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教学成果展

大学教学成果展

时间:2023-06-26 16:23: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教学成果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教学成果展

第1篇

(一)评奖数量逐届增加,受益面扩展,鼓励特色发展但区域差异明显

历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奖项数量基本呈逐年增加态势,特别是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更是大幅度增加,共有1320个项目获奖。其次,2014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将受益领域扩展为基础教育(含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三个领域,受益人数是第六届的2倍,受益区域涵盖了我国32个省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参谋部等。再次,前几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参与主体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已占99.46%。而其他类型单位的获奖数量仅为0.5%。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基础教育417项、职业教育451项、高等教育452项,这体现了鼓励特色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区域差异比较明显,仅就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统计来看,东部地区占60%左右,中部地区占25%左右,西部地区占15%左右。中部地区的江西、山西相对落后。西部地区新疆、宁夏、贵州、青海、相对落后。

(二)成果第一承担人多为行政领导,突出教育教学改革管理但对一线普通教师关注不足

在历届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成果第一承担人多为行政领导,或者同时兼职行政领导,这种现象在特等奖和一等奖中尤为明显。许多学校的第一承担人是校级领导亲自挂帅,如校长(副校长)或者院长(副院长),基本没有由普通教师甚至是系(教研室)主任担任的。仅就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来看,89%的特等奖和一等奖的第一承担人为行政领导。换句话说,有校级领导或者知名学者(同时担任领导职务)带头、获得国家级成果奖特等奖和一等奖的机率最大。一方面,突出了管理者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设立的初衷之一即要提高教学水平和推动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对第一教学战线的普通教师关注不够。而一线教师、学术带头人是教学改革的直接推动者,对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直接因素。教学成果的评选应重视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

(三)成果构成要素突出社会效益,更加强调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

成果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主报告、研究论文、专著和社会效益证明四个要素。从第七届国家级(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统计数据来看,成果构成模式主要是主报告+研究论文+专著+社会效益证明,这占到了总奖项的50%以上。所有获奖成果的构成要素必然包括主报告+社会效益证明,主报告为参评的基本材料,而社会效益证明则体现了教学成果奖的社会效益导向,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这也是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另一个目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产生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成果。即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质量保障、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促进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相吻合。

(四)获奖成果出现跨单位联合模式,参与人数众多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中,高教类有34项获奖成果是由2个及以上单位联合申报。高教类特等奖2项,其中第一项参与人数为18人,参与高校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五所高校强强联合。一等奖第二项的参与高校为跨地区的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六所高校强强联合。职教类特等奖一项,参与人数16人。一等奖第一项完成人数为18人,参与单位为北京市商业学校、北京联合大学、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商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种本区域高校甚至企业联合申报的模式在高职类和高教类里特别明显。在高教类里甚至出现了跨区域的高校联合模式。这种参与单位、参与人的跨部门、跨区域联合形成了强大的参评优势,效果明显。

二、独立学院教学改革困境:无奈之下的理性选择

(一)资本逐利性与教育公益性冲突:独立学院的内在生存与发展之困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面临通缩压力时,“大学扩招被看作是扩大内需的可行之策”,“扩招作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措施之一”,“决策基本上不是基于教育的发展来的,而是基于我们要扩大内需”。独立学院是扩招生下的蛋,1999年中国高校扩招,大学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汹涌突增的学生数量,独立学院应运而生,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独立学院共有292所,在校生达到275万,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独立学院功不可没,但问题多多。其实大部分问题并不是独立学院本身的问题,而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急速转型衍生出来的问题。独立学院从创办开始,就客观存在营利性的问题。因为法律限制,没有一所登记为营利性组织。企业认为进入教育领域应该获得合理回报。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全国292所独立学院近七成由房地产等投资资本掌控,一些地产商利用教育用地的优惠政策牟利、企业用投资的理念办学等问题很突出。但是教育具有公益性,教育有自己的规律可循,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遵循着市场规律而不是教育自身的规律发展,其结果就是促进了教育的市场化而牺牲了教育本身,独立学院本身更像一个民营企业。

(二)丛林法则与天空法则:独立学院的外在生存与发展之困

资本天性就是逐利性,否则就其不成为资本,企业家的天性亦是如此。独立学院是在高等教育经费缺口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进入的,这对于企业家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受到国家政策扶植的独立学院以一种“方便面”的方式应运而生。学校出场地、校舍,社会出资金,还可以挂上211大学响亮的名声换取招生优势,发放母体院校的文凭。在创办初期,由于需求量巨大,生源充足。独立学院“校中校”、假独立、招生不规范、教学质量不高、办学责权利不清晰等等问题全部被掩盖着。然而,发展的稳健不能掩盖其存在的问题。与民营经济的命运类似,独立学院经历了一个由“丛林法则”向“天空法则”转型的先发展后规范的道路。2009年2月教育部下发的独立学院5年过渡期工作方案明确了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4个方向,截至2014年上半年,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的为40余所,而2014年6月份教育部网站显示,当前共有283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规范化发展势在必行。

(三)过渡产物与长期存在:独立学院华丽转身亦或黯然落幕之困

独立学院究竟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的过渡产物,还是长期存在?一些人认为它一定是过渡的,过渡性就是权宜之计,意味着独立学院自出生之日起就在时刻准备关停。也有人认为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办学的一种机制将长期存在。自独立学院产生以来,社会与独立学院内部都充满纠结。产生独立学院这个怪胎的母体是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仅盯着“怪胎”而无视其母体的问题,就只能得到片面的结论。在这个母体中捐赠办学没有生长的空间,为了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才出现了投资办学,投资办学的回报与投资者的期望不相符才有了通过房地产或其他产业运作的手段出现。依照投资的观念去办学最终是办不好的,所以,对于280余所独立学院来说,当下进入一个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

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导向下独立学院教学改革方向

面对转型的抉择,独立学院既要适应市场规律,也要按照高等教育规律来办学,坚持内涵式、特色型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生存立地的根本。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导向来看,生存下来的独立学院未来之路应当明晰。

(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校级领导重视,积极参与评奖并加强评奖机制研究

现代大学制度的宏观层面定位为: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微观层面定位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这样才能克服独立学院长期以来资金与学术分割的致命顽症,吸引有见识的学人以此作为安身立命之所。这是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也是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奠定坚实的基础。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捐赠等途径把大学办成名校,中国企业总想扩张,用投资的理念去办学与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相去甚远。另一方面,校领导应当十分重视,积极参与评奖,加强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奖机制的研究。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获奖成果的第一承担人要么是行政领导,要么是知名学者,或者二者兼备。2009年,创办了10多年、并且以应用型培养为特色、占全国高校学生1/3的独立学院在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仅占2席,少得可怜。这说明四个问题,一是校级领导不重视;二是独立学院的创新性不够;三是参与性不强;四是对评价机制不了解。实际上,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效益,而这一点本来应该是独立学院的强项。

