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27: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的政治功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长期以来,政治课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吸引力。不少地方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上政治课多是老师划题目,学生背题目,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政治课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我们今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政治课教学不容忽视.在学科教学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具有优势作用,因为它本身是以德育为根本目的。对《思想政治》课来说,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过程,也就是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所以,这种优势是由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具备的。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政治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探讨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的德育功能存在着与实际相脱离、与学校日常思想教育相分割的倾向。那么如何才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其德育的优势作用呢?
1 弄清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发挥德育功能的基础。
要发挥思想政治的德育功能,首先要帮助学生弄清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义。了解思想政治课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的必学课程。从第一节课及激发学生懂得为“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而自觉学好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要善于解答学生的问题,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向往。其次,要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的好奇心。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较强,许多理论观点都要通过实例来说明。而现实事例具体、真实、贴近生活,说服力强,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适时的结合实际事例,能使政治课中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死板的内容形象化,从而寓教于乐,激发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从实践中悟出哲学道理。
3 必须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整个学校的日常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校日常思想教育有不同之处,但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看待,要求思想政治课突破课堂教育的局限性,与学校其他教育紧密配合,积极探索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思想政治课教师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举行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教育自己。
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政治课的任务就是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思想觉悟。此外,我们还应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德育意识。努力挖掘教材中涉及到的德育因素,善于把握教材的思想性,抓住机会促使学生思考问题、通过点拨、引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要善于运用情感因素,以情感人。在学法指导上,要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目标及要求,让学生掌握系统性和整体化的知识。扎下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在此基础上进行再现、理解说明、分析、判断和综合等能力训练,把知识用活。要改变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的倾向,把思想政治课教学最终落实到坚定学生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品德觉悟和品德修养上来。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党和政治文化教育对学校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传授知识和开展德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它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基地,把培养学生的觉悟、发挥德育优势作用作为最终归宿。
[关键词]山区高中 政治课 德育功能
政治课教学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它不仅要给学生提供认识事物的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铸造学生的灵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和造就中学生健全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是,由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山区教育显得相对落后,在严峻的考试压力下,高中阶段政治课德育功能缺失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如何搞好山区高中政治课教学,提高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山区高中政治课德育功能缺失的主要表现
1.在教学内容上忽视学生实际,注重从“大”处着眼。纯理论化的教学使学生不能亲身感知和践行学习内容,限制了学生情感和行为的发展,无法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而教师们似乎更注重把学生培养成“经济学家”、“哲学家”、“伦理学家”或者“政治家”,而不是让学生进行德育体验。有些教学内容晦涩难懂,教师自己也还是一知半解,学生更是一头雾水。
2.在教学方法上“灌输”多于“启发”。 山区高中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忽视乃至否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视学生的感受。结果,学生围绕着教师转,一切都得听命于教师,教师主宰着教学全过程。由于许多教学内容难度太大,加上课时限制,有些执教者索性照本宣科,学生则迫于学业压力,也不奢求“启发”式教学。为了应对考试,政治课教学就是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抄,很难发挥其德育功能。
3.课内课外脱节,校内校外脱节。由于学校重智轻德,教师不注重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一门心思追求升学率,造成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逃学。具体表现在课前学习存在方法不当和缺乏自觉性;课中学习存在听课方式不科学和缺乏主动性;课后学习存在应付作业和缺乏探索精神。
二、山区高中政治课德育功能缺失的原因分析
1.在思想认识上,应试观念未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质是思想政治课的最终目标和归宿,但从当前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看,山区高中的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却被弱化,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考试特别是高考作为教学和学习的主要目标。在严峻的考试压力下,教师和学生均不同程度地忽视政治课德育功能。
2.山区高中缺乏必要的教学资源。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重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但是,山区高中缺乏必要的教学资源,要进行思想政治课的新课程公共改革,实施实践性和开放性难度极大。同时,由于山区教师缺少进修提高的机会,一些教师很难将抽象的理论用形象的方法展现出来。
3.山区高中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配合,家庭与学校互动的难度极大。山区高中大部分学生为寄宿制,再加上大多数山区孩子的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而又忽视子女教育,因此往往容易存在两个极端;一是家长不管不问,或只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只管吃穿用,不管思想品德,甚至不和孩子沟通,出了问题又大惊小怪,怨天尤人,或撒手不管,或动辄打骂,造成亲子关系紧张。二是家长娇生惯养,拔苗助长,为使孩子出人头地,不惜一切代价。
三、强化山区高中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实践与对策
1.在政治课教学内容安排上突出“四个加强”。强化山区高中政治课德育功能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山区学生发展健康、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因此,我们结合山区高中贫困生多的实际,在政治课教学内容安排上突出了“四个加强”。
(1)加强自强、自立教育。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能在逆境中学会自强、自立。只有学会自强、自立,才能丰衣足食,才能变“输血”为“造血”,变“供给型”补助为“经营型”帮助;只有学会自强、自立,才能勇于拼搏,争取成功。
(2)加强诚信、自信教育。诚信应该是必须教给学生的必不可少的个性品质,而针对大多数山区贫困生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相对较强的心理特点,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鼓励和支持,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要让他们认识到,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任何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要让他们学会客观地认识自我,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地融入集体,唤醒他们的自信,使他们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3)加强爱心、责任心教育。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家庭贫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他们淡漠人生,我行我素,对待许多人和事缺乏应有的热心、爱心和责任心。尽管社会、学校给了他们很多的爱心资助,仍然没有激起他们的感恩之情,甚至极个别同学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因此,要加强对他们进行爱心、责任心教育。只有教育他们树立爱心、责任心,才能使他们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感到集体的力量,从而激励他们把个人理想、追求与集体的荣誉联系起来。
(4)加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对贫困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能使他们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有效地遏制浪费现象,并使他们正视现实,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遵循“四个原则”。
(1)尊重德育规律,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有机结合的原则。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经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基本过程。其中道德认识主要是通过显性德育来完成,它是道德形成的开端和基础。道德情感起着催化作用,道德意志发挥着定向作用,这二者更多的应通过隐性德育来完成。因此,要发挥山区高中政治课德育功能必须将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彼此间的相互影响、渗透或互补、支援,才能形成一种合力,最终依靠一定的规范训练,完成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塑造。
(2)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高中思想政治课知识是载体,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之中。无论是揭示知识本身所包含的德育内容,还是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社会生活中重大问题、热点问题,首先都需要帮助学生学好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进而体会其立场、观点、方法,这样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学科的德育功能。
(3)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新型社会实践的原则。一方面我们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应旗帜鲜明地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主旋律,理直气壮地贯彻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但不要把学校看成是只有阳光、没有风雨的人工温室,要客观地介绍社会,实事求是地把社会的真实面目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在比较中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开展新型社会实践教育应该说是现代德育的一个新理念。它强调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社会实践的设计更多是从学生本身的成长入手,强调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全方位的教育,而且非常关注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感受,力图达到丰富学生人生体验的目的。在操作上,它应是学校正规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在形式上,这种社会实践教育可以是在课堂上以学术讨论的形式进行,也可以在课外以军训、专业实习、参观、社会调查、野外生存训练等形式出现。
(4)突出德育的主体,注重个性化教育的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德育的主体。但过去学校德育中更多的是注重整体化的德育,缺乏对教育主体个性化的教育,没有很好地发挥主体的积极性。我们认为,注重和研究个性差异,将是今后开展有针对性德育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爱护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要调动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积极性,使他们认同和接受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改变把政治课搞成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被动局面,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
3.在教育要素上要做好“四项优化”。
(1)优化教育环境:更新学校教育环境,努力建设校容、校貌、校风、校纪,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学、娱乐活动,从而把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结合起来,把有形教育和无形教育结合起来,把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力量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优化的、有利于让山区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2)优化班级管理:根据学生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形成一套有效的、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案,激活学生的内在良好动因,把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出来。
(3)优化教师队伍:重在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具有正确的教育观、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质和教学研究能力、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队伍,从而使教师能够针对山区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优化学校管理:遵循教育科学、领导科学以及科学方法论等有关原理、原则,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且在管理上特别做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广大学生体会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老师对他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高志勇.落实新课程理念 强化政治课德育功能[J].基础教育课程,2008,(6).
