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25 16:31: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措施;课题研究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小学教学的过程中,自然离不开课题研究,而老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如何将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使学生在不感到厌烦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过于功利化

现阶段,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老师评定的要求就是要具有课题研究项目,导致诸多没有参加过研究的人员无故增多,引发“课题热”。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是因为老师对课题研究感兴趣,有些人员甚至将其作为增加老师负担的一种方法,他们大多是为了功利,为了自身评定所参加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得课题研究的意义发生改变,从而也大大降低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性,使中小学语文教学受到阻碍。

2.过于低效化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另一主要问题就是课题研究过于低效,甚至无效。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其本质取向是为了解决中小学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以研究的方式来推进问题解决,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当前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有效性更多表现在制度性层面,只是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定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已。

3.过于形式化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在课题研究方面过于形式化,不仅影响了课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也影响到了中小学语文教学整体的改善和优化。当然,形式化所指的并不都是课题研究过程和形式,在此方面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内容:一是在对课题继续研究的过程中,其自身的规范性和形式都较为缺乏;二是其自身的内容缺乏实质性;三是在课题研究管理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尽管对中小学课题研究体系方面进行了完善和优化,设置了评审、监督以及检查和课题结题等制度,但这些都过于形式化,并没有落实到实处,在根本上不能够使课题研究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得到保障。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1.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及其分析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中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教学中老师问得清楚、学生答得明白;老师问得有效,学生答得具体。这是摆在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面前非常现实而有意义的问题。

2.中小学语文教师有效性提问的策略与设计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问是最常用到的手段,通过提问不仅可以触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点,还有助于学生对学习进度的了解,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老师就要有针对性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提问,使提问更具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总结提炼出有效提问的参考目标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总的来说,只有将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落实于实践,老师肩负起教学的责任,才可以全面的对中小学生进行培养,帮助他们全方面的发展,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让其感知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浅谈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7(06):142.

[2]宋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J].才智,2016(36):153-154.

[3]崔光莹.新课标实施中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悬念[J].科技济导刊,2016(25):143.

第2篇

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发展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价值主张,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小学教科研活动也日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校长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农村学校教师对教育科研活动还普遍存在着认识不清、动力不足的问题。“只要自己能够把课上好,无需搞什么教育科研”,这是许多农村一线教师的观点。甚至还有教师认为搞教育科研就是不务正业,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看法在边远山区教师中尤为突出。“不反思、不研究、不合作”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面对教育科研时的普遍态度。教育科研是否真的对教师专业成长毫无裨益?事实并非如此。名师成长经验和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征途上,教育科研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必须要依靠教育科研的跟进,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才能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一般而言,实施教育科研的基本路径是:确定课题(归纳自己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反思(运用先进教育理念不断追问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学习(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理论和知识)——行动(用科研的态度和方法去探究、实践)——总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教育教学规律,把研究成果归纳提炼出来)——推广(把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进行验证、推广应用)。

一、“问题——反思环节”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教育科研的前提是要把自己在教育领域中发生的典型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自己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不能视而不见,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问题,特别对于教育教学中的关键事件,要善于观察、收集和分析,提炼总结为问题,围绕问题确立有价值的课题,这是我们经常说的“问题既课题”。事实上,从教育现象到教育问题再上升为教育科研课题就是一个教师对自我经验不断追问和自我反思的过程。教育科研中“问题——反思环节”对我们基层一线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美国学者波斯纳所说:教师成长=经验+反思。“问题——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挖掘和梳理出经验中蕴含的道理,使经验升华为理论,是教师获得实践智慧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校教科研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引导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反思自我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反思让教师尽快实现个人专业成长。

(一)教学实践中反思

引导教师关注自己班主任和课堂教学实践,特别针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关键事件”,及时对相关教育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让教师在反思中不断研究,理性审视自己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以研究者的角色反观教育教学实践,正确运用反思的结果优化或矫正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行为。

(二)理论学习中反思

在学校教科研工作中要求教师必须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并结合实际做好读书笔记,引导教师以摘抄、随感、反思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理论学习意识,让教师在持续的理论学习中,充分认识自己在教学改革中的不足和缺陷,不断吸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完善自我理论修养,提高自我理论学习的自觉性,让读书和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三)同伴互助中反思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研和培训活动,优化教师研训模式,让教师在教研组、备课组和学术沙龙中进行反思学习。这种身临其境的团队研修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帮助很大。

二、“学习——行动环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个教师仅有“问题——反思”意识是不够的。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研究更多属于应用型研究,要以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为突破口,以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为研究的源头活水,把课题研究引入教研组,与教研结合;把课题研究引入课堂,与教学结合,发掘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研究元素。中小学教师必须将其学习反思后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做而论道,在做中学,实施好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案”,致力于解决教育问题,促使教师努力成为一名研究者和反思者。这种探究性行动研究是中小学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它强调教师们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通过学习、研究和行动来解决问题,减少了盲目性,提高了自觉性。因此“学习——行动环节”可有力促进教师个人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实现教师在认知上的跨越,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关键环节。

三、“总结——推广环节”带动教师专业成长

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一般沿着“问题—课题—学习—实践—反思—总结—推广”的研究路径进行。教育科研是一种探索教育规律的活动,它要求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研究结果,达到规律性和本质性的认识,其研究成果应具有普遍推广和指导作用,这就需要一个交流的机制、平台和研讨的氛围,进行阶段总结和推广。比如总结推广中“教育科研沙龙活动”这种形式,既有个人反思,又有同伴互助,还有专家引领,能给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思维交流碰撞提供有利机遇和良好平台。沙龙活动中,可以组织教师围绕课题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积极而有效的交流,与会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充分阐述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使理论和实践能够真正结合起来,让大家在广泛交流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发挥课题主研人员、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不断提升教师科研素养。“总结——推广环节”能很好地促进和带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3篇

思考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

我们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意义,其实也就给我们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即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应注重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小的课题研究为主,做到一个课题能解决一个教学实际问题即可,切忌贪多求大。这是因为:

1。工作需要。

2。自己熟悉。

3。便于操作。

4。利于推广。

思考三: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种种不良现象

1.功利主义:今天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功利主义造成的,严重违背了教育科研的实质。我们知道,教育科研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虽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低,学术性不是很强,但其科学性不容置疑。它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质就是通过教育科研的研究来达到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水平,使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眼下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如此,而是借教育科研工作为学校招来一块“金字招牌”,那些参加科研工作(特别是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也大多是出于评职晋级的需要,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至于所研究的内容(课题)是否对教学有益,对学生是否有切实的意义则不太关心。只要上级能肯定,给一个什么奖,那就万事大吉了。

造成科研工作功利严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主管部门只浮于表面,而疏于管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只要留心一点就不难看出,由于现在许多评定的项目和内容中,都有一条“科研情况”或“课题研究”情况。你想评职,没有参加课题研究,不行!你要获得诸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称号,对不起,未参加课题研究,不行!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的确太多、太普遍了,“功利主义”能不大行其道吗?

教育科研是严肃的、科学的,它不能成为一个指标,也不需要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参与,因为它必定是理性的,学术性很强的东西。而我们今天的某些领导,不能正确认识其科学性和学术性,硬实要把它作为一项评定的指标,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把它推进了“功利主义”的死胡同。

2。两头热,中间冷:功利主义必然造成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两头热,中间冷”。这里所说的“两头热,中间冷”主要是指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课题研究方面,大家的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是比较普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应为大家所关心的并不是课题本身,而是课题的影响力,课题在上级那儿能引起多大的注意。说穿了,也就是一个“功利主义”在作怪。

3.泡沫成果多:功利主义、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必然产生“泡沫学术”,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热的背后,各种“泡沫”现象层出不穷,水分沙子越掺越多。在不少的科研项目中,老师为课题的名称的确化了不少心思,以取悦于领导,课题一旦获得通过,便在开题、结题方面大做文章,包装过度,大话空话不少,但对课题的实施研究过程,却并不看重。更为甚者,对研究的过程凭空想象,造假数据,东摘西抄,胡乱拼凑,把课题越吹越大,但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一些用巨资累起来的课题成果,不要说推广运用,就连本校教师甚至高课题研究的老师也不敢真正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谁敢拿教学质量开玩笑呢?

