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校数字化管理

学校数字化管理

时间:2023-06-25 16:23: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校数字化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校数字化管理

第1篇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学校必须思考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和优势,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

一、创新数字管理工具:着眼常规,夯实德育根基

常规工作是德育的根基。互联网的崛起,打破时空限制、加速信息流转速度、外显跟踪事项进度等给德育常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1.梳理部门职能,科学分工根据学校德育部门具体情况及实际需要,我校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重新整合安排,对分管德育的各位教师进行明细分工,设立常规部、生活部、数据部、传媒部、培训部、研发部六个职能部门,搭建德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平台,在平台内部建立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学生操行分管理系统、文明班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家庭报告书管理系统五大系统,实现德育管理的数字化,同时将学生操行、活动获奖、学业成绩、教师评价等信息汇聚一起,为后期数据分析提供基础。2.发挥互联网优势,加速信息流转德育常规信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学校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速信息记录、反馈、跟进,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每一项常规信息送至班主任那里并让其跟进。精准的学生坐标是确保数据信息正确有效的前提,我校实行学生宿舍坐标与课室坐标管理两套体系,确保各项常规反馈精确到个体;操行管理系统全时段监控学生操行分的等级,并即时发送“到线”学生跟进消息,协助班主任及时有效地进行个体跟进教育;文明班管理系统汇总全班每一位学生各项操行表现含各类加扣分项目,为班主任营造集体舆论导向提供有力支撑;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记录学生入学成绩和各阶段检测成绩,全面记录学生在校成绩动态,为教师指导学生“自我剖析、自拟计划、自我监督、自我成长”提供参考数据;家庭报告书管理系统将为家长提供学生在校某个阶段的学习生活报告,可选择某几次成绩、学生操行、教师评语等作为报告数据内容。此外,学校还将德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平台对接学校公众号,方便家长使用移动设备查询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详细表现,凝聚家庭教育力量,实现家校有效互动。3.引入智能数据分析,优化教育效果谷歌Alphago的胜利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人工智能的威力,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将智能数据分析引入教育,优化教育效果。德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平台汇聚了学生海量的数据,涵盖了学生操行、学业成绩、活动获奖、教师评语、家长评价等,引入智能数据分析连接最前沿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支撑下的专业教育指引,可以分别在个体分析报告和集体分析报告中为班主任提供相似教育案例和方法指导,让班主任的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二、升级互动分享平台:助力科研,提升德育实效

班主任自主成长模式是我校德育科研工作的主要策略,通过专家引领、团队科研、交流反思、自主修炼等四大措施,引导班主任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科研中成长。学校将这一模式融入到教师互动分享平台——礼山师说。1.班主任频道:让优秀班主任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班主任频道是班主任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也是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教师可以了解最前沿的教育资讯、向优秀的同行、跨界的教育精英学习等;交流身边的鲜活案例、分享教育实践沉淀下来的智慧。频道中优秀的案例、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等将被引入德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平台,为教育同行提供有效参考。2.家校频道:让家长成为教育的专业助手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产生1+1>2的教育效果。我校在互动分享平台“礼山师说”上开设家校频道,倡导家校交流。班主任主动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并推送相关教育方法指引,让家长成为教育的专业助手;家长主动学习,积极配合学校老师,联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优化德育数字资源:关注课堂,拓宽德育途径

主题班会课是高中阶段德育的主阵地。我校整体规划高中三年各阶段主题班会,并提供丰富的德育素材,为班主任提供科学有效的德育数字资源。1.主题班会系列化,增强班会课感染力习惯养成是个长期的过程。系列主题班会更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求,其效果更具持久性和穿透力。依据高中学生心理、生理特征及该时期教育需求,我校将主题班会划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了解,角色转变;第二阶段:熟识,品质提升;第三阶段:奋斗,实现梦想。各阶段主题班会由年级组统一设计制作,其中融入阶段培养目标及实施策略,学校同期也将开展配套活动,形成教育合力。2.素材模块化,充实主题班会课堂学校成立班会素材整合开发小组,把素材划分为五大模块:小活动、小视频、小故事、小歌曲、小图片,每个模块再分为励志、感恩、学法指导等类别,并通过数字资源库实现共享。这样,班主任在开展班会课时,能有更多的精力分析班级情况,选择更合适的素材丰富课堂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陈熹 单位:佛山市南海区九江中学

第2篇

关键词:大拇指软件 学校数字化 管理策略

实践证明,数字化管理将会对于校园产生深刻的,全面的革命性影响。在数字化进入校园以来,就一直深受学校的青睐,它是推进教育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的关键举措。但是在大拇指软件的投入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学校的实际情况的不同,总会出现一些缺陷和不足,使得大拇指软件难以充分的发挥其数字化管理的功效,由此需要我们对于大拇指软件的整体优化过程有更加详尽的了解,以便更加好的去实施数字化策略。从这个角度来看,文章关于数字化建设的意见将会对于校园的教育管理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大拇指数字化管理的基本理念

大拇指数字化管理,基于数字化网络和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涉及到学校管理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储存,传送处理,起到了优化教学资源的作用。无论是教学环境,教学资源,还是教学应用都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管理,由此形成的数字化体系将在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发挥极大的作用。基于这样的理念,由大拇指校园管理软件建立起来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校园管理平台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对于校方领导层,可以很快的掌握学校的运转情况;对于各部门来讲,可以有效的管理和开展学校的工作;对于学生和家长可以便捷的了解到学校的基本信息。其辐射的范围之广泛,实用性之强,效率之高,影响力之大,都是很明显的。

2.大拇指数字化管理的优势表现

2.1管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变

校园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势必会引进大量的数字化技术。由此其管理模式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大拇指软件的使用,使得管理人员的工作越来越高效和快捷,网络技术办公方式主张无纸化和自动化,这相对于传统的公文,报告等形式更加简易。在数字化环境下,其电子资料,个人文档将会替换原来的传统的资料和档案,由此构成的信息数据库,在同意管理下实现信息的有效管理,存储和应用。如此不仅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工作误差,实现信息的精准管理;还有利于资源共享,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

2.2组织形式上的灵活化转变

在管理组织结构上,学校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同样受到了影响,呈现出扁平式,网络状的发展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其一,管理中间层的消失,管理结构趋向于扁平的状态;大拇指软件的应用,使得数字化改革进一步加深,学校的信息的流动性能加快,这要求学校的决策层迅速做出响应,在这样的环节中中层的管理层就失去存在的必要性,管理模式区域扁平;其二,基于互联网和数字平台,各部门之间的联络频繁,管理趋向于网络化;信息的传播以横向和纵向的方向迅速扩张开来。

2.3管理效果上的高效化转变

一直以来,教育活动都在处理这样的矛盾,那就是有限的教育资源和无限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由此就需要学校积极利用有限的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实现管理效果上的高效化。大拇指软件的应用,使得数字化信息技术得到了实践的环境,管理手段越来越现代化,无纸化办公,极大的降低了教学资源的使用,与此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实现了教学时间的节省.

3.大拇指软件优化学校数字化管理的策略

3.1提升数字化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应用能力

大拇指软件的优化需要学校的数字化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参与。大拇指软件平台的建立,属于数字化建设的范畴。其参与者的关键人物在于管理者和教师。由此管理者的应用能力和教师的重视程度,将会关系到数字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其一,对于管理者来说,以大拇指数字化信息教育讲座的形式,或者是以开设针对于大拇指数字化管理的研讨会的形式,或者是以选派代表出去考察的形式强化管理人员对于大拇指软件优化学校管理的认识。其二,对于教师方面,注重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师数字技能的培养,争取将其技术的应用使用到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

3.2优化学校网站,教师工作和行政管理的相关系统

在大拇指软件的建立过程中,注重其网络的建立。在此要求学校强化和开发商的合作,将学校的基本运作情况一一的讲述给设计师,对于网络建设中的弊端要及时修改,对于模块中不合适的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善,以此在充分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开展对于学校数字化的建设。

3.3强化数字化的组织管理工作

数字化大拇指平台建立之后,还需要做大量的信息录入的工作。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校强化组织工作,要以部门为单位,实行部门责任制,强化各部门对于信息工作的认识;或者设立专门的岗位,对于学校的信息资源展开调查,以及时的优化和管理。由此两个方面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以保证大拇指软件平台的有效利用。

