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

时间:2023-06-25 16:23: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

第1篇

关键词: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环境;教育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也在进行相关的改革和发展。目前在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中出现了一些困境,教育理念不够坚定,不能正确认识教育的主体,教育环境不够优化,教育模式相对比较落后。为了解决意识形态教育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高校应该要有针对性地寻找应对措施,以便高校能够早日走出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促进高校的发展和意识形态教育。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

1.意识形态教育理念。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理念方面主要是出现价值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分离。在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课程中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主要是进行传播和教育理论,将理论中的价值体系和科学的理论体系进行汇总和传播,这样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强的说服力和解释力,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加以理解和接受,并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力量。但是在平常的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一些任课老师未能真正把握理论中价值与理论体系的内在关联,在教课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未能将其中的价值体系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无法真正学习到思政教育中的意识形态教育知识,未能真正地了解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意识形态产生比较负面的印象。

2.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目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教育主体这个内容上主要是存在教育合力与教育各自为政之间的问题,许多高校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错误认知,即认为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就是思政理论课老师的问题,与其他专业和部门的老师无关。意识形态教育主体上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高校的工作人员没有对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和思想有真正的了解和认识,错误地认为意识形态教育只是某些老师和部门的任务,这样就导致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现象的出现,没有意识到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工作,它需要高校的每一个部门和老师的相互合作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部分老师和部门的反向影响力,否则会使高校开展的思政理论课中的意识形态教育无法产生效果。

3.意识形态教育环境。目前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高校成为多元社会信息的前沿阵地和集散地,大学生受到社会环境和信息的影响非常强烈和直观。大学生渴望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了解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多元思想,但是考虑到他们的世界观正处于发展和形成阶段,还未能科学地辨别社会思潮,所以在认识西方各种思潮时容易缺少理性批判思维;与此同时,西方的经济和科技比较发达,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渗入各种文化,尤其是借助于网络等媒介,其各种文化中体现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部分地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

4.意识形态教育模式。高校目前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很少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利益,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围绕校园稳定以及社会稳定进行工作,过于忽视学生的权利,强调学生履行义务;在管理方面忽视学生自我的管理能力,过多强调学校的行政管理方式;在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表达上,主要是按照思政理论课的教材内容或者思政会议内容展开,这样学生无法从中感受到人情味,也没有理性学习的相关内容。

高校在近几年来虽然改革和创新了意识形态的教育方式(比如说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工作等),但是其整体教学方式仍有不足,创新性不够,方法过于老套、传统,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同时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没有真正体现自身的主体性,意识形态教育仍然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二、解决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1.正确、科学地意识到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为了能够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走出困境,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到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逐渐激烈,高校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面对国际逐渐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以及国内逐渐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教师要时刻警惕,积极开展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宣传工作,坚持理论知识的创新,自觉抵制社会中各种错误的思潮,保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流指导思想是。

2.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交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是多元的,同时每一个教育主体都会做好本职工作,各司其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政教育展开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更新教学思路,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寻找教学规律,进而将意识形态教育落到实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组织者就是辅导员,他们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真发挥意识形态教育的作用。虽然意识形态教育的老师不是专业从事其意识形态工作的,但是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平常的教学中老师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要向学生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关心和重视学生,教育主体之间要进行交流与合作,及时了解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并能够采取有效的方式,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和目标。

3.优化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为了能够有效开展意识形态教育,还应该优化教育环境,主要是协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使之能够相互配合。高校要为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4.完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的创新性。为了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走出困境,还必须完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的创新性,相关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总结教育模式的优缺点。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使形成的新的教育模式能够体现平等的教育地位,准确把握教育目标,并使意识形态的教育形式更加生动。

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必须要在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环境以及教育模式上有所改变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走出教育的困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第2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高校;文化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4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20

[本刊网址]http://

意识形态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识,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是观念、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态有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之分,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在文化思想呈现出开放、自由的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

(一)西方非主流思想的文化渗透

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西方非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影视文化、网络游戏等途径传人我国,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加上一些大学生自身的分辨力和自制力并未达到十分成熟的阶段,长此以往,其思维观念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会受到西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互联网技术的隐蔽性和快速性成为西方非主流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催化剂,西方国家借助互联网作为主要的传播手段,同时利用电视、广播等传媒工具,来宣传他们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等,他们对西方的政治制度盲目崇拜,而对本民族原有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不加重视,最终影响了青年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高校思想理论课缺乏吸引力,功效甚微

思想理论课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工具,由于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和固定,与急剧发展的社会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脱节,导致目前高校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成效较低。而高校教师作为其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大多数的思想理论课的教授过程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教的过程忽视学的过程,启发性不够,课堂仍然是把握在教师的手中,教师讲课方式单调,对新问题、新现象关注较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思想理论课的实际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作为高校管理者,对高校理论课的课时安排上不够合理,课时安排少,在上课时间设置上显示出不重视的态度,像一些高校将思想理论课安排周末,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这一课程的抵制心理。此外,由于高校理论课主要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学生的应试心理较强,对这门课多存在思想上不重视、心理上多抵触,最终高校思想理论课在意识形态教育上的功效也不显著。

