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23: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德育 评价体系 构建
建立科学的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突出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科学的原则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原则
(一)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则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加强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祖国的过去和未来,增强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自觉把自己的成长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职业性原则
职业教育既要准确反映和适应现代职业对人的要求,又要为现代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和制度保证。随着现代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精专化,现代人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的形成和发展,并通过职业与社会及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事某种职业成为人重要的社会化途径之一,职业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现代人的规定性。中职教育德育评价是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更是由一名合格学生向一名合格员工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科学性原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道德等方面都在发生着亘古未有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目标追求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广大教师深感目前开展德育工作较之其他工作存在着更多的困难。学校的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面对新情况,必须在创新上下工夫,在创新中求加强,求适应,求发展。要改革中职德育的内容,克服脱离社会实际、背离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情况,重视中职德育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一致。
二、基本框架
(一)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评价
这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中心环节和基础,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德育为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包含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是中职德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只有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切实评价的基础上,对中职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现状做出科学的评估和描述,才能制订出正确的教育计划,并付诸实施。第二,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是对德育结果的检验。要想对已经实施的德育过程的成败和经验教训做出评价,最基本的方法是坚持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的需求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对教育者的评价
教育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对中职教师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专业技术,更要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实现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传统教师功能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现今的教师通过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在课堂中的职责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创新、团队开发、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发现个人意义、营造积极氛围和进行自我评价。因而教师角色应定位在引导者、唤醒者、研究者、探索者、促进者、评价者、参与者和开发者的高度。
(三)对中职教育德育工作过程的评价
德育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特点。一方面,受教育者的品德内容、形式、能力的发展经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过程,并且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另一方面,品德基本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德育实践是符合德育过程的规律的。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实施德育内容,必须经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德育途径是客观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有效的途径,选择效果优良的途径。对中职教育德育过程的评价要充分的考虑两点:一是德育的内容和途径是否能支撑德育目标的实现;二是德育的过程能不能和社会、企业、未来的职业发展紧密联系。
三、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人本德育 中等职校 策略
一、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家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进一步到位。在新的背景下,广大中等职校的德育工作者们也期盼着有一种更为有效、更有时代气息的德育范式出现。人本德育这一新的德育范式由于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发展趋势与发展需要,作为现代德育深化发展、成效提升、持久生命力获取的必然选择,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对此展开了有益的实践,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人本德育理念得到广泛认可
从德育的功能上讲,德育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人的发展的双重功能。过去,在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受生源素质的影响,学校德育往往片面强调德育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压抑了学生的发展,使密切联系学生的德育实践远离了学生。显然这种传统的德育模式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是相违背的,是违背道德基本精神的。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对人自身发展、对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回归原点,重视人权、尊重人格、发展个性、培养人的创造性等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广大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已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人本德育这一理念逐步得到了认可。不少学校把发展“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纷纷确定了人本德育的办学思路,许多德育工作都围绕“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展开。可以说当前在中等职业学校,人本德育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二)人本德育实践得到有效开展
随着人本德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原有的德育模式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都在反复探索、不断实践,努力将人本德育的理念融入德育目标的制定、过程的实施、方式的选择、结果的评价等过程之中,可以说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人本德育的实践开展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目标明确,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教育学生遵章守纪,维护校园稳定,而是更多地从人文关怀、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关注学生的今天,还瞄准学生的明天,在制订德育计划、开展德育活动时都体现着这一目标。二是形式多样。人本德育实践的形式不仅有传统的思想教育,还有各种丰富的德育活动;不仅在校内开展,还走出了校门。三是参与面广。在众多中等职业学校,为将人本德育理念落到实处,学校在开展德育实践时都力争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也由于这些实践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也乐于参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中等职校的人本德育实践不仅有学校师生参与,还有家长、企业人士、社会人士参与。
(三)人本德育成效得到初步呈现
