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

时间:2023-06-25 16:28: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的原则与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

第1篇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 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 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 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 理 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 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 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 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 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 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 , 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 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 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 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 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 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众所周知, 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 。一种方 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 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 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 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 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 、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 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 。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 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 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 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 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 其 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 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 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 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 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 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 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 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 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 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 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 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 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 学 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 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转贴于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 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 ,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 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 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 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 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 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 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 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 服 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 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 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 生 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 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 措施不 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 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 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 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 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 理性, 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 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 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 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 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 ,“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 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 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 99(12).

[2]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 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4] 戚万学.活动德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第2篇

关键词 农村初中 德育管理 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008-02

一、问题提出

长期以来,解决德育管理评价问题始终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为强化对学校德育的认识,提高德育工作的绩效,推进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理论界和实践中开展了长期而深刻的探索。从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正式设立德育研究课题以来,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开始关注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这种研究推进了一系列的演变和成果:“八五”时期确立了“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方针,“九五”“十五”时期提出了提高“理论一体化”的道路,“十一五”时期注重探索学校德育体系实践模式的实验及推广。这些研究和探索成果,对初中学校德育管理评价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来说,整体构建中学德育体系,包括中学德育目标和内容,德育途径和方法、德育管理和评价三个方面。而其中的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收集信息,对德育活动及其效果所进行的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学生德育评价不仅是测试学校德育成效的有效手段,更是确保学校德育核心与成效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中学德育评价既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进行评价,也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结果即学生的品德进行评价。近年来,我们在充分利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对构建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评价体系进行探索实验,初步完成了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为做好农村初中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依据。

在进一步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发现,解决农村初中德育管理评价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德育评价模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德育评价的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指导,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德育评价模式的优秀成果,大胆地把模糊评价与量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德育评价模式,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进行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二、两种评价方法及其优劣势

(一)“模糊”评价与定量评价

德育管理评价中的“模糊”评价模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评价模式,它主要是评价的主体通过对客体在某一阶段上的行为考察运用模糊教学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全面的、总体的大概印象,同时划分出不同的等级类型。它是一种偏重定性的评价模式。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管理人员判断、专家的意见、小组讨论、集体意见法、德尔菲法等等。

德育管理评价中的定量评价模式,是一种比较现代的评价模式,它是评价的主体把客体的在某一阶段的各种行为通过各种数据指标进行衡量,从而划分出不同的等级类型。它是一种偏重于定量性的评价模式。由于定量方法很多,且不断深入,在实践中需根据具体情况应用相应的工具,如数理统计、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等。

定性和定量虽有着本质区别,但两者的结合可以对事物更有准确的把握,德育管理实践中有学者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评价。德育管理评价体系中的“模糊”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统一模式,就是把“模糊”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克服各种的局限性,使定量和定性得到高度的统一。

(二)量化评价与模糊评价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

量化评价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把德育活动的主体在某一阶段和各自行为以数据(量)的形式表示出来,具备量上的客观性,为评价主体对客体的等级评定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但是,就数据本身所反映的相同数量的质,即在德育工作中实际效能并不完全相同的。如果单纯用数据来衡量实效,评定等级,很难反映出德育实效的真实性,这就是它的局限性。

模糊评价的优势在于它是评价的主体通过对客体一定阶段的行为的全面考察而形成的总体印象,如果主体不带任何偏见,往往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德育活动的实际效能。然而,它毕竟只是评价者的一种主观印象,如果再加上评价主体的某种偏见,容易导致评价结论失实,这就是它的局限之所在。

因此,在农村初中的德育评价中,只有把这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充分发各种的优势,克服其局限性,才能有效地发挥德育管理评价的作用。

三、农村初中德育管理评价采用量化与“模糊”评价相结合模式的主要依据

(一)第四代评估理论及对中小学德育评价的意义

教育评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由来已久,其中美国评价专家古贝和林肯经过对以往研究的总结,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第四代教育评估理论,认为教育评估发展至今已经历经四代,前三代评估理论普遍存在着一些基本问题,包括管理主义的倾向、忽略价值多元化、对科学方式的过分强调等。基于此,第四代评估理论提出了以建构主义为方法论的“响应式建构主义评估”,强调通过包括评估活动的人、评估的受益者和评估的受害者等各种角色组成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协商确定评估参数和界限,评估的结果是“多方协商的共识”。该理论因其更准确完整地把握现代教育特质而成为当今主流评价方法,其中的很多观点已经或正在给教育评价领域带来新的思想启示与实践指导。正是其中的“多方协商的共识”为“模糊”评判提供依据,而“响应式建构主义”也需要有数据和量化的支撑。因此第四代评估理论,对包括初中在内的德育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活动的特点决定其评价模式必须是量化评价和“模糊”评价相结合

首先,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的最终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正处成长阶段的活生生的青少年,他们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及其品质的状况,我们不可能用单纯的数据和单纯的主观印象来作出评判。

其次,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活动和活动主体是学校。各个学校的条件千差万别,客观条件的差异也决定着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各不相同,即使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各种固定的数据量化指标也不可能真实反映出德育工作的初犯。当然,单纯评价主体的主观印象,完全脱离数据指标,也不可能做出正确评判。

再次,克服德育工作的不正之风需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各个学校的领导者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的不同,因此在具体行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只强调量化,就有可能导致走过场,流于形式,忽视实效,甚至弄虚作假。反之,只注重模糊,势必会使一些学校重智轻德,把德育工作打入冷宫。

(三)贯彻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评价原则,必须采用量化和“模糊”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1)方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6)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7)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8)德育评价诸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在农村初中学校管理评价,要真正贯彻这些原则,就必须把量化评价和模糊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运用量化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结合评价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正确处理量化评价与“模糊”评价的关系

在两种模式中,量化评价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是“模糊”评价的基础和前提。“模糊”评价反映出对客体的全面的、整体的结论,是对量化评价的抽象和概括,是评价的最终结果。因此,要把这两种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量化评价中既要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又要注意考察数据反映的实效;在“模糊”评价中,首先要注意形成印象(结论)的依据(数据),同时又要关注每个数据反映实值指标。

