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

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

时间:2023-06-25 16:27: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

第1篇

1、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2、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保证。

3、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二)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学纪律教育

6、民主和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8、道德教育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德育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3、知行统一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五)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1、德育的途径

(1)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2、德育的方法

(1)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理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2)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须依时间、地点、条件而定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3、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2)创办业余党校

第2篇

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必须从改变学生的世界观与情感角度出发,促进物理方法论的形成与科学素养的发展.从物理学科的特点来看,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初中物理教学注重理论推导、实验探究,能促进学生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在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但是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全部,当今世界需要学生有团结合作的意识,要有集体主义观念、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每个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得到都是物理学家奋斗、思考、探究、创新的结果,其过程中充满着物理学家的执着和坚持,这种品质应该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渗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知识执着追求的品质,遇事不畏困难、勤奋爱学,学生的物理学习才会更具持久性和稳定性.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实施德育渗透进行探讨,望能有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1 明确德育目标

没有明确的目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对于初中物理实施德育渗透也是如此,那么要明确哪些德育目标呢?

1.1 注重科学态度渗透

科学态度是初中物理实施德育渗透的核心,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物理学史的挖掘和应用,给学生穿插介绍各个物理原理、定律被物理学家发现和证实的过程,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求知、用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欧姆定律”时,笔者先给学生介绍欧姆花了十年的时间艰辛地探索得到“欧姆定律”的过程,帮助学生有效记忆规律,再配合课后安排相关文章给学生进行阅读,这对于学生的情感是一种积极的鼓励,要求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想,学生不仅仅牢固的掌握了欧姆定律,还养成了积极向上和勤学善思的优良品质和情感.

1.2 重注德育渗透

渗透德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增进其建设祖国的自信心,因此,对于在物理教学时,与知识内容相关的国内物理学家做出的贡献要主动向学生介绍,宣扬我国科技的发展,深化学生内心对祖国崇高的热爱之情.[JP]

例如,在和学生学习磁现象时,和学生回顾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从磁石到指南针,以及指南针对世界的影响,培养他们的民族责任感、自豪感和自尊心,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作为后人应该努力学习,助力中华之崛起,学生的爱国热情被有效激发,物理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1.3 注重辩证法渗透

物理学属于自然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力,亦是哲学的最高成果.我们在设置德育渗透目标时,必须将辩证法渗透作为一个目标,在实施初中物理教学时,我们应重视分析教材中知识内容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借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物理现象进行阐述,抓住主要矛盾忽视次要矛盾建立模型归纳出物理规律,实践证明哲学与物理的有机结合,将传统的灌输式物理教学提升为思想方法、物理观点的教学,打破原有单一的以知识为目标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均获得有效的发展,在学生认知发展的同时,促进其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2 把握德育渗透的原则

从当前初中物理的教材来看,物理知识和规律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和思想教育因素,这些元素的挖掘能够带动学生物理学科知识的发展,促进智力、知识发展的同时,学生在品德、思想等诸多方面的素质都能够得到发展.

2.1 最优化原则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优化教学是基本要求,如何优化初中物理教学呢?

(1)有意原则,指物理教材与德育目标的同步性、一致性和相关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并掌握教材,实行对德育目标的控制.

(2)有机原则,指选择好德育与物理教学最佳的结合点,找准某一训练点和知识的突破口,这样教师就不仅仅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育人的工程师.

(3)有度原则,指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分寸要适当,能够做到恰到好处,对物理事实的教学做到不偏不倚、不缩小也不扩大.

(4)有序原则,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必须符合认识规律,要做到循序渐进的教学,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出发.

(4)有效原则,指在物理教学中,要从素质教育的整体出发,对德育进行系统筹划,使之成为最优组合,能够充分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

第3篇

关键词:中学数学 德育渗透

1 数学教学的德育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数学教学为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习数学需要正确的动机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遵循认识论的规律。因此,德育渗透要符合的科学性原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数学课的本质特征,把握德育渗透的适度、力度、结合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2渗透性原则

教学中要将智育和德育融为一体,防止牵强附会,贴政治标签。要找好德育的切入点,抓住道德的基本点,由此深入、辐射,才能收效。要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将德育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达到课堂教学融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最高境界。

1.3系统性原则

科学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历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渐变过程,要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和德育目标制定德育计划,长期地熏陶、渗透,才能水到渠成,见到功效。

1.4量力性原则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认知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形成,总是因人而异,不可能是同一模式,因此,在保证共同施教达到统一要求的前提下,还要照顾不同学生的层次特点,注意个别教育与共同教育相结合。

1.5情感性原则

数学教学中德育要讲究艺术性,充分发挥情感效应。在师生交往中,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尊重学生,真诚地关心和理解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一视同仁,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领悟道理,在感情交融的情境中获得启迪,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2 数学教学的德育方法

2.1利用人格魅力,发挥德育功能。

众所周知: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举止言行、仪态仪表,学生都在细心观察,甚至效仿。教师通过讲授的科学性、思想性,严谨的治学态度,负责始终的教风,诙谐幽默的语言感染着学生,激励他们以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向理想目标进取。

例: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做好充分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其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用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用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2挖掘德育素材,创造德育情境。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结合教材内容讲述趣味数学故事,如“小数的故事”、“圆周长的故事”、陈景润证明歌德巴赫猜想的故事等;在某些定理、公式的教学中,可适当补充简介发明者及发明过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书籍中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要比欧洲人的发现早几百年。