一是不少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将人本德育理念本土化,涌现出许多德育管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校。二是广泛的人本德育实践促使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较为科学的确定。在校内以人为本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个性得到了张扬,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三是受人本德育的影响,广大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职业素养得到了较大提升,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学生毕业后的择业,还表现在就业后的后续发展上。
在总结经验、分享成果之时,审视当前在中等职校开展的人本德育实践,还存在很多有待进一步优化的地方,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认识较为肤浅
由于人本德育实践在中等职业学校起步较晚,因此普遍存在着对人本德育理论认识不够透彻的情况,尤其是在内涵的把握、路径的建构上还不够全面。理论认识的瓶颈制约了实践探索,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德性的完善发展。
(二)实践缺乏系统
虽然人本德育的实践已经展开,但这种实践目前还只是穿插在业已形成的德育框架之中,不少中等职校对此还缺乏系统的思考,实践的体系还未真正建立,影响了实践的效果。
(三)特点不够鲜明
由于这一实践还处在摸索阶段,在具体实施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实现人本德育的目标,与中等职业教育联系得还不是非常紧密。因此在不少已经开展人本德育实践的中等职校,普遍存在着中等职业教育烙印不明显、特点不突出的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当前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实践给予重新审视,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更要冷静思考、正确定位、科学实践。
二、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内涵的思考
人本德育的内涵很丰富。面对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新任务、新特点,我们需要在深刻领会人本德育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中等职校的实际,深入思考中等职业学校人本德育的内涵,以不断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势和潮流,增强中等职校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感。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内涵把握要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目标要进一步优化
人本德育的目标在于人,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既然如此,我们在中等职校开展人本德育实践就必须要了解中职学生,了解什么才是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清楚中等职业学校中“人”的真正内涵,知道中等职业教育到底应该培养出怎样的人,否则只能是空谈。众所周知,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等职校比一般院校更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强调学生要掌握一种谋生的本领。但技能毕竟只是谋生的手段,学生一旦成为社会人,其需求也就不单单是谋生。因此,中等职校中的“人”不仅仅是“校园人”,还是“社会人”“家庭人”“职业人”,是有现代特征的文明人,中等职校在培养学生时也不仅要考虑学生今天的进步,更要着眼学生明天的发展。所以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目标应优化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学生的幸福为本,促进学生德性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适应各种社会角色的现代文明人。
(二)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内容要进一步丰富
根据中等职校的人本德育目标,我们要将中职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文明人。而要实现或支撑起人本德育的培养目标,如同建造一座房子,修建房子牢固的基础和坚实的支柱最为重要。
1.基础是尊重生命。人的生命是基石,没有人的生命,人的德性只能是无。因此,德育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生命需要,要以学生的生命为出发点,要顾及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对生命的感知、体验和领悟。
2.支柱是四位一体的德性培养。中职学生现在及未来生活中所担任的角色或身份有校园学生、社会成员、家庭成员和企业职员。我们将道德以每一种身份和角色进行细化,确立人本德育的支柱: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即以学生个人品德培养为核心,塑造校园文明人;以学生社会公德培养为核心,塑造社会文明人;以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为核心,塑造职业文明人;以学生家庭美德培养为核心,塑造家庭文明人,从而建构学校、职业、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三、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实践的途径
1.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拓宽人本德育实践的深度。中等职校人本德育本身是一个新的德育范式。要实现人本德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让教师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与反馈,再到实践中进行论证反思,在人本德育实践中获得新启示。教师在人本德育实施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使教师具有人本德育理论和人本德育能力,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参与课题研究是关键。以课题为载体,以研究带动教师的日常德育工作,为人本德育实践指引方向,拓宽人本德育实践的深度。要以课题研究夯实人本德育实践的理论基础,丰富人本德育实践的操作内容。
2.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夯实人本德育实践的基石。人本德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并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人本德育并没有否认道德知识的作用,而是对道德知识的习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德育知识的学习也是人本德育实践活动的一种类型。实践证明机械式、灌输式、填鸭式的道德知识的学习只会让学生远离道德。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自觉性,以课堂为平台,完成道德知识的习得才能夯实人本德育实践基石。
3.以体系构建为纽带,提升人本德育实践的成效。我们要立足校园文明人、社会文明人、职业文明人、家庭文明人培养,构建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实践体系,要以课堂渗透奠定现代文明人培养的基础;以活动引领丰富现代文明人培养的形式;以社会实践巩固现代文明人培养的成果,增强人本德育的实践性。尤其在活动的开展上要进行系统思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参与,这是开展人本德育实践的有力支点,也是提升人本德育实践成效的有效举措。要依据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培养目标和内容,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开展相应数量和质量的德育活动,活动内容做到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实践,反思其在校园、社会、企业和家庭的职责和必须具备的能力。为了防止为了活动而活动,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要实现常规活动普及化、主题活动系列化和品牌活动个性化,从而真正让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化。
(二)把握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实践的关键
1.评价要科学。人本德育的评价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中等职校德育的实效性。因此在进行评价时不能急功近利,要立足中等职校学生的实际,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检验。德育评价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评价,有时我们不能立即判断出学生德性的发展,一是学生道德发展是一个累积效应,我们不能仅仅从一两节课的“检测结果”来衡量学校人本德育的效果。二是因为检测卷所能检测到的多半是“知识”类成果,不能覆盖发展的全部,而发展是多元的,需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来进行。因此,人本德育的评价应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主体性的统一。具体对中等职校人本德育实践进行评价时,要体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被学生认同与喜欢,有利于教师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构建有效的人本德育评价体系。
2.传统要继承。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德育历史尤其悠久,发掘、总结、提炼、继承德育遗产,为人本德育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是当代德育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例如围绕“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古代传统德育就有“因材施教法”“身教示范法”“教学相长法”“平等育人法”“情感交流法”“循序渐进法”“启示引导法”“环境陶冶法”八种。这些都是与人本德育相通的,我们在实践中要善于继承和发扬。
