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23: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建设成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旗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业:
近期,随着秋收秋储工作的结束,农村偷牧、夜牧现象频繁发生,并逐渐呈扩大化趋势,草原植被恢复的良好形势遭到严重威胁,制约了生态保护建设成果的巩固和发展。最近一段时间,市人民政府在对我旗禁牧禁垦情况进行暗访督查中发现,我旗部分苏木乡镇对禁牧禁垦工作重视不够、管理松懈、心存侥幸,偷牧、夜牧现象较为严重,甚至出现白天公然放牧现象,对生态建设成果造成新的破坏。其中,十二连城乡、薛家湾镇、大路镇、沙圪堵镇出现多起偷牧现象,乱垦、滥垦现象屡禁不止。希望各苏木乡镇、街道要引以为戒,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审视和总结禁牧工作的薄弱环节和不足,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大禁牧禁垦工作力度,有效防范偷牧、夜牧行为,推动我旗禁牧禁垦工作持久永续地开展下去,切实保护来之不易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现就进一步加强禁牧禁垦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禁牧禁垦工作认识。各苏木乡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成果、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禁牧禁垦工作的认识,将其纳入重要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长期坚持,常抓不懈。
二、加强禁牧禁垦工作领导。各苏木乡镇、街道要将禁牧禁垦工作作为近期工作重点和今后日常重点工作,再次进行专门研究部署,明确责任,明确措施,明确纪律,形成禁牧禁垦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各苏木乡镇、街道要发挥禁牧禁垦工作的主体作用,严防严查偷牧、夜牧等不良行为,教育广大农民依法保护草原,确保禁牧禁垦工作扎实开展。同时,要加强禁牧禁垦督查队伍和装备建设,加大对偷牧、夜牧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防止偷牧、夜牧及乱垦、滥垦不良事件的发生,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三、加强宣传和引导工作。各苏木乡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禁牧禁垦政策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民对禁牧禁垦和草原生态保护的认识;要加快惠农惠牧政策兑现,强化饲草料储备,保障农民舍饲需求,从根源上杜绝偷牧、夜牧行为的发生;要大力宣传禁牧禁垦好的地区、好的人和事,对禁牧禁垦执行不力的地区、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要进行通报。
四、加大禁牧禁垦执法力度。旗、乡两级禁牧禁垦监察大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采取经常性检查和突击性检查相结合,面上整体检查和重点区域督查相结合的方式,严防、严查、严打,坚决遏制偷牧、夜牧行为抬头之势,确保禁牧禁垦政策落到实处。
五、加强禁牧禁垦督查力度。旗党政督查室、监察局与相关部门要不定期深入苏木乡镇、街道对禁牧禁垦工作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上报旗人民政府。按照问责制对违反规定的当事人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对工作不力的苏木乡镇、街道的有关责任人,要严厉追究责任。
六、加强草原管理和保护工作。各苏木乡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准格尔旗禁牧禁垦草畜平衡工作实施办法》,加强项目区的禁牧禁垦监督管理工作;旗农牧业、林业、水土保持等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将禁牧与禁垦、森林草原防火、生态项目区管护等工作有机结合,强化监管,落实责任,维护生态建设成效。
桂平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境内的河流均属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从西北部入境的黔江与从西南部入境的郁江汇合后注入浔江。其他河流共45条,其中20条流入郁江,10条流入黔江,15条流入浔江,总里程993.3km。桂平市的生态状况直接影响到珠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江河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全市土地总面积407261.0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09776.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1.5%;非林地面积197484.6hm2,占48.5%。全市森林覆盖率46.21%。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54125.2hm2,占林地面积73.5%;疏林地面积390.0hm2,占0.2%;灌木林面积28154.9hm2,占13.4%;未成林造林地面积4023.9hm2,占1.9%;苗圃地面积64.0hm2;无立木林地面积9096.3hm2,占4.3%;宜林地面积13775.9hm2,占6.6%;辅助生产林地面积146.2hm2,占0.1%。
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6800683m3。其中:乔木林地蓄积量6487607m3,占95.4%;疏林蓄积量390m3;散生木、四旁树蓄积量312225m3,占4.6%。
市内地带性植被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季雨林,由于人类长期活动的影响,原生植被已被破坏,取而代之主要是以人工针叶林为主的植被群落,乔木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部分乔木经济林及少数残存的原生或次生阔叶林,灌木树种主要有桃金娘、岗松、野牡丹及部分人工矮化了的经济林如荔枝、龙眼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白茅、茅根、野古草、纤毛鸭咀草、五节芒等,蕨类有东方乌毛蕨、芒箕、扇状铁线蕨、铺地蜈蚣、菜蕨等。
2 桂平市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存在问题
2.1 地区间不均衡性
桂平市的林业规划缺乏全局观念,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局部性,这就要求综合治理的手段,不同林地适合种植的树种是不同的,应该深入调查确定各个地区最适宜种植的树种,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同时还要让各地对建设生态环境的战略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当然也要对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生态建设要认真落实,不浮躁、不冒进,力争把全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当地民众互相监督,保护已有的建设成果,使桂平市的生态建设成为“一盘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2.2 滥采乱挖,生态恶化形势严峻
从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拥有电器数量猛增,在给百姓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比如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温室效应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两级冰川融化,淹没沿海地区,而一些地区正好相反,长期滥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致使干旱问题不断升级,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长期以来,桂平市许多地区仅仅考虑林区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林区的生态效应,导致林地生态环境退化,并且遭到破坏。桂平市一些公益林地区存在严重的滥采乱伐现象,不仅破坏了林木资源,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严重毁坏了林地资源,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导致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如非法采集名贵稀有树种等现象,严重破坏植被多样性,野生动物数量也随之减少,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演替进程加快,对桂平市区域生态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3 水土流失,荒漠化现象严重
在桂平市地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水土流失和沙化现象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水土流失和沙化面积逐年增多,不仅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而且危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据初步统计,桂平市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较以往成倍增长,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可小觑的损失。林区植被被破坏后,会逐步退化成沙地,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为沙漠化形成不可逆转的物质基础,加之风的作用,沙地面积会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恶化到一定的地步,人力所能控制的效果就微乎其微了,所以要从当下抓起这项工作,避免问题的严重化。
3 桂平市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3.1 加强领导,确保完善区划界定成果质量
经过多年的实施,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存在的问题较为普遍,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区划核定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为了确保完善区划界定成果质量,桂平市成立了由林业局局长为组长的完善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领导小组,并以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为技术依托,组织开展完善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整个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完成,一是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掌握完善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区划界定技术操作细则;二是对调整或界线有争议的,技术人员要深入实地进行现场界定;三是根据2009年二类调查成果更新小班属性数据、图库,建立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统,编制完善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区划界定有关成果等。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各部门密切配合,从而确保了完善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质量。
3.2 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
动员社会力量,广开渠道,建立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基金制度,分级管理,专项使用,确保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落实林业的扶持政策,强化社会林业的意识,按照省人大《广西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从地方财政总支出中安排不低于1%的资金,用于造林、育林、护林、生态公益林建设和林业科技
教育”,要加大投入,促进资源培育。鼓励群众投劳造林,对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等,要合理确定有偿投入比例。 依靠科技兴林,是振兴我市林业的根本出路,也是搞好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保证。在工程建设投入上增加科技含量,把实用技术推广纳入工程建设计划。要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稳定科技推广队伍,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抓好各层次的技术培训、科技信息传递和应用;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投身生产第一线,努力提高科技兴林水平;利用生态经济技术指标指导、验收、考评工程建设成果。
3.3 提高补偿标准,完善补偿制度
生态公益林是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维护国土安全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解决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或补偿过低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公益林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关系到公益林的安全和稳定。因此,进一步完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高补偿标准,使补偿标准达到区域用材林地地租标准。同时,将未获得补偿的公益林地,纳入补偿范围,使投入到公益林经营中所损失的直接利益得到回报,并取得社会平均营林利润。只有这样才能稳定民心,确保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林业 生态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119-01
1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与现状分析
1.1 建设意义
所谓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具体是指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土全面整治的角度出发,以维护和再造为主要手段,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建设。林业本身便是自然生态环境的载体,它不但为各类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存之地,而且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可用资源,鉴于此,有必要不断加大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从而推动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1在现实方面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各类自然资源日渐匮乏,林业资源在此之列,虽然林业本身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速度超过了建设速度,故此,为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森林作为林业的主要资源之一,林业的生态建设也是针对这一资源而言的,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可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1.2在经济方面的意义。对于自然生态系统而言,森林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它还是林业经济的重要载体,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出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并使其达到完整与平衡的状态,由此不但可以产生出巨大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还能支撑复合经济体系的稳定、持续发展。
1.2 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现状
目前,国内部分省市对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对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的把控不严、管理松懈,出现了多头管理的局面,相关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了各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清,建设资金无法到位、技术准备不够充分,不仅使国家资源大量浪费,而且还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与发展。此外,国内很多城市在进行林业规划的过程中,由于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缺乏对当地水文地质环境的了解,致使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空谈。部分地区过于追求成林效果,不惜花费大笔资金购买成活率低的树种,不但破坏了原本的林业生态体系,而且还造成了维护管理成本增大。上述种种,都对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阻碍,因此,当务之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推动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2.1 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要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体制,将其作为推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首先,制定建设发展规划。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要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科学经营、养山增效、增绿造林的原则对林地进行规划设计,达到稳定森林生态系统、优化林分结构、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其次,创新管理理念。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要推动以传统造林为主向“造管并重”的方向转变,加强施工队伍管理、林木养护管理、林木病虫害防治、林木抚育培训等工作,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再次,加强森林资源多重效益管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要在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同时,重视森林景观建设,通过建设和开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景区,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2.2 建立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保障机制
