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时间:2023-06-25 16:23: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德育;德育导师制;研究成果;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7-0070-03

德育导师制是受“导师制”启发,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逐步探索、实施的一种德育方法和理念。20世纪90年代,德育导师制在南京一中等学校开始实行。近年来,诸如浙江省出台《在全省中小学实行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05]284号),意味着德育导师制从高中推广到了整个中小学,从个别高中学校探索到了整个区域推进,取得了一些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上的进展。

一、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德育导师制”,从2005至2014年显示的相关期刊文献有18篇,全国优秀硕、博论文有4篇。在已有的这些文献中,有关德育导师制的各种探讨比较多,如德育导师制的概念、内涵、特点、价值、途径、保障措施等议题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德育导师制的研究状况,为深化德育导师制研究提供参考,首先尝试从有关德育导师制的研究内容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作如下梳理。

(一)德育导师制的概念

关于德育导师制的概念界定,已有研究所给出的结论分歧程度不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类:一类认为,德育导师制就是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整合优化德育资源,克服德育与智育分离的状况,以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学校教育全新格局[1]。另一类认为,德育导师制是指由一名德育导师带一名或几名有进步要求的学生,使他们提高政治觉悟,迅速成长[2]12。

这两类对德育导师制的界定思路稍有不同。前者关注德育教师这一要素的构成,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的角度进行概括。后者关注德育方法这一要素要求,认为德育工作讲究思想的引导,实施过程中的生师比要小,学生要具备进步的诉求。两类界定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促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德育导师制的内涵

有研究者秉持“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理念,认为学校教学与德育应“一体化管理”,使学校德育工作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因此,德育导师制富含时代性和创新性、生命性和情感性、过程性和发展性、层次性和多样性、自觉性和辐射性、整合性和实效性等内涵[3]。还有研究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原则三个层次来解读德育导师制的内涵,认为德育导师制是学校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形式,是每一位教师必然承担德育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因材施教和全员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4]9。

这种把德育导师制的内涵提炼成六个维度十二个特性,是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从实践探索的三个层次进行阐述,则是将理性认识结合到具体德育工作的一种努力。笔者认为,前后两种分别从概括和归纳两种不同思路进行的解读,有利于丰富德育导师制的内涵研究。

(三)德育导师制的特点

有研究从工作实践方面,对德育导师制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和阐释。相关结论认为,德育导师制是以学生长远发展为立足点,协同多方面力量共同促进学生综合提升;德育导师制注重因材施教、个性引导,结合具体的发展目标有的放矢;德育导师制讲究“以生为本”,在良师益友甚至是同伴关系中,在让学生感受到人格尊重前提下,关怀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德育导师制的实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这符合教育的长期性规律,离不开渐进式的潜移默化引导;德育导师制是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种载体,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个人隐私,教学相长共同进步[4]9-10。

上述这种基于德育导师制实行的实际情况,概括阐释的德育导师制五个特点,是一种理论结合实践的分析思路。无疑,这对于在实践中推进德育导师制是有所裨益的,具有较为适切的指导意义。其他文献对这方面的探索提炼还相对较少,这势必不利于德育导师制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普及推广。

(四)德育导师制的价值

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德育导师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比如,有研究者认为,德育导师制对于挖掘优势资源、培养多面人才、改变传统教学、创新育人模式、改革评价模式等,具有明显的效益贡献[4]10。还有研究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德育导师制的价值: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弥补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不足,改变教师育人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消除科任教师的权威危机与心理失衡、增进师生间感情,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联系学生家长、形成教育合力等[2]14-18。

坚持德育为先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创新德育形式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战略的重要内容。上述研究都是从实践探索过程中,基于实践成效提炼而出价值认识的。这种对新形势下的德育理论进行经验导向的探究,其得出的结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德育实践,也有助于正确把握德育工作的拓展方向。

(五)德育导师制的实施途径

有研究认为,德育导师制的实施途径包含了遴选德育导师、构建德育资源、评价德育实效三个基本方面。德育导师制要落到实处,需要从导师选拔、资源配置和工作评价这三个方面来展开[5]。德育导师要择优、从优;德育资源的建设是德育导师制实施的重要支撑,可以低起点逐步积累,但立意要高;德育导师的工作评价既要强调共识,也要尊重个性。还有研究指出,家长也可以成为德育导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6]。

通常情况下,有关实施途径的研究都具有显著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特点。已有研究既来自于实践探索,也带有逻辑思辨的思路,对于拓展中小学德育形式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这方面的研究相较而言明显不足。

二、讨论与分析

以上从德育导师制的相关研究内容方面,对德育导师制的概念、内涵、特点、价值和实施途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笔者认为,尽管这些研究对于丰富德育导师制认识和指导中小学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还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

(一)研究内容略显单薄

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对德育导师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价值和特点等方面,理论分析的比重较大,这些论述对德育导师制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重点、系统地探讨德育导师制的理论根源,并没有解决好“为什么德育导师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这一问题。换句话说,研究内容不够深入析里,仅停留于空洞的表层理论分析或实践经验总结,瓶颈现象比较明显。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一德育新形式没有对中小学德育实践工作发挥积极引导作用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从研究方法上看,上述研究主要使用的是经验总结、文献研究、逻辑思辨等传统研究方法,造成研究中提出的许多策略和建议不能对实际问题发挥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研究者没有置身于真实场景中理解研究对象和问题,是研究者脱离实际所致。他们把自己抽身于社会现实情景,远距离地观察研究对象,在自己的观念里建构研究内容,最后得出结论。但这种研究结果与德育导师制的现状有一定的差异。研究者不必拘泥于传统研究方法,应找寻多种揭示德育导师制内在规律的方法或途径,从而提炼出对德育实践工作有帮助的更多新理论、新观点。

(三)研究视角有待拓宽

研究者主要是从中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者或政策制定者的视角,运用教育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设定好一个分析框架,随后再用一些相关材料对已设定的假设进行演绎推理。有些判断、假设或策略建立在脱离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宏大的理论为指导进行空洞的叙事,又或者以管理者的身份进行没有效度的理论阐述。

三、启示

笔者认为,在我国德育工作颇受诟病的背景下,德育导师制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德育实效的教育形式,值得进一步探究。

(一)丰富德育导师制研究内容

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深化德育导师制研究。已有研究得出结论,德育导师制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手段之一。德育工作非常必要,落到实处却异常困难。研究者可以进一步丰富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在厘清德育导师制的本质特征基础上,对德育导师制进行实践探究,找出实践运行过程中的障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相关理性认识进行修正,使德育工作以一种更为适切的方式得以开展。具体言之,我们要将德育导师制的本体研究工作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既进一步寻求德育导师制的理论根源,又找准其适用范围、行动方略、条件保障及评价措施,基于学生健康发展前提,构建德育导师制的科学研究内容体系。

(二)创新德育导师制研究方法

理论结合实践是所有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我们可以不断改进对某种研究方法的使用,提高德育导师制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不仅如此,研究者还可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多渠道证实相关结论。比如,单一使用质的研究方法,如逻辑思辨得出理论导向的一般结论,往往不适用于具体学校、教师和学生。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行动研究方法,将一般结论转化为德育导师制工作机制,从实践经验中再提炼、总结、论证一般理论。再如,比较研究是一种检验结论有效性的常用方法,我们可以在考虑无关变量的前提下,对单个个体使用历史比较和不同个体使用横向比较的方法,考察德育导师制的实效性等等。

(三)拓宽德育导师制研究视角

归根到底,德育导师制研究是一种着眼改变教育教学结构和师生关系模式的德育研究,是一种有关制度和机制的研究。因此,我们可以站在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全方位研究这一德育活动现象。比如,我们可以站在教育学理论视角,运用多种教育要素及其关系理论,探讨德育导师制引发的教学结构改革和师生关系改善对于德育工作的影响。再如,将德育导师制置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框架下,借用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的“文化――历史”发展观,以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影响为聚焦,展开对德育导师制的深入探究等等。

笔者认同这样一种认识,“德育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7]。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必须从创新工作方法入手,既向上寻求更深层次的理论根基,又向下广泛开展实践探究,方能进一步推广完善德育导师制这一德育工作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杨碧军,陈鹏.中学德育导师制的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1):28.

[2]陆少芬.试论中学德育导师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3]卢勇,何松毫,杨璐.德育导师制内涵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7,(1):9.

[4]朱玉林,沈轶群.中小学德育导师制的内涵、特点与价值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3,(4).

[5]杨姝.德育导师制的推行:积极并审慎的视角[J].基础教育研究,2013,(9):12.

