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时间:2023-06-25 16:23: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第1篇

一、全民音乐的普及性

在俄罗斯,音乐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及文字一样,成为俄罗斯人民丰富思想和精神的手段,音乐艺术尤为得到广大人民的重视和喜爱。人们愈加认识到音乐艺术不仅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变得更加高尚,而且也会对人们的创造能力及态度等方面带来有益的影响,从而使工作效率更高,劳动效果更佳。前苏联时期,列宁在同克拉拉·切特金的谈话中,就明确指出:“艺术属于人民,它应该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之中,它应该成为这些群众熟悉并喜爱的东西,它应该统一这些群众的感受、思想和意志,并提高它们,它应该激起他们成为艺术家的愿望,并发展它们。”“为了使艺术靠近人民并使人民靠近艺术,我们应该首先提高教育和文化水平”。①这些主张至今仍然是俄罗斯在文化艺术教育领域中的指导思想、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二、众多的演出场所及博物馆

俄罗斯现有15万左右的俱乐部及博物馆,300多个剧院,其中包括80所音乐厅和180所儿童剧院,并逐年加大用于文化和艺术发展方面的投资比例。在莫斯科有50多个剧院,它们主要集中在地铁环线以内,大部分在红场附近。这些剧院专业化程度很高,譬如:国家大剧院、克里姆林宫剧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剧院等专门上演歌剧和舞剧;话剧剧院中有最著名的国家小剧院和莫斯科模范艺术剧院等,在这里专门演出新剧目;还有专门为孩子提供观看音乐会和音乐剧的剧院,如莫斯科国家儿童剧院,奥布拉兹佐夫中央木偶剧院等。在音乐会中有专门的音乐讲解员,常常是古典歌剧、舞剧及著名音乐家音乐会,其他剧院每周也都安排专场,就连国家大剧院也不例外。门票只是象征性的或免费的,这种形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一方面体现了观众群体的培养以及对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俄罗斯丰富的音乐文化生活,特别是青少年的校外音乐活动开展的普及程度和水平。

上演交响乐、室内乐与合唱的专门场所,是著名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演奏大厅、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厅、柴可夫斯基音乐厅和国家工会大厦音乐厅等,在这些场所中,不仅上演俄罗斯传统歌舞剧目,而且还上演外国经典剧目。来到莫斯科,你时刻可以欣赏到舞剧《天鹅湖》、歌剧《奥涅金》等著名剧目。塔甘剧院则以演出喜剧和现代剧闻名于俄罗斯,此外还有讽刺剧院,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所专门上演讽刺剧目的剧院。

莫斯科演出活动频繁,宣传广泛,在公路两侧的路牌上、地铁站四周的墙壁上、公共汽车的车厢外壳上,到处可见醒目的演出广告,而不是商业广告。在这里甚至还免费送杂志、报纸、剧院节目单,登载着一周、半月、一个月的各个著名音乐场所的演出预告。有的预告标以五颗星、双五星,星的多少表明剧目可观赏的价值性。观众可以随时购买门票或领取免费门票,对于学生、老人、军人观看的门票最多在20—100卢布之间,折合人民币5—30元左右。从演出的场所、剧目、门票等等可以看出,在俄罗斯各种高雅音乐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它们也向收入微薄的普通百姓敞开大门。

三、音乐的普及推动全民文化意识

去教堂做祷告,到剧院听音乐,看歌剧和舞剧,参观博物馆,在图书馆读书等几乎构成了莫斯科大部分人的休闲生活。其中教堂和剧院都与音乐密切相关。教堂唱诗班通常是四声部的无伴奏合唱,他们都是自发组织在一起,当你进入教堂里,歌声与牧师诵经融合一体,唱的和听的都沉迷其中,倍感心灵受到洗涤。教会音乐为俄罗斯的合唱艺术起到十分重要的传承作用,使得俄罗斯在世界合唱史上具有深厚的艺术传统,加上国家实施普及儿童声乐合唱教育,在莫斯科各处教堂都能听到美妙的无伴奏合唱。由此可见,合唱是最普及和最主要的活动形式。

欣赏音乐是莫斯科人业余文化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平日,在街头,在地铁、地下通口,也都能听到许多民间艺人和年轻流浪艺人的精彩表演。人们常常被音乐所吸引,聚集在一起静观聆听。去音乐厅听音乐会对莫斯科人来说就像过隆重的节日,他们会穿上盛装,预先买上鲜花,送给他们认为表演出色的演员(这是他们的传统)。音乐会铃声响起观众就座,如果迟到,人们会自觉地候场于门外,直到乐曲告一段落时悄然入席。交响音乐会乐章之间短暂的间隙起着承接作用时,指挥、演员、观众都沉浸在乐曲情绪之中,不应有任何动静破坏此时的气氛,当然不应鼓掌,这一点莫斯科观众非常清楚,他们的音乐素质不由得使人赞叹。音乐会结束,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通常听众会持续不断地鼓掌,指挥和演员一次次地谢幕直至加演曲目。在这里你会感到观众的热情给予指挥和演员极大的鼓舞,你会觉得从事音乐职业是无比的荣耀和幸福。

四、独特的音乐教育模式

俄罗斯是教育大国,其音乐教育自成体系,别具特色。近现代的音乐教育体系初始于19世纪初亚历山大一世时期的“学校改革”。但那时音乐不作为必修课,只是在宗教中由于唱赞美诗的需要,学生才受到一些音乐教育,不是在明确的音乐教育目标下进行的。到了19世纪下半期,鲁宾斯坦兄弟、柴可夫斯基等一大批音乐家们的音乐创作以及音乐社会活动,以他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以及音乐教育思想,对历来的俄罗斯音乐教育及音乐教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十月革命胜利后由国家制定了新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和统一培养的规格。至今在俄罗斯的音乐教育领域还是以卡巴列夫斯基教学思想为指导,并吸收国外先进教学法。音乐教育是一种美育教育的形式,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通过这种教育形式和活动获得感觉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按照美的规律生活和学习,从而使人变得更完善和谐。“在俄罗斯,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观点深入人心,这是笔者在俄罗斯的语言老师告诉笔者的,她从小在柴可夫斯基音乐附中学弹钢琴和小提琴,但她并没有从事音乐这门职业,但她对音乐专业的娴熟和对世界音乐家的了解,绝不亚于一位职业音乐工作者。由此可见,俄罗斯国民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

俄罗斯的国民音乐教育内容标准,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①读谱记谱;②演唱或演奏各种曲目,独唱或独奏与他人合作;③能够进行即兴音乐创作,并在具体范围内作曲并改编乐曲;④对音乐和音乐表演进行听赏,评价并描述;⑤理解音乐与历史文化的关系;⑥理解音乐和其他人文艺术与人文艺术以外的学科之间的关系。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是通过音乐课的形式广泛、综合地体现出来的。

在俄罗斯普通学校与音乐学校的音乐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它们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普通学校的音乐课同我国的普通义务教育的音乐课一样,属常规课程。孩子在学校免费接受音乐教育,学习内容以唱和听为主,主要目的在于陶冶情操,增加对音乐的兴趣,扩大情感视野。

音乐学校就是课外的,在政府监控下进行统一的专业训练,在课程设置、教材、学费上都是统一的。在这里,专业师资队伍绝对保证教学质量,学费每月100卢布左右,相当于人民币30-40元,能够使普通家庭的孩子都能入学。学音乐的孩子众多,乐器便宜,一架二手钢琴,只要1000卢布左右就可以购买。这在我国是无法想象的。在普通学校与音乐学校互补教育的配合与作用下,俄罗斯建立了金字塔式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

1.学前音乐教育:1953年由俄罗斯特鲁金娜主编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法》中第一章第一节中明确指出:“艺术在幼儿全面发展中具有重大的作用,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以及表现在这些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可以帮助幼儿发展想象力,加深幼儿对现实的观念,尤其有助于幼儿的情感教育,艺术形象给幼儿的影响之大,远在说教之上。”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才能是学前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注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音乐教育、智力教育、体育教育和审美教育,促使幼儿全面地得到发展。

2.普通音乐教育: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和基地。因此,学校教育也是音乐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和基地。美育培养包括音乐教育的实施通过美育课体系(包括文学、音乐、造型艺术、高年级世界艺术文化选修课)以及不同形式的课外艺术活动来实现,在这里有配套齐全的统一课本,音响、谱例、教参、教学挂图。这套于20世纪70年代末建立的音乐体系凝聚着当时一大批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的心血。

3.校外音乐学校教育:这是课堂音乐教育的继续、延伸和补充,是完整音乐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和形式。校外音乐教育是音乐爱好者在这里自愿接受收费教育。学制7年,开设的音乐基础课程有器乐演奏、识谱、视练、乐理、合唱、合奏等。音乐学校是发掘儿童音乐天赋的最主要场所。

4.中等音乐学校教育:学生基本上都是从音乐学校毕业的。学制4年,主要培养中等熟练程度的音乐职业工作者。如乐队演奏员、合唱队员、音乐理论工作者及音乐学校教师等。

5.音乐学院、音乐师范、艺术学校教育:学制5年,主要培养作曲家、演奏家、演唱家以及交响乐队、歌剧团、合唱团的演员和指挥等,才华出众的毕业生还可以在这里的研究生班继续深造。

普通学校培养出具有良好音乐感受能力的听众,其中兴趣浓厚的孩子成为音乐学校的学生,音乐学校的优秀学生成为音乐中专学校的就读者,而音乐学院则是他们当中佼佼者的归宿,音乐家就是在这里产生的。俄罗斯独具特色的音乐教育模式,是培养音乐爱好者和音乐家的坚实基础。

