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23: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当前生态环境状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影响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1.1森林资源匮乏。森林资源匮乏是阻碍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生态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时间以来,我国太过于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一些生态资源被过度使用和浪费,还有一些生态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森林资源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我国没有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导致我国森林资源锐减,森林覆盖率大幅度减少。根据权威的数据来看,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较大差距,甚至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森林建设工作,合理进行植树造林,不断扩展我国的森林面积。1.2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不健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不健全是影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太过于注重追求社会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致使一些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度开发森林资源,乱砍滥伐现象严重。此外,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没有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保护。1.3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到位。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到位,导致生态环境治理结果不尽如人意。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但是国家在这一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一些企业仍然有漏洞可钻,导致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难以取得有效的进展。还有一些政府部门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意识不强,相关工作开展不到位,这些都是影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2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完善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加快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土壤、地质、气候等条件大不相同,因此,在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完善林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这就需要从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土壤、地质、气候等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林业产业。在不同的地区发展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林业资源,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2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因此,在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首先就要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可以将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融入到当前的林业建设事业中,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林业发展机制。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思想意识,使人们积极参与到林业建设事业中,保护森林资源,推动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步伐。2.3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工作。在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林业建设工作的管理监督,防止一些林业建设部门只做表面工作,从而保障林业建设事业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对于林业生态地区要进行重点的保护工作,保护森林资源,同时合理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
3结语
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着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更关系到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面对当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状况,相关部门一定要引起重视,强化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晓梅.浅谈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J].科研,2015(31)
2冯春枝.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农业,2012(18)
作者:张立军 单位: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北曼甸林场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现状;对策;浙江庆元;左溪镇
生态公益林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护岸林、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和国防林等[1-2]。该文通过对近几年庆元县左溪镇生态公益林建设情况的深入调查,分析了当前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并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3-4]。
1左溪镇自然概况
左溪镇地处庆元县东部山区,东经119°22′,北纬27°37′。东邻庆元县官塘乡,西连张村乡和荷地镇,南与福建寿宁相邻,北与景宁畲族自治县交界。总面积142.7 km2,其中山地总面积1.43万hm2,全镇辖行政村26个,自然村37个。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6.5 ℃,年降雨量2 000 mm,相对湿度86%,年平均日照1 528 h,年无霜期246 d。境内山地起伏,山峦重叠,小气候复杂多样,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低山丘陵,还零星分布着一些岩成土。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主要的组成为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金缕梅科、杜英科、冬青科、竹亚科等常绿性种类。自然环境优越,野生植物资源丰富。
2左溪镇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
2.1及时启动生态公益林建设
根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2004年出版的《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报告》和卫星遥感数据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数据显示,庆元县的生物丰度指数98.48、植物覆盖指数100、水网密度指数98.58、土地退化指数8.83、污染负荷指数0.17、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QI)97.85,在全国31个省、2 348个县(市、区)评价单位中,庆元县名列第1,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左溪镇是庆元县的重点乡镇之一,为了更好地建设庆元县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根据庆元县战略要求,左溪镇党委、镇政府抢抓机遇,及时启动了以生态公益林建设等为主体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
2.2生态公益林界定的范围和面积
庆元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重点公益林建设,早在1997年就把封山育林作为发展山区经济,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来抓,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挤出资金把重点公益林补偿地方配套部分列入财政预算。2001年起实行林业分类经营以来,进行了4次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工作,2001年10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完善工作,后经2003、2004、2006年3次完善,目前全县共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总面积3.99万hm2,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23.8%,其中国家级重点公益林1.05万hm2,省级重点公益林2.94万hm2。
左溪镇党委、镇政府积极响应庆元县委、县政府号召,通过广泛宣传,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及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推进了该镇重点公益林建设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到目前为止,左溪镇现有生态公益林3 954.1 hm2,占该镇林地面积(1.26万hm2)的31.32%。其中省级重点公益林3 166.6 hm2,县级生态公益林787.5 hm2。在未来的5年,左溪镇将拟新增省级重点公益生态林3 629.5 hm2,使左溪镇重点公益林面积突破6 666.7 hm2,占该镇林地面积的52.80%。切实做好重点公益林封育和管护工作,提高左溪森林覆盖率和木材蓄积量,进一步推动左溪生态强镇建设。
2.3左溪镇生态效益初显
经过几年的以大规模封山育林为主体,退耕还林、补植造林和低产林改造相结合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左溪镇的森林质量有了提高,林分结构趋于合理,生态效益初显:水土流失减少,山洪暴发次数少;空气质量提高;森林环境的改善,野生动物增多,时常有野猪、猕猴等光临农家。在2005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第一次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调查排名中,庆元县位居第一,左溪镇也成为生态强镇。
3左溪镇建设生态公益林发展对策
3.1加强宣传,提高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不高是人们危害生态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大力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在宣传广度上,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包括政府和民间的资源,开展宣传活动;在宣传对象上,要覆盖各个方面;在宣传方式上,采取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在宣传内容上,既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如《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也包括各种有关的方针政策、制度、生态理念、生态知识、生态规划等。通过宣传使人们对体制认知、自然认知、生态认知不断加强,以全面促进人们生态文明程度的提高,确保生态建设的顺利实施和成果的保障,最终实现生态安全和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3.2提高林分质量,增强生态功能
在左溪镇的3 954.1 hm2重点公益林中,实施阔叶林发展工程,尽管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但是以马尾松、杉木为主的针叶林占重点公益林的比例仍然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点公益林综合效益的发挥,实施阔叶林发展工程是加快发展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资源、提高林分质量、增强生态功能的重要途径。
3.3严格实施封山育林,加强林木采伐管理
在生态公益林经营措施上要严格实施封山育林管理,严禁商业性采伐作业,对确有必要进行卫生伐、更新伐的,要严格检查,慎重审批,只能在不失去防护作用的前提下,分期择伐,逐步更新,严禁采用皆伐方式采伐,对破坏生态公益林资源管理的违法行为,要依照《森林法》。
3.4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为生态公益林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生态公益林建设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因为在经济落后地区,人们不会也没有能力去改善生态环境。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才会对生活环境有更高的要求,才有能力和资金去改善生活环境,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同时,努力降低农民对木材的经济依赖性,通过实行人口的再分布,引导开发笋竹、茶叶、蔬菜、花卉生产及生态旅游等山区非木材资源,拓宽林农增收渠道,以发展促保护,才能切实减轻公益林保护压力。
4参考文献
[1] 陈祖挺.福建省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的探讨[J].华东森林经理,2004,18(4):28-30.
