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代建筑的认识

古代建筑的认识

时间:2023-06-25 16:29: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代建筑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代建筑的认识

第1篇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中华文化概说

题目以陕西钟楼为例,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建筑 文化的认识

分校(工作站)航空局秦岭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2014年1月10日

内容摘要

农耕生活特有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亲和融洽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优越之处,同它很早就认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古代建筑亲和木构架布局

一、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的中国陕西建筑--钟楼

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陕西古建筑--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

(一)、建筑特色

西安钟楼下部为砖石结构的正方形基座,表面用青砖砌成,基座之上为两层木结构楼体。自地面至楼顶高36米,其中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建筑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整体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顶部为三重四面攒尖顶结构,由斗栱支撑,顶尖部为真金铂包裹木质内心的“金顶”。在微翘的屋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约6米的十字相交的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现在券洞早已封闭。 钟楼 周围建有公路转盘,地下有专供人行的环行通道。

(二)、结构特点

钟楼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从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楼体及宝顶三部分组成。楼体为木质结构,深、广各三间,系“重檐三滴水”、“四角攒顶”建筑形式。自地面至宝顶通高36米,面积1377.64平方米。基座为 正方形 ,高8.6米,基座四面正中各有 高宽 均为6米的券形门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楼分两层,每层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尤其是各层均饰有 斗拱 、 藻井 、 木刻 、 彩绘 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也是 中国 现能看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屋檐四角飞翘,如鸟展翅,由各种中国古典动物走兽图案组层的兽纹在琉璃瓦屋面的衬托下,给人以形式古朴、艺术典雅、色彩华丽、层次分明之美感。高处的宝顶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使这座古建筑更散发出其金碧辉煌的独特魅力。

二、对西安钟楼建筑文化的认识

(一)、“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思想

1、“天人合一”的思想

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

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

2、木材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

3、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

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二)、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1、木构架建筑结构的灵活性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

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

2、木构架建筑平面布局的多样性

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3、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有序性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三)、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守华主编《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年11月

2、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1月

3、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8月

第2篇

【关键词】说文解字;宀部字;建筑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汉字形义的专著,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了540个部首,其中宀部共收72字,16个重文,与建筑有关的词共42个字,通过研究这些字的本义及词源义来探求中国古代建筑方面的信息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底蕴。

在古代,人类不竭余力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以求得生存,通过建造居宅,先民们有效地对付自然界风雨严寒的变化和野兽蛇虫的侵害,从而保障了人身的生存安全。《说文》:“宀,交覆深屋也,象形。凡宀之属皆从宀。”[1]P150段玉裁注:“古者屋四注,东西与南北,皆交覆也。有堂有室,是为深屋。”[2] “宀”部描绘的是这样一种建筑,在圆形基础上建墙,墙上覆圆锥形屋顶,屋顶开有通窗孔,下有门,此类建筑的出现为后来建筑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生产技术进步,居住条件日益改善,房屋形制也在不断地繁复,“宀”字已经不能详尽地描述建筑的规模和样式,逐渐被“家、宅、宋、宣”等字所替代。

《说文》:“宋,居也,从木从宀。” [1]P151先民们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直接围绕着树木来建造房屋,因而木就变成了房屋的中心来支撑房顶,四周是用木桩涂泥构成的墙壁,犹如现在的蒙古包。“宋”字这类居室建筑的出现,表明穴居已经发展到地面建筑。

“家”字反映了一种建筑类型,许慎训为“家,居也,从宀,省声”,他认为“家”是“人之居”。从出土的秦汉陶器模型就能看出,“家”是在“宀”部的基础上改建,增加了内部的堂、室、庭,以及外部的围墙,并把猪养在自家院落中的住房。[3]而且当时氏族群民已经过渡到定居性畜牧农耕生活,私有制进一步发展,猪逐渐被驯化豢养,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私人财产。这表明“家”本义为人的居室,是一种干栏式建筑,反映了人猪同居的原始居住习俗。至今,我国南方一些地区还存在着此类建筑。

另一种建筑类型是宫殿类建筑,《说文》:“宫,室也。从宀,躬省声。”[1]152相对于穴居或半穴居的建筑类型,“宫”这种建筑类型是有墙体的,包括多间居室。与“宫”异名同实的建筑类型是“室”,《说文》:“室,实也。从宀从至。至,所止也。”[1]P150它的本义是房屋,主要指建筑内部的居室。《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4]宫室互训,而“宫”是从建筑体量大小角度造的字,“室”是从建筑使用情况角度造的字。在上古时期“宫”指一般建筑,到了秦汉才专指帝王居所。

此外还有一种建筑类型是宗庙性建筑。“宗”,《说文》:“宗,尊也,祖庙也。从宀从示。”[1]P151古代人们崇拜神灵,把“宗”建在埋葬祖先的坟墓上,作为纪念、奉祀祖先的标志性建筑,同时又是遮风避雨的祭坛。

建筑自建成之时,就具有了一定的空间状态,古人对室内空间进行了划分,屋内四角各有专称,西南角称“”,《说文》:“,宛也。室之西南隅。”[1]P150是室内四角中最为尊贵的地方,《尔雅?释宫》疏云:“古者为室,户不当中而近东,则西南隅最为深隐,故谓之,而祭祀及尊者常处焉。”[5]因为门在室的东南角,所以西南角最为深隐,自然也成为室内最尊贵的地方。东北角称“”,《宀部》:“,养也。室之东北隅。食所居。”[1]P150《尔雅・释宫》郝懿行疏“云‘食所居’者,古人庖厨食阁皆在室之东北隅,以迎养气。”[6]在古人看来,东北角是阳气始生之处,阳气养育万物,所以把厨房设在房屋的东北角,可得养气。东南角称为“”,《尔雅・释宫室》:“东南隅曰。,幽也,亦取幽冥也。”[6]本义是幽深。室之西北角在《说文》中并未出现,但在《尔雅・释宫》中称“屋漏”,由于古人门户常开在房间的东南角,一开门阳光就会射入房屋的西北角,所以房屋的西北角又称为“屋漏”。