第2篇

【关键词】小学 英语 德育

英语现在已经成为小学课程教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它越来越多的影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符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符合反对应试教育、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日常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老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年龄特征认真地挖掘,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采用学生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的方式,持之以恒的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冀教版的“Learning English”英语教科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呢,我在此将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渗透尊师敬亲的思想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往往不懂得关心别人、爱护别人。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加以引导,让学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如在教师节,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贺卡,并写上祝福语:“Happy Teachers’ Day !”,在母亲节、父亲节更可写上:“I love you, mom,You are the best mother in the world!”等等。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情境表演,排演儿童剧目等。

二、渗透讲文明讲礼貌的思想

在教授“I’m sorry”“Excuse me”这些出现频率很高的礼貌常用语时,我创设了一些不同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情境一:下课的时候,LiMing把正在写作业的Jeeny的书碰掉了,他该怎么说?情境二:Liming和Danny约好9点去动物园,可是等到9点半了Danny才来,他该说什么呢?学生们积极进行表演。“I’m sorry.”“That’s all right.”通过表演学生们可以知道应用的场合极多,并理解这句话是用来表达自己做错事时的抱歉心理。由此学生们在情境表演中养成讲礼貌的习惯,并知道做错了事应该诚恳的道歉,从而逐步养成理解、关怀的情感品质。

同样对于“Thank you”这一更为常用的礼貌用语,教师要提醒学生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赞美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礼物时,也要说“Thank you”。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渗透守秩序,注重公共道德的思想

The car goes quickly ,and the child ran into it and hurt his leg 。这道题是选词填空,按要求完成后,我问学生“If you are the car driver ,what will you do after you hurt the boy?”学生回答大致有三种:一是立刻离开,二是马上送医院,三是进了警察局,针对这些回答,我又问“你会见义勇为吗?你对坏人坏事会作斗争吗?你要注意交通安全,懂得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生命只有一次,上学放学骑车宁愿慢一些。这样,进行了一次思想道德和交通安全教育,这些学生都表示会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

四、渗透爱劳动的思想

“Do you usually help your mother do housework?”“Sure,I can cook; I can clean the bedroom; I can water the flowers.” 将学生分成几个人一个小组,让他们填写一个能力调查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其实他们内心也渴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调查,鼓励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做,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热爱劳动的观念。

五、渗透礼节教育的思想

我们学习英语,在教学中要注重灌输西方社会的礼节教育,也就是gentleman风度和lady淑女形象以及ladies first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运用社会日常情景进行对话时可以告诉他们接待的礼仪,如第一次见到来访者或客人应握手道好“how do you do?或how are you?”在介绍两位同性认识的时候,介绍的次序,先介绍年轻、地位低者给年长、位尊者如:可说Mr(地位高者),may I introduce Mr(地位低者)。结束会谈后,应起身握手道别,送来宾出门。

通过几个学期的整合,我发现我们班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学生无论是凝聚力上还是行为习惯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英语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我们的教材中,生活中还有许多生动鲜活、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德育素材,在今后教学中要继续坚持渗透德育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陈艳红.关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1(5).

[2]骆颖君.英语谚语教学——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9).

第3篇

关键词:语言形式 学什么 怎样学

一、文言文是一种古代的书面语言形式

中国出现得最早的文章,从体裁上看,多属应用文;从语言形式上看,则全为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定义,有人概括为“文言文是以先秦的口语为基础,经过较多的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上古汉语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模仿它所写的种类作品的语言”,我以为这也不无道理。我们知道,所谓文言文,决不仅仅是由它所产生的时代来划定的,更重要的是它的语言形式,就像旧体诗和新诗的差别一样。

对于语言形式的使用,古人确实受了太大的局限。他们没有像今天这样通俗易懂且丰富多变的白话语言,也无从知道今人使用的词汇、语法系统,只能创造性地使用他们那个时代在语言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并逐步加以完善的旧的语言形式,即使用他们所独有的那一套较为定型的词汇、语法系统。所以,无论是古代的骈文、散文,还是诗、词、歌、赋,也不论古人的文章多么富有文采,语言多么富有独创性,他们都无法摆脱文言这种凝固定型的语言形式。今人则不同,从“五四”开始,我们的前人就逐步探索出了适合我们现代生活节奏和语言习惯的全新的语言形式,规范了我们自己的新的词汇和语法系统。在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我们自己的创造,于是,我们的词汇更加丰富,语言更加灵活,表意更加明晰。但在实际的书面语言运用中,我们不但可以学习和使用白话形式的新语言,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适时地使用文言形式的旧语言,这就是今人优于古人的地方。

二、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教材还是读本,文言文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单以第一册教材为例:全书共六个单元,文言文和现代文均占三个单元;而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章段落,现代文仅占16.7%,文言文则占66.7%。教材《说明》中也明确指出:“……现代文课文,约占课文总数的30%”;“全套书编排的古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其中,高一以古代散文为主,着重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二、高三也有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在继续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足见高中阶段语文教材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近几年来,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部分的考试题型、难度、比例也几乎形成模式。明白这些,对于我们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将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高中阶段,虽然学生对文言文已有所认识,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也接触了不少,但总的说来,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还是很茫然。首先,他们不知道文言文到底该学什么;其次,他们不知道文言文到底该怎样学。鉴于此,在高中低年级,语文教师就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弄清楚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第一,必须解决对文言字、词、句式及常用语法的理解问题。前面已经说过,文言文是相对于现代白话文而言的,它的语言形式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就在客观上拉大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小学生与它之间的距离。无论是对语言的体验程度,还是语言本身的适用环境,现代人总会对文言形式的语言感到遥远而且陌生。这就加大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小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的难度。但我们要学习文言文,就必须首先越过这个障碍。这个“越过”绝不是“跨过”,而是“穿过”。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认知和理解的方式来实现。

第二,学习古人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永不过时的聪明睿智。在文言文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很多老师和学生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一个点上,即着力解决对文言字、词、句式及常用语法的理解,能够将其提高到感受语言、培养语感上来的只是少数,至于这里所谈到的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则常常被忽略掉了。而笔者却认为,学好文言文,第一点固然重要,但它毕竟只是基础,是前提,第二点、第三点才是基础之上的更高的要求和能力体现。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剖析,完成了第一点也仅仅是完成了“教书”,完成了第二点、第三点才算完成了“育人”;从学生自身的发展方向上看,第一点仅局限于知识的吸收,第二点、第三点则更体现了德育的渗透。因此,学习文言文,这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项重要内容。

第4篇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阶段,婴儿时期、青少年时期、老年时期等等,不同的时期人的心理状态展现出不同的状态和特点,而发展心理学就是研究各个时期心里特征的一门科学。讲发展心理学应用在教育中,能够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实现更好地教学效果。

一、发展心理学在儿童早期和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有着不同的特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以儿童早期和小学阶段为例,这一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小学生的求知欲旺盛,注意力在稳定的增长,记忆力也在不断的发展。这一阶段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将学龄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更好的衔接起来,注意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及好的学习方法。此外近年来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年龄有提前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一时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可能有,多动症、学校恐惧症、以及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等等。教师掌握了学生在儿童早期和小学教育中的特点和问题才能对学生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二、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1.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学龄前教育是孩子培养学习兴趣,开始接触学习的重要阶段,而且也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发育密切相关。[1]但是在现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幼儿教师不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只是向儿童灌输了大量的知识,让学生不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导致在上小学的时候无法快速的适应小学的学习。但是将发展心理学应用在学前教育中,对学生的智力进行更好的培养和发掘,规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一些和小学一年级相关联的知识,例如简单的拼音字母和日常常用的生字,让学生认识数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知识,锻炼学生注意里的集中等等。让学生在学龄前就能够尽可能形成规范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小学的生活。

2.发展心理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开始逐渐形成,但是这一阶段对于是非的判断能力还很薄弱,一旦没有接受好的教育和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2]而且很多学生在刚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会觉得小学和幼儿园的差距非常大,对于环境的忽然改变很容易感觉到不适应,很多教师在这一阶段没有重视学生的这种心理变化,导致学生出现上学恐惧,害怕老师,对学习产生厌倦等不良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小学阶段教师如果能根据发展心理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制造宽松的课堂环境,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课堂形式,例如应用多媒体在教学中为学生多展示一些动画和图片,在教学中采用游戏的形式,对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包容,让学生逐渐适应小学的课堂教学形式,尽早的将小学与幼儿园衔接起来

3.发展心理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教育体制的改革对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也使得他们经常会觉得有一些不适,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应用发展心理学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的理解教育改革的意义,减少对教育改革的误解和抵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发展心理W能够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现阶段的学习中很少有学校开设专门的德育科目,但是德育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发展心理学,教师可以将德育渗透到很多学科中去,根据学生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的心里特点,采取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然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良好的德育熏陶,形成良好的品格。此外发展心理学还有助于素质教育更好的推动,让教师在教学中了解和发掘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将发展心理学应用在教育中,有助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更适宜的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发展心理学解释了人在各个时期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及时的调整相关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学龄前和小学的学生很多方面发展都尚未成熟,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关心,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他们需要教师的正确启发和引导。总之,发展心理学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小学心理活动课 品德教育 融入

一、问题的提出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指中小学各学科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科教学是中小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活动是课堂教学,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在各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遵循“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的必然要求。

心理活动课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辅导为主要内容,通过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系列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课程。它是一门新兴的、开放性的不断发展的门类。

在小学,很多学校已经将心理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纳入课表,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训练,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和切实提高。遵循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原则,心理活动课在承担着帮助学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健康情绪等的同时,也担负着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这种任务是隐性的,润物细无声的。那么如何在有效完成心理活动课任务的同时加强或有效地融入品德教育呢?笔者结合实际谈谈我们的实践与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1.对品德概念的认识

