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主要途径

德育主要途径

时间:2023-06-25 16:34: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主要途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主要途径

第1篇

【关键词】高职;德育途径;比较研究

读书育人,以德为先。在我国,由于高职院校存在的历史不长,高职德育工作正在探索过程中。在新的形势和新的历史条件下,许多陈旧的德育教育方式方法已经难以适应高职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比较,如何整体构建富有我国高职院校特色的德育体系,探索符合学生思想特点和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特点的显、隐结合的德育教育新途径,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

1.何谓高职德育途径

高职院校德育途径是指教育者对高职生实施德育时可以利用和选择的渠道或路径,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2.国内外高职德育途径研究之比较

2.1国外德育途径研究

国外有关德育途径的研究主要围绕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学科建设、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家校结合、心理教育等方面展开[1-2],并侧重于对德育隐性途径的研究。

在西方国家,他们的在德育途径不仅注重正面的、德目式的灌输教育,还通过教育、管理、服务开展教育,寓德育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学生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隐性教育。在美国大学,隐性的教育往往是通过生活指导、社区活动、宗教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的。在社区学院,课外活动主要有学生社团和被视为必修课的课外活动。早在20世纪20年代,加利福尼亚的帕萨迪纳初级学院,曾经成立了70个各种学生俱乐部。目前,虽然参加各种俱乐部的学生比例有所下降, 但是一些社区学院,它们会采取积极措施在学生中培养能够组织领导课外活动和俱乐部的人才,通过学生组织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自我教育。在美国高校,它们的学生工作采取法制化的校纪管理,因而具有鲜明的德育功能。其法制特点不仅在于规范化,而且有极高的透明度和严格的程序,从而使得校纪管理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力手段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工作构成了良好的德育软环境,在对学生的关注、体谅中,潜移默化地达到育人的效果。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给予学生以熏陶,是日本大学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它们在德育方法上常常采取隐性教育的方法,但是其德育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 比如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的认同感、自豪感,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等。

2.2国内德育途径研究

国内的研究文献较丰富,涉及面较广。我国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更青睐选择具有明确教育意义和目的的德育途径,而对学生道德具有潜在影响的隐性德育比较忽视,从而导致隐性德育途径的开发力度相对不足。

目前,我国高职德育工作主要通过贯彻实施两课(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得以开展,这是对高职生进行德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两课课程在高职德育过程中扮演着最核心和最重要的角色, 但是它并不能代替其他途径来开展德育工作。高职院校过于注重德育主阵地建设,而在其他非德育课程教学的德育渗透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其结果是淡化了各科教师关心育,参与德育的意识,尤其是非德育课教师淡化了教育性教学意识,客观上丧失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机会。同时,我国更注重显性德育途径的利用,校园环境、风气等隐性德育途径的开发力度相对不足。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途径的拓展、各途径如何发挥各自功能、各途径如何优化配合、如何加强德育途径的实践环节等问题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研究趋向于体系化建设和具体化实施[3-7]。如按照空间特点,一般将德育途径分为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基本途径。国内相关研究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把企业纳入高职院校德育途径体系中,构成四大基本途径。从高职德育的具体实践出发,又在院校、家庭、社会、企业四大基本空间德育途径的基础上,再按照德育途径的性质特点分析整合和归类,把高职院校可以经常运用的德育途径包括课程、实践、组织、环境、管理、咨询、传媒等七类。这七类近20项德育途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融通,构成了高职院校德育途径整体体系。对这些德育途径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整合,使德育资源得以有效、充分、合理地利用,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社会育人的德育大格局。

通过对各国家德育途径的相关研究比较, 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与实践倾向于隐性的德育途径建设,国内的研究与实践则侧重于显性的途径建设。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大学生思想活动也随之显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等特点,从而决定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形式要从传统的以显性德育途径为主体的德育模式变为显性德育途径与隐性德育途径相统一、相结合的德育途径新模式。只有显性与隐性途径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既是德育活动的客体,又是德育活动的主体,才能真正提升德育水平,满足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需要。只有两种德育途径相互结合,新时期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英]约翰.威尔逊著,蒋一之译.道德教育新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美]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赵炜.比较视角中高职德育之共性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3:97-100.

[4]程则思.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5:113-114.

[5]胡孝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德育创新思路[J].职教论坛,2010,12:36-37.

第2篇

关键词 班主任 德育教育工作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在校学生由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更得需要相关责任人的关注和引导,但是现阶段中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均出现了一种不良的错误倾向。高考制度的辐射影响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紧缺导致学校在进行学生选拔和评价时仍然以文化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孩子好坏的主要依据,影响着中小学教学。教师只重视文化知识教育不重视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不少初中学生不爱劳动,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有的甚至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给学校、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涉及到家长、教师的责任,但是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仍然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负责人和实施者,其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为此本文对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1当前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存在问题

1.1德育与学生的需要脱节

新的时展,导致新时期的学生出现新的问题,他们在对待这些问题时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些是传统教育所没有遇到过的,但是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仍然按照传统的方法和思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讲一些过时的案例或讲一些假大空的观念,导致学生一听就反感,因为这些东西并没有和实际的生活有多大联系,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让德育大打折扣。

1.2德育过程不合理

德育也是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强调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过程往往只限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固定的道德规范,而忽视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如果出现学生犯错不管什么原因就是一味的批评、指责等粗暴的模式并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导致学生在德育教育中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和尊重。这样的教育模式最终让学生不在沉默、顺从中改变,就在沉默中选择默默对抗,达不到应有的德育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1.3德育途径和方式不当

虽然学校开设有德育课程,但是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应付现象比较明显,只是通过周会等时间进行定期的开展德育活动,同时方法比较单一。教师大多念一大堆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或者举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例子去说服学生的不良行为,不但没有起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反而导致部分学生的反感。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没有考虑把父母的作用引入到平时的德育工作中,也是限制德育的途径选择。这种途径和方式的单一严重影响德育的效果。

2提升班主任从事德育教育工作收效的措施

2.1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

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根据不同的德育内容选择不同的德育途径。在教育途径上可以选择说理教育、案例教育、实践教育、体验教育等多种途径,实现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比如班主任采用说理教育时应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分清是非,指明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通过推心置腹的跟学生讲道理能让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主动改正,在说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固定的周会时间也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偶发事件进行德育工作。

