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德育的核心

现代德育的核心

时间:2023-06-25 16:31: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德育的核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德育的核心

第1篇

一、德育内容体系及其结构探究

“德育即育德,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具体来说:“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求,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与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因而,德育自身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并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内容体系。

(一)德育基本内容的界定

由于对德育内涵理解的不同,对于德育基本内容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存在不同的阐述。概而言之:主要有狭义(小德育)和广义(大德育)之分。狭义的德育与道德教育同义,认为德育就是对德育对象进行有关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广义的德育,其内容范围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1990年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教育学》卷的释义为:“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比较认同广义的德育内容界定,即德育主要应该包含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

思想教育是要解决德育对象主观客观相符合的问题,主要包含世界观教育和方法论教育两个方面。其中,世界观教育就是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和引导人,“而方法论教育就是在世界观教育的基础上让教育对象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自身,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从而形成科学的思想意识。”政治教育主要是要解决德育对象对国家、阶级、社会制度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其中政治信念教育是核心,政治情感教育是目标。道德教育是对德育对象进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主要包括道德观念、道德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心理教育主要是提高德育对象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就是对德育对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使德育对象具备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

(二)德育内容体系结构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构成了当前德育的主要内容,根据各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它们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的不同地位,以及在其实施过程中德育对象和教育重点的差异,可以将德育结构体系规划为不同的类型,即政治主导型、思想主导型、道德主导型和心理主导型。每一种结构类型都有各自相应的核心内容,并通过这一核心内容来支配、带动和影响其他教育内容。可以说这四种结构类型,体现了德育实施过程中内容上的差异性和倾向性。一般来说合适的类型模式是由德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和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来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要注重针对性,避免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二、德育内容结构体系优化的标准

通过前文对德育内容体系及其结构类型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德育内容结构状况的好坏对德育实效性的大小和德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将会产生直接影响。为了科学实施德育,有效实现德育目标和发挥德育的最佳功能,必须不断优化德育的内容结构。笔者认为德育内容体系结构的优化主要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核心原则

所谓核心原则,就是说在德育内容体系结构的安排中要突出某项核心内容,这是由德育对象的不同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基本原理在德育内容结构安排中的体现。核心内容的确定是能否实现德育目标和取得德育实效的关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讲德育的核心内容并不是忽视德育其他内容的合理作用,而是要将其他德育内容与核心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来共同实现德育的目标。

(二)系统原则

德育内容体系结构的优化,需要在我们强调核心内容的同时还要善于完善其内容体系,努力提高德育的整体效应。系统原则便是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德育内容体系结构优化核心原则的有益补充。它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我们既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教育内容的辅助作用。否则德育内容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会受到质疑。当前情况下优化德育的内容体系结构就是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整体性思路,既要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系统化为一个有机的德育内容体系,使其涵盖德育领域的各个方面,还要完善和拓宽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每一个子系统的内容。

(三)过程原则

德育内容体系结构的优化是一个过程,我们必须用动态的视角来审视这一过程。恩格斯在揭示黑格尔哲学体系中辩证法的合理因素时指出:“―个伟大的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因而,对于德育内容体系结构的优化,我们决不能仅仅满足于现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应该将优化过程进行下去,并充分汲取每一阶段的有益成果,加快德育内容体系结构优化的速度。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是现代德育的特性之一,面向世界是德育发展的大趋势。人类道德本来具有共同性,社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德育的发展、德育理论的发展和德育内容的发展都具有共同的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早已打破了原有的界限,真正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会关心、学会合作、环境保护、和平与发展等已属于全人类的道德要求。”因而,开放性原则成为当前实现德育内容体系结构优化的重要原则。

三、德育内容结构优化的具体路向

德育内容体系结构优化原则的设定为其最终目标的实现指明了方向,具体来说,德育内容结构优化的具体实施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突出德育的核心内容

突出德育的核心内容是德育内容体系结构优化主导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如前所述,德育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是各种教育内容的地位与功能并不是相同的。其中,政治教育是整个德育过程的政

治保障。因此,在德育内容实施过程中,必须始终以政治教育为主导。

德育过程坚持以政治教育为主导,就必须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内容,对德育对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当前意识形态方面的本质属性;而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二者结合起来就为德育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了政治保障。因此,针对当前德育界普遍存在的那种德育应该淡化、弱化政治教育的思想,我们应该从根本看清其观点的“虚弱性”。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德育历程,不难发现:尽管不同国家之间的阶级性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政治性始终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德育的最显著特征。因而,将政治教育视为德育的核心内容,是由其客观历史地位决定的,也是德育自身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二)完善德育内容体系

我们在强调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核心内容的同时,对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前者是为了体现德育的根本意识形态属性和本质功能,后者则是德育能够发挥整体效应的保证。

首先,如前文所述,我们应该将德育的内容视为一个有机系统,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作为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德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日渐突出的形势,加大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力度。这不仅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同时也是完善德育内容体系的需要,是实现德育整体效应的有力保证。其次,在强调德育的整体效应的同时,还要完善德育内容的每一个子系统,即在德育实施过程中要勇于拓宽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以及心理教育每一方面的领域。

(三)一与时俱进,发展德育内容

第2篇

关键词:传统德育学说 现代德育 《德育鉴》

尽管近代以来,对待中国传统的态度以反传统为主,但种种研究表明,传统德育在现代生活中依旧扮演着纷繁错杂的角色。总体而言,传统德育在现代人日常行动中起到“作用”,或被形形地“使用”是显而易见。

一、传统德育学说的认知

传统德育学说核心可以分为:第一,对日常生活的肯定。余英时说“宋明理学所讨论的是人怎样生活的问题”。 对人的日常规范的关注是传统德育学说的优势所在。传统德育学说认为,日常生活不会成为德育的障碍,社会关系不被视为德育的束缚。相反,日常生活如同鱼水一样成为自我完善的必要。第二,传统德育学说提供多种修习方式。诸如:《德育鉴》中提出静坐、内省、克治、存养等手法来保证日常德行的养成。 第三,传统德育学说强调出处的原则,提供给有志用世的人德育判断和价值取向的标准。《德育鉴》中以爱国心作为时代精神的原来加以阐释而作为为人用世的准则。

传统德育学说关注日常生活,尊重个体、自然需求的倾向十分明显。它强调了两个方面。其一,对德性的高度而言,不存在凡人和圣人的道德高度差别,人人都可以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其二,道德的高度可以通过修身的历练、心灵的锻炼达到。这充分揭示了传统德育学说中对日常生活的重视,从日常生活入手的修行方法。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道:

孔家本是赞美生活的,所有饮食男女本能的,都处于自然流行,并不排斥。若能顺理得中,生机活泼,便非常只好的。

从现代德育的角度看,个人主义的发扬与理学式的自我锻炼和谐一致。如果能够在对抗诱惑、等方面因素而收放自如,成为现代德育中健全的人。

二、《德育鉴》中的德育诠释

梁氏于1905年成书的《德育鉴》提出四个定位。其一,德育的范围较伦理广,德育可以包涵伦理,以中国德育取向为基础。即“先民诏我者,足以供我受用有余”。其二,德育不可进化,德育的进化只是“节目”的不同。其三,此书主要目的取“治心治身本原之学”,目的在修养成伟大之人格。其四,本书的用途是为“进学途径次第”和“致力受用之法门”,不是教科书。

《德育鉴》的目的在于通过让学者较快地获得身心修养之道,形成伟大人格,救民族和国家于危难之际,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在梁氏看来,修身有所得的人,在精神上有更丰富的资源来从事各种创造性的工作,应对人生旅程上种种的内里和外在的危机。道学提供了人的精神,爱国为道学提供了力量,爱国保证科学的方向,道学保证科学的规范。因此,爱国与科学、道学与科学成为《德育鉴》论述的核心。

如何区分道学与科学?梁氏认为道学为治心治身之学,亦为德育之学,与科学相异。“科学,枝叶也。道学,根也。” 科学为工具性之学,在效用上务求进步,随社会文明而进化。道学则相反。梁氏说:

道学与科学界限最当分明。道学者,受用之学也。自得而无待外者也,通古今中外无二者也。科学者,应用之学也,藉辩论积累而始成者也,随社会文明程度而进化也。故科学尚新,道学则千百年以上之陈言,当世哲人无以过之。科学尚博,道学则一言半句,可以毕生受用不尽。

在区分道学和科学之后,梁氏对科学做了区分。科学的任务是掌握科学的工具,训练工具理性,从而获得向外占有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现代科学中,又分为物质方面和精神上的科学。两方面都无助于德育,对道学没有作用。只有摒弃西学中的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心的科学,才能终身受用。

梁氏认为爱国是主观的,无条件的,爱国必须出自真心,以国和身为一,才能真爱国。因之,教育不能只关心智育而忽略德育,不能只讲增进智育的科学,不讲培养德行的道学。梁氏论述说:

诚有爱国之心,自能思量某种某种科学,是国家不可缺的。自不得不去研究之,又能思量某种某种事项,是国家必当行的,自不得不去调查之。研究也、调查也,皆从爱国心之一源所流出也。

道学和科学虽然相对,但不相左。以爱国心驱动科学研究、科学调查,爱国者因对科学的坚持而得到承认。爱国者之间要区分真爱国者与伪爱国者。不以功利心谈爱国,“必实有爱国之心,然后成其为我之国”。要成为真豪杰就得祛除功利的伪念,要以身致其良知,从事致之之功。致之之功必须从道学学起,学道又不能空谈,需从事上磨练。

在修习道学过程中,要懂得辨别真伪之学,从良知出发,诚心立志,做求放心的功夫;从主静入手,以静坐为实习开始,学会省察克治自己,在做事处人以真面目示人,行事要凭良心,认清楚是非真伪而实践之。不能因社会而跟风影从,也不能因一时一事而放弃道学。在梁氏看来,在民族危亡、国家危难之际,更需要发挥道学的作用,“养成一世之风尚,造出所谓时代的精神”,不能以“本无爱国之心,而以此口头禅可以自炫于天下,冒之以为名高也” 。从某种程度上说,梁氏并未脱离传统尊德性和道问学的整体观,身心不分,德智合一。但引入爱国心赋予了新意,强调道学为国家根本,以爱国驱动科学,则加入了时代内涵。

三、《德育鉴》的运用

第3篇

2007年,《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专刊》与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及《小学德育》(现《中小学德育》)杂志社联合主办全国首届阳光德育论坛。原广州市小北路小学林海英校长作了题为“以阳光德育文化培育阳光小北人的感悟体验型阳光德育模式”典型汇报,来自全国各地的阳光德育实践者进行了精彩的论坛互动,《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专刊》李耀明主任就阳光德育论坛作了精辟的点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德育专家檀传宝教授和我分别作了《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基本构想》与《叙事德育——走进心灵的教育智慧》的专题讲座;平阳县小副校长池昌斌作《美丽的生命》精品课例展示。

2012年6月,第二届全国阳光德育论坛在潮州市举行。广东省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卢春梅校长作“阳光德育校本模式研究”报告,介绍他们用“顶层设计理论”从阳光教师到学生,从阳光校园到阳光课堂全面构建阳光德育校本模式的典型经验,其中以“预构-导构-自构促建构”的“三构式课堂教学”和“书声-笑声-歌声齐飞扬”的“三声校园”为亮点,出版《阳光下成长》系列第二部专著《阳光下成长——阳光德育理论与实践》,这既是学校办学的经验总结,也是广东省中小学德育重点课题和名校长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卢校长嘱咐我写序,我欣然允诺。因为,无论作为“阳光德育校本模式研究”课题指导者和卢校长名校长工作室的导师,还是作为“全国阳光德育论坛”的发起人之一,我不仅深感荣幸,更倍觉责无旁贷。

最近,顺德本原小学参加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评估,总结提炼了他们用将近8年的时间,用自下而上的“叠积木理论”建构起来的阳光德育校本课程,包括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潜在课程系统,以及8年来由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许愿树下的阳光故事》组成的阳光下成长的故事集。孩子们从开始只是为自己许愿到后来为他人许愿,从感受阳光到感悟阳光,由感悟阳光到播洒阳光。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积极向上、开朗乐观、友爱助人的阳光心理行为和人格特质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形成。

三所百年名校的“阳光德育”校本研究,探索的不仅仅是一条学校德育创新发展之路,也是一条从德育特色创新到学校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整体发展、优质发展和持续发展之路,更是一条践行现代教育公平理念和素质教育的理想之路。阳光德育校本探索之路,表达了教育者对现代德育内涵的理解,反映了教育者对美好德育理想的憧憬,体现了教育者对未来德育发展的期待。

“实施阳光教育,培养阳光少年”是阳光德育的核心理念。广州小北路小学“以阳光德育文化培育阳光小北人的感悟体验型阳光德育”模式;潮州城南中英文学校从阳光教师到阳光学生、从阳光校园到阳光课堂、从“三构课堂”到“三声校园”的“阳光下成长”的德育校本模式;顺德本原小学的“许愿树下的阳光故事”和从感悟阳光到播洒阳光的健康人格行为阳光德育模式,体现的都是以阳光文化培养阳光品格的德育理念。聚焦这三所百年名校的阳光德育探索历程的关注点,人文关怀精神,德性内生规律,品德自我建构,形成了贯穿于其中的三个鲜明的主题词,折射出现代德育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与本质内涵。

一、用阳光点亮希望:阳光德育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人文关怀与人本精神

寓意阳光的普照万物、把光明带给人间和孕育生命的自然属性,阳光德育派生出公平、关爱、希望、自信、开朗的品格特征,进而拓展为以人文关怀精神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现代德育理念。发展为本、成长导向是阳光德育的基本宗旨,而以爱育爱、用人文关怀精神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以阳光之心培育阳光之人,则是阳光德育的核心内涵。

德育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孕育、哺育、激励和引领生命成长,在于惠及每一个生命,在于促进发展主体的自我成长而不是替代生命的成长。基于这样的认识,从德育的本质是人文关怀的意义上说,我们把阳光德育比喻成春天哺育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春风春雨;从德育的核心是促进品格生成的意义上说,我们将阳光德育具体演绎为促进品德“内生外化”的校园文化、课堂行为;从德育的价值是以爱育爱、以德树德的意义上说,我们将阳光德育实践演化为品德促进自我建构的道德行为,如志愿者关爱行动、环保低碳行为等。

学校德育的人文关怀,是校园、家校、社区的关爱行动;是师生、亲子的情感交流活动;是班级关爱文化与关爱共同体的营造;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亲和力、关助力;是助人自助的能力;同时也是指导学生自我关怀、自我关爱的思维方式;是激励学生心灵成长的一种自我鞭策、自我激励、自我教育。

“德育的本义是约束人、规范人还是关怀人、发展人?”这是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分水岭,也是现代德育的价值取向和德育伦理价值的体现。

人文关怀是现代德育的核心理念,从“范本德育”到“人本德育”是现代德育的价值取向。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从德育理念上说,人文关怀是一种育人思想,关注人的情感﹑需要﹑权利﹑发展和促进人身心健康和素质全面发展的思想。从德育内涵说,人文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意识,是一种与人为善的教育态度,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情怀。但是,从本质上说,它首先是一种德育伦理观念,即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师生﹚之间合理关系的观念。道德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德育的使命是培育学生养成遵从社会规范的品德。从德育过程看,教师是学生品德的示范者、教育者、塑造者、指导者,学生是品德的仿效者、受教育者、被塑造者、学习者。示范与仿效,教育与受教育,塑造与被塑造,指导与学习,构成了师生间为人师表和尊师重道的“遵从﹙服从、顺从﹚式”传统德育伦理关系。这种德育伦理观指导下的学校德育模式,就是一种以规范、约束为核心内涵的“范本德育”模式。现代德育理论观念强调人文关怀,主张“人本德育”,把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作为德育的前提,把发展人、成就人作为德育的目标。这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德育伦理关系,是学校德育理念创新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性的突破。从“范本”到“人本”,从教导、训导到指导、辅导,从约束人、塑造人到发展人、成就人,学生成为发展的主体、教育服务与指导的对象,更重要的是真正成为了品德的自我建构者和生命成长的主人。

