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28: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可以用声音来反映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以及人类的思想感情。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课程,对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都很高。教师可以通过吹、拉、弹、唱、跳等途径让儿童获取美妙的感知,让他们一步步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关注能力,感受更多的情感。通过音乐对儿童进行熏陶,引导其领悟生活的美好,热爱生活,促进儿童的成长。
二、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
1.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两极分化严重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学前教育的发展,很多家长对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甚至有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一个优秀的幼儿园提前排队等;但是还有一些孩子家长对这方面的理解存在欠缺,认为儿童学前教育不重要,随便选择幼儿园,甚至有些家长选择了教育水平较差的幼儿园。这种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缺乏趣味性
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依然存在,教师认为只要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就可以了,这种机械式的授课方式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的教材差不多相似,如《种太阳》《我有一只小毛驴》《ABC字母歌》等不断重复着,没有新意。与这些启蒙的歌谣相比,学生更喜欢的是流行音乐,从欣赏流行音乐的过程中得到快乐。
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注重现实性,忽略學生的真实想法
目前很多家长都开始重视儿童学前教育,一个良好的启蒙环境能够让孩子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对以后的小学、初中学习等有很大的帮助。但孩子没有选择权,家长才拥有最终决定权,他们才是主导者。打着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旗号,这样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过于注重现实性,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想法。
三、解决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问题的方法
1.加大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重视程度
加大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重视程度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加大对外在条件的投入,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人类借助五觉才能够深入了解世界,而对事物的认识是从视觉开始的,听觉还是其次。大家喜欢欣赏流行音乐是因为它能够打动我们的心。事实上,音乐也可以看出来,视觉与听觉完美结合的音乐更是让人陶醉其中。音乐教室引入多媒体不但能够完善教学设备,更能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例如,当教师教儿歌的时候,生硬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反感。如果教师在屏幕上播放深受大家欢迎的卡通动画片,有趣的故事情景更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学生能够快速进入状态,打着拍子一起合唱。其二,幼儿园要完善师资结构,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聘请专业、有能力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适当提高薪酬,使教师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2.幼儿园音乐教育要因材施教,融入兴趣元素
实施有效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就是幼儿园。在幼儿园中,幼儿是一个团结的小群体,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不过,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幼儿的兴趣爱好也各有不同。为此,音乐教师应该了解时代前沿信息和音乐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及时引导,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授音乐知识,提升幼儿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3.家庭教育进行音乐启蒙,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音乐启蒙的主体不只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尤其是父母日常的影响。孩子的年龄还小,很多情况下都是在学习父母的日常生活习惯。有的父母喜欢看音乐节目,孩子自然会陪伴在他们身边一起欣赏美妙的音乐。这时候,父母要注意了,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适合让孩子欣赏。父母要选取适当的音乐,在不让孩子反感的情况下教他们学习一些简单的节奏、旋律,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
【关键词】学前教育;视唱专业;选材;原则;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多年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一直存在一个问题,音乐教育受到专业音乐艺术的影响,过多的去追求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对学生音乐感受和兴趣审美的培养。这一点同样出现在学前音乐教育上。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必须要从根源着手,对学前教育音乐专业进行改革,尤其是在教材的选择之上,视唱教材选择的正确与否,关系着整个学前教育音乐专业视唱教学体系是否成功。
一、选用现有教材应注意的原则
(一)注重选材内容的社会适用性
在这里,笔者整理了部分学校近些年来所选取的视唱教材,并对其作了简要的分析。
1.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蔡岳建的《乐理视唱练耳》,共四册,分别是学前音乐教育、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声乐、钢琴。这本书的主要特点就是在内容体系和方法上在体现音乐教育的专业特点,符合音乐教育的一般规律,同时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
2.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许敬行、孙虹主编的《视唱练耳》,这本书2005年在许敬行主编下再版为《视唱练耳――修订版》。这部教材现在被大多数的高等师范学校的学前教育音乐专业所使用,较之前面的《乐理视唱练耳》,它在形式上更加贴近正规音乐学校的教材,同时,本书借鉴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听觉训练的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能力的培养。
这两部教材在内容上和编制规律上都是由浅入深,但是都不是针对学前音乐教育的专门教材,学前音乐教育一直处于教材空缺状态。这一现状要求我们在选择教材上要格外的谨慎,满足社会就业的要求,重视选材内容的社会适用性。
(二)注重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学生的需要性
之前提到,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学前教育音乐专业的教材,也就是说,学前教育音乐专业所选用的教材,都是大综合式的理论知识的堆砌,缺乏实际教学训练,然而学前音乐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和知识的脱轨,从而导致教材的内容满足不了学生的就业需求。所以这就要求在教材的选择上要特别注意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和学生的需要性。
二、不同题材儿童音乐作品的选用
(一)要充分考虑为儿童服务的本质属性
学前音乐教育最终教育的对象是学前儿童,儿童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决定着教材应该选取怎样的儿童音乐作品。因此视唱教材中音乐作品的选取应以学前儿童也就是幼儿园孩子为主体,以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审美特征为依据,充分考虑到为儿童服务的本质属性。
(二)选材内容要灵活、广泛、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结构朝着多元化演变,这促使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活动时,不能再一味地以我国传统的童谣、古诗词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而要综合世界各民族不同文化下的儿童音乐作品,使孩子们获得更好地艺术感染和文化熏陶。所以学前教育音乐专业教材中儿童音乐作品的选取,要博纳百家,选材的内容灵活、广泛。
(三)注重不同阶段儿童作品选用的针对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对音乐形式和内容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选材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笼统地将同样的音乐作品灌输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而应该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选取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音乐作品。概括的说,就是注重不同阶段儿童作品选用的针对性,接下来,笔者以儿童的年龄为划分标准,搜集整理了一些儿童音乐作品,进行简要的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1.两岁儿童视唱作品的选择。两岁的儿童,已经基本上具备了倾听音乐的能力,但是理解能力还有待发展,所以可以选择一些有具体形象的、旋律简单、朗朗上口的音乐。譬如说《小燕子》、《丑小鸭》、《粉刷匠》、《小兔乖乖》、《两只老虎》、《拔萝卜》、《捉泥鳅》、《三只小熊》等,这些音乐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的内容要么是游戏、要么是关于小动物的描述,都是直观简单,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象。
2.3岁儿童视唱作品的选择。3岁的儿童已经可以感受到情绪的变化,情感上也丰富起来,那么在音乐的选材上就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情绪感染力的作品,譬如《世上只有妈妈好》、《鲁冰花》等。同时3岁的儿童开始模仿成人的日常行为,进入人格培养期,所以可以选择一些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作品,如《健康歌》、《礼貌问候语》、《小手拍拍》、《上学歌》、《一分钱》、《我爱洗澡》等。
3.四五岁儿童视唱作品的选择。四五岁的儿童开始进入知识学习阶段,可以掌握内容复杂一点的音乐,比如说《数鸭子》、《数字歌》、《ABC》以及《咏鹅》、《静夜思》等古诗词歌曲,来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除此之外,四五岁儿童的肢体协调能力大大提高了,对音乐节奏感的感受比较敏感,在选材时,可以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选取一些节奏鲜明、需要动作配合的歌曲,例如《爱我你就抱抱我》、《幸福拍手歌》、《兔子舞》等等。
4.6岁儿童视唱作品的选择。6岁的儿童对音乐的情绪表达和思想内容有了正确的辨认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随着心智的成长,开始有了自己的喜好。在这一时期,我们在音乐作品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思想积极的通俗歌曲,而不再是单纯的儿歌教学,譬如《茉莉花》等。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音乐专业的选材内容,既要能够培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与实际接轨,具有社会适用性和实用性。同时以儿童的年龄段特征为依据,选取一些适合儿童纯真本性、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宁宁.学前教育专业视唱内容选材改革初探[J].辽宁师专学报,2013(04).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众所周知,音乐教育对实现儿童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来看,学前教育仍属薄弱环节。本调查意在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分析农村学前音乐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遇到的困难,并努力运用科学合理的论证方案,提出用高校教育资源解决农村学前音乐教育现状的主张。
关键词 :农村学前教育;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097—02
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产出论文,项目名称《吉林省农村幼儿园音乐课程园本化研究》,项目编号:ZC13065。
收稿日期:2014—06—20
作者简介:吕爽(1983— ),女,吉林梨树人。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从《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可以看到,政府已经将发展学前教育、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并将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教育部《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发展幼儿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音乐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村幼儿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应该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解吉林省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笔者组织研究团队对吉林省内(长春、吉林、四平、松原、辽源、通化、榆树、双辽、白城、九台、梅河口、桦甸、大安、洮南等)部分乡镇级幼儿园做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10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3份,有效率达99%。下面是对吉林省农村幼儿园音乐课开设情况、音乐设施和师资力量配备情况等方面的调查数据和现状分析。
一、音乐课开设情况
如图1所示,参与调查的幼儿园中,有82.5%的幼儿园开设了音乐课,其中约10%的幼儿园每日都有音乐课,40.5%的幼儿园能保证一周上两次或以上,另外32%的幼儿园基本保证每周一次。
而有17.5%的幼儿园没有开设音乐课,其中50%的幼儿园是因为没有招聘到合适的教师来授课,38.9%的幼儿园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设备。由于条件所限,有55.6%的幼儿园不知何时能增设音乐课。在这些幼儿园中,大部分幼儿只能通过电视、DVD播放器等接触音乐。
二、音乐设施配备情况
如图2所示,在参与调查的这些幼儿园中,超过80%的单位都配有DVD播放机、音箱等基本音乐播放设备;有超过一半的幼儿园配有手鼓、沙锤等简单乐器,同时配有钢琴或电钢琴等大件乐器以及电脑、投影仪等电子设施。而调查显示,在没有开设音乐课的幼儿园中,83.3%的幼儿园连手鼓、沙锤等简单乐器都不能提供,更谈不上乐器和设备了。
音乐教材方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超过一半的幼儿园没有音乐教材,大部分是通过教师弹唱的方式教授儿童歌曲。虽然有75.3%的幼儿园开设了音乐欣赏课、音乐游戏课、音乐美术课、音乐舞蹈课等交叉课程,但是由于教材的局限性,教师在课上大多会选择让幼儿欣赏乐曲、做与音乐内容无关或关联不大的游戏活动,极少会选取教授京剧、黄梅戏等古典艺术进行教授。
三、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在农村,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学前儿童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所调查的这些幼儿园中,有95.3%的幼儿园能够保证至少一年举办一次文艺汇演,其中有84.7%的幼儿园会组织孩子做韵律操。在文艺活动中,62.4%的幼儿园能保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单独表演的机会,大部分幼儿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需求与喜爱。在没有开设音乐课程的幼儿园中,也有66.7%会组织文艺汇演,并教授幼儿简单的集体韵律操。可见,即使是在农村,在受到很多客观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教育机构对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还是有一个基本认识的。
四、师资力量配备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开设音乐课的幼儿园中(建园规模多在百人左右),有近70%的幼儿园只有一名音乐教师,且多为兼职;个别有两名音乐教师或配备专职音乐教师的幼儿园,规模基本上都超过100人(见表1)。通过访谈得知,在农村,绝大部分的学前音乐教师都是幼教专业中专或大专学历,她们基本上没有成熟的实践教学经验,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92.9%的教师认为音乐对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性格养成有帮助,但绝大部分幼儿园都没有师资能力教授儿童简谱或五线谱等读谱知识以及时值、节奏、节拍等简单的乐理知识。只有38.8%的教师系统地学习过音乐教法。
没有开设音乐课的幼儿园大部分都认为有必要增开音乐课来满足幼儿对于音乐的热爱与需求。这些幼儿园中,只有40%左右的教师听说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学前教育中相对突出的问题。在广大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存在着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教育体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艺术能力作为一种特殊才能,虽然在每个孩子身上体现出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但他们在学前时期可塑性很强。对孩子早期艺术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启蒙。农村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该主要以培养孩子对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和使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获得节奏感、律动感和感知记忆等特殊能力为主。面对相关的问题和实际困难,相关研究者应通过对高校教育资源服务农村学前音乐教育的有效性研究与实践,寻求适合吉林省农村学前教学现状的教学模式,尝试农村学前音乐课程园本化的研究与实践,这样也可以使高校学前教育资源拓宽实践平台,为实现高校人才和农村缺口的有效结合提供帮助。
事实证明,吉林省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急需高校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援助,70%以上的幼儿园希望高校能够在设施、设备以及专业教师方面提供支援,超过60%的幼儿园希望高校能提供教材、教法以及专业素质提升方面的培训支持。希望通过此次实践,能向“缩小教育差距”的理想再迈进一步,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下提高艺术审美情趣,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
参考文献]
[1]李建平,吕莉.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9(12).