(二)大力推进以教学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

国家教学成果奖自成立以来,旨在鼓励教育工作者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这与当初独立学院的设立初衷完全一致:一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二是探索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以质取胜,是生存的根本之道。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凡是能够存活下来发展良好的独立院校,必须大力推进以教学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因为外延式、粗放式的“从林法则”已经成为过去,规范化将是必然。独立院校高校应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位置,深化以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校地互动、产学结合,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强化教学管理,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特别还要强调的是必须不遗余力、不惜成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哈佛大学前校长柯南特曾说过,“大学是大师荟萃之地,如果一所大学聘任的终身教授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那么这所大学必定是最优秀的大学”。

(三)突出特色,以就业为导向,产教合作培养应用技术人才

独立学院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当全国高校就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但部分独立学院办学定位不明确,发展思路还不够清晰;专业设置与母体院校趋同、各独立学院之间专业设置趋同、专业设置科类趋同和增设专业趋同,特色不鲜明,给学生培养与就业带来很大隐患。以广东省16所独立学院为例,2014年共开设专业次数467个,主要以大文科(文、管、经、法、艺、教)为主,占66%,工学占29.7%,管理学占27.9%。专业同质度大于60%的有:工科的计算机科技与技术100%,文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100%,其次是财务管理94%,会计学88%,其他的就是市场营销、日语、物流管理、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作为在夹缝中生存和专业同质度较高的独立学院,要从自身条件和特点出发,根据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和特殊的地方文化资源,规划学校发展目标,确定办学思路,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服务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时,避免专业设置同质化,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美国著名大学的做法。斯坦福大学曾有一个建筑学院,在美国大学的建筑学院分专业排名中名列第十,为使学校优势学科的特色更加突出,学校毅然决定把建筑学院取消。独立学院转设后要扬长避短,避开其他学校的优势学科,形成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差异化中发展壮大。

(四)加强话语权,积极参与“游戏规则”制定和修改,注重团队合作

第2篇

关键词:中国文学;高等教育;优质资源

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成立了“中国文学门”,我国中文学科已经诞生百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势头渐劲,中文学科作为主力军,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会时有召开,相关科研成果见诸报刊,但就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现状而言,人文学科与实证研究比例过小。基础教育阶段文学教育研究已有博士论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研究也不乏佳作,然而,国家级优质教学资源奖励成果尤其是中国文学高等教育统计分析,还未受到中文教育学者的足够关注。

一、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设置和学位授予统计

高校的各种教学活动都是在学科中展开的,离开了学科,不可能有人才培养,不可能有科学研究,也不可能有社会服务。优质教学资源的具体内容千变万化,从学科专业入手,可作为捷径。

学科有两个含义。第一种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有西方学者将学科分为纯硬科学(如物理学)、纯软科学(如人类学)、应用硬科学(如临床医学)、应用软科学(如教育学)四个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GB-T13735-92则分成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五个门类。第二种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我国划分为12大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本文“学科”的含义侧重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中,文学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包括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八个二级学科。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7个、硕士点6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8个,硕士点267个(表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文学门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5个专业和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2个目录外专业。近五年来,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点快速增加,2009年度已达899个(表2)。

表2文学门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点分布统计

教学资源是指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员、设备、场所、资金、材料、信息等。教学资源建设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二是网络课程建设,三是资源建设的评价,四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下面就从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入手,选取国家教学成果、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教材三个方面,进行中国文学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考察(限于篇幅,语言类除外)。

二、中国文学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资源文献考察

(1)文学类国家级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从1989年至2009年,教育部已进行过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审,共评出2967项(1989年433项、1993年367项、1997年422项、2001年495项、2005年599项、2009年651项,其中48项文学类教学成果(表3)。

(2)文学类国家精品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己评审八届,共建成3910门(2003年151、2004年300、2005年314、2006年374、2007年660、2008年669、2009年679、2010年763门),其中56门文学类本科课程上有名(表4)。

(3)文学类国家精品教材

为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推动教材质量整体提高,教育部自2007年起开展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评选工作,在已出版的“十一五”国家级教材中,根据教材质量和教学效果,评出国家精品教材716种(2007年度218种、2008年度289种、2009年度209种),文学类有6种教材入选(表5)。

网络时代的海量信息易使人迷失,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教学资源界定十分复杂,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讨论。只是从容易获得与方便利用的实际出发,将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教学类奖励作为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代表。虽然国家级科研项目和优秀科研成果奖对于教学建设能够发挥多方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吸收最新前沿科学研究成果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科研成果如何转化为教学需求并非本文论述之重点,本着一事一议的原则,未列入文献考察范围。

三、中国文学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四个特征

(1)获奖院校集中,特色专业担纲

在本文考察统计的110项优质教学资源中,复旦大学以ll项目位居首,占10%;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分别以lO项和7项名列第二和第三。第四名为华中师范大学(6项),第五名为北京师大、四川大学(各5项)。也就是说,前五所高校所获数量就占了优秀教学资源奖励的40%。山东大学、首都师大(各4项)、华东师大、南京师大、青海民院(各3项),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大、西南师大、广西师大、湖南师大、安师大(各2项)14所高校占30%强。其余30%为南开大学、福建师大、北方工业大学等30所高校获得。依统计可知,在五百多所设置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中,获上述三项教学奖励的只有49所高校,约占1/10。在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有84个汉语言文学专业,49所获奖高校中除北方工业大学等几所院校外,都拥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点,理应为高校专业建设起示范带动作用。

(2)重点高校突出,重点学科覆盖

从高校层次看,“985工程”、教育部直属院校具有绝对优势,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大、北京师大、四川大学可谓五虎上将,山东大学、华东师大、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师大亦表现不俗;南京师大、苏州大学、湖南师大等“211工程”院校紧随其后,上海师大等地方本科院校虽有佳绩,但总体处于劣势。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国家重点学科大都分布在

重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高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文学类二级重点学科高校:文艺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上海师范大学)。这些高校的教学建设都至少获得过l项教育部奖励,本是国家重点学科的题中应有之义。

