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27: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科德育的含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科德育渗透,关键是各级行政领导,基础是教师。要使教育工作者能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的精神和全日制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离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必须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德育渗透意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环境的意识。为此,要组织教育工作者认其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和各学科教学大钢等。通过学习和讨论,使教育工作者从培养跨世纪人才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高度,学科教学是德育工作最有效最经常的地位,来,认识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认识现代教学方法、技术手段,优化育人环境,对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统一认识,自觉地有计划有目标地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更好地教书育人。
二、加强组织管理,制订措施,保证学科德育渗透的正常进行,落到实处。
为保证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全面、正常的开展,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学科德育渗透,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科德育渗透规范化,佛山市教委制定了《佛山市中学实施德育大纲细则》、《佛山市小学实施德育纲要细则几把中小学的德育实施细则中有关学科德育渗透,按阶段、分年级,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提出了具体要求。由于行政部门制定了措施,促使学校的学科德育渗透正常进行,落到实处。
佛山三中在学科德育渗透上做得较好。他们采取如下措施加强管理:第一,由一名副校长主管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成立“德育的学科渗透领导小组”,专门组织、研究这项工作。第二,把学科德育渗透的教学纳入《佛山三中教师岗位责任制》,作为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凡是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第三,编写《佛山三中“中学德育大纲”分年级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中学阶段各年级的教育要求和任务;做到中学教育的层次化、系列化,使教师明确任务,掌握尺度,做到适度。第四;围绕“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课题,组织全校教师研讨,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找出结合点,并把每章节的渗透点列举出来,整理汇编成《佛山三中各学科德育渗透纲要》,作为教学中教育渗透的依据,使德育渗透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保持经常性。第五;组织“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公开课、研讨课”,同时请有经验的教师上全校性的德育渗透示范课,通过听课、评课活动;研究渗透的方法、技术手段及其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提高德育效果。第六,编辑出版《佛山三中德育渗透教案集》(各学科有1-2集),共十余本。第七,编辑出版了《佛山三中德育渗透论文集人并组织评选优秀教案与论文。佛山三中做到了有领导、机构、制度、要求、计划、目标、总结、科研、检查督促评比,并包含所有学科,全部文化课,使“离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深入了一个层次,迈出了新的一步。
为了及时总结和推广佛山三中“依法治校,依织青人”经验,1997年底,佛山市教委在三中召开了““佛山市在学校‘依法治校,依纲育人’现场会”,佛山三中介绍了“依法治校,依纲育人”的实践与思考,加快了学校“依法治校,依纲育人”工作的进程。
三、注意教学内容的高立意,激情感,深挖掘,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思索。
教师除重视把握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专题教育,知识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外,还注意教学内容的深层意义,坚持知识、能力、思想认识有机统一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唐朝对外关系时,讲述唐代的中国,经济、政治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有不少日本人,如阿倍仲麻吕、吉备实备、空海等到唐朝学习,但他们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学,而是学成回国后,传播、消化中华文化,在创建日本文化等方面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国鉴真、玄奘两位高僧,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为了寻求学问,放弃较为安逸的生活条件,长途跋涉,飘洋过海;忍饥挨饿,担受风险。这种为了求学,为了文化交流,不顾个人安危的忘我精神,值得后人敬仰。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给人们这样的启示:一个国家,只有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才会受人敬仰;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原因之一,是唐朝推行开放政策,有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环境;文化交流对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是学习的好机会,好方法。只有善于学习,才会有所收益和进步。
又如;在讲香港失而复得的历史时,教师讲述自从17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个科技的高速发展期。与时俱进的则国运兴隆,抱残守缺的则江河日下。中英两国相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英国因工业革命成功而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而中国则因闭关锁国而停滞不前。在这背景下;两国相遇必以中国失败告终。百多年来,志士仁人,都没有忘记收回香港;以圆振兴中国的理想。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决定收回香港时,中英的相对国力已倒过来,所以在整个谈判中基本上是中国定调。失而复得,正是这种力量对比变化了的结果。它给人们三大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本;历史潮流,不能抗拒,包括科技迅猛发展的历史大潮;上一个世纪的较量,是物质力量的较量,下一个世纪的较量,将是知识力量的较量。
又如,音乐教师在教唱《南泥湾》、《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歌曲时,介绍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歌词的含义,旋律的欣赏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讲解: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秧歌队到了南泥湾,看到了三五九旅的指战员,用勤劳的双手,使南泥湾变成了庄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陕北江南,学员们深受教育;向三五九旅英雄们献上了新编的秧歌舞《桃花篮》。《南泥湾》就是这个秧歌舞的插曲。在教唱时,教师后发学生用学过的表现音乐的手法,用领唱、齐唱的方法,通过优美的旋律;描绘陕北江南美景,礼赞劳动模范的功勋。前半段是两个优美柔婉的柔情性长句,用领唱方法;后半段用齐唱,同时在前奏部分和后半段的节奏跳跃部分,加民族打击乐来烘托歌曲,产生欢快愉悦的气氛,使学生既得到音乐美的享受,又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由于学生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内容;再哼上优美动听的旋律,感情上会产生共呜。