资金是开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为了保障资金供给充足,应建立起完善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首先,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不仅要积极争取上级政府下拨的财政资金,还要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让社会组织机构、企业以及个人参与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其次,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政府要加大对公益林的补偿力度,引导林区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再次,以林业产业发展带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林区可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果品产业、苗木产业、优质树种产业等,用林业产业发展取得的经济效益反哺林业生态建设。
2.3 健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服务保障措施
为了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多层面入手健全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具体如下:政府机构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林业生态建设进行科学布局,引导林业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林业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建设;完善营林造林招投标体制,在建设项目中引入监理制,推动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积极研究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建设成效;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建立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数据中心,为建设管理提供支持平台,不断提高建设管理效率;建立科技推广体系,成立技术指导小组,鼓励林业科技人员到林区进行实地指导,促使科技成果顺利转化。
2.4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园林人才队伍,所以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建设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等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优化林业生态建设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定期组织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有关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将其运用到建设实践中。同时,还要经常组织专业研讨、技术交流等活动,不断丰富人员的知识体系,积累工作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整体队伍素质。
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扶贫的重点地区。国家确定的59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涉及少数民族5个自治区、20个自治州、49个自治县。全国34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中有257个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占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43.4%。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绝大多数分布在六大贫困区: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风沙化贫困区;黄土高原沟壑水土严重流失贫困区;秦巴山地生态恶化贫困区;喀斯特高原丘陵环境危急贫困区;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封闭型贫困区;西部沙漠高寒山区环境恶劣贫困区。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经济贫困问题和生态退化问题,而其贫困也多为生态制约型贫困。
有鉴于此,汪中华同志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一书,该书是汪中华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共21万字。本书以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极其严峻的经济落后和生态恶化的挑战为背景,以系统论、发展观来寻找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冲突和制约,量化了少数民族地区制度创新程度;测算了2005-2020年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承载力趋势;研究了少数民族地区1985年以来的产业比较优势系数;对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进行了指数拟合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选择回归预测法和趋势外推预测法,分别用指数模型、对数模型、线性模型、成长模型进行模拟,预测未来15年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趋势,明确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耦合的度量标准,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探索了我国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
本书的系统研究成果,填补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研究的理论空白,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生态研究理论的发展。其成果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对少数民族地区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读《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全书,可以感受到作者把握时代脉动的学术敏感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该书提出以下解决生态脆弱、经济贫困的困境的思路:
1、以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耦合来打破农村地区贫困――生态脆弱的格局。表面上看,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分属不同领域,似乎不相容。农村贫困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耦合的途径为:一是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发展生态经济,三是发展劳务经济。
2、农村贫困地区要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利益兼顾。农村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必须从建立生态产业入手,以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实现生态和经济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追求生态、经济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整体发展模式。
3、从消除农村地区贫困的视角进行生态建设,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优势资源,寻求并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把解决群众温饱问题、脱贫致富与生态保护和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农村贫困地区应打破传统思路,选择主导产业和投资重点,建议积极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选择地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谨慎地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在有条件的发达地区优先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4、国家必须承担启动和推动农村贫困地区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耦合的责任。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成本就是生态环境成本。国家必须以非均衡发展思路推进农村贫困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耦合,在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叠加地区,国家首先应当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核算、资源产品的合理价值体现。另外,让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支付生态屏障的建设成本显失公平,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和生态建设补偿。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只有在充分发挥当地经济、资源和区位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国家调整或建立合理的资源利用机构和产业结构,确定适合区情的恢复与重建范型和对策,促使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同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相适应,以确保生态经济系统的均衡发展,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早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全国其他地方共同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1、退耕还林工程
巩固前一轮退耕还林成果0.1万亩,总资金26万元,已到位12.51万元。2016年新一轮退耕还林1500亩,总资金60万元,已全部到位。目前已完成1-6月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管护任务。将于12月前根据各乡镇进行自查报告进行补助资金的发放。
2、集体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我县集体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脱贫攻坚项目建设涉及全县16个乡镇,27个脱贫村,总面积203.2232万亩,每亩15.75万元,总资金3200.7654万元,资金已全部到位。目前已完成1-6月常年有效管护任务,计划于11月底根据各乡镇对全乡自查结果进行资金的发放。
3、生态护林(草)员
利用生态护林政策推动林业精准扶贫,今年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完成生态护林(草)员1374人的指标任务,护林员每人6822.11元/年,草管员没人5090.3元/人,总投资851万元,目前已发放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生态护林员工资4186304.06元。剩下两个季度工资待考核完成后会陆续发放。
4、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治理工程
实施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治理工程,完成植被恢复341.5826公顷、防风林建设65.7804公顷和改建苗圃基地50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7%。总投资3000万元,已使用资金60%。
5、道路绿化工程
大力实施生态项目建设,开展道路绿化(路种花)12公里。工程量已全部完成。总投资180万元,已使用资金60%。
一、采取措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内蒙古坚持不懈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启动生态文明制度多项改革,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一)明确定位、制定目标
为将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视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自治区党委、政府着眼全国大局,立足区情实际,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其中,在发展定位中明确提出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13年,自治区政府印发《构筑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纲要(2013-2020年)》,力争到2020年,全区森林、草原、湿地、农业等四大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城市和荒漠生态系统明显好转,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逐步形成完备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和健康的文明体系,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架构初步成型。
(二)注重改革、建章立制
2014年1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意见》,本着“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全面启动了93项制度建设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系统完整和相对完善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生态保护制度、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责任管理体制五大制度体系,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确保把祖国北部边疆生态文明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三)加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力度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区陆续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工程范围涉及我区90%以上的旗县区,特别是十以来(2013-2014年)共投入中央生态建设资金203.6亿元,完成生态建设面积1.4亿亩。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区生态环境呈现“整体恶化趋缓、治理区明显好转”的良好局面。
(四)倡导社会参与,唤起公众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促进全社会整体生态意识的提升,引导公众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认知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政府带头、社会群体、公民广泛参与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气,企业、军队与地方共同开展大面积植树造林活动,广大群众通过投劳、参加工程管护等多种形式参与生态工程建设,为我区生态保护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二、成果初现、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内蒙古生态保护与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逐渐显现。
(一) 防沙治沙效果显著,荒漠化和沙化面积持续减少
据国家连续几次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全区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已呈缩减态势。五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域沙漠扩展现象得到遏制,重点治理的五大沙地等区域林草植被盖度增幅较大,生态明显改善。毛乌素沙地生态状况呈现整体逆转态势。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长400公里、宽10公里的锁边防护林体系和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锁边林带,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向腹地推进1-10公里。
(二)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林业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据2013年内蒙古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区森林面积3.73亿亩,活立木蓄积14.8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03%,同2008年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比较均有大幅提高,其中,森林面积净增1822万亩,占全国同期增加的9.93%;森林蓄积净增1.68亿立方米,占全国同期增加的9.47%;森林覆盖率提高1.03个百分点。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通过工程建设,林业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全区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达8.05亿吨,其中,五大沙漠、五大沙地及阴山北麓风蚀沙化区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2632.05万吨,年防风固沙量15.92亿吨,年滞尘量709.53万吨。
(三)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缓解,项目区明显好转