(二)采取恰当的具体评估方法

运用量化评价和“模糊”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进行德育管理评价,必须从本地区和本校的实际出发,采取恰当的具体方式。首先,对于量化评价指标的确定注重实效,切实可行,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其次,“模糊”评价要注重客观公正。评价的主体要具有广泛性,充分体现民主,如对学生的评价,主体应包括同学、老师、家长等。同时要广泛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力求做到客观公正。

(三)积极争取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德育管理评价活动

运用量化评价和“模糊”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进行德育管理评价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在进行量化评价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各项数据指标真实可靠,要广泛悼念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力争做到每个数据有根据、真实准确。在进行“模糊”评价的过程中,要主动听取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通过对不同的意见进行鉴别,最终得出真实可靠的结论。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校德育管理评价质量

在学校德育管理评价中,无论量化评价还是“模糊”评价,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具体的评价活动中,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和各种媒体提高量化评价和“模糊”评价的质量,提高学校德育水平。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评价模式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只能是刚刚起步,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去发现它、解决它。我们将通过不懈的努力,大胆探索,尽可能让农村初中学校的德育管理评价体系早日完善起来。

参考文献:

[1]肖凤翔,薛栋.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的历程及其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4).

第3篇

[关键词]心理咨询德育方法结合

21世纪的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但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靠教育。对于我国来说,要确保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就必须重视教育,特别是重视教育中的德育。因为正如俗语所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一个越是拥有渊博知识的人,如果缺乏应有的德性,那么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要教育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而目前德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试图探讨把心理咨询方法与德育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心理咨询方法与德育方法相结合是必要的

(一)重视德育与德育实效性差的矛盾,为二者结合提供动力

我国历来都非常重视德育,但传统的德育的效果总是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德育工作本身对学生心理世界的忽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而心理咨询在这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心理咨询有利于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高低关键取决于能否把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品德。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个体的情感、意志、性格等对此都会产生影响。如果个体在这些方面产生心理矛盾、困惑甚至形成心理障碍,就会削弱甚至抵消德育的效果。如果通过心理咨询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高的德育的实效性。其次,心理咨询有利于德育的科学化。传统的德育方法习惯于“填、卡、压”,难以摆脱德育方法公式化和简单化的弊病,难以做到因人而异。而心理咨询不仅能丰富德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有利于克服德育改造中的某些简单化和成人化倾向,而且运用心理咨询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针对性更强,因此我们可以而且完全应该大胆借鉴心理咨询的原则和方法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保证德育工作的科学化。

(二)心理咨询已成为人们解决思想问题的主要途径,为二者结合提供契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一词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即由传统的无病即健康的认识到生物—医学模式(即认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状态)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提出的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以及到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面健康观,把心理健康作为健康的重要内容。至此人们在关注心理健康的同时,也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心理状态方面,追求心理健康也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奢侈品,而成为生活的必需。当人们遇到心理问题、心理困惑时,人们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中的心理咨询就成为一些大学生求助的主要途径。特别是随着大学校园心理咨询热的不断升温,为运用心理咨询方法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契机。

二、心理咨询与德育的联系为二者结合提供可能

(一)心理咨询与德育的概念的界定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与心理对象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进行信息交流,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问题与障碍,增进心理健康,发挥自身潜能,有效适应社会生活环境。

关于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关系愈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如“平行论”,“取代论”、“并构论”等。我们应如何来把握二者的关系呢?

(二)心理咨询与德育的不同

从以上二者的概念可以看出,他们确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这主要体现在:

1.从理论基础上看,德育工作是以伦理学、道德心理学、德育理论、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的,而心理咨询是以心理治疗理论、人格心理学、意志心理学为基础的。

2.从二者的具体任务看,通过德育主要使个体具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等;而心理咨询侧重于个性的和谐发展,使个体摆脱消极情绪,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从价值趋向上看,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往往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并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需要的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其价值趋向是明确的。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者在充分尊重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作出选择,咨询者应保持价值中立。

4.从运作机制上看,德育是以社会利益为出发点,用符合某一社会、某一阶级的一些规范来约束个体的言行,并为个体的言行提供一种模式,符合这一模式就给予肯定、给予奖励,不符合就给以否定、批评、惩处。而心理咨询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在工作中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模式让学生参照,是让学生在自己接受的基础上改造、构建其内心世界。

(三)心理咨询与德育的联系

尽管德育与心理咨询确实存在着许多对立之处,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二者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其具体体现在:

1.从教育对象上看具有一致性。二者的工作对象都是人,都是有知识、有感情、有独立人格的学生。一方面通过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调整好心理不适,解决心理危机;另一方面通过德育就可以消除由于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

2.从终极目标上看,具有统一性。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德育的目标更强调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从道德教育的本质意义上看,德育不仅具有社会,还具有个人,即通过德育不仅能促进社会发展,而且可以使个性充分发展,个体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德育的人文关怀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强调对人自身的关注,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德育的新目标。心理咨询具有明显的个,但其社会功能隐藏其中。在工作中,心理咨询并非单纯以个人利益为重,因为各种社会标准影响咨询员的价值趋向和行为目标。所以说,二者在终极目标上是统一的。

3.从促进个体发展看,具有相通性。无论是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还是德育工作都遵循知、情、意、行这一过程,它们是相互渗透的。因为知、情、意、行的过程中需要许多人格因素如动机、需要、情感、理想等的参与,德育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动机、信念、理想、能力水平等一些人格要素上。因此无论是健康人格的塑造,还是良好品德的养成,都是各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4.从工作原则和方法上具有相似性。就工作原则来说,心理咨询所遵循的诸如开发潜能原则、综合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矫正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对来访者负责原则等,是着眼于维护来访者利益。而德育所遵循的原则诸如方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继承和创新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严格要求与热情关怀相结合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等,是着眼于维护集体和社会利益,但在来访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上,具有一致性;就工作方法来看,心理咨询的方法主要有精神分析法、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认知疗法、催眠法、生物反馈法等,这些方法更强调以尊重和理解为基础,工作的重心是“听”,而德育的主要方法有正面灌输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个别教育法、修养指导法、批评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等。这些方法是以示范和社会学习为基础,注重言教与身教,强调灌输与疏导,工作重心在“讲”。