[2] 闫西清,马存世,陈莉.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甘肃林业科技,2004(4):46-50.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1、生态环境监测的定义
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
生态环境监测采用的是生态学的多种措施与方法,从多个尺度上对各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写照及其趋势而获得。可以说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方法原理、目的、意义等多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环境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今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其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综合影响的优点。
生态环境监测可用作对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进行监测。不难看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措施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定能作为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保障。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脆弱带生态学、地球化学、气象学、物候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对生态环境监测也是大有益处。
2、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2.1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原理
生态环境监测最主要原理便是“准确性原理”,即监测活动及其所获得的生态环境信息是生态环境历史和生态环境管理的记录、书写,也是生态环境历史的“镜像”写照,同时更能体现环境及环境管理的真实性及环境信息的权威性。为满足“准确性”的要求,生态环境监测还衍生出了以下3个基本原理。
2.1.1代表性原理 即监测是以有限的点位、断面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整体,以有限的采样频率代表时刻变化着的生态环境变化信息,以有限的数据信息量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内部信息。
2.1.2完整性原理 监测通过采用环境“要素”和“相素”、环境“压力”组合监测模式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完整性、复杂性,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系统性。
2.1.3规范性原理 监测通过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化、技术标准化和技术规范化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可溯源性、精密性。
2.2监测对象
近几年来,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已获得极大的丰富,传统的“水、气、声、渣”已不能代表环境监测的对象特征。生态环境监测的范围和对象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生态环境监测范围 包括区域的、流域的、全国的。按照不同的需要和目的,能够组合成不同的监测范围。
2.2.2生态环境“要素”监测 包括各种环境要素、生态系统中的各环境介质、环保部门主管、监测对象(如各种排气、排水、固体废物等)。
2.2.3生态环境“相素”监测 包括同一环境要素或同一环境介质中的多相监测,水环境监测中的水相、生物相、沉积物相监测,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气液相、固相等。
2.2.4生态环境“压力”监测 广义为“源解析”监测,通过广义的“源解析”监测,可以解答环境变化与污染源排放之间的关系,找出环境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目标等。
2.3生态环境监测指标
生态环境监测的本质是环境“要素”和环境“相素”中目标污染物各类信息的生产过程,即环境信息的生产过程。现阶段的环境监测内容包括综合性指标、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生物学指标、生态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等,或者分为环境质量指标、自然生态指标、环境保护建设指标等。
3、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和方法
3.1生态环境监测程序
3.1.1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3.1.2确定监测项目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
3.1.3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 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3.2监测的方案与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以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关键数据,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该指标的状况及变化趋势。在选择生态环境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需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确定的技术路线,确定最理想的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确定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对象、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4、开展生态监测的建议
4.1发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优势
生态环境监测的理论具有广泛的内容,环境监测的实践丰富了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要发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优势,使其成为开展生态监测工作的基础保证。
4.2合理选择监测指标
我们现有的监测能力、技术与设备水平有限,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的特点,从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对生态环境形成压力和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中,选取易监测、针对性强、能说明问题、对特定环境敏感和属于污染的因子开展监测,以此表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待今后条件具备时,逐步加以补充、扩展。
4.3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当前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作用,如3S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广泛得到应用,要使其和生态监测密切结合,并以最少费用获得必要的生态环境信息,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效用。
5、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实施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一项复杂的工程,向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定更深层次地为环境管理部门服务,为经济区建设营造良性循环、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从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达到要求,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定会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摘 要:生态环境法律实施包括环境执法和环境司法。当前全国环境执法均存在环境执法难、执法无力普遍问题。执法难一方面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操作性差导致的现象。现行环境法律法规原则性规定多,具体行为规范和处罚度少,造成执法过程中随意性大,标准不一。比如环境法责任认定方面,具体责任内容界定以及承担多少责任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执法、处罚不一致。有些规定缺乏前瞻性,不能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予以有效认定和规范。
关键词:生态 经济 法制 文明
引言
当前环境执法方式还停留在行政命令模式,主要行使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强制性行政行为。这种观念还停留在“先污染、后治理”的事后处理方式,与环境保护“预防为主”原则相违背。我国现行环境法律对环境违法行为处罚手段有限,缺乏强制执行权,法律仅赋予环保部门责令企业停产、限期治理的建议权,决定权在政府。环保部门没有查封、冻结、扣押、强制划拨权力,致使现场执法手段相对薄弱,发展为违法行为后无法当场强制制止。最后是环境执法机构设置不合理。环境执法机构设置应适应我国资源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从司法层面看,我国环境司法是人民法院的司法活动来解决各种环境纠纷。司法对环境法律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司法机关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审查和制裁,对被侵权者的司法救济,对环境法律实施委托的司法解释等方面。当前环境司法是弱化的环境司法,难以成为施行环境法的主要渠道。从法院设置看,当前河南还没有专门的独立环境法庭从事专门的环境案件处理和审判。
一.生态文明法律监督现状及问题
生态环境法律监督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环境法律活动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当前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法律监督,尤其是公众的监督是薄弱环节。这与政府、企业及公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公民环保参与机制和监督体系的发展密切相关。人口大省,资源、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加上环境保护投资大,见效慢,导致部分居民甚至领导干部环保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公民的生态意识还停留在不触犯国家强制性法律规定的层面上,在日常中已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甚至一些人为了保障自身利益不惜牺牲生态利益。经济状况是守法的客观条件,贫困地区居民急于摆脱贫困,对生态环境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环境执法行为监督的积极性。其次,环保非政府组织还不能充分发挥其对中原经济区生态环境执法的监督作用。公众参与作为社会调节机制的核心内容,从当前现状看,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还是政府倡导为主导,而不是公众自发自愿的行动。宪法对环境问题强调国家对其保护,忽视公民的参与,公民的基本权利中没有规定公民的环境权;从参与过程看,主要侧重于事后监督,源头参与不够;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数量、规模、影响还非常有限;公众环保意识欠缺,参与程度低。市场化机制政策不完善。当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颁布不少,但原则性规定较多,操作性差,缺失系统,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改革机制不完善,制约了生态和环境投入的增长。
二.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完善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是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法理机制的出发点和归宿。一部良好的环境资源法律应是一张人与自然关系的关系网,应是一幅反映、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蓝图。生态文明建设客观上要求法律实现角色转化,从被动环境危机的应对者转变为生态社会的服务者,生态文明使人类认识到超越自然规律,试图驾驭自然的行为都会遭受自然报复,应对环境危机必须以法律手段约束人类的自由行动,在不违反自然规律的范围内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法律的目的是规范、调整、制约、引导、协调人们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有序、健康、安全、公正社会生活的需要和追求。通过制度化体系建设,为人们和谐生活创造条件。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也需要满足此要求,因此,需从法律体系建设角度出发,对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做一些有益的探索。立法理念以生态为本位。以往生态环境立法均以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为理念,人类牺牲生态利益换取经济发展,造成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促使人类重新认识与自然的关系,从无视自然、主宰自然逐渐转向为重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三.结语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看到自然界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的生态价值。环境法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制度和强制性调控手段,立法理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决定了实际调控效果。正如博登海默说的:“任何值得被成为法律制度的制度,必须关注某些超越特定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相对性的基本价值。…….一些完全无视或根本忽视上述基本价值中任何一个价值或多个价值的社会秩序,不能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法律秩序。”法律生态化变革,将过去人类中心主义影响下确立的人类优先和和经济优先的环境法律理念转变为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体现为环境优先和生态优先的环境法律,突出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环境正义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立法结合中原地域实际,体现地方特色。由于地域自然生态条件不一,因此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适合中原经济区地域生态系统特点及自然资源随之发生的周期性变化,这要求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协调保护、开发、利用的关系。在立法中,要求法律的灵活性、针对性与时效性,具体针对中原经济区来说,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西有煤田、东有油田、北有铁矿的主要矿产分布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黄河、漳河、卫河、汾河横穿本区,正在开工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纵贯全境,在华北地区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适宜的气候条件,肥沃坦荡的华北平原,为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了保障和便利。地方立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理念,在资源的利用上,能够开发的则开发,不能开发的必须保护。即便是开发,也应坚持保护和有效利用的原则,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生态压力 本地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面积
