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0 23:49: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课程的特点
案例分析与实践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优化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突出实践性。针对目前软件工程案例分析课程偏于理论及相关实践课程理论联系不够的缺点,将案例分析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开发完成一个完整的案例过程中,把所学的相关知识加以综合应用。(2)突出案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以及开发技术的先进性。结合现实需求选择案例,使得学生完成案例的经验能够很好地移植到将来实际工作当中,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软件开发技术发展变化非常快,尤其是开源软件开发架构,只有掌握最新的开发技术,并掌握其发展脉络,才能开发出更高效的软件系统。(3)教学方法上,项目驱动取代教材驱动,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教材的更新速度与软件及其开发技术的更新速度是不相匹配的,一个实用性强的案例和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很难反映在一本教材上。因此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取代教材驱动的教学方式,针对案例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技术,把最新的相关知识教给学生,并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
2课程的教学实践
2.1案例选择教师团队首先要自己完成案例选题、设计和开发,并以此为基础,向学生讲授开发经验,指导学生动手完成案例开发。课程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速递物流跟踪系统”作为案例,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实用性。这是一个适合小件速递运营的物流管理和跟踪的原型系统,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给客户提供及时、透明的物流信息;同时为物流公司提高运行效率提供必要的保障信息。软件的功能覆盖从收件、转运、分发到派送签收的整个流程,涉及到服务器端、手机客户端和网页浏览器端的开发。
2.2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体现了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具体教学方式如下:(1)教师授课。提出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需求的合理性、探讨业务改良;介绍所采用的相关技术、数据模型和对象模型的大致思路;简单介绍建模方法、开发方法、开发框架、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2)学生自学和实践。需求的理解、数据模型和对象模型的理解和模型的建立;建模工具、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的使用;代码实现和调试。学生按5-6人一组分组,每小组中选派项目组长,学生在集体理解总体思路和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分工合作完成项目的设计和开发。(3)讨论和辅导。在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等各个阶段,教师组织学生描述个自小组项目的进展状况和技术方案;学生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思路以及疑问,教师予以评价和解答。教师至少一次对学生的方案水平、讲述的表达进行评价。(4)阶段验收和总体验收。在课程的中期和最后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原型系统和最终实现作品进行评审,给出评审成绩。
2.3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式的教学内容如下:(1)课堂教学,主要进行案例的分析,为软件开发实践奠定基础。①需求的描述与改良。描述案例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的清单描述、应用场景(用况)的描述;对需求分析和信息化新技术对业务的改良的探讨;引导学生使用软件新技术解决业务需求。从实用性出发描述同类或类似系统的应用现状,如:同类系统功能状况,同类系统的缺陷;关键技术的解决的方案,解决需求的技术现状;拟使用的技术手段等。这部分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提出问题留作学生思考和讨论。②系统架构模型的选择和依据。根据应用场景和系统的规模选择系统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针对需求介绍分层架构模型设计思路,从软件架构的角度描述模型选择的依据。引导学生设计软件的分层模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各个项目小组分别设计软件的总体架构,包括:子系统(或功能模块)的划分,软件的分层结构及层间的主要功能耦合;指导每组学生做出软件的架构描述和各个业务处理的软件总体数据流程。③数据模型和数据服务框架。数据模型的设计,包括数据库的表、视图、约束关系的设计,结合案例分析设计的思路和可能的变化。数据服务框架的设计及实现技术,使用数据库持久层框架Hibernate实现的数据-对象映射。数据访问的性能优化,对象缓存、合理冗余的使用等。④软件开发技术与软件框架。系统采用Java语言开发,数据库的管理使用MySQL,使用WebService开发架构,服务器端基于CXF+Spring+Hibernate框架,手机客户端基于Android平台,包括条码扫描、GPS定位、地图显示等功能,同时提供BS结构的数据访问与管理。⑤子系统与设计的细化。进一步细化设计,为后面的软件开发实践做准备。服务的设计,采用JSON作为服务数据交换格式,实现数据对象与字符串的轻量级的转换。人机界面的设计,采用一些开源框架进行Web页面的设计,介绍Android客户端界面设计的方法。(2)实验内容,主要是软件开发实践,参与一个应用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可以细化为以下实验并制定实验大纲:需求分析,理清业务流程,确定软件的功能;对象模型设计及数据库模型设计;开发环境的搭建;Web服务的实现;网页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Android界面设计及功能实现;二维码扫描;地图展示。(3)讨论课内容借鉴实际项目开发经验,定期组织项目评审对学生项目进展状况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优化开发方案。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及个人贡献给出评审结果,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的重要依据。至少要对原型系统和最终系统进行项目评审。项目评审的形式是由学生展示项目进展及个人贡献,回答教师的提问。
2.4学时安排表1是一个学时安排的参考。一共64学时,其中实验32学时,主要用于项目开发实践。习题及讨论课8学时,主要用于原型系统评审和最终系统的验收评审。理论课24学时,主要讲授案例的分析、设计及用到的开发技术、框架、环境等。
3对工程教育毕业要求的支撑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教育机构工程类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和保障,工程教育以出口为导向,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必须使得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得到达成。软件工程作为工程教育的一部分,课程设置也必须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2015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毕业要求有12条,包括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以及终身学习。每一条要求可以分解为几个指标点,每一门课程支撑一到几个指标点的达成。案例分析与实践课程支撑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中的3个指标点3-1、3-2、3-3和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中的指标点9-2。指标点具体描述如下:指标点3-1)具有软件项目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及需求分析的能力;指标点3-2)具有软件项目系统设计及详细设计的能力;指标点3-3)具有软件项目编码实现的能力;指标点9-2)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本课程中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具体实现途径如下:(1)课堂教学的安排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3-1、3-2、3-3的达成课堂教学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有实用价值的案例的分析,展示一个项目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实现及软件测试等开发阶段的主流的方法与技术,结合实验安排中项目开发的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相关的能力。(2)实验的安排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3-1、3-2、3-3和9-2的达成实验安排就是一个应用软件的开发实践,学生分成项目组的形式,分工协作,完成从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等整个工作流程,因此可以锻炼学生软件开发的分析、设计、编码实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3)讨论课的安排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9-2的达成在讨论课上,学生要做报告展示项目的进展和自己的贡献,由于项目是分工合作,需要大家相互配合,充分展示,还要回答教师的问题,这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结语
工程教育改革作为全球性问题已经被各国政府、产业界和学界高度重视。从2000年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获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近2000万美元巨额资助,用于工程教育改革的研究。经过4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检验,创立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工程师的CDIOI程教育模式,并成立了相应的国际合作组织,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近50所大学成为其成员,更多的大学也在申请加入,谋求共同研究、探索、实践和分享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这一最新成果。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最大最好的生源和最大的办学规模,但是毕业生质量有很大差距。据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2005年10月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当年我国求职的工科毕业生中只有10%符合跨国公司的聘用标准;而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等都在20%以上,发达国家达70%以上;中国在岗的160万工程技术人员中适合在国际化公司工作的不到10%,而被调查的发达国家平均为66%,发展中国家为16%。其中的原因,该报告认为“中国教育偏于理论,中国学生几乎没有受到项目和团队工作的实际训练,相比之下欧洲和北美学生惯以团队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质量问题反映在就业市场上是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产业找不到所需的人才;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薄弱,极缺创新人才。由此可见,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彻底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CDIO作为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从2005年开始被我国高校引进,2008年,教育主管部门开始有组织地研究、交流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理念,实验其做法,成立专家组指导有关院校开展试点工作。实践证明,CDIOI程教育模式在“回归工程”的理念下,将工程职场环境特征引入学校作为工程教育的环境特征、在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师资建设、评价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对于培养具有产业需要的素质和能力的工程人才至关重要。尽管这一改革有着非常大的难度,但一经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实践,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可喜的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不只是局限在教育部批准的试点高校,有更多的研究性大学、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特别是工程教育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及产业中对产学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参与者,加入到了CDIOI程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行列中来,使得改革有了坚实的基础,队伍得以壮大。