通过这些素材的挖掘,情境的创造,学生了解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了学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理想和信念,培养了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此外,借助德育素材,可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互助等良好品质;借助不同的组织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竞争、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借助数学知识的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2.3研究数学课堂教法,渗透德育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的,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

例:平面几何教学时,在完成了基础知识传授、学法指导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对一些特殊图形,如平行四边形、棱形、矩形、正方形等几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讨论比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学生们认识了这些图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的“实践第一”、“对立统一”、“运动变化”发展规律,弄清了各种概念及定理的关系,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也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2.4开展数学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丰富多彩的课外数学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又是德育生动的大课堂。

例1:学习了“数据整理”一节后,我让学生回家调查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通过计算一个班所有家庭在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里使用垃圾袋的数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例2:学了“复杂统计”后,开展“当一回小管家”的活动,学生用一个表格把每月家庭开支的各个项目、金额记录下来和父母每月的收入进行比较,然后谈自身的想法。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让学生培养了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数学美育讨论、数学兴趣小组、数学竞赛,收集数学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实例的活

动,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数学素养,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小结

总之,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融于教学过程中,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当然在数学中渗透德育时,不仅要注意它的策略性,还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第4篇

【关键词】家校德育互动 意义 原则 策略

一、“家校德育互动”现状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以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地要求德育工作更好地发挥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接班人,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素养,对于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至关重要。“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德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达到高效的,家庭与学校在德育方面要形成合力。

但目前家校德育互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家校互动共识达成度低。不少家长认为德育是学校的事,家庭没多大责任; 家庭德育不均衡性与脆弱性明显。受家长素质影响,家庭德育不均衡,德育缺乏方法,简单粗暴;家庭问题突出,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父母缺失等使家庭德育越来越脆弱;家校德育互动内容、形式单一。不少学校对家校德育互动认识不够,缺乏家校互动策略研究,往往学生出问题,一个电话请家长到校了事。认识不到德育的丰富性,学生的思想状态、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等都是德育的内容;家校德育互动机制不健全。家校德育互动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与不确定性,不能形成制度规定。

二、“家校德育互动”意义

“家校德育互动”是指家庭和学校联手,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实现家庭与学校在德育上的“无缝衔接”,最终培养出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取得家长的配合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有效的家校联系,教育将难以持续。”家校互动意义重大。

(一)互补家校德育不足

家庭德育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片面、肤浅,缺乏正确的方法,在时间上,家长只能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品德表现,对学生在校品德表现不能全面掌控;学校教师素质相对较高,教育思想先进,能够有效弥补家庭德育的不足。但学生的思想形成因素是复杂的,要实现德育目标,需要教师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针对学生思想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这需要家庭的有效配合。

(二)促进德育、智育并进

家校德育互动,拉近了家校的距离,实现了家校德育的无缝链接。家长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营造出一个积极健康、学风纯正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提高。而智育的发展反过来又将推动德育的发展,德智互相促进,形成良好的育人局面。

(三)促进家长、学校共成长

家长加入到学校德育中来,经常与教师接触,老师的育人理念会潜移默化的对家长产生影响,能够提升家长的素质;学校通过与家长的接触,充分听取家长意见,了解到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很好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各项制度等改革。

三、“家校德育互动”需要遵循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德育过程中,我们要从育人的大局出发,以学校为德育的主阵地,积极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全面利用有利德育因素,做到德育的多种因素协调用力,互相促进,发挥德育诸多因素的整体效应。

科学性原则。任何教育必须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考虑国家教育方针,综合心理学、教育学等各种教育理论,使德育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充分尊重中小学生德育认识规律与身心发展的规律。

实践性原则。单纯的理论教育枯燥、单调,我们要与家庭积极互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寓教于乐。实践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助于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家长关系的融洽,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摒弃不良习惯,形成健康的思想。

循序渐进原则。习惯与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学生在长期的过程中养成的,是一种长期的积淀。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要循序渐进,不能急躁,我们要深入调查分析学生思想形成原因,持续的关注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逐步改正。

四、“家校德育互动”策略

(一)丰富家校德育活动内容

家长不重视家校德育互动,很大程度上因为家校德育互动内容单调。家长到学校只是听老师谈谈大道理,彼此了解孩子在校或在家情况,活动内容单一无趣。我们可以结合相关的节日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学校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如儿童节可以开展“亲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日进入学校,参与班级、家长与学生三方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浓浓亲情;母亲节我们可以邀请家长到校参加 “爸妈一日生活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父母一天工作生活情况,体会父母的艰辛,让学生懂得感恩。我们要积极探索,切合时展,不断丰富家校德育内容。

(二)“家校活动日”制度化

目前不少学校开放了“家校活动日”。活动日学校邀请家长进入校园,深入课堂参与听课、评课,体验学校一日生活情况,我们要切合“家校活动日”,不但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思想情况。家校活动日要形成制度,甚至活动课程化。成立各级家长委员会,在常态化的家校德育互动中,充分发挥家长德育的作用,减轻学校教学负担,增进家长与学校的感情,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三)构建多元化家校德育平台