“功利主义”倾向是产生“泡沫学术”成果的温床,而“泡沫学术”成果的飞扬跋扈又直接刺激和助长了“功利主义”倾向盛行的势头。要纠正这些现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要强调教育科研的正确定位,进一步明确并强调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功能,淡化名利,弘扬科学精神。

思考四: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点意见

1.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

影响中小学教育科研顺利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功利主义思想,因此,要使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关系,多做实事,少空谈,不为名利。这样,中小学教育科研才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也才能起到指导教学的目的。

2.切合实际,做小做实

中小学教育科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作为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是为搞科研而科研,不是为开展课题研究而研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所谓“小”,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着眼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工作,研究一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决不能贪多误得。所谓“实”,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该做踏踏实实的工作,真真正正地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为名、不为利。

3.来源实践,指导实践

第4篇

(1)认为教育科研是专职教研员的专利,其他一线老师没有、也不可能接触教育科研。我们一线教师比较习惯于“刀耕火种”的原始作业,不太愿意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和“怎么去做”,认为这些教科研事情都是那些教研员的事情,不在一线教师的思考范畴,重“教”不重“研”的现象很普遍。

(2)认为教育科研就是做一些“高大上”的课题研究,与一线教师平常的教育教学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一些重大的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而一些平常的、细小的问题研究也是教育科研,问题即课题,交流即研究,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困难,就是我们一线教师研究的方向和研究主题,我们教师之间的线上与线下的交流,就是研究、探讨。

(3)认为教育科研就是写写论文而已。写文章只是我们记录教育科研成果的方式之一,但不是教育科研的全部,把写论文当作教育科研全部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功利主义者,“写成的名师”是不存在的,只有教出的名师。

(4)认为教育科研与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两张皮,是一线教师的额外负担。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巧,艺术和技巧是需要研究和探讨的,教育教学的延伸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的必须和最高境界。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是一对矛盾体。

(5)认为教育科研是一线教师的不务正业。有的人认为,教师只管上完几节课,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就行了,不用去思考什么,如果用过多的时间去反思的教育教学行为,还被校长或其他教师认为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行为。

二、造成对教育科研误读的原因剖析

(1)一线教师的课业负担过重。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过大,每天承担的事务太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搞教育科研。现在真正静下心来教书育人,从事教学的人越来越少了。一线的教师要应对各种检查,要写各种迎检的材料,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与学生交谈,与家长联系,等等。在完成这些事情之后,还要进行一定的科研工作,觉得是十分累人的事情。

(2)一线教师目睹了一些“假大空”的科研成果,根本没有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生产力,只为装点学校或教师个人门面而进行的,没有实际意义。科研成果也是束之高阁,不闻不问。不少的学校把课题的申报、论文的写作当作面子,当作宣传学校和教师的筹码,课题研究、论文写作成了一线教师费时伤财的事儿,教师们对此很是反感。

(3)一线教师凭经验去教育教学的多,而不善于总结归纳,坚信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就可以了。现在的中小学校评价教师还是没有转变观念和评价方法,还是以考试分数论英雄,所以,教师们不是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是在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教师们惯用的方法是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增加学生的作业量,凭借对学科教学的感性认识、老方法来提高学生考试分数。

(4)学校对教育科研的不重视。一些中小学校对教育科研根本不重视,认为教育科研是县(市区)教研室的事情,学校只管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学任务即可,没有义务、也没有精力和能力去管教育科研的事情,所以,一些学校的科研氛围不浓厚,也就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管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考试而已,不组织教师们学习、研讨,不开展大型的教研教改活动,不进行教育教学成果的提炼与推广。

(5)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要出版面费,论文、上课获奖要凭关系,等等。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在侵蚀着教育事业,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在教育领域也时有表现。拉关系、走后门、钱权交易、互相褒奖奉承等等现象,严重地挫伤了学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开始怀疑教育科研的真实性。

三、对教育科研误读的危害分析

(1)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因为教师们在工作中除了教课就是教课,不愿意、也很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年年姐儿十七八”,今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凭自己的经验去做事,没有创新,没有动力,没有新意。

(2)不能沉下心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甚至对教学工作也采取“走捷径”。教育教学即教研,没有教研的教育教学是肤浅的教育教学。有的人为了申报一个课题,写一个什么级别的论文,天下文章一大抄,在网上搜索资料,罗列一些有用没用的术语,无病,更有甚者走捷径,想在短期完成一个科研课题或者科研任务,好高骛远。

(3)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撑是教育科研,教师如果只凭自己的经验去工作,可以走下去,但不能走远;即便可以走很远,但走得不舒坦。没有强烈科研意识指导的教育教学显得苍白无力。

(4)学校的科研氛围不会浓厚。由于教师们对教育科研的误解,教师们过着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教师之间很少讨论、交流教育教学方面的事情,这样的学校只可能是死气沉沉、没有生机的学校,学校的生活甚至会演变成监狱式的生活。

(5)学校和教师本人缺乏强劲的发展动力。学校和教师们的持续发展,靠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对教育教学现象的思考、研究,以及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四、教育科研对一线教师的引领要跨过的几道坎

(1)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教育科研虽然不是一个学校和教师的主要职责,但它与教育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实践,产生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的有效运用和转化,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起着极大作用。意识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意识,就做出什么样的行为。重视教育科研,也就是重视教育教学。

(2)教育科研成为教师们的自觉行为。认识到教育科研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是教师工作的全部内涵,而只是一个方面而已,学生的人格、心理、身体健康、审美观念等都是教师必须关注的方面,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思考、研究。

(3)学校转变对教师的评价指标和权值。对教师的评价既要全面,又要客观,不能把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指挥棒。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文件精神、规定规则等制定符合中小学教师工作特点、符合校情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的权值,这不仅是评价方式方法科学的问题,更是对教师们工作的一种激励。

(4)懂得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教育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们进行教育科研,要遵循一般的规律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包括做文献查找、课题研究、经验总结、论文写作、成果推广等方面的方法。

(5)“互联网+”时代条件下创新教育科研的模式。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工作、学习、研究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育科研的方式也要随之改变,不然就会落后于时代,就不会有进步和创新,就不能适应、推动教育科研、教育教学的发展。

五、学习共同体与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教师教育改革运动,是一种以教师自愿为前提,以“分享(资源、技术、经验、价值观等)、互作”为核心精神,以共同愿景为纽带把教师联结在一起、互相交流共同学习的学习型组织。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愿景、合作文化氛围、学习共同体的内部成员结构、教师反思与实践性的循环学习方式”。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提升了教师自主性,生成了教师学习的动态环境,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第5篇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对教师的个人素质、实践技能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必然带来教师教学技能上的变化、发展。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是决定教学质量和教学艺术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是提升小教本科生素质的重要标志。提升小教本科生的教师教学技能,不仅体现师范教学的本质要求,而且对于缩短师范毕业生的职后工作适应,提高学生自身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等均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我们渤海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中,07级就读的小教专业的大三学生、刚刚教育实习的08级大四学生和从小教毕业并已从教3—5年的年轻在职小学教师,我们选取了以上三类不同类型的“小教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从基本情况来看,小学教育的专业中女性教师占90.4%,男女教师的比例极不协调.在所有任教学科中语文,数学所占比例居多,分别是39.5%、34.9%。但是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只有34.9%,说明这些人在班主任工作能力方面欠缺。同时对于教学技能大赛效果也不显著,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16.3%的人获奖。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本次共发放问卷83份,回收83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83份,无效问卷0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三)数据分析