五、俄罗斯音乐教育存在的现状

1.学前教育困难重重

俄罗斯普通义务教育是从小学一年级至中学十一年级,都由国家投资管理。幼儿园也被纳入国家教育系统,由国家投资与管理,孩子入校享受免费的教育,包括一日三餐也是国家分担。由于近十年来政府对学校教育拨款不足,导致学前教育机构设计陈旧,教育工作者的工资偏低,经常向家收办学费用,无法实行国家规定的免费教育。对于学前音乐教育的实施及培养达不到应有的标准。

2.人才流失,教学、科研人员老年化

尽管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整体复苏,对教育的投资也逐渐增长,近几年来教师工资增长了32倍,但平均工资仅相当于企业人员的51%。记得在2001年留俄之前,笔者曾在某报纸上看到关于列宾美院教师待遇问题的文章,上面提到教授的平均工资不足100美元,讲师工资不足50美元,当时笔者也难以置信。到俄罗斯后才了解到果真如此,音乐学校职业教师的收入比普通学校教师的工资还低,工资还不到2000卢布,其处境更是艰难。因此,青年教师改行、兼职是十分普通的现象,青年音乐人才逐步流失,教师队伍处于老年化。这种情况还将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3.古典音乐文化在国民中的地位

在现代科技、社会生活及思想观念带来巨变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消极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俄罗斯音乐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表现为:庸俗的、嘈杂的、不美的和趣味低下的作品以及情绪消极的作品都出现了,有人借助于摇滚乐歪曲巴赫、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西方和俄罗斯经典作曲家的作品,摇滚乐充斥着人们的音乐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思想观念上的混乱。俄罗斯在前苏联解体后的经济崩溃,加之开放后欧美经济文化的逐步渗透,对俄罗斯人特别是青年一代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年轻人接受了来自欧美的文化,本国的媒体很少宣传和播放自己本民族的传统音乐,而到处是摇滚乐、TaTu女子地狱天使组合等,魔音传脑式地反复念同一句歌词,偶尔传出萨克斯风式的扭曲音符,使整个歌坛靡于迷灯悬疑之中。虽然也有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的播放,但是在国家文化台不是热点时间播放,听众覆盖面小。这样古典音乐与民间音乐只有中老年人欣赏和唱,年轻人除了从事此专业的极少音乐人,其他人不唱不欣赏,这种情况也是全球性的问题。

总之,音乐教育是关系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事业,俄罗斯独特的音乐教育机制是国民音乐素质普遍很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把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看成是大环境,那么音乐学校则可以认为是小环境。大小环境是相辅相成、彼此影响的。从每一堂课和每个教学环境的营造到相关教育制度的制定,再到整个社会的音乐市场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形成高水平的音乐市场与高素质的观众相互需要的环境,正是这种环境成就了音乐教育繁荣和普及的土壤。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化是培养道德文明的重要条件之一,美妙的音乐、旋律和音响是人们道德和智慧培养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形成美好心灵和纯洁精神的来源。”②

注释:

第2篇

[关键词]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问题改革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与专业音乐教育相对应的音乐教育方式。它不以掌握专业音乐艺术技能为目的,培养的不是音乐艺术的从业者,而是音乐艺术的高水平受众:它重视学生音乐素养、音乐理念和音乐品味的陶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性、普及型的音乐理论、音乐历史、音乐鉴赏的教育:其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提高未来社会劳动力的素质与能力,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高校对公共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据2005年对全国48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全国还有很多高校并未开设此类课程,在已开设的高校中选修音乐的大学生人数还不到总人数的两成。”可见有些高校决策层对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轻视公共音乐教育。有的院校至今还未设立公共音乐教育领导机构或管理机构,有的虽然设立了但是挂靠在别的部门下,没有自。甚至形同虚设,致使公共音乐教育的领导机构、管理队伍不健全,公共音乐教育难于落到实处。有的高校虽然设立了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但“并不是根据学生的程度和需求开设的,而是根据学校师资的条件所开设的课程,”“许多的音乐选修课是由音乐学院(系)的专业教师兼职代课。”究其原因,还是观念上认为专业音乐教育与公共音乐教育区别不大,甚至认为公共音乐教育只是专业音乐教育的附属物。因此,忽略了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经常重此轻彼,并不能保证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音乐教育的正常开展与教学研究。除此之外,还有些高校把办艺术“校团”的出发点局限于为本校争奖项和荣誉,挤占本应用于面对全体学生的公共音乐教育的师资、场地、设备和经费,颠倒了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以社团活动来代替公共音乐课程。

2、公共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界定不清楚

面向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化音乐教育和面向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公共音乐教育,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两者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要求等方面都不同。然而,我国目前的公共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法教材等方面缺乏专门化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仍然存有专业化音乐教育的色彩和倾向。

3、大学生对公共音乐教育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

据2006年对大连5所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27.5%的学生选学音乐课是为了补习中学阶段所扔掉的课程:有49.5%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还有23%的学生想学习一些音乐知识,用以方便以后工作,迎合社会潮流,应付各种场合的需要。”该调查同时显示,“学生普遍存在重实践课程,轻理论课程:重声乐课程,轻器乐课程:重流行歌曲演唱,轻声乐基本训练等现象。高校学生对音乐素质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讲存在偏差。”导致的结果是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没办法真正得到提高。

二、改革方案

1、更新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理念,充分认识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作用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音乐为媒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形象性、愉悦性、感染力都将大大改善思想道德教育抽象说教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学生将了解作曲家的生平、时代背景,理解多种题材、体裁、风格与形式,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演唱演奏技巧,还会接触到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群体及地区、民族,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地理、民族学、人类学及其他艺术等领域。这些知识将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大学生认识世界多元化,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与热爱,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进而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开发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陶养其心智,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2、完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政策法规与机构建设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政策法规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完善机构建设的参照和有力保证。它使高校教育管理部门的意图,通过教育法令和规章得以全面实施,让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进程有法可依。按章办事。

其次,学校应当设有一位校级领导主管学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工作,设置专人管理、有固定的经费投入、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公共音乐教育管理机构,并制订相应的管理目标。管理机构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负责人制订每年的活动计划。保证公共音乐教育课堂的各项实践活动常年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明确教育评估内容,采用网上评教、同行互评、专家督导组评价等多种方法综合评定。

第3篇

一、音乐教育的跨文化对话

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作为跨文化对话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便成为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主流。对话是理解的过程,只有通过对话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他人。由于世界经济、军事等方面发展的差异,音乐教育对话的不平等时有发生。《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从音乐的现代性、哲学等方面对这种对话不平等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作者运用了后现代哲学、后现代心理学、后现代人类学、后现代教育学理论对其进行反思和批判,并运用了反思人类学研究的文化并置的方法对其表述。在该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及中国音乐教育与西方音乐教育的跨文化并置,这种并置使得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中西方音乐体制的异同,从而反思和建构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这可以说是该书的理论框架。

音乐教育的研究离不开对哲学发展的考察。哲学是文化思想的核心,并以此构成不同音乐文化思想核心的共相基础。在该书中可以看到作者运用哲学的思维、方法、概念来把中国的音乐教育投放到世界的视野中来分析。譬如对中国音乐教育深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的哲学分析,“今天的中国音乐教育之所以将乐理和四大件作为音乐学习的基础,关键在于认为这是科学的体系,因此,也是音乐学习的科学基础。正如笛卡尔把‘形而上学’(认识论和本体论)比作树根,把‘物理学’(自然科学)比作树干,西方音乐体系的基础在于它的音乐的形而上学或形式逻辑方法和声音物理学的理论,使它获得了‘音乐科学体制’的地位。正是这种音乐科学的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或价值无涉的认识,使西方音乐体系有正当理由成为我们音乐学习的基础,也使我们的音乐学习目的变为工具论目的的学习,即为音乐技术专业而学习,从根本上丧失了对音乐学习的文化目的和意义的思考。”①

后现代文化所强调的差异性、多样性等为音乐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该书从这一角度出发来批判以阿德勒的音乐学体系基础的音乐教育。认为其体系音乐学的各条概念是西方音乐实践的理论规范,以此理论为基础的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产生了两方面的负面影响,即“现代性压迫下的音乐教育的问题;音乐教育中的文化中心与文化边缘的问题”。②而这些负面影响也彰显了音乐教育的不平等对话的事实。因此,“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音乐教育学将开始它的学科转型,从单一文化和单一学科的音乐教育学转向多元文化和多学科的教育学”。③

二、音乐教育研究的“视界融合”

“视界融合”是哲学解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可以说是中国音乐教育和世界音乐教育“视界融合”的产物。正如作者所言:“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研究的出现,使我们对音乐教育的审视增加了国际学术方面的一个新视角,它将与我们中国音乐教育的视角发生‘视界融合’,使我们对音乐教育有一种全新的思考,并获得音乐教育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广阔联系的视野”。④