为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的合作,探寻人才供需的最佳契合,《计算机教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天津职业大学共同策划了本期CDIO专刊。本期收录文章的作者,有的已经对CDIO模式的应用有了比较多的研究与实践,有的是初行者,还有的只是初识者。但大家的共识是,中国的工程教育必须改革,才能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工程人才,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求职的需要,满足国家建立“创新社会”的需要。每位撰稿者都在用自己的行动积极地投身于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大有希望。
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实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及其生存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殊需要教育的服务对象是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的人群,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残疾人,对这一人群的学习、生活、就业、康复的研究,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有利于我们理解人的需要以及如何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残疾人群的生存、生活、就业、康复与受教育等问题的提出,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生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促进残疾人的教育工作需要重视并做好对残疾和特殊教育的认识工作。
一、残疾并不意味着学习能力的丧失
不要把健康人和残疾人分成两类,并加以对立。多数人对健康和疾病、对健全与残疾、对正常与特殊有着一刀切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健全、健康、正常三个概念对等起来,所以残疾、疾病、特殊就等于不正常、有缺陷。这样的思维方式给所有的健全人带来不幸,因为他们也有不健康、不正常的时期,以为不健康就是不正常的心理造成人的恐慌与不幸,以这样的心态推己及人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有残疾、疾病的人就不可能正常,不可能幸福。这种心态使我们制定社会规划与政策时,原本应该对特殊人群扶持的政策与措施变为限制与阻碍。
我们需要一种端正的、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人”。每个自称健康、健全的人应该仔细审视自己不完整的一面,承认人是不完整的,在不完整的生活与生命中,努力实现自我的价值,并推动社会的进步,这种升华的人生观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与价值。每个自认残疾与不健康的人应该看看自己有用的、有优势的方面,把促进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在社会中找到定位,得到认可与尊重。人的个体差异是永远存在的,在每个人都能接纳别人的差异时,社会就会祥和,人群就会和谐、互相扶持帮助,人性的尊严就会得到发扬光大。
人的潜能的开发理论才刚刚开始,一个人的学习过去是学生年代的学习,现在是终身学习,人从有生命到生命的终结都有学习的能力;人的细胞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大脑损失了一半的人也可以学习。世界上,盲人成为生物学家,聋人读完博士课程,智力落后青年可以上大学,脑瘫的青年写书出版,都有先例,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更是多重残疾集于一身。残疾与无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国际特殊艺术团体、国际特殊奥林匹克,正是用各种不同的活动与竞赛来表现残疾人的残而不废、有学习能力的最好的明证。
二、应提倡与发展特殊需要教育
特殊教育是指残疾人的教育,也可以是促进每个人发展的特殊需要教育。自200多年前开始,特殊教育从盲人教育、聋人教育奠定基础发展到了今天的国际定义,有了很大的改变。1993年在哈尔滨召开的亚太地区特殊需要教育大会的《哈尔滨宣言》及1994年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的《萨拉曼卡宣言》中,用特殊需要教育(special needs education)及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替代了特殊教育的概念。认为每个人都是特殊的,每个人都有特殊需要,在教育里承认儿童的个性与特殊需要,教育质量就有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内涵。
根据联合国的估算,全球儿童中“至少有10%在出生时有体质的和心智上的损伤,需要充分的特殊关照”,英国和美国的报告都显示约有20%的儿童有特殊教育的需要,国际上普遍认为发展中国家需要特殊教育的儿童比率要略高于发达国家。在我国制定任何一个教育法规与政策时,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特殊需要的广泛性以及教育功能多样性的充分认识和观念转变。人因疾病、心理发展、社会结构转型、自然灾害等原因会需要特殊关怀和教育。在教育里广泛地采用心理康复、教育咨询、精神卫生、社会支持、科技学术来帮助他们受教育,是高质量教育的表现。
当我们在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有“特殊需要教育法”、“终身学习法”等法律的规定,特殊需要教育会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保障工程,这个保障工程将建立一个在我国全面育人的教育时代。那时义务教育的发展会深入每个贫困的村落、每个医院的病床、每个在校的学生、每个街头的儿童,成为每个社区的常规工作、每个公共场所的服务指标,这样的教育就是我们全民教育时代筑就的教育长城,人力资源大国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行动,而社会主义教育工程的优越性就会得到具体的体现。
《计算机教育》:余教授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计算机教育》杂志的专访!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启动的?
余教授:早在1985年左右,教育部高教司组织过少数的专业评估。1993年前后,建设部就对建筑学、土木工程等若干个专业进行过工程专业的评估。当时它叫评估,不叫认证,但内容一样。如果将早期工程教育的认证称作评估的话,那么可以说在20世纪90年代初,这项工作就已经开始了。清华大学是最早进行这一认证的5个院校之一。后来, 对工程专业的认证开始并逐渐展开,并逐步开展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国际交流。
《计算机教育》:为什么要进行工程教育认证呢?
余教授: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我们国家的教育有很大的发展,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有很多学校、很多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对工程教育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我们通过工程教育的认证,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这一点在过去十多年的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认证中也有明显的效果,近年来从土木和建筑专业进一步扩大到其他专业。第二,经济发展是全球性的,工程中加工的各种产品,参与各种工程的人员、工程师所受的教育,都逐渐具有国际交流的特征,这都会对工程人员所受教育的质量有所要求, 也必然要追溯到注册工程师所受教育的专业曾经有过什么样的认证。就像医生持有行医执照一样,我们也要考察学生所学专业是否满足一定标准。另外,我们要关注人力资源的国际流动,《华盛顿协议》就体现了签约国之间关于工程专业教育在实质等效性的标准下面的互认,今后我们要为这样的国际互认准备条件。第三,我们国家非常重视与国民经济、人身安全等相关工程的发展,比如土木工程、桥梁工程、矿山工程、食品工程、安全工程和化学工程等都和人们衣食住行及健康紧密相关。当前,我们面临大地震后的重建,就涉及到房屋的修造,它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有直接的关系。就像医生对人的健康有直接关系一样,我们国家对这些重要工程的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颁发执照或将要考虑如何认定执业资质。因此,我们在这样三个因素下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从 试点来看,一个重要的动因就是加强了企业与高校的联系。认证过程中,除了教育界的人员外,还有三分之一到一半参与认证人员是来自生产单位,来自于用人部门,来自人力资源的管理部门。这样,就把我们的学校教育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认证过程中间连接起来。企业作为用户,参与了工程教育的评价和设计,这对进一步加强生产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从2005年开始,在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电力工程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扩大试点。从2005年到2008年,我们进行了三批试点,每年涉及10至20个专业点,2008年后我们会在这个基础上总结经验,把认证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计算机教育》:您能否介绍一下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组织体系,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概况?
余教授:在试点阶段,我们的组织体系是在教育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经过国家认证相关组织的授权,开展认证。这个认证组织了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在专家委员会下面设立秘书处。与专家委员会相平行,设立了工程教育认证的监督和仲裁委员会,在工程认证专家委员会下面分设若干个根据不同工程部门的专家分委员会或专家试点工作组。分委员会中有教育界的专家,同时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专家来自产业部门,也包括邀请的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家。全国的工程认证专家委员会的成员则来自教育界和18个相关的部委、协(学)会。
应该说,这个组织体系正在逐渐地建立起来了。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方面,我们已对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了三到四轮的试点,试点的结果是很好的。经过试点的几个学校,都通过了认证,前期认证的学校已经专家委员会审批通过,最近的一批还要经过投票确定。
《计算机教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国内外有什么重大意义?
余教授:在第一个问题中, 我们谈到三个动因,这也就是它的意义。即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加强教育界和产业界的联系;建立与国际上等效的认证标准,为我们国家今后开展国际互认准备条件,也为我们今后若干专业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认证提供先期的准备。看看你所得到的工程教育学士学位是否达到了国际等效认证要求中最起码的标准,这就是一种准入的标准。
《计算机教育》:认证过程需要哪些程序?