(三)大众传媒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不足

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其内容和导向对人们意识领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其手段更加多样,文化传媒的传播作用日益凸显,然而,改革的深入也带来了传媒体制的变革,产业化的运作体制成为当今大众传媒的发展大势,市场在文化产业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一味地强调收视率、发行量使得大众传媒在传播目的上一度被扭曲。从营利的角度出发,大众传媒更多的受到市场和经济效益的限制,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趋利性,在利益的驱动下文化传媒逐渐失去其作为信息传播的独立性,大肆宣传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过度依赖娱乐和低俗文化来增加收视率,造成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非主流思想充斥在影视文化之中,对西方文化多加膜拜而不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盒宣传,青年大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视听环境中耳濡目染,其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在潜移默化中趋向“西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三观的选择和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四)高校管理者在意识形态监管上的经验欠缺

高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运转系统,有“小社会”之称,是社会意识形态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管理者作为这一独立系统的负责人,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一方面部分高校管理者对意识形态的管理经验不足,尤其是对于新进的辅导员,他们刚刚脱离学生身份就来做学生工作,难免在学生管理上方式、方法不够熟练和灵活,对于学生心理的把握和思想的关注不够全面,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引导工作做得不够到位;另一方面高校管理层人员将工作重心放在高校的发展、教学管理上,对于大学校园的意识形态管理不够重视,在对高校理论课的安排上没有充分考虑思想理论课的实际情况,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同时,校园中对于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的活动较少,加上对学校意识形态监管的力度不够,使得青年大学生在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上不够清晰和坚定,西方非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校园中广为传播并深受大学生的追捧,导致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更大的挑战。

二、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

第3篇

(一)意识形态是社会与国家稳定的重要思想基础

意识形态(英文:Ideology,也写作“意识型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引领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好的、向上的、正能量的意识形态。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表明,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影响高校的发展与稳定,影响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影响政权的安危。

(二)重视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牢牢把握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三)众所周知,忽视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必然产生严重后果

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上的失误,思想舆论领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给高院校校师生带来消极影响,造成高校迭起,不仅影响高校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带来冲击。

二、高职院校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决定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极其重要

(一)高职院校是传承和创新知识与思想的重要园地

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园地。人才培养是高院校校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功能,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就需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职院校是学习、研究和宣传的重要阵地

高校是理论研究创新的主阵地,在为党和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理论队伍、推进党的理论研究宣传武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发挥高校理论学科和人才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

(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

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群体逐步年轻化,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占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60%以上。迫切需要加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把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

三、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状况反映意识形态问题显著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复杂挑战

从国内看,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样性、多变性日益增强,各种热点问题相互叠加,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纷纭激荡。从互联网的发展看,传媒领域、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高校师生是网络上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群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亟待加强

1.有的对意识形态工作不重视,没有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宣传思想工作缺乏合力。

2.有的对课堂、讲座、论坛、出版、社团等阵地管理不严,意识形态领域噪音杂音时有出现。

3.有的对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应对不力,主动发声不够,没有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4.有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力量不足,能力不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并对整个社会的宣传思想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四、加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

(一)坚定理想信念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激发广大师生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热情,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

(二)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三)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做大做强正面宣传

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指导地位。

(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

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把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五)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第4篇

摘 要: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目前学界对于大数据的研究,特别是有关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主要呈现两大特征:绝大部分学者

>> 和谐社会意识形态溯源 列斐伏尔对消费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 解读《黑奴吁天录》中的社会意识形态 论影响美国早期绘画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 浅析艺术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马尔库塞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理论评析 社会意识形态对稳定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影响 加强高校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实践性教育 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对外国文学经典的影响 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从传统民俗文化看《黄土地》的社会意识形态 父权制魔咒下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角色的构建 从女子服饰看唐代社会意识形态与群众文化审美 五四时期传播对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构论析 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综述 大数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 大数据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保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 当代社会思潮变动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进路与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10-25.

[23]韩晓玲.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对策研究[J].网络与信息,2008,(1).

[24]葛晨光.试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2).

[25]张芳.浅论新疆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及工作机制[J].传播与版权,2014,(5).

[26]欧阳康.当代英美哲学地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7][美]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8]张仲涛,刘以研.大数据背景下政府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研究[J].学习论坛,2016,(5).