从表面上看两者在工作原则和方法上似乎很少有共同之处,然而深入分析就可发现差异背后有着许多的联系。如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与思想教育中的说服教育、正面引导法;行为疗法中的奖惩法、模仿法与思想教育中的表扬与批评法、榜样与示范法;心理咨询中的脱敏法与思想教育中的行为实际法等都颇为相似。

综上所述,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就为我们在实际德育工作中借鉴心理咨询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通过本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具体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三、在德育实践中借鉴心理咨询方法探索

(一)适当运用倾听技术弥补德育中说服灌输的不足

在德育过程中,经常用到说服灌输法,即教育者借助于语言把自己所代表的某一社会、某一阶级的观念灌输给受教育者。在此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常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不仅使受教育者的积极性难以发挥,而且极易引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在心理咨询中通过倾听,就能使咨询师以平等的、朋友的身份对待当事人,能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呼声、他们的要求和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并能理解他们的行为。事实上倾听不仅是为了明了情况,也是为了建立一种和谐的辅导关系,以获得最佳的育人效果。倾听并非仅仅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听,去设身处地地感受,不仅要明了当事人通过语言、行为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知晓当事人在交谈中所忽略的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正确的倾听要求辅导教师以机警和同情的态度深入到当事人的烦恼当中去,细心地注意当事人所做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意,如何谈论自己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所遇问题做出如何反应,还要注意当事人在叙述时的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本人在德育实践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恰当运用倾听技术,对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思想现状了解得十分清楚,也能依据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恰当运用倾听技术,了解到受教育者的独特一面以及他们与别人的关系,使教育对象感受到教育者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和人格的关怀,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要想通过倾听技术达到上述效果,教育者在倾听时要注意:①要专注地倾听。通过自己的表情、眼神等一系列言语行为使教育对象感觉到你在认真听他的讲话,他是值得你倾听的人。②善于运用鼓励和重复语句,这样不仅表明你对谈话的专注,能促进会谈继续外,而且能引导教育对象的谈话朝着一定方向深化。③对听的内容不要急于做出判断,一定要克服德育工作中凡事都要用对与错的标准来评价的习惯倾向。在倾听时,先不要这样进行判断,以便教育对象把自己的思想问题全面暴露出来。

(二)适当运用强化法提高德育中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的科学性

德育中的表扬与奖励是对学生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使受表扬与奖励者明确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批评和惩罚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目的在于使学生克服缺点和错误,帮助学生辨别是非,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然而这种德育方法,如果不能恰当运用,就不能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

心理辅导中的强化方法是系统的运用一些手段去增进学生适应而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做法。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它是建立在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之上的,在运用强化法时,为了达到强化的效果,非常注重强化的频率,强化物的选择等。这就给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如下启示:

1.在德育中适度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批评与惩罚的实质是负强化,负强化会造成客体某种程度上的心理伤害。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批评与惩罚要适度运用尤其不能经常使用,只有善意的切中要害的,就事论事的和恰如其分的的批评与惩罚才能将暂时的心理挫折变为一种激励力量。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消极悲观、丧失信心或习以为常、满不在乎。同样,表扬与奖励的实质是正强化,若过多运用就不能使学生感到光荣,也容易使学生不重视,视为无足轻重。

2.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在德育中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正如运用强化时需要选择强化物进行选择一样,对于奖惩的方式也要进行科学的选择,即依据学生的特点,特别是学生当前的心理需求,选择能最大限度地起到惩恶扬善的方式。

3.适时地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根据强化原理的及时性,既对教育对象出现的正或负只有及时地进行强化,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学生在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

(三)运用行为疗法中的模仿法优化德育中榜样示范教育法

模仿法就是患者按照别人提供的模式、样板来进行模仿,从而形成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在运用此方法时,特别强调的是:①给患者提供的示范情景应尽可能真实。同时示范事件的顺序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呈循序渐进的过程。②示范者应富有感染力。通常情况下,示范者的感染力越强,模仿者的动机就越强,成绩越好。如果示范者高高在上,非通寻常,即使有杰出的示范表现,也只能让模范者自叹不如,有可望而不可即之感。③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模仿并不十分困难,尤其是在有经验示范者的影响下,但要将模仿行为吸收、巩固、融合为个体自然行为中的一部分,就需要给予及时的强化。

从以上所述,可以给德育工作中运用榜样示范法以启发。长期以来德育中运用榜样示范法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实质上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到以上几个方面。因此要提高榜样示范法的效果,一方面要注意对榜样的选择。使榜样具有先进性和典型性,富有感染力,即所选的榜样要与学生的实际相接近,这样不仅能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激起学生模仿的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模仿榜样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正确的言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给予强化,以使这些行为内化为个体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吉红,王志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王东莉.论思想教育的人文关怀[J].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4).

[3]缪克成.德育新论[M].上海:百家出版社,1992.

第4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德育目标;德育原则;德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38-01

新时期大专阶段的班级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的现象,一方面是一些学生不好教,自己的真诚付出,往往得到的却是学生的冷漠拒绝;另一方面是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的脱节;最后就是现在学校德育工作的滞后,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想真正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德育最基本的问题开始做出改变。

一、德育目标的确立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二、需要遵循的德育原则

根据大专学生心理、生理以及培养方向的变化,班主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德育原则。

(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学生的“实际”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都有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在道德行为、道德意识方面有较大差异。其次,是学生的个性差异。再次,是学生当前的思想实际。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所以其思想实际必然会有时代色彩,会随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深入学生调查研究,做到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二)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实践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之一。这要求班主任做到:1、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的能力。一些日常班级管理工作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管理,这也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2、要敢于、善于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应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要求,要求一经提出,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朝令夕改,以免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影响德育的严肃性。