3.4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数字化建设

不断优化大拇指软件的设置,有针对性的开展引导的活动。以新增加的版块来进行相关的反馈调查活动:其一,投票系统,以家长的满意度调查来确定家长的态度;其二,实施有效的问卷调查,征求家长在学校数字化建设上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其三, 开展课堂教学的实际录制,便于家长及时准确的了解教学动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拇指软件的确存在很多的优势,是校园数字化改革的关键举措,需要我们群里群策,积极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以促使其顺利的实施。其在管理模式,管理效果和组织形式上都使得传统的模式遭到了颠覆,但是需要知道的是数字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的付出努力才可以。首先,提升数字化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应用能力,不断优化学校网站,教师工作和行政管理的相关系统;与此同时,强化数字化的组织管理工作,注重办公,教学和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工作;最后,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数字化建设;在这样的努力之下,相信大拇指软件的优化作用将会体现得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 王运武.中小学数字校园优化发展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0,(4):59-62

第3篇

数字媒体的信息传播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多元性和规模性,为师生提供资源便利的同时,提升了资源搜索、筛选和应用的难度。面对海量、纷杂的电子课程资源,学校应结合数字媒体的优势,探索整合资源的策略,如建立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网络、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程度、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等,促进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从而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

关键词

数字媒体;课程资源;数字化;整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逐渐成为学校记录、处理和传播课程资源信息的重要工具。但由于学校专业课程数量大、种类多,而且教师备课较为分散,导致数字化的课程资源整合度较低,师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二次分类和整理,降低了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整合和管理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学校课程资源的高效管理,还能为教师备课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拓展课堂的教学范围和学生的知识视野。学校应加强对该领域研究的重视,为师生提供便利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一、课程资源数字化整合的必要性

从支配权限和空间分布来看,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是校外课程资源,包括校外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家庭等资源类型;二是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教材资源以及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和教学经验等。而数字化课程资源则是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将规模巨大、种类繁多的课程资源转化为可度量、可处理的数据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通过对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师生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存储自己积累的课程资源,并以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实现大范围传播,同时师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搜索相关课程资源,从而实现课程资源的高度整合和广泛共享。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积累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如教学材料、科研资源、教学经验、学习材料等。通过数字媒体实现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师生通过校园网,在任意计算机上进入学校的课程资源库,随时随地搜索所需课程资源,了解学校课程安排、专业教学要求等。此外,通过资源共享,教师能快速学习和掌握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有效扩大备课的知识面,而学生则能在课前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深度预习,在课后及时回顾课堂教学知识,实现高效、自主的复习。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资源数字化整合程度仍然较低。教育部于2003年便提出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意见,要求学校尽快完善相关系统和技术,推进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共享局限在校园网之内,忽视以校际网、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资源库建设,这不仅阻碍课程资源的校际传播和共享,而且导致师生只能通过校园网登录资源网站,当身处校外时便无法应用课程资源,形成了空间地域的局限。二是校园数据库建设不完善。部分学校的课程资源数据库存在技术落后、模块简单、更新速度慢等问题,其中,进行课程资源共享的平台在栏目设计上缺乏科学性,导致师生难以快速搜索到所需的课程资源[1]。三是部分教师缺乏对数字媒体的重视和认识,既没有将自身所积累的课程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到资源库中,也缺乏从资源库搜索课程资源的意识,这使得教师所应用的多媒体课程资源难以实现校园联网共享,降低了数据库的资源丰富性。此外,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生也缺乏对数字媒体的应用能力,导致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应从师生课程资源的应用需求出发,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推进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课程资源的高效整合。

二、数字媒体背景下的课程资源整合

1.建立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网络完善的课程资源共享网络有利于促进课程资源数字化建设,能够让师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存储和共享。为此,学校在利用数字媒体整合课程资源时,应先对校园网、校际互联网、全球互联网等资源共享网络进行分析,构建覆盖面广、应用率高的课程资源共享模式。(1)校园网模式。校园网是师生在学校范围内使用最广的网络渠道,是实现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的重要基础。学校应依托校园网,对全校课程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根据不同用户的具体需求,在校园网登录中设定资源应用的权限,提高数字化资源整合的秩序性和条理性,为提高资源整合率和应用率奠定基础。(2)校际互联网模式。学校在完善自身课程资源建设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共享程度,以校际互联网为基础扩大数字化资源整合的规模。通过校际互联网模式,师生可以便捷地获取不同学校的课程资源,从而提高校际用户数量,推动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普及应用。但这一机制需要在学校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和共享机制,有一定的实现难度。(3)全球互联网模式。学校还可以利用数字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以全球化互联网为基础推进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由于这一模式面向全球性用户,所覆盖的学校数量庞大,因而课程资源具有海量性和丰富性的优势,同时也存在重复性内容多、共享安全性低、资源质量下降等劣势[2]。学校应根据自身需求对这三种共享网络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在适当取舍的基础上构建具有综合性的网络共享平台,以此整合学校课程资源信息,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使得数字化课程资源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优势。

2.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教师是学校开展课程教学的主体人员,其课程资源的整合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整体的课程资源的整合度,并对后续的资源共享形成深刻的影响。为此,学校在深入分析和选择共享网络模式后,还应提高教师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能力。(1)完善校园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目前不少学校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并不完善,存在多媒体课件数量少、网络课视频单一、课程资源更新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在整合数字化课程资源时不仅要强化硬件资源建设,还应加大对软件资源的重视。其中,完善校园课程资源平台是学校实现软件资源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学校应建立经费投入制度,对外购买辅平台软件,对内激励教师研发相关平台软件和共享技术,为优化校园数字媒体和实现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奠定软件基础。此外,学校还应组织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进行集中管理,以提高课程资源共享的便利性[3]。(2)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随着信息化教育改革的推进,多媒体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之一。这提高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重视,同时也容易因网络教学视频等资源的应用频率较低,引起课程教学资源的单一化问题。学校应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课视频等结合起来,提高课堂资源应用的多元性[4]。同时,教师也应自觉提高对数字媒体的应用能力,适当调整备课方式和课堂教学方法,深入分析课程资源的有效性,进而有选择地增删和补充数字化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此外,学校也应进一步研究数字化教育改革模式,制定科学的资源政策和激励制度,鼓励教师整合自身所积累的纸质性课程资源,并以数据形式上传到课程资源平台上,提高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度和利用率。(3)完善数字化资源整合的硬件配置。目前学校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主要应用在课堂教学之中,师生在课室以外的其他地方难以登录到资源平台之中,导致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应用范围较窄。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尽快完善数字化资源整合的相关硬件配置:一是完善校园计算机设备。除了在课室配备计算机以外,学校还应合理地在图书馆、师生宿舍等地点配备计算机设备,让学生在图书馆、宿舍等地点能够获取数字化课程资源,并能够将课余学习活动中所总结的学习经验、学习材料等整合上存到相关的数据库中,提高数字化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二是提高网络互联互通的程度。学校应提高校园网的覆盖面,将课室、图书馆、办公室、科研机构、宿舍等地点的计算机设备纳入到校园网之中,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的便捷性。此外,学校之间还应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建立校际互联网,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课程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大范围、宽领域的网络共享平台,为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应用奠定硬件基础[5]。(4)增强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的激励政策。随着校园数字技术应用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教师提高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重视,希望能通过资源整合和共享实现经验心得交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但目前学校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仍缺乏政策引导,教师缺乏行动积极性,不愿意花时间去整理课程资源。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尽快制定明确的资源制度和激励政策,提高教师整合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例如,学校可以在平台中建立优秀课程资源分享区,让师生以付费的形式下载稀缺优秀资源,所得的费用则转到资源拥有者的账号上,提高教师对整合、储存课程资源的积极性。此外,学校还应定期对该分享区的资源进行质量评估,形成精品资源清单,提高师生对优秀课程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进一步激励教师整理课程资源。

