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时间:2023-06-25 16:31: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第1篇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一种方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其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措施不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理性,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第2篇

关键词 :新农村;德育;探究;自我教育;负责任;有教养;自主自强

一、德育分析

学校的历史,不难发现,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缺陷非常明显:

(一)、目标不明确或着较单一

(二)、内容零敲碎打,不成章法

(三)、管理松散,缺乏向心力

(四)、德育评价缺乏多元化

(五)、乡村特色浓厚,缺乏时代信息,与农村城市化不符合

(六)、新一轮“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家庭、社会德育氛围不浓.

二、德育探究实践

针对学校的现状,探索一条符合学校实际、学生现状、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的途径,是我们在两年中苦苦思索的研究课题,经过多方论证,几多修订,逐步形成了“围绕一个目标,把握两个原则,坚持三项指标,突出四个重点”的德育工作方法。

2.1 围绕一个目标。

新课程改革中指出:“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我们以新课程改革为引领,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自我教育”这一目标,以习惯养成教育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开展生动、真实的教育活动,从而达到学生管理自主化,集体建设人文化,教育活动系列化,评价方式多元化。

2.2 把握两项原则.

2.2.1 把握德育系统化原则。

因我校是一所新建的城乡一体化学校。学生都是来自于周围十几个村子的农家孩子。相对来说,学生的文明素质还需要很大的提高。针对这一特殊情况,作为学校德育这一块,更需坚持德育系统化原则,形成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提高学生的文明教养,以达到“学生会做人”管理目标。

2.2.2 把握德育规范化原则。

系统的德育教育,需要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管理,这就需要在管理上规范化,在方法上规范化。

学校根据教育法规和学校的现状,以及周边环境,制定了相应的德育管理措施和实施方案,从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使教师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们一改已往的单一的教育方法,从多方位着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3 坚持三项指标。

做“负责任、有教养、自主自强”的外中学生是我们在德育探究中坚持的三项指标。

2.3.1 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学校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2.3.2 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中国有句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有孟母三迁”,这都说明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我们学校注重了校园育人环境建设。

每一棵花草树木、每一块墙壁、每一扇门窗都会说话,都赋予了教育内涵。使每一个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成为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2.3.3 做一个自主自强的人。

发掘学生的潜意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激发学生自我追求,不断学习,对自己的思想表现不断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纠正,以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习惯。

2.4 突出四个重点。

2.4.1 突出重学家庭的评比。

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加上家长自身素质偏低。大部分家长认为读书无用。所以对孩子期望值不高,导致家庭和学校教育脱轨。为了更好地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殷都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需要。学校根据现状,研究决定在辖区范围内开展“重学家庭”的评比活动。引起家庭、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共同关注,达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建网络。

2.4.2 突出自主管理。

学校以班级为基础,学校的绝大多数的教育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而班级的各项活动有必须通过班级管理来实行。班级管理包括教师对班级实施的管理和学生集体的自我管理。为了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要将班级管理的自真正还给教师和学生。班级有了自,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自主管理。在班级自主管理中,实行“人人有岗位”,首先明确岗位的职责,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情况,自行尝试各个岗位。最后,结合教师和同学的观察结果,以及自我感觉,竞争上岗。达到自我选岗、自我管理的效果。实践证明,学生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学生在角色的转换中,学会自主管理,增强自我调整能力。

第3篇

模式,易言之,即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者使人可以照着操作的范式。学校德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德育理论指导下,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德育范型,或者说,即在一定的德育原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固的德育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来分析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德育理论研究者习惯于用所谓的辩证思维而实质上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研究德育过程,将整个德育过程肢解为各个部分进行孤立的静止的研究,忽视对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探讨,没有对德育过程作系统的有机的辩证的研究,综观一下已出版的各种教育学和德育原理著作,通常都是分别对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进行研究,割裂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之间的有机联系。①这样做的后果,导致有关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如知行统一、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在有的论著中是作为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来探讨,居于原理层次;而在有的论著中,则作为德育过程中的原则或要求来研究,降到规范层次,造成把原理阐述成规范,或者把规范论证成原理的混乱,使得广大德育实际工作者在德育理论面前分不出“必然”和“应然”,无所适从,给理论联系实际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导之逻辑推理上的矛盾混乱,难以自圆其说,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混乱情况,许多德育理论研究者便用“什么与什么相结合”或“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的命题来回避矛盾,如“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多种途径和方法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际锻炼相统一”等等诸如此类的命题在有关论著中比比皆是。这种形式上貌似“辩证”而实质上“形而上学”的刻板机械的生硬捏合,既不利于德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发展,又不能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提供具体操作的范式。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正是对这种研究倾向的一种冲击和反正。因为德育模式既是某种德育理论的简约化的表现形式,它要求通过简明扼要的解释或象征性符号来反映它所依据的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又是对某些具体德育经验的优癣加工和概括,它要求起着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所以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帮助德育理论研究者从整体上去系统地综合全面地去认识和分析德育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有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从动态上去把握德育过程点和规律,并使之具体化与操作化,有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那刻板单一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有益于德育理论研究的思维空间的拓展。故研究和探讨德育模式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有着深远的理论价值。

从广大德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来考察尽管经过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共同努力,我国中小学在德育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和进展,但是,德育理论与中小学德育实际之间仍存在着许多相互脱节的地方。尤其是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转型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人们的道德观念正在发生日益深刻的变化,中小学德育正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德育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使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深深地感受到德育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德育理论联系德育实际的难度,感到有关德育理论缺乏可操作性,可望而不可及,理论和实践之间缺乏某种联系的桥梁或纽带。虽然不少德育论著面面俱到地提出什么与什么相结合,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命题,但对如何结合怎样统一却语焉不详,给广大德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带来了许多困惑,“生活之树常青,理论总是灰色的”。