第5篇

关键词 构建 学校 德育教育 系统工程

系统科学是研究事物整体联系和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将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作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教育体系的方法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强化素质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量极度扩张,社会分工更为细化,没有人能成为通才、全才。人才之间的竞争核心毫无疑问当属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现在校的大学生,是21世纪祖国建设的栋梁,他们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因此,培养思想高尚、文化深厚、专业精深、身心健康良好的新时期大学毕业生,是时代与民族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与庄严使命。

二、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一)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1]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整体性,是指认识主体始终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整体来对待,认为“整体大于组成它的各部分之和”;②有序性,是指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结构的层次性和等级性;③动态性,任何系统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调整着自己的要素和结构;④开放性,系统是在从无序到有序、低序向高序和从有序又向无序的反复过程中,得以形成、演化和发展的;⑤最优化,是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最终目标,强调系统形成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

(二)我国历史上的许多领域都有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思辨和实践的例证。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和中医的“辩证施治”,立足于事物的整体运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哲学观体现了要素等级的活动秩序与系统整体的功能关系。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教育的理论体系

(一)德育教育体系的整体性与有序性[1]

学校德育教育系统是由育人关系组成的人工系统,是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发展方向的动态系统。其核心特性就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教育内容及载体三个基本要素在德育教育实践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对象化关系。

“子系统”主要反映系统的等级性,如小学、中学、大学“三级子系统”的集合构成学校德育教育系统。“分系统”是由某些有意义联系的方面或有贯通性质的要素以一定秩序组织起来构成所属系统的分系统,如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分成德育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方面,即“六个分系统”。子系统与分系统通俗地称为“块”与“条”的关系,体现了德育教育体系的整体性与有序性。

(二)学校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模型

在对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德育教育规律进行总结概括的基础上,以三个子系统为“经”,以六个分系统为“纬”,纵横贯通、依序衔接、条块结合、内外联系,构建成一个整体性的德育教育实施体系――德育教育系统,可绘成模型图如下。

从纵向看(见图1),是“三个子系统”的纵向衔接。这种衔接要求每一个子系统都应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建立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和谐衔接的有机联系。

从横向看(见图2),是“六个分系统”的相互贯通。这种贯通是“块”与“条”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基本形式,存在着不同方式、不同方向和不同范围的联系。如德育教育目标与内容是一种常态联系;内容又以途径为承载体和教育空间;方法常与途径相依附;同时,方法又可以包含管理和评价,等等。子系统和分系统纵横交错则可以产生和形成不同层次的多侧面的整体联系。

(三)学校德育教育体系的动态性与发展性

1.德育教育体系展开方式的情境性和持续性

“情境性”是指教学内容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内容共融一体,教学的“渗透”和“内化”是在教学情境中进行的。“持续性”表现着德育教育体系动态发展的时间存在形态,是受教育者素质逐步“积累――内化――外化”的形成发展过程,这是德育教育体系展开的时间跨度,也是德育教育体系纵向延展的顺序。教学情境是将时间、空间和活动融合为一的德育教育体系的实践形态。

2.德育教育体系发展的自组织性

“自组织性”是指系统“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动态发展过程。德育教育体系的不平衡是有序之源,为了消除不平衡状态,德育教育主体就要根据信息反馈,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改进德育教育工作,控制离散影响,引导学生的素质不断趋向德育教育目标的要求。

3.德育教育体系“合力”的潜在性

德育教育体系的合力问题从系统学角度说是有序性和整体性问题,即结构和功能最优化问题;从教育学、德育教育学角度说是教育规律或德育教育规律问题。

合力来自于各要素的和谐联系,如校内与校外管理工作之间的和谐、各科教学在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上的和谐、德育教育方法与学生素质发展心理的和谐等。和谐既是方法、过程,也是结果。当教育者自觉地达成现实德育教育实践中的和谐的时候,合力就在体系中产生了。因此,可以把和谐看作是合力的一种生成机制。

四、整体构建学校德育教育的操作系统

德育教育不仅是一个深层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复杂的实践问题。在教育实践中,如何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培养、教育人,还必须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因此,还必须构建德育教育教学的操作系统(包括八个子系统,见图3)。

(一)决策指挥系统,应当科学地制定德育教育指导方针,其直接指挥的是执行指挥系统。

(二)执行指挥系统,在贯彻落实中要重点抓好主要实施系统、协调配合系统和社会实践系统。

(三)主要实施系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必须进行科学性、理论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如作为主要教学形式的“课堂教学”承担了这样一种任务。

(四)协调配合系统,是指党团(政治层面)、班主任辅导员(日常管理)、学生会社团(活动层面)和“三育人”工作等。这些工作都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方面军,都在各自的领域以各自的特点承担着德育教育某一方面的重要任务。要坚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一方面,“课堂教学”要主动争取协调配合系统的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协调配合系统要主动了解、支持、协调、配合“课堂教学”的教育内容。如共同开展研讨会、演讲会、辩论会等。这样可以使各渠道的教育活动融入德育教育,具有思想性;同时“课堂教学”也会更加生动活泼。

(五)社会实践系统,是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课堂教学”主要实施系统所传授的理论,必须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内化和外化。内化,即把外在的理论转化为学生主观世界的观念;外化,即学生的理念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