[2]张倩.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4).
[3]高淞.浅谈呼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摘要】笔者针对我国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的改革方向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幼儿园 音乐欣赏 现状 问题 改革方向
Research on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in the kindergarten
Gao Ling
【Abstract】The writer has expatiated on her personal view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problem and the reform direction of our Chinese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in the kindergarten.
【Keywords】Kindergarten Music appreciation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 Reform direction
1.我国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欣赏活动的价值在于:使幼儿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接触各种优秀的音乐作品,有更多的机会自然地积累音乐体验和音乐语汇;培养敏锐的听觉能力、良好的倾听习惯;发展幼儿对音乐的爱好和对声音世界的好奇心;增强音乐审美认识,理解能力,发展想象、联想及思维能力,发展最初的审美评价能力。
21世纪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时代,以全面发展为儿童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儿童学习音乐,不仅是教儿童切实的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使儿童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养成和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间接指向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换句话说: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现在,随着社会经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不少家庭教育中儿童音乐技能教育占主导地位,对于音乐教育来说,重视音乐技能是一件好事,据多方实证研究表明,音乐技能教育在开发儿童智力及意志力、坚持性方面的功效大于其他音乐教育活动。
目前,幼儿音乐教育仍然侧重于“双基”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较注重培养幼儿学唱歌、学乐器的能力,忽略了对孩子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使孩子们感到音乐课较为枯燥,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及创造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欣赏教育目标为: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及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当今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的现状,总的来说是令人欣喜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面临的问题:①在教育目标方面,较为偏重将音乐教育作为实施德育、智育的辅助手段,对音乐本身的审美特征较为忽视。②在教育内容方面,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目前幼儿园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仅满足于让儿童唱几首歌、跳几个舞、玩几个游戏等等,而对教材本身的审美价值没有很好的挖掘。③在教育方法方面,模仿性(特别是在表演活动中)成分较多。教学的模式仍是教师熟悉教材――制定教学程序――提供教学任务――提供讲解和示范,让幼儿记忆和模仿――带领幼儿练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势必削弱儿童学习的探索性、创造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音乐教育各个科目进行改革。
2.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的改革方向。在音乐教育这个领域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对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及其价值的看法。对音乐欣赏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材料和教学过程做全面系统的研究,使之能够逐渐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人们一般会遇到这样一对似乎不太容易调和的矛盾:即音乐作为一个学科现已形成的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与儿童为自身成长而在这一领域进行实践的自然、活跃的需要体系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必然的价值对应关系。
在教育这个特定领域中,学科仅是被利用为帮助儿童达到理想发展目标的媒体。音乐学科自然也不应例外。因此,对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在设计、实施音乐课程时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挖掘音乐的特殊潜在价值去促进儿童的发展。如果音乐本身包含了表达、交流、创造的意义,那么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就意味着让儿童亲自到音乐活动中去获取表达、交流、创造的经验;探索发现音乐的意义所在。而不仅仅是让儿童通过学习(识记和练习)来掌握(继承)人类社会业已形成的音乐文化(包括知识体系和价值观)。理想的公民音乐教育应最终使儿童将其在音乐经历中所获得的一切有益体验的营养渗透到他们“生命的每一个细胞”中去。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将对音乐美的认识和对音乐爱的热情组合进他们的智力和情感领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儿童发展的需要对音乐这一特殊的实践领域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人们一般又会遇到这样一对似乎不太容易调和的矛盾:即欣赏作为一种相对歌唱、奏乐、律动、游戏或读写乐谱来讲而特指的倾听音乐的活动与欣赏作为一种能够使人自觉地、长时间地沉迷于音乐中的心理、行为状态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早在上世纪初,美国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学家心理学学者詹姆斯•默塞尔就在其音乐教育心理学名著《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一书中反复强调指出:在普通学校中,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欣赏而进行的教育。在这里,欣赏被定义为:怀着由衷的欣喜热爱的情绪、情感去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获取自我满足、自我发展。
目前我国普通学校的欣赏(倾听音乐)教学活动中所普遍采用的――以音乐知识、价值体系为教学内容;以听教师讲解音乐、展示音乐(播放录音、录像或现场表演)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先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为唯一教学程序的课程模式,显然是与儿童在音乐领域进行实践的需要相距甚远的。这种课程模式的不合理性也是目前普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很少能够真正达到上述理想境界的主要症结所在。
虽然在现实中存在客观原因,如教学改革发展的不平衡;教材有待完善与配套;设备陈旧,资金短缺;教师音乐素质低等问题,但总体认为还应把转变教学观念放于首位。
①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艺术教育应面向全体儿童。音乐欣赏是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良好途径,幼儿园欣赏教学应多通道、多手段从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入手,利用环境无意识对儿童进行审美熏陶,而不是一味的教授过程。
②教学内容应灵活机动,应把体现生活的、经典的、最好的音乐给予儿童,使儿童在生活中欣赏最好的音乐。要让儿童学会体验生活中的美,领悟大自然的美,必须从点滴给予培养,把最好的音乐融入进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
1.目前幼儿园音乐教育对教育目标理解的不深入,使得老师们偏重对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幼儿园工作规程》将美育表述为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可见二者的核心都是“感受和表现”。而在实践中,许多老师过分强调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幼儿内心的感受,她们更重视幼儿唱歌的音调是否准确、舞蹈动作是否标准、节奏乐敲击得是否整齐,因而形成了音乐活动突出技巧训练的局面。
2.教师思想、行为的模式化,影响着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与能力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但是如果请幼儿园的孩子们用动作表现花,会发现绝大多数孩子的动作是这样的:双手托腮,头儿稍歪,两腿半弯,嘴角上扬,好象孩子们见过的都是一个品种的花,这就是模式化的产物,培养幼儿创造力并不是摒弃模仿,音乐活动中的模仿是需要的,但模仿阶段必须较快地跳过去,使幼儿进入探索期,让幼儿带着模仿中依稀记得的动作、声音,发展自己的动作、旋律及节奏。
3.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影响幼儿个性化成长。多年来,幼儿音乐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都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意愿再稍稍考虑一些孩子的特点来制订,发展水平不一的孩子按照一份教学计划进行活动,要唱一起唱,要跳一起跳,没有选择的余地和机会。现在看来,它忽略了幼儿间的个体差异,不能满足所有幼儿在音乐能力发展上的需要,单一的集体教学不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二、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着忽略音乐教育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偏重学科知识性教学,注重语言、计算、外语等学科的教学,而把音乐教学简单的认为只是唱歌跳舞。即使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也只注重唱歌、跳舞技能技巧教学,忽略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和充分利用身体各种感官去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更忽视了节奏感的培养;即使开展节奏教学,也只重视尖子培养和纯技巧性训练,而忽略了面向全体幼儿进行审美情趣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严重阻碍了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2.家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依认为,幼儿的第一任音乐教师是他们的母亲。家庭是幼儿最早的启蒙学校,家庭成员是幼儿最早的老师和同学。但有些家长在对待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出现很多错误和偏激行为。强压、逼迫幼儿学习音乐: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和自身条件盲目地要求孩子进行乐器的演奏学习,或是用粗暴、命令的态度对待孩子练习乐器,这样不仅学不好乐器,甚至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盲目地攀比,扼杀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多数家长都喜欢在孩子之间进行攀比,能力强的孩子赢了,会变得骄傲自满;可输的孩子会变得缺乏自信,回到家可能会再遭到父母的训斥,而这些孩子也许从此不会再学习乐器。这样的盲目攀比扼杀了孩子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对今后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3.社会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后,儿童歌曲创作数量越来越少,能够在孩子中广为传唱的儿童歌曲几乎难以寻觅。反而孩子们对流行音乐的痴迷程度令人吃惊,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成为流行歌曲的发烧友,成为天王、天后的粉丝。第一,不适宜的歌曲,可能会对幼儿的发声器官造成影响。幼儿的发声器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流行音乐节奏复杂,音域过高过低,幼儿长期学唱会使之声带变厚、张力减退、声门闭合不严、声音变粗,严重的会造成弥漫性流血、水肿、失去演唱能力甚至会失声。第二,不适宜的歌曲对幼儿心理健康有严重的影响,部分流行音乐的低俗和恶俗会导致幼儿对音乐的艺术性认识及品味降低。第三,优秀儿童歌曲的缺乏,不利于幼儿良好意识品质和乐观性格的养成,还有大部分流行音乐缺乏优秀儿童歌曲应有的教育性及指导性,误导了幼儿的价值观及审美观。
三、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
1.重视幼儿整体发展
从知识技能训练转向对幼儿个性、能力、整体素质的培养。现在新课程中的音乐活动目标指向培养和塑造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通过综合整体的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透过提供的音乐活动,建构丰富多元的音乐经验,让幼儿成为一个能享受音乐、自主欣赏、积极体验、感受表现音乐的快乐者。以参与求体验,以创造求发展,应该明确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习艺术,每个孩子都能够学习艺术,真正艺术教育的含义不是培养什么家,而应该是育人。在音乐活动中,作为教师心里想的首先应该是孩子,其次才是音乐,并能把每个幼儿都看成是有着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方式、速度的独特个体,教师应该充分的关注幼儿的能力,发展及学习方式有不同的水平。
2.注重幼儿主动活动
从教师决定一切转向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活动。新纲要中明确强调: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把幼儿的主动学习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要求我们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重新确认自身的角色定位,从权威型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应重视教育环境的创设,丰富材料的提供,使教学活动不仅建立在尊重幼儿内在的独立和主体健康的基础上,而且还为幼儿的终身着想,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独立见解,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当然必要时也有讲授或示范模仿式教学,因为音乐本身是一种表现艺术,首先要让幼儿对音乐有自己的感受。鼓励幼儿在演唱、演奏、表达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跳、听、敲、想、弹、编、讲的活动过程中提高音乐素质,增强音乐表现的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3.强调幼儿学习过程