3.内容要互补。中等职校人本德育的出发点是学生,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企业,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围绕企业的需求而展开,否则就会偏离目标,迷失方向。因此,将企业管理规范、行业质量标准、企业管理理念等融入人本德育实践中,学生就业后就可以缩短过渡期,这样对学生本人和企业都是有利的,也是与人本德育理念相符的。因此,人本德育的内容要主动引入企业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胡剑虹.人本德育――一种新的德育范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0(1)
[2]何小群.基于人体生命立场的人本德育理论探析[J].教育探索,2009(12)
[3]圾正奎.关于职业院校“人本德育”的思考[J].人民论坛,2009(17)
[4]黄钊.研究传统德育方法 深化现代德育理论――为崔华前博士《先秦诸子德育方法研究》所作的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是电脑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更是物欲横流的时代,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日益熟练,从中接收到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加之学校学生年龄偏小,思维分辨能力差,德育意识淡薄,容易受不良的信息影响,更容易沉迷网络。且从目前中职学校教学情况来看,德育教育更多的是贯穿于语文、政治、少数民族理论等有关课程,却很少融入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等理科类的教学,大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提高,却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而体育运动学校教学的多维性——育体、育心、育情,更要求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因此,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不容忽视。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一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在小小方寸间了解世界各地各种信息,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但同时也出现了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许多新问题,不健康的信息、各式各样的网络游戏,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学习,更有不法分子实施网络犯罪,对他人对自己造成伤害,这就对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生活在信息社会的我们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责任感和信息道德,才能在抵制不良信息的污染同时,自觉地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中渗透德育是使中职学生养成强烈的信息责任感和良好的信息道德的需要,更是学会抵制不良信息,正确使用计算机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
二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趋势。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在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俗话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因此,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是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后备体育人才的必然要求。然而,近些年,随着中职类院校扩招规模的逐步扩大,生源的质量出现了“滑坡”的趋势,尤其是中等体育学校的生源状况,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差、德育养成淡薄、法制观念不清,加强对中职学生教育与管理也成为了中职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计算机课程对于这些学生,是具有极大的兴趣的,因此,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无疑为德育教育的落实、实践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基于上述原因,在计算机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须的,也是每个计算机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如何在学校德育大纲具体的要求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心理,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讲解和上机实训中,从而促进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加强自身素养,树立德育典范。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计算机教师应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道德水准,了解有关信息技术的法律和道德问题。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学理念,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挖掘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二、结合学生特点,培养正确德育观。
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有较强的群体特点,他们不同于普通中专生,在学文化课的同时还要进行刻苦的专项体育项目训练,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室要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有效疏导方式进行道德教育,做到眼里有学生,心里想着学生,手上善待学生,不放过一个学生,也不放弃一个学生,让德育教育时时有、处处有,具体如下:首先积极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其次开展各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要求学生制作主题健康向上、风格独特的与体育有关的演示文稿、Flash动画等作品,使学生们学以致用,真正认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实用性和重要性,促使他们逐渐喜欢上计算机课,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三、结合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
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课程的学科特点, 教师应以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为载体,逐步渗透德育知识,在提升学生们文化素养的同时,促进其思想道德境界的逐步提升,积极尝试教学方法的改变,为学生创造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环境,将体育合作精神融入其中,参与式教学法就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将教学目标划分为若干小单元,分配到各学习小组,让学生集体讨论,形成结果,逐组演示,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既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与团队合作的精神,也可以培养学生不怕挫折、依靠集体的力量攻克难关的吃苦精神和创新意识 ,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后备体育人才的有效途径。
四、结合网络特点,渗透德育理念。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我在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和创造能力。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一还表现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不同之上。实践证明: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学活动结构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有“由外而内”,转变为“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四、融于生活,活动丰富多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有效途径
1引言
我国教育部门正在大力实行德育教学,除在去专门的德育课程之外,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小学是学生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枯燥的理论知识中穿插德育知识,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直接关乎着小学生今后的人生走向和价值观取向。由此观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具有必要性。
2德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2.1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任何一个国家共同体中的公民都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更要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和主人翁意识。任何时候,任何阶段,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都是学校的德育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教育部门在为国家培养专门的高素质知识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对青少年思想素质水平的培养,使其成为知识与素质并存的全面发展人才,并有为祖国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精神追求。
