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儒家德育思想

儒家德育思想

时间:2023-06-25 16:23: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儒家德育思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儒家德育思想

第1篇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道德教育;现代价值

近几年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这种现象所折射出来的是中国文化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一块瑰宝,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化的历史舞台上始终散发着灿烂的光芒。

儒家文化的焦点主要聚集在其道德教育上,在儒家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道德教育占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体现了儒家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儒家的德育思想十分丰富、系统,尤其是孔子在这方面的诸多贡献,对此进行深入的挖掘有助于我们的统治者古为今用,为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参考价值。

第一,儒家德育思想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提出了立志有恒,并把追求修养目标的超越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使其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孔子不断地激励他的弟子要立志、言志,在他的激励下许多弟子都早早树立了自己的志向,比如冉求有志于使民富足。这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意义重大,它向我们强调了做人要注重树立自己的人格理想,德育教育的中心就是教会人们怎样做人,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现今,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放逐理想、鄙视崇高的思潮,这是现代德育教育应重视的问题。高尚的理想可以激发一个人的上进心和创造力,可以启迪一个人做应该做的事情,不去做一些无意义的事。坚定的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奋斗的动力,是前进的坐标。没有信念就没有精神,一个人的信念决定一个人怎样活着,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信念混乱必然带来认识上的糊涂,以致迷失方向,步入歧途。所以,在德育教育中儒家的超越性教育有重要的意义。理想信念教育不是空话大话,它解决的是人生的终极意义问题。在有限的人生中,怎样获得一种超越有限而达到无限的境界,这确实事关重大。

第二,儒家思想教导我们要“爱人”,正所谓“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德育思想中“仁”的核心,儒家所提倡的“仁”的思想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问,也是做人的最高准则。人都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所以人一定是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因此,当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时特别需要这种“爱人”的精神。

一个人自爱就会有自尊心、羞耻心、责任心和自信心。这样就会懂规则,有教养,才能被社会接纳。当我们在和他人相处时,要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推己及人,互相体谅和理解,这样才能很好的与人相处;当我们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时要有一颗宽恕之心。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是在竞争基础上合作,在合作基础上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在竞争与合作中我们更需要有一颗宽恕之心,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如一位企业家感言:“小赢靠智,大赢靠德。”如果一个人的个人修养很高,那他自己一定会感到身心和谐,如果他有一颗宽恕之心,那么他和他人相处便会使整个群体和谐,如果人人都有这种“爱人”的精神,那么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便不再是一个难题,而是一个轻而易举就能建立起来的社会。

第三,儒家德育思想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克己内省,“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这些儒家言论正是对此要求的最好诠释。儒家要求人们要在自我修养上下功夫,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省察和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克欲制情,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达到“安仁”、“执礼”的目的。这个在现代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人们只有对日常行为不断的反省才能够不断地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后予以改进,最后才能不断地进步,走向更高的境界。

近期新闻媒体一直报道的好几起幼儿园凶杀案,我们可以从案件本身发现一共同的原因,即所有的作案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病态心理,他们对整个社会充满仇视,对生活近乎绝望。或许他们在社会确实遭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又或者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可逾越的困难,但是他们都没有认真的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内心。或许一些问题真的是社会所导致的,但我们要明白社会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诉诸于自己的内心,在自我修养上下功夫,经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断地改正错误,最终求得内心的一种平衡,获得感情上的慰藉。无论什么事情都有其解决的办法,所以我们一定不要采取极端的做法,那样就害人又害己。

第四,儒家认为单纯依靠刑罚和行政手段来治理社会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使国家得到治理,社会得以安定,根本途径是通过道德教育。因此孔子提倡“德治”,主张以德治国。孔子还认为要对百姓民众“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实行“德治”,这样既能使百姓“有耻”,具有道德自律和道德自觉,又能使百姓“且格”,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地遵礼守法,诚心从善,也就是通过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达到国泰民安的政治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道德教育对于维护稳定、有序的社会生活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也是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很多一直掩盖的社会矛盾在这个时候都显露出来,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给正常安定的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政府除了采用刑罚这个强有力的手段之外,还需要借助于道德教育,或许道德教育在消除这些的源头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人民的道德自觉,提高其道德水平,让人们学会自觉地约束自己不符合道德的行为,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的发生频率,从而实现很好的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目前我国正在大力进行道德建设,要想使道德建设卓有成效,就必须从儒家德育思想中汲取其精华,加以吸收改造并指导道德建设的实践,这样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儒家伦理道德思想是历史的产物,但同时也是经历了历史呈现给中华民族的思想成果。它作为中国文化之“根”的主体,已经根植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当中。因此,如何处理时展与这个“根”的关系,成为不同时代道德建设的一个共同课题。在今天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合理地汲取其资源,保证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它的“承接性”,无疑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同时,还应发现和汲取其道德教育思想的合理成分,从他们的教育方法中得到应有的启示。

儒家德育思想的内涵十分的丰富,它这种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礼”为准则的道德环境氛围,对人们的道德养成起到了无形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儒家的道德信念。而且儒家德育思想中有很多的内容在今天看来仍不会过时,有些反而在今天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这些都对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

第2篇

关键词:中职德育 儒家 仁爱

一、儒家“仁爱”思想

1.儒家“仁爱”思想分析

中国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文化以“仁爱”思想为核心内容,即使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儒家思想中,“仁”是一个核心概念,翻阅整本《论语》,其中谈及“仁”的地方就有58个章节。而“仁”字出现的次数更是有100多次。那么,“仁爱”思想是什么样的思想呢?

第一,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可以划分为三种品质的人:有道德的人,乐观的人,人品高尚的人。即只有具备了“仁”的三种品质中的一种才能被称为人,而成人的过程指的就是“求仁”的过程。

第二,“仁”是日常生活中与人相处的道德原则。“仁”在人际关系中的两种表现形式是自爱和爱人,是亲近人与爱人。孔子提出人们相处时一定要从爱人出发,并提出了忠恕之道。

第三,是将“仁”作为一种非常具体的生活方式。作为生活中的处事原则,“仁”必须在生活中展开,即做人要“仁”、处事要“仁”、生活要“仁”。

2.儒家“仁爱”思想的价值及在当代中职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仁爱”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思想产物,不免有糟粕,然而,发展至今更多地被继承的是精华。在的新时代,其更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儒家思想教育贯穿了对学子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中职、高中、大学。“仁爱”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仁为本,其中“孝”“悌”是当前社会非常需要的。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代社会,竞争的不再是个人而是团队,所以必须要有团队精神。而“仁爱”思想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为他人考虑,有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他们遵守社会礼仪规范的意义。