进行统计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录入、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基本技能分析

基本技能在教师职业技能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教师基本技能涵盖书写技能、口语技能、沟通技能。

口语技能包括传统的“一话”(普通话)及口语表达。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在口语技能方面,当被问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被调查人员中22.9%的等级为一乙,69.8%的为二甲,7.2%的为二乙。总体上,100%的学生表示已取得二乙以上的普通话证书,二甲以上的占到92.8%,取得了小学语文的从教资格。其中,关于文字表达能力8.4%为很好,63.9%为较好,27.7%为较差。这些数据表明普通话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已达到较好的水平,但处于高层次的人还是少数。

书写技能即传统师范教育的“三字”,包括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书写技能,它是“从事教师职业必备的,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运用书写工具和材料,通过训练达到书写文字,而形成的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技能”。总体上,这“三字”很好的分别占8.4%,8.4%,6.0%,较好的分别占68.7%,67.5%,44.6%,较差的分别占22.9%,22.9%,43.4%,粉笔字中没有很差的,但钢笔字与毛笔字分别有22.9%,6.0%很差。“三字”的比例相比较,钢笔字与毛笔字的书写能力不是很好,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格外注意这方面的练习。

近100%的人认为国二考试并不是无所谓的。但只有49.4%的人参加并已经通过。在此基础上的课件制作水平,有12.0%的人很好,32.5%的人较好,54.2%的人一般,另有1.2%的人课件制作水平很差。对于多媒体的使用情况有82.0%的人会依据内容取舍,但没有人选择不使用多媒体。可见,课件制作与应用能力在现代化的教学中的地位的认识比较高。

当被问及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否重要时,有近百分之百的人认为重要,并且有67.5%的人认为学会沟通的最重要的渠道是“态度”。当问及平时遇到疑难问题怎么解决时,我们发现大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各有不同。32.5%的人选择向教师请教,50.5%的人选择与同学交流,还有3.6%的人选择与家长联系,13.3%的人选择自己解决,即解决问题的渠道是多样化的。

(二)教学能力情况分析

教学技能是指师范生在将来从事教学情境中,运用有关教学理论、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方式。针对课堂教学能力,当被问及备课情况,24.1%的人表示“独立备课极少借鉴他人”,24.1%的表示“多半参照他人”,4.9%的学生表示若无辅导材料,不能完成备课。可见,备课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加强。

在实际说课、授课方面,当被问及对教学最有帮助的方式时,有36.1%的人表示每周定期的集体备课,53%的人表示听指导老师的上课、评课,8.4%的人表示观摩学校的优秀课,8.4%的人表示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近一半的人认为同指导老师上课、评课对教学帮助最大,这也说明大多数人还是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

(三)教育能力情况分析

教育能力包括班主任工作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其中班主任工作能力涵盖了班级管理技能、学业指导能力、组织班集体活动技能、思想教育技能。在小学班级管理方面,当被问及是否知道该怎样去管理好一个班级时,有48.2%的学生知道,51.8%的学生则是不太清楚或者不会,此外在组织管理能力上,较强的占45.8%,一般的占43.4%,而很强的只占2.4%。这表明相当部分学生在班级管理方面能力的匮乏,缺少实践经验。

(四)科研能力调查分析

在科研实践方面,当问及是否做过课题时,30.1%表示有过一次,19.3%的表示有过两次,13.3%表示有两次以上,37.3%的表示一次都没有。这表明,总体上很少一部分人接触过课题研究,而大部分人表示尚未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当被问到开展课题研究对教学工作的影响时,参与过课题研究的人中,54.2%认为反而会有帮助,32.5%的人基本不影响,但有13.3%的人认为多数会有影响。这说明很多人对于课题研究的重要性还未深入的了解。

(五)教师特长等综合技能情况的分析

对于小教本科生而言应该具备文艺、体育等多方面的才华,这样才能被学生所喜欢、被人才培养的标准所认可。在调查中,当问到特长(或多才多艺)对一名小学教师的重要性时,有43.4%认为非常重要,有48.2%认为一般重要,只有8.4%认为不重要。其中希望发展的特长中,艺术类占56.6%,体育类占26.5%,计算机类占14.5%,心理学类占18.1%。心理学类对于教学十分重要,但是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这说明对于心理学的学习还不够重视。

(六)教育实习情况分析

教育实习是小教本科生获取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当被问及将教育实习时间调整到半年怎么样时,41.0%选择非常好,33.7%选择一般,20.5%选择延至一年。另有4.8%选择不必要。当问及经过半年的实习,从时间看,能否取得教学实习的效果时,回答能的占18.1%,基本能的占69.9%,认为不可能和与时间无关的占12.0%,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在教育实习方面,通过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接触来提高小教本科生的实践能力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七)专业认同感分析

教师的专业认同主要是指教师个人或群体在教育教学专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自己身为教师的理解和看法。小教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是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取得良好的实践成果的重要保证。课题组成员对调查对象进行了职业意愿的调查,当被问及“你选择目前所学专业的原因”,仅33.3%的学生表示选择小学教育专业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大部分受父母意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38.6%选择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受父母的意愿影响的占21.7%,受教师职业比较稳定等就业形势影响的占36.1%。当被问及“目前,你对所学专业的看法”时,对小学教育专业学习感兴趣的占80.7%,其中22.9%对该专业非常感兴趣,57.9%的学生表示对该专业比较感兴趣。而19.8%的选择“不太感兴趣”,由此可见,入学后,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对本专业的进一步了解,一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了兴趣。但不容忽视的是仍有一大部分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缺乏学习兴趣。

四、总体分析

综上,“经过四年的学习,你感觉你的专业教学技能”,“成熟”占16.9% , “一般”占69.9%,“欠缺”占 14.5% 。当问及“如果需要补充知识,最想补充”的是什么时,“多媒体技术”占7.2%,“课堂教学技能”的占67.5%,“教育科研水平”的占 15.7%, “现代教育理念”的占9.6% 。当最后问及“你对自己目前发展状况的评价”时,“满意”占 7.2% ,“基本满意”占48.2%, “一般”占 42.2% ,“不满意”占2.4%。

基于以上的分析,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制订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将这一计划纳入课程建设整体中来统筹考虑;

其次,采取多元、开放的培养理念,优化培养途径;第三,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师范生素质;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构建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形成的校园环境。

第6篇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符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渊源流传。从先秦时期以来,汉语的发展就日趋完善,汉语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出现了“网络语”、“洋泾浜”等新名词。近年来,语言优化的有效研究已受到幼儿教师、小学教师的关注。在初中阶段,如何让学生使用规范优质的母语,也十分重要。我认为运用品味语言是一项心、智、情全方位投入的享受性的过程。我确定做这次课题研究,意在解决一些“语言劣化”的现象,让学生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为祖国语言的健康发展献上一点绵薄之力。本次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比较全面地认识初中学生使用母语的现状,并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和合情合理的引导,让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母语的习惯,增强他们对母语的感情,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让他们懂得语言美的重要性,耳濡目染领悟母语的魅力。传承文明,健康成长。

(2)注重语言与生活、语文与生活、写作与生活的联系,让初中学生有一个更健康更自由更文质兼美的表达空间,提高初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生活感悟能力。让初中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3)倡导自由快乐写作,强调写作是初中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流,淡化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命题――作文――批改――讲评”。针对新课标提出的写作的高度、角度、尺度,全面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二、理论依据