2.2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与团结协作是我国自古以来绵延传承的道德精神,加之我国现今的基本国情,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导致其协作意识薄弱,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自我主义。因而,强化独生子女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改变独生子女的自我主义的错误观念,提升班级凝聚力,改变现阶段的教育环境有着积极作用。
2.3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无论是在人际交往、社会来往、企业合作、国家交流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交往中所公认的重要道德品质之一。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诚实守信道德品质的支撑,没有城市守信精神品质的支撑,很难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由此可见,诚实守信发挥的作用不亚于爱国主义精神,其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3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是完善小学德育教育的需要。教育部的关于规划中小学的德育教育的意见中表明,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的教育,开展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以及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还有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教育部提出的六个方面的德育教育,从宏观上为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指明了方向,而具体的实施方法与操作路径还需要小学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发挥。此外,在小学的教材中,也从不同的角度与德育教育进行了相关涉及。通过小学语文的教学达到对小学生的目标德育教育,本身也是小学德育的一种手段。
是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发挥作用不够突出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在很多小学中并没有被清晰的认识到,其在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仍不够。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小学语文的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应试技巧的培养上,因而不能有效发挥小学语文在德育渗透中的作用。只有不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 德育渗透,才能有效发挥其德育教育的作用。
4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4.1营造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不仅受到社会、学校、教师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家庭环境和个人因素的影响。在面对学生德育方面的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和个人具体情况来分析,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问题处理,使德育渗透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构建的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将学校教育与德育渗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促进学校德育教学的发展。
4.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课堂是进行德育教学的重要场所,依据教材中丰富的德育教学内容,例如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合作意识等,把德育渗透于教学重点相结合有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1)情感熏陶法。教师讲授课文时应该有和课文相对应的相关情感介绍资料,用多种方式制造课文中应体现的氛围,烘托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得到更真实、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使其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印象也更深刻。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课文情境进行真实模拟,使学生身临其境,有更真实的情感体验。
(2)分析理解法。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将语文教学从属于德育教育,也不能离开语文训练而空谈德育。语文教学一般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来理解文章的深层意思,并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因此深层思想与字词表达也是有很大的相关性的,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字词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将德育教育与语文基础教学有机结合。
5总结
小学是学生基础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基本思想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语文课程作为小学语文最基础的课程,结合课程本身特点来实行德育渗透具有很多便利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需要真正认识到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并创新德育渗透的形式,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广西中职 ; 德育教育; 情境教学 ; 探索实践
一、研究背景
据问卷调查,广西大部分中职生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然而仍存在不少问题,较为突出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成绩专业技能不好,自认为“低人一等”,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心理给中职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导致消极不上进,行为偏激等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德育工作要有成效,首先必须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二是学生的行为习惯,特别是职业道德的培养仍需加强。不少用人单位反映,有些中职生过于娇弱,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吃苦耐劳,经常跳槽。如何激发中职生对于专业工作的热爱、养成优秀的职业道德是当前中职德育工作的重点。根据对上百家企业调查结果分析,企业录用员工时首先看重的是职业道德,其次是团队协作精神,最后才是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企业用人的黄金法则是“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选人总是将“德”作为第一要素。
中职德育的有效路径在于如何渗透和整合做事与做人,改变学生的厌学状况,使其尽快地融入企业和社会中。而传统的德育课有高大空的说教倾向,学生普遍不爱听,导致行为习惯较差,咎其根本原因:一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手段、单调的教学方法所导致;二是部分中职生态度不认真,学习习惯较差,把读书当作混日子。鉴于此,同行们曾做过许多努力,其中采用情境教学就是行之有效的一种途径。情境教学汇合多种感官刺激获取信息,通过多样化交互性的教育活动形成多维结构的情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使学生充分体验情境教学带来的收获和乐趣。
情境教育的理论研究有:(1)马克思关于环境与活动的统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哲学原理;(2)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理论;(3)主体性教育理论;(4)建构主义情境认知理论;(5)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论。在世纪大转折时期,国际基础教育发生了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大变革。其基本走向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课程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与沟通;推动课程建设的多样化、个性化,以适应学生的选择需要。
二、研究价值
(一)优化广西中职德育情境教学环境
本研究结合社会对课程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深入探索优化中职德育课堂情境教学模式的尝试。情境教学虽然很早就有同行开始探究并初具规模,但在具体运用与操作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材料不能充分反映主题、材料过多过滥或脱离实际等问题,甚至在课堂中出现好的情境但未能及时发现与应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这些问题,在新课改的实践中,结合广西中职生及我校专业的实际情况,探索归纳出“积极上进、身心健康、技能过硬”的教育理念,研究如何在广西中职德育课堂中优化情境教学环境,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到“学有兴趣、学有乐趣、学有成效”。