[2]高光耀.谈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5).
德育功能既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个实践改革的问题。如何科学地、全面地分析、理解德育的功能,是实现德育科学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对德育功能理解得过分狭隘和片面,尤其是十年“”期间,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使我们的学校德育走上了歧途。
回顾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成绩是喜人的,结束了对德育功能认识的僵化局面,有关它的探讨也异常活跃,仅近几年就有数百篇相当有影响的,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里我只想谈谈我对德育功能的一些看法。
德育功能由于划分的标准不同,因而,可以有不同类型的作用,如:定向功能、指导功能、调节功能、检查功能、评价功能等等。但最终还是可概括为两大功能,即德育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功能和完善人的自身发展的功能。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学校德育改革,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德育的这两大功能。一方面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社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另一方面又要满足人的精神发展需求,通过德育更新人的价值观念,使人格升华到更高的境界。总而言之,发挥德育的双边功能作用,就是要立足寻求两者的结合点。
一、德育的社会可分为:政治功能、道德伦理功能、经济功能
1.政治功能
德育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和阻碍作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超阶级性的德育是不存在的,这完全是由德育的性质所决定。政治是阶级间、国际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在我国历史上政治与道德历来是密不可分的,只要阶级存在,德育的政治功能就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向受教育者传播一定政治思想的一种意识形态,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影响,以形成其政治素质和政治观念(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行为)。
社会主义学校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培养一代新人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备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素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任何试图淡化社会主义政治功能的倾向都是错误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仍要大力强化德育的政治功能。但同时对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也不能片面理解。如有的人把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等同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种工具,将政治功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政治活动,这些认识都是狭隘和片面的。我们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既包含服务政治和政治活动,又包含一定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和劳动者参与国家的事务,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及其特有的政治活动只是德育政治功能的一个方面,但绝不是全部。
2.经济功能
德育的经济功能也是德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所谓经济功能就是承认德育并通过德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承认德育能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德育不能脱离经济活动而空谈,德育对经济的作用是间接的,是通过影响人,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态度、创造意识而对社会生产起着促进作用。
德育可产生经济效益,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有限性。德育是通过培养人来创造社会经济价值的。人要发挥作用,还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既受德育、智育、体育和人们的思想觉悟的制约,又受客观物质生产设备条件的制约。
(2)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长效性。德育可以给人精神支柱,这与物质条件对人的影响不同,物质的东西会在生产过程中自行消耗,而精神的东西则不会。如艰苦奋斗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的传家宝。
(3)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潜在性。德育主要是通过人们的道德,观念,政治态度影响产生经济效益,它不像物质的东西那样直接、明显,具有潜在性。
(4)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增效性。物质生产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德育的增效性。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经济增效功能,主要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的创新意识,使受教育者认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规律,培养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新观念。
3.道德伦理功能
伦理道德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通过伦理教育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养成与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观念和行为习惯。我们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人的道德素质,通过选择传递优秀文化传统、伦理观念、灌输现代公民意识、国民公德,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道德伦理规范意识。
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道德伦理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品德,具有“五爱”精神,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有赖于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形成及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德育对人的发展功能可分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功能”和“培养人的个性,开发人的精神世界的
功能”两个部分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功能
所谓全面和谐,它的实质就是个性的整体性。全面性不是均衡性,而是完整性。全面性强调的是所有品质的发展,和谐性强调的是这些品质的相互关系。全面性和和谐性决定了整体性,并且是哲学社会学中两个基本的而又相互关联的范畴,反映了个性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德育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把政治、道德、行为传授给学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确立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总开关。德育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主要的方向性作用,德育抓好了,对于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2.培养人的个性,开发人的精神世界的功能
这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之一,学校德育对培养个性有着重要作用。个性,又叫人格,是个体固有特质的总和,是比较一致而又相对稳定的个人形态。
学校德育对个性的培养有三个作用:
(1)定向作用。个性品质反映人的独特性,但这种独特性的本质是具有社会性的。德育的功能在于使学生有效发展和克服与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消极品质,发展与社会进程相一致的积极品质。
(2)建构作用。人的个性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个体在某一个阶段应完成的任务没完成或形成了消极个性,就需要德育来校正。
(3)心理保健作用。个性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不同因素在个性发展中会冲突,出现挫折,从而产生心理疾病,这样就需要通过德育正确引导,防微杜渐。
社会主义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每一个人的独立性、创造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德育又不仅涉及到个性,而且涉及到青少年生存的各个方面,具有开发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功能,具有把受教育者的精神需要提高到更高的层次的作用。
关于人的本质学说,是我们研究德育功能的主要依据。人的本质首先是现实的、具体的,根本没有什么抽象的人和人性;同时人的本质又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反映和产物。因此,承认个性,并不排除社会性,个性和社会性是一致的,发展个性和社会的决定是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社会主义学校,要发挥德育的两大功能作用,不能以一种功能取代另一种功能。多年来,我们只讲德育的社会功能,不讲人的发展功能,将两大功能割裂开来。现阶段,我们应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在强调德育对个人的功能时,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则,就将抑制德育功能的发挥,阻碍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雨平.对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忧与思[J].中国高教研究,2001,(4).
[2]吴冰.校园文化对学生个体道德成长的价值[J].理论月刊,2002,(10).
[3]张旭东等.高校德育与创新素质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2).