网络的普及使各式各样的新思潮不加筛选地、裸地展现在中职学生的视野中,将“仁爱”思想融入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同时,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们抵制劣质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塑造理想的人格。

二、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分析

中职学生的德育现状比同年龄段的高中学生的德育状况要严峻得多。

首先,中职学校是在很多学生在进入不了普通的高中情况下的选择,因此,学生容易丧失学习的自信心,觉得自己没有别人优秀。而有的学生的德育问题很大部分是源于家长,有的学生出于家庭的压力或者家庭成员的不理解,又或者一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这些往往会导致这群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存在德育的缺失。

其次,是来源于学校方面的原因。一般而言,中职学校更愿意教给孩子们走出校园后的生活技能与技术,而忽略了德育教育。一些中职教师在这方面极其欠缺专业的相关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更突出的是中职学生的自觉性不高,对道德知识了解得较少,缺乏坚定的理想与信念。在德育教育中融入“仁爱”思想,可帮助中职学校建设和谐校园,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

中职学生非常需要正确的、有效的教育,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将“仁爱”思想融入德育教育课堂中,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如何将儒家“仁爱”思想融入中职课堂

将儒家的“仁爱”思想引入中职课堂,培养中职学生正确的三观,教会学生爱自己、爱他人。学校的德育教学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教育学生孩子。首先,这不仅是几十分钟的上课时间,也不仅局限于学校,而是包括在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整个期间,也包括家庭教育的影响。从学校、教师、家长三个方面,将学生身边的每个时段、每个环境都看成一个小课堂,引导中职学生正确接收、理解并结合实践运用儒家的“仁爱”思想。

1.全面正视中职德育教育问题的重要性

首先,必须将“仁爱”思想的德育教育工作放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位置上,全面贯彻、落实德育工作。学校要创建有利于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条件,例如,邀请儒学专家到学校演讲,与师生共同探讨、学习“仁爱”思想,向学生讲授具有现代意义的德育新思想。以学校为单位举办关于“仁爱”思想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鼓励学生踊跃参加。

2.教师以身作则,教化学生

中职学生还是思想不成熟、缺乏关注、希望自己被爱的孩子,很容易被生活中的小细节和坏习惯所影响。中职教师是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人,也是学生们最想亲近又心存敬畏的人。因此,教师更要以身作则,教化学生。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要亲切,多用商量、征询的语气,避免大发脾气、使用不文明的语言,要将心比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中职学生在很多方面也许不如高中生出色,行动赶不上思想,也许展现出来的能力只是初中生甚至小学生的水平。此时,教师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将“仁爱”思想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例如,可以定期开展关于“仁爱”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们探讨对“仁爱”的理解,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加深印象。多组织学生集体运动,例如拔河、接力赛等,让学生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懂得合作,懂得关心、理解他人。每逢节假日,也可以鼓励学生给家长写信,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意。不仅如此,还要引导学生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例如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在这些活动中让弱势群体感受到来自社会的“仁爱”。

3.来自家庭的引导

人们往往能从孩子的身上看出父母究竟是怎样的人,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孩子最初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仅在学校进行,还需要家长们的配合。儒家“仁爱”思想讲究的是“仁”“人”,要关爱、尊重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更何况是自己的孩子。所以,无论家长如何繁忙,学校都要创造条件让家长抽出时间多与孩子沟通。

孩子放学后,家长在督促他们完成作业之余,也要多关心孩子的校园生活。例如,在看电视时和孩子聊聊天、沟通一下当天所见所闻。当孩子一脸郁闷、不开心地回到家时,家长应主动询问原因,开导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关心他的。也可以定期举办家庭聚会,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还可以邀请孩子的朋友来家中做客,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关爱。

四、小结

中职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大多都还是未成年的孩子,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和很大一部分人口的素质。这关系到的是不仅是个人,而是整个国家与民族。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严肃、非常有必要的工作。儒家思想文化是道德修养的精髓所在,在当代教育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把儒家文化文中的“仁爱”思想引进中职教育是非常有价值的。

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需要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还需要来自家长的关怀引导。家庭是个小课堂,对孩子的教育意义远超过家长的想象。而社会是个大课堂,每个人都应该以身作则,高标准要求自己,给孩子做出榜样。“仁爱”是一种互相的关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以“仁爱”思想对待他人,别人也会同样待你。

参考文献:

[1]翟永清.关于中职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lO(1).

[2]翟忠强.中职学校德育的目的、方法及途径[J].西北职教,2007(10).

第3篇

论文摘要:儒家的”自强不息”的进取肉体、”厚德载物”的容纳肉体、”天下为公”的贡献肉体等等,不断以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开展,并日益构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伦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儒家所倡导的伦理思想任然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价值,关于当代青少年的德育有不可无视的理想价值。

论文关键词:儒家伦理  思想德育  理想价值

一、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根本准绳

(一)德性准绳

德性准绳是指儒学系统中的根本道德准绳与范畴。儒家最基本、最具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是”仁”。儒家之”仁”以人为动身点,也以人为终极关心,它所追求的目的是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是道德人文肉体的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仁”的内涵极端丰厚,有亲亲、孝悌等基于血缘亲情的道德情感,如孔子所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立足于人性之善而产生的爱人、泛爱众的道德情感,如孔子所说”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也有反映”仁”之特性的“恭、宽、信、敏、惠”等道德准绳。”仁”的外延则为义、礼,”义”的转义是指符合”仁”的行为。能够说,儒学的”义”既有”仁”的含义,又有”礼”的含义,它是介乎”仁”、”礼”之间的道德准绳。在儒家道德哲学中,”仁”与”礼”固然同为德性准绳,但互相之间却存在一个表里、体用的关系,即”仁本礼用”的关系。

(二)伦理准绳

“礼”在儒学理论体系中固然是德目之一,但其更重要的位置是作为伦理准绳呈现的。第一,”礼”既是”定亲疏、决嫌疑”的人伦原则,又”别同异、明是非”的理性原则。第二,”礼”是成全内在道德情感的外在性标准。第三,”礼”作为伦理标准,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道德请求。儒家所讲的”礼”,固然具有很普遍的社会功用,但它主要是用以确立等级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外在性的标准和制度,是一种他律性的伦理准绳,而非自律性的德性准绳。

(三)涵养准绳 研究生

第4篇

【摘 要】 德育教育是育人成才的基础,儒家文化是现代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中的道德价值、教育意义、政治

>> 儒家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 论儒家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对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现代价值探究 先秦儒家文化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 浅谈武术文化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价值 儒家“仁爱”思想在青少年家庭教育中的现实价值 浅谈儒家文化的教育意义及思想影响 在语言教育中透视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儒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代价值* 浅析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探析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意义 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儒家文化的现代命运 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红色文化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 儒家文化中的“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2_2.

