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德育重要性

小学德育重要性

时间:2023-06-25 16:23: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德育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德育重要性

第1篇

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部分人都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中学阶段开始抓起也不不晚,这种想法是很不正确的,中学阶段也是需要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要从小抓起。因为初中时期是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也逐渐形成了,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对他们的人生引导是很重要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小学阶段就不需要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了。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根基是基础”,小学阶段开展的德育教育也正是在为学生今后整个德育教育打基础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德育对学生今后整个德育教育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小学生学习品德课,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在这个大前提下,教师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逐渐把一些育人的知识灌入到学生们的理念当中,让学生也能够逐渐分辨出好和坏、对和错和善与恶以及美和丑。此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多观看一些关于教育的影片,多学习一下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慢慢地让学生都能了解美好的品德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的,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是很有帮助的,也为奠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打好基础。作为一名教育者,既要能够把课程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们,让学生接受知识的洗礼,也要能够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并且选编出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对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内容要挖掘出来,再收到“整体育人”的效果。要想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质,可以借助课堂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动经过学习,学生们也都能够慢慢地学会思考问题,并且还能够领悟其中的道理,只有学生培养出来的思想品德才会更加的牢固。

三、抵制不健康的消极思想对学生的侵蚀,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教育学生的地方。但是假如学校只是重视传授学生知识,注重学生“智”的发展,忽略了“德”的重要性,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将会是一批废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小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了,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鉴于各个家庭的知识结构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不相同,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龙、成凤,有些父母不懂得如何才是真正地爱自己的孩子,怎样才是真正的关心他们,这就使得很多的家庭中的独生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贺燕(内蒙古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内蒙古包头014010)摘要:小学德育的整个教育领域的基础阶段,德育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素质,德育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公民的起点,德育教育也是学校除了传授知识外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之一,所以说,做好小学德育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关键词:小学德育;重要性;分析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5)12-0000-01子女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因此,可以这么说,家庭教育的理念则能够直接透视出青少年在今后成长道路上的成功与否,所以说,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德育教育不是光喊口号就行了,也不能只依靠教师在学校的教育,家长也是需要积极地配合学校的教育,积极地采取行动,与教师们一起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关注小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记住从小事抓起,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也不是让学生去背那些条条框框的知识,也不要让学生只是停留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表象认识上,教师与家长都要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要让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养成好习惯,家长和教师也要付诸以行动,在行动中教育孩子们,这样才有利于促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得以发展。

四、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很大帮助

中国是一个法制化健全的国家,而且在现代化建设当中也一直遵循依法治国的理念,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涉世未深,他们的法制观念以及法律意识都比较的薄弱,而且对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也没有一定的了解。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认识还非常的简单,在处理各种问题的时候也不会考虑的很周全,思想也是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的,这也就会导致学生也可能会在无意中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此外,小学生也是我国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因为学生对国家的法律没有一个健全的概念,意识较淡薄,当他们的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也不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来维护自身合法的权益。基于此,在小学阶段适当地开展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就显得很有比要了。学校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健全他们的法制观念的,当学生们吸收了这些理念后对他们的身心成长都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综上所述,在现代化教育理念逐渐取代传统教育的当下,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把传授文化知识和道德培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的意识,要提高德育渗透的持续性,使得学生的德智体美都能够全面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这样的教育也才是成功的教育。尽管德育教育渗透的过程道路崎岖坎坷,而且还充满了艰难险阻,但是只要师生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冲破这些荆棘,走向成功的大道。

作者:贺燕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

第2篇

一、课前德育的渗透

在组织教学、新课导入环节上适时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寓德育于潜移默化之中。在课前三分钟,我会结合课文中的知识及实际情况给学生讲些具体事例,用浅显易懂的话告诉学生其中的道理。如在学习完《童年的发现》这课时,我告诉学生童年是美好的、快乐的,为了让自己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我们就该珍惜它,让每一天都开心、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不要留下任何遗憾。就像我们刚开学时学习的课文,今天就不可能再重新学习它了。现在你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因此在学习时我们就要专心愉快地学习,这样才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课前三分钟时,我有时也让学生讲小故事,并说出这个故事蕴涵的道理,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从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渗透了德育教育。

二、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渗透意图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从而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在读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文章进行阅读,使学生获益匪浅。教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们班的学生对爱有了正确的理解。他们已经渐渐明白老师对他们的批评也是对他们的一种爱,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接下来我让学生围绕着爱,写篇作文。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彝族学生,他叫日约子,他在文中写到:我的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老师的点名和特别的“关心”,我在心里恨透了老师,认为老师不爱我,学了这课,我才明白,我误解老师了,老师是爱我的,只是这是严厉似的爱。我在评语中写到:谢谢你明白老师送给你的这份爱!正因为席老师关心你、爱你,所以我知道你的不足之处。希望在老师的关心下,你的努力下,不久的将来,能看到一名学习成绩优异,思想健康又积极的学生。从此他变了,变得爱学习了,尤其在作文方面进步特明显。