四、挑战二十一世纪,随时代前进,努力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书育人,提高学科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在此,以历史学科为例。佛山市中学历史学科开展了“方法、手段、内容、目标与德育实效性”的教学实验,我市历史教师称之为“促成‘观念内化’的教学实验”或“知识、情感、能力、理论与思想认识有机结合的实验”。我们运用整体性观点和综合性方法,紧紧把握住促成“观念内化”的教学方法、手段、环节及其总和,处理实验变量及其各种因素。这包括四个变量(方法——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指导思想的启发式教法,或“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启导式教法;”技术手段——多种传播媒体(含多媒体计算机)的综合运用;内容——知识结构、图式及其内在联系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思想认识的有机结合的教学),四个因素(知识、情感、能力、理论)和十个方面或环节(教纲、考纲、教材、教学目标、方法、技术手段、练习考试、评讲、评价、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把握其总和。并加强历史室、电教室的建设。它促使佛山市中学历史教学走向“四个转变”(即“变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为“启发导学式的能力型为主的教学”;变“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指导思想的启发教学;“变传统的讲解、板书、挂图等手段的教学”为“传统媒体手段与现代媒体手段,含多媒体计算机手段优化组合的教学”;“变单一的班级课堂教学”为“班级课堂、历史室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力求达到“二个五要点”(①知识、情感、能力、理论、思想认识有机结合;②在“整体、主体、现代、优化、深层”上体现学科的德育渗透),改变“五点状况”(学科思想教育的随意性、零碎性、局部性、表层性和说教式),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教学方法,建构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能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理论与思想认识有机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上,有新的突破,提高了德育实效性,回答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若干问题,回答了“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德育实效性”的若干问题。(《促成“观念内化”教学的实验报告》获1997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1997年《德育报》中小学德育论文一等奖,广东省中学历史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该《实验报告》刊登在《中学历史教学》1998年第7期)
佛山三中《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开展德育渗透的研究和买践活动》一文,介绍了生物、英语、地理、语文、历史、物理、数学等学科教学,在“构建教育框架,明确目标、内容、步骤,把握住结合点”和“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等方面,加强德育渗透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的经验。
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情绪情感、求知需要、毅力恒心、自信心甚至性格,或多或少受到学习方式方法的影响。在一定的学习策略指导下培养、形成的。而好奇心、求知动机、进取性格、丰富的情感、创新的意向、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较高的自信心等,都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润物细无声”,并持之以恒。讲究方法;采用激励法,如目标激励、兴趣激励、竞争激励和荣誉激励等;采用识别法和排除法,如感情障碍、情绪障碍、思维障碍、语言表达障碍、文化、环境的消极影响等的识别与排除;采用调节法等,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
许多学校、学科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与研究,同时重视“让学生用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的思想,开展愉快教育、和谐教育、成功教育、情景教育等探索,开展“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为指导思想的启发式教学实验研究、知识与情感和谐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等,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理工科;专业教师;德育优势
一、专业课教师的德育优势
1.德育环节多
理工科教学包括专业理论的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教学,具体来说有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校园科技活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个环节,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过程,每个环节都可以挖掘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机会多
在课堂之外,如课堂间隙、食堂就餐、外出实习时,师生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借机履行德育职责。只要做有心人,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做自己分内之事,专业课教师时时、处处有德育工作可做。由于这种德育是平等交流式的、谈话式的,容易为学生接受。
3.德育方法多
专业课教师的“知行合一”、“自省慎独”等师德素养,可以无形地影响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讲述中外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历程中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鼓舞学生;老师的有榜样的力量,比采用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模式更有效果。
4.德育时间和人员多
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学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3],专业课教师又占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人员数量上,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都占有优势。
5.占有德育资源多
德育资源包括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内在资源包括专业课教师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经验、教师的行为举止、师德素养、授课艺术等;外在资源包括各种教学、教育的时间、场合、时机等。由于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学生更乐于与拥有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更愿意听从专业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可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科研水平、讲台形象、授课艺术、人格魅力等各方面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只要专业课教师能充分、自觉运用所拥有的内在和外在的德育资源,德育实效将非常显著。
二、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的内容
1.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旧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不断被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表明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不断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工科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巨大的作用。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我国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有很多发明创造,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前后科技发展水平的对比,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3.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教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往往是经过几代人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研究得来的,国内外的伟大科学家无不有着光辉的业绩和艰辛的历程,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学生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有着很大帮助。