相对稳定的德育理论与时时刻刻都在发展变化的中小学德育实际总是难以贴近,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德育模式恰好能解决这个矛盾,能起到德育理论联系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为德育模式是有关德育理论体系的具体化,是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和易于操作的程序来反映有关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使德育实际工作者能对抽象的德育理论有一个易于理解的具体框架,有利于德育实际工作者在德育实践中把握和运用有关德育原理。故德育模式能使抽象的德育理论得以发挥其中介作用;同时,德育模式是直接来源于德育实践,是经过长期的德育实践而逐步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形式及配套的实施策略,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系统概括和总结,比德育经验层次高,应用范围广,给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套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有益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德育模式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来说,确实有着重要的实践功能。

第4篇

关键词:数学课 德育浸润 特点 原则 途径

“德育”为五育之首,因此,新课标把德育教育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奠基工程。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其意义不言而喻。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在传授数学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对传统教学教学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而目前,极少数数学教师能在数学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认识数学教学中德育浸润的特点

1.内隐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像政治课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善、恶、美、丑,而是要求教师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追求的是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

2.整体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是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既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会做人,又可以培养他们意志的坚韧性,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3.层次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是以教材为载体由浅入深地进行渗透,二是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进行德育渗透。

4.受限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受数学教材的制约,途径和方法受教学过程的制约。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基础上提高学生知、情、意、行道德素养,培养健全人格,使智育和德育水融。

二、数学课德育渗透的原则

数学学科是逻辑性、科学性、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科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必须结合其学科特点,并且依据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去进行,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1.针对性原则。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趋势,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前提,教师必须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学生思想变化和行为变化,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渗透德育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2.计划性原则。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数学教师要制定一定的计划,这样才能紧扣教材,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德育目标融入教材。同时,德育不能搞一阵风,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地渗透,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世界观形成、道德品质的培养都要经历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数学中的德育渗透应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长期反复渗透,才能见成效。

3.科学性原则。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绝不能随心所欲,想讲什么讲什么,必须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思想教育的要求,科学、规范地贯彻。

4.适度性原则。把握思想教育渗透的“度”是关键。数学是一门科学性、知识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如果“透”得“过度”,就会改变数学的性质,将其上成政治课,失去数学课的教学本质,导致功亏一篑。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渗透的“度”,使其到位而不越位。

5.以情育人原则。数学教学中,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知识传授中渗入形象化的情感,德育教育定会进入新的境界,并获得良好的教育功效。

三、数学课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

1.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可适时、适当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仅以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为例谈德育渗透。教师可利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设计训练,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一块破碎的玻璃,提出问题“怎样把这块三角形玻璃补全”,从而对学生提炼数学模型的能力进行训练。此外,还可采用数形结合、图形变换、一题多解等进行变式训练,激发学生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知识运用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中德育素材。数学新教材以“生活 数学”“活动 思考”为主线,教材设置“数学活动”“读一读”等栏目,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向学生展示我国数学方面取得伟大成就。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书籍中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要比欧洲人的发现早几百年,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讲述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感人事迹,让他们看到数学每前进一步都充满艰难险阻,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于冒生命的代价而百折不回,激励学生热爱数学,发展数学,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在数学活动中,我们要引导他们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还要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

第5篇

关键词:美育、德育、音乐教学原则

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是音乐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准则,是指导并贯穿于音乐教学过程始终的根本原则,是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的反映。审美教育与德育渗透相结合,是教育的重要思想,也是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而能否正确地遵循这个基本原则,直接关系到音乐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此可见,对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德育渗透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思考并加深认识,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美育通过音乐教育达到其教化目的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或美感教育。要求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对美的感受能力的教育。换言之,美育就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全面的培养人,塑造人的完美的性格。而美育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通过美好的形象以情感人,使理性渗透到感性的个体存在中去,成为一种自觉的审美认识,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学校教育中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和内容的审美教育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是人情感体验的产物,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艺术学科。它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塑造音乐形象,以其特有的美感愉悦本质和富有感染力的音响,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它出于人的内心,反过来又对人的内心活动产生影响。音乐以其出神入化的艺术形象,发自肺腑的美好情感,唤起听众的共鸣,激发听众的情绪,陶冶人们的情操。正是由于音乐能开启人的情感闸门,掀起感情的波澜,所以音乐最能丰富人的情感,培养人的爱心,使人的个性气质更为高尚典雅。音乐教育完成美育目的的途径和方法与一般教育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展现形象体系供受教育者直观把握,通过情感体验来识别美与丑。这正是美育范畴的任务。

音乐的美育作用早已被人们所重视。孔子认为:一个人的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乐是人的最高修养,接受音乐教育才能最终完善高尚的人格。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比其它的教育都重要的多……节奏与乐器用最强烈的力量侵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法合适,它就会拿来滋润心灵,使人也就因而美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他认为“感情的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而这种感情正是音乐和歌曲培养出来的。”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说过,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养一些少数伟大、杰出的所谓‘天才’,而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把每一个小孩都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与完美的人格到极优秀的程度,而事实上这也是每一个人所应追求的目标。”

由于种种原因,美育在我国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了教育的偏颇。这些年来,经众多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奔走呼号,美育已得到国家的重视,李岚清副总理指出:“为了贯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教育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作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教育大纲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音乐教育中以审美教育指导音乐教学并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这是音乐教学的灵魂,也是音乐教学的核心。

二、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美育是使人完美的教育,但只注重审美的音乐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也会造成审美教育的“偏瘫”。美育与德育共同承担起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美育可以培养人的高尚道德品质,美育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包含德育,育渗透在美育之中。美育和德育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的情感与品德的教育,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具有某种共同性。美育与德育既有相联系的一面,同时,又各有独立性。审美与道德的差别,决定了美育和德育的差别,德育包括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两个方面。美育不能取代德育对人的伦理观念的塑造,没有美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但美育不是塑造完善人格的充分条件。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德育渗透相结合的原则。既不能以德育代表美育,也不能把美育的作用无限扩大,取消其自身的独立性简单地等同于德育,更要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忽略音乐艺术思想性的错误倾向。

