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市场细分的案例分析

市场细分的案例分析

时间:2023-06-25 16:28: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场细分的案例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市场细分的案例分析

第1篇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目标确定。

高效的药品市场营销教学始于明晰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根据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药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药品购销员资格考试大纲、学生实习及工作岗位能力标准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我校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故而先谈谈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正确地针对企业实力和市场进行有效的药品市场细分

方法能力: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发现和探索问题。

社会能力:结合团队的力量,勇于实践,创新创业。

(2)知识目标:准确地列举药品市场细分时应考虑的标准;正确地简述药品市场细分的概念,具体变量。

(3)情感目标: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体验团队精神的力量,树立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药品营销成功案例的分析,指出市场机会无处不在,树立创业精神。

2.重点难点

深挖本章节的重点:市场细分的概念及标准;突出本章节的难点:市场细分标准的具体运用。市场细分是以消费者需求差异性为基础的,而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又是错综复杂的,这决定了市场细分标准错综复杂。

(二)教材分析。

1.教材选用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选用了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药品市场营销》,该教材突出高职特色,简化基础理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践性,更适合医药卫生类学生学习。

2.地位作用

本节内容是第五章第一节。药品市场细分、药品目标市场、药品市场定位常在药品营销实践研究中合并讨论,简称为“STP”策略。通过STP策略第一节药品市场细分课程的学习,确定目标市场,从而确立正确的市场定位的前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药品营销环境等内容,这为过渡到本章节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本章节市场细分在整个营销理论研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

3.教材处理

将理论与实训教学课融为一体,以芝草堂保健品公司真实项目为课程载体,形成了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课。

4.资源整合

学生BYOD,通过classdojo app系统时时了解自己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登录学校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资源多方联动。

(三)学情分析。

1.储备能力

我的学生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2010级学生,通过药理、药剂、营销心理学的学习,他们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

2.学习能力

在探究药品市场营销知识中,集思广益,沟通探究,具备对简单问题的自主探究能力。

3.心理动机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的展示,他们梦想成为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药品营销人员。

(四)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先学后教,在真实企业任务驱动模式的引领下,通过情境创设、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构建知识。

教学以导学案为“舵”,启学生自主学习之“程”,学案导航,新课导入,新知构建,知识拓展。在新知构建中教师以任务工单引导学生受单、分析、策划、评估、拓展。

二、教学组织活动

(一)学案导航,课前准备,做好铺垫。

1.课前通过CLASSDOJO APP终端向学生信息,要求学生登录医药市场营销精品课程网站查看学案,了解任务。

2.学生组建模拟公司,模拟公司明确个人分工。

3.各模拟小组团队协作通过互联网收集药品市场细分的案例素材。老师将收集的素材在三贴近的原则下进行信息栓选、资源整理、制作案例库,让学生观看药品市场营销案例库中有关药品企业在市场细分方面的成功案例,提出相关讨论的课题。

(二)新课导入,多方对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以感冒药市场细分为例,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感冒药如此成功,由此导入新课,药品市场细分,由于消费者对药品的需求存在差异性,而企业有限的资源不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做得较好的感冒药基本上都是细分做得较成功的药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任务引领,活动探究,构建新知。

教师以任务工单引导学生受单,分析,策划,评估,拓展,讲解一体,案例点缀,教学项目任务模块化。

1.受单

为“芝草堂保健品公司”进行市场细分,提交一份分析报告书。

2.分析

教师课件讲解与教学平台操作一体化,构建本节需要知道的三大知识点。

(1)探究药品市场细分的定义。创设任务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顾客要求多元化,企业资源有限,那么企业怎样做呢?通过讨论、回答、点评引出药品市场细分的概念,过渡总结对企业和消费者进行分类的过程叫做市场细分。

(2)探索药品市场细分的标准的具体变量这一重难点。病程因素:由于药品本身存在特殊性,病程细分尤为重要,而疾病类型多种多样,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通过图片、教师的讲解加以理解,困难重重,而点击医药市场营销教学平台的3D案例库,让学生在原有知识上自主构建出病程因素的具体变量则容易得多。心理因素:让学生通过平台心理测试,评价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联想到面临的顾客同样心理存在不同,通过小组协作方式进行针对不同心理因素顾客模拟推销的活动,进行微视拍摄,最后学生通过点赞和评论,在原有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探讨心理因素的具体变量。地理因素:以原有的地理知识为基础,通过点击不同的地图图示,正确地选择不同地理因素用药,继而探索出地理因素细分具体变量。人文因素:看两段广告,视频1针对婴儿的补钙药品,视频2针对成人的补钙药品,向学生展示不同年龄因素对药品市场的影响,以原有的人文学为基础,通过连连看的学生活动,探讨出宗教等其他人文因素的具体变量。行为因素:通过观看视频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购买动机,学生学习过消费者行为学,以此为基础,通过学生谈谈选择药品的经历,探讨行为因素的具体变量。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将重难点问题轻松地解决了。

(3)探索药品市场细分的方法。我讲授选择细分的时候选一种较单一的药品市场细分的方法,两种以上因素进行市场细分为多个变量综合细分法,探索出药品市场细分的方法。

3.策划

学生根据所学为芝草堂保健品公司市场细分报告。

4.评估

教师运用CLASSDOJO APP系统检查学生的报告,通过趣味图示评价学生,并请学生登录APP终端互评。

5.拓展

学生模拟为其他药品公司进行市场细分。

第2篇

关键词: 任务驱动法 市场营销教学 应用

“任务驱动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被普遍采用。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不像计算机类课程一样具备很强的操作性,但同样适合“任务驱动法”教学。

一、“任务驱动法”的内涵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项或几项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涉及的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验性、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的教学方法,它以富有趣味性、激发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为基础,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这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被动学习。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到市场营销教学中,教学模式创新为:确定目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总结评价。

(一)确定教学目标,形成教学项目。[1]

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从职业方向看,本课程讲授有关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鉴于目前对市场营销类工作岗位的要求,本研究提出的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目标是:

1.能对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2.能对市场及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初步分析。

3.能对顾客的购买行为进行初步分析。

4.具有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的能力。

5.能用市场细分原理及目标市场原理确定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

6.初步具备组织、策划市场营销工作的能力。

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可建立六大教学项目:基础理论、市场营销环境、顾客购买行为分析、市场信息研究、目标市场策略、营销策略。

(二)在各项目的基础上,设计教学任务。

基于教学需要,把各项目分解成若干单元,运用“任务驱动法”,结合其他传统教学方式,实施教学。以目标市场策略为例,该项目可以分解为若干个项目单元,下表是针对部分项目单元设计的单元任务。

(三)引导学生解决任务。

运用传统方法讲述与项目有关的基础知识,辅以案例分析,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初步介绍完成相关任务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对布置的任务进行思考,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生解决任务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讨论沟通。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思维过程得以展现。尤其是对有争议问题的讨论,教师可以从旁加以提示,激发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四)任务完成后,总结评价。

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作总结评价。教师要从知识点掌握程度、分析方法、与实际贴合程度等方面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指出学生理解正确及做得好的方面和理解有误的方面,从而使学生熟悉和正确把握课程内容。同时,组织学生互评,使学生接触不同的思维方法,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拓宽思路。

(五)目标市场策略教学设计实例。

1.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市场进行细分,从中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对选定的目标市场进行产品定位。

2.知识点。

市场细分;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细分的标准;市场细分的方法与条件;目标市场选择;目标市场策略;目标市场的产品定位等。

3.课前预习及知识点介绍。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有关知识点,在布置任务之前,教师介绍主要知识点,着重强调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4.任务的引入。

某企业生产婴幼儿产品,拟进入广东市场,但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不可能全部覆盖全省范围,因此,需要对该市场进行市场细分,选择适合企业实力的目标市场,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5.本任务的教学过程。

将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完成任务。每组通过讨论需完成以下目标:

(1)对广东省的婴幼儿产品市场依据一定的细分标准进行细分以及选择某种细分标准的理由。

(2)从细分市场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个细分市场作为企业的目标市场,并给出衡量细分市场的标准。

(3)对选定的目标市场进行产品定位,决定目标市场策略。

讨论结束后,各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述本组的任务完成过程,阐述本组的目标讨论结果,回答老师和他组同学的提问。各组阐述完毕后,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总结点评。