语文是一门内涵极其丰富的学科。《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应注意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语文课堂上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的人格健全。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着种种弊端:一味追求分数;课堂上,学生只是听与记的机器;综合性活动形同虚设;学生怕写作等。我认为学习语言离不开“说”,也离不开“写”。写作应是初中学生必备的一种沟通方式,一种交流需要。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礼仪。一个人的语言表达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会折射出他内在的思想风尚。因此,让初中学生的语言得以优化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文明有礼,合情合理。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认识初中学生在使用母语中存在哪些劣化现象,并分析其中原因,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案例和教学实践,从而找寻一些能让学生语言优化的有效性途径。

(1)在日常教学中与学生沟通,收集一些初中学生“语言劣化”的事例,并分析原因(包括来自外部传媒和教师内部的)。

(2)以开展综合性活动和语文作文教学案例为主要载体,创设平等快乐的语言表达空间,为初中学生营造出健康向上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接触更多的文质兼美的语言,接受熏陶,感受汉语的独特魅力,树立积极的人文观。

(3)在实际教学中,把听、说、读、写、改、议有机结合起来。以写作为切入点,加强阅读积累,养成批改与议论的习惯,把写作与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

(4)撰写教学心得及学术论文,总结出一系列的优化语言的有效途径,构建能运用于实际教学的技巧与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日常教学法和经验总结法,同时还适当运用一些文献研究法、调查比较法和个案分析法。

(1)日常教学法:将研究带进日常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留心研究,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2)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报刊、著作等多种渠道,了解相关的研究现状,吸取和借鉴先进的理念,确定研究的正确方向,增强研究的理论性。

(3)调查比较法:采用谈话、问卷、测评等形式,定期进行调查,了解初中学生已有的语言表达情况。指定个别班级为实验班,将研究前后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研究提供真实的材料和动态成果。

(4)个案分析法:关注个别初中学生,理解其语言运用的习惯,并作为典型例子进行剖析,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从而有效地调控课题研究的进程。

(5)经验总结法:留心收集材料,对其进行归纳、概括,不断总结、反思研究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研究方案,从而科学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个人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更为清楚的工作蓝图。我初步确定本次个人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大致分成筹备阶段、研究阶段、总结阶段这三大阶段:

筹备阶段:(2013年6月――8月)

(1)选题。对课题进行界定,对课题研究的背景进行分析,对初中学生的日常用语和写作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2)查阅、收集相关的文献研究资料。认识本次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现状,并了解其发展趋势。弄清本次课题研究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3)明确本次课题研究的方向、内容和意义。预设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研究方法和成果形式。

研究阶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

(1)确定本次课题研究的个别班级和典型学生。深入班级与学生交流,留心学生的日常口语使用和书面语运用的具体情况。收集研究材料,并及时整理、分析、小结。

(2)积极整理课题研究的材料,并认真撰写工作小结,形成一些总结性的经验,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让实践去检验经验。

(3)邀请专家教师会诊,完善预设的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总结阶段:(2014年3月――6月)

(1)分类整理相关的课题研究材料,并对比分析课题研究的材料和初中学生研究前后的变化情况。

(2)在听取专家教师意见的基础之上,用心完善相关的教育教学案例,认真撰写相关的工作总结、教学论文和课题研究的总结性报告。

(3)让课题研究的经验成果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运用和一定的推广。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是对日常教学工作的记录,其成果形式预设有两种类型,一是在教学生活中表现出的无形力量,如学生的情感、心理等方面的良好改变。二是在课题研究前后收集、撰写的有形材料。

(1)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和汉语鲜活的生命力,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文质兼美的母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学生与教师更平等,更亲近了,语文教学的过程将是教师与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过程。

(2)设计调查问卷,并整理收集、分析研究,掌握初中学生的语言表达及阅读写作的动态。

第7篇

一、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多年来,始终具有明确的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立足,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同事之间能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在教学业务上,我始终将做一个好教师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而不懈努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优化课堂的氛围,提高课堂效率,我深入学习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论,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贯彻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然后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并经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探索和积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工作中,我积极钻研、勇于探索、不甘落后、虚心学习。每学期初,我都积极地钻研教材教法、新课程标准,并根据学生的基础实际,编写出具有针对性、导向性的教学计划,以确立学期目标、明确阶段目标,把握好教学重难点。课前,我积极钻研教材、教法、学生、学法,结合自身实际及现有的教学设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上,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生动了课堂教学,优化了教学质量;此外,我还以新课标提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指导,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改革,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课外,我认真批改作业;积极反思教学,认真写好教学随笔,通过总结得失,争取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近三年来,我除了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还担任了小学班主任工作。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兢兢业业,孜孜以求。通过工作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

在班级管理中,我主要做到勤管、严管、善管,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我在班级中经常引导学生温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为他们指明了纪律方向;通过引导他们自查自纠,变“他律”为“自律”,又使准则内化为他们自觉的外在行为。这样既起到了教育个体的作用,也为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奠定了基础。同时,在班级建设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并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抓典型,树榜样,在班级中开展评比激励机制,形成互争互赛的竞争氛围,让学生通过竞赛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班集体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纪律良好,常常受到学校和各科老师的称赞。

三、潜心钻研,完善自我

近三年来,我在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善于进行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评优课比赛:

2、撰写教学论文:

3、课题研究:

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本人参加研究的课题《道德教育的层次性》被评为市德育课题研究一等奖。

4、继续教育

年暑假,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项目”的培训

年参加了县班主任培训

第8篇

近年来,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诉求越来越高, 有更多一线体育教师参与到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和研究之中。如何撰写科研课题申报书已经成为许多中小学体育教师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由于科研课题的立项来源不同, 课题申报评审书的格式、内容、规范和要求也会有所差异, 但总体而言大同小异, 且不管在任何级别、类别的课题申报评审书中, 课题设计论证部分都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是评审专家关注的重点内容, 也是项目申请成功与否的关键。当然, 同时也有一些其他注意事项不可忽视。

一、撰写科研课题申报书, 课题设计论证是重点

(一) 课题设计论证包含的内容

1.课题名称。选好题是做好课题设计论证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甚至可以说是关乎课题能否获得评审者青睐的关键要素。课题名称应明确研究的核心内容, 可采用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群体、研究的方法3个结构组成, 如, 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课堂应用的行动研究。

题名撰写需要注意:语言精练, 避免多余词缀, 最好不要超过20个汉字, 如果太长, 可考虑副标题方式呈现;用专业术语陈述句式表述, 不能用大白话、比喻句、疑问句;题目切忌大而空, 要小题大做, 而非大题小做;避免使用诸如“浅谈”“浅析”“试论”之类缺乏研究自信的谦辞。

2.课题的研究背景, 即选题依据。做研究需要有明确的选题依据, 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说明, 即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通常选题依据分为现实依据与理论依据2方面进行论述, 理论依据就是后续的文献综述部分, 现实依据则是指研究者在现实中发现的拟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课题的研究背景可以大到国家宏观政策战略, 如“健康中国战略”给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也可以小到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到的现象, 如不同榜样类型对激发学生运动参与有效性上的差异。撰写研究背景时可考虑从现实的需要、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但要言简意赅、切中时弊、直指问题, 避免冗长空洞的长篇大论。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即文献综述。所有课题申报书的设计论证部分均需要对该主题进行文献综述, 目的是概括总结前人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成果, 在前人研究存在的争议、不足和问题中寻找本课题的切入点。使评审者能够判断申报者对该课题研究领域的熟悉程度, 以建立对其后续研究的信任感。文献综述的撰写可以采用时间线索和主题线索。文献述评中的所谓“述”, 是指系统梳理回顾前人相关研究, 指出研究了哪些内容, 有哪些一致的结论, 又有哪些争议, 所谓“评”就是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哪些可以借鉴?哪些存在问题和不足?今后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4.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目标。无论在课题论证还是学术报告中, 研究目的清晰准确的陈述都非常重要。研究目的的表述方式通常为“本研究拟采用××方法, 旨在发现 (或揭示) ××规律, 解决 (或探讨) ××问题”。然而研究目的这样表述比较笼统、概括和抽象, 需要将其转化为更具操作性的研究目标, 即要具体解决哪些问题。如, 某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揭示体育锻炼对高中生的健康促进作用, 具体的研究目标可以细分为:不同锻炼方式对高中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锻炼强度对高中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锻炼对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高中生健康促进的差异性。