品德是道德品质这一伦理学概念的俗称,也可叫做德性。所谓品德,是指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人的品德与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的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品德为基础的,而人们的品德又总是由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体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是品德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道德行为积累,就不可能形成品德,道德行为是品德的客观内容,品德是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心理活动课因其内容的丰富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为其融入品德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2.对心理活动课的认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的身心发展有两个阶段,一是从他律到自律的阶段,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没有是非、羞耻的观念,成年人逐渐告诉他什么是美的、丑的、对的、错的。他在做某事时,做得好就获得鼓励,做得不好就会受批评,这是形成健康心理的强化过程。另一种是学习,是从父母、大众传播、同龄伙伴中学习,形成道德品质的过程。当孩子长大,他会把成人灌输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规范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再后来他就能用这些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能够自律了。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少年时期通过教育培养的良好心理品质,犹如天生自然一样。这就决定了开展小学生心理活动课的必要性。

小学心理活动课是指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训练,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并得到切实提高的课程。 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活动课程,辅导目标重在发展、预防。

心理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目的专一。心理活动课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第二,以学生活动为主。强调的是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体验、感受,以提高心理素质。第三,有一定的系统性。作为一门课程,心理活动课有自身的目标、计划和固定的内容,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活动。

三、发挥课堂教学优势,从实施途径上融入品德教育

利用心理活动课学科特有的优势,我们从途径层面上进行了尝试与实践。

(一) 以内容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为全体学生服务,要能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的和谐发展。

小学心理活动课主要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辅导为主要内容。而按照《小学德育纲要》内容,在小学德育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为此,为了有效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同时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共同需要及共性问题,同时要体现出阶段性特点,符合其心理发展规律。如一、二年级活动应突出学校适应和学习兴趣培养;三、四年级则突出学习习惯养成和人际交往;五、六年级突出情绪、品德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从内容上,两者本身就有相互交叉的部分,比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和品格等内容就具有一致性。这些内容既是心理活动课应该完成的,同时也是德育目标要求小学阶段应让学生努力做到的。

有效内容的选择与落实,不仅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性的培养和塑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 以环节结构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杜威认为,儿童的成长就是个体的经验由变坏变好的过程。学生的自我体验包括情感体验、价值体验和行动体验。这些自我体验可以通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实现。为了有效地实现活动目标,我们要求心理教师在每一节课环节结构的设计上通过“活动区、明理区、互动区、实践区”的结构形式,来有效地完成活动目标的。

1.活动区:通过小游戏等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体验到某些情感或理解某些道理;设计或创造出学生生活中某种情景和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此情此景中亲身体验、表明态度,从而得到某种认识、启示和教育,改变态度和行为。

2.明理区:通常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加以引导, 让学生充分感悟。体验与感悟是心理课常用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达到育人的作用,学生在明白事理的同时,自我认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如针对有的小学生在公共汽车上大声喧哗,旁若无人;有的小学生在公共绿地摘花摘叶,乱扔垃圾;有的小学生在广场路边胡乱拥挤,不守秩序;有的小学生在排队场合加塞儿,一拥而上等现象,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通过例举大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实例,让学生分辨出什么是真诚?什么是正直?什么是公共道德等,学生在分辨是非的同时,思想品质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

3.互助区: 同学之间结合实际分析自身情况,形成自我认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等。在如在学校生活中,小学生很难控制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在活动内容安排上老师们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思想倾向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辩论,自己反思,自己感悟,自己反省……

在相互分析、辩论中纠正自己的不良倾向,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4.实践区: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感悟,达到自我提升之目的。

当然,这几个环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一定要按此顺序操作,环节可根据具体的内容教师进行调控安排。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关系。学生在其中体验、感悟,促进了自我感悟、自我反思水平的提高,从而也有利于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逐渐内化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 以方式方法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小学心理活动课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就为融入提供了宽阔的空间。

1.情境式。教师创设某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此情况下表明态度、采取行动。如“盲人过街”的活动,通过让学生帮助盲童过街的哑剧表演,强化学生助人为乐的观念,诱导类似的行为和美德。

2.训练式。如为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按某种操作要求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重复训练。如“学会倾听练习”、“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发散思维训练”等活动。

3.游戏式。教师设计精简、短小的游戏进行教学活动,活动内容和目的通过游戏活动来实现,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快乐、得到教育和得到心灵上的启示。如“二人三腿比赛”“双人单脚跨绳赛”等就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的优良品质。

4.辨析式。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似是而非或者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辨析。如“谁是谁非”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水平就有促进作用。

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形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除了运用常见的讲授法、自述法、讨论法外,还可以运用训练法、表演法等。

训练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练习、实践、锻炼的方法。如注意力训练、意志训练和行为训练等。

表演法。在活动中让学生扮演或模仿一些角色,重演部分场景,使学生以角色的身份,充分表露自己或角色的认知、情感、人际关系、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以达到渲泄情感、消除压力,克服羞怯和自卑心理,提高交往能力的目的。

(四) 以改进人际关系为切入口融入品德教育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搞好教育的首要条件。心理教育更是如此。在心理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认识到:自己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生也需要被尊重和接纳,只有在尊重、接纳、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中,学生才能自主地、有安全感地成长。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要寓理以情,以情动人;要借助环境的陶冶,情景的感染,活动的激励,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我、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并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诸如学习、交往、情绪调适、理想抱负等。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靠教育者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只有经过自我探索,才会获得经验,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良好的师生和生生人际关系,为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打下了基础。新型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到心情的放松,学生在教师鼓励的言语与行为下,促进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良好道德品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四种关系并不是独立的,要想达到目的,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预设,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 加以融入。一节活动课中,可能同时可以用上,需要教师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而有些教学内容本身就包含品德内容,教师只要在过程教学中就很好体现。而有的心理活动课内容不包含,就需要教师采取人际关系等方面加以研究与提炼。总之,只要有心,教师一定会找到融入的突破点。

四、学生在实践、体验、感悟中促进了健全人格的形式与发展,良好的品德修养逐步养成

1.心理活动课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为目标,以活动为中介,以个体的经验为载体,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认识自己、发展潜能、获得自助能力,真正激发了学生自求发展的积极性,学生在获得自助能力的同时,必然带动良好品德的形成与促进。

2.我们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特别是让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看到了希望,拾起了前进的勇气。

3.加快了学生道德品质内化的进程。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靠说教而成,学生只有经历了内心的冲突,在自我感悟与体验中才能将品德要素转化成自身行为的一部分。

五、参考文献

【1】吴发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作与管理 【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任俊.积极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3】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

第6篇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现实,反映了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只有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很好地利用或控制这些因素,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被过分夸大

当代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身心发展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他们容易形成某些不健康的心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无可厚非的,但因此夸大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认为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似乎己经到了耸人听闻的严重地步,也是值得怀疑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奇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小学生身上确实存在养某些心理与行为问题,但其中的许多问题是一些发展性的问题,是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川。同时,由于人们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把握不一,使用的检测工具不一,加之统一取样不当,评价者的主观随意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统计结果有许多是相互矛盾的,这不利于体现学术研究的科学性,也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甚至形成消极影响,误导人们对小学生身心全而发展的评价。

(二)缺乏相关辅导教材

在教材建设方面,到目前为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处在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教材和辅导内容。市场上和网上各种教材和读物良芬不齐,内容过于随愈,往往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小学老师要在短时间内编写教材难度又很大,且科学性存在着很大的疑问。这些都不利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有时候会带来副作用。

(三)缺少必要的活动场所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课程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也没有规定的教学方法.但它的教学方法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感受和领悟。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情景体验法、讨沦分析法、游戏活动法等。这需要有一个与平时上其它科目不一样的环境。比如,桌椅板凳的摆放、一些必要的设备等。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就在本班教室进标一些活动很难顺利成功地进行开展,受到一定空间上的限制,也不能保证侮个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去。在活动课中,教师和学生的充分参与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体验是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没有体验活动中蕴含的教育目标就无法内化到学生的心理结构中去,活动的设计就将流于形二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就七法达到。在组织活动时应给学生的体验过程留有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在体验中获得的感受。

二、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小学生心理活动的调查

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就要从其心理调查工作做起,只有全面,细致的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知道他们想的是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教育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部分的学生处于心理叛逆时期,对于家长以及教师的教诲,抵触心理非常强,如果无法从其心理特点入手,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是会造成与其相反的不良结果。一般情况下,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们关心的问题,教师会选择用问卷调查这种方式,在总结了调查结果之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其生活以及学习的各个方面入手,进行引导与帮助,进而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二)转变观念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后,国家又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己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尽管如止匕仍然有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或错误的认识还在严重地影响甚至阻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开展。有些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视心理健康教育为无关紧要的事,或将学生的心理问题视为是心理专家和医生的事,或简单地以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正是这种认识导致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开展或不能向纵深推进。

(三)利用童话、寓言等故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童话、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其中的人物生动话泼,富有童趣,深受儿童喜爱。另外,童话、寓言故事能把现实生话中发生的事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用肯有代表意义的形象(如灰姑娘、天线宝宝等)传递给儿童,可以使儿童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因此,教师叫一以根据小同年龄价段学生的特点,选编培养学生同情心、毅力、乐观向上、诚实、独立等心理品质的国内外优秀童话、寓言故事,推荐给学生阅读。