一、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的表现及后果
1.学校德育的理性思索。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功能。其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注:孙喜亭:《人的价值、教育价值、德育价值》(下),《教育探究》1989年第4期。)只有人的价值提高了,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聚焦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其过程就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这种品德的过程,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砺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现实的主流特征。”(注:檀传室:《德育美学观探索》,《南京师大1996年博士论文集》第4页。)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功利化倾向不同于伦理学上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一种伦理学说,它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注:杨昌勇:《也论德育的适应和超越》,《教育探究》1997年第3期。),认为“个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基础,要求公众利益服从个利益。”(注:杨昌勇:《也论德育的适应和超越》,《教育探究》1997年第3期。)而本文所说的功利化是指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片面强调外在价值(社会公众价值),而忽视本体价值(育人价值),总要求德育出现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德育的长期效益。
2.学校德育功利化的表现。首先,在考虑德育新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往往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青少年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练习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其次,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新问题政治化。学校德育习惯以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熟悉道德新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和评价的新问题,当作政治新问题来解决。如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其政治立场相联系,把道德品质的好坏,当做政治上是否可靠的依据,使一些本来属于道德范围内的新问题政治化;或者干脆从工具主义立场出发,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当成政治上进身的手段,将学校德育窄化为政治教育,使德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和地位,无法实现真正道德育人功能。行动上的偏差来自理论上的误解,把德育只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轻易忽略了“小德”;同样把德育只理解为道德教育或道德品质教育,就会忽略了“大德”,使人迷失政治方向。因此,德育既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义语”(注:王逢贤:《德育原理纲要》,东北师大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1页。),更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注:王逢贤:《德育原理纲要》,东北师大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1页。)。在理论上,对德育的内涵缺乏完整的理解,在德育实践中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受到历史的惩罚。
3.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后果。首先,它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由于过分的政治化取向,使得在具体实施德育时,人们对政治新问题过分敏感,而对道德新问题却麻木不仁。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对于道德新问题的普遍失敏现象,对各种不道德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由此,很难形成现代生活所必须的国民基础道德。
其次,它阻碍了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政治是一种带有很强权威性的领域,人们无法对其掉以轻心。而当政治影响全面地向社会进行强制渗透时,处于对切身利益的关注和忧虑,人们就会十分敏感和谨慎地对待政治新问题。长此以往,人们对政治新问题普遍产生逆反心理,普遍缺乏政治热忱和参和意识,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另外,学校德育追求的是一种社会意志。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就会把学生当做单纯的客体看待,而丧失了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维护,学生对规则和条例的遵守不一定是处于道德需要,而很可能是迫于外界压力。因此也就缺乏道德行为的自律性,更谈不上行为主体的责任感,道德也就失去固有的意蕴。
二、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原因分析
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在我国有其独特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
1.传统伦理的政治化倾向使道德的伦理学意味丧失殆尽。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政治事功和伦理事功两大核心内容并行不悖。儒家的修齐治平思想和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都是伦理思想和政治融为一体的具体体现。
“伦理政治化”不仅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获得了物质和精神、政治和伦理的有机结合,而且成为导致中国传统社会稳定运作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这种倾向往往用某种既定的政治要求或目标来固定道德,将政治功能和道德的功能混为一谈,使道德的工具价值和目的的理性价值等同起来,使道德的实践规范功能成了唯一的功能。因此,失去了超越现实经验、批判和引导现实不断趋于完善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力量。
传统伦理以群体为本位,造成了个人意识的淡薄。传统伦理强调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主体的人伦关系,这种群体本位的思想熟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个体的独立性,压抑个性的缺陷,导致了个体意识的丧失。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重社会轻个人、追求道德社会功效的倾向,不能说没有这种文化积淀因素的影响。
2.革命战争年代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融为一体的成功经验,框定建国以后的道德建设的基本方向,使道德教育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浓重的政治化色彩。一直到改革开放,这种倾向才有所改变。遗憾的是改革开放二十年,学校德育并未完全突破“政治思想教育模式”,操作上依然主要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强调学校德育的重要性,作为个体人的价值新问题及人格独立性等新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3.规范性伦理实质上是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最根本的熟悉根源。规范性伦理学把道德理解为“调节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把规范和社会约束作为道德的最本质特征。其缺陷主要是“过于强调道德的社会性本质和整体性价值意义,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内在主体性,致使这种伦理学所提供的一些道德规范缺乏主体内化的理论力量,而置于客观形式化、外在约束性的地位,不易为个体所自觉认同和践履。”(注:万俊人:《伦理学探究》,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第242页。)不得不走上灌输和强制的道路,使道德成为一种外在于人的东西,道德教育成为一种强制性、规范行为的服务工具,表现出强烈的功利化色彩。
三、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变革思路
我们应当在相对明确政治和道德之间的功能区域的前提下,分别实施道德规范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
功能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结构有机构成的系统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功能是表示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范畴,它体现了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交换关系。功能侧重表示系统对环境产生的作用,但功能又依赖于环境而存在,它是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如果离开了一定的环境及环境与系统的相互关系,抽象地谈论功能,那么,这种谈论没有意义。功能不仅包括系统对环境的作用,而且包括环境对系统的作用。这种功能是系统与边界之外的环境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我们把这种功能称为外部功能。
系统与环境的区分是相对的,在特定的系统域界内,一个系统可以分为A、B、C等各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对于大系统来说,是其组成的要素;而就各个子系统来说,则各有其功能。就A系统来说,它以B系统、C系统为环境,并与它们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定的功能。我们把特定边界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之为内部功能。
德育功能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内部功能。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和方法等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即为德育内部功能,其中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受教育者严格遵守、积极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和享用观念的形成,即表现为适应功能、认同功能和享用功能。德育的适应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受教育者严格遵守外在的道德规范;德育的认同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受教育者内化和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良心。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乐”(注: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第213页。)。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教育者师德的形成和提高、教育方法的改进和教育内容的丰富等等。
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外部功能。德育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德育外部功能包括系统对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作用和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环境对德育系统所产生的作用。德育系统对环境的作用所导致的功能,主要有自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等。德育环境对其系统的作用所带来的功能表现为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对学校德育的控制作用,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学校德育的最终决定作用,文化对学校德育的渗透作用,自然环境对学校德育的熏陶作用等等。最终促使德育目标被修订、德育内容不断丰富、德育方法不断改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德性不断完善。
以上仅指出了德育的正面功能。其实,德育还具有负面功能。德育既具有使个体遵守、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的功能,同时又具有使个体抗拒、否认外在的道德规范的功能;德育既可以使个体觉得德性追求是一种享受,又可能使个体把道德生活看作是一种限制、一种痛苦;德育既能够通过控制,引导学生的言行,从而维护现存政治制度的稳定,同时又能够为摧毁现存政治制度准备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德育既可以保存、发展现有文化,又可能使现有的文化发展链条中断。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上述两方面的功能均有正负之分。
由上可知,德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德育环境有多少因素,就有多少功能;德育系统内有多少因素,就有多少功能。把德育功能简单化的作法(注:鲁洁:《教育研究》,1992(8)、1993(5)、1994(6)、1995(6)有关文章,《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有关文章;刘尧:《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檀传宝:《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李道仁:《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吴亚林:《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是方法论上的失误。
二、关于德育价值
有论者把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直接等同起来(注: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第193页。),因而也就把德育功能和德育价值等同起来。这是笔者不赞同的。我们在研究德育功能时,应结合德育价值进行研究,但必须将二者区分开来。
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客体的属性或功能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现实关系,价值既不单纯是客体的属性或功能,也不单纯是主体的需要,但又离不开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它表示客体的属性或功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作为德育价值主体的社会、个人的德性需要的满足与否、促进与否的关系。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性、功能与德育价值主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由社会、个人对德性的需要来决定的。