二、让希望长驻心灵:阳光德育呈现了现代德育的品德内生外化规律

人文关怀德育的本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导向,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促使学生品德的内生外化。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取向的学校德育,就是让德育充满人文关怀精神,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关心学生内心的感受和需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成为品德优良、品行端正、品格健全的人。人的发展的根本是自我发展。因此,德育最大的人文关怀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关怀、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而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品德的内化、内生与外化活动。中小学生品德形成与教育的过程有四大基本规律:(1)品德知、情、行要素整合协调发展规律;(2)品德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交往中形成发展规律;(3) 品德内化过程的自我建构与内生外化规律;(4)品德形成的长期性与反复性规律。实施人文关怀德育的本质意义在于,从品德形成规律上进行德育,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生活和活动交往中,通过情感体验进行自我建构,自觉地将道德知识、规范和要求内化为道德认知(观念、信念、信仰)和道德情感、道德价值与道德需要,进而内生为道德人格,然后外化为道德行为表现。

人文关怀是对道德主体的人格尊重与爱护,是一种“人本教育”。前提是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以学生发展为本。历史上有三种“见物不见人”的“物本教育”——把学生看作是物体、物件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如手工模式的教育把教育比喻为“制作”东西,把学生比作泥团任意捏造成型;农耕模式的教育把教育比喻为“栽种”东西,认为教师是园丁辛勤浇灌就有收获,把学生比作植物让其自由生长;工厂生产模式的教育把教育比喻为“生产”产品,把学生比作材料,按一定程序进行加工成产品。

受此影响,传统的德育理论和实践,常常也是“目中无人” (眼中无学生)的德育,更多的是把学生看作是一块可以随意塑造的“泥团”和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的“白纸”;把教育者看作是“灵魂的工程师”;把德育看作是一种塑造学生灵魂、转变学生思想的工作,看作是简单的外塑行为和过程。因而,学生品德形成被看作是被动的或受动的。这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低效或无效现象的认识上的误区和根源。因此,为了更科学有效地促进儿童青少年品德的健康发展,必须树立品德内生发展的理念,实现从外塑型德育向内生型德育的转变。内生型德育,指以内在生成为本质特征的学生品德形成和学校德育发展模式。它既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培育模式,也是学校德育发展的模式。倡导品德内生发展理念和实现从外塑型德育到内生型德育的转变,不仅有利于提升德育的科学性、实效性,促进儿童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校改进与学校特色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文关怀德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尤其是情感感受、体验与需要。基于品德形成是道德认知主体在教育者有效指导下品德的自我建构与内生外化过程的理论,以人文关怀为主题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不仅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既重视德育的社会规范,更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与需要;既要关心学生的品德健康,又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别是要用和谐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及和谐的心理品质。

人的品德行为受其内在的需要、愿望、观念、情绪、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支配和控制。学生品德的形成发展与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道德价值是否得到认同、道德情感是否获得支持、道德行为是否得到强化、道德理想是否得到实现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最为关键的情感动力需要是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包括学习的价值感、能力的价值感、为人的价值感、心灵的价值感,也包括在课堂中的价值感、同伴中的价值感、生活中的价值感、班级中的价值感、校园中的价值感以及父母与老师面前的价值感等等,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乃至整个身心发展的“杠杆性”要素。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使命的人文关怀德育,要特别关注学生成长中的这一“价值感效应”。“价值感效应”是品德形成发展的动因,更是心灵成长的自我驱动力,是“让希望长驻心灵”的秘密所在。关注每一类学生、每一个学生和全体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价值感和心灵需要,关注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情感世界,才能创造出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选择和实现个人理想、才智和潜能的平台,才能积极引领学生品德人格的内生外化,才能有力促进他们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才能有效帮助他们实现从他律到自律,从自律到自觉,从自觉到自为的品德发展。

三、让心田植满鲜花:阳光德育展现了现代德育的品德自我建构本质

“拔掉杂草最好的办法是种植绿油油的庄稼,培养良好品格最好的方式是让美德驻守心灵。”作为德育目标,我们当然最关心的是“让心田开满鲜花”的结果。但作为德育过程,我们更关心如何才能让鲜花开满心田,鲜花如何长留心田,特别是如何形成鲜花长留心田的良性循环机制和长效机制。

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是一个自我建构、自主发展的自我成长过程。科学、合理的品德教育,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创设一切有效的条件去“孵化”学生的良好品德。这一过程的实质就是通过学习、活动、践行进行品德的自我建构,以实现“感悟明理”“情感体验”“行为反省”“认知升华”的“悟构”过程,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化、模仿性的“道德灌输”和“行为养成”。

阳光德育的实质是生命价值的唤醒,生命内涵的丰富与生命动力的激扬,而这一切的动力之源均来自主体的自我建构行为,而自我建构行为的心路历程和动力机制的关键性环节就是“悟构”——由认知和情感感悟体验内在生成的自我建构。这是学生的品德或德性内生的关键。品格生成的核心内涵在于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其实质是品德的“悟构式”发展,“心田鲜花长盛”的秘诀。大海的洁净是因为它的净化功能,品德“鲜花长盛”关键是建立和形成“悟构式”动力机制。阳光德育的意义在于促进每一个生命个体找到适合自我的成长方式,而“悟构式”动力机制就是这种成长方式的“机理”。

第4篇

当前,在积极贯彻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战略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意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积极探索适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的新路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那么如何依法规范学校德育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关于学校德育的涵义

要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明确德育的概念及其功能。所谓德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使人向‘善’的方向发展”。其实,德育不仅是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更是对学生的道德、心理品质的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德育不仅是培养少数政治精英,更应面向全体培养合格的公民;德育不仅是抓社会热点问题,更要注重人的基本品德素质的提高。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德育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与充实,但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始终是德育工作的永恒追求。

二、新时期做好小学德育教育的措施及思考

1.优化德育教育方式,拓宽德育途径。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一些社会现象对青少年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前我们总认为,小学生年龄小,容易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我们的德育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和陈旧,教育者往往采用说教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常常效果不佳,有时甚至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改革德育方法和形式,除重视说教外,应强化渗透功能,做到“润物细无声”,采用观看影视录像、开展演讲辩论、自编自演小品相声等文艺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染中受到教育,从而提高德育功效。我们要通过心理咨询法、民主对话法、自我教育法等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加强学生自身修养。

2.德育教育内容重在稳定、持久。许多年来德育被政治化,于是德育内容经常变换,各级党政部门不断地提出新的德育主题和内容,学校莫衷一是。德育教育内容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德育教育的虚化。我认为,当今乃至今后相当一个时期,中小学德育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中心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包含了过去许多年德育内容的精华。学校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确立一些具体的教育内容,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3.德育教育工作重在落实,符合学生实际。德育工作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工作,因为人的教育本身具有很大的复杂性。但很长一段时间,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口头、文件、会议、宣传上。尤其是开德育工作会议,许多领导特别是一些主要领导出于政治敏感性,都会亲自参加并发表重要讲话,可很少见到领导像研究经济那样专题研究中小学德育工作;学校汇报工作、总结经验也常常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他们都会说“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但事实上说的比做的要多得多。加强德育工作,会议要开,文件要发,口号要提,然而更重要的是做,而且是持之以恒地做,是一点一滴地耐心地做。有人说不重视德育的领导不是好领导,应该说不真心真意抓德育工作的领导不是好领导。