近代教育家认为:“注重道德教育……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他特别强调美育的作用。这也是“寓德于乐”的思想。实践证明,德育和美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是辩证统一于一体的。德育能使人产生崇高和自豪感,美育能使人产生愉悦和探求欲,二者辩证统一,可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促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持久的学习兴趣。这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内因条件。因此,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的音乐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坚持审美教育与德育渗透相结合的基本教学原则。二者相结合也即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是音乐教育发挥其教化作用的必要条件。

三、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和德育的具体形式

第6篇

关键词:实践 德育 品德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打造学生的精神领域。德育教学理论性强,而实践教学在教学形式上作为一种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所以在德育教学中增加实践课程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模式。

课堂教学不完全等于德育,德育的真正本质是实践,缺少实践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行为只有在实践体验中才能得到有效培养,而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及时得到实践的锻炼,因此其道德体验将会更丰富,道德认知将会更深刻。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调查,德育课堂教学始终停留在晓之以理的层面上,没有真正落到实际行动上,所以德育课的教学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一、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课程学科体系没有打破,课程结构单一,德育课的吸引力不强。

2.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的比例不高,数字化教学资源不足,导致学生德育实践、德育体验和德育养成的途径缺乏,理论与实践有脱节,学生难以做到知行统一,影响到德育的实效性。

3.德育课程内容主体性不突出,与专业和企业的要求结合不够紧密、针对性不强,企业实践模式不突出。

4.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不能体现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

在存在的问题中,德育实践课的缺乏使学生不能真正对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德育教学的真正作用不能得到发挥。所以德育教学急需进行改革。

二、德育实践课的改革原则

1.“三贴近”原则。在实践课教学中,“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是德育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贴近学生”要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把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使德育课程教学更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贴近学生的心灵;“贴近职业”就是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认识,更好地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贴近社会”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所处生活环境的实情,贴近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现实问题,培养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

2.能力本位原则。德育课程改革也应遵循“能力本位”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通过实践课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在改革中应该以学生的专业特点为依据,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三、德育实践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实践创新

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是落实“三贴近”原则的保证,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改变“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主动参与,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探究教学、主题教学、模拟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方法,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文化艺术等活动,把德育教学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针对课程改革内容,合理设定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挖掘教育主题的情感因素,创设活动情境,形成激活学生热情、诱发辩析思考、开展行为实践的活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模式,能使学生主动投入,产生情感体验,便于学生领悟道德准则、形成道德认识、实践道德行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也能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参加活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和教育, 实现德育教育的“内化”。根据专业特点,德育教师可设计下列实践活动载体:1.主题小游戏;2.主题演讲; 3.主题诗歌朗诵会;4.主题情景剧设计;5.开展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专题读书活动;6.举行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故事会;7.寻找我的行业偶像;8.新闻小评议等。

四、评价模式的实践改革

1.评价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

2.评价方式多样化,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在实践中边学习边评价。

3.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有机结合起来。

第7篇

1引导

引导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德育过程的积极因素,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必然要求。引导大学生养成教育,除了要遵循道德教育的原则(说服教育原则、摆事实、讲道理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实践性原则)之外,还要遵循普遍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等。一是普遍性原则。这里讲的普遍性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引导,切不可受“唯智”论的片面影响,只注意到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更要注意那些所谓的考试分数低的“差生”。面向全体嘘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尽量把引导渗入到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各个方面,贯穿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每一个基本要素,从而使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统一,促成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成功。二是针对性原则。一方面,要针对养成教育的对象:大学生。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性、非连续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针对大学生时期特有的心理特征,实施积极的引导。另一方面,针对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人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共同的显著特征,但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对于养成教育的引导,一定要针对这种个别差异性,做到普遍关注下的个别引导。三是适度性原则。青年的第一个社会化任务是谋求独立,当教育者限制他们的独立性,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态度和意见时,他们会抱怨、抗议。此时期的他们还表现在强烈的自尊心,要求个性和尊严的尊重。这些都要求教育者在引导大学生养成教育时,必须掌握适度原则,避免他们的逆反心理。

2协同

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多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这里的协同指的是德育网络中各要素的协同与一致。大学生的德育网络系统,应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校内德育途径的网络系统,即由课堂教学系统、课下活动系统、校园环境系统和班级教育系统组成的联系网络;另一方面,是校外德育网络系统,即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途径的网络系统,这是一个为有效实施德育,在学校、家庭、社会多种德育途径之间结成的一种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组织体系。校内德育网络系统更能体现教育者的意志和道德价值取向。学校作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导力量而存在,校外德育网络系统是校内德育网络力量的有效补充。其中各个网络系统因素的相互联系、一致和协同,是大学生养成教育成功的保证。一是德育网络系统各因素功能上的互补。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不仅占领的时间、空间不同,而且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上也各具特色,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各有优势和不足。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认识———理性和规章制度、纪律来实现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有着显著的特点:奠基性、先入性、亲情性、可信性、权威性、有效性、灵活性、针对性、渗透性、感染性、长期性、持续性、随意性、局限性。社会教育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宣传、社会舆论和社会风尚、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社会环境和邻里环境等,这就决定了社会教育的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和自主性。有研究者认为“学校长于言教,家庭长于身教、社会长于境教”,这是不无道理的。如果几种教育能取长补短、功能互补、形成合力,就会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和质量,只不过其中的学校教育应该占有领导和指导地位。二是协同教育的重要性。有许多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以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告诫子女,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轻易帮助别人等。诸如此类的教育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甚至几乎全部的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就在父母的几句话中毁于一旦,业已“养成”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家长的劝说下功亏一篑。德育网络各因素的教育影响不协同,就会让受教育者无所适从,德育效果得不到强化,不利于养成教育的成功。

3活动

养成教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大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互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活动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学到很多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也能使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在活动中得到检验和矫正。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感受,从而深信他们所了解的行为规范是正确的、合理的,这些活动和行为才会变成他们的品德特征。总之,任何良好的品德,是在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所以养成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说教上,更重要的是组织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陶冶、实践、养成。