自从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正式确立以来,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评价方法和战略的研究成为目前生态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加拿大经学家Ree教授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作为一种强可持续性测量方法,从一个新的视角考察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但该模型主要是针对国家级区域进行研究分析,而在对省、市区域研究时存在各因子如何选取及数据精确性等问题。本文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对该模型参数进行适当修正和补充,在此基础上研究该区域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状况。
一、本地生态足迹模型
(一)本地生态足迹的计算
本地生态足迹主要反映某个特定区域所承受的压力,某区域的生态足迹反映了在一特定时期内提供该区域人口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其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占用的生物生产土地的总面积。一般来说主要包括耕地、林地、牧草地、化石燃料地、建筑用地和水域六类土地的占用。本地生态足迹的计算公式为:
(1)
式中,为总的生态足迹;N为地区总人口数;ef 为人均生态足迹;为均衡因子;为第i项实际占有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和分别表示第 i项人均年消费量和世界年平均生产力。
(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国内大多数学者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产量因子,很少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整,计算结果会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应根据研究区域情况对产量因子进行适当调整,计算本地生态承载力,即:
(2)
均衡因子同上式;表示某类土地的产量系数,等于此类土地在研究区域的平均生产力除以同类土地的全球平均生产力。
(三)生态压力指数
生态压力指数是指单位生态承载力的土地面积需承受的本地足迹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
(3)
二、湖南省本地生态足迹的计算
依据上述模型和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出湖南省1999-2008年的本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本地生态赤字、生态压力指数。
(一)本地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平的提高,近10年来湖南省人均生态足迹呈不断上升趋势。如表1所示,人均生态足迹从1999年的1.535468hm2 增加到2008年的2.098231hm2 ,增加了0.562763hm2 。其中,2003―2005年增长幅度最大,三年增加了0.352908hm2,年均幅8.3%。人均生态足迹的增加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需要耗费的各种资源也在逐步增加,该地区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逐年加剧。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在这10年中变化波动不大,维持在0.7hm2左右,2008年同1999年相比略微下降了0.010821hm2。从表中数据反映出,湖南省人均生态赤字量与人均生态足迹几乎同步增长,且其增长速度较快。1999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814188hm2,2008年增长为1.406924hm2,增幅0.592736hm2,且08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的2.035倍,这表明该地区生态供给量远小于其生态需求量,区域生态环境处于相对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若要满足当前消费需求,需从外部进口大量资源以实现供需平衡。
(二)生态压力指数动态分析
生态赤字说明该地区拥有的生态资源不能满足其生产和消费对生态资源的占用需求,其值只反映了超载的大小,难以体现其严重程度,不能直观反映该区域环境的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需要计算生态压力指数作进一步分析。如表所示,该地区这十年来的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 2, 2007年开始超过3.0,2008年达到达到3.0351。3.0351的生态足迹强度指数意味着该地区每公顷土地提供了3.0351公顷土地才能提供的资源和生态服务,该值越大表明研究区域的生态超载程度越严重。不断增长的生态压力指数说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长期处于严重超载状态,生态脆弱性增强。同时也反与映了湖南省对于消耗型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存在资源浪费, 长此以往,该地区将会出现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将不断下降。
表1 湖南省1999―2008年本地生态足迹汇总表
年份 人均本地足迹
/hm2 人均生态承载力/hm2 人均生态赤字/hm2 生态压力指数
1999年 1.535468 0.702128 0.814188 2.1839
2000年 1.586248 0.742129 0.844119 2.1374
2001年 1.620777 0.736919 0.883858 2.1994
2002年 1.639833 0.715547 0.924286 2.2917
2003年 1.726829 0.710983 1.015846 2.4285
2004年 1.827223 0.699915 1.127308 2.6106
2005年 2.079737 0.700110 1.379627 2.9706
2006年 2.082024 0.715351 1.366673 2.9105
2007年 2.090526 0.689660 1.400866 3.0312
2008年 2.098231 0.691307 1.406924 3.0351
三、结语
运用本地生态足迹模型定量分析了湖南省近10年来区域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长期处于严重超载状态,生态压力不断增大,生态脆弱性较强,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该地区这些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必将破坏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其资源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加剧生态赤字,造成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如何减少各种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减轻生态系统的压力,实现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这将是湖南省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核心任务和面临的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 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o P , et al . 1999.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J].Ecol .Econ.1999,29 (3):375~390.
[2] Simon Dietz,Eric Neumayer. Weak and strong sustainability in the SEEA: Concepts and measurement[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1:617~626.
[3] Monfreda, C., Wackernagel, M., Deumling, D. Establishing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s based on detailed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biological capacity
assessments. Land Use Policy,2004,21:231~246.
[4]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甘肃省1998 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5):607~616.
[5]顾晓薇,王青,王军.国家生态压力与生态利用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2007,29(1):142~145.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 林业资源 可持续发展 资源消耗结构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2-01-01
一、引言
建国以来,中国的林业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逐渐成熟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的林业生态建设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发展道路,并且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林业生态建设经验。
在肯定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所遭受的破坏,意识到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各种严峻问题。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社会对生态环境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可以说,改善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对林业建设的主导需求,我国林业建设也逐渐进入了一个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全面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崭新阶段。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及时总结林业生态建设的问题,并且积极寻找和制定相关的对策、措施,以此来实现依靠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观点去进行国家林业生态建设,实现林业生态、国家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诸方面的和谐与统一。
二、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当前,我国已经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并且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林业生态建设速度缓慢,林业科技水平滞后,人工林的生产水平低下。
在世界上,我国的森林植被总面积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但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等数值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甚远。由此可见,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从科技进步水平看,我国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不足5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水平,在林业建设的技术装备水平方面,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在人工林的生产水平方面,具有先进林业建设经验的南非、意大利等国家仅用1~3%的森林植被面积就能够提供50%以上的木材,而我国的人工林生产水平则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资源消耗结构层次较低,林木资源利用率较低。
从林木资源的消耗结构上看,我国的林木资源消耗结构仍处于较低层次,主要表现在:我国工业用材的比例偏低,并且在工业用材中以传统的锯材和机械加工用材为主,严重忽略了造纸材和人造板用材这两大领域。衡量消耗产出的另一个指标,就是林木产品产量与原木消耗量的比值,它反映了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其比值越大,则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就越高。在这个数值上,我国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相比,各项数值都非常低,这说明我国的林业资源利用率非常低。
(三)社会林业意识不强,林业生态建设的行政推动力不足。
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思想意识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社会对于林业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林业建设缺乏普遍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战略目标,很多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都错误地把林业生态建设“定位”为一个基础产业部门,严重忽视了林业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公益性质,忽视了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由于上述错误观念的存在,致使林业生态建设的行政推动力大大减弱,很多业务部门在处理经济发展与林业资源保护的矛盾时,错误地走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弯路,往往得不偿失,甚至造成环境的持续恶化。
(四)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健全完善的投入机制。
林业生态建设的受益者不是国家,也不是政府,而是整个社会,因而我们说它也是一项公益事业。林业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理所应当该由政府来投资建设,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有关林业生态建设的财政转移或者支付体系,也没有相对健全完善的资金投入机制,这些资金、制度方面的弱点,都无法适应林业生态建设的需要。
三、林业生态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