内蒙古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3.6%,与本世纪初相比提高了近14个百分点,地上生物量和草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已接近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最好水平。禁牧、休牧实施力度较大的中西部地区草原生态趋于好转,全区草原生态处于退化趋缓、局部好转的恢复起步阶段。
(四)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近十多年来,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全区水土流失治理以每年650万亩的速度递增,全区目前已实施综合治理的小流域1000多条,减少入黄河泥沙1.1亿吨。项目区水、旱、风沙灾害明显减少,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和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建成
经努力,初步建立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主的湿地保护体系。纳入保护体系的湿地面积2207.4万亩,占全区湿地总面积的24.6%。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和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面积同本世纪初相比增加了2600万亩。
(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工作推进顺利
编制印发了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意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及考核办法、水权转让试点实施方案等改革和制度建设文件;制定完成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改革操作工作方案;启动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在26个旗县市开展了基本草原划定试点;组建了自治区水权收储转让中心。
三、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我区生态环境总体而言仍十分脆弱,恢复生态良性发展压力较大。
(一)生态建设任务依然繁重
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区土地面积的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的占36.7%,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61.2%,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仍在恶化,沙化沙害、水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全区开展的各项生态工程累计治理面积约4.9亿亩,仅占亟需治理面积的44%,未治理的区域面积仍然较大,大多在远山大漠,地理条件和环境更加恶劣,治理的难度增加。
(二)沙害突出、威胁严重
内蒙古是全国土地沙化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巴音温都尔五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乌珠穆沁五大沙地,全区沙化土地面积有42万平方公里。多年来由于干旱少雨,流动沙丘加剧,沙害蔓延,直接威胁着河流、湖泊、交通要道、农田和城市。乌兰布和沙漠每年以8-10米的速度不断东侵南移,在黄河以东形成沙丘,每年有近1.8亿吨泥沙侵入黄河;阿拉善盟境内的三大沙漠有握手之势,是沙尘暴的主要源头;呼伦贝尔沙地不断侵吞着草场和湖泊,是全区沙化速度最快的沙地之一。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
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和实践,我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先行先试的一些创新性工作中,存在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不足问题。以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例,到目前为止,国际、国内在理论基础、指标含义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争议,如自然资源的负债如何理解、怎样估值、森林草原的生态价值如何计算等,这直接影响了编表工作的科学性。一些统计数据,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如树木的年度生长变化等,需要借助卫星遥感等专业设备,技术支持不足。
四、加大工作力度,实现生态文明美好愿景
为将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视察我区重要讲话精神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相关部署落到实处,早日在我区实现生态文明美好愿景,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着力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工程实施力度
深入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天然林保护二期、三北防护林五期、退牧还草、新一轮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努力确保每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l000万亩以上、草原建设面积4000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650万亩,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达到23%,活力木蓄积量达到16亿立方米;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8%,草原退化沙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4个百分点,全区生态状况进一步好转。
(二)全力开展防沙治沙工作
按照《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等文件与规划中关于我区防沙治沙工作的要求,不断加大我区五大沙漠、五大沙地治理力度。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区6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同时,积极开展政策研究,探索通过大规模发展沙产业,达到生态治理、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农牧民致富的防沙治沙新模式。
(三)继续加快生态制度建设步伐
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生态保护制度、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责任管理体制等方面继续全面推进93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按照考察我区时提出的“先行先试”要求,着力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力争到“十三五”末完成生态文明制度各项改革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
实施草原补奖机制是国家加大草原保护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我区草原保护、牧区发展、牧民增收尤为重要。补奖机制实施4年来,我区已有4.5亿亩天然草原落实了禁牧政策,5.7亿亩天然草原实施了草畜平衡制度,有力推动了我区“保生态、保收入、保稳定、保供给”目标的实现。目前,草原补奖一期即将到期,为确保草原补奖机制更好地发挥效益,我区将积极协调国家将草原补奖政策作为一项长期强牧惠牧政策持续下去,形成稳定健全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关键词:桂平市;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188-2
1 桂平市地区的生态环境概况
桂平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境内的河流均属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从西北部入境的黔江与从西南部入境的郁江汇合后注入浔江。其他河流共45条,其中20条流入郁江,10条流入黔江,15条流入浔江,总里程993.3km。桂平市的生态状况直接影响到珠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江河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全市土地总面积407261.0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09776.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1.5%;非林地面积197484.6hm2,占48.5%。全市森林覆盖率46.21%。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54125.2hm2,占林地面积73.5%;疏林地面积390.0hm2,占0.2%;灌木林面积28154.9hm2,占13.4%;未成林造林地面积4023.9hm2,占1.9%;苗圃地面积64.0hm2;无立木林地面积9096.3hm2,占4.3%;宜林地面积13775.9hm2,占6.6%;辅助生产林地面积146.2hm2,占0.1%。
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6800683m3。其中:乔木林地蓄积量6487607m3,占95.4%;疏林蓄积量390m3;散生木、四旁树蓄积量312225m3,占4.6%。
市内地带性植被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季雨林,由于人类长期活动的影响,原生植被已被破坏,取而代之主要是以人工针叶林为主的植被群落,乔木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部分乔木经济林及少数残存的原生或次生阔叶林,灌木树种主要有桃金娘、岗松、野牡丹及部分人工矮化了的经济林如荔枝、龙眼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白茅、茅根、野古草、纤毛鸭咀草、五节芒等,蕨类有东方乌毛蕨、芒箕、扇状铁线蕨、铺地蜈蚣、菜蕨等。
2 桂平市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存在问题
2.1 地区间不均衡性
桂平市的林业规划缺乏全局观念,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局部性,这就要求综合治理的手段,不同林地适合种植的树种是不同的,应该深入调查确定各个地区最适宜种植的树种,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同时还要让各地对建设生态环境的战略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当然也要对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生态建设要认真落实,不浮躁、不冒进,力争把全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当地民众互相监督,保护已有的建设成果,使桂平市的生态建设成为“一盘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2.2 滥采乱挖,生态恶化形势严峻
从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拥有电器数量猛增,在给百姓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比如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温室效应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两级冰川融化,淹没沿海地区,而一些地区正好相反,长期滥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致使干旱问题不断升级,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长期以来,桂平市许多地区仅仅考虑林区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林区的生态效应,导致林地生态环境退化,并且遭到破坏。桂平市一些公益林地区存在严重的滥采乱伐现象,不仅破坏了林木资源,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严重毁坏了林地资源,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导致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如非法采集名贵稀有树种等现象,严重破坏植被多样性,野生动物数量也随之减少,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演替进程加快,对桂平市区域生态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3 水土流失,荒漠化现象严重
在桂平市地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水土流失和沙化现象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水土流失和沙化面积逐年增多,不仅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而且危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据初步统计,桂平市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较以往成倍增长,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可小觑的损失。林区植被被破坏后,会逐步退化成沙地,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为沙漠化形成不可逆转的物质基础,加之风的作用,沙地面积会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恶化到一定的地步,人力所能控制的效果就微乎其微了,所以要从当下抓起这项工作,避免问题的严重化。
3 桂平市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3.1 加强领导,确保完善区划界定成果质量
经过多年的实施,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存在的问题较为普遍,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区划核定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为了确保完善区划界定成果质量,桂平市成立了由林业局局长为组长的完善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领导小组,并以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为技术依托,组织开展完善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整个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完成,一是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掌握完善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区划界定技术操作细则;二是对调整或界线有争议的,技术人员要深入实地进行现场界定;三是根据2009年二类调查成果更新小班属性数据、图库,建立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统,编制完善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区划界定有关成果等。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各部门密切配合,从而确保了完善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质量。
3.2 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
动员社会力量,广开渠道,建立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基金制度,分级管理,专项使用,确保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落实林业的扶持政策,强化社会林业的意识,按照省人大《广西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从地方财政总支出中安排不低于1%的资金,用于造林、育林、护林、生态公益林建设和林业科技教育”,要加大投入,促进资源培育。鼓励群众投劳造林,对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等,要合理确定有偿投入比例。
依靠科技兴林,是振兴我市林业的根本出路,也是搞好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保证。在工程建设投入上增加科技含量,把实用技术推广纳入工程建设计划。要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稳定科技推广队伍,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抓好各层次的技术培训、科技信息传递和应用;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投身生产第一线,努力提高科技兴林水平;利用生态经济技术指标指导、验收、考评工程建设成果。
3.3 提高补偿标准,完善补偿制度
生态公益林是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维护国土安全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解决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或补偿过低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公益林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关系到公益林的安全和稳定。因此,进一步完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高补偿标准,使补偿标准达到区域用材林地地租标准。同时,将未获得补偿的公益林地,纳入补偿范围,使投入到公益林经营中所损失的直接利益得到回报,并取得社会平均营林利润。只有这样才能稳定民心,确保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
3.4 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
为了提高社会各界对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 形成全社会关爱林业、保护森林的良好氛围,就必须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一是要在林区入口处、管护范围四周立碑公示,做到家喻户晓;二是要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优势,并采用办培训班、写宣传标语、印发宣传手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地加强宣传;三是制定合理有效的监管制度,严厉打击破坏林地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为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保护和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程国栋,王根绪,等.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与成因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6.