除了对屋内空间进行划分外,古人对屋边及庭院也有一定的涉及。

为抵挡风雨侵蚀,后世房屋便增添了“宇”,《说文》:“宇,屋边也。从宀,于声。易曰上栋下宇。”[1]P150宇即屋檐,后来引申为上下四方整个空间。宸,《说文》:“屋宇也。从宀,辰声。”[1]P150段玉裁注:“屋者以宫室上覆言之,宸谓屋边。”指屋边,屋檐。同时古人建屋时也不忘庭院,《说文》:“,周垣也。从宀,奂声。”[1]P150本义指围墙,后来指用围墙围起来的空间,即庭院。

文字是沟通古今的桥梁,从文字的创造性思维中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古代文明。自从有了建筑,人们的活动也就围绕着建筑展开,可以说建筑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部分历史,从表示建筑的字体字义中,可以揣测出中国古人心理和文化特征。

1.以屋舍为宇宙的观念

自从有了建筑,人们就对建筑所构成的空间展开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认识便慢慢扩大到宇宙范围,在古人看来,“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总称,《淮南子・齐俗训》中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7]这样宇宙观的形成和古代建筑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宗白华说:“中国古人的宇宙概念本与庐舍有关,‘宇’是屋宇,‘宙’是由‘宇’中出入往来,中国古代农人的农舍就是他们的世界。”[8]P209所以谈到宇宙观,我们须从“宇宙”二字谈起。

宇,《说文》:“屋边也。”[1]P150即屋檐,是一个离人较近的区域范围,古人的日常起居活动大部分都在房子内进行,房屋就是古人活动的中心,这样就很容易使他们认为生活的房子就是他们的世界,就是他们的宇宙,而广大的自然空间是他们生活房屋的扩大化,“宇”也就被称作宇宙这所大房子的屋边,因此“宇”由建筑的“屋边”引申为空间的无限性,古人“四方上下”的观念至此也就形成了。宙,《说文》:“舟舆所极覆也。从宀由声。”[1]P151“宙”的本义到底是什么呢?《淮南子・览冥训》:“凤凰之翔,至德也……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高诱注:“宇,屋檐也;宙,栋梁也。”[7]则“宙”的本义是房屋的栋梁,在木构架的建筑体系中,栋梁是整个房屋的关键部件,起主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它寿命的长短决定着一座建筑在宇宙中存在时间的久暂,这样“宙”就与时间联系在一起,具有了时间的无限性,表示往古来今,《段注》:“覆者,反也。与同,往来也。舟舆所极覆者谓舟车自此至彼而还此,如循环然。”[3]在段玉裁看来,“宙”是由舟车的自此至彼循环往复义引申到时间的无限性。总之,古人集时间和空间于一体的“宇宙观”就形成了。

同时古人在建筑中注重内心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所以为了有效地与自然进行沟通,古人又发明了庭院,如“”,它的出现突破了建筑封闭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是有限的人工空间与无限的自然空间相通互融,从而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2.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

祖先崇拜是原始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崇拜,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便认为肉体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灵魂,尤其是在氏族社会,人们对氏族首领和家族长老无限敬畏顺从,臆想着祖先的灵魂会保护子孙后代,因而为表示对先逝祖先的格外恭敬,除了建筑墓室使死者入土为安外,古人还建造宗庙等对其进行祭祀。

宀部中的“宗”就反映了这方面的文化气息,《说文》:“宗,尊祖庙也。从宀,从示。”[1]P151 “宗”是个会意字,“宀”象房屋,表示庙宇,“示”象神主,即祖宗牌位,两形结合表示祖庙供奉保存祖先的神主之所。由于宗庙在古代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建城时必不可少,在这里不仅要祭祀祖先,还要册命典礼,出师授兵,祝捷献俘,告诉听政,举行外交盟会等,一是为了听听祖先神灵的声音,二是求得祖先的荫庇福佑和精神支柱。

3.严格的礼制和森严的等级观念

“礼”作为一种人间秩序和社会伦理规范,是对人与人之间长幼尊卑关系的界定,目的是为了确定一个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人间秩序。中国作为一个千百年来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家,“礼制”最突出的表现即人与人之间森严的等级制度,古代建筑中也有此反映,遵礼守法,尊卑有序,即是中国先民建筑人文思想的道德伦理形态。[9]

不同等级的人住的房屋类型不一样,《说文》:“宣,天子宣室也。”这样的“宣”是高居众人之上的天子居住的大房子,而一般人只能住“室”,贫苦人民只能是“宋”的居所了,折射出当时的等级差别。随着私有制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奴隶社会,建筑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建筑里工作的人也就应运而生了。《说文》:“守,守官也。从宀,从寸。寺府之事者从寸。寸,法度也。”[1]P151 “守”是专门为奴隶主执掌法度的人,掌握着奴隶们的生杀大权,对奴隶主他们要忠心不二。《说文》:“宦,仕也,从宀从臣。”[1]P150即在屋内学习本领的奴隶制官僚基层,还有一种人本为带罪之人。“宰,人,在屋下执事者,从宀从辛。辛,也。” [1]P151他们在奴隶主房间里从事一些具体劳动,便与奴隶主经常接触,慢慢受到宠信,后来就成为奴隶主的官僚。关于“守、官、宰”这些人都是奴隶社会里官僚阶层,表明了当时等级制度的存在。

4.注重亲疏血缘的伦理观念

中国古代常常是几代人生活在一起的,所谓“四世同堂”就是同祖旁系亲属“同堂而居”,堂,《说文》:“从土从尚”[1],“堂”字从尚,充分表明了其在建筑中的中心,尊崇地位,因此人们自然把家庭中处于最高位置的父母称为“高堂、令堂”,后来也用“堂”来表示同堂而居的兄弟间所生子女的关系了,以建筑物“堂”来表示人与人之间亲属称谓关系,反映了古人重视血缘伦理关系。

“室”是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室内主要活动者是妇女,因而“室”引申为妻子,我国古代婚姻状态时“一夫多妻制”,正妻只有一个,妾可以有多个,但地位低于室。因为“室”处于房屋的中心位置,所以嫡妻又被称为“室”,妾自然也就成为位于“室”两旁的“房”了,这种用不同的房屋建筑代表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关系,体现了人们重视血缘关系,聚族而居。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原始时代最初的穴居,到以后历代的干栏式、宫殿类、宗庙类等各式建筑,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和时代性特征,印证了中国的文明进程。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陈磊.《说文》“宀”部字与古代建筑文化[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2).