(三)知行统一的原则

知行统一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学生相应的实际锻炼和行为训练,把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联系起来,使学生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求做到:1、联系实际向学生进行道德理论教育,晓之以理。2、指导学生将思想认识落实到实践活动中,导之以行。

(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重视和依靠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人;又重视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通过个人教育集体,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相互影响关系。要求做到:1、重视组织和培养良好的学生集体。2、善于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五)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对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加以组织和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德育内容和要求应循序渐进,前后连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要求做到:1、统一校内教育力量,对学生形成一致的要求。2、争取社会和家庭的配合。3、加强德育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和连贯性。

三、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1、树立高校德育工作新观念,确立现代化的德育思想;建立完整而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德育要与时俱进,带有时代性的特点。确立现代化的德育思想,改变传统的德育观念,是我们进行德育实践和提高德育实效的基础。第一、要正确看待现实社会对德育的影响,特别是从市场经济新的利益关系中,考察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第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让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体现在实现德育目标的要求中,培养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第三、树立“德育首位”和“素质教育”的德育观念。同时,我们还要树立“德育效益”、“终身发展”和“个性特长充分发挥的人才观念”等,并在德育实践中加以明确和不断地深化。建立完整而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主张他评与自评相结合;评价的过程要采用纵向性和个体化评价;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评价内容要以注重学生的精神品德,情感态度的发展为主,并给予学生不断的鼓励。

2、推行德育民主化,强调以学生为重心,构建?“主体育德”的现代化德育模式。大专的德育模式建立应强调科学化和高层次。在新时期德育中,要真正把德育重心从德育工作者转向学生,视学生为道德生成的主体,民主、平等的对待学生。树立“主体育德”的思想,构建“主体育德”的德育模式,即德育的思考从教育者的意愿转换到受教育者主体的学生的愿望。

3、改变和创新现代化的德育方法,实现德育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由传授知识向塑造人格、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增强德育实效。新时期高校的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法,实现由单向灌输向与学生平等交流,由封闭式单一的课堂教学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由简单的传授知识到塑造学生和谐人格的转变。推行多元化、立体化和开放式的德育方法。如利用现现代化设备的功能,建立网上信息库,开展网上咨询与交流活动,进行网上横向联合教育,利用好校园的BBS,创建学生喜欢的德育网站。

4、建设新型的德育人才队伍,实现现代化的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是人们德育思想转化为德育实践活动的中介或渠道,它集中体现了德育主体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的能动作用。高校德育管理包括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德育计划、德育质量的管理等。要以尊重人,理解人、鼓励人,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作为主要内容,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在校内建立一个完整的德育组织系统。

5、全方位的整合德育力量,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第5篇

关键词:德育 教学评价 创新

课 题:本文系2015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五年制职业院校德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高职教学为例”(编号2015324)的部分研究成果。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促进人发展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离开了教育是无法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大工厂,更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它涉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体现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更影响着将来社会的社会效益。

一、德育教学评价的内涵及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祖国将来劳动者的基本素质。高等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则是培养劳动者素质的主阵地。人才最重要的是品德,德育恰恰是对人才品德的塑造,是对人才心灵的雕刻。在德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离不开德育教学,德育教学的成效离不开德育教学评价。那么什么是德育教学评价呢?笔者认为,以一定的德育教学为目的,采用一定的德育教学手段或技术,达到一定的德育教学效果,再采用一定的方法检查学生的德育受教效果,这就叫做德育教学评价。

二、传统德育教学评价的局限性

一是传统德育教学评价更强调成绩的考核。一学期结束了,一张试卷一个分数就是学生的德育评价结果。殊不知德育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岂是一张纸一个分数能衡量的。学生的品德成长和行为的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多东西是看不见的,只能依靠老师慢慢地用心去体会,用爱去感化。

二是传统的德育教学评价存在随意性,教师随便下结论写下某某学生是问题学生、某某学生是坏学生等。殊不知学生都是可塑造的个体,他们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充满对未来的向往,充满对未来的想象,老师的错误评价可能毁掉他们的一生。

三是传统的德育教学评价没有记录学生的成长,他们只关注学生与别人的比较,没有关注学生纵向的进步,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不应该老是把学生与别人比较,要更多地和自己的过去相比较,这样才能更好地看到学生的进步,更好地记录他们的成长。

四是传统德育教学评价只是提出问题,没有解决问题。例如,只是单纯地指出某某学生品德有问题或进步慢,没有指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某某德育教学效果不佳,但没有提出更好的德育教学方案等。所以随着德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德育教育的发展,传统德育教学评价已经陷入困境。

三、德育教学评价方法

1.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包括学生本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某一阶段 的实际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成就与不足,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积极性。其评价结果更容易被学生认同和接受,更有利于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促进学生把德育学习的内在动力调动起来。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避免自我评价的盲目性和封闭性,因为同学彼此之间更了解,对别人的缺点和成就也看得更清楚,更容易被同学接受,提醒同学进步,激励同学成长。

2.教师评价

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ρ生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贯穿于整个德育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评价既包括面对面的评价,也包括思想的评价和行为的评价。教师要给学生会心的微笑、肯定的眼神、高尚的思想和正确的行为,注意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教师评价还要注意及时、贴切,要充满对学生的关爱。因为教师在学生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师一定要注意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使教育事半功倍。

3.家长评价

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更是学生成长的见证者,他们有资格有必要参与教学评价。他们的评价更客观更真实,学生更容易认同,在方法上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在人际关系上与学生更亲近,评价效果也更明显。有利于家长了解学生,也有利于学生读懂家长,这是其他评价方法无法替代的。

4.社会评价

德育教育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走上社会,要对社会有用才行,所以社会也要参与德育教学评价。社会通过学生做贡献的大小、学生品德对社会影响力的大小,来反馈德育教学,这样德育教育才知道自己培养的人才合不合格,也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调整德育教学目标,改进德育教学方法,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

四、德育教学评价的原则

1.多元性原则

多元性原则是高职德育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教学评价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例如过程评价、终结平价及两者结合的评价等;评价主体要有广泛性,如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都应该是参加评价的主体。当然,德育评价的多元性不仅包括评价主体多元性,还有评价内容多元性、评价方式多元性等。