4.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忍让、团结、协作的精神。理工科不同于人文学科,一些理论比较深奥、抽象,学习、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必须努力钻研,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大讨论、大作业、课程设计、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通过挫折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今后走上社会尽快完成角色变换,胜任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灵魂。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启发式教育拓展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下厂实习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专业课教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学科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倡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德育“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渗透过程,而不是强制地直接灌输过程,渗透于每一学科理论教学和每一学科实践教学中,不仅仅体现在单科德育课程中。
2.学科德育渗透的含义
德育渗透是指德育工作不能流于空泛的说教,而要借助于科学的方法把德育内容和具体的学科知识糅合在一起,在讲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创设和利用科学知识所具有的德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如在物理学教学中,应重视渗透在物理学知识中的正确的物理观、时空观和宇宙观方面的教育,以及渗透在物理学中的崇尚实践、追求真理的精神的教育。
3.学科德育渗透目标的确定
任何教育都有目标,目标对学科德育渗透具有导向作用。确定渗透目标,要依据德育总目标分层设计,应当包括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也包括即使时代变化也不会改变的基本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要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目标要考虑学科特点,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挖掘、把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与道德认知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4.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
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或渠道,学科教学是最基本的途径。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情操的陶冶融于一炉。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要按照学科特点,通过讲授、讨论、交流、阅读、视听、网络、角色扮演和实验实习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政治思想观点、价值观、行为规范、基本品德和培养健康人格。学科德育渗透应在“融”与“合”上做文章。“融”是讲渗透的深度,要调动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感知德育内容,引起道德情感共鸣,内化成道德行为;“合”是讲渗透的广度,全面梳理教材中显性和隐性教学内容,尽量寻找融合点,日积月累,循环往复,做到“润物细无声”。
(1)教学内容的渗透策略
理工科教学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进行德育渗透的。自然科学中含有丰富的思想性和科学的方法论,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都有很大影响。德育的渗透,就是把学科教学内容和德育内容整合。整合时,不得把德育当成标签贴在学科教学内容中,要注意各学科性质、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不同,教学和德育的结合点也不同,必须做到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有机融合。 (2)教学组织形式的渗透策略
学习方式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学习方法与范式,也是学科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种学习组织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蕴含着德育的内涵与要素,是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所不可忽视的。自主式学习,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格,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合作式学习,能使学生懂得与人交往,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起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尊重人、接纳人的现代人的优秀品质;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性格,能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对真理执著追求的意志品格。
(3)学科教学情境的渗透策略
学科教学总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教学情境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德育的要素,它要求我们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很好地渗透到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根据在教学情境中渗透德育的策略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调整对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评价。以前,我们看学科教学中教师对德育的渗透情况,主要看教师对教材内容处理的情况,看相关的德育要素的渗透情况。其实我们看某一学科教学是否注意体现和渗透了“德育”,不仅要看学生对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要素体会、感悟了多少,更要看整个学科教学的气氛,看学科教学中的具体情境。如果教师真正在学科教学中营造起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与情境,相关的德育渗透的目标和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得到了落实。
(4)教师人格的渗透策略
将教师的健康人格作为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说学生每天都可以读到这本最丰富、最生动、最具有感染力的教科书。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和引领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份喜怒哀乐。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教师要更自珍、自爱、自重。当自己进入学科教学领域,就要想到自己是学生的教科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自己的一颦一笑、一褒一贬、一喜一怒、一哀一乐,都要注意到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重视和自觉地去做了,就可以说,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4(4).