[2] 谢炳炎 符建湘.儒家文化与当代青少年德育的思考[J].长沙:湖南大学学报,1996.4.

[3] 檀传宝,德育教育的边界[J].中国德育:2006.11.

[4]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3).

[5] 和谐文化编辑组.道德的力量[M].人民出版社:2008.4.

【作者简介】

于兴雷(1982-),甘肃平川人,文学硕士,任职于甘肃中医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洪 蕾(1976-)女,河北吴桥人,大学本科,任职于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一中学,中教一级.

第5篇

【关键词】儒家 道家 德育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思想。其中,儒道两家的德育思想可以称之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精髓,二者互为补充,为中国现代德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灵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开放性程度的逐渐加深,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带来强烈冲击,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不断发生倾斜。因此,通过对儒道哲学体系中道德思想内容的挖掘和整理,并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当中,可以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儒家德育思想的内容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一直把道德修养教育和修身教育放在核心位置,在不断实践探索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道德修养学说。中国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在德育在先、修身为本、君子人格、孔颜乐处、有教无类和师道尊严几个方面。

德育在先。德育在先的教育原则,在中国儒家伦理学中表现为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的各个领域都要坚持德育为先。孔子曰:“修己以安百姓”,也就是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思想观念才能治理国家,安抚百姓。国家的治理需要从德育教育和政令刑法两个角度来实施,但是,道德教化与刑法相比有着自身的优越性,也是切实达到治理国家目的的一个最有效的路径,正如孟子《尽心上》所言:“为政以德”、“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修身为本。正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儒家道德理论体系中的修身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学识和先验道德学说的基础上的,《礼记·大学》有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一切都要从修身开始,通过道德教化和自我道德修养的提升,以淳化社会风气,只有从修身教育出发,才能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求。

君子人格。君子人格是指具有较高道德水准、完美人格的人,也就是要做到仁、义、礼、智、信,君子的关键是要有仁爱之心。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时代,如果人们没有君子人格之风范,则会造成小人当道,社会也就不存在任何文明了。

孔颜乐处。孔子对学生颜回赞扬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颜乐处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也是安贫乐道的代名词,这也是存理去欲所得到的精神享受,认为快乐本身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精神情操的追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一道德价值观激励人们去大胆追求自己的理想、道德情感和精神享受,淡化物欲概念,这也是对人格理想教育的最高诠释。

有教无类和师道尊严。有教无类是指人不分贵贱等级,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对传统教育思想革新的最高阐发,从而为人人接受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师道尊严是指从尊师开始重视教育,提倡尊敬教师也是现代道德教育体制中所必须倡导的重要内容。

道家德育思想的内容

绝圣弃智。“绝圣弃智”是老子提出的,他从自然朴素的人性论出发,把自然本身作为道德认知的对象,也就是人从认识自然中崇尚道德认识,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反对一切违背自然之道,认为只有通过对道德品质知识的学习,才能提升自身的道德行为,并强调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应当说绝圣弃智是一种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独立自由。道家强调“弱其志”,强化个体本性的自由发展,强调摆脱内外部的一切约束,成为一个“独异于人”的人,伦理道德不需强加于人,而是倡导人的自觉遵守,以彰显人的自然本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老子对独立自由的一种张扬。

自然无为。“自然无为”是指要按照自然的规律,遵守自然规律来实施行动,这也是道家的道德学说的核心部分。“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这也充分说明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正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应把人的道德行为贯彻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理念之中。

儒道德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强调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随着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西学东渐”的进程中产生倾斜,从而造成人们的价值取向片面发展。我国的高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社会性,而忽视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儒家的德育思想注重培养有道德的人,倡导通过道德教育以达到人格的完善,个性的自由与独立,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统一。在当前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弱化和缺位,道德意识的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教育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符合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知行合一”。

加强德育教育的内省观。儒家德育思想强调人的自身修养,坚持德育为先、修身为本的教育原则,以培养人们能够达到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并产生积极的心理作用。“内省”应当说是儒家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路径,是指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实现内心自省的目标,塑造良好的品德最终达到“齐贤”。相对于儒家德育思想中的这一内省观,我国现阶段高等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注重他律教育,而忽略了自主教育,而缺少了受教育者的内省,这样就难以达到塑造个人品德的目标。因此,从儒家德育教育的内省观出发,培养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处理问题,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相长,以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和完善自我。

培养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性认识和判断能力。当今社会的教育体系受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表现在过度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因此,应挖掘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从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中解放出来。道家倡导的“绝圣弃智”让人们自觉用道德来约束自身行为,教人懂得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道家德育思想强调对于道德的认识应当是一种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方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应当使大学生理性的判断和理解能力成为一种他律性和强制性的外在规范,让大学生在具备较强理性选择能力的前提下,自觉接受并履行某种道德规范。

重视道德情感,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中知行脱节现象已是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过于强调道义的讲授,而忽视了大学生的情感教育。道家肯定道德情感的重要性,注重人的自然情感,而不是用社会伦理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这一思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是,要从道德情感的角度出发,把一种外在的社会需求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倡导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履行职责,培养爱憎分明,以彰显道德的生命力。道德情感教育同其他教育手段相比有着自身的优势,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教育促进大学生知行的统一,充分发挥道德情感教育的特殊功效,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高尚情操和品格的高素质社会人才。

把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起来,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中过于注重“个体社会化”的思维逻辑,所培养出的大学生只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承担者,这无形当中抹杀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压制了大学生个性的塑造。在这一教育模式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趋同现象严重。这就需要借助道家德育思想中的“体道”、“循道”、“依道”价值观,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起来,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使之成为具有独立人格之人。

强调道德主体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和外显的道德实践。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包括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在的观念的培养。道家的德育思想强调道德主体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和外显的道德实践,因此,可以借鉴道家的思想,运用情感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同情心,把大学生的思想引向健康的发展轨道。

结语

第6篇

关键词: 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德育教育

一、儒家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

儒家文化重实用、功利;道家文化中无为,无功利。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修身养性的同时以天下为己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屈不挠坚持自己的理想。儒家的理想人物是为万世师表的孔子。通过孔子的形象,可见儒家理想人物的风范。