(六)环境影响系统,是指影响学生的环境因素,其中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必须加强“教育社会化”理念,净化、美化、优化社会环境,使环境影响系统与其他系统协调一致,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

(七)督导检查系统,负责督导检查学校对国家制定的教学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和社会环境对教育影响的情况,并把结果通知决策指挥系统,以便尽快解决存在的问题。

(八)参谋咨询系统,为各级德育教育决策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五、结束语

总之,建立学校德育教育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德育教育体系的发展应继续坚持开放、实践、继承、借鉴、发展和创新的观点,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在新的认识基础上充实和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做到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在理论的运用中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 考评方式 教学模式 养成教育

德育课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养成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具体而言,中职德育工作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加以强化:首先,要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明确德育工作的考评标准;其次,在考核评估方法中应突出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的考评指标;同时,德育工作要落到实处,必须在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中体现是否重视和落实学生养成教育。

一、突出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的考评指标

对于奋战在教学一线的中职德育课教师们而言,如何去评价他们的教学工作呢?首先要在理论层面上,看他们是否弄清了德育课的基本性质、目标,是否树立了正确、全面的德育教学理念;其次要在实践层面上,看他们是否把握中职德育课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原则要求,掌握了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同时,还要站在教育哲学的高度,认识德育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德育教育如何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研究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和个性发展。在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中还必须凸显教学模式的考察,这不仅要求我们认真考查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要素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要根据中职德育课程的内在规律建构合理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未来的教育就是服务,教育机构就是服务机构,教师的工作就是为学生服务。所以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业务上精益求精。这是我们评判德育课是否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首要标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自己的教态、教仪,这是能够吸引学生的重要条件。一般而言,中职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标准主要从四个方面出发:首先是课上得好,能吸引人;其次,态度和蔼,有人格魅力;另外教师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认真负责,而且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能相互交心。具体而言,所谓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就是指: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可以概括为两项具体的任务:

其一,中职德育课的考核评估要根据本课程教学对象确定学科内容的基本要素,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很多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往往安于现状,仅仅满足于既有教材的把握,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由于中职德育课并不过分强调学生对于知识性整体的考察,而重在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当我们探讨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时必须突出中职德育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只有在教学安排和教学处理中做到了有的放矢才算是有强烈现实针对性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其二,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必须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本课程教学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德育课核心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按照这些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把这些要素组合成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稳定结构。

因此,所谓好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应该是: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突出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与训练,学习方法是教学方法的依据;教学方法是学习方法的示范。因此,当我们试图制定中职德育课的评估细则时就必须从这样原则出发。

二、完善中职德育课考评方式

建立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的科学体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而科学性的最基本的标志就是它与德育教育的客观事实及其发展规律的符合程度。通过对中职德育课程的认真考察,以及多年来从事德育工作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考虑到中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笔者认为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的确定必须从完善中职德育课考评方式入手。德育教学是贯穿各级教育的重要课程组成,无论何种类型的学校都应重视德育教育,中职学校应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子。

具体来说完善中职德育课考评方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树立正确的课程地位观念,理性对待中职德育课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其次,准确界定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同时,在评价中应适当加入实践有效性的考察指标。

中职德育课作为一门学科,有它特定的教学对象和工作方法,要对德育教育做出历史的全面的描述,要揭示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要建立一系列正确而深刻的概念、定义、原则等,并构成严密的逻辑体系。其中包括这门课程的完善知识结构、科学的教学方法。不具有这种要素的完善性和结构的合理性,就不能成为“科学”,尤其不能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对现象的描述,还是对规律的揭示,或者是对范畴的界定,都是要运用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并能体现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中职德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例如,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综合素质的培养等诸多关系到学生个体发展趋势、社会生活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培养都是中职德育教育必须完成的工作。这不仅是因为中职德育教育改革具有高度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这就要求所有工作在德育工作一线的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编制出切合新一代学生心理诉求的教材体系,彻底改变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凝固的关系。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教学实践都必须反映出这种变革。中职德育课的特点之一是,它既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因此,德育课程理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就是它与德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程度。这就提醒我们在自己工作中把德育教育的教学理论转化为具有实践性的应用理论,再把应用理论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经验,并尽可能地概括为运用模式或操作程序,使德育课的教育教学都能走进所有教师的课程,成为他们手中运用自如的工具和武器。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认为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必须以是否能够做到有效性为评价的终极指向。中职德育课在现实生活中愈有效,就愈能被广大教师所运用,其现实针对也就愈强。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受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给予他们在教育教学及整个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基本道德素质。

三、强化德育工作与重视养成教育相结合

笔者认为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不仅要做到上文提及的完善中职德育考评方式、突出中职教学模式,还应从生活实践出发,将德育课延伸到现实生活的更高层面。一方面,我们要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各种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实现自我道德品质的提升与完善;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式还必须重视养成教育的结合。无论是何种样式的课程设置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培养和发展受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给予他们在教育教学及整个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基本道德素养。因此,德育课效果是否能落到实处,不仅仅停留在课堂范围之内,而应该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纳入到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中来。

现代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不断提升,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业务上做到“学术型”教师,而且对于教师在工作上能否把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运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完成学科教学任务,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个总体性的目标服务。