第5篇

【摘要】互联网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思想意识传播中起着广泛作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不同的“声音”充斥着网络,对主

>> 网络信息条件下,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对策 社会化媒体条件下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 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影响力 浅析网络视域下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问题 如何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 强化党对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不断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博弈互联网主导权 保定学院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巩固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探索与实践 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的路径 薛可:哪些因素冲击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坚持和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战略思考 主动应对互联网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从“棱镜门”事件看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综述 “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④任志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⑤⑥杨光:“依法治国下的网络治理”,《计算机与网络》,2015年第1期。

责编/于岩(实习)

第6篇

论文关键词:青年亚文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一、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亚文化”一词最早在1886年以前就已经被提出来了,一直到现在,对它的概念表述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是国内与国外有关“亚文化”的研究都是基于“主文化”相对层面的研究。戈登曾经指出,“亚文化”就是指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地域差异、宗教归属、种族背景和阶级地位等一系列社会要素的综合,从而构成一个功能性的整体,对综合性地影响着它们的所有成员。美国的科恩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分析了“亚文化”的概念。从广义上解释“亚文化”,它是指一个文化整体中的各种从属文化,在这些从属文化中,有一部分是与“主文化”相吻合的,也有一部分是与“主文化”不相吻合的,而与“主文化”的价值观相吻合的“亚文化”被称为同一“亚文化”,与“主文化”的价值观不相吻合的“亚文化”被称为不良“亚文化”。从狭义上解释“亚文化”,它是专门针对不良“亚文化”而言的,主要强调与“主文化”之间的不同内容,如存在于一个社会的某些群体中的与“主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也逐渐从不同的侧面对“亚文化”进行了研究,他们对“亚文化”的概念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观点。我国的学者朱力就比较认可美国学者科恩对“亚文化”的概念。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亚文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另外,我国学者王荣科从政治“亚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政治“亚文化”不仅具有自身的个性与特性,同时还包括与自身相关的各种“反文化”。

(二)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帕森斯最早提出来的。然而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真正开始对“青年亚文化”进行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对“青年”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意见,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比较早,且取得了非常多的理论成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它的研究中,认为“青年”一般是指十三岁至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因为十三岁至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在我国是正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且包括了我国的在校大学生,因此本文研究的对象就是包括在十八岁至二十多岁之间年龄的在校大学生。

二、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方面的影响

文化环境一般是指一系列客观要素的综合,这些客观要素是受由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意识形态所支配。这些客观因素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文化环境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是有一定差异的。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指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大学生的一系列文化要素的综合。

(一)青年亚文化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与环境内的构成成员及其活动发生直接的关系的,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里,“青年亚文化”不仅是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的,也是由一些实体所生产出来的。如作家,创作“青年亚文化”文本的作家往往都是一些表达能力极强的。他们有些是一些非常极端或者另类的方式创作引起关注,有些是以反叛主流文化而获得知名度。经过网络炒作和宣传之后,这些作家很快就成为了高校大学生们所崇拜的偶像。如郭敬明和韩寒,他们在当前的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不低于娱乐圈的明星们。

(二)青年亚文化会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产生连锁反应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主文化”一直是占据主流,但是“青年亚文化”也与“主文化”同时并存,彼此相互影响。具体表现在:“主文化”力图采取各种方法去引导“青年亚文化”,而“青年亚文化”不断地对高校的“青年亚文化”进行渗透,并与“主文化”进行对抗,在不断的对抗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鲜明风格。但是“青年亚文化”又不能跳出高校“主文化”的大框架,它必须依赖于“主文化”才能不断地生存下去,因此,有些具有积极意义的“青年亚文化”最终会被高校“主文化”所融合,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

(一)青年亚文化严重干扰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的特色国情要求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去教导广大高校大学生。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受到了来自很多方面的干扰与冲击,影响了我国广大青年受教育者的认可与接纳。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要受到“青年亚文化”的价值观的严重干扰。1、目前“青年亚文化”中出现不尊重历史、虚构历史以及扭曲历史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影响巨大,使得很多高校大学生不能客观而正确地对待我国的历史;2、“青年亚文化”中的消极观念与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如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缺乏对自己人生的规划,缺乏理想和信仰,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团队合作能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而攀比心理严重,物质欲望强烈等。受当今社会“青年亚文化”中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正是这种多元化的现象往往使得高校大学生变得很迷惘,并逐渐迷失自己。

(二)青年亚文化弱化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

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因此,意识形态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阶级性,它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虽然有些国家不直接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名号直接对自己的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相关的国民教育里往往一定会体现其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因此,在任何阶级社会里,都会或多或少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体现着一定的意识形态、阶级、政治等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面非常明确,主要就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意识形态方面教育上,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强调思想。之所以坚持,1、因为它经过实践证明具有实践性与科学性,被我国广大人民所广泛接受;2、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政权决定了我国要坚持,并结合中国的历史与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化的重大口号。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从我国历史的角度出发去引导我国的高校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它在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历史必然性。

“青年亚文化”的产生、推广以及到被广大高校大学生所消费,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被人操纵的印记。它主要以广大青年为主要切入口,借助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比较宽裕的物质购买能力,我国社会的转型以及网络传媒等,对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产生影响。在意识形态方面,“青年亚文化”弱化了“主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使用一些“即时性”的感官刺激来引起广大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目前,在我国社会的“主文化”中,出现很多“青年亚文化”与文化产业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广大高校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与“快乐男声”选秀比赛,它在我国的主流媒介中迅速有了知名度。“青年亚文化”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广大高校大学生采取实际行动,而这种需求其实不是我们人类的真正的需求,而是虚假的的需求,这种虚假的需求会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产生消极影响。