第7篇

【关键词】项目;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教师;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9) 02―0052―05

受地域条件、经济发展和培训师资影响,我国中西部地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处于较低层次,成为该地区深入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制约因素。引入“项目培训”,促进中西部地区教师专业化快速成长,是当前教师培训的一大热点。下面,将以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针对学科教师实施的《基础课程》培训为例,谈谈项目培训对于促进中西部地区教师专业化快速成长的积极作用。

一 项目培训的定义

什么是项目?项目是为创建某一独特产品、服务或成果而临时进行的一次性努力。对项目更具体的解释是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时间为特定客户完成特定目标的一次性工作。[1]

什么是项目培训?根据项目的定义,结合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基础课程》培训(以下简称“基础课程培训”)特点,我们认为:项目培训是指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和开始、终止日期,培训资金保障,旨在提高一定区域内、特定人群素质的一项工作。以《基础课程》培训为例:目标明确――旨在提高中西部地区教师技术素养、思辨能力和合作能力;开始和终止日期明确――2006-2008年;培训资金保障――英特尔公司提供所需资金;其培训对象特定――中西部地区13个省的一线学科教师。

二 项目培训的优势分析。

1 项目培训较短时间内能快速提高一定区域内、特定人群的某一方面的素质。相同任务的常规培训,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将大大增加。

以基础课程项目培训为例:根据2006年11月教育部与英特尔公司的合作备忘录精神,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2006-2008年度,在我国中西部地区13个省共同实施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截止2008年底,该项目已培训20万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和学科教师。按常规培训模式,完成如此规模的培训任务,预计会用四到五年的时间。

2 项目培训经费保障,减轻了参培者个体经济负担,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常规培训,经济负担由培训机构、学校、个人几个方面承担。在中西部地区专项教育补助经费缺少,学校经费紧张不能给予更多补助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想参加培训,只能自己承担大部分的培训费用。[2]因此,中西部地区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基础课程项目培训,解决了教师经济负担这一问题。该项目的培训及管理费用由合作单位――英特尔公司资助,在免费提供教材的基础上免费培训,减轻了教师个体和学校的培训经济负担,受到基层学校和参培教师的交口称赞,成为主动参与培训的主要因素。据调查,仅以此项因素而转变参培态度的教师占85.5%。

3 项目培训科学严谨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能确保培训质量。

常规培训,最常用的培训管理模式为考勤、笔记、作业等,参培教师逆反心理严重,对立情绪强烈,难以主动参与,更不愿意主动思考。同时,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培训中,常规培训的管理模式也无法准确评估培训质量。

基础课程项目培训,严格按现代项目管理实施,注重了“以人为本”的和谐培训、快乐培训。任务驱动式的培训内容促使学员按时参培;运用随机分组策略代替不定时点名;以关注参与态度、任务完成过程的表现性评价代替客观性检测。对于这样的培训管理,参培教师反馈积极:虽然不考勤、不检测,没有具体考核指标,但却是一次最有价值的培训。五天高强度(每天8:00-18:00)的培训虽然很苦,但很充实、很有收获!培训结束后的描述性反馈意见分类统计表明,“学有所获”高达60%;“痛、并快乐”者占35%以上;“太累”者不到3%;其它占2%。

4 学科教师对参与式的项目培训普遍反映良好。

区别于 “一位专家讲、众多教师记”的传统培训课堂,基础课程项目培训有了明显变化:一是由一线实践经验的老师和专家(有时以评估人员或是教学支持人员的方式出现)联合组成培训团队。这样的团队组合,一方面弥补了专家们一线实践经验欠缺;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一线骨干教师理论水平不高的问题;二是注重学员亲身参与、角色体验,将枯燥的理论融入具体的情境中,受训者在过程里感悟、体会、提高。

参与该项目培训的教师在氛围宽松的课堂里平等交流,开心展示作品。一位教师对培训课堂这样描述:轻松愉快,又微带紧张,一改枯燥乏味的模式,使我们大多学员感到很欣慰,难忘!支持这样的……

表1:省级主讲教师培训(四川江油2班)每天反馈意见分类统计表

培训班40名学员,平均每天收到反馈意见38份。

三 项目培训的目标明确。

项目培训的目标明确,是为了在较短时间内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或是促使特定人群某一方面素质的普遍提高。以基础课程项目培训为例:针对我国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技能现状,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技术素养”、“思辨能力”、“合作能力”为目标,满足了该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掌握信息技术和提高思辨能力、合作能力的迫切需求。

目标一:技术素养

目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技术素养状况令人堪忧,他们急切需要掌握教学活动中必备的技术素养。基础课程培训的内容,包含了与教学活动联系紧密的图形处理、字处理、电子表格和多媒体等技术素养,所设计的各种任务活动与学科教师的教学活动紧密相关。例如:“模块五―字处理”,字处理的必选活动为“考试卷”的制作,与所有学科教师的教学活动相关。四个任选活动分别为制作“教学计划”、“班级快讯”、“教学挂图”、制作“奖状”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活动有的与班务工作有关,有的与学科教学有关,还有的与德育工作有关。不同学科的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熟悉和掌握相应的技能。教师纷纷称赞《基础课程》:真是一本培训的好教材;配套的电子版《技能手册》,似携带方便的一本技能“新华字典”。

目标二:思辨能力

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里,教师年龄偏大、起始水平较低,思辨能力不如人意。因地理环境和经费的制约,很少有机会进行专项的培训和训练。因此,他们迫切需要提高思辨能力,并掌握其培养和训练的方法,用于教学实践。

基础课程以此为切入点,将思辨能力培养和训练贯穿于培训过程始终。仅举一例:每个模块均设计了用“3-2-1”模式,结对分享上一模块家庭作业这一环节。所谓“3-2-1”结对分享模式,就是两个人一组就家庭作业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当一方就上一模块的家庭作业问题给出答案后,另一方针对其回答提出3个问题、点评喜欢的2件事情、提出1个建议;一轮进行完成后,两人互换角色,再按上面的过程进行交流。“3-2-1”结对分享这一环节的时间为5分钟,它要求随机分成的两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伙伴,然后完成两轮“3-2-1”的交流分享。

目标三:合作能力

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每一所学校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年龄老化和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导致观念落后,对“合作”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上,自身的合作能力较为薄弱。

针对这一情况,基础课程项目培训将增强合作能力与掌握促进合作的方法作为培训的一个主要目标:

一是每个模块的“3-2-1”结对分享,既是思辨能力培养和训练的过程,也是合作能力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培训中,第一二次的结对分享往往很少有小组能完成一轮“3-2-1”的结对分享。直到第五六次,才有小组完成两轮“3-2-1”结对分享。学员们在经历任务未能完成的失败后,不断总结分析:怎样才能迅速找到伙伴?怎样安排发问顺序?谁承担汇报的任务?合作的意识、合作的能力在反复训练中得到增强和提高。

二是通过电脑随机分组或其他形式的随机分组,不断变换合作学习的伙伴。通过增加学员交流的机会,来训练学员快速建立合作关系的能力。在培训中,主讲老师会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助教反馈的各个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随时调整学习小组成员的组成,促进合作能力培养。

三是助教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能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又能适时干预,从而促进每一个学习小组顺利合作。通过反复地示范、引导,教师学会了促进合作的方法。许多教师反馈:以前理解的合作学习太简单化了,通过切身体验,知道什么叫做合作学习,怎样才能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用什么方式促进学生合作。

四 项目培训的策略研究

由于项目管理的特殊性,其培训的模式与培训的策略较为新颖,广大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较短时间内难以接受,这需要采用适当的策略开展项目培训。以基础课程培训为例,培训采用将理论与过程结合、技术与活动结合、言传与身教结合,注重在过程里感悟提高、活动中掌握技术、体验时传递理念等策略。

1 理论与过程结合,过程里感悟提高。

区别于传统的讲授式传递理论和讲解方法,基础课程项目培训不单独讲解课改理论和教学方法,而是将课程改革的理论渗透到培训的教学过程中,学员在具体的任务与活动里感知课改理论、体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首先,贴近教师教学活动实际的活动内容,充分体现了课改关于教学内容改革的要求。

例如:《基础课程》模块五字处理。字处理的必选活动为“考试卷”,它就是日常教学活动中做得最多的一项工作。任选活动的“教学计划”、“班级快讯”、“教学挂图”、“奖状”,有的与班务工作有关,有的与学科教学有关,还有的也与德育工作有关,都是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工作。

其次,关注每一位学员,让学员成为培训的主体,体现了课改关于师生主体地位改革的要求。

项目培训通过几个重要的环节,充分了解学员的思想状态、学习情绪和原有水平。一是课程开始前的培训前调查,对学员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二是每天培训结束后,学员以无记名方式写当天的反馈意见。充分了解学员当天学习状态,听取他们的教学建议,第二天开始培训前进行反馈;三是培训后调查,为培训积累经验,修改完善培训流程的时间分配。

“助教”在培训中的出现,让培训者更容易关注每一位学员,也确保了培训的低“失误率”。该项目的培训团队,一般由一位主讲和两位助教组成。助教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观察培训中的每一位学员,有重点的辅导、帮助。当学员提出疑问或是需要帮助时,助教会在第一时间靠近学员,适时给予支持。