三、教学日常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除了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至诚至真至爱的人格力量引领学生走向道德光辉的顶点。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

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才能知道学生的心里正在想些什么,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每周一我都提醒学生,无论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找我。如果你不敢当面给席老师说,你可以选择打电话、发短信、写信或写纸条的方式告诉我。结果许多学生都选择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方式告诉我他们心中的疑惑和困难。

有一个彝族女生叫马阿依,她是留守儿童,属于学困生。有一天她把银行卡带到学校来,不小心丢失了。第2天下午,她才发短信告诉我。我首先在语言上安慰她不要着急,然后问她卡是否有密码,她说有,于是我让她带上户口本到银行去挂失,这样别人拿着卡也无用。第二天去上课时,问她事情办得怎样,她微笑着告诉我一切顺利。之后我发现她学习用功,每次语文听写生字和词语时,进步特大。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

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我班有一名彝族男生叫阿苏小平,他的父亲已故,母亲在坐牢。有一天他打电话要请3天的假,我问他有何事,他吞吞吐吐地告诉我要去看妈妈。听到这里,我以温暖的口吻告诉他:你现在已经读五年级了,长大了,是个懂事的男子汉,去看妈妈时,要多带些妈妈喜欢的礼物,多说些安慰妈妈的话。同时让他转答我对他母亲的问候。他兴奋地说了声:谢谢老师!当他再次进入教室后,我看见他脸上的微笑灿烂无比,与老师、同学间的交流增多了。在我选他为小组长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

心灵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让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第3篇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小学教育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81-01

道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做好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可以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有效防止小学生受到各种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这就要求小学教务人员必须真正重视起道德教育工作,使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思想道德认识得到同步提升,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

1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习成绩不再是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因素,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即为国家的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道德意识作为衡量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小学生的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必经之路。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必须要做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师生以及朋友等都对其付出了较多的关心和爱,开展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意识到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别人的付出,饮水思源,这样才能使其在生活中更加尊重与孝敬父母;在课堂上更加理解与尊重师长;在学习中更加团结与爱护同学。培养小学生的报恩意识才能使其更多地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看待各种问题,从而更加理解与体谅他人。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报恩意识,才能使其在投入到社会工作中的时候感恩祖国,进而更好地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知识。

3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工作可以增强其心理素质

小学生处在身心成长以及发育的重要阶段,心智还不够成熟,极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环境的影响,做好其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其自觉抵制外界各种不健康思想的侵入与腐蚀。我国现在的小学生多是对生子女,在家受到父母等亲人的宠爱,在初入学校时没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开展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与学习意识,有效避免出现过分依赖他人等现象,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由于现在的父母工作比较忙碌,在孩子为进入学校之前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与必要的启蒙教育,这些孩子在学校中往往比较内向、羞涩,不愿主动与其他同学或者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长此以往形成自闭心理,情绪比较容易激动,也极易暴躁,对学生的心理发育以及未来的成长有极其不利的影响。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并通过沟通、交流以及疏导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不断增强小学生的交际能力、健全其情绪、丰富其情感,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自制力,为其以后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很大帮助

我国是法制化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一直遵循依法治国的观念,但由于小学生涉世未深,法制观念以及法律意识都还比较淡薄,对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没有一定的了解。由于小学生思想认识比较简单,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的不太周全,思想也极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可能会在无心之下做出一些违法乱纪之事,对小学生以后的发展极其不利。另外,小学生是我国主要的弱势群体之一,由于其对我国的法律法规没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法制意识也比较淡薄,在其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在小学开展道德教育,可以增强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法制观念,对其身心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5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现代小学生尤其是城市小学生受社会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内心变得比较冷漠、自私与狠毒,嫉妒心较重,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可以使小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的美,使其能够重新认识世界,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强化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使其学会关心与爱护他人,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会奉献自己,这样才能够使学生遇到各种问题时挺身而出,不怕承担各种责任与后果。国家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急需这种奉献型人才,因此,小学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

结语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与希望,我国必须要重视对小学生的教育工作,真正把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落实到位,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思想道德品质作为衡量人才优秀与否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对学生未来是否能够很好地为国家的建设服务有重要影响。因此,小学教育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参考文献

[1] 潘玉兰.如何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J].吉林教育,2009,(11).

[2] 张凤荣,靳喜蜂.怎样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3).