三、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任务的设计。

一个成功的教学任务的提出是“任务驱动法”实施的前提。市场营销中有很多假设的条件和环境,所以对于每个任务的提出,确实要求任课教师认真思考,仔细衡量。任务的提出既要做到新颖独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恰如其分地说明问题,涵盖所要讲授的新知识。

(二)适当“留白”。

所谓“留白”,就是教学不面面俱到,而是让学生有思考和尝试的余地,启发他们通过尝试和探究发现问题,鼓励他们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注意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体能力的差异外,还要把个体自学与群体讨论结合起来,使学生人人参与,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第3篇

市场细分的变量

细分消费者市场的变量分为两大部分。一类是根据消费者的特征细分市场,主要为理论界所采用。研究重点是对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特征进行分类,主要以顾客总体特征为细分标准对消费者进行分群,从个体心理、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行为决策过程等三个不同侧面对消费者进行细分。但是这类细分变量以静态的观点来划分消费者,不能反映消费者行为特征的变化趋势。

另一类细分变量是根据顾客对产品的反应细分市场,主要为营销决策者所采用。他们根据不同营销决策目标(产品定位、定价、广告定位等),围绕某产品或品牌的特定消费情境对消费者细分。细分变量包括产品使用率、消费态度、寻求的利益等,目的是要了解消费者对某产品或品牌的心理需求和消费行为差异,以选择最有利的目标顾客群和适当的营销策略。这类细分变量以消费者购买产品的行为变化为基础,具有动态性。

但是由于产品的市场化过程具有两极性,导致消费者的需求分为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两大类。

产品市场化的两极性

产品的市场化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两极性。

一极是新产品的发明者、生产者和供应者,他们想象力丰富,勇于创新,始终站在科技前沿,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敏锐地认识到人类的需求,开发出新产品,并坚信产品的独特价值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另一极是市场的需求方和购买者,他们对高新技术、相关的科学知识、原理和产品的效用、性能及特点等普遍无知或知之甚少,难以明确说出他们对产品的需求,并且由于观念束缚、资金限制及对原有产品使用的惯性作用等因素,因此缺乏足够的动力去探寻产品的技术奥秘及特殊效用。

所以,在产品市场化的过程中,在大规模、低成本、单一化的产品洪流面前,消费者的个性被压抑、淹没,顾客的潜在需求并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为产品生产者所了解。

因此,是否从顾客潜在需求的角度进行思考,并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同顾客的潜在需求及其价值观念联系起来,是企业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发掘顾客的潜在需求,充分市场细分

由前面的论述可知,消费者的需求分为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两大类。现实需求是消费者有意识的、明确的欲望,且市场上早已存在一个特定的商品或服务与之对应。潜在需求是消费者朦胧的、不确定的欲望,有时甚至十分隐蔽。潜在需求是其现实需求的一种拓宽,它往往依附于现实需求,有时连顾客也说不清楚这种需求到底是什么,但当企业借助于现实需求对顾客进行触发和引导时,这种模糊不清的需求将会逐渐变得清晰。满足顾客潜在的需求实质上是将顾客潜意识里模糊不清的需求予以明晰化的过程。

一般的市场细分以顾客的现实需求为前提,可以说市场细分并不充分,消费者的一些需求并未得到满足。充分市场细分是指在一般的市场细分基础上进行更窄小的划分,通过发掘顾客的潜在需求,对细分市场片再进行划分,以满足消费者某种潜在的、特定的利益(见图1)。发掘顾客的潜在需求,由于考虑了产品市场化的两极性对一般的细分变量的影响,丰富了一般的细分变量,对市场进行了充分细分,因此也更符合现实的需要。

通过发掘顾客的潜在需求,对一般的细分市场片再次或多次进行细分,形成充分细分市场片,并以此为目标市场所进行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即为以充分市场细分为基础的营销策略。以充分细分市场片为目标市场的企业清楚了解该细分市场顾客的潜在需求,并以顾客的需求为基准,这种营销观念既为顾客创造了附加值,也为企业带来了高额的利润。

实施以充分市场细分为基础的营销策略,关键在于发掘、触发以及引导顾客的潜在需求。在产品策略上,开发具有独特性能或专门化的产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或新功能,满足充分细分市场片发展的需要;在渠道策略上,一般选择专门化和直接的单一渠道,集中企业资源,充分与顾客沟通;在价格策略上,强调卖点,有卖点,顾客就愿意付出溢价,并形成顾客忠诚;在促销策略上,建立与顾客充分沟通为理念的促销模式,充分考虑顾客的潜在需求,加强与顾客的直接沟通(见图2)。

案例分析

可采眼贴膜充分市场细分,制胜于市场

眼部护理是皮肤护理市场经过一次细分的细分市场片,而药用眼部护理市场是比眼部护理市场更狭小的市场,是其再次细分的充分细分市场片(见图3)。可采眼贴膜的市场机会就是从顾客的潜在需求出发,充分市场细分,准确定位,并以此为基础实施一系列营销策略。这是可采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现代大都市,黑眼圈、眼疲劳、眼袋与鱼尾纹一直是爱美女性的烦恼。尽管几乎每个化妆品品牌都有眼部护理产品,但是却从来没有厂家从专业角度对产品进行定位,也没有对功能诉求给予足够的重视。可采从女性顾客追求美丽与功效合一的潜在需求出发,从中药内外调理入手,独创汉方“养眼法”概念,诉求平复眼袋、消除黑眼圈、鱼尾纹等功能。可采的主要成份是人参、檀香、当归等20多种天然名贵中草药。显然,依托于化妆品的“药功能”将女性消费者潜意识里模糊不清的需求予以明晰化,可采眼贴膜满足了她们对美丽和功效的追求,中药的温和性也使消费者的防御心理降到最低点。可采眼贴膜就是从女性消费者对化妆品的安全、功效、温和的潜在需求出发,对眼部护理这个细分市场片再次进行细分,形成了充分细分市场片 药用眼部护理市场。

确定以药用眼部护理这个充分细分市场片为目标市场后,可采眼贴膜围绕触发和引导顾客的潜在需求,推出了营销策略,短时间内在市场上崛起并成为该细分市场内的先导者。

■产品策略

可采意识到女性对化妆品追求安全和功效统一的潜在需求,所以其产品开发以化妆品和保健品的双重功效为着眼点。

可采眼贴膜是中药产品,中药的保健效果国人皆知;可采又是化妆品,化妆品的诉求功能比保健品更显活力。可采眼贴膜有一个很明确的诉求点 汉方。汉方的提法,进一步强化了可采的中药、植物精华、古方等特点,增强了产品的说服力,从而令功效更具保证。对于消费者来说,该产品有很强的功效针对性,且由于可采是第一个进入该细分市场的品牌,所以顾客很自然地把可采看作眼部护理的专家。

■渠道策略

在渠道策略上,由于产品的特点,可采避免了一般化妆品通常采用的日化线通路,而是把药房作为主要的销售渠道。

以药房为销售渠道,表现出可采眼贴膜在眼部护理方面的药用功能和专业性,同时向消费者传递的是健康、放心的信息,增强购买者对这种专业性的信任感。专业渠道一方面较好地引导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消费者购买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而且对于企业本身来说,减少了通路成本,避开竞争风险,在终端促销上也更加得心应手。

■价格策略

在价格策略上,可采眼贴膜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且结合其产品特点,参考了保健品的每日定价方法,并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可采自投放市场以来就强调其“养眼法”这一概念,产品卖点鲜明,直接地反映出产品的核心价值,直指人心;且由于是药用眼部护理细分市场片的先导者,树立了鲜明的专家形象,消费者较易接受和认知,所以愿意为此付出溢价,并形成顾客忠诚。

■促销策略

第4篇

论文摘要:简要阐述了案例教学的由来和三个基本特点;重点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实际教学组织过程;最后根据多年的教学心得总结了案例教学取得效果的几点体会。

一、案例教学法的由来与特点

1.案例教学法的由来。案例是把实际经验引入课堂的一种有效工具,英文叫做“case”,案例教学法叫“case study”。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案例教学法就有了最早的雏形,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哲学家苏格拉底所采用的“问答式”教学法。案例在法律和医学领域中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

19世纪80年代,北美涌现了第一批商学院,哈佛即在其列。第一任哈佛商学院院长盖伊认为,法学院中法律案件的分析式教学方式效果出色而明显,于是策划了商学院最早的案例教学法。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由案例法培养出来的律师华莱士·B.汤哈姆任哈佛商学院第二任院长,他看到了在工商管理领域中使用案例的重要性并极力推动全院投身于案例教学法。在他的敦促下,科波·蓝德博士于1921看出版了第一本案例集,此后案例教学法在商学院中开始广泛流行起来。