2.以生为本原则

生本原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生本原则即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一切教学都要为学生着想,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直以来德育教学的主体都是教师,他们像传授其他知识一样单纯地讲授,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德育教学效果,纯粹为教学而教学。学生学得无奈,老师教得没劲。这样的教学是无意义的教学,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率的学习,会让学生对学习感到厌烦和抵触。应该创新教学评价,要突出德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力,突出德育教学的时代感。在教学评价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使评价不仅仅停留在量化的考核上,更要体现在对学生行为的养成和思想道德素养的影响上,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

3.发展性原则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国家建设者,一名合格的建设者或劳动者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高职德育教学必须将德育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德育教学不能单纯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对学生必须从知、情、意、行几个方面予以全面评价,尤其重视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行为表现和习惯、道德水平。既要评价学生的学,又要评价教师的教。德育教学评价应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评价目标,注重过程评价,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原则。

第6篇

一、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目的

1 提高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多年的德育评价实践表明,凡是列入考评指标内容的要求,通过考评,特别是一旦将考评的结果与奖惩政策相挂钩,学生都会无意识地向好的方面发展,这对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与行为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2 消除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手软、一手硬”现象,为学生的德育测评提供量化的指标体系。在设计和操作学生操行评定量化时,学校要力求体现的重点是德育要求的具体化、可行为化和可操作化。既采用科目化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学校德育的最基本要求;也采用活动化的方式,将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主题贯穿于活动中,做到教育目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形式的有效结合。

3 在整体意义上促进学生德育工作的发展。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建设,努力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体化、可操作化和规范化,使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必定会引起学生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变,有助于学生管理人员从一些日常的德育活动中解放出来,做更加细化、更加本位的工作,保证学校德育形成一个在明确的德育目标导向下,及时收集信息、研究德育动态、调节教育过程、导向德育目标实现这样一个良性科学循环,有助于学校德育在“实现要求――创造条件”的有机链上得以发展和提高。

二、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原则

1 注重引导和功能导向的原则。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状况为依据所设定的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项目”有四个方面,即学校集体活动情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参加公益劳动情况和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

2 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作用的原则。在设计和操作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时候,学校确定由学生保管和登录《测评手册》,教师根据活动的情况不定期地对学生的《测评手册》进行检查。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同时也在机制上确保了对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检查和督促。

3 注重管理过程中可操作性的原则。学校着重抓好两个工作环节。第一是制定《学生操行评定量化测评手册》;第二是在具体的操作形式上,学校采用明确目标与实施目标相结合、教师工作与学生的努力相结合的方法,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身参与德育活动的实际过程,登记活动内容与活动效果,并由此建立目标、活动、管理与成效一体化的学生德育管理机制。

4 注重量化和可行为化的原则。在具体的设计步骤上,学校采用先定内容指标,然后根据内容指标的特点设定内容指标的量化指标的方法。但无论是设定内容指标还是设定量化指标,都以“可行为化”作为一个基本的原则要求。

三、学生操行评定量化中应重视的问题

1 必须将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实施和操作与建立奖惩分明的政策导向相结合。实施学生操行评定量化必须与对学生的奖惩措施挂钩,必须对用人单位评定学生素质有用。以此作为发挥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导向、激励、鉴定、诊断和调节等积极作用的重要机制。

2 提高学生和学生管理人员对实施学生操行评定量化意义的认识。在具体设计和操作学生操行评定量化时,把设计、试点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过程与对学生进行动员两项工作结合起来进行。把试点和讨论看作是提高学生对德育量化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此同时,我们也吸纳学生来参与设计和操作,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对实施学生操行评定量化的意义的认识。

第7篇

引言:高职校教育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要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做到先成人,后成才。在新形势下,高职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又有了新的变化,为了确保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应当采用恰当的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德育教育增添新的活力与生机,应在德育教育中推广应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视听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心理理论、系统理论以及哲学理论等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和相关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实践和理论的密切结合,高度重视教学现场,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诊断教学问题,并给出问题解决的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创设高效、生动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出发点与归宿。现代教育技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和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再针对具体问题,探寻合理地解决措施,设计开发相应的教学模型,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和策略,最后评价该方法或策略的有效性,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推广应用,以优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教学设计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遵循可控性原则、适当性原则、互相依存性原则、可逆性原则、持续性原则、明确性原则,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通常,从对德育教育的影响上看,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先进的教育观念、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能够共享的信息资源、广泛的教育对象、动态交互的教育过程以及虚拟的存在状态。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校德育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校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为高职校德育教育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手段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媒体技术手段。媒体技术不但包括投影、幻灯、电视、广播等传统的视听技术,还包括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现代远程教育、现代通信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表现方式,创建富有感染力、丰富多彩的德育教学材料;利用互联网络的交互功能,创建经验、思想交流的互动环境;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创建德育教育信息获取平台。在高职校德育教育中应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增加德育教育的方式,扩大德育教育的覆盖面,提高德育教育的感染力与实际教学效果,进而推动高职校德育教育的发展。其次,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促进了高职校德育教育的创新。面对面说教式的传统德育教育,方法陈旧单调,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实现预期的德育教育目标。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可以创建真实、生动的德育教育环境,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却带枯燥的说教,既能够突破传统高职校德育教育模式的局限,又能够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并改善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高职校德育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应用