孔子自评:“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同时代人对其评价:“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孔子的亲传子贡对孔子评价: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①

孟子对孔子的评价: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②

通过孔子的自评和孔子后学对其的评价,可见孔子谦而好学、不耻下问,“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一生执著于自己的理想。小学德育教育力图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理想的实现需要锲而不舍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孔子一生“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执著于自己的理想,后修《春秋》,善善恶恶,以当一王之法。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小学德育教育志在培养有为于国家社稷的人才,为国家乃至整个人类作出贡献。“天行健以自强不息,地势坤以厚德载物”。儒家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小学教育的真精神之一。

儒家的后学——孟子与荀子,一主内一主外;一个主张性善论,一个主张性恶论;性善则修己于内,推己及人,无限的推广自己的善性德性;性恶则主张为学,修己之恶。

孟子曰性善: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万物皆备于我,修身养性,推己及人就可以修养人的德行。故德育教育要不断发扬自己内心真、善、美的一面。

荀子曰性恶:人生而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故生而好利,为求利益,生杀抢夺。人生而欲满足六官之欲,美味、美色等,所以要以礼节制、引导。荀子抓住了人本性中的各种欲望,故以外在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使人导向善性。

孟子、荀子殊途同归,一主内一主外,都志在导人为善。德育教育亦应修之于内,导之于外;内外兼修,导人之善,规人之恶。

二、道家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

道家以无为为本,返璞归真,致虚守静。故道家静以修心,道家心中的真人形象,似有似无,不可捉摸。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故乐通物,非圣人也;有亲,非仁也;天时,非贤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③

通过《庄子》中对真人的描述,可见道家的理想人物,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称之为真人,道家贵真,即重人的天性、本性,道家文化关注人的本质存在。小学德育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见道家文化抓住了德育教育的根本。

小学德育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无完人,人亦各有所长,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世烦扰,当安其天性。小学德育教育亦当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因材施教。

《庄子》天道篇曰:“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德育教育重在精神、重在实践、重在心领神会,不在知识的强制与灌输。

“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这是德育教育化有形于无形的教学方法,抓住了德育教育的关键。

《庄子》中一则寓言曰:仲尼适楚,出於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④

为学当用志不分。《庄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⑤德育教育亦当如承蜩的佝偻丈人,心诚志敬,循序渐进。

小学德育教育以人为本,把重视人、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小学德育教育必须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加以引导。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儒家思想重孝道和仁义道德。“孔子,以‘仁’为核心,从不同角度对‘仁’的涵义做了阐明,从而构成了以克己、爱人、忠恕、孝梯、恭、宽、信、敏、惠及刚、毅、木、呐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思想体系”。⑥道家文化致虚守静,养神养生,不与物争,顺其自然。为学忘记心中杂念,直指本心,回归到人最本真淳朴的情态。道家文化关注人的生命本身,这也是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之一。

注释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③陈鼓应.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④陈鼓应.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第7篇

    论文摘要:作为西汉时期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董仲舒是中国儒学发展史和中国思想史上继孔子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承前启后,有选择地借鉴到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有利于搞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急需在思想文化领域中进行创新,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思想文化的需求,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加速发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稳步推进。但是,思想文化的创新并不是凭空就能实现的,必须有所继承,才能发展,而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恰是我们思想文化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精神财富。 

    一、关于儒家思想文化研究 

    董仲舒是秦以后的第一位大儒,他继承先秦儒家传统的“天”的哲学、“任德不任刑”的德治思想和儒家传统的伦理思想并对其家里改造,从而形成了适应时展和需要的新儒学。关于仁,董仲舒立足于天人感应论.吸收先秦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并作了扬弃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而完备的新仁学思想,他赋予“天”以仁的品性,并且要以爱别人为根本法则,否定了只爱自身的思想;关于义,董仲舒对“义”从新的视角作出了新的解释:从人与我的角度提出了“义以正我”的法则;关于仁义之分,董仲舒认为仁与义的根本区别在于“仁之于人,义之于我”,同时还强词指出了仁义之分的不容混淆性和意义所在。认为仁义所针对的对象是千万不能混淆、颠倒的,只有明于仁义之分,才能“反理以正身,据礼以劝福;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实现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关于义利观,董仲舒在明于仁义之分的基础上对义、利关系的阐述,是其仁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其德治思想主张最直接的理论依据。另外,董仲舒吸收了先秦阴阳家及秦汉方士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学说,提出了“天人感应”说,吸收了法家“三纲”思想及先秦正名学说,提出“大一统”论,吸收了先秦人性论思想,改造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提出“性有善质”论及“性三品”说。 

    二、德育思想史研究类 

    董仲舒的德育学说是以“独尊儒术”为指导思想,以“三纲五常”为其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且提出必须要建立“教化堤防”,并且提供了“显德以示民”的方法和“明于天性”的价值激励法。丁钦波阐述了董仲舒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并且为我们简述了董仲舒关于德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指出董仲舒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三品说,德育的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并且简要的介绍了德育的方法,如“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明道重志、行道养志”、“必仁且智”等。孙文胜主要从董仲舒“三纲五常”理论中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方面论述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启示作用,并且提供了相关的道德教育方法。游庆国、崔华前指出董仲舒的德育方法刻意分为四个方面,即德育基本方法、德育施教方法、德育受教方法、环境育人法,这样就从不同的角度更为详尽的分析了董仲舒的德育方法。 

    三、教育思想史研究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为代表的汉代教育的基本特点,把教育与德政、人性论、天人感应、实践等结合起来,也论述了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对于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封建王朝的发展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董仲舒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地位,鉴于秦王朝对人民实行“严刑峻法”而迅速灭亡的教训,主张实行“德教”,董仲舒所提倡的教学内容也完全的儒学化了,他主张以“六艺”(《诗》、《书》、《礼记》、《乐》、《易》、《春秋》) 培养人才,这虽然有利于人们思想的统一和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但同时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其他学术的传播和发展。以为人性是“天”所赋予人的一种先验素质,这种素质具有向善或恶的两种可能,教育则就是要通过人为的手段使人向善。董仲舒甚至认为,一个国家的兴废治乱都应取决于礼乐教化,对于教育的社会作用。 