4自律

养成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学生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大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尽可能让大学生独立生活,使他们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我,使他们在自警、自诚、自励的“道德长跑”中养成良好的德性,是养成教育成功的捷径。

5评价

养成教育的评价是养成教育成功的重要部分。它关系到大学生在养成教育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定位问题,关系到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定型化。随着身心的发展,道德价值的功能得以深化和发展,将产生一种道德发展、人格完善的最内在、最根本的动力。对其道德发展的正确评价会促进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强化,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坚固道德动力定型。现阶段,我国在道德评价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唯智主义”的阴影普遍存在,学校中的英雄都是分数的英雄,而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德性的养成不太重视,许多家庭的德育评价甚至是反德育的等。这些不恰当的道德评价,十分不利于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对养成教育的成功有着极大的干扰和破坏作用。正确的德育评价应站在时代的高度,体现时代特征的德育内核,体现人的价值。正确的养成教育评价应注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一条途径,内容广泛,过程复杂多样,也就决定了其必须是多方面、多类别、多层次的性质。

作者:刘新杰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第8篇

【关键词】高职 德育课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65-02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一个案例的描述、分析,总结归纳出所要讲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能够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具有诱导、激励作用和协调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德育课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职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必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德育课的教学中具有以下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单项知识传授,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采取的是师生互动的双向知识的学习,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师生之间有了充分的交流沟通空间,学生的参与度加大,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花费更多的精力,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选择具有正能量的典型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分析,与学生一起探讨,相互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能够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德育课的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该是被动的,更不是一个机械的接收教师传授知识的接收器,而是具有独立思考、健全人格、丰富生活阅历的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纠正不正确的认识等等。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增强德育课吸引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个案例是现实社会或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实事例,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的凝聚了正能量,有的可以吸取反面的教训。通过对案例的描述、分析,能够吸引、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阅历、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等等。

(三)案例教学法具有诱导、激励的作用。一个活生生的德育课教学案例,不但可以唤起学生的心理注意,增强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保证教学秩序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且能够诱发学生深入思考案例反映出的道德问题和包含的人生哲学,思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明确自身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四)案例教学法具有协调作用。选择符合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课案例进行教学,既能消除德育课教学给学生造成紧张不安的心理,又能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德育课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行真挚的情感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另外,德育课本身有着与其它课程不同的特点,有的问题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而案例教学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营造了和谐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消除了学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发挥了协调师生间关系的作用。

二、如何正确运用案例进行高职德育课教学

在高职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要完成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正确运用案例教学,必须在案例的收集、选择、运用的方法上进行探讨。

(一)案例的收集。德育课教学案例的收集途径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就是指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与德育课教学有关的资料,进行案例收集的方法,是常用的、间接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案例收集方法。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图书、报刊杂志、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等,进行案例收集。尤其要注重收集在社会上、理论界、学术界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思考的、有争议的案件,是德育课教学的最好案例。这样的案例不但能够说明一般的理论问题,而且能够让学生发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盲点,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和探讨意识、兴趣。

2.网络收集。网络收集是指教师通过不同的网站进行案例收集的方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是教师收集资料、备课的最有效的渠道。由于网络信息多,内容更新快,教师可以通过网路收集到最新的典型案例,运用到德育课教学中,增强说服力。

3.实践收集。实践收集是指教师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进行案例收集的方法。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德育课教师也不例外。深入社会、深入实践、深入生活进行调查研究,是德育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德育课教师通过在社会实践中收集案例,通过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并把收集到的案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更能生动形象地说明问题,更好地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收到较好教学效果。

(二)案例的选择。

选择符合教学内容,准确反映基本原理的案例。通过资料收集、网络收集、实践收集到的案例,并不一定都适合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因为,德育课的内容包含了许多基本原理,德育课教学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要包含或者准确说明德育课中的某一个基本原理或知识点。同时,德育课中的许多基本原理贯穿于不同的章节中,因此,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某一个基本原理,作为德育课教师,不但要精心阐述、论证德育课中所涉及的基本原理,而且要通过案例的具体描述、分析进行说明,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深入地思考,分类选择。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具有说服力的、准确反映基本原理的案例。

选择案例的原则。如前所述,德育课教学内容包含了许多基本原理,有的还贯穿于不同的章节中,德育课教师在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分类选择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1.目的性原则。所谓目的性原则,就是依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案例选择。选择案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德育课的内容和基本原理讲清楚,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内容,准确理解和把握德育课所讲授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案例选择,做到有的放矢,切记脱离教学内容和实际的纯粹的选择案例。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案例要始终坚持以科学思想为指导,从现实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真实的故事,也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德育课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德育课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课程,选择的案例必须要准确说明德育课的基本原理,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必须选择具有科学思想、聚集正能量、使学生能够产生正确思想认识的案例,杜绝选择具有非科学思想的案例。

3.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选择案例要针对德育课教学中某个章节、某个基本原理、某个知识点,尤其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案例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教学内容,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案例的选择不能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如果案例选择脱离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再好的案例也不能说明教学内容,更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

(三)案例的运用。运用案例教学是为了说明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一种方法,所以,运用案例教学要跳出案例看案例,正确运用案例。

1.案例的运用以具有正能量的案例为主。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应以运用具有正能量的案例为主,那些反映社会阴暗面的案例对学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尽量不要在教学中运用。另外,运用的案例既要简单,又要说明问题,复杂的案例,最好不要运用,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2.案例的运用在精不在多。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案例,但是,并不是运用的案例越多越好,过多地运用案例,不但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会影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讲授,对学生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地运用案例,要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意识的运用即简单明了,又能说明问题的案例,突出一个“精”字。

3.案例的运用要适时更新。任何一个案例都有特殊的适应范围和时限,即使同一个案例能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都能运用,也不能反复运用,如果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反复运用某一个案例,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案例,要适时更新,每一个案例最好运用一次,说明一个基本原理或知识点,最多使用两次。

参考文献:

[1]王跃.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有效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08期

[2]陈钧芩.浅谈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案例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年19期