1、创新班级德育教育模式。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高职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教育方式,拓展了高职校德育教育的渠道与空间。重视与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能搞显著提高高职校班级德育工作的时效性。首先,可以采用网上交流的方式,实现个别教学的目的。高职生有两个典型的特征:自我保护意识强烈和渴望真诚的交流。这两个特征是的,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职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而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网络谈心”,能够较好的迎合高职生的特点,改善面对面交流中高职生不愿透露心声等状况。利用网络手段,为学生创造吐露心事、释放心理能量的空间,寓教于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高职生将在学习、生活或日常交往中遇到的疑虑、困惑,述说、反映在网络空间当中;教师采用一对一的交流方式,了解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加以解决。在高职校班级管理中应用网络交流,有利于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德育教育工作。其次,播放典型案例,对全体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德育践行问题是高职校德育教育的薄弱环节。部分高职生缺少必要的责任感,追求物质享受、贪图安逸的倾向日益明显,协作团结精神较差,缺失诚信。为了对全体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采取多媒体技术播放典型案例,通过鲜活的事例,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反省,自觉地对自身存在的缺点加以改进,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2、创新学校德育教育模式。以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支撑的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高职校德育教育的传统模式。高职校应当充分发挥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校园信息网的建立标志着学校教育逐步迈入信息时代。高职校应当努力营造德育教育的网络文化氛围,多渠道传播德育教育的相关知识,注重双向互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网上德育教育工作。高职校应当关注学生网上讨论的话题,安排专人对学生的网速论坛进行查看,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组织相应的德育教育活动。例如,就学生关注的难点话题展开网上讨论,教师在讨论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将单向性的德育灌输转变为交互性的德育教育。在具体运用中,首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符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形象的、具体的德育教育情境,积极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其次,在党团员活动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德育教育。党团员活动是高职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活动中应尽量改善枯燥的形式和空洞的说教。

结语:在高职校德育教育中恰当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运用,应当根据教育内容和德育目标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有效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促进高职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8篇

一、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究竟怎样认识德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会的专家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在这种观点看来,德育学是从德育的现实出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德育的本质问题,并运用从实践中总结来的德育规律去指导实践,其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学是具有多种性质、多种功能的学科群,包含众多具体的德育学科,比如德育社会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工艺学等,不同的具体学科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一门学科的概念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科的科学性。德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仍有作进一步界定的必要。在这一方面,与会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德育”的内涵、外延、功能、目标、任务等作了探讨。与会者认为,我们现在对德育所下的定义仅仅是自学校教育的维度出发的,因此无法涵盖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的内涵:一般认德育的外延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但在教育学的各个领域的阐述过程中,却只有道德教育是贯彻始终的且有实在的内容;在表述上,“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价值”、“德育的作用”并存,有的专家主张用“功能”更为确切;至于德育功能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它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超越一面,我们强调它的现实功能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它具的的超越现实的功能,即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的功能;德育的“目标”与“任务”是有区别的,“目标”是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任务则是根据目标所制定的具体化措施,现行的《德育原理》及德育实践中将它们合二为一是不恰当的。

第9篇

【关键词】中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

德育实效性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需要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同时提出更新观念,关爱学生,构建情景化的德育模式;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德育载体和方法的多样化等拓展德育实施的途径,突破学校德育的封闭性,整合社会、家庭德育力量,尽最大可能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德育实效性

德育,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德育教育指的是对社会成员进行目的性、计划性的影响教育,其中包括家庭、社区、学校及社会德育等等。而狭义的德育只是包括学校德育,即教育者通过一定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学生)加以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影响,进而帮助他们形成自身的思想品质与道德修养能力。

德育实效性以德育为目标,它包括转化为学生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素质,即德育的内在效果,也包括以德育内在效果为基础对社会的物质、精神、政治文明的建设,还有德育的效率,即以最快的时间、最少的人力达到最佳的收益效果。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

(一)取得成就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教育也不断的从中吸取经验,获得了一些成就。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都逐渐建立了德育教育的体系机构,开展了很多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形成了具有自身教育特色的教育途径。

(二)出现问题

尽管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不难发现仍有很多问题存在,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以下几点。

(1)对职业教育目的缺乏全面性认识

教育系统中的教育目的的具体反映主要是靠教育目标,它是社会对教育培育人才的总要求,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教育培育出的人才要符合社会的发展,即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二是从自身未来发展角度看,需要培养的专业性人才。

(2)德育价值观存在片面性

价值观,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价值的看法,是构成我们选择的动力机制体系,对我们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主体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也对德育价值的正确取舍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我们对德育教育价值观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具体还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重视德育的工具性价值,忽略目的性价值;2)重视德育的主观价值,忽略客观价值;3)重视德育的及时性价值,忽略延时性价值;4)重视德育的显性价值,忽略隐性价值;(3)德育教育方法的单一性、强制性。

德育教育在当前的教育情况下明显过于单一,有时甚至过于强制性,这或多或少会让学生出现抵抗心理,进而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教育效果实效性过差。同时,多数教师都过于注重传授死板枯燥的德育教育内容而忽略了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这会导致学生被强行灌输大量不感兴趣的知识,甚至有的回因此抵抗厌烦。这也不利于学生们形成主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人格的形成。

(4)重视学校德育教育,忽略家庭和社会德育教育

(三)提升重要性与原则

1、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式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在很多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升也被各个学校提上日程。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是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是推进素质教育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的需要

2、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1)修正传统的德育观念与做法。2)符合学生道德的发展规律。3)符合社会现实的客观要求(2)实践性原则: 1)实践是德育目标的本质。2)德育过程的本身是实践活动。3)是检验学生品德素质的唯一标准。(3)整体性原则(4)特色性原则

(四)解决方式

针对以上分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各种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来进行问题解决:

(1)用新的内涵赋予职业德育教育(2)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1)德育的内涵是以人为本。2)实现德育以人为本的内涵的关键是思想品德内化。(3)确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德育体系:1)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构建新目标。2)设计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新内容。3)拓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新途径。(4)增强德育方法和评价的科学性 (5)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德育素质(6)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结合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三、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现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存在着很多问题,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各界的阻力,但是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学校、家庭、各位教育者个体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升与发展,通过对德育教育方式、师资力量、教育环境等等的提升,来最大程度的配合学校提升德育实效性,真正帮助国家、社会、学校提供培养出全方面发展的优秀德育人才。

相信在我们各方的不懈努力下,我们最终会成功克服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成功突破提升发展瓶颈,为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德育性人才,同时找到一套合理的德育实效性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对知识的获取与学习。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我们最终会克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面临的困境,为我国中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10篇