【关键词】学习科研 课堂教学 课程引领 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155-02
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在课程引领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根据各学科课程内容特点、学生年龄特点等来丰富德育教育的形式,扩充德育的内容,使教师在学习中、课堂教学中、课题研究中能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不断引领学生健康地成长。
一、在学习中促进教师的引领作用
1.要求教师适应时代的需要
新课程提出课程要向学生提供“五种学习经历”,就是通过提供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体育和健身、艺术修养和发展、社会实践等五大方面的经历,要重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拓宽基础内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真实实现学生由学校向社会人的转化。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既要落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以德育为核心,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加强课程的整合,运用各学科课程;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精神文化内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促进课程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德育因素,让德育融合于文化知识的传授之中,让课程适应学生的终身发展,这势必要求学生要迎合新形势,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来育人。
2.要求教师自我成长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自身的学习和反思极为重要,不但要认真学习先进教育文化思想和有关教育发展的新信息,为德育课程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中提供知识帮助,还要不断拓展知识技能,提高自己驾驭德育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发挥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学习为自我改善和自我发展上担负起重大的责任,使学习、追求自我发展成为发自内心的一种真实与迫切的愿望,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型、反思型的教师。
3.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的民主意识,因此,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挖掘德育素材,对显性的教育内容,要追求它的深刻含义,对隐性的教育内容,更要挖掘知识背后的价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进入课堂,才能使静态的课程设计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施,才能使预设的课程转化为创新的课程,从而促进教师深入钻研业务,强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师的引领能力
1.要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学风格包括教师的人格、情感投入和自身的教育理念等多方面的因素,它将最大程度地影响到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教师用人格力量来对学生施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的最高教学目标,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挖掘好教学内容中的德育素材
学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比如文科课程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的思想与政治等教育内容;理科课程蕴涵着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内容;体艺类课程蕴涵着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和积极的审美意识,因此,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深度;在教学实践中能快速有效地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使用好教材,把教材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的素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心灵沟通和交往的媒介。
3.调控好课堂教育的时机
教师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自主性、自信心以及合群性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管理课堂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时机,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适时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就是课堂的德育时机,如果教师能体察学生的内心变化,准确把握时机,在教学活动中适时有效地引导和调适,那么就能使学生的思想情感、个性、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这就势必要求教师要充分调控好课堂教学中教育的时机。
三、在科研中强化教师的引领能力
1.以德育研究课题为引领
要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不但要实践,更重要的是教育科研的引领。学校要营造全员参与德育科研的氛围,要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将科研与德育课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并以课题研究为龙头,通过一系列课堂的研究交流,进一步明确教育规律,了解教育中德育发展的新趋势,提高对教育理论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感,通过参与德育课堂的研究,教师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的德育观念,形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与调节,并从中学习到新的教学思想、方法和策略,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课堂教学是学习古诗的主渠道,教师只有立足课堂,才能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笔者下面以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中的一些做法为例,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欣赏古诗能力的尝试。
一、查阅资料,了解诗人