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幼儿的学。新课程中提倡,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要备教又备学,要看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是否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别差异,是否能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也就是说要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幼儿的学。教师应当在观察了解幼儿年龄、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寻幼儿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努力做到为了幼儿的学而教,为了幼儿的发展而教。在幼儿学的过程中,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发展幼儿感受、理解、想象、创造等一系列的内心情感和思维能力。
4.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情境教育法情景教育法指既运用了音乐又并不以音乐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其他活动。教师有意识设置音乐情境,诱导幼儿按照特有的设计去完成任务、掌握学习内容。比如早晨可以给他们选择轻松愉悦的抒乐曲;游戏玩耍的时候配上活泼有趣的音乐;睡觉的时候放一段温柔安静的摇篮曲,使幼儿能进入甜蜜的梦乡。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美、生活美,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和音乐交上朋友,并且对音乐产生兴趣。如果仅仅靠一些专门音乐活动的有限时间,幼儿不可能有效的掌握音乐,如果音乐不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则不可能成为提高幼儿学习效益、生活质量的手段,因此,我们应该让幼儿的音乐教育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发挥。音乐游戏法。根据幼儿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好创造、好参与、好探索、好表现的年龄特点及感知音乐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接受音乐的熏陶。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使其思维高度集中、记忆力增强。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真正得到艺术享受,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其审美能力。引导鼓励法。为了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上来,教师可以在收听音乐和唱歌的同时,随着节奏在他面前挥舞手帕或彩带,也可以帮助幼儿做些有节奏的动作。另外,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耐心地启发诱导孩子。在孩子完成某个音乐活动时,教师依据表现给予适当的表扬,鼓励其继续努力,决不要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四、幼儿音乐教育的对策及措施
1.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对策及措施
针对幼儿园中教学器材缺乏,教师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改造成为音乐器材,如在一个矿泉水瓶里放进沙子、石头之类的东西;用蛋糕盘子合在一起中间放几粒豆子等等,把这些东西按节奏摇动就可以演奏出好听的音乐。对于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以通过引进高学历专业教师;组织在职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2.家庭音乐教育的对策及措施
优化家庭音乐的环境家庭是幼儿最早接触音乐的地方。在家中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孩子的音乐修养。选择一些经典而优秀的音乐素材,或让孩子注意倾听周围环境和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在倾听中帮助提高辨别的能力。从小灌输音乐知识,懂得倾听,从不同的音乐类型中选取优秀曲目熏陶幼儿,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正确对待幼儿学习乐器:强迫幼儿学习音乐只会扼杀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家长们要根据幼儿的喜好选择乐器。对艺术形式喜爱不同,家长给予尊重。幼儿喜欢什么艺术形式父母就尊重他,让他在音乐天地中自由飞翔,并在培养过程中不施加任何压力。在学习过程中还要不盲目攀比,遇到困难家长要多给予幼儿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意识到乐器的学习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3.社会音乐教育的对策及措施
对于当前优秀儿童歌曲较少的问题,应该鼓励作曲家为了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多创作一些适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歌曲,避免成人歌曲侵占幼儿歌曲的领地。在大众媒体的共同努力下,让幼儿音乐能像流行音乐一样广为传唱。音乐通过发挥其感染教育作用,使幼儿从小对周围世界有正确的认识,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对自己有充足的自信心,培养其责任感,让其有毅力、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人为乐和集体主义精神等,为此社会、幼儿园和家长要鼓励与支持幼儿,引导幼儿学习音乐,给幼儿一块自由的音乐天地。
五、音乐教育对儿童未来的影响
1.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来看,内容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直接指向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基本素质教育。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掘音乐在素质教育方面的潜在价值,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2.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音乐始终与人体的运动分不开,音乐表达人类的情感,而情感也可以说是人的生命体运动的一种状态。音乐活动需要全身心投入与体会,因此音乐对人有一种怡情健身的作用。音乐益于身心健康的这一功能,与体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从特征上说,音乐发源于人内在的情感运动,而体育表现为人外在的身体运动,音乐发展人健康的情感能力,而体育锻炼人强健的体魄。从儿童的角度来说,各种活动不仅能丰富活跃幼儿的生活,而且可以使幼儿情绪愉快,机体得到锻炼,动作更加协调、灵活自如。不同的音乐活动会引起不同的反应,学前阶段是听觉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有关研究着曾经做过对成年专业音乐家的调查,发现在2~4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的人中,有92%的人可能获得绝对音高感;在4~6岁接受音乐教育得人中,这个比例便下降到68.4%。可见,及早地、更多地为儿童提供各种音乐活动的机会和环境,并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进行听觉的感知和分辨活动是十分有意义的。
3.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音乐能力是人人皆备的一种普遍能力,这是当代音乐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许多儿童之所以表现出音乐能力的欠缺,不是因为他们天生不具备这种能力,而是由于他们最容易接受音乐教育的年龄,缺少耳朵和心灵的训练,从而丧失了天生的音乐能力。幼儿的音乐教育素质主要表现在听觉的敏锐、准确程度、节奏感觉的准确、灵活、反应的敏捷程度和发声器官的音质、音色特点等。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感受能力是音乐听觉能力和节奏感的综合。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合二为一的。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力是通过一系列音乐活动,如倾听声音、歌唱活动、节奏活动、演奏乐器等活动培养出来的。音乐教育的所期望获得的儿童音乐感受力的发展。
4.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儿童情感,培养良好个性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对策
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前教师,近年来艺术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被提出来,给学前教育赋予了新的理念,对教师的艺术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才能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学以致用。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对象是面向普通高中招收的学生,不同于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招收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的音乐知识几乎为零。而目前学前教育对幼师的音乐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常识,还要求他们能自主地设计幼儿园的音乐课程、编制具体的音乐教育方案,甚至要求他们在更高层次上开发学生的音乐潜力。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面对的挑战很大,然而在现阶段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音乐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音乐素质和音乐能力的培养;音乐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少,忽视职业技能的培训,片面强调理论教育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音乐教育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缺乏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主动参与,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都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导致音乐教育课堂气氛单调乏味。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近年来,幼儿园对幼师的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使得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改革刻不容缓,高职院校应从实际出发,构建新的音乐实践教学模式。
(一)音乐课程体系设置要体现幼儿园的实际需要
音乐课程的改革最终是要满足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要求,促进教师音乐素质、专业技能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课程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高职院校教学大纲》为根本,通过持续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教材的内容,教材内容不仅要满足学前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更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更新以体现新环境下学前音乐教育的要求。改变教学的手段方法,由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师与音乐、舞蹈教育的技能教师合作,制度科学的培养方案与考核方案,使各方面的教师能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担负起相应的责任,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幼师人才。
(二)音乐教育要把理论与技能结合
在实际的学前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舞蹈、钢琴、声乐的配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改革就是要把理论教学的内容在技能教学中体现出来,让理论目标的实现有具体可行的方法。例如,在学前的音乐教育中有教儿童学唱歌曲的环节,幼儿园教师不仅要会设计教学步骤,还要会弹钢琴、跳舞、识谱,这样才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完成教学任务。在音乐技能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理论与技能教师要经常沟通交流,学生应积极地参与实践而不只限于纸上谈兵,通过模拟幼儿园的教学课堂来锻炼自己的技能,把理论所学与技能所学用到实处。
(三)音乐教育课程要因人而异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来自普通高中、职业中学,虽然他们的音乐水平普遍较低,但是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应当设计不同的音乐教育课程。在教学中,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根据他们的水平分组,不以班级为单位把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在一组,然后对不同组别的学生进行分级教学。音乐基础最弱的组应当从最基本的音乐知识教育开始,由浅入深,不能操之过急;音乐基础良好的组可省略一部分基础知识的讲解而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增加学习难度并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等级考试。
(四)通过模拟课堂、实习见习增加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上可以设计多种方式,例如让几个学生组成一组,模拟学前教育课堂授课,学生在扮演幼师的过程中尽量展示自己在课堂中所学到的舞蹈、声乐、钢琴等技能,模拟结束之后学生之间互相给予评价,找出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这样方式不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也能锻炼学生之间的配合能力,让学生提前了解上课的流程。但是这种模拟授课与真实授课还是有区别的,高等学院应当为学生提供多的到幼儿园实习见习的机会,在此期间,学生要认真对待自己每一次上台讲课的过程,最好充分的准备,把自己平时所学都展示出来,对于遇到的问题与疑惑要及时与有经验的幼师交流,总结模拟课堂与真实课堂的不同之处,从而使所学的技能在实践中得到锤炼,激发自己的创新热情。
总结:在学前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具有综合素质的幼儿教师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培养实用性、综合性的幼师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快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整合,为学前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系)
参考文献:
[1]柳潇.新形势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大众文艺,2012(11);