第4篇

分层――让德育目标细化

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不是仅靠十几节思品课或通过几个活动就能达到的特点,是需要在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并达到一定水平的,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渐进性和过程性。因此小学德育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品德形成规律,将德育目标、内容分解到小学五年的教育之中,以达到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螺旋上升的效果。

学校应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不同阶段的德育目标,如许多有经验的班主任在开学初一般以养成教育和文明习惯教育为主;学期中以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教育为主;学期末以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为主。另外根据不同的月份结合不同的节日,德育的主题也应有所不同,做到重点突出、主题突出。

分层实施德育还应包括对不同的学生应实施不同的教育,即因材施教。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思想。作为老师应尽可能地了解更多的同学,特别是那些“特殊”学生,对他们不能“一视同仁”而应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

示范――让德育之路无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一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教育并不需要高深的说教和严厉的批评。一个人的德行形成的过程,更多的是对一个个榜样的“耳濡目染”。我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位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一种习惯,那就是每当她见到教室的地上有纸屑的时候,便会主动地捡起而不随便地责怪学生。日子久了,她的行为越发感染学生,学生注意卫生,不随地乱丢纸屑的习惯自然而然地就养成了。

这样的德育通过一种行为转化为一种影响,这样的教育是上乘的教育。

互动――让德育显现真情

互动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双边活动。这里重点谈谈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与老师的心灵碰撞,积极开展师生之间的谈心交流活动,特别是“后进生”,更应主动地“上门”谈心。“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走进学生的情感生活圈,必须主动对他们关心,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种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赖。

那种板着面孔、把自己当成道德的化身、道德知识传授者的教师是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要主动走下神圣的讲台,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学生看,向学生敞开心扉;而不是不顾社会大环境一味地唱高调,让学生感觉你总像是戴着面纱,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亲近。

一位教师在和几位学生探讨学习的目的时,学生有的说:“为了国家的富强”;有的说:“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显然这些不完全是学生们真实的想法。老师见此,接过话题说:“我来谈谈我读初中时的想法。”这位老师说:“那时候,我家兄妹多,家境不好,家里能供我读初中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上高中根本不敢想。而当时师范学校不仅上学免费,还发给一定的生活费。于是考取一所上学不要钱的师范学校成了我拼命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老师朴实的话语一下子打开了同学们禁闭的心扉。有的说:“我学习完全是为了妈妈,她每天都教育我要好好学习,考上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有的说:“学习是为了摆脱现在贫困的处境。”有的说:“为了将来出人头地。”……

我们且不论这些想法是否正确,但它们都是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而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真实的想法才能在今后的教育中针对不同的个体品质特征和精神需求,在内容和方式上选择最佳的时机和结合点。

体验――让德育焕发活力

要把教育者所传递的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息,进而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必须促进学生的切身体验。大量的事实证明,学生获得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巨大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实施道德教育时,教育者应组织有效的道德实践活动,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发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 如:为养成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的全局意识,在学校和家庭中可开展“一日班长制”“今天我当家”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不同角色的“甘苦”,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类似的活动还有“模拟法庭”“假日交易市场”“自护小卫士”等。

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让道德教育根植于现实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也是促发学生体验的有效途径。如针对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让学生展开辩论,如“看电视对学习是利大还是弊大?”“给好朋友送礼是‘轻些’还是‘重些’?”“小学生上网是有利还是有弊?”“假期的主要任务是玩吗?”等。

第5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网络时代;困境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21-01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近年来,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手机的普及,不仅使得大学生的上网频率增加就连小学生上网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而网民当中最大的人员群体是学生,学生的占比达25.1%。且19岁以下网民占比为25.7%,仅次于20D29岁网民的30。4%。而网络中的文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其中各种复杂资源的汇聚,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尚未成熟,处于一个发展中的阶段,如果没有对其网络的文化的吸取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来说必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1.网络时代小学德育的问题

网络时代的到来引起人们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社会行为等各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它虽然可以在人们的文化交流与知识面的拓展上有着显著的贡献;但是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与思考方法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小学生及其教育工作带来积极影响和机遇的同时,也给其带来极为严峻的负面影响和挑战。

1.1 冲击德育理念。网络作为一种以虚拟为主的社会交流平台,其信息的扩散有着多元化、复杂化等问题。我国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阶段,而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与复杂化必然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强大的冲击。经济生活方式与社会的交流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网络上涉及到网络暴力,黄色信息等,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有着很大的危害。而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思想层面上的教育,所以必将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

1.2 减弱德育意识。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在网络上的沟通与交流都是通过虚拟的数据来得以实现的。所在这种方式的交流下,没有有效的办法对其言行进行监督,在生活当中人性被压抑的一面会在这种几乎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得到宣泄。而这种宣泄必然会产生许多不良信息的传播,这种传播会使得学生的的思想变得离经叛道,对于道德与法律意识不断淡化。信息垃圾的泛滥,也会造成上网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弱化。