关键词:村庄林业;资金投入;技术指导;以奖代补
收稿日期:2009-03-08
作者简介:蹇忠新(1963―),男,仡佬族,助理工程师,现任贵州省道真县上坝乡林业站站长,从事经济果树林木的栽培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3-0039-02
1 村庄林业的概念与意义
村庄林业,就是在百姓聚居地区以及周围边缘地带,自发造林而生长成的林木资源。它与四旁(宅旁、村旁、路旁、水旁)造林有着很大的共性。其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政府部门的组织和规划,没有林业单位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从整地、苗木栽植到成林的整个过程全部由村民自发完成。
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能为保障农牧业生产建立生态屏障,能提供人们以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还能为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广阔空间,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这符合群众心理和愿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林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发展村庄林业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村庄林业实践的可行性
2.1 立地条件的优越性
一般而言,人们长期居住的地域,不论乡镇、村组,还是县、市政府所在地,其地形、地貌、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都比周边地区要稍好一些。这样的自然条件,在给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为植树造林创造了良好条件。借助这样的自然条件,加之村民具有发展生产、不断追求更大经济利益的需求,只要投入手足之劳,找个地方栽上树,便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可以调动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2.2 林地及林木资源权属的默认性
村庄林业的造林地块主要是宅基地周围、经营性土地(如果园、菜园)等。就这些土地本身而言,有的所有权已经明确,比如菜园、果园等,而有的土地的所有权可能就不清晰。由于地域的相连和经营的惯性思维,宅基地、菜园、果园等土地使用权的拥有者就自发地在其周围的闲置区域进行简单的林业活动。至此这些地块的土地属性就自然变更成为林地,土地使用权似乎也就有了排他性,其它村民们也自然而然地默认了土地的属性、使用权和林木资源的所有权。
2.3 林木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与生态工程造林对林木资源的管理相比,村庄林业中的管理无疑要奏效得多。林木成活、成林、成材相对容易,畜毁和人为破坏情况相对较少,成材林木很少被盗砍、滥伐,村民更易获得预期经济效益。特别是房前屋后林木资源的管理,几乎是坐享其成。即使是在村庄附近造林,由于村民们出入路过的机会多,林木资源同样可得到有效管理。
3 发展村庄林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主观方面导致的片面性
村庄林业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村民的主观行动,他们缺少相关的林业技术知识,又没有专门技术人员的指导,因而在实践中,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客观条件,自己想栽什么树就栽什么树,很少顾及适地适树和树木的株行距。这样,林木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林地设计和树种配置缺少科学性,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发生病虫害,受到的打击往往是毁灭性的。
3.2 难以形成规模化
村庄林业的地块多为零星、稀疏的小块林地,集中程度低,土地面积有限,个人植树造林的劳动力和资金投入也有局限,所用土地属性和使用权属也缺乏应有的明确性。受这些因素影响,村庄林业没有工程造林那么强的组织性、计划性、科学性。在现实中,村民建设的村庄林业,往往只治理相对容易的地块,不关心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目标,因此难以达到生态治理的目标。
4 发展村庄林业的措施
4.1 广泛宣传,增加百姓对林业政策的了解
通过广播、电视、会议、宣传材料、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消除百姓思想上的疑虑和认识上的不足,增强他们投入林业、发展林业的信心,使村庄林业建设和发展逐步走上科学化、法制化发展的轨道。同时,提高他们对林业经济、生态、社会和景观效益的认识,增强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进而推动林业生态建设更快更好发展。
4.2 科学规划,切实维护造林户的合法利益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巩固和提高百姓投入村庄林业、发展村庄林业的关键。一方面,为农民提供相应的科学技术支持,耐心指导,让他们转变思维观念,提高认识,意识到植树造林也讲科学,里面也有技术。这样在充分考虑林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把林业生态和社会效益等融于一体,综合开发;另一方面,及时确定林地属性和权属,把“谁造谁有”的方针真正贯穿到实际生产中,避免造林户或老百姓对林业政策的曲解,甚至出现投入林业力度减少或信心不足的现象。
4.3 筹措资金,实现村庄林业建设多元化投入
在村庄林业发展实践中,避重就轻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立地条件相对好的地块基本能够被自发治理,即使是尚未得到治理,也可由法人机构或是法人代表通过发包、招投标等形式落实建设责任人,实现限期绿化的目标。而一些治理难度相对大或面积比较大或集中化程度不太高的地块,农民不愿意投入治理,这就需要有一定的财政支持,通过国家工程造林投入、地方财政补贴、捆绑实施项目等方式,建立多渠道筹措资金机制,实现村庄林业建设多元化投入,确保发展村庄林业得到支持资金。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体系;构建
0.引言
中国林业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是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林业生态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根据生态理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即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所进行的林业生态建设。本文就如何构建林业生态工程体系谈谈几点意见。
1.影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因素
1.1生态意识淡薄
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和长期以来人们对林业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造成了人们往往把林业只当作产业或一般的经济来看待,忽视了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过度地采伐森林,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对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工程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没能将林业生态建设的深远意义贯彻到群众中去,从而导致建设工作进展慢,对建设成果保护不力等现象发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普遍存在。
1.2资金投入欠缺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情况突出,人均拥有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森林覆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也相差很多。同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比较广,任务比较繁重,而国家投资总量严重不足,资金缺口较大,生态建设整体进度缓慢,生态治理的规模受限,导致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的趋势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1.3林业效益低下
一些地区短期内退耕面积过大、退耕速度过快,带来不少问题。由于良种生产供应不足,导致劣质种苗被栽种,进而使得补植任务过大,既加大造林成本,又使造林质量不高。许多地区在造林上仍然是散乱作业的施工方式,“粗植滥造”问题严重,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在当前林业项目中还存在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不高;树种结构不合理,林地生产力得不到有效发挥;林木质量不高、抵御病虫害能力差等问题。林业生态工程质量偏低,不能稳定地发挥预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4监督力度不够
林业保护的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是加大了对政府违法征用林地、毁林开垦、以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监督,为国家挽回数亿元损失。但是一些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仍然不够,对林地用途管理制度、占用林地审核制度的监督力度及对破坏林地案件的监察力度还未落到实处。我国部分地区农户认识低,自行开垦荒地,复耕退耕退林严重,破坏了退耕还林的成果,有使环境恶化的趋势,需要我们相关部门加以重视。
2.构建林业生态工程体系的实施途径
2.1加快生态建设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必须以林业六大重点工程为依托,才能发挥其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要按照建设好生态安全、国土安全屏障的要求,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争取扩大天保工程覆盖范围。同时,应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位,适当增加安排退耕还林任务,并与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确保退得下、稳得住、有收益。防护林工程要落实规划、优化结构、完善体系、提升功能。同时,加快荒山荒地造林绿化步伐,加快速丰林、碳汇林、能源林、珍贵用材林等基地建设。