第9篇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理念 中职德育 三贴近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社会的进步,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素质教育成为教育者竞相实践的课题和永远追求的目标,而“三贴近”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有效途径,所以“三贴近”原则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可见,“三贴近”原则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三贴近”原则深刻的理论渊源。

一、“三贴近”原则的内涵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三贴近”原则,指的是职校德育课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等这三个方面,要做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1、“贴近生活”是指德育教学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使德育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

2、“贴近实际”就是贴近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要求德育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立足于世情、国情和学生的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说明理论,最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3、“贴近学生”是指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深深扎根于学生之中。德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德育理论,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的现状,帮助他们解决成长的烦恼和困难,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自信。

中职德育课只有抓住并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才能使德育课教学在体察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中,反映学生的心声,才能使我们的德育教育更贴心可亲、入情入理入心坎,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塑造学生、教育学生、鼓舞学生。

二、中职德育教学中坚持“三贴近”的意义

在中职德育课授课过程中,坚持“三贴近”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改变一言堂的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把课堂45分钟真正让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自觉意识,使他们在思想的相互激荡中成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更加关注自己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社会生活问题,从而走进现实,把学校和社会直接联系起来,增加其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自然顺畅地实现研究知识,提高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相统一的三维教学目标。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三贴近”的指向是学生,坚持“三贴近”就是坚持为学生服务,就是在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过程中反映实际、反映生活,在了解学生、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服务学生、教育学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中的一些对社会问题理解不正确、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三、中职德育教学坚持“三贴近”的途径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教育本来就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来自生活、走出生活、为了生活,德育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脱离生活的德育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缘之水,必然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

多年来的德育课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讲大道理、虚假空唱,脱离实际放高炮,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知道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却没有仔细考虑这个问题“教学内容设计要贴近谁的生活、谁的实际?”比如,我在上“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时,正好是台风过后,我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原来青菜多少钱一斤,台风过后,青菜现在多少钱一斤?”我以为学生都会热烈的回答、响应,因为街头巷尾都在谈论台风过后农副食品价格的上涨。但没想到台下出现冷场,我再问了一遍,同学们开始窃窃私语,我听见一个学生小声的说:“我们又不买菜,怎么会知道现在青菜多少钱一斤呢?”我恍然大悟。我们学校大部分是寄宿生,而且学生不会到农贸市场去买菜当然不知道青菜价格的变化。即使放假在家,他们也很少去买菜的。他们也许知道商品价格上涨,但是具体上涨多少,是不知道的。这节课上的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没有达到教学目标,更谈不上实效性。课后我进行反思:我以为我的教学设计师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其实是贴近我们成人的生活和实际,成人熟悉的,学生可能陌生,学生认可的,成人未必明白。

2、提升教师的素质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三贴近”原则是由教师来实现的,注重教师素质的提升,逐渐转变为人格影响和学识为主的转变。提升教师的素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教师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德育理论课方面的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方面的建设,紧跟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最前沿,并且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文学、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为德育课程教学储备丰富的知识。另外一方面,教师要做好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不管是言行举止,还是工作态度方面,都要表现出对美的不断向往,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希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进而从思想上愿意学习德育方面的理论知识。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正如一句格言所说:“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德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要回归生活、关注细节、从小事讲起起,从小事做起,真正实现“近、小、实、亲”。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可以采取表演、游戏、竞赛、辩论、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参与。德育教学要变革那种“书里来,书里去”的旧模式,走出课堂,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仪式庆典、文化艺术等活动,把德育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把德育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体验,把以“说”为主的德育变成以“做”为主的体验式德育。如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内容,开展“人才招聘会”、“劳动合同签订”、“模拟法庭”等模拟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经历、体验所学知识,进而内化为道德品质。

可见,我国著名的陶行知先生倡导的“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扩大知识和眼界;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的思想是“三贴近”原则深刻的理论渊源,是增强德育教学实效性的根本保证。总之,必须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改变“空洞说教”的做法,备课选材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内容上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样才能被学生认可,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才能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鸿鹏,坚持“三贴近”才能与时俱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6)第45-46页

[2]严文德,德育理论课教学要遵循“三贴近”原则,《职业与教育》2008(5)第17-20页

[3]吴自涛,五年制高职德育教学需要“三贴近”,《现代医药卫生》,2009(1)第23页

[4]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教职成[2004]14号),北京:教育部,2004-10-25

[5]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6]李益众,张文博,用“心育”提升德育的“温度”,教育导报,2008-09-16

第10篇

党的十报告指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生力军,在践行公民道德,培养社会责任感方面应该走在社会的前列。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培养效果令人并不太满意。基于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基于青年一代未来成长的客观需求,对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力度必须加大,并且要改变以往某些单一的培养方式,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通过全面的、各方面有序互动的、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各环节前后连贯的培养体系,切实改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工作。本文将从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和途径等理论问题上作一些探析。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的构建原则

关于大学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原则,目前学术界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王宏宇提出的“正面引导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系统教育原则”[1];蒋国勇提出的“内容、目标取向上的递进性、层次性原则”、“方式方法上的主体性、适度灌输和积极引导的原则”、“重视社会实践原则”、“遵循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整合的原则”[2];张帆提出的“学生主体原则”、“正面导向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系统教育原则”、“隐性教育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实践性原则”[3]。