[4]尔雅[M].北京:中华书局,1996.

[5]胡婧.《说文解字》房屋建筑类词形义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6]谢建防.从《说文解字》透视古代居室的结构布局[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7]刘艳华.《说文解字》建筑词的文化阐释[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

第3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斗拱;首饰设计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国际首饰潮流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由原先的贵族化、高档化转向平民化、个性化。这为现代首饰设计拓展了可喜的空间。现今的珠宝首饰发展趋势,亦要求珠宝首饰设计不断推陈出新,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兼容并蓄,对民族元素的再认识和再利用。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体系和风格,渗透出中国的民族气质和美学思想。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元素应用到现代首饰设计中,让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成为我们进行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不失为一个值得尝试的途径。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

1.1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古典美学家把建筑列入艺术部类的首位,建筑和绘画、雕塑合称为三大造型艺术。建筑使用者在实用过程中获得美感,得到享受。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它本身的复杂与精微是砖石结构建筑所无法比拟的,而这也决定了其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化中独特的形式美。

以北京天坛祈年殿为例,其建筑整体形式采用圆形,层层收缩的汉白玉圆形台基与层层收进的青蓝色琉璃瓦三重攒尖顶相对呼应,金色的宝顶与天相接,体现出象征“天圆地方”的祈年殿的崇高庄重的性格。

中国古代建筑中装饰效果较强的构件如拱券、飞檐、斗拱可取其流动的线条,独特而精巧的造型可使现代首饰更具中国特色。以斗拱为例,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据特殊地位的构件,斗拱用于屋顶与柱子连接的过渡部分,起着屋顶荷载向下传递的结构功能作用。但即使是纯粹的建筑承力结构范围,也饱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建筑的整个立面构图上斗拱发挥了结构和艺术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2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

装饰在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的中国古代建筑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古代的装饰手法锻造了中国古建筑富有特征的外观: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和单檐、重檐等不同形式的屋顶;屋顶上鸱吻、宝顶、走兽等奇特的个体形象;以气韵和风格及纹饰见长的瓦当和画像石;门窗上千变万化的窗格花纹式样;柱子、梁枋之上的龙凤、戏曲故事、动物、花鸟等等;

1.3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使用色彩是中国古建筑装饰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中国古建筑在色调的运用上,大胆而富于创造,有的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朴淡雅。建筑师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用,反映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北京故宫就是最典型的实例。使用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的色彩:红墙黄瓦衬托着绿树蓝天,明快地衬托出建筑雄伟的轮廓。再加上檐下的金碧彩画,使整个古建筑显得分外绚丽。

1.4中国古代建筑的材质: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用材的最大特点是以土木为材。因以土木为材,质感偏于“熟软”,而少生硬,性格温和柔丽,而少阳刚之气,给人以温暖、亲切的审美感受,它切合了中国人比较感性、追求意境、求和睦、重感情等特点。这一点在民居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与欧洲古典石料建筑的那种冷峻、生硬感觉相比,即使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也还是富于东方特有的美的“土气”。

1.5中国古代建筑的工艺: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各建筑构件之间的节点用榫卯有致穿套,众多方木条方木块相组合,形式灵活多样,刚柔相推,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建筑的雕刻手法采用高浮雕、浮雕、阴线刻、凹面刻、减地平面阴刻等等。

二、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借鉴和应用

2.1造型的借鉴和应用:

中国古代建筑整体形式于首饰设计值得借鉴。天坛祈年殿三重攒尖顶是建筑整体在形式单元上的重复和外观上的一致,它常使人感到整齐、稳定、庄重之美。层层收缩的三重攒尖顶和汉白玉圆形台基则是基于圆形这一形式单元的逐渐演变,克服了单调、乏味的弱点。作为视觉元素有节律变化的一种组合形式,是一种高级的整体美。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构件亦能应用于首饰设计。笔者的一组作品以斗拱为原型,整体依照轴线左右对称组合,通过一种物理上的平衡,营造一种庄重、典雅感。外观上取层层叠叠的线条,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做近似变化,在平衡之外,讲求一种变化的节奏感。而与手镯、簪子、项圈的其他部分形成了静中有动、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

现代首饰形式美的规律主要有均齐与渐次、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中国古代建筑亦具有一整套成熟的形式美法则的成熟的艺术体系,这些形式美规律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均有相应体现。

2.2色彩、装饰的借鉴和应用:

色彩是无形的语言,不同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不同的配色风格会反映出设计者的文化修养、性格爱好及喜怒哀乐,不同民族的代表性颜色会传达出其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首饰设计中如何用色、配色,使首饰呈现一种色彩的和谐美尤为重要。整体基准颜色的选用可以增添设计主题的感彩,局部色彩的合理搭配可以使首饰脱颖而出、不落俗套。首饰制作由于取材于各类不同的材质,缤纷多样的色彩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表达空间。而建筑装饰除了使房屋躯体具有了艺术的外观形象,更让建筑艺术具有了思想内涵和民族性。借鉴古代建筑的色彩、装饰艺术,能够鲜明地传达古典韵味,彰显浓重的历史厚重感,对于中国风格的首饰设计是无穷的创意源泉。

2.3材质的借鉴和应用:

现代首饰设计在材质上通常选用传统的贵金属或各种宝玉石,使珠宝首饰具有独特的贵气美和材质美。然而,随着社会主流意识的变化和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材料被运用到首饰设计中,不锈钢、木材、铁、塑料等材料不仅容易得到,而且贴近百姓,虽不能体现首饰的珍贵,却有助于新观念的表达。不同的材质其质感有很大的差异,金属材质给人刚直、理性、冷峻之感;玉石材质给人温润、庄重、高雅之感;珍珠给人柔和、含蓄且略带忧郁之感;土木材质亦能给人含蓄、温和、亲切之感。其实,任何材质都可以制成首饰,中国古代建筑中对不同材质的光、色、软、硬等自然特质组合,借鉴于首饰设计之中,更能迎合中国人追求和睦、感性的审美倾向,为首饰增光添彩。

2.4工艺的借鉴和应用:

中国古代建筑的建造工艺可直接应用于现代首饰制作工艺中。比如采用榫卯、组合、咬合等方式,将手饰变成可拆分、拼接的灵活多样的“构件”,而不仅限于生硬的焊接、对接。古建筑的雕刻手法应用于现代首饰设计,不仅在形式上增加了首饰的色彩与气氛,使其更有古典气息。而且铸造工艺上的复古手法将使得首饰更具典藏价值。

三、由中国古代建筑构思的现代首饰设计理念

中国艺术和美学特别着重提炼艺术的形式,重意而不重形。山如何,水如何,只用寥寥数笔,留白便是其无形之意所在。中国古代建筑亦着重建筑意境的创造,从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到每座单体建筑的体量与造型,从台基到屋顶各种构件的功能与细部装饰,无不体现中国传统思想理念,传统建筑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巧妙结合。对于首饰设计而言,可借鉴古典建筑设计的原则和建筑元素的立体造型。例如曾一度风行于建筑艺术中的“少即多”的简单至上原则被沿用到现代首饰设计中,以其流畅的线条,凝练的整体构造带给人们以非凡的视觉享受。园林中的借景原则运用到动感首饰里,使动感首饰不仅局限于形式的机巧,而且在内涵上更具中国美学中的意境。

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亦不同于西方人,中国人喜好形简而意赅,好似一首朦胧诗;而西方人偏爱繁复又强烈的,宛如一支爵士乐。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创作以一定的象征手法,去发挥特定的浪漫情调,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艺术的设计观。于首饰的表现上亦是如此,中国首饰善于以抽象、变化的纹饰表现出东方的气韵与灵动。也正是由于华夏艺术是“礼”、“乐”的传统,是以直接塑造、陶冶、建造人化的情感为基础和目标,而不是以再现世界图景唤起人们的认识从而引动情感为基础和目标,所以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更讲究神在内而飘于其外,在一定程度上是反对各种自然主义的。随着民族自豪感的提升,这种审美自信势必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地位。

总之,首饰与建筑及其它艺术形式相比有着自己的特征和性能,所以在运用古典建筑元素时一方面尽力保持其独特的艺术性,一方面要根据首饰自身的特征及时代要求,要提炼精华,新造型,而且还要灵活运用古典建筑中经典而实用的理论原则,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既有精美造型又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内涵的作品,使首饰不仅仅是装饰之物,更能成为深具艺术价值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1]董海丽.建筑艺术在古建筑中的应用[J].五台山研究,2003

[2]吕鸿铿,左国保.斗拱审美特征[J].文物季刊,1996

[3]潘沐闲.道教美术元素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借鉴和应用[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4]周泳,汪璇,边秋娟.传统性元素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4

第4篇

所谓宫廷建筑、民居建筑在这里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是人们普遍认识中的皇家建筑和民用建筑,本文所论述的宫廷建筑了包括宫、殿、堂等建筑形式,民居建筑包括室、馆、宅舍、斋、庐等,其实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上,这些建筑的功能及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堂最早与殿通用,南北朝后才演变成为等级和规模都低于殿的建筑形式,而宫和殿在先秦时期是居住建筑的统称,并不是皇家建筑的专用名词,

1.宫廷建筑。“宫廷建筑”代表了我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古代长期的封建礼制思想下,宫廷建筑极大发展,是我国建筑史上重要的成就,其建筑形式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形态、规模甚至作用都时有变化。

宫在秦以前是中国居住建筑的通用名,从王侯到平民的居所都可称宫。周朝的一种民宅样式是其四周为夯土围成的方形屋壁,里面再细分成数个居住空间,有房、室、厅堂等。

秦以后“宫”逐渐成为封建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专用建筑,而且建造的规模越来越大。据记载,秦代阿房宫,“东西五里,南北千步”。

殿的原意是后部高起的物貌,表示建筑形体高达,地位显著,即始指大房屋,汉以后也成为中国古代帝王居所的泛称,是帝王所居的高大房屋,成为皇居所中重要建筑的专用名。

殿、堂二字最早可以通用,后来有了等级差别,早期帝王的宫殿,既可称为堂,又可称为殿,南北朝后,逐渐把殿与堂区别开来。殿、堂的主要区别在于堂前无陛,殿前有陛。

2.民居建筑。“传统民居”是指那些乡村的、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其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

室本意是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后亦指房屋、房间。

馆是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斋也是屋舍的一种,后来主要意指书房等,如:书斋、东斋、斋屋,即读书、休息、思过、斋戒的房舍。

庐泛指简陋的屋舍,作用广泛,可以作为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在汉朝时,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称承明庐。

二、礼制性建筑

在我国古代,礼制性建筑的地位远高于实用性建筑;礼对建筑的制约,首先表现在建筑类型上形成了一整套庞大的礼制性建筑系列,而且把这些礼制性建筑摆到建筑活动的首位。礼制性建筑起源早、延续久、形制尊、数量多、规模大、艺术成就高,从建筑类型看,阙、坛、台(楼、观)等为礼制性建筑的几个类别。

阙最初为部落聚居地主要入口两侧岗楼布置形式,后来演化为宫门外的一队台观式建筑物。先秦时代,国家的礼法教令称为“象法”,象魏的主要作用是悬挂象法。秦朝以后,阙的规模不断扩大,“象魏”或“ 魏阙”都成了朝廷及宫门的代名词。

台是用土石筑成的高层建物,下层为一平面石座,整座建筑由此,逐层上盖。早在三皇五帝时期,便已有诸帝的高台建筑,周朝兴起此项建筑,其目地在供人祭祀、聚会之用,加上它可登高眺远,所以,还可用于侦测敌情。商周以后,台的祭祀功能仍然存在,同时也加入了为帝王、诸侯服务的园林功能。其中周文王的灵台尤其典型。据《诗经・大雅》载,灵台之上设有辟雍,辟雍之制为圆形水池环绕方形土台。随着建筑形式的发展,后来又在高台上再建“重屋”(即高楼),成为建筑上有名的台榭建筑。

在高台上筑建筑物,起初称为“榭”或者“观”,(《说文》曰:榭,台有屋也。)自汉代以后,榭观都废去不用,以楼代替。通俗地说,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多层建筑物,而楼与阁在早期也是有区别的,楼平面多狭而修曲,与阁原有明显区别,但后来因其均为复层建筑,故常通称为楼阁。在战国时楼就已出现,西汉以后楼逐渐发展并取代了春秋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后来楼的功能不断增加,一般来说在建筑群中居次要地位,是用以游憩、远眺、供佛或藏书用的。

