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

时间:2023-06-25 16:31: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

第1篇

关键词:生活;学校德育;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在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进行批判继承和对西方教育思想进行吸收提升的基础上,形成了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他的德育思想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真善美”的光芒。教育发展到今天,他的这种思想对于目前德育的改革和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所追求的德育目标跟人类社会所向往的真善美是一致的。德育的本质,直接源于道德的本质。我国传统德育视教人做人为德育的根本。只有求真、求善、求美的教育,才能塑造出真善美的人格,才能实现德育的目标。陶行知所提倡的真善美的德育目标和现代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是完全吻合的。

在坚持德育为宗旨的同时,陶行知还把德育和社会主旋律的要求相结合,把道德的作用上升到“做人之根本”的高度。从陶行知先生生活的年代分析,中国正处于国家多难、民族危机之时。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提高国民基本素质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基本素质的提高应当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其中品德是一个人素质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也将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

二、生活德育是德育理论的实质

陶行知先生的老师杜威,也非常重视对学生道德的教育。他认为,学校德育的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的生活,促进社会的福利,增进国家秩序的稳定,使学生的道德教育适应他所在社会的要求。陶行知继承了杜威关于学校生活与社会相联系的思想,但不主张把社会的某些做法搬进学校,而主张把整个社会当成大学校,因而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在这一点上,可以说陶行知是超越了他的老师杜威的。

1.“教育是为了生活”,这才是生活德育的核心理念

我们常常说的德育要以人为本,就是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生活的变化,使生活向好的方向发展。德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各种品质,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生活品质,人们凭借这些品质走向更好的生活。德育是为了给人类更好的人生和生活。德育是为生活服务的,而不是相反。德育要引导学生过道德的生活,让学生受道德的教育。

2.德育要从生活中来

现实的生活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全面受教育的机会,使受教育者可以全面地占有社会生活经验。陶行知所提倡的德育,强调了德育必须源自生活,健康、劳动、科学、艺术都是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教育的目标。社会革命的生活即是社会革命的教育。怎样做到德育从生活中来呢?首先,德育的主题和素材应该从生活中选取,要选取生活中孩子们经历过的事情,让他们用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去感悟,从而激发他们对道德的思考。其次,在德育内容的选择方面,要尽可能全面,而不是选择其中一部分典型的来思考,忽视那些小的细节。在德育的过程中,不应该有所回避。最后,德育的内容要按照生活中的逻辑来选择,而不是为德育而德育,按照知识的前后逻辑编排德育的内容。

3.德育要回到生活中去

德育源自生活,终究还要回归生活,受教育者通过在生活中的体验,来改变和提高他们自身的思想认识,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所以,德育要引导受教育者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体验、思考和探索,让受教育者对生活有积极的回应。只有这样,德育才能有效进行,受教育者才能在德育过程中体会到,从而转变成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成为他的道德行为。

如今,我们的德育现状已经十分让人担忧。原因之一在于,我们的德育脱离了真实的生活世界,成了纸上谈兵。甚至对于很多人而言,提到德育就会感到反感,因为他心中所浮现的画面无异于作秀。这样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德育的进行,而且扰乱了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要改变现状,必须找到一个新的途径来完成道德的教育。生活是多向的,有些生活是向上的、健康的,是有其积极教育意义的;而有些生活则不仅没有正面教育意义,甚至对受教育者还有负面效应和反教育作用。不健康的、不道德的生活只能培养出不道德的品质。所以,在德育选材不回避消极方面的同时,要多在生活中发现它积极的一面,让受教育者来反思,从而改善他们生活的价值。

三、探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1.重视社会实践

这是陶行知德育措施的立足点。只有重视了社会实践,才能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接受德育。

2.集体主义和学生自治相结合的方法

陶行知认为,依靠集体和学生自治是非常重要的两种德育方法。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学生的集体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要借助集体来促进学生道德的进步;同时,实施集体教育,要通过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才能有效。

第2篇

【关键词】培养模式 教育理论 培养质量

众所周知,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史称“人民教育家”。这位伟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影响了国内外的教育活动,影响了当时国统区、老解放区的教育,同时也对国外的教育行动产生了一定了影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是“生活教育”理论,起初是用乡村教育的形式表现出来,后来陶行知将其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和穷人的教育。在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陶行知是善于探索的一位教育家,他认为教育是国家是根本,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的荣辱盛衰,因此必须要结合中国教育实际,主张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一、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包含了很多方面,如德育目标、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内容、德育原则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目前,在我国大学生思想工作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德育问题和矛盾也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陶行知德育思想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真善美”人格的“真人”,求真、求善、求美是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灵魂,并且陶行知指出“教育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所以,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宣传真理和实践真理的人。另外,陶行知在他的德育目标中还多次强调要培养“从老百姓中来,回老百姓中去”的“和大众共同做事的人”,他想把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德育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必须要做到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一味的强制灌输,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改变传统的德育说教形式,重点体现出陶行知德育方法中的“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主张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应该可以平等的交流和沟通。这种平等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施教者,同时也是受教者,通过这种对话和交流沟通,使师生双方都处于平等的地位,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相互纠正的效果。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针对学生学习方法,这样可以给学生学习德育思想以动力,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学习德育的积极性。在这种师生双向交流活动中,我们的教师要特别注意去尊重学生的主观选择性,要去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并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把学生当作朋友,必要的时候可以向学生虚心学习。“教学活动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对话过程,是两个纯粹作为人的相遇,是一种人格对等的交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个,教师首先要主动的去赢取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能够让我们的学生能够从心底里面自愿的去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教育,最终达到德育教育工作的最大期望值。同时教师要做好“指路人”的作用,因为双向交流并不是放任不管,一定要注意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批评偏激和错误的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最后我们的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多采用“疏通”的教育方式。避免传统的以“堵”为主的教育方式的出现,要多启发诱导,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使学生自愿接受老师的教育指导,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二、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1 学生具有主体性

虽然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对象,但是他们具有独立性、自我意识性和选择性,学校在培养我们的学生时,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培养内容,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修养的提高,要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知识含量,提高教学技术水平,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这样有利于对学生主体性和谐发展产生正面导向性作用。