    四、政治思想史研究 

    董仲舒的政治思想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他的政治理想是“大一统”,大一统包括政治上的大一统和思想上的大一统两个方面。政治上的大一统,指的是“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把君权至上作为统一的关键。思想上的大一统即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是的儒学从显学而成为官学。书中也简要阐述了董仲舒的治国方略,但是只是做了一般性的论述,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董仲舒看来,“王者”只有实行“仁政”,“爱利天下”,才是通天道、法天意的表现,也才能得到上天的庇佑,实现统治的长治久安。赖红卫指出董仲舒为了强化统治者的廉政意识,他对上至最高统治者皇帝下至一般士大夫的重利行为都进行了批评,他说:“使诸有大俸禄,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业,乃天理也。”提出“不与民争利”的廉政思想。董仲舒提倡德治,很重视内在仁义德性的觉醒和培养。任“德教”是对秦王朝“严刑峻法”的批判,认为“德治”是天下唯一的“大治之道”。理想政治的实现是通过思想的一统,从而形成—个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同时还提出了他的民本思想和德政思想。 

    五、伦理思想史研究 

    董仲舒认为天赋予了阴阳五行道德属性,因此,他把德、刑、爱、乐、严、哀等等这些本来是社会现象的政治、法律、道德的属性硬加到阴阳、五行、四时等自然现象上去,从而把一个至高无上的天描绘成非常神秘的有意志的东西了。同时董仲舒用儒家伦理思想神化君主,将君权神授理论化,从而为汉朝统治的合理性提供论证;以天人关系为根据把三纲五常进一步系统化,把儒家伦理由家族伦常贯穿到政治领域;董仲舒还着力借用阴阳的一切知识来构筑君臣、父子、夫妻的具体行为准则,董仲舒把伦理关系中的贵贱尊卑原则提到了专制的极端,春秋战国时期伦理观念中所具有的民主性和平等内容在这里消失了。董仲舒政治伦理思想核心:“大一统”。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以政治一统为核心,以君权至上为关键,以文化一统为保证。所谓“君权至上”,董仲舒是在君权天授说的基础上展开的,其重点:一是神化君权,维护君主在国家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二是约束和规范君权,使君主的行为符合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同时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提出了“三纲五常”说,使儒家伦理真正发展为政治伦理,并被封建社会统治者所采纳。 

    六、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 

    人性中有善的质而实际未善,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性,使之成为善人。他的这种教育其实就是相当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在书中并没有涉及到董仲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等等与之相关的内容。唐国军指出董仲舒以“大一统”理论为武器,倡导思想政治、伦理道德的统一,以“三纲五常”的理论体系为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汉武帝采纳了“独尊儒术”的提议,“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儒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开端。 

    参考文献:

    [1] 李存山. 董仲舒: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J]. 河北学刊2010(4). 

    [2] 黄钊. 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3] 张彬, 周谷平.中国教育史导论[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 2007. 

    [4] 孔颖. 董仲舒及其教育思想[J]. 民办教育研究, 2008(5). 

    [5] 丁小萍. 中国古代政治智慧[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第8篇

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概括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旨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和方武方法。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

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在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心理考评方法。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线.进行品德考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例如,孔子评价“孝道”的基本标准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尽管这一标准在当代看来。显得有些片面、可是如果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道德标准来看。依然是一种具有实践价值的考评方法。概括的说.中国传统品德考评的方法主要有谈话法、观察法和自我评价法。

第9篇

【关键词】传统;乐教;美育思想;延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32-01

纵览中国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演变,我们可以发现古代音乐教育传统以德育为先导,以音乐审美为内核的音乐美育的哲学思想传统。

一、先秦时期是以德育为先导,德美互补的音乐美育哲学

先秦时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哲学思想,有百家争鸣的开放教育理念,有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美育思想核心体系。礼乐教育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以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为教育目标,孔子提出的“尽善尽美”的音乐艺术评价标准,反映出先秦古人对道德与审美的统一认识,在教育本质观上形成了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美育哲学观,对后世的音乐教育思想和理论构建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儒家哲学的人性思想直接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本质价值归属,即十分注重培养社会伦理道德的理想人格教育。孔子的审美标准是达到“至善”才能“至美”,无善则不能尽美,儒家的音乐审美是伦理道德为先导的哲学观,音乐美育的主要功能在于把伦理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情感,形成感性与理性、情感与道德的统一,虽然注重德育的先导性,但对于今天的素质美育思想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的意义。

二、先秦音乐教育重理性的修身,重社会性的礼制要求

先秦音乐教育形成传统的“陶冶论”美育思想,讲求由外而内的教育哲学,“兴于诗”是教育哲学中的“求真”,“立于礼”是“求善”,“成于乐”则是“求美”,没有外在教育的“诗、礼”,难成内在人格修养的“善、美”。儒家的这种人文精神的教育哲学,体现出“仁爱”和“礼治”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道德伦理价值取向,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表明儒家对音乐教育能缔造一个良好社会风尚功能的重视。另一方面,构成先秦文化的一支重要的道家学说,可以说与儒家学说构成了互补。道家讲求由内而外的教育哲学,崇尚自然主义的哲学观,认为人性归于自然,也强调“天人合一”,但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有所不同,道家认为儒家的礼乐教化扭曲了自然的人性;反映在音乐教育的美育观上,道家更加注重音乐本身的审美内涵,讲究“天籁之音”、“大音希声”,实际上提出了与儒家伦理道德音乐美育的不同内涵;道家的人文审美内涵是与礼乐音乐审美相对的自然情感的音乐教育,同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却形成了互补的音乐教育美育思想。可见,“中和之美”是儒家基本的审美取向,对音乐的审美讲究“乐而不,哀而不伤”,在音乐美育的哲学观上重理性的修身,重社会性的礼制要求,相对轻视了音乐美育的感性陶冶作用。

三、封建时期的音乐教育把伦理道德的审美内涵进一步推向纵深发展

封建时期的音乐教育把伦理道德的审美内涵进一步推向纵深发展,统治阶级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使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渐趋走向僵化。两汉独尊儒学,倡导“天人合一”的人性哲学观,音乐教育承袭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魏晋以来,在文化思想领域援道入儒,儒道释互补,形成了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主干,但作为主流的儒家哲学成为教育的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封建社会追求的理想教育目标,“修身”的教育之一美育,被发展为以封建伦理道德为内涵核心;音乐教育在科举仕途的教育价值追求的冲击下,在官学体系中逐渐式微。统观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演进,封建时代与先秦时期一脉相承,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音乐教育,即以伦理道德的内涵为价值取向的音乐美育,乐与礼的紧密结合,音乐教育以陶冶人性的情感为内核,“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乐教传统,在教育本质和目的上,表达了传统音乐美育的社会功能价值诉求。