该书用后现代科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的视界来诠释与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的对话融合,以此探讨音乐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如音乐教育中的西方中心论、技术理性、审美性、科学性、普遍性、客观性、价值无涉性等。而这些问题也是当今音乐教育学研究的世界性问题,并遭到了国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和音乐人类学家的批判,如美国的雷默、内特尔,加拿大的沃克、埃里奥特,英国的布莱金等。该书详尽地阐释了这些人物的音乐教育思想,并通过这些“视界融合”来理解国际音乐教育及中国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说现代性压迫下的音乐教育存在许多问题,那么,如何来认识和克服这些问题呢?这对中国的音乐教育有何启示呢?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在吸收后现代音乐人类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教育学的基础上,运用文化并置的方法分析了“作为文化理解的音乐教育”的思想。譬如,雷默对以演奏演唱为主的音乐教育的颠覆;罗伯特・沃克的全文化的音乐教学法;布莱金对非洲音乐文化价值的探讨以及音乐生物学的研究;克莱南的交叉文化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学的阐释,埃里奥特对现代性的审美音乐教育的批评。这些“视界”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中注重技术培养以及音乐教育中的“西方中心论”同样具有解构的作用。解构不是完全彻底的否定,而是一种反思和批判,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视界融合”。

三、中国音乐教育学科的范式重建

所谓范式就是“一定科学时期指导科学研究的某种理论构架和概念体系,是各种具体研究共同遵循的基本理论与出发点。”⑤重新提问是范式重建的主要途径,即“从根本上改变先前的范式,设计另一种认识对象的理论框架,由此开辟一个迄今未被发现或久遭忽略的领域。它不一定是未知的领域,它可能来源于一种新的观察视角,通过这一视角来研究那些人们可能早已知晓但从未重视的领域。”⑥20世纪70年代,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站在这个全球性的教育范式转换的立场上,以重新提问的方式,从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课程论、音乐学科及音乐教学方法来重构中国的音乐教育学科范式。即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转向“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从“音乐学科教育学”转向“音乐现象学教育学”;从“音乐教学的物理学范式”转向“音乐教学的生物学范式”。作者在埃里奥特对审美音乐教育的批判,加达默尔对审美意识的批判,周宪对审美现代性的批判的视界融合中,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进行了反思,认为其哲学基础是“普遍主义、反历史主义、反哲学语言学转向”。⑦并提出了“文化理解”的音乐教育的哲学建构,即从“音乐文化传承与音乐文化身份;音乐文化理解与视界融合;音乐文化重组与概念重建”⑧这三个方面来考虑,这种音乐教育的哲学建构是对西方认识论哲学主导下的音乐教育研究的一种解构。

该书对音乐课程的理解范式和开发范式作了详尽的论述,指出:“作为音乐课程理解范式的哲学基础是解释学、想象学以及音乐人类学,而课程开发范式的哲学基础则是自然科学主客观认识论,音乐课程的理解范式是以‘文化理解兴趣’为基础,它更关心他者是如何看待和理解音乐的,‘技术兴趣’的理解只是文化中的一部分”。⑨由此可见,音乐课程的理解范式也体现了“作为文化理解的音乐教育”的精神理念。

限于篇幅,本文仅从以上三点简单概括地归纳了对管建华教授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一书的粗浅认识。笔者以为,该书是一本紧跟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及时深刻地反思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著作。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证严谨而又深入浅出,富含鲜明独创的诸多学术观点和论述。该书为中国的音乐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①②③④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5-126页,198-204页,204页,5页,212页

⑤⑥金元浦《接受反应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7页,30页

第4篇

西安市民在社区音乐教育中所表现出的社区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社区音乐教育中的社区概念、认识相对狭隘。通过笔者调查问卷发现,35%的群众认为,社区音乐教育中社区的概念是以一个小区为单位,所以其只能发生在社区内,而社区外则不能称之为社区音乐,或社区音乐教育。但实际上,社区音乐教育中的“社区”却是一个相对较广的概念。现欧美许多社区音乐教育专家认为,很多需要社区音乐,并将自己的需要付诸实践的群众本身,便可建立一个属于他们所独立的“社区”。比如,学者阿尔奎斯特认为,一个由群众组织的唱诗班便可以称之为一个音乐社区(Ahlquist,Karen,ed.Chorus and Community.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04.);学者夏普认为,一次基于节日庆典或嘉年华的音乐一社会性活动也可以称之为一个周期性的音乐社区(Sharpe.Festivals and social change:intersections of pleasure and politics at a commu-nity music festival.Leisure Sciences.2008.);李·哈金斯认为,一个乐团或者一个群众组织的音乐集体,就可以称之为一个社区(Higgins.The community in community music:hos-pitality-friendship,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duction,Community Music Acitvity commission conference.2006.)。当然,笔者需要强调的是:社区音乐教育本身的发生地,也不仅仅是在社区内,可以说,将一个社区成员联系在一起并进行社区音乐相关实践活动的场地,都应隶属于社区音乐教育之“社区”的范畴之内。对此,学者安迪·拉格里姆斯认为,社区音乐的发生地完全不应该受到限制,而应覆盖城市可供发生的更多地方(Andy Lagrimas.Defining and Exploring Commu-nity Music.IQ,2009(7).)。依此,笔者认为:扩大西安市民对社区音乐教育中社区的认知以及音乐活动发生地的认识是势在必行的。

西安市民在社区音乐教育中所表现出的音乐性问题主要表现为:社区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元素仅仅是指正在发声的音乐——比如伴奏音乐,器乐合奏等。笔者调查发现:有大约45%的受访对象认为,社区音乐中的音乐仅仅是他们正进行的歌唱或舞蹈伴奏。但实际上,社区音乐中的音乐元素却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音乐演绎,也包括音乐教授、音乐言论等多种不同的形式。李·哈金斯在论述社区音乐中的音乐时,曾分析道,其“不仅仅是社区中的音乐,另外还可能是更多的音乐一所有关于主张音乐的行为都可划归在内。”(Andy Lagrimas.Defining and Exploring Community Music.IQ,2009(7).)由此可以看出,社区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元素应包括:音乐言谈、音乐讲座、音乐表演、音乐伴奏等多个不同的方面。

西安市民在社区音乐教育中所表现出的教育性问题主要为:对社区音乐中教育与活动的关系认识不清。在笔者所采访的相关人群中(以老年人为主,另包括少量中年人),其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社区音乐教育”究竟是什么,而只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是“社区音乐活动”。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社区音乐教育在中国时日尚短。不论是英国学者李·金斯对社区音乐教育中文增刊的选录,或者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筹建的“社区音乐教学学术委员会(后改名为社区音乐教育中心)”,都发生在近五年之内,而较国外成熟的社区音乐教育相比,差距较大,所以市民认识不清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第二,中文本身翻译问题。几乎在引入“社区音乐教育”这一概念时,我们便面临着这一概念经翻译后所出现的认识问题。比如,我们在引入这一概念时,将国际组织CMA翻译为社区音乐教育委员会,但这一组织中的“A”实际并非“教育”之意,而是英文单词“Actvity”的缩写,所以,这一单词实际并非“教育”,而是“活动”之意。由此,笔者发现:国内学者在谈到“Community Music Acivity”时,几乎都将其翻译为“社区音乐教育”。比如在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期间,有学者将“Harmonizing the Diversity that is Community Music Actvi-ty”翻译为“社区音乐教育创造和谐之声”。而经笔者查证发现,国外在谈及社区音乐问题时,几乎很少使用真正的社区音乐教育,即“Community Musical Eduction(笔者注:按单词翻译为社区音乐教育)”或之类的单词,其基本使用“Community Music(社区音乐)”或者“Community Musica Activity(社区音乐活动)”,而只在谈到其目的时,多次提及“终身教育”。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学者在翻译“Community Music Actvity”时因忽略了其“活动”的直观意义,而造成部分群众对这一概念的陌生。第三,在开展社区音乐的相关实践活动时,我国现存在重“活动”而轻“教育”的倾向。经笔者对西安市社区音乐所掌握的资料看(人员构成、地域特色等方面),不管是其具有地域特色的秦腔、碗碗腔表演,还是歌咏或歌伴舞等形式,大多数是自律性的,人员流动亦相对较大,所以教育性相对较为薄弱。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之后,笔者必须强调两点:第一,社区音乐教育本身在中文翻译方面的确存在一定问题,这给我们阐释这一概念显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第二,就中文语境下的社区音乐教育而言,笔者认为,活动应是其具体形式,而教育则是其目的。李·哈金斯在阐释社区音乐这一概念时,便认为它是一种“介于音乐领导者与音乐参与者的一种音乐实践形式”(Lee munity music: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c.2012.),从中可以看出,活动应是社区音乐必要的实践模式,而所谓教育——第一体现在音乐领导者对音乐参与者的音乐传授上,第二体现在整个实践形式的目的。许多社区音乐教育的研究者对“终生教育”反复提及,亦是处于强调社区音乐活动的目的这一点上,这是应该加以肯定的。

以上笔者通过采访、调查西安市民所暴露出的几个主要问题——社区音乐教育中社区、音乐认识狭隘以及教育缺失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现西安市民对社区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在整体认知上存在问题,另外亦因认知缺失而导致其所参与的社区音乐相关实践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其主要可归结为:一、因社区认识不足而导致场地受限、社区与社区沟通性不强,没有形成资源的互补;二、因音乐性认识不强导致社区内音乐活动受限,相关音乐培训、或社区音乐学校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三、因教育这一目的性认识不足,而导致社区音乐及其相关活动不能更好的体现地域文化内涵。因此,在试图重构、拓宽现理论基点后,改进实践模式同样势在必行。