2 学生具有可塑性

学生阶段,他们的心理、生理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他们的人格、观念、知识、涵养等也都处于可塑阶段,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我们的学生自我塑造的主体作用,逐渐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

3 学生具有一定的求知欲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看起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够,甚至于厌恶学习,但是学习毕竟还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他们必须要抖擞精神继续奋斗学习,促发自己学习的欲望。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尽量给学生求知欲提供和谐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尽量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的需要。

4 学生具有发展性

发展性是学生的主要特点,不管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他们的心理、生理、知识涵养一直都处于发展之中。学生具有发展性的特点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对自己感兴趣知识的强烈渴望,对展示自我能力的全力以赴以及对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等等。我们的教师在认识到学生的这些特点时,一定要注意针对他们心理、生理已经兴趣爱好的不同,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协调和保持好学生发展中的和谐性。

显然,我们的教师只有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才能够发挥教育的综合影响力,才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和谐完整的新时代人才。

三、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实习支教中的运用

自从师范教育产生之后,我国很多教育家都很注重实践性,即在教育过程中坚持实践性培养的目标。对此,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是陶行知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正确了分析了师范教育和中心学校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提出了非常精辟的见解,同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陶行知说:“师范学校的功用是培养教师”。因此,要突出师范生的个性,使其与普通中学的教师有一定的区别和提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以中心学校为中心,利用陶行知教育理论中的“教学做合一”来培养和训练学生。基于此,很多学校提出了实习支教形式,实习支教形式主要指高师院校会选派一些师范专业的学生到平穷落后地区的基层中小学从事教育实践工作,一般实践工作持续的时间是三个月或者半年,也可以延长时间至半年或者一个学期。这种实习支教形式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具体表现为:首先,这种支教形式容易开展,时间安排灵活,可长可短,同时组织方便,规模可大可小。其次,随机性大,去支教的人数比较少,一般都是根据师范院校师范生自身的意愿的基础上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支教,实施的范围不大。再次,这种支教形式缺乏政府支持,虽然学校起到了主导作用,积极主动的出资,并募集社会资金推行,自行寻找和联系实习的地点,还是存在困难重重的缺点。最后选择进行支教的地点一般都是贫穷落后的边缘地区,这些地区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基础教育十分薄弱,交通又很不便,当地更是提供不了相应的教育指导力量。总体来说,实习支教工作困难重重,虽然学校对这项工作投入很大,但是缺少政府的支持,资金和政策有限,仅依靠学校的投入是不够的,这些条件限制了实习支教的规模,使实习支教的缺乏持续性和不确定性,使这种活动更多的像是扶贫社会实践活动,如西南大学的“小松树”计划以及江西师范大学的“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等。

社会化程度能够反映大学生的成熟程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实习支教是一项能够很好的体现师范生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能够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实习支教使学生充分的得到了实践机会和锻炼的场所,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同时,这种支教形式为我们的学生预先感受了下角色的转换,通过这种角色转换、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形式,不仅完善了自我,同时也完善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育人机制,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增强自己的教师意识,合理的处理好人际关系,创造出和谐的工作环境。

四、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师德培养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育理论中关于生活教育理论的思想内涵是“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到了教育的作用,这就是陶行知教育理论对教师教学态度的启示,也就是师德方面的启示。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师德,在实际教学的过程要言传身教,以身示范,赢得学生的仰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自觉的磨砺自己品行。

陶行知先生崇高的师德主要体现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里面,1919年10月,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文中指出:“修身伦理一类的学问,最应注意的,在乎实行;但是现今学校中所通行的修身伦理,很少实行的机会;即或有之,亦不过练习仪式而己。所以嘴里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行所为却不能合乎道德的标准,无形无影当中,把道德与行为分而为二,若想除去这种弊端,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道德的行为不可。”正是由于陶行知先生有这样认识和态度,所以陶行知严于律己,只是要要求学生能够做到的事情,他本人肯定要先自己做到,例如他要求“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相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师生之间通过这种同甘共苦,通过努力和尝试,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相亲相爱的关系,使师生之间不再有隔阂,彼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种教育形式才是真正的人格教育、品德教育。

陶行知教育理论认为每个人做人的根本就是道德修养,在教育实践中,他也明确提出了要求学生“每日四问”,其中有一问就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这样问的原因是什么呢?陶行知说:“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缺少这根本一环,纵使是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因此,我们的学生在成才的过程中,一定注重自身道德修养,没有道德的人只会产生危害,不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有利因素,同时,我们的教师也要每天问上一问,来给你自己敲警钟。

第3篇

我们永远景仰、怀念陶行知,因为陶行知是“永远”的。

是什么让陶行知“永远”?是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创造教育,是他倡导的真教育、活教育,是他推动的民主教育、平民教育……让我们内心永远充溢着追求教育理想和本真教育的温暖。这些至今都写在中国的教育史上,熠熠闪光。不过,我总觉得在这些“教育”以外,陶行知还用什么影响着、引导着我们?抑或说,这些“教育”的内核是什么,是什么支撑着这些“教育”?细想想,还是他的两句话:“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的人格,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学生一定要有“坚强的人格”。他又对“坚强的人格”做了进一步解释,他认为人格的基础是道德。“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因此,“我们每天要问的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他曾代表乡村儿童向全国乡村小学教师及师范生送上一个总请愿:“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这心是爱心,是真心,是道德之心,是比金比银更宝贵的人格。今天,我们怀念陶行知,研究并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如果不深深触及他的道德教育理论、他的德育观,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是有缺憾的。

今天,我们开掘陶行知的德育观和他的道德意义,还有特殊的价值,因为,我们面临着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困惑。其原因很复杂,但不可否认,其中的关键是,我们没有搞清楚,是需要市场经济呢,还是需要市场社会呢?美国政治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说:“市场本身是工具,而不是价值。”“在创造繁荣的努力中,市场社会出现的危险是,市场价值观渗透到生活领域中,而这些领域本来应该是由非市场的价值观来主导的。”我们需要找回失落了的“非市场的价值观”,决不能让社会市场化。