另外,从培训的时间分配来看,绝大部分时间是学员在探索与创作、展示交流,很少有培训者滔滔不绝的讲授。

最后,以积极肯定为主、注重表现性评价,体现了课改关于评价方式改革的要求。

项目培训完成后,不会以检测的方式进行考核,而是根据学员培训期间的表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在培训过程中,对学员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依据的是“项目与活动评价量规”,使用的是“诤友”(后面有详细解释)式语句,为学员创设了“绝对安全”的心理环境参与学习和交流。

2 技术与活动结合,活动中掌握技术。

不同于常规的信息技术培训,基础课程项目培训将技术和任务活动紧密结合,在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技术。

首先,项目提供了电子版的《技能手册》,为学员在任务活动中自己了解、学习和掌握技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针对零起点学科教师的《技能手册》,包含了教师教育活动所必备的技能,以树状网页的形式出现。该手册图文并茂,每一张图片就是一个操作步骤,方便教师自己根据需要去学习和查阅。同时,《技能手册》便于携带的特点,方便教师随时查阅。

其次,不同技能组的技能与相应的模块活动相结合,强调在活动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技能。

培训中,《技能手册》以一种工具的形式出现。主讲者只是简单介绍使用方法,不会花时间介绍每一项技能和指导学员学习技能,而是将每一组的技能与相关模块的必选和任选活动联系在一起,在完成任务活动中学习和掌握技能。

例如:“电子表格”的技能就在探索电子表格一个必做活动、和应用“电子表格”的四个任选活动之中。完成必做活动与任选活动的每一个步骤就需要掌握一项“电子表格”的技能,学员按照步骤,通过查看技能手册,一步一步地完成相应的作品。作品完成的过程中,学员通过查看技能手册自己便学会了从“打开电子表格程序”到“保存作品”这一系列的技能。通过四个任选活动的反复操作,学员逐渐熟悉每一项技能的运用。本模块结束时,“电子表格”常用技能已经基本掌握。

最后,将技术的提高与完成“挑战”紧密结合,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以“字处理”模块为例:必做活动是“考试卷”,在完成“考试卷”的过程中,学员学习和掌握字处理的基本技能。考虑到学员学习进度的差异,制作的步骤中增加了两个“挑战”部分,通过完成这两个“挑战”,就会进一步掌握“建立项目编号”和“将页码加入文档中”两项技能。只有当学员完成“挑战”部分后,其作品才有可能“超乎期望”。这样以来,学习的过程就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3 言传与身教结合,体验时传递理念。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后汉书》)告诉我们:用行动来教育的,别人会跟着做;用空话来教育的,只能导致争吵。基础课程项目强调“身教”,淡化“言传”,注重传递过程中的模仿和角色体验。

首先,“要求学员做到的,培训者先做到”。以“遵守培训作息时间”为例:由于该项目培训的时间紧、任务重,五天时间完成两本教材二十四个模块的学习。因此,每天的培训时间均为8:00―18:00,晚上还有家庭作业。作为参与该项目培训的成人学员而言,有相当的难度。在此情况下,从事培训的教学人员、评估人员、管理人员都是每天提前半个小时进入培训教室,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这也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工作的需要)。下午培训结束后,教学人员、管理人员还将召开培训后会议和整理培训教室。“身教”的效果显而易见:参与的学员都会经历抵触――坚持――积极参与这一转变。转变,不是因为培训开始前简单的“言传”要求而发生,而是因为参与项目的人员始终如一“身教”的结果。很多教师在培训最后的反馈中都会写道:这几天虽然辛苦,但培训的老师和管理的人员更辛苦,他们辛苦地付出,才让我们学到更多东西。在以后的工作中和继续传递中,一定要像他们一样“以身示范”!

其次,“要求学员掌握的,培训者多运用”。以“诤友”为例:“诤友”,就是勇于当面指出缺点错误,敢于为“头脑发热”的朋友“泼冷水”的人。在项目培训中,“诤友”概念的引入,彻底改变了老师们传统的评价方式。鉴于初次接触“诤友”这一概念教师较多,培训教材提供肯定别人的范例,如“我喜欢你这样做…”、“这样做真得很棒…”、“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等句式。同时,还给出建设性反馈的范例“我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我明白你想要怎么做了,但是如果…也许更好”、“如果你能…的话,我会更喜欢的”等句式让学员模仿。

培训中,教学人员对学员回答问题和作品的评价都采用“诤友”的句式。当学员未用或未能准确使用“诤友”的句式时,第一时间提醒学员,予以示范。通过反复操作训练,大多数学员培训后能使用或创造性的使用“诤友”的句式对他人的作品给予评价。

一位参培老师与笔者交流:以前评价别人的作品、观点、行为时,不知道怎样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模仿你们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语言,现在知道如何运用“诤友”的句式给别人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不会让对方感到难堪。

最后,“要求学员运用的,培训者常示范”。仅以“3-2-1”结对分享模式为例:这一结对分享模式要求学员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考虑到学员对这一概念陌生,两位助教会先做示范。通过助教示范,了解“3-2-1”模式的具体过程后,学员们容易模仿。同时,培训过程始终,无论是主讲教师或是助教人员,评价学员的作品或回答问题时,都坚持采用“3-2-1”模式与其交流。参培学员在耳濡目染和反复训练下,容易把握这一模式的精髓与实质。

一位50多岁的教师2007年6月14―18日参加培训后,对培训者示范这一做法有如下评论:模仿式教学,让我们体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培训后调查统计:85.8%以上的教师对课改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78.3%以上的教师有信心在学科教学中运用21世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65.7%以上的教师有信心将培训理念和掌握的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

五 项目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项目培训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与培训理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受到传统学习方式的挑战。以基础课程项目培训为例:由于项目培训对象的特定性和培训方式的新颖性,传统的管理、培训、学习方式带给项目培训诸多阻力。

一是对项目及项目培训理解不充分,导致个别项目学校和参培教师对项目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项目学校在选派参培人员时,没有严格按照项目的要求选派;一些参培学员未能全身心地投入项目培训。特别是第三级的项目学校的学科教师培训的时间、人员、管理不落实,导致培训效果不明显。为解决这一问题,项目管理机构或基层学校有必要了解项目的特点与项目管理的要求。

二是部分中老年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短时间内难以接受新型的培训方式,影响了培训效果。根据这一问题,可采取允许作品或任务的多样性、逐渐同化观点。

三是一些参培教师对注重表现性评价的培训评价理解不到位,潜意识里只考虑最终的考核、检测成绩,导致培训的过程中不积极、不主动。这就需要培训者或管理者,当这一情况出现时,及时提醒学员注意表现性评价内容。

四是极个别教师按传统培训的管理模式要求自己,只注重考勤与笔记,导致不能完成任务和项目活动,影响个体培训效果。对于这一问题,淡化“笔记”与“考勤”,强调评价关注过程表现。

综上所述:项目培训在快速提高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加强项目培训研究,解决培训的认识问题和准确把握项目培训的特点及策略,必将会有效地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 柳纯录,刘明亮.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8篇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标准体系;评价

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考核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明确指出教育行政部门需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对班主任的考核评价还不尽如人意,在考核评价的内容及标准确定上,存在着随意性和不科学现象,且考核评价方法可操作性也不够强,从而影响了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真正使《规定》落到实处,构建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班主任考核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各学校均有自己的班主任评价体系,然而大部分民汉合校班主任的评价体系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即便有的学校只有一个体系,但在评价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异,这样导致部分班主任(尤其是汉族班主任)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不利于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且影响学生的发展、班风的建设和学风的培养。因此,制定统一的、并切实可行的民汉班主任管理评价体系对于促进新疆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的质量与发展,提升民汉学生共同成长与综合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

1.中小学民汉合校班主任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促进班主任的发展

班主任评价是一个发展性的评价,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了解班主任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长处与不足。在民汉合校中,由于民班及汉班之间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故帮助班主任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人发展计划和班级发展计划,促进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质与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2)促进班主任工作“增值”

班主任评价既要重视个人的工作表现,也要调动班主任的内驱力,使整个班级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各方面有计划性的进步与发展。

(3)促进班主任工作中的过程评价

它是一个动态的形成性评价。既关注班主任的原有管理水平,也注重班主任业务水平的提高,并为班主任将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相应的机会。

2.中小学民汉合校班主任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的结构要素

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的结构要素,在本研究中有这样三个要素组成:标目、标度、标号。

(1)标目

“标目”是标准的项目,指的是各项评价的一级指标,是评价的主要方面和参与的层面。如,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完成的日常工作、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家长的满意度、同行的认同程度、学生的认同度、自己的界定、校领导的认定等方面。

(2)标度

“标度”是标准的尺度,说明什么样的程度属于什么等级。可以是数量化的单位(权重系数),也可以是非数量化单位(如优、良、中、差)。这也是评价的基础。

(3)标号

“标号”是标目的标记符号。通常使用字母或数字来表示,本身无意义,只表示一种分类,是评价标准的辅助。

在具体的评价活动中,以上三要素表现为:(1)具有概括性而又具体化、行为化的项目,也是评价的内容,即评价目标的具体因素,可逐级分解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等;(2)每项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就是权重;(3)评价对象达到各项要求的程度就是水平标度,一般用等级表示,本文用百分数表示。本文在研究中所构建的班主任评价标准体系就是由评价内容、指标权重、水平标度三部分组成。

