川大智胜(002253)、登海种业(002041)等。研究这些股票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业绩优良,行业空间大,成长性好,同时属于小市值公司。

他再度审视自己曾操作过但没能守住的飙涨龙头股苏宁电器:从2004年7月上市的30元,期间大盘跌宕起伏,它却一路上行,到2009年的8月股价已高达900元(复权价),涨了足足30倍。由此看来,高成长的好公司回报率是惊人的。

“但实际操作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怎么才能筛选到真正的高成长股?”采访中,我问李华军。

“很多股票都有可能是成长股,而最终能如预期成长的股票是少数。”李华军回答说,“成长股和大多数股票一样,其股价大多时间也是怀疑,迷惘和犹豫中跌宕起伏。经过千锤百炼后,真正的成长股慢慢就浮出了水面。”

“那么,成长股有什么特点可以识别?”我又问。

“我以为,真正的高成长股票应该是能不断创新高的股票。”李华军说,“股票在创新高或者准备创新高说明它上升动能很足,也暗示了它基本面良好,符合预期。技术走势这时可帮助投资者筛选股票,投资者有了前期对公司基本面深刻的研究,再经由市场先生千锤百炼后的选择,判断一只真正的成长股的准确性就大大提高了。当技术上再出现突破性的买点时,获利的概率必将超过80%。”

“你买进万邦达时,股价已高达96元多了,你真是胆大,这对许多投资者来说,这么高的价格追时买入,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我听着他追逐成长股的故事,对他的一些“冒险”行为有点不解。

“股价固然有高低价之分,但我买股票看重的是它的质,看它值不值这个价?根据我的测算,我买入万邦达时虽然它的股价已接近百元,在一般人眼里,都是‘天价’了,可我经过对这家公司的仔细研判,我认为它当时的价格,仍有很大的上涨空间。所以,这是我敢在那么高的价位买入的最主要原因。”李华军回答道,“后来,它果然最高涨到了150元,也证明了好股票新高之后有更高这一重要特征。美国投资大师欧奈尔有这样一句话:股票创新高也是一种新发展。根据调查,有98%的投资人在股价创新高时,都不敢进场买进股票,因为他们担心股价已经涨得过高。其实,股市有一种特性,即看来涨得过高的股票还会继续上扬,而跌到接近谷底的股票可能还会继续下滑。”

李华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经由多年的磨砺和苦苦探索,他终于在2009年确定了自己的投资原则:强势高成长股票的突破买入,判断错误时坚决止损。

价值成长股趋势投资法的关键

采访中,我对他建立的价值成长股的趋势投资法,还提出了几个相关问题,他一一进行了回答。

为何选择成长性较高的中小盘股?

从投资标的的选择角度看,目前我国已经开始运行新一轮经济周期,起点应该是从2009年算起,将是以消费与新兴产业为经济引擎,大盘蓝筹股反映的是上轮经济周期的中坚产业。现在,经济周期本身的运行规律,必然迫使经济转型不可逆转,产业扶持政策、市场开放、制度优化、增长模式的转变、进口替代、消费升级等,都为中小企业成长提供快速发展的空间。因此,大盘蓝筹估值跌破历史低位是必然,而具有广阔成长空间的中小企业才是未来的投资重点。

为何买入后不一直持有高成长的股票?

因为虽然投资高成长的股票可能带来高回报,但同时它们都具有高风险。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成长性股票的规模一般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环境的变化会给业绩带来较大波动,从而引发股价的大幅波动。作过的汉王科技,也曾给我带来较好的回报,我当时买它是因为看好它在电子书这个新兴市场中的发展前景。不过后来由于其它强大竞争者参与到电子书行业中,尤其是苹果推出了IPAD,它的竞争优势未能再保持,已经难以再续高增长了,股价自然也一落千丈。

(2)投资者给予成长股的估值受市场情绪影响较大。在业绩增长确定以前,市盈率一般较高的成长股股价会因为估值的调整而引发大幅震荡。比如,受大盘调整的影响,万邦达和爱尔眼科等股票后面都经历过从高位回落50%以上。

(3)信息不对称也产生风险。作为一个中小投资者,投资还面临着信息严重不对称的风险。来自企业的内部信息往往左右着公司的股价,买入并持有时,当预期达不到时风险很高,这是作中见好就收的主要原因。比如对成长性良好的江苏亿晶光电借壳海通集团(600837)的操作,从2009年至2011年其间,为防范一些不确定(借壳进度和经营状况)的因素,我曾“三进三出”,既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也回避了公司基本面发生变化时对股价估值产生的影响。

为何你坚持强势突破时才买?

二级市场股价的变动,蕴含了很多信息,包括股票的供需关系、企业的经营状况等。股价的变动是众多投资者投资行为合力作用形成的,它反映了人类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从K线上看,所有股票的股价运行都是呈波浪形的,波浪形的运行模式决定了股价走势中必有主升浪,主升浪就是从突破盘整和下跌趋势开始的。正如欧奈尔所说:“要购买上涨潜力雄厚的股票,不一定要选择价格已经跌到接近谷底的股票。有时候,创新高价的股票前景可能更是海阔天空。”

抓住主升浪,就等于让你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股票上涨的主要利润,同时,抓主升浪的操作模式还可以避免参与一些不确定的调整和可能的下跌。

为何要坚决止损?

我的原则是:突破时的关键价位买入后,跌幅超过买入价的7-8%就坚决止损。股票投资投的是未来,买的是大概率,未来是不确定的,止损就是为了预防因预期出现较大差距而招致巨大失败而设立的一个方法。只要你赚钱的时候能多赚,亏钱时少亏,即便10次买入成功了5次,你最终也是赚钱的。但若不设止损,10次投资中一次巨大的失败就可以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尽管你可能做对了9次。比如我买入万科A,信心很足,亏损后不愿止损,以致损失巨大。

这种投资模式的关键有三点:1、股票强势突破时要敢于高位买;2、必须是基本面预期良好的股票;3、一旦判断失误,要勇于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