(3)综合大学第一,师范大学第二

从表3、表4、表5可以看出,49所获奖本科高校中,综合类高校最多,共59项,占1/2强:师范类高校41项,占1/3强:民族类高校4项,理工类高校3项,外语类高校1项,农林类高校1项,艺术类高校l项,其他类高校1项,这几类共占1/10。应该说,覆盖面还是很宽的。之所以呈现如此格局,是因为语言文学乃基础学科,历来是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的传统优势。而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大都为应用型新建院校,办学定位与专业设置面向市场,历史又比较短,很难跟老牌公办本科院校匹。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普通本科院校1090所,其中独立学院322所。南京大学放先生早就指出,过分大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忽视其政治、文化功能,是高等学校“自我迷失”的表现。文学是人学,在以“娱乐资讯为导向的新世纪文学生态”环境下,无论本科院校总量还是独立学院的数量,中国文学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问题都亟待研究。

(4)成果交叉较多,教学高校量少

第3篇

关键词:高师;师资队伍;结构;建设;创新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育是基础,而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培养人才的“工厂”。高师教育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好,结构优化,相对稳定,精干高效,具有合理运行机制的教师队伍。因此,搞好师资队伍的整顿、提高和建设,是高师院校一项带有战略性的任务。本文就高师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以河北省高校间自身比较谈一些认识。

一、河北省高师师资队伍的现状

《2010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发展年度报告》中收录了近两年河北省内所有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基本状况。本文将着重摘取其中第三部分的“河北省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工作运行状态数据一览表”中的几所典型普通高校的教学情况加以研究,教学情况主要从专任教师知识层次、特色专业、教学成果、实践教学以及科研创新等方面着手。

1.省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专任教师知识层次、特色专业、教学成果、实践教学以及科研创新等方面情况:以唐山师范学院和廊坊师范学院为例

唐山师范学院教学工作运行状态数据一览表

(续表)

廊坊师范学院教学工作运行状态数据一览表

2.省属重点本科师范院校专任教师知识层次、特色专业、教学成果、实践教学以及科研创新等方面情况: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

河北师范大学教学工作运行状态数据一览表

3.省级非师范类及211高校专任教师知识层次、特色专业、教学成果、实践教学以及科研创新等方面情况:以河北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为例

河北大学教学工作运行状态数据一览表

河北工业大学教学工作运行状态数据一览表

(续表)

二、河北省高师师资队伍比较分析

1.从省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廊坊师范学院)与省市共建地方师范院校(唐山师范学院)比较来看:两所院校师资队伍在专任教师知识层次、特色专业、教学成果、实践教学以及科研创新等方面均无太大差异,因两校层次之差异,廊坊师范学院理应在各项指标上高于唐山师范学院,但事实并非如此,反而证明了廊坊师范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相对滞后。

2.从省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廊坊师范学院)与省属重点本科师范院校(河北师范大学)比较来看:作为省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的廊坊师范学院师资队伍在各项指标上都无法与省属重点本科师范院校的河北师范大学相比。

3.从省属重点本科师范院校(河北师范大学)与省属重点综合院校(河北大学)比较来看:省属重点本科师范院校(河北师范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无论在专任教师知识层次、特色专业、教学成果三大方面都不逊色于省属重点综合大学(河北大学),而在实践教学以及科研创新方面却有较大差距,这充分反映出师范院校师资队伍在建设上明显存在实践教学的欠缺和科研创新上的不足。而在与属于211高校的河北工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比较结果相同。

三、河北省高师师资队伍培养的对策建议

如何采取积极措施,研究可行的对策,改变河北省高师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不断提高高师院校师资水平,使教师队伍建设尽快摆脱目前的艰难处境,是高师院校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

首先,省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急需创新型人才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高师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它不仅直接制约着我省各行各业所需人才的培养,而且间接客观地决定着我省能否顺利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强省的目标实现。

第4篇

人才是政事之本,也是建军治军之本。“我们必须根据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精兵强军之路,不断加强国防建设中军革的基础工程建设,为未来军事斗争做好准备,进而增强国防实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张爱华的一席话表现了他对军事教育事业的忠诚与责任。

他,一身戎装,热血军人。他,执手教棒,又为师者。在和平年代里,他以三尺讲台为阵,从军事教育着手,把现代军事教育理论播撒进每个军校学子的心田。

他,籍贯江苏建湖,56岁却已有38年军龄。在他的身上,有着长年军旅生涯所留下的坚毅果敢。在教学上,他秉着辩证和求实的科学态度,长年埋首奋战于军事教育战线,时刻心系部队,以超前的眼光开展教学研究。”战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军队院校应该牢固树立‘姓军为战’的教育理念。”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教学的准则。

2008年,张爱华领衔完成一系列新课程的更新改革工程,《联合作战基础知识》、《国际法概论》、《军事谋略概论》等一批新课程让学员耳目一新,理工大学课堂上出现了与时代接轨的变化。这些与联合作战联系紧密的课程已写入了新修订的《军队院校军事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这一成果还将在全军院校推广。

他在走上军事教育讲台之初,就不仅以教学为职业,而且将其视为生命的事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心系现代战场的他经过调研发现,当时的专业技术院校”轻军事、重技术”的现象比较普遍,军事基础教育训练比较薄弱。他心急如焚,夜不能寐,深入一线实践调查与周密的理论研究后,完成了“深化军事共同课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员的军事素质”研究成果,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并荣获全军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随着全军院校教育的转型,理工学由原来以培养专业技术生长干部学员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学员为主。要实现全面转型,军事基础教育训练转型应走在前面。作为军事基础教育训练专家,张爱华首当其冲,牵头负责起大学的军事教育转型建设。一方面,他组建了军事基础教育训练课题组,专题研究国际知名院校先进的教育训练理念和模式:另一方面,他瞄准信息化战场,制定了一套适应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需要的军事基础教育训练改革方案,为理工大学转型建设趟出了一条新路。

与此同时,借助自身优势和在军校的影响力,由理工大学牵头先后成立了全军军事基础教育委员会和全军院校军事基础教学协作联席会。利用这两个平台,张爱华协调全军的军事基础教育力量,先后修订完善了《军队院校军事共同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出版了军队院校军事共同课通用系列教材(1 6本)、制定了全军院校基础教育训练各课程的考核标准。同时,利用这个平台,理工大学成功申报了全军为数不多的军事教育训练学和军队管理学两个硕士点。

经过近40年的辛勤耕耘和竭力付出,张爱华为自己书写了值得荣耀的简历:1987年被工程兵部评为优秀教员,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993年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工作者”称导1993年荣获“全军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荣获“全军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获中国人民院校育才奖“银奖”;2002年获全军军事科研二等奖2005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荣获“全军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被理工大学评为“爱军精武优秀教员”;曾四次荣立三等功,五次被评为优秀教员,十二次被评为总参、大学科研币口南京教学协作中心先进个人……面对这些,他显得淡然而平静:“荣誉是对一个人工作的肯定,也是更大的压力和动力,这是一个军人的职责与本分。”

正是因为有了像张爱华教授这样的无数军人的“职责与本分”,才有了共和国的强大和发展,才有了国民的安康与幸福。他们在各自不同的战线里,向着永恒闪耀的五星红旗,胸中燃烧的,是永远的忠诚!