(二)凸显广西职业教育的地域特色
广西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主动适应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信息交流中心的国际区域合作新高地。到2013年,广西将推动建设南宁首府职教园区等4个城市职教园区;还将组建经济贸易、数控机电、电子信息、物流、旅游服务、现代农业、护理等专业化职业教育集团20个左右,鼓励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这为广西职业教育带来挑战和机遇,也给德育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三)符合广西民族地区传统的本土特点
首先,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经济相对于珠三角地区发展较为落后但民风淳朴、教风纯净。其次,广西沿海沿边沿江,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未来广西人才竞争不再是知识技能的竞争,还有身心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竞争。再次,广西职业教育在教学思想、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及推进素质教育上与广东还有差距,必须加速追赶。目前具有广西特色的中职德育探究基本上没有,本研究在学习和借鉴全国德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中职学校德育建设如何突出广西风格,校园活动如何突出民族精神,德育教学如何突出地域文化,师生关系如何突出民族团结等方面,结合广西和学校的现实情况,探讨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职业德育发展之路。
(四)顺应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当前广西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表现在: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加快,产业技术不断更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扎实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步伐加快。其次,广西北部湾港口建设飞速发展。北部湾港已建成泊位227个,万吨级以上56个,北部湾港吞吐量达到1.53亿吨。港口与高速公路和铁路相接,已具备较为齐全的港口运输服务系统。广西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需要大批技术人才,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需要大批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广西经济建设需要职业教育提供劳动力水平方面的支持,而职业教育首当其冲的就是德育为先的构建。
三、预期目标
本研究通过实验与探究达成以下目标:
1.立足于广西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中职德育情境教学模式。
2.与行业专家共同研究探讨,摸索总结出一套提高道德素质的情境教学理论体系和适应行业岗位的德育人才培养模式。
3.通过本研究的实验探究,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培养创新精神的现代教学环境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
4.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板块融合,构建独特的校本化的情境课程模式,推进整个学校德育教学的创新变革。
5.广西特色的中职德育情境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最终目标致力于培养适应广西民族地区经济、广西北部湾经济和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人才。
四、主要内容
(一)德育课程研究:
1.优化情境教学的价值取向、维度、功能、结构、类型、基本模式以及优化机制等。
2.生活情境模式、专业情境模式、热点情境模式、野外情境模式和典型情境模式的优化与整合。
3.德育情境课程的校本化研究。
4.建立学校德育课程情境资源基地。
5.网络环境下情境教学模式、网络专题探究模式和网络特色自主模式的构建。
(二)“课堂教学”基础上的具体拓展:
1.经验与现状研究
(1)广西中职德育教学基本经验及存在问题的诊断与分析
(2)广西中职学生学习特点与教师教学特点的调查与研究
(3)广西中职德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及其教法与学法的研究
(4)通过对学生认知结构层次及现状的调查,制定出符合广西和学校实际情况的中职德育情境教学模式
2.广西中职德育课堂情境教学模式的案例研究(个案研究)
3.专题研究
(1)广西传统乡土文化与德育情境资源整合与研究
(2)广西北部湾与德育情境资源整合与研究
(3)广西民族地区和东盟平台、西南经济圈提供德育情境教学平台和资源的研究
(4)广西民族风情及与东盟国家间贸易往来的新情况与德育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
(5)广西行业典型人物研究
(6)广西青少年文化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磨合的研究
(7)广西现代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教学整合的研究
4.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军事训练、公益活动、义务劳动、勤工俭学、环境体验、志愿者活动等)。
5.构建思想道德校园网站:开设优秀博客空间,开发班级网页、专题学习网页、心理辅导专栏,设立BBS论坛。
全媒体是指全新的媒体形态和传播形态,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提供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信息管道,以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全媒体环境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与困境:首先,海量信息造成了大学生信息筛选的困扰,影响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其次,全媒体网络报道新闻时会充斥大量的负面新闻,而社会学习与社会模仿心理导致相应的负面新闻接连发生,最终造成大学生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失去信心,无法塑造自身美好的道德人格。最后,很多大学生面对虚拟的、快餐文化盛行的物化世界无法有效应对,表现出空虚与茫然、消极与避世,甚至选择错误的价值观。本文从教育观念、组织方式、技术手段、教育内容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模式。
一、高校德育工作观念更新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学习全媒体知识,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并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适应这个信息化的大时代需要。1.了解全媒体知识,接受全媒体时代的教育理念全媒体的突出特征就是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的个性化与社群化。德育工作者要了解全媒体的含义与特征,打破传统的德育工作教育模式,积极融入全媒体德育工作的大环境中去。2.掌握全媒体知识,运用全媒体开展德育工作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全媒体的技术手段、应用方式,运用全新的教育技术和方式方法开展德育工作。一方面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另一方面,要对德育工作创新模式进行全新探索。
二、高校德育工作组织方式革新
传统高校德育工作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面对面交互的社交方式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师生之间有情感、眼神甚至肢体上的互动与交流,有一定的德育效能。但这种传统德育方式也存在弊端,比如说,教师在校时没有过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当面交流使学生某些问题时学生会难于启齿,遇到一些困难时不能向老师和盘托出;教师不能给学生以安全感,以及二者之间的信任缺失,不能做到有效沟通等。而社交网络、即时通信软件等全媒体方式可以为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打开新的德育教育局面。1.开学新生教育,及时建立社交群,为今后开展德育工作奠定基础新生教育是让大学生迅速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教育,大学新生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因此如何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排忧解难、答疑解惑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开展新生教育时及时公布社交群号,让大学新生及时加入;第一时间解答学生疑问,会为今后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2.常规事务管理通过QQ群及时解答疑问为学生排忧解难通过广泛运用全媒体,常规事务管理工作效率会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社交网络的即时互动可以打破时空障碍,使沟通更加畅通。比如说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把握与监控,以及对学生的负面心理和不良情绪的及时疏导等。3.学生评奖评优以及心理普查等可以发起网络投票和网络问卷在全媒体环境下,针对学生评奖评优,教师可以对候选人发起网络投票,这样会方便、快捷地统计出评选结果。而对于学生的心理普查,选择相对低耗环保的无纸化普查,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以较为迅速地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心理状况。
三、高校德育工作技术手段创新