本文认为,在建构“原则”时应该考虑囊括四大要素:1.基本的价值理念;2.基本的行动策略;3.不可违背的底线;4.基本的专项规定。不妨依次简称为要素一、要素二、要素三、要素四。如此看来,蒋国勇的“四原则”似乎缺少了要素三;王宏宇的“三原则”和张帆的“七原则”似乎都遗漏了要素三、要素四。进一步而言,从实践上来看,以往的原则对“不可违背的底线”缺乏明确的规定。教育过程中长期倡导正面教育、积极引导为主,但如果只停留于正面的鼓励性引导,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不符合管理学上的XY理论,至少也是对实践中大量存在的落后现象缺乏正视和干预精神,从而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造成低效活动。2013年12月,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王某被警察抓获,他涉嫌偷盗并网上销赃,涉案一百多起,如果在其大学期间,法制观念得到强化,明确坚守法律法规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等,那他走上犯罪道路的概率就会降低。所以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原则中要素三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基于理论和现实的双重现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原则应该包括四大要素――要素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指导。要素二:构建学校主导、学生主体,学生教育成长相关方如家庭、社会、学校等高效互动行动体系。要素三: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大学生守则》以及学校章程等教育、管理、惩戒制度为底线。要素四:相关规定:(1)关于培养责任人:全体教师参与、部门协助,共创良好培育氛围;(2)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结合,思政课及人文社科类课程发挥主体地位,其他课程及教育教学环节隐性渗透,全方位、无缝覆盖地渗透到每个学生;(3)从高考录取通知书发出到学生毕业的四年多的时间,行课期间与节假日相互衔接,确保时时、处处、事事、人人都直接或间接体现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综上所述,原则可以归纳如下:(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指导。(2)构建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有机整合的体系。(3)以《大学生守则》等管理规章制度的规定为底线。(4)管理、服务、教学等多个部门全员参与,共同协助;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结合,思政课、人文社科课程、其他课程及教育教学环节各自发挥作用;全方位、全空间、全过程中环环相扣地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法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杨琼提出的“换位体验法”、“情感教育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育法”、“公正团体法”[4]。这些方法较为具体,在把握社会责任感培养全局方面仍有不足,社会责任感培养涉及的要素很多,不能以单一视角进行处理,而必须引入系统思维。因此,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过程中,各种要素必须根据培养目标而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可以区分为运行结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杨琼更多考虑的是运行结构,对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等考虑不足。从实践角度看,《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早就规定过:“高等学校德育,要完善科学的工作体系,发挥全体教职员工、各种途径和环节的德育功能,协调一致,形成卓有实效的德育合力。”但是又规定:“辅导员和班主任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协调者。”在事实上,据抽样调查了解,很多高校的班主任制度名存实亡,效果有限;加之各高校辅导员在高校环境中既无人事权、又无财政权,让其承担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组织者,确实有不少障碍。当某些德育活动需要与其他部门协同推进的时候,以辅导员个人之力,在现有制度下往往是无能为力的。所以,辅导员在德育、社会责任感培养过程中,更多的是执行者的角色,只有在校一级或至少在学院或部门一级才能承担其组织的责任。这就说明,以往关于责任感培养的方法,还有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从体系构建的方法来说,本文认为至少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借鉴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

高校也是一种管理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完整考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过程中的利益相关方。这里谈到的利益相关方大致有学校、家庭、社会几个方面,其中学校层面又可分为班级、院系、学生组织、教师、行政人员、学校等几个层面;家庭又可分为家长、亲戚、家族等几个方面;社会又可分为政府部门、公众、社区、用人单位几个层面。我们选取学校、家庭、社会三个要素,相当于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提取了施教者、受教者、教育环境等几大因素。因此,在构建时,应召集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制定社会责任指南。

(二)重点考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内容

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生命责任教育。要教育学生学会珍爱自己、珍爱生命,学会爱与被爱,旨在不断发现和消除人性的弱点,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层次――行为责任教育。要教育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旨在教育学生增强行为前对行为的审查和指令能力,行为中对行为的调节和监督能力,行为后对行为的评价和反省能力;第三层次――成材责任教育。要教育学生如何树立成材责任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培育成材意志,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旨在立足于成材理想的激发、成材素质的提高和成材意志的培育;第四层次――回馈责任教育。指大学生成材后,通过其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做贡献的责任,回馈本身就是一种责任,包括回馈家庭、回馈他人、回馈社会和回馈自我。

(三)重点考虑各个阶段的时间因素

在一年的不同时期,在大学四年的不同年级,一个学生承担的责任既有其稳定性,也有其变动性。具体而言,在大一期间,社会责任更多地体现为对新同学、新班级、新学校等各种层面的新环境的主动适应与积极互动和及时调整;大二期间,更多地是考虑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业规划,使其更好地符合自己的主客观实际,并把深入学习与社会实践等方面结合起来,保证自己各方面协同发展;大三期间,在继续保持以往责任的同时,作为高年级的学长,对低年级的学弟学妹还有示范作用,指导责任等;到了毕业年级,则要考虑在就业、升学或自己创业方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在毕业论文撰写或者毕业设计阶段、实习阶段,要保证在遵守相关法纪、校纪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术道德的传承,注重规范、严谨、有序、完整地进行毕业论文相关环节。因此,构建体系时要充分纳入时间因素,根据时间的不同进行具体内容的构建。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的构建途径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目前已有比较多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途径说、四途径说、五途径说等。其中三途径说有杨琼提出的“学校方面”、“家庭方面”、“社会方面”[5]。四途径说有任伟指出的“加强思想教育,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础”、“优化环境氛围,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保证”、“深化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关键”、“提高自我修养,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手段”[6];樊浩提出的 “注意道德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重视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建构”、“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7]。五途径说有王宏宇提出的“转变观念是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前提”、“德育课是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是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根本途径”、“手段选择是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关键”、“配套制度是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保障”[8]。从实践来看,在美国,包含如下几种:课程设置、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咨询机构、教师示范;而在英国,则通过“开设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公民教育”等途径过来加强学校德育。综上,根据现有的基础和条件,途径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就全校而言,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导,以党建、团建为引领,以学生职业规划、学业促进、心理健康为核心,以社会实践、文明修身工程、校园文化活动(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为载体,构建全方位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

2.加强考核机制,促进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的完

善。对于以往已经在进行的某些评比,应该将评比或奖惩细则进行合理化完善后向全体在校学生进行,并加强相应环节的监管与控制;特别是要对明显不适应于当前时代条件的落后管理和考核机制进行改善,使我们的培养和考核过程更加实效化,高效化。