德育价值主体是指系统内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各类群体(包括民族、国家等等)。德育价值客体是指德育活动及其功能。
个人的德性需要是指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个人通过道德教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以完善自己的德性结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个人德性需要的满足即为德育的个人价值,具体表现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环境中的个人等价值主体德性的完善。社会的德性需要应通过具有优良德性的人才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在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来满足,社会的德性需要,不能由各种德育活动及其内部功能来直接满足。但任何社会都十分重视德育,其目的是希望培育各种优良德性的人才,这种人才对社会的德性需要的满足即为德育的社会价值。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德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尽管要考虑如何满足社会的、教育者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人的德性需要,但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完善受教育者的德性结构,满足受教育者的德性需要。因为社会环境中个人的和社会的德性需要能否满足,不是德育系统内部主体所能给予的,而是受到社会环境中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严格说来,把受教育者在德育系统之外所创造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价值都归功于德育,不仅不科学,反而会造成社会各界对德育的期望过高,在达不到期望时,人们就会对德育的价值产生失望和怀疑。所以,我们必须将德育在系统内实现的培养人的德性的价值和德育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而在德育系统之外间接实现的各种社会价值,严格区分开来,并研究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德育在系统内直接实现的价值,是德育价值主体通过德育活动所带来的德性的完善,这种价值可以称为德育的内在价值或直接价值;德育通过受教育者的活动这一中介在德育系统之外创造的价值,可以称为德育的外在价值或间接价值,这种价值能否顺利实现,不完全受德育系统内价值主体的控制。
三、德育功能与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德育功能主要反映的是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主要由系统和子系统的属性(培养人的德性的活动)来决定。功能具有客观性,功能不一定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由社会、个人对德性的需要来决定,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为我性。功能关系反映德育系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系统内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客观的因果性联系。价值关系虽然离不开因果联系,但主要表现为德育价值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合目的性关系。德育功能关系的改变,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系统与环境的变化,包括德育系统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德育价值关系的完善是个人和社会德性需要的满足。所以,德育活动应该是价值主体(社会、个人)在其德性需要的驱动下,用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机制去改变现存的德育功能关系,使之适应和满足其德性发展需要,形成一种新的价值关系的过程。德育活动的结果不仅应是合规律性的,而且应是合目的性的。德育,作为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因果性活动,也是一种目的性活动。
因果性和目的性的区别并不排除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不仅表现在它们共同存在于德育活动之中,相互作用并影响活动的结果,而且表现在,对于德育活动来说,目的乃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力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动因或原因,即“目的因”。作为一种原因,它促使德育价值主体开展各种活动以满足其德性需要。它不同于一般原因的地方在于,这种原因就是活动直接要达到的结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其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手段。德育价值的实现即个人和社会德性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活动,使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德育功能,作为系统与环境以及系统内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客观结果,是满足社会和个人德性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各种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社会和个人的德性需要就无法满足,德育价值也就无法实现。
其次,德育价值是德育功能的目的。人们开展各种德育活动,总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德性需要。在德育活动中,各种德育功能的发挥是为了实现某种德育价值。离开德育价值,各种功能的存在是无意义的;离开德育价值的规范和引导,德育活动可能导致各种负功能的产生,或者导致德育工作的低效率。
再次,德育的内部功能和内在价值,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和对系统内价值主体的需要的满足;德育外部功能和外在价值,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德育培养的具有德性的人才对社会德性需求的满足。
四、德育目的与价值、德育目的与功能
德育活动是建立在对因果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上的目的性活动,所以,德育目的在德育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德育目的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之前,人们在观念中提出和设定目的,在实践中实现和达到目的。德育目的是活动的内在动因,它调动主体的全部热情和力量,为实现某一目的而奋斗。德育活动是由许多因素、许多环节构成的,目的是诸因素、诸环节的中心,正是围绕这一中心,它们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协同作用。所以,我们研究德育功能和价值,应结合德育目的进行研究。但在研究德育功能时,有的学者却把德育功能和德育目的混淆起来,把德育功能说成是育德(注:鲁洁:《教育研究》,1992(8)、1993(5)、1994(6)、1995(6)有关文章,《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有关文章;刘尧:《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檀传宝:《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李道仁:《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吴亚林:《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实际上,这是方法论失误的另一种表现。
目的是主体的一种设计、期望,是实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人在活动之前思想上设计的活动结果。所以,目的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其主观性。
目的反映主体的需要,是主体的一种价值追求,是人对于自己的需要的自我意识。人是根据需要提出目的的,目的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客观必然性的实现,更主要的是自身需要的满足。
德育目的所概括和表达的不是现实中的价值关系,而是理想中的价值关系,是人的一种德性追求。所以,德育目的是主观的。德育目的是系统内价值主体在其德性需要不断发展和对需要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精神追求,是他们对未来德性的一种憧憬、预测和构想。
德育目的与德育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德育目的是有待实现的德育价值,二者通过德育活动相互转化,德育目的通过德育活动得以实现向现实价值的转化,从而改变原来的价值关系;而对新出现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又会产生新的德性需要,经过德育系统内价值主体的思维加工和选择后提出新的目的,又实现价值向目的的转化。
但是,德育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者与德育目的之间相互转化的机制是不同的。德育目的与内在价值之间的相互转化,虽然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系统内价值主体能够控制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直接结果,是系统内价值主体德性需要的满足,所以,德育目的与内在价值之间具有同一性,德育目的就是对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追求。
德育目的与德育的外在价值能否相互转化,不完全取决于系统内价值主体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制于社会环境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所以,德育目的与外在价值不能直接转化。如果我们把德育目的规定为对外在价值的追求,最终就会使德育目的落空,使人们对德育产生失望。德育工作的重点是促使内在价值充分实现。对其外在价值能否实现的问题,必须依赖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至此,我们对德育目的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德育目的是对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内在价值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德性的完善,而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所以,德育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或者说是“育德”,包括受教育者道德境界的提高和受教育者德性结构的完善。人的德性可以分为三种境界:他律道德境界、自律道德境界和自由道德境界。德育的目的就是促使受教育者沿着他律——自律——自由的路线发展。个体德性不仅包括境界层次,而且包括结构层次,个体的德性结构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包括德性的形式维、德性的内容维及其能力维,德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的德性结构不断完善。
在研究德育功能时,有的论者把德育功能和德育目的混淆起来,这是方法论失误的另一种表现。德育目的不同于德育功能,德育目的反映的是理想中的价值关系,是理想中的德性状况,德育功能是系统与环境以及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目的具有主观性、价值取向性,功能则是客观的、中立的。
德育目的与德育功能也是相互联系的: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 德育教育 渗透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必修的课程,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有改革和创新意识,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增强思品课德育的实效性,教育学生在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的同时还注意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好品质。我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谈一些看法。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的重要性。
我们必须反对那种把政治课仅仅看作是一门文化知识课,而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属性的错误倾向。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下,社会上有很多人把“分数”作为评价一个学生的唯一指标,认为只要分数高就一切都好,然而现实的评价标准却是多方面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思想政治课本质上就是一门德育课,它的任务不仅在于给学生提供认识事物的工具和方法,而且是铸造学生的灵魂。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体现了对学生比较系统的德育知识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政治觉悟。
二、示范教育身体力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想品德教师要特别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首先做到,并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素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实践证明,身教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完全是用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因此,“打铁先得本身硬”,我们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以做好本职工作。
三、注重教学过程的细节,寓教育于情感之中,合理渗透德育思想。