李·哈金斯在论及如何理解社区音乐教育时,阐释了五个重要的因素,即群众,参与,地点,环境以及差异性(Andy La-grimas.Defining and Exploring Community Music.IQ,2009(7).)。而笔者认为,在将其主体对象,即“群众”搁置,则可以进一步启迪我们如何建构正确的社区音乐教育实践方式。其中,“参与”是主体的主动意愿,它将影响社区音乐教育的效果,其具体表现在“教育”这一环节;地点与环境主要表现在“社区”问题上;差异性则可以说贯穿社区、音乐、教育三个方面。借鉴这一整体思路,并结合上文所提及的,相关实践问题,笔者认为,西安社区音乐教育在发展规划方面应改进以下三个方面:

一、扩大社区认识,加强社区联系,结合社区优势

具体实施办法为:一是在突破“社区”的认知壁垒后,各个社区音乐的负责人应通过具体的“社区音乐”讲解减轻社区参与成员对“社区音乐教育”的认识局限,理解开展更广泛社区音乐活动的可能性。二是通过场地扩展、社区与社区音乐活动交流等形式,加强各区片社区音乐教育的有效融合,这样既能减轻社区音乐教育在现西安市各个社区相对零散的问题,又能通过社区成员更大范围的相互交流,实现活动的共同开展,以及筹办社区区域结合的社区舞台表演的可能;三是结合社区优势,主要是通过各社区的有效交流,提升负责人的组织与音乐实践能力、参与者的热情与积极性,并能通过社区的结合,扬长避短,拓宽社区音乐表演的范围。而从政府的角度看,则可以在场地扩展、社区音乐活动的筹办与组织、社区音乐讲座、社区音乐区片总结中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帮助。场地的扩展、监督与落实应是政府对社区音乐活动进行有效组织的前提条件,通过合理安排各场地资源所举行的社区音乐活动,政府便能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同时,有效提升城市的文化积淀与内涵。另外,笔者认为,政府在合理规划各场地资源时,应考虑本地区社区成员的年龄、周边设施情况、社区文化特色等几个主要方面,依此,通过了解受众群体的具体需要、场地情况以及深层的音乐文化内涵,突出每一个社区的特色。而社区音乐联合开展后的活动组织与筹划,则既需要政府与各社区负责人与成员沟通,研究音乐热点,又需要通过合理的筹划、组织,发挥每一个社区的优势。

二、扩展音乐认知、拓宽音乐类型、提高音乐素养

笔者认为,在现阶段西安市社区音乐教育的音乐性问题上,扩展音乐认知应是亟待加强的。学者史蒂芬曾在论及社区音乐中的音乐时说,让所有参与者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甚至分享彼此的错误、激发灵感都是应所必须的(Stevens.Search and Retlect:A Music Workshop munity Music Ltd.1985.)。在此,我们可以看出:让参与群众充分了解音乐的乐趣并相互分享将会成为其音乐认知的动力。而在建立多角度的音乐认知后,亦必然会拓宽群众已知的音乐类型。比如,学者维布伦在谈及社区音乐教育的类型问题上,便鼓励社区音乐应该是“成百上千种不同音乐类型的混合”(Veblen.The many ways of community music.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ty Music.2004.vol.1 No.1.)。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仅仅可以丰富社区音乐教育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在社区内建立不同的音乐类型,吸引更多的、不同音乐审美需要的社区成员加入进来。而提高音乐素养,则应是一个更为漫长的过程,但这其中包括社区负责人及时调整每次活动的侧重,有效引领各社区成员完成活动,进而扩展知识面。

三、扩大社会资源、充分引进人才,提高教育质量

很多学者与专家将社区音乐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差异性归结为是否属于音乐学院以及各专业院校的教学管辖,但笔者应指出的是:社区音乐教育虽没有专业音乐院校的专业性,但亦不代表前者不需要专业性的辅助。而在实现社区音乐教育“终生教育”这一要求下,社区音乐教育应有效地扩大社会资源——音乐培训机构、文化馆、音乐厅的有效利用。例如,通过与音乐培训机构在社区中的联合,可以举办更多的社区性展演,而通过与音乐厅的市民公益音乐会、音乐会前讲座、交响乐团进社区等活动,有效地普及本社区成员的音乐认知。另外,笔者必须强调的是,社区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院校的重要关系体现在:可以通过引入专业音乐院校的人才,极大地丰富社区音乐活动的质量、活动的有效性以及教育程度的显著提高。学者库普曼曾在总结社区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院校的关系时,强调音乐学院的专业人才应通过筹备符合社区音乐教育环境的培训方案,实现社区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Koop-man,Constantijn,Community music as music education:on the educational potential of community music.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2007,25:2.)。在此,笔者进一步认为:专业人才的涌入不仅仅在教育这一环节,更应广泛参与群众的社区音乐活动,及时找到不足与漏洞,以改进社区音乐活动,加强社区音乐教育的专业化、有序化。另外,专业人才亦可以通过创造、改进本社区的音乐以进一步丰富社区音乐教育的相关内容。

通过以上三个从认识到实践层面的加强,笔者认为,其可对市民的素质产生以下几点积极的影响:

一是通过人才的不断加入,增强市民的音乐素质,提升其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从而将对其综合素质提高带来助益。

二是通过活动讲座的开展,为群众建立正确的、健康的音乐观念与音乐实践能力。

三是通过音乐类型的不断涌入,为市民欣赏更多通俗音乐、严肃音乐提供帮助,以提升市民与音乐厅、文化馆等机构的交流。

四是为实现市民终身教育的目的提供帮助。

五是通过各种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市民加深对本地区、本社区的认识,以及他们的地域内涵、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与活力。

第5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 情感化 回归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中出现令人担忧的种种问题,诸如只注重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历史、思辨)而忽视审美体验只习惯于把其他课程的教育目标简单地移植为音乐课程的目标,而忽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

    一、音乐教育的情感性首先体现在教育者对音乐情感的正确认识上,这是实施情感性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但音乐内在的情感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而音乐情感的形式表现必须以音乐知识的掌握、技术的训练为基础。问题在于,许多教育者过分崇尚技术,错误地把技术的训练放在首位,不了解情感机制参与教育的全过程,甚至否定了音乐的情感意义的存在,使音乐课堂变成了技术训练场,忽略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主动体验。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对音乐本质的模糊认识,进而将情感因素排除在音乐之外。那么音乐情感是否存在?这是传统的音乐情感论美学与自律论美学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二者各执己见,无法达到妥协。对此,着名现象学哲学家罗曼·茵伽尔登(Roman Indergarden)提出独到见解,他中肯地指出音乐自律论者之所以否认了音乐情感意义的存在,是由于将“声音的”和“音乐的”这两个概念相混淆,把非声音因素的“情感品格”。当作非音乐成分来对待,因而拒绝承认它在音乐作品中的审美价值。茵伽尔登认为情感品格是“在音乐作品声音构成物自身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其非独立的因素”。即它在音乐作品本体构成中以非声音因素而存在,是属于音乐作品自身的一种特性,说它是什么音乐之外的东西,显然不能成立。

    从上可见,音乐的情感正是一种蕴含于音乐之中,而又由音乐表现出来的艺术化的情感。如果教育者脱离音乐情感而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这样从表面上看来可能会有一些成绩,但事实上却可能使学生对音乐生来具有的敏感和乐趣削弱,甚至磨灭。这种缺失情感的音乐学习和教育,实际上根本违背了音乐作为人类艺术的本性,与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

    二、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的自然发生

    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疏通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三者之间达到了情感的相通与交流,得以互相对话。音乐情感体验,即音乐的欣赏者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交流,获得对音乐的情感认知,既包括欣赏者对作品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等的直觉体验,还包括对作品情感内蕴的理解。欣赏者对音乐情感意义的把握,需要在主客体的“视界融合”中去把握。其作用原理和特征是音响给人一种渗透力和张力,节奏与人内在心理节奏相呼应相协调,各种个性和风格的旋律在欣赏者和审美者脑海中形成相应的音乐记忆和沉淀,进而形成审美“心理图式”和音乐美感。

    三、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对音乐情感体验的正确认识上

    由于情感的复杂性及音乐艺术特有的时间流动性等特性,有时人们会对“音乐情感”产生错误的认识,有可能陷入将音乐的情感固化为理性认识的客观对象。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将音乐作品的情感意义仅仅视为一种客观的、被严格规定了的内容。这样,音乐审美活动变为了简单的--对应的理性认识活动,音乐作品的接受者与这样一种内容的关系被演绎成固化的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情感意义也成为属于音乐作品的“唯一正确的”、“不容置疑或更改的”认识对象。事实上,音乐情感体验是一种音乐审美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理性认识活动。音乐审美中的理解活动与科学思维中求知的理性认识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思维方式上,而且表现在活动的目的和结果上。情感并不是客体的物理属性,不能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加以认识。

第6篇

一、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受“应试教育”和物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也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

(一)认识不到位。学校领导、音乐教师及家长对音乐教育的认识较为模糊,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的学校领导认为音乐是“豆芽科”没有语、数、外等“主科”重要,对学生来说音乐是不参加考试的科目,可上可不上;家长也认为音乐课没什么用,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因此,学校的音乐课总是让位于其他“主科”,学校对音乐老师也没什么要求,甚至老师将音乐课送“主科”老师上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严重损害了音乐教育的作用。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分配不去合格的音乐专职老师,使学校音乐教育变成了人人均可上的“唱歌”课或是自习课;另一方面,有音乐老师的学校却大量浪费人才,安排专职音乐老师上其他科目,只是在学校有大型活动的时候才让他们教学生唱几首歌或编几个舞蹈以应付活动的热闹场面,没能真正给音乐老师提供展示教学才能的舞台,使音乐老师的个人价值难以得到体现。