3.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基础而处理、存储各类电子文献的大型信息系统。学校应积极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通过收集和整理数字化馆藏,为师生查阅和检索数字化课程资源提供便利。(1)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软硬件配置。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资源是教师整合数字化资源的重要信息来源。学校应将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到虚拟图书馆的建设中,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硬件配置。同时,学校还应提供相应的软件服务,如建立光盘数据库、外文数据库、书目数据库等,并完善相应的检索服务和咨询服务,为师生获取数字化课程资源提供服务便利[6]。此外,学校还应增强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安全保护,通过配备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系统等措施,积极应对来自社会的网络病毒攻击,提高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的安全性。(2)增强图书管理人员的数字媒体素质。图书管理人员不仅是图书文献资源的管理者,而且是师生获取图书文献资源的服务者,对图书馆资源的推广应用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学校在完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同时,不仅要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而且还应结合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需求,增强图书管理人员的数字媒体素质[7]。例如,学校可以根据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服务管理需求和图书管理人员的能力基础,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数字媒体训练,提高他们管理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的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相关的座谈会、学术交流会等,引导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业余自学或参与继续教育,强化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对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能力,并为师生提供更为专业的检索、咨询服务。(3)增强读者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查阅能力。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数量大且种类多,对师生的媒体操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部分师生由于缺乏对数字化图书馆模块、栏目的了解,在信息搜索的过程中耗时较长,甚至找不到所需的课程资源。针对这些问题,图书管理人员应积极提供信息检索和咨询服务,并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更新管理情况,定期开展信息检索培训、应用方式宣传等,强化师生查阅数字化课程资源的能力,提高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应用率。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能促进教材教辅、学习材料、教学经验等信息资源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师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应结合数字媒体技术,建立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网络,并通过完善校园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完善数字化资源整合的硬件配置、建立相关激励制度等策略,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程度。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并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数字媒体素质和师生读者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查阅能力,全面提高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彦祥.课程整合自主排课:区域推动学校课程结构的真正变革[J].中小学管理,2014(2).

[2]袁小红.数字媒体信息资源在高校教学中有效性影响因素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5).

[3]孙宁.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整合要因与取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4]苏尚锋.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三个视角及其理性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1(6).

[5]张照松,韩高波.主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2(6).

[6]孙晓峰,王似保.皖江城市带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跨校整合优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3).

第4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 数字化校园 建设模式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正在步入成熟期,信息化应用水平逐年上升,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业务对信息化的依赖越来越大,应用类型不断增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显现重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向,数字化音像、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交互网络技术使得教学内容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最佳效果。在虚拟化的教育环境中,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能更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达到教学模式的创新。由教育信息化印发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热潮随之而来。

一、什么是“数字化校园”

“数字化校园”是一个实用概念,借用了传统校园模式的隐喻,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定义。数字化校园有三层基本的解释,形成一种递进的关系。第一层是物理层,数字化校园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是数字化教学与管理(或者说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为课程整合与教学信息化等各种事务提供一个物理平台。第二层是应用服务层,即在物理层上的信息化教学服务与应用。比如教育电子政务、网络的教育服务、教学资源服务等都是这一层次的实用系统。第三层含义,数字化校园是一种文化状态存在,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各种学习、教学、科研、管理甚至娱乐的数字化表现。这种文化状态是需要各种教学模式、科研模式、管理模式以及其他应用实践来体现的。因此从这个层次上来理解,数字化校园是对整个学校生活的信息化映射,是信息化应用与学校教育的其他系统交互的结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校园。

二、技工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及原则

(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和获取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本着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 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以及建设经济性。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原则

1.校园资源的数字化原则

在各个层次系统的建设中,始终贯穿着资源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的程度反映了各个系统的应用水平,也代表了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程度。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中,已有的非数字化资源需要数字化,新的资源经过数字化加入数据仓库中,因此需要建立起长期的数字资源集成的体制和机制。

2.数字信息的标准化原则

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应遵循一定的标准,特别是公共信息的标准。各部门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时,只有遵循统一的信息标准,才能使不同部门建设的应用系统之间数据相互流通共享。

3.应用系统的统一化原则

为了便于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内进行应用系统的集成,建立应用系统合理的分布和构架,需要制定应用系统的标准,采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建立全局的数据字典, 统一归口数字化校园管理办公室(校园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协调管理。

4.数字资源的集成化原则

数字化校园包括硬件环境(信息化校园的基础平台、应用系统、信息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和软件环境(信息化校园建设项目的组织结构、项目投资、综合管理、师生对信息化校园的态度等),更注重信息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行为。因此,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的数字资源应该是集成并经过整合的信息,通过数据仓库存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为学校领导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5.以应用推动网络基础服务发展的原则

校园网建设一般都是从网络基础设施开始,随着服务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增值和拓展服务的发展,软件系统反过来向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底层的软件开发平台、支撑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些都要求软硬件基础设施有新的发展。例如建立校园内的数据仓库,必须统一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器软硬件资源,以满足校园网中多层次立体化服务对系统管理、系统安全、数据共享、降低成本的要求。通过应用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更高性能的数字化服务。

三、技工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一)校园网络基础平台建设

建设与完善覆盖整个校园的高速主干网,把办公楼、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等办公场所的网络连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高速通畅的教学办公主干网络;完善信息点设置,将校园内所要使用数字化校园的部位完善信息点设置,形成完善的枝干网络;建设校园无线上网工程,架设无线网络,方便校园广场、报告厅及大型学术会议的网络应用;配置校园网络服务器及充足的存储设备,为校园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及信息化管理做准备。

(二)校园信息应用平台建设

1.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学校办公数字化、自动化与智能化为目标,改变传统“低效率高消耗”的办公模式,有效解决学校内部的事务管理难题,使得各级管理人员及教职员工能够方便快捷地在网上交流与共享工作信息、高效协同地开展各项工作。

2.教务系统。电子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学校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服务的大型网络化综合管理系统,能够使教务管理部门有效安排与监控管理各个教学环节的工作情况,有效协同工作; 教务系统中集成了大量教育管理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规则与方法,使得系统具备了相当的智能性,这种智能性在教学计划制订与任务安排、自动排课、选课、考务、成绩等诸多核心业务流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3.招生系统。招生服务管理系统着眼于建立学校的招生工作校园数字化协作平台,实现从制定招生工作计划到工作安排、报名录取、迎新、收费等工作的全程协同管理服务。

4.就业系统。就业服务管理系统着眼于构建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学校就业工作全过程的信息服务与管理,有效地提高就业服务工作的效率,提升就业工作的管理和决策水平。

5.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基于学校学生工作管理实务,建立了一个学生工作管理的校园在线平台,实现学生工作的协同管理和信息共享。

6.网络学习系统。网络学习系统包含在线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功能,在系统中教师可以交流各种教学资源,建立师生网上互动交流平台,实现在线答疑、在线学习与沟通,建立先进的数字化学习与交流环境,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指导、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7.在线考试系统。在线考试系统,实现由传统人工命题考试到计算机自动生成试卷的随机命题考试、并形成有效试题库的工作模式转变。建立强大的标准化试题数据库、实现统一的在线考试和网络学习测试,不但有效提高了考试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而且使得各类考试工作整体上能够更好地做到公正、公平、方便、快捷、高效。

8.数字化服务平台。主要功能是为教职工、学生在校内的消费、身份认证等管理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校园一卡通”可以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它可以作为借书卡、上机卡、就餐卡、医疗收费卡、洗澡卡、购物卡、乘车卡等。

9.基础数据平台。以上应用系统的有效运行应该基于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这样才不会出现信息差错和信息孤岛的状况。应该建成包括公共数据管理、身份管理、信息门户等子系统组成的数据统一管理,人员单点登录,信息服务统一访问的基础平台。

10.平台的系统集成接口。提供与现有的学校其他应用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接口、并为学校提供信息系统改造升级需要的相关的应用接口。

(三)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及资源库

为了提高中职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并对教学资源进行丰富和完善,就要利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契机,努力构建校园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将重点放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上,通过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实现技工院校图书资源的共享,满足学校的现实需要,提高学校的图书馆建立质量。在建设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的过程中,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应将学校现有的图书资源实现网络化管理,提高自身图书硬件设施建设。其次,要将学校的图书管与网络资源互联,提高资源共享性。

(四)建设校园网络安全系统

在校园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建设各种基础平台和应用系统之外,还要通过一系列的网络安全建设,保证学校的数字化校园能够满足安全性的需求。考虑到目前网络安全面临的现实威胁,在技工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应将网络安全系统的建设作为重要的内容来开展。目前建设校园网络安全系统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硬件建设,采取局域网互联,优化网络结构的方式,提高网络安全性。其次,要安装防火墙等杀毒软件,有效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四、技工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