5.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意义通常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小学的课题研究往往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某些具体问题, 借助已有的理论知识, 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 在研究意义的撰写上更应侧重于从微观和实践的角度, 指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学校体育工作、体育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发展的实际作用。同时, 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理论指导, 能够进一步检验理论甚至是完善理论, 进而取得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1]。

6.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当选题确定之后并不能立刻开始实施研究, 而是需要将所欲解决的大问题细分为若干个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小问题, 形成具体的研究内容。确定研究内容时需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即每一项内容就是一个问题, 且这个小问题既是独立的又是与其他问题存在着联系[2]。研究主要问题最好分层分标题逐一撰写, 以便评审者清晰了解研究思路。

7.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在实际开始研究之前, 需要有明确研究思路的指导。研究思路就是对研究的整体设计与把控, 包括:如何选取研究视角和切入点?从哪个问题开始研究?哪个问题是关键核心环节?是采用横截面研究还是纵观追踪设计?是单一研究还是系列研究?是理论思辨性质的研究还是逻辑实证研究?这些均需要在课题行动之前考虑周全。

课题申报书中需要陈述的研究方法, 是指在实际完成研究工作时所采用的资料具体收集和处理的方法。撰写研究方法部分时注意需符合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向, 如, 实证主义取向、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共同使用等;研究方法没有好坏之分, 只有适合与否, 研究方法一定要契合于研究主题, 最恰当的就是最好的方法;所有研究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优势特征, 也同样存在着局限和不足, 多种研究方法配合使用, 集多种方法的优势于一项研究之中[3]。

8.课题研究的步骤。研究的步骤是说明研究的先后进展顺序, 一般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阶段成果阶段和结题阶段。每一阶段都要有明确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要有阶段性成果指标。课题研究的步骤可以采用研究技术路线图的方式呈现出来。

9.课题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课题论证中需要说明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并能够针对技术难点提出可供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创新是学术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也是选题的重要原则。创新点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 如, 分析视角、研究方法、人群领域、理论贡献、实践应用等。

10.参考文献。撰写课题论证是在检索、阅读、引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撰写的, 需要在课题申报书中详细罗列参考文献。有如下注意事项:参考文献要与前文的引文一一对应, 并非将所有自己阅读的文献都罗列出来, 而是只罗列前文引用过的文献资料;要注意引文质量, 尽可能选用学术期刊上面发表的论文, 特别是SCI、SSCI、核心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二) 撰写课题设计论证的常见问题

1.缺乏对核心概念的明确界定。任何研究都会有1~2个核心概念, 对核心概念进行理论界定是后续研究的基础。体育教师在研究中往往忽视概念的重要性, 经常出现重要概念没有明确界定, 或是定义缺乏权威性的问题。由于核心概念界定缺失, 导致后续研究中的测量指标、测量工具、问卷设计、分析评价等方面都会出现严重问题。

2.缺乏相关的理论依据。中小学教师长于实践而短于理论, 他们问题意识明显而理论意识薄弱。表现为课题论中无论选题依据还是研究设计均缺乏理论支撑, 或者根本就没有理论, 或者只是写了理论的名称而没有具体内容, 特别是与现实问题相关联的理论内容。

3.文献准备严重不足。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师未养成阅读学术文献的习惯, 在课题设计论证中突出表现为文献检索不足、阅读不够、文献综述出现严重问题:综而不述或述而不评, 只是以往研究结论的简单堆砌, 并未呈现研究思路和主要结果;把工作现状或实践现状等同于研究现状, 是工作总结而非研究综述;引文质量不高, 或占有资料不足, 导致分析出现偏差。

4.研究思路缺乏逻辑性。研究思路混乱表现在:研究内容缺乏细化, 笼统而模糊;研究的逻辑顺序不清楚, 缺乏层次感;没有研究技术路线图。

5.研究方法陈述过于简单。许多课题论证中研究方法部分的表述过于简单, 只是说使用问卷调查法或访谈法, 但并没有详细说明使用什么问卷, 样本如何获取, 访谈哪些人, 访谈什么内容等。研究方法的陈述需要详细具体, 切忌笼统。实验法需要详细说明自变量、因变量、实验类型、实验过程、实验步骤、测量工具名称、被试取样方式、无关变量控制方法。问卷调查法需要说明问卷来源、测量工具名称、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方式、抽样方式、样本容量与分布等。访谈法则说明访谈对象、访谈主要内容、访谈结果处理方式等。

二、撰写科研课题申报书, 不可忽视的其他注意事项

(一) 务必重视前期研究基础

项目前期研究基础在课题申报评审中的重要程度仅次于设计论证, 是评审专家们非常关注的重点内容。

1.课题申报并非临时抱佛脚的仓促行为, 而是长期积累准备的过程。体育教师需要尽早明确并稳定在1~2个研究方向做持续探索, 积累系列研究成果, 包括论文、研究报告、教材著作、影像视频、教学课例等。因此, 在申报选题时, 需要考虑哪些主题是自己前期积累比较多的, 应尽量避免选择前期积累较少的研究方向。

2.需要详尽呈现课题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的学术经历及与该课题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 包括科研课题、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著译著等。前期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可以采用注明文献被引频次、下载频次、获奖情况等方式, 表明该课题已经具备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 以期向评审专家证明课题负责人和成员有学术研究能力确保课题的顺利完成。

(二) 合理搭建课题研究团队

教育类项目经常需要团队共同完成, 研究团队人员结构 (年龄、职称、协同单位、研究领域、研究基础、专业知识与能力) 的合理性, 甚至关系到课题审批和研究活动的成败。因此, 申报人必须要考虑研究团队的合理建构, 尽量做到3个结构合理:一是, 年龄结构合理, 老、中、青三结合, 搭建研究梯队。二是, 专业结构合理, 尽量避免全部为体育教育单一专业。如, 某体育教师拟申报体育锻炼心理效益方面的课题, 其优势是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和资源, 但相对缺乏心理学理论基础和学术研究经验, 可以在团队中增加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研究成员。如此, 可增加课题评审者对该项目顺利完成的信任。三是, 协同单位结构合理, 尽量避免团队成员均来自于同一个体育教研组, 可以选择学校相关部门、其他中小学、高等院校的人员加入到研究团队之中。

(三) 规划研究预期结果

研究课题有经费支持就会有业绩考核, 需要在立项申报书中说明在后期结项时的考核指标, 即预期研究成果, 包括预期完成时间、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通常在级别较高的课题申报书中都会注明预期研究成果的最低指标。如,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要求是出版学术专著1部, 并且在CSSCI上发表3篇系列论文。

研究预期结果要尽可能详细, 可以采用列表方式清晰呈现。如果课题时间周期较长, 可以考虑设计阶段性成果。教育研究成果可以有研究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专著、教材、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学软件 (包括音像制品, 计算机软件) 、影像资料 (含课件) 、典型的教案、教具学具、学生作品等[1]。

(四) 提前准备相关资料

第9篇

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2017年XX区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将围绕落实业务常规、加强基础建设、突出改革重点、全面提升质量四大板块全面展开。

一、落实业务常规

业务常规包括课程常规、教学常规、教研常规、管理常规四个方面,常规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是政策的规定、传统的积淀和先进的经验,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落实。

学校对课程常规的每一项内容,即课程、课表、教材、教师、活动等,都要按国家课程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省市区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真正做到开全开好学科课程、普及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严格实施省市地方课程、积极开发学校校本课程,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校课程体系。