林业生态建设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本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宗旨,实现自然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针对我国当前的林业生态建设问题,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科学区分功能,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 ,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针对我国林业生态建设速度缓慢的问题,笔者建议国家及地方的相关主管部门应该认真分析当地现有森林资源的分布状况、植被特征和自然环境,并据此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形成集生态、防护、美化、效益于一体的全方位发展。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步伐,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不能只靠人工,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因此我们提出了科技兴林的发展战略。科技兴林,要求我们加强林业队伍建设,坚持科技兴林战略,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实现管理职能的转变。
(二)科学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林木资源利用率。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着消耗结构层次低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科学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在这里,笔者建议要做到三个优化:一是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探索林藤、林药、林牧等立体复合经营的模式,解决林、牧、农在空间上的“争地矛盾”;二是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发展木材的精深加工业,适当延长林业资源的产业链,实现林业资源的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三是优化发展模式,林业企业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逐渐向节约型模式转化,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三)提高社会林业认识,增强林业生态建设的行政推动力。
在生态建设中,需要不断地深化林业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决策和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树立和坚持“生态优先”的战略思想,明确优良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市场竞争的优势所在。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林业生态建设投资,完善投入机制。
该措施主要是要解决资金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资金流的来源、经过和最终用途上着手分析。首先,根据林业生态建设的公益性特征,其资金来源首先应该以政府投资为主,加强国家机关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支持力度;其次,在确定资金来源的前提下,要切实落实好配套资金的准时到位,尤其是各级地方财政部门、安全环保部门、以及林业管理部门都需要共同承担责任,确保专项资金的按时到位;第三,就是要遵守“谁受益”和“谁投资”这两项最基本的原,并以此为指导,制定并出台相关的投资政策;第四,要制定优惠的政策,合理引导集体单位以及公民个人的积极投资,实现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多方集资集劳。
参考文献
1.姜士平.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9期
2.王纲.张康.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1年15期
3.王富昌.林业生态建设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7期
4.邱国强.生态林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28期
5.刘金凤.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2年13期
6.尚彬.刍议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J].现代园艺.2012年20期
关键词: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既不是要全面控制农产品消费,也不是对农业文明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的模仿,而是致力于提升农产品资源的利用率,反对浪费农产品,在消费中切实做到理性、节约,这样一来就能够节省宝贵的农业资源,改进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农业产业是我国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农产品消费状况又在整个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之中能够发挥出承上启下的突出作用。所以,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应用低碳理念来考察农产品适合于哪种消费模式的问题,全力引导消费者们将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消费模式转换成为低碳模式,从而让广大消费者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于低碳时代的经济环境,持续提升农产品消费的质量。
一、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主要是指广大消费者在消费农产品时将低碳作为主要价值导向,在个人消费能力许可的状况下,运用科学理性之认知以实现个人实际效能的最大化,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一种积极、健康的消费方式。其主要特点是:一是注重消费结构的低碳化。在平时生活中,消费者就应当积极抵制农产品化学化的不良影响,不断提升农产品安全消费的力度,致力于实现膳食营养之平衡。二是注重于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基于市场经济条件的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不是倡导降低农产品的消费量,而是要尽可能地提升农产品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地节约农产品资源。三是注重于文明和健康消费。要运用低碳农产品消费方式之指导,持续改进广大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观,让农产品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能够持续提升,并且让其能够养成低碳化的消费习惯,推动消费者们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促进低碳农产品消费的重要意义
一是维持国民经济体系健康发展之所需。农业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彼此间具备了统一性,两者之间是彼此依赖的关系,而且还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以转化。农产品生产能够为广大消费者们创设出农产品这一十分重要的消费对象,而农产品的消费则又会对农产品的生a提出更高的要求。有鉴于此,农产品消费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具备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维持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内容。无论消费者怎样拥有与使用什么消费方式以满足个人生存、发展之所需,只要是能够有利于保护当前生态环境的,就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实现稳定而健康的发展。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无疑是符合降低生态环境污染实际要求的手段。
二是推动全社会公平消费的前提。所谓公平消费,主要是指所有人均能够公平享有各类消费资料之权力。如今农产品消费不公状况相当严重,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间在农产品的消费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而且一国内部各群体间在农产品消费上也是很不公平的,富裕人群的消费量往往极大地超过了其有权占有的消费量。同时,当代人对于农产品资源的大力开发肯定会影响到后代人在农产品资源上的储量。所有人均不应当为了实现自身消费权而做出危及别人的消费行为,人们不能由于同代人的消费而伤害到后代人的消费权利。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有利于推动国别、地区、代际以及代内公平,因而可以说是维护全社会公平消费的关键一环。
三是维持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当前,全世界中具有主导性地位的是线性消费方式。这一消费方式形成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提下,以市场化体系为主要驱动力,致力于追求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造成了对各类资源的过多消耗。如今,全球出现了资源日益耗竭、气候不断变暖的趋势,导致人类环境出现了灾难。为更好地解决温室气体的问题,全球各国均在努力为实现减排而探求科学的路径以及方法,注重于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以及长期性。就理论而言,可持续发展需要可持续生产以及消费,唯有真正建立起低碳化消费观,才能够确保可持续消费能够成为现实。唯有持续更新农产品消费方式,才能够切实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三、构建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的建议
(一)不断推动形成低碳农产品消费观
低碳农产品消费可以说是消费价值观上的改进。唯有从保持发展、关注社会文明的视角来对待农产品低碳消费,才能够全面认识到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的必要性,才能够切实排除以往所存在的消费主义倾向,才能够让农产品低碳消费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习惯、生存方式以及价值观。依据目前我国公民在消费观上十分滞后的实际状况,应当采取两项举措加以应对:一方面是要不断强化低碳农产品消费的宣传引导工作。思想可以说是行动之先导,强化农产品低碳化消费之宣传,是保障消费行为的合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宣传过程之中应当着力强化对资源以及环境保护所进行的宣传,从而让广大农产品消费者们能够认清当前我国在资源、环境等方面所面临的艰巨形势,更加清楚依据科学生活标准进行消费的必要性,不断提升忧患感和责任感,持续开发低碳文化,充分运用新媒体、报刊、影视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媒介以营造出良好的环境,积极引领大众形成健康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心理。另一方面是不断推进农产品低碳消费教育方式。低碳消费教育主要是指对消费者以及生产经营者们传授涉及消费知识以及技能的重要社会教育类活动之一,它十分有利于打造微观市场主体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以及经营观,不断提升广大农产品消费者以及经营者所具有的素质,切实协调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有效维护广大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说,实施农产品低碳消费教育是有力维护消费者群体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农产品消费质量的关键保障,更是倡导文明消费,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有效方式。
(二)持续改进农产品生态环境
为了能够改进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从生产视角来考虑,不仅仅是单一地停滞于开发低碳化农产品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在改进农产品生态环境上作出努力。当前我国农产品遭受生态环境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比如,气候的变暖对于农产品生态情境的影响非常大,这充分表现为暴雨洪涝的次数不断增加,水土流失状况不断加剧,气温的升高导致干旱的面积被不断拓展,土地的有机质含量则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而地力污染则极为严重,以至于病虫害的影响被进一步地加大,生物资源出现了大量减少的趋势,水资源极为短缺,湿地面积也在持续缩小等。如今持续出现恶化的农产品生态导致我国只能想方设法去打造绿色农产品生态环境,从而奠定农产品低碳消费之基础。一是要以积极防治为前提,不断遏制生态环境被恶化的状况。因为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水、大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土地污染等等。因此,要致力于创建农村地区污水净化体系,制定出对污染物实现总量下减的主要方案。应当运用节能、保洁等举措,积极控制温室大气往大气所进行的排放,这就要求从污染的源头抓起,致力于改进或者运用清洁生产的具体工艺,尽可能地少排或者不排放污染废物,切实控制化肥对于各类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多施一些有机肥,不予使用或者安全使用各类农药,也就是尽可能地使用低毒型农药以取代高残留、高毒性传统农药,从而不断推进生物防治工作的进程。二是要以保护为基础,不断提升农产品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服务作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无法离开农产品生态系统在服务作用的大力支持,切实满足对于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之需求,力避生态系统的退化以及服务能力之丧失。一定要明确区域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定位,积极组建区域性生态服务能力不断利用之政策框架以及落实方案。
(三)全力探究农产品低碳化发展新策略
积极开发低碳化农产品,这是创建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的重要基础。然而,因为低碳农产品经济主要是指在气候变暖状况下形成的新事物,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状态。当前,我国大多等褐诙杂诘吞寂┎品还没有足够的了解,所以要运用全面宣传教育,尽可能快地让低碳化观念能够真正做到深入人心。这就需要认真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大力探究农产品产业低碳化发展方式。农产品低碳经济之发展有诸多形式,当前各地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由广大农民群众创设出来的农产品低碳化等形式。为此,要实施科学规范的总结,让其能够发展成为一种低碳化的产业发展方式,并且推广到风力和秸秆发电等新能源发展方式中就具有很大的宣传与推广作用。二是要持续改进与创新农产品低碳化发展技术。在当前农产品低碳经济的开发过程之中,开展技术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一旦缺乏技术上的积极支持,农产品低碳化只可能一场空欢喜。改进农产品低碳化技术,可以推动高效化、畜禽养殖、农产品节能减排以及废弃物综合运用技术等,并且在实践当中持续进行推广、应用与提升。
结语