第5篇

[关键词] 经管类专业 实践教学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基金项目:2015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构建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为例》和2015年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构建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对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涉及多个方面,在评价模型建设的基本原则基础上,综合考虑实践教学系统的基础投入条件、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过程执行与控制、实践教学成果四个方面因素,通过充分的调研与分析,构建出民办高校经管类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模型。最终的教学质量与上述四项因素成正相关,四项因素对综合教学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德尔菲法,综合8名专家意见分别确定四项因素的影响权重,构建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模型为:

PTQ:实践教学质量 DI:教学基础投入

MI: 教学管理投入 AI:教学过程投入

O: 实践教学成果

1.实践教学基础投入

在经管类实践教学工作中,教学质量与实践教学基础投入存在直接关系。实践教学基础投入主要评价基本教学经费投入、实验室与实训设备投入、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内容。经管类实践教学活动对实验室与实训设备仪器的需求重点在于软件支持与硬件结合,软件的投入需要重点考虑软件设备与本专业的契合度,确保软件的使用对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所提升。同时,经管类实践教学的实验实训设备的完好性、生均数量等因素对实践教学质量存在影响。

2.实践教学管理投入

在教学基础投入的基础上,经管类实践教学工作的质量需要专业与课程建设的规范性与职业导向性为保障。一般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投入包括专业与课程建设,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与总结,对教学管理质量的评价需综合考虑二者的现有水平。首先,经管类专业的设置应当具有职业导向性,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应与社会实践工作的发展相适应;其次,课程的建设应在保障基本理论的理解基础上重点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体系相对合理,课内课外实训比例科学。实践教学计划与总结的完备性、合理性是对经管类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另一因素。实践教学计划,标准的大纲是保证实践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基础,实践教学课程标准,课程大纲与计划的规范性,严谨性对最终实践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3.实践教学过程投入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另一评价要素是教学过程投入,主要是针对教学执行过程的监控及教师教学指导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是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计划时间是否能够得到保证,实践教学的流程是否规范合理等问题直接影响最终的实践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实践教学工作中的指导准备情况,实践教学指导态度、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和实践教学背景材料与内容的更新、践教学执行过程中的把控等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手段,所以对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应当对教学指导的相关问题进行考核评价。

4.实践教学成果

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投入、管理投入与过程投入综合发挥作用,目的是产出质量较高的实践教学成果,实践教学成果的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与社会评价两个方面进行。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实践后的总结情况考察,结合学生实践出勤情况,学生自我总结与评价。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各评价因素由多级指标体系构成,对每一个因素的评价需要进一步细分指标体系,通过每一个指标体系的评分加权综合为各因素的评价得分。四个评价因子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

DI:实践教学基础投入;MI:实践教学管理投入;AI:实践教学过程投入;

O:实践教学成果。

μi:第i个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影响的权重

wij:第j个三级指标对第i个二级指标影响权重

Di:实践教学基础投入第i个二级指标下三级指标个数

Mi:实践教学管理投入第i个二级指标下三级指标个数

Ai:实践教学过程投入第i个二级指标下三级指标个数

Oi:实践教学成果第i个二级指标下三级指标个数

dij、mij、aij、oij分别为实践教学基础投入、实践教学管理投入、实践教学过程投入和实践教学成果下第i个二级指标下第j个三级指标的得分平均值

应用上述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可以针对现状对教学基础投入、教学管理投入、教学过程投入和教学成果四个方面评价出某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但缺乏具体的对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发现及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依据SEVRQUAL模型的基本差距分析思想,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差距分析来发现问题并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因此对于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可以通过差距分析来进一步研究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问题与根源,为提出完善教学质量的建议提供依据。

对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差距分析应当从投入与产出的差距考量,按照本文提出的综合评价方式,实践教学投入分为三大部分,即基础投入、管理投入和过程投入,在三项投入的基础上得到一个产出,即教学成果。针对每一项投入的得分与产出的评价得分进行差距分析,可以看出实践教学质量的损失是主要来源于何处。为了避免不同学校与专业的数据本身存在差异,可以用基础投入损失率、管理投入损失率和过程投入损失率来衡量各项投入的损失情况,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RLDI:基础投入损失率

RLMI:管理投入损失率

RLAI:过程投入损失率

对三个投入损失率的计算与评价可以发现实践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与根源,基础投入损失率高则说明实践基础投入的运用不到位,资金、设备等投入没有得到较好的应用,同样可以分析管理投入损失率和过程投入损失率。

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因为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各评价要素(1级指标)属于定性指标,需要进行定量化处理,且个要素含义较深,需要进一步分解细化。本文通过分析法进行指标体系初选,利用德尔菲法综合专家意见结合指标筛选矩阵进行指标筛选。咨询8位专家对初选指标进行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建立重要性与必要性指标选择矩阵,通过指标筛选矩阵与德尔菲法的应用,本文最终确定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5个。

由于各个指标对评价对象的影响程度不同,需要对模型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进行权重配置,本文采用1―9标度AHP分析法,运行yaahp6.0软件进行指标权重确定。对于两两比较判断矩阵中的比较重要性取值采用专家综合意见法获取。在yaahp6.0软件中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进而在判断矩阵中输入专家收集的比较重要性数据,运行软件后得到各层次指标体系的判断矩阵。经检验,各判断矩阵一致性比率CR均小于0.1,则说明各判断矩阵合理,其最大特征向量中的值即为对应指标的权重。

通过AHP分析与软件运行,最终得到经管类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各级指标的权重,见上表。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模型在运行时,首先应当针对35个三级指标进行定性问卷设计,将35个三级指标用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表述,备选评价结果定为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差五个等级。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发放与收集,问卷筛选与处理。将定性评价语言转变为定量评价数据,转化方法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评分分别为100、75、50、25和0分。

参考文献:

[1]李培敬:《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和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2]杨恩芹:《浅谈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高等农业教育》1995年第5期。

[3]李友俊、关欣、汤凤丽:《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1期。

第6篇

山东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理、工、管、经、文、法、医、教育学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别注重学生特色化培养的问题,针对农科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教育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农科高级专门人才要求,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以“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新路。在探索人才培养新路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大批教学研究成果。《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建立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教学体制》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这些成果在人才培养中得以广泛推广与应用,为特色化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

成立于2003年的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正是上述一系列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该中心近年来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共享平台,为全校乃至同类农业高校实验室建设提供了诸多成果的建设经验,详细介绍见《农业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他们通过加强校内田间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为学生创造良好实践教学场所和丰富的实践教学材料,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场地的限制,进行开放式的实践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实验的积极性,具体内容请参考《加强校内田间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涉及水利、建筑、市政、交通、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是一个专业结构合理、办学层次多样化的工科学院。近年来,学校对校区和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在《制图绘画室资源共享的实践与探索》一文中,介绍了该学院制图绘画中心的教师克服跨校区、跨学院、跨专业教学的诸多困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充分挖掘制图绘画室的潜力,实现制图绘画室资源最大化。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和实验教学工作,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该学院拥有3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现代农业工程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农业机械化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针对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搭建理论与实践一体的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进行“体验式教学”,实现了多样化教学、实物化教学、多学科综合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完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在《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作者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改革经验。

第7篇

近五年来,我们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相结合,开展了以下的教研项目。

1)《单片机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2007年在我校立项,该项目研究对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

2)国家“十一五”高等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自动化专业开放式综合、设计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主要研究和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教学中加大实践性环节的力度,培养工程实施型的动手能力较强的人才,其中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综合、设计型实践教学为该项目的主要支撑之一;

3)《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主要研究开放实验室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该项目获得2008年我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4)《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探索》项目,研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特别是开放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及工程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该项目获07~08年我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5)我校(教改)研究重点项目《加强以单片机为核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能力培养》,主要研究如何培养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微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该项目获得2011年我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教学实践创新

我们特别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创新,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及工程积累体现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供支撑平台。我们采用了如下措施。

(1)结合当前流行工程技术,设计出开放的、可任选的、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项目。不断丰富实验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结合教师的工程积累以及依据专业发展需求,强调实验设备的自行研制与购置设备的二次开发;已经自行设计并研制实验设备6类,改造4类,并在使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3)为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五年来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电子设计竞赛,组织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训基地”、“创新电子社”、“秋实电子工作室”和“E+电子工作室”等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社团,参加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5%以上。

三、结语

我们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结合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已定位到基础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上。并取得了如下成绩。

(1)重新制定和优化课程体系,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

(2)用Protues软件辅助理论课教学,在内容上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理论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建立一个理论认识、理论探索的平台;

(3)对传统的作业模式作了改造,增加了针对性强的命题论文和综合性大作业,以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融会贯通;

(4)用实训的形式在理论教学课后组织综合性设计。通过集中的工程实训,使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体系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和一个综合的认识;

(5)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单片机设计大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第8篇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团聚在笑语欢腾的百周年纪念讲堂前,一起憧憬未来,祝福明天,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兴奋,一样激动,这是我作为某大学校长和大家共同度过的第六个新年狂欢夜,每一次,我都有新的感受,每一次,都带给我崭新的喜悦和希望。某大学是常为新的,每一次新年的欢乐,都来自于全体某大学人辛勤汗水换来的收获,同时都饱含着我们对某大学未来改革与发展再建新功的深切祝福,这是每一位某大学人此时此刻所有兴奋与激动的源泉。

因此,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首先代表学校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和医疗卫生战线上的老师和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新年的祝福!面对纷繁版权所有复杂的世界,正是每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引导着某大学几万名求知若渴的青年不断提升精神境界,不断开拓理性视野,逐渐领略到那来自科学前沿的璀璨风景。

我也要向在管理服务岗位上勤勉工作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正是你们扎扎实实的工作为某大学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氛围和环境。

我更要以最饱满的热情向聚集在此的某大学学生,并通过你们向全校几万名风华正茂的青年致以新年的问候!你们身上集中体现出来的“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大”志向,你们肩头承载的“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大”责任,你们在奋进中展示出来的成就“大”事业的“大”拼搏,正是百年来某大学爱国师生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涵!我们有理由相信,你们这一代青年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崛起于世界东方的中流砥柱,必将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更加卓著的贡献。

同时,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版权所有向遍布世界各地的某大学校友,向关心、支持某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事业的社会各界友人致以新年的祝贺!

过去的一年里,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经过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共同努力,我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事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绩:例如,我校顺利通过了国家对“985工程”二期建设整体规划的评审,“985工程”二期全面启动,某大学又赢得了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教学改革平稳推进,教学成果不断显现,2004年我校有14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71项教学成果获北京市一、二等奖,其中有8项成果被推荐参加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评选;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2006年我校有9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居高校首位,根据国外权威机构对过去10年科技论文被引用情况的统计,我校已有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工程、临床医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7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高校和研究机构前1%;国际交流和国内合作更加活跃,国际声誉显著提升,2004年我校先后接待了巴西、委内瑞拉等四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继续发挥着国家对外交流重要窗口的作用,通过举办斯坦福大学日等一系列活动和“中日大学校长论坛”等重大国际会议,与世界上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更为频繁、更加深入的合作关系。

在新的一年里,围绕“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某大学将进入新一轮发展建设时期。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不断改善办学环境,提高办学实力。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势,我们有信心能够把握机遇,战胜困难和挑战,在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上实现新的超越。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2007年的风帆已经扬起,一个美好的年轮即将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伴随这悠扬的新年钟声,把真诚的祝福献给我们深爱的祖国,献给我们热爱的某大学。让我们共同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祝愿我们的某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取得更大的辉煌!