4.德育教育方式重在创新,为学生所乐见。学校德育面对的是一群现代的个性化年轻生命,创新就成为德育工作的关键议题。无论组织什么样的德育活动,要取得相应的效果,必须寻求方式上的创新。创新的根本原则是看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在欲望,看德育的实质性效果。德育不同于一般的教学任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个体,每一个个体在同一种教育活动中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需要教育者具有极大的智慧。在德育工作中,没有灵丹妙药,没有永恒有效的方式,创新才能保持德育的活力。要创新,就需要德育工作者潜心地学习,学习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等,研究学生的各种状态,总结提炼经验。只有不断地思考、反省、挑战、创造,德育才会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和科学。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德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外来文化和我国本土文化呈现出相互交织之势。而中学生的思想尚不成熟,大多数学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所以在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为重要。中学生的思想波动比较大,价值观尚未形成,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为此,学校要根据德育工作特点,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方面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生的成长过程之中。

2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自党的十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日渐丰富,青年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新生力量,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符合时展的需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到了新阶段,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以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给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多样化,大大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给学生的思想意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学校是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显得尤为迫切,需要加强德育建设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避免学生形成不良的社会价值观。第二,符合学校思想教育的要求。据笔者了解,大多数中学忽视德育教育工作,为追求高升学率,一味地强调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应试教育的观念仍深入人心。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并未考虑学生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追求形式化、简单化,即便开展德育工作也是草草了事,未能将理论传授与实际行为相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符合学校思想教育的要求。第三,符合中学生自身的道德要求。中学阶段处于价值观的形成阶段,青年学生的生理、心理都不够成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受到了传统文化及西方思想的影响,不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难免会对思想教育知识及现实状况产生疑惑。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更为迫切,是初中思想政治课必须的教学内容。

3如何在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改革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特别是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因此,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的载体性、时政性等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其中。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专题来讲,如讲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课程时,可以给学生讲生活中的时政热点、名人故事等,必须坚持知识讲解和思想引导两手抓,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找准思想政治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思想感情的契合点,将价值观教育与名人故事有机结合,以激发学生对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学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述具有时代特色、价值导向的典型故事,将他们的事迹作为教育素材,这样不仅能引起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还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谭良才、王茂华为救邻家孩子而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等等,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与单调、枯燥的说教相比,更具有说服力,更能给青年学生的心灵深处以巨大的震慑,在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2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涉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学校可定期开展的德育实践活动,如“畅想中国梦”主题征文、绘画摄影等主题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思想认同,将个人前途与家国命运紧密联系,转化为学习的强大动力。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文化教育日活动,如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爱国教育等,通过专题讲座、文化教育主题日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思想教育的氛围,以增强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公益实践活动也是德育实践活动的一种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社区进行帮助老人、慈善募捐等公益活动,将其学到的思想教育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之中,以强化自己的认知水平。

3.3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统一的教育网:青年学生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的多方配合。因此,学校在开展社会主义实践教学活动时,要将活动内容、具体要求告知学生家长,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掌握学生的在家和在校的连续性表现。家长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同时,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努力协调社会力量,如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网络环境,以为学生提供健康和谐的环境,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结语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养“四有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要多方协调社会、家庭的力量,为学生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积极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路径,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春艳.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教育.《新课程导学》.2015年13期

[2]毕子金.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学科教学(思政).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第6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德育课程;德育课堂;教改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139-02

教育部长袁贵仁曾指出: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就是文化育人。鲁^福部长也多次在职业教育的相关会议上提出,“要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

加强校企文化的对接,是“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和趋势,也是该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关键和难点所在。高职德育工作,尤其是作为主渠道的德育教学课堂,如何彰显自己的职教特色、如何利用德育课堂搭建校企文化对接的直接平台,让蕴含着丰富德育内容的优秀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使广大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符合现代建设企业的要求,是高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之一。我们总结了近几年来“让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的教改实践,其中,“四融入”是我们基本的经验和主要的实践轨迹。

一、融入行业企业

德育教师融入行业企业,开展企业文化调研,是优秀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的前提条件。当然,这种融入,并不只是走出去几次的融入,更是一种心的融入、情的融入。

1.夯实加强校企文化对接的认识基础。源于对文化育人功能、高职优势竞争力打造、高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高职教育本质特征、行业企业用人信息反馈、高职生就业准备等诸多问题的关注及德育课程教改的思考,近几年来,我们关注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进程,尤其是与学院校企合作比较紧密的单位的建设类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现场参观、座谈访问、资料征集、书面问卷、网站跟踪等方式多种途径开展企业文化调研活动。我们通过调研所了解的行业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所见证的企业文化的功能作用、所把握的企业用人理念及对人才职业素质中观念态度精神类素质的要求,夯实了德育教师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加强校企文化对接的认识基础,从而为探索优秀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的实践路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实践证明,教师融入行业企业,收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人才素质培养信息,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德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及所传递的信息与自己现在的学习与未来的入职及职业发展有紧密联系。这是增强德育教育吸引力与感染力的重要基础。

2.丰富德育课堂的育人资源与内容。优秀企业有着融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教育因素于一体的品格,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德育基地。尤其是现代制度下的企业,更是学生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广阔天地,是学生职业体验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舞台。一流的企业,有一流的风范、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作品,就如“亚厦”装饰总经理丁海富在评述公司总部大楼办公室的装饰效果时所说,这里的每一件装饰用品乃至灯光的配置都在无声中展示着亚厦、彰显着亚厦的品位,展示他和亚厦的奋斗历程、经营理念和未来蓝图。

优秀企业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内容,对高职人才培养来说,是很接地气的德育资源。如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使命、职业精神、职业责任、职业诚信、职业价值观、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等在一个个优秀企业中都有比较全面的涵盖和体现。如歌山集团的“豪迈如歌,诺重如山”、“务实,诚信,向善,进取”的核心价值观;如亚厦装饰的“装点人生,缔造和美”的企业愿景,“为员工创造平台,为企业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美丽”的企业价值观;如五洲项目工程管理公司的“两富五洲人:知识精神富有,物质富裕”的企业目标,“想做好,不想混”的核心价值观”,“廉洁是最好的信用”、“廉洁自律,干净从业”的廉洁文化;绿城的“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代企业的生动实践,是增强学校德育教育针对性和感染力的德育资源和教育内容。

二、融入课程设计

在德育教育中,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载体,将优秀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元素融入课程整体设计,是实现优秀企业文化进德育课堂的重要路径。

我们尊重高职教育不同参与主体教育目标的差异性,探索和谐德育目标实现的课程教改思路,以“校园人”与“社会人”、“职业人”的结合,好学生、好公民、好员工的统一为主线,从课程的基本定位,到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学方式与考核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三个结合。

1.基本理论传授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在遵循教育部、有关精神的前提下,我们从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出发,系统设计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提高为重点、素质培养为根本,强调德才兼备,以德提才、以才强德,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价值观,实现基本理论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2.基本理论传授与职业人生指导相结合。我们从学院所依托的建设行业发展对建筑人的素质要求及所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系统整合课程内容体系,有针对性地回答高职学生在成长成才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有关人生、事业、理想等方面普遍关心的德行修养和职业现实问题,如就业准备、创业实践、职业选择、生涯规划、文化适应等。我们配合专业教育,实现职业指导的零开始,服务学生顺利就业、成功就业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3.基本理论传授与实践体验参与相结合。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以及高职教育与实践一体化的要求,我们应对高职教育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在教学实施中,我们要突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整体设计与安排,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企业,促进学生在实践体验参与中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思想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

三、融入教学过程

遵循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自然地融入优秀企业文化的各种元素,是实践企业文化进德育课堂最便捷的通道。

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化教学。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与高职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普遍不足的情况,学校应从加强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入手,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将全国统一的教材理论体系转化为有层次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实行模块化教学,把教学内容分五个教学模块,即领航导引模块、理想情操教育模块、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模块、道德观教育模块、法治观教育模块。在教学内容的五个模块中,教师要自然地融入校园人、社会人、职业人相结合及好学生、好公民、好员工相统一的育人目标,多视角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内容与要求。