总之,由于低碳经济的大力推广,我国农产品消费过程中对于生态以及环境的压力正在变得愈来愈大。消费与加工等环节是判断农产品碳排放量大小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城镇居民在农产品加工以及流通之中的碳排放比例已大大高出农村群众。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农产品消费在整个农产品链条之中的碳排放,都是消费中碳排放量最集中的内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则占据了次要地位。所以说,消费与生产是降低碳排放量过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两个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居民群众总体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农产品消费的不断提升是推动间接碳排放形成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提升农产品的使用率,应当以可持续消费为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在农产品消费中大力倡导节约、坚决反对浪费,切实帮助广大消费者们真正建立起农产品的低碳消费意识。
参考文献:
[1]樊纲,苏铭,曹静.最终消费与碳减排责任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01)
[2]庞晶,李文东.低碳消费偏好与低碳产品需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9)
[3]雨晨.低碳农产品消费研究回顾和展望[J].农业展望,2012(12)
[4]安玉发.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测算及因素分解研究[J].农业经济研究,2014(03)
一、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业已取得的效果
大多数同学对保护生态环境态度良好,具有很高的热情。有93.6%的同学都认同生态环境意识对环境及环境保护行为的重要性。另外,在访谈调查中大多数被调查者也都表示,作为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培育和发展。
1.生态忧患意识明显提高。本次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关于生态环境问题迫切性的问题,96.3%的同学都认为目前我们的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生态环境状况亟需改善。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生态环境本身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明显提高。在调查问卷中提到“对五年后地球生态环境状况的预计”,认为会“变好”的占调查人数的23.2%,认为“可能和现在差不多”的占15.3%,认为“会变差”的占61.5%。这样的结果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感,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对当前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生态发展前景并不乐观的态度。
2.生态感知力增强。调查发现,对于简单的生态环境基本常识,同学们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有87.1%的同学都知道酸雨形成的原因,对森林的生态环境作用,全球变暖,大气、水污染及其影响这样一些简单的环境问题知晓的比例较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生生态感知能力的增强。
3.生态行为能力有所提升。调查中,我们问到“为了促进环境保护,您做过哪些努力”时,有50.7%的被调查者表示进行自我约束,注重个人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水平的提高;23.7%的人平时积极关注生态环保信息,努力增进自己的生态环境知识。这一点充分说明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积极关注社会环境问题,努力为解决社会环境问题出力的积极良好心态。另外,有合计25.6%的人做过环保志愿者和为环保捐过款,这一比例虽然不算高但也足以说明大学生已投身到环保公益活动中去,为环保公益活动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现状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不同专业之间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相当,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生态环境知识相对缺乏。调查中,虽然同学们对于简单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其知识结构还是显示出相对的片面性,只是对常识性的、广泛宣传的生态环境知识比较了解,而对于不常接触的、较为深入的相关生态环境知识,则知之甚少。关于环境知识的考察,笔者设置了两道题目,调查结果如下:第一,当笔者问及“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的时候,有207人即59.1%的被调查者知道;第二,问及对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条例的了解情况时,很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有97人,占被调查者的27.7%;了解一点的有219人,占被调查者的62.6%;一点都不了解的有34人,占被调查者的9.7%。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基础知识了解的不多。环保知识是影响环保意识的重要因素,环保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调查结果显示,49.2%的同学感觉到自己掌握的环境知识不够用,37.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环境知识缺乏,还有3.8%的人表示不清楚,仅有9.4%的学生认为环境知识够用。问卷中还设计了对大学生生态环境知识水平和获取生态文明知识的来源和渠道的考查。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对于生态文明知识及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获取渠道的回答表明,目前大学生取得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通道主要为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常见的大众传播媒介,占到了被调查者的78.1%,其次是通过学校课堂教育占到15.4%,另外从亲朋好友那里获得的占到5.3%,其余1.2%选择了其他途径。这反映出大部分学生获得的生态环境知识是片面的、零散的,不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2.生态文明意识发展不平衡。大学生对自我生态环境意识评价过高。一方面大学生在对自我生态环境认识水平进行一般性总体评价时自我感觉良好,在自我生态环境意识总体评价中选择“很强,自觉性很高”的只有19.6%,选择“还可以,但是做到的不多”的占到48.3%,选择“不强,做到的也很少”的比例占到了28.4%,还有另外3.7%的人“说不准”。由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对自我环境意识评价高于实际生态行动评价,对自我环境行为要求还不够高,这反映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行为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另外,我们在访谈调查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关注较多的是身边的日常生活型环境问题,并且对桂林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表示乐观。而对生态环境破坏、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等生态型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则偏低。
3.生态行为能力有待提高。当问到“是否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或一次性餐具”时,经常使用的人数比例达到41.7%,一直都使用的占13.7%,偶尔使用的占30.8%,从不使用的只有3.8%。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大多数人都还没有认识到消费方式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生产和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没有意识到我们需要通过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在生态环境行为的实践方面,对于一些简易环境行为同学们总体上做得还不错。同时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还具有普遍的从众心理。当问及“碰到有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环境行为,您的做法是”时,调查显示,表示“会阻止”的同学占到总调查人数的10.7%,表示“不会阻止”的占83.5%,还有的选择“与我无关”。这表明大学生在面对别人破坏生态环境的时候,持消极保守的态度,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主动劝说、制止别人的不良环境行为。
关键词:生态林业;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74
林木是地球上覆盖面较广的植被面积,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初期,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大,大量的生态林木遭到砍伐,森林面积也在逐步的缩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保护生态林业资源的重要性。近些年来,生态林业的发展呈现出较好的态势,不仅林业面积有所扩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平衡也起到更显著的调节作用,不论是水土的涵养或是气候稳定的维持都得益于生态林业的积极作用。尽管生态林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不得不改善的问题。笔者在本文中具体分析了生态林业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具体的应对策略。
1生态林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部分生态林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保护生态林业资源的重要性。政府有关部门对生态林业的维护与发展投入了更多的资金以及更大的支持力度。基于此,我国的林业面积相较于发展之初有了较大程度的扩展,然而由于早期缺乏对于林业的培植缺乏科学的研究,这使得部分人工发展的生态林存在种植树木单一,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这种状况导致了部分林业没有起到较好的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反而对当地的物种生存以及水分土壤的涵养等起到负面的影响。
1.2缺乏良好的管理体制
除了林木植物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外,生态林木的管理也缺乏完善有效的体系。有关部门对于生态林业的发展大多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在这样的管理模式影响下,生态林业发展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各类问题,不仅林业不能得到有效的建设,同时还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由于不合理的管理方式,森林的培育与综合利用都受到了严重的忽视。
2生态林业发展的具体策略
2.1依靠科技发展生态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发展战略同样适用于生态林的建设与发展。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我国许多地区普遍采用传统粗放式的生态林建立与维护模式。在这样的方式下,生态林业的建设缺乏科学性,不仅难以达到预想的生态林业建设发展目标,还很有可能对原有的林木生长状况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对其他物种以及整个的生态系统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想要更好地建设生态林,首先要树立依靠科技发展生态林的第一理念,加大科研投入,建设生态林科研队伍,结合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针对林木本身的品种、荒漠化的治理以及森称灾害的放置等生态目标制定出科学、有效以及精细化的培植目标与具体的培植方案,以此来指导生态林的建设。
2.2继续坚持退耕还林
生态林的覆盖面积大幅度的缩小是我国自经济快速发展以来遭遇到的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经济林木遭到大面积的削减,一方面为了经济发展,大面积的森林遭到砍伐,砍伐的树木都被作为建筑材料或是其他经济发展消耗品,另一方面人口数量在这段时间大幅度增长,为解决粮食等问题,更多的林地被开发为耕种用地。这一状况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基于此,为了缓解这一不利的生态状况,国家有关部门采用了退耕还林的策略来维护生态林的培育与发展。在今天,国家和地区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仍然要继续坚持退耕还林,一方面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集约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达到了保障正常生态林的覆盖面积。
2.3完善生态林发展的法制建设
想要更好地促进生态林的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促进生态林建设的有效开展,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立法,为建设工作提供有利的保障。法规建设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首先,需要明晰生态林业立法的现状,结合生态林业发展的现状,对于相关的立法工作做出一个全面的评估,通过这样政府才能够更好的立足现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其次,结合生态林现下的发展状况,政府应当尽快制定出亟需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天然林的保护或是荒漠化的防治等。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林的建设,政府也应当加强林业建设执法维护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更有效的促进林业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对于林业建设的规范化操作也能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3结语
总而言之,完善生态林业的培育与建设不论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生态环境的保护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可持续的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林业的重要性,加大资金建设投入,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策略和方法来完善生态林业的构建,这对未来社会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韦小满.生态林业建设及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J].吉林农业,2011,(10).