余教授:第一,认证专业需要提出申请。我们的认证试点分委员根据申请情况决定是否受理。受理以后,申请者必须根据认证标准要求写出一份报告。我们有8条认证准则,根据这个标准,申请者还要写出自评报告。认证组的专家会仔细研究这些报告中的内容和提交的资料,在适当的时候派出认证专家组,到当地进行两天或两天半访问并会见相关课程设计方面的领导及学校师生。访问的主要目的是以考察自评报告中的资料作为实证,考察资料是否属实,以便进一步提出需提交的补充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专家委员会会给出一个结论,对于那些通过的专业,我们还将提出一到两个关注项,即还要加强的方面。根据关注项我们会写出意见,留给被认证的专业自己考虑。学校收到意见后,可以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反馈,也可以提出申诉的要求,交到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裁决以后,其仲裁结果将作为终审的决定。在认证和以后的时间里,学校有义务保持认证状态,并进一步完成认证中所提出的需加强的部分。认证的有效期是6年,试点的有效期3年,3年过后视认证情况考虑如何延长,认证过程大致的情况就是这样。
《计算机教育》: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未来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关键词 大工程观 工程教育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1.018
2014年6月3日,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指出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发展科学技术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工程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撑起强国富民重任的脊梁,而工程教育就是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摇篮。我国的工程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基本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对多层次、多专业、多类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据统计,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47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1.5%;高校共开设工科本科专业14085个,占全国本科专业总数的32%;高等工程教育本科在校生452.3万人,研究生60万人,占高校本科以上在校生规模的32%,①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居世界第一,但是,从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来看,我国的工程教育创新和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如工程教育与社会脱节、工程教育体系不够健全、课程体系相对陈旧、教师体系缺乏经验等,相当一部分工科毕业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差、专业面窄,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等。由此可见,我国的工程教育亟需改革。要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树立“大工程观”是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和关键。
1 大工程观产生的背景和内涵
“大工程观”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是美国工程教育与科学教育进行比较后提出的一个概念。社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求我们在实现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文化、环境、道德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同步发展,而大工程观就是一种以整合、系统、应变、再循环的视角看待大规模复杂系统的思想。②“大工程观”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变化,具有必要性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工程教育的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工程技术模式、工程科学模式和工程模式。工程技术模式主要是侧重于技艺技能与工程经验,侧重于工程技术知识的掌握,工程技术本身的研究与运用;工程科学模式,由“技术型”向“科学型”的转变,主要发生在欧洲大陆以外的国家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主要聚焦于理工学科,培养过程中注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科学性”的工程知识体系以及它所造就的“分析型”工程师,在各国的工业界始终是受到质疑的,这可能就是所谓企业文化与学术文化的冲突;工程模式,即“大工程观”,在20世纪80年代,正当中国的工程教育由“技术型”工程学科向“科学型”转变的时候,美国却听从了一大批有识之士的告诫,改变其原有的工程教育发展方向。《美国工程教育与实践》和《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报告,拉开了整个美国工程教育大改革的序幕。1989年,MIT的报告指出,战后的工科课程向着工程科学方向演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合理的,但是今天已然是“过度科学化”。1994年,MIT院长乔尔・莫西斯提出了《大工程观与工程集成教育》的长期规划,1995年,《重建工程教育》等一系列报告使得美国的工程教育发生了重大转变,但并不是由“科学性”退回到“技术型”,而是“回归工程”,形成在新的水平上综合了科学和技术的新范式,即“大工程观”。
2 大工程观的要求
大工程观的“大”不能只从简单的大小来理解,“大”是用来修饰“观”的,是更加注重工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这个“大”把现代工程的领域扩大、意义增长、使命加强和价值提升突出地表达了出来。
工程环境的丰富性和工程技术的复杂性,对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21世纪的工程师须是集知识、素质和能力于一身的高水平人才,不仅要求他们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精湛的技术能力,能创造性地解决有关专业的技术难题,还要求他们善于合作和协调,处理好与工程活动相关联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工程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打破技术眼光的局限,对工程活动的全面社会意义和长远社会影响有自觉的认识,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基于“大工程观”观的工程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认知方式,不仅仅强调单个的专业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各个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大工程观指导下的工程教育培养的应该是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但具备从事复杂工作的能力,也具备良好的较宽领域的适应能力。
3 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改革对策
3.1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依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提出的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高等工程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都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总体来说我国各高校工程人才具体培养目标趋同,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目标模糊,具体定位不清晰,无法充分体现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对于“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基本上凭经验或者模仿别人办学。③我国工程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必要的工程师训练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这个培养目标的特点是突出了“工”,强调为工业、工程第一线培养人才。从大工程观的视角来看,不同类型的高校必须认清自身现阶段的主要发展空间,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各目标中应该要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的知识背景、工程实践能力以及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还要注意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工程师不仅要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知识、精湛的技术能力,还应该注重其他非技术能力的培养,包括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商业能力等。
3.2 专业设置
建国初期,我国在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专业多是按照岗位进行设置,随着时间的发展,专业的种类逐步减少,专业口径不断拓宽,专业的设置更加规范、科学。但是总体上来说专业设得过多、过细、过窄,行业色彩过浓局面还是未曾得到很好的改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宽,视野比较窄,难以适应大工程环境下多项技术工作的需要,工程毕业生对社会适应性不强,缺乏必要的创新的精神与能力。“技术上狭窄”和“狭窄的技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工程师的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应该要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思想,注重工程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各工科院校要根据“大工程观”的需求,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设置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
3.3 课程设置
“大工程观”的核心是“工程系统学”,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科学与基础理论修养,形成对宏大或复杂工程的系统视野;又能从多学科的视角审视,同时还有具备人文情怀和工程组织素养,具备集成的知识结构。在对工程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尊重工程教育的特殊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是工程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明确21世纪工程师的素质要求,进行扎实的适合工科的课程改革是工程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大工程观”需要宽的知识面,工程教育应打破学科壁垒,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使学生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工程人才的不同需求。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学生工程理论知识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创造力、领导力等非技术能力的培养。总之,学校对学生跨学科、综合化的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建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4 教师队伍建设
高水平工程师资队伍是我国工程教育的又一重点,但是,目前我国工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存在种种问题,亟待进一步提高,例如:教师数量不足;缺乏工程实践经历;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能力较差;重视教学不够;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可见,现有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根本无法满足“大工程观”对教师的需求,建设具有创新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迫在眉睫。“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还要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且不断接受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首先要改变“重理轻术”的理念,重视教师工程技能和实践的训练,同时也要侧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扩大教师视野,拓宽其知识面和能力结构等。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是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支撑,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不容忽视。
注释
① 王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获国际认可.光明日报,2013-08-21:006.
摘要:提升大学生的工程文化素养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直接参与社会工程实践无疑是最理想的方式。但当今校外实习困难且低效已成为不争的现实。本文提出,在校内建设工程训练中心并使之成为工程文化素质教学的重要平台,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 :工程训练中心 工程文化教育 平台
一、工程文化体现了当代先进的价值取向
工程以其鲜明的综合性特色,更贴近文化的现代形态。工程文化应该说是文化在近代的重要发展和组成,是人类在现代作为一个整体对世界把握的重要组成。现代工程文化体现了当代先进的价值取向,与主流价值观遥相呼应。现代工程文化至少涵盖了人本主义、契约意识、责任情怀、求精求变等内容。具体地说,第一,人本主义体现在工程的意义应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包括对安全、舒适、便捷及审美等)为出发点和归宿,努力实现人类合理利益的最大化;表现在工程实践只有依靠团队的合作才能完成,管理者要树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潜力与创造精神;落实在工程、自然、社会三者间的和谐共处,工程的建造与运行要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合理改造自然,自觉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注重不损害周边居民的合法权益。在工程实践群体内部,所有人要真诚沟通团结协作,并积极为实现彼此的共同发展创造条件提携互助。第二,契约意识是工程得以安全、高效、高质量完成的保障,工程中的一切活动应在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及工程内部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等框架下进行。所有人要有按章办事令行禁止的意识,尤其是企业负责人要加强自律率先垂范,重视内控规章制订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加强对员工的有效教育与检查督促,使规章得以落实,行为得以规范。第三,责任情怀表现在尽职尽责,工作人员都具备胜任岗位的职业能力,自觉遵守把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放在首位的职业准则,诚信做人,忠于团队,将公众利益、企业发展置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之上。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把尽职尽责作为维护自己声誉的底线,将严谨务实作为自己最基本的工作态度。第四,求精求变的标志是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将自己负责的每项工作打造成精品。养成勇于创新的品格与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将掌握的最新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工程实践,并努力提升自己的工程实践经验,让自己时刻走在行业的前列。
二、当下大学生校外实习的窘境制约了工程文化的传播
工程文化教育是指在实施工程教育过程中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工程文化的渗透,继而通过理论与实践以及两者的有机结合培养既具备工程技术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扎实又具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创新型人才,最终实现工程文化教育的内化于心、固化于行的目的。工程文化教育不能以“空中楼阁”来实现,必须借助实践的方式将工程文化呈现、传递给学生。对工程文化的挖掘和强调,是为了实现教育观念实质性的转变。教育本原目的是塑造人, 提升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命价值。而文化是人类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对世界的把握, 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是人的实践活动积累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因此,相比于知识育人,文化育人是更本质的。