以观作为建筑物的称谓始于周朝,观本与楼同义,可以看出,需要者为楼,而供给者为观,楼与观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汉代以后,高台之上的建筑物皆称为楼,观才成为道士祠神的场所。

三、其他建筑类型

居住建筑和礼制性建筑以外,还有其它几种在我国古代有重要地位的建筑类型。

坊的本义是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古代把一个城邑划分为若干区,通称为坊。坊是汉代以后出现的概念,虽没有详细说明,推测应有居民居住地的意思。

橹是我国古代防御性建筑形式。在古代意指顶部没有覆盖的远望楼,楼橹是古时军中用以侦察、防御或攻城的高台。

城在我国古代有两个含义,一是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二是古代王朝国都、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以有城垣的都邑为中心,此皆可称城。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E2007000034)。]

第5篇

 

关键词:场地设计 传统理论 整体 环境 

  场地设计虽多见于工程技术层面,但在场地设计的实践中,其理论体系与中国传统建筑理念却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同出一辙。

  场地设计是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具体建设项目所处的地段环境,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以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为基础,有效地组织场地中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与其他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即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绿化景园设施(绿化、景园小品等)、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详细设计。从建设流程来看:实际建设流程中,一般首先是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师是在业主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一前要做细化和完善设计任务的工作。

  城市规划也影响着场地设计,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要求如下:1)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的控制之上。2)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是具体性的,对场地设计一有更直接的影响,场地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置等各项细则必须做出恰当切实的反映。比较二者,场地设计在现代建筑理论指导下偏重于工程实践;而中国传统建筑是人们在理想环境追求的指导下,通过工程实践来营建诗意的空间。二者虽然采取了不同的过程,但我觉得在指导思想上是一致的。

1相同的自然观—道法自然

  场地设计所赖以依存的对象是自然。作为人类营造家园的工程活动必须以大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不能妄想去征服自然。人类作为一个生于自然,根植于自然,受自然哺育的群体,只在乎用自然的方法去寻找并发展与自然系统一致的法则。应该说,自然法则指导和奠定所有合理的规划思想。当然,这种与自然的互动要通过一定的要素才能体现出来。场地设计中对诸要素的综合考虑必须放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作用的前提之下。

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创作过程之中,而且始终贯穿于华夏文化与传统建筑的观念之中。作为中国所特有的宇宙观,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有机整体性上,不仅认为认识自然的组成部分与人是平等的,而且认为天地运动往往直接与人有关,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在这种宇宙观念的指导下,“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总原则。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论,从天、地、人与自然结合的观念去看待事物并且长期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我们民族崇尚自然的风尚。同时,“道法自然”又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的依据,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成为我们日常行为活动的最高指导原则。

2相同的有机整体观

  如果说城市规划是从更大的范围考虑城市各元素之间,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场地设计则是从建筑具体地段环境来协调各方关系,但整体性的观念、和谐的观念始终贯穿其中。在尊重具体地段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协调气候、土地、水、植物、建筑、人及道路、管网等之间的关系,使它们与具体地段相呼应,成为一个具有自身景观特点的有机整体。

  在场地规划的实践中,它既包括了整个建筑项目与地段环境的协调,尽可能少破坏自然环境,利用已有的自然环境;或采用合理的方式适当改造地段的环境使之符合人的理想环境要求,同时也包括了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筑与人工环境、建筑与室内外空间的相互贯通和交融,效仿自然界有机理念,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中国的风水学与场地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是中国古代一种有关建筑环境的基址选择与规划设计的理论,又称“地理学”。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瞩目,恰恰是风水学术中记载的规划、设计、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建筑的辉煌助有一臂之力。古代风水师也承担了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的角色,研究风水渊源、沿革、流派、宗旨、方法及其成就,关联了中国古代城市、村镇、住宅、陵墓等,其中包括地理、地质、生态、小气候、绿化、建筑群及外部空间设计、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和美学等方面的话题。

第6篇

【关键词】文化习俗;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

[4]周洪军.感知与对话――浅析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内在精神[J].魅力中国,2010(10).

第7篇

关键词:木构架 空间 结构 原则

唐代以前的建筑,只能从考古发掘出来的一些建筑遗址,以及各种艺术品(如绘画、雕刻等)所描摹的建筑形象等间接资料中知其大略。据此,大致可以归纳为七项,分述如下: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方面尽木材应用之能事,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同时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2、保持构架制原则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见大木作),使建筑物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所以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有“墙倒屋不塌”之妙。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

3、创造斗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和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自唐代以后,斗拱的尺寸日渐减小,但它的构件的组合方式和比例基本没有改变。因此,建筑学界常用它作为判断建筑物年代的一项标志。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屋盖)三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西方人称誉中国建筑的屋顶是中国建筑的冠冕。

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只是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才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等;而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万字形、套环形等平面。屋顶有庑殿、歇山、录顶、悬山、硬山、攒尖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的形式。各种屋顶各有与之相适应的结构形式。各种单体建筑的各部分乃至用料、构件尺寸、彩画都是标准化、定型化的,在应用上,要遵照礼制的规定。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组合形式

宋《营造法式》中对各种单体建筑作了概括的原则的记述。清工部《工程做法》对官式建筑列举了27种范例,对应用上的等级差别、做工用料都作出具体规定。这种定型化的建筑方法对汇集工匠经验、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建筑成本固然有显著作用,但后继者"遵制法祖",则妨碍了建筑的创新。

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布局原则是内向含蓄的,多层次的,力求均衡对称。一组建筑中的主要建筑物通常是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这一点可以从形体、装饰、配属建筑等看出来。由于建筑群是内向的,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市中的城楼、钟鼓楼等外,单体建筑很少是露出全部轮廓,使人从远处就可以看到它的形象。因此,中国建筑的完整形象必须从组群院落整体去认识。每一个建筑组群至少有一个庭院,大的建筑组群可由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成,组合多样,层次丰富,也就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