关键词:区域景观生态格局;可持续发展;黄帝文化园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049-04
1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概念
1.1 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从狭义上指自然与一般自然的生态系统的安全关系,同时也指生态系统上的完整性与健康水平的完整表示;广义上则是表示的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基本权利、生活安全、生活的保障来源、必要社会资源、经济与社会生态安全,从而形成一个人工复合型的生态安全系统。生态安全所阐述的是国家或者是区域范围内的:水、气候、空气、土壤等环境因子和生态系统上的健康系统状况,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状况大小。景观生态安全研究基于对生态风险的评价与管理。原来早期的生态风险研究是从个体和种群水平的生态毒理学,当前的生态安全则是开始注重生态系统及其以上的要求,试图通过以宏观上的生态学理论进来考量,讲述单一或者小区域范围内的生态风险问题相互联系,进行生态风险的评估,同时也从生态系统内的服务功能和健康作评价,注重过程的安全性和整w性,着重以功能过程上的生态系统管理方式。
1.2 景观安全
景观安全性如不完善,景观是不能够存在与健康稳定发展的,从而无法达到景观安全的需求,更无法称之为健康良好的生态景观。景观安全含义不光是表述景观的安全,更是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景观,人为的因素在整个综合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人在整体景观内安全感的获取,首要的感受就是对景观安全的判断。
景观安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景观带给人的安全感,二是人为因素能否保障景观系统的持续安全发展,从而达到生态景观的和谐发展。
1.3 区域生态安全
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中尤为重要,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完整性的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保护,都是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问题的有力控制,并同时能够有效的持续完善区域空间的格局。
(1)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需要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进行有效合理的综合性考量。同时面对生态系统的退化,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恢复,社会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共同都是对解决区域性生态问题的系统性回答。确保将不同尺度上的生态修复措施相互联系,合并添加不同的方式方法,在解决宏观生态问题能够保持有整体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2)研究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通常上需要具有针对性与特定性,结合生态学理论,加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生态系统修复为基准。用于目前最为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等问题的解决,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与措施,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区域空间地域上,完善景观生态安全。
(3)考虑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多由于大范围内的人类不合理的使用与干扰,应该重视小区域内的问题,并延伸发展到大区域大尺度的全球性问题上,重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的修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是目前生态保护的发展趋势。
(4)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与发展,才能达到区域生态安全的要求,合理的人为措施有益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问题。
2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
2.1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是基于生态学为基本框架,并加入地理学与系统科学的结合的科学。系统论、等级理论、经济地理理论、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共同构成了景观生态学。
生态安全格局的体现,是需要通过优化景观环境来得以实现。景观生态的优化,需要对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都有一定了解,并分析不同的过程,排除对不利于生态环境的生态过程,修复对生态过程有利的。这样才能达到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要求。优化景观格局的方式方法是对景观的再建与恢复,主要是指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环,以迎进新的景观单元组,重新修复受损的空间结构,调整景观格局。
2.2 保护生物学
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其他生物生存的干预也逐渐增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点。保护生物学是对保护物种及其生存环境的科学,在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研究中地位日益凸显,景观规划上应提出多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建立国家性综合公园、生态自然保护区,建立核心保护栖息地,同时建立缓冲区以减弱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可见,面对区域景观生态环境问题,优化格局,从大尺度上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稳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性的完整,最终才能达到区域生态景观安全。
2.3 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之间的关系,用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利益。当前社会某一种观念是追求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总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格局理念不符合。针对当前区域生态环境中的问题,应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对策。
2.4 恢复生态学
为确保生态系统内服务功能正常有序进行,首先要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系统健康是整个生态圈内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也是自身能够合理的自我调节,应对危险自我恢复的能力。研究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目的是解决人类对资源使用与自身生存环境质量安全的问题,保证生态系统能够安全健康地发展进行。
恢复生态学不仅仅是对生态系统的讨论,同时也是多层次的研究,如生物因素的恢复技术、非生物要素的恢复技术、整体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还有人类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所组成的结构与功能过程的恢复。
3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3.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原则
(1)异质性原则。如何保证生态异质性的可持续问题,需要对异质性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的生态状况,因地制宜地对生态破坏进行分类,确定区域景观生态安全建设的层次,有序准确地进行设计与规划。
(2)针对性原则。深刻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确定干扰源。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内的结构和功能,运用合理精确的规划和设计思路。
(3)综合性原则。需要对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进行考虑,使得能够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产生有利的影响。这需要进行合理的综合规划,通过合理的生态规划法则与技术,达到生态安全标准和格局的相互融合。
3.2 干扰分析原则规划
干扰分析能够对生态问题中的过程与原因进行详细的解读。生态问题的解决更加直观。
(1)对干扰程度进行分类, 分为改变过程的、直接影响目标的、间接影响目标的和环境产生压力的类型,这需要在空间上进行定位并分析。
(2)以监测、评价和排除过程作为规划的主要目的,同时分析干扰的层次,以及组成景观层次、群落层次、生态系统层次等。确定干扰性尺度范围,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
(3)把社会经济文化的因素加入干扰分析中,这样更加有针对性。
(4)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性结合,保持景观生态的异质性,把不利于景观生态发展的排除,使得景观恢复中人类干扰能与安全格局相互发展。
干_分析的规划是将社会经济文化与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的理论在实践中进行体现,因对生态系统及其影响的因素分析,是个极其复杂而且困难的过程,而用干扰分析生态学,对影响生态安全因子的产生、经过、结果的分析变得简单清晰,所以能对区域安全格局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3 格局优化原则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有完整和系统的框架,如下。
(1)背景分析。综合考虑区域当中的生态作用、景观生态格局空间关系、人文与自然过程的特点和相应的影响。
(2)整体布局。通过分散与集中的原则,形成一个高度稳定的总体布局模式,用以满足生态规划的要求。