2.网络时代小学德育路径探析

网络本身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思想工作是有着一定的好处的,但是没有正确的引导则会使其这种方式被缺失,充分利用其改善德育内容、方法提高德育效率,又要采取措施消除网络对中小学德育的消极影响。

2.1 互联网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小学生在互联网中的德育教育的开展。同志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德育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舆论宣传,其发展方针的主要内容是,在小学德育开展中要对互联网中知识进行正确的引导,将互联网中知识传递与知识面拓展的特性充分利用起来,对于网络宣传的力度与监督程度要积极的实施,使之成为党和国家德育工作的新阵地,成为我们对外宣传的新渠道。

2.2 优化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网络技术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来说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而言也是一种制约,其主要的变现方面是对教学方式与手段造成一定的冲击。在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上面来f。要对小学生的上网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另外也要规范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开展网络德育活动。在小学德育教育手段上,也要发掘网络作为现代德育的重要载体的作用,将网上的德育教育与网下相结合,既调动学生的德育知识也调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方向、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行提高,并且有针对性的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3.教学团队素质决定学生道德理念

3.1 道德情感冷漠。我们在进行德育教学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困难,那就是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冷漠是当今社会中思想扭曲的一种重要体现,在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对精神需求向往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人就像社会当中的动物一样,人际交往对于人类来说是本性。而网络社会中的交流受到的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制约相对而言比较小。当小学生在生活与学习当中受到情感上的压制时,往往就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交往中。但是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当中,当进入社会面对正常的人际交往时就会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就会对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思想观念造成极大的影响。人际交往的缺失使得学生处于一个自己的世界当中,对于身边所发生的问题采取冷漠的态度,而道德情感的冷漠则是这种方式长期压制下最后的结果,并失去现实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力。

3.2 加强小学德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道德情感的冷漠取决于当今的社会现状,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涉世未深,在心里还是比较天真的,其道德情感是否冷漠,完全受到家长或者我们教师的影响。所以,教学团队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意味着一点,过去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当科技发展之后对于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生的现代科技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网络文化使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和个性化,有不少人的政治意识、民族意识、本土文化意识逐渐淡漠起来,但是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期运用的方法也越来越复杂,如果没有一支优秀的教育团队对其工作德育工作进行指导,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在学生的思想政治这块阵地将很难守住。所以,对于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4.结束语

我认为,互联网犹如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是知识传播的平台又是思想扭曲的病原体,虽然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成长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会使小学生的思想陷入"误区",作为教师,面对这种方法我们绝对不能不做任何考虑。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德育内容

前言: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小学生还处在学习的重要时期,既要学习做人又要学习知识,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在平时学习的课堂中以及课下进行德育内容的教育,让每一位小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综合品质,保证小学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德育内容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习时期,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一些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德育内容进行学习和讲解,帮助小学生更有效的了解知识,同时学会如何做人等等。例如,在正式进行课程学习之前,教师可以针对数学这一门课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数学。比如教师可以讲解数学家华罗庚的相关知识,让小学生了解华罗庚的生平故事,了解他是如何在家庭贫困的情况中自学了好几种语言以及勤奋努力成为数学家的故事,这样小学生在真实故事的引导下就能够加深对学习的渴望,认真努力去学习新的知识点,把华罗庚学习的品质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让更多的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从而达到良好的德育学习效果。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的教学越来越生活化,在小学数学中学习也是如此,比如,小学数学中会学习到一些应用题计算知识,他们的知识涉及的是一些生活中的重要学习内容,如果遇到一些应用题中有关于环保知识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中主动结合生活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宣传,让更多的小学生懂得节约和环保的重要性,用一些实际计算的例子来进行证明,其次,在遇到一些合作、诚实等类型的应用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小学生进行更多的德育教育,教育小学生要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习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些最重要的品质,在将来的成长之路上了解德育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小学生来说,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要非常重视结合德育内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保障课堂学习更加生动和形象,小学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帮助小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二、重视课堂教学活动渗透德育学习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式变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形式。为了保证小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知识,真正在课堂上渗透德育内容的学习,教师就要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在课堂上渗透德育内容,从而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小学生会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比如图形的学习、加减乘除的学习,一开始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小学生不可能很好的掌握知识的要点,那么在学习立体图形三视图,即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积极合作学习当中,那么小学生在课堂上除了进行自己学习之外,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学习,让小学生参与到图形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这样的合作能够激发小学生积极创新学习的热情,同时小学生在合作的时候就会了解更多的学习品质,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生必然能够被全班学生的氛围所感染,保证小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到了知识,也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其次,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在学习加减乘除实际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小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一些互动学习,让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去比赛计算题,这样在教师的公正对待下,全班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进行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去充分准备比赛的学习内容,比赛胜出者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样在经过学生比赛之后,很多的学生就会被优秀的学习者所鼓舞,从而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让更多的小学生树立积极学习、努力向上的学习理念,从而做更加认真、态度积极的好学生。因此,对于数学教师来说,要重视在多种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让每一个小学生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三、重视教师课堂言传身教人格教育