四、近代清末学堂乐歌运动,开启了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新篇章

第10篇

一、儒家思想的内涵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被人尊称为“圣人”,而后来被人尊称为“亚圣”的孟子更是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在西方,人们多信奉基督教,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在笔者看来,中国人对儒家学说的推崇一点也不亚于西方人对基督教的信奉。

儒家学说的内涵其实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无论是黄发老人,还是垂髫孩童,人们在说服教育他们的不良行径的时候,都能够从儒家的经典著作中找到一定的依据。仅就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说,在中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就不知为多少为官者提供了一个膜拜的标准;即使对于普通人而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吾日三省吾身”等观念,无不对中华民族形成的独特的东方式含蓄、内敛、隐忍等民族特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儒家的传统思想有其局限性,但其提倡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观念对于形成中国独特的人际关系、人文理念都有着不可磨灭的推进作用。有西方专门研究人员称,正是这些儒家思想对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浸染,中国人之间独特的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才被世界所认同,所羡慕不已。

二、当代中学生的道德现状

首先是智育与德育的发展不能同步,智育的发展大大超过了德育发展的水平,形成了当今中学生的教育用一条腿走路的现状。其具体表现为如果单纯地去看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的成绩,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成绩都非常优异,即使是要求他们背诵一下中学生守则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他们也许都能背诵得得心应手,但如果真正地运用到生活中去,你看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的有几个,真正能够做到文明礼让、拾金不昧的又有几个?有的学生在学校表现还是可以的,但一回到家里就又成了小公主、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其次,中学生的道德现状主要表现为没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其主要表现为,对生活中的一些幸福的事情感到理所当然。比如学习,他们是不会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的,只是认为学习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会不让我上学呢。所以在校时他们便无所事事,没有一定的责任感。有的学生不愿意做班干部,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打扫卫生,不愿意值日,这些都是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的体现。

还有令教师痛心疾首的便是当代中学生的一些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改变令我们不能接受。比如,我们长期教育大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一套做人的法则在当今中学生的身上则是完全行不通的,他们认为这些都是骨灰级的思想了,对他们新新人类而言,根本就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三、初中课堂上加强儒家思想教育的重大意义

在孟子看来,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处理好五伦关系)。情感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现代社会“明人伦”较之传统社会“明人伦”的范围要大得多,我们都懂得“独木难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我们既要提高自身能力,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意识,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加强学生儒家思想的浸染,使其不愧为一名炎黄子孙。还要把他们的品行真正打造成中国人的品行,不要为了提升成绩而不择手段,甚至泯灭良心。近年来,在不少地方举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来加强青少年的伦理道德观。例如,在南方的一些小学就举办了“爱妈妈,做好孩子”的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顺长辈的品德。

相对于小学感性的方式,在中学和大学则可以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把家庭美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学校教育还应该顺应形势,以德育带动智育。各级各类学校应当采取多种手段手法,加强校纪校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搞好成绩的同时,更要搞好学生的德育培养。如在教室内张贴有关儒家思想的名人名言,以及一些儒家出名弟子的经典故事,还可以利用教室里的黑板报、校园里的宣传栏等文化阵地,很好地宣传中学生的道德品行。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演讲赛、故事会之类的活动,以“儒家经典或思想”为活动主题,以此来推动儒家思想对学生的影响。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使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对于教师与学生本身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不但不会对他们的成绩产生影响,而且还会有一定的帮助。中学生渴望宽松的人际关系,要求在“有同情心与爱心”的环境中生活,同时渴求理解性的“善良、宽容”的人格。由此可见,在培养人、塑造人的“园丁工程”中,更加充分地认识人、研究人,维护青少年正当的“自尊”,给他们社会人格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德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着古人在道德教化领域的思考与实践。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日新月异的环境、多元的思想交流、多样的价值观碰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汲取古代思想智慧,探究传统的经验方法,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探讨。

1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概念界定

很多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对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概述。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德育是以儒家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融合道法墨各家伦理道德传统、道德规范和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而形成的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庞大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道德教化体系和价值行为标准的总和。”也有学者指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家等既在德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等问题上相互颉颃相互论争, 又在德育的目的、功能和本质等问题上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虽然表述方式不尽相同,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指出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家思想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产物,同时也指出了儒家德育思想在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体系的主导地位。结合前人的表述,我们对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做出如下界定:中国古代德育思想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儒家道德规范为主体,吸收融合了道墨法释等各家道德思想、伦理规范、道德实践的,涵盖广泛、多元一体的德育思想结构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德育思想是在古代历史条件中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在德育与政治的关系上,德育政治化超出了合理限度,遮蔽了生活世界,导致了德育本质和功能的异化;在群体和个体的关系上,对群体价值的过分注重,压制了个体道德的充分发展,弱化了德育对个体生活世界的精神关怀能力等。”因此,在继承与发扬中国古代德育思想时,需将其与当代实际相结合,特别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实际状况相结合,对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做出符合时代的解释,使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在高校焕发新的生机。

2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内涵与方法

(一)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内涵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其中“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仁的含义有两个,其一从个人修身的角度来讲,仁即为“修己”。孟子曾说:“仁者也,人也。”(《孟子・尽心下》)《礼记・中庸》中也讲:“仁者,人也。”这里的“人”,是指社会人,是经过后天学习修养而形成的。因而要“修己”以为仁,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人格。其二从对待他人的角度来说,仁即为“爱人”。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亲相爱,孟子也说:“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爱人”要求人们有仁爱之心,爱他人、尊重他人,首要的就是对亲人的爱,“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孝是对父母的爱,悌是对兄长的爱。《孝经》上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指出了孝是做人的根本。试想如果连有生育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尊重关爱的话,如何尊重关爱他人?如果人人都不孝敬父母,不尊重他人,这样的社会又怎能和谐稳定?因此孔子说:只有对亲人保持孝悌之心,才能推己及人,对他人关心友爱;才能由小家到大家,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一直有“以孝治天下”的传统,“使得‘孝'由家庭伦理范畴的概念上升为国家伦理和政治伦理。”但后来扭曲的“愚孝”观念也使得现在很多国人对孝悌思想存在诸多误解。今天我们讲求孝道,更应该返璞归真,回归孝的本质含义,爱父母、敬父母,父母是对的,应该遵从,父母错了,应该指出其错误,这样才是真正的孝,才能保持和谐有爱的家庭关系。“仁”从个人的角度提出了修身处事的准则,“礼”则从社会角度进行了制度规范。礼所反映的封建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已经不适用于现今社会,因此我们不谈礼的具体制度指向,而是吸收借鉴其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指出了礼的本质和功用在于“和”。通过规范人们的言行,使其守礼,从而保持社会的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借鉴仁、礼的思想,教导学生内以修己,外以爱人,遵守校园规范,从而在提高自身素质修养的同时,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中国古代德育目标