在古诗教学中,学生对诗人的了解会直接影响到对古诗的深入理解。因此,在学习古诗之前,我让学生从书籍资料中、从网上查询诗人杜甫和叶绍翁的生平事迹及代表作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与作品内容相关的常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学生谈到了自己对于诗人的了解,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他们主动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了解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更深入地感知了诗人,为下面的教学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语言,读中悟情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北京市《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在关于古诗文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反复朗读或者诵读,展开想象,品味古汉语的内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情感。因此,诵读应该成为古诗教学的主旋律,读中质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读中释疑,应是古诗教学的基本途径。在《古诗二首》教学中,我始终抓住一个“读”字,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读”的形式,反复诵读,品味诗人的真情实感。
1.自读
上课伊始,让学生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自读自悟,其乐融融。
2.听读
即听教师范读。在教学《游园不值》时,教师绘声绘色的范读把学生带入了诗人的感情世界,与诗人同悲同喜,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之中,从整体上感悟这首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
3.想象读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画面进行想象读,边读边想象。例如,在教学“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时,教师鼓励学生想象花朵的颜色和种类,并有感情地朗读。结果,不用教师说,“一切尽在一读中”了。
4.赏析读
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名句,理解所表达的感情及深刻含义,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感悟,在这个环节,教师应调节好读书与讨论赏析的节奏,处理好听讲与诵读、思考与表达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听得热情、思得激动、说得明快、读得酣畅。
5.背读
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不同的组合,提出不同的要求,全班同学进行背读竞赛。
三、质疑讨论,理解诗意
教学中的“理解诗意”这个环节,侧重于学生互相答疑,讨论合作解决疑难。在这个环节中,我鼓励学生对诗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再通过独立探究形成初步结论,然后让学习小组讨论、筛选,最后全班商议共同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适时点拨,相机诱导”,使学生在教师帮助下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和发现,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得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当然这个环节与前面的诵读也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延伸升华,领悟诗理
在古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延伸迁移”,它与语文新课程要求的“超文本”“大阅读”理念一样,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重视课内外的沟通,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创新精神。为此,在《江畔独步寻花》教学中,我恰当地引入了杜甫的另一首诗《春望》中的句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不仅受到审美的教育,而且走进了杜甫的心中,情感也得到熏陶和升华。
五、同题比较,学会欣赏
有许多古诗在内容或主题方面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教学《古诗二首》(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教师在学习即将结束时,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满”字,然后问学生:“两首诗中‘满’字有什么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通过比较、玩味,学生感受到:“黄四娘家花满蹊”中的“满”是通过“千朵万朵压枝低”来直接写出来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中的“满”则是通过“一枝红杏”让读者联想到的。二者写作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也各不一样,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同样的春景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描述。古人讲究“炼字”“推敲”等,在古诗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一些重点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反复品味,一定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欣赏古诗的水平。
关键词:统整;德育课程;实效
2012年秋季开始,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二轮新课改”)全面实施,按照“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遵循多样化、选择性、可持续发展、循序渐进等原则,全面深化了从2006年开始的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此次深化课改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为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即以德育课程的形式。德育课程的开发不能只为开发而开发,它必须要真正发挥作为课程的作用,这就要求必须提高德育课程开发的实效。本文正是基于此,谈谈以“统整策略”提高德育课程开发的实效。
一、德育课程开发统整的实施策略
(一)德育课程开发与学校培养目标的统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的同时,应注重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新一轮深化课改,特别强调学生的差异化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很多普通高中学校提出了符合本校发展实际的特色发展思路,立足学生实际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因此,德育课程开发必须与本校发展特色、学生培养特色相吻合,这才能提高德育课程开发的实效。