为了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更有效地渗透德育内容,必须在知识教授的明晰感上下一番功夫,但决不能脱离现实,回避现实,进入空洞说教的误区。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细节,合理渗透德育思想。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的生活价值以适当的方式揭示给学生,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艺术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思想品德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充分表达思想和见解的机会,启发他们自觉地探讨人生和社会的真谛,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是使学生学好的前提,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基础。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育,使他们感到亲切,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当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产生共鸣时,即是教育的最好契机。情感的渗透还可以延续到课后,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知心朋友,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使知识交流借助情感交流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创造条件,扩展教学阵地,搞好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巩固拓宽课堂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桥梁。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强调要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成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根据这一要求,思想品德教师们要积极探索适合课外德育教育的有效形式。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与政治课内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有关的报纸杂志和课外书籍;组织时事报告会和法制报告会,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很好作用;观看著名教育家邹越的视频,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写小论文,不仅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校领导和家长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参观调查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使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在无形中得到增强,促进正确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只有将教材的德育点、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的言传身教及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丰富的时政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钱东恒.教改新形势下更应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程:素质教育:德育:培养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但是,通过对我校及周边学校的调查了解,高中政治课堂依然存在灌输应试知识多,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少,重视学生智力发展而忽视学生品德培养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
一、高中政治课堂上影响发挥德育的主要因素
1、受高考升学压力影响,
目前,高中思想品德是高考的必考科目,由于受高考压力影响,高中政治课堂成为老师们为高考抓分的又一主阵地,新课改精神及理念还是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课堂目标仍然强调知识的学习,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还是主要集中于知识的掌握上,只要学科知识成绩好便是好学生,这种普遍存在的思想直接导致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只有片面追求分数,而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作用和功能却被忽视了。
2、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一些学校中,高中政治思想课程存在教师思想认识简单化,教学目的仅仅限于传授教材知识,认为政治课无非就是读读、背背、记记,记牢知识点就行,这使得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僵化,课堂气氛沉闷,让学生就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而也影响了政治课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3、学用脱节,知行不统一,使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联系不足,从而影响政治课德育作用的发挥
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大量的考试卷和标准答案来让学生接受知识,以达到升学考试的目标要求,而对于学生的行为一般不去过问,这导致了学生理论脱离实际,“死读书,读死书”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同学政治考分高而品德素质却很低,造成知行脱节,知行不一致。
二、如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更好发挥德育作用
1、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程中德育的重要性。
高中政治课程承担着学习学科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双重任务,“一切为了分数”的应试教育观念是制约政治课德育功能发挥的一个主要因素,我们要摈弃落后的教育观念,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使老师和学生从考试、从分数的框框中解脱出来。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只是升学,还应该包含全体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审美、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过程,它是知识传授和品德培养的有机统一。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要与时俱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地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的发展性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2、思想政治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德育具体化、生活化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含有一定深度的学科理论知识,也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材料和内容,这些材料和内容具有生动、感人的特点和现实说服力,这不仅可以完成教学目标,而且有利于德育思想的渗透,让学生体验到学而致用。如果只教学生背诵一些知识、条文,而不去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也无法使学生真正弄懂文化科学知识。面对这些现象,政治课堂应该结合《树立正确消费观》《实现人生的价值》等课程,加之以现在生活中先进人物、事迹材料,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了解学生思想认识的薄弱点,利用最新、最感人、最震撼的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服教育,让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一步养学生的良好兴趣、情感、意志、信心、信念,树立高尚道德情操,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思想信念得到良好熏陶,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充分挖掘教材教辅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思想政治课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有其独特作用,政治课堂不是简单说教,更不是训斥,而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内容,确定德育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它突现出来。因此,老师在备课时要摸清学生的思想,这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发挥其德育功能的前提。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生的思想,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确定思想教育的重点和方法,并根据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直接具体地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分清真、善、美、假、丑、恶。如在上《价值与价值观》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明确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同时出示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和“毒枭刘招华”两个人物故事,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为什么两个人会做出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学生都很感兴趣,展开热烈讨论,最后教师点评:一是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二是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最后学生明白,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问题。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这样,把道德之准则转化为学生切实可行的生活中的小事情,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慢慢蓄养,德育成果在不断细化落实中得到深化落实。当然,现有政治课教材中大有潜力可挖,关键在于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注意落实德育方面的内容;目前编写成册的辅助教材,具有可读性和可行性,它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性较强,避免了成人化的说教,使学生易于接受,深受学生喜爱。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政治课教学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重任,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敏锐的时政素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利用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和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通过多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好地发挥德育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德育;内稳态理论;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106-02
德育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德育的目标,人们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研究,但效果却并不如意。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德育所面临的难题可以在内稳态理论中获得解决的启示,因而本文尝试构建德育内稳态理论,谋求在理论创新中实现德育效果的提高。
一、内稳态理论的嬗变与德育内稳态理论构建的可能性
最早提出内稳态概念的是法国生理学家贝纳德,他发现所有生命的内环境(如淋巴、血浆等)在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能够维持稳定不变。对此,贝纳德做出了哲学上的概括,“内环境的稳定性乃是自由和独立生命的条件”。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发展了内稳态理论,认为维持机体所必须的条件总是处于扰当中,但却具有纠正这些条件偏离的能力,它是身体的智慧,无需人的意识参与[1]。后来坎农进一步认为,内稳态“不仅是生命组织的共性,还适应于社会和一切组织系统”[1]。
内稳态理论在实践中已经成为很多学科的指导理论。虽然内稳态理论最初只应用于生物学领域,但由于其存在着哲学上的广泛适用性与概括性,因而被迅速地应用到了几乎是所有的学科,自从其诞生以来“已经被推广到一切组织系统”[2],已经“嬗变出神经控制论、经济控制论、社会控制论、教育控制论等”,成为认识和研究社会的重要工具。“内稳态表现为内环境的稳定和功能稳定”[2],基于内环境稳定的难以把握性,华南师范大学刘承宜教授把内稳态发展为功能内稳态理论,以功能是否稳定发挥来把握事物的内稳态状况,并在这一基础上用内稳态理论分析医学、政治、法律等问题,把内稳态的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内稳态理论的发展与嬗变已经证实,内稳态理论是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理论,对包括德育在内的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都具有普遍适用性,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规律的有效工具,可以用来指导德育工作的开展,为我们解决德育所面临的时代挑战提供了新的启迪。
二、德育内稳态理论的内涵
1.德育内稳态理论是社会学与生理学的交叉,能帮助我们从生理学的角度认识德育核心任务。内稳态是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基础,也是人适应社会的关键。内在道德世界处于稳态中的人们,其内在的道德信念、政治理念等较好地与现实环境相适应,可以在社会中获得较好的认同。而一旦人的内在道德世界远离稳态,则出现人无法实现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的协调而处于病态当中,会导致情绪困扰、人格扭曲、行为异常等情况。因此,德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人们实现内在道德世界的稳态,而不是掌握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本身。