(三)农村中小学严重缺乏音乐器材等设备设施。由于长期缺乏投入,农村学校的许多硬件设施得不到改善,音乐教育所需的各种乐器、教学参考书籍等、专用教室等就更没有了着落,这些都是客观制约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物质条件。欣喜的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国家对西部教育的投入逐渐增加,这一情况将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四)部分音乐老师缺乏责任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基于学校对音乐课的不够重视,有的音乐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又缺乏责任感,即使上音乐课也不按音乐教材上,而是为了迎合某些学生的口味,追赶流行音乐的新潮流,擅自把一些低级趣味的和超出学生歌唱音域的歌曲引入课堂,不但没有把音乐教育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之中,而且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成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关键。

二、发展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对策

音乐作为国家课程之一,决定了音乐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音乐美育的智育功能,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次音乐教育能使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趋于平衡。因此,从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上讲,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农村中小学生更离不开音乐,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离不开音乐教育。

为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还给孩子一片音乐的天空,使孩子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我认为需采取以下措施:

(一)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需要政府行为的到位。这是一个极为重要又带有根本性的关键问题。毫不讳言的说,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一些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在对音乐教育的开拓与发展方面,思想仍不解放,认识仍比较模糊,执行仍不坚决,措施仍不过硬。其主要原因归根结底是党的方针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政府行为不能真正到位。纵观各农村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学生兴趣高涨与学校不重视,音乐教师心灰意懒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是音乐教育始终在“升学考试不需要---政府不重视---学校不重视---音乐老师无动力----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止步不前”的怪圈中徘徊,这其中根在政府,关键在学校,发展靠老师。只有政府部门领导的思想解放了,认识提高了,观念更新了,关心帮助、支持到位了,农村音乐教育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只有制度规范了,措施过硬了,督促检查到位了,赏罚分明了,我们的音乐教育才会真正的步上一个新的台阶,其前景才会看好。只有党的方针得到坚决的贯彻,学校、社会、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才会到位,音乐教育才会得到重视。否则,农村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仍是一句空话,素质教育仍会停留在口上。

(二)农村音乐教育师资的数量和质量到位。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尽管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拿出了大量资金,但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个人利益的驱使,致使一些音乐老师和音乐院校的毕业生,改弦易辙,跳槽或另谋高就,使农村音乐教师的数量至今仍缺额数量较大而不到位。俗话说“有了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只有农村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了,农村音乐教育的环境条件改观了,农村音乐教师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了,农村音乐教师的数量才会真正到位。一方面严格控制学校浪费专职音乐老师,对音乐教师进行适当调配;另一方面,采取各种不同的培训方法,通过各种培训渠道,进一步提高和优化老师的水平和素质,农村音乐老师的质量才会得到保障。农村音乐课无人上,农村音乐课人人上的局面才会得到根本的扭转,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才会真正得到开拓与发展。

第7篇

[关键词] 网络音乐;中学音乐教育;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1-0106-04

网络音乐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音乐文化活动,并在与传统音乐教育的碰撞与融合中,逐渐改变着人们的音乐教育观念,在音乐审美取向、音乐价值追求等方面深刻影响着当前的音乐教育。网络音乐充实了音乐教育的内容,促进了音乐教育手段和途径的多元发展,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音乐教育的内在关系结构,给音乐教育赋予了新的理解。

1 网络音乐

1.1 网络音乐的定义

目前,学界关于网络音乐概念的界定有多种观点,这些定义分别采用描述性、规定性的方式从网络音乐的创作形式、传播途径、存在特点、消费模式等方面对网络音乐进行了相关界定。例如所有借助于网络进行传播的音乐均可称之为网络音乐[1]。这种观点着重在传播途径上区分了网络音乐与传统音乐。还有学者认为网络音乐仅指音乐制作人或音乐爱好者将音符转化为数字技术,通过网络生成的音乐作品[2]。这种定义侧重于网络音乐的创作方式和制作技术两个方面。以上两种观点反映出,当前关于网络音乐的界定仍然停留在现象层面,仅根据网络音乐的特点对其进行概念界定难免会有以偏概全之嫌。2006年,文化部的《关于网络音乐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网络音乐是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有线和无线方式传播的音乐产品,其主要特点是形成了数字化的音乐产品制作、传播和消费模式。其主要包含通过电信互联网提供在计算机终端下载或者播放的互联网在线音乐和无线网络运营商通过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在手机终端播放的无线音乐[3]。这种定义对网络音乐的属性、传播途径、特点及结构进行了揭示,较为全面的对网络音乐做出了界定。另有一些学者分别从文化、艺术等研究视角对网络音乐进行了概念的界定。纵观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基于教育学视角对网络音乐的研究相当薄弱,对网络音乐的教育价值研究较少。

探讨网络音乐对中学音乐教育的价值,需立足于教育学视角对网络音乐进行概念界定。据此,把网络音乐定义为:网络音乐是根据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的一种内容载体及其工具形式。这样界定内涵有三:首先,将网络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内容和工具形式,视网络音乐为音乐教育的构成要素;其次,网络音乐的运用需根据音乐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表明使用网络音乐的目的性,这也成为肯定网络音乐教育价值的前提;最后,为促进学生发展而有组织、有计划的运用网络音乐,表明网络音乐本身具有内在的教育价值和作用,能够引起教育界对网络音乐教育作用的思考,进而形成对网络音乐教育价值的正确认识。

1.2 网络音乐的特点及其教育性思考

网络音乐自产生之日起就以其独特的存在和表现形式显示出自身的特点。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网络音乐打破了传统音乐的固有体系,并对传统音乐进行了继承与创新,使音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局面。但网络音乐在发展的同时也对音乐艺术的价值规范、创作观念、审美取向等形成了新的冲击。表现为:在音乐创作层面,网络音乐具有开放、自由、民主的特征,其创作主体不再局限于音乐专业人士,呈现出大众化趋势;在音乐传播与使用层面,网络音乐不受时间、空间、地域限制,使不同群体随时随地都能交流与共享;在音乐类型上,网络音乐表现出种类多元的特征,并以不同的主题和风格彰显着时代性。

音乐是美的集中表现,是人们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4]。网络音乐作为音乐的组成部分,能够帮助人们去感悟生活、了解社会,树立良好的审美价值取向和世界观。但在积极作用的背后,同样存在人们对它的质疑。人们怀疑网络音乐“异彩纷呈”背后的内涵问题、管理与规范问题、娱乐性与欣赏性问题、高雅与低俗问题、音乐价值观念问题等。网络音乐遭受的质疑及其属性特征也给它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带来新的思考。音乐教育有其特殊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其对象是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学生,其目的可一般表述为旨在促进学生取得良好的发展。网络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要素,以内容和手段的形式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如何发挥网络音乐积极教育的作用,克服其不良教育影响,这势必要成为当前音乐教育领域引人深思的问题。

2 网络音乐教育价值的阐释

探讨网络音乐的教育价值是网络音乐在音乐教育中发挥作用的逻辑起点,具有重要意义。网络音乐的教育价值实质上是网络音乐融入音乐教育后,其价值的继承、繁衍和创生。人们一般认为,教育价值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理论价值研究、实践价值研究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价值观研究[5]。基于此,探讨网络音乐的教育价值则需对其理论价值、实践价值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价值观进行考察。

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把教育价值分为教育的价值和教育中的价值[6]。这种观点基于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把教育的价值作为目的,把教育中的价值作为手段与途径;第二种观点把教育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7]。这种观点是基于教育的社会本位观与个人本位观对教育价值进行研究;第三种观点把教育价值分为宏观价值与微观价值[8]。这种观点立足于教育对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的价值和教育活动中的价值进行研究,宏观价值指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微观价值指教育活动中具体的价值作用。探究网络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无异于对网络音乐的教育价值做出了范围的限定。基于对网络音乐的本体价值和上述三种观点的思考和汲取,认为网络音乐存在三种教育价值,即:网络音乐的本体教育价值、网络音乐的教育价值和网络音乐在教育中的价值。

网络音乐的本体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网络音乐存在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的认识以及对其自身具有的价值作用的肯定,使网络音乐与音乐教育融合具备可能性与合理性前提。网络音乐的教育价值表现为网络音乐的应用有利于实现音乐教育目的,以音乐教育目的的达成和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网络音乐在教育中的价值则表现为把网络音乐作为达成音乐教育目的的内容和途径。因此,网络音乐的本体价值是其在音乐教育领域发挥价值作用的基础;网络音乐的教育价值是音乐教育价值追求的组成部分,是以目的为导向的价值;而网络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则表现为它有助于实现音乐教育目的,是具体化的工具性价值。网络音乐具有的三种教育价值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充分认识网络音乐在音乐教育领域中的价值有助于对网络音乐形成正确的认识、发挥网络音乐对实现音乐教育目的的作用、提高网络音乐应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3 网络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3.1 改变音乐教育观念,彰显音乐教育的时代性

网络音乐的出现不仅丰富了音乐文化,也推动了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网络音乐是对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并表现出诸多本体特性,是时展的产物,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随着新时期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网络音乐逐渐被引入到音乐教育领域,与音乐教育进行了融合。这种融合使音乐教育在保留传统的同时萌发出许多新特性,给音乐教育赋予了时代特征。它使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观念由封闭、单一转向开放、多元,使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导作用发生变化、教学方法和途径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突破了书本的限定等。同时,网络音乐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提高对网络和媒体工具的应用能力、掌握使用网络和媒体工具方法的基础上具备对网络音乐进行解析、讲授、评价等的综合素养,全面提高对音乐教育的宏观把握与具体操作能力。