然而在现实情况下,大学生的工程实践的效果让人不敢恭维。具体表现在寻找实习困难、实习效果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方面——学校、企业和个人。学校没有建立为学生提供实习信息的平台或建立的平台不够有效,使学生不能及时获得实习信息;没有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基地,使得寻找实习困难且实习效果一般;没有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实习时间,大部分学校安排的实习时间都是大四,而大四可以说是学生求职的高峰期。从企业方面来看,大多数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生。一方面,企业以效益为重,招收实习生会增加成本。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种负担,降低相关成本,大多数企业自然不愿意为大学实习生提供必要的培训。另一方面,限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没有上升到战略水平,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实习生制度。从个人方面来看,主要是较窄的人际关系网络限制了学生对实习单位的寻找。
三、工程训练中心可以成为校内工程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
在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工程训练是提高大学生工程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将大学生从科学理论的殿堂引入工程实际的桥梁。工程训练和工程文化之间的关系如同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要让工程训练中心成为校内工程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指导思想明确。工程训练中心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建构逻辑开展,具体遵循28字方针即提出问题、查找答案、得出结论、亲身体验、升华知识、获取能力、内化素质的流程,合理安排案例分析图片或实物展览、专题讲座、研讨课和项目实践等多种课程环节,培养大学生的系统、责任、创新、环保、安全等意识及相关能力,让其在实践中领悟到现代工程文化价值观的真谛。这种深刻持久的领悟,会促使学生终身自觉发扬工程文化。
2.教学理念先进。首先要有完整可行的建设规划、教学文件,要有完备的教学大纲、实习指导书和实习报告以及实验指示书和实验报告、考试大纲、实习用图纸、工艺卡等,同时相关的教学质量监控等教学管理文件,也要完备且认真贯彻执行。工程文化的内涵体系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有机整体性,应努力帮助学生建构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文化知识体系,避免因简单堆砌而造成的杂乱无章。要引导学生在大工程系统环境中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用系统工程观点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师资队伍“交叉”。对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指导人员的培训要有规划及具体措施,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努力建设跨学科教学团队。跨学科教学团队是进行工程文化教育的需要。工程文化属于人文范畴,但又以众多技术门类的工程为载体,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因此,作为校内工程教育平台,工程训练中心需要并力求发挥横跨优势,发挥工程文化素质教育的主导作用,联合不同学科(专业)教师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共同组成跨学科教学团队,定期研讨与交流,保持与工程实际的密切联系,尤其是要不断探求工程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全面且及时地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另外,由于跨学科成员的学科背景不同且有可能教学风格迥异,有必要在教学内容的连贯一致性和规范上做好协调工作,集体备课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工程训练在重视教学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重视教研和科研工作,要合理规划,逐步落实,不断探索,使得工程训练中心真正实现与时代同步,与企业共振。
4.教学方法灵活。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确保在工程训练中实现工程文化内容能对大学生入脑、入心的关键。可以采用的研究性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参观教学法、讨论法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接受工程训练,受到工程文化的熏陶。
中国的高等教育评估经过20世纪80、90年代的探索和试点,[1]终于在21世纪初得以全面展开。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估体系”的精神,回应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促进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的建设和质量意识的提高,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10月正式成立了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这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理论研究、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其中,对新建院校的合格评估和5年一次的办学水平评估涉及被评对象多、出现的问题多、引起的争论多,对政府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的触动既广泛又深切。人们最为关心的是,高等教育评估能真实地反映高校办学条件和水平、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能起到实质性作用吗?这类评估所得出的结论有多大的权威性?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得分析评估体系的构成及其实施细则,并考察评估主体———各级评估机构的人员构成及其合理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所奉行的“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教育评估20字方针,其着眼点仍是通过评估促进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的建设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与高等教育的绩效评估还有较大的差距。其执行的结果很可能进一步推动硬件条件的建设,至于这些硬件在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作用,学校所培养的人在知识构成、专业基础、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是否符合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那是教育评估很难关注到的;即使关注到了,由于其在评估体系中所占权重小,且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存疑,此类评估仍难以摆脱自拉自唱的尴尬,难以获得社会的认可。专业认证是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评估。在西方,它起始于20世纪初,是一种协会性质的、自愿性的质量保障和质量提高的方法和途径,是学术和专业教育界内部的一种直接的和自我管理性质的活动,主要由非政府性质的院校、专业和特定领域的专业人员联合会具体执行,通过认证对达到或超过既定的教育质量标准的高校或专业进行认可,并协助院校和专业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我国的高等教育专业认证起步较晚,首先是从工程教育认证开始的,这也是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设项目多、投资大,承接的国际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各种性质的建设单位不断涌现,建设管理部门迫切需要对建筑工程人才培养及人才从业资质进行鉴定,专业认证因此应运而生。“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就是一个例证。随着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成立,专业认证现已扩展至机械、化工等十余个行业领域,认证标准也充分考虑了和《华盛顿协议》会员国认证标准的对接。
一、工程教育认证理念
工程教育是应军事和工程的需要而出现的,[3]工业革命是工程教育发展最大的推动力。工程教育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特别关注其实用价值,也就是工程教育讲求实效。这就很好理解工程教育认证的第一个理念“产出导向”(Outcome-Based)了。它要求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向用人单位开放、向学生开放,方案中要体现公开、清晰、明确和可测量的毕业要求,认证时将考察5年前的毕业生都在干什么、能力如何,并以此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判断依据。这与我们传统上高等教育评估所秉持的“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即“投入导向”(Input-Based)是有严重分歧的。实际上,如果我们将工程教育与工业生产进行类比,那么孰是孰非便一目了然了。工程教育的主要产品是工程技术人才,确保所培养人才的质和量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根本任务,至于学校为此付出了多大的(人、财、物)成本,虽不是像工业生产那般越少越好,却也不是多多益善。工程教育的目的是为工程、企业界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工程教育认证所关注的是学校为学生成才所设计的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为贯彻这样的培养方案所采取的措施的落实情况。这就是工程教育认证的第二个理念“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这就要求学校要转变教学工作的导向,所有的课程、教学资源、各种评价都要围绕学生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来进行。学生是高校工程教育的接受者,是这种社会服务的购买者,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国家需要多样化的工程技术人才,希望营造一种人人成才、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学生学习工程的可持续动力和自豪感。如果一味以教材、知识传授、教师兴趣为中心,教育很可能与学生的需要、用人单位的需要不一致,甚至相背离。从事工程教育的每一所高校,因学科专业不同而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也因所处地区、发展历程不同而有着自己的具体情况。为了保证工程教育质量达到国家和相关行业确定的基本要求、便于国家之间工程教育文凭互认而实施的工程教育认证,实际上对于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监控也是有实际意义的。这就是工程教育认证的第三个理念“持续改进”(ContinuousImprovement)。它要求形成新的质量保障机制,强调全员参与、全程评价和反馈改进。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者,可能得到的结论分为P(通过)、P/W(通过但有弱项)、P/C(通过但有关注),其有效期为6年和3年,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并持续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可以说这是对工程教育举办者和从业者的一种鞭策,也是全体纳税人和工程教育服务购买者的一种权利要求。
二、国内高等教育评估分析
经过10多年的摸索和建设,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4]对于新办院校有合格评估,其他院校有5年一次的教学水平评估,动态监测有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衡量专业水平是否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有工程教育认证等,这一体系的建设对于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投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10年前,就有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作了较为全面的剖析,认为我国当时的高等教育评估存在评估目的错位、被评者被动应付、评估结论主观随意、评估主体单一、指标刚性太强、评估过程欠规范、评估功能未充分发挥、存在道德隐患等问题,并提出了高等教育评估要考虑中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质量的多元化、加强评估制度研究、建立专家库且对专家进行培训、评估指标体系要更科学、评估主体要多元化、评估组织要中介化、充分发挥评估功能、防控道德隐患等建议。
10年后,我们再回头看,学者指出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已有改进,受到了高校和社会的欢迎,如教育部2013年12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就明确指出,审核评估坚持主体性、目标性、多样性、发展性和实证性五项基本原则,实行目标导向、问题引导、事实判断的评估方法。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评估体系重投入、轻产出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如评估组织的中介化、社会化,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教育主管部门至今仍扮演着领队、教练兼裁判的多重角色;又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范围为“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及学校特色项目”,其中“学生发展”中包含招生、就业、学生服务与学风,很明显这里主要讲条件和投入,以及学校怎么做,很难看到来自学生、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和评价。这正是我们的高等教育评估存在的重大缺陷,是导致评估结论难获社会认可的根本原因。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公立学校,对学校的投入和重大决策权都集中在政府部门和学校手里,缺乏公开透明度,依法治校、依章治校还没有到位,让政府部门和高校把评价权拱手让给第三方,难度肯定不小。目前,我国还缺乏水平高、信誉好、社会认可度高的民间教育评价机构,这也是导致政府部门对教育评估不敢放手的重要原因。
三、新的理念将促成教育与评估的根本性转变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一旦我们认定了某个客观、先进的理念,就有充足的理由将它付诸行动。工程教育认证“产出导向”“学生中心”和“持续改进”的理念不是谁一时冲动提出的时髦口号,而是工程界和教育界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得出来的,是《华盛顿协议》各会员国工程教育认证的共同思想,是社会呼声和要求的反映。也正因为工程教育认证始终秉持这样的理念,才使得它赢得了工程界的认可和越来越多国家的加入。仔细分析,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并非仅仅适用于工程教育认证,该理念对于整个高等教育及其评估都是非常适用的。在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时期,经费、师资、设施的投入,教育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都存在严重的不足,对新建院校或扩张速度过快的院校进行办学合格评估,坚守办学的底线,以此促进学校的人、财、物投入和教学工作早日走上正轨,保障广大学生接受合格高等教育的权利,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对于办学条件较好,教学早已步入正轨的院校,则应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水平评估,要求从实现清晰、明确和可测量的人才培养要求开始自证,倒推培养体系、课程的制订和实施,以及为此配备的师资、教材、图书资料、实践教学条件等,学生、用人单位的评价应该占有更大的权重,如果能定量地反映或至少定性地分析产出与投入的对比关系,那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人工支出占办学成本的20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与高等教育评估很大比例,学校尽量控制师生比,导致一些特定的岗位(如实验室)长期缺编,学校通过政府贴息贷款或教学专项所购入的教学设备越来越多,却因为缺(合格)人手或场地而长期弃置一边的情况时有发生,至于设备使用率低的问题就更加突出,这些问题并不能从高校办学基础数据库或生均设备总值中反映出来。这些投入是否发挥了作用,学生最清楚。如果师生有效地利用了这些教学资源,必然会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毕业设计水平和工作成效上反映出来。同样,学校是否把水平高的教师用在教学上,教师是否用心教学,也能从学生方面反映出来。因此,教育评估绝不能停留在师资、设施等的绝对投入上,而要更多地关注它们发挥了什么样的效用。在某种程度上,人才培养和产品制造有一定的可比性,这是一个不断追求更好的过程。如果进行了一次评估,却发现不了问题,没有积极地整改,评估资料入库、评估机构撤并、评估人员改行,那么这样的评估就是一种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对教学不仅没有助益,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是需要绝对避免的。像工程教育认证这样,有先进的评估理念、严谨的评估程序、合理的评估范围,无疑将引导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也指日可待!