2.2推进科技创新
加强优良品种培育、困难立地造林、森林抚育经营、生物资源开发等科技攻关,尽快破解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力争在林业生态作用发挥、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生态服务功能强化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启动“林业科技引领计划”,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地区间林业科技资源的优化整合,探索建立以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效率为核心的科技支撑保障体制。
2.3提升装备水平
研究制定有利于增加林业生态工程投入的政策措施,吸引多方资金进入林业工程机械制造领域,落实林业机具补贴政策,推动林业机械的广泛应用。支持林业先进设备技术研发,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林业设备和技术,培育大型林业装备企业集团,提升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求相适应的装备制造水平。
2.4提高人员素质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不是由林业部门一家来实施的,而是涉及到农业、土地、畜牧、水利水保、公路、民政等多个部门;也不仅仅只涉及林业专业知识,还涉及到农学、农村社会学、环境保护学、水利工程学等多专业技术领域。因此,提高参与林业生态重点工程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显得非常重要。加强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乃至林区农民的培训,不仅能保障重点生态工程的顺利的实施,还能促进农民致富、林区发展。不仅能实现林业生态建设的预期目标,而且使林业的发展真正融入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潮之中。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应采取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机制。政府投入主要在相对集中连片的国有、集体林地和重点区域自留山、责任山,在生态公益林区和水源涵养林区实施碳汇造林。同时,动员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捐资投资,引导农民自筹资金或投工投劳,发动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学校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造、补、改、封”相结合的科学手段,着力提高绿化美化水平,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体现整体协调的建设理念。实现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体的混交林覆盖,整体提升森林生态功能,不断加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力度,精心打造精品生态工程,努力营造“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森林兴城”的生态建设新格局。
【参考文献】
来到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市旅顺口区,满眼尽是绿意。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2.8%,数值与云南相当,这在中国北方地区是极为罕见的。
据了解,近年来旅顺口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持续加大造林绿化投入力度。社会各界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全区林业资源大幅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11-2015 年,旅顺口区连续 5 年被大连市委、市政府授予“造林绿化模范区”称号,去年又荣获“辽宁省森林城市”称号,并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拉动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魅力旅顺口、生态宜居城”的品牌知名度大为提升。
绿色布局 激活后发优势
始建于清代的旅顺军港,是世界闻名的军事要塞,被誉为世界五大军港之一。曾几何时,特殊的地缘历史因素制约了旅顺口的经济发展。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旅顺口却依然静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不少率先开放的地区因粗放发展而付出资源环境代价时,7年前才实现全面开放的旅顺口区却更看清了长远的发展方向。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中唯一的绿色经济区,旅顺口区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经济环境优势,开始全面实施绿色布局。
“党的十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将其上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大连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造林绿化等生态建设工作的力度,加大投入。同时,明确要求旅顺口区着重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建设、宜居城市建设、文化传承、民生改善6个方面走在全市前面。市林业主管部门也对旅顺口区造林绿化工作寄予期望,并给予大力支持。经常来旅顺督查生态建设工作,为旅顺口区造林绿化工作提出很多宝贵的指导意见,解决了很多实际难题。区委、区政府深刻领会中央、省、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将生态建设的使命感融入到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血液中,带动更广泛的群众,在全区形成重视生态建设、保护生态建设成果的强大民意和广泛共识。”旅顺口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区农林水利局局长王渔林说。
推进绿色发展,重在加强科学规划与战略布局。旅顺口区第十五届党代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激活特色优势资源,推动旅顺绿色经济区向质量型方向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旅顺口区森林覆盖率已由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前的38.6%提升到现在的 44.51%,林木绿化率达到49.56%;城区绿化面积达到3万亩,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598亩;高速公路、省道、铁路、乡道可绿化里程绿化率分别达到100%、100%、98% 和 96% 以上;矿山、矿坑、裸岩植被恢复的治理率达到 96% ;水岸绿化率达 95% 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出辽宁省森林城市建设标准。
2016年,旅顺口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见缝插绿,青山增色”,在全区大力开展全民植树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带动广泛的社会力量。以道路沿途、水域周边和居民社区绿化为重点,查缺补漏,增彩添色,主要增加彩叶树种和花卉类苗木,让旅顺由绿化向美化转变,治理造林绿化的盲区,提升旅顺生态环境建设水平。2017年,全区城乡计划实施见缝插绿建设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不含物业小区),城乡共200多块地,其中:城区5万平方米,涉农区域20万平方米。目前,城区已栽植苗木0.5万株,完成绿化面积2万余平方米,农村已栽植苗木17.5万株,完成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见缝插绿”工作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绿、提升品质、经济实用原则,全面提升全区城乡可视范围内的绿化、美化水平,实现城区无土地,农村四旁全绿化,彻底解决因裸致脏、因裸扬尘问题。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用王渔林的话来说,“由于领导重视、组织得力、宣传到位,义务植树活动在旅顺可谓万众一心。旅顺口区四大班子及区直机关各单位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带领广大基层干部共同植树。为了将这项工作做实,区里专门成立了见缝插绿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深化责任担当,区委书记衣庆焘、区长李军共同担任组长。将区直单位分成7个小组,配合各街道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相关部门严密组织,强力推进,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定期督查、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开发区、各涉农街道与区政府签署责任状,将建设任务分解至各建设单位,确保责任到人,为造林绿化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重视生态建设,不仅体现在口头上,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日常行动中。这样既体现了干部们的工作作风,也能够形成影响力。大家想传递的理念是,生态保护理念既要‘言传’也要‘身教’,在造林绿化、保护生态方面,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
绿色行动 发起“全民总动员”
绿色发展关乎未来,推动绿色发展不能单靠政府唱独角戏,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行动。这在旅顺口体现得尤为明显――
每次义务植树活动的队伍中,除了党员干部,还有很多来自社会各界的青年人、学生。一位年轻的团干部在接受采访时说,“累是累,可每当走在旅顺的大街小巷,看到自己和小伙伴们亲手种下的树木,再累也是幸福的。我们希望让每个来旅顺的人,都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看到蓝天青山碧水,感受宜居城市的独有魅力!”