3.2 充实音乐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把网络音乐作为教学内容是发挥网络音乐本体价值和网络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的具体表现。网络音乐的独特存在形式使其可以借助教学媒体成为师生共同的学习对象,这是对传统以书本为载体的教学内容的发展。当前,处于中学学习阶段的学生具有个性鲜明、想法多元、崇尚自由、追求娱乐等心理特征,尚处于人格形成的不稳定时期,具有很强的变化性和波动性。网络音乐凭借鲜明的主题特色、灵活的演绎形式、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和彰显时代气息的内涵等特点极大程度的迎合并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成为当今学生群体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网络音乐的上述特点不仅使其成为教学内容具备了可能,其本身更是对教学内容的充实和拓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3 丰富音乐教学形式,拓宽音乐学习路径

网络音乐的繁荣发展使音乐学习不再局限于学校的课堂之中,而是将学习的场域延伸至家庭和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可以运用网络随时随地获取音乐资源,开展学习、欣赏、娱乐等音乐活动,这对传统的课堂音乐学习来说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彻底打破了以往音乐学习范式和途径的单一,拓宽了音乐学习渠道,呈现出音乐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局面。同样,在音乐教学方面,网络音乐的应用使音乐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教师的示范,它能够通过教学媒体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师生面前,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的客体和教师间接教育学生的媒介。教师通过视频、音频等不同类型的网络音乐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模仿、分析、练习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使音乐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形象。网络音乐的应用丰富了音乐的教学形式和学习途径,这也是网络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的具体表现。

3.4 形成客观评价机制,保证评价科学准确

客观、科学的评价能够对音乐的教与学起到良好的指导和激励作用。传统音乐教学的主体多以教师为主,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针对教师教学进行的评价会存在不客观、不科学等问题,往往表现为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缺乏多样性、主观色彩浓重等倾向。通过网络音乐开展音乐教学能够有效的克服评价存在的问题。无论把网络音乐视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在其教育性上都发挥着教学主体的作用,在其工具性上又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客体。因此,在评价过程中,网络音乐及其教育价值便成为受评客体,教师和学生便成为了评价主体。这种主客体关系的转变,使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评价过程无需受到客体心理感受、情感体验等因素影响,克服了评价的主观化倾向,切实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和实效性。这既是对网络音乐教育价值的诊断和评估,也是对网络音乐教育价值的肯定。

3.5 降低教学资源成本,资源获取快捷便利

网络音乐超越了传统音乐所受的时间与空间、地域与国界限制,极大程度的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整合,使人们不再局限于书本、音乐会、磁带、碟片等载体获取音乐资源。这不仅扩大了音乐教育资源的选择范围,也降低了获取音乐教育资源的成本。依托网络,广大师生可以根据教与学的需要进行快捷迅速的资源搜索来获得满足教育需要的内容。与此同时,网络音乐具有内涵丰富、主题各异、形式多样等资源特点,这些特点为满足师生的教育需要提供了广阔的、个性化的选择空间和范围。无论是欣赏、娱乐,或者学习、交流,运用网络音乐都减少了资源获取的时间,降低了资源使用的成本,表现出空前的廉价性与便捷性,展现出当前音乐教育的时代特征。

4 网络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局限性

网络音乐与音乐教育的融合给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有未的变革,使音乐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在运用网络音乐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样是“异彩纷呈”、“错综复杂”。这些问题不能回避、不可回避,也不得回避[9]。必须正视、思考这些问题,探索发挥网络音乐最大教育价值的有效策略。首先,在教学过程方面。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10]。教师、学生和实践活动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主要要素。而运用网络音乐进行音乐教学,无论是把它作为学习的客体(教学内容)还是教学主体(替代教师授课),整个教学过程都会淡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尤其体现在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伦理关系、社会关系方面,使师生之间的情感淡薄、思想沟通受限,教学过程机械僵化,缺乏生动色彩。其次,网络音乐的运用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对教学过程的宏观组织、具体操作和对学生的积极引导。运用网络音乐进行教学,尤其是网络音乐替代教师发挥教学作用时(把网络音乐作为教的主体)容易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主动性的发挥受到限制,表现出被动倾向。第三,在教学评价层面。通过网络音乐开展教学,虽然可以保证评价客观、准确,但就教学过程整体来说,易出现:评价注重教学效果,忽略效果背后的理念;评价注重网络音乐的本体作用,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评价的诊断功能和管理功能,忽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等问题。这些问题尚待音乐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5 深化网络音乐对于中学音乐教育价值的 反思

网络音乐固有价值,但价值只是其成为教育资源、发挥教育作用的前提条件,而不是教育价值本身。因此,要正确认识网络音乐的本体价值,开发其教育价值,科学、合理的运用网络音乐开展音乐教育,全面提升音乐教育质量。

首先,挖掘网络音乐的资源优势,提高音乐教育成效。运用网络音乐进行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通过网络音乐建立音乐教育的辅助机制。这就必然要求音乐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要正确看待网络音乐的优势与不足,结合当前音乐教育的性质和内在需要,合理开发网络音乐的资源优势,发挥网络音乐作为教学主体与学习客体、内容与手段的整体功能。

其次,消除网络音乐的负面作用,发挥网络音乐的正向功能。网络音乐类型、特点及其属性决定了它对不同受用群体在多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受音乐学习者身心发展水平和音乐教育性质的影响和规约,要充分发挥网络音乐的积极作用,克服网络音乐对音乐学习者的不良影响及其反教育性作用。这也是当前学界关于网络音乐的“教育性”与“娱乐性”、“高雅”与“低俗”问题讨论的关键所在。

最后,建立网络音乐选择与使用标准,规范网络音乐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管理。规范网络音乐应用的管理,形成良好的选择与使用标准有利于优化网络音乐的来源、认识网络音乐的教育性作用、完善网络音乐的使用方法、合理把握网络音乐的使用程度;有利于构建网络音乐“选择-应用-效果分析-价值评价”全方位、一体化的作用与保障机制,发挥网络音乐的最大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范志忠,马华.影视动画编剧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61.

[2]王乃华,李铁.动画编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24.

[3]文化部.关于网络音乐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EB/OL].(2006-12-11)[2013-12-19].http://.cn/i/2006-12-11/17481282518.shtml.

[4]徐敦广.音乐教育与情商培养[J].中国音乐教育,1999,(6):34.

[5]王坤庆.论价值、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43(4):128-132.

[6]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107-109.

[7]曾成平,熊明安.略论教育价值[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83,(4):38-47.

[8]王坤庆.现代教育价值论探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98-103.

第8篇

【关键词】 中小学;音乐教育;重要性;作用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从古至今人类都离不开音乐。人类的文明,人类的教育更离不开音乐教育,而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最有效、最直接、最普及的音乐教育途径。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进行音乐教育的意义

(1)音乐教育有助于中小学生注意力、智力的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老师演唱歌曲、演奏乐器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全身各个器官都可以活跃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对学生记忆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音乐教育也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课程。

(2)音乐教育有助于中小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减轻心理焦虑。心理焦虑和恐惧,是当前中小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音乐教育通过放松学生大脑,调整学生情绪,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这种学习压力,减轻心理焦虑。音乐教育是一种非功利性教育,它的课堂氛围轻松愉快,使学生暂时忘却学习烦恼,放松紧张的神经。

(3)音乐教育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现在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缺乏创造力,没有创新。而音乐课程里很多环节对中小学的思维创新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音乐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想象和思维联想,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很好的基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音乐可以使人陶醉其中,产生各种灵感,所以说,音乐对中小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

2、利于学生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人类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认识音乐教育。古希腊的柏拉图,我国的孔子等,都把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不能忽略重要途径。他们的一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的塑造。人需要音乐,同样培养人的教育也需要音乐。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之一就是理性与感性或理智与情感的协调发展。只重理性发展而不重感性发展的教育不能算是全人的教育。音乐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像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

3、利于学生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

(1)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造性发展价值。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表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3)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合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4)文化传承价值。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二、音乐教育的作用

音乐是一门具备特殊知识和独特技能的学科,在面向每一个人的教育中,音乐是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其音乐教育的作用表现在第一,音乐教育无国界,接受音乐教育能让我们更好的进行交流和传播思想,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第二,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带动人的感受性,提高人的欣赏力,拓展人的音乐视野”。第三,好的音乐教育能充分的发挥学生创造力,使在其他课程领域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发现其才能,在音乐或者其他方面获得成功。第四,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让年轻人认识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全是量化和客观的,世界上的许多领域,需要给予主观的处理。

总之,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不是没有用的,它是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和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手段。中小学生刚好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感情需要强烈,情绪多变,感情也不够成熟,不够稳重,所以,特别需要通过音乐教育得到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小学音乐课可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使他们的情感变得更加的丰富和深刻,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中小学生的性格的形成,更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受到重视,必须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 白娟.浅析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J].消费导刊,2009(9).