在德育目标上,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看重人的精神气节,注重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等都表现了高洁的精神气质,令今天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神信念的力量,深受鼓舞。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传统德育的教育目标,从个人修养到太平天下,从小我到大我,一层层推进,培养受教育者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及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对天下的责任意识。传统德育的熏陶将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自我修养意识,自觉地完善人格品性,提升精神气质,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三)中国古代德育方法

在德育方法上,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蕴含着多种有效的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得名来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启’指的是教育者引导学生思考,‘发’指的是教育者指导学生如何去表达,教育者对学生的启发作用在于引导而不是直接告知其结果。”通过这样的启发诱导,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中国古代很多思想家、教育家都注意到了周围环境对人的后天成长的重要影响。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傅玄的《太子少傅箴》中也有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比较形象地说明了环境的影响作用。环境作为无形的、不易感受到的存在,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着影响,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除了教育者可采用的德育方法,中国古代也十分重视人的自我教育。《周易・蹇卦・象辞》中有言:“君子以反身修德”,即通过反省自身来修养德行。曾子进一步指出了自省的具体内容:“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述而》)当然自省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生活学习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纳入反省的范围。“慎独”也是一种重要的自我修养的方法,即在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要自我监督,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陆九渊说:“慎独即不自欺。”袁采也说,慎独即“处世当无愧于心”。这些都表明“慎独”要求人的高度自觉性,强调自律意识的培养,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不断自我观察、自我约束和自我反省。

3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在高校中的应用

(一)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融入课程体系中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中蕴含着对当今社会有积极意义的时代价值,在对其作出现代诠释的基础上,可以适时地融入到教学中。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特征,但当前的思政课无论是在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上过于强调政治性,从而导致课堂内容空泛、枯燥乏味,无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任何课程都不只是单纯地知识传授,思政课作为思想性政治性的教育课程,更应注重对受教育者品性的塑造与思想的引领。因而将古代德育内容适时地融入高校思政课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内容、提升课程的趣味性,改善政治意味过浓的弊端,还可以通过对古代德育经典、人物故事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体会传统的精神气节,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下提高对德育的认同度。

(二)结合古代德育方法,改善教学方式

启发诱导法告诫教师避免单纯的灌输说教,采用探索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考与探索;自我教育法启示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反省,将教师的引导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效结合。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善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水平,开展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同时应不断充实自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个人修养。教师作为教育者和引导者,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思想上、行为上的影响,他们对理论的讲述与践行,对工作的理解与态度,对现实的看法与思考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发展和行为判断。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应注重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素养,以身作则,发挥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

(三)营造德育环境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国古代重视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注重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使其渗透到每个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随着传媒的发展,高校里也出现了很多方便又高效的校园媒体。每天的校园报纸、广播可以开辟德育模块,进行德育宣传;利用校园微博、微信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推送德育美文、德育故事,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古代德育的熏陶。还可以开展相关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近距离接受德育的熏陶教育:组织相关的学生社团,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并通过相关实践活动的举办,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伦理道德的认识,促进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邀请有关的教授学者,开展学术讲座;利用话剧、小品、舞蹈等形式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搬上舞台等。通过这些有形无形的方式,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认识,提高道德修养与实践。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修养。自我反省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修养方法。德育内容的特殊性,要求受教育者经常自我反省,反思自己的不足,从细微处培养自身的自律意识,提升德行修养。现代社会喧嚣浮躁,人们通常为浮华名利所累,越来越少的人能够静下心来修养身心。大学生处于风华正茂、拼搏奋斗的时期,也应该时常静心自省,这样既可以使自己在奋斗中时刻保持动力,又能养成良好的品性修养应对社会的浮华喧嚣,以更加坚强的姿态接受社会的洗礼。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希望可以通过这些借鉴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改善当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面对更复杂的情况,这些都需要高校、教师、学生的长期并持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赵公弼.传统德育思想的汲取与发扬[J].龙岩学院学报,2009,27(6).

[2]王泽应.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的开发与现代转化[J].教育科学研究,2006,10.

[3]樊泓池等.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及其对当前青少年德育的启示[J].管子学刊,2013(2).

[4]陈晓静.两汉孝治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3.

[5]于梦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第12篇

高职学生由于入学文化课基础弱,大部分高职院校重视技能操作培养,忽视人文精神熏陶,普遍存在学生动手能力强、人文素养弱的现象。我国传统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人文精神内涵深厚。日常教学过程中增强对高职学生儒家思想教育,提升他们的人文内涵和素养是高职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人文精神;儒家思想;高职教育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社会对有一技之长的高职学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加足马力扩大招生,因此高考分数较低、文化基础较弱的学生大多被高职院校录取。后续高职教育中多数老师、家长和学生认为只要掌握好技术就不怕找不到工作,因此偏重专业技术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形成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匮乏的普遍现象。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精神匮乏的主要表现

(一)自卑心理比较严重高职学生属于大专层次,录取分数比较低,基本上200分左右即可被录取。由于高考分数比较低,与本科同学相比有差距,导致大多数高职学生有自卑的心理。根据目前我国高招程序,高职录取在本科院校录取结束后,有的地方甚至在中专录取后,这使得社会上很多人对高招政策有误解,认为高职学生比本科甚至中专学生低一等,这些误解和偏见进一步加深了高职学生的自卑心理。

(二)自理能力弱,自控能力差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且家庭条件比较好。据我校不完全统计,约85﹪的学生是独生子女,约44﹪的家庭在当地属于中等以上收入,贫困学生只有不到2﹪。由于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学生在家里备受溺爱,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主能力弱,缺乏自我生活能力。进入高校以后,得不到家长的照顾和呵护,一部分学生甚至基本生活不能自理,自控能力差,经常迟到、旷课,违反学校纪律,对于遵守学校规范管理意识薄弱。

(三)集体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差由于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在家备受家长的宠爱,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任性、占有欲强、自私自利的坏习惯。同时大多数独生子女由于缺乏和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环境,造成部分学生喜欢独来独往,集体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差,缺乏集体荣誉感、不愿意接受集体的束缚,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我价值,奉献意识薄弱。