二、研究方法

1.实地调研法

天山区片区民汉合校比较集中,有自治区重点校:新疆实验中学;有乌鲁木齐市重点校、示范校: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市23中,20中;有一般校:新大附中等。可深入学校进行调查,搜集资料,通过对在调查中得到的和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地分析,推断出结论,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2.取样比较法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将做得比较好的、一般的、不太好的学校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而解决问题。

3.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通过研究个体反映总体的方法。在调查收集资料中,以某一学校现有的评价体系作一典型研究对象,通过解剖麻雀的方法,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除此之外,还有观察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不同的研究方法,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谈教育科学研究,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这些方法在研究中都有可能用到。

三、研究内容

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及其体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民汉合校的班主任评价标准构建则更加全面,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技术处理,才能使评价标准及其体系达到较为理想的要求。

1.方法步骤

(1)确立评价内容的各级指标

班主任工作评价简单地理解,就是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效果及管理过程进行的一个价值判断。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班主任的发展,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同时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把此作为最高目标,然后运用结构分层分析法,认真分析它所包含的各种因素,将其全面地罗列出来,通过反复筛选,把最能反映本质的、最需要的作为一级指标。以此类推,逐级建立。常用的方法有经验法和调查统计法。

本文采取的是调查统计法。即在调查获取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统计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把初拟指标制成问卷,发给专家或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请他们按要求对每一项指标做出判定。收回问卷,统计每一项指标的得分情况和重要程度的人数比例,按照得分排序(一般以低于三分之二为界),从而筛选各级指标。确立指标时要注意:①要有整体观念,从全局出发,既要注意表面看得见的因素,也要注意看不见的、隐性的因素。避免重复与矛盾,既要有覆盖面,又要做到“少而精”。②要对分解出来的层次指标给予清晰、准确、简练的表述,便于操作。

(2)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权重在中小学班主任评价体系构建中是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表示某一指标在整体评价标准体系中所占的相对重要程度。标示这种相对重要性程度的量数,就叫权重系数或权重。

本文主要采用经验法、专家评定法来确定权重系数。这种方法确定的权数由于出自工作在一线的教育者之手,多经过实践的检验,较切合工作实际和工作需要,而且又简单易行,但终究是凭经验的方法,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专家评定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已确定的指标征求专家的意见,然后以专家评判结果的平均数作为指标权重。这是目前在实际的教育评估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只需调查一次,不需反复,省时、省工、省力。但基本是凭借老经验,随意性较大,易受到专家的素质、经验、能力水平的制约。本文的指标权重就是采用此法:五名老班主任、四名德育管理干部组成专家组,对体系表给予权重评判。所以选择的专家组成员一定具有较高的能力水平和丰富的经验与高素质。这样才可确定科学、准确的权重,从而体现班主任评价的客观、公平、公正。

(3)找出能准确表达每一个评价指标数量水平两极的语言变量

如:“班主任工作主要内容”这一指标。

(4)确定各个指标的水平标度和等级

等级多少适合操作即可。可以使用分数,可以使用“优、良、中、差”。本文使用“分数”与“优、良、中、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赋分评价统计。

2.构建途径

(1)自我评价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如果不能调动班主任自身的积极性,不能吸引班主任的兴趣,那就不可能获得成功,班主任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因此,评估时要吸引班主任参加此项工作,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对立情绪,由班主任本人填写评价表格。

(2)同行评价(同年级教师)

包括同年级的班主任、辅导员课科任教师。他们熟悉班主任的工作目的和要求及工作的内容,评价时往往能够切中要害,所谓“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吸引同行评价可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同行评价也需要参评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热情、负责、公正、不抱偏见,以及具有相当的分析、判断能力。

(3)学生(班干部、学生)评价

中小学民汉合校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来自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应该是班主任评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时,学校要预先向学生做动员,讲清评价的目的、意义以及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可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反馈的信息也作为评价班主任的重要部分之一来参考。

(4)领导评价

领导评价通常是指由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包括年级负责人)组成的评价小组,也采取无记名方式填写。一般来讲,这些人熟悉业务,熟悉每位班主任,熟悉这个年级的学生状况,所以评价结果相对比较客观,能够对班主任做出比较公正的评价。

(5)社会评价(学生家长)

本文主要指各班学生家长对该班班主任的评价。这种评价在本评价体系中也占据一定的分量。既可以起到帮助班主任共同管理学生的作用,又可以使班主任学会与不同家长进行沟通的方法与技巧,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同时,也能够促使家长关心自己的孩子,达到了解学校的发展、了解孩子老师的目的,更好地发挥家长在社会中的辐射作用,起到宣传学校的作用。

四、研究结果

本研究是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先开展调研活动,然后整理调研资料,在调研的基础上,采用专家判定法确定权重,合理构建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在天山区的几所民汉合校中做了三类调查: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及班主任(老师)问卷。其中学生问卷发出856份,统计856份;家长问卷(家长对班主任的评价)367份;班主任(老师问卷)班主任自评或互评84份。

1.实际验证

在此次课题研究中,通过合作校的帮助,对一学期班主任评价工作进行了实际验证,结果如下:

(1)测试过程比较简单

分两步走:第一步,学生与家长的评价表,一次性发放表格,在评价表中有三类人群:学生、学生班委、学生家长,一次性就可以完成,学生填写学生评价栏、家长填写家长评价栏,是学生干部的直接填在学生班干部栏,不记名。第二步,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同年级任课教师、班主任自己,分别下发统计表,各自统计各自的赋分结果,之后汇总统计结果。

(2)各自的参评“评委们”赋分时,绝大多数态度认真,职责明确

赋分表收上来后观察,无论家长、学生,还是单位同事、领导,班主任自己绝大多数都能够客观地填好所有选项,虽然每人的计分原则不一致,但最终合成后统一的很好。

(3)评价结果与实际工作比较一致

评价结果是关键因素,这也是课题研究的目的,更是希望达到的效果。同样证明,经过筛选的指标是符合学校目前工作状态与实际情况的。源于实践,运用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4)民汉班级使用同一个评价指标体系

班级无论汉语班级还是双语班级,有利于学校管理尺度的统一,有利于班主任整体素质要求的统一。

(5)存在的不足

①新大附中在测评过程中,小学部的民汉之间存在差异性,虽然指标相同,但有人为的因素在里面,平行班级较少,也是不平衡的缘由之一。②客观性不够强。中学部存在班主任与学生及家长沟通艺术性问题,严格要求学生是正确的,但不能适得其反。③统计赋分结果时,比较费时间。如,高一年级的最终结果汇总,一个人统计,约200名学生、200名家长需要的时间是半天。

兄弟学校(新疆实验中学)的实践检验表明,该评价表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区分重点中学班主任之间的差异性,也能够正确地评价现有班主任的工作状况。各方面赋分后的结果基本与日常管理一致,同时要求严格的班主任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技巧。

2.评价中出现的问题

该《班主任评价量化标准》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该课题是针对班主任评价的一个设计与研究,评价者的参与面广,凡是涉及与班主任有接触的学校领导、管理部门、同年级教师、学生、家长基本都参与了评价,这样做能够锻炼班主任与社会力量、学校团队力量共同管理班级学生的的合作能力,培养班主任善于从多角度思考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的途径,也是学校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有义务参与的工作,可以使年轻班主任较为迅速地成长,得到锻炼,更好地让班主任明白应该从哪些方面管理班级,如何关心爱护学生,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可以使学校对班主任的评价更加全面,更加合理化。

本研究是在借助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客观条件与未来发展的需要,更是依据现状,从班主任工作内容(班主任管理过程、班级取得的各方面成绩)、班主任工作实效(班级学生表现、整体班级发展状态)、班主任自身综合素质三大方面尝试构建了符合我校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特点,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校班主任评价的标准及体系。但始终因为班主任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理论性、技术性要求很高的系统工程,加上研究者们的能力与水平的限制,此体系并不完全具有推广性,这一点有待于继续深入调研与实践才可能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一、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德育方法单一,以惩罚为主。在不少农村初中学校,德育方法非常单一,缺乏体验教育,只是空洞说教;一些老师的教育方式以惩罚为主,甚至出现一些体罚学生的行为。在个别老师看来,学生是吃硬不吃软的,跟他和颜悦色地说服教育,还不如直接使用惩罚的方式更直接有效。所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成为大部分农村初中教师常用的德育方式。

(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被弱化。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是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肩负着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职责,但是在当前的农村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这种作用出现相对弱化的倾向,甚至被许多学校忽视,育人意识不强。很多学校的共青团、少先队部形同虚设,只是在完成上级工作布置时,才被动地开展活动;同时,许多团干部、大队辅导员都是兼职,平时的教学任务繁重,时间有限、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开展的活动更注重趣味性,未能从启发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角度设计各种团队活动,完全没有发挥其德育教育的功能。