[3] 范晓君,王朝霞.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4] (美)哈罗德·艾伯利斯,(美)查理斯·霍弗,(美)罗伯特·克劳特曼著,刘沛,任恺译.音乐教育原理 [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第9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 情感化 回归

“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学会某个作品,掌握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诉诸于人的听觉,打动人的内心。教学中,它表现为教师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美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与音乐相一致的情绪状态,引起情绪的激动、情感的共鸣。使音乐情感和学生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在身心愉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一、音乐教育的情感性首先体现在教育者对音乐情感的正确认识上

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的审美感受启迪、激发学生,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其敞开心扉,主动激情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也会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表现出来,为教师所感受到。彼此情感会互相影响,相互交流,共同对教学过程产生影响。首先,需要教师有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听出音乐的“意味”,感受作者的意图,还要触类旁通,了解文学、美术、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就能深刻挖掘作品的内涵,无论在理解还是表达上,将会更加形象、生动、准确。其次教师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对生活的美及艺术的美敏感,并且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热情洋溢,亲切自然,将情感渗透于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因为,教师一个关怀的眼神,一曲激情昂扬的范唱,一段委婉深情的语言描述,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师生共同进入教学内容所规定的角色,融洽、愉快地完成教学内容。如:我在教唱《你是这样的人》时,设计了一个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记录短片,结合欣赏郭兰英流泪演唱《绣金匾》的感人画面,又激情朗诵《,你在哪里》的诗篇,将全国人民对敬爱的的伟大感情和爱戴充分表现出来。整节课中,饱含着对深情的缅怀,学生们也在我的感染下,充满着对的缅怀与崇敬,热泪盈眶地演唱《你是这样的人》,对一代伟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二、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对音乐情感体验的正确认识上

由于情感的复杂性及音乐艺术特有的时间等特性,有时人们会对“音乐情感”产生错误的认识,错误地将音乐的情感固化为理性认识的客观对象。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将音乐作品的情感意义仅仅视为一种被严格规定了的内容。这样,音乐审美的活动变为了简单的理性认识活动,音乐作品的接受者与这样一种内容的关系被演绎成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情感意义也成为属于音乐作品的“唯一正确的”、“不容置疑或更改的”认识对象。事实上,音乐情感体验是一种音乐审美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理性认识活动。

三、音乐教育的情感性还体现在合理看待音乐情感体验的多样化方面

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与自由,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爱好、特长、原有的程度进行自由的情感体验。人们说“一千个观众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多少次演奏就有多少部作品”。音乐作品在反映情感时,有许多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面对同一首乐曲,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这种现象是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或者说它在何种程度上是合理的?对此,英国音乐学家柯克认为,不同的人可能由同一首乐曲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但是,认为每一种反应都是合理的论点确实是不能成立的。

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在性质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在具体表现形态上出现的各种差异,是完全正常的。产生这种情感体验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是音乐的情感体验活动是一种欣赏者的主体活动,这种主体正如美国作曲家科普兰所讲的:“重要的是每人对一个主题的表现特性有他自己的感觉,对整个乐曲也如此。”欣赏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自己的主观感受,加上他自己的主观色彩,在情感性质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是可以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情感体验不完全一致的。

从以上分析可见,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不仅体现在音乐教育者的观念中,而且实现于音乐教育的实践中,这对广大音乐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柏拉图说过: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音乐的本质特征在于音乐的情感性、形象性和审美性,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的本质就是人的情感与乐音在美的形象中的交融与互动。音乐教育本应该具有情感性的,在音乐教育中,正是情感搭起了教师、学生与音乐三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得三者得以畅通交流。情感教学就是努力使每一个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珍视每一次的情感体验,留住每一个永恒的瞬间。在音乐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不能停留在音乐教育的技术层面,而一定要看到和抓住音乐的情感本质,我们一定要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致力于情感性音乐教育的早日回归。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音乐教育促进幼儿观察认知能力的发展

观察认知是人认识事物的来源,是进行智力活动的重要前提,观察认知能力对幼儿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缺乏知识经验,不能或很少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间接地认识事物,基本上是靠自身的直接观察感知认识事物,正如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幼儿是用形状、色彩、声音来思考的,没有观察感知认识能力,幼儿就不可能获取知识。”因此,要注意培养幼儿观察认知能力,使幼儿的各种感官都参与活动,才能发展幼儿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以观察感知开始的,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通过眼看、耳听、手摸等各种感官的参与来了解各类事物的性质,经过观察认识所感知的事物,易于幼儿理解接受,印象深、记忆牢固,如在学习音乐《小小蛋儿把门开》歌曲时,教师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认识蛋的形状、种类、颜色,并用手感知,在帮助幼儿记忆理解歌词时,观看录像:“小鸡出生”的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关心周围事物,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不仅培养了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而且促进了幼儿观察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创造力,简单地说就是构筑新的设想,创造新价值的能力。新,就是创造,一切新思想、新观念、新设想、新方法都是创造。

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创造力,孩子也一样。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小孩子多少都一起创造的能力,幼儿是新时代的创造者。”

幼儿阶段是创造性的启蒙时期,已经萌发了创造的要求和行动。如喜欢探索、富于幻想、乐于游戏,虽然这些看起来简单,却是未来“特殊创造才能的创造力”的起点,是难能可贵的,为此应不失良机地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育和训练,尤其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更为重要。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丰富,音乐创作主要是指幼儿用自己的歌声、动作或演奏乐器、创造出某些音响效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音乐歌表演,幼儿在表演过程中运用自己创编的动作去表现音乐内容这也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随着幼儿经验的积累和情感的发展,随着语汇的丰富和会唱歌曲数量的增加,多数幼儿会产生一种自编自唱的冲动。如在了解“小鸡出生”的过程后,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鼓励启发幼儿思考,运用幼儿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来创造编唱出歌曲,教师和幼儿集中归纳总结出歌词:“小小蛋儿把门开,开出一只小鸡来,毛茸茸,胖乎乎,叽叽叽叽,唱起来。”

把歌词初步确定下来后,大家一起演唱,用熟悉的曲调唱歌,随意改动歌词是饶有趣味的,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展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和别人创编的不一样,幼儿兴趣盎然地参加到编唱活动中,幼儿创编出:“小小蛋儿把门开,开出一只小鸭来。。。。。。”在编唱的过程中,气氛非常活跃,幼儿体会到创编的快乐,从而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培育了幼儿的求异思维,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三、音乐教育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品质的发展

幼儿期不仅是一个人身体和智力迅速发展时期,也是一个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音乐教育活动是以陶冶人的情感入手,是一种特殊的美德教育,它把旋律、节奏、和声、声调等音乐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美好的情感付诸于声音的表达中。

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良好的个性品质与他所处的环境和教育有关,对成人个性品质的形成起决定作用。音乐教育能拨动幼儿心灵中的琴弦,是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如歌曲《拔萝卜》告诉幼儿团结的力量大。歌曲《我的好妈妈》在学习歌曲时使幼儿知道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懂得让妈妈快坐下休息,为妈妈倒上一杯茶。幼儿在学习中产生了关心疼爱妈妈的情感,从而培养了幼儿尊敬长辈,有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四、音乐教育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映像的过程。幼儿期是想象迅速发展的年龄阶段,也是想象力发展非常活跃的时期,在此时期开展音乐教育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幼儿通过观察记忆思维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经验加以升华,赋予他生命,想想才能明显地表显出来,幼儿的想象里有时是成人估计不到的,作为教师在教育中应该给幼儿创造想象的条件,打开幼儿想象的闸门,让幼儿充分地想象,尽情地歌唱。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学唱《小老鼠》歌曲时,教师可根据图片上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想象,引导幼儿编歌词,出示图片小老鼠,老鼠的身体像什么?(远看一座圆顶山)老鼠的耳朵像什么?(坡上两个蘑菇圆)老鼠的胡须像什么?(青草长在山脚下)老鼠的尾巴像什么?(一条消息绕山前)或者教幼儿歌词,让幼儿根据歌词进行想象绘画,幼儿在编歌词或绘画中难免和曲中词有出入,教师要鼓励幼儿继续编词(绘画),对说(画)得好的幼儿给予肯定,对说(画)错的幼儿给予鼓励,在此基础上对歌词(绘画)加以修饰,这样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歌词的理解,促进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五、音乐教育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约定俗称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想象。

语言的发展是儿童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音乐教育具备了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诸多因素。音乐教育活动也是幼儿非常喜爱的,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的歌曲都包含两个部分,歌词与旋律,歌词再配上眉毛动听的旋律,更能吸引幼儿,特别是易于幼儿接受吸收,幼儿非常喜欢听优美的歌曲,让有耳朵听优美的歌曲,能使幼儿积累许多精炼,优美富有感彩的词汇,为此,在音乐教育中获得的语言既丰富又牢固。

音乐教育能为幼儿提供各种交易相对缺乏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尤其在音乐游戏和集体舞蹈中,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引导幼儿学习使用交际语言进行交往,如音乐游戏“找朋友”在游戏中,不仅学习了礼貌语言同时也增进了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情感,而且还有效地促进了语言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六、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

幼儿早期的社会行为出于自我发展中心,但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可以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状态中解脱出来。

第11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价值观教学模式基础知识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出台了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更是搞好课程改革实验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观念根本转变,又是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深入学习和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同时,有必要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进行深刻的再反思,这样有助于我们转变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推进课程改革。

一、中外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差异。

长期以来,我国和一些音乐教育发展迅速并对国际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如德国、匈牙利、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在音乐教育价值观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首先关注的是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卡尔·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思想感情最自然的表达,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音乐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人。

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创建的音乐教育体系,其教育理念突出的一点就是“让音乐属于每个人”“音乐将伴随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他多次指出:“音乐是人的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关系,是人精神生活的需要,是每天生活的有机部分,没有音乐就没有完美的人生。

在对音乐教育本质的认识上,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种表述不仅反映了一个教育家特有的洞察力和使命感,更是揭示了普通音乐教育的本质,阐明了普通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的音乐教育思想最具人本主义的色彩。他表达这样的理念:“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出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等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丽的心。”