2.2德育工作中应寻找多途径的综合开展

班主任在从事德育工作时,虽然要负主要责任但是也要考虑到班主任的时间、精力、方法都是有限的,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比如可以通过科任教师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目前新的课程教育改革强调任何科目都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因此要充分利用每门课程在道德教育上的作用,发挥科任教师的德育功能。比如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除了学校就是家庭,因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实现对孩子的家校共管的联动模式,达到对孩子的教育功能。同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班主任对于一些暂时不能扭转思想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作用对其进行辅助引导教育,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3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独特性,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不应该提出过严过高的要求,这样会造成班级失去活力。班主任应该制定基本的要求,每个学生只要认真做都能做到,同时就会给学生留下集体管理班集体的空间让学生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在这种模式下班主任不用一直盯着学生发现错误对其批评教育,通过班集体的讨论定制的规则是每个人都同意的在制定之初就要强制性,这样就保障每个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实现自治和互相监督的作用,能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也节省了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量。

3结语

总之,德育问题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责任主体应针对现存的问题,采用因势利导、多途径的综合开展、侧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等措施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第3篇

关健词:中国;美国;德育模式

1美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特点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审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普遍经历了无疑是几千年来教育发展史上1次最重要的教育变革。那场被称为“新教育”、“进步教育”的教育变革,推动、促进了美国学校德育的根本变革、在德育模式的选择上,由于不断进行发展、完善,使美国学校德育在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征。

美国是1个年轻的、经济发达,号称“自由乐土”和“民族熔炉”的多民族国家。[1](217)美国的现代学校德育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以前的美国学校德育从内容、方法、途径到管理措施仍然是德目主义模式占主导地位。至20世纪前50年,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功能明显下降,杜威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实用主义哲学对学校德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德目主义受到了极大冲击,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倍受青睐。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至70年代,学校更加放松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控制和管理,学校德育处于1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就成为导致60-70年代以来的学校德育危机的1个重要原因。之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呼吁加强学校道德教育。通过采取1系列的改革措施,美国学校德育实施体系就具有了既包含德目主义模式的特征,又包含有全面主义的特征,即在德育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点。

所谓混合德育模式,是指学校德育既开设相对独立的德育课程,向学生传授既定的德目系列,又充分利用各学科和全部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2](145)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1.德育体制结构的多元性。美国作为实行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代表国家,在德育体制方面,因州而易,全国没有统1的德育内容和管理措施,有些州制定大纲,按大纲进行道德教育,有些州编制系统的德育教材,并有严格的考核标准;有些州既没有大纲也没有教材,不采取任何道德教育措施。但是美国最高法院利用司法体系直接裁决有关教育的事务,司法裁决的目的主要是要确立1种全国性的政策作为各州制定教育政策的依据,以及各个学校实施德育的依据。

相比之下,我国的德育模式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在德育实施体系方面,有全国统1的德育教学大纲,学校开设独立而又系统的德育课程,将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编制德育教材,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德育知识和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注重养成教育。所以,我国的德育模式为综合性德育模式。

第2.德育目标和内容具有多样性和统1性。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多样性与1致性的结合,是混合德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其复杂的德育目标结构中追求两个基本目标的结合:1个是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品质,另1个是培养学生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是价值观;而在德育内容方面,范围也是广泛而复杂的,包括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政治教育、国家宪法、社区服务教育以及协调人际关系教育、自由、平等、人权、人的尊严等人文主义教育等。在所有这些复杂的内容结构中,都是围绕着两个基本内容即公民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而进行的,体现出1致性。所以说,在美国尽管赋予人们信仰和价值选择的自由,但从以上的现实状况中说明了美国不仅有比较明确的德育目标,而且这些目标所反映的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非常明确和强烈的。

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校德育有统1的德育目标,就是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国家教委于1988年和1992年,先后制定和颁发了《中小学德育大纲》和《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分别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提出了统1的德育要求规定了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及法律教育等要素为基本内容,构成了我国德育内容结构体系。我国德育是以为指导,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内容非常丰富,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性。但是,由于我国综合德育模式是适应和项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建立的,因而,德育教育的目标取向带有浓厚的政治功利性。学校德育呈现出“重大德”(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世界观),“轻小德”(道德品质、人生修养)。过分强调德育目标的同1性、整体性和先进性,忽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广泛性,这就使得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走上形而上学的轨道。

第3.德育实施途径和方法的综合性。混合德育模式在德育目标途径和方法方面吸收了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的积极因素,采用直接性德育途径和间接性德育途径、潜隐性德育模式相结合。其中,课堂正面教育是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途径。在德育实施的方法维度上,1方面给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给学生充分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1方面又有教师的正面指导。同时,混合德育模式把注重传授道德知识与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他们更多地注重通过对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活动、交往和环境影响等途径实施德育,突出德育工作的渗透性、活动性和实效性,这是美国德育途径的基本特点。此外,美国德育途径还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例如,美国纽约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区的中、小学校纷纷开设法制课和公民教育课,供中、小学生选修,学习美国行政管理和民主社会的准则。美国高等院校既开设专门的伦理道德课和公民学课程,也通过大学的核心课程—人文学科、专业课程—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以及全部教育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德育的层次性和各级学校德育内容的衔接性问题。

我国的综合德育模式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作为德育实施体系的基本途径。讲究多渠道、全方位和综合性德育机制的有效运作,注重德育的课堂途径和课外途径并举。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2课”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第1课堂”—理论课教育相配合的是我国学校德育的课外途径,即“第2课堂”主要有:⑴少先队、党团组织活动;⑵营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⑶心理咨询;⑷自愿者活动、军训、社会调查、“3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学校德育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也仍然存在着1些令人担扰的问题,特别表现在:⑴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指导;⑵德育内容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忽视与学生现有道德水平相联系;⑶普遍存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脱节,学科教育渗透不足;⑷过分强调德育的育人功能,忽视对学生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认识、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培养。[4](89)。

第四.德育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混合德育模式的操作方法具有内容系列化、教育策略成体系、教学手段较先进的特征,它比较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例如,美国品德教育学院编制的品德教育教程及其实施方案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中颇有影响。它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和接受水平,向教师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说明、具体教学安排、教学建议、实施办法以及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策略和手段。具体有:1.教师的态度;2.课堂讨论;3.不使用真实姓名4.利用各种角色扮演;5.小组活动制。

相比之下,我国在德育目标内容及具体德育方案的实施上,可操作性不强。我国许多地区,学校创造出许多有开发前景的德育方法,但有些研究成果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而无法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而难以被普遍接受并得以推广。

2、美国学校德育模式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从对美国学校德育模式——混合德育模式主要特点的介绍中,明显地看出其学校德育发展趋势:即德育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趋于1致,而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和具体内容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根据学生品德的发展特点呈现多样化。在德育途径和方法方面,注重发挥德育综合目标因素、德育场的作用,注重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桔合。因此,对于美国混合德育模式,我们必须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借鉴他们1些成功的经验,以促进我国德育实践和改革。

㈠确立层次分明的德育目标

由于我国德育目标、内容的确立在过去曾经追求“高、大、全”,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特殊性缺乏明确的界定,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德育效果下降。因此,在我国德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从我国国情、民族文化传统、本地区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制定总目标和阶段发展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来充实德育的具体目标和阶段性内容,并相互衔接,建立较完备的操作系统,这是我国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㈡重视德育模式的研究,丰富德育模式,拓展德育途径和方法