作者:周锡堂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中心
1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概况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一般由八个指标构成,分别是学生、专业教育目标、学生成果、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校支持等。其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课程设置,为了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我国各高校在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过程中,发现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会规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影响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可达性。因此各高校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要求,提出了各个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做法和经验。西北工业大学的张清江等通过调研我国工程教育与专业认证发展历程,对我国航空航天专业与其他已获得资格专业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国际航空航天质量体系认证中的要求,从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专业特点、航空航天工程教育现状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结合现代中国工程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针对航空航天类专业认证的新方式、新方法,并对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要注意的特性进行讨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会强等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解析培养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任红卫等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并探讨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背景下电气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浙江工业大学姜理英等人基于对工程教育专业论证的国际比较,结合环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从培养计划的调整、课程体系的优化、实践教学的强化和师资队伍的提升四个方面,综合系统地提出了对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的路径。张秋根等人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要求,以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对其核心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两方面进行了优化与规范的探讨。为了重视国际认证的引领作用,加强专业办学品牌建设,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的航空航天办学特色,紧跟国内能动专业人才需要,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竞争力,从而拓宽自身生存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开展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能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南航能动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通过对国内外本科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分析与研究,利用对中国近几年的专业认证与评估成果的调查与研究,对其进行梳理,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课程设置要求,依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能动专业建设相关内容与特色,以培养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工程教育专业人才为目标,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以培养要求为基准,着手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并对本科培养大纲进行相应的修订,从而实现培养目标。确定能源与动力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总学分数不能少于180学分。
2.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是指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11学分)、大学物理(6.5学分)、大学英语模块(10学分)、C++语言程序设计(3学分)等方面共六门课程,总共30.5个学分。因此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17%,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15%的要求。
2.2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而专业类课程主要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其中工程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电子电工技术(5学分)、理论力学(3学分)、材料力学(3学分)、工程图学(4.5学分)以及机械设计基础(3学分)等课程,总共为18.5个学分;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流体力学(3学分)、工程热力学(3学分)、传热学(3学分)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2学分)等课程,总共为11个学分。因此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必须要修满至少29.5个学分。对于专业类课程,由于能源与动力专业具体有两个培养方向:方向一为热能动力方向,主要陪养就业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地面燃气轮机等相关单位;方向二为能源利用方向,主要培养的就业方向为电厂、新能源以及制冷等相关单位。因此其专业类课程既有相同的专业课程,也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其中燃烧原理(2.5学分)、燃气轮机原理与构造(3学分)、热能综合利用(2学分)、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2.5学分)以及热工测量原理与方法(2学分)等,总共12个学分,这些课程为能源与动力专业两个培养方向都必须学习的专业类课程。另外每个培养方向又有其特定的专业类课程必须选修,其中热能动力方向专业类课程包括叶轮机原理(2.5学分)、燃气轮机控制原理及应用(2学分)、燃烧技术与分析(2学分)、内燃机原理与构造(2学分)、工程传质与应用(2学分)等共9门课程;能源利用方向专业类课程包括泵与风机(2学分)、供热工程(2学分)、锅炉原理(2学分)、制冷原理与技术(2学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2学分)以及热力发电技术概论(2学分)等共10门课程。无论学生学习哪个方向,共同学习的专业类课程与特定选修的专业课程之和必须要修满至少28个学分。因此,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必须要修满的学分数为:29.5+28=57.5学分,因此该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32%,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30%的要求。
2.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能源与动力专业设计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军事训练,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力与过硬的身体素质;(2)各种课程的课程设计,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等,主要培养学生对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实际应用能力;(3)工程训练,主要包括机械加工方面的车、磨、铣、刨、铸造以及焊接等金工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4)下厂实习,大三暑假期间,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去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企业或电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下厂实习,锻炼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中的能力;(5)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开设的毕业设计题目一般都来源于实际工程问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大四下半年开展为期半年的本科毕业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源与动力专业要求学生在实践能力与毕业设计方面修读的总学分不低于42.5,占总学分的23.6%,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20%的要求。
2.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能源与动力专业在人文社会科学类通适教育课程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通适基础教育平台,主要包括形式政策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共19.5个学分;(2)国防军事模块,包括航空航天概论、军事高技术概论等,至少修满1.5个学分;(3)文化素质模块,主要包括文化历史、艺术鉴赏、科技基础、哲学社会等课程,至少要修满6个学分;(4)创新创业类模块,主要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创业基础以及经济管理等课程,共5.5个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总共需修满32.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8%,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15%的要求,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2.5航空航天特色类课程的设置为了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专业的航空航天特色,在开设的课程中,如国防军事模块、专业类课程以及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中,课程教学内容包含浓郁的航空航天特色,由于指导老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都是来自于国防工业集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因此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讲课过程中,所列举的实例都是以航空航天为背景的工程问题,特别是毕业设计和下厂实习,因此在能源与动力专业课程优化过程中,充分突出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特色。
2.6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直观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积极的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包括:(1)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类竞赛,如:流体力学大赛、节能减排大赛、开设卓越班等,并且科技竞赛获得奖励的同学在保研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2)安排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让学生在参与科研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好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
2.7学习进程大学生本科期间的各门课程是相互衔接的,因此需要考虑课程之间的匹配与衔接,如图1所示。学习进程主要分成了三部分:一是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等;二是学科基础,包括结构和流体力学、热学和电学方面的课程;三是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了热能动力和能源综合利用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三条线:第一是流体和热学相关的课程,如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第二是结构力学方面,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第三是计算机语言方面的课程。因此在安排各门课程的学期上需要考虑上述课程衔接问题,从而最终制定出合理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表。
3结论
过程工业是进行物质转化的所有工业过程的总称,化学工业、石油炼制、能源、环境、冶金、材料、医药、农药等都属于过程工业。化学工程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其他科学技术领域渗透拓展,应用对象涵盖了所有物质的物理、化学加工过程,使化学工程学上升至过程工程学。过程工程学是过程工业的科学基础,研究对象是物质的化学、物理转化过程,研究内容是物质的运动、传递、化学反应及其相互间的关系。[1]绿色过程工程涵盖绿色化学与化工,成为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冶金、环境、医药、资源、能源、材料、生物、信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与技术,研究物质转化过程绿色化的综合性科学与工程。[2]它依据环境-经济两种尺度对过程进行综合优化,包括反应-分离等多序列的综合,物质集成与能量集成,通过质量、热量交换网络-环境影响最小化的模拟设计来实现。从科学观点看,它是过程工程内容的更新和提升;从环境观点看,它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发展模式;从经济观点看,它符合利用资源、能源,降低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绿色过程工程是人类和过程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绿色过程工程的发展,各国逐渐认识到对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大中学校的学生进行绿色过程工程教育对绿色过程工程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对绿色过程工程的认识还很肤浅,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绿色过程工程的教育、宣传、信息交流和人才培养工作。据调研,国内尚未开设绿色过程工程专业。化学、化工等过程工程相关专业课程在建设和改革中,应把绿色过程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将绿色过程工程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化学、化工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培养出具有较强绿色过程工程观念的新一代高级人才。化学制药工业属流程工业,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加工过程,改变初始物料的物化性质,最终获得药物。其突出特点有:[3]产品更新快;生产工艺复杂,需用的原辅材料繁多;产品三废(废液、废气、废渣)成分复杂,严重危害环境等。药物的合成工艺路线不是唯一的,其选择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及生产成本。一个药物的合成路线通常由若干个合成工序组成,每个合成工序通常包含若干个化学反应单元和分离、精制等单元操作。药物的制备过程是各种化学单元反应和化工单元操作的有机组合和综合应用。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设计和研究经济、安全、高效的化学合成工艺路线,研究工艺原理和工业生产过程,制定生产工艺规程,实现化学制药生产过程最优化的一门科学。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化学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工艺条件研究、手性制药、中试放大、生产工艺规程、化学制药污染防治,以及化学制药生产工艺实例。该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为绿色过程工程教育提供了适宜载体。本文主要介绍在授课中强化绿色过程工程教育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相关经验。