王渔林介绍,去年11月12日,旅顺口区委书记衣庆焘带领区委办党员干部、区农林水利局干部职工、铁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郭家村村民、团区委组织的在校大学生、义工共计400余人,在铁山街道郭家村周边栽植数千株五角枫,拉开了去冬今春的全区义务植树系列活动的序幕。自此以来,仅区党、政、人大、政协及区直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共同参与的大规模义务植树活动,就达10余次;区内6所高校5000余人次的青年W生、广大义工积极参加,各街道积极开展。总参加人员达2.5万人次,栽植以彩色为主的各类苗木13万株。
搞绿化、美化重在实效,今年旅顺口区造林绿化栽植的树木统一由政府调配,全部选用本地苗木,提高苗木存活率。遵循植物多样化,在尽量保留原有树木和绿地的基础上,大量增加金叶复叶槭、美国红枫、红叶桃、连翘、榆叶梅等彩色树种,丰富居民区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档次。开发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负责安排本辖区的苗木栽植,再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选取专业绿化公司作为造林绿化定点服务单位进行管护,确保栽植苗木的存活率。
与此同时,旅顺口区还开展了“见缝插绿,美化家园”树木认领栽植活动,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树木认建认养。通过出资、捐赠等形式参与绿化工作。由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各单位、企业、各界人士、中小学生和各界群众和志愿者自愿认养树木,并进行栽植管理。目前,全区已有44个单位、企业和1000多名个人共认养树木2800多株,栽植面积10000多平方米。
G色接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旅顺口人看来,造林是基础,管护是关键。早在2013年,旅顺口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涉农区域公共绿地养护管理办法》,区政府每年拨款300万元,委托旅顺林场全面负责涉农区域主要道路两侧及可视范围内绿地养护工作。区农林水利局与区财政局、发改局、审计局组成检查验收小组,进行定期考核。
目前,全区涉农区域主要绿地管护面积300万平方米,绿地管护率达到 100%,有效保障了青山生态系统工程的建设成果。同时,严格涉林执法,做到依法使用林地,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森林资源管护方面,综合运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营林措施、仿生药剂、人工干预等各种防治手段,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林业测报准确率、防治合格率一直位居全市前列。森林防火能力也得以不断加强,全区现有4支专业森林消防队,实现了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出色地完成了每年的森林防火工作任务。在城镇绿地管护方面,建立健全行政领导负责制、部门管理责任制、“三包”管理责任制以及社会参与激励机制,将绿化养护责任层层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确保城市绿化管理及时到位,不留死角、没有盲区。
近年来,旅顺口区全面实施了以青山保护、道路绿化、河流绿化、矿山矿坑生态治理为重点的十大工程建设。采取重点工程建设与社会投资的方式,全社会累计投入造林绿化资金26亿多元,新植改造绿化总面积14.71万亩,新植各类苗木3282万株,投资建设规模历史空前。重点完成了旅顺南北中路绿化改造工程、郭水路―马北路绿化改造工程,全面提升了城乡各主干道路的绿化效果,全区基本形成了绿色通道经纬纵横、星罗棋布的秀美生态画卷。
山青水也绿,旅顺口区开展区内五大主干河流两岸绿化建设,将河堤与公园相结合,连片建设沿河景观带。投资3.5亿元,打造“水上旅顺”的标志性工程龙河综合治理项目,治理总长度达6.69公里,治理流域面积74.2万平方米,新建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河两岸绿化带修建的龙河公园已成为沿岸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在打造青山碧水的同时,旅顺口区执行更加严格的项目准入制度,杜绝污染增量;加强源头治理,依法淘汰“三高一低”劣势企业,坚决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削减污染存量;强化全域生态环境安全屏障管控,维护好来之不易的青山、碧水、蓝天。
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韩家村有一处石灰石矿,从上世纪30年代末就进行开采,2011年之前,这里呈秃山裸岩,粉尘污染异常严重。直接造成周边900余亩良田无法耕种,周围4个村6000亩菜田、果树减产减收。2011年以来,旅顺口区紧紧抓住青山系统工程的契机,全面启动了矿山生态治理工程,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一期工程共计投资3.6亿元,进行矿山生态恢复及场地平整工程,共计栽植乔灌木46.76万株,绿化面积57.7万平方米;2015年,二期工程目前也已启动。青山系统工程有效拓展了该区域的发展空间,现已引进一批高质量的大项目,农业生产环境得到彻底改善,促进了农民增收。多家企业在这里投资建厂,投资规模达到了34.1亿元,为当地解决了1200人的就业问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无独有偶,旅顺口区长城街道赵家村一处垃圾和荒山形成的近千亩山坳,此时此刻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招商引资,一个以牡丹产业为主的示范园区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经过科学规划及回填土建设,30万平一期工程目前已近完工,栽植牡丹和芍药38万株,最大树龄400年。配套绿化面积9.7万平方米,栽植各类苗木13570株,集栽10576平方米,地被652平方米。垃圾山“摇身一变成乐园”――一座起伏有致、设计独特的牡丹主题生态休闲公园即将呈现在世人面前。旅顺口区少了一个污点,即将增添一个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生态公园。
绿色底板 绘就生态新蓝图
在旅顺口,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推动着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近年来,旅顺口区“美丽乡村”建设富有成效。完成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任务,铁山街道郭家村荣获“2016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奖”,水师营街道小南村、铁山街道王家村纳入大连市美丽乡村试点。全区68个村全部完成绿化示范村建设。并涌现出了被誉为“东方白鹳保护地”的“爱鸟村”张家村,以及铁山中心小学、“护鸟志愿者”等一批爱鸟护鸟先进典型,建立了全国首个猛禽等野生鸟类专业救助机构。
旅顺口区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中国大连(旅顺)国际观鸟大赛,今年10月还将举办以“生态旅顺,百鸟乐途”为主题的第三届观鸟大赛。每年4月的“爱鸟周”活动,更已成为全区保护野生鸟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旅顺的一项实际行动和知名品牌。
在旅顺,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正像区委书记衣庆焘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所说的那样,“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当下,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容易,旅顺口区要有质量地发展,让我们的市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大自然的恩赐和以保护为前提的精细有度的开发,使旅顺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有了“天然氧吧”、“旅游城”、“花园城”、“森林城”、“生态城”、“长寿城”、“健康城”等一系列美誉,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亚国际养生岛。
一、相关理论
(一)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最早是由布坎南与斯塔布尔宾于1962年提出的。外部性是指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1]一般而言,外部性具有附带性的特点。其中正外部性是某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附带的好处,具有“不得不赠予”的特征;负外部性是指某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外加的负担,具有“不得不转嫁”的特征。经济主体从事经济行为时所产生的利益,有“可计量利益”与“非计量利益”之分。“可计量利益”是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目标,是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非计量利益”是某经济行为主体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所产生的无法界定和计量的对其他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利益。经济主体根据“可计量利益”来决定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非计量利益”则为外部性。对于理性的经营者来说,在没有建立有效使得“非计量利益”转变为“可计量利益”的生态服务交易市场或提供有效补偿的前提下,将根据“可计量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组织生产,不会自动地将提供最优的像生态服务这种“非计量利益”作为经营目标。[2]生态补偿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如何将“非计量利益”转化为“可计量利益”来补充外部性现象产生的市场失灵问题。
(二)公共物品理论
公共物品是指那种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对其消费加以排他的产品,或者说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产品。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根据公共产品的特性,排他性的使用或者消费的竞争性是区别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两个定义性标准。公共物品可分为纯粹公共物品和非纯公共物品,纯粹公共物品完全满足这两个特性,生态服务的有些功能是属于纯粹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由于不存在价格信号,因而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需要中央政府进行配置;然而非纯公共物品并不严格满足这两个特性,如有些非纯公共物品具有部分非排他性或排他的成本很高,而且在达到某一消费数量后就具有竞争性。生态服务的部分功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但其消费具有地域性或集团性,所以这类公共物品准确的说应该属于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可以在某些范围内按受益者负担的原则制定价格。市场机制、自愿协商机制、合约机制、以及民间自愿机制等在公共物品供给中普遍存在失灵问题,只能由相应的政府机制来替代弥补,而且也只有政府参与才能增进公共福利潜力。
(三)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就是做出某一决策而不做出另一种决策所放弃的利益。社会经济生活中充满了选择,当某种资源具有多种用途时,使用该资源于另一种用途,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用途。这样,使用该种资源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其他用途可能得到最大收益与已选择用途收益之间的差值。因此,要想使行为主体放弃现在用途必须使在另一用途上得到的收益要不小于现在用途的收益。市场经济运行规则要求一切商品的生产和经营要在市场实现等价交换,生产和经营才能维持和发展,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均以赢利为目的。拿生态公益林为例,生态公益林的生态产品是以活立木群落的整体形式发挥作用的,活立木本身是其生态产品的载体。一旦其经营者受经济利益驱动,将林木采伐,其生态效益也就不存在了,森林生态产品也就随之消失。因此要想保证生态产品的供应必须补偿其机会成本即林木采伐的收益。
(四)公平理论及福利经济学