技工院校资金来源一般依赖于政府划拨,资金额度总是有限的,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资金往往不是小数目,那么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最大化的效益,徐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2011年6月,徐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作为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子项目获批,项目资金130万元,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计出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则需资金700万元。为了突破资金瓶颈,项目组成员赴苏南多地调研后,经过多次探讨并与相关企业谈判获取了银行、通信商及软件开发企业的资金支持,具体如下:

硬件部分资金约需410万元,全部由银行投资,设备使用权归学校,但产权前五年归银行,五年以后产权归学校所有。学校只需将有关金融业务放在该银行办理即可。

软件部分资金约需290万,其中通信商赞助210万,学校在协议期内使用该运营商通信业务,同时通信商还免费提供移动校园业务平台,解决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移动平台应用系统。

这种方案有效的为学校解决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资金问题,同时为学校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技工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注意的问题

(一)资源开发是重点。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仅仅是基础,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但是资源的建设是一件长期的任务,没有相应的数字化资源,那么数字化校园就是个空架子,因为实现教育化、建构全新教育模式的核心力量就是资源建设。

(二)师资培训是关键。要充分发挥技工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功能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学校要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使他们在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技能之外,还要懂得如何有效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和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三)政策配套是保障。技工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涉及学校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也一定会引起管理组织结构的重组,这会涉及到校领导和各个部门的利益。利益的再分配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会产生阻力,因此,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用行政执行力来推动。

参考文献:

[1] 牛贺峰.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1,05.

[2] 周贤波.谈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0.

[3] 张翠善.关于数字化校园管理的几点思考[J].民营科技.2008,11.

[4] 韩东,许敏.数字化校园建设回顾[J].科技信息.2010,11..

第5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网;建设

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的发展是不可阻遏的,校园信息网络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建设数字化校园已成为面向21世纪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内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1.什么是“数字化校园”

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为面向校园内外的一个超越时间、空间的虚拟学校。

数字化校园不但拓展了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而且可以达到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目的。最终实现教育管理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基于构建主义的数字化教学模式,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或人机界面,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和联想记忆特点按照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和信息库,为学习者创设并使之进入学习情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其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条件。利用个种技术手段建立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协商交流的畅通渠道,方便进行学习讨论和研究,鼓励学生学习和不断探索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知识的理想目标。

如果我们建立一个数字化的校园,就可以建立全新的教育体系,许多教育活动会变得十分灵活,改变过去定时定地点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将在网上进行,学生可以有很多时间在网上和教师交流,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界限也会被打破,每个老师可以把他最擅长的课程教到网上,学生可以自由地选学,甚至跨年级跨学科选课,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将能成功地面对各种新技术的挑战,因此,建立数字化校园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

数字化校园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校园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深化。北京大学的黄达武先生认为: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外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大学。这是高等教育范畴中的数字化校园概念。

然而伴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信息技术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使教育思想、观念、模式、方法、手段等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学也将“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启动了“数字校园”计划。

但是由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办学目标、任务、职责有很大的不同,中小学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功能也必定与大学的“数字化校园”有很大的差异。

我认为在基础教育的范畴下,数字化校园是通过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开发,构建一个集管理、教学、沟通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最终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合理配置,教育管理、教学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构建数字时代新的学校教育。数字化校园,首先指的是依托现实校园而存在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教育平台。其次,这一平台通过数字化环境支撑,实现了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辅助完成校园活动的全部过程。第三,也是更为重要的,它并不只是简单地把传统学校活动数字化照搬到网络上,而是在这一过程中重新整理、设计和构造学校活动,优化并提高学校工作质量,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3.数字化校园应用建设的规划

中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一项新的工程。它的建设除了依赖于网络基础建设、基本网络服务系统之外,更重要的是应用于基础平台之上的应用系统。按照其功能可分为数字化管理系统,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系统和数字化的信息交流系统。为了确保这些应用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首先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用户管理基础平台。

3.1 建设一个为全校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包括主机托管、虚拟主机、应用服务、数据存储服务、数据备份服务、数据安全服务等。

3.2 提供网络基础服务。网络基础服务是数字化信息流动的基础,基础服务包括Web服务、电子邮件传输、文件传输、域名服务、身份认证以及目录服务等。网络基础服务还包括应用支撑系统,即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教学系统和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等,信息服务系统是校内用户的主要应用界面,为师生提供各种服务,如信息交流、信息查询等。

3.3 建立全校统一的电子身份认证体系,并使用统一的电子身份体系为各种网络应用系统服务,使全校用户在所有的网络应用系统中都使用唯一的电子身份。

3.4 建立严密的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业务部门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3.5 建设面向校内外的信息门户网站,及时学校各类信息,针对社会公众和校内师生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和进入相应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人口。

3.6 建立标准规范体系,包括管理规范、实施规范、维护规范等,这是保障数字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

4.数字化校园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4.1 要从实际出发,理清建设思路。数字校园的建设既不能贪大求洋,造成资源浪费,也不能没有余量,缺乏眼光。要根据数字校园的层次来理清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确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要从学校全局的高度来分析,理清学校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之间的关系,界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要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和应用支撑平台,在此基础上集成、开发校内的应用系统,形成一个有机集成的系统,要分段实施建设项目,包括硬件基础设施、采用支撑系统、URP公共平台、URP应用和URP门户。其次还要实现数字校园深层次的增值服务。

4.2 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同步。软件建设包括观念的更新和资源库的建设。软件建设是教育教学的行为体现,完成教学资源的调度,为学习者创设学习情景,提供学习服务,为教师提供方便的教学环境和引导环境,为管理者提供高效的管理环境适于不同的需求,软件建设应涵盖传统意义上的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网上教学系统等,如基于web的公共信息系统和电子公文流转系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开放资源管理系统、基于用户的网络和桌面管理系统、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等。硬件基础上去了,如果资源库建设跟不上,如数字图书馆建设,管理用基础数据库建设不完善,教学资源库中的多媒体素材库、课件库、题库、案例库等若干个教学常用的数据库不丰富,则会造成“有路无车”的状况。那么再好的整体规划也无法落实。

4.3 要十分重视网络安全。不安全的网络不如没有网络。校园网络是数字校园的基础,各种针对网络安全的威胁都将影响到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必须切实做好网络的各项安全防护工作。做好关键设备的热备份和冷备份,防止数据丢失、破坏,确保数据安全。要加强安全审计,进行入侵监测,采用容灾系统,成立安全紧急问题处理小组。

4.4 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完善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包括对师生进行信息化技术运用强化培训,对教师积极进行课程信息化改革的鼓励措施,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的办法,以及用户合理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改善网络运行条件和环境的各项制度。

4.5 要有知识产权意识。在加强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做出侵权等危害社会的事情。

5.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展望

传统的教育模式正面临挑战,建设实施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建设的优劣是中学数字化校园发展的决定因素。对于目前已有的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从而使中学的数字化校园真正的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把家长、学校、社会紧紧的联系起来,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最优的教学环境。

5.1 加强家校互动功能。加强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5.2 数字化校园应用更加富有个性化、人性化。

5.3 充分利用数据信息,提高数字化校园的决策功能。

参考文献

[1] 魏焕军、刘振飞.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06)

[2] 万里鹏、陈雅、郑建明,数字化校园:21世纪大学的概念模型,情报科学 2002.2

[3] 朱懿心、曹育南、殷革兰,数字化校园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教育发展研究 2004.9

[4] 黄文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应用系统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5,(3)

第6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项目管理质量协调

【中图分类号】TP3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171-02

一 引言

一直以来,教育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而在新的信息时代下,网络则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另一个车轮。教育与网络的结合,是信息化时代下的必然结果,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在新时代下,数字化校园不应仅仅是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而应该是为学校师生甚至是社会大众提供一个全新的育人环境,包括教育教学方式、工作和思维方式,都应充满便利、丰富、全面、高效和人性化的内涵,真正的数字化校园应该体现高品质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理念。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投入不足、重建设轻应用、技术力量薄弱、统筹规划不够、数据冗余或缺失、数据分析能力弱、重复建设多、更新维护意识缺乏……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系统集成越来越复杂,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也自然涉及越来越多的方面,规模日益庞大,功能日益复杂,那么以往简单地成立一个工作小组或交由学校网络中心全权处理的工作方法就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了,它势必要求学校应用系统的项目管理思想,从战略上保证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应用和管理工作,让数字化校园真正体现它应有的价值。