第7篇

一、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包括家庭、宗教、生活环境对藏族大学生个人性格和信仰的塑造。客观因素包括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

1、主观因素

首先大学生处于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成长叛逆期,作为少数民族,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学习压力、生活习惯、情感困惑等各种问题。其次,由于成长环境和家庭影响,藏传佛教文化深植于藏族大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了藏族学生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主观因素,使藏族学生形成了自身特定的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考方式和接收模式。

2、客观因素

藏族大学生作为藏族同胞中的高素质群体,对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等相对比较敏感和关注,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域的领导配置等,都会影响到藏族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自身的归属感。同时,科技的发达使具有现代化知识的藏族大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和对外沟通渠道,一些负面的声音也会对藏族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产生干扰和负面影响。

二、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对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情况的调查和了解,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1、政治思想和理论知识有待提高

藏族大学生由于语言和文化习惯的不同,部分藏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国家政治的关注度不够。表现为对国家政治机构、社会事件、政治体制改革等不够了解,思想中对西方国家宣传的人权与民主存在模糊的认识。其原因是政治理论学习和政治参与度不够,认为政治远离自己的生活,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低于文化课的学习,加之网络流传的负面信息,对藏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造成困扰,影响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

2、对我区 政策的理解

我区的教育政策、 大学生分配情况等,是藏族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政策,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民族团结精神。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在教育、经济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大力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大学生初入社会,人生阅历较浅,对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时会缺少客观、理智的思考,政策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中存在的负面现象会使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质疑。

3、对经济发展寄予更高的期望

对于经济的认同可以影响意识形态的认同。藏族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民族意识和权利意识,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会冲击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很多藏族大学生认为少数名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内地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尽管改革开放以后西藏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普遍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民族经济政策来扶持少数名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尽快缩小贫富地区之间的差距。期望和现实的差距会导致人的挫败感和不如意,而这种消极的情绪会在少数民族团体中蔓延和相互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藏族大学生逐渐跳脱出先辈漠视物质的价值观,受到繁华物质世界的影响,关注自身利益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经济发展的认同严重影响到其社会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增强高校藏族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我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密切关注藏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平等的民族交往政策,向学生介绍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政策,结合实际,用具体的事例使学生了解国家(兄弟省市)对(西藏)的关心和援助。培养藏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明确西藏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目标。培养藏族大学生科学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树立科学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思想,正确理解和处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加强对藏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尊重藏族大学生的文化特性,加强藏汉主流文化教育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的相互尊重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藏族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是藏族大学生的骄傲。尊重藏族文化,将藏族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增强藏族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高校中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藏族文化、民族、艺术的展演活动,通过多民族学生的共同参与,加强文化的融合与互通。同时,加强藏汉主流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鼓励藏族学生参与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西藏高校文化氛围由藏汉文化共同构成,多元文化教育,可以通过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将藏文化的民族精神与汉族文化的精髓更好地融合,大学生通过对不同民族的历史传统、思想观念、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与了解,彼此尊重与认同,最终将各民族优良的文化得以更好的融合与传承。

3、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规律;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27-03

美国学者安东尼·奥罗姆指出,“国家建设的核心是确立和维持一套共同信仰”。也就是说,一个阶级、政党要获得政权或者巩固自己的统治,仅靠强权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意识形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内化为人民群众的价值信仰和实践追求。大学生是党和国家未来,国际争夺的主要力量,其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民族、国家和政党的生死存亡。正确把握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规律,切实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关键和根本。

一、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逻辑

心理学认为,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1]。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对自身归属感的一种确认。正如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一个人模仿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并内化、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2]。实际上,认同就是“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3]。从中可以看出,认同不仅包括个人对自我及他人的认同,而且还包括对社会、对思想价值观念的认同,即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是个人对自己社会地位、身份、角色的一种理性确认,是个人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持久动力。在社会层面上,认同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4]。意识形态的认同正是通过认知(类比)、认同和内化的过程构成的。认同的生命周期包括认知(价值的获取阶段)、认同(产生归属感)、内化(强化认同并付之行动)三个阶段(见图1)。在不同的阶段,行为主体的动机和发生机制是不同的。人们在接受一定的价值体系、产生认同之前,都必须对其价值观点、规范作一定的认知。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里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5]。这是最初的价值感知阶段,其对价值的认识表现为直接性、表面性、片面性等特点,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认同,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同意或接受,而是主体对他者在心灵深处的相通、相融合和在情感上的归属感,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认可、接受和赞同。内化则是强调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自觉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并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

因此,要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仅仅提倡对意识形态的认知是完全不够的,必须通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将对意识形态的情感、态度、认识等不断内化,产生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从而加强了社会群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二、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机制

实现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主要通过两种机制来进行。一是通过内在机制来进行(我要认同),即通过熏陶、实践、主动学习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并赞同主流意识形态,从而达到认同的目的。二是通过外在机制来进行(要你认同),即通过灌输、教育的方式,使大学生由外到内地接受并赞同主流意识形态。