“要积极吸取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大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高科技化。”当前,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全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尤其是正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打破了时空限制,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已成为重要的大众传媒。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采用这些新的技术手段,改进和更新教育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1.熟练掌握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基本功能有些老师面对全媒体的冲击时,选择了故步自封。德育工作者应该打破僵化的工作方式,熟练掌握社会网络和即时通讯工作等这些在德育工作中运用非常广泛的全媒体,对于基础功能的掌握和熟悉是最基本的要求。2.积极尝试使用时下流行的、新颖的社交媒体全媒体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德育工作者要顺势而为,积极尝试使用时下流行的、新颖的社交媒体,使其成为德育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群体是全媒体的受众,他们求新、求快,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和新颖软件,教师要想德育有效,就要把握住大学生的这个特点和特质,做到与时俱进。
四、高校德育工作内容求新
高校的德育对象主要是“90后”大学生,要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90后”大学生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求新、求知、变通能力较强。
因此对这些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就要注重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注重教育的及时性,及时联系网络讯息,使其和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有一个合理的链接。1.利用网络热点和学生关心问题进行及时施教进行海量信息的筛选时,教师要注意对网络热点事件和学生关心的问题的总结和梳理,引导学生的正确观念,进而影响学生主流文化的构建。网络热点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发共鸣,对学生困惑的问题及时施教、及时梳理,也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2.聚焦热点教育事件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关于教育热点事件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德育工作者要辩证地为学生解析和回答,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大学生有时候因为个人经历和社会经验不足,难免对于一些问题产生困惑,甚至错误的观点,德育工作就是为大学生拨开云雾,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3.注意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即时性和与时俱进性全媒体环境下德育内容的核心议题就是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即时性和与时俱进性。德育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遇到问题及时施教。“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化,一方面要在学生的生活中渗透德育,另一方面让德育内容回归生活”。这是德育工作者适应这个信息化大时代该有的思路与情怀,希望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把握全媒体的时代特征,总结出更为完善全面的德育工作创新模式,让大学生更好地发展、成长。
论文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做好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管理意识;改革中小学德育内容与管理方法;形成促进新课程实施的德育理念,走出具有学校德育工作特色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德育的最大效益,真正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全球化进程加速,市场经济与信息时代的竞争更加激烈,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学校教育要真正视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握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脉搏。德育是教育之“魂”,传统德育理念和模式长期束缚和阻碍着人的德性的全面发展,广大的德育工作者越来越深感到必须面对德育现状进行理性的反思,以深人研究科学的德育,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促进了新德育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一步要求德育工作者应当从原来的“教书的”转变为“教育研究者”、“学生品德养成指导者、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学校德育工作不再只是一成不变的常规管理,而是要坚持德育行动研究工作,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反思、分析、再实践、再研究,通过定期的交流座谈、共同学习等方式,逐渐学会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用发展、开放的眼光来观察和分析德育的现状,思考和研究新的德育课程。
一、树立现代德育理念,深刻反思现状
社会的变革、未来的挑战、个性的解放、教育的民主,越来越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重新审视现行的学校德育模式。现行的德育之所以实效低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德育理念的拘囿。传统德育的理念是一种单向的、强制的、封闭的教育模式,是与现代开放社会和现代德育理论背道而驰的。因此,现行德育在理念上还存在着“道德约束论”、“德育模式论”、“地位从属论”、“学生低估论”等限制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落后理论,使广大教师长期实施“灌输式”的品德教育。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文化多元的时代,它必然显示出不适应性。不同生活方式的呈现,对立价值观念的碰撞,学生精神生活的丰富,都迫使学校德育确立起现代的德育理念。
1.开放的德育(拓宽德育范畴)。面对日益开放的社会,德育不能再走传统的封闭式教育之路,而应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逐渐向社会化、生活化、个性化转型。教育者不能再按照“理想模式”去塑造学生,而应当针对社区、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特点、家庭层次,注重针对性、实效性,探索构建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的学校开放德育实施系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化、社会化、创新型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互动的德育(实施德育多主体)。德育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不能只看到道德的约束性、规范性,而忽略道德的主体性、发展性特征,忽视人的理性和创造性,不能排除个人的理性在道德中的参与。因此,德育要发挥其实效性必须使德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德育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建立互动的关系(包括它与智育等其它各育之间应建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和谐统一关系),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
教师在德育中应明确自己的角色是辅助者和指导者,而不是指令者和领导者,这样才能在德育系统中成为互动的桥梁和催化剂。
3.科学的德育(改进德育的方法与途径)。德育方法应具有科学性,这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基本条件。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改变了以前的事务性德育的方式,而形成科研带常规,常规促科研的德育工作格局。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实践者,必须不断学习德育理论及方法论等系列教育理论。一方面,学校建立学习制度,在理论的基础上实践,才能不断上台阶,尤其是青年教师,理论与实践都较缺乏,但有创造精神和一定的创造能力,为了增大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尤其应抓紧学习理论与勇于实践,在学习中创新。
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以不同形式进行合作性的课题研究工作,在常规工作中围绕课题,大胆尝试,深人钻研,将经验与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寻找科学的德育方法,改进自己的德育工作,形成科学的德育体系。各课题可从不同的切人点人手,全面投人研究工作,不断优化德育方式,使德育研究走向合作性互动的良性轨道。
二、科学管理出特色
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充分利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协调多种关系,发挥各方面优势,才能取得最优的系统功效。管理是一个使组织成员一道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的对象是人,因此,学校管理者都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本校的教师和学生的特点,找到不同的切人口,制定不同的组织管理、制度管理、质量管理的办法,实施学校特有的管理模式,一是以常规管理为重点;也可以科研管理为重点,或侧重德育师资管理;或侧重班级、年级纵横管理;或侧重深人研究并实施“三结合”的立体管理网络;或侧重研究目标管理等,不管是怎样的管理模式,还是将几种管理有机结合,只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适应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它就是科学的。以科学的特色管理就能创出学校德育特色。 三、开展活动出效益