二 项目管理思想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重大管理新技术之一,它是指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应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目前,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概念更多是一些规模较大的软件企业中得到重视,它们在实施大型项目时运用项目管理理念,能够较好地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保证质量和进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理念中包含九大管理范畴,分别是:整体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在每一个管理范畴中都严格地规定了各阶段的输入内容、工具和技术,以及输出内容,同时对每一个环节都做了时间和成本的预估,从而得到关键路径,即整个项目需要的总时间。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包括范围的变动、成本或进度与计划不一致、人员的流动、技术或政策出现变数等,都要再次进行评估,再依据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进行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复杂的信息系统保质、保量完成。

三 校方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工作

对于高等院校,一般来说并不缺乏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的技术人员,但对于中职或中小学校来说,这方面就相对薄弱。虽然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上要求可能没有高等院校那么高,但基本上类似,所以对中职、中小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建设的数字化校园工程,最终很可能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1.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定位

首先,学校高层要理解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工程关系到学校整体的管理方式和工作理念,它在战略层面上会影响学校工作,对全校所有的人员都产生影响,甚至包括与学校相关的政府部门、合作企业、学生家长。所以,学校切勿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等同于搭建一个校园网甚至只是建一间机房那么简单,除了资金和时间的因素外,最关键的还是人的因素,包括技术上的和思想认知上的。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对于多数中职、中小学校来说都需要学校最高决策者亲自协调工作,因为它不可避免地涉及学校中几乎所有的部门,尤其是资金的使用和人员的调配。所以,学校在数字化校园立项之初,就要认识到这个项目的重要性,摆正位置,要对全体师生做好思想动员工作,集全体师生的智慧,共同参与建设。

2.校方机构和人员的设置

对于多数的学校来说,数字化校园工程都有自己的特色,不会与其他学校有完全一样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所学校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都是与众不同的,所以,只有甲(学校)乙双方默契配合、高效沟通、精诚合作,才可能将这项工作做好,否则,不是出现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上的浪费,就是工程到了验收时才发现问题层出不穷,不仅彼此在资源上浪费、合作不愉快,而且最痛苦的事是做出来的成果成了“鸡肋”。

校方应该与乙方配合,成立一个项目组,由专人负责。负责人可以认为是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的项目主管或项目经理,他应该得到充分的授权,并且他应该具备足够的组织能力、技术能力和广阔的眼界,并对学校整体上管理和运行程序了如指掌,他还应能够承担起学校决策层了解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和机遇的说道者角色,毕竟多数的校领导并不能对技术上的细节做足够的了解。

在校方成立的项目组成员中,应该包括主要职能部门的领导,以及各种岗位的教职工代表,当然还有若干IT技术骨干,他们分别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求、实现提出意见,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参与质量把关。

3.全方位保障措施

很明显,数字化校园是一项消耗大量资金的项目,因此资金方面要有充分的保障。学校要根据自身的财力来规划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进程,对每项需求要有充分的调研,切勿一味地贪图全功能、高要求。如果资金不充裕,应分步实施,但是对于基础数据库,则一定要规划好,尽量全面,以备今后二期、三期工程能顺利实施,防止后期工程进行时出现重建的弊端。规划是整个数字化校园项目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成败。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学校方面众多职能部门都将被要求参与项目的实施,每个部门都应该提供没有歧义的需求说明,且符合学校总体的需求,因此需要学校各部门都应该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如果出现工作上的冲突,则需要由项目组负责人或者学校最高决策者给予协调。

4.全程跟踪和反馈机制

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偏差甚至错误,造成这种偏差原因有很多,多数是由于甲乙双方沟通和理解上存在偏差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临时需求的更改或政策的变动引起的。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越早发现问题,其修正的代价就越低,一旦到了项目后期,甚至到了验收时才发现,那么修正的代价就非常大,甚至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如果乙方在质量控制和变更控制流程中没有严格执行的话,那么整个项目的质量就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势必给校方今后的运行埋下祸端。因此,从校方自身的利益出发,也应该组织不同岗位的教职工,以及学生代表甚至校外的家长、企业代表等项目干系人,积极参与到乙方的项目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需求调研阶段和项目各阶段测试、总装测试等环节,如果有可能,还要在技术上共同参与,这样整个项目的质量才能得到切实的保证。

其次,数字化校园作为全校性的综合型项目,与校内师生人人相关,务必创设一种氛围,让全校师生了解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进展。学校应该在醒目的地方宣传、公布项目进展,做到人人皆知,人人皆有机会触摸到本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脉搏,并且能以适当的方式,例如图文、实物甚至亲自操作或测试已经完成的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既是一种工作上的反馈,又提高了众人的参与程度,同时也是一种循序渐进地应用培训过程,因为数字化校园项目一般都比较庞大,待到验收通过投入使用后再去培训,涉及的业务范围和相关人员就非常广而杂,培训工作很难开展,仅在应用前集中培训效果一般都很难令人满意,所以应该在建设阶段就要将培训工作纳入其中,同时也是收集用户使用意见的一种有效途径,待校方议定后经过正式渠道反馈给乙方,及时地在建设过程中予以修正,又是保证整个项目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 数字化校园的管理制度

向管理要效益。管理,已经成为现阶段各个部门效益之争的重要因素,有了良好的工具,还必须辅以高效的管理,工具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

所以,校方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就应该同时制订系统的管理细则,做到职责到岗,可操作性强,可量化,既要有规定,又要有奖惩措施。制度要体现“金鱼缸法则”(公开、透明)和“热炉法则”(威慑、公平、奖惩及时),并要及时地根据工作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保证各个环节适应数字化工作的要求,保证系统中的数据正确、完整、有效、实时、规范,保证有专业技术团队对数字化校园软硬件系统进行有效维护并形成工作记录,加上必要的资金支持,以便于实施可持续的更新和改进工作,让数字化校园工程长久地保持在一个良性轨道上运行,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数字化校园作为一个综合型的信息化建设工程,校方一定要认识到它不止是资金的问题、时间的问题、技术的问题、工作模式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问题、思想的问题、管理的问题。只有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都严格地按照项目管理的理念去执行,严格地按照PDCA循环去规范操作、高效沟通、持续改进、把控质量,才可能把数字化校园建设好、应用好。

参考文献

[1]柳纯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

第7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 数字化;校园网;理念;教学资源

1 学校管理和传统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学习理念存在偏差

1.1 学生的学习理念已发生变化

计算机和网络极大地影响着当代学生,深刻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并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和接受多种教育的途径,使他们能够快捷地沟通信,最大限度地共享信息资源。因此,学生在接受教育阶段已经做好迎接信息化时代的准备,已具备了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的能力。

1.2 老师们的教学理念还囿于传统

教师们习惯于传统教学,但传统教学理念不再适应信息化时代对教学的要求,虽然很难,但必须尽快转变。尽管在信息化时代,教师们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貌似受到了挑战,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再单一,除去教师的传授,还有这连接全球各地的互联网,也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源。信息化时代,学生的认知方式、评价方式、认知能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们更应该在信息化时代不断地加强学习,加强对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树立新的“权威”。

1.3 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亟待转变

管理才也不能很好地接受信息化所带来的挑战,不能犀利地认识到基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教育信息化,将深刻地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要转变管理理念,让老师从

2 管理者和教师对数字化校园的应用领域认识模糊

2.1 数字化校园可为管理者和教师们提供便捷的管理和教学准备途径

教育信息化时代悄然来临,可我们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中,这种模式又不再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数字化校园可为管理者和教师们提供了便捷的管理和教学准备途径。

2.2 数字化校园可以搭建便捷的校园办公管理平台

校园办公管理平台是一个具有数字化校园特色的自动化办公平台,能帮助管理者和都是实现无纸化、零电话的现代化办公模式。常用的内置功能包括公告新闻、邮件管理、留言管理等校园的基础业务系统。公告新闻中心主要用于及时各类新闻、通知等;邮件管理主是帮助上下级或有业务往来的同事间进行点对点的沟通;留言管理是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及学生的交流平台,是常规沟通方式之外的另一沟通途径。