一、重视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制药工艺绿色化的感性认识
采用绿色工艺、实行清洁生产是制药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授课中可以适时引入几个经典案例配合理论方面的讲解,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女生物学家RachelCarson1962年出版了题为SilentSpring的专著。她告诫人们,DDT等农药的使用导致鸟类数量急剧下降,使万物复苏的春天居然听不到鸟鸣,成为“寂静的春天”。该书揭示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吹响了环境保护的号角。为了从化学和化工的源头防止污染,以原子经济反应为核心的绿色化学应运而生。本案例可以让学生体会传统制药业忽视污染控制、破坏生态环境,竟成了催生绿色化学、绿色过程工程的重要因素;绿色化学是化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过程工程是过程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而产生学习绿色过程工程原理与技术的自觉性。1984年12月3日凌晨,作为农药生产原料的光气溢出到印度博帕尔市(Bhopal)的人口密集地区,导致32万人中毒、2500人直接死亡的严重后果,业界由此得到一个减免使用剧毒原料的警示信号。调查显示在事故发生时,冷却系统、温度指示器、燃烧塔都不能起作用,这表明事故还与设计错误、疏于管理等有关。此案例让学生体会到要提高工业过程的绿色度,一方面要采用无毒、无公害的合成或天然原料,从源头上尽量减少甚至杜绝污染和危害;另一方面,必须从工艺和设备两方面着手,大力研究和开发从整个工程链中消减污染的绿色工程技术,并强化生产系统的优化管理,提升员工素质。20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曾作为镇静剂用于缓解孕妇妊娠反应。1961年发现服用外消旋的沙利度胺(反应停)的孕妇产下了四肢呈海豹状的畸形儿,累计致畸案例多达17000例,成为20世纪医药界最大的药害事件。后来的研究表明,沙利度胺的致畸性是由(S)-异构体引起的。此案例能让学生体会产品的绿色化是绿色过程工程的重要指标,绿色化工产品应对人类和环境无毒无害;若对映体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开发单一旋光异构体药物符合绿色过程工程原理。
二、用绿色过程工程原理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工程观念,培养学生的“当代工程观”
工程观念的强弱和趋向直接决定着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工程观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工程思维。工程观是人们关于工程活动的基本理念,是认识和进行工程活动的指南。在当代学科交叉渗透的趋势下形成的当代工程观是对传统工程观的扬弃和超越。[4]传统工程观以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为主导,而对人文理性和生态优化较为忽视。当代工程观把工程理解为生态循环系统中的生态社会现象,视生态环境为工程活动的内生因素,工程活动不但受生态环境的制约,而且应按照生态规律重塑生态活动的方式。[4]这与绿色过程工程的内涵一致,强化绿色过程工程教学,有利于贯彻当代工程观教育,有助于培养对可持续发展具有强烈责任意识并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未来建设者和管理者。化学制药工艺学是研究、优选符合大规模药物生产的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从而以最安全、最经济、最切实可行的方式完成药物制备的一门学科。生产工艺研究按研究阶段可分为实验室工艺研究、中试放大研究和工业生产工艺研究。该课程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适宜强化工程观念教学。朱宏吉、元英进等指出,[5]制药工艺学可指导学生完成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即工艺计算和工艺流程的组织,使学生将符合GMP要求的制药车间工程设计基本原则、制药设备选型与设备结构的设计结合起来。笔者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应该学会按当代工程观的要求,根据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环境友好的原则,选择、优化药物及中间体的制备工艺。实践表明,强化绿色过程工程教育,对学生在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中选择、设计绿色工艺具有非常突出的指导作用。据众多学习过本课程的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不论他们是否从事制药业,都能自觉运用绿色过程工程的观念开展工程项目的开发、评价和实施,学生毕业后体会到了学习绿色过程工程原理的更大收获。
三、强化绿色过程工程教育的教学设计
经过多年的摸索,绪论部分教学中引入生命周期评价(LCA)、[6]原子经济性(AE)、[7,8]环境因子(EFactor)、[8-10]环境商(EQ)四个概念是必要的和可行的。[8-10]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或活动,从原材料采集,到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用、维护和最终处置整个生命周期阶段环境负荷的过程,是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它首先辨识整个生命周期阶段中能量、物质的消耗以及环境释放,然后评价这些消耗和释放对环境的影响,最后辨识和评价减少这些影响的机会。生命周期评价是实施绿色过程工程的重要工具。掌握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有助于学生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综合思考新产品设计、新工艺开发和旧工艺改造,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为在授课过程中灌输、剖析绿色过程工程原理提供了线索。传统化学采用收率作为评价某化学反应过程或某一产品合成工艺优劣的标准,这种做法已沿用了上百年。只注重收率往往会忽略合成中使用或产生的不必要的化学品,收率指标难以反映废物产生数量的多少,不足以完全反映原料的综合利用效率。欲充分利用资源和消减废弃物排放,只有使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尽可能多的进入目标产物中。B.M.Trost于1991年提出了原子经济性(AE)概念,[7]为评价化工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原子经济反应处于绿色过程的核心地位。R.A.Sheldon提出了E因子和环境商(EQ)两个概念分别用于快速评价反应过程中废物产生的数量和废物对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9]R.A.Sheldon给出了传统制药业的E因子范围常在25~100kg/kg,[8]远高于炼油和大宗商品生产行业,这说明制药业实施绿色过程工程技术任重道远且正当其时,强化绿色过程工程教育是制药业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绪论部分在介绍绿色过程工程内涵的基础上,着重辨析上述四个概念,生命周期评价为绿色过程工程教学提供了线索,其余概念则可直接服务于每一部分教学。依据制药工艺学主要讲授内容,总体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绿色过程工程教育是一个线索分明、重点突出的有机的整体。期望学生能够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例如,热力学以经验概况的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几个热力学函数,通过“状态函数法”,即在相同的始终态间,能动地设计可计算的过程,解决了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问题。理想气体、理想溶液是实际气体、实际溶液的理想化模型,实际气体通过逸度、实际溶液通过活度进行相应校正,可以简单地解决热力学、动力学问题。
(一)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物理化学课程公式繁多。对于有代表性的公式,授课中用板书逐步推导,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能教会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化学热力学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每一步都可能引入限制条件,这种条件也是该公式的适用条件,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在授课过程中,我强调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注重学生思维的梳理。
(二)以联系的观点和类比的方法贯穿课程始终物理化学课程内容多,学时紧,学生常常感觉太难,抓不住重点。事实上,物理化学的研究体系非常完整,研究内容非常紧密。例如:热力学内容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为主线,在不同的体系中解决化学变化的方向和热力学平衡问题。再如多组分体系,为了解决化学变化的方向问题,引入化学势的概念,介绍从简单的理想气体到实际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化学势的求法,然后根据集合公式,求出体系吉布斯函数的改变值,从而判断化学变化的方向。
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上课的状态明显好转,考试平均成绩明显提高,不及格率降低了,考研的成绩提高了,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
【关键词】一般工科院校;工程教育;模式;思考
现代高等学校职能的延伸,使高等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它引导高等学校跳出了“象牙之塔”,开始了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大学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作为一般性的高等工科院校如何服务社会、如何加大工程教育的力度、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重视高等工程教育的现实意义
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党和政府办高等教育的出发点。高校作为社会文化科学的中心,在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它能够也应该担负起对社会各方面工作的指导与咨询任务,帮助社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理论和实际问题。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的到来,即要求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基地,而且要成为哺育知识型企业的场所,成为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生的辐射源。高等学校职能的这种扩大,既为它大展宏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工程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最佳途径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高校为实现其教育目标,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学校(学)、企业(产)、研究机构(研)之间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学校为企业和科研机构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企业和科研机构也为学校提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学生的实习场地;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在企业中进行进一步孵化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是工程教育。这种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学校能最大限度地把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资源为我所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也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来。第二,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学校构建了第二支师资队伍,企业和科研机构中的许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都成了学校的兼职教授或副教授,这种只求所用,不求所有,弥补了校内专业师资数量上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办学效益。第三,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学生开辟了第二课堂。由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的建立,学生的许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都可以在企业和科研机构里完成,有效地培养了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大学生的工程意识。第四,产学研合作教育基本上是围绕着学生的“学”来展开的,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其主要目的,但在合作教育中学校也兼顾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供必要的服务。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够有效地解决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要错位的矛盾。