学校对教学常规的每一个环节,即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评价、总结,都要在榆次区教学常规质量要求的指导下,面向全校教师提出明确具体的操作要求,并指导教师真正落实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

学校对教研常规的每一个平台,即校本教研、联合体教研、网络教研,都要按市区教育局的相关要求,策划、组织、指导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其中,校本教研必须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地搞好教学反思、集体备课和说教评活动。对于联合体教研,牵头校必须担起重任,按区教研室的总体要求,具体策划、设计、组织好每一次活动,同时各成员校都要积极参与到所属联合体教研活动当中,把榆次教研的品牌示范学校作示范行动计划,从小学延伸到初中,并在此基础上把展示基础上的研讨这种活动模式做成榆次教研的又一个品牌。此外,高中学校要结合榆次区的实际情况,在市区教育局教研室的统筹下,进一步搞好以学校轮流举办为主要形式的学科联片教研活动。关于网络教研,学校一定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现代学校办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全体教师围绕教学业务建设好自己的网络空间,并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教师在教研教改中的资源共享、时空开放和时效真实。这里,学校和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个人网络空间多样化的现实,在榆次区中小学范围内,新浪博客教师工作室、晋中网络教研互动平台、山西省教师继续教育研修平台将正式纳入学校和教师的业务考核。其中,新浪博客教师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主、晋中网络教研互动平台以集体备课为主、山西省教师继续教育研修平台以继续教育为主,在网络教研活动中有着互补共进的积极效应。

学校对管理常规的每一项要求,即各项工作的组织、检查、评价、反馈、总结,都要从及时、简化、真实、有效的角度考虑,真正做到日日有检查、周周有反馈、月月有分析。没有组织就没有秩序,没有检查就没有落实,没有评价就没有甄别,没有反馈就没有改进,没有总结就没有提炼。

区教研室要坚持周二、三、四下乡调研制度,对全区各校教学业务进行巡视调研,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做好分析反馈和经验推广工作。

二、加强基础建设

基础建设包括教研室自身建设、学科中心组建设、课改实验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对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奠基作用。

教研室是全区教学业务的策划部、指挥部和服务部,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有利于学校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加强教研室建设,要以提高教研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为主要内容,深入一线调研、参加高级研修、组织学科研讨、完成科研项目、指导教学业务等为主要渠道,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和各项教研制度为主要手段。

学科中心是全区学科教学的指导中心,学科中心的建设水平决定着学科教学的水平,支撑着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科中心由区教研室学科教研员负责,要选拔全区最好的教师成为学科中心的骨干力量,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新思路、积累新经验、研发新成果,不断优化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的学习和研讨,从而促进全区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和教学能力的大幅提高。

课改实验基地是推进全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型平台,全区每一个学科中心和每一个大型改革项目,要选出有条件、有能力、有积极性的学校,建立相应的改革实验基地。在基地校建设过程中,区教研室要给予学校和教师更多的指导、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发展,要认真总结基地校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并做好面向全区进行成果展示和经验推广工作。

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在全区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此,区教研室要根据改革的实际需要和教师的实际表现,建立全区中小学领军教师人才库。领军教师的培养和选拔,由区教研室具体负责,各学科中心组和大型改革项目组,要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要与教学能手的评选、优质课选手的评选、课改成果的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同时,领军教师在引领全区教学业务的同时,在促进个人专业发展的业务培训、观摩示范、成果鉴定等方面,将获得更多的实惠。

在基础建设中,区教研室要根据实际,分阶段提出各项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分批次推出各学段各学科的领军教师和经验成果。

三、突出改革重点

深化改革重点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学业评价和课题研究四个方面,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课程改革要以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为基础,学习、借鉴、推广各地课程改革的经验成果,结合本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整合、创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立特色鲜明的学校课程体系。其中,开全开足国家学科课程、有效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已经或正在提升为课程改革的底线要求,各中小学必须予以贯彻落实。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渠道、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改革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系统学习和研究我区主推三步导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要领,依托三步导学建立以问题设计为关键、自主学习为基础、探究合作为核心、展示交流为特征的学生课堂模式,有力推动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向小组探究学习模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学校要组织指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师赛课、专题研讨和成果展示活动,评选出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领头教师,达到以比赛促教研、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发展的目的。

学业评价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变化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区教研室要对学业成绩评价进行专项研究,进一步规范考试管理、提高试题质量、优化测试内容、转变测评方式,充分发挥学业成绩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各小学要积极探索笔试、面试和考查的具体办法,搞好学科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平时行为表现的科学测评,逐步适应学业评价改革的新常态,进而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初中和高中学校,要在中考、高考的引领下,按照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进行尝试性的改革。另外,全区各小学、初中、高中,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用好学生成长档案,进一步做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

课题研究是专业化要求比较高的一种研究方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校对教师的课题研究,不仅要给予大力支持,而且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指导。其中,最有效的指导方式就是构建学校校本化课题系统,把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全部纳入校本化统筹系列。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必须在与学校签订协议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研究项目的申报、课题内容的研讨和经验成果的鉴定等,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注意利用各种公共媒体(报纸、杂志、网络等)积累各种研究和实证资料。区教研室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但在课题管理上将实行严格的底线管理,要求所有教师进行的课题研究,过程必须是规范的,资料必须是真实的,成果必须是首创的。否则,申报的课题不予立项,提交的资料不予承认,申请的成果不予鉴定。

区教研室对重点改革领域,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要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和鉴定,并采取恰当措施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宣传、交流和推广。

四、全面提升质量

提升质量是学校教学业务的核心目标,包括专业水平、学业成绩和中高考质量,对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学校的专业水平,突出地表现为课题研究成果多、教师作课优质多、学校办学特色多,可通过各级各类成果汇报、教学观摩和特色交流等活动,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

学生的学业成绩,包括学科知识、操作实践和行为表现,学校要通过改革学业成绩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同时,学校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第10篇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有两句话大家很清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可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而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学生成长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引路人。什么是高素质专业化?就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提出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这十六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虽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搞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是一条主要途径。为此,《刘希平同志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启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质量根本在于教师质量,学校办学水平根本在于教师水平。哪个地方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肯下力气、下大力气,哪个地方教育发展的潜力就会更大,未来就会更美好。在提高教育水平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步步地抓教师培训和教师水平的提高,抓教师专业发展,我们才可能达到目的。靠抢夺好生源,那只能是暂时的,只有全面深入持久有效地抓好教师培训,才是根本所在。”因此,搞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对当前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各级教师培训机构、中小学校和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认真对待,全面落实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

二、要把握好方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第二章里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面实现从学前3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的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认定标准》中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改革创新五项为一级指标,实际上这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工作方针。因此,我们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必须朝着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个方向努力奋斗。

三、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一切无从谈起。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注意科学性。科学性可以解决二个问题,一是确保我们做正确的事;二是确保我们把正确的事做正确。那么,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呢?