2.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特征。一是基于事实。在工商管理领域,一个案例是关于管理问题和管理决策的描述。二是与决策相关。它通常是从所涉及的决策人的角度来描写的。案例作者必须提供与问题存在时或需要作出决策时的情景有关的各种事实。二是基于决策者的角度。案例教学法是把案例作为一种教育工具,使学生有机会处于决策者的地位来解决问题。通过个人分析和他人讨论,学生不断地针对案例中的情景定义问题、找出各种可选择方案、提出目标和决策标准、作出决策和制订实施计划。他们得到机会在一种实验环境下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分析和计划能力。三是基于事实,作出决策。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对一个工商管理人员曾经面对过的实务问题的记录,还包括该管理者作出决策必须依据的那些事实、观点和偏见。把这些真实的和特别准备的案例交给学生,让他们考虑进行分析、自由讨论并最终对应该采取的行动作出决策。

3.特色与关键。首先,案例教学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学生充满激情,主动参与,讨论本身无标准答案。简单来说是一种具有魅力和诱惑力的教学方法。其次,高度注重过程。对于案例分析来说,最重要的是得出一个结论的过程而不是答案本身;要以提高技能为出发点,同学们的技能应得到提高,这里的技能包括:作出各项决策;以变化的、适应性的分析支持某些决策;学习用口头和笔头来表达观点,同学们要做到既要找到问题所在又要给出解决方案,加强责任感,投入大量课外时间。

二、案例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我运用案例教学,辅以学生积极尝试相结合的方法,对课堂教学设置如下实施过程:

1.教师提出预习任务,学生课前预习。课本中规定学习内容和目标,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学生自学课本,让他们寻找解决尝试题的办法,可以起到开发智慧潜能的作用。

2.引入案例(准备题)。以一个具体案例为准备题,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为学习新知识作好准备。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帮助他们巩固理论知识,并掌握相关知识在贸易实践中的应用方法。为解次尝试题作好准备。如在讲解定价方法和价格策略时,以“已知企业的固定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商品的销售成本也是既定的,企业应该如何定价才能实现日标利润”为准备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分析计算,以巩固知识并建立信心。

3.出示案例。下面以笔者多年教学组织的案例来源为例。其一,关于营销环境篇。组织俩“都是PPA惹的祸”、“铱星为何陨落”、“灿坤集团”、“长城”油构筑国货长城等经典案例。其二,关于企业战略篇。组织了“江苏江奎集团市场战略选择”、“巨人集团的沉浮”、“由多元化到专业化的万科集团”、“所向披靡的英特尔”等题材。其三,市场细分篇。组织了“可口可乐细分新市场”、“喜力”啤酒的市场策略、“摩托罗拉”的品牌细分、“追求差异的斯沃琪”等题材。其四,市场调研篇。组织了“康师傅”——成功看得见、“丰田车”——车到美国也有路、“雅虎”的网上调研等素材。

4.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结果,为解决下一尝试问题做好准备。

5.教师讲评、总结。学生经过第一次案例分析尝试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教师的讲解保证了成功的概率。教师可在讲评过程中适当对同学进行鼓励,使尝试成功的同学体会到喜悦,尝试成功的同学也能受到启迪。

6.教师第二次出示案例型尝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三、案例教学取得成效的体会

笔者在师范院校从事《市场营销学》多年的教学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一是案例教学法要以基本的营销学理论为基础,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案例教学法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取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其中;四是教学内容需要难易适度,发挥教材的吸引力;五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发挥班级学生骨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耿凯燕.根抓学生学习特征探讨教学方法改革[J].教学艺术,2004,(11):23-24.

第5篇

(一)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技术学院任何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广大教师应当认识到,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采取特殊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规划中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课程教学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营销技能,还要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就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满足用人单位工作要求。

(二)以学生为主体

广大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将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作为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综合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课程实践、课题讲座等,使学生在不断实践中积累起营销经验。职业学院也可以加强与当地企业的沟通交流,帮助更多的学生争取就业实习的机会,使学生真正的接触市场,并从实习中找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构建模块化教学

市场营销教学专业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因此,市场营销教学的课程设计也应当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向,并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制定模块化的教学计划,分阶段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开展“实验田”模拟教学方法

(一)“实验田”模拟教学方法具体流程

“实验田”模拟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教学关键是开辟出一块独立的市场,作为学生检验学习效果的“练兵场”,即“实验田”。通过“实验田”教学模式,学生可以直接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独到见解应用到“实验田”中。“实验田”模拟教学方法的流程分为三个环节: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1、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也就是开垦“实验田”的阶段,这一阶段首先需要职业院校与当地的企业搞好校企关系,鼓励广大教师群体走出校门,积极联系一些对此项目感兴趣的企业,其次,需要学校利用已有的资源,找到一个可供实践的市场(主要是“校园市场”,这一市场相对比较独立,易于学校管理),并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运营开发。

2、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包括两个步骤:制定培训计划、参与实际经营。一是制定培训计划:这是实施阶段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应用理论水平的能力,由参与项目的学生自主制定一份详细的营销计划书,包括营销环境分析、营销策略、具体推广措施等,计划制定完成后,由专家或教师在众多计划书中选取一份相对合理完善的计划书,并将其应用于下一阶段的实施。二是参与实际运营:参与项目的学生可以有目的的建立销售小组,并分阶段实施营销方案。

3、总结阶段

这一阶段需要参与项目的学生编写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心得、表现不足、经验总结等内容。

(二)“实验田”模拟教学方法的要点

1、开辟“实验田”

开辟“实验田”是众多环节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开辟“实验田”的开辟效果。广大职业院校可以借助国外成功的教育经验,构建出一套适合本院学生的训练培养方案。通过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努力为学生找到一块质量较高的实践市场,学生通过深入市场的方式可以切身参与到营销实践中去。为达到市场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首先,需要使学生掌握实际的工作方法,为今后的职业生涯积累基本的工作技能,其次,通过学生到市场人的角色转变,使学生不再依靠知识传授,而是通过独立学习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和专业技能,最后,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合作的基本能力,从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将来的营销工作。

2、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

“实验田”模拟教学方法对专业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角色在这一教学体系中,由“给予者”转变为“管理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需要进行独立地开发学习,教师则不再对这一过程起主导作用,只是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计划实施等进行整体管理,教师也由课堂上的“演讲者”变为课堂外的“指导者”和“考评者”。只有教师角色顺利转变。

三、广泛开展“案例教学法”

市场营销的课程学习只有与“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分析相结合,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授课模式并不能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力,但是通过“案例教学法”独特的引导功能和感化功能,能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市场营销教学的重要性和适应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步骤:

(一)设计案例课程

职业技术学院的市场营销学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需要明确两个课程设计重点:一是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只有确定了案例教学目标,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放矢,有目的性的挑选和收集材料,为下一步教学行为奠定基础。二是选择合适的案例。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案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只有符合教学要求、有代表性的案例才能真正起到教学效果。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以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选材依据,并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如果相似案例较少或者案例描述不符合教学内容,可以对案例进行适当的修改,使之更加符合课时内容。此外,选择案例时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将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案例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案例课堂教学

确定案例教学课程目标和案例后,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付诸实践。

1、案例引入

在课堂教学的案例引入阶段,应当围绕本节课堂的学习主题确定合理的引入时间和切入点,如学生在学习“市场选择战略”时,已经了解了“市场细分战略”的内容,学生对市场细分的原则和标准也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教师需要将市场细分理论作为切入点,并由此延伸到“市场选择战略”的内容。市场营销教学的案例教学核心就是一种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所选案例中也包含了许多层次的问题,教学将案例引入后,需要引导学生对案例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将学生的质疑点和理解难点进行汇总,指导学生围绕汇总之后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

2、案例呈现与讨论

教学目标不同,案例呈现的时间和方式就会有所不同,市场营销教学中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前呈现一个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案例的具体呈现方式有视频、录音、文字材料等,案例呈现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由学生针对他人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和操作的可能性。

3、总结分析

经过上述步骤之后,学生已对案例进行了深刻的讨论,此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讨论热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即使观点错误的同学也要予以鼓励。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总结,将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汇总分析。这一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第6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旅游从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剧增长。但是我们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企业对我们的学生持怀疑态度,旅游企业的负责人大多数觉得我们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欠缺,我们的学生去了企业后往往不能直接上岗,必须经过企业的继续教育培训后才能上岗。因此,如何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塑造和培养旅游企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已经迫在眉睫。笔者认为要想决定这个问题,只有进行职业相关的课程开发,即建立在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基础之上的课程开发。“学习领域”――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正是这一符合职业活动规律的课程开发模式。