活动是德育的最优化载体,是增进品德教育与儿童生活和社会实践最佳途径。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是人类交互作用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因此,研究德育问题就是研究真实的个人,因为这些关系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在活动中偷快交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也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前提。活动作为品德培养的载体,可以使人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和交往认识自己,培养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控力,也会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认识他人、认识社会,体验道德情感,感悟人生真谛,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实实在在地开展活动,一定会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如针对学校实际开展的各种家校互动和谐活动,就是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身边的道德社区,让更多孩子在正面的道德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健全自己的人格。如:在运动会中设立亲子项目,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为建立良好的家校人际氛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孩子们得到的是可贵的亲情体验,对他们的人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或将家庭、社区纳人到传统的艺术节中,请家长、派出所的替官等与教师、学生同台演出,增进亲子之间、社会与家庭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融洽关系,加强教育的整体性。可开展学习型家庭的构建活动、家庭文化节活动等,促进家长、学校共同创建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使学生、家长和老师在活动中丰富文化底蕴,提高素质修养。
德育活动是多彩纷呈的,但每个活动之间不是完全分离的,只要我们抓住德育的“魂”,并用一条可以体现“魂”的主线将这些活动有机的串起来,这条主线越清晰,这些活动的效益就越突出。而教师在品德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感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在生动的活动中强化道德行为,同时,使学生的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
四、全面评价促发展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提出:教育评价功能在于促进。日本的教育家桥本重治把教育评价的功能归纳为指导、学习、管理、研究。fzl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是: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发挥学生的潜力和达到教育目标为中心的评价;不仅重视评价学生的知识,而且重视评价学生的品德、智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不仅重视总结性评价,而且重视形成性评价;不仅重视评价者评价,而且重视自我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学,而且评价教师的教、课程及教育的各个方面。这样的评价是客观的、全面的,才能发挥出评价的促进功能。我们越来越重视评价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开始研究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
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关键词:现代德育;传统美德;价值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学校的德育建设,不仅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更应该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在现代道德建设中,传统美德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小觑的价值,研究传统美德对德育的影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将为今后德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一、传统美德教育在现代德育中的价值体现
1.传统美德对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影响
以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素质教育基本要求为立足点,应该从人格修养、人际交往及人伦关系等个性品质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中找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契合点,从人和社会、人与群体、人与人、人和自身之间进行把握,从以下几个方面将传统美德融合于现代德育过程中:(1)传统修身律己的美德和现代德育教法中所强调的内化、自律相契合;(2)传统的诚信好礼及仁爱思想与现代德育所强调的健康和谐相统一;(3)传统伦理中民族忧患意识与现代德育所强调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操相统一;(4)传统的以义制利的价值观和现代德育所强调的奉献精神相统一;(5)传统的崇尚节俭和现代德育所倡导的热爱劳动相统一;(6)传统的自强不息和现代德育所提倡的勇于拼搏相统一。
2.传统美德对德育模式、途径、方法的影响
德育的时效性是由方法所决定,德育是一种外在的道德规范和观念对人的影响、熏陶和教育,其最终目标是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在今天的德育和实践中,古人所倡导的自然无为、积善成德、格物致知、修身养性仍旧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传统德育强调道德实践和修养实践,主张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身体力行才算是真正的有修养。讲究的是操作方法,重视的是修养程序。中华民族传统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活动实践、校园环境熏陶、学科渗透、课堂教学等若干方面。实现传统美德教育途径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了增加传统美德教育的时效性,还可运行以下八种模式,即综合运行、学科渗透、环境熏陶、系统讲授、环节合取、内容结合、工程系列、主题活动。
二、在现代德育中,进一步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策略
1.重视对德育科目的研究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内容博大精深。在现代德育教育中,我们既要遵循道德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学科要求,合理选择德育科目。同时还要赋予传统美德教育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作为一项重要的价值资源,为现代德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另外,对于世界各国先进的精神文明成果,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适合人类共同道德规范和发展进步的思想观念,同时针对我国国情进行改造和吸收,与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融为一体,构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内容。
2.重视对儒家文化的研究
在学校德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及思想教育的发展趋势。日、韩、美等国都非常重视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创新。作为有着古老文明的泱泱大国,我们更应该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素养、有道德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目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热点问题,就是对儒家文化的研究和关注。这再一次证实了世人已经认同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但不得不提出的一点是,在传统文化的大旗下,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所以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应该理性地去分析、辨别、对待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超越和继承儒家文化,已经成为德育研究的创新点和热点问题。
3.加强审美教育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在古代的“六艺”教育中,更加重视美德教育,它提倡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理想。重视美德教育,并非是忽视道德教育的其他领域,而是以美德教育为立足点,进一步发扬光大传统的美德。
参考文献:
[1]钟建华,雷庆铁.浅论当代荣辱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渊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2]林楠.中国道德建设的历史承接性研究:传统美德的读解与转换[J].思想理论教育,2007.
[3]谢定国.论中国传统美德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4]曹方林,郑家治.孝道:中国传统美德的根本[J].文史杂志,2008.
[5]严从根.协商对话:价值多元共生社会的德育方式[J].江苏教育研究,2010.