1.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在安排教师培训工作时要合理,要向农村,向薄弱领域、薄弱学科倾斜;结构要全面,既要重视专业素养的提升,又要重视人文素养的提升,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培训模式上要不断完善,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统一。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做好内外协调工作。既要重视内部各部门、各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想方设法增强协同力;又要重视与省教育厅师范处、市教育局、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及各中小学校的关系,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形成上下协同的工作局面,把工作做好。

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我们既满足当前教师培训工作的需要,又能促进今后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因此,我们要立足长远,放眼未来,处理好长远与眼前的关系,重视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要重点做好培训内容的确定和授课教师的聘请等工作,切实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实际上就是学习型组织的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系统思考就是要求把所处理的事物看做一个系统,既要看到其中的组成部分,还要看到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从整体出发把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加以处理和协调。因此,我们要把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作为一个系统来思考,要统筹安排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相关工作,突出针对性、有效性、竞争性和选择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落实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即《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和《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意见(试行)》。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学校发展及本校在职教师个人成长计划、需求,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规划和各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管理制度与措施,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明确任务与要求,按计划实施好本校的校本培训,统筹部署各类培训工作;中小学教师要结合学校发展需要和个人成长需求,认真制定个人5年成长规划和年度学习进修计划,按时完成报名、培训和考核等工作,服从任职学校的总体安排;各学科研究小组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师实际需要制定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和各年度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各年度和一周期的专业发展培训任务。

四、要总结经验,研究对策

第11篇

彭局长:自2006年1月我市成立“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克拉玛依项目组”以来,全市26所学校,257个教学班,10311名学生,416名学校主管语文教学的领导和教师参加了该项课题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与课改,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三年来,学生习作共投稿8133篇,被《作文个性化平台》等全国性刊物刊发的有183篇;教师论文共516篇,被《作文个性化课题通讯》等全国性刊物刊发的有26篇;另有几十篇论文、课例、教学设计被总课题组分别评为一、二、三等奖。课题评价组对我市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市的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项目组被授予2007~2008年度“科研先进集体奖”,我个人也被授予“教育科研管理特别荣誉奖”。

克拉玛依市教育教学的基础条件很好。在拥有高水平教育硬件装备的条件下,如何提高软件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应该是下一阶段我市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这次克拉玛依市的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与课改成果在全国同类地区名列前茅。我希望子课题项目在第一阶段科研和课改成果的基础上,将下阶段的“中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发展到全市的初中、高中,形成一条龙的科研体系和课程改革,在扎根中华民族语文教育沃土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论,认真转变我们的教育观、教师观、人才观、教学观和学生观,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为探索和创造出适合中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新范式而不懈努力!

记者:克拉玛依市自1997年通过自治区“两基”验收以来,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巩固提高“两基”方面,克拉玛依市将进行怎样的安排和部署呢?

彭局长:2009年下半年,国家教育督导团将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两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这是对自治区“两基”工作的一次整体验收和全面评估,也是对全疆各地教育工作的一次考验,更是我们加大教育工作力度,关注民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个重大契机。

首先,明确“两基”巩固提高迎国检动员大会的目的。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的意见》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做好“两基”巩固提高迎国检的各项准备工作,增强积极推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自治区和国家教育督导团对我市“两基”工作的检查、验收。

其次,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我市“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两基”业务档案建设、经费统计的梳理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各区、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加强协作,精心安排部署,明确职责、目标、任务和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记者:和谐家庭是教育成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8年,您们启动了“克拉玛依市中小学和谐家庭教育工程”,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该工程的实施情况?

彭局长: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只有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次“克拉玛依市中小学和谐家庭教育工程”主要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

一方面,关注民生,提高认识。市教育局特邀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终身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家庭教育网和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网首席专家顾晓鸣为近千名教师、家长作了题为《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的讲座。引导大家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家庭教育现代化纳入教育现代化整体布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加快构建家庭教育体系,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家庭教育工作的浓厚氛围,为全面实现我市教育优质、均衡、高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全面推进区域家庭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来自各区教育局的主管领导,各中小学的校长书记、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心理教师,各幼儿园园长,试点社区及学校首批家庭教育指导师共300余人分别接受了不同层次的家庭教育培训。

市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成立后,各区教育部门将成立家庭教育研究指导办公室,各幼儿园、中小学、社区将成立研究指导站,配备多名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指导师。通过讲座、家长理论知识培训、团体训练、个体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和处理家庭教育矛盾的能力,解决学生、家长在实际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在各学校、社区的家庭教育研究指导站内,将成立“家长俱乐部”、“学生俱乐部”,并通过网络建立家长群、学生群等,方便家长、指导师、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探讨。我市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科学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记者:在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今天,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不是很乐观,您觉得如何才能促进克拉玛依市教育的公平?

彭局长:克拉玛依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并且积极组织带领各族教职工开展了大量工作。

第一,关注弱势群体,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制定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办法。各级各类学校努力挖掘教育资源,最终将近1万名农民工子女全部安排入学,而且使农民工子女与克拉玛依市市民子女享受同等教育。

第二,把隶属克拉玛依市农牧区的学生安排到市区学校就读,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为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和加强少数民族儿童学前教育,市政府于2008年初出台了对贫困家庭的儿童实行入园费用全免或减半的优惠政策。从2004年起,市委、市政府和教育部门共同作出决定:把该区的中学生全部安排到市区和白碱滩区有关学校寄宿就读。2007年9月10日,又把距市区70公里的小拐乡的61名农牧民子女安排到市第二小学寄宿就读。并划拨专款给予补贴。

第三,开办区内初中班。2004年8月,克拉玛依市开办了区内初中班。到2008年8月底,先后在和田、博州等边远农牧区招录了5批小学毕业生,并安排在市三中和十中就读。为此,市政府先后投入了1亿多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区内初中班的学生将达到2250名。

第四,坚持实施扶贫助学工程,为贫困生铺平求学之路。2008年,克拉玛依市首次对考入国家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学生进行学费全额救助。各中小学校还经常组织教职工开展为贫困学生“献爱心,送

温暖”的活动。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市教育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1470名教职工,两次捐款总额达13.31万元。市慈善总会从2000年起就开展了“慈善助学”工作,仅2007年就发放助学金152万元,救助贫困生706人次。

第五。加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2008年6月17日下午,新西兰Rotorura国际语言学校校长克里斯・莱克女士一行来我市交流、参观与考察。双方就今后互派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交流和学习以及组织克拉玛依市优秀中学生赴新西兰参加寒暑期夏令营活动等教育合作达成多个意向。克拉玛依市的教育开始走向国际化。

记者: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请问您们如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发展教师继续教育的?

彭局长:2008年以来,市教育局将“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列入“关注民生年”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邀请内地专家、名师前来现场讲学、授课和外派教师进行培训、研修等方式,持续开展了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工作。同时,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拓宽培训渠道,拓展培训内容,强化培训管理,全方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截至7月中旬,各级各类培训共计3695人次,包括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挂职培训、少数民族中小学各类“双语”教师培训、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远程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培训等多项内容。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在前期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使得培训井然有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培训内容如下。

第一,骨干教师培训。4~6月,组织38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去上海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挂职培训;7月10~19日,聘请全国知名专家6人,在市教育局报告厅开展了近100人参加的为期10天的首期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结业培训。

第二,骨干班主任培训。1月21~25日,选派2名教师参加了自治区哈语言骨干班主任的培训;5月19~30日,组织我市中小学教师参加了自治区举办的2008年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7月6~10日,外聘南京5名专家在我市第六中学报告厅完成了374人参加的为期5天的中小学德育干部及骨干班主任培训。

第三,第三期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挂职培训。3~4月,组织第三期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34人去南京挂职培训,其中中学校长15人,小学校长19人(其中少数民族8人)。

第四,少数民族中小学各类“双语”教师培训。2月份,选派6名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参加了2008年自治区教育厅举办的春季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班:3~6月,组织101名少数民族中学教师参加了“双语”教师教材教法培训,组织11名少数民族中学教师参加了第三期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专业知能提高培训;7月10~14日,聘请自治区教科所三位专家,在我市第二中学举办了近100人参加的为期5天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师、双语教师和学校领导参加的汉文化知识拓展培训。

第五,教育信息技术培训。4~6月,组织举办了200人参加的为期2个月的首期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远程培训,并完成了一期25人的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

第六,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6月24日~7月29日,组织全市普通高中民汉教师800余名进行了高中新课程远程培训。同步参加了自治区举办的各学科为期3天的高中新课程远程集中培训f汉、维、哈三种语言同步授课1和教育部为期10天的汉语言网络互动式培训。