美国学校混合德育模式的实践表明,多元丰富的、博采众长的德育模式是德育取得实效、获得生机的有效保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必然会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的实施如果仍然沿着简单、生硬的方式来进行,势必会出现学生价值观的混乱而无法控制的局面,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给社会带来危害。所以,丰富我国现有的德育模式,改革单1的知情意行等德育模式1统天下的局面势在必行[5](93)。

同时,在德育实施的具体方法上,我国学校德育既要重视正面传授知识,重视行为规范的教育,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动性,重视道德能力的培养。另外,注重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活动、各类情境中去,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陶冶[3](90),春风化雨中得到道德升华。

㈢.促使德育与社会现实接轨,培养为社会实际服务意识

我国学校德育历来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1育人目标十分重视,相对来说,德育对如何适应社会变化与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实际则重视不够。因而面对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德育有时却表现得苍白无力。实际上,德育立足于为社会实践服务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是1致的,育人是德育的根本目的,服务社会也是德育的重要任务。所以我国学校德育应借鉴美国德育模式的成功经验,注重学生自主意识、道德选择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便有效地应付和面对多元多变的世界和社会形势。

参考文献:

⑴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⑵王玄武等著.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⑶李冬梅.中外道德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2003,(3):90

第4篇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 学校; 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096-03

中国古代的儒家德育思想是世界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继往开来,迎接新世纪诸多挑战,构建我国当代学校德育可资借鉴的一个重要宝库。如果做宏观整理,我们可以发现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学校德育目标的价值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对所有的受教育者在品德方面总的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在德育上“施工”的“蓝图”。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离不开德育目标问题。

1.我国学校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校德育目标不注重层次,不讲“序”。忽视了德育目标的程序性和现实性,不是循序渐进、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是设立一个个可行的、有序的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达到,没有根据自身任务要求和层次提出相应的德育目标,只有抽象的大致相同的培养目标。这种德育目标不具体、不明确的状况,实际上淡化了目标意识,软化了学校德育工作。如“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这是对广大干部、人民群众和青少年的共同要求。但对中小学生,对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和不同个体学生,理论上研究不多,在实际工作中也容易忽视。这些现象导致学校德育实施这些目标的内容、方法、途径基本雷同,影响了学校德育的实效。

2.儒家德育中思想德育目标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的德育目标是有原则、有规律的。《大学》中提出道德学习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中心,以道德认识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和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由此可见,儒家德育思想在注重道德教育上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而且在自身修养上,孔子提出了追求“仁人君子”的高尚理想和人格境界。给人一种追求的不竭动力。所以,在现今学校德育目标的确定上,要借鉴儒家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从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出发,不同时期设置不同的德育规范与目标,这些目标要贴近学生实际,具体化并具有可操作性,且不同时期之间要注意衔接性、连贯性。

二、对学校德育过程的价值

学校德育过程,即学校德育内容的实施过程。在德育过程中,学校既要跟学生讲清楚德育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要求,以及怎样去做,又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素质。空洞说教、一味灌输规范来解决道德认知问题,难于使学校德育真正有实效。

1.我国学校德育过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德育课实效性不是很强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在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重视解决“认知”的问题,而不重视道德品质和观念的形成。具体表现在以文为本,重知识、轻养成。学校的德育课教学,过分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以考试得高分为目标,只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却不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忽视了要把学生作为生命个体进行教育,从而使道德与现实生活割裂;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导致知行不一,形成人格缺陷,故造成一部分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因此,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应当在强化道德实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方面下功夫。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过程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施(即教学过程),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即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学思结合,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过程。在第一、二阶段中,孔子要求学生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在第三、四阶段则要求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践履躬行。儒家德育在探讨道德理论与道德践履的知行关系时,特别强调知行的辨证统一,并把“力行”、“躬行”作为道德修养的重心。儒家德育认为,一个人仅仅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并不算是有道德,只有身体力行道德规范,才算真有道德。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引导他们进行实际锻炼,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儒家还力倡将道德践履与个体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融德育于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主张个体修德要通过觉悟和践履等方式或方法以便做到“内得于己”,强调践履在修德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思想可概括为“生活即德育的思想”。

三、对学校德育方法的价值

要完成和落实学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效果不佳,与所采用的德育方法不无关系。因此,探讨儒家德育方法的价值,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看到问题之所在,从而加快我国学校德育方法的改进。

1.我国学校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偏重于道德规范的“填鸭”。我国中学德育课程中的传统灌输模式,以教材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要方式,注重知识的强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教师注重讲授、示范、规劝、批评,主要发挥教师的讲授作用,过分强调道德对学生的制约作用,把学生单纯地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置于服从教育者的地位,完全不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无法透过多种选择以作判断,不注重青少年的接受心理,不注重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把青少年作为被塑造的客体,这样造成与目前青少年主体的核心价值相背离,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且直接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方法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在道德方法上注重学思并重、因材施教、身教示范等科学的道德教育方法。儒家重视道德中的学思并重,主张学与思应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认为学习是人掌握道德知识和提高道德修养的基础,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应该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才会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收效。

教育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是儒家教育思想中极具价值的一个方面。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注重个性差异,根据不同性格、不同情况的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这一思想可以说是极具科学性和借鉴价值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个体状况,因人而异,有效开展道德教育。同时,儒家还主张教育者应以身示范,为人师表,通过自己的品格和德行感染、影响、教育自己的学生,发挥典范的作用,进行生动的教育。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道德教育中应注重榜样的力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此促进和提高道德教育实效。

四、对学校德育内容的价值

儒家道德传统中包含着丰富的优秀道德教育内容,譬如重义轻利、人格修养、天人合一等优秀传统道德观念,对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丰富我国现代学校德育内容体系不无裨益。

1.我国学校德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处于观念形成与观念混乱相交织的阶段,许多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注重功利、讲求实惠、缺乏理想、过分强调物质利益,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的倾向,从而导致唯利是图、利己主义、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等思想行为有所滋长。近年来,社会公德淡薄、公共生活无序已成为转型期社会的一大道德难题。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怪圈,人们都在埋怨社会道德风气不好,却又都在参与制造和助长不好的道德风气。在现代社会,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已不是个人的生活小事,公共卫生状况已成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道德状况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内容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重义轻利”的原则。儒家思想中对于义利关系问题的讨论曾提出过各种不同的主张和观点,但占主导地位的是见利思义、重义轻利、以义制利的原则。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反对因求利而失义,因追求个人私利而做出对别人、对公家不义的事情”。他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一原则告诉我们,对于“利”要有一种理性的约制,不苟取,不妄得,不受不义之财。儒家并非一概反对追求物质利益,只是把道德人格的价值放在远远高于世俗物质利益价值之上,认为决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牺牲自己的道德人格。这种价值取向,是中华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华为“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和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它对于批判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种道德意识对于我们当代学校德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有着重要的价值。