学习领域是理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它是“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通过目标、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描述的课题单元”。据此,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至少包括三项内容,即职业描述、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时间安排。这些内容应该包括实现该专业目标的全部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是通过学习领域来完成的。一个学习领域由描述职业能力的学习目标和描述工作任务的学习内容所构成, 同时包含相应的学习时间。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 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所有的学习领域的学习, 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行动导向教学在《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实现,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课程定位

《旅游市场营销》是导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旅游市场营销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营销理念、掌握实用的旅游营销手段与方法,具备旅游市场营销策划能力,为旅游相关企业的产品服务开发与调整、旅游市场调研以及促销、沟通工作打下坚实的任职基础。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思想

在《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确立了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即:在行业专家和教育理论专家的指导下,以旅游市场营销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基于旅游营销计划制定的工作顺序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以岗位技能及标准、行业规范及标准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主要内容,设计了4大工作任务11个子工作任务训练项目的教学内容。

2.课时分配

3 制定营销组合策略

三、课程考核

(一)《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考核及方式说明

学生的成绩评定以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为指导,以评奖激励为手段,主要根据理论认知的掌握(为总结性考核,占60%)、考勤(10%),课堂讨论的参与度(20%)、作业、实践报告(10%)等四方面构成。除理论认知和考勤外,其他两部分的考核要遵循态度与业绩兼顾、规范与创新兼顾的原则,必要时可吸收合作企业的评价意见,做到客观公平。

(二)《旅游市场营销》过程考核说明

1.理论知识的掌握以试卷形式考核,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简答、案例分析等;

2.考勤及课堂讨论的参与度考核的依据是平时学生的上课出状况、回答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及正确率;

3.作业、实践报告是指每个教学单元要求学生完成的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报告,市场营销组合方案及市场营销计划书等作业。以完成的数量和质量给予成绩。

四、课程具体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创新

教师要改变以前老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弊端在于:一切为了应试,关注于对知识点的灌输,对考点的背诵。由于没有和实践相结合,没有任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都空洞而宽泛,很少有细节能力和品质保障。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仿真训练、实地操作、“体验式”教学、“融入式”教学等方法。同时,利用师资优势,积极推行双语教学,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第7篇

网络营销与策划试题

课程代码:0090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的组织和个人是

A.网络营销主体 B.网络营销客体

C.网络营销载体 D.网络营销环节

2.网络营销最基本的应用方式是

A.网络营销集成 B.网上直接销售

C.网上市场调研 D.企业网上宣传

3.企业通过建立独立的网络营销网站而搭建的网络营销平台是

A.现实的网络营销平台 B.虚拟的网络营销平台

C.有站点网络营销平台 D.有形的网络营销平台

4.开展网络营销活动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

A.网络营销目标 B.网络营销内容

C.网络营销计划 D.网络营销体系

5.可以获得各种信息服务、信息、进行讨论、聊天的网络营销工具是

A.论坛 B.FTP服务

C.搜索引擎 D.邮件列表

6.某化妆品公司根据男性和女性皮肤特质差异分别推出男士洗面奶和女士洗面奶,其

市场细分依据是

A.地理细分 B.心理细分

C.受益细分 D.人口细分

7.确定何种类型的产品适合在互联网进行营销的过程是

A.网上产品组合 B.网上市场细分

C.网上产品定位 D.网上目标市场选择

8.直接将产品价格制定得低于同类产品的定价方法是

A.渗透定价 B.竞争定价

C.撇脂定价 D.直接低价定价

9.按照渠道中利用的中间商数目的多少,可以将网上营销渠道分为

A.网上深渠道和网上浅渠道 B.网上宽渠道和网上窄渠道

C.网上短渠道和网上长渠道 D.网上直接渠道和网上间接渠道

10.在网上促销组合中,构成网上促销主要形式的是

A.网络广告和网上公关 B.网络广告和人员推销

C.网络广告和站点推广 D.网上公关和人员推销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网络消费者购买过程包括的主要阶段有

A.唤起需求 B.收集信息

C.比较选择 D.购买决策

E.购后评价

12.网站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A.网站维护 B.选择开发工具

C.申请域名 D.网站测试

E.准备站点资料

13.电子邮件的营销要点包括

A.邮件越长越好 B.主动提供E-mail服务

C.把文件标题作为邮件主题 D.使用ASCII码纯文本格式

E.邮件签名应该抽象、富有联想

14.根据发送邮件的权限不同,邮件列表的基本类型包括

A.公告型 B.新闻型

C.讨论型 D.信息型

E.咨询型

l5.网上市场调查应该做到

A.合理设置奖项 B.公布样本个人信息

C.尽量减少无效问卷 D.认真设计在线调查表

E.采用多种网上调研手段

16.网上市场定位的内容包括

A.顾客服务定位 B.网站类型定位

C.企业特色定位 D.服务半径定位

E.竞争对手定位

17.网上定价的方法有

A.成本导向定价法 B.竞争导向定价法

C.需求导向定价法 D.全球导向定价法

E.区域导向定价法

18.网络营销带来的成本优势主要包括

A.降低采购成本 B.节省库存成本

C.节约生产成本 D.缩减研发成本

E.压缩机会成本

19.网上间接渠道的主要优势包括

A.有利于简化市场交易过程

B.有利于买卖双方的信息收集

C.有利于实现平均订货量的规模化

D.有利于实现网上交易活动的常规化

E.有利于本企业营销人员利用网络工具开展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

20.关于网络广告的表述正确的有

A.动画广告属于文字广告

B.按钮广告又称为旗帜广告

C.弹出式窗口广告就是图形广告

D.网络广告的形式一般分为文字和图形两类

E.文字广告通常出现在网页的一些分类栏目中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网上市场

22.在线服务产品

23.网上支付

24.网上促销

25.顾客信息管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6.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的条件有哪些?

27.对于企业来说,好的网上目标市场应具备哪些条件?

28.简述网上定价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9.试述网站盈利的五种模式。

30.联系实例谈谈网上产品组合策略。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31.某国际旅行社主营欧洲游和北美游,最近推出了一款新的针对精英、时尚、白领一族的旅游产品——“爱琴海新娘”蜜月游。该线路的目的地是希腊爱琴海,那里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是世界各地情侣向往的爱情圣地。在该旅游产品推广初期,旅行社利用了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广告,但报名人数远远低于预期。公司经过调研发现很多潜在顾客根本就不知晓这款新产品,同时发现竞争对手在其网站上同类产品的广告,刚刚几天名额就报满。于是,公司决定效仿竞争对手的做法,利用网络广告进行推广宣传。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产品的网络广告目标群体;

第8篇

摘要:价格是市场经济中调节资源配置的关键,价格制定关系到企业的盈利与发展,科学地选择产品的定价策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从不同角度研究企业针对不同消费群体以及产品自身的特性,而选用不同的定价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差别定价法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产品;差别定价;价格

一、 产品定价的方法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重要的竞争方式,企业为了求生存发展,必须正确地制定价格。企业产品面临不止一种市场,这些市场具有不同的竞争程度,产品也有多种,各种产品的需求与生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企业的近期目标可能是市场份额最大化、良好的信誉度和顾客的满意度等,这就决定了企业在产品定价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

1、成本加成定价法。它是以全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的方法。通过对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费用进行估计,将固定费用按照标准产量在单位产品上进行分摊,将分摊的成本加上根据目标利润计算出的利润额,就是成本加成法的价格,还应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调整。

2、增量分析定价法。主要以企业是否存在增量利润为出发点,如果接受新任务存在增量利润则其价格可以接受,反之,则不能接受。增量分析定价法是以增量成本作为定价基础,只要存在增量利润,就可以接受价格。

3、产品差别定价法。是指对相同产品根据顾客群不同,以及所针对的市场细分不一样,而制定差异化的价格。这样就能确保企业从不同的消费群体和不同的细分市场出发,寻求到使润最大化的价格,同时还能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以及满足顾客需求。