2.寻找与行业企业发展要求的结合点。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找与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不仅把调研中所汇集的行业企业发展的信息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在课程教学的五个模块内容中进行有机渗透与融入,而且还将理想情操、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等问题放到行业发展的现实环境中去把握,积极引导学生直面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企业文化调研,引导学生在调研中去感知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感受优秀企业文化的力量。教学中,教师将优秀企业的用人理念,企业的愿景使命,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等,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内容,有效地实践了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工学结合”,是比较“接地气”的德育课程教改探索。

四、融入活动开展

有效的德育活动组织与开展,是提高职业院校德育效能不可或缺的途径。近两年来,围绕德育课程教学教育目标,我们在多样化的德育实践活动组织中,突出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德育课堂的活动组织与开展。如邀请校外专家、企业界优秀人士,登台学院鲁班大讲堂作专题讲座;与学院有关部门合作组织开展富有职业元素和企业文化元素的全院性德育实践活动,如“中国梦・我的绿色建筑梦”、“我喜爱的企业文化”校园演讲比赛,及“追寻我心中的职场榜样”等团队实践活动。这样,我们将平时的课堂教学内容融化在学生的“听、说、写、做”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中,从而不仅突破了德育课堂的时空局限,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也探索实践了一种新的学习考核评价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即把课堂教学的传统考核与学生竞赛活动推动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这些将职业理想、职业人生和企业文化等主题融入校园文化、校园德育、课程德育等实践活动,营造了校园浓厚的高职特色文化建设的氛围,拉近了德育与学生生活与及将从事的职业的距离,增强了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感染力,使学生们在校园就受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重熏陶,感受企业文化的力量,增强企业文化的认知度和适应力,自觉培养企业意识、职业人意识和职业素质,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增值力。

参考文献:

[1]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4.6.

[2]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推进职业院校德育创新――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全国职业院校德育创新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Z].2012.6.

[3]余祖光.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研究的新成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5).

[4]胡丹鸯.高职院校专业实践基地德育教育管理的实践性探索[J].华章,2011,(10).

第7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才培养;德育创新;管理体系;动态开放

所谓德育,是政治、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集合,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立足点。所谓德育创新,就是在对学生德育的过程中所依据的创新性思想、所采用的创新性手段。德育创新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人。而发生在校园内的一桩桩学生自杀、伤害性事件,让人遗憾。不禁要问,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是心理承受力越来越差?是社会变化太快?是教育缺失了什么?总之,用创新精神和思想铸造今天的德育,已是迫在眉睫。学校德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能与他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所以,笔者认为,现代教育要呼唤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德育创新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英才。

据此,在德育中,如何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德育创新管理体系,笔者有如下观点。

一、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核心理念构建体系

以人为本,既重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自治能力,自觉自律的道德素质,又弥补了个性化教育的不足。即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帮他们找到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帮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

第一,要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主体,强调人的发展意义上的德育。德育,既不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代名词,更不仅仅只是一门知识,这大大窄化了德育的功能,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人的发展的精神需要。只有将德育转为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为主,才能落实到实处,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第二,要注重德育与诸育的协调。德育并不是学校的一个门类或某个部门的职责,而是学校一切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需要把德育与其他教育密切协调,相融相生,才能达到较好的德育效果。

第三,要注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给学生充分的道德实践空间,帮助学生学会处理问题。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自治能提高人的道德判断的能力。当遇到一个道德问题时,他若能独立解决,那从此他就多了一层对道德问题进行判断和解决的经验,解决得越多,其能力就越强。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完善学生会的功能、明确责权利来实现学生自治,提高学生素质这一目标。

二、建立广泛深入的德育内容管理体系

学校的德育担负着为现代社会培养具有全面、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合格公民,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德育内容需进一步扩大和深入,才能达到德育的终极目的。

第一,德育内容体系的纵向构建。作为立人之本的德育,其实贯穿着人的一生。作为学校,应该根据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发育情况,建立什么样的德育体系、确定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是各级学校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比如:幼儿阶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中学阶段教育学生爱惜生命、遵纪守法;高中阶段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大学阶段完善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等等。以期通过这种体系上的建设消除教育盲点,形成教育链条。

第二,德育内容体系的横向构建。首先,德育不是一个学校,一个家庭单一行动能够完成的,而是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德育内容应该宽泛,但凡涉及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的问题,都应是学校德育的内容,如人文素质、心理素质、人格教育。课程设置包括知识性课程、活动性课程、隐性课程。在美国,十分重视通过专业课程教育塑造学生与专业相关的价值观,老师通常会提问学生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这种价值观的塑造,极大提高了德育的绩效。

第三,德育内容体系的深入。首先,德育内容需触及学生的灵魂。德育,是一种通过精神生产最终实现人的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提升其精神境界,才能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其次,德育内容需层层递进,符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要。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层层递进,并根据学生的成长适时调整。

三、建立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模式

当今社会信息发达,经济繁荣,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大,渠道多元,德育管理系统的建立,必须具有主动性、开放性、注重实践性的特点,以达到整合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实效的目的。

第一,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合理利用资源,合理规划德育发展目标,打破“围墙”,开门办学,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体化德育。与家庭、社会建立联系,做到老师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学生,家长了解校园生活中的孩子,统一步调和目标。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道德水平,倡导生活中的德育,德育化的生活。

第二,优化教师队伍,改革德育评价。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有些学校疏于对德育管理队伍的培养,德育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一些学校和教师唯分数至上,对成绩差的学生放任自流,忽视对其思想的教育、素质的培养。在一些教师狭隘、失败的教育观念的暗示、引导下,有的学生认为考不上重点高中、好大学,就应该辍学,去打工,学生不知道高中教育对提升自己综合素质、一生幸福和谐的重要意义。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学生德育实效的考评,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学校应实施全员德育,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并将德育实效列入到对教师的考评。高尚的师德是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育人与教学并重,用他们的学识、人格来感染学生,让道德的光辉在教师的身上自然呈现。对学生的考评,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常态德育效果、生活德育效果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品质及价值观。

综上,构建以人为本的德育创新管理体系,对于增强德育实效性,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立思.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8篇

老师们:

大家新年好!今年是中国农历的虎年,玉虎迎春。经过了一个平安、愉快、寒冷而富有诗意的寒假,我们满怀着新的希望迎来了生机勃勃的2010年春季。在这里,我向全校教师拜个晚年,祝愿老师们健康快乐,家家幸福安康!

老师们今天是新学期上班的第一天,我们带着对寒假生活的美好记忆、怀着对新年的憧憬、对新学期的向往,又走到了一起。回首过去的一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全体师生同心协力,一心一意谋发展,谱写了学校发展史上的新篇章。今天,我们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新学期中如何取得更好的成绩?让我们共同谋划一下吧!

指导思想:

2010年学校工作要把握发展基础和发展机遇,继续遵循稳步推进的原则,坚持抓核心、求突破的策略,坚持抓薄弱、求协调的策略,坚持打造和谐校园、培育有用之才,全面谋划和落实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重点抓好德育工作、教学常规、校本研修、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全面和谐的发展。

“抓核心”即抓教师群体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不断增强学校持续发展的内力,参与区域竞争的实力和不断攀升学校发展的潜力。“求突破”即队伍凝聚力的进一步提升,合作氛围的进一步浓厚,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质的提高。

“抓薄弱、求协调”即抓学校发展的薄弱环节,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步协调发展,一抓各学科教学的同步发展,二抓学生知识掌握、培养能力和提升学力的同步发展,三抓优等生和学困生的整体均衡发展,四抓年级之间、班级之间的均衡发展。

“打造和谐校园、培育有用之才”是全体教师的奋斗目标。“打造和谐校园”就是要努力打造三个方面的和谐:

一是校园环境的和谐。要创建绿色的校园环境,达到绿化、净化和美化;要建设温馨的教室环境,做到环境整洁,布置美化,突出教育作用,“让墙壁说话”;要建设良好的办公环境,想方设法改善教师工作环境。