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创设各种条件与机遇,让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在小学教育阶段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地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制定实施素质教育的德育课程发展目标:开展以“实施自主发展教育,形成学生完整人格”为主题的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探索一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完整人格形成的新的教育教学途径,培养和塑造具有自主意识和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自主发展型人格的一代新人。

同时构建了学生培养目标:通过构建以“诚、德”为核心的学生自主发展德育体系,让学生体验做人的道理,培育学生正确的道德理念、诚实的行为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开发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展示优势创造机会,提供平台,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二、德育课程设臵的基本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在制定德育课程计划时,必须以“全员德育”的观念来制订管理策略、课程内容、实施途径,合理组织与调动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级以及学校外部(家庭、社会)的力量,使其协调一致地和谐联动,取得最

佳的教育效果;同时要强调整体育人,以帮助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层次性原则

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德育课程的设臵中注重分层、体现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3. 创造性原则

打破传统教育中不合理、不科学的观念和做法带来的束缚,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根据学校的性质、特点、任务和培养目标创造性地建立起新的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

4. 适应性原则

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实际情况和师生特点,制订相应的计划。要采用广大师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来实施有效教育;此外,各类规章制度、管理措施也要主动适应学校环境和师生群体特点,以求得社会、家长及师生对德育课程的认同。

5. 校本性原则

要充分体现鲜明的学校特色,立足学校实际,确立校本发展的理念,形成学校有特色、有实效的德育课程。

6. 操作性原则

课程设臵、内容选择的切入口要小、要实,从理念、方法、内容等各方面都能被师生接受和认同,操作性要强,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课程设臵与课时安排

根据上述学校

和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学校德育课程设臵的基本原则,特制订2015学年的德育课程整体计划如下。

四、课程实施

(一)基础型课程

教师要以“全员育人”的观念,通过各基础型课程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除了要准确把握本学科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并落实在备课、听课、评课、教研等各个环节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要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启迪,尽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充分体现德育主渠道的功能。

(二)拓展型课程 1. 学科类、活动类课程

这两类课程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努力开发学科德育资源来增加本学科的育人功能,并逐步形成校本课程及规范有效的运行机制。

语文读书指导系列活动是颇有特色的学科类校本拓展课程。由学校统一规定每学期的必读和选读数目,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进行读书指导,写好读书笔记,重点是读书收获。

在具体实施中要做到:

① 每周一节读书指导课进入课程表。 ② 每班有专职的读书指导老师。

第11篇

一、初中生心理现状分析

我国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在13-16岁之间,此阶段的中学生处于一个叛逆、相对独立、充满个性的心理状态之中,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还不能辩证地分析是非美丑。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人格心理、道德素养还是有所欠缺的。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初中生心理现状的两大表现。

1.人格心理尚不完整。

初中生人格心理的形成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的影响。这三方面的教育对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其中的学校教育则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心理中思想道德的发展。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

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初步形成,然后在理性的实践验证中最终定型的。反观当前的初中生群体,很多学生都没有进行过社会实践,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处于一个变动的时期,敏感性和可塑性都很强。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渗透特点和实施原则

1.德育渗透的特点。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渗透有三个特点:目的性、无意识性、艺术性。其中,目的性和无意识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德育渗透存在着明显的价值取向目的,也存在无意识性。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述关于逆境中成才的故事时,可结合一个小故事――温水里的青蛙,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带着明显的德育目标,希望通过讲故事启发学生的道德思维,而学生则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中接受其中的道德观点。

德育渗透的艺术性与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水平息息相关。在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是通过采用不同于一般教育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使其养成将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时,教师要避免采用单~枯燥的教育方式,应根据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情境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2.德育渗透的实施原则。

为确保初中生能自然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享受思想品德课带来的轻松愉快,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须遵循三个原则:民主开放、贴近学生、情理法结合。民主开放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起主导作用。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将学生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这两个“课堂”。贴近学生原则是指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契合学生对社会、生活、学习的认知规律,抓住与学生最为贴近的关键点来实施德育教学。情理法结合原则是指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让学生自觉接受教育,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而且,由于初中生敏感、感情细腻,阅历和经验尚不足,德育渗透教学必须遵循情理法结合的原则。

三、发挥思想品德课优势,突出其德育功能的对策分析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中学德育工作,是关系到能否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一项战略任务。这不仅体现出了德育工作的特殊性,还明确了德育上作的强制性要求。对此,笔者结合初中生心理现状、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渗透特点和实施原则,以“发挥思想品德课优势,突出其德育功能”为核心进行了对策分析,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促进初中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

1.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道德素养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示范,为培养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作出贡献,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突出其德育的功能。

2.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

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从而增强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一改以往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学生普遍关心社会热点,教师就可将当前的“房产热”、“物价飞涨”等时事热点融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挖掘其中的德育信息,讲清其中的德育原理,通过举例、分析、归纳等多种讲解方法,使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用那些具有时代感、与教材知识紧密相连、贴合学生实际的案例材料,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9课中“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的内容时,引用经典名著《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回来后接受封佛的事件,然后请学生思考他们授封根据是什么。这样,学生就会思考两个问题:“如何授封,才能做到公平”和“如果对授封结果不满意,师徒四人将会怎样”。《西游记》近年来被翻拍成各种版本,每次翻拍都能引来热议,教师利用这种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并将其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道德教育。

五、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增加情感因素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增加情感因素主要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进行过多抽象的说教,而应该设置自然的教学情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初中生正处于敏感期和叛逆期,思想品德教师要注重采用真诚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时饱含感情,在情感上陶冶学生,情理法三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以此体现渗透教育的原则,让学生自觉接受教育,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

六、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善于提炼教材内容的思想性,还要求教师把思想教育、行为教育同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自我监督意识,提高其思想觉悟。例如,在讲授“我们的祖国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相关内容时,可结合图片、录音、实物、视频等教学媒介,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一草一木、山川河流,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尊心。