儒家的人格修养的价值。在儒家看来,“仁”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是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高目标。人们只要按照“仁”的要求办事,就会达到“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仁者“爱人”,这是“仁”的核心范畴。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强调礼仪;又要求弟子:“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具有明确的关心社会群体,尊重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公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五、对学校德育途径的价值

学校德育途径是对受教育者实施道德教育影响的渠道,即道德教育的组织形式。只有采取恰当的道德教育途径,才能有效地运用道德教育方法,落实道德教育内容,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因此,我国学校德育有必要在德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借鉴儒家德育途径的基础上,解决自身现存问题,开辟有效的学校德育途径。

1.我国学校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在德育途径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力,最终影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表现在学校内部,存在思想品德教育与各科教学的分离,除了班主任和德育老师,专业老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根本不注意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因而削弱了学校德育自身的合力。而家庭教育和社会现实中的消极因素,更是无情地冲垮了学校德育为受教育者们苦心构筑的道德之堤。家庭德育功能减弱,不少家长重智轻德,对孩子心理、人格乃至品德很少过问。而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育尚未健全的时期,还不具有很强的分析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诱惑,这就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而实际上,当前家庭与社会教育都未能做到密切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学校道德教育功能。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途径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道德教育除了道德修养是属于自我教育系统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是教育的基本方面,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完整的教育系统。儒家德育途径中,最为重要的是学校的道德教育。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儒家也很重视对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孔子认为“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所以应该对儿童尽早实行道德教育,抓住儿童“心未滥而先喻教,则化易成”的时机,使其习与性成,从小事、琐事做起,由小见大,逐步加深和提高要求,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优化家庭环境,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至于社会教育,主要体现在社会风尚的教育方面。而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在儒家教育者看来,主要应是统治者对民众实施道德教化。总之,儒家道德教育的施行注重了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的结合,共同培养人的良好德行,这些经验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途径建设仍很重要。

以上我们分析了儒家道德思想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价值,包括在德育目标方面、德育过程方面、德育内容方面、德育方法方面、德育途径方面儒家德育思想都有独到的见解,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有着珍贵的价值和重要的借鉴意义。继承和借鉴我国传统德育思想中的瑰宝,发挥儒家德育思想的价值,构建我国当代学校德育体系,是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牟钟鉴.儒学价值的新探索[M].济南:齐鲁书社,2001.

第5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德育教育;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9-0025-02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竞争需要实力,实力源于人才,人才来自教育。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是推动我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力军,其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多年来,我国一直将德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技术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新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德育的内涵分析

实施素质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为这一目标提供最基本的保证就是德育教育。学生作为道德学习者,要主动地学习德育,是道德教育的主体。教师是道德的教育者,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道德学习的环境、条件,促进学生由道德无知到道德有知,并且化为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的行为选择。因此,德育的本质就是教师创造学生进行道德学习的环境、条件,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但是,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二、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现行高校德育教育方法滞后、呆板、缺乏生气。德育的方法,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效果。近年来,广大德育工作者虽然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过去那种“德育课堂靠灌输,德育活动套框架,德育成绩看试卷,违纪违章就查处”的老模式并没有彻底改变。

(一)”灌输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

高校德育教育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部分构成,前两部分所占比重很大,而道德教育所占比重较小。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所处的领导和核心地位,决定了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是灌输。灌输作为德育教育总的指导思想,在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理论基础。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 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 传统德育教育将学生看作容纳道德理论知识的“容器”,以说理和单向灌输为主,无视具体的、活生生的、充满个性的人,无视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个别差异性,忽视行为作为德育教育主体的学生。

(二)“框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模式

现行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与计划经济体制高度契合,计划经济色彩浓重,这是导致德育教育低效的基本原因。现行德育教育模式,通过“以某种学说或观点去封闭,禁锢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只接受某一种特定道德价值或道德规范体系”,是重共性、统一、单一的教育,培养了大量依附性人才 。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种“框架式”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从根本上违反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阻碍了大学生德育的多样性、层次性、个性化的发展。

(三)“理论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来源

理论教育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忽略在社会生活的真空背景下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情感的培育,道德认知的教育与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行为的养成处于分离状态。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对付考试,而真实的、丰富的社会生活的真谛却被遮蔽了。以致社会上评价有些大学生是有智商没智慧,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化没修养,有欲望没理想,有目标没信仰,最终是有青春没有热血。教师心安理得地照本宣科,学生烦躁或冷淡地应付或逃避,这恐怕是所谓德育实效性问题的主要成因。

(四)“主观印象”是德育教育的主要评价机制

现行德育教育的评价考核机制未能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评价的内容过于笼统和抽象,评价忽视了学生品德的养成过程和真实度。学生的品德评定往往由教师凭经验、印象决定,没有明确、具体的德育评定标准,德育目标与德育评定的脱节,造成德育目标不能很好落实,这种不科学、不公正的评价,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

三、加强高校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既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青年道德心理健康成长的现实要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结合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给出具有实效性和高效性的德育教育新途径。

(一)创新方法,转换教育主体地位

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平等、民主的方式,开展探讨式、讨论式、对话式、谈心式的思想交流与沟通,以敞开心扉、推心置腹的态度进行思想交锋,通过思想火花的碰撞,让受教育者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者的批评教育,达到提高、转化思想认识与改变错误的根本目的和宗旨。即使是“两课”这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也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填鸭式”、“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法,而是采用讨论式、探究式、问题式、考察式等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先进教学方式。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多以平等的态度采用谈话式、对话式、交心式等行之有效的科学方式,改过去的单向灌输为现在双向沟通与交流,既克服了以往德育工作中受教育者常见的对抗、抵触等逆反心理与现象,又使德育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二)更新观念,确立师生互动思想

德育活动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把教师在德育中“教”的主体作用与学生在德育中“学”的主体作用对立起来的观念将导致“有教无学”的低效或无效德育。在德育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德育主体观,充分尊重并发挥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改变过去德育活动中受教育者主体缺位的不正常现象。坚持高校德育的“双主体性”原则,特别是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自觉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是搞好高校德育的关键,更是主动适应德育客观规律的要求。因此,在德育活动中要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民主、平等地对话,采取讨论、谈心等方式。另外,教育者在设计德育目标、实施德育途径、选择德育方法等多方面均从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转变德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调整心态,帮助指导受教育者发展成长。