(二)德育课程开发与学校现有课程的统整
课程统整是一个包含着多种含义、多种实践方式的概念。有研究者指出,课程统整实质上是探讨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
1.德育课程开发与思想政治课程的统整
思想政治课是学科德育较为突出的一门国家必选课程,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应与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将德育课程开发与思想政治课程相统整,是从“外拓”的角度,从德育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恰当延伸,有助于解决德育课程开发中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目标制订、教学体系形成等难题,不仅提高德育课程开发的规范性、科学性,而且真正提高德育课程的育人实效。如,在实践过程中,《公民意识》这门德育课程的开发,就是将国家课程与公民意识教育进行统整,梳理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与教材中有关公民教育的内容,形成了《公民意识》的内容体系和框架结构,理顺了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也形成了比较完整科学的教材体系。
2.德育课程开发与心理辅导课程的统整
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辅导课程在培养目标上存有共通性,都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为目标。两者之间存在交叉性,尤其是在认识自我、调整情绪、自尊自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是基本重合的。但德育课程与心理辅导课程就课程性质、课程地位、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正是因为德育课程与心理辅导课程具有“和而不同”的特点,所以,德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借鉴、统整心理辅导课程中合理适切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进一步发挥德育课程的育人价值。
如,在实践中,德育课程《高中生生涯规划》的部分内容与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交叉(见第二编):
第二编 自我意识内容辅导
(1)通过自我反省了解自我、评价自我和发展自我
(2)通过他人反馈了解自我、评价自我和发展自我
(3)通过问卷测试了解自我、评价自我和发展自我
(4)通过了解自我特点,积极暗示自己,增强自信
这一编中的大部分内容都需要以心理学知识为支撑,通过心理辅导课程的相关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剖析自我,从而为未来人生发展做出合理规划。
3.德育课程开发与班团活动的统整
班团活动课一般都未进入学校课程体系,一般是由校团委、班主任或由学生自行组织进行,对活动的形式、内容以及教育目标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规划。将德育课程开发与班团活动课相统整,既丰富了德育课程的内容,也克服了班团活动课实施碎片化和随意性的现状。将两者相统整的具体过程中,可将班团活动的内容以课程形式分为“必选”和“自选”,这样既兼顾了年级、班级学生的差异性,也以课程形式将班团活动课系统化和整体化。将德育课程与班团活动课相统整,拓宽实施德育的渠道,多角度、宽领域地引领了学生的成长,从而提升思想品德程的德育价值。
4.德育课程开发与其他德育活动相统整
根据学校德育培养目标,把学校现有的德育活动进行整合,进行课程化研究。积极进行德育课程建设与其他学校德育活动相整合,以课程的形式呈现德育活动内容,力图形成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理论、知识、能力、行为并重,课堂、学校、社会相连,开放、多元、立体的常规德育体系,并使之课程化。
二、德育课程开发统整的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课程统整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应克服学科本位思想,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统整观,开展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统整、资源的统整、学习方式的统整等方面的实践和研究,进一步丰富德育课程的内涵和形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实践性原则
德育课程开发改变坐而论道的现状,必须将德育课程与学生生活进行统整,将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学生只有将所学知识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关注、介入广阔的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德育课程“知行合一”的价值追求。
(三)适切性原则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人文学科教育;自然科学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27-02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课堂教学大多仍以分科教学为主,任课老师在各自学科体系和知识架构内进行教学,学科之间缺少综合、类比和交流。这种教学模式各自为政、互不干涉,能适应学生认知分析的需要,在发展学生认知综合能力方面就显得不足,其后果往往造成学生认知世界和解决问题时的片面、目光狭窄,割裂了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而学生所接触的事物和现象大都是以综合的形式存在着。所以,过分强调分科教学,不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生物科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学科,从萌芽开始就一直和其他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并一直在不断汲取其他学科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且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生物学与数学结合产生了生物数学和数学生物学,与计算科学结合产生了计算生物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又产生了生物信息学;生物学与物理学结合产生了生物物理学,与化学结合产生了生物化学,与二者同时结合又产生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学与地理学等结合首先产生了生态学,后边又有生物地理学,与地质学结合产生了古生物学;生物学与历史结合产生了生命科学史和历史生物学;生物学与政治产生了生物哲学;生物学与医学结合产生了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结合产生了生物工程,与二者同时结合产生了生物医学工程;等等。从1943年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遗传密码”的概念到1969年64种遗传密码的含义全部译出,就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精华。