2.3 数字化校园可以搭建直观的教务和学籍管理平台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教务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教师岗位编排、课表管理、教师备课管理、教学周检、教务周历等功能,方便教务管理人员进行教务管理工作,提高日常办公效率。课表管理功能提供给教师多种方式进行课表查询;备课管理功能方便学校对教师备课情况的检查督导。学籍管理又可以为学籍管理人员提供入学分班、学籍管理和学生调班、学籍查询、奖惩统计等功能等,简化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2.4 数字化校园可为师生提供广泛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服务对象是学生,尽管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样,但就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来看,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是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因此,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如电子阅览室的设置)无疑为师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有别于传统的学习与实践机会。这种学习与实践机会又可以促进师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 构建基于数字化校园的信息资源库

数字化校园是信息资源库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构建基于数字化校园的信息资源库,可以丰富教师的信息资源来源和校园网的应用效率。规划和建设好基于数字化校园网的信息资源库是校园网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应该与校园网的建设同步甚至超前进行。

3.1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学校网站建设

利用WEB技术建设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学校网站是数字化校园网信息资源的核心。学校网站对外可以反映学校的校风校貌、宣传和介绍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学校的有关政策;对内是教师教学科研、学生学习活动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桥梁。

3.2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素材资源库与课件资源库建设

素材资源库的建设,是收集积累图片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片段以及按钮、图标等素材的过程,以方便课件调用。素材库的建设要注意对素材分门别类。

课件资源是服务教学的主要资源。一定数量的课件资源,可以方便教师查阅下载,节省教学资料搜集的时间。课件下载后,也可以在原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与制作,以适合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经过二次开发的课件,也可以再次上传,以供其它教师使用。

3.3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电子图书馆建设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字化管理 体检结果 后勤服务

Research on the digital management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logistics service

Zhang Yong1,Zhang Yue-mei2

(2.Hospital of Taishan Medical College;2.Taishan Medical College Offi ce of General Servies 271000)

Abstract:with information at the core of the new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is having a huge impact on human society.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pport, PC and smart phones as tools, mobile or handheld logistics logistics logistics model as the main form of efficient digital management of teachers and healt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n the rise, through which management can dynamically learn daily health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propose specifi c countermeasures. Practice shows that: Effective School Health Digital Management allow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ir own situation situation, strengthening the effor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gular physical examination,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to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using the system locate digitized effective monitoring, in order to provide logistical digital management new ideas.

Key words: IT digital management;examination results; logistics services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后勤服务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问题。诸多研究更多地集中在高校后勤制度、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现代大学生体质下的高校后勤等方面。但是,大学制度改革下高校师生健康问题研究相对较少。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计划、组织、协调、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的总称。数字化管理和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具有集成性、系统性等[1]。目前,数字化管理在高校后勤管理中运用较多,涉及档案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以及校园网络系统等。本文将以数字化管理为起点,分析数字化管理在高校师生健康中的运用及作用,现综述如下。

一、后勤数字化管理基本概念

后勤数字化管理是利用数字技术使后勤管理实现现代化,利用数字技术选择后勤企业发展战略,大大拓宽了选择范围,实现选择的最优化。后勤数字化管理要求管理人员运用数字技术为客户和后勤员工设计全新的价值理念,实现后勤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现后勤数字化管理的独特性[2]。而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则是运用现代技术动态的掌握或了解全校师生的健康状况,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服务于师生问题,它能建立独特的价值理念,发挥后勤员工的积极性,动态了解全新的师生健康情况,促进高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在高校后勤服务中的运用

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能动态了解师生健康状况,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更加有利于高校资源的利用和整合,促进师生健康。

(一)高校医院

高校医院在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对高校师生的健康体检、健康分层、健康评估以及健康干预和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支持。根据高校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内容将其分为教职工和学生健康数据管理两部分。教职工健康数据主要采集学校定期组织的健康体检结果,并与往年结果进行比较,实现不同教职工健康情况进行分层和跟踪管理。而大学生健康数据主要通过入学健康体检和学期体质测试获取,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不同大学生体质和身体状况进行健康信息咨询和教育[3]。

(二)高校体育教师

高校体育教师在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中能够改善师生健康状况。高校体育教师能根据学校师生健康管理情况加强学生健康干预,如:运动技能培训、运动方案的制定、健康咨询等。学校定期组织体育老师对师生的运动状况进行测评,为制定相应的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形成高校数字化管理的数据库[4]。同时,高效体育教师应该加强监督、制定运动方案的实施,使得采集的数据更加科学化。

(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

根据教育部要求,高校均配备心理咨询中心,它对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询中心能够针对高校师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评估、心理调查等,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加强其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师运用专业的方法对高校师生心理状况、情绪、人际交往、生活质量等进行测评,建立心理测量、心理调查等相关信息,保证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信息能全面、连续、动态并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同时,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能够为高校师生提供定期、不定期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普查。

三、完善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对策

为了进一步完善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提高师生健康水平,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保证实施健康数字化管理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整合资源

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能够实现对全校师生健康的动态了解,根据师生身体状况加强健康锻炼。为了进一步提高实施健康数字化管理效果,学校应该将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功效。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属于后勤管理的一部分,通过学校医院、学校体育院系以及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进行整合,以充分利用健康监测、评估等相关资源,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5]。

(二)提高对师生健康服务的功能

师生健康数字化平台在高校教职工及学生的身体健康数据的采集,建立相应的电子健康档案,根据师生实际需要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同时,高校后勤部通过对师生进行动态监督,能为疾病的防治奠定基础。同时,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能满足高校后勤管理的基本要求,满足体育、医学预防保健、心理指导,对师生健康指导、健康信息等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完善的保障,为社会健康管理方面输送专门人才[6]。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在高校后勤服务中能够满足后勤管理的基本需要,动态了解全校实施的健康体检状况,将高校内有关健康部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能够为高校大学生、教职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健康干预和健康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功能,对师生的健身进行科学的指导,能够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促进师生身心健康,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德才兼备身体健康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赛迪智库软件与信息服务研究所.美国将发展大数据提升到战略层面[N].中国电子报,2012-07-17(3):90-93.

[2] 王武海.高校供暖能源浪费问题与管理节能探索[J].中国科技纵横,2011,24(4):28-30.

[3] 范,姜群瑛.现代大学制度: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新视野[J].中国高教研究,2013,18(9):90-93.

[4] 闫冰.深化后勤改革为建设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提供可靠保障―――郑州大学后勤改革纪实[J].高校后勤研究,2014,76(2):8-11.

第9篇

一、更新观念,增强学校教师数字化意识

“数字化校园”是以学校网络为背景,集教学、管理、娱乐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效率和管理效能。因此, 数字化校园建设应更新观念、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结合学校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各部门及相关领域的实际出发,围绕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及环境建设模式的探索而展开,并以此增强学校教师数字化意识。同时,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数字化教育组织和管理制度,必须由学校主要领导直接负责数字化校园建设,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对有关工作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明确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信息人员的职责。要落实好学校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普及工作,深层次地全面提高学校师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意识。在这一基础上,让学校的信息技术环境与校园人文环境实现有机融合,信息技术应用在学校实现全面渗透,教育信息化延伸至家庭和社区,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学校。

二、全面优化学校信息化软硬件环境

校园网络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数字化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着这一数字化教育的观念,学校应不断优化学校公共网络设施,优化学校有线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有线电视射频信号的数字化,做到数字化的语音、视频信号在网上传输。教室内的计算机除拥有普通计算机的常规功能外,还应融集控、视音频直播等功能,并有课件点播、VOD点播等多项功能。此外,还要建设网络基本服务体系,加大校园服务器的数量,保证学校电脑和因特网的数据交换,同时提供相当数量的服务器用于校园网的各种功能的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自主学习平台、数字图书馆、教学资源库、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都需要不断完善。