[2]赵洪,王珊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课程探析,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 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189-01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在高职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承担起培养幼儿教师的重任。未来的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就是要有音乐素养。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期待和同行交流解决之道。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
(一)过于强调音乐学科的专业性
在高职院校中,学前专业的音乐教学分成试唱、钢琴、乐理。教学目标确立的根本,是要让未来的幼儿园音乐教师掌握更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一些理论知识难度较大,学生学起来感觉比较吃力。
(二)过于强调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
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教学过程中,重视音乐技巧的训练,学的作品比较难。初衷是认为难度大的学生都能掌握,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难度小的肯定不成问题。但是,我们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还得用一段时间去摸索实际的幼儿园音乐教学。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对策
面对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现状,音乐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对音乐教学进行改革。
(一)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
音乐教师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根本,深入调研,针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调整教材方向。结合幼儿的特点,幼儿特别喜欢强弱分明的歌曲,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注意选择2/4拍节奏鲜明、音程简单的歌曲或儿歌作为教材。
(二)重视学科的横向联系
音乐教师应当使单一的学科教学转变成综合课的形式,使音乐理论、弹、唱、打(节奏)、动(律动)等音乐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例如,讲授歌曲《捉泥鳅》时,在给学生讲一歌曲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是认识四四拍,了解其涵义及强弱规律,能用声势语言为歌曲伴奏;正确掌握附点节奏,通过听、唱,找出节奏相同、旋律相同的乐句。讲授的过程可以分成几个步骤:第一关,听一听,拍一拍;第二关,辨一辨,学一学;第三关,唱一唱,动一动,感受四四拍子的强弱关系。这样,既能教会学生教学设计的方法,又能使音乐理论和唱、打(节奏)有机统一起来。
(三)教师加强专业学习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都是大学本科学历,专业素养很到位,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应当经常到幼儿园中去实习,和幼儿直接接触,了解真正的幼儿教学。防止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当。另外,音乐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纸质资料不断充电,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由于孩子年龄小,一些适合年龄大的孩子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幼儿园。因此,需要音乐教师在充分接触实践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更多的适合真正幼儿园教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来到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她们的起点不一样,有的过去接触过音乐,有的是父母的选择才来到这里学习。在这样的基础上,训练她们时,可以从掌握好节奏开始。而当她们将来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时,接触到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对音乐也是很不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节奏训练法是非常奏效的。例如,歌曲《幸福拍手歌》,这首儿歌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拍手、跺脚、拍肩,进行节奏的练习。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成长的全部,未来的幼儿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必须运用这种方法。如学习《快乐的小鸟》这首儿歌时,导入可以这样做:先让学生听一听《大自然的声音》,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声音啊?(学生听出了鸟儿的叫声),接着,可以让学生学习鸟儿飞翔的样子。然后和着音乐的节拍,在浓厚的兴趣下,开始音乐教学;学习《七只小蝌蚪》时,可让幼儿戴上五线谱头饰,边唱边做游泳动作。
总之,搞好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不断去探索,不断去丰富。
【参考文献】
音乐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音乐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音乐教育学是一种交叉学科,它是音乐学与教育学互渗交融的产物。
音乐教育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体系来自于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是在总结音乐教育实践过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理论,反过来又指导音乐教育实践。它是音乐教育实践的理论形态,音乐教育实践的发展,使它不断地丰富和充实。另一方面,它又是音乐教育理论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对音乐教育实践起着规范和指导的作用。
音乐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非常年轻,但在人类文明史上却具有漫长的历史。伴随着音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音乐文化的传承活动,就有了音乐教育活动的出现。现代音乐教育学,它的母系统音乐学和教育学成为独立的一门科学均创始于19世纪。1863年德国音乐学家F.克吕桑德(Friedrich Chrysander,1826―1901)所编《音乐学年鉴》被视作西方近代音乐学的发端。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在卢梭的教育思想体系和裴斯泰洛齐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对教育学的科学基础进行探索,初步建立了教育学体系,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是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音乐学和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为其边缘学科音乐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创造了条件。音乐教育学与近代教育学发生的自然历史过程是极为相似的,大致经历了“教”之法――“教”之学――“教育”之学――“教育学”等阶段,才形成“教育学”的初步格局。现代音乐教育学形成年代其说不一,一般认为是20世纪逐渐发展形成的。
在我国,伴随新学制而产生的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发端于19世纪末。1897年清政府创办了南洋公学师范院,首开“教授法”课程。1904年清政府明令规定师范生要学习“教育学”和“各科教授法”。1907年中、小学正式设置了音乐课程,定名为“乐歌”、“唱歌”课。前后,我国各科教学法课程建设得到了发展。先生的“五育并重”、“美育救国”等主张,推动和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1922年的“壬戌学制”,采纳了陶行知先生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的主张,一字之变,说明学科教育研究注意到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是学科教育研究的一大进步。当时,我国一些师范院校设置了艺术教育课程,其中包括“歌唱教学法”课程。仅从当时政府机构教育部先后颁布的《初级中学音乐课程纲要》(1923年6月4日)、《小学音乐课程标准》(1932年10月)、《修正高级中学音乐课程标准》(1940年9月),就可以看出当时音乐教学法研究的水平。例如《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第四款规定的“教学要点”就有25条之多,从中可以看到当时对音乐教学方法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
1939年,当时政府机构教育部颁发了《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施行要点》,正式将课程定名为“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目的在于纠正师范教育中只重视教法研究而忽视教材研究的问题。1946年当时政府机构教育部颁发的《修正师范学院规程》,进一步明确规定分科教材教法是专业训练科目,并对具体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在此期间,我国一些音乐教育家结合介绍国外音乐教学理论和方法,相继写出一批音乐教学法研究的著作,对我国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如:《怎样唱?怎样教?》(刘良模)、《新课程小学校音乐科教学法》(胡敬熙)、《音乐教育通论》(贾新风)、《音乐教学法》(陈仲子)、《小学教师应用音乐》(朱稣典)、《儿童唱歌表演法》(高梓)、《小学教材及教学法》(赵廷为)、《小学音乐教材及教学法》(缪天瑞)等。
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1950年8月颁布的《北京师范大学暂行规程》,明确规定《中学教材教法》为该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此外,还规定中等师范必须开设小学教材教法课程。1952年7月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印发的《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中对开设此课做了明确规定。1957年教育部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将“教学法”课程恢复定名为“教材教法”课。教学内容被规定为:“了解中小学教材内容和编辑原则,熟悉基本的教学方法;对使用教材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进行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期,学习苏联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法,翻译出版了一批音乐教学法著作。对我国音乐教育研究产生过一定影响的是《中小学唱歌教学法》(鲁美尔主编,陈登颐译,1955年)。当时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对象主要是唱歌教学的方法,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教学任务,以及程式化的五段教学模式等。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这一段的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偏重于具体教学经验的介绍或信息的传播,其研究领域偏于狭窄。
党的以后,学校音乐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音乐学科教育研究蓬勃地开展起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教育学门类下将“教材教法”研究定为二级学科,确定了学科教育研究的地位。1979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同年12月在高师艺术专业教学座谈会上确定高师开设《中学音乐教材教法》课程。1986年底,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我们不但要建立自己的教育学,还要建立自己的学科教育学。”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学论”。1986年,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处和艺术教育委员会成立,随后制定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6―2000年)》,这就为我国音乐学科教育研究迈上新台阶打下了基础。1980年后,陆续出版了一些研究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著作。其中《小学音乐教学法》(张芳瑞、李泯、杜光编著,1981年)、《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王克、杜光,1984年)两部书分别被中师、高师选用为音乐教材教法课程用书。与此同时,国外一些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教学法在我国得到传播。一些有影响的国外音乐教育书籍被翻译或出版,如美国音乐教育家默赛尔(James L.Mursell)与格林(Mabelle Glenn)合著的《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章枚译,1983年)、美国学者洛伊斯・乔克西的《20世纪音乐教学法》(陈平译,1988年)、迈克尔・L.马克的《当代音乐教育》(管建华、乔晓冬译,1991年)。此外,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连续举办了七届“全国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对推动音乐教育的深化改革,促进音乐学科教育研究,有巨大作用。《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等国家和地方性音乐教育专刊的创办,以及全国性音乐学术刊物音乐教育专栏的设置,为进一步开展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创建了良好的环境。
总之,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的几十年,是我国音乐教育学的萌芽、积累、酝酿、准备时期。
1. 近十几年来教育学、心理学、音乐学、音乐美学等学科的新发展,为音乐教育学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国外的各种音乐教育理论和音乐教学法体系,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启迪了我们的思想,转变了音乐教育观念,为音乐教育学的构建准备了思想基础。
3. 蓬蓬勃勃的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锻炼培养并形成了一支音乐学科教育研究的队伍,其中有一批长期从事音乐教材教法研究并具有较高的音乐教育理论与修养水平的学者,成为音乐教育学构建的组织基础。