(三)注重实效,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参加社会道德生活实践锻炼,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优化道德心理结构相辅相成的基本形式。正确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实践教育、启发和影响。许多高校常常通过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工厂、企事业单位等基地进行广泛的社会考察和市场调查,使他们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加深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自觉地选择符合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能力,大大影响了个人道德的社会化,以及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大学生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对于大学生道德、思想、学识、身心健康成长都十分有益。

(四)把握趋势,创建网络教育平台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已让网络德育的开展成为必要。针对网络信息容量大,开放性强等特点,高校必须有比较健全的校园网站和明确的管理规范,能对各类不良的信息进行技术过滤和监督。同时,发挥网络开放性,传播性等优点,使“两课”教育进入网络,结合网络上的知识以及广大师生的思想实际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及网络心态教育。其次,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上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例如组织网上专题讨论,师生交流,学生交流,自我教育,名人讲座,或者邀请事业有成的师友和海外归来的专家谈自己的经历,以实际感召当代的大学生,让他们清楚认识到网络的优缺点,建立健康的网络心态,树立正确的人身观,世界观,价值观。

(五)明确定位,建立客观评价体系

德育的评估是指对德育行为和德育效果进行评价,科学的德育评价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把受教育者道德实践的改善与提高作为衡量德育发展的重要标准 。评估标准要符合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全面了解评价对象,在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中做出中肯的评价。具体应做好德育评估对象的确定、评估标准、评估方法、评估程序和评估结果的反馈这五个方面的工作。评价标准确立之后,对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对学校所有教育者,包括后勤员工也制定考核体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有奖惩,才有激励。教育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受教育者哪些方面还存在着缺点,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做出相应对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被教育者可以根据反馈结果修正自己不符合社会要求和规范的言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48

第6篇

一、 德育内容与德育形式的高度统一是新时期做好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根据德育内容与德育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必须保证德育内容与德育形式的高度统一,避免只强调德育内容的科学性而忽视德育形式的生动性、或者只强调德育形式的生动性而忽视德育内容的科学性这两种错误倾向。

1.靠科学的德育内容说服人

科学的德育内容是根据德育目标和教育对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而确定和安排的教育内容,它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不断充实提高。其主要包括: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内容要符合时代需要,与时代合拍,与客观现实相统一,能反映时代精神。所以要求德育课程设置、内容编辑等都必须从实际出发,积极吸取时代精神的精华。做到靠科学的德育内容说服人。

2.靠生动的德育形式吸引人

科学的德育内容需要生动的德育形式来体现。德育的形式要多样化,不拘一格。我们要随德育内容的变化、时代特点及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探索新的德育工作形式。德育工作形式,一忌太单一,二忌太死板。改变形式单一,可以采取多学科渗透的方式,从每个学科自身特点出发,适时、适当地开展德育工作。 改变形式死板,可以采取艺术化形式,演讲形式.也可以采取论辩形式等。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德育方式,有利于改变说教的面孔,使德育人性化、生动化,具有亲和力,学生也乐于接受,做到靠生动的德育形式吸引人。

二、 德育目标与德育方法的有机结合是新时期做好德育工作的根本保障

德育方法是德育过程中师生共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方式及其组合,是完成德育任务、实施德育内容的手段,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德育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语言说理法,形象感染法,实际训练法,品德评价法等。

德育目标可分解成多层次德育目标,德育目标体现于德育内容中。离开德育目标和内容,德育方法失去存在意义,目标和内容的差异和侧重点的不同决定了德育方法的选择。

1.靠具体的德育目标引领人

具体的德育目标是促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它控制着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方向。只有按德育目标指引的方向,通过有效的德育措施,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加以系统的强有力的影响,才能使学生的品德发展方向与社会要求趋向一致。

2.靠有效的德育方法培育人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采取有效的德育工作手段,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可以采取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途径。每条途径应发挥各自的功能,协调配合,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要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必须树立系统观念,充分发挥各种有效德育方法的作用,要多种渠道、多种手段相配合。总的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靠快捷的德育网络教育人

传统的德育工作形式仍然陈旧、简单,灌输式的德育方法常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一场德育手段改革必将出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产业的快速发展,使网络信息在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学校教育等各领域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特有优势与教育功能。

第二,靠典型的德育案例鼓舞人

德育案例就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典型的、有价值的德育事例。所谓典型,就是指所选择的事例必须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所谓有价值,就是指事例的内容中隐含着教育、教学中的某些矛盾冲突和规律性的问题。

第三,靠浓郁的德育氛围感染人

建设校园文化,营建德育氛围,其目的就是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让学生在优美宁静整洁的校园环境、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刻苦求学的读书风气中,产生积极、愉快、活泼、奋发的生理、心理状态,形成全面发展的良性循环,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良好性格的铸就、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育了肥沃的土壤。

第四,靠丰富的德育活动提升人

德育活动就是德育工作者向受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所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简单讲,就是育德的全部行动。由于实施德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与之相适应的德育活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德育活动是德育途径和德育方法的具体体现,或者说是展现德育途径和方法的具体形式。

三、 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是新时期做好德育工作的系统保障

我们知道,无论是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确定,还是德育方法与德育形式的选择,最后都由德育工作者来完成,而德育工作者的德育工作行为需要规章制度来规范,因此必须构建德育管理体系。

德育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它的构建包括领导体制、法规政策、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内容。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政策性、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我们要深入调查研究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管理的成功经验,以求构建出一个科学、实用、高效的德育管理体系。

1.靠高效的德育队伍影响人德育工作开展的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培养一支高效的高素质的强有力德育工作队伍是德育工作的内在要求。首先,德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其次,德育工作者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其他人重视德育工作,确立德育意识,进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地去开展德育工作。实践证明,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必然使德育工作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靠健全的德育制度规范人

第7篇

关键词:学校教育;德育工作;有效途径

品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是其立于这个社会的根基。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育人”应先“育德”,然而,教师必须看到,在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德育,大多数情况下是被忽视甚至缺席的。青少年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令人堪忧。一些祖国花朵的心灵在错误的教育体制下逐渐扭曲,严重者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从马加爵到药家鑫再到陶汝坤,近年来的青少年犯罪事件一次次给教师的教育敲响了警钟。事实告诉教师,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美德的熏陶下健康地成长,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

1 应试教育体制下德育的尴尬地位

尽管素质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认同,尽管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目前为止,有些情况并未得到改变:高考仍旧是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分数”仍然是学校对教师进行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应试教育仍然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当前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专门负责德育工作的教师,德育工作多由班主任或其他科任教师代为负责,德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 德育教学流于形式,内容空洞

由于缺少监督和管理,许多学校的德育工作都成了一句没有实际涵义的空话。教学方式单一,流于形式;内容空洞,翻来覆去就是那点儿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关系。

3 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严重

当今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到处充斥着利益至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自私冷漠的不良风气。由于学校德育工作的缺位,使得这些不良风气和观念有机可乘,从社会蔓延到校园,侵袭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使得本该清新的校园空气变得污浊,本该纯洁的心灵过早地染上了污点。