福利的“希克斯-卡尔多”补偿原则:如果资源配置的结果使福利受益者补偿福利受损者后,受益者的福利水平仍可以提高,那么这一配置就是最优配置。在希克斯(Hibbs)和卡尔多(Kaldor)设想的基础上,后来发展为补偿原则论,又称新帕累托标准。新帕累托学派探讨了由于经济变化而处境改善的人(即受益者)能否补偿那些处境恶化的人(即受损者)。如果一个特定的改变使受益者的福利增进很大,以至于在完全地补偿了受损者的福利损失后还有剩余,那么基于新帕累托标准,这一改变就是一个潜在的社会福利改进。[3]利特尔又提出福利的变化应提高收入的分配效率,这样需要建立一个社会福利函数,根据不同个人的地位,给不同个人福利变化以相应的权重。[4]
公平理论起源于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J.S.Adams)等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亚当斯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成绩并取得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公平,比较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所用的比较包括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指一个人投入和收益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的投入和收益的比值相等时,才是公平的;纵向比较是指把自己目前投入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与过去所获得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只有相等时才是公平的。[3]在进行生态补偿时,不仅需要促进社会福利的改进,而且需要适当考虑社会的公平性问题,促进地区间的均衡与协调。
二、生态补偿客体分析
外部性具有外延的可扩散性,内涵的可计量性。外延的可扩散性是指经生态产品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具有分解和放大作用。分解是指自然的吸收与化解作用;放大是指负外部性剂量超出自然净化能力后所产生的加速现象或正外部性在对其他经济主体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传递与累积作用。内涵的可计量性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可以准确计量其限制负外部性所付出的成本和费用或提供正外部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的增加。生态服务供给的机会成本及其产生的外部利益作用方式来看,生态服务外部性同样具有外延的可扩散性与内涵的可计量性。生态服务外部利益本身具有多样性,且相互交叉重叠,并通过传递和累积作用,使其所产生的外部利益难以进行准确计量。相反,提供生态服务所产生的机会成本的增加则可进行较为准确可靠的计算。以此为基础结合劳动价值理论对生态补偿客体的应有利益进行分析,得出补偿量的构成。
生态补偿的客体就是以提供生态效益为服务内容的提供者。补偿则是相对于损失而言的,受限制地区的生态建设对生态服务的提供者有多方面的影响。
第一,提供生态服务有投入成本,由于部分生态服务的使用是非排他性的或非竞争性的,这部分成本不能在市场上交换,在市场上体现不出其自身价值,因为收不回投入成本,而造成生态服务的无偿使用和经营者经济利益的损失。
从生态服务经营者资金流转图1可以看出,生态服务经营者的投入成本,一部分是通过生态产品在市场上交换而收回,另一部分则是以生态服务的区域性消费者和作为全民代表的中央政府支付补偿费的形式回收的。由政治经济学理论可知,企业要维持简单再生产需要在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返回到经营者手中的资金数额要包括生态服务经营者的个别劳动中的c、v和m三大部分,也就是说既要包括用于生态建设的生产资料价值c和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v,又要包括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m。[5]这些部分的补偿必须给予完全补偿,否则就只能使这些有益于全社会的生态建设事业趋向萎缩,进而导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效益的日益恶化。
第二,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造成的机会成本损失,如退耕还林还草等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重建措施的实施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如粮食减产,收入减少等,受益地区应当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因此,生态建设地区的生态服务经营者至少应得到这两部分补偿,即生态建设费用补偿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导致的机会成本损失补偿。
三、补偿主体分析
生态效益补偿的主体就是生态服务的受益者,对于得到生态服务的受益方来讲由于生态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的影响,并不热衷于从市场中购买生态服务,而是多采取搭便车的方式无偿使用生态服务。这样就要求建立相应补偿机制来向享受这部分生态服务的受益者征收生态补偿费用,然而怎样合理的征收补偿费用呢?由于生态补偿涉及面广,需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政府在生态补偿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如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提供补偿资金、加强对生态补偿政策的监督管理等。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生态补偿还需要发挥市场的力量,通过市场的力量来推进生态补偿制度。[6]以物品是否为公共物品作为划分标准,判别和划分不同的受益对象,再结合受益程度对受益者征收相应的补偿费用。
公共产品是指那种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对其消费加以排他的产品,或者说,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产品。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根据公共产品的特性,排他性的使用或者消费的共同性是区别私益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两个定义性标准。[7]公共物品可分为纯粹公共物品和非纯公共物品,纯粹公共物品完全满足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两个特性,生态服务的有些功能是属于纯粹公共物品,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等。纯公共物品由于不存在价格信号,因而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因而需要国家进行配置;然而非纯公共物品并不严格满足这两个特性,如有些非纯公共物品具有部分非排他性或排他的成本很高,而且在达到某一消费数量后就具有竞争性,如水资源的利用等。生态服务的部分功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但其消费具有地域性或集团性,所以这类公共物品准确的说应该属于准公共物品或俱乐部物品。准公共物品可以在某些范围内按受益者负担的原则制定价格。
四、生态服务功能划分
人类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对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的研究。1977年Westman提出了“自然的服务”(nature’sservices)概念及其价值评估问题[8],只是由于地球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绝大部分价值难以准确计量以及缺乏相应的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体系而进展缓慢。1997年Daily及Constanzaetal.的工作,将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研究推向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Constanzaetal.综合了国际上已经出版的用各种不同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研究结果,将全球生物圈分为16个生态系统类型,并将生态系统服务分为17种类型,在世界上最先开展了对全球生物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这是目前最有影响的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结果。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外有关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生态效益的价值理论及评估方法等开始引入国内。然而这种价值衡量结果显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近似于国民生产总值,甚至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因此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补偿标准很不合理。本文用生态价值测算结果作为生态服务受益大小的衡量,这样可以减少对生态价值衡量方法不同产生的争论和疑义,使生态价值作为生态建设费用补偿的工具。
由生态服务功能分类表(表1)中可以看出各种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是不同的,按公共物品属性划分的各类别的生态服务价值比例也有很大差距,由小到大依次为涵养水源(占总价值1.66%)营养固定(占总价值1.98%)固定CO2(占总价值4.73%)有机物利用(占总价值9.60%)释放氧(占总价值17.36%)净化大气(占总价值30.44%)土壤侵蚀(占总价值34.78%)。其中私人物品总价值1.894×1012元/a,占总价值11.58%;准公共物品10.851×1012元/a,占总价值66.32%;纯公共物品总价值3.613×1012元/a,占总价值22.09%。因此,由准公共物品属性而受益的局部地区负担的生态服务功能占主要部分,其次是纯公共物品属性的生态功能,这部分由中央政府作为受益群体的代表来支付补偿。
私人物品价值的实现是要依靠市场的,如果产品不能够进入市场则产品价值是不能够实现,因此如果生态建设者负担相应比例的建设成本,却不能够使产品在市场中得以实现,那么必然造成建设成本弥补不足问题。所以这里将建设成本全部由准公共物品与纯公共物品受益者分担,私人物品作为发展权利让渡给生态建设者(尤其是市场开发水平底的地区)。因此由表1可知,有公共物品属性的服务价值为14.464×1012元/a,其中准公共物品价值占75.02%,即由受益地方分担的比例。纯公共物品价值占24.98%,即由国家分担的比例。
五、补偿模式设想
目前,世界各国生态效益补偿所采用模式主要有公共支付体系,企业或区域之间的自主协议,市场交易体系三种。国内学者张涛(2003)认为,生态价值的研究多数以衡量出生态服务价值的具体数值为目标,试图以此作为生态补偿的标准,补偿生态服务供给者。然而生态服务价值的衡量结果往往与GDP相当,以此来补偿显然不够合理。本文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不同生态服务功能的公共物品属性为划分标准,以各个类型的服务价值为基础,按照单项生态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比例,分担生态建设所产生的各种费用。
1.对于补偿量的核算需要深入细致研究。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不仅需要考虑生产成本、机会成本,还应当考虑经济发展差异、社会发展差异,合理分配所增加的社会福利,共享发展成果。但至少不应低于所能取得的机会成本,如果核算结果偏小,则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受补偿者满意度低,甚至抵触政策实施。[9]
2.需要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对补偿主体的征收方式及对补偿客体的补偿方式进行设计,如何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是关键。
3.对于生态功能的公共物品属性需要合理划分。需要根据不同生态功能的具体影响范围进行具体量化研究,从而合理确定受益对象及受益数量,真正实现受益者支付的原则。
一、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现状
(一)极端干旱和缺水导致绿洲沙漠化