3.借鉴霍尔三维模型的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结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际,可以从空间、过程、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其中,分别选取要素因子:“角色认知、责任认同、责任实践、评估反馈”构成“过程维度”;“心理调适、语言表达、身体行动、自我反思”构成“能力维度”;“教学情景、起居情景、生活情景、公共领域”构成“空间维度”。据此,可以构造我们研究中所需要的社会责任培养矩阵,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在过程维度中的每一个阶段与能力维度的每一步骤所对应的点aij代表着一项具体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活动,如a11表示心理调适阶段的角色认知步骤;a34表示身体行动阶段的评估反馈步骤。

图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矩阵

第11篇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德育;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

前言

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必须根据德育的原则,选取有效的途径和采取恰当的方法。德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条。德育方法是为德育目的和德育内容服务的,是实施德育的方式和手段。物理教学实行的德育方法主要在德育渗透、德育熏陶和品德的评价。

一、通过讲授物理知识实施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关键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弄清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教会学生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研究方法;启发学生运用“对立统一”和“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分析物理问题。培养辨证思维方式。

1、弄清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

讲楞次定律时,在分析大量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归纳为两对因果关系:①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使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②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又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前者“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是原因,“产生感应电流”就是结果。而这个结果又是后者“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的原因。这是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这两对因果关系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总结)揭示出正是“果”对“因”的反作用反映了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这就是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物理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着因果关系,而且有着复杂多变的形式,如“同因异果”关系,给定电源的闭合电路,当改变外电阻时会引起电流和外电压的变化,就是这种关系。又如“原因和结果相互转换”的关系,电磁波的形成就是电场和磁场的对立斗争,相互转化的结果。

2、用对立统一、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

①讲牛顿第二定律时概括地指出揭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规律:外力促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惯性(m)又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改变,这一对矛盾统一于F=ma的关系中。

②光照射在媒质表面上,一般是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当光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介质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量变),折射光减弱反射光增强,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当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临界值)时,发生质的飞跃,折射现象消失了,产生全反射现象,而临界角就是质变点。

3、在解题中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在科学研究和物理教学中,处理问题的方法往往要把复杂的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以简化或理想化,建立物理模型是这种方法的集中表现。在习题教学中,也需要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矛盾,确定其物理模型,然后根据适当的物理规律,分析解答问题。

4、在物理实验中实施德育

观察实验是物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物理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认识客观的物理规律,实验能力,还能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实验过程要求要遵守纪律,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如实记录数据,爱护公物,教师高标准、严要求,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品德是十分有益的。

做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时,要求学生三次实验通过金属丝的电流差别不大(且电流均在1安培以下为宜)测出电阻率后,教师指导学生提高电压,增大电流再进行实验,会发现电阻、电阻率明显增大,这个现象如何解释呢?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矛盾,学生讨论后,教师因势利导进行归纳:导体决定于电阻率(内因),但温度、长度等外界条件(外因)可通过内因,促成导体电阻的变化,进而指出,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降低(量变)而减小,当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电阻突然趋于零(质变);这就是超导现象,关于超导现象,关于超导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目前我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二、通过课外活动进行德育熏陶

课外活动是实施德育的途径之一,它与课堂教学目的基本一致的,但有自己的特点,课外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愿参加。学生根据本人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各种活动,课外活动比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广泛和丰富多彩,学生自由度较大,适于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是较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讲座、竞赛。也可以是小组活动,如无线小组,摄影小组等,还可以是个人活动,如观察实验,小制作,写小论文等。

在各种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情景和起示范作用,以进行德育熏陶。如参观科技馆就是开展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力、热、声、光、电科普展品大部分可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开阔了眼界,扩宽了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小组也是对学生很有吸引力的活动,如制作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制作电蚊拍等,通过参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要把工件制作成功,必须按科学道理办事,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团结协作。可见,兴趣小组活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通过教学德育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予以恰当的褒贬

运用这种方法对学生在课堂学习,做作业,参加课外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能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解解答问题,自觉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物理知识,以及实事求是,知行统一,顽强发奋学习等优良品德随时随地予以表扬、赞许和鼓励,这将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增强自尊感和荣誉感,同时激发学生追求更高的德育目标的愿望和要求,从而提高德育实效。如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不专心,不刻苦,可是参加小制作活动很积极,一丝不苟。他用一节竹管做的“喷水枪”很适合用来演示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于是教师用他的喷水枪为教具演示了平抛运动的射程,实验现象生动有趣,效果很好。这里,教师巧妙地利用这种形式对学生的创造性劳动作出了评价,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从此,这个学生的品质有了很大提高。

第12篇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数学课程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之一,也兼具很多德育功能,在遵循情感渗透、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科学有效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观念与行为态度的转变、深入挖掘数学教材、开设数学史课程、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等途径可以有效地实现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

德育功能;高职高专院校;数学教学;实现途径

数学课程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之一,长期以来,过多的注重了数学理论知识的传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提高,而在职业素质教育、政治思想意识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上未能深入挖掘,未能做到充分渗透其中。因此,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建立发挥数学教学德育功能的意识,并将它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切实做到将数学教学的知识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高职高专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的主要表现

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高职《课程标准》在课程具体目标中提出“通过课程的学习过程,逐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因此,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的本质、来源以及发展,能够领悟到数学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学生通过学习从具体客观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诸如变量与函数、方程、变换与数形结合、极限与导数、积分与微分、极值与最大最小值等等,能够生动而深刻的体会到矛盾对立统一、事物发展变化、事物相互关联、量变到质变等辩证关系,对于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了基础。

2.高尚情操与修养教育

数学有着其独特的品性与风格———假设有度、论证有据、分析有规、计算有法、应用有方,这些都在无形之中要求人们遵照科学规范,需要诚实和正直,不能弄得半点虚伪和欺诈,而经过客观思维原则和严格论证得到的结果,任何人又都不能否定。此外,学习数学需要具有刻苦、机智、严谨、认真的精神要素与品质,学生长期进行这样的高强度智力活动训练,不仅能在知识上取得收获,还能收获智慧与品德修养。