小学生是真正学习的初始者,对于教师来说,他们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学生不仅仅从教师身上学习知识等,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养成一些习惯等等,这对于学生将来进一步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做好一个教师的模样,比如教师在第一节课就迟到的话就会大大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如果长期这样就会大大影响自己的权威性,让小学生认为自己在平时的课堂中也能像教师一样随便迟到,这对于教育小学生是十分不利的。其次,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要认真对待、积极向上,保持良好的综合素质来引导小学生更健康的学习,因为小学生都处在模仿的关键时期,教师的态度以及行为等是学生学习的标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上课中要发扬科学、严谨的求知态度,尤其是要重视在课下认真备课,尽量给小学生上好每一堂数学课程,让小学生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能感受到教师的兢兢业业以及坚持努力等,这样小学生就能够树立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在平时遇到计算题的时候也会学习教师力求认真,做到认真和严谨。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在求知的同时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就是学习做人,这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做好相关的学习表率,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的问题,这样就能够言传身教,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在上课的一举一动中实现课堂的优化学习,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

结语: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发展,小学教育德育学习的内容已经普遍走入学生学习的课堂,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来说,教师既要言传身教用自身实际行动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也要在课堂中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出发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小学生在学习和求知的同时了解德育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成为优秀的具备综合素质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焦辉全.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点点滴滴[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0):39-40.

[2]赵淑鹤. 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 学周刊,2016,(08):73.

第7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对策

我们所指的德育教育是指学校的德育教育,小学生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在这个阶段进行德育教育见效最快,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机。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排在首位,这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小学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为之后的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再有,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公民的个人素质,所以德育教育更应该从小开始。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缺乏重视

在传统的观念里认为,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时候,所以小孩子每天上的课就是几门主课,思想品德课也被几门主课老师“瓜分”,思想品德课就像摆设。人们的行为举止、实践方式不仅取决于知识的认知多少,更重要的在于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程度。教育部门不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就不能彻底的开展,而任课教师就会敷衍了事。德育教育就完全走下坡路线。例如:学校给孩子们每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一些老师也是读读课本敷衍了事,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老师占用了思想品德课讲自己所带的主课。所以,现在教育的现状就是学校对孩子德育方面的教育很不重视。

(二)德育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小学德育教育得不到教育部门的重视,所以其教育资源十分不足。据统计显示,90%的地方小学在德育教育这块投入的经费少之又少,当然为德育教育配置的教学资源也少,在专门教学德育方面的老师也就少。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一般都是语文教师兼任,语文老师精力有限,其次在德育教学上缺乏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也单调。通常兼任的老师会占用德育课的时间做其他主课的作业。这样学生的德育课就是摆设,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就少之又少。

(三)德育教育活动缺乏创新

我们了解到,小学的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讲课的方式进行,教师讲解课本内容,学生听。这种灌输式的德育教育根本起不到实效,学生获取的少量的德育知识仅仅是从课本中获取,并没有参加过具体的活动。再有,学校在学生德育教育上,只展现社会美好的一面,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避而不谈,学生总会以为社会是完美的。这样学生接触到的东西就是不全面,学校也要注意到这一实际情况积极寻找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对策

(一)从思想上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学校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在学校里学生不仅能学到文化知识,也能学到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再有,小学生的身心还不成熟,可塑性强,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收到明显的成效。所以学校要理清思路,为学生开设名副其实的德育课,让学生、老师都重视起德育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不光是学校的事情,也是每位家长的责任。家长也要重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采取野蛮粗暴的方式,要耐心讲解,带孩子参加德育教育活动。所以学校和家长要形成协作关系,给孩子建立一个德育教育良好的环境。

(二)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重视班主任的工作

整个教育系统要重视起德育教育,首先要在德育教育的师资上加大投入。真实的开设德育课堂,不再让德育课成为摆设。并且要分配专业知识的、有经验的老师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把德育教育工作搞活。再有,要重视班主任的工作,小学生在学校里都是班主任跟着,班主任极其重要。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向,及时地对需要谈话的学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针对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是,要内心讲解、疏导,把学生向积极的方面引导,循循善诱,正面解决问题。