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能将教师人事管理和学生管理、教务管理、档案管理、课题管理等各管理系统相对集成,有通用的数据格式和数据交换标准,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后勤服务管理的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应做到每个处室、各教研组都有自己的信息、成果展示板块,每个学科都有教学资源库,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展示平台;在办公自动化方面,通过校园邮件系统实现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在教师人事管理和学生学籍管理方面,建立学校完备的教师人事档案和学生学籍档案,对教师的学历、职称、进修及考核获奖等情况进行管理,对学生的毕业升学、转学插班及德育评价等进行管理;在教务管理方面,实现对学校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计划、学生成绩、学科和课程、课表和课务等管理功能,可以对教师课表的编排,网上备课、电子教案、课件管理、论文管理、试题库、学生成绩管理等实现网上管理;校产管理方面,可以实现校产的编目、入库、领用、查询等功能,使整个办公、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更高效、更便捷,决策更民主、更科学;在财务管理方面,按财务管理的要求,能对学校账务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图书管理方面,实现学校图书的入库、借阅、催还、挂失、查询、统计等功能。

三、重视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体系的建设,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

资源的生命力在于运用。课程改革呼唤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的运用渴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我们发现“书本教材再现式”、“灌输辅助式”、“板书替代式”的教学模式比比皆是,导致多媒体教学进入这种误区的主要因素就是资源太少,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为一节课去准备大量的资源。资源一直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通过联合教育网站建立基于教育城域网的教育资源中心,教师可以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注重自身资源建设的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充分发挥城域网的作用,对这些资源进行“再加工”,形成服务教师的宝贵资源。

学校应把资源建设定位为教育信息化工程中的中心工作,搭建起共享资源库的架构,分门别类的存储,建立科学有效的检索系统和应用系统,做到教学资源的流通和共享,实现网上实时传输,并及时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资源进行筛选、加工、转化并进行再利用,以此来加大校本资源的建设。同时,教师使用信息化与校园网不仅仅是参与使用,还参与校园网络资源的充实、网络信息的提供、制作,参与对数字化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这样一来,数字化教育的作用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四、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教师是数字化教育实际应用的核心和骨干力量。建设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业务水平高、技术较强的骨干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能使数字化校园建设顺利进行,并为数字化校园使用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制订好每学期的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对学校教师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数字化教育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与数字化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理论,努力把数字化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活动中,实现数字化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指导教师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使教师普遍具备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网上资料查询、演示文稿制作等应用能力,为学校和教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教师从制作演示型课件的阶段转向以改变传统教和学为重点的课程整合阶段,探索基于多媒体环境以及网络资源环境下教与学的问题研究,全方位营造学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

积极推行网上电子备课制度,要求同年级教研组分工合作备好一册教材,共同分享教案资料,其流程为:整体理解――合理分工――集体讨论――分开备课――结果共享,既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又避免了教师的重复劳动。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按时下课、放学,推行教师“学习时空”,保证教师在学生放学离校后有自主的理论学习时间。

五、利用数字化平台,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校要重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借助创建数字化校园大力推动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上好信息技术课,同时结合兴趣活动课对学生进行特色化教育。把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整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并定期开展电脑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各类信息技术比赛,把学生平时所做的作品及心得体会发送到网站上去发表,经常利用信息技术课在校园网络上展示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并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管理中来,以此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情,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样,不仅提高了数字化校园的使用效益,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 平台建设 门户 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1-0216-01

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是校园网络。校园网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给高层应用平台的建设提供条件而且可以给用户提供基本的资源共享。校园网是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的根基。我国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采用的是 “统一f7户+多应用系统”的模式,此模式的重心是“一个基础平台+门户+ N应用系统”,其中基础平台就是数字化校园应用,门户就是同意身份认证系统而应用系统则包括数据标准、统一数据平台、数字校园门户(Portal)。

1 我国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猛烈的冲击着高等教育行业,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高等院校应该大规模的进行校园的信息化建设,高投入地响应这种冲击。我国的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大体上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以校园的网络建设为中心,把构建校园网络的硬件平台作为校园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第二个阶段是在校园网络建设的前提下,把重点放在校园网络的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之中,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时现如今绝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的模式,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时校园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第三个阶段是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重点,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利用先进的工具和手段,借助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从环境到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其中环境包括教室、设备等,资源包括课件、图书、讲义等,活动包括服务、管理、教学等。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对这些资源进行整理合并进而形成一体化。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是在普通的校园模式的基础上建筑了一个数字空间,通过这个数字空间形成统一的用户管理、权限控制和资源管理的体系,它的主要的效果就是扩大了传统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提高了传统教育的水平和效率。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也是高校信息化的主题之一。数字校园建设是一个基本的,长期的的工作,高校的办学水平是它的总体的教育水平。数字化校园是评价我国高校总体管理水平和实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地位和形象的标志,它代表的是高校总体水平。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高校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的重点工作。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的数字化建设处于第二个阶段的不同程度,少部分的大学应经进入或者正在进入第三个阶段。

2 对大学数字化校园总体框架的分析

大学校园里信息技术的高级阶段就是高校数字化校园这个阶段,此阶段要以整体、分层次化的观点对高校进行信息技术建设,为了更有效地排列和分组校园网络上的信息,高校数字化系统允许学生和老师迅速在校园网上搜索到他们需要的资料。并且,数字化校园系统还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在网上进行信息与资源交流的平台,这样不仅可以让管理人员科学的规范的管理数据而且可以方便地信息。它是以先进的工具和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据,从而真正的实现了大学数字化校园平台系统的所有资源的数字化,并最终形成一个数字空间,它是对现实校园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扩展。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要先拟定建设目标、分析出设计原则、制定出设计路线、最终规划出技术路线。

2.1 建设目标

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先进的应用支撑环境和计算机网络,使得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学校生活、大学教育、大学管理和其他领域。它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让学生和老师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研究和教学工具,从而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2.2 设计原则

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要遵循实用、可靠、可扩展、开放和先进的原则。其中实用指的是有人性化、实用、简单的特点,通过统一的用户管理、身份认证和信息服务满足对信息服务的需要;可靠性指的是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设计性能的要求;可扩展性指的是数字校园建设应该循序渐进,不断的扩大;开放性指的是技术的采用、系统的结构、平台的选择应该是开放的、标准的;先进性指的是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并考虑其他相关管理需要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2.3 技术路线

应用集成、硬件集成和数据集成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的技术路线。进行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的总体结构设计时要全面的考虑建设的整体性、灵活性、成熟性和稳定性,进而让数字化平台展现出安全、合理、高性能、可扩展性等的特点。

2.4 体系结构

高校的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是应用支撑平台、网络基础设施、数字化校园用户、标准规范、业务系统、信息安全体系组成。其中应用支撑平台是数字校园的传输平台;网络基础设施是数字校园的硬件基础;数字校园门户是数字化校园的门面;业务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的核心;信息安全体系是保护数字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包括系安全审计、系统安全、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等。

3 结语

随着国家信息化的推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校园是高校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学院和大学已经实现了基本的应用服务并且完成了此阶段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高校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平台建设将应是这一阶段的重点的建设目标。在实现高校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前提下,下一阶段的目标将会是要进一步完善大学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内容和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涛.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探索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9(S1).

第11篇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computers and networks, digital information has becom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ends all around the word, and has brought the profound reform to education. Digital campu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oriented digital campu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 of the digital campu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关键词: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个性化;高职院校

Key words: service;digital campus(E-Campus);personalized;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5-0071-02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数字化在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深刻,使学校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等发生了质的飞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输送大量应用型人才。

数字化校园是在校园网络系统(主要是硬件平台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对信息资源全面的数字化及整合和集成,侧重的是虚拟大学的存在状态和功能。数字校园具备以下五方面的特征:重点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以及创新和转变教学方式;以服务教育教学作为数字校园建设的基本理念;支持学与教的资源比较丰富;多种应用系统有机集成、相关业务高度整合;能拓展学校的时空维度并丰富校园文化。[1]因此,高教育应利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抓住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契机,在改革创新中实现新发展。

1 高职院校服务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意义及目标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已确立为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目标是以传统的资源为基础,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共享,给师生提供了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环境,为学校提供信息化的管理,构建高效的资源服务系统,这也给传统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推进,传统教育的教学手段和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创新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和有个性的学习环境。

在信息时代大环境下,构建服务型数字化校园,实现数字化的学习、教学、科研和管理,创建数字化的生活空间,创建虚拟大学空间,是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重要部分。