2.打破低品质道德稳态,实现高品质道德稳态是德育的目的。内稳态的稳定程度就是内稳态的品质,它由内稳态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和内稳态所维持的功能的水平等因素所确定。稳定程度好的的内稳态,则为高品质的内稳态,保持自身德行的能力就越强;稳定程度差的内稳态,为低品质的内稳态,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低,就越容易在外界的袭扰面前丧失自己的道德判断。当一个人的思想政治水平处于稳态,我们认为这个人的思想处于平台期。所谓平台期,是指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出现发展减缓、甚至停滞不前的状况,这是生理学、社会学领域的一种普遍现象。要突破平台期,必须进行强度更大的或者是方式不同的超常规德育,打破原来较低品质的内稳态,促进人们建立新的、品质更高的思想政治内稳态。德育强度越大,由旧稳态平台到达新稳态平台所需时间越短,两者负相关;德育前后内稳态的品质相差越大,建立思想政治稳态新平台期所需要时间越长,两者正相关。现实中,我们还会发现不同人对同一情境行为的选择皆表现出内稳态,但不同人内稳态的品质并不尽相同,这取决于人们的行为动机是否正确。动机在一定程度决定思想政治内稳态品质,因此德育不仅应当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应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行为动机。综上可知,德育的目的就是运用各种方式不断打破人们原有低品质思想政治内稳态,建立新的高品质内稳态。
3.高品质的思想政治内稳态,需要不断的训练与重复来维持。德育可分为常规德育和超常规德育。前者目的在于维持人们德性的相对稳定;后者目的在于打破原有的内稳态,建立新的、品质更高的内稳态。当超常规德育进入了新的内稳态后,人们思想政治水平进入新的平台期,人们思想政治水平越高,维持平台期所需的学习强度越大,两者正相关;内稳态的品质越高,维持平台期所需的德育学习强度越小,两者成负相关。人在求学阶段,德育以超常规的德育为主,高品质的内稳态不断地替代低品质的内稳态,人的思想政治水平越来越高。当高品质的内稳态建立以后,在没有获得维持内稳态的德育强度时,则会由于外界负面影响而导致低品质的内稳态不断取代高品质内稳态,使人道德观念沦丧、政治立场丧失。长期的学习、工作和训练能帮助人们行为实现由“有意识”到“无意识”的转变,形成高品质的内稳态。因此,维持人们思想政治水平内稳态的最好方式,不是经常性的超常规德育,而是在日常的工作与学习中对德的不断重复与训练。
4.建立新的、高品质的思想政治内稳态应利用好现实的应激因素。应激是指主体面对心理或者生理威胁的时候,产生的一系列与威胁相关的特异性反应及一系列与威胁性质无关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这一理论由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汉斯?塞利提出,现已被应用到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应激作为一种改变人们原有心理与行为的重要方式,是突破德育平台的重要契机。引发应激的因素称为应激源,德育过程中能给人们思想带来巨大冲击的事物和现象都可以成为德育应激源,如社会突发事件、人们生活重大遭遇等。应激源会造成人们心理的一系列反应,打破人们原有的内稳态,这时往往是开展德育的最佳时机。
5.内稳态的理论表明,德育与智育联系密切。如果智育与德育截然分开,对思想政治内稳态的建立不仅没有帮助,而且会降低思想政治内稳态的品质,阻碍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当德育与智育被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会出现一种相得益彰的现象。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人的身心健康、社会评价状况(包括思想政治表现)会通过影响人的内稳态,进而影响人们的学业与职业表现(智商表现),反之亦然。因此,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都是健康品质较高的人群。这就是为什么在教育实践中会经常出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心态更健康,思想政治表现更佳,而成绩表现差的学生思想政治表现也较差。
6.环境是实现人们思想政治水平内稳态的重要条件。内稳态的作用在于,增强我们应对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的能力,使得我们在外界的诱惑、压力和干扰面前,有较强的耐受能力,能够保持人格的独立和道德操守。然而,人归根到底是环境的产物,当环境干扰因素足够大的时候,会导致原有稳态的破坏和新稳态的建立。因此,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人们思想政治内稳态,终究存在着环境的规定性;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维持我们内在思想稳态、适应环境、保持精神健康的必要条件。
三、德育内稳态理论的价值
德育内稳态除了在理论层面的价值外,还为德育从内容到方法层面提供指导。
1.德育内稳态理论指导德育方法的选择。根据德育内稳态理论,当前学校德育不同课程之间、大学课程与中学课程之间内容重复,都注重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灌输,德育内容和强度并没有多大改变,属于常规德育,顶多只是维持学生原有的思想政治内稳态,并无助于人们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要实现人们思想政治内稳态品质和水平的提高,必须进行超常规德育,以更大的德育强度或者新颖的德育内容迫使人的思想系统远离内稳态,然后再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人建立新的思想内稳态,这实际上肯定了问题教学在德育方法中的核心位置。问题教学中,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超常德育契合了这样的过程。超常规德育中,思想不平衡的过程是提出问题、产生困惑、思想痛苦的过程,进而引发人们去思考问题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最终找到问题答案并实现新的思想稳态[3]。
2.德育内稳态理论为如何维持稳定的思想政治水平提供了路径选择。根据德育内稳态理论,德育要具有连贯性,需要不断学习巩固,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德育。内稳态平台建立后,只要保持原有的德育强度,就可以维持原有的思想政治水平;降低德育强度则会出现人们思想政治水平下降的现象;而德育的强度需求与学习者的内稳态品质有关,与德育的方式无关。当前,我国德育领域重视理论教育方式,对相同或者类似的德育内容不断重复灌输,这既没有必要,也违背了心理学的规律,导致人们出现厌烦倦怠的现象。因而,当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达到稳定的平台期后,以不同的德育方式维持稳态,能有效克服德育过程中的心理倦怠现象,灵活地实现思想政治水平的稳态。
3.德育内稳态理论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德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德育过程中,人们通常忽略学生专业学习这种最主要的德育方式。实际上,智育与德育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通常专业成绩好的学生,其思想政治表现也更好。究其原因,成绩好的学生其内稳态品质更佳,表现在思想政治方面,则是拥有更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力,抵抗外界消极干扰的能力会更强。因此,应当倡导德育和智育两者的紧密结合,反对两者对立或者截然分开的做法,在专业学习中要贯彻德育的内容,在德育的过程中要贯彻智育的内容,这样才能缩短人们建立思想政治稳态平台所需要的时间,提高内稳态的品质。还有,内稳态理论为我们评估德育的效果提供了指导。根据德育内稳态理论,要养成高品质道德内稳态,行为教育比理论教育重要,而动机教育比行为教育更为重要。判断德育效果,不能仅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也不能仅看学生的是非判别能力,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行为动机正确与否,以及是否具有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道德操守的能力。这就告诉我们,在德育中除了注重人们的行为教育以外,还要注重行为动机教育。在德育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好各种应激源,把突发的、无法预料的事情作为教育的手段,引导学生处理好生活中的这些事情,这是强化学生正确的行为动机、对抗外界干扰的有效训练,也是提高学生思想内稳态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Cannon W B.The wisdom of the body[M]. New York:WW Norton,1932.
[关键词]导游实务;德育功能;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149 ― 02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以德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工作,其以塑造大学生良好品德为内容,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就教育目的而言,专业教育与德育是相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不仅要“培养学生全面、系统、扎实地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初步具备从事旅游科学研究的能力;熟悉国家关于旅游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法规;具有获取专业知识和信息以及不断创新的能力;掌握必要的旅游服务操作技能;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而且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专业基础课《导游实务》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其目标是通过课堂讲授和实践指导,使学生在初步掌握导游技能的基础上形成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能力,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运用语言的艺术进行表达,将旅游服务技巧全面融入到工作中。旅游专业教育中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就教育目的而言,《导游实务》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是相通的,要达到通过专业教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必须深入开发《导游实务》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才能实现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互动共进。
一、《导游实务》课具有的德育功能
旅游的过程能够让人心情愉悦、让人倍受启发,让人大开眼界,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导游运用语言艺术对此加以表现。要使学生在走上导游员工作岗位后能够掌握并运用“畅通的信息”、“协调关系”、“激发游兴”、“提高素质”、“愉悦游客”等方法,必须发挥《导游实务》课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实现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互动共进,达到感染游客、愉悦游客、服务游客的目的。
《导游实务》课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走上导游员工作岗位后,能够掌握标准的行为规范和认真的服务态度。由于导游员具有“政治性”、“社会性”、“文化性”、“服务性”、“经济性”、“涉外性”的特点,使导游实务教育成为富有强烈实战能力的综合应变教育。它对道德观念的评价和道德行为的选择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一位优秀的导游员,可以使旅游者在游览景点的同时,通过导游的讲解和介绍、使得游客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得到提高,心灵得到净化。通过《导游实务》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导游基本技术和服务工作中的应变技巧,在学生在掌握导游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工作实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应变能力。职业道德教育是导游实务课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在导游工作的入门阶段学习了《导游实务》课以后,初步解决导游员职业道德信念、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行为,增强了学生的道德自觉性,进而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使学生在旅游服务中形成深刻的道德感受。对学生进入导游行业的行为起到定向作用,使学生在独立开展旅游服务后展现积极向上的导游形象,使学生加深对旅游服务工作的感悟,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和判断力,让学生把书本中抽象的文字变成旅游服务中的对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升华道德情操,使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彰显《导游实务》课和德育之间的相互辅助、内在交融、彼此互化的关系。
二、发挥《导游实务》课德育功能的意义
作为专业基础课,《导游实务》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技能教育和德育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仅使学生掌握较好的技能技巧,还注重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基础知识,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初步形成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导游实务》课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专业技巧训练以自觉的、潜移默化的、以理育人的方式把德育工作融合在导游专业技能教育之中,达到提高未来导游员人文素质的目的。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没有明确赋予专业课程教师德育职责,导致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片面强调专业技能教育,忽视了在专业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专业课程的德育教育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专业课教师往往认为只要讲好课、传授了学生基本专业技能就是尽到了职责,而极少有在课上进行德育渗透的,认为开展德育工作是“两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缺乏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带来了德育渗透主动意识不强,只传授知识,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严重削弱了德育工作,不仅影响了学校整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也势必影响旅游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如何发挥专业课程所具有的教学时间长、载体和资源多、空间跨度大等优势,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探索实现这一功能的途径,是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增强导游实务课程德育功能的对策