(三)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多事情好奇心强,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德育活动。要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着这样的要求,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精心设计、组织德育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去福利院看望老人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接触社会,接触真实的生活,在亲自体验中受到德育教育,提高对社会的认知。

三、结语

小学是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所以社会、学校、家庭,必须重视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必须要开德育教育课,有序地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以主体地位参与其中,还要重视起班主任的工作,从这些方面改善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途径

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学习语文,因为语文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开放性思维,它是人内心的展现,是人德育的展示,从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是现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对新一代人提出的要求,不要忘本。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真正地从

内心领会到其中的含义,就要从小抓起,将这种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这门课程中,让孩子从学习交流中明白道理,再从生活中去体会德育的真谛。以下是几种渗透的途径:

1.精心设计编排教材

既然通过课本这种方式传播,选材是非常重要的,基于还是小学生,思想还不是特别成熟,最好多选择一些人物记叙文,不要远离现实,通俗易懂。比如说《和时间赛跑》,外祖母去世一直让“我”耿耿于怀,通过父亲的点播,让“我”明白了时间的一去不复返,要珍惜眼前的事物,通过人物内心的独白让孩子们可以假设自己就是文中的“我”,身临其境,更好、更容易地理解其中的深刻意义。

2.从实践中去履行、领会

任何理论都是为实践准备的,课堂上所学的《和时间赛跑》,课后就应该知道趁着父母都健在,要好好对待他们,要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不要等到最后才知道后悔。把自己所学到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二、德育培养的重要性

从小学语文中就要培养良好的德育对其教学的深度、广度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渗透既丰富了学生的德育内容,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只有意识到了重要性,才会愿意去接受这种方式的渗透。

小学的时候都是我们最单纯的时候,很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在这个时候去教育孩子是一个机会,因此,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各方面的德育资源是一种明智的决定,有利于孩子以后人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学周刊:B,2011(11):52.

第9篇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养成阶段,对小学德育工作对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班级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小学班主任也是孩子们从孩童步入学生角色第一个接触到的人之一,是学生最容易模仿的对象,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优化班主任管理队伍,需充分发挥自身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解决方法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方式单一化

小学德育工作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德育方式的单一化,大部分学校所谓的德育工作仅仅就是指思想品德教育课或者是学校偶尔召开的德育大会,这样单一死板的德育工作难以让学生们真正的理解到思想品德教育内涵与意义。学校在召开这样德育的会议时,只是一味的宣传教育的德育目标更偏向于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这类的大而空的目标,无法真正的触动到学生的心灵,达不到激发学生们积极努力的去做一个思想品德健全的人的目的。除此之外在德育工作的正式开展上,学校与家长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缺乏沟通使得一些家长难以理解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在学校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时学生参加的热情不高,严重的影响了德育工作开展的效果。

(二)功利化的教育内容

就目前而言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的功利化,随着升学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家长与学校对学生们成绩的要求越来越高,反而对道德品质的关注度也降低了。例如有一些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都不错,但就是为人比较刻薄凡事都不愿意吃亏,和同学之间也经常闹矛盾,这就是因为家里大人全部围着他们转,从而养成了他们自私的性格。除此之外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有当成绩不好了家长才会紧张,但是和同学闹矛盾的事情家里人则不太在意,只是一味的偏袒自己的孩子。面对这样的状况,就必须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帮助家长认识到孩子道德养成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家庭与学校的双保险。

二、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走出家门的时期,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是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阶段,都够为学生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因此小学德育工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必须要围绕这个根本。而且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整个国家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德育工作更应该摆着首要位置。因此作为小学生直接领导者的班主任,对小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小学生的第一位人生导师,小学班主任应该努力加强德育工作,帮助小学生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二)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

班主任所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对于提升小学生小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全小学生品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中小学生与班主任接触的时间最长和接触的频率最高,开展的教育活动也是最多,在小学生心中班主任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在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会深刻影响到小学生的言行谈吐、行为举止。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树立起德育教育的意识,在班级管理与教育工作中应该做到表率作用,成为小学生的榜样。

三、关于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建议

(一)真正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最基本的要求,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原谅学生所犯的错误,从而赢得学生的爱戴。只有真正做到用感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目的。因此班主任教师要改变自我,放下自身的架子,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主动走出办公室融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并且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和最充分的机会。班主任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长此以往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从心理上接纳,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会和谐。

(二)开展多样化的德育工作渠道

通过丰富德育工作的开展渠道,可以激发学生们参与德育工作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们对德育教学工作的理解,亩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们的思想品德素质时班主任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并让同学们谈一谈看完这些影片的感受,说说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应当如何践行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除了观看这类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之外还可以举办小型辩论会的方式,让同学的讨论一下美好的品德在现实生活当中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在多渠道的德育教育方式之下,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参与德育教学的热情,还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德育工作的内涵,更好的去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明确班级德育的目标