1.内在作用机制

(1)内在动力。需要是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动力,人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对价值的追求,是在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和完成的。马克思认为:“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6]129;“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6]260如果一种意识形态与人们的利益追求和行为期待趋于一致,那么它被认知和接受的程度就高。主流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体现了统治阶段和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利益,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挥着引领和指导作用。因此,大学生只有认同、接受了主流意识形态,才能融入社会,才会有归属感、安全感,才能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接纳、尊重,实现自身精神的需要,为自身发展奠定基础。也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在对待不同意识形态时,会进行相应的意识形态类比,当某种意识形态与自身的期望、社会价值需要相一致时,就会把自己纳入某种意识形态范畴。

(2)选择机制。对意识形态的接受并不是简单、机械的、被动的刺激反应,而是在已有的意识和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有目的地、主动地、有选择性地接受某种意识形态并将其移入大脑的过程。对意识形态的选择是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和利益,在认知基础上对意识形态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过程。只有与主体已有观念、价值标准和符合自身需要的意识形态才能被认同。影响意识形态选择的因素主要有:1)已有的意识形态体系。通过筛选、过滤,只有那些与主体已有观念、价值标准相契合的意识形态才更容易被接受、认同。2)意识形态与主体需要的契合度。意识形态与人们的需要、利益越相契合时,被人们所接受的可能性就越大、认同度就越高。

(3)调节机制。在现实情况中,尽管人们的思维能力大体相同,但是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却大相径庭,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人的情感、意志、习惯等心理因素对意识形态认同的调节作用。情绪和情感是主体对外部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尚未完善,在接受和认同意识形态方面,其情感具有鲜明的、激烈的、丰富的特点,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大学生易于选择、接受、认同并强化引起自己愉悦、满足的意识形态,而与自身情感相悖的意识形态则容易产生拒绝、回避、抵触等强烈的心理体验。有坚强意志的大学生坚定地赞同和支持自己所认同的意识形态,竭力排除其他意识形态的干扰和侵袭,而保持认同的一贯性、持久性和稳定性,而意志薄弱的学生则可能在遇到困难时削弱对意识形态的认同,甚至放弃自己的信念和信仰。此外,人的气质、性格、个性、信念、习惯等心理特征也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那些积极、自主、开放和稳定的心理特征往往有利于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和巩固。

2.外在作用机制

(1)教育机制。“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教育作为一种外部输入的手段,对于塑造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作用。教育主要通过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使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了解、理解、认可、相信、认同和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主要机构。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它是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大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系统的政治教育,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政治价值观。

(2)引导机制。引导机制是指一定阶级或社会利用自身的权威或者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优势,充分展示意识形态的作用力、影响力、吸引力,以引导社会成员自发地接受、认同本阶级的意识形态[7]。在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元,甚至存在价值彼此冲突的现实情况下,更需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去协调引导人们的行为,以消解各种价值观之间的紧张,统一人们的思想,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面对自由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以及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泛滥,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并以意识形态来引导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取得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性,为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提供文化支撑。

(3)规范机制。阿尔都塞指出,“为了培养人、改造人和使人们能够符合他们的生存条件的要求,任何社会都必须具有意识形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历史是对人类生存条件的不断改造,即使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如此。因而人类必须不断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这种‘适应’不能放任自由,而应该始终有人来负责、指导和监督”[8]。规范机制就是国家依据法律、法规,依靠国家强制力,运用指示、命令、规章制度、条例等手段,通过权威和服从使体现统治者意志的意识形态在社会各领域得到贯彻、执行。如果社会成员不认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遵从群体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就会受到议论、嘲讽、指责甚至排挤和处罚等。因此,外界的压力和规范也会使社会成员产生从众心理而认可、接受、认同某种意识形态。

三、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规律的启示

1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性。托马斯·里克纳指出:“学术课程在价值观培养方面的作用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如果我们不能把这种课程利用为培养价值观和伦理意识的手段,我们就正在浪费一个大好的时机”。课堂教育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对意识形态进行认知、接受和认同的主要路径。同志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因此,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信息,使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有充分的理解,并能自觉坚持、贯彻和认同,是高校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让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做到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到大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也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使学生不断地塑造和重新塑造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通过对大学生的关心、爱护,使学生感觉到有“家”的感觉,使教育成为一项真正撒播“爱”的种子的系统工程,从而增强大学生热爱校园、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2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法的创新和改进,科学引导。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自我中心取向、价值取向多元、重感性、轻理性、政治观念淡化等特点。针对这种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上要改变过去的“填鸭式”灌输的教育方法,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在情感内化和行为实践中进行科学引导。依据大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采用科学的态度、手段和方法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促进学生个体的政治价值体系的内在活动。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上,同样需要及时跟踪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把握新特点,在社会大变动中不断加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9]。

3注重机制建设,强化激励制约。“在意识形态领域,各个阶级都要运用法律方法和行政方法,来实施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来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秩序、规范和统治地位。”[10]因此,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要以机制为依托,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的各种手段,把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鼓励与惩罚有机结合,形成有效的法律支持、政策促进和机制保障。通过鼓励先进、树立典型等示范性教育手段来激励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动力和荣誉感,使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行为得到鼓励,使违反这一体系要求的行为受到抵制,形成有效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工作推进机制和社会选择机制。

参考文献:

[1]费穗宇社会心理学词典[K].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45.