(3)关键地段识别。是在景观生态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价值的部分予以重视,其中包括,生态中的关键点裂点、生物种群的生活环境类型、影响景观发展的重要单元。
(4)空间属性规划。通过生态的角度,对现实存在的景观问题和特点,用整体的布局与目标来对景观进行优化。
(5)空间属性规划。空间属性有如大小、形态、边缘宽度、长度等复杂的边缘属性;廊道的连通性、水文过程的多层网格格、河流通道的缓冲区、空隙的大小位置、道路廊道与缓冲带的位置为主的网络属性。景观格局优化是对环境生态问题,用景观的手段来解决的生态学途径。
3.4 预案研究
预案主要是针对未知的可能性进行某种探索,并且加以实现的方式途径,以系统科学的方式方法帮助决策者顺利解决问题。生态规划上主要以“由上至下”或者是“由下至上”两种不同的方法。预案方法是通过格局优化与干扰分析的规划来实现的,相互影响促进,格局优化作为“由下至上”因子提出各种不同的预案的可能性;干扰优化则是把影响生态安全水平的干扰因子作为“由上至下”因子,提出能适合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设计需要。这两种因子同时对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规划的完美体现,从而能得到一个良好的结果,发挥出二者之间融合的特点与优势。
4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
生态安全格局设计方法是整合了格局优化、干扰分析与预案分析等方法,分为4个步骤进行。
4.1 景观生态问题的分析与评价
运用GIS、RS技术,对区域景观格局分析、功能分析,干扰源、频率、强度等特点与风险状况,区分区域生态景观问题与格局状况的关系,以及经济社会与生物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中所存在的功能问题的分析,生态系统中健康状况。都是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设计中,需要仔细研究。
4.2 安全层次设计与总体规划目标
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中所得出相应结果,对生态安全的现实问题与状况进行合理评估,把先前的预案作对比,得出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整体目标。区域生态安全规划的种类也各有不同,如以人类活动发展居住为主的区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区域,农业活动发展区域等,都有各自相应的安全指数。
4.3 预案设计
需要把干扰控制对策,社会经济文化对策,对生态功能修复对策相互结合,对将来不同情况下的干扰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保证在有利的干扰和不利干扰的变化中能够进行设计预案。研究中应采用预测模型,空间模拟等方法,对不同状况下所导致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对比参照,同时也应当对生态文化经济状况进行评估,等处在不同生态安全方面的预案结果。
4.4 适应性管理
主要是针对区域环境问题的多样性,采取不断完善的理念,对区域内的生态安全格局的方案,进行适应性管理。第一步,应当对方案实施的效果展开分析调查,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其中包含有对动植物的评价、景观生态的评价、社会文化经济的评价、生态系统的评价,也需要对过程中的作用与之前的目标之间的不同做出评价,从中得出的研究成果需要及时反应到设计之中,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新问题,区域内的生态文化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区域生态规划中的设计规划的新发展等,都将经过监测和评估,在新的生态安全格局设计方案中体现。所以适应性管理是一个在不断变化、整合的过程,是区域生态安全设计的重要基础。
5 建立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步骤
5.1 “源”的选取
考虑搭配生态安全格局中“源”的确定,主要方式是把需要进行保护的对象或者区域看作“源”。在对现状调查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是单一的物种作为目标,也可以是某个需要被保护发展的区域,都是可以被认为是“源”。
5.2 阻力面的建立
人类活动对空间环境的利用,是被认为是对空间的掌控与覆盖的过程,然而要进行控制需要对克服当中所存在的阻力。阻力面就是反应人类对空间作用所产生影响的趋势。最小阻力面为模型,公式为:
其中f为未知的正函数,反映空间中任意一点的最小阻力与其到所有源距离和景观基面正相关关系[2]。Dij的是物种从源j到空间某一点所穿越的某景观的基面i的空间距离;Ri是景观i对某物种运动的阻力[3]。尽管f是未知量,但是(Dij×Ri)之累积值可以被认为是物种从源到空间某一点的某一路径的相对易达性的衡量[5]。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目前已应用到景观生态战略点的判别。
5.3 由阻力面来判别景观空间
根据阻力面的理论,对生态安全格局中发生的景观过程,这些过程包括人类活动、自然活动、生物物种活动等过程,对这些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来判断过程中对哪些是景观生态安全有利的与哪些不利的,包含缓冲区、源间连接、射道和战略点等,划定各级的生态安全格局水平等级。
6 结语
区域景观安全生态格局的研究,不仅是对该区域自身生态系统上的安全性研究,也是考虑人类活动不断扩张与大自然之间的矛盾的研究。在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等级的理论上,进行对不同级别区域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思路,多层次的安全格局是对生态系统安全的多重保证。同时,随着自然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也会有所变化与进步,管理思路也在不断适应新要求。这也是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理论,现阶段不够完善,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造升华。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人类对于生态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生态管理的政策也在不断改变。当今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研究是对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官紫玲.福州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3]肖 科.GIS技术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2013(7).
论文摘要: 湖泊富营养化是当前我国湖泊面临的主要污染问题,在对湖泊富营养化进行了诸多治理取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就当前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现状和所存在问题进行了思考,指出今后在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中的进展情况。
一、湖泊富营养化及其危害
富营养化指湖泊、水库、缓慢流动的河流以及某些近海水体中营养物质(一般指氮和磷的化合物)过量从而引起水体植物(如藻类及大型植物)的大量生长。由于藻类在与水生植物竞争营养盐上有优势,当湖泊水体营养盐过多后,藻类滋生,根生或者浮游生物大量生长。造成对湖泊水体正常功能的危害。例如导致饮用水臭味和水色的变化。大量浮游植物或者浅水根生植物的生长繁殖,可能导致湖泊沼泽化,容积大幅度减少;植物的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释放大量溶解性有机物,导致水质急剧恶化。藻类在代谢死亡过程中能够释放各种藻毒素,具有比较强的毒理作用,危及整个湖泊生态系统。通常,湖泊、海湾富营养化的限制性物质是氮和磷,所以用氮和磷作为富营养化的指标是有效的。实验表明,随着水
中氮肥、磷的增加,藻类的繁殖量也在增加,而且有线性关系。其结果是引起水质恶化、味觉和嗅觉变坏、溶解氧耗竭、透明度降低、渔业减产、死鱼、阻塞航道,对人和动物产生毒性。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近十几年来,我国湖泊富营养的趋势发展很快,到本世纪末,大多数湖泊的富营养化都有加重。故对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富营养化治理的进展
1.物理方法
(1)污水分流。湖泊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源污染。工、农业生产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湖泊是造成湖泊水体营养盐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排放管道的改造,将污水的排放引至别处,是防治湖泊富营养化重要的、有效的措施。
(2)换水/稀释。湖泊内营养盐含量过多,通过换水/稀释可以直接将湖泊水体内的营养盐浓度降低,同时可以排除掉大量的营养盐。
(3)深层排水。湖泊底层营养物含量高,一般而言,底层水的营养盐浓度高于表层水,当水流转时,底层湖水进入上层,引起表层湖水营养物含量的增加。
(4)曝气/混合。采用机械搅拌、压缩空气、水泵、喷射泵等方法进行曝气和促进水的流动,可以防止底泥释放磷,改善氧气状况,加强矿化作用,降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等效果。
(5)挖泥。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底部沉积物常是一个营养库,在一定条件下可不断释放磷,这称为内部负荷。当外部负荷减少后,内部负荷可补偿,使富营养化现象继续存在。挖泥可以直接去除底泥中的营养盐含量,减轻内部负荷对湖泊的影响。
(6)机械收草藻。利用机械收割装置直接收获水草和藻戋可以直接改善湖泊的表层生态环境,同时,水草和藻类本身就会吸收大量的营养盐,通过对它们的收获也可以从湖泊中去除营养盐。
2.化学方法
(1)深水曝气技术。营养盐类的大量注入,致使藻类及浮游生物异常繁殖,水体溶解氧急速下降,在水与底泥的交界面甚至出现厌氧现象。在深水进行人工曝气,可以在不改变水体分层的状态下提高溶解氧浓度;其次还可以降低氨氮、铁、锰等离子性物质的浓度,可有效改善厌氧状况。
(2)营养物钝化。利用铝盐与无机和颗粒磷产生沉淀,可以减少水体中磷的含量,铁盐(氯盐或铝盐)、硫酸铝铁、泥土颗粒和石灰泥都有类似的功能,钙盐也是相当有效的营养物钝化剂。
3.生物方法
(1)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利用适合相应湖体环境的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的微环境,来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水生植物在其生长期间可有效吸收与富集水中和底质中的营养盐,起着“营养泵”和“营养库”的作用。合理构建并维持水生植物的生物量,可转移出氮、磷等营养盐,各类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等水生植被的恢复和重建可有效分配水体营养盐,避免单一优势种的过度滋生,保持水体净化能力。