这一时期,我国出版有关音乐教育各种问题研究的文献为数不少,尤其与音乐教育教学实践相关内容的文献更是不胜枚举。但是突破以往音乐教材教法的局限,拓宽和深化音乐学科教育研究的范畴,着力探索音乐教育活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及规律,从宏观上研究音乐教育理论,向音乐学科教育学发展,仍然亟待加强。音乐学科教育实践呼唤着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和升华。1986年前后,我国的一些学者陆续发表了国外音乐教育学研究现状的介绍和对音乐教育学体系和结构的设想方面的文章。如《国外音乐教育学研究简介》(万庆华)、《音乐学学科介绍》(何乾三、罗传开、张前等)《音乐教育学构想》(曹理)《加强音乐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廖家骅等)。1988年国家教委艺术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酝酿艺术教育科研课题时,再一次提出进行有关音乐教育学研究问题。同年年底,由曹理负责组织成立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研究”课题组。1989年8月此课题被列入国家教委教育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学校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三阶段研究课题。课题组以横跨全国七省市的高师担任音乐教材教法课程的教师为主要成员,先后组织了五次课题研讨会,撰写了近40万字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曹理主编,缪裴言、廖家骅副主编,1993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获1995年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为了组织起来,更有效地、更系统地进行音乐学科教育研究,1990年12月,以高师教师为主成立了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学会。
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的成立,实现了我国学科教育研究的一次飞跃。从1990年至2004年,14年来,音乐教育学学会与中国音乐教育学会等学术团体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充分发挥了协调效应的作用,成为推动我国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1. 组织了音乐学科教育研究的多种学术活动。基本上坚持了年会制度,进行专题研讨,组织学术交流活动。这些活动紧紧围绕本学会发展的目标展开,主题更加集中,研究的问题更加专门化,研究的方法更加灵活,注重实效。如音乐学科教育学研究、中外音乐教育比较研究、音乐课程建设研究、民族音乐教育研究等。
2. 集合了学术研究的队伍。这个学会的成员以高师或其他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担任本课程的教师为主,开展学术研究的“共同语言”较多,在音乐学科教育研究上比较有特色。学会成员,从开展课题研究时只有两名副教授,发展至今在238名会员中,已有教授32名,副教授85名,两项之和占会员总数49.2%。其中有的还是博士研究生导师或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们其中大多数人具有独立完成音乐学科教育科研课题的能力,承担了省市级的科研项目,并能与其他人合作完成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如国家教育科学“八五”重点课题项目“普通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其中学校音乐教育分为三个子课题:“中国当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理论实践”,课题负责人姚思源;“中国近现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课题负责人伍雍谊;“外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课题负责人曹理。音乐教育学学会的一些成员分别参加了以上的三个课题研究,课题成果以丛书形式体现。现已出版的外国音乐教育研究成果分别有《德国音乐教育概况》(谢嘉幸、杨燕宜、孙海,1999年)、《美国音乐教育概况》(刘沛,1998年)、《日本音乐教育概况》(缪裴言、缪力、林能杰,1999年)、《苏联音乐教育――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体系・儿童音乐学校》(魏煌、侯锦虹,1999年)、《外国儿童音乐教育》(尹爱青、曹理、缪力,1999年)、《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蔡觉民、杨立梅,1999年)、《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杨立梅,2000年)和《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2002年)。外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丛书主编为曹理。
3. 加强了学科课程建设的研究。在第10届年会上围绕“21世纪全国音乐学科教育学的建设与发展”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总结过去,展望并规划未来。出版了提供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学习本课程的教材――音乐教学法、音乐教学论、音乐学科教育学。如《中学音乐教学论》(郁正民主编,尹爱青、王昌逵副主编,1992年)、《中学音乐教学法》(邵祖亮主编,徐绪标、张荫尧副主编,1993年)、《音乐审美教育》(廖家骅,1993年)、《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曹理、缪裴言主编,1995年)、《音乐教育学》(刘云翔、魏煌,1990年)、《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等,2000年)等。
4. 扩大了对外学术交流。举办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等培训班,以及1997年举办“中外音乐教学法信息交流研讨班”,邀请美国学者约翰・M.费尔拉班德博士来华讲学,介绍美国幼儿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等。有些会员参加了“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建立了长期联系,并促成高秋保治先生于1993年8月来华访问讲学。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音乐素质 音乐活动 幼儿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音乐教育以其符合幼儿好动等特点的活动性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着孩子们的热情参与,而幼儿教师在此方面的不断实践与总结,使得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多年来已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一些与幼儿音乐教育有关的思想、教育方式也在老师的头脑中形成了定式。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迫使我们重新认识幼儿,重新审视我们的音乐教育。
随着音乐教育的功利化和世俗化,单纯的音乐教育很难让孩子享受到它的快乐,何谈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因此如何改革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幼儿园幼儿音乐素养,达到较好的音乐教学效果,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 音乐教育活动存在的误区
1.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对教材的分析和幼儿音乐技巧的关注。音乐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借音乐能动情的特点对幼儿进行教育,幼儿喜闻且乐于接受。只是随着教学的开展,我们对幼儿音乐教育达标与否的评价标准是看结果,每评价一个活动就看是否达到了制定的目标,而对于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置之不理。如幼儿对音乐作品情感的领会,往往是停留在歌词表面的了解;在发音咬字上,很多孩子是扯着嗓子在吼歌,不会正确的发声歌唱;在音乐欣赏中不能真正地去体会那种意境等,违背了新纲要的基本理念——重过程轻结果,忽视了在音乐活动中的音乐享受、审美感受和表现力。
2.活动结构模式单一,环节连接不紧密。我们所调查的音乐活动中,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传统三段式,开头有时复习上一节的内容,有时随便做一个律动或唱歌;中间教孩子新的内容;结尾回顾与复习或讲一讲下次活动的内容。很多教师导入部分甚至是和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不相关的,结尾也没有评价,所以整个活动看起来较分散,重点不突出。音乐活动的知识线索和人文线索没有连续,教师的随机性很强,活动环节只停留在感知体验上,没有进一步深入到创造环节和评价与反思环节。
3.幼儿的学习主体性不突出。音乐教育活动应该偏重于直觉、想象、灵感顿悟等感性思维的激发,让幼儿有机会感受、表现、创造,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但是,我们所了解的现状是高标准化的模仿和高控制化的指导。如一个小班的音乐活动,在幼儿初步熟悉歌曲后,教师并没有给孩子消化与磨合的时间,而是要求幼儿马上再现歌曲,而且在音高上要准确、强弱等表情要做到、甚至动作也要到位。其实是要求幼儿完全地模仿教师。当幼儿做不到时,教师就立即手把手地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孩子成了训练者与被训练者的关系;教师往往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强加到幼儿身上,“看哪个小朋友唱得最准确”成了评价标准。
对于表现音乐“准确”的追求,教师在指导幼儿时往往忽略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能力,同时还不得不采取高控制化的方法。教师的这种高控制化的指导与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之间形成了反比关系:教师干预得越多,控制程度越高,幼儿越被动,幼儿主体性发展就越受到抑制。教师为了追求高质量的效果去训练幼儿,也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我们了解到,教师让孩子表现音乐时,孩子的状态是紧张的,表情是严肃的,生怕出错误,一旦出了错误,教师就马上来纠正。这样,注意力全在具体的音准节奏上,而忽略了孩子对音乐的整体把握,忽略了孩子对音乐的感受,从而使幼儿对音乐的创造也受到限制。
4.歌舞表演活动成为音乐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5个相对独立又相联系的领域: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游戏、打击乐器演奏和音乐欣赏。而调查中我们发现,歌舞表演活动成为音乐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在角区的音乐活动通常是孩子随音乐表演舞蹈、唱歌;教师组织的音乐活动也都是以教一首歌、一个舞蹈或律动为主,至于打击乐活动、音乐游戏与音乐欣赏活动却很少见。只有两位老师分别组织了打击乐活动和音乐欣赏活动,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音乐欣赏用在音乐活动的开头和结尾,其实只是起到辅助歌舞活动的作用,而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欣赏。
一些教师反应,歌舞表演活动好组织,又容易出成果,资料又多,所以歌舞活动多一些,而其他活动难易程度不好把握,组织起来较难,孩子容易兴奋而收不回来,资料又少,教师们都尽量不组织。幼儿园领导也有同感。目前并没有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做内容上的具体指导与规定,教师们可以自行安排,必然会出现教师擅长什么就上什么,怎样省力又有效就怎样做的现象。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没有具体规定,什么内容占多大比重,但是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这里强调的是多种的艺术形式,这里强调的是幼儿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那么音乐活动就不应该只是按部就班的歌舞表演,而是应该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提供给幼儿更多自由表现的机会。
二、让孩子享受快乐的音乐
走出误区是为了更好地改革我们现阶段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更多、更好地培养具有良好音乐素养的人才。因此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科研工作。作为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施教者,老师们要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在一定的学前音乐教育理论和教育原则的指导下,积极构建适合音乐教学活动设计要求的教学结构,将其与相关的教学策略等因素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形成相对稳定而又概括的幼儿园音乐教学课程模式。
作为上级主管部门,要积极参加进去,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改革和探索进行大力的支持、鼓励和调研,并展开相关音乐教学活动的评选活动,包括征集音乐教学活动改革的论文和教学案例等。从整体上形成重视幼儿园音乐教育科学探索的良好氛围,促进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课程模式的不断改进,引导幼儿园音乐教育科学探索向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2.注重教师音乐素养、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可以说教师对音乐的态度决定着幼儿音乐素养和能力的发展。因此,积极提高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和音乐理论知识,对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幼儿园,要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去进行深层次的进修和学习,多向幼儿音乐教育专家、幼儿园音乐名师学习,提高幼儿园教师整体的音乐素养。同时要组织教师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和音乐教学观摩,从理论上接受了先进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有的放矢地进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幼儿园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全园音乐教育观摩活动、评选优秀教师等方式,检验音乐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改革成效。
3.掌握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该是教师们创造性的劳动,对于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应该使其变成僵硬的教条。教学指导中的过于具体的指示、规定只会妨碍、限制教师们表现他们自己的才能,夹住了他们发挥创造力的翅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艺术教育的解释也是给教师留有很大空间的。但基本原则应该要有,如教学中教师和儿童是“互动”、互相促进的关系;音乐活动应该有艺术气氛,有游戏性。6岁以前的幼儿意志薄弱,他们既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也不能很好地主动设计、支配和调整自己的行动。如果活动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体验,是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的。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机智灵活地处理各种变化。教学的领导者不必强调教学采用什么固定的程序。教师可以在他们的知识范围、所了解的教学方法中选择要使用的方法,并且考虑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爱好和所接受过的音乐训练。“教师要了解教育的本质,这是最重要的。同样还要了解所选择方法的每个步骤和目的。这样教师才能依据他们自己和幼儿的特点、所使用的教学材料的特点,实施他的教学方法。”