我以为,“非市场的价值观”,首要的是道德。赫尔巴特说得相当精辟与透彻: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在最高目的引导下,我们追求真,追求美,把真、善、美统一起来。值得注意的是,陶行知从未困惑过,他一直坚守着“非市场的价值观”。他以最朴实的话语道破最深刻的道理,“我们深信最高尚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精神是不靠钱买的,精神是在我们身上”。回过头来看一看,无论是真教育、活教育、生活教育、创造教育,还是民主教育、平民教育,核心是道德教育,是用道德这一“非市场的价值观”来主导教育,进而去主导社会。缺失道德,谈何教育的真与活,生活教育与创造教育也必然迷乱方向,当然也就谈不上教育的民主,平民教育定会成为一种虚妄。即使是市场经济,也首先是道德经济,所有的企业首先是道德事业,教育更应如此。陶行知先生以他“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拨正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航向,永远的道德教育成为培育人最高尚精神的教育,成为真正的良好的教育。这正是陶行知给我们“永远”的思想瑰宝和精神财富。

陶行知把道德教育聚焦在人格教育上,并且提出了“人格防”和“人格长城”的概念与命题。陶行知的人格教育是一个体系。在这一坐标体系中,纵坐标是“真教育”,横坐标是生活教育,汇集在人格培养上。说到真教育,自然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育”之真,一要真实。陶行知说:“让真理裸地出来和小孩子见面,不要给他穿上天使的衣服,也不要给他戴上魔鬼的假面具。你不可以……把‘真理’监禁起来或者把他枪毙掉。教师只能说真话,说假话便是骗子。”陶行知的意思还在于追求真实,追求真理需要勇气,“一口气把歪曲真理的黑云吹掉”。二要真心。陶行知揭示了真教育的实质:心心相印。“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这与雅斯贝尔斯心灵呼唤心灵的意思一样,但又自然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感悟,形象、生动地教我们把自己的心永远贴着他人的心。从心出发,心里发出来,定是真诚的,定是互相启发的。陶行知强调真实与真诚,并不否定对真理、对正确价值观的守卫。事实上,有些人对“真”的把握远离了道德价值的判断与引领。中国青年报载,近日,济南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作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孩子以《钱,我的最爱》为题,写道:“有人说钱乃身外之物,简直就是屁话。没有钱,你怎么吃饭?没有钱,你怎么穿衣?没有钱,你住哪儿?没有钱,你怎么看病?……”据说,校长给这篇作文评了“一等”,理由是“真实,不虚伪”,网友也称这个小学生“真诚,不做作”。是的,这位小学生说了心里话,问题的实质在于真实的是否就是真理,真诚的是否要摒弃正确价值引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另一方面,问题不在孩子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成人,在社会,如何以真诚之心,帮助学生进行价值澄清,决不能由市场价值来主导,否则,如迈克尔•桑德尔所说这是“非常危险的”。

陶行知人格教育坐标体系中,横坐标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教育,核心理念是“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是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的理论至今都在指导着课程改革,《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置,就是生活教育、生活德育的重要体现,即使是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都“不约而同”地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课改的实践生动地说明,教育远离生活,必然贫乏、平庸、冷漠,也必然无生动、活泼、有效的德育。生活德育的本质,陶行知揭示得非常清楚,让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尽管教育与生活不能等同,不能“零距离”,但是如果以此为理由,而否定、排斥生活教育、生活德育,却是值得警惕的。假若如此,教育、道德教育将会回到课改以前去,将会回到知识德育、口头德育、“应试德育”上去。从生活教育出发,陶行知强调“品行养成三要素是在一举一动前所下的判断”,“每天的一举一动都要引他到最高尚、最完备、最能永久、最有精神的地位”。翻开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的史料,我们会看到具体、细致的育才学校规范,会场中、师生间、同学间、师生工友间,穿衣、饮食、居住等等,对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有明确要求。学生的人格正是在生活的严格训练中逐步养成的。“人格长城”在真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坐标中筑就而成。如此,陶行知的人格教育当然是“永远”的。

【成尚荣,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第4篇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理念 中职德育 三贴近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社会的进步,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素质教育成为教育者竞相实践的课题和永远追求的目标,而“三贴近”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有效途径,所以“三贴近”原则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可见,“三贴近”原则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三贴近”原则深刻的理论渊源。

一、“三贴近”原则的内涵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三贴近”原则,指的是职校德育课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等这三个方面,要做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1、“贴近生活”是指德育教学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使德育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

2、“贴近实际”就是贴近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要求德育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立足于世情、国情和学生的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说明理论,最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3、“贴近学生”是指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深深扎根于学生之中。德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德育理论,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的现状,帮助他们解决成长的烦恼和困难,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自信。

中职德育课只有抓住并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才能使德育课教学在体察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中,反映学生的心声,才能使我们的德育教育更贴心可亲、入情入理入心坎,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塑造学生、教育学生、鼓舞学生。

二、中职德育教学中坚持“三贴近”的意义

在中职德育课授课过程中,坚持“三贴近”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改变一言堂的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把课堂45分钟真正让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自觉意识,使他们在思想的相互激荡中成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更加关注自己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社会生活问题,从而走进现实,把学校和社会直接联系起来,增加其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自然顺畅地实现研究知识,提高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相统一的三维教学目标。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三贴近”的指向是学生,坚持“三贴近”就是坚持为学生服务,就是在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过程中反映实际、反映生活,在了解学生、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服务学生、教育学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中的一些对社会问题理解不正确、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三、中职德育教学坚持“三贴近”的途径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教育本来就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来自生活、走出生活、为了生活,德育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脱离生活的德育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缘之水,必然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