第9篇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是南京大学所属的教学研究型工科学院,现设有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硕士专业、应用软件工程工学硕士与博士专业;拥有国家级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南京)基地。软件工程本科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一直被“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评为该专业最 高等级A++级,并连续六年排名位居全国高校前两位。

目前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1000人,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200余人。学院教学实验设施先进,教学实验室面积约11000多平方米,配备有 1000余台教学实验设备,并设有Intel嵌入式、Cisco网络、Sun工作站、Google手持设备、IBM Linux等6个专业教学实验室。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软件工程主干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授13名,副教授10名,其中1人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学院还聘请著名IT技术专家侯捷先生等一批业界知名软件专家给学生授课。

学院在软件工程领域有着较为深厚的研究背景,研究方向涉及软件工程技术、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嵌入式软件、移动应用技术等,近年来先后获得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国际级奖励。

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与美国马里兰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际著名高等院校建立了教学合作关系;接受了 Microsoft、IBM、Google、Intel、Cisco、Sun、Oracle、HP等国际著名软件企业捐赠的教学实验平台和教学软件;在53家国际国内知名软件企业设立了学生实习基地;Pascal语言设计者、图灵奖获得者N. Wirth教授曾经在学院给学生作专题报告。

学院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深厚的积淀,十年来为中国软件产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软件工程本科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硕士专业是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工程化实践教 学体系获得第六届和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计算系统基础》、《计算与软件工程》、《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课程是国家精品课程。

学生获奖主要包括:2004 IBM全国大学生Linux随需应变大赛第二名;2005 Microsoft全球嵌入式比赛第五名;2005年“Java Cup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大奖赛”第一名;200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级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200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一等奖;201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等等。

本科专业分为软件技术、移动互联网、嵌入式软件、服务计算、信息系统工程等专业方向。主干课程:离散数学、计算系统基础、计算与软件工程、数据结 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构造、软件需求工程、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测试与质量、软件过程与管理、人机交互技术、软件工程统计、计算机组织结构、C++高级程序设计、服务计算、嵌入式系统等。

针对本科生开设的奖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人民奖奖学、国家励志奖学金、潘雪平奖学金、董事东方奖学金、花旗奖学金、谷歌奖学金、IBM奖学金、汇丰银行奖学金、盛大奖学金等,最高额达1.2万元/人,年奖励总额60多万元,年获奖人次近500人;助学金主要包括:新鸿基助学金、唐仲英德育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思源助学金等,最高额达1万元/人,年资助总额50多万元,获助人次近200人。

学院毕业生发展前景良好,约有50%毕业生升学和出国深造,出国去向主要有: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普渡大学、加州大学、印第安纳大学、马里兰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40多所大学;就业率连续三年研究生100%,本科生99%,位居各院系前列,就业单位主要有IBM、Microsoft、Intel、Motorola、百度、腾迅、阿里巴巴等著名IT企业。85%以上的学生在上海、南京、深圳、广州、北京等地就业。

第10篇

:2005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促进了高校实验室建设,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您能谈谈贵中心的建设理念吗?

张文兰:陕西师范大学数字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始建于1990年,扩建于2002年,2006年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是西部首家、西北唯一一家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自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中心顺应全媒体时代的社会需求,秉持“以学生为本,文、理、艺多学科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着力培养复合型现代传媒人才”的实验教学理念,坚持“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升实验教学效果,逐步形成了文、理、艺多学科融合与共享,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媒体实践相互拉动、相互支撑的“多层次、综合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中,结合传媒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强调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实验教学与传媒实践的结合、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与诸多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不断将新型的传媒实践技能引入实验教学中,形成了具有传媒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与方法。

:您能结合教育教学简要谈谈实验中心在培养学生方面取得的成绩吗?

张文兰:中心的实验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在“科讯杯”国际影像节、两岸四地大中华地区摄影及录像新秀比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DV比赛、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大赛、齐越朗诵节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等各类比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80多项;多名获奖学生及其作品被凤凰卫视、陕西卫视、华商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或播出。

学生外出拍摄

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在近年来就业危机不断加剧的历史境遇中,陕西师大传媒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大批毕业生被中央电视台及各地媒体、高校、政府机构、部队接纳,南方广电集团一次就接收陕西师大6名毕业生,陕西电视台连续3年每年接收陕西师大十几名毕业生,还有毕业生被央视网、环球网、上海文广集团、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曲江文化产业国家级示范园、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单位接收,而且赢得了这些单位的好评。

社会实践“重走路”活动

:设备利用率低是各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贵中心在维护和保障现有设备正常运行,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张文兰:利用购置的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和自主开发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中心加大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力度,计算机类实验室每天开放14小时;中心大部分实验室还面向本校其他专业本科生开放,其他专业的学生经过预约也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和技能训练。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中心绝大部分仪器设备利用率达到98%。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中心每年配有1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专项维修经费,保障了仪器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学校实际与院系学科特点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请问贵中心在建设和评审过程中形成的突出特色是什么?

张文兰:1.确立了文、理、艺多学科融合的培养理念,有效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技术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同步提高

中心为了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学院文、理、艺学生兼招的优势,在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设计上,力图将文、理、艺相互交叉和渗透,从而使学生人文素养、技术素养和艺术素养全面提高,逐步向多学科融合、多媒介融合的复合型人才过渡。

2.形成了新闻传媒、影视传媒和教育传媒三类传媒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相互融合的“多层次、综合化”实验教学体系

中心依据“多层次、综合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在继续做好基础性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加强了不同专业学生的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教学,促进新闻传媒、影视传媒、教育传媒三类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形成了多项具有特色的实验项目,如新闻与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联合办刊办报、编导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联合进行的从策划到摄录采编播电视节目的制作等。这种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旨的“多层次、综合化”实验教学体系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生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创作的作品已获得国内外大量奖项。

3.逐步建立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媒体实践”三位一体模式,使实验教学成为连接学校与媒体的重要纽带

针对目前高校传媒教育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目标与媒体需求不接轨的问题,中心建立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媒体实践”三位一体模式。一方面注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内在关系,凸显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实验教学与校内外各类媒体之间的互动。在这一互动关系中,实验教学成为学生进入媒体的准备环节,而媒体又成为实验中心的延伸部分。4年来,中心在校内外多家媒体建立了实践基地,真正将实验教学由学校延伸到媒体。这种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各媒体普遍反映陕西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媒体的业务骨干。

广电学生在安徽宏村实践

:教师是人才培养中最宝贵的资源,贵中心在引进优秀人才,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张文兰:1.专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中心在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合理规划、加大举措,近些年积极鼓励年轻教师,特别是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先后引进的多位博士都承担了中心的实验教学及实践教学任务。这些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的加盟,为中心补充了新鲜血液,优化了实验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了实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兼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基于传媒学科实践性、开放性和外向性强的特点,为了使学生的技能素养能够与当前业界前沿需求对接,中心还聘请了16位实战经验丰富、成绩卓著的媒体高端人士为兼职实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横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出版社等媒体,他们采用讲座或授课的形式,向学生讲授传媒一线实战经验与技能。

3.实验教师的培训与学习

中心先后支持实验教师外出学习交流达百人次,其中2名教师赴澳大利亚墨尔本霍姆格林学院影视制作学校、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学习。此外,中心还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每年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大赛,由国家教学名师现场指导、点评,充分发挥了名师在教学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并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贵中心在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很多经验和成果值得推广与借鉴,您能给我们介绍贵中心近期取得的较为突出的建设成果吗?