上述这些国家,虽然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都不尽相同,但对音乐教育价值观的认识上却比较一致,都明确提出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人的发展”“音乐应该属于每个人”。然而,长期以来,学科中心主义的指导思想影响着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造成了普通音乐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即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发展与需要。音乐教育的重点放在以识谱为中心的技术操练上,音乐对于一些学生来讲成了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造成了一些学生喜爱音乐,但害怕上音乐课的不正常现象。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对国际课程改革趋势进行深入比较,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后,国家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在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二、认识与思考。

笔者有幸参加国家级音乐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在转变观念,吸收本学科最前沿的信息、学习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同时,再来重新审视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体会更深,对传统音乐教育的弊端也有了以下新的认识。

1.教学模式。

多年来,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一些音乐课只能与极少数音乐尖子产生共鸣,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越来越感到恐惧。唱歌教学几乎是一个模式:练声——节奏训练——视唱(识谱)——唱歌。这样安排,没有给学生持久的审美体验,没有给他们带来愉悦感,音乐教育的目的也就不可能达到。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这些目标要通过精心设计,把孩子们对音乐的一种理解,把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性发展起来。音乐教育的重点不能再放在技术操作上,而要放在艺术表现上,要特别强调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性。

奥尔夫讲过:“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让每一颗种子发芽。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大众教育,不是为学生提供未来从事某门专业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具有音乐审美能力的普通公民,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美国与中国在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美国“要求孩子能当众自信地歌唱”,着眼人的发展,其音乐的作用远远大于音乐知识传授的本身。通过音乐教育培养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培养人的健康心理。在这里笔者要特别强调:

要经常给学生表演和表现的机会,唱得好、唱得不好是一回事,敢不敢唱是另外一回事,培养孩子敢于当众歌唱,是培养他的一种自信心,一种做人的勇气,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通过音乐教育的手段,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人格教育,这样的音乐教育可达到的效果要远远大于单纯掌握咬字、吐字等歌唱技巧。

2.音乐基础知识教学。

一些传统的音乐教学法违背了音乐的本质。比如,学音程,教师让学生把要领背得滚瓜烂熟,但在琴上却并不能听出和声、旋律音程,这说明学生形成的音程概念只是数学概念不是音乐概念,这也说明只记概念是不行的,是没有价值的。再如,学习3/4拍的含义,学生从概念上会回答,但仅是简单记忆,与音乐没有关系,这在认知过程中属最低的简单记忆。按新课程的理念,如果换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听音响来判断曲子中哪一首是三拍子(通过强弱来判断),同样,还可以放几段音乐,让学生来思考哪一首曲子不能作为队列行进的音乐,学生一定会通过身体感觉来正确地指出哪些是三拍子乐曲。这样把音响与概念结合起来,既发展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又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含义,这样的教学符合音乐的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同时,又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全部活动中。”因此,必须强调,概念必须与音响结合,离开了音响就没有意义了。

3.识谱教学。

长期以来,中小学音乐教育一直以识谱作为重点,但大部分学生的识谱问题仍没有解决。笔者从事中学音乐教学10年,在识谱教学中可说用尽了脑筋。记得1980年,无锡市首次五线谱教学试点就是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进行的。在一段时间内,学生的识谱能力也有所体现,但实际真正的价值却不大。在笔者执教的锡师“弘毅”艺校手风琴班,一些小学员的家长曾是笔者当时的得意学生,后来他们又进入了大学,具备了较高的学历层次。多年过去了,他们中的一些人连最简单的乐谱也认不得了。据他们讲,平时他们喜欢唱歌,但没有一首是通过识谱(认谱)学会的,而是听会的。笔者所在师范学校每年都举行音乐面试,这些考生都是来自无锡地区较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但真正识谱的廖廖无几,有的学生连《国歌》都唱不完整。这说明九年的识谱教学非但没有解决学生的识谱问题,而是让大多数学生离音乐越来越远了。笔者曾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如下提问和测试:①问:除了初中教材上的歌曲,你是否还能唱出另外10首歌曲?在这10首歌曲中,有多少是你通过识谱来学会的?回答:全是通过听而学会的,不是通过识谱学会的。②在两个平行班中,选择同一首歌曲,甲班通过识谱来学习、熟悉,乙班是反复播放音响,通过听来熟悉,30分钟后两个班学生全学会了。但两周后,奇怪的现象出现了,通过识谱学会的甲班已基本全忘,而通过听唱学会的乙班却还能唱出而且较熟悉。上述两点说明:音响的记忆比识谱的记忆效果要好些。

那么,识谱教学还需不需要呢?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第一,必须给识谱教学重新定位。长期以来,大家都以识谱能力来衡量音乐教育的质量,这是错误的。

识谱不是中小学学生学习音乐的唯一标准,只是技能领域中的一种能力(如乐器学习中掌握乐谱是必须的)。第二,如何进行识谱教学。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认为:识谱是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中学会的,就如刚出生的小孩先会喊“妈妈”,到后来再来认识“妈妈”二字一样。先说后认,先唱后认,道理是一样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在阐述识谱教学时明确指出:“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识谱教学可分五个过程:①唱名模唱;②唱名背唱(条件反射);③认识唱名;④按节奏因素读谱;⑤识谱视唱。在识谱教学中强调趣味性,要激发学生兴趣,切忌走入技术操练的误区。

4.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了解、欣赏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感悟力是十分必要的。但传统的欣赏教学法脱离了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整堂课都是教师讲,教师放音乐,学生只是听众而已。

欣赏课的一言堂,一定程度上抹煞了学生创造力和探究音乐的兴趣。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抒发感情的艺术。音乐的欣赏过程就是感情的投入与体验的过程,它既包括欣赏者对于音乐内涵的感情进行体验的过程,也包括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

“奥尔夫教学法”把学生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作为一个教学基本原则,奥尔夫认为“元素性”音乐教育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教学,学生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表演者、演奏者去参与“元素性”

音乐教育。从视听演奏入手,让学生聆听音乐、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运动及演奏简单易学的乐器去接触音乐的各个要素。由于身体的表现使音乐要素成为可以看得见的身体活动,这些音乐要素的作用就先后或轮流地显现出来了。这样人体就变成一个能理解音乐的要求、解释音乐的部分和整体的一种乐器。通过“人体乐器”展示音乐要素,又通过学习者的内心听觉和动觉的反馈表现出音乐的艺术性质。“元素性”

音乐教育,即把动作、舞蹈、演奏、语言融合在一起,使学习产生各种体验,这种体验接近生活,十分自然,能被每个学习者体会与理解。在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采用“元素性”音乐教学法,能使所有的学生(包括那些嗓音条件差,音乐基础差或对音乐没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亲身实践音乐,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音乐的美,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达到健全和发展全体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5.学科综合。

传统的音乐教育强调“学科本位”,与横向学科联系甚少。新的课程标准把“提倡学科综合”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新的音乐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十分强调这一点,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如听乐、吟诗、赏画等)。

在音乐教育中提倡学科综合,能有效地让学生处于多元、综合的思维中,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结语。

第12篇

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09(A)―0024―01

甘南农牧村中小学生听得最多的是录音机和电视中播放的通俗歌曲,西洋交响乐、民族音乐几乎没有听过,在学校里也找不到一位受过专业教育的音乐教师。平时上音乐课,学校只能找个唱歌好一点的老师代替音乐老师上课。学校条件好一点的,才能用风琴带唱,有的学校干脆就没有开设音乐课。长期以来,甘南农牧村学校对学生学习音乐的要求很低,只需要唱会几首歌就行了。在音乐教学中以教会调、词为主,却忽略了音乐旋律、知识的作用。相比城市中小学而言,甘南农牧村学校的音乐课不能按国家教学大纲完成课时,更谈不上保证质量了。

音乐教育与提高中小学生素质是分不开的,因为音乐教育对于人格的塑造、思维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文化修养的提高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但在甘南农牧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一是音乐教育观念落后;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水平不高;三是相关设备不齐全,等等。如何改善这种状况,是摆在音乐教育面前不容回避的课题。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如何改善农牧村音乐教学呢?

教育改革已走过几十年的探索历程,但甘南农牧村综合教育改革始终得不到健康协调的发展,其原因是忽视了美育教育,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抓好甘南农牧村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改善:

1. 从思想上改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很多甘南农牧村学校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够,音乐课名存实亡,还有极个别音乐教师因学校制度的缺陷始终与“先进教师”无缘,便中途改弦易辙去从事其他学科的教学。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普及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就音乐教育的具体内容而言,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器乐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特长发展起着很大作用;欣赏教学,能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想象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课堂的延续,是对所学音乐知识和音乐素质很好的检测。

另外,学习音乐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帮助发展情感和提高语言技巧,提高数学演算能力也有着独特的教育功效。因此,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要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和全面、科学的育人观点,从思想上改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甘南农牧村音乐教师教学水平。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合格的专职音乐教师,注意参加各类在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根据甘南农牧村中小学的实际,通过短期培训等形式,努力培养一批兼职音乐教师来充实教学实力。培训兼职音乐教师,课程开设要突出实用性,加强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重视音乐教学法的介绍,加强音乐教学实践,努力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甘南农牧村学校极少有专业音乐教师,平时就要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对有音乐爱好和有兴趣而又能基本胜任音乐课的教师,定期进行乐理、歌唱、器乐、舞蹈等方面的培训,培训中要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以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