[6]严从根.论教师良性不服从[K].教育学报,2010.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发展;新思路
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院校从办学教育核心目标人才培养方向上就与普通院校存在差异,所以如何有针对性的就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这一特殊性,思考并探索出适合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型德育教育思路与新型教育模式,不断实现德育教育在中职教育课堂的实际教育效率的提高,尽快解决职业教育的关键性问题。
1职业教学的内容要从多角度拓展
在我国近些年的德育教育事业发展进步过程中,主要应该关注的重要德育教育群体除了普通院校学生还有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如何让中职学生摆脱学习困难的困境,其中一个重要的可行性方式就是要让学生真正的回归于生活,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愿意接受学习内容,有兴趣有积极性去主动学习。所以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教育制度改革和教育模式革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从德育教育角度入手。
1.1打破常规并活用教材:
基本教材的理论知识和理论内容框架,是中等职业教学内容延伸和拓展的基础内容载体,学生需要先将教材的内容和基本的理论职业技术内容充分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活学活拓展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突破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及组织学生排演课堂活动内容以及话剧小品等,利用多元丰富的师生互动教育教学模式来达到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构建起轻松、和谐、信任的教学活动氛围[1]。
1.2围绕社会时事充实教材:
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总体教育目标较普通院校更加明确和清晰,社会实际人才需求内容在中职教育教学内容中体现更加明显。对于这一特点,中职教育院校应该更加重视教育教学时事性内容的充分融合,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积极鼓励学生多关注国内与国际的新闻时事,多关注身边发生的新闻,通过各类方法拓展自己的知识活动范围,可以多为学生订阅书籍、主题报刊、杂志资料、然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增加交流和探索,不断提出不同的个人观点,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为将来脱离家庭和学校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此类将德育教育课程内容与新闻时事内容相结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显示教育意义,具有明显的时代感和教育吸引力,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事物认知接受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重要方法。
1.3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将德育教育的教材理论内容联系到中职教育教学实际,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也是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丰富和拓展的重要方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课程教材,同时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能力出发,充分的利用好可利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这些教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充实都可以为中等职业教育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经过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可知,最基本和最核心有效的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方式还是要从生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爱人之心,引导学生自尊自爱、爱父母、爱家人,用爱人之心将德育教育精神融入生活,发挥新的生命力[2]。
2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时效性
2.1采取探索性学习:
无论是对普通院校学生还是对于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刻板的学习模式始终无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决定了学生学习和接受能力也存在不同,很多学生不是接受能力差,而是活泼好动。还有部分学生过于内向而不愿意主动加入课堂讨论活动等,针对学生的差异性特点,中职教育工作者就应该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对不同学生的针对性教学达到整体全面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德育教育多年的传统教育模式以及固定下来的德育教育内容从根本上就不存在丰富的趣味性,内容多少有些许枯燥,所以就要求德育教育工作者针对这一问题探究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丰富,精心准备每一堂德育课,不断达到德育课程教育内容和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发挥,增加课堂活跃程度,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个人见解和个人想法。于此同时,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当下热门时事内容的融合,使得课程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充分的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明确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可以自愿自觉的参与其中,减少课堂刻板学习的压力感,鼓励学习自主思考,从而达到中职学生基本德育知识、个人认知能力、个人情感的丰富和提高[3]。
2.2推行活动化教学模式:
针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特点,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不应该单一停留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应该鼓励学生积极走出课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和名胜古迹,从而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自身体验。通过丰富课堂教育教学内容和互动灵活的教育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贴近中职学生的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实际进行教育制度内容的安排,同时又充分的符合社会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活动化教学模式的推行是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时效性的重要方法。
3结语
在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发展新思路的探索中发现,中等职业教育本身就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特点,所以针对这一教学特点应该有针对性的提出符合中职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模式革新策略,通过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和活动性内容的增加实现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发展思路的新探索。
参考文献
[1]鞠丽娜.中等职业教育关于德育发展新思路[J].现代交际,2015,10:170.
[2]张祺午.统筹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德育工作[J].职业技术教育,2009,21:39-44.
总的指导思想: 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能够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拔尖创新人才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普通人、正常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建设高效课堂,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制,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着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普通人、正常人。具体来说要做好两项工作。
一、落实德育首位,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1、改进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实施全员育人。德育与智育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每一个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道德的布种者。教师不仅要以良好的形象为学生树立楷模,更要在课堂渗透爱国主义精神和遵纪守法,明理诚信的道德准则,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实施全程育人。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要与社会、家庭构建德育网络,收集每个学生的成长信息,根据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和个性特点,为他建立发展方案,指导他的成长,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实施管理育人。我们要切合时代特点,不断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途径,建立管理办法,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完善管理常规,实施管理育人。我校在学生管理这一块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索,如对寄宿生实施的自主管理教育就卓有成效。经过两年的实践,学生的卫生习惯、作息习惯基本养成,和谐共处的意识、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今后在这个方面还要毫不犹豫地坚持下去。
2、规范行为,提高德育工作的系统性
德育工作应该系统设计,整体安排,各个部门要分工协作,而我们的现状是,一个专干从高一开始抓抽烟打手机,到高三还在抓抽烟打手机,高一是那几个待优生,高三还是那几个后进生,年级与年级之间更是各自为政。
德育处要制订好《德育工作计划》,每个学期依据《计划》,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一步一个脚印。
学校要制订好《德育工作规划》,一个学生从新生入校到高三毕业,第一年改变什么,第二年培养什么,第三年实现什么,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评价在哪一个学段达到哪一个水平,都有一个具体可行的内容,达到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
二、加强研究,编写一套德育校本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