建筑组群的一般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大规模建筑组群平面布局更加注重中轴线的建立,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甚至城市规划也依此原则,以全城气势最宏伟、规模最巨大的建筑组群作为全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唯有园林的平面布局,采用自由变化的原则。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平面布局示例

第8篇

关键词:斗拱;建筑;文化

一、中国传统斗硪帐醯拿姥П硐

(一)斗淼母攀

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耍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征吉祥如意。

斗硎侵泄古代建筑中最具魅力却又最为深奥的部分。它在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木构建筑体系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斗拱的使用,使得中国木构建筑在世界建筑木构发展中具有领先的地位。

斗恚宋代《营造法式》称其谓“辅作”,清式《工程做法则例》称其谓“斗科”,民国以来通称为“斗怼薄6砦挥诮ㄖ物檐下,是柱子和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亦是古代木构建筑重要的结构和装饰构件。千百年来斗砩钍苋嗣堑南舶,已经成为中国建筑的特徽,它标志着民族的特色文化。古语有云:“桁梧复叠,势合形离”,讲的就是斗斫峁沟牡淖橹特征。也就是指“斗”上托“怼薄“怼鄙系妗岸贰钡刂馗醋牛一层压一层向上叠垛的扩展挑出。《辞海》:“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撑构件。处于柱顶、额枋与屋顶之间,主要有斗形木块和肘形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逐层向外挑出支撑荷载的作用,可使屋檐出挑较大,兼有装饰效果,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之一。”

梁思成和刘敦桢两位先生是研究斗淼睦锨氨擦耍他们对斗拱分别作出了如下描述性定义:“在梁檩和立柱之间,为减少剪应力,顾遂有一种过渡部分之施用,以许多斗形木块,与肘形曲木,层层垫托,向外伸张,在梁下可以增加梁身在同一净跨下的荷载力,在檐下可以使出檐加远,这便是中国建筑数千年所特有的斗聿糠帧!薄八谓斗碓诜叫巫斗上用若干方形小斗与若干方形的聿愕装配而成。”

斗淼姆⒄咕历了一个从多样化到定型化,从重结构到偏装饰、从尺度粗硕到形体纤弱的过程。

二、中国传统斗硪帐醯拿姥内涵

(一)斗淼囊帐跆匦

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耍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征吉祥如意。

斗碜魑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元素,同时也是中国建筑术的主要特徽。斗硎且恢纸ㄖ构件的存在,也是一种艺术的存在,更是一种美的存在。优美的造型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与联想,以在视觉与精神方面达到享受。斗淼男问秸齐一律、对称均衡、有着和谐的比例关系和韵律感,各个部件衔接的巧妙、严谨,可以说添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在木结构古建筑中,垂直之柱、水平之梁、倾斜之之椽三种构件之间还形成了强烈的空间位置对比。因此,斗碇美,非一物之形状美,而是以整体的联系、制约、配合而取胜,在多样的变化中保持统一的风貌,构成浑然天成之艺术效果。称与均衡不仅是美学法则的主要条件,也是建筑构件或建筑物最重要的特性。斗碓诮ㄖ物檐下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或有秩序的变化,不仅极大激发了人们的美感,更加显示出建筑的有序性、韵律性和美观性,形成中国建筑艺术特有的审美风范。斗碓煨鸵帐跎系那擅钣刖致中表现出它的韵律美和节奏感,而且这种形式的美给予人心的涵养与陶冶以极大的影响。

(二)斗淼奈幕意义

斗碛凶欧岣坏奈幕底蕴,伴随着中国建筑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斗砦蘼鄞咏峁辜际踅嵌龋还是从建筑艺术角度都对当代木构建筑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卓越的建筑技术水平,更加反映了高超的艺术成就。

建筑不仅仅是一个避风雨、御寒暑的物质对象,而且也是民族审美趣味、自然感情、宗教态度、社会风尚、心理气质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意识的艺术表现。中国传统建筑是华夏文明的历史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封建等级制度、宗法家族观念、“天人合一”的现实理性精神,都影响着建筑的布局,建筑环境设计和装饰风格等等,从而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意涵。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最为突出的建筑标志,极高结构功能广更是封建礼制的具象表现。

三、中国传统斗硪帐踉谙执建筑中的思考

密斯・凡・德罗曾感叹到,“我们可以在什么地方找到比古老的木建筑更伟大的结构净化和理智的秩序呢?在别的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材料、结构和形式的统一呢?这里储存了世世代代的才智……”。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这段话来表现传统的中国木构架建筑是再恰当不过了,中国传统的木构架建筑,将木材这一主要的结构材料的性能充分发挥和运用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在许多方面可以与现代建筑将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充分运用相媲美。对于传统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古代匠师们在建筑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能够看到我润现代中国建筑师和结构师的不足之处。进而可以扬长避短,古为今用,创造出中国的“现代”,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当代建筑在适应时展的同时,仍需进一步融会、吸收传统建筑的形态、工艺、文化内涵和外延,以及理性与浪漫交织的文脉。希望人们能充分认识到斗棋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价值,使人们能更加重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并保护和发扬光大。而从结构视角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分析,更有助于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国建筑。惟其如此,中国建筑才会有更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斗拱的美学价值及装饰功能[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02).

第9篇

阴阳和合

针对太和殿而言,阴阳和合体现在上与下的和合与内与外的和合两种形制上,故宫建筑的每个宫殿的开问数是由门的数量决定的。我们说:门内(室内空间)一般阴气较重。门外(室外空间)一般阳气较重。但又由于我们认为,阴气阳气要调和,故门的一开一合就达到了上述要求。门的开合形式也就显得非常重要。此为内与外的和合。中国古建筑的魅力在于“墙倒而屋不塌”;即:承重结构和围合结构分别为两个系统。承重结构的主体在柱体与柱础的营造。古人讲究:阳在上,阴在下;即:地面的阴气随着支撑柱体而上升,屋顶的阳气随着支撑柱体而下降,最终阴阳交汇,达到了阴阳的和合。此为上与下的和合。

和合思想即“阴”与“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和合的至高境界是在“德”的层面达到人、天、地的交融结合,也就是我们老生常谈的“天人合”。其和合思想特征有四:一是主张阴阳尊卑有序的和合;二是物质的阴阳和合具有多元性并可容纳各个维度;三是摒弃物质的阴阳和合的两端,要主张追求中道,中道是阴阳和合的主要外化形式;四是物质的“和合”与“不和合”是同时存在的,并且之间相互转化相互影响。认识和合,目的为追求人与天地合德;认识不和合,目的是为强调居安思危意识。