[2]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3]张春兴张氏心理学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22.

[4]江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9

[7]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9.

[8][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05

第9篇

[论文摘要]思想道德修养-9法律基础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这门课程,需要执教者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内涵和实质,内容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把握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问题;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即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而不囿于知识。思想理论知识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同一性,坚持思想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意识形态基本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是把原“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两部分内容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如何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问题,是值得执教者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1把握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

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联系

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内涵和实质来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都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同时又反映和作用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们都是在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它们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问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它们都是为了确认和维护对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务;它们的许多基本原则和内容也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思想道德建设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标。社会主义法律贯穿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精神,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培养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规时,必然要考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现状和内容,把某些道德规范转变成法律规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人们自觉遵纪守法,促进整个社会法制建设水平的提高。

1.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区别

思想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而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调节控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非强制性社会规范的总和。从社会主义法律表现形式上看,法律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国家认可的习惯;而道德则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的东西,存在于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之中。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结构关系法律调节的层面来看,思想道德主要涉及个体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法律主要涉及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调节方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依据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个体内在的信念起作用,是一种“软调控”;法律是通过强制性的外在控制发生作用,是一种“硬控制”。从思想道德与法律作用的范围来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相对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围较为具体,十分明确。从思想道德与法律调节控制的结果来看,思想道德着重要求人们内心世界的善良与高尚;而法律则着重要求人们外部行为及其后果。因此,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两者存在着明显的界线,具有不同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不能相互混淆。

2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

2.1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而不囿于知识

当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倾向是突出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而忽视了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从而淡化了思想理论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诚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经由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中小学强调养成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应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要进行相应的思想理论的宣讲,解决思想理论认识问题,培养大学生理论意识的自觉性。同时,大学生处于思想意识逐渐成熟阶段,他们一般具有自己的审视行事标准。因此,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要重视思想理论知识的学习。然而,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却不囿于知识。思想理论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它是具有价值倾向的思想理论课。思想理论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并不在于引导教育对象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发展知识,它需要通过教育对象个体对相应知识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实践证明,淡化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就会弱化思想理论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可见,思想理论教育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质。

2.2思想理论知识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同一性

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说,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新世纪,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而且要具有献身于祖国和人民,献身于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质,是保民族之本,扬民族之威的有力保障,而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可见,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2.3思想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开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对高层次人才素质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在坚持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应注意两种倾向:一是一讲学科建设,就把它朝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上靠,把思想理论教育课程当作一般的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知识课程;二是一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就把它等同于传达党的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同于“政治德育”。由于视角不同,高校德育确实存在不同的研究模式。有人强调学科德育,从纯粹理论的角度建设德育,突出了德育的学术色彩;有人主张生活德育,努力体现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特色;有人强调心理学德育,从价值中立和无批评原则对德育的借鉴出发,使德育诠释在心理学的模式之中;也有人从文化德育的角度,从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和道德的关系中诠释德育,政治德育则由于凸现德育的政治功能成为特定年代的标志。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作为学术问题,各种研究实验和设计都应当鼓励,但是德育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性不能由于不同德育模式的存在被消解,不应当回避价值观问题,不能淡化各种意识形态的分歧。在中国高等教育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将来势必会在国家重要的岗位上担当责任,或者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建设者和劳动者。探讨思想理论课程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是理论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一学科主要研究整体性、中国化、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理想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等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而所有这些问题的研究,既是全面加强课程、教材和队伍建设的学理支撑,又是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手段必须围绕的根本。不加强学科建设,只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质出发来强调它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提升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其师资队伍也难以得到稳定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借助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又要潜心于自己的学科建设,开拓学科的研究空间。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兼顾党的意识形态的需要和大学生成才需求,寻找两者的结合点,以育人为本,贴近学生;要兼顾理论性和生活性,既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理论课的属性,又贴近生活,以此选择教学内容和构建教学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

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其教学目标不仅要解决学生对社会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规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难以奏效的。因为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取得这类课程的实效性,必须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知识点,通过开展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它包括课堂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和有关德育活动等。

3.1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施加影响,使其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在心理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与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是指外在于受教育者主体的体现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会舆论,加上学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体知、情、信、意等内在心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心理机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体所接受和认同,并通过实践体验和感悟内化为其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即精神力量。外化过程是指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将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转化为行为实践,相对稳定地调节主体外显的行为。这一过程是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动态过程。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法律行为作用于外部环境,往往会产生某种社会评价,即人们在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过程中依据社会道德法律的准则和基本要求,对其行为实践所作的价值判断。其功能是以善恶和法律规定为标准,形成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的正确价值观。其实质是对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动机、效果和价值的判断,是人们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和坚持正确行为习惯的外在力量。