二、 产品差别定价法

要实现成功的差别定价,不同市场必须要有不同的弹性,并且实施差别定价的市场间的“渗漏”必须很小,这样才能保持市场的相对独立性。

2.1 产品差别定价法的条件

产品差价定价法的采用需要具备多种条件,首先必须保障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的条件,这样才能确保企业仅仅只能做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定者;其次,必须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被细分的市场品选择,以保障在这几个市场之间,顾客不能倒卖产品,从而保障不同市场的价格不会趋于相等,导致定价的差别没有意义;再次,充分利用市场的不同,充分利用价格的弹性,充分通过不同的定价获取最大利润。

2.2 产品差别定价法的种类

顾客差别定价。对不同的顾客制定不同的价格,乘坐交通工具时,学生和老年人群享受打折优惠;空间差别定价。根据同一产品所处的空间位置不一样而要价不同,剧院的座位根据顾客的座位类型支付不同的票价;类型差别定价。由于产品的型号、档次不同而制定不同的价格。因为不同型号和档次的产品不仅成本不一样,而且其价格弹性也有很大的差别,针对的消费群体有差别,利润率也不相同;时间差别定价。指企业对于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甚至不同重点的产品或服务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这种定价法是通过考虑所供应的商品和服务的平均成本之外的其他变量来定价,从而提高其销售额,如旅游服务企业在淡季和旺季的收费不同。

三、 产品差别定价法的具体应用

3.1 最优差别价格的确定

首先,求出企业利润最大时某产品的总销售量;其次,求得该产品在不同市场上的最优销售量和价格。在各个市场上分配总销售量的原则是各个市场上的边际收入相等,因为如果在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入不等,那么在总销售量不变的条件下,减少边际收入小的市场上的销售量,增加边际收入大的市场上的销售量,就可以使销售收入增大。所以,只有当各市场上的边际收入相等时,企业销售收入最大,从而利润也最大。企业能将市场分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分市场,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差别定价,就能获得比统一定价更大的利润水平。

3.2 产品差别定价的案例分析

哈尔滨市洗衣机商场规定,商场的商品从早上9点开始,每一小时降价10%,此举导致销售额大幅度增加。此商场利用了差别定价策略中的的销售时间差别定价,实施这样的降价促销策略,不仅可以使消费者觉得有“利”可图,也让商场的销售业绩上升。

实践证明,在影响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行为的诸因素中,价格是最具刺激性和敏感性的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消费者需要就是消费者对特定商品或劳务的渴求和欲望,很多时候消费需要大都不会强烈到足以驱使人立即采取行动。而一旦某种需要被激发到足够强度时,便成为动机。案例中的商场通过降价促销来吸引消费者,引导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意志力。消费者在求廉、求实购买动机的驱使下,觉得商品价格经济实惠,有“利”可图,就产生了购买行为。

商品价格高低对需求有调节作用。一般来说,当商品价格上涨时,消费需求量将减少。当商品价格下跌时,消费需求量将会增加。但商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还受消费者心理因素的制约。比如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不一定增加购买而是产生疑虑心理,担心商品质量;或怀有期望的心理,等待继续降价等。所以会出现商品降价反而抑制购买行为的现象。

而这个案例中的销售者能够成功采用了销售时间差别定价这个策略,有几个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如商家明确地告知消费者降价幅度,即以每一小时降价10%的降价原则降价促销,使消费者做到心中有数,就不会让消费者产生迟疑观望的心态,并且按照这样的速度在午休时间及晚上下班时间商品降价幅度达到较大,吸引了比较有消费能力的上班族、工薪阶层,可以看出商家是在对自己产品的消费群体有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利用购买动机的可诱导性,选择合适的促销策略,把握很好的促销时机,增加销售额。

从这个案例可以得出审时度势,不能盲目利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要选择好促销时机和促销手段,在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定价策略,制定出适合市场变化的商品价格,利用购买动机的可诱导性引导、刺激消费者消费。

四、 结论

差别定价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利润,而且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目标。特别是在市场需求有波动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采用差别定价,有助于减少需求波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差别定价也是企业对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方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企业就制定较低价格以对付对手。但是差别定价对企业而言有一定的相关条件,在满足相关条件的情况下,采用差别定价能使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文中的哈尔滨某洗衣机商场,它把握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采用时间差别定价法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刺激消费行为,从而获得了成功的营销。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产品定价的有关方法进行介绍,着重分析了产品差别定价法,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其应用,得出了关于产品差别定价法运用的有关结论。差别定价法的研究也应该与时俱进,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加深,从而为企业做出决策提供更相关的依据,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邓烨浅析差别定价的策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2(4)

[2]赵美英新产品定价策略的微观研究平原大学学报 2005(4)

[3]周惠中. 微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281- 283

第9篇

关键词:时事动态;案例分析;商务专业;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063-02

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紧张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学历证书制度注重对知识的教育,但缺乏有针对性的职业能力教育。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场所,学生们在专业学习中需要熟练掌握技术,注重实际应用。尤其在商务专业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要更加重视学生们对于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在高职商务专业的教学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一、时事分析教学法概述

一般来讲,时事分析法主要是分析当前新闻事实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研读,并且联系当前的政治、经济、时间、人物等内在与外在的因素,进行综合评定的一种方法,在教学活动中主要用于政治、哲学等专业。然而,在高职院校中,商务专业的教师也经常运用类似的方法,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对时事动态进行案例分析,用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水平。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时事分析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1.时效性。各类的时事新闻每时每刻都在不断的更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分析素材。在课堂上将最新的时事动态搬上讲台,与学生们共同研讨,一方面及时地让学生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发生的事情,时刻联系着我们的社会,不发生脱节,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新闻感知,及时进入最新时事动态的分析模式,提高学生随时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

2.参与性。对时事动态进行案例分析必须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大家对于时事分析的兴趣,带动学生们普遍参与。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专业的理论水平上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专业知识案例分析的参与程度上没有什么区别,学生们的兴趣还是普遍存在的。时事新闻的类别也是非常丰富的,将学生们的个人兴趣爱好和关注的方向兼顾到,这为学生普遍参与时事分析教学法提供了保障。

3.灵活性。“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高职学生普遍喜爱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氛围,根据这一特点,在时事分析中,巧妙多变地运用提问、讨论、辩论等教学方法,灵活掌握课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的专业学习脱离枯燥无味的填鸭模式,时事分析教学法能够使高职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互动,各抒己见,自由发挥,展示个人能力。

二、时事分析教学法步骤

时事分析教学法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举案例,它侧重进入角色的参与和讨论,而不是发言的正确与否。在商务专业的教学中,将新闻时事动态,融合到课堂的案例讨论分析,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注重教学过程的系统与整体性,一般的步骤如下。

1.课前的准备。首先需要寻找合适的时事新闻,注重案例的目的性,可以由教师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进行搜索,结合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加以整理,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浏览新闻时事,筛选出有用的素材。其次,高职商务专业的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时事案例的思路,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做出估计和预测,并准备出给学生提供分析的关键点、评价记录表以及总结要点。

2.教师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讲解和动员,掌握讨论课堂的节奏。适时地给学生加以牵引和指点迷津,在时事分析中,分时段给出补充信息,进行讨论记录和讨论总结并负责评阅学生的发言提单。教师的角色是整个课堂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引导时事新闻案例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还需负责完善经典案例,并且更新和推出新案例。

3.讨论前准备。在进行小组讨论之前,安排时间给学生进行认真充分的阅读和独立分析的空间。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列出时事动态案例分析的提纲,罗列出案例中出现的商务专业知识点,及时做好记录,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加以检查和监督,为学生能够有效参与到小组讨论和整体课堂讨论做好充足的准备。

4.教学的实施。在时事分析教学中,需要学生的讨论更加简明扼要,以给予更多学生参与的机会。并且在学生的讨论和提出见解的过程中抓住蛛丝马迹,可以利用板书做好记录。充分利用时事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倡学生用不同观点进行“交锋”,接受多种方式提出的正确见解,教师需要时刻注意的是学生是整个时事分析教学的主体。

5.常见的问题。时事分析教学案例的形成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有效组织和时事案例精选,这三者必须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性比较明确,并不是每个科目或每节课都可以适用。而且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课堂驾驭能力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三、时事分析教学法运用

通过上述对于时事分析教学法的概述以及特点的分析,为在课堂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现通过提供实际的典型例子,对时事分析教学法进行详细的论述。