一般工科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综合实力不及重点院校,加之是以教学为主,总体的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不算高,能力也不算强,诞生的科研成果不多,很难哺育出知识型的企业。因此,这类学校在推行产学研一体化中多是定位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上,兼有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高等工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根据自身的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与东风汽车公司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走出了一条高等工程学校教学与企业、科研院所生产实践密切结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的新路,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1986年11月,原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同志来湖北汽车学院视察,明确指示“厂办院校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为了贯彻何东昌同志的指示,学院决定对本科教育形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1987年3月,学院完成了《关于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改方案的制定,同年8月该方案获得国家教委批准[(87)教高工字014号],并于1987年9月在当年秋季招收的“热加工工艺及设备”专业学生中开始试点。试点工作的基本思路:(1)确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创立产学合作新的教育模式,学校成为工厂的人才培养基地,工厂是学校的综合教学实习基地;(2)构建新的教学和课程体系,把德育放在首位,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3)采取预分配形式,进行对口培养,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不削弱基础学科的前提下,加强大工程背景下的工程实践,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了强化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学院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在培养目标上我们把学生定位于“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是“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学校借鉴德国乌尔姆工学院的课程设置,把专业课和技术基础课并行分段安排,方便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在教学上实行产学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大工业背景和现代企业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学院从1987年开展产学合作教育以来,参加这项教育改革试验的已有1000 多名本科生,学院在东风汽车公司建立了40多个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从企业聘用了近百名兼职教授或副教授,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在实践中,学院深刻认识和感觉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对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所具有的实际价值,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工程教育模式。
1.“四年学制,五年培养”的“3 十2”、“3.5 + 1.5 ”的预分配合作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后,学生与用人单位自愿签定预分配合同,预分配到用人单位,将本科阶段的后一年或半年与毕业后的一年见习期捆起来使用,围绕培养目标,由厂、校双方共同完成培养任务。
2.“双向选择,双导师制”模式。这种模式是为适应我国毕业分配由计划调配转向市场调配而建立的一种产学合作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联合培养”,即学生在完成全部基础理论和专业课学习后,学生自主挑选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自主选择学生,然后用契约形式把双方关系确定下来,学生转人毕业设计阶段。在毕业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必须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课题,产学双方各派一位同志担任课题导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实行联合培养。
3.课外科技实习模式。科技实习是一种业余选修实习模式。这种实习主要是为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在校内或校外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从而使学生更早地接触工程实践和生产实际,培养他们的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这种模式是建立在学生完全自愿的基础上,学生一旦参与进来,就能全身心地投人进去,学院为了鼓励参与科技实习的学生,专门设立了科技实习选修课学分。
4.勤工助学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学生利用教学计划内的部分实践教学时间和一部分业余时间,在厂校双方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合同规定的实习、课程设计等有关实践教学任务,同时,学生还要完成厂方交给的一定量的技术工作,厂方付给学生一定的报酬。这种模式把学生勤工助学与合作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地扩展了产学合作教育领域,为工程教育服务社会提供了新的途径。
5.理论课现场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使教师结合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把教学活动由教室搬到生产车间,把一些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的专业理论课程放到生产现场进行。东风汽车公司良好的工程背景为学院开展现场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四、对高等工程教育实践的认识
1.为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直接的实践经验。我国的工程教育普遍地忽视工程实践训练和知识综合能力的培养,“面向工程”不够,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必然会影响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加强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人手,充分利用学校教学与生产实践这两种育人环境的协调结合,改革现有的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大力推进产业界、科研界与高校在育人方面的全方位的合作。这也是该院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原有之意。
2.为工科院校工程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在工程教育中利用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创立了“四年学制,五年培养”的“3+2”、“3.5 +1.5”的预分配合作教育模式;“双向选择,双导师制”模式;课外科技实习模式;勤工助学模式;理论课现场教学模式等五种模式。这些人才培养模式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富有新意,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1999年6月,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对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中期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检查。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十年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今后在全国各高校推广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良好的借鉴模式。2005年,湖北省教育厅还专门邀请该院为全省高校作经验交流。
3.工程教育回归工程,能形成和确立地方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在牢固确立“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理念的前提下,地方院校必须利用好可利用的一切资源,依靠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培养自己的特色,建立自己的优势。
4.解决了高等工程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切入问题。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双向反馈式的服务,由于产研方的主动参与,从而缩小了产学研双方的时空差距,形成了产学研之间的主动沟通和相互信任。因此,这种形式是高等工程教育实现其为社会服务职能的理想切入点。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学院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利益目标有许多共同之处,产学研三方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发展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提高自身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虽然高校能以知识创新和人才密集的优势获得办学效益,尽管企业、科研院所能以技术能力为依托,开发新产品,而取得经营效绩,但是从核心能力来看,高校通常缺少综合技术能力、工程背景和办学经费,企业通常缺少知识创新能力,专业化人才。产学合作,就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各自的效率或效益,这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动因。实践证明,产学合作教育是学校、企业、科研院所都能获得自身利益的一种“双赢”机制。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工程教育理念的更新
(一)明确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工科院校都迈入了综合性大学的行列,使原本鲜明的工科特色变得模糊,人才培养目标不再仅局限于工程技术人才。殊不知更高目标的追求,则迷失了工程教育的方向。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创新能力,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含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种类型,这就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狭隘理解。
(二)强化工程教育的实践性
工程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实践教育,我国工程院朱高峰院士在谈到工程教育的理念问题时,特别强调“实践”理念[2],这恰恰是目前工科人才培养的硬伤。招生规模扩大带来的教学资源紧张;多媒体教学资源盲目代替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经费紧张,无力支撑下厂实践的高成本;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不足;行业特色型高校改变行政隶属关系后,与行业联系减少;企业追求短期效益不愿提供实习场所等等因素都极大地制约了工程教育“实践”理念的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对学校工作方案中专业领域、培养模式、教师队伍、政策措施和国际化培养等五个方面提出要求,并明确规定了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时间、专兼职教师的条件、人才培养方案由校企联合制定等等,强化了工程教育“实践”理念的实施方式和途径,从而确保其能够落到实处。
(三)强调“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998年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使得对“双师型”教师的描述,多见于高职院校,这无形中造成了人们对“双师型”教师的偏面理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专职教师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要求,将“双师型”教师的外延扩展到所有高校工科专业的任职教师,这是教育思想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一流师资是一流教学质量、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师只有在思想上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主动积累实践教学经验,才能顺利将其内化为教学能力,从而保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顺利实施。
(四)突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社会地位和责任
长期以来,我国对工科大学生的培养理念是:在校期间主要进行工科基础教育,而系统的工程师职业训练由毕业后所到企业,通过若干年的工作逐渐完成,即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企业概不参与。然而,随着敏捷制造时代的来临,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人才培养周期相应要调整。企业作为用人单位一般希望工科大学生毕业时就具备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这决定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时间点必须提前。因此,企业与高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势在必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充分肯定企业在高级工程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其工程技术专家请入大学课堂本身就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突破;计划规定企业需提出人才培养方案,与学校方案相结合,更加促使其自觉承担起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职责。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工程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促进课程体系的创新
由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明确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联合培养,如:4年制本科推荐“3+1”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3]。这就促使学校修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和建设。务必以强化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4]。首先要梳理“实践性”课程,考虑校企双方如何合作与实施;其次要优化课程体系,合理配备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学时比;进而加强课程设计、教学设计以及评价方式设计的配套改革,以实现课程体系的创新。
(二)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契合
工程教育的特性是:实践性、综合性、经济性和创新性[2]。其中,实践性尤为明显,是工程教育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各高校通过各级重点实验室、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外实训基地等的建设,已极大地增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但限于师资、环境、内容和学时等因素的制约,使上述努力很多均停留在纸上谈兵、生产模拟、理想状况和浅尝辄止的阶段,无法实现在实践中理解工程的综合性、经济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目标。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专职教师可以去企业工作、轮训,甚至到跨国公司研修等方式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学校还要从企业大力引进高水平工程专家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人才培养的重任[3]。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师资结构,重新建立了一只围绕“实践能力”培养的全新师资队伍。而核心专业课程、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设计等主要在企业学习阶段完成的规定,在环境、内容和学时上对工程教育的“实践性”给予充分保证,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工程的综合性和经济性,进而提高其工程创新能力。彻底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的状况,真正实现两者的契合。