阿拉善大部分地区极端干旱,缺乏地表径流,年均降水量只有40-200毫米,而蒸散量高达655-1459毫米。水资源不足、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与不合理利用导致绿洲面积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整个绿洲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当前,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锁边地区的同定、半同定沙地已有部分活化,突破原有界限而呈互相连接态势。
(二)严重风蚀沙化造成植物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严重的风蚀沙化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使该地区草场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覆盖度降低。贺兰山西坡森林带、北部梭梭林带、额济纳胡杨林带等阿拉善地区三大生态屏障近几十年出现了严重退化。50年代长达800公里、面积达11330平方公里的梭梭林目前仅剩3860余平方公里,减少65.93%:额济纳旗胡杨林面积由5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294平方公里,减少41.2%:草场退化面积达334万公顷以上,占全盟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3.4%:植被覆盖度降低了30%-80%,大面积的草场已无草可食:180余种野生动物(包括国家一、二、三类珍稀动物),或迁栖他乡,或濒临绝迹。
(三)沙尘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
阿拉善地区与我国南疆、河西走廊、北方农牧交错带共同构成四大沙尘源地,而该地区面积最大,影响最为严重。在风力的作用下,乌兰布和沙漠以每年8-10米的速度前移,巴斗吉林沙漠也以每年20米的速度扩展,沙尘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在总体上增强的态势明显。近年来,还出现了沙尘天气开始时间提前、影响范围扩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
二、阿拉善盟生态综合治理成效及存在问题
(一)生态综合治理成效
1 坚持“转移发展”战略,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阿拉善盟在生态综合治理中提出并实施了以“适度收缩、相对集中”为核心的“转移发展战略”,即将生产力要素向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农业向绿洲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将居住在生态重点保护区和生态环境恶化且已失去生存条件的农牧民,搬迁转移到资源相对富集和生存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通过移民搬迁,全盟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退出的草场得到休养生息,植被覆盖度和牧草产量明显提高,草群中优良牧草比例有所增加。草原特有的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明显增强。据测定。植被覆盖度已由过去的1%-8%提高到目前20%-30%。贺兰山荒山荒坡及丘陵植被覆盖度由过去的不足12%提高到31.4%,野生动物数量增加,植被生长繁茂。同时,移民搬迁后,传统的草原畜牧业受到了较大压缩,集约化高效生态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2 重点工程相互促进,治理区域成效显著。阿拉善盟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退牧还草、天然草原保护、牧草种子基地建设等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与生态移民、扶贫工程相互配合,互相促进,使得部分重点治理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通过围栏、禁牧、休牧、飞播、种草、治沙等工程措施,总计完成造林12.9万亩,飞播造林65.52万亩,封育40.52万亩(包括退耕还林工程以封代造5.5万亩),工程区全部实现禁牧,保护治理面积达到118.94万亩,重点治理区林草覆盖率达到35%上,2009年,全盟草原保护建设总规模累计达到6553.05万亩,生态建设面积首次大于沙化土地扩张面积,防沙治沙步入新阶段。
3 生态建设格局科学合理,生态治理后续产业实力提升。在生态建设实践中,阿拉善盟摸索、总结、确立了适合自身实际的“以灌为主,灌乔草相结合;以封为主。封飞造相结合”的治沙技术措施,逐步形成了围栏封育一飞播造林一人工造林“三位一体”的林业生态建设格局,并积极发展壮大生态治理后续产业,生态综合治理效果明显。目前。阿拉善盟人工梭梭林苁蓉接种面积近6万亩,人工接种锁阳面积1.5万亩。天然及人工苁蓉年产135吨,锁阳年产1561.8吨。人工接种技术基本普及,初步形成肉苁蓉、锁阳、甘草种植三大沙草产业,产业化发展初具雏形。全盟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林业产业企业达到5家。森林沙漠旅游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贺兰山、额济纳胡杨林为主的森林旅游,以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为代表的沙漠探险旅游等观光旅游产业,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年接待人数超过50万人次,年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
4 资源保护力度持续稳定,生态建设成果不断巩固。生态资源保护力度持续稳定,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达1960万亩,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451万亩,成灾率控制在6.5%,种苗产地检疫率达100%,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两大林区60年无森林草原火灾的成绩。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贺兰山三期,胡杨林自然保护区一二期工程,国家和自治区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3991万亩。森林公安查处各类森林案件844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10.5万元。同时,各方面防沙治沙,植树造林。绿化国土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各种社会成分踊跃投资、投力进行造林绿化、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活动,先后建起了军民共建林、青年林、金融林、民营个体林、妇联林、中日友好林等义务林地,极大地巩固了阿拉善盟生态建设成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转移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个动员全社会的综合体系、既有社会问题,也涉及到各旗县区、百姓的发展富裕等经济问题。从民生和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迁入区的经济发展和百姓安置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阿拉善盟农业主要集中在黄灌区、井灌区以及额济纳沿河绿洲。该区域曾是移民重点
安置区和移民后产业发展区,但阿拉善全区域的生态环境都比较恶劣,尤其是受水资源限制和调整,井灌区需要逐步压缩面积,限制耗水量。从事种植业的人员也基本饱和,不宜再安置人口。二三产业安置一方面,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只愿接收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工人,不愿接收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低、缺乏生产经验的牧民,而且也解决不了搬迁户的住房、社保等问题:另一方面,牧民过惯了自由的放牧生活,承受强度劳动和严格管束的能力较差,缺少符合企业要求的生产技能,心理压力大,常出现往返现象。实施过程中,“牧民要生存、要发展,政府和社会要生态”,这其中的政策矛盾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协调,自治区西部是我国极端缺水的地区之一,目前水资源利用最多的行业仍然是第一产业,阿拉善农区种植业占用水总量的90%以上。贺兰山西麓及其它井灌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采,已经出现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恶化等问题。黑河9年调水,正义峡下泄水量仍欠账7.79亿立方米。巴彦浩特集中居住了约占全盟40%的人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矛盾日益突出,急需远距离调水解决城市供水。包头、乌海等地的生态建设区大量使用滴灌,“每木必灌”也需要大量的非计划用水维持,一旦国家严格水资源管理,水将成为西部社会、经济、生态的严重制约。
在生态建设上,阿拉善盟每年沙化土地扩张357平方公里,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每年以10-20米的速度扩展前移,已呈联手会师态势,每年有近1亿立方米的流沙倾入黄河,生态建设面临严重考验。防沙治沙任务十分艰巨,治理难度很大。经过长期治理,下一步待治理区域的立地条件远较以往艰苦,由于干旱少雨,使得后续管护费用高。而生态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家重点工程,国家补助投资标准和地区造林费用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从而形成巨大的投资缺口。与此同时,森林、草原火灾、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高发、草原鼠害面积增加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林草资源管护难度加大。
上述问题,无论是移民搬迁还是生态综合治理,仅仅依靠各盟市自身的力量,确实难以完成。
三、西部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搭建“转移发展战略”的平台,实施跨盟市安置
要加快农牧民搬迁转移步伐,需要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城镇经济来夯实“转移发展战略”的基础;同时,针对自治区西部实际,结合生态环境治理,适度开发西部沙漠、岩画、航天、生态、地质、历史、黄河以及民俗等旅游资源,从而拓展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空间,提升城镇化水平,搭建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平台。在转移安置区域上。需要从自治区的高度,破除盟市之间的行政界线,实施跨盟市安置,尤其是考虑整村(嘎查)迁移,既保持村屯居民之间的社会联系,又能够消减对原驻地生态压力。提高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成效。
(二)扩大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建立生态建设补偿机制
自治区西部现有生态恶劣地区,凶自然条件恶劣,草原生态面临崩溃,已不能继续进行传统放牧,凶而必须采取“一退永退”的办法,但退出后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来继续生态建设和对建设的成果进行维护,因此,对阿拉善等地生态极端脆弱地区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是从根本上解决自治区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根本之策。建议借鉴“天保工程”的做法,推动自治区西部生态脆弱区建设“生态特区”。在生态特区内,将生态建设作为区域的主要生产活动,将留在当地的劳动力转换身份,使之成为生态工人,通过生态建没和保护活动获得收入。同时,将国家生态效益补偿扩大到草原、荒漠区的生态维护。
(三)建立水资源约束制度,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组织专门力量,设置专项工程,尽快摸清西部生态脆弱区地下水资源动态状况,对地下水资源赋存储量、补给量、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水资源与产业开发的相互关系进行一次全面调查评价,在科学调查分析和综合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规划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将水资源利用评估作为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产业发展、城市规划、项目实施环境评估并列,并纳入水资源利用管理体系之中。鼓励实施生态综合治理节水措施,提高节水植被在绿化、生态建设中的利用水平,逐步消除生态建设对水资源的过度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