1.商务礼仪课程中的时事分析教学。《商务礼仪》课程是商务专业学生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讲解了有关装束、行业、仪式、会务、酬世等方面的礼仪规范,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培养高水平的职业素养。在商务礼仪教学中,结合时事热点,可以将“第五届世界未来能源峰会开幕”、“2012年冬季达沃斯论坛开幕”等新闻时事引入到课堂中来,从装束、仪式、会务等礼仪知识进行讨论分析,甚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礼仪模拟活动,扮演相关的角色,重现这些时事新闻的现场,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商务礼仪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加深高职学生们对于商务礼仪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学以致用,融入社会。

2.市场营销课程中的时事分析教学。《市场营销》课程是高职商务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讲解了消费、营销环境与信息、STP(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4Ps(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市场营销教学和讲解营销观念与道德的知识点过程中,笔者运用了“3·15”晚会的相关案例,“麦当劳旧货换新装”、“家乐福被曝销售过期食品”、“中国电信成垃圾短信推手”等诸多的时事分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营销观念及道德的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迅速激发,讨论的氛围非常热烈。另外,我们还可以将“国务院讨论通过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与营销环境信息的教学结合,“广电总局将继续解决电视剧前后广告偏长问题”与促销中的广告策略结合等,这些时事新闻,能够非常有效地将课程中的专业知识传达给高职学生。

3.国际商务课程中的时事分析教学。《国际商务》课程主要讲解了全球化、国家差异、全球贸易与投资环境、全球货币制度、国际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结构、国际商务运营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国际商务教学中,可以将“欧盟开始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税”、“我国跃居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香港连续十几年被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等时事新闻结合到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来,方便于高职商务专业的学生整理分析,更加有效地理解课本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第10篇

摘要:文章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图书馆界关于数字图书馆的营销推广策略,从外部营销、内部营销、互动营销三个角度提炼了数字图书馆营销策略要点,以期对我国数字图书馆营销策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7-0117-03

1 背景

自1976年美国学者Weinstock首次将营销理论引入图书馆后,人们围绕图书馆服务如何与市场营销理论相结合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核心理论主要包括STP市场细分理论和营销组合理论(4P、7P、4R、4C),此外还有服务营销三角理论、价值链理论、管理学的SWOT分析等。近年来学者还将网络营销、绿色营销、整合营销等新理念引入图书馆领域,研究人员结合不同的图书馆营销理论从不同维度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

笔者于2015年12月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主题=营销AND主题=图书馆”为检索式进行检索,搜索范围为2005―2015年,共得到1,254条结果。笔者以同样的方法,在EBSCOhost上以“subject=promotion OR subject=marketing AND subject=library”为检索式进行搜索,搜索范围为2005―2015年,得到1,317条结果。从研究论文数量上看,国内外对这一主题的研究都已经相当充分。同时,笔者将检索式的“主题=图书馆”换成“数字图书馆”,在国内搜索到74条,在国外搜索到102条。从数量对比上看,国内外关于数字图书馆营销的专门研究还相对较少。

笔者借用服务三角理论的划分方法,从外部营销、内部营销、互动营销三个层面对近十年来关于数字图书馆营销策略的相关研究加以分析,从宏观角度对不同维度的营销策略进行分类总结,以提炼出数字图书馆营销策略要点,希望对我国数字图书馆营销策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2 外部营销

外部营销是指服务机构在了解顾客期望的基础上,向顾客提出服务承诺,以迎合顾客的愿望或需求,其核心是以营销的对象、产品及方法为策略主导。外部营销借用到图书馆领域,则是指图书馆通过调研,了解读者的服务需求、期望,设计使读者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传统意义的营销大部分都属于外部营销的范畴,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2.1 关注用户需求

不管是营销组合理论,还是市场细分原则,都充分体现了对用户需求的把握。4C营销理论即消费者(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其核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强调的是“注意消费者”,即一切活动都以满足顾客需要为出发点。“为书找人、为人找书”的图书馆工作原则决定了图书馆一切活动的目标是满足用户需求。对用户需求的把握是图书馆开展服务和推广活动的关键,尤其在数字环境下,社会的信息环境和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图书馆更加需要明确服务对象的需求。OCLC的年度报告自2003年开始持续关注社会信息环境变化对图书馆及其用户的影响,并于2005年发表《对图书馆和信息资源的认知》专题报告以研究图书馆用户的特征和偏好,这成为数字图书馆服务设计和营销推广相关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参考文献。

美国学者Mi和Nesta专门研究了针对网络一代(NetGeneration)用户的图书馆营销策略,认为网络一代是技术控,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他们倾向于通过多媒体、视觉体验的方式搜索信息。我国学者吴俊英研究了4P基础上整合4C的数字图书馆营销组合策略,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策略,即要在明确“用户需要什么产品”“我要不要生产该产品”“用户为什么选择我的产品”三个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产品策略。

除营销组合理论外,滕广青等人以概念格理论为基础,借助营销学中市场细分的变量,对数字图书馆用户进行市场细分,最大限度地反映了用户个性化的需求特征与偏好,对数字图书馆营销中把握用户需求的方法进行了有力拓展。从本质上讲,市场细分原则在图书馆环境下的应用就是根据用户的特点、阶层、信息需求等进行用户分类,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2.2 建立品牌营销

经典的营销组合理论的4P、7P组合首先关注的是“产品(product)”。在图书馆营销领域,产品是指图书馆所提供的资源和服务,是图书馆营销内容的核心。图书馆产品定位代表了图书馆的形象,基于此,学者们在图书馆营销的研究和讨论中,提出了图书馆品牌营销的策略,认为成功的图书馆品牌定位,能够在读者心目中树立鲜明、独特的品牌个性与形象,为建立品牌竞争优势打下基础。

数字图书馆相较于传统图书馆的区别主要在其价格(price)优势上,这里说的价格主要指非货币因素,如查找、获取、传递信息和文献更加便捷,阅读体验更加丰富等。数字图书馆只要在节省用户的时间和精力上作出努力就能建立自己的产品优势。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数字图书馆的竞争对手主要是网络搜索引擎,数字图书馆的品牌策略应更加侧重于强调自身与网络搜索引擎的区别。

美国学者Mi和Nesta指出,与Amazon、Google等网络书商、信息提供商相比,图书馆应该侧重于自己实体空间的特点,将自身定位为一个集阅读、学习、讨论、信息搜索于一体的多维空间。同样,学者Schmidt在《在Google时代推广图书馆服务》一文中也提到,现代图书馆应该是“获取实体及虚拟资源的窗口,包含网络和物理两种空间,储存着资源和电脑,提供在线及面对面多个渠道的咨询”。

国内关于品牌营销策略的研究主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策略提出得更具体一点。卢振波等人借鉴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商业与经济分馆成功的服务营销实践,提出了数字化服务产品的品牌化策略,如:设计专门的logo、提出专门的服务命名、在网站创建名牌栏目等。武克涵等人介绍了美国威斯康星州公共图书馆联盟(WPLC)专注于电子书借阅平台业务发展并建设品牌效应的成功实例,认为数字图书馆开展品牌营销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自身优势,建立特色项目,塑造品牌文化。

2.3 拓宽营销渠道

数字时代,网络超越了电视、报纸等传统营销媒介,成为非常重要的营销工具。对于资源和服务高度依赖计算机和网络的数字图书馆来说,网站是其提供资源和服务的主要场所,也是其开展营销推广的重要阵地,对网站的开发和利用是数字图书馆营销活动的重要内容。Schmidt研究了多家图书馆网站,发现受欢迎的网站基本都包含以下要素:用词简洁、布局一致、较少使用图形或符号代替文字。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图书馆服务的不断发展,图书馆营销渠道也有了拓展。

近年来Web2.0技术在图书馆营销中应用广泛。美国学者Rogers调查了人们对图书馆使用Web2.0技术开展营销的认识,受访者普遍认同Web2.0技术在图书馆营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中微博、在线视频及短信推送被列为最有效的营销工具。在国内,学者柴会明研究了图书馆“微电影宣传”的现象,总结了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宣传推广活动的特点,认为对图书馆文化的通俗性解读是图书馆宣传推广的核心。刘贵玉分析了国外移动图书馆营销案例的成功经验,认为图书馆在创新营销渠道的同时要兼容并包,不能舍弃传统的营销方式,应采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实体宣传与网站、微博、微信等在线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推广。