适形与大壮

关于“大壮”,是出自《易经》中的卦。我们在《易经》中有关“大壮”卦的原文里几乎解读不到与建筑的相互关联性;其实,真正地将建筑与“大壮”卦联系到起的是《易・系辞下》中关于古代中国人观象制器中的一段话:“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意思是说,“上栋下宇”的建筑营建是参考“大壮”的卦象所蕴含的思想来建造的。

准确来讲,“大壮”是作为建筑的审美思想,而“适形”是作为建筑的审美尺度。他们分别依照相关依据,体现出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两个层面,即苛刻而无情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及探询和谐而适宜的生活环境的心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并作用的,当“适形”的比例成分高时,就要有“大壮”的审美思想来均衡;而当“大壮”的比例成分高时,就要有“适形”的审美尺度来均衡。比如在宫殿建筑的内寝功能区域,虽然以强调和谐而适宜的生活环境为主,但为了维护帝王的尊严,也要有严格的布局,不可越级。与此同时,在宫殿建筑的外朝功能区域部分,虽然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片天地,但这种磅薄的恢弘之气也是依靠各个院落空间的跌宕起伏之势营造出来的。

总而言之,“大壮”的这种审美思想,赐予了太和殿建筑以雄阔壮丽的美,而“适形”的这种审美尺度,则赋予人们份人性关爱的美。这样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营造趣味倾向,在中国故宫建筑中,被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还不露丝毫牵强的痕迹,这不能不令人钦佩。

阴阳和合思想对现当代建筑及城市的影响

位于华盛顿的现代建筑“海因斯住宅”,即是此思维的完美诠释。为了充分利用周边浓密的树林环境,该住宅精心设计,利用立面透明度的虚实变化与环境相融合,同时立面的垂直结构体系还支撑起两个平行的面板,形成了地板和屋顶。整个平面形成一个连续的空间。在住宅的中心,一棵原有的树木穿过露天的庭院,以相反的方向在住宅顶部两个朴素、生锈的铜制屋顶得以延伸,覆盖了私人卧室。整个室内的设计手法统一,原生的树木被玻璃框围合起来,它们可以继续向上生长,同时构成了室内景观的一部分。木制天花板和暴露的梁与森林景观相呼应,并与方石瓷砖形成对比。正确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是表现住宅材质与基地环境相交融的重要形式之一。该住宅充分利用了外立面,激活住宅的每一个空间。浴室则运用了鲜艳的红色和蓝色的瓷砖,为住宅整体绿色与棕色的色调添加了一些戏剧性的色彩。

总之,太和殿的和合思想及其对现当代建筑的影响是由无数的极其平凡的局部有机构成。这些局部之间存在着主次关系。每个局部元素要服务于整体的统一性质。如建筑所在场所的环境处理(其中包括地貌、植被、气候温度、人造建筑环境等)、人们所需求的现代功能的体现与变体、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与创新等。通过上述的剖析,从建筑的形式、空间、以至构图的处理,与上述客观因素的内在性之间,达到神形兼备,表与里的统一。这样也就无形的提升了建筑的科技与文明的品级。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第10篇

古代埃及主要文明成就如下:

一、象形文字:

约形成于公元前3500年,一直使用到公元2世纪。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最初的使用者主要是僧侣。通常被刻在神庙的墙壁和宗教纪念物上,因而古希腊人称之为圣书。

二、文学成就:

以太阳神拉和冥王奥西里斯为首形成了两大神系。其中奥西里斯的故事最著名。现代埃及学家认为,该传说中王位由兄终弟及转为子承父位,反映了母权制被父权制所取代。

三、科学成就:

埃及人很早就绘制了星象图,到新王国时期,已经认识了43个星座。在天文观察的基础上产生了埃及人的历法:太阳历。

四、建筑和艺术成就:

古埃及人在建筑方面成就辉煌。大金字塔、亚历山大里亚港的法洛士灯塔是古代世界的奇迹。在底比斯修建的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尔神庙都是古代建筑的典范。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1篇

关键词:拓扑;解构;夸张

中图分类号: S339.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汉建筑符号是汉建筑文化比较直观的体现,也是很多建筑师比较喜欢的创作与研究方式,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传统汉建筑符的研究将是比较理想科学的切入口。时代的发展对建筑注入了更多内涵,新的时期新的生活方式需要新的建筑空间与艺术形式。我们既要继承汉建筑文化又不能不加分辨的全盘接收或者完全复古,那么研究传统汉建筑符号在徐州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将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1:引借

引借,它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符号设计手法。建筑作为社会财富的一部分在它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并和时代文化相联系,然而建筑却不能像工业品那样更新换代,人们对建筑本身的理解和认识也是一种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将传统建筑中的片段或局部按照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投射到现代建筑中去,使其带有传统的建筑符号,这就是引借。这样设计后的建筑能起到沟通新旧的作用。当然我们对建筑符号的引借,不只局限于传统建筑的片段符号,我们还可以是从其他艺术形式比如民间风俗、服装、音乐、文学中引借需要的符号,并获得良好的审美效果。注意引借与移植是有区别的,引借只是借用符号形式,使用的是现代材料和现代工艺,而移植是把原有的符号完全搬来,用的是古代材料和古代技术。建筑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同样我们不仅要从汉代建筑还可以从汉代的出行、服装、绘画、音乐、剪纸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引借符号用于现代建筑的设计之中。例如:汉文化景区的钟形路灯(图1)和司南小品(图2),这些小品虽然都不是原件,但是我们基本上按照原件的模式把它给拷贝下来,钟的形状、表面的图案、视觉材质等都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古钟的形象,位于汉文化景区东大门入口处的司南也基本是是按照这个原则把古件给复制了下来,这种做法就是引借,虽然是借用但是却是完整的、全面的、立体的还给历史本来的面目。

图1图2

2:拓扑

拓扑本是数学领域中的一个名词,它是研究几何图形非全等的双方在拓扑变换下不变的性质,也就是拓扑等价。举例来说,一个图形和另外一个图形如果能够完全重叠叫做全等形,一个正五边形和不同程度扭曲的五边形,大小不等比例不等的无边形之间不是全等形但存在拓扑等价关系也就是共有同一个性质那就是都是五边形。