第12篇

200*年11月15日-19日,第一组负责检查评估了文利镇、伯劳镇、武利镇、檀圩镇、那隆镇共5所中心小学、10所村级小学;分别是:文利镇中心小学、黎头小学、南城小学;伯劳镇中心小学、邓阳小学、伯凤小学;武利镇中心小学、安金小学、大沙小学;檀圩镇中心小学、桥梓小学、茶亭小学;那隆镇中心小学、龙窟小学、芳塘小学。评估组通过分工负责、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访问教师、学生、集体评议等形式,对上述5个镇15所小学的领导管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等6大项指标50小项指标进行了严格的检查评估并依照评估标准统一打分。评估结果,中心小学最高分为武利中心小学271分,最低分为伯劳中心小学251.5分;村级小学最高分为那隆龙窟小学258分,最低分为文利镇南城小学194分。现就第一组检查评估的情况作如下总结汇报:

一、主要成绩和经验

(一)各级领导重视,常规管理到位。

这次检查表明、全县各镇党委、政府、中心校、学校领导都充分认识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迎接检查,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学校环境的整治。镇党委、政府分管教育的领导多次到有关学校进行检查,督促检查落实有关常规管理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学校校园的整治工作。使学校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善了育人环境。中心校、各小学学校领导全力以赴,认真按照常规管理的要求先在本镇进行了一次交叉检查。通过检查不仅做好学校环境的改造工作,而且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以章治校,做到管理有制度、工作有计划、有阶段性检查、工作成效有总结这方面,武利中心小学、檀圩中心小学做得较好。同时在检查评估期间5个镇分管教育的领导、中心校的领导和学校领导,自始至终陪同检查组的同志一起检查,并认真听取检查组反馈的意见。说明各级领导对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关心。

(二)校园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师生文明礼貌教育效果显著。

校园文明建设和师生文明礼貌教育得到加强。这次检查的15所小学,除了校园整洁、地面干净、花草树木保护良好、室内整洁、讲究卫生意识浓厚。学校教师注意仪表得体,学校领导待人热情有礼,学生热情问好,感情真实自然、大方得体。这方面文利镇的黎头小学做得较好。这次检查中极少有穿拖鞋、留长发、教师坐着上课的现象。

(三)加强了学校“三风”建设,教学常规管理抓到实处。

在检查评估的15所学校中,均能根据学校的实际制订各种各具特色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领导工作作风。教育方针、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上墙,位置得当,增添了校园文化氛围,教学秩序良好,大部分的学校教师上课认真负责,教态自然,能用普通话授课,课堂的双边活动配合较好,教学秩序良好,学习风气浓,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如武利镇中心小学、檀圩镇中心小学、那隆中心小学、那隆龙窟小学等做得较好。同时各校重视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做到有布置,有要求,有检查,检查记录大部分都比较详细,如武利中心小学的检查记录、听课、评课记录比较规范,常规资料分类归档比较好。

在本次检查评估中发现,各校都很重视各项工作的规划,学校行政、教导处、教研组、少先队部、班主任、科任教师都制订有学期工作计划或教学教研活动计划。有些学校不仅计划齐全,而且比较注意落实。如那隆龙窟小学、檀圩茶亭小学。不少学校领导能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教师之间互相听课的活动开展也比较好,领导听课、教师听课节数大多能达到常规管理要求。

在抓“三风”建设中,各校十分注意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并编成册,做到以章治校、以规管人,依法治教。如那隆镇龙窟小学的学生课桌管理,编号到人,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位学生,杜绝了学生乱搞坏课桌而无法追究责任的现象。

(四)校舍财产管理逐步加强,室内物品管理逐步规范。

这次检查中各学校都对室舍内外加强了管理。不仅完善了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卫生室、早餐店等室舍的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和卫生检查制度,而且加强了督促检查,使学校校舍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室舍墙壁基本克服了乱写乱画的不良现象。绝大部分的学校饭堂工作人员做到持证上岗。

(五)加强了校园的整治工作,校园“三化”工作见成效。

由于各学校领导重视校园常规管理,并加大了整治力度。因此检查到的每一所学校几乎全部用石灰重新粉刷一新、校园的净化,绿化、美化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受检查的绝大多数学校的校园地面,很难找到纸屑;果皮之类的垃圾。天面、地板都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净化。各校都注意校道的整治,特别是校道基本上做到硬底化,学校环境及各种活动场所保护干净整治。武利中心小学、檀圩中心小学、那隆龙窟小学等注意了教学区、运动区的划分,布局比较合理。绝大多数学校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五年发展规划,改造校园环境、美化校园的措施都在规划中反映出来。检查到的学校基本上消灭了危房,有少数危房的学校也都认真做了妥善的处理。

(六)学校重视安全工作,安全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从检查的15所学校中看到各校的安全工作落实到位,不仅制订有安全工作计划、安全工作措施安全工作制度,各校还认真做到检查落实到位,做到检查有记录,对学生的教育有记录,对学校的校舍检查维修也有详细的记录。由于各校高度重视校园的安全工作,因此杜绝了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常规管理比较簿弱,管理措施不到位。

从检查的15所学校中发现教学常规管理仍然是学校管理中的簿弱环节。

一是教研活动只限于听课、评课活动上。真正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工具的比较少。

二是教研活动开展不全面,活动记录过于简单。一些学校的科组活动记录只有几十字甚至十几个字。多数教研活动记录只是纲要式的记录,没有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参加人员、中心发言人,教师参与活动的基本情况,活动效果,存在问题等。

三是部分教师的教案过于简单。小学的美术、音乐、自然、社会、思想品德等科目的教案比较少,也没有教学工作计划,少数教师上课不带教案只用一本书一本练习册。

四是部分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过于简单。有的教师甚至用教学活动进度表代替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也是用教学活动进度表代替学校的教研工作计划。

五是听课记录简单。听课记录一般只记有教者上课的内容和板书情况,没有听课者的意见建议,更没有和执教者交换意见。

六是课题研究有名无实。部分学校有课题却不知如何研究。有些教师对于什么是课题?为什么要研究,如何研究一无所知。因此课题研究开展起来困难重重,效果甚微。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待提高。

在教学工作中,绝大多数的教师教书育人,尽职尽责。但是在检查中也发现有个别教师上课不负责任,只管上课忽视学生学习活动等,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搞小动作或哄笑却不管,课堂纪律太差。从县到镇教育部门逢会必讲不准体罚学生,但在检查中仍然有体罚学生的现象。

(三)学校卫生及早餐店设施较差。

在检查的15所小学中大部分学校开有早餐,但从检查情况看“三防”设施未达标准。有少数学校的饭堂职工没有体检更没有健康证。厕所卫生清洁仍然是学校卫生死角。

(四)学校领导管理有待提高,管理措施应切合实际。

一些学校领导在学校的具体管理工作中,重制度的制订,却忽视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许多工作有布置,但没有督促检查。因此制度的执行也就落空了。少数学校领导对学校各部门的工作检查没有记录,相当一部分学校教导处对教研活动、教师教案、作业批改等教学常规检查记录只记次数,没有质量和改进意见。

(五)学校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安全工作必须加强。

我们在检查中看到不少学校仍然使用瓦房、一些用作教师宿舍、学生教室,以及“五室”用房的瓦房,有部分已是危房,安全隐患较大,有些桁条陈旧且虫蛀严重。有些室舍电源线拉接不规范,有些开关保险丝有的现象。

三、几点建议

(一)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学校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对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每一个地方,都要认真检查,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如室舍的电源线路、电灯开关、早餐店、小卖部等。学校领导必须增强安全工作责任感,做到有检查有记录,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二)政府部门应努力解决农村小学教师普遍不足的现象。在检查中看到农村小学大部分包班,一到三至四年级所有的课程都由一名教师担任,因此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有关部门加强课题研究的管理和指导。县、镇要相应培训主课题人员,使他们明确课题研究步骤、方法,以及目的、意义,更好地加强课题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