3 内部营销

与外部营销不同,图书馆的内部营销是指图书馆对馆员的教育培训、士气激励及潜能开发,以培养馆员的专业技能并使之能主动、热忱地为读者提供各项服务。一直以来,图书馆员在营销中的重要性并没有被充分重视,人们更关注图书馆服务对象的需求,而忽视了图书馆员的需求,造成一种“重外轻内”的局面。国内早期关注馆员在营销中作用的专题研究员是吉卫红,她于2005年发表《基于顾客导向的图书馆内部营销管理探讨》一文,讨论了内部营销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运用的基本思路、有效途径和作用,认为内部营销可以在图书馆内部创造一种人性化管理,协调馆员之间、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在图书馆内形成良好的读者服务链。

进入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需要学习新技能,帮助用户提高信息素养。Schmidt在其研究中列出了13条数字图书馆馆员应该具备的技能,如:能够通过网页、维基、博客等方式传递图书馆信息,能够协助完成自助服务,能够提供在线咨询等。同时,他还认为虽然数字图书馆提供了自助式服务,但用户还是希望从真人那里获取实实在在的帮助,馆员也需要在与用户的沟通中传递图书馆价值,建立长期联系。在这一方面,曹霞等人讨论了互动体验营销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认为图书馆员不仅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计算机和网络相关知识,还要具备营销知识和沟通能力,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龙军从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提出了一套内部营销策略,从培养图书馆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双向信息沟通渠道、推行全员营销四个角度出发,制订了内部营销策略。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高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馆员在图书馆中的作用并没有因为设备和技术的出现而削弱,相反图书馆的发展及未来成败将更加依赖于人的要素。

4 互动营销

互动营销指员工和顾客之间的互动过程,即图书馆馆员从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出发,将图书馆服务提供给用户的交互行为。互动营销的核心是在图书馆员与读者的交流互动中传递价值,重视过程中的用户体验及过程后的关系保持。

关于图书馆互动营销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逐步普及,图书馆信息传递实现了“零时滞”,为图书馆互动营销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曹霞等人认为互动体验式营销主要强调用户的体验与反馈,要通过用户的体验,满足、培养、引导、开发用户需求,培养用户忠诚度,从而传递图书馆价值。吴俊英进一步拓展了数字图书馆互动营销的范畴,将互动营销分为物理空间的体验营销和虚拟空间的互动营销。物理空间的体验营销实际上符合营销7P理论的“有形展示”,即通过读者见面会、有奖问答等活动进行氛围塑造,并通过体验区空间让读者享受到数字图书馆带来的舒适性和便利性。虚拟空间的互动营销则主要通过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带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推广。周冬飞将互动营销与关系营销进行了结合,提出了建立读者关系管理系统的概念,并对读者需求及满意度进行定期的跟踪,根据读者需求设计资源及服务,从而提高用户黏度。关系营销中最著名的是口碑营销,即通过熟人间的现身说法传递信息,如举办图片故事展、微电影征集等。国外学者Alire通过对美国一所大学的调查,研究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证明图书馆在当地的知名度及影响力的确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随着网络交互技术的发展,用户已不再是简单的接受群体,他们已经参与到信息产品的开发中去,对其过程进行监督的同时享受各种服务。近年来,读者决策采购(Patron-DrivenAcquisition)作为图书馆一种新型采访模式被广泛采用,其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与使用情况进行资源采购,充分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其将营销推广理念融入图书馆的业务设计中,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将用户需求纳入图书馆发展决策中去,以实现用户需求现实化,在无形中达到了营销的效果。

回顾图书馆营销推广的发展历程,营销策略也是随着图书馆发展演进逐渐变化的,没有哪一条营销策略是仅适用于传统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的营销提供了多种可能。数字图书馆营销更加注重用户需求,致力于提供个性化服务,与用户建立长期关系;侧重于打造自身的特色业务,建立品牌效应;方式更加灵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开展全方位的营销与渗透;更加注重馆员在营销中的作用,注重与用户互动,重视用户参与,在互动交流中体现图书馆的价值和信息。

参考文献:

[1] Alire.C.A.Word-of-mouth marketing:abandoning the academic library ivory tower[J].New Library World,2007(108):545-551.

[2] Breeding.M.Taking the social web to the next level[J].Computers in Libraries,2010(30):28-30.

[3] 曹霞,吴新年,赵红.数字图书馆的体验式营销[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1):1-4.

[4] 柴会明.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宣传推广活动探析:基于图书馆“微电影宣传”现象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12):89-93.

[5] Janine.S.Promoting library services in a Google world[J].Library Management,2007(28):337-346.

[6] Jia.M,Frederick.N.Marketing library services to the Net Generation[J].Library Management,2006(27):411-422.

[7] 刘贵玉.国外移动图书馆营销案例分析及其启示:以加拿大伯灵顿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3(3):36-40.

[8] 龙军.论基于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内部营销策略[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3):41-43.

[9] 卢振波,李武,何立民.基于营销组合理论的数字图书馆服务营销策略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79-82.

[10] 滕广青,毕强.基于概念格的数字图书馆用户市场细分:数字图书馆用户的概念聚类分析[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2):8-11.

[11] 吴俊英.整合4P与4C营销组合的数字图书馆营销策略[J].图书馆,2009(3):86-88.

[12] 武克涵,邓菊英.美国威斯康星州公共图书馆联盟建设探析[J].图书馆建设,2015(5):37-40.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

近年来,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着手发展实践性教学,各高职院校更是在诸多科目上都建立了实践课程,市场营销学科就是其中之一。作为面向市场建立的学科,市场营销是为了解决实际营销问题的,传统的教学课程,多以理论为主,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板书教学,学习理论和案例,缺乏实操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面对市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市场营销需要进行实践性的改革,课程设置成为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一、高职市场营销学的特点和课程内容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作为高职院校的高等教育,将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目的,然后是面向市场进行课程实践改革,明确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在传统教学课程中,选取适合当前市场发展的内容。以市场营销为例,应该学习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学习市场环境分析的能力,通过心理学分析消费者进行消费的心理,关于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明确产品策略、分销策略等理论知识。最后是严格按照实践课程要求进行教学实施。市场营销是高职院校实践人才培训的重要学科,其是面对市场营销过程建立的,具有极强的应用性。为了更好的实现实践教学,市场营销课程应该以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提升学生的市场环境分析能力、消费者消费心理能力、开展市场调研能力、目标市场细分能力等。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不是单单依靠理论知识就可以的,而且市场营销人才,在市场活动中,实现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与人交流,所以沟通交际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也成为市场营销学科学习的内容。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必要针对传统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二、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设置现状

(一)以传统教材为中心开展课程

笔者调查走访了厦门市多所高职院校,对市场营销教学课程内容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各学校的教学内容还是以传统的教材为主,以课本内容为中心开展学科研究。传统市场营销教材是以西方的营销思想和理论为主,书本上的案例也大都是上世纪内容,主要的理论知识和研究内容是以西方国家为主,有关中国本土化的营销策略阐述内容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将课本上的知识和现实的岗位结合在一起,产生不了共鸣。

(二)板书教学营销理论为重点

市场营销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在学习时需要运用到诸多的理论知识,大多数高职院校课程都是在教室里完成的,老师运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将理论案例进行板书罗列,或者是通过PPT进行书本复刻,按照“学生听,老师讲”模式,传输课程内容。在学科的成绩考核上,也以纸质试卷考核为主,考核的题型为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考核的形式简单,难以覆盖营销学的所有内容,另外这样笔试的考核,根本无法体现实践性人才培养的策略,学生的理论落到笔处,却无法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三、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实践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课业实践考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多以理论为主,考核方式以试卷为中心,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发展。针对此,首先要明确市场营销课程设置的目标,是面向市场培养技术技能型营销人才,课程培养的模式也是以“技术技能型”为主,课程重视能力的培养,以学期为单位对能力进行节点设计,为每一个教学的能力培养设置课业实践考核,以此来考核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课业实践考核是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的情况进行的定向课程改革,课业实践是将理论和现实融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课堂内容转变到实践训练中。每一次理论知识的学习,都是一次实操性的训练。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老师教授课程的过程,是以理论、技巧为中心进行指导教学,以市场为导向完成目标性的课程。课业实践考核需要学生自主查阅大量的资料,并根据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场景化的思考,面对实践的市场问题,进行理论创新给出最终的营销方案。