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必须有清晰的教学目标设定,能够运用专业的教学语言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并且做到规范、科学、艺术。规范是教学活动最本质的特点,是对教学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所谓“科学”是指教师讲授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最低的标准是准确无误,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鲜明的条理性。同时,作为启迪学生心智和道德意识的德育课还必须重视教学的艺术性。具体而言,在德育课的考核评估中是否做到了强化德育与重视养成教育相结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察:

其一,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恰当的分析和评判,并据此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开展具有一定实效性的教学安排。众所周知,人和外界发生关系时的各种需要所产生的使各种智力因素活动起来的心理力量,叫做动机。各种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要,产生各种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动机;需要是发展变化的,动机也是发展变化的。学生各种思想的产生,以及他们不同行为的展示也是由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激发的需要产生,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教师展开教学活动时能否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原则,进而帮助学生培养起健全的行为动机将直接影响他们能否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其二,在现实生活之中,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匮乏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帮助学生理性分析自己的行为,继而为他们的日常行为选择提供判断的依据是十分重要的。人们是通过具体选择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的。通过具体选择满足需要时所产生的能使各种智力因素活动起来的心理力量,就叫做兴趣。不仅是常规的知识型课程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作为一门德育课的教师,更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因为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能否启发并且加强学生正确的心理力量是教师从事德育教育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考察某一位教师的德育课、或某一所学校的德育教学时,不仅要重视课程文本的考察,更要努力观察教学活动是否唤起了学生具体行为的动力,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是真正达到了中职德育教学的新境界。

第7篇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渗透德育的方向,这些教育,在常规施教中应落实在三个方面。

1、?爱国主义是德育的中心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宣传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的事迹,加深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把我国某些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真实地亮给学生,激发他们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献身的雄心壮志。

2、?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最高成果”。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他坚持实践,成为近代物理学的巨人。

如果教师能把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与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用哲学思想把物理教学上升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教学,就不仅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近代物理知识,而且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掌握方法论都有积极作用。

3、?道德品质教育以向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为主。介绍科学家发现定律和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求知、务实求是的态度,勇于探索、敢于革新的品质。

例如,?焦耳在极困难条件下用30余年时间,除了400次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能量守恒定律,法拉第经历10多年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以这些名人专家、伟人学者的事迹为楷模,引导学生自我解剖,解中贝新,剖中有生,净化心灵,优化素质。

二、针对学生实际,紧扣教材,做到有机渗透。

青少年善于憧憬,但对资产阶级的侵蚀缺少抵制力度,如果教师只是敷衍地提一句“要学习某某人的精神(或品质)”,或在宣讲知识之后,加上一勺香油--说几句原则话,生硬灌输德育是毫无效益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掌握知识,懂得自然科学原则和社会学规律,能够很好地回答问题及获得很好的分析--所有这一切还不等于德育教育。”因此,我们在德育因素比较突出和集中的教材中应集中渗透德育。如在说明火箭照片时介绍我国系列运载火箭以技术成熟、继承性好、可靠性高、适应性强、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征已步入世界航空发射技术的先进行列。可见,爱国激情和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是科技工作者成功的支柱,实践证明感情的陶冶往往要比其它德育方式牢固可靠,情感通融,学生的思想境界就能升华。

三、改进教法,提高艺术,做到灵活渗透。

不同教材,德育方法迥异,要灵活生动渗透德育,须讲求教学方法的艺术。

1、?德育渗透应力求“新”。有些老素材要陈话新说。比如,旧中国发明的火药却填进了英帝国的炮膛,成了轰开我国南大门的“帮凶”;古人发明的造纸术,活字印刷却被用来与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新角度渗透“四大发明”,可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收效更佳。

第8篇

【关键词】 美;审美;德育;相关性

一、美和审美

什么是美?柏拉图认为美是一种理念。休谟认为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性质。弗洛伊德则认为艺术和美是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性本能的升华。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认为劳动创造了美,对于美做了最高的哲学概括。

对于审美,黑格尔认为审美是人的主观精神积极参与的一种精神创造,是心灵获得自由和解放的情感体验过程。审美有三种类型:第一,审美主体的本质力量及其对理想形象的自动表现。第二,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对象中的人的本质力量或理想的发现。第三,审美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主动审美与被动审美。前者是指有意识的进行审美活动,后者是无意间接受审美享受。

美与审美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在传统美学看来,审美活动仅仅成为了把美与美感联系起来,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马克思从人的现实生成的角度来谈论美以及美对人的依存性和对人的肯定意义,他认为:“只是由于属人的本质力量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属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即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简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快乐和确证自己是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或者发展起来,或者生产出来。”[1]也就是说首先有审美活动在进行,同时有审美对象存在。审美活动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联系在一起,终结了主客体分开的非审美活动。我们只有通过考察审美活动才有可能真正把握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及审美的关系。

二、德育

1、德育的概念

德育在学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的教育。[1]广义的德育概念除了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教育外,还应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等。但是以上德育概念过于庞杂,违背了“守一而望多”的原则。基于此,谭传宝为德育下了如下定义:“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2]

2、德育的功能

德育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社会、个体和教育。

德育的社会是其在发挥上必须要树立全面的德育功能观。社会功能的实现要靠德育教育的长久成果反映在受教育者的行为表现和内在修养上,而不是直接作用于社会生活,从而影响政治的方向,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建构等等。