班级德育目标是根据学校德育目标而制定的对学生在德育方面所要达到的质量规范的规定,就有激励和指导的作用。德育目标的确立不仅影响到德育内容的选择、德育过程的实施,而且德育的实际效果有直接的决定作用。班主任在制定德育目标时首先要掌握班级学生思想情况,不仅要有班级目标和班级学生个体发展目标,还要有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制定出一个具有层次性的目标,符合班级实际情况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小学生人生品德修养的第一导师。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用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知识去感染学生,给予学生真正的精神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栋梁。

参考文献:

[1]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反思[J]. 张丽娜,李佳佳. 赤子(上中旬). 2016(22)

第10篇

1.德育内容空洞、课时挪做他用与教学方法落后、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

(1)正常课时确保不了,教学方法滞后。学校按规定把德育课的课时安排得很足,但却不能保证实际上课时间。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陈旧,学生体会不到德育课的乐趣,甚至产生对德育课的厌烦。大部分老师教学方法单一,讲授法“一管到底”。

(2)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小学品德课的考核一般采取期末统考的方式,评判的形式比较单一,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通常是结合学生的卷面成绩和平时的表现情况确定学生的德育最终成绩。

2.德育师资匮乏,教育者自身素质达不到要求,体现不出教学理念。

师资力量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高低。农村学校受到经济条件和环境等各方面的限制,很难配备专门的德育老师,大部分德育老师是由语文老师兼职担任的。大部分教师因为没有受过专门的德育课学习或培训,难以明确表现出德育课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

二、农村小学德育努力的方向

1.摆正德育的位置,把德育落到实处。

(1)摆正德育的位置,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初级阶段,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小学阶段要重视加强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为此,学校应改变重智轻德的传统,重视德育教育,认清德育教育的目的、意义、作用,德育和其他教育的关系以及德育在智育、体育、美育中的重要性和地位。要坚持德育智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加强对小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

(2)理清德育机构的职责,加强德育工作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机构一定要加强自身的领导力和执行力。要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对德育的日常工作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日常的上课率、听课率、备课率。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这是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的前提和保障。针对目前的德育工作者没有专职化,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都是身兼数职,德育队伍的不稳定,德育工作的时效性低等问题,要坚持选拔一批有较高理论修养和业务素养的、有志于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人充实德育队伍。德育领导机构要不断加强德育重要性的宣传工作,调动全校老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热情,鼓励人人参与德育建设,人人乐于德育工作。对积极参与德育的老师进行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鼓励,改变德育只是班主任的工作的错误认识。

2.注重对德育教材的开发利用,使教材更贴近生活。

由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文本比较简约,给教和学都留下了较大的开发空间。所以,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不断挖掘教材的“空白点”,寻找教材的“生长点”。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倡“生活即教育”,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家长、社会等实际生活中捕捉各种有利的德育资源,把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加工引入德育课堂,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教师还要不断根据当地实际拓展校本课程。例如,可以利用地方的名人畅谈人生、漫画家乡的变化,甚至可以教学生一些简单的种植养殖技术等,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感情,缩短小学德育教材与实际农村生活的距离。

3.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1)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贴近学生生活。“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作为德育的直接对象和主体,是开展德育的基本前提和最终归宿点。因此,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学生,制定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应避免“一讲到底”的做法,克服道德的说教和德育工作的“假、大、空”现象,在增强德育趣味性的同时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小学生的爱好和学习。例如,农村学校有亲近大自然的优势,而大自然在赋予孩子灵性、陶冶孩子情操方面是很有作用的,农民纯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学校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欣赏农村的自然风光让孩子感受家园的美丽,让热爱故乡家园的情感在学生的内心中自然升华。

(2)课内课外相结合,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一方面,在课堂上德育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违背道德的现象,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允许他们在相互的争论中剖析现象的背景、原因,了解正面作用、负面影响,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他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操作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这样,不仅增加了德育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也使传统的德育方法更注重与现实相结合。同时,既不会让学生感到迷茫,又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解决现实道德问题的方法。例如,希望学生学会原谅别人,就可以假设:假如有一天,你的好朋友借了你最喜欢的公主裙去穿,可是不小心却在上面弄了一个小洞,当她把裙子还给你时,你会怎么办?通过这样的小例子,可以改变德育课的枯燥性,而且加深学生对德育的理解。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德育的目的是用于实践,实践在道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选择合适的实践锻炼方式,并且持之以恒,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创建实践的活动基地,为学生的实践锻炼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例如,可以借助少先队的力量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德育活动。如借助雷锋日、清明节等各种特殊的节日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针对一些寄宿制的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饭后,把餐桌、把宿舍当作德育的课堂。总之,要利用一切条件使德育之花处处开放。