二、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1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生的学习活动大部分都是在学校进行的,学校的环境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进行德育教学,首先就要努力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让美德之花开满校园,使得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时时有美德、处处蕴美德,不知不觉中受到美德的熏陶和感染。

2 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德育工作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由于种种原因,德育工作很容易流于“假、大、空”的说教模式,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来讲,这种空洞的说教往往会令其产生逆反的情绪,教师若一再坚持,只会加深双方的隔阂。鉴于这种情况,学校可适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将德育教育寓于这些活动之中。如:纪念“五四”运动的演讲、诗朗诵比赛、宣传主流价值观念的讲座、弘扬爱国精神的主题书法、绘画、摄影比赛等,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情感和价值观,并对其产生心灵和情感上的认同。

(2)树立学习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在工作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秀事例,将其设为典型,号召其他学生向其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将那些抽象的道理和观念化为具体的真实的表现,使学生获得巨大的心灵冲击,从先进人物和事迹中汲取力量,产生一种“见贤思齐”的渴望。

(3)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往往会取得良好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取一些社会上的热点案例,让学生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搜集相关的资料,在小组内思考并讨论,提出自己对该事件的评价,教师再适时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相结合,构建德育教育的网络体系

学校的确是教育的主力军,但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真正的教育,应是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去完成的。因此,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时,也不应“孤军奋战”,而是要联合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形成一种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地发展。如:学校可通过开展家长会、组织社区公益活动、邀请社会名流开设校园讲座等方式加强与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联系,让德育教育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朱法国.浅谈中学德育工作的创新策略[J].华章,2012.

[2]任明良,肖世国.中学德育工作途径探究[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

第8篇

全员德育即人人都成为真正的德育实施者。学校德育是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要参与的工作。在德育为首,提倡全员德育的今天,我们依然会发现在全国各中小学,德育工作在整个学校工作中却是自成体系。如今,不能再将“德育”孤立,应让“诸育”相连,整体推进;在推动学生发展的每一项教育活动中,必须将诸素质融为一体;在确立教师发展结构中,应推动作为教师的“人”和作为人的“教师”的均衡发展,要求教师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双强”,教会学生做人和做学问“双能”。要达到此目的,靠的不仅是德育主任、辅导员、班主任,而是学校所有的教职员工,所有与教育有关的各个部门。在实施全员德育方面,我们还有以下两点认识:

一、课程德育是实施全员德育的主要途径

中国德育不成功,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往往把德育放在课程之外,认为课外搞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才是德育,忽略了德育载体的研究和运用。实际上,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容载体,学生每天在校生活主要是在课程教学中度过,通过课程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条主要途径。二期课改中,上海将生命教育、民族传统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并制定了《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和《民族精神培养指导纲要》,将两大类教育内容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将中小学课程设计分为三大板块:基础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生命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通过各类课程分级分类渗入学生心田,这是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施全员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为课程改革的追随者,除了在思想品德、社会、政治等课中渗透德育,其他所有的学科都应该重视德育渗透,应有相应的德育要求。同时还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比如,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天华寄宿制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根据寄宿制的特点,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一些基础课程的前提下,还设定了研究性课程:版画、剪纸、书法、大脚车、海模等,每天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针对不同的年级学生的特点,每类课程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期末,结合“雏鹰争章”活动的开展,学校还会组织学生着重从情感态度、技能技巧等方面进行能力展示和考核,颁发奖章。另外,在此基础上,我校还开展了拓展性课程,如,低年级的“争当中外文化交流小使者”亲子户外体验课;中、高年级的“走进长沙”红色文化探寻活动课。这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能丰富知识、扩大视野,还能极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等各种能力,也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劳动意识等有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研究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开设,就是德育与其他“各育”的有机整合,也是实施课程德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在编订校本教材时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自己学校的师资情况怎么样?学生有哪些特点?要避免编订重复的低层次的教材,可以购买别人的教材,也可联合区内几所学校共同编订。

二、打造围绕班级组成的教育教学团队应成为全员德育的重要途径

培训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以往,我们习惯组织班主任进行培训,组织语文、数学、英语等教师分学科进行培训,忽略了跨学科思考问题的作用。比如: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在组织教学方面,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难以形成合力,促使学生快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凝聚合力,在班主任团队、教研团队的基础上,打破学科的界限,围绕一个班级或年级建立教育教学的研究团队,这个团队可以有学校领导、班主任、副班主任、任教此班或年级的科任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等。经常性地组织这样的团队,就一个班或年级的年龄、心理特点,或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教育中出现的困惑进行研究,更能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并根据规律科学地制定教育教学目标,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也可以组织这样的教育团队中3~4个教师同上一节课,解决同一个困惑,教育方法上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学生安全和校外教育基地的相对缺乏是很多德育工作者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感到苦恼的事情。在建立以班级或年级为中心的德育团队后,我们还可以尝试在团队中寻找家长资源,建立班级或年级校外活动基地,开展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小型校外实践探究活动。比如我校六(1)班有家长在报社,班主任通过家长进行联系,将报社作为年级的校外实践基地,年级便可轮流到报社去参观报纸的制作流程;又如五(2)班的班主任与在消防大队的家长进行联系,建立活动基地,不仅可到消防大队参观,还邀请家长和消防官兵到学校来进行消防演习。

全员德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全员德育的途径有很多,以上只是个人的些许认识,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在如何深入开展课程德育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天华寄宿制学校)

第9篇

摘 要:网络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时代的发展了。如何在小学阶段实施新时期的德育教育,促进德育教育工作发挥实效,已经成为了小学教ax育工作者积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德育教育;主导方向;注重实际

德育教育一直都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是处于核心和首要位置。在当前的社会变革中,网络技术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这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将德育教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教会学生做人是教学的首要任务,而德才是做人的根本。在小学的学校管理过程中,要明确德育教育的核心位置,将德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将其渗透到各个教育环节中去。例如,在教学的工作中,可以发挥各个学科的德育教育的功能,挖掘各种学科中蕴含的丰富德育因素加以教育。此外,教师的品质、教学态度、教学方式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应该加以重视。

二、构建德育教育的主导方向内容

新形势下,德育教育内容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即要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也要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念,也要符合基本的价值体系。因此,要构建德育教育的主导方向内容,促进德育教育目的顺利实现。首先,要构建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德育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爱国、爱人民;其次,要构建以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诚实、守信、公正、关爱、宽容等;再次,要构建全球最关心的“关心”德育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健康、关心学习、关心环境、关心自己和关心他人。

三、注重实际行动的德育教育

行动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和目的,也是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加以运用。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加强工作:第一,给学生布置品德践行作业。结合德育教育内容,布置一些道德实践作业,如:公益宣传、打扫公共卫生、捡垃圾等等。第二,创设为他人服务的岗位。通过班干部轮换、小小值日生、为同学修椅子等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服务他人的实践活动中。第三,创设道德情境。组织一定的道德游戏,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道德情境中接受德育教育。第四,道德叙事途径。通过道德叙事,将好人好事讲出来,可以在学生之间起到感性模仿的作用,从而实现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张谨.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J].企业导报,2009(9).