2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内容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服务类型包括三类: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相应的平台架构包括三层: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和教育应用软件层。基础设施层,为高层提供计算、数据存储和网络通讯等资源,即提供IaaS;平台层,构建在基础设施层之上,面向开发人员,为开发各类基于云计算的教育应用软件提供开发环境和公用API等,即提供PaaS;教育应用软件层,提供各类的教育教学相关的应用软件,即提供面向教育的SaaS。[2]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应紧紧围绕教师“教”与学生“学”为核心,面向校园的教职工、学生、校领导等各个服务群体,涵盖服务群体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服务。根据不同解决的差异化需求定制个性化的服务,并且通过对移动终端的拓展,搭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数字化校园,给师生带来全新的应用体验,系统地实施能够彻底解决学校以往信息不畅、数据孤立在多个部门无法共享的困境。具体来说,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的架构,具体如图1所示。

笔者所在职业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采用B/S结构、.NET技术,拓扑结构采用星型模块化结构,易于扩充。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基础设施如快速、安全、稳定的校园网已经建成,实现了全校无线网的覆盖,可实现与有线用户的统一管理,共享数据库有多种形式的数据导入、导出和多样化的报表生成功能。数字化校园的日常办公系统、教务教学系统、实践教学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进行了前期的集成与整合,数据的可用性得到大幅提高。管理员、班主任、教师、学生、家长等校外人员分别拥有不同的权限,对应不同的门户入口,通过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全方位、多元化的参与评价,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和谐健康发展。但是随着学校各部门对校园网需求的多样化、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等要求的提高,复杂的信息化环境给高职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3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策略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是应用,应用的形式是服务。在建设过程中应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个性化的用户环境,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

3.1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数字化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区别于本科教育,且每个高职院校有自身的发展特点。信息化的标准是将信息经过采集、处理和交换之后的过程进行统一的规范,实现资源的共享,完成系统的协同工作,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校准。在高职院校进行数字化院校的建立过程中,学校要有自己的代码集,也要建立自己学校的信息资源的数据交换标准。对于学校已经存在的资源系统,要通过数据处理进行规范统一化,将信息资源变成比较标准的信息资源,能够让这些资源为其他的应用系统提供有效的统一的服务。对于比较新的应用系统,要能够采用统一的标准,以便能够达到统一的信息标准,逐步的实现数字化。

另外,高职院校的数字化的建设要能够对顶层设计进行强化,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长,并能够为职业学校特长的发展做好长远的以及阶段性发展的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有关信息化建设的部门要能够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找出学习院的信息化系统的需求以及应用目标,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利于高职院校发展的方案。与此同时,也要能够禁止一次性达到目的的现象,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研工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科学的规划,对信息化的目标做好逐渐分步进行实施,稳扎稳打的做好数字化校园的的建设。[3]

3.2 对学校的资源进行最优配置

在很多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多部门都建立了各自部门的信息系统,但是还是互不联系,从“部门孤岛”到了“信息孤岛”。根据这种现象,要能够对学校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在现在的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两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一种是比较集中型的,而另一种则是松耦合型的。第二种松耦合型的模式则相比较来说比较好一点,这种平台运用三大平台,分别是数据、认证以及门户,这种模式将这三大平台进行统一建设,采用对基础比较好的模式进行保留,对重新建立的模式以及之前有缺陷的模式进行数据转换,将数据中心进行迁移。对有关的资源进行了统一的整合,有利于资源的最优配置。

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化标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规范,要对学校有关部门的各项业务进行统一的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要能够准确掌握本学校的运行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形成属于学院的数据库。其次对于学校不合适的数据进行筛选,提高数据的有效率,最后则是对所有的稻萁行统一有效的整合,在信息展示上逐渐将业务应用系统的服务,加强数据中心的服务功能。这样能够让学校的有关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功效。

另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达到资源的最优分配。很多高职院校在信息技术的开发中存在不足的情况,这时候可以借助外力来进行加强补充。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功能需求,这些都是需要软件开发商来做售后的。那么学校可以跟企业进行合作,为学校后期的维护提供了有效合理的保障。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对软件进行拓展,让产品能够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也让软件更加完善,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4]

3.3 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软件开发之后,要能够让软件在学校的管理中能够正常的运行,这时候就需要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在软件进行运营之前,有关部门要能够将信息化的授权工作做好,可以按级别进行授权,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授权权限,能够保证有关人的操作访问权限。软件运行的管理员要能够对数据的管理进行严格的把关,防止有关学校私密的数据外泄,给学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高职院校的数字化院校的建设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校方学校要出台有关政策,保证系统能够进行全面的、正常的运营。

4 结语

高职院校服务型数字化校园建设应充分体现“以教育教学为本、以教师学生应用为本”,真正发挥数字化校园的优势,充分利用数字化的工作、学习环境。总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一项比较复杂系统的工程,也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道路上,需要不断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高瞻远瞩、理清思路、统筹规划、逐步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才能日臻完善。[5]可以说,数字化校园是学校数字化建设优化和发展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杨俊锋.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究,2012,18(4):12-17.

[2]章泽昂,邬家炜.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2010(6):66-69.

[3]邵冬华.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对策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33-36.

[4]宋玉贤.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7):30-33.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

高校学籍档案是学生入学到毕业期间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及生活状况的记录,这些记录对学生以后就业和升学都是比较重要的证明,所以加强对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就很重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其在学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比较关键,从而提高学籍档案管理效率。

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重要性及主要特征

1.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重要性分析

对高校学籍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劳动的投入。由于高校学生学籍档案中存有学生比较丰富化的信息,加上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自然在学籍档案管理上带来很大麻烦,而数字化管理下能将管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不仅如此,在数字化管理方式下对学生学籍档案在信息的完善性层面得到增强,数字化管理将不同学习信息内容进行集中呈现,让学生的档案信息更完整。另外,学生的学籍信息共享成为可能,实现对档案的科学化管理,让学生的学籍档案为学生和学校及社会服务。

1.2高校学籍档案主要特征分析

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有比较鲜明的特征体现,首先是在学生学籍档案形成过程中较分散化,是从各项活动及教务处和学生处等层面进行收集的,材料的分散性在具体搜集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在人工劳动上的付出相对较多。再者就是学籍档案内容较广泛,从学生学籍档案的内容层面看,主要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奖惩情况等[2],而电子学籍信息则包含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所有基本信息内容。基于学籍档案的内容广泛性及材料搜集的困难性,使得档案形成在周期性问题上比较突出。

2.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问题及优化策略探究

2.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问题分析

从实际发展情况看,我国高校学生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籍档案数字化基础设施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主要是多媒体技术及通信网络的传输数据在速度上达不到标准要求,存在安全性问题,数字化程度还不是很充足,当前高校使用的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和时代的发展步伐无法紧密结合。学校对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存在重视硬件轻视软件的现象,这些方面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再者,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不强,在对学生的学籍档案收集整理过程中不积极,在信息上没有完善化,尤其在时间编排和材料分类层面较混乱,以及在组卷装订方面没有得到规范化。另外,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系统层面没有得到完善,以及在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自身对计算机操作的水平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因为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复杂化,工作内容不容易量化,造成档案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管理队伍不稳定等[3]。除此之外,高校学籍档案的信息保密性及安全性需得到加强。

2.2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针对高校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要从多方面考虑,在管理过程中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将数字化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就是将协调统一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学籍和成绩管理是重点管理内容,在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与学校整体发展相结合,建立独立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学籍档案的科学收集及管理和共享[4]。另外,还要遵循学籍档案数字化的标准规范管理原则,确保数据格式及数据库建立的规范统一,在兼容扩展的原则层面得到显著体现。第二,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加强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层面着手,从具体措施实施来看要配置高容量及高服务器和刻录机、扫描仪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并要对学籍档案的资源网站等服务系统的建设进行完善化。还要将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及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在相关制度建立上进行加强和完善,使电子文件的归档安全性得到保障。第三,高校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员,所以要加强管理软件的开发人员及学校学籍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结合实际开发出适合学校学籍档案管理的软件,这样才能真正将数字化效果良好呈现[5]。不仅如此,在信息技术高水平的学籍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层面要加强,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在专业化培训及考核层面严格按照要求,培养适合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人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目标实现。

总而言之,针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策略实施,要和实际相结合,不断增强管理人员在这一领域的管理能力,学生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发展趋势,所以要充分重视。

作者:戴雷雷 单位: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秦芳远,刘环琼.学生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方法研究[J].兰台世界,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