(四)重智育,轻德育智育是具体的,有具体的考核标准衡量,而德育是抽象的,难于用一个规范的标准来量化。因此,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中普遍重视智育中技能教育,忽视德育人文素养的培养。社会上许多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时往往只考虑招收对象是否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而不考虑是否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大部分高职学生产生了只注重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素养培养的“短、平、快”的思想。从人才培养的长远角度考虑,人文素质教育的匮乏不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向“高、精、尖”专业技工方向发展。薄弱的文化底蕴使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不足,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受到限制,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受到影响。[1]因此,真正提高职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构建人文精神,这不仅仅是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需要。中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从某种意义讲中国传统思想即儒家思想,提倡积极入世,主张个人修养。在高职院校德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儒家思想教育,不仅可以培养他们人文思想,提升他们的人文内涵,也能够在专业技能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二、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人际关系方面强调人本意识,注重对人的尊重人本意识是指尊重他人,推崇他人,弘扬人存在的价值和独立自觉的意义。孔子提出“仁”,倡导人应该有德性,对统治者要求立足于“富民”、“教民”、取信于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认为人有了德性和理性,人才有灵性,有了灵性以后人才比万物高贵,人才是万物的主宰。因此,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人性善来高扬人的价值,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而独有的。儒家思想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德性的修养确立起人的尊严和价值,每个人的命运都可以由自己主宰。

(二)社会文化方面强调有责任心和忧民意识儒家思想在充分肯定人的自由意志的同时,又注重激励人的担当精神和培育人的忧患意识。儒家思想的忧患意识是伟大的忧国忧民意识,不是个人的一己之忧。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集中体现了儒家忧国忧民的思想。这种忧患意识使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向着认同现实的方向发展,并促进入世品格的形成。反过来这种认同和入世的品格又不断提升和巩固这种忧患意识。[2]

(三)自然关系方面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儒家思想认为宇宙是由“天”“地”和“人”三个元素共同组成的和谐美好的宇宙。天人合一是人和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社会表现,就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要做到个人服从于群体,即要从自己本心上体悟到个体与群体的统一性,人只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儒家认为人在自然界应该尊重自然规律,这样才能达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的修行方面,儒家也提倡和谐“顺其自然”的理念。由于人会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诱惑,不能坚守做人的道德准则,因此人要排除外界欲望的蒙蔽,自觉履行道德原则,达到“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为政第二》)的目的,即要求做到克己复礼,战胜自己的欲求,使自己的心性及行为符合社会要求。

(四)自我修养方面主张力行意识与道德实践如果说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儒家着重突出“天人合一”,那么在人格境界方面,儒家特别强调个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炼。孔子主张君子力行,提升道德素养,要面向社会,服务于人民。儒家强调通过修身或自我改造来达到道德修养或道德实践的目标。“仁”是儒家所强调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独立人格的体现。郭沫若在分析《论语》中关于“仁”的各种表述后总结:仁的含义是克己而为人的一种利他行为。简单一句话就是“仁者爱人”。[3]儒家的这种思想主张人应该推己及人,先人后己,尊重他人;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追求理想人格。

三、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

高职学生因文化层次、个人素质、人生阶段、社会风气等因素造成了他们人文素质不同程度的缺失,而这种缺失会对其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对人的思考,其内涵是对人自身价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与探索。学习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有助于正确地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出优良的行为规范意识。儒家思想的人本意识、生命意识能够有效帮助高职学生正视自身的价值,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能力,克服自卑心理,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儒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强调作为人应该肩负起的责任,人应该与人类和社会共忧患。“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能够激起人们改造社会、变革现实的无穷热情,也有利于高职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培养前进的动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明确了个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有助于高职学生认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明确集体、社会的重要性,摈弃个人主义思想,鼓励学生融入集体,与同学和睦相处,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儒家思想中对于自我修养的要求,强调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性,通过“修身”、“内省”完善自我人格,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端正态度,具备良好的品格,从而成为合格的人才与和谐的个体。以儒家核心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四、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主体的精神,它是以人为对象的,一种对人的关注,维护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对人类文化遗产高度重视,是对理想人格的全面发展的肯定和塑造。[4]构建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和学生群体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应该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按照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

(一)转变观念,树立人文精神教育理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转变观念是构建学生人文精神的前提基础。很多学校负责教学工作的领导和教师认为高职教育就是教会学生一技之长,把高职教育误认为是“技术教育”。这种错误的理念导致了很多高职院校重视技能教育,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高职教育应该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我们不能把高职学校当作培养“工具”性人才的工厂,要树立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教育理念。[5]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开设人文课程是增加学生人文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前提。人文课程广义上包括所有容纳人类思想,一切关注人类真、善、美,以人教育为教育主题,注重人类精神道德传授和强调处世原则的课程都可称之为人文课程。[6]狭义上的人文课程就是指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学校教学领导可根据各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和高职学生的情况,在以实用性、市场性为开课特点的基础上增加人文类、艺术类课程的比例,打破专业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可以多开设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加强儒家思想精髓的教育,如国学课的学习,重读中国儒家的传统经典《老子》、《论语》、《孟子》等,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通过对这些儒家典籍的学习陶冶情操、注重道德修养的提升,明确人生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三)改进人文课程教育方法,给学生人文关怀要充分运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在人文课程教学中融入授课者的人文情感,以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这种教育方法不仅是教师内心情感的自然外泄,还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对学生施加影响,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人文情感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讲授人文课程时不仅要给学生传递文化知识,更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关怀,帮助学生构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的人文精神。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文化氛围人文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了文化熏陶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以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学生,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常重要。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文化氛围,可以通过三种途径:第一、创造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例如开设第二课堂、举办人文讲座和读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让学生学到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扩展知识面,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第二、开展具有特色的校园活动。如各类体育活动、各种社团活动、舞会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增进友谊、学会共处、增强自信、完善自我。第三、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会促进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优美的环境也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审美情趣。在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具有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价值观。然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开放的工程,它包含了高职院校建设中的多个方面,不仅包括基础硬件设施建设,还包括教师的文化素养、思想素质的培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的建立等等。因此,打造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校园文化需要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高职学生,不仅是产品的制造者,更是文化的承接者和传播者。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我们不仅仅需要一般的产业工人,更需要创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工人。新时期的高职院校肩负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的任务,因此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中给予学生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高职教育的目标。以儒家核心思想为指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唤醒学生的个人自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提高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应当做战略性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1996(6):13.

[2]龚平.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4):27.

[3]蒋文学.儒家人文素养思想探微[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2):25.

[4]谷声然.人文精神的内涵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78-82.

[5]卢云峰.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