(2)水生动物修复技术在湖泊水库生态系统中,水体中的藻类除受营养物质的控制外,作为食物链中的一环,也受到浮游动物和鱼类的控制。因此,可以通过调控食物链的环节来达到改善湖泊水库水质的目的。
(3)生物膜技术。利用比表面积较大的天然材料或人工介质为载体,利用其表面形成的粘液状生物膜,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载体上富集的大量微生物能有效拦截、吸附、降解污染物质。
三、富营养化治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对于湖泊富营养化,各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对其进行预防、控制和修复,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在主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底泥疏浚、引水冲洗等;化学方法有投加混凝剂和除藻剂等。这些物理、化学方法对湖泊的治理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污染严重的湖泊进行底泥疏浚,易导致底层的沉积物发生悬浮和扩散,促进了沉积物中的氮、磷营养盐及其所吸附的金属离子的释放,从而使水体环境面临受沉积物中释放的重金属离子及氮、磷营养盐二次污染的风险;投加化学药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水体透明,水质得到改善,但是长期使用可能会加速湖泊的老化,引发新的生态问题。相比较来说,物理和化学的处理方法成本高,并且对富营养化的治理不彻底,只能在短期内效果明显,不适于长期使用。国内外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和实践证明, 目前生物调控和生物修复方法因其成本低、处理彻底且无二次污染而得到行业内的认可。
四、对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展望
近年来,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湖泊富营养化进行着不断深入的研究,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凸现,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湖泊除少数位于西北的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这种污染不是减缓而是在加剧。因此,我国对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也日益重视,但是由于公民环保意识的淡薄,处理设施的陈旧,以及我国经济的相对落后,政府环境监测管理、政策法规存在的不足,彻底治理湖 白的富营养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措施,重点应放在控制污染源上:控制排磷、排氮的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以及内源污染;制定污水的排放标准,并且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限制湖区的人类活动,严格管理湖泊水产养殖、
流域盲目开发以及植被的破坏、周围乡镇的污水和固废的排放。政府应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湖泊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我们还应积极借鉴国外湖泊治理的先进经验,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在湖泊生态修复问题上,要认清治理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树立解决水环境问题的长远观点。所以湖泊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技术应成为基础研究领域首先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研究之一。
参考文献:
[1]李雪梅,杨中艺,简曙光等.有效微生物群控制富营养化湖泊藻的效应.[J].中山大学学报.2000.39.(1).
1、关于能源环境的内涵概述
能源属于自然界中以多种形式存在的能够提供某种能量转化的物质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环境是相对于某种主体事物而形成的相关物质因素及客观条件。能源的性质类别、储量分布是反应人类环境特征的重要因素。
所谓能源环境,就是指社会生产发展与经济生活所依赖的主要能源的自然状态。人类社会生活中,能源的开发、生产、利用以及循环再生等能源活动状况对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大作用和影响。
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1)煤炭能源:煤炭开采往往会造成矿区地表岩层发生沉降、裂隙、煤矸石堆积等破坏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煤炭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大量烟尘污染物,会形成空气污染和酸雨等环境问题。
(2)石油和天然气:油气矿层勘探开采提炼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液、废气和废渣,通常会导致地表土壤严重盐渍化,造成地面及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油气利用中排放的硫化氢、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或温室效应。
(3)水电能源:水电能源开发对水体的截流会造成水资源污染自净能力弱化、导致水体流速、温度及地下水流量和方向发生改变,甚至淹没沿岸土地破坏自然环境,影响库区生态气候,对库区水生和陆生生物栖息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4)核能地热:核能开发利用的核燃料特别是铀矿采冶生产和及其废料处理产生排放的废水、废气与废物中含有氡、铀及其它有害化学物质;地热超量开采或过度排放含有有害元素的地热水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5)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往往会形成一定的噪音污染和电磁干扰,生物质能开发可能导致土壤养分损失和侵蚀,并对自然景观和昆虫鸟类等生物产生负面影响;农村秸杆能源利用造成室内外空气污染,影响居民健康卫生。
3、当前我国能源环境管理面临的相关问题
3.1 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科学管理意识滞后
相对而言,能源环境管理属于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受各种客观因素制约,很多单位与个人对于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缺乏科学管理意识与环境保护理念,特别是相关主管组织部门管理机构松散,导致能源环境管理职能严重弱化,造成能源利用的极大浪费,废弃废物的随意排放,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3.2 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发展失衡造成环境管理不力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运行,目前全球能源形势较为严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急剧增加,现代社会的消费意识,致使能源消费结构面临的着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压力愈来愈大,导致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开发的严重失调,造成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或破坏,甚至引发严重自然灾害。
3.3 相关能源环境管理的技术与资金投入严重缺失
面对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能源环境管理需要一定系统科学的管理技术来实施,更需要充备的物资经费来保障,受管理意识和客观经济条件制约,很多地方的能源环境问题管理资金保障严重不足,能源开发与发展的技术管理措施相对落后,相关节能、环保、能源再生等技术科研跟不上形势发展需求。
3.4 能源环境管理的法制监督与保障体系相对弱化
能源环境管理,属于整体性社会行为,涉及到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诸多方面,影响着人类生存的安危程度,很多地方政府与组织个体,由于忽视能源的合理开发与科学利用,对于能源试产消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不能全面认识,造成能源环境管理方式手段粗疏,缺乏规范统一的法律制度体系来保障。
4、新形势下加强能源环境管理的策略
4.1 加强政策宣传与科学引导,强化能源环境管理服务意识
加强政府引导及职能调控,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强化能源环境管理机构体系建设;倡导科学合理的能源利用与消费意识,正确处理客观矛盾,实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能源环境污染治理实效性。
4.2 协调能源消费与发展规划,促进能源环境管理持续发展
立足于实际国情,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坚持长远规划,合理开发和利用能源资源,优化和调整能源结构,构筑节能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耗能行业的节能与环保管理,促进能源利用及环境管理的科学化。
4.3 优化管理措施与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环境管理稳定运行
依据现有科学技术为依托,拓展有利资源优势加大资金投入,推动能源开发与节能环保技术科研与实践,因地制宜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等多种能源自愿并加强能源储备,加强能源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实现能源环境管理的技术推广。
4.4 完善法律监管与保障机制,提高能源环境管理合法实效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通过多种形式集思广益,充分构建和完善相关能源环境管理法律制度规章体系,严格依法执法力度,加强能源环境管理的动态监管与科学评估,促进和保障能源与环境的安全与协调发展。
5、结语
总之,新形势下,关注能源和环境问题,探究和优化节能环保技术措施,科学提高能源利用率、合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质量,是促进和保障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