4.给幼儿创造的空间。儿童的主体性发展和创造力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园音乐教育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不能过分干涉,应该允许儿童自由表达,敢于创造;通过教师与儿童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保证儿童在温暖亲切、轻松愉快的艺术气氛中学习和创造。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应该富有创造性,懂得使用创造性的理论和方法,引导儿童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要重视艺术活动的过程必须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强调学习过程和培养的能力,而不注重儿童最终学到了什么;应讲究教学方法,如情感渲染、多渠道感受理解、多形式尝试表现,环境熏陶等等。这些方法不能孤立地使用,而应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让幼儿在适度愉快、主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5.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反思性教学以及如何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是近年来教师培养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中经常被专家和园长们提到的问题。教师在学习了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之后,要会“扬弃”,要会进行积极的教学反思。反思,是让幼儿教师提高自己专业素养、改进教育实践的必经之路。因此教师要学会在幼儿园先进音乐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对自己的音乐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幼儿园音乐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1.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结构的内涵
课程设置即教学计划,是课程总规划,是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1]。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指依据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是指课程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指课程类型,各类型课程所占比例及各类课程怎样构成整体[2]。
2.国内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结构的比较研究
2.1国内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
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一定的幼儿教育方面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其课程设置分为三大类:知识类、技能类和实践类。知识类课程是为学生提供教育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并为问题解决提供思路,包括教育通论、心理发展、课程与教育以及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及幼儿园课程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技能类的课程为培养学生毕业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各项基本技能,包括艺术素养课程、幼儿教玩具制作、幼儿园教学设计、教学法和教师口语等;实践类课程是通过教学实践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幼儿的实际问题及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分为幼儿园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3]。宁夏师范学院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构成,其中通识课程大约占总课程的31%,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占总课程的53%~56%,专业技能课程大约占3%,实践课程约占13%[4]。万莉以华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和广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师院校为研究对象,综合得出课程设置大致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四大模块。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约占总学分的27%,学科基础课程约占总学分的24%,专业课程约占总学分的38%,实践教育环节约占总学分的11%[5]。
2.2国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
美国学前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实习课程。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教师关心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包括艺术、人文、社会等内容;专业课程种类繁多,分科精细,着力于使学生构建扎实的教育理论,涵盖早期儿童教育、安全和营养等课程;专业实习课程是为了使学生从中获得教育经验,这部分课程在学生的整个课程培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教育实践,约占整个教育时间的30%[6]。
英国学前教育本科层次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四大模块:核心课程研究、专业研究、学科研究和学校体验。核心课程研究包括师范生必学的英语、数学、科学三门国家核心课程及教学法;专业研究是为了思考和研究教育的基本问题,涵盖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方面知识。学科研究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门学科作为专攻领域;学校体验模块主要包括见习、实习等内容[7]。
澳大利亚学前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在三年的专业教育中,每年每学期都必须到各种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见习实习,教育实践总时间为19周。而每年的必修课程主要分配为:第一年学习教育实践导论,教学策略;第二年包括儿童心理教育、社会教育等;第三年包括儿童音乐教育、特殊儿童教育等[8]。
3.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李可娟选取陕西省开设有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六所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发现这六所院校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通识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课分配不合理,实践课程执行效果不佳,课程设置与执行不同步[9]。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实践类和专业技能类课程较薄弱,专业知识陈旧且脱离幼儿学习生活,专业课程内容过分重复,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养成[10]。文颐、唐大章等选取四川省幼儿园园长和成都中职学校优秀教师作为调研对象,调查结果显示,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种类少,缺少一些重要却总是被忽视的课程如教学资源开发、家庭教育指导,意外事故处理等[11]。
总之,结合国内外研究与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各高校在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从知识类课程、技能类课程、实践类课程这个角度来分析。其中,知识类课程可分为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这些课程中,知识类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通识课程中职业素养类和自然科学类的比例偏低;专业基础课覆盖范围小,且理论知识陈旧冗杂,某些知识点在各个课程之间重复出现,而新兴学科如0―3岁婴幼儿保育知识、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等却鲜有开设;通过对幼儿园园长的调查研究发现本科生虽然理论方面优于专科生,但技能较弱,进入幼儿园后还要经过培训,不能直接上岗工作。此外,技能类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生反映艺术素养课程如钢琴课,能够在课后练习的机会比较少,琴点紧张,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实践类课程中,美国的专业实习课程占总课程的30%,澳大利亚的学前教育专业也尤为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而我国各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仅占全部课时的11%―13%,且在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得到的指导和评价较少,影响实践效果,突出表现在培养的学前教育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实践能力不足。
4.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的建议
“任何一所高校的课程设置、结构、学时、内容及衔接、交叉,都是这个学校(专业院系)的核心,也是该专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的体现”[12]。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也是各高校实现其培养目标的载体,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与结构至关重要。如史丽君从《专业标准》的视角出发,指出各高校应该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完善选修课课程体系,并适当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增加保育类知识课程,改革艺术类专业技能课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13]。邵小佩,周灵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研究了就业取向下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现状,并提出要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和冗杂,增加课程中的展示性活动,合理安排课程设置顺序[14]。李学杰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和幼儿成长教育,提出应增设幼教热点问题透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等多门选修课程,开设专家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学前教育的前沿知识[15],把握本专业的研究趋势,增强学生研究意识。
结合国内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的现状与社会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需求,按照知识类课程、技能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的维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首先,在知识类课程中,应拓宽专业基础课程的覆盖范围,增设0―3岁婴幼儿保育知识、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等新兴课程,整合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删减并系统性地归纳这些学科中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并在教材中适量地加入实践性活动,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幼儿园见习,与幼儿园教师合作等方式,定期透过幼儿在课堂和游戏中的表现更好地认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实际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避免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造成理论脱离实际的不良后果。此外,在设置专业选修课时,要与专业必修课有一定的联系,拓展并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通识课程中,提高职业素养类与自然科学类的课程比例,在培养学前教育优秀教师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出品德高尚、具有人文素养的人。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师培训;素质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112-02
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
幼儿教育是指教育机构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通过幼儿教师对入小学前的幼儿进行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着明显的诱导作用,适时的早期教育能显著促进儿童认知及各方面的发展,对儿童发展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6岁之前的童的是行为习惯、情感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材。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需要成人提供良好、适宜的教育环境。因此,负责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幼儿教师群体,家长和社会寄以厚望。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不能狭隘地认为只要在幼儿园学会了几首儿歌、会讲几个故事、会算几道题就是学到知识了,认为幼儿园只要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就不是好幼儿园,这是对幼儿教育狭隘化、片面化的认识,也是落后于时代的认识。幼儿教育最终的目的是教会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使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教育与儿童发展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诱导作用,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照顾孩子生活,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是幼儿教师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二、幼儿教师的培训现状
教育部、财政部为全面提高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于2010年开始实施“国培计划”,由于培训覆盖面广,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普遍从中受益。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成功实施,为幼儿教师进一步树立了较为科学的幼儿教育观,提高了组织幼儿园保教活动的能力,加快了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水平。
(一)幼儿教师培训的内容
1、幼儿教师培训的目标
幼儿教师培训的目标是让教师较为深入的了解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一些基本规定与要求,明确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地位、指导思想及其组织、实施和评价等各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规范教育行为;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引导幼儿教师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切实改善自身的教育行为,关注幼儿学习的特点与基本活动模式,理解有效学习的内涵与要素,掌握促进幼儿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科学的组织活动,引导幼儿有效学习、主动发展。