多年来的德育课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讲大道理、虚假空唱,脱离实际放高炮,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知道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却没有仔细考虑这个问题“教学内容设计要贴近谁的生活、谁的实际?”比如,我在上“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时,正好是台风过后,我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原来青菜多少钱一斤,台风过后,青菜现在多少钱一斤?”我以为学生都会热烈的回答、响应,因为街头巷尾都在谈论台风过后农副食品价格的上涨。但没想到台下出现冷场,我再问了一遍,同学们开始窃窃私语,我听见一个学生小声的说:“我们又不买菜,怎么会知道现在青菜多少钱一斤呢?”我恍然大悟。我们学校大部分是寄宿生,而且学生不会到农贸市场去买菜当然不知道青菜价格的变化。即使放假在家,他们也很少去买菜的。他们也许知道商品价格上涨,但是具体上涨多少,是不知道的。这节课上的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没有达到教学目标,更谈不上实效性。课后我进行反思:我以为我的教学设计师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其实是贴近我们成人的生活和实际,成人熟悉的,学生可能陌生,学生认可的,成人未必明白。

2、提升教师的素质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三贴近”原则是由教师来实现的,注重教师素质的提升,逐渐转变为人格影响和学识为主的转变。提升教师的素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教师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德育理论课方面的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方面的建设,紧跟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最前沿,并且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文学、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为德育课程教学储备丰富的知识。另外一方面,教师要做好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不管是言行举止,还是工作态度方面,都要表现出对美的不断向往,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希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进而从思想上愿意学习德育方面的理论知识。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正如一句格言所说:“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德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要回归生活、关注细节、从小事讲起起,从小事做起,真正实现“近、小、实、亲”。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可以采取表演、游戏、竞赛、辩论、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参与。德育教学要变革那种“书里来,书里去”的旧模式,走出课堂,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仪式庆典、文化艺术等活动,把德育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把德育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体验,把以“说”为主的德育变成以“做”为主的体验式德育。如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内容,开展“人才招聘会”、“劳动合同签订”、“模拟法庭”等模拟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经历、体验所学知识,进而内化为道德品质。

可见,我国著名的陶行知先生倡导的“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扩大知识和眼界;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的思想是“三贴近”原则深刻的理论渊源,是增强德育教学实效性的根本保证。总之,必须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改变“空洞说教”的做法,备课选材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内容上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样才能被学生认可,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才能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鸿鹏,坚持“三贴近”才能与时俱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6)第45-46页

[2]严文德,德育理论课教学要遵循“三贴近”原则,《职业与教育》2008(5)第17-20页

[3]吴自涛,五年制高职德育教学需要“三贴近”,《现代医药卫生》,2009(1)第23页

[4]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教职成[2004]14号),北京:教育部,2004-10-25

[5]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6]李益众,张文博,用“心育”提升德育的“温度”,教育导报,2008-09-16

第5篇

一、了解学生德育认知的特点

1.学生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不愿接受训导式的唯书、唯上、唯长的教育,乐于以平等、民主和探讨式的态度接受教育。

2.喜欢独立,求实精神大大增强,不喜欢机械、空洞的说教,喜欢在实践中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3.渴望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中发展兴趣和特长,接受美的熏陶,创造美的生活,不愿意接受乏味的、教条的、抽象的伦理教育。

4.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渴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判断,但独立能力明显不足。

二、实施有效德育的基本途径

1.德育目标具体化、细致化。学校、班级应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不同阶段的德育目标。如许多有经验的班主任在开学初一般以养成教育和文明习惯教育为主,学期中以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教育为主,学期末以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为主。另外根据不同的月份结合不同的节日,德育的主题也应有所不同,做到重点突出、主题分明。

2.德育过程示范化、参与化。每当大扫除时,如果教师也拿起扫帚,和孩子们一块儿打扫卫生;每天走进教室,教师主动帮助学生摆好歪斜的桌椅;讲桌上的灰尘,也会亲自擦抹……同学们看见了,深受感染,便会抢着帮助老师打扫。学生虽然小,但他们的感受力不比成人差。千言万语的教导远不及教师的身体力行,要用自己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去感染和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给学生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引导着学生,“耳濡目染”,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有过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实施道德教育时,教育者应组织有效的道德实践活动,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发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如:为养成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的全局意识,在学校和家庭中可开展“一日班长制”、“今天我当家”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不同角色的“甘苦”,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让道德教育根植于现实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也是促发学生体验的有效途径。

3.德育内容人性化、生活化。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要深入到学生的个性心理层面,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耐心倾听学生困惑时的倾诉,尊重学生对某些问题不同看法的表达权,尊重并接受学生的合理解释,在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宽容、老师无私的爱的基础上,实现与学生在思想交流中的平等互动。只有给学生以人格的尊严、人性的温情,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真情;只有用真诚去赢得真诚,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走进学生的情感生活圈,必须主动对他们关心,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种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赖。

那种板着面孔、把自己当成道德的化身、道德知识传授者的教师是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要主动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学生看,向学生敞开心扉;而不是一味地唱高调,让学生感觉你总像是戴着面纱,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亲近。只有了解了学生真实的想法,才能在今后的教育中针对不同的个体品质特征和精神需求,在内容和方式上选择最佳的时机和结合点。

4.德育方式自我教育化。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校长时,有一次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他让这个同学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位同学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这位同学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二颗糖,对这位同学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这位同学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到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第6篇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思想 品德培养 活动 环境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57-0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续增高的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若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幼儿期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呢?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思想给了我们丰富而深刻的启示。

一、挖掘生活化活动进行品德教育。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因此,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我们必须贴近幼儿生活,挖掘生活化的活动,将品德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开展丰富多彩吸引幼儿的活动,激发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

(1)以生活为内容进行品德教育。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教育,是指在生活中攫取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育。这样的活动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有次轮到我们班的孩子当升旗手和护旗手,所有的孩子都特别地神气,在看照片时,易念说:“老师,我要画下来给爸爸妈妈看。”其他的孩子也争先恐后地说:“我也要”。我一想,这是个很好的爱祖国教育活动,就设计了美术活动《小朋友们爱国旗》。我重新模拟了孩子们升旗时的情景,孩子们都特别投入还唱起了国歌。再请幼儿讨论升旗时应该怎么站,并请两个孩子来示范,然后我演示侧面和正面人物的画法,孩子们都学得很认真,每个人的作品都完成得很好,有的孩子还画出了奥运冠军登台领奖的画面。在展示作品的时候,孩子们都说:“升国旗真神气!我们的祖国真棒!”我接下去问:“那我们要怎么去爱我们的祖国呢?”“要好好学本领!”“要保护环境!”“要遵守交通秩序”……这个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幼儿真实的生活体验,让爱祖国的情感真正落到幼儿心灵深处。