3.2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

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两个飞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激励、促进受教育者主体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内化和外化两大飞跃。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的内在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属于意识或精神的范畴,在它没有客观化、外在化时,还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是内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励要素的统一,是观念、意识和行为实践的统一。它需要经过两个飞跃:一是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原则、规范、基本要求等内化为道德和法律意识,从而实现从社会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飞跃;二是实现从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到客观化、外在化的行为实践的飞跃。实现这两个飞跃离不开人们的行为实践。受教育者主体只有通过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实现上述两个飞跃,从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相x,-t稳定的特质和倾向。

上述两个飞跃并不是一次实践教学或理论教学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反复多次,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才能够实现。其中,认同、信奉是重要的层次与阶段。

认同,即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法律意识及其精神需要。它是行为主体在认知、情感上,对外在于主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的实施价值、意义的认识趋同,并指导自身自觉行为的一种心理倾向。认同阶段的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主体将外在于自身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需要内化为自身意识、自身需要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其自身内在的知、情等心理要素。该阶段是确定更深层次内化的基础,是完成内化和外化运行过程,实现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两大飞跃的动力源泉和心理基础。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是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觉性即受教育者主体实施道德或法律行为的主观动机发自其个体的自我需要,并使这种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趋同,它区别于特定情势下的盲从,也区别于在特定外部压力下的被动服从。

第10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

当今社会早已不是一个文化单一的社会,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交融碰撞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在社会大发展,文化大融合的社会环境下,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成为一个民族不断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多元的文化环境造就了青年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开阔的见识,让他们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新思想中消极成分的影响,只有在纷繁复杂的文化意识形态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的指导方针不动摇,多管齐下推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弘扬对人生有进步意义的思想文化,才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和最终归宿。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分辨思想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就是本文接下来要探讨的内容。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现状

作为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多元文化格局的出现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不但使世界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也使各民族的文化生命力不断增强,在客观上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融合,消除了文化霸权主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有了一定的空间和机遇。

多元文化背景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更为开放,文化多元带来思维方式的转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方案也会更有创新色彩,同时,多元文化背景也拓展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多元文化背景还能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个体精神,这些都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有利的条件。

但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多元文化背景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文化多元使高职学校的意识形态也更加多元,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也更为复杂,多种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对高职学生的思想侵蚀很容易造成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背离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中西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使得更多的西方国家开始对发展中国家推行文化植入,从文化上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侵略,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很容易造成高职学生的思维混淆,盲目崇拜西方的价值文化。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很多人开始多的意识形态产生动摇,开始否认作为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来源的地位,削弱了的主流地位,如此混淆价值取向必将带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混乱。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心理尚不成熟,思想观念极易发生变化,西方文化的大量渗透,使得“强调绝对的自我,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的非理性主义逐渐取代了理性主义成为文化的主流思潮” [1]。很多高职学生开始逐步接受这种享乐主义思潮,并且由单纯的欣赏变成了追求,背弃倡导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现象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认同出现了极大的偏差。

二、多管齐下引导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1、坚持的主流地位不动摇

改革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的主流地位不动摇,继续把当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来源。倡导学生认真学习的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引导人生,教育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分辨西方文化,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2、把握规律,加以引导

“要重视文化选择的引导与控制,从文化传播的层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文化选择是指按照择优汰劣的文化发展规律,通过过滤和筛选现实对某种文化的撷取或排斥” [2]。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规律,对改革方向加以引导,才能保证改革的有效性。

3、一元导向,多元渗透

一方面,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等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的主流地位,同时不放松对传统文化的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对于非主流文化形态,要分清其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对于积极的方面要适当的借鉴和引用,对消极的方面要坚决的予以抵制。一元导向是高职思想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基础,而多元渗透则是进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承认的客观现实,只有将二者合理结合才能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推向规范化。

4、创新方法,与时俱进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不能一味的停留在旧的阶段,多元文化发展是当今社会不容扭转的历史方向,因此,必须确保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足够的承受能力,能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不断创新方法,迎合时代的潮流。“特别是在多元文化价值冲突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切不可迷失自己,更不能以所谓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任学生在多元、矛盾的价值观念中自发地沉浮,而应尽可能积极地去干预并引导他们,但是,这种干预不再是过去的训导” [3]。

三、总结

文化多元的社会现状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有了更多的途径和更为丰富的内容,它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机遇,也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成败与否关系到祖国青年主力军的思想建设问题。虽然任务艰巨,但我们应该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只有在纷繁复杂的文化意识形态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的指导方针不动摇,多管齐下推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弘扬对人生有进步意义思想文化,才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和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杨雪英.论文化的多元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9(6).