本论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课程为例,通过大量教学实践,寻找到这些学科交叉渗透点,进而达到学科交叉渗透的教育目标。笔者首次将这些学科交叉渗透点进行系统归类,分别就高中生物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思想品德教育三个方面的联系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高中生物与人文学科教育的联系
在高中阶段,人文学科教育主要包括语文、历史、政治、英语和地理等。下面笔者举高中生物与语文的联系的例子。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异曲同工,都是描写秋天的景象。这种动人的自然秋景是秋天气温渐渐降低、紫外线照射强烈等外界因素造成的。在低温的作用下,叶绿素逐渐分解,同时叶脉的运输能力逐渐减弱,叶子白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糖分不能完全运出叶子,导致叶子里的糖分越积越多,可溶性原糖多了,就形成了较多的花青素,同时细胞内 pH 值改变,呈现酸性,使花青素表现出红色,秋天红叶的种类如枫叶黄栌、槭树、柿树等均为此种情况。秋天,也有些植物叶肉细胞衰老,叶绿素的合成速度低于分解速度,叶绿素含量相对减少,而类胡萝卜素分子比较稳定,不容易破坏,所以叶片逐渐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黄色,故而会出现“黄叶地”的景色。如银杏树,每到秋天淡黄色的小扇子型的叶片落在地上,令人不忍踩踏。
二、高中生物与自然学科教育的联系
在高中阶段,自然学科教育包括数学、化学、物理等。下面笔者选取高中生物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作为例证。
生物学中许多重要的变化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完全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但生物学领域中的诸多现象却可以运用数学模型来进行圆满地解释,如生态环境、人口、资源、流行病等,无一不与数学密切相关。例如英国数学家哈代和德国医生温伯格通过各自的研究,分别发表的有关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平衡定律,该定律至今仍是群体遗传学的一个基本法则,也是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马尔萨斯利用数学推理,发现人口有几何增长的趋势,而食物供应只有算术增长的趋势,从而提出了著名的“人口论”。
三、高中生物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联系
在高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包括伦理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和美育道德教育。下面,笔者以高中生物与伦理道德教育之间的联系为例,进行论证说明。
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从狭义上讲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广义上说,是关注一切与人类生命需求、生命活动相关的领域,尤其是在非人类的生命与人类的关系上所存在的伦理问题,是学科德育教育的重点。
生命伦理学指称生命科学中的广袤的道德问题领域,如医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人口和社会科学等。生命伦理学最先产生在美国,而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医学技术迅猛发展,从而产生了生育控制和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克隆动物的伦理问题、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伦理问题(如基因隐私和基因歧视等)、转基因生物带来的伦理问题等全球性的问题,这些方面都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讲台。
就学生本身的身体发育而言,通过生物学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自己身体发育过程中的秘密,从而做到心中不慌,应付自如;熟悉个体发育过程中需要不同的营养,合理饮食,健康成长。
在多年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科交叉渗透的途径主要有五条。
1、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提高对学科交叉渗透的理论认识;
2、加强学科教师间的交流,拓宽知识面,打好学科间交叉渗透的基础;
我们常常用“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来说明教师拓展知识面的重要性。教师要加强本学科同其它学科交叉的教学,那么自己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否则不可能将学科联系渗透贯穿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去。多数生物学老师刚参加工作时知识面狭窄,特别有些老师在学校期间不注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仅人文方面的知识缺乏(因为大学中生物属于理科),而且数学、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也掌握得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应积极地学习与生物学有关的其它学科的知识,以填补自己知识的空白点。教师对生物学教材和与教材有关的其它学科知识不仅要广泛涉猎,而且要深入研究,不仅要“深进去”知其所以然,而且也能“跳出来”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把握同其它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必然规律,在教学中才会应付自如、游刃有余。更为重要的是,生物教师要经常与其它学科教师交流思想和教学经验,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这往往可以激发出新的教学思想火花,而且有可能的话,能够多参加一些学科研讨会,同各方面的有关专家多交流并建立联系,多参加、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注意总结,注意升华。
3、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学科交叉渗透的实践能力;
4、学科课程之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之外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平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设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内容特征的课程体系,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自主组织和参与的一种教育和学习活动。全面开辟第二课堂,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创造力,推动学生整体化知识的吸收,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5、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竞赛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