二是人际关系的和谐。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要体现平等的教学相长的现代师生关系特征,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和楷模,要公正、公平地对待学生,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强调关心行偏生和学困生的转化提高,要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大的爱心,让他们得到甚至超越家庭的温暖与爱护。其次是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的和谐。要提倡“合作互助、共同发展”的精神,做到“协调配合、合作共进、竞争提高”(“协调配合”——学校领导、中老年教师、学校骨干教师要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努力为青年教师提供最佳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使学校成为他们成长的沃土。青年教师要尊重中老年教师,要虚心学习他们几十年积累的不可多得宝贵经验,善于吸收内化,努力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育智慧。“合作共进”——只有合作才有合力,合作是克服堡垒的法宝,交流碰撞的火花往往是前进的航标。我们要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在合作中思想互补,专业共进。“竞争提高”——竞争是追求卓越的动力,竞争带来奋斗目标。我们要积极提倡在合作前提下的竞争,在共同发展基础上的竞争。)。再次是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伙伴的关系。教师是主人,领导即服务,教师要继续关心学校的发展,领导要继续关心教师思想和专业的进步,要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服务,为教师解决困难服务。

三是教育的和谐。(1)教育与教学的和谐发展。教育是教师的第一要务,教师要把育人放在首位。教师在给予学生知识的同时必须不忘育人的本分。德育首位,做人核心。在师生交往、课堂教学、各类活动中经常渗透思想道德的教育。(2)学科之间的和谐。拓展课、艺体课等虽无抽查统测,但绝非次要课程,要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注意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注重大面积质量的基础上注重特长生的培养,使学有余力的具有发展潜能的学生不应我们而延误。(3)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培养的和谐发展。在学科教学中,要把学习方法的获得,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品质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培育有用之才”首先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正确的育人观,到底怎样的人才是有用之才,关系到我们的教育本质意义和价值,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我们教师要建立现代的人才观,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社会需求施以适切的教育,要让不同的对象都有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并能最大限度的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学校教育以德育为首位,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是核心。必须强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必须强化以学习习惯为核心的行为规范教育;必须强化以创新为核心的现代精神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科教学以能力培养为首位,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获取知识的能力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比习得知识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摒弃灌输式的教学,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能力,拓展思维空间,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9篇

当今时代越来越重视德育,讲求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具备良好的品格。尤其是从事医学类教育的院校,今后输出的方向是医生,更应该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医学专业人才。党的十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为医学院校,更应该以此作为引领加强德育工作。基于此,本文结合现阶段医学院校的实际特点,就如何针对此背景实现良好的德育工作发表自身的看法。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工作;路径

现阶段我国医学院校日益发展和壮大,在医学类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加强基础知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坚持德育为先,不断提升德育效应,提高育人质量,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为广大患者进行服务。然而现阶段德育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不足,为此有必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就如何开展较为良好的医德教育工作展开探讨。

一、医学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特点和现状

(一)特点

对于医学院校方面的德育,需要注重针对性,尽量凸显实效性。德育具体开展的各项工作,一般较为职业性,并且注重实践特性。医学教育开展过程中,主要针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其具体的目标,需要考虑职业岗位需求,来争取实现良好的设置,所以明显存在定向性。毕业生未来的发展实际情况,以及相应岗位要求,应该高度对其进行重视,强调职业性特点[1]。医学院校在各项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理论,而且需要注重实践,两方面的教育相辅相承,密不可分。通常对于医学类理论方面的学习,具有较为明显的针对性,并且实用性方面较强。实践方面的教学,同样也会占有关键地位。德育方面的相关工作,应该结合自身办学实际,争取能够实现形式灵活。

(二)现状

现阶段医学院校实际开展的一些德育工作,普遍来说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方面重视程度上远远不够,另一方面在创新的过程中,也有诸多不足。学生在此过程中本应该是主体,但是往往会被忽略。在评价机制方面,也往往就会不够健全。尤其是新时期,面对新形势,作为医学院校来说,也应更加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力求通过新的理念,落实好德育方面的实际工作。德育模式等方面,目前来说比较缺乏新意,相对来说也会创意不足[2]。在授课形式等方面,也会过于老套,并且相关的一些内容,也往往过于陈旧,在德育工作过程中缺乏其本质的内涵,因而往往导致最终的效果不佳。德育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也往往会经常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没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二、医学院校如何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德育工作

(一)师德先行

所谓师德,通常指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是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教育活动具体过程中,教师要想顺利实现开展自身工作,需具备良好的师德。第一,教师应具备良好师德,学校具体各项的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具备良好的保障。学生要想实现自身健康成长,要想能够顺利成才,普遍需要优秀的指导者,迫切需要引路人。而教师自身所具有的道德,以及相关的品行,能够直接影响到广大学生,并且左右其价值取向,德育具体各项工作,就能看出成败。人才培养等方面,也能知道最终的质量[3]。只有具备较高师德水平,教师育人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才会有较强的责任心。第二,教师只有具备师德,学校开展德育过程中,才能充分落实好各项工作。在具体开展道德教育阶段,应结合社会现实,争取通过一些案例,促进开展德育实践。教师应注重加强引导,并且争取能够帮助广大学生,能够接受教育过程中塑造理想。并且应该充分培养广大学生,具备健全人格。通过思想感染,以及相应的道德教化,提升学生各方面素养[4]。第三,通常对于师德,具有相对较为明显的示范性。师生彼此之间,需要开展有效的交往,但是对于这种关系,相对来说更加复杂。教师的德育素养体现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充分改变学生思维方式,并且能够影响到其审美观念,或者说其今后的价值倾向。

(二)学生为主体

医学院校方面的德育工作,应该保持针对性。应该及时有效的转变观念,并且不断加强探索,这样才能充分实现有机创新。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并作为德育工作之本。学生本来就应该是主体,因此应该充分尊重这一地位。应勇于改变传统,充分摒弃填鸭式教育,倡导启发式教育。工作具体开展的过程中,身为一名辅导员或者教师,应该充分争取能够进行相关辅助,并且能够对于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对于课堂方面的实际教学,将学习方面的主动权,应该争取能够全部交给学生。学生思考问题阶段,也应该使其具备良好的自觉性。充发发挥学校德育实践基地的效用,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自我管理,建立相应的制度,利用科学有效的引领,能够正确帮助学生增强自我控制,进行自我方面约束。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社会中有争议的热点事件,也应该争取进行及时指导。

三、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如何开展医德教育,同时按照当前医学院校的实际特点,发表自身相应的看法。尽管德育工作已经逐渐开始受到重视,但是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方面的不足,德育工作所凸显出来的效果也难以得到保障。基于此,应充分结合当前医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身为辅导员应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争取和学生成为朋友。应利用现代化的辅助工具,有效相关信息,和学生之间形成互动,这样才能利于德育工作充分凸显实效。

作者:张明立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费拥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基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视阈[J].学术探索,2012,(12):167-169.

[2]刘云兮.做实实在在的德育培养有道德的公民--北京市延庆县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纪实[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4,(11):6-8.

第10篇

在党的十报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得到了全面而清晰的表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进行表述。首先,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注重的是理念构建,它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各个层面为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也从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对国家发展提出了整体目标。其次,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讲求的是制度建设,它为公共领域的规范与公民德性的建设提出了要求,这既是对个体进入公共领域、参与政治生活进行制度上的规范,也是为政府关注公民权利、推进个人福祉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最后,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强调的是道德提升,它围绕社会、工作、家庭等领域明确了个体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个体发展进行了规范和指导。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互相关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个体的价值取向、社会的价值需求和国家的价值目标进行了阐明。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层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为德育的整体设计指明了方向。十报告强调,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最终目的。这一论断凸显了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位置。但在强调德育的重要性时我们也需要注意避免一个可能存在的误区,那就是,将“立德树人”的“德”直接等同于某种“独善其身”式的“私德”,将德育的目标片面理解为促进孤立个体的内在发展。事实上,德育的目标并不仅仅在于培养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个体,同样在于塑造拥有公共精神的公民和超越一己之身、关注普遍价值的理性存在。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显然,不仅是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所关注的道德提升,国家层面所关注的理念构建和社会层面所关注的制度建设同样需要依托德育工作展开,它们同样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同样,“人的全面发展”不再仅仅指向个人的内在完善,它也对个体、社会与国家三个层次的上下贯通与有机整合提出了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既在理论上阐释了“德育为先”的基本方针,也在实践上为我们进行德育的整体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次的划分深化了德育的内涵:德育应使人达成小我与大我的贯通为一,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在道德提升、制度建设和理念构建的方方面面中,贯彻在个体、社会与国家的互相促进与共同完善中。其次,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在上海考察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此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内化与外化的平衡,二是大德、公德和私德的贯通。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需要深化德育内涵,构建德育系统,通过德育的整体规划来保证个体、社会与国家三个层次的有机关联与有效统一。