建筑符号的演化通常表现为保持原有符号某种固定型制,或者不变的惯性,这种保持根本惯性不变而发生的形式变换就是拓扑变换。中国传统建筑符号中的惯性长期沿袭在人们的心中而形成一种先验图式,不管这些建筑符号呈现出怎么样的拓扑性变化,人们仍能保持对原有符号的整体性认识,因此我们对建筑符号进行拓扑变换,不需要拘泥符号的局部完整性以及固定的图形形式,而在于保持这些建筑符号之间关系恒定性。拓扑比引借更进一步,它不仅引借而且对建筑符号进行变形。例如:汉画像石馆(图3)和徐州名人堂(图4)的门头设计就是运用了拓扑的手法,在引借的基础上有规则、有原则、有纪律下的变形就是拓扑的真意。汉画像石馆的门头设计是把汉代明器的形象进行适当的变形和简化并把它给门头镶嵌在一起,作为一种符号来表明建筑的性质和用途。徐州名人堂的门头是在汉代屋面形象的前提下设计的,此处的屋面结构完整,但是比例上已经缩小,屋面下的建筑构件包括斗栱已经变形为梯形的直线组合,屋面的用途也发生了变化,它不在覆盖整个屋面为建筑遮风挡雨而是成为一个实心的只用于门头上的一个符号。两处建筑门头的设计都是在约束下进行的。

图3图4

3:结语

传统时刻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今人的一切创新活动在不久的将来都将成为历史。我们当代的建筑师正是这样踏着前人的传统而不断创新的。传统汉建筑符号需要我们在现代建筑中应用与传承。传统汉建筑符号是中国古建筑符号体系里面的重要篇章,也是汉代文化的重要体现者,如果我们能抓住传统汉建筑符号的精髓,遵循科学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并与现代建筑形式、功能、技术以及环境结合起来,将会给传统汉建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汉建筑更加具有生命力;也同样使得象徐州这样特殊的城市,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建筑形式更加统一、城市个性更加突出;使得更多的人了解汉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彩红.中国古代象征性建筑语言符号的哲学文化研究 [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第12篇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构成

要谈古代建筑首先要知其特点,明其关联。具体表现为: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中国传统建筑多以土木结构为主体,侧重于空间的群体组合和序列转换,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蓄,追求和谐统一,尤其强调与大自然的接触,通过门窗和院落,使人的活动始终同自然相联系。空间,在中国古代并不把它简单地当作物质实体之间的空隙,而是给予它以更深刻的精神意义乃至有关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哲理。我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组合形态一般都是由四座单体建筑,以院落为中心,环布四周,构成一个“四合院”。“院”也随之成为建筑群体组织的基本组合单位。一个有规模的建筑群,便是聚集若干“院”组合而成的,因为建筑群的功能差别,故院落组配形制各异。根据虚实结合,通过不同功能分区建筑空间的千变万化,来突破单体建筑标准化的制约并表达其深刻的精神实质。

二、典型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

诚然,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分为宫殿和民居,而宫殿又居于更为重要地位。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就布局可分为前朝和后廷两部分。前朝,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典,召见群臣与外国使节,接受百官的场所,是皇权的标志。所以,这一部分要显示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严和权势。宫殿建筑被这种设计思想所指导,所以古人把设计重点放在这一部分,运用建筑本身的巨大院落空间,创造出了强烈浓厚的威武、严肃的气氛。在此,我们以我国历史上几个时期为例,进一步的说明。

隋唐以来的宫殿,都是仿周礼的手法,将前期分为大朝、日朝、常朝三部分,沿着宫城的中轴线,层层推进为整个宫殿建筑群的中心。

明清阶段,皇宫的紫禁城规模已远远能与汉唐鼎盛时期的巨大宫殿同日而语,明的三大朝已演变为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同样可以感受到帝王宫殿所特有的那种威严、壮丽的艺术氛围。在这座南北长达九百六十米的宫殿中,从午门到乾清门的前朝三大殿,竟占了长达六百米的范围。同时,为烘托这一,特别设置了由大清门经千步廊、天安门、端门到午门的长达一千三百米的变化丰富的空间序列,这种手法,正是通过古代宫殿建筑特有的艺术效果,使其更加雄伟、壮观。

由于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们居住的房屋样式和风格也迥然不同。在我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北京明清时期的四合院是我国民居的典型代表。在四合院中,它分为前、后两院,中门位于两院之间。前院是作为门房、客房、客厅,后院非请莫入。规模形式的华美,是全宅醒目之处。座北朝南的房间为正房供家族中长辈居住,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长幼尊卑的观念,东西两侧的配房才是晚辈的居住地及其它用途,座标点成为个体在群体当中最具象的标记。堂的左边为长辈居室,厢房为晚辈居室。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都遵循着“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的原则。如此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使得北京四合院以其强烈的封建宗法制度和空间组成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从群体到单体,由造型到色彩,从室内铺设到装饰摆设都被赋予了秩序感,既人们所说的“礼者,天地之序也。”这种强烈的儒家体制思想,既包括了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又构成了封建社会建设等级秩序。而这种蕴涵着社会、伦理、宗教的秩序美,又极大的延伸了建筑美的深度和广度,使建筑更丰富、壮观。在现代主义设计的地方主义风格中,中国元素体现的也是儒家思想,当今社会中不少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设计以体现儒家思想观念为特色,如按照群体的组织关系布局,而非西方的单体的巨大的体量感的建筑。色彩、材料的使用等等。

三、传统建筑对当下建筑发展的启示

我国传统形式的建筑在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洗礼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矗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并一直被视为国家、民族形象的象征。笔者认为中国建筑要在传统中创新再创新。首先,文化传统的继承一般采用文化符号来表达,但更高层次的建筑设计除了吸收传统的精神外,还要有创新,有突破。

建筑要随时代前进,只有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我国建筑才能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建筑的要求也必将不断提高,仅仅满足功能需求是不够的,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传统的建筑艺术中有许多优秀的因素是现代建筑中所不具有的,所以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我国的建筑设计师有责任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下去,推动祖国建筑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