(三)家庭教育出现误区,家长配合度不够。随着“外出务工热”的发展,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家里的老人有心管、无力教,导致孩子自由散漫、误入歧途的案例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大部分农村家长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要么是“过分袒护,过分放纵”,要么就是“一言不合,棍棒伺候”,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到初中阶段,许多家长管不了了,只能把孩子交给学校,完全依赖学校的约束教育。当孩子在学校违反纪律、出现问题,需要家长配合时,许多家长的态度是躲避,或者一味维护自己孩子的利益,这就导致学校德育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

(四)思想品德课重知识轻情感教育。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但在许多农村初中学校,老师们一心只为中考服务,他们更关心学生的分数,只重视知识的讲解,注重教授学生答题技巧,培养他们的应试能力,忽视对学生情感的启发及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引导。

(五)未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的了解不足。社会在发展变化,学生也在发展变化,但在当前的农村初中德育工作中,许多学校没有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也不考虑现在学生的个性特点,盲目遵照上级的活动安排开展德育工作;许多班主任只是一味地根据以往经验进行本班的德育教育,忽视当下学生出现的新问题及学生新的变化,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二、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发掘多种德育渠道。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多开展体验教育,避免空洞说教,除了通过强硬手段解决问题外,更多地应该从心灵上对学生进行疏导,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接受教育,从而在行动上有所改变。同时,要努力发掘德育的方法和途径,除了班会课、晨会等德育方式外,还可以通过节日教育、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等开展德育教育,充分运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德育,让德育渗透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校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成为德育教育的资源。

(二)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的育人功能,塑造学生健康的品德。作为学校中优秀学生的团体组织,共青团、少先队应该积极发挥共青团员与少先队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团员、少先队员成为德育教育的骨干力量,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影响其他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同时,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活动的契机,在各项活动中渗透学校德育教育,倡导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导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一次的团队活动都能够真正发挥团队组织的德育教育功能。

(三)加强家校联系,多方面赢取家长的配合。相对学校而言,家庭是学生更熟悉、待的时间更长的场所。要做好德育工作,家校联系不能断裂,学校应该多与家长沟通联系,通过家长会、座谈会、校讯通短信等方式,向家长普及相关的德育知识,让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德育引导,争取家长的配合,促进学校与家庭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四)努力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质量。作为思想品德课的科任老师,我觉得,思想品德课在一个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它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育,让学生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把思想品德课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老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不仅要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还要注意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通过知识点的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升华主题,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从情感上认同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态度和习惯,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第10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思考

1.解读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育科研、整合等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中的常用学术名词。正确理解它们的内涵、联系与相关点,有助于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是与学校整体教学改革紧密相关的,从而确保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规划、实施围绕以整合为中心的改革框架,把整合研究作为学校的特色,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作为一种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实实在在的行动。

1.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核心内容,按国际上流行说法,信息技术是指: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是覆盖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感技术而成为的一门综合技术和方法体系。在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一般指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

1.2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它是中学生一门必修课程。教育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规定: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最迟于2003学年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初中不得少于68课时,高中70-140课时。信息技术知识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教师与学生要求掌握知识的侧重面不同,教师重在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1.3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它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未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发展趋势将由目前的“以教为主”变为“以教为辅”,以学生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和能力为主的“人本主义”教学方式。

1.4信息技术作为新文化。信息技术作为新文化,由此产生的道德、安全、犯罪等等都是全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时,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这种新文化的特殊性,它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糟粕和垃圾。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任务别指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技术法制的观念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把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等作为学校德育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中,也是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2.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运用。

2.1创设问题冲突,激发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中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喜欢多变、宽松的教学环境。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口语则满足不了学生比较活跃的心理需求,他们在安静的教室里,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认为老师是演员,自己是观众、是旁观者。因此,思想容易开小差,使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2发挥媒体优势,提高教学效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个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使每个学生都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单凭板书、讲解、操作的方式是很难做到的。多媒体计算机以其速度快、储存量大、易操作等优点,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11篇

【关键词】目标本位;讲究效益;贴近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下发的《教学管理指南及学科教学建议》一书中指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式与角色扮演、操作性与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活动”对于品德课程是至关重要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活动是品德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因为学生在参与联系生活实际的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体验、学习、探究,来解决问题,并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于是,活动越有效,品德课堂效果也就越好。综观现在的品德课堂,形式各异、缤纷多彩的活动看得人应接不暇。相比之下,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却并没有相应的提高,甚至达不到教学预设目标。于是,呈现在我们所有一线品德教育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主要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局面呢?究竟该如何构建品德课堂的活动教学呢?我们不得不来探讨品德教学活动中的“形式”这个秘密。

一、活动要回归原点――目标本位

活动性是品德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当前,一些品德课堂中,有些老师为了体现“活动性”,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多样,节奏紧凑。学生一会儿小品表演,一会儿记者采访,一会儿角色扮演,忙得不亦乐乎。乍看之下,课堂上热闹得如同菜市场。可是深入反思后就会发现,老师对活动的目标与有效性却并没有细细思考。这就导致了一堂课中,学生处于一种应付状态,很少能在活动中获取有价值的东西。教师精心设计的缤纷活动就像绚丽的烟花将课堂打扮得闪亮、激情。当繁华烟消云散时,一切趋于平静,并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活动设计,为了活动而活动,出现了活动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对学生品德形成并无推进作用。

【案例回放】《节日大观》教学片断:

一位教师在执教《节日大观》一课时,整堂课以知识问答的活动形式展开。第一个活动环节是教师播放动画歌曲,学生猜一猜这首歌是歌唱哪个节日的,共有十几个中外节日,从课件可以看出,教师为找到这些歌曲着实费了一番工夫。接下来的几个环节基本类似,如:看对联猜节日等都围绕课件展开。这一节课学生兴致高昂,充分享受了多媒体课件带来的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但始终被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

【反思】在以上案例中,教师煞费苦心地设计了活动,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一幅幅诗意的对联,的确让学生觉得很有趣,很新奇。这样的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所有的活动都是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从形式上看,教师给了学生表达的机会,但反思一下,我们会发现:几个教学环节都在同一个层次上,而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则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几乎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依然没有放下主体的身份,把整个活动过程牢牢攥在手中。这样的活动到底让学生们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又贡献了多少?这样的活动是漫无目的的“假活动”。

【对策】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有效的活动才是品德课的生命所在,只有那些让儿童在活动中真正有所体验、感悟和收获的,才是有价值的活动,而不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游戏而游戏。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

【对比案例】《多彩服饰》教学片断:

师:旗袍被称为“国服”,在一定的时候它甚至可以代表中国呢!咱们好好看看,它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PPT)

生:我发现旗袍……(学生发现三个特征:开衩、立领、盘扣)

师:你们回答得真棒,咱们中国小朋友送来一个礼物,我请一个同学上来摸一摸,猜猜可能是什么?师拿出一个信封,让学生摸里面的物品。

生猜:是蝴蝶。

生猜:是圆圆的一个东西。

生猜:是一条绳子。(众生笑)

师:中国小朋友还把礼物送到了每个学习小组里,请组长从抽屉里取出信封,不打开,请组员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

师:你摸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生:小组里交流。

师:拿出来看看,它是什么?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盘扣”。

这个简单的活动,花了不到2分钟时间,便让学生在悬疑和好奇的体验活动中,通过触摸、想象和观察,了解了生活动中不常见的“盘扣”。

可见,品德活动不在乎它是否开展得轰轰烈烈,不在乎活动以何种形式出现,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究竟得到了什么,教学目标实现了多少。

二、活动要经济实效――讲究效益

学生的年龄特点注定孩子们是喜欢游戏的。老师们在教学前的确也用心在思考、创设各种各样游戏、竞赛形式来适应教学。然而教师面对繁杂的教学活动时,是否学会化繁就简,舍弃琐碎,精简活动,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提升空间。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活动方式更经济、更实效呢?

【案例回放】《失败怕什么》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戏吗?

生:喜欢!

师:好,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夹弹珠》。规则是……

于是,老师请上来8个人,分成4组,一个夹弹珠,一个数。伴随着时间滴答声,台上同学很激烈地进行着比赛,台下同学伸长着脖子想一睹比赛场景,但由于看不到什么结果,有的坐下来聊天了,有的小屁股一撅,很无聊地趴在桌面上,有的依然很努力地伸着脖子……

师:好,时间到!第一组几个?第二组几个?……最终第四组取得这场比赛的冠军。

师:你们组赢了比赛心情怎样?

生:很开心。

师:你们呢?输了比赛心情怎样?想不想再比一局。

生:想!

师:好,大家准备。比赛开始,台上同学很投入地夹着弹珠。台下同学又历史重演,索然无味。

师:好,时间到!第一组几个?第二组几个?……最终第二组取得这场比赛的冠军。

师: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生:可能是我以前玩过吧。

师:是以前练过呀!是呀,成功肯定不是偶然的,这与你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反思】在这个课例中,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成功与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一道理,花费了将近十分钟时间。不能说老师没有体现“活动性”这个理念,但学生的参与面太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体验。虽然,最后,老师也得出了“成功与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个道理,但这目标的达成代价太大了。难道就没有更为经济、实效的活动可以取而代之吗?