第10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途径;方法

一、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

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门文化课教学、班主任工作、校会和班会、少先队活动、各种课外校外活动等

(一)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是我们学校教育中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它的任务是使小学生初步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思想品德课有着其他途径所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一堂优秀的小学品德课,不能讲成中学或大学的政治课,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目的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这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前提之一。还要有针对性,灵活的运用生动形象的材料,坚持启发式教学,用小学生容易懂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结合具体实例讲清道理,明辨是非,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其他各科教学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并不是只单单上思想品德课,因此如果仅靠思想品德课来完成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通过思想品德课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小学各科教材都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小学各科教学是为学生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打基础的。因此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紧密相关的。

(三)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

校会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途径。班会则是比校会更经常和更有针对性的集体教育形式。德育活动应当成为班会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学校德育应当重视发挥少先队的德育作用,使学生在自己组织的实际活动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二、小学德育实施的方法

(一)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这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这个方法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师生处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学生的身心得以宽慰,此时的教师更容易进入学生的心里,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中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教育。讲解是在学校教育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是教师对特定德育内容进行系统和生动的解释,以使学生较系统地深刻地理解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掌握正确行为的标准和方法,以指导行动。教师可以引用本地、本校的真人真事,使学生借助具体材料,来领会道德要求的基本要点。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语言准确生动,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和说服力。谈话是说服教育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或解答学生的问题。它不会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等等的限制。不管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无论是对个人或集体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的教育相对来说更随意。讨论这个方式主要是用于小学的高年级。因为高年级的小学生有一定的思想,有自己的辨别力,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集体讨论来自己教育自己的方式。它的特点是有利于启发学生的自觉性,锻炼学生的思考和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辨别力。特别是在学生中对某些问题认识上有分歧意见无法统一时,运用这种方式更有效果。

(二)情感陶冶

一般说来陶冶法有“陶情”和“冶性”两方面的作用机制。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相对于说服教育,它则是一种暗示的德育方法。情感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是三个方面:教师的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三)榜样示范

第11篇

关键词: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提出:“要实现教育的均衡、公平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首要的任务。”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职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所谓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是指中等职校德育队伍(即学校的德育管理干部、班主任、德育课任教师及其他德育工作者如团干部、心理咨询师等)作为专业人员,在从事中职德育这种专门活动中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及所形成的合理的知能结构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在中职学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有德育专业能力提升的手段单一,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质量不高,德育工作保障机制不完善,德育工作人员待遇偏低,缺少专业成长激情等问题。因此,探索适合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保证德育工作有效实施,已成为摆在职校面前刻不容缓的课题。

促进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的基本思路

1. 意识唤醒

这种意识是指德育意识。中职德育队伍的德育意识是指中职德育人员作为德育过程的主体, 对自己言行的德育意义及德育活动的性质、结构、内容、效果始终保持清醒认知的意识。中职德育队伍不是完成德育工作任务的机器, 而是在工作中向中职生传递道德价值、彰显教育个性的道德主体,他们的个性、观念和行为必定对中职生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是无形的、潜在的, 也是持久的、深刻的,这是一种道德和人格上的影响。所以,中职德育队伍必须主动培育和提高德育意识, 对自己言行的德育意义形成清醒的认知。作为学校,应把加强德育意识的唤醒和培养作为探索专业能力发展途径的出发点。

2.强化使命

中职德育队伍面对的中职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坦率地讲,中职生在道德水平还不高,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是非意识、行为习惯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缺失。这个特殊的群体的知识、道德水平的高低对整个社会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努力,把他们转化在社会需要企业欢迎的有用之人,是中职德育队伍的责任和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发展体现出对教师职业品质的理想追求,只有把“德育”当作事业来追求,中职德育工作者才会由从业到敬业;才会从追求功利价值到追求社会价值,最终追求人生价值;才会由经验型德育工作者,最终发展为专家型德育名师。因此,要对德育队伍强化使命感教育,让德育队伍在对职业理想的追求中,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最终形成有个性化风格的德育特色,真正实现其专业能力的根本发展。

3.外部加压

首先,中等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德育队伍人员专业能力的发展,积极研究制定促进德育专业能力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例如,针对职校班主任,可参照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资料,结合本校班主任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路径清晰,目标明确,要求到位,保障有力的班主任专业能力发展规划,要求全体班主任对照执行。还可结合学校实际,可制定《班主任培训、学习制度》、《班主任业务考核实施细则》、《班主行工作岗位基本要求》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对班主任专业能力发展进行鞭策;其次,要加大对德育队伍的培训力度。学校要明确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落实培训的细化要求,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外出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用兄弟学校优秀的德育管理和自身进行对比,开成压力,也可采用“师徒结对”的方式,让德育专业能力较强者对徒弟的规范引导和督促;第三,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德育队伍准入机制,提高和完善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标准,严格考核标准,完善评价机制,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格局。

4.激发内驱

就是要完善德育队伍的激励机制,努力激发德育工作者专业能力发展的内驱力,让德育专业能力的发展成为中职德育队伍的内在需要,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除对德育队伍加强理想价值观、事业心责任感的教育外,学校要在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向德育专业能力强、德育成果显著的德育人员倾斜,同时积极打造德育名师工程,发挥典型示范、榜样引领的作用,激发从事德育工作的荣耀与激情。在物质激励方要通过完善绩效工资等渠道,提高德育队伍的薪资待遇,为德育队伍安心于德育工作营造和谐的环境。

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

1.理论学习

学习对于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是第一位的,正是学习才能使德育队伍的教育思想逐步形成、专业得到发展、智慧得到提升。中职德育队伍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集体学习、自学等各种形式,学习德育工作基本理论和新形势下的新德育理念,从而进一步明确中职德育培养目标,提高对中职德育课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从事中职德育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树立德育新理念;进一步了解中职德育教育规律,能够按照中职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从事德育活动,其中德育课教师还要了解德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方向,掌握德育课程的内容,深入领会德育主干课程的精髓;进一步掌握在新形势下从事中职德育的方法、手段和技巧,提升从事中职德育的能力和水平。