德育的个体是指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每一个生命的延续都要遵从客观规律,包括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德育就是赋予每一个德育对象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以及行为规范等等。总而言之,就是在育“德”的同时能够“得”于社会。

德育的教育具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关于德育的教育功能,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关于对平行系统的作用多指德育在完成育人的目标的同时支持智育、体育与美育的具体任务的完成的实际作用。

3、德育的目的

一般认为,德育目的就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是德育活动要培养出的品德。德育目的作为对德育结果的设定,应该对于道德规范与道德价值的认知以及从情感体验到道德行为的改善都有预先的设想。此外,道德目的的要求应高于道德对象的现实道德水平,而且道德目的产生于道德活动之前,具有时间上的超前性。但是,道德目的的制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考虑到社会发展以及德育对象的发展两方面的实际情况,要在主体可以接受并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为限,既要注重德育的高度引导,也要注重德育工作的现实条件与可操作性。德育工作作为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历史性的同时,也具有强烈的价值或意识形态色彩,即具有民族性与阶级性。

三、审美与德育的相关性

1、范围相关性

从概念角度讲审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直觉与逻辑、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对立与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存在并发展。而德育是教育工作者在适合的价值环境下促进德育对象对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构建和提高的教育活动。显而易见,二者在行为主体上有着巨大的差别。审美主体包括所有人,而审美客体则可以是艺术,风景,文学书籍,甚至石头、碎纸等自然物以及精神产物。而作为德育的主体,多指教育工作者,德育的客体则指德育对象。所以,审美的主体与客体在范围上都远远大于德育的主客体范围。德育的内容作为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包含在审美的范围之内,所以审美的范围远远大于德育的范围。

2、功能相关性

审美的目的在于心灵获得自由和解放的情感体验,而德育的目的是使德育客体接近或达到德育预设的结果。审美的功能是产生精神作用,而德育的功能在于完成德育目的后使得德育客体可以完成对于社会行为规范与生活准则的学习与掌握,进而获得相对的自由。所以审美的功能更在于社会生活中人的思想升华,这在层次上要高于德育的功能层次。

3、价值相关性

审美的价值基础在于美与美学,而德育的价值基础在于道德。从这里我们都可以清晰的看出,人类劳动在美与美学的生成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而道德是作为人际交往关系的维系原则,逐渐与人类劳动从直接关系转变为间接关系。审美的价值属性多在于审美主体个人,不具有价值关联性,而道德的价值属性更多的产生于行为主体之间,具有价值关联性。所以可以看出来审美强调直接劳动下的个体价值,而道德是间接劳动下的群体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谭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王德胜.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4]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5] 徐国. 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6] 刘雅. 论德育的审美意蕴[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6).

[7] 张春凤.试论审美与德育[J].天津教育(管理),2008(5).

[8] 古良琴.审美德育:道德教育追求的至境[J].中国政治教学参考,2003(4).

第9篇

【关键词】中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

德育实效性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需要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同时提出更新观念,关爱学生,构建情景化的德育模式;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德育载体和方法的多样化等拓展德育实施的途径,突破学校德育的封闭性,整合社会、家庭德育力量,尽最大可能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德育实效性

德育,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德育教育指的是对社会成员进行目的性、计划性的影响教育,其中包括家庭、社区、学校及社会德育等等。而狭义的德育只是包括学校德育,即教育者通过一定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学生)加以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影响,进而帮助他们形成自身的思想品质与道德修养能力。

德育实效性以德育为目标,它包括转化为学生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素质,即德育的内在效果,也包括以德育内在效果为基础对社会的物质、精神、政治文明的建设,还有德育的效率,即以最快的时间、最少的人力达到最佳的收益效果。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

(一)取得成就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教育也不断的从中吸取经验,获得了一些成就。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都逐渐建立了德育教育的体系机构,开展了很多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形成了具有自身教育特色的教育途径。

(二)出现问题

尽管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不难发现仍有很多问题存在,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以下几点。

(1)对职业教育目的缺乏全面性认识

教育系统中的教育目的的具体反映主要是靠教育目标,它是社会对教育培育人才的总要求,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教育培育出的人才要符合社会的发展,即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二是从自身未来发展角度看,需要培养的专业性人才。

(2)德育价值观存在片面性

价值观,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价值的看法,是构成我们选择的动力机制体系,对我们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主体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也对德育价值的正确取舍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我们对德育教育价值观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具体还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重视德育的工具性价值,忽略目的性价值;2)重视德育的主观价值,忽略客观价值;3)重视德育的及时性价值,忽略延时性价值;4)重视德育的显性价值,忽略隐性价值;(3)德育教育方法的单一性、强制性。

德育教育在当前的教育情况下明显过于单一,有时甚至过于强制性,这或多或少会让学生出现抵抗心理,进而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教育效果实效性过差。同时,多数教师都过于注重传授死板枯燥的德育教育内容而忽略了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这会导致学生被强行灌输大量不感兴趣的知识,甚至有的回因此抵抗厌烦。这也不利于学生们形成主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人格的形成。

(4)重视学校德育教育,忽略家庭和社会德育教育

(三)提升重要性与原则

1、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式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在很多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升也被各个学校提上日程。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是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是推进素质教育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的需要