(三)打造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改以往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单方制定的常规,提出培养方案由校企双方联合制定并组织实施,确保了工程实践和设计环节的真实性和有效性[5]。企业的参与打破了高校原有人才培养的单一、脱节和封闭模式,使高校的工程教育不再画地为牢、闭门造车,而是依据参与企业的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灵活性、实用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便于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养和工程能力的形成,进而打造基于我国工程教育特点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此外,对工程人才实施分层次培养——本科阶段、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每一阶段均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且彼此衔接,很好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培养流程。同时,对各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提出建议,便于其把握主攻方向。
三、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各影响因素分析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面勾画了工程人才培养的框架,但实施过程中还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来自四个层面: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
(一)学校因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虽说是教育部针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出台的改革措施,然而,究其产生的背景、国内外形势、战略意义以及覆盖范围,可以断言这是人才强国、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全国高校均将其视为促进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育改革工程。因此,把握住此次机遇的高校必然会在办学水平上迈上一个新台阶。在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各高校首先在思想上要有足够的重视,只有做到举全校之力、弃本位主义、破门户之见、走协作之路,才能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教学质量和师资建设等多方面实现飞跃;其次,在制度上要敢于创新,有效保障其顺利实施。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如人事、财务、教务、学生等应适时调整现有政策,保障、鼓励“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
(二)教师因素
学校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和铺垫,教师将成为影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学校专职教师要能够走出去,在思想上认识到此次变革的意义,并积极顺应时代的需要,拓宽个人发展的新平台;另一方面从企业引进的兼职教师还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责任心,以尽量保证不同教师面对同一授课对象时,在教学理念、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等方面有效延续和协调。
(三)学生因素
外因需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唯一对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明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参与热情与否是至关重要的。在思想上,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培养目标是面向工业界,是工程人才,不是研究人才;在政策上,对优秀学生进行鼓励,如:推荐攻读硕士乃至博士、给予拓宽国际视野的机会、毕业时向优秀单位优先推荐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培养其成就感和自豪感;在企业实习时,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引导其关注和学习企业文化。
(一)财务方面
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局机关及教育系统的各种经费预算;局机关工资正常发放和工资套改工作,招生办及人事股的招生报名收费工作;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套改和医药费及时报销工作;春季学期免学杂费资金、补助公用经费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的及时发放及内审工作;在工资发放、职工差旅费报销、公务业务经费的审核报销以及各项专款的拨付过程中,做到认真审核把关,没有发生大的差错。
(二)工程建设方面:
一、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中小学校排危工作,2009年起建立的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是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举措。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的建立对于排除我县D级危房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巩固“两基”成果,促进全县教育健康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机遇。2009年主要完成2009年下达危改项目,总资金360.37万元,涉及20个项目学校,在项目管理上大部分由中心校和中学校长直接参与管理,现这些项目已全部完工验收交付使用,大部分决算审核工作已完成。2009年至2009年总的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在今年7月13日至7月23日省审计厅对我县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下达、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就地审计。2009年至2009年中央和省级计划安排指令性项目51个,排除危房11457平方米,投入资金988.77万元。
二、“世行”项目
由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支持的“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经过几年的实施,现已全部结束了。我县“西发”项目还款期为20年,其中执行期5年,宽限期8年。我县获得额度为109万美元的贷款,按照要求以不低于贷款总额的0.5提供配套资金,额度为52万美元,以规定中美元对人民币的计算汇率为1:8.25来计算,本项目共有资金1287万元人民币。我县共有4个项目乡镇,分别是永春乡、白济汛乡、叶枝镇、塔城镇。我县的项目包括改善学校设施、加强行政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学校设施包括土建采购、设备采购、图书采购和课桌椅采购;加强行政管理包括学校发展计划、校长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和信息系统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包括学双语教师培训、复式教师培训、计算机培训、实验课教师培训、图书管理人员培训等内容。
目前我县的14所学校的土建项目,已全部完工交付使用,总建筑面积为8251平方米,总投资为744,2292.55元人民币。信息技术管理设备采购由省项目办2009年统一采购,我县已将下发的办公设备按计划和要求分发到项目学校。图书及课桌椅采购,2009年按规划已配了部分课桌椅,其中:课桌椅700套,学生用床1200张,费用为300000元课桌椅采购用配套资金支付。去年10月份我们通过询价采购方式采购了书架和仪器柜各200套,已全部按规划分配到相应的项目学校,图书和仪器由省项目办统一采购,现在已全部按规划分配到各项目学校。到目前为止我县共完成1501人次的培训,共产生培训费用736965元人民币。
三、校安工程情况
(一)、校舍排查鉴定及学校建设规划工作
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排查鉴定工作严格按照《**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校舍排查鉴定实施细则》的要求,成立了**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于2009年8月7日成立专家组开展排查和鉴定工作,并对部分需要现场排查和鉴定的学校进行现场排查和鉴定。在建设局、教育局、发改委、国土资源局、水电局、气象局、消防大队、各乡镇中心校等单位的共同努力奋斗下,2009年9月30日全县共完成排查和鉴定学校380所(不含幼儿园),993栋单体,面积212856.86㎡,其中A级10336.14㎡、B级95562.75㎡、C级25228.44㎡、D级81729.53㎡。现校舍排查和鉴定工作已全面完成。按照《**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要求,根据排查和鉴定结果,考虑我县城镇发展、人口变化等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域特点、教育发展水平等实际,与中小学校点撤并、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校园规划相结合,与中小学校舍标准化相结合,立足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局长亲自指导编制了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根据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全县长期保留1所进修学校和6所中学:**县进修学校、**县高级职业中学、**县第一中学、**县第二中学,**。
全县长期保留22所完全小学:**镇完小。
中期保留58所小学:各乡镇村中心小学(除去长期保留的各乡镇完小)。短期保留78所小学:当前各乡镇无法撤并的校点。当前撤并211所小学:各乡镇校点。
布局调整规划实施后,全县共有30所学校(教师进修学校1所、高级职业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小学22所)高级职业规划在校生1150人左右,完全中学规划在校生3000人左右;初级中学规划在校生8000人左右;小学规划在校生14000人左右。全县共规划撤并学校351所(初级中学4所、小学包括校点346所)。
根据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针对不同情况,对我县中小学当前撤并的211所学校校舍的危房不再改造,确保拆除不再使用,D级危房面积统一并到所并入的长期保留学校进行规划;对短期保留的79所学校校舍危房进行适当加固,确保学生安全,D级危房面积统一并到所并入的长期保留学校进行规划;对中期保留的61所学校校舍危房采取维修加固、改造加固,无法再进行加固的危房,为确保师生安全,拆除后新建和建设为适用的简易房,D级危房面积统一并到所并入的长期保留学校进行规划;对长期保留的30所学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须维修加固的校舍按照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改造加固,对D级危房拆除后,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集中投入”的原则,把被并入学校的危房面积统一规划重
建,学校布局调整后,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再规划新建。全县中小学共规划改造加固涉及87所学校,237栋单体,建筑面积为92982.77㎡,计划总投入资金7438.62万元;规划新建涉及30所学校,129栋单体,建筑面积125090㎡,计划总需投入资金17022.4万元;现规划方案已通过市、省专家组的评审。
(二)、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数据信息采集前期工作完成情况
按《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及“校安工程”数据采集指标体系》的要求,学校基本情况数据、学校校园和单体建筑的照片及视频、校舍排查鉴定资料、学校规划等资料都要录入到网络系统中,此项工作占用了我们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各学校校舍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排查鉴定和规划的录入工作已完成。基本数据汇总和校对已完成。
根据**县中小学校总体布局规划,及(云校舍安全办[2009]12号)文件的要求,2009年要完成加固、改造与重建工程总量的30%;2010年完成加固、改造与重建工程总量的70%;所有加固、改造与重建工程要在2011年2月份接受省的验收,6月接受国家的验收。2009年我县校舍安全工程规划排除危房12953㎡,我县已完成13909.86㎡(其中拆除保和镇完小11号房、拖枝完小09号房、塔城中心完小10房、永春中心完小09号房3541.2㎡,各乡镇校点撤并后停止使用10366.66㎡);规划新建项目中永春乡拖枝完小学生宿舍楼已开工正在建设,永春乡拖枝完小学生食堂、永春中心完小学生宿舍、塔城镇中心完小学生宿舍、康普乡中心完小学生宿舍、中路乡中心完小学生宿舍,已完成地勘、图纸设计、审图、预算等工作,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
(三)档案管理工作
根据《**省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转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施行)通知〉的通知》(迪校舍安全办[2009]02号)文件和《**省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室对〈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补充通知》(迪校舍安全办[2009]13号)文件的精神,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建立健全校舍安全工程档案,规范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校舍安全工程档案建设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把每一所学校、每一座建筑,都按要求建立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形成全县完整的、系统的中小学校舍安全档案,并要在档案室安装摄像头,省校安办对县及档安室实行全程监控。目前,档案室建设和档案的收集、整理、检查工作正在进行。
(四)新农村卫生校园规划;
(五)中小学校舍基本信息调查情况填报;
(六)中小学校舍规划的进一步完缮;
(七)寄宿制项目的资料和图片的完缮;
(八)2001年—2009年完成的所有项目的完工图片的报送工作;
(九)做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世行贷款”项目的月度季度进度报表和年度计划报告,完善了项目档案资料。
(十)完成局机关日常事务工作。积极配合其他股室完成好相应的工作。
二、2010年度工作计划
(一)财务方面
配合财政会计核算中心处理好报帐业务,认真做好工资发放、职工差旅费报销、公务业务经费的审核报销。处理好教育专项资金预拨决算和各种项目的报帐工作。进一步确保在职及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报销门诊、住院医疗费不发生差错。
(二)工程建设方面:
1、做好“校安工程”的实施管理工作;校安工程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工作,不过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们定会努力把它做好。
2、做好各种项目的进度报表和年度计划报告。
3、做好各种项目的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