第11篇

袁奉亚(1985.3-),男,汉族,河南商丘人,本科,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德育教育。

晏玲玲(1986.1-),女 ,汉族,河南商丘人,本科,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0--01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水平快速提升,人们生活与以往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均有了较大变动。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也具有较大差异性。从整体上来看,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较大便利,但是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性。作为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之中要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互联网深入分析,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特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出发,敢于直面挑战,积极进行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一、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影响因素

(一)教育内容多元化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为丰富。目前,从我国高校计算机拥有量与使用量来看均超越了历史其他时期。互联网使得大学生与外界的接触仅仅需要一网的计算机即可。国内外大事、不同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变化均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通过网络技术的运用,现代大学生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进行相关教育信息的检索与整合,及时的获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

(二)教育方式多元化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之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传统开会、谈话、听报告等形式,逐渐向多元化教育方式进行转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方式越来越体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的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现代大学生可以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相关知识的存储与运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教育方式多元化探索。

(三)教师素质要求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的运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其次,还需要具有较高的网络操作水平与信息素质。第三,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提升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基本策略

(一)注重教师现代信息意识培养,注重专业素养与信息素养的整合

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现代技术掌握水平、学习能力以及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其中,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注重现代信息意识培养,注重专业素养与信息素养的整合。从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效果来看,由于现代信息意识的缺失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降低的案例比比皆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亟待教师专业素养与信息素养的整合,只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组织者与实践者――教师从内心真正认可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的提高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注重对网络相关内容的甄别与预防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学形式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了较大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更加宽阔、教学内容更加宽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网络相关内容并非完全科学。例如,西方少数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宣传符合其政治经济利益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大学教育阶段正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此时受到西方少数发达国家错误意识形态的蛊惑,则会影响到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进而促成负向力,直接影响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也对青年大学生日后学习与生活产生较大危害。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注重对网络相关内容进行甄别与预防,在实际工作过程之中注重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对青年大学生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即时纠正。这样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注重对现代网络技术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第1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创新;“人本式”话语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向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主渠道,它的教学效果涉及到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90后”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同度。在全球化条件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滞后性使其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地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路径。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及其面临的困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时所进行的演绎、推理和叙说的过程。作为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载体,它具有时代鲜明、意识形态突出、价值导向鲜明、受众对象特殊、形式多样的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应当承担起为主流意识形态辩护、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学生政治意识和道德意识、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功能。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环境,它的发展延伸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话语空间,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优势的丧失,凸显了传统教学话语的单一匮乏,暴露了传统授课方式的低效,并引发了教学话语权的转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领域逐渐产生了新的矛盾,即当代“90后”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滞后之前的矛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内容主要由教材决定,四门课程都有各自的概念和体系框架。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质上是通过为主流意识形态进行诠释,从而塑造认同主流价值的社会成员,造成整个社会的凝聚力,从而共同实现国家目标,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通常在话语内容上具有浓重的政治性或者意识形态性。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话语经常性地使用政治话语、宣传话语、文件话语和权力话语,难以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契合,导致教学话语生动性和生活性严重不足,导致学生入耳难、入心更难,同时直观上感觉在接受“政治说教”,久而久之,抽象的话语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话语方式即“话术”上明显具有授课教师“独话式”的问题,教师占据话语的中心,而相比之下学生处于话语的边缘。教师是课堂话语的组织者、控制者和实施者,虽然在课堂上也广泛采用问答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开展互动,但是学生的发言还是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导到预设答案上来。这种“独话式”(“独白式”)教学话语影响了师生之间应有的有效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思想僵化,最终师生之间难以形成真正的共鸣。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创新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是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也是与学生交流思想、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高校“以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否在正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特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出既能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又符合大学生情感需要、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话语,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作为高等院校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因此,加强新媒体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创新,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项迫切任务,也是提高新媒体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新手段。同时也体现出高校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呼唤,寻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给予大学生人文关怀的深层次、多角度的结合,以更宽阔的视野反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和规律,引导大学生步入至善境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创新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原有的灌输的“文本式”话语向对话的“人本式”话语转换,这是进行教学话语改革创新的灵魂。“人本式”教学话语坚持以学生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理解并尊重学生观点,平等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内化作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预期效果。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针对新媒体语境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影响,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接地气”,应该着力从以下方面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本”式话语体系:

要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高职学生的话语权,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平等对话意识,变“独白式”教学为“对话式”教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要关注“对谁说”,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行为习惯,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师生平等对话和思想碰撞中实现师生对接,进而实现学生思想境界的提高。

要关注生活维度,熟练运用生活话语,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向高职学生现实生活的回归。教师要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学话语来表达教学内容,教学话语只有切实满足学生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的需要,才能被学生理解并接受。

大量采用时代话语,适当借用网络话语,积极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资源。充满时代气息的教学话语能够更好地解释现实,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的网络生活,适当运用健康尤其是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话语,有助于师生间的对话。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素质,增强话语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打牢理论功底,提高说透理论、“讲道理”的能力。教师只有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的思想理论深刻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更进一步说服学生,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脑”、“入心”。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活情感话语,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感召力。

【参考文献】

[1] 梁家峰,亓振华. 适应与创新: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2]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本结构和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