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意义非常重大,积极开发《导游实务》课蕴含的德育资源、探索实现《导游实务》课德育功能的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校要把专业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在培养目标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职业操守、文化素质、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及身心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深入开发专业课的德育资源。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关键在于教师,学校要对专业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教案到课堂教学的德育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专业课程教学中德育目标的落实的情况,促使专业课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重视挖掘课程的德育潜力,牢记自身肩负的立德树人的使命,以高超的专业造诣熏陶、感染学生,形成德育合力,使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渗透取得良好效果。
增强《导游实务》课的德育功能必须让教师积极参与德育活动,通过提升教学水平实现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使专业课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将自身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相结合,通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使学生掌握导游技能,使其产生敬佩感,以自身缜密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带动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专业教师必须端正品行,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自身高尚道德的影响力和人格魅力,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以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正确的行为举止引导学生,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在专业技能实践指导上,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旅游服务中去,亲自示范、认真指导,加强课后与学生的联系,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和实践中的思想变化,实现知识传授和道德引领相结合,做到不仅仅传授学生如何带好旅行团,同时让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闪现,即不仅仅让学生学会怎么带团、怎么跟游客相处,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种理念,传授他们良好的职业操守,教他们会理解、感悟、提高,增强学生的应变处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现能力和交流能力,为学生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员打下基础。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导游实务》课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实践环节的指导,其教学模式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具有特殊性,专业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操守的影响最为直接, 要始终坚持职业技能与德育的辩证统一,要善于利用教师良好的职业操守来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教师不仅要做学业上的导师,更要做道德上的领路人。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专业教师要及时予以关注,利用心理学和道德发展规律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不失时机地予以指导和纠正。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使他们在旅游服务工作中体现出自己的存在价值。要使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实现有机融合,就需要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德育渗透的主动性,将德育贯彻于专业课教学过程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专业教学和道德教育牢固的结合在一起。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将德育目标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实现专业课教学的德育持续性和实效性。首先,要在教学计划中重视德育教育的作用,在教案中体现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以《导游实务》课第三章《导游员职业道德》为例,这一章就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专业课教师要熟悉本章内容的特点,系统研究本章内容蕴含的德育目标,进而合理挖掘课程的德育素材,有意识地进行相关设计,把德育渗透的系列要点有意识地纳入教学计划中,落实到各个章节,具体到每个课时的德育目标的精心设计,使德育渗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专业课教师应该积极地予以鼓励,即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道德规范的学习的同步进行, 在运用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去体现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要及时进行教学效果反馈,以便在新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调整或反复,将德育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应包括专业课外实践环节、课外作业创作、毕业创作、专业实习等诸多环节,并实现全程指导和监督,以确保德育渗透实现的完整性和长效机制。
总之,《导游实务》课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既能使专业课程富有生机和灵性,又寻求到了德育工作创新的突破口,只有把专业课程教学与道德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得到思想和人格的升华。
关键词: 政治;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34-01
思想政治课是全日制高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它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上形形的思想冲击,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化的今天,思想政治课仍然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境地。因为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理科高考不考政治,很多理科学生在分科后,不再重视甚至是完全不学政治;而文科学生只是以分数作为评价政治学科的标尺,德育教育功能被日益淡化,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
目前高中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其应有的地位远不相称:从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老师难教、学生厌学的情况;从教学效果看学生普遍存在重视的只重视分数,知行脱节,不重视的公开喊出"我学理高考不考政治"的话语,对高中政治学科完全放弃。我认为造成目前教学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传统教学模式和单一教学手段的影响
时至今日,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广泛存在,这种模式注重向学生"灌输"新知,固然有可取的一面,但学生的情感、道德、人格修养等,却不是可以强行"灌输"的。传统模式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情感、道德的"容器",它在当前教学中的最大特点是教师积极主动,在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陷入忘我的境界;学生则消极被动,身心俱疲以至于恹恹欲睡。这种状况即使是在今天,在很多地区尤其是教育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依然存在。在这些地区的政治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和教师的一张嘴,就组成了课堂教学的全部。教学手段的单一,致使政治课这门本应是内容最丰富、讲解最精彩、最能联系实际、最具有思想教育性的学科,变得刻板、枯燥、沉闷乏味。
单凭教师一张嘴,依照书本"传道"、"授业"、"解惑",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变成了对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长此以往只会变成"照本宣科的讲解,灵机一动的提问,隔靴搔痒的分析,走马观花的批改,三言两语的讲评"。当前即使是很多学校都已经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但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的机会也并不多。教学中存在着采购经费紧张、设施损坏严重等诸多问题,再加上部分教师制做课件的兴趣不高,老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操作能力较低等问题,导致了很多学校的已有多媒体都成为了摆设。政治课独特的德育教育功能和学科优势在这里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无用武之地"。
2.长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高中政治课逐渐处于"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评价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教师把考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把获得高分作为学习的目的。不仅学校围着考试转,教师也盯着分数教,围绕考试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多考的多讲,少考的少讲,不考的就不讲。学生更是为分而学,平时主观上根本不重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曾经有人在学生中做过问卷调查:"你认为最重要的课程是什么",大多数学生选的是语数外,"你对政治课是否喜欢",选喜欢的仅占12%,一般喜欢的占40%,不喜欢的占48%。很多学生都是从功利角度出发,以高考是否考政治、占多大比重来作为对政治课的衡量标尺。曾听到一位政治教师谈到:"政治课的老师是不讨学生喜欢的,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是枯燥乏味的,但是政治课的分值却是非常诱人的。"话语中的道出了很多学生重视政治课的原因不是其德育功能,而仅仅是把其作为高考的抓分工具。不仅如此,就连教育部门衡量学校工作成绩,社会舆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优,都无不以"考"为法宝,以各种"率"为标准,以"分"为导向。这些都使分数成为"教"和"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政治课的德育教育功能被淡化,学生的能力培养被忽视,个性被抑制,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泥潭。
3.社会、家庭和信息化等因素的影响
一、思想政治课的功能
(一)思想政治的导向性
中学德育工作,首要的体现应在于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思想观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现阶段,就是要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就是要把学生的思想、言行、判断是非和衡量得失的标准,以及抱负、理想导向基本路线指引的轨道上来。这是思想政治课应该发挥的最为基本、最为首要的功能。
(二)道德品质的可塑性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是道德信念和理想逐步形成的时期,也就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指导行为的时期。并且开始具有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能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分析并作出评价。同时必须看到,中学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既有渐趋成熟的条件,又有着可塑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培养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要在日常教学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下功夫,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要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区分该做与不该做,区分好与坏,到逐步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逐步形成正确的、高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三)行为习惯的养成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在发挥思想政治导向功能、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德育教育应做好的工作
(一)分层次,讲实效,注意可行性
对学生的教育应是多功能的,除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外,还负有实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文明习惯的培养。以往的德育工作,要求过高、过急,超出了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以致欲速则不达,出现了动机与效果的矛盾,愿望与实际的矛盾。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一定要把握好可行性,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如其分地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德育目标,分清层次要求,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只能根据学生身心和智力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从他们成长的实际出发进行。例如实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时,应该有个引导学生从尊重、接受一定的规范的约束开始,到逐步“自律”,才有可能达到“自觉”,真正做到以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理想支配自己的行为。教育者应从学生常见的和较为熟悉的心理现象入手,抓住最需要解答的心理问题和最应该解决的心理矛盾,展开品德培养内容的几个方面和层次。作为教育的课题,讲述必需的知识,最后归结到提高个人修养的自觉性和自我修养能力上来。
(二)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