(二)丰富实践教学,校园销售锻炼

市场营销最终的落脚是市场,学生在校期间如果能及早的接触市场形态,了解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这样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当前的社会形态。高职学校重视实践教学,但在形式上还比较局限,大都形成了实践课堂,模拟销售场景,学生进行训练,这样的教学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规模较小,为了极大的增强学生的营销能力。可以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校园营销”大赛。“校园营销”是将市场营销课程的课堂放大到校园中,以学校为单位构建“商品展销”平台,学生在平台中以营销者的角色出现,将特定的产品进行营销方案的策划,面向校园市场推出营销策略。“校园营销”是真枪实弹的演习,学生体会到经营和市场的概念,销售的过程中,就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其中。另外销售团队合作的过程,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增强表达和沟通能力。像这样的校园销售经验,可以增加学生对营销的理解,提高营销知识的学习能力。“校园营销”可以作为常态化的实践教学方式,以小组为单位、以班级为单位、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评比,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三)课程面向市场,校外参观实习

高职院校开展实践课程以来,最害怕看到的情况就是学校和市场的脱节,说白了就是理论和实践没有更好的融合,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无法适应校外的市场环境。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应该多增加学生对市场的了解,实践课程有规划地安排学生参与校外的市场营销学习。学校和各大企业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参观,有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加入到实际的销售过程,前期以参观为主,大都是学生看企业适合进行市场运作的,将理论知识和企业的营销完成配对,加深对营销知识的理解能力。后期则是以参与主,就是实习,学生真正的投入到企业当中,在日常的工作中,感受企业的文化内容,体会企业的营销过程,零距离的接触真正的市场环境,浓厚的职业环境增强学生的各项营销能力,进而提升相应的工作能力。

(四)学校增大资金投入比例

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涉及课堂形式、教学教材、多媒体设施等。这些都是需要学校提供的物质基础,对此为了深化实践课程改革,学校要加大对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投入的资金和精力。在实践课程设置上,系统性的进行规划,投入资金建设营销实训课堂,增强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最大化的模拟场景,构建营销实训的氛围。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校园营销实训”,是锻炼学生营销能力的一项教学改革,学校应该加大对这一工作的支持程度,不管是从营销平台的建立,还是到实训过程中的细节支持,还是最终的实训冠军的评比和荣誉,都应该有系统的支持方案。另外针对学生自发性组织的营销活动,各级学院也应做到支持和鼓励。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可以将权力和资金的投入分配给各级学院,针对一些小型的营销行为,学院可以直接进行支持,这样更具效率。

(五)加深校企之间合作关系

从现在的社会形态来看,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水平人才,企业反馈给学校市场需求,两者相互影响,也是共同进步。对于市场营销实践课程来讲,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实践课程最终的目的还是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先,所以校企合作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能否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因此学校应该确保企业培训的能力,学校要对实践企业进行评定,选择符合市场营销实践课程特点的企业,另外企业外部的经济效应、市场占有率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等都成为考评标准之一。学校的实践考察小组,需要和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对于实践的内容和实践学生的管理,应该有一整套的实施方案,应对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突发事件。另外在学生进行校外企业实践过程中,势必会对企业产生额外承担的成本,对此学校应加深和企业之间的资源互换,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对企业进行理论化的专业服务以及企业人才的课程培训等,这样站在一个利益平均的平台上,更能促进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中的市场营销课程,应该学习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学习市场环境分析的能力,通过心理学分析消费者进行消费的心理,了解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明确产品策略、分销策略等理论知识。为了更好的实现实践教学,市场营销课程应该以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提升学生的市场环境分析能力、消费者消费心理能力、开展市场调研能力、目标市场细分能力等。当前在实践过程中,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出现了以传统教材为中心开展课程、板书教学营销理论为重点,针对此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实践课程改革的建议:明确教学目标课业实践考核、丰富实践教学校园销售锻炼、课程面向市场校外参观实习。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实践课程改革是系统化的过程,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多方支持,在改革方面也应该步步为营,这样才能培养出市场所需的高水平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坊芳.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97-98,107.

[2]高佳燕.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情景化项目教学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13(8):149-151.

[3]鲍娜.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中国市场,2015(6):15-16.

[4]周健.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8):181-182.

[5]朱茂宗.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141-145.

第12篇

关键词:酒店业 品牌经营 策略 广州大厦

问题的提出

品牌是一项强大的无形资产,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而高知名度、美誉度是企业吸引稳定顾客群、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品牌经营是指以品牌做为独立的资本与资源,利用联合并购等方式,实现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收益、推动企业发展的目的,它主要包括品牌的创建和品牌的维护与管理。

在当前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越来越多的酒店营销受阻,收益不容乐观,酒店产品的使用寿命周期普遍缩短,众多新的服务和产品在市场中涌现,而诸多知名品牌的酒店越来越凸显其品牌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刘艳,2005)。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酒店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实施品牌经营策略是其必然的选择。

我国酒店品牌经营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共有星级酒店约12000多家,包括三星级5000多家、四星级2000多家、五星级500多家,除此之外还有众多中、低档的酒店。我国酒店业在结构分布上存在着不合理性,具体体现在低档的酒店及三星级以上的酒店比比皆是,但属于市场需求量最大的酒店品牌却相对较少,而被人们所熟知的酒店品牌更是少之又少。在酒店业市场竞争之初,各酒店普遍都是采用了降低价格的方式。时至今日,伴随着竞争的愈演愈烈,酒店业的竞争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但是从其实质来看仍然是属于雷同产品或服务,不能满足顾客的特色、个性化消费需求。

据有关调查显示,知名酒店品牌产品及服务的价格能在其投入的基础上增加20%以上,可消费者依然钟情于它(李炳武,2005)。与之相比,低知名度或不知名的品牌酒店则随时要接受被淘汰出局的考验。

由此可以看出,酒店的品牌化经营已经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了。创建良好的酒店品牌可以引导顾客消费,激发顾客消费动机,满足顾客不同的消费需求,增强其对该酒店品牌的忠实度及认可,实现酒店产品和服务的高效营销。

我国酒店业从起步到现在,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在我国众多的酒店品牌中,其实不乏品牌经营的成功者,例如:北京饭店、北京王府饭店、以及定位于经济型酒店的如家快捷酒店、锦江国际、七天连锁酒店等。尽管如此,我国酒店业发展前景仍不容乐观,相较于国际知名酒店品牌而言,仍具有较大差距,重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品牌定位不明确。酒店品牌定位不准确,且没有突出酒店特色是我国酒店业较为普遍的现象。我国有很多的酒店集团不但不能准确的定位自身品牌,更有甚者还出现了品牌滥用的现象,如:不分档次、不分类型通用统一酒店品牌,这就在极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酒店品牌的定位不精确,以及造成较差品牌形象的局面。此外,在酒店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雷同性质的酒店服务与产品,欠缺了个性和特色,这些都不利于酒店品牌经营的实施。

其二,经营管理模式陈旧。目前,我国诸多酒店仍然在运用陈旧的经营管理模式,酒店员工专业技术不高、自身素质较差、思想观念落后,这些都使我国酒店经营管理模式得不到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酒店缺少相对完善的系统管理体制,也就意味着科学、系统的知识理论基础的缺失,如此情况下诸如酒店服务质量不令人满意、工作效率不高、管理责任不甚明确等众多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其三,酒店规模小。当前我国酒店业的经营规模现状,表现为以单体化经营的经营模式居多,连锁化、集团化经营占据少数。正因如此,也就形成了“散”、“乱”状态的酒店业经营现状,单体化的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酒店规模的扩大和规模效应的形成,不利于酒店实现品牌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

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招待所在1963年正式建立,后于1981年进行扩大重建,更名为榕园大厦,是广州大厦的前身。在1993年,广州的经济得到的快速的发展,榕园大厦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与需求,以广州市政府的决策思想为制度,依照国际四星级酒店的标准对大厦进行了重新设计与改建,一个多功能的现代化酒店—广州大厦应运而生。

广州大厦被指定为接待市政府、市委的基地,并于1997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在起步初期,大厦聘请了专业的酒店管理团队来进行管理,将大厦以商务酒店的定位,及近似于商务酒店的运营管理模式面向市场。但基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以及不准确的市场定位,一直以来大厦的经营都不甚明朗,在正式开业一年内,总盈利额仅达4.3万元,大厦经营面临困境,令人堪忧,而后,管理团队随即撤离。面对这一情况,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立即成立了新的领导团队接管大厦,由邝云弘女士担任核心领导。在新的管理团队指导下,对酒店的市场定位、品牌形象树立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与管理,将大厦打造成了我国第一家四星级的公务酒店,这也是广州地区第一家通过了ISO14000和ISO9000认证的酒店。

(二)品牌定位和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