(2)融合节日活动进行品德教育。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中国传统节日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资源,它对振奋民族精神,培养幼儿传统美德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3)抓住教育契机进行品德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及时的品德教育,是幼儿品德培养的有效手段。

二、创设良好的环境,进行品德熏陶。

陶行知先生对环境是尤为重视的,他认为“大凡思想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应想方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适于成长的良好环境。通过良好的环境和心理氛围来感染和熏陶幼儿,形成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

(1)营造良好的环境。

陶行知先生指出: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因此环境布置的教育性是我们布置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则。如在“祖国祖国我爱你”主题活动中,我们在班上挂上了国旗,贴上了中国地图,与幼儿共同收集“祖国的骄傲瞬间”图片展。幼儿在收集和布置的过程中,萌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自然角中,孩子们每天为植物浇水,喂养小动物,激发了幼儿参与劳作的积极性,渐渐地养成了做事细心、持之以恒的态度。另外,我们还专门开辟了“大家来学习”展区,让幼儿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道德行为和故事画下来,鼓励大家一起来学习等等。以环境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使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和熏陶。

(2)注重榜样的潜移默化作用。

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一个品行好、有师德的教师不仅能教会孩子知识,还能教会孩子做人。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我们都注意以身作则,给幼儿良好的榜样示范:当看到地上有纸屑时,我会弯下腰捡起来放到垃圾箱;每次拿书或盖琴盖时我都会轻拿轻放;在我说错话或做错事之后,我会说:“对不起,老师刚才错了,给我个机会改正,好吗?”。除此之外,我们还重视家长和同伴对幼儿的影响。我们与家长共同分析,探讨促进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措施。我们还举办了“家教经验交流会”,请家长们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在培养孩子良好品德中的经验和心得。每个星期五,我们会评出“每周之星”,让幼儿来说说谁的表现好?为什么?谁需要加油努力,应该怎么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家长和同伴的行为习惯和态度,潜移默化地感染与熏陶幼儿,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三、加强训练实践巩固品德行为。

品德的培养是一种外塑到内化的过程。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为训练和实践是巩固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在带班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不管做什么都很大声,常规习惯差。于是我开展了“我要轻轻”的行为训练活动。要求幼儿说话时要轻轻,走路时要轻轻,玩玩具也要做到轻拿轻放。在一段时间的行为训练后,幼儿的常规意识和常规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养成了做事轻轻的习惯。另外,游戏也是对幼儿进行行为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比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妈妈”要细心照顾“孩子”,“孩子”要尊重长辈,“奶奶”累了,帮“奶奶”捶捶背,“奶奶”病了送她去医院,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等。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着各种角色,逐步认识并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不断学习着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使同情心、责任感得到发展,并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

总之,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们将在生活这一土壤中,持之以恒,为幼儿提供感受和实践的机会,让品德这棵大树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黄仁贤,涂怀京.《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与当代价值》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年9月第1版

第7篇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蒙学教育;生活环境

陶行知先生说:“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显示成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从已有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幼儿的生活与蒙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并发现蒙学教育的作用。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会利用生活环境

在幼儿园蒙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常常能接触到一些显性和隐形的生活环境,而善于利用的老师就能将这些生活环境融入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1.蒙学读物的名物常识类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

蒙学读物中的名物常识类内容包括科技、农业、艺术和生活类知识,其内容多为贴近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易学易懂,幼儿容易接受。如,《三字经》有着丰富的内容,是一部内容全面的启蒙读物。从“知某数 识某文”到“此十义 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四时、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简单明了。

2.蒙学读物的道德、礼仪类内容有助于幼儿社会认知发展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同伴互动是影响其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同伴互动中,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观点的差异。如《三字经》中“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强调幼儿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千字文》的韵语形式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在反复诵读中潜移默化,熏渍淘染。我们今天在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关注幼儿道德范畴中的“先前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有效地引导,使他们具有伦理道德学习与实践的主动性,德育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二、注重实践,实现教学手段的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告诉我们,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1.为教学活动创设情境

情境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幼儿理解、记忆、运用,在情境的渲染下幼儿的活动兴趣相对较高,有利于幼儿探索学习、建构蒙学知识和促进思维发展。如,特色活动的开展,我们将《三字经》中“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编成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改变传统吟唱诵读教学方式,通过生动、具体的动画形式,幼儿自主探索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2.让幼儿亲身体验

很多知识,仅靠教师的讲解幼儿很难理解和接受,需要幼儿的亲身实践。如,将《三字经》中“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改编成话剧,孩子在边演边学中,不知不觉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又将《弟子规》改编成早操,让幼儿在学习《弟子规》时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寓教于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使每位教师明白,蒙学教育不是在封闭的有限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是在开放的、无限的时空中实施的。

陶行知思想的精华,对蒙学教育的启迪是深远的,它如同漆黑的天空中的启明星,使黑暗中探索的教师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方向。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把陶行知思想贯彻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让陶行知思想在蒙学教育中熠熠闪烁。

参考文献:

第8篇

但从目前学校德育教育效果看,并不理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德育的苍白无力、德育的方法和措施不当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应该彻底地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说教式教育方式,实施理解、尊重、关爱、体验式的教育方法,相信会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的。

一、理解和尊重是一种教育策略

教育理解是一种包括实践体验和价值选择在内的教育基本认识和判断,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着我们的教育“视觉”、教育感受和教育行为。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理解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学会理解就是学会教育,智慧的理解才有智慧的教育。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没有尊重就没有人性化的教育,也不可能获得教育自身的尊严和价值。学会理解和尊重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有一个《通融五分钟》的案例。说的是:孩子们在操场上游戏,欢声笑语兴致正浓,班主任老师匆匆赶来,她需要立即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因为原定的大扫除就要开始了。“同学们,我们该干活了!”班主任扫了一眼因突然中止游戏而满脸懊丧的学生们,继续说道:“这样吧,再给你们五分钟。但五分钟后必须集合!”孩子们又重新高兴起来,他们赶紧去给快乐的游戏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仅仅五分钟,这就够了。