2.岗位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活动的内容很多,校内的、校外的、社区企业的、家长参与的、网上进行的等等。这些活动为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发展提供的大量的机会。德育工作者要自我加压,不能错过任何一个锻炼的机会,做到每一项活动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获得新的感悟,转变观念,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学习德育经验、方法,提高德育专业能力。另外,学校要积极搭建平台,开展对外活动,如德育现场会、研讨会、成果展示会,提供交流展示机会,对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而言,可参加各种类型的竞赛活动,如德育课“两课”评比、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主题班会课评比等,在参赛中提高德育专业能力。

3.课题引领

德育专业能力的提升也需要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德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制定研究方案――展开研究行动――解决问题――反思总结提升”的研究思路,探究对策。在课题研究中获得对于德育问题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结合德育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德育专业能力也将在课题引导下逐步提高。

4.团队发展

德育队伍团队是年龄、学历、职称、专业领域等方面结构得到合理配置的组织。注重团队建设与发展,也是提升德育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每个德育工作者术有专长,在专业能力上风格各异,如果各成员以共同目标为牵引,在德育学科带头人、德育骨干教师等人的引领下,成员间彼此分工明确,协作互助、取长补短,共同德育研讨活动,有利于提高个人专业能力乃至德育队伍整体水平。对新德育工作者来说,接受团队培养,能够成为合格教师;对已经合格的青年德育工作者来说,能够成为德育骨干;对骨干教师来说,进行“风格”培养,可以塑造成为德育名师。因此,学校可以成立以德育名师为引领的德育名师工作室,组建一个德育团队,通过传、帮、带,引导团队成员专业能力快速提升。

5.校本研修

德育校本研修是以发生在学校德育活动现实中的真实问题以及提高德育水平等方面为研究内容,它根源于职业学校与德育队伍的现实需求。它主要包括:个案研究与诊断、集体备课、德育课和班会课的同课异构、同伴交流等多种形式。德育校本研修可促使德育队伍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于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当然,由于职校的校情不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条件与基础也就不同,但以校为本的德育研究更能直接而迅速地提升专业能力,也渐渐成为职校德育专业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

第12篇

关键词 计算机 学科德育 体系构建 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Computer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Moral Education System

SUN Lili

(Jilin Finance School, Jilin, Jilin 132013)

Abstract Moral discipline as an important part to build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ystem as a whole, has been included in research and promotion of experiments to deepen the basic content and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But why implement of moral discipline? How to implement discipline moral educa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need to continue to explore, in-depth study. This paper tries to build mo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 discipline segment angle to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 scientific disciplines - computer science, for example, combined with his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ragraph vocational school computer science system of moral education and moral discipline building, talks about a few comments and practices.

Key words computer; discipline moral education; system building; ways and methods

1 课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在研究各学科德育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各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中,由于存在较多的显性德育因素,为学科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德育素材和实现德育目标的有利条件,故在人文学科教学中实施学科德育业已积累了较多的成熟经验。其次,人文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和社会,这正是德育施实的对象和目标。而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和物。实施科学学科德育,显然存在从对自然和物的研究转向对人和社会的研究的跨越式转换,并且要求这种跨越转换是自然的,可行的,有效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因此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有效实施学科德育自然成为学科德育构建中的一个难点。

2 计算机学科德育的意义

计算机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是人类的文明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其中蕴涵着大量先进的科学思想和丰富的德育内涵,这就为计算机学科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德育素材和重要的德育契机。在中职学校为培养大批适应社会需要,具有较高素质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普遍将“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处理”作为必修课和重点课程开设,并且在教学时数和教学投入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不仅为广大计算机教师提供了实施计算机德育的广阔舞台和难得的契机,充分利用计算机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学科内容、学科发展、学科应用、学科教学中的诸多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多方面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中职学校计算机学科德育体系的构建

3.1 中职学段计算机学科德育的目标内容

(1)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自觉自律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2)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是非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学法守法的自觉性。(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4)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爱他人的思想品德和乐于助人、善于协作的团队精神。(5)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成就感和事业心,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2 中职学段计算机学科德育的途径方法

(1)课堂理论课教学的学科德育途径方法。实施课堂教学中的学科德育,首先要求教师在背课时深入挖掘计算机教学内容中蕴涵的大量德育要素,经过精心提练,将它自然地融于学科教学的进程之中。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能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

(2)机房实践教学的学科德育途径方法。教师在机房上课,不仅要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教学生实际操作方法;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学习,还要教会学生遵守机房制度,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维护公共秩序,养成文明礼让,规范作业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在机房实践教学中实施学科德育可采用的方法较多。例如,在指导学生上机操作时,可用“亲身示范法”,(下转第91页)(上接第86页)教会学生自觉遵守机房制度、爱护公物、维护机器设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3)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科德育途径方法。计算机第二课堂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性,施展学生个人才智的重要场所,也是计算机教师实施学科德育的重要阵地,计算机教师必须牢牢占领,有效利用。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实施计算机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①“现身示范法”。广大计算机教师一般多是网上常客,甚至是冲浪高手,他们自然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所作所为将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为此,计算机教师要实施学科德育,必须以自己为人师表的实际行动——良好的上网习惯,健康的网上浏览,正确的上网操作,通过“现身示范”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端正上网动机,规范上网操作,培养健康的上网情趣、科学的求知欲望和远大的理想追求。②“言传身教法”。教师在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采取“言传身教”的方法,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计算机资源,有效防范和抵御来自病毒、木马及其他方面的攻击和侵害,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安全有效的使用计算机资源的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输导启迪法”。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上机学习的内容,既有课内教学内容,也有课外自学内容。教师到第二课堂指导教学时,除了个别必须直接回答的疑难问题外,多应采取“输导启迪”的方法,只给出提示而不做直接回答。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3.3 学科竞赛的德育途径方法

在这一途径下的具体德育方法是:在组织学科竞赛前要向全体学生讲清学科竞赛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上进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在学科竞褰过程中,应教育学生养成沉着冷静、机智果敢的心理品质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在学科竞赛结束后,应对优胜者进行戒骄戒躁、继续前进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成就感、荣誉感和不断前进的思想。对暂时失利者,要进行抗挫折教育,坚持奋斗教育。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永不言败,去争取最后胜利。通过学科竞赛应使全体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荣辱观,进退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4 学科社会实践的德育途径方法

(1)主体体验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将学生放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投身实践,亲身体验,使学生加深对当今社会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计算机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状况和发展前景。从而使学生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使他们从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法纪上和心理素质上尽快成熟起来。

(2)客体介入法。这一方法是在学生主体投入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及其他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受到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和影响,使学生受到更深更广的多方面综合教育。

3.5 计算机学科课外交流的德育途径方法

计算机学科课外交流的德育方式、方法很多,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直面交谈或网上聊天、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学生交流使用计算机的经验,畅谈网上冲浪的体会,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网上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主人翁责任感教育;进行尊重科学,求真务实教育;进行科学世界观、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 吴铎.德育课程与教学论/新课程学科教学论丛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