二、德育系统的纵向延伸:内化与外化的平衡

尽管十提出的“立德树人”与“全面发展”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基本方向,两者的关系依然需要进一步解释。“立德树人”揭示了一切以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都要将“立德”作为基本前提。我们需要坚持德育为先的基本方针,为德育寻求某种稳固的理论内核。“全面发展”强调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与个体实现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这两点可以分别用“共性塑造”和“个性培养”来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层揭示了“共性塑造”与“个性发展”的内在关系。首先,当我们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时,我们确实是从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进行宏观理念的构建,以此来为整个国家的发展提供方向上的指引。然而仔细考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我们会发现,这些宏观理念并非是压在个体之上的沉重负担,相反,它们作为对人类文明精华的理智表述,是一切个体追求自我完善行为背后的真正精神依归。在此,“大我”的完善为“小我”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指引,而共性塑造也就充当着个性发展的精神基础。其次,当我们强调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层面时,我们确实是在关注个体在社会交往、职业发展、家庭生活等诸多活动中成就的各种道德品质。然而,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具有强烈精神内涵的价值观念被确定为个体道德提升的着力点时,道德提升就不再仅仅关乎个体的内在完善,它必须通过外化于行的过程,在公共领域中得到真正的树立。这样一来,在道德提升的过程中,不同个体对于自我实现的共同追求就最终汇集为文明建设的整体提升,并指向宏观理念的现实。在此,“小我”的完善为“大我”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个性发展也就成为了共性塑造的实践保证。最后,处于国家层面和个体层面之间的,即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主要关注的是公共领域的制度建设与公民德性的建立。这一层面的倡导既对个体进行了最为直接的张扬,也对个体进行了最为严格的约束。一方面,它们将每一个体看作独立的自由主体——对自我实现拥有绝对权利,另一方面,它们又将每一个体看作是社会共同体的普通一员——对理念落实负有绝对义务。归根到底,只有当我们成功地从自我发展转向公共福祉,从个体之人转向人类整体,我们才能在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的同时,保证宏观理念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展现。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体、社会与国家的分层并不是一种静态划分,而描述的是抽象理念的内化与个体本质的外化所达成的某种动态平衡。一切个体的自我完善必定会伴随着“外化于行”的实践活动,为宏观理念的实现提供现实基础;同样,一切宏观理念的现实运行必定会伴随着“内化于心”的精神影响,为具体个人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引。将这一结论运用于德育的整体设计,我们就能够从纵向延伸的角度进行德育系统的构建,即达成共性塑造与个性发展的均衡。一方面,在德育活动中讲求共性塑造,就是在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原则,强调个体发展必须依据宏观理念而展开。在共性塑造的维度下,受教育者必须明确人的自我限定,服从社会需求与国家意志,在具体社会关系与文明形态中中寻求自我的定位,将小我看作是大我的自然产物。另一方面,在德育活动中讲求个性发展,就是在坚持人的全面解放与全面发展,强调一切宏观理念的实现过程都不能压制个体自我实现的基本诉求。在个性发展的维度下,受教育者必须明确人的无限自由,主动为自身的一切行为负责,担负起特定的社会职责与文化使命,将大我看作小我的自然延伸。

三、德育系统的横向铺展: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贯通

为了继续完善德育的整体设计,我们需要结合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对德育体系的构建进行更为细致的探讨。有如下三个问题:其一,内在于个体的德性品质究竟如何通过“外化于行”,最终服务于宏观理念的实现?其二,外在于个体的意识形态究竟如何通过“内化于心”,最终服务于具体个体的实现?其三,外化过程与内化过程究竟如何在公民德性的建设中得到贯通?事实上,这三个问题恰恰可以与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具体内涵,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相互对应。在此我们需要对“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意涵进行说明,解释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分别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被归结为一种“德”。

1.“严私德”与德性品质的养成。

我们可以将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层面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概括为“严私德”,它主要关注德性品质的养成。如最早将“德育”一词引入现代汉语的王国维认为,教育的宗旨就在于“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德性的建立,正是成为“完全之人”的关键。王国维对德育的强调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他强调德性的建立是内发而非外铄的,促进个体的自我觉醒与内在完善是德育的关键;其次,他强调“教化”与“风尚”之紧密关联,唯有当个体建立起作为立身之本之德性,我们才能进一步从政治、社会、文化乃至意识形态之角度谈论各种道德风尚的形成。但是“严私德”的提出并非倡导某种“独善其身”的避世哲学。相反,自我完善的最终依归是理想人格的建立和人性的完善。我们关注的并不是孤立的原子个人,而是在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文化人与理性人。个体对于内在价值的追求必定在外化为行的过程中得以升华,凝结为某种影响与指导一切个体发展的文明精神与普遍价值。而不同个体追求自我实现的行为也将形成合力,与宏观理念的实现关联起来。相应的,在进行德育的整体设计时,我们也需要将“个性发展”看作是“共性塑造”的必要前提,将个体的全面发展看作一个将个体的“内在德性”不断“外化于行”,为宏观理念提供现实根据的实现过程。

2.“守公德”与社会风尚的树立。

我们可以将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概括为“守公德”,它主要关注社会风尚的树立。在此,公共领域的制度建设和公民德性的树立成了德育的核心问题。著名教育家强调教育要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新国民的道德教育必须围绕“公民的塑造”与“公共精神的培育”而展开。在此,公共领域的引入引发了对于“自我完善”的全新理解,我们关注的不再是个体的自我觉醒,而是各种社会、文化共同体中自我与他人的共同福祉。个体与共同体有着双向关联:一方面,个体不再将“内在修为”看作是道德核心,而是意图从“修身齐家”进一步扩展为“治国平天下”,将共同体的完善看作是自我完善的自然扩展;另一方面,个体也更为清醒地认识到特定社会文化情状在其自我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将自我完善看作是共同体完善的逻辑后承。结合两个方面,谈论自我完善,既是在探讨公民个体如何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为社会共同体提供力量,又是在探讨社会共同体的制度建设如何造就出具有公德的公民个体。“守公德”的提出最为明确地体现了德育的“实践转向”:一方面,每一个体意图在包罗万象的公共生活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明确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每一个体也能够自觉地按照社会共同体的需要进行自我规定与自我限制,为其他个体的自我实现提供服务与帮助。落实到德育系统的构建中“,守公德”关注的是社会风尚的树立,其根本任务在于引导受教育者将自我的内在发展与宏观理念的贯彻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同时展现出来。相应的,在进行德育的整体设计时,需要取得“个性发展”与“共性塑造”的均衡,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真正拥有公共精神的出色公民。

3.“明大德”与意识形态的建设。

第11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 德育课 一体化 课改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214-01

1、 德育课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1.1是全面实现德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处处是德育,人人讲德育,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专业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与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获得一定的道德信念,以规范他们日常生活行为,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1.2实践锻炼,如文体活动、纪念庆典活动、专题活动、主题月活动、技能竞赛等,激发学生对德育课学习和锻炼的兴趣与欲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营造一种高层次的、多元化的校园安全文明和谐氛围。

1.3是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德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德育教学与实践贯穿于学生所有业余活动和所有专业教学之中,作为最有保障的支撑,极大地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促进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 德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内容