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德育教育

对比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方法,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应该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活化课堂,突出其德育功能,把学生从被动角色转为主动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经过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笔者采用的教学形式主要有讨论课、演讲课、辩论课等。运用这些形式能够使学生自由表达其对某些问题的真实看法。另外,笔者还引导学生观看一些道德教育类节目,比如《焦点访谈》、《道德与法治》等节目,并鼓励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发表自己对节目中案例的看法。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其主体意识,提高其道德水平。

八、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第12篇

关键词:德育 心理辅导 对立 统一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强调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的发展,促进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完善。然而如何将“德育学”与“心理学”有机结合起来却是一个难点,虽然,两者都具有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共同目的,但心理辅导毕竟不是德育。能否在认识上明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能否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务,丰富德育的内涵,提高心理辅导的效率,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一、走出德育问题与心理问题的误区

1.心理问题德育化。长期以来,很多人是把心理与思想品德问题混为一谈的,没有弄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在德育中,容易把心理问题当成思想品德问题来处理,导致了心理问题的德育化。其主要原因是:⑴过分强调政治,把人们的一切心理问题都看作是思想觉悟和政治观念问题,不能科学和客观地认识和对待心理问题。⑵把个体的动机和需要简单地看作对物质利益的追来,而忽视社会变革给人们内心世界带来的振荡和不安。⑶在对人的素质要求上只重视思想觉悟、知识水平,而忽视了人们心理素质的提高,把心理问题归结为品德问题,甚至把心理疾病同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混为一谈。

2.德育问题心理化。近几年,随着心理辅导热的不断升温,有些人过分夸大了心理辅导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认为心理辅导应该完全代替德育,导致德育问题心理化。一些人提出心理辅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崭新道路”,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一种新形式”,并由此片面地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等同起来,主张用心理辅导代替德育,取代思想教育方式。这就导致德育工作矫枉过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二、正确认识德育与心理辅导两个范畴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而心理辅导是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辅导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心理辅导与德育有着共同的目的,即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但它们的内容、实施方法及其理论依据是有区别的。

1.两者的内容不同。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劳动观念及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等。而心理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卫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人格评定、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变态心理等。

2.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德育主要是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心理辅导主要是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

3.具体任务不同。德育主要是解决政治观念、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及法律意识等问题。心理辅导则强调个性和谐,使对象摆脱消极情绪,确认内在价值,了解自身需求,提高自我适应能力。

4.两者实施方法不同。德育主要采用说服、集体教育、环境熏陶、实践锻炼等方法,具有公开性、群众性等特点。心理辅导则注重渲泄、暗示、自由联想、角色转换等方法,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等特点。

5.运作机制不同。德育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规范”过程,个体被动适应它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而心理辅导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在自己接受的基础上改造、建构其心理世界。在心理辅导中教师一般没有对学生的否定权。

三、德育与心理辅导的统一

德育与心理辅导虽然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又相互联系,心理辅导又具有潜在的德育功能,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认识。

1.补偿功能。⑴观念补偿。心理辅导使德育工作者进一步丰富了德育观的内涵,它明确了德育工作者的地位不仅是主导者、权威者和塑造者,而且更应是协助者和治疗者。⑵内容补偿。传统的德育,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哲学思想及杜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问题,而忽视了学生的最基本的人格内容,如:学生的社会适应、职业选择、应付挫折及人际交往等。而心理辅导本身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实施的内容为德育内容提供了补偿。⑶方法补偿。传统的德育主要运用说服、榜样、评价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但在具体运用时过分强调外在强化、社会要求等外在影响。而在心理辅导中,教育者往往根据精神、行为和认知分析等理论中的具体方法来发掘学生心理中的潜意识能量,注重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病态行为等人格问题。

2.指导功能。⑴在对象的研究上,心理辅导为德育提供了客观基础。通过心理辅导中常见的测试、疏泄、自由联想等手段和方法,掌握学生的人格特点,分析学生人格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⑵在方法上提供了理论基础。传统的德育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在心理辅导中,教育者一般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作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3.调节功能。⑴克服意义障碍。学生产生意义障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教育者采取不恰当的方法,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采取心理辅导中的 疏泄、暗示、角色变换等方法,一定程度上效果会好些。⑵建立良好的心境。良好的心境有利于调动人的主动性,提高活动效率。心理辅导则能改善学生的不良心境,指导他们采用自我暗示、适当发泄、转移注意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境,以达到人格发展与环境和谐统一。⑶矫治心理疾病。目前,许多学生由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产生了各种生理、心理反应,如: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采取德育手段也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如果采用心理辅导中的某些行为治疗方法,则能帮助他们克服行为障碍,从而进一步改善、消除不良生理和心理症状。

四、德育与心理辅导的对立

虽然德育与心理辅导在功能上是互补的,但在实际工作的角色中却常常会产生多种冲突。这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突破。

1.工作依据上的冲突。作为德育工作者,工作依据是比较确定的政治观点、哲学思想和道德标准等。而作为心理辅导工作者,其工作的依据是充分尊重、理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不把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真善美的标准等强加给学生。由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价值导向”观点与“价值中立”观点的冲突。

2.工作重心上的冲突。前面已阐述过德育的着眼点在于强调个体的社会属性,倾向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而心理辅导是着眼于个体的自然属性,倾向于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由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是以“社会利益为重“还是以“个体利益为重”的矛盾冲突。

3.工作原则上的冲突。德育的工作原则要求教育者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有关方面汇报,并尽快解决好问题,这是一种“公开的”教育原则。心理辅导却相反,“保密性”是心理辅导的首要原则。为来访的学生保密是心理辅导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公开性”与“保密性”的原则冲突。

综上所述,我们要及时充分的正确认识德育与心理辅导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积极拓宽视野,寻找减少冲突、协同发展的突破口。同时要改进我们现有的工作模式,减少德育工作与心理辅导两种角色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两者的结合,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辅导,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贤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构思与实施》,《教育导刊》,1998.2。

[2]曹雨平:《对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忧与思》,《中国高教研究》,2001.4。

[3]姚洪亮:《网络人际互动对青少年心理的冲击》,《中国青年研究》,2000.6。

[4]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专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