2、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1)修正传统的德育观念与做法。2)符合学生道德的发展规律。3)符合社会现实的客观要求(2)实践性原则: 1)实践是德育目标的本质。2)德育过程的本身是实践活动。3)是检验学生品德素质的唯一标准。(3)整体性原则(4)特色性原则

(四)解决方式

针对以上分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各种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来进行问题解决:

(1)用新的内涵赋予职业德育教育(2)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1)德育的内涵是以人为本。2)实现德育以人为本的内涵的关键是思想品德内化。(3)确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德育体系:1)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构建新目标。2)设计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新内容。3)拓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新途径。(4)增强德育方法和评价的科学性 (5)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德育素质(6)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结合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三、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现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存在着很多问题,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各界的阻力,但是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学校、家庭、各位教育者个体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升与发展,通过对德育教育方式、师资力量、教育环境等等的提升,来最大程度的配合学校提升德育实效性,真正帮助国家、社会、学校提供培养出全方面发展的优秀德育人才。

相信在我们各方的不懈努力下,我们最终会成功克服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成功突破提升发展瓶颈,为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德育性人才,同时找到一套合理的德育实效性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对知识的获取与学习。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我们最终会克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面临的困境,为我国中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 历史教学的德育教育功能

在学校教育中设置历史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通过历史促进学生的精神、道德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发展。其中,精神发展主要是帮助学生欣赏过去社会的成就;而道德发展主要是帮助学生探究对历史的不同诠释是如何反映不同的观点和价值等。学生学到的东西能影响他们的个人抉择、态度和价值观,使之逐步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和世界观,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逐步树立科学精神,逐步养成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到,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国家国情,发扬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二 历史教学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实施

既然历史教育对于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具有如此大的作用。而目前的教育现状及教学实践又存在着不少现实问题,那应该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实施这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重要工程呢?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体会,提出几点实施建议:

1.转变传统观念,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名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舆论的导向。因此,转变观念不仅是受教育者自身的事情,还涉及众多教育事业的参与者,包括媒体宣传、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家长等。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需要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培养与唤醒的,这只靠“数、理、化、生”的学习训练是无法完成的,而只有通过“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才能实现。

2.掌握教育规律,巧妙穿插德育教育

教育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作为一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该首先了解和掌握其中的规律与基本原则,才能对症下药实现药到病除。具体结合到历史学科的特点,思想教育的规律和原则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实事求是原则。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历史”,就要求历史教育要还原历史原貌,不能人为地为了某种需要而篡改历史事实,必须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正面教育原则。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事实;历史大事,变幻多端,历史人物,忠奸同行。如何把握讲授的尺度,对于一名教师的教学智慧是一种考验。遇到这种情况,需要把握正面教育原则,尽可能地弘扬正面人物对人类历史所作的贡献,使学生受到更积极的教育感受。

(3)身教重于言教原则。再有代表性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如果只是停留在课本上,它的教育意义仍是微乎其微的。作为承担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身教重于言传,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好表率,同时也为教育同行树立一个榜样。

除此之外,还有批判继承原则、厚今薄古原则、古为今用原则等。

了解了以上思想教育规律,还有一点就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德育教育的内容,并尽可能地让学生喜闻乐见,使其对历史不致产生空洞及抽象感,这是一个很有技巧的课堂艺术。下面笔者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情况略举两例。譬如,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爱国主义是一项重要内容,平时学生觉得现在是和平时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识较为淡薄。在讲授“”这一课时,教材中会提到几个著名的爱国将领的名字:谢晋元、姚子青等人,恰好这几名爱国将领都是梅州籍的,上课期间让蕉岭和平远的同学来讲述他们的故事。一方面,让同学产生自豪感,另一方面,觉得“爱国主义”这一话题其实并不遥远,它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它需要我们去做好自己的事情,这也是对“爱国主义”最好的诠释。

3.延伸教材广度,发掘历史学科的德育素材

第11篇

关键词:中小学生德育;主体缺失;反思;对策

一、中小学德育学生主体性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在德育目标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发展水平多年来,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缺少层次性,存在“高大全”的现象。人们往往重“超前”轻“现实”,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忽视学生的道德现有发展水乎,把目标当基础,把终点当起点,一味地强调“先人后己”、“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贪大求全的德育目标,被演化成了中小学各个阶段的德育发展性目标。导致教师的主观愿望超越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人的德性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不分德育的层次,不关注德育对象的年龄阶段,把终极德育目标当作每一个阶段的德育目标,也是违背德育规律的,将会“欲速则不达”。

(二)在德育内容上,忽视学生的主体道德需求“好的道德规范应该是生命的内在需要,而不应该是游离于生命之外的什么东西。”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德育内容片面强调社会规范的要求,忽视了人自身的道德发展需求。人们将教育要促进人的社会化,片面地理解为对社会的顺应,而很少强调把人培养成改造社会的主体,导致中小学德育内容严重脱离社会和学生实际,甚至把某一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主要内容进行灌输,进行大而空的道德说教,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忽视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调节。

(三)在德育方法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德育功能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德育方法上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德育功能,主要表现在:重传递,轻思考,忽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重灌输,轻交流,忽视师生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重说教,轻践行,忽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重堵截,轻疏导,忽视学生个性的需要和发展;重外律,轻内修,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重显性,轻隐性,忽视发挥教师示范、环境陶冶、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由于德育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德育功能,因而导致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低。