2.1转变思想观念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创建德育教育的网络工程。加强学习,领导带头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专题讲座,转变观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技工院校一切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成人、成才、成功”的育人主线,坚持德育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的基本原则,面向人人,尊重、关爱、服务于每一名学生的健康发展,构建以打造“德能兼备”现代职业人为目标的全员化、全方位、全程化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一个以学校领导为负责人,班主任为骨干,德育老师为主导,科任老师和学校其他人员都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以德育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活动为辅、专业建设参与的德育工作渠道和方法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法纪、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以课堂教学评价为基础,综合素质评价为引导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2.2以活动为中心

实现德育课程改革与课外活动一体化。德育教学要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大力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体化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从生活、从实际、从自己提取课题,以故事、讨论游戏、体验、指导等活动方法为主,避免生硬而苍白无力的说教,丰富课堂教育教学的内容,使课堂教育教学生动化、生活化,不断增强德育课教育教学的生命力和活力,以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才能推动其他方面的德育教育活动和实际。根据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学习阶段,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基础上,充分挖掘潜力,积极开发校本德育活动课程作为补充,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调查结果,以团体教育为基本形式,结合个体心理辅导咨询,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通学生心理中的不满、烦闷、逆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为不良情绪,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3以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方向

教师的高素质是实现德育课改的关键,是最有效的德育资源。教师的楷模作用,就是最好的德育实践,因此,学校整合了德育教师资源,组建德育教研室,全面负责德育教学教研,引导教师有意识地学习新的职教理念,使之主动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显性的或隐形的德育因素,将德育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德育老师承担省级科研课题,发挥老师们的聪明才智,开展“师德师风标兵”评选活动,号召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积极从事各项德育教育活动。

2.4参与课程标准制定,实现德育改革与专业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局限,打破德育课单打独斗的局面,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合力。因此,学校要求德育课教师必须积极深入企业调研,参与各专业一体化教学方案的制定,将德育素养作为综合职业素质中的核心能力纳入学生培养目标中,形成初具特色的新专业培养方案,实现德育改革与专业建设一体化。

2.5实施多元主体评价,实现德育改革与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一体化德育课教学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之中,还要与学生的综合评价相结合,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注重自我激励,增强学习信心,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具体评价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并与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比如德育课模块化考核、过程性考核、开卷与闭卷结合、以操作或实践代替理论考核、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专家组评价的多元主体评价等。

2.6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实现德育教育与课外环境一体化

创建与发展健康的高雅的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学校以创建安全和谐文明校园为契机,加大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标语、技工名人宣传画等,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构建集思想、科技、文体、智能、技能等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超市。学校以周一升旗仪式为手段,创造一种庄严、神圣的教育氛围。通过“优秀学风班级”、“文明班级”和“文明学生”的评选和表彰宣传,推动“三风”建设,并要求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形成奋发向上的班风,才能让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感染,激发同学的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思想道德情感。

2.7实现教与管一体化

德育教育的实施,必须以学生管理为坚强后盾,实现教管联动,实现教学改革与学生管理一体化。以班主任为主导,以学生操行(分)评定制度为基础,以校规校级为保障,以多元激励为杠杆,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构建高效的学生管理体系,强化行为习惯养成。同时,德育老师和班主任紧密结合,把德育揉合到班级管理中,以德育课程教育为主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加强师生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带动班级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以管理促教改,以教改提升管理效果。使德育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体验式的、与专业结合与成才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德育,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课的育人效能。

3、 结语

总之,德育课教学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为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任重而道远,因此,德育课一体化教学无论是从观念、教学目标、方法和教师的素养等方面都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切实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参考文献

[1] 董小英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现代交际 2013(1)

[2] 黄里青新时期职校开展德育工作探析[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 2013(11)

[3] 阎美凤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教育模式[J]-价值工程 2012(2)

第12篇

关键词:学生;德育;教师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社会在理想信念、道德风尚、价值取向等方面呈现日趋明显的多样化倾向。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使学校德育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形势下,从全球化的角度讨论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形成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感到棘手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德育的内涵

德育可以理解为教给人学会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和行为准则,并且使人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自觉,养成道德习惯。在我国,它是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被称为“教化”,需要长期的灌输和训练。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重视德育的文化传统,为我们当今德育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如下。

培养仁者之心。《礼记·中庸》记有“仁者,人也”。在孔子看来,“仁”就是爱人,它是孔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只有爱人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也只有真正的人,才会真地的爱人。

重视人生教育。我国古代德育把对人生的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认为德育既要教育人做“洒扫应对”的小事,也要教人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既要授以陶冶人性的“内学”,也要授以齐家交友、事君治国的“外学”。

进行崇善教育。孟子把崇善教育列在德育的首位,“崇善”不仅在于自我完善,还在于“兼善天下”。张岱年先生曾说过,真正的人不可能是一个“自我中心”的人,更不可能是一个“唯我独尊”的人,应是富于同情心,富于社会责任感的人。

西方教育中没有明确的“德育”概念,但其“德育”确实存在。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个人为基础的,主张通过个人的奋斗获得幸福,民主、自由、平等、正义、责任是其基本价值内容和取向。以美国为例,其大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是以爱国主义、法制教育为主的公民教育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学校教授学生政治、法律、道德知识,促使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明确权利和义务,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和遵纪守法。总体上,中国传统德育教人做圣人,而欧美的公民教育教人恪守作为国家公民的底线。

历来人们对德与才的关系有着不同的态度:有人认为德育第一,有人认为智育第一。洛克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1]。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就是“最高的善”。对此,司马光所说的“德者才之帅,才者德之资”有其可取之处,首先德统帅着才,没有好的品德作为导向,才智很难有积极意义,个人成功需要正确的动机、强烈的兴趣、坚韧的毅力,更需要品德的支撑和维持;另一方面,人的品德对其才智有某些依赖性,如果一个人对品德规范缺乏认识,分不清善恶、美丑、对错,愚昧无知,其品德水准必定不高。

二、我国德育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文化多元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外来优秀文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新观念、新思想的形成。同时,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一方面,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另一方面,传统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受到巨大的冲击。从总体上看,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积极健康,政治上积极向上,学习上肯于钻研,其价值观和行为呈现出更加务实的特点。但我国德育面临的问题也很突出。

(一)价值危机,道德意识淡化

千百年来,我国都以“仁者爱人”“诚实守信”为最基本的道德,对乐善好施、助人为乐、言行一致加以赞赏。然而,部分学生缺乏某些基本的道德判断,主要表现有:艰苦奋斗的品质正面临骄奢逸之风的挑战,相当一部分学生互相攀比,期待不劳而获,怕苦怕累思想较重,不以勤劳节俭、谦虚谨慎、守信敬业为荣,对广大劳动者缺乏应有的敬重;诚信意识淡薄,认为老实人吃亏,表现为考试作弊、说假话等;粗痞化的改编严重混淆了青少年学生的荣辱观,许多承载正面道德教育的传统教材被改编得面目全非,卖火柴的小女孩成为促销女郎,《背影》中父亲大耍双节棍,闰土摇身一变成为古惑仔。社会道德观、利益观、价值观部分扭曲,各种不良现象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放弃自律,是非判断不分明

人是环境的产物,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往往会养成良好的品质;在不良的环境中生活,常常会养成不良的品质。在校园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看到:一人走路抄近道践踏草坪,后面就有人跟着践踏过去;一人不排队,后面就会有更多的人拥挤上来。一些学生对种种不良现象麻木,甚至持容忍的态度。部分学生素质较差,表现为:一是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考虑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二是一些基本的礼仪和文明知识欠缺,待人接物没有礼貌,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三)缺乏合作,集体意识淡漠

现代社会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生活毫无疑问是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必须充分重视集体的教育功能。现代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也表明,集体生活中形成的凝聚力在成员心理上表现为认同感、归属感、力量感。全体对个体具有制约作用,对人格发展有助长作用。可见,参与集体生活是个体人格健康发展并实现社会化的条件。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缺乏耐心,忽视他人,脱离集体,在困难面前缩手缩脚,甚至破罐子破摔,心胸狭窄,嫉妒骄横,人际关系紧张,感情脆弱,焦虑不安,自卑感强烈等,这与忽视集体教育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