五分钟这是一种交易,它抵消了孩子们可能产生的怨恨,换得了心甘情愿;五分钟这是一种宽厚,它不至于撕破孩子们完整的欢悦,而只是善意地将这种欢悦加以浓缩;五分钟这是一种通融,它使教育者显得富有人情、善于理解和易于沟通,同时又不失权威和原则;五分钟这是一种策略,它使孩子们觉得本来要放弃的东西又意外获得,使得心理平衡。在教师看来,大扫除当然比玩游戏重要得多,而在孩子们看来,正在做的游戏也很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讲究方法。象这位老师那样,给一点理解、搞一点妥协、做一点通融,冲突就消泯了,教育者的要求也就不失原则地实现了。妥协与通融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是教师每天都要放在口袋里不时取用的一件小小的法宝。得放手时须放手,该通融处且通融。

二、体验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改革要求思想品德课程的建构以成长中的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思想教育改革从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道德践行,而不是道德行为规范的说教与强制灌输。从大教育观看,实施素质教育德育是首位,而德育教育不仅是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在学科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都应该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承、生活的认识、道德的践行,来丰富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走向德育体验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英国作家卢卡斯的《毕姆小姐的学校》一文中介绍,毕姆小姐为了使这些幼稚心灵真正能够理解和同情疾苦与不幸,要刻意使他们实际参加进去。所以一个学期当中,每个孩子都要过一个盲日、一个瘸日、一个聋日、一个哑日。例如在盲日那天,他们的眼睛便要被严格地绷扎上,这就意味着他们在每件事上都需要别人来扶持,而别的孩子也被分派去帮助他们,引领他们。这会使盲者和帮助他们的人都从中受到教益。毕姆小姐的高明之处,不是简单告诉孩子要关心、帮助残疾人,而是让健康的孩子去过盲日、瘸日、聋日和哑日,去亲身体验由于身体残疾而带来的不便与痛苦,在实际体验与相互帮助中,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孩子的同情心。毕姆小姐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教会孩子如何去爱,而不是教他们去谈论爱。毕姆小姐的做法给我们许多有益启示:体验理应走进学校德育的视野,成为教师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三、爱是无声的教育

教育因美而精彩,因爱而永恒没有,没有真诚、情感和爱的投入的教育必定是苍白无力的。

还有这样一个教育故事叫《精神糖果》。讲的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担任育才小学校长时的一次经历。

“一次他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先生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站在那里准备挨训。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 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时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诧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辱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啊!”陶行知满意地笑了,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给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

在这个案例中陶校长没有简单地用纪律制度去逼他就范,却从“砸人”事件中、事件后发现了王友身上的闪光点——诚恳的态度。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果来强化其闪光点,糖果不仅“甜”了王友的口,更“甜”了王友的心,使批评教育的过程变成了其改过自新的强大动力。

联想我们的教育现实,有些教师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教师和学生谈心的时候,往往教师苦口婆心说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心烦意乱,收获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只满足于把心掏出来,而不是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一片赤心置于学生的腹中,使其真切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有的教师虽有心谈心,却无意“交心”。这样的教师怎能获得教育的最佳效果呢?面对后进、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特殊的关爱,因为这些孩子往往都自卑缺乏自信心,同时又恰恰是最需要爱的孩子。因此,我们教师应当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世界。即使在最难教育的学生面前,教师也要信心百倍,透过学生气人的一面,看到他可爱的一面,看到他的热情上进,看到他的正直善良,看到他纯洁的心灵天空。交流时,教师的话语应少一份“理”、多一份“情”、添一份“趣”。只有这样,师生情感才能相融,思想上才会产生共鸣。教育专家任小艾用对学生的爱换来了学生的莫大信任,把对父母都不愿意说的秘密向她全盘拖出。武兴元老师用他伟大的师爱使沉闷多年的“’哑巴”开口讲了话。真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第9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A-0040-02

自从笔者所在学校成为广西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以来,自觉地“读陶”、“学陶”已经成为全校教师工作的“能量库”。大家主动从陶行知先生的各种教育名篇中吸取能源,从而找到突破工作瓶颈的好办法。身为一校之长,笔者从陶行知先生身上获益良多,受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启发,实施“让爱的教育成为学校工作主旋律”的学校管理新模式,提升了身为校长的工作智慧。

一、立足学校实际,找准学校发展的突破点,打造“大爱教育”的办学特色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给笔者的启发很大,也给我校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当前,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我校是南宁市第一批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我们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点。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大、工作时间长,我们组织教师尽量多地与农民工子女学生家庭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农民工子女在校学习期间,享受和其他学生一样的待遇,而且在获得资助方面享有优先权。我校还利用开家长会的时机,对家长的行为进行文明指导,帮助他们改变自身的形象,为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树立文明的新风尚。这样,能真正地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熔为一炉,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009年,我校以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年”活动为契机,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学校近几年开展的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模式总结、提升为“大爱教育”。学校成立了“爱心银行”,号召全校学生节约每一张纸,把废纸放到“银行”里去,卖废纸所得款项统一由学校大队部管理,用于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通过这一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更让学生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互相关爱。学校成立了由教师、学生、家长组成的“爱心小分队”,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经常到进城务工人员家庭进行家访活动,并慰问贫困家庭。此外,我们还在全体师生中开展“爱心无边界”活动。自我校张若玫等5位教师自发资助三江民族实验中学的贫困学子开始,一直发展到全校党员教师共同参与,大家共为三江的贫困学子捐款一万多元。关巧巧和赵西宁两位教师自发到云南省怒江州老姆登小学和南宁市隆安县丁当镇定坤村福尔泽小学支教。学校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参与支教帮扶工作。学校将这些同学的爱、老师的爱变成集体的、大家的爱,用集体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使“大爱教育”深入全体师生的心中和血液中。