二、增强中小学德育学生主体性的应对策略

“我们在反思德育的低效之时,意识到了传统德育主体性、针对性的丧失,乃是导致德育低效的关键因素。”目前德育主体性缺失的危机也是中小学德育发展的契机。我们必须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为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更新德育观念,调整德育结构,构建适应形势发展的主体性德育新理论、新模式。

(一)更新德育理念,体现主体性

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完善人的品德,使作为道德实践活动主体的人,能够独立地进行道德理性思维,正确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觉地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最终求得心性的提升和人格的升华。这就要求中小学德育不能用束缚、强制、灌输的方法,而应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实践,实现自我超越,从受教走向自教,从教化转成自化,从他律变成自律,从而实现道德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统一的主体结构。

(二)调整德育目标,体现层次性

德育目标在德育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统率作用。中小学德育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在制定,德育目标时,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设置科学、具体、适当的德育目标。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理性的原则,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排列方式,形成系统性、连续性和多层次性的目标体系,变德育目标“高大全”为贴近学生生活,变统一要求为分层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公民素养和道德实践能力。

第12篇

1.明确德育重要地位。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尤其是德育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德育课则是德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应不断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从事德育教育教学的能力。

2.把握德育目标。在教育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只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做法,从认知、情感、态度上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和影响,在政治上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道德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情操和意识,在思想上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科学的思维能力,在行为上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个性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3.转变德育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欲望,强化自我教育的动机,培养自我教育的意识,提升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长足的进步。

4.遵循德育基本原则。德育课要遵循学生认知特点,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要联系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实际、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进行德育课的教育教学活动,求真务实,提高教育的感染力。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强化知情意行的统一。既重视理论教学,又注重实践教育;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重视情感的激发、意志品质的培养;既重视价值观念的塑造、人文素质的提升,又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强化引导和管理相结合,既要注重引导、激励,又要注重约束、管理。

二、实践推进

1.提升教师素质,增强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林语堂先生说过,英国剑桥学生是被教授的烟斗熏出来的。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重要载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教师的人格魅力更为重要。教师要以德育人,以才育人,以情激情,以行导行。拥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丰富的学识、高尚的人品、良好的风度和亲和力,这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最基本要素。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三字一话、语言表达、教材把握能力,课堂组织控制能力)外,还必须在涉及重大、敏感的政治问题时,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对于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问题,如腐败、看病贵、就业难等社会问题,要用正确的、辨证的、科学的观点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

2.优化德育内容,彰显德育的时代感、针对性。

2.1注重德育生活化,将抽象的理论讲解与学生身边的、耳闻目睹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现象和事件分析相结合。如《哲学与人生》中讲内外因关系时,就可以毕业生中的优秀典型讲主观努力与客观环境在人成长成才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辩证思维、巩固专业思想、逆境奋发。

2.2注意德育职业化。抓住学生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将德育与专业结合,在重点的确立、案例的选择、作业的布置上,把不同专业所需的能力素质要求融合在德育之中,如《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职业道德的部分,烹饪专业主要突出安全、卫生、节约、服务的意识;计算机专业主要突出网络安全、公德意识;会计专业主要突出诚信、严谨的重要性等。这样可以实现专业教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且二者相得益彰。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教材内容的二次开发,可采取如下策略:(1)省。与以往或其他课程重复的不讲。(2)略。与本专业学生关系不大的少讲。(3)增。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及时更新补充新的内容。在《概论》课上,宣传中央最新精神、最新提法;在《法律基础知识》课上,将新的法律、法规内容、新的立法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上,经常将社会经济现象、热点问题的分析引入课堂;在《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课上,将学生普遍关心的,如择业、就业等问题及时引入课堂,使课程内容紧扣时代的脉搏。(4)引。引入热点、难点话题,引入好的教学资源,《百家讲坛》、《道德观察》、《焦点访谈》、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介绍、感动学校人物、诗词读本、企业文化读本等内容。(5)改。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实现学科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

3.把握德育的梯度,提升德育课的科学性。所谓德育的梯度变化就是要根据学生年级的高低确定重点内容。

4.精选德育方式,提升德育课实效性。要根据职校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所学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课程类型和教学方法,创新形式和载体。

(1)课程类型。要从知性德育向实践德育转变。传统德育课堂主要侧重于知性德育,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参与较少,主要侧重于概念界定、知识架构和逻辑体系。现代德育注重实践教育,强调参与、互动。通过讨论、辩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制作小报等,激发学生兴趣,强化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中职学生主要以实践德育为主,知性德育为辅。高职学生则需要将知性德育与实践德育相结合,为学生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2)教学方法。德育教学要根据中职生与高职生的不同特点与课程类型选择不同的方法。

(3)创新形式和载体。可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统筹安排学校德育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采用“请进来”的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学者、名人到学校给学生介绍社会改革、发展的情况,宣讲先进人物事迹,畅谈先进人物工作、生活的体会,与师生开展直接交流和研讨。采用“走出去”,主要是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开展学生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企业走访活动等为依托,开展有现实意义的实践教学和实践服务活动。也可开展时政新闻评析、优秀作品分享活动。做法之一是每节课开辟5-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先就最近生活中看到、听到或自己感兴趣或觉得有意义的新闻、话题进行介绍、阐述、评论,其他同学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加以引导、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