2、幼儿教师培训的专业课程
幼儿教师的专业应用课程包含有:学前儿童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指导与实践,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游戏活动类型及指导,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等。主要是使教师深刻领会幼儿园五大领域――幼儿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教育活动特点和领域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活动设计、活动指导与评价等专业知识,提高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提升幼儿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执行的科学性;了解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学会用收集和运用一定的材料,按照科学的原则来创设幼儿园环境,让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直观和综合的教育,促进幼儿主动、全面发展;认识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及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几种类型,初步掌握教师指导各类游戏的方法;熟悉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幼儿园一日活动计划的制定。
3、幼儿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
幼儿教师的实践与反思包含有:观摩幼儿园一日保教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园环境创设交流与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小组研讨交流等,其主旨是使幼儿教师通过现场观摩与相互交流,学会科学有效的组织和开展幼儿一日活动;善于发现、收集和运用一定的废旧材料和自然资源来布置幼儿园环境、班级墙饰、区角活动等,充分挖掘材料、环境对教育的潜在价值;学会组织和开展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培训中的存在的问题与收获进行现场交流、讨论,通过分析问题,分享经验,达到转变观念,落实行动,实现专业成长的目的。
(二)幼儿教师的培训方式
依据培训目标和要求,遵循幼儿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特点与规律,针对不同课程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采取“讲座、参与、体验、实践”等培训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观摩考察与反思相结合,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具体培训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专题讲座
主要是邀请区内外专家及优秀的一线幼儿教师为培训的教师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应用知识的讲解和分析。
2、教学观摩
主要是让教师现场观摩区级示范园优秀教师公开课,感知和掌握不同类型幼儿园教育活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3、名园考察
为深化教师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了解,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教师进入具有典型和榜样意义的幼儿园进行观摩,并与幼儿园教师交流、探讨如何有效的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及科学的创设幼儿园环境。
4、参与式研讨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培训成效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组成专家团队,分小组与教师进行现场交流研讨,更为深入的了解教师对此次培训满意程度及教师的困惑。
(三)培训专家构成
培训要整合优质师资力量,组成由区外幼教专家、区内幼教专家、一线优秀教师组成“三结合”的专家团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区外专家、区内专家、幼教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组成的三结合的培训团队,从不同的层面丰富了和加深了教师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在专家的引领下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研讨相结合,让教师在学习中、观摩中、研讨中实现专业成长。
专业化的指导团队,保障了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过程、培训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培训的成效
(一)参训教师幼儿教育理念得到更新
通过培训,教师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了解了幼儿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形成了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明确了幼儿期孩子的身心特点,增强了对幼儿教育各项活动的理解和认识,基本具备组织和开展幼儿园保教活动的能力。
(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得到提高
专题讲座、教学观摩、名园考察、参与式研讨等一系列活动,成为教师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使教师能够将学前教育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积极研究和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效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先导和支持作用。
(三)建立了丰富的培训资源库
通过培训,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勇于探索、不断实践创新。
在培训过程中,形成教学案例,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案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案例、幼儿园环境创设活动案例、参与式交流研讨活动案、教师培训总结集、培训感言集、实践故事集等。
(四)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专家培训团队
在培训的过程中,形成一批深受教师欢迎的专家团队。包括幼儿教育方面的理论功底深厚、培训方面的教学经验丰富专家,也包括一线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育员。
四、培训的经验及措施
(一)明确培训目标,精心制定培训方案
一个目标明确、符合实际需求的方案,是培训取得成功的前提。为了提高 “国培计划”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多样化培训需求,全面细致做好训前需求调研工作。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统筹规划,精心制定培训方案。在设置课程上时邀请高校学前教育专家、区市级幼教教研员、园长、一线教师进行多次论证,确定培训课程内容。
(二)组建综合型专家团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训团队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的优劣。为了打造一支高效、实用的专家培训队伍,取得最佳的培训效果,必须整合区内外优质培训资源,使培训团队成员既有学前教育领域较为著名的专家,熟悉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工作者,也有来自一线的优秀教研员与优秀幼儿教师,突出了培训团队的多样化和专业化,做到了专家团队来源广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了培训方案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三)重视培训方式的创新是培训取得实效的重要突破口
传统的幼儿教师培训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理论性有余而实践性不足,效果不佳,要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采用专题讲座、教学观摩、名园考察、参与式研讨等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无论是专题讲座,还是案例研讨、现场观摩、经验分享、对话交流等,都突出了参与互动的特点,幼儿教师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强化了培训效果。通过培训,使教师既有观念上的更新,又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又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四)重视培训效果反馈,及时了解学情是培训取得成效的重要依据
培训中,每一个专题学习后均要求教师填写教学评价表,撰写培训日志,班主任对教学评价表和培训日志进行及时的收集、梳理和反馈,把它们作为监控培训实效的重要依据。同时,还深入教师中进行随机访谈,了解他们对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专家的满意度。通过随堂教学评价表和每天的培训日志及访谈获得的资料,能较为真实的把握每个专题设计及专家引领的适切性,及时总结反思培训实施,调整培训安排,不断改进工作,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五)重视培训档案的建设是反思培训实效性的重要依据
培训中重视培训档案的建设,从培训前期的调研、咨询,培训方案的论证到教师报到注册、教师基本信息表、专家教学资料、教学评价表、培训感言、培训日志、培训作业、培训总结、成长故事、培训简报、相关培训音像资料等一系列过程性材料,均分门别类进行了归类、整理,并建立了专门的档案袋,这些档案的建立,既是研究、反思培训成效的实证资料,也是今后培训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六)重视培训组织与管理制度的建立,确保培训的顺利实施
树立“管理即是服务”的理念,及时了解教师的需求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充分满足,实施每天考勤、跟班学习的管理办法,保证教师们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培训的效果。
针对国家级培训的要求,制定班主任工作制度、教师学习管理制度等,使培训组织有章可循。培训中每班配备1名具有培训管理经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并全程跟班服务,保证高质量服务。生活上、学习上关心每位教师,全力解决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教师结业考核制度。建立教师考勤制度,确保参训教师全身心投入培训学习过程。做好每场专题讲座的精心组织与课堂教学效果的测评反馈工作,培训感言及培训总结、评优选先等,确保培训的全程跟踪监控与学习质量考评。
五、问题与对策
由于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时间紧,任务重,虽然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培训对象层次不齐
由于在下达培训通知时对相关文件精神传达不到位,使得培训对象指向性出现了偏差,影响了培训的实效性。如培训的教师中有的是幼教专业毕业的从事幼儿园工作多年的专业教师,有的是十几年前转入幼儿园的非学前专业毕业生,有的是刚转入幼儿园1个月的教师,有的是在幼儿园从事后勤管理的教师,有的是即将退休的教师,这就导致培训课程不能满足部分教师的需要,影响培训效果。在今后的培训中要严格筛选培训对象,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二)培训时间太短
由于集中培训的时间短,只有5天时间,只能为教师呈现系统的、全面的、有层次的五大领域课程内容,以致部分教师感觉到:“我想要对幼儿教育、教学了解的更多一些,可是培训科目里没有。”在今后的培训中,时间可以长一些,为教师呈现全面的、丰富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培训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
(三)参与式培训力度不大
培训多以专题讲座为主,教师参与讨论和交流的机会较少,不能很好的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在今后的培训中,要多开展参与式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 合作性歌唱 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歌唱不仅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也能潜移默化地陶治儿童的情操、启迪儿童的心智、完善儿童的品格。纲要中也指出了:幼儿歌唱活动是幼儿艺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幼儿歌唱的角度促进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而喜欢歌唱是幼儿的天性,在他们的世界里到处都是歌声。做游戏、学本领时,传来的是快乐的歌声;遇到悲伤的事时,从他们心里传出的是伤心的歌声……可以说,歌唱是幼儿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有效方式之一。
目前,幼儿园歌唱活动现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一般歌唱教材的演唱形式单调。虽然幼儿歌唱教材有许多,但是这些教材内的歌曲大多都已经规定了演唱方式,比较单调,幼儿唱多了就不愿唱了。其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现在的教唱活动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一般以“唱游”形式为主。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一边游戏一边快乐地歌唱。事实上,并不是每首歌曲都适合“唱游”形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歌唱兴趣和能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将合作性歌唱融入幼儿教学的方法。
而合作性歌唱教学模式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能激发幼儿对歌唱的兴趣,使之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歌唱活动中去;其次,发展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再次,给幼儿提供了合作、交流、分享的机会,培养了幼儿初步的分工合作意识,使之形成了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让幼儿体验到了合作性歌唱所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感,拓宽了幼儿歌唱表演形式。由此可见,合作性歌唱教学的重要性。经过这一年多的尝试与实践,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得出了在幼儿园中长期地、有目地开展初浅的合作性歌唱教学是必要的、有意义的结论。
二、实践与指导策略
(一)感受合唱,喜欢合唱,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20世纪意大利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发展听觉必须要让幼儿学会欣赏。在合唱的最初阶段,我选择了让幼儿去欣赏各种不同形式的合唱歌曲,在欣赏这一过程中感受、聆听、了解合唱,分辨合唱与其他一般集体歌唱的区别,感受合唱中优美、和谐的音响、音色,以激发幼儿对合唱的浓厚兴趣,使之积极参与到合唱中,进而为下一步具体开展合作性歌唱做好铺垫。
案例1:歌曲欣赏,了解合唱
在考虑到幼儿对歌曲的熟悉度上,我选择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歌曲《同一首歌》,进行了同一歌曲对照性的欣赏。第一遍让幼儿欣赏独唱的版本,第二遍让他们欣赏童声合唱的版本。然后,让幼儿说一说,“这两首歌曲的不同”。
幼儿:“第一遍时只有一个人唱,而第二遍时,前面一半是一个人唱,之后就有许多人一起唱。”
教师:“第二遍有时一个唱,有时是大家一起唱的,这叫合唱。他们前后唱的歌词内容一样吗?”
幼儿:“不一样!”