二、让爱的教育渗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的教师必须虚心、宽容,与学生同甘共苦,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肃清形式和先生架子、师生的严格界限等。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地对待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重视在课堂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情境,使师生达到情感交融,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爱,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因此,在课堂上,笔者要求教师用微笑、点头、鼓掌等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求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放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还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全身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用爱的泉水去滋润、浇灌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学困生,教师更要倾注满腔的爱,不能让他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要多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尽量将他们的缺点缩小,将他们的优点放大。教师应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

三、让爱的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生

“四块糖果的故事”引人深思: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一个男孩用砖头砸同学,于是上前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行知先生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先生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行知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别的同学,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笔者认为,尊重和理解孩子并不是挂在嘴上的话和写在纸上的总结,而应该铭记在我们心中,体现在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件小事上。教育是一种智慧,宽容是一把钥匙。让我们常怀一颗宽容之心,打开智慧教育的大门,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以适度宽容教育孩子是一门教育艺术。当孩子不慎犯有过失或错误时,他的内心会感到内疚、悔恨和痛苦,此时,他最需要的不是批评和训斥,而是理解和信任。这种理解和信任是一种感化,是以情动情,是为了唤起孩子的良知,是对孩子痛改前非、将功补过的愿望和积极的启发、鼓励、促进和强化,而不是无原则的纵容、迁就、放任和姑息。有这样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的原因,他特别顽皮,并且对成人的教育特别抵触,他是我办公室里的常客。刚开始,我也只是针对他违反纪律的情况进行简单的几句说教。然而,自从我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以后,再想想自己的简单教育方法,实在是汗颜。从此,我就特别关注这个孩子。在巡堂时,走过他所在的班级,我都会主动向老师了解他最近的表现,然后走到他的身边及时地鼓励他、表扬他。从他看着我的惊诧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变化:原来还是有人关心、关注我的。他犯了错误,我没有严厉地批评他,而是像陶行知先生那样,递给他一杯水,拿给他一颗糖,通过耐心地谈心沟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让他自己反思、总结,知道自己做错的地方。慢慢地,他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顽劣的小男孩。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思想;德育教育策略

一、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的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社会主义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对我国将来的民族精神、社会风貌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小学德育工作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构成部分。

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我国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评估标准和观念也应当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发展创新。国内现行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严重滞后,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①过分重视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这也是国内教育体制的通病。②教师难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德育工作成效不够明显。③德育工作的评价标准不够合理,部分要求偏向成人化,用成人的德育标准规范来要求小学生,学生身体力行的积极性不高。④学校德育的方式方法过于古板单一,没有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体系,自然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

二、小学德育教育策略

根据上文阐述的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结合本文作者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策略:

策略一:把小学德育工作融入教学实践当中去,秉承生活即教育德育理念,凸出教学实践的重要作用。目前,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在单一的课本知识,应当让学生自己走入生活,走进社会,主动参加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自身存在的道德问题,学以致用。而且,在小学展开的德育实践活动必须是学生们易于接受和喜欢的形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循序渐进地渗透和融合德育,使学生们能够在简单趣味的实践活动当中不自觉地获得德育教育,有效地将实践与德育相结合,充分地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

策略二:明确德育主体,重视德育目标。学校应当明确认识到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关注学生的实际感受,研究学生是如何看待和理解问题,真正地重视学生的具体感受,从而凸显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主动性。同时,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引导学生打开心扉。

参考文献:

[1]徐明聪.陶行知德育思想[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第1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56-01

在小学阶段,因为小学生自身意志的不坚定,欠缺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便会被外界不良因素诱惑,影响身心发展。小学期间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格全面塑造和学会自我约束和管理的关键时期。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情绪情感、自我认知以及日常行为心理等进行分析教育,推动小学生的各方面进步,塑造健全人格。

一、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可行性

1、班主任工作是实施心理健康的方法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融入在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在学科教学、教育项目、班主任工作中,都需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

在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依据其特点、专业化程度和形式的差异分为专业方法和非专业方法。目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小学生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是非专业方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指的就是非专业方法。

2、班主任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实施者

如今中国在校的中小学生大约有 2.5 亿,假如根据美国每 4000-5000 名学生就设置一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标准,那么我国中小学就应该有 50000 多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根据我国现在的情况,即便所有心理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都做了心理健康老师,在 100 年里也达不到我国对心理学人才的需要,加上学校人员编制、职称等一些客观的因素,很多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毕业生不愿到中小学工作。何况,刚毕业的本科学生需要积累 3-5 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后,才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由此表明,按照现在我国的情况,全部由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来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明显是不可能。《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着重指出:学校要逐渐形成在校长的指导下,将思想教育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老师、班主任与专制共青团、少先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为骨干,所有老师一起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班主任是小学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承担着全面关心小学生成长的职责。因为小学班主任的特殊地位、作用和角色,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学生心中有比一般老师更高的权威性,学生对他门有更强的信任感。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生相处较多,可以多方面了解班里所有学生的性格、能力、同伴关系、家庭背景和其余状况。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管理中的使用

1、积极干预心理异常的学生, 促进其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管理中的应用,老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每种表现,特别是学生的不正常举动。老师不应该随便批评学生,教师应该找出学生犯错背后的实质,才可以对学生采取教育。例如有一个“四块糖”故事:在陶行知是小学校长时,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后叫到办公室,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男孩已经在办公室了。陶行知拿了一块糖给男生,说“:由于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所以这是奖励你的。”男孩很惊讶,没敢抬头。随后陶行知又挑起一块糖,说“:这块也给你,你能马上住手,表示你尊敬我。”男孩疑惑地拿着第二块糖。陶校长接着说“据我所知,因为他欺负女生,所以你才动手的,这表示你很有正义,我再给你一块。”此刻候男生哭了,说到“:校长,我知道错了,就算同学不对,我也不应该动手。”陶校长于是又拿出一块糖“:你知道错了,我要奖给你一颗。糖发没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从此可以得出,老师的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