4.加强德育的师资建设,提升教师师德水平。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 德育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103-01

一、德育教育和小学体育教学的关系分析

1.体育老师的个人素质有利于德育教学的开展

小学体育不仅仅是一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课程,同时也是强化小学生德育能力的必备环节,所以说体育老师的个人素质有利于德育教学的开展。首先,提高教育水平。在体育老师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语言的幽默性,不断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培养学生德育奠定重要基础;其次,体育老师的工作态度对德育教育作用重大。一个健康、负责的体育老师,能够对学生产生极大吸引力,为德育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再次,要想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老师自身要具有崇高的品德。在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一定要做到爱护和关心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2.小学体育课堂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德育教育

小学体育课堂的内容非常丰富,与德育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接力赛。一般的接力赛都是需要四个人,要想出色完成这个任务,首要的是要有团队意识,然后就是有不怕吃苦的竞争意识。选手们在比赛中既要发挥出自身最大的能力,同时还要协调与其他成员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最大程度的胜利;其次,球类比赛。比如说,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这些球类比赛都是一种以团队为基础的,能够培养小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为德育能力的培养奠定重要的前提。

3.小学体育教学评价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

小学阶段,学生的各种潜力未被挖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都处于朦胧的状态。教师要是能够及时予以引导,那么学生的心理素质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有的学生自尊心较强,很容易因为教师的一次批评或否定而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所以,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与小学生德育教育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建设

1.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认真观察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机会,实时实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小学体育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常规性的教育,让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讲文明、讲礼貌。比如,每节课要例行排队,不要散漫,要真正像一节课,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其次,小学体育老师应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把教学内容和思想品德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内容形式多样,内容非常丰富,老师应该注意在提高小学生自身体质的基础上提高思想品德。比如,在耐力教学中,要让学生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在赛场上要注意互助互爱,要做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根据实际情况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锻炼和培养。

2.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小学生的意志培养

首先,不断增强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小学生的年龄来看,大约都在8—13周岁左右,受到父母的宠爱,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老师应该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利用“定强度、定量”的方法进行体能训练,同时要积极鼓励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其次,体育老师要适当从严要求,对学生一视同仁。例如:在1000米长跑的训练课程上,体育老师应该分析有些学生不能跑完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些故意不跑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真正理解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识;再次,体育老师应该优化教学方法,利用巧妙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德育能力。比如,在1000米长跑的过程中,看到有些学生坚持不下来了,老师可以给学生唱歌,例如:《怒放的生命》等。同时,老师可以让落后的学生手牵手,慢慢地跑到终点,让学生们知道“坚持就是胜利”。

3.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体育活动是一种励志的运动,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例如,小学体育老师可以通过接力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老师按照不同分配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四个人,可以进行男女混搭。在接力赛的项目比赛中,一个队要想成功,团队意识很重要。学生们要学会加强四个选手之间的配合,从起跑、到接棒、到冲刺都要相互配合。最后,老师给学生们分析各个队伍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最后得出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的重要性,从而在无形中培养了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可以把这种意识扩展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能力。

总之, 德育教学担负着提高国家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小学生德育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体育课堂既是提高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课堂,同时也是进行德育教育和渗透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杜江.体育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师个性特征的作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第12篇

21世纪的今天,如何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如何努力完成思想德育教育的任务、如何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的人才成为学校以及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这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小学思想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思想德育教育的发展不可能毫无破绽,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小学思想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德育目标更多地倾向于抽象化。在我国很多学校,领导以及班主任并没有对德育以及德育管理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他们看来,德育可有可无,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这使得具体工作中会出现诸如重视智育轻视思想道德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其次,德育内容缺乏科学性。新课程指出,德育的内容必须要符合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要能够符合主流社会的需要,不然,德育管理就只能是流于形式。最后,学校并没有很好地与家长交流。大部分家长都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练习,能够帮助学校以及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加强小学德育管理的相关建议

1.充分认识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德育管理可谓是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以及挑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学校管理者以及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德育管理工作,要能够勇敢的接受挑战。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教育都面临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问题,就学校而言,并没有彻底解决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反的,在大部分领导者看来,德育管理工作是一个软化的目标,这使得领导会更多地将心思放到智育上面去。为此,人们必须认识到德育管理的重要性,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2.小学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管理

教书,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它还包括育人。如果教育中失去了德育,那么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不完整的。新课程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点,要能够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渗透德育管理的内容,要能够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有效地将其与德育管理的相关知识相结合,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邓春艳 单位:吉林省双辽市那木斯蒙古族乡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