老师:“那你最喜欢哪一遍?”
幼儿:“第二遍,因为一个人唱时,他的声音很好听,而且声音有点响亮,到大家一起唱时,他们的声音就有点小,很温柔。”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合唱,感受到了合唱的音色美、和谐。
除了选择像案例中幼儿熟悉的一些歌曲外,教师也可选择一些经典的合唱曲目,如《黄河大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我和我的祖国》,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的歌曲,让幼儿进行欣赏,使之充分感受到合唱的魅力。
这样,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他们就能对合唱产生兴趣,进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案例2:我的第一次合作性歌唱教学
今天我很有精神地带着小朋友走进了钢琴房,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进行合唱教学,所以选择了一首容易掌握且演唱形式比较简单的歌曲《哈巴狗》。像往常一样,我将整首歌曲完整地教给幼儿(在每个乐句尾加上了一个衬词“汪汪”),他们掌握得很快。接着就开始了合唱教学,我先采用了师――生合唱形式:现在老师请你们和我一起用合唱的形式来合作唱这首歌曲,老师唱歌词,小朋友唱“汪汪”。合作开始了,我快唱完一句时,将手指向幼儿,他们马上把手放在耳朵旁接唱“汪汪”。第二遍时,我和幼儿互换了角色,为了配合幼儿,我也将手放在耳朵旁接唱。之后,我又问:“刚才是老师与你们合作唱歌,还有什么方法进行合唱?”他们马上意识到男孩和女孩一起来合作,也是可以的。在我的指挥下,他们又进行了两遍,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地说:“我们还可以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等进行合唱。”尝试着他们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幼儿一边唱一边互相面对面地做着奇怪的动作,虽然发出的声音并不是很完美,但是每个幼儿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
本次活动中,我真正看到了幼儿因为歌唱而发自内心的快乐,而我自己从中也得到了同幼儿一样的快乐。歌曲《哈巴狗》教唱活动,采用了主要演唱形式――合作性歌唱。与传统的集体歌唱相比,在合作性歌唱教学中,幼儿不仅学会了本首歌曲,还培养了合作意识,体验到了合作性歌唱带给自己的快乐。
(二)合理选材,适当加工,使歌曲适合合作性歌唱
合作性歌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国外对此的研究很多,与国外相比,国内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研究成果都相对薄弱,尤其是适合幼儿进行合作性歌唱的歌曲较少。因此,在实践中我大胆地尝试了将一些演唱形式单调的歌唱内容进行简单的改编,以增加歌曲内容的合作效果。改编的宗旨:从幼儿熟悉的演唱形式出发,合理选材,适当加工。
案例3:改编歌曲,增加歌曲内容的合作效果
歌曲《虹彩妹妹》节奏明快,唱起来朗朗爽口,幼儿非常喜欢。虽然歌曲的第一段可以接唱的形式进行合唱,但是第二段字句工整,很难进行合唱,对此,我进行了改编,尝试了多种方式,最后决定模仿《欢乐颂》的演唱形式――伴奏式,就此《虹彩妹妹》整首歌曲演唱形式改为:第一段为接唱形式,第一声部唱歌词,第二声部唱衬词“恩海呦”;第二段为两个同旋律的声部合唱形式,第一声部唱歌词,第二声部在第一声部的基础上,同旋律唱“啦”。此外,我还将《平地造高楼》改编成了填充式合唱:第一、二乐句分成两个声部,第一声部唱歌词,第二声部则在句尾分别加上演唱力度较小的“手拉手”和“往上走”,其余变为齐唱,并在歌曲结尾加上演唱力度较强的“嗨”。改编后的整首歌曲变得饱满、有精神,充分体现了一幢幢高楼耸立的场面和气势。
实践证明,对合作性歌唱曲目进行适当改编,能使幼儿演唱后取得比原先曲目更丰富绚丽的艺术效果,而幼儿也更喜欢用合作性歌唱的形式进行演唱了。
(三)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开展合作性歌唱教学
合作性歌唱艺术是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是集体歌唱活动中的一种高级演唱形式,对演唱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幼儿园教育中,教育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幼儿,他们还不具备独自完成合唱的能力,教好他们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因此,我们应根据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开展合作性歌唱教学。
1.合作性歌唱的形式
(1)对唱式。包括接唱式和领唱式。接唱式在合作性歌唱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分句对唱(如歌曲《小动物在哪里》一声部唱:小鸡小鸡在哪里;二声部唱:唧唧唧在这里)和断句对唱(如歌曲《虹彩妹妹》一声部唱:虹彩妹妹;二声部唱:恩海呦)两种。领唱式在合作性歌唱教学中主要运用在发声练习当中。如歌曲《谁唱歌儿》《山谷回声真好听》《小耳朵真正灵》等。通过对唱式的合作性歌唱,逐渐将初步的分声部概念、合作元素和形式巧妙地转移到了幼儿的头脑中。
(2)衬腔式。它是高于对唱的一种歌唱,衬腔一般在歌曲中每个乐句的结尾,要求幼儿能分辨乐句。待幼儿熟练之后,教师要针对衬腔在节奏、内容上进行一定的创编。如幼儿非常喜欢的、简单的歌曲《哈巴狗》,第一声部唱歌:一只哈巴狗,第二声部在乐句尾加上衬腔“汪汪”。先让幼儿创编衬腔节奏:汪汪 汪或汪 汪汪等;之后,让幼儿进行内容的创编:如一只小山羊,咩咩 咩。运用两声部简单的时间交叉、节奏的对比进行合作性歌唱,大大增加了幼儿对合唱的兴趣。
(3)填充式。即第一声部演唱原歌曲歌词,第二声部在第一声部休止或延长音处唱适当填充式的词曲。
(4)伴唱式。即一个声部唱歌词,一个声部唱衬词,请幼儿为熟悉的歌曲配衬词伴唱,启发幼儿根据性质和情感选择衬词。
(5)分声部式。可以是旋律的先后和歌词的不同。旋律的先后:如歌曲《拨浪鼓》中第一声部唱“天晴朗”,第二声部在第一声部的基础上唱自己的“天晴朗”。这个合作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幼儿不仅要唱好自己的歌词,把握好自己的旋律,还要注意互相倾听对方,以保持两个声部和谐、协调。
(6)专业式。此种形式在幼儿园的合作性歌唱中很少被采用到,因为它需要对象有一定的特长,而且小组唱比较合适。如果幼儿园中要成立类似于一个合唱团,那就应该采用此种形式。
2.合作性歌唱的教学策略
一般策略:指采取一些简单的形式,如接唱式、衬腔式、填充式、伴奏式、分声部式等;创新策略:指在打破一般策略的基础上,增加其他元素。
(1)借助图谱,合理摆放,使合唱形式更丰富。图谱是在节奏乐、欣赏、歌唱中理解歌词和记忆歌词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实在合作性歌唱中也同样可以运用图谱。图谱能将歌词以及声部之间的合作一目了然地展现,并将一些复杂的合作简单化。合作性歌唱教学中,教师可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和合唱的形式化作直观的图谱展示给幼儿。
案例4:《买菜》见附图1
附本首歌曲歌词:
今 天的 天气 真呀真正 好,我和 奶奶 去呀去买 菜。鸡蛋圆溜 溜呀,
母鸡咯咯 叫呀。青菜绿油 油呀,鱼儿蹦蹦 跳呀。萝卜黄瓜 西红 柿,
大豆毛豆 小豌 豆。 哎 呀呀, 哎 呀呀,菜儿多又 多。
首先,图谱上的一张张小图片帮助了幼儿记忆歌词;其次,在图谱的作用下,通过互相讨论和尝试动手摆放,幼儿想出了许多的合唱形式。如(附图中的图谱1)幼儿根据图谱的颜色进行了合作:①先分成男、女两组,红的由男女一起唱,绿的由女孩唱,蓝色的由男孩唱,根据颜色的次序,两组合唱;②(附图中的图谱2)红色一个人领唱,中间的绿色、蓝色分成两个声部,即在同一时间段内,幼儿同时歌唱,但所唱的歌词是完全不同的;③在(附图中的图谱3)由于多了男孩和女孩的头饰,幼儿就说:“红色领唱,中间绿色由男孩唱、蓝色由女孩唱,最后一段中的男孩、女孩也要分开唱,最后一张红色的大家一起唱。”
案例5:《拨浪鼓》
歌词:天晴朗 花儿朵朵绽放
本歌唱活动主要采用了分声部式中旋律先后的合作方式。在活动中提倡幼儿自己设计图谱,图谱中的图代表着所唱的歌词内容;绿色和黄色个代表着一、二声部;“0”代表着空拍。通过图谱不仅帮助幼儿记住了歌曲,最重要的是将分声部中旋律先后的合作性歌唱的方式直观、简单化了,使幼儿在图谱的提示下更容易掌握这个方式。
图谱式的合作性歌唱教学策略让幼儿自主地将以前积累的合唱经验进行了消化,自由创编了许多的演唱形式,并将合作的方式直观、简单化了。可以说,在合唱中运用图谱是幼儿在教师的直接引导中学习合唱向自己探索合唱形式的一种转变过程,教师必须重视。
(2)创编游戏,情景表演,使合唱形式更丰富。多数幼儿都喜爱游戏,它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精神饱满、感到愉快。因此,在合作性歌唱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游戏,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年龄特点,将一些歌曲游戏化,创编一些动作、表演来辅助合唱,以增加合唱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兴趣。
案例6:《下蛋喽》见文末
幼儿在改编后的歌唱活动中一边合唱一边根据自己合唱的内容做相应的、有趣的动作表演,从内心发出了笑声。这样的合唱给幼儿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三、实践成果
(一)幼儿的发展
1.提高了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
孔子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现代心里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幼儿喜欢歌唱是天性,但也要注重后天的引导和培养。在实践中,教师应及时认识到部分幼儿对一般的集体演唱参与性不够时,就要马上改变普通的歌唱形式为合作性歌唱。经过这一年多的尝试,幼儿在歌唱中能主动参与,大大地调动了他们对歌唱的兴趣。每当音乐课时间一到,孩子们就问:“老师,今天我们是不是学唱歌?”“是的。”这时传来的是他们的兴奋声:“肯定又要合唱了。”合唱已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习惯:在午餐前、中午休息时、自由游戏时,他们都会三三两两地自由组合,分配好声部,进行合唱活动,甚至他们在家中时常会把家长也分成二个声部,自己来当指挥,快乐地合唱。由此可见,幼儿已经将此作为一种游戏的方式。
2.集中了幼儿注意力,促进了幼儿倾听能力的发展
幼儿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但还不稳定、易转移,周围那些新颖强烈的刺激和变化,极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而开展合作性歌唱教学,能很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幼儿形成有意注意。合唱中通常教师会把幼儿分成两组,即两个声部,要求幼儿按照指挥者的不同手势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就要求合唱中的每个幼儿保持注意力的稳定,如在合唱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给了第一声部,第一声部马上就要根据手势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时的其他声部并不是无事可做,他们同样要等待教师给他们手势,这样循环、重复操作,就能使幼儿的注意力逐步发展。此外,在演唱过程中,幼儿既要倾听其他声部又要倾听自己在集体中的声音,时刻控制自己的发声,使自己的音高、节奏和自己的声部协调统一。长此以往,这就能够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3.提高了幼儿团结协作的能力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合唱不但具有艺术功能,也具有培养人协作精神的功能。在合作性歌唱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提醒幼儿听一听自己的声音是否太轻或者太响,歌唱速度和自己组中是否一样,让他们知道,在合作性歌唱中只要有一个人出错,那么这整一组队员发出的声音就会很不协调。对此,为了让幼儿在合作性歌唱中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最先几次合作中,我曾尝试用录音的方法,录下那些不和谐的声音,并让幼儿进行分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幼儿渐渐地在合作性歌唱中有了较明显的合作意识。
4.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合作性歌唱给幼儿提供了思维能力发展的机会。如在图谱式歌曲《卖菜》歌唱教学中,我给幼儿提供了一些有关歌曲的图片,经过他们自己小组讨论和动手摆放,在之前对合唱形式掌握的基础上,创编出了3种不同的演唱形式。显而易见,这一过程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的发展
1.促进了师幼之间的情感共鸣
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主要看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在合作性歌唱中,教师的指挥对于幼儿准确表现歌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幼儿对歌曲节奏、速度、呼吸和力度的表达,从中能感受到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传达和意会。
案例7:我的两次指挥实践
在合作演唱《小雨沙沙》时,第二声部应该用轻柔的声音来回应,但由于过于兴奋,他们用了较强的力度来唱,这时我马上做出了“轻轻指挥并厥起嘴、瞪大眼睛的表情”――表示你们不对,幼儿马上领会了我的意思。当他们第二遍唱,我 “轻轻摆手、微笑,并且下意识地低下身子”,马上幼儿就用了细雨般的声音唱了出来。另外,在歌曲《哈巴狗》中,我将指挥的手势进行“童化”处理――双臂屈于胸前并手下垂代表第一声部,手在耳朵旁扇动两下代表第二声部。在看似不正规的指挥下,孩子和我却玩得不亦乐乎,享受着其中的乐趣。
总之,幼儿年龄较小,教师的指挥应通过灵活的眼神、夸张的动作、多变的表情(这些都要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以此来缩短与幼儿的距离。久而久之,师生间的情感就会更融洽。
2.提高了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
教师是幼儿合作性歌唱教学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幼儿模仿的直接对象。教师的音乐感知、体验和表达能力以及驾奴幼儿合唱教学过程的心理素质和技能等直接影响着幼儿学习合唱的兴趣和效果。所以教师仅有歌唱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懂得合唱训练的方法。因此,在开展合作性歌唱之前,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各种合唱形式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掌握熟练的乐理、和声知识,并选择、鉴别适合幼儿演唱的形式和歌曲,进行示范性教唱;其次,教师要仔细分析歌曲性质以及根据合唱形式对部分歌曲进行合理地、认真地加工。再次,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摸索着设计一些适合幼儿这一年龄段的指挥方式。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无形当中就提高了教师的艺术素养。
四、思考与讨论
(一)如何在合作性歌唱中注重音色、音准、气息的运用
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合作性歌唱讲究和谐,要求声部之间互相协调统一,音色融合、柔美,即俗话说的“声音抱成团”。可见音色和音准在合唱中的重要性,可以说音色是否统一、和谐,音调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合唱的艺术效果。然而,在实践中,我发现部分幼儿有“喊唱”的习惯,无形中就铸成了音调不准的问题,自己的声音与整体声音不协调,脱离了合唱群众,却不知如何去调整气息。这就要求教师在合作性歌唱训练中将音色、音准、气息的运用作为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加强幼儿这些方面的练习,从而让幼儿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发声。
(二)如何在其他领域中加强合作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它改变了课堂的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而合作性歌唱教学活动就是一种合作性的学习,实践证明,这种形式不仅能增加歌曲的趣味,改变幼儿对歌唱活动的态度,消除幼儿歌唱的疲劳,也为幼儿提供了发展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机会。其他领域的学习中同样需要幼儿积极地学习、合作、交流,如何在这些领域中渗透合作性学习,使幼儿学习得更轻松、愉快也应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黄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