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31: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课标音乐教学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新课标下要求中学教学以培养和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力争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音乐鉴赏是中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音乐鉴赏能力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音乐的敏感和感知能力,同时在学生思维训练,想象力开发方面也同样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普通高中开展音乐鉴赏教育是实施美育教育,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等的关键而重要的人文教育途径。每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作品作者思维的展现和思想的载体。音乐通过演奏表达其无言的魅力,听众依托自身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欣赏和品位音乐,从而,音乐成为了人类心灵沟通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如何让学生在音乐鉴赏的同时获得思维的训练、情感的升华、素质的提高的目的,成为新课标背景下中学开展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音乐鉴赏能力教学的可行性,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的主题以及深化音乐作品的内涵方面,能够有效的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同时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
一、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
古往今来的教学实践早已证明,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音乐有别于其他课程教学,有其独自的特点和魅力。音乐史作品作者思想的载体,而音乐鉴赏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以此揣摩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课标已经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知音乐、用音乐梅花和丰富人生的前提。因此,高中开展音乐鉴赏课程的第一步应该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和信念。
拥有学习音乐的兴趣是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动力的持久保障。兴趣将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因此,培养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兴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方式和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首先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以及支持者。如此以来教师应该以平等、友善以及尊重的方式对待学生的学习,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不断的对自身的知识储备、音乐视野和文化素养进行提升,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见证者,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积极探索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障碍等。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是能够及时掌握、了解学生学习兴趣点,捕获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借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进行语言的表达、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改进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积极的扩充教学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评论,音乐学习目标的自我审核,参加音乐会、创办学生个人音乐展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进而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达到能够独立鉴赏音乐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感知
学生对事物感知能力的获得将帮助学生养成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去审视事物,从而获得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感知主要是通过听觉的进行而开展的一种活动,人的生理机能通过听觉系统对声音的接受和整理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机能活动,因此,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听,让学生在全心贯注听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感知音乐、认识和理解音乐的目的。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比较以及设置悬念等基本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主观的去感知音乐。
此外,在音乐鉴赏实践活动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审美观的培养,力争让学生养成以审美为核心,学会用情感知、用美鉴赏的音乐欣赏习惯。在高中音乐教材的使用中,其音乐曲目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划分和编排以及教学课程的安排等更加的结合实际,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晚上,为充分发挥新课标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情趣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教师在具体引用新课标音乐鉴赏教材中,需要通过对音乐的形式、色彩变化等,积极的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使学生在体验音乐的旋律、韵律、结构等美学内容,以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和审美习惯。
三、丰富音乐教学内容的主题
音乐主题是音乐作品的核心,也是音乐鉴赏的重要内容,一个好的鉴赏能力首先是能够准确抓住音乐主题,深化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为此教师应注重学生鉴赏音乐的主题捕获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考虑和接纳音乐,如在欣赏《卡玛琳斯卡娅幻想曲》的过程中,教师积极的介入,从乐曲的速度、节奏变化、节拍的转换、旋律的起伏以及音乐力量等多角度的引导学生对乐曲的主题进行探索。
音乐的美不仅仅是其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结构的复杂化,更多的是音乐的内容、主题。一个拥有主题且内容鲜明的乐曲是能够感染人的,如《黄河大合唱》一般,鲜明的时代精神,给人一种情感的升华、力量的获取以及品质的感染等。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音乐是一门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载体,是一门来源于生活且是生活的升华的艺术。为此在鉴赏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的运用文学作品、历史知识、地理等多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对乐曲主题的把握,加深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知,拓宽学生的音乐认识视野,用音乐语言传达音乐的魅力。
四、深化音乐作品的教学内涵方面
音乐鉴赏教学并非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学生开展的,而是一个群体性教学实践活动,在确保教学实践的学习环境的前提下,丰富课堂内外的音乐活动,最大程度的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表现的机会。每个人对于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是存在差异的,这一点是教学实践活动中不容忽视的,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深化音乐作品的教学内涵,因材施教,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在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层级性设置,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音乐鉴赏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其表现力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潜质,让学生在成功和成就中不断的学习音乐鉴赏知识。
教学内涵的丰富从一定意义上应该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在音乐鉴赏教学实践中,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的对音乐进行描绘,通过音乐的音色、音高、速度以及力度等角度进行技术性鉴赏,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场景描述的尝试。从音乐的艺术角度而言,联想和想象是音乐的一大魅力所在,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积极的进行音乐场景的美学描述,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共鸣,通过对音乐意境的把控,进一步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震宇.从流行音乐鉴赏课谈高职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