在小学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共性,相互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教育措施和内容奠定了基础,德育教育给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指出了走向。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缺一不可,在小学生德育教育进行中,使用榜样例子,对小学生采用正确的批评与表扬,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与提高。举行有效心理健康的活动,可以增强德育教育的时效性。例如,小学生在小学生思想品德课上,学习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系列的《新认识,新自我》,使小学生在学习中促进健康心理,取得全面进步。

3、在每个学科中,推广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管制工作里,若要有较好校纪校风,就需从不同角度对小学生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班主任,在小学生的管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是小学监管的主要引领人,在班组中还负责教学工作。此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科构造实行全面钻研,从而获得有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元素,推动小学生全面进步。例如在对《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解时,老师可让小学生建立自我认识,知道感恩。且能够让学生形成爱劳动心理与责任心理。

总的来说,对于小学管制,我们可采用心里健康教育,把每个科目内容融合在一起,构建较好得心里健康中心,从而提高师生之间得交流。且时刻指引心情不好得学生,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行知思想; 爱的教育; 尊重; 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88-001

我们都知道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宝库里,“爱的教育”这颗璀璨的明珠始终放射着最耀眼的光彩。陶行知老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我们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做了二十九年的班主任。其间酸甜苦辣,趣闻轶事,丰富着我的生活,历练着我的情感,细细回味,颇有感慨,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本人在班级建设和管理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把爱撒向每一个学生。

一、理解与尊重的爱,拉近师生距离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其“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伟大人格影响着无数的后来者。

教育的永恒话题一直是关爱学生,这也是教育改革理念之一。陶行知老先生以博大、深沉、执著、持久的爱,关注着每一个学生。

班主任是爱的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成为我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的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之中。”关心不仅意味着奉献与努力,还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只有关心学生,才能取信于学生。关心学生就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行动上服务于学生。得知学生生活或学习上有困难时,应该主动的给予关心,给予帮助。得知学生身体出现不适时,班主任应及时联系家长,必要时及时陪送去看医生。因为医院和学校只有一墙之隔,我先后陪送过吕晨、吴茜、华鑫、周恒等学生去医院,等家长赶到方可回校。还有一位外地学生华鑫篮球比赛中不小心弄破了手指头,我及时送他去医院缝补包扎伤口,几天后,伤口愈合需要拆线,可孩子的父母工作很忙,一直没有陪这位学生去医院。多次询问,孩子总说父母很忙,请不出假陪他去。责无旁贷,我还陪他去拆线了。既是老师,又是父母。只要是对学生的成长有利,班主任都应该主动地去做。班主任做的一切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把班级当作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二、认真与严格的爱,促进师生成长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教育师生的一句名言。陶行知先生这一至理名言,正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错误,尤其是对后进生的错误,不能见到风就想到雨,不能动辄训斥,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正确的态度应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班主任细心、细致、不懈地扶持。有一天早晨,班长告诉我,我们班早读被学校值日的学生扣去一分,是因为早读课时王超和金海岚打架。王超可是班级中的调皮捣蛋鬼,可金戴海岚一向是个学习上进、尊师守纪、关爱同学的课代表,他们怎么就打架了呢?我当时很生气,首先气他们给班级抹了黑;其次气他们不珍惜早晨宝贵的时间,决定狠狠地批评他们一顿。

于是在晨会课上,我就气冲冲地问及此事,可是结果却是出乎我的意料。原来是今天一早,学生跟以往一样放好书包交完作业早读,只有王超还在玩。课代表金海岚就悄悄提醒他,可他不听。金海岚再三提醒,王超还是无动于衷,金海岚很生气却又无可奈何,而这时他想到王超一定会怕老师,于是便假装紧张兮兮地喊道:“老师来啦!”以此想来吓唬他。王超当时确实是被吓住了,但回过神来王超发现这并不是真的,一向调皮捣蛋的他对金海岚回敬了一句:“你管得着我吗?你有什么了不起的!老师还是我妈呢!”此时金海岚真的急了,觉得王超不但不遵守课堂纪律,更是不尊敬我们老师。于是就发生了后来的打架事件。而此时的金海岚正是热泪盈眶:“老师,我现在已经知道错了,我是不应该骗王超还和王超打架,还害得班级扣分……”一刹那,我的气早已跑得烟消云散了,这是多么负责的孩子!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纯真的孩子!此时的我真的被感动了,轻轻地抚摸着金海岚的头,真诚而感动地说:“谢谢你好孩子!老师差一点错怪了你!”

而王超呢,在全班同学的注目之下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一改平日的调皮捣蛋,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惭愧地说:“老师都是我的不对,我不该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听课代表的劝告,还说,还说……”“老师还是我妈呢!对吧!”我微笑着接道。王超诧异地望着我,好像有话要说,但是又欲言又止。我早已看出他有话要讲,我就追问:“怎么?还有话要说吗?”“老师,我觉得你今天变了!”说出这话,他真有一种释然的感觉。

而此时此刻的我一时间竟说不上什么话来,我在反思:是否我那“严师出高徒”的思想太根深蒂固了?是否我平时对孩子们过于严厉了?不,不!我一定要给孩子们一颗平常心,我要用宽容、平等的心去包容孩子们的世界,让孩子们理解并懂得老师不仅有严格的管理,严厉的要求,更有对孩子们的爱护、帮助、关心与包容。“老师其实就像是你们的妈妈,我们班本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呀!你们说是不是呀?”这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响起了一片掌声,教室里一片欢腾……

试想:如果我没有以公正、平等、宽容的心态来处理这件事情,就不顾缘由的批评一通,或者认为“老师还是我妈呢!”是一种侮辱,那我就会因此而失去一次师生双方之间爱的交流,也无法深入地去走近孩子们的心灵,了解孩子们,认识孩子们,和孩子们进行心灵之间对话。从这件事中,我正是保护了孩子们的自尊,顺水推舟,也得到了学生爱的响应。

总而言之,“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孩子们稚嫩的心灵中溢满着“爱心”,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握一切机会,让学生感受老师的“爱”,便激发学生的“爱”,从而让“爱”永远的传递下去。

参考文献:

[1]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3]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1999年版

[4]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