3.美育教育

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学科。数学知识中的“美”比比皆是:概念的简洁美、定理的严谨美、图形的对称美、符号的多变美、解题思路的逻辑美等等,每一种“美”都以它独特的形态存在着,推动着学生在感受、发现、欣赏、鉴别、表达与创造美等诸多方面的能力。教师授课过程中,要不断地挖掘数学的美学价值,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的美,感觉到数学的美妙,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高职高专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应遵循的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对照当下高职高专数学教学的现实情境以及德育功能的真实体现,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实现德育功能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情感渗透原则

德育具有隐性特征,在数学教学中要发挥出德育的功能,就一定要讲究艺术性、情感性,教师要在“润”字上下功夫,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理性思维与知识的传输中充分彰显情感效应,用真实的情愫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热情,触动学生心灵,进而产生共鸣。教师从第一堂课开始,就要展现自身的良好人格魅力,使学生“信其道”,唤起学生的主动精神,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德育境界。

2.与时俱进原则

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一定要体现出时代的气息,要能够贴近当代大学生的实际,使其产生兴趣。教师要在传授的观点和思想上准确把握,既要把握时展的脉搏,又要把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还要体现出数学课程的独有特点;教师要密切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及时恰当地找到与教学内容匹配的结合点,贴切又自然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得德育教育能够丰富多彩,常讲常新。

3.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工作是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教师要持之以恒,更要分类施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思想状况、思维发展的水平、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德育目标和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形成方面的教育,尤其是数学在对学生隐性世界观形成方面的作用。4.科学有效原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需要具有较好的学习动机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同时也需要遵循认识论的规律。故而,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精准地抓住德育的切入点,摸清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科学原理,切勿牵强附会、形式主义、生拉硬套,让学生感受到“贴政治标签”的意味,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要把数学教学的知识性与思想融、结合,做到两者相互渗透、紧密有致、融为一体,最终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和境界。

三、高职高专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实现的途径

1.教师实现由“教书匠”向“教育者”的转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渗透在其中的途径与方法很多,但首要的是教师要完成观念方面转变,即由“教书匠”向“教育者”的根本转变,在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高尚的师德与广博的文化知识,牢固树立百年树人、文化育人的理念。数学不如其他学科,德育的观点和过程并不是十分的明显,也不易操作,因此,教师就如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教师的品德、精神、态度、举止、语言等都会影响到学生,当教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崇高的精神投入到教学中时,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细心观察,并有意无意地加以效仿。学生能够无时无刻地感受到教师的这份责任感、使命感和敬业精神。诸如,教师若充分认真地备课,采取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让学生收获了“一堂好课”———学生不但在知识上有巨大的收获,而且在心中还会升起对教师的尊重与敬佩,感受到教师对事业的责任感,这样的过程对学生是最好的“德育”授课过程。除了教师自身的转变因素外,教师还应该实现在教学整体上对德育过程的观念转变,即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思想脉络和知识脉络,确定一个整体的德育目标,并且围绕这个目标构建一个较为完整、合理的德育结构,这样既在宏观上保证了德育的基本内容,又在微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了德育过程,防止了以往德育的碎片化,从而将德育和智育巧妙结合,二者相得益彰,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深入挖掘数学教材,提炼德育素材

课堂教学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而教材则是其中重要的实物载体。数学教材若是单单从表面上看,很难发现其中体现思想教育的素材。这正需要数学教师认真专研教材,用心挖掘,潜心研究,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尤其是美育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讲授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此举要几则。在为学生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点时,笔者引入世界跳水比赛作为案例,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列出了很多中国选手和外国选手在以往进行过的比赛中的胜负情况,由学生自己计算中国选手获得冠军的概率。如此形式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既主动学习了数学理论知识,有切身感受到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诸如此类,在解决了知识问题的同时,又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收效非常好。故而,只要教师熟悉教材,认真研读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实际,深入挖掘德育素材,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德育渗透,将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开设数学史相关课程,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数学史选讲”是一部生动的弘扬民族文化、提振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灿若星辰的数学家和浩如烟海的数学故事为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数学史和数学教学的融合,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精神、科学思想,而且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在开设数学史时,首先要结合我国数学研究和应用的成就尤其是我国数学家的杰出成就,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如介绍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时,可告诉学生,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在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已记载了著名的杨辉三角,世界上最早给出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排列就是我国的数学家,早于欧洲数学家400多年。这些必然后让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其次,要结合数学家成才的故事尤其是他们淡泊名利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刻苦专研、孜孜不倦的精神与意志。数学家们身上的共性是:始终保持对学术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逆境抑或顺境,为了追求真理,持之以恒,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教师应该精心整理,从中挖掘德育素材,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求学,报效祖国。

4.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意识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工作仅仅靠个人单打独斗是很难完成的,必须以团队的力量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与意识则显得十分重要。数学教育中的建模活动是一项极其合适的项目。数学建模是是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验,来建立数学模型的全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做出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对象信息、作出简化假设、分析内在规律等工作,必须由几个人才能完成,且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所给出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相互启发、互相帮助、共同思考和总结,通过探讨问题,尝试与检验,培养了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讨论、争辩、权衡,加强民主平等、领导的意识和沟通的能力;通过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培养了尊重知识、尊重他人的品质。而整个建模过程结束,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精神大大增强。同时由于数学建模几乎都是需要解决实际生产、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这更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加其内生动力,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当通过个人努力和团队合作解决了问题时,学生会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会有很强的成功感和获得感,从而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公民意识和社会意识。

四、结束语

德育品质的形成与培养具有长期性、基础性、养成性和隐形性的特点,是一项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工作。在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在于润物无声,在于与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融入是有机的、自然的、不露声色的。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的数学教师要时刻秉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样的理念,潜心治学,将德育教育真正融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育人的效果,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素质教育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

作者:朴春子 单位: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2.

[2]李志松.浅谈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40-42.

[3]吴洋.浅析高职校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和实现途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2):110-112.

[4]谢小韦.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与智育的有效融合———以我院高职数学教学实践为例[J].科教文汇,2015,(3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