【对策】“活动性”,最重要的含义就是要重视学生当下的体验,它需要我们教师创造各种有效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体验,进而启动内心深处的感悟。在教学中,我们要多挖井,少挖坑。我们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通过各种经济实用的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既要让老师减轻负担,又要让学生玩得快乐,学得轻松,最终,达到促进品德素养的发展。

【对比案例】《寸金难买寸光阴》教学片断:

师:你能在一分钟内做什么事呢?

出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分工并担任裁判,其他同学从做口算、查字典、写数字四个项目中选一项参加,小组长记录成绩,准备汇报。

学生汇报……

师小结:仅仅一分钟时间,同学们就能做这么多的事情。如果我们把10个一分钟,100个一分钟,甚至更多的一分钟好好的利用起来的话,那就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一分钟能做什么?老师运用一个简单易操作的一分钟挑战活动,从而明白时间的宝贵,建立珍惜时间意识。这样的课虽然看上去不是热热闹闹,然而却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活动形式无需什么财力,时间也花费得不多,却真正实现了人人参与、个个体验的教育目的。

三、活动要亲近学生――贴近生活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学生品德素养的提升、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在活动中习得的。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而信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丰富,品德材料铺天盖地地向老师们袭来,我们该撷取哪些生活情景进入课堂呢?

【案例回放】《集体处处有规则》教学片断

导入:(播放交通事故片断)

师:10月10日8时30分,×××学生黄某,驾驶无号牌两轮摩托车搭乘×××四年级学生黄某沿X104线由北往南行驶,行驶至田心路段时,追尾碰撞前方小货车,造成摩托车、小货车损坏,两学生受重伤。

师:你有什么想要说的?

生:……

师小结:看来规则真的挺重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体验,就会发现集体处处有规则。(板书:集体处处有规则,齐读)

【反思】随着当前人们对生活化德育认识的深入,品德课堂的活动教学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更多的老师认识到,生活是品德课程的资源。儿童的已有经验是品德课堂的基础,品德课堂的活动体验只有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才能让他们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这位老师精心选择了一个交通事故的小片段,这个教学材料对于大部分学生相去甚远,让他们从道听途说的交通事故中得出规则两字,活动体验自然显得苍白无力。

【对策】在教学活动之前,教师最重要的准备是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包括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等方方面面。关注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获得“鲜活”的体验、感受,从而促进积累直观、鲜活的生活素材,使学生在活动中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能在亲力亲为中获得道德认识、情感、行为的提升与发展。

【对比案例】《集体处处有规则》教学片断

一位老师同样以规则开课,并以规则结课,且有效利用课堂资源,巧妙地设置情境,将规则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一开课,老师就以一位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们玩起了“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孩子们一个个热情高涨。在一次次的较量下,总是老师赢,细心的学生就发现了,老师出拳总是比同学们慢一拍。被识破后,老师又开始耍赖。同学们大呼“耍赖”的情境中,老师追问该怎么办?同学们齐声喊出要遵守游戏规则。就这样,一个非常抽象的“规则”概念通过一个极其简单的游戏就诠释了。同样在学生小组交流时,老师设问:我们在进行交流时,应该遵循哪些规则呢?(认真倾听、记录、友善地指出说的不对的地方,并帮助改正。) 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指出:找到的同学请举手示意,可不能大喊大叫呀!在结课时,教师巧妙导行,画龙点睛:马上就要下课啦,下课时我们要遵守哪些规则呢?让我们比比谁做得更好。

老师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走进生活,贴近学生,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老师还选择了许多学生熟悉的场景与身边的事物,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使人感到非常亲切,因而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育情导行做到了“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品德课程的教学提倡通过课堂活动来引导学生感悟,学生通过感悟来明白道理。品德教学要提防“形式主义”这个陷阱,教学活动形式、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经验背景、能力水平和学习主题要求。发现形式这个秘密,重要招数是关注活动的目标本位、讲究效益、贴近学生的生活,识别和选择它作为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真正打造高效、绿色、和谐的品德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吉.警惕“形式主义”的陷阱:品德活动教学的再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3(01).

第12篇

一、“实践―体验型”德育模式操作四环节

1.激情导入。

王敏勤教授曾经说过:一堂课如同一场话剧,要有序幕、、尾声。“激情导入”环节就是指一次德育活动、一节主题班会课、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或一节学科教学课的开始环节,就如同话剧的序幕、相声的“包袱”,这一部分强调引人入胜,强调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上的一节课或所参加的一个活动上。因此,这一部分我们强调遵循的原则是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听觉冲击力、言语冲击力;强调导入环节的内容要与本节课或本次活动的中心内容一致,要为本节课或本次活动作一个内容上的铺垫;目的是立即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或主题德育活动上。

2.创设情景。

创设情景是指根据德育主题和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设计出能启发学生情感体验、引起学生思考和共鸣的教育场景或活动。在德育活动、主题班会课、社会实践活动或学科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个个让学生动脑或动手实践的体验式场景和活动。我们所提倡的教育场景和活动,是学生生活中的、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和身心发展特点的真实情景。情景要体现生活性、真实性、可操作性、感人性、教育性、问题性。

3.体验分享。

体验分享是我们心理课上常用的方法,迁移到德育活动、班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中。体验分享指的是学生置身在我们所创设的德育情景中,在实践认识事物的同时,彼此间要分享思想、分享认识、分享看法、分享观念,这种分享是自助和他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观念,并稳定下来,进而指导学生的行为。这一环节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因此,调动学生自我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重要。

4.课后延伸。

课后延伸是一次德育活动、一节主题班会课、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或一节学科教学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不是一次活动或一节课的结束,而是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在这一环节中,一般要围绕本次主题活动的重点内容,提出活动后继续坚持和巩固的要求。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良好品行的养成一定要经历课后延伸的环节。

二、“实践―体验型”德育模式的实施原则

1.“激情导入”环节的实施原则。

激情导入环节,力求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因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强冲击力原则。冲击力是物体相互碰撞时出现的力,在碰撞或是打击过程中,物体间先突然增大而后迅速消失的力,又称冲力或是碰撞力。冲击力的特点是作用时间极短,但是量值可以达到极大。这是物理学上的一个专业名词,现在应用到我们的德育活动中,强调的是在短时间内,德育内容与学生思维在最短时间内碰撞出最大值。

激情激趣原则。激情就是激感,激趣就是激发兴趣。也就是说,在导入环节要一下子激发起学生想继续学习的情绪、情感和兴趣。

准确导入原则。强调的是一定要紧密结合主题内容,导入活动或班会课,不能远离和偏离主题。

2.“创设情景”环节的实施原则。

生活性原则。生活性强调的是所创设的情景,一定要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给学生一种真实感、亲近感,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进而愿意更多地了解,只有认真学习了,认真了解了,才有可能产生共鸣。

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强调的是所创设的情景内容是真实的,这样学生才愿意听、愿意看,进而才愿意想、愿意做。

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强调的是参与,是做。这个“做”包括行动、思想和言语,也就是在我们所开展的德育活动、主题班会、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亲身实践。

感人性原则。要能打动学生,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教育性原则。教育性是“实践―体验型”德育模式的根本特征,所以每一节主题班会课、每一个德育活动都应有明确的教育目标,班主任必须牢牢把握教育性这一原则,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

自主性原则。自主性就是要正确处理班主任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一节主题班会课,班主任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把握班会的主题和方向,指导班会设计以及创造一些必要条件,更主要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设计、组织班会活动的空间,把权利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参与主题班会的兴趣和需要,使他们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班会活动。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应体现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地安排德育活动、实践活动、班会课、学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内容。

3.“体验分享”环节的实施原则。

体验原则。体验是学生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既是一个活动又是一个过程,是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体认与验证、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将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分享原则。分享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常用技术。分享是班会课上学生之间的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同龄伙伴之间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间容易交流和理解,他们可以不加掩饰、坦诚直接地进行心灵的沟通。所以,在班会课上、在德育活动中、在社会实践中、在学科教学中,要创造让学生分享的时空。

正面引导原则。正面引导是指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疏导和说理教育,注意循循善诱,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一定要是正确的、正面的。

4.“课后延伸”环节的实施原则。

创新性原则。创新性是指在事物现有的基础上,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创造不同于原事物的具有新特点的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德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乃势所必然,所以,必须不断地总结新经验,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发展性原则。发展性是指符合客观规律的变化。整体构建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必须体现发展性。德育途径和方法就像万事万物一样,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树立发展的意识,来研究德育途径和方法。

层次性原则。层次性是指既要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段要求等,在活动的设置和方法的选择上分层有序,层层研究,彰显特色。

三、“实践―体验型”德育模式的操作策略

1.“激情导入”环节的操作策略。

“激情导入”环节,我们探索出的操作策略是:视频导入、故事导入、录音导入,以及引趣、提问、复习等。其中,提问、复习策略更多地运用于学科教学中的导入。

2.“创设情景”环节的操作策略。

“创设情景”环节,我们探索出的操作策略是:说理策略、感染策略、训练策略、评价策略、修养策略等。

3.“体验分享”环节的操作策略。

“体验分享”环节的操作策略是: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活动感想体会,以及小组合作学习、自省自悟、讲析理解、熏陶、榜样学习、比较等策略。

4.“课后延伸”环节的操作策略。

“课后延伸”环节的操作策略一般有回顾、反思、计划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