现代中学生勤于思考而不善于思考,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向青年学生进行的灌输,正面的东西不灌输,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愚蠢来自无知”,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使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实现了“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要把“信”与“不信”的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实现“知、情、信、意、行相统一”。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摆事实、讲道理,有分析、有说服力、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律。要把正确思想的灌输与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律的能力相结合,使正确的观点、理论、伦理、信念占支配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思想道德教育有特殊性,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解决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就是把道德教育的功能完全归结为量化管理,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思一想都纳入量化。但全部转化为量,也是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在德育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对象和不同任务目标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二者不能互相替代。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养成教育,可以量化,而具体思想问题的解决,个性心理的指导,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就只能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办法,才有较好的效果。
(四)发挥教师表率作用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实践证明,身教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完全是用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因此,“打铁先得本身硬”,我们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
一、信息时代德育的涵义
现代社会处处离不开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以物质介质为载体,传递和反映世界各种事物存在方式运动作态的表征”[1]。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信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到目前为止,人类对信息的大量接纳和处理是现代生活的主旋律,可以说人类社会迈入了更加广阔的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的学校教育和以往相比复杂得多,因为影响教育的因素增加了。当前社会“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2]。信息时代的德育工作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信息时代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因此,在这个广阔的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德育工作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合理开展,显得格外重要。
二、信息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3]。只有当人的价值提高了,人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聚焦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一般做法就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品德的过程,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这种做法在中学教育显得格外突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的学校德育工作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德育教育重政治而轻道德。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经常被抹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青少年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而忽视对青少年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学校德育工作习惯以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认识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与评价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如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好坏当作政治上是否可靠的依据,使一些本来属于道德范围内的问题政治化;或者干脆将学校德育窄化为政治教育,使德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与地位,无法实现真正道德育人功能。因此,德育既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义语”,又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4]。
(二)把德育看成是一种社会意志。
意志中的“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志”是对目的方向的坚信、坚持。即对实现目的有方向、有信念地坚持的一种心理活动(含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在学校德育教育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就会把学生当作单纯的客体看待,而丧失了对学生的价值和尊严的维护,学生自身对规则和条例的遵守不一定是出于道德需要,而很可能是迫于外界压力。造成的后果是学生缺乏道德行为的自律性,更谈不上行为自我的责任感,道德也就失去了固有的意蕴。
(三)忽略德育的价值。
长期以来,谈到德育的意义和功效时,通常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说明德育的必要价值,比如:德育要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提出所谓德育价值的生产力标准,从而来规范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以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样虽然有其合理性、现实性,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它的片面性:忽略了德育的价值“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在于人活得更有意义,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创造才能,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达到德育的最高价值应使人内心达到‘至善’”。学校教育由于价值导向、认识问题等一系列因素并没有达到上述要求,或者说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因此学校的德育价值观发生了偏移。
(四)不良风气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信息时代,科技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事物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受网络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学生通过网络技术获得了更多的信息资料,扩大了知识面,另一方面网络资源也提供了一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诱惑力相当大,造成的后果是一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整天沉迷网络游戏,意志消沉,精神涣散,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缺乏学习的动力。这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负面影响。
三、信息时代学校德育教育策略
(一)改变功利化的教育理念。
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在我国有其独特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首先,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政治和伦理两大核心内容并行不悖。儒家的“修齐治平思想”和“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都是伦理思想与政治融为一体的具体体现。这种倾向用某种既定的政治要求或目标来固定道德,将政治功能与道德的功能混为一谈,使道德的工具价值与目的的理性价值等同起来,使道德的实践规范作用成了唯一的作用。过分的政治化取向,使得在具体实施德育时,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而对道德问题却麻木不仁。其次,传统伦理以群体为本位,造成了个人意识的淡薄。传统伦理强调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主体的人伦关系,这种群体本位的思想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性,压抑了个性,导致了个体意识的丧失。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重社会轻个人、追求道德社会功效的倾向,不能说没有上述两方面文化积淀因素的影响。
认为,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的需要,并时刻反映着人们经济利益的变化。在信息时代,道德仍然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规范体系,为人类更好地从事各种活动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可以预期的关系环境。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树立起一种有分有合的整体观,改变传统的功利思想,不要将道德教育看成为统治阶级服务,不要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混同一体。现实关系中政治和道德的整合一体,并不妨碍在思维方式或具体处理中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适当区分,在对事物分析处理中,我们应尽可能全面把握,因为这种区分不否认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作用。为了打破两者浑然一体的状态,更快、更有效地处理目前信息时代学校德育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形成分合相间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独特能力。在强调道德的社会性本质和整体性价值意义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道德的个体性、内在主体性。
(二)准确定位德育目标和方法。
目前信息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有的人认为是低效的,有的人认为是无效的。究其原因,涉及学校道德教育内部和外部等诸方面。就目标而言,学校的目标定得太高,甚至有不科学的东西,认为其无所不能。我们要摆脱“只讲理想,不讲功利;只讲超越,不讲现实”的局面。目标不要太高,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否则,会出现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的现象。在内容方法上,我们不能单纯认为德育是一种社会意志,而要认识到德育的本质:“潜在课程在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5]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我们要很好地区分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科学知识学习强调接受、迁移和创造,技能学习强调训练、熟练程度和应用效果,道德学习则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良好情操的形成”。在实践中,科学知识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经常混为一体,相互影响,若处理不当,则容易造成三者俱伤的局面。因此,合理定位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扰,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在信息时代,学校的德育工作由于受外部环境经济浪潮中不良风气的冲击,加上一些影视作品、大众媒体的不正确价值导向当前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不高,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当前现代社会主群体(一般指中年人)由于特殊社会实践经验,大都有一种功利思想,特别注重追逐物质利益,对精神理想持一种冷漠或嘲弄的态度,这将影响到德育工作功能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道德教育产生消极影响。信息时代的学校德育教育还是要建立合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合理的价值观,“社会现实中的人对自己本质的认识和实现的程度,人对德的追求,是对人的本质的追逐,有了德也就有了本质”[6]。
学校德育教育还要根据信息时展的需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比如:在对国内传统的儒家、道家、理学和现代教育思想,以及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处理上,我们应采取“中西结合,相互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坚决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和网络资源的侵扰,建立健全为人类服务的价值体系,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进一步推动信息社会朝健康有序、和谐向上、高尚文明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baike.baidu.com/view/1527.htm.
[2]baike.baidu.com/view/27769.htm.
[3]孙喜亭.人的价值、教育价值、德育价值(下).教育研究,1989,(4).
[4]王逢贤.德育原理纲要.东北师大出版社,19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