张文兰:中心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创新项目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2项,陕西省优秀教材1本;1位教师(傅钢善)荣获“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荣誉称号;承担省部级以上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5项,国家级课题4项,校级教改项目19项;承担科研项目国家级4项,省部级34项,横向项目19项;出版实验教材6本;接待50多所高校及媒体企业243人次来访;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80多项。中心实验教学成效显著,已初步实现了对西部地区传媒教育的示范辐射功能。

第11篇

一、大学预算拨款模式演进

(一)“基数加发展”拨款模式 该模式是指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经费以其前一年所得份额为基础,再适当考虑当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的实际需要,从1955—1986年基本上采取这一方式。其表达式为公式1:

C=(A-B)+■CiXi (1)

式中:C为拨款总额;A为基期(上一年)实际拨款额;B为基期不合理拨款因素或应剔除因素;Ci为预算期增加项目;Xi为预算期各增加项目的增长标准。

(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 该模式是指国家财政对大学维持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所需的经费按照以往方式拨款,为解决大学大型修缮和某些专项业务活动而发生的支出则按项目拨款,从1986—2001年基本上采取这一方式。其表达式为公式2:

C=■AiXi+■BiYi (2)

式中:C为拨款总额;A为拨款项目,如各类学生人数、长期外籍专家经费、专业设备补助费、离退休人员经费等;Xi为相关拨款项目的拨款标准;B为各类专项补助。

(三)“基本支出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模式 该模式是指国家财政对大学维持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所需的经费按照以往方式拨款,为解决大学大型修缮和某些专项业务活动而发生的支出则按项目拨款,从2002年以来基本上采取这一方式。

上述三种拨款模式的特征是一种“成本补偿”的拨款模式,它建立在对过去学校运行成本的分析基础之上得出拨款公式,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这种拨款方式使得整个高等教育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状态,已经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大学预算拨款绩效模式的主要特征:以产出和效率为导向,将预算拨款与大学“绩效产出”联系起来,使那些培养学生更多和质量更高的学校得到更多财务资源。因此,大学预算拨款的绩效模式被看作是解决困扰大学发展的诸多问题的财务工具之一。

根据我国大学预算拨款的发展现状以及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我国大学预算拨款模式应逐步引入“绩效因子”,形成大学预算拨款的绩效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预算拨款的绩效模式建构图

二、基于绩效导向的大学基础性拨款模式构建

绩效导向下的大学基础性预算拨款包括基本支出拨款与项目支出拨款两部分,即:

绩效导向的大学基础性拨款总额=基本支出拨款+项目支出拨款 (3)

基本支出拨款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该部分通常依据学生人数、长期外籍专家人数和离退休人数进行定额拨款;项目支出拨款包括修购专项,基本建设专项,科研专项等专项拨款。

(一)基本支出拨款模式建构中的绩效因子遴选 现行“基本支出预算”模式的直接下达经费模式,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出高等教育成本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没有考虑绩效因素, 难以调动高校教学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拨款模式下大学追求的是拨款基数最大化,而并未注重教育质量。因此本文在“基本支出拨款”的基础上,融入体现大学质量产出的“绩效因子”,基本支出拨款公式为:

C=■AiXiP1=∑基本支出拨款项目×拨款标准×绩效因子1

(4)

式中:C为基本支出拨款总额;A为拨款项目,如各类学生人数、长期外籍专家经费、专业设备补助费、离退休人员经费等;Xi为相关拨款项目的拨款标准;P1为基本支出的绩效因子1。

基本支出拨款项目中,不同的拨款项目具有不同的拨款标准。如各类学生人数,在基本支出定额标准的人数确定上,由于不同层级与不同专业学生所需投入的人、财、物不同。为统一研究的口径,保证大学预算拨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将各层级各专业的学生人数折合为当量学生人数,即某层级某专业学生年末自然人数与相应的层级系数和专业系数的乘积。层级系数可消除大学学人数生因层级不同而给大学定额标准的确定带来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国家任务学生中的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其层级系数分别为1、2、3。具体见图2:

图2 大学各类学生折合成标准本科生的层次系数分布图

专业系数主要用于消除所有专业的学生因专业不同而带来的影响。专业系数的权数目前尚无权威性规定,一般将理学取1.2,工学取1.3,农学取1.4,医学取1.8,其他学科均取1,如表1所示。

在已知层级系数与专业系数的情况下,当量学生人数的计算公式为:某层级某专业当量学生人数=该层级该专业年平均自然人数×层级系数×专业系数。

基本支出拨款模式建构中的绩效因子遴选,可定位为反映大学关键利益相关者诉求的 “产出绩效”指标,例如“毕业生就业率”、“学生满意度”等。

(二)项目支出拨款模式建构中的绩效因子测试 “项目支出拨款”与“基本支出拨款”一样,也要融入体现大学质量产出的“绩效因子”,基本支出拨款公式为:

C=■BiYiP2=∑项目支出拨款项目×拨款标准×绩效因子2

(5)

式中:C为项目支出拨款总额;Bi为各类专项,包括修购专项,基本建设专项,科研专项等,Yi为相关拨款项目的拨款标准;P2为项目支出的绩效因子2。

项目支出的绩效因子(P2)的测试,应结合高等学校的行业特点,根据财政部2013年4月颁发的关于印发《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通知(财预[2013]53号)的文件精神来进行测试。可定位为反映大学关键利益相关者诉求的 “产出绩效”指标,例如“项目质量满意度”等。

三、大学绩效拨款模式构建

大学绩效性拨款包括三部分:教学绩效拨款、科研绩效拨款、社会服务绩效拨款。

C2=CT+CR+CS=教学绩效拨款总额+科研绩效拨款总额+社会服务绩效拨款总额 (6)

式中:C2为绩效性拨款总额;CT为教学绩效拨款;CR为科研绩效拨款;CS为社会服务绩效拨款。

(一)绩效性拨款模式构建之一:教学绩效拨款模式建构 教学绩效拨款模式建构的目的在于提升大学教学质量,使得高等教育的关注焦点由“培养多少学生”转向“为社会培养多少人才”。本着这一目标,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大学绩效拨款之中形成“竞争性拨款”模式。这种绩效拨款模式的拨款依据及其分配标准来自大学间教学产出的相对平均的绩效水平。大学教学绩效拨款公式为:

CT3=■ZTi ■ (7)

教学绩效拨款总额中,某一“教学绩效指标”的拨款公式为:

ZTi=CTP■ (8)

式中:CTP表示某一级政府对所管辖地区所有大学“教学绩效拨款总额”;ZTi表示某一级政府对所管辖地区所有大学第i个“教学绩效指标”的拨款总额度; TPIi(Teaching Performance Index)为各大学教学绩效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绩效指数”(i表示各教学指标,i=1,2,3…n),而ΔTPIij为第j个大学在第i个教学绩效指标上超出其平均的绩效水平的“超平均绩效指数”即

ΔTPIij=TPIij-TPIij=TPIij-■ΔTPIij / k(9)

TPIij表示各大学教学绩效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绩效指数平均值”。当某一大学的TPIij>TPIij时,TPIij>0,表示该大学在该指标上有绩效拨款;当某一大学的TPIij≤TPIij时,TPIij=0,表示该大学在该指标上无绩效拨款,即若某大学在某一教学绩效指标上未超出该指标的平均值时,则不能获取该绩效指标的绩效奖励。

■ΔTPIij /■■ΔTPIij表示教学绩效拨款中的“各教学绩效指标绩效拨款分配率”。

(二)绩效性拨款模式构建之二:科研绩效拨款与社会服务绩效拨款模式建构 大学科研绩效拨款CR(Reseach)与大学社会服务绩效拨款CS(Social service)模式建构,可仿教学绩效拨款模式的建构流程,分别用RPI(Research Performance Index)表示各大学科研绩效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指数,用SPI(Social service Performance Index)表示各大学社会服务绩效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指数,从而形成大学绩效性拨款公式:

C2=CT+CR+CS

=■ZTi■+■ZRi■+■ZSi■(10)

(三)基于大学绩效性拨款模式的绩效指标体系设计 基于大学绩效性拨款模式,本文将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方面来设计反映大学产出绩效的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四)大学绩效性拨款测度及其应用分析 具体如下:

(1)计算“绩效指数(TPI)”与“绩效指数均值(TPIij)”。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可比性,本文以某省属18所大学为例,测度“教学绩效拨款”。2012年教学绩效指标中的“考研合格率,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数”这五项指标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绩效指数(TPI)”与“绩效指数均值(TPIij)值如表3所示。

(2)计算各大学各教学绩效指标的“超平均绩效指数(ΔTPIij)”。以大学3为例,分别计算其“考研合格率”,“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数”的“超平均绩效指数(ΔTPIij)”。

计算大学3的第1项教学绩效指标“考研合格率”的 :

ΔTPI13=TPI13-TPI1=TPI13■TPI1j / k-0.9390-0.6946=0.2444

同理可得大学3“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数”的ΔTPI13分别为0.6031,0.4821,0.1111,0.7176。其他大学各教学指标的ΔTPI1j计算以此类推。某些大学在教学绩效指标上的“超平均绩效指数ΔTPIij”为0,则表示该大学在该教学绩效指标上未超过其平均值,无绩效拨款,如表4所示。

(3)根据某一级政府对所管辖地区所有大学“教学绩效拨款总额(CTp)”分别计算各个“教学绩效指标”的拨款总额度(ZTi)。若政府预拨该省大学20亿元财政资金作为该省大学教学绩效奖励资金(CTp),依据表3教学产出绩效值,分别计算其“考研合格率”,“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数”的各“教学绩效指标”的拨款总额度(ZTi)。

“考研合格率”上财政预拨教学绩效资金为:

ZTi=CTP■ = 2000000000元 × 19.3185% = 386370000元

同理可得“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数”的拨款总额度为449802000元,397692000元,424864000元,341272000元。

(4)分别计算各大学在各个“教学绩效指标”上的绩效拨款额。可见,所有大学在教学五项指标上并非全部表现优秀,在某些方面反而低于平均值,因而在该“绩效指标”上不能得到绩效拨款。

以大学3的“考研合格率”为例,由步骤三知ZT1为386370000元,ΔTPI13为0.2444,■ΔTPI1j为1.8188,则大学3在“考研合格率”上的绩效拨款额度:

ZT1=■=386370000元×0.2444/1.8188=51918203元

对于大学3实际应对其“考研合格率”给予51918203元的绩效拨款额度。同理可得大学3“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数”的实际应拨款额度分别为128117307元,102412966元。23601195元,152441200元。

(5)计算各大学教学绩效实际拨款总额度。以大学3为例,其教学绩效实际拨款总额度为:

CT3=■ZT1■ = 51918203元+ 128117307元 + 102412966元 + 23601195元 + 152441200元 = 458490871元

对大学3实际“教学绩效拨款总额”为458490871元,以激励大学3在教学绩效的突出成就。其余高校以此类推。某省18所大学教学绩效拨款额度如表5所示。

四、大学绩效拨款实施路径选择

我国大学基础性拨款模式已经具有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而绩效性拨款在我国尚未大范围实行,相关制度和体系仍不健全,大学预算拨款实现路径如图3所示。

(一)组建大学绩效拨款委员会 借鉴国外经验,设立高校拨款委员会,将中央一级财政预算中的高校投资及事业性经费由该委员会负责分配。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拨款委员应基于各地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条件而建立,分期分批进行。高校拨款委员会的设立可以增强高校经费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遴选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的遴选应注重与大学战略目标相适应,选择具有可比性和可得性的指标。《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从2004年起开始举办世界大学排名活动,其榜单已成为颇受全球高教界关注的参考指标。其考评指数一般包括教学、研究、知识传播与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对于我国大学绩效评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选择第三方机构参与大学绩效评价 拨款委员会聘第三方机构参与大学绩效评价,是许多发达国家多年来比较成熟的绩效评价拨款制度,对我国而言,通过第三方制定拨款方案,可以更好的体现出预算绩效拨款的透明度,提高大学资源配置效益。

(四)建立大学绩效协商拨款机制 大学绩效协商拨款机制的运作主体涉及政府、大学、大学绩效拨款委员会,直接依据“社会满意度”对大学进行打分,作为绩效评价值,政府将以大学绩效拨款委员会与社会提供的绩效评价值对大学进行绩效拨款。

参考文献:

[1]王莉华:《我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局限与对策》,《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5期。

[2]黄敏新:《构建高等学校绩效拨款模式的探讨》,《教育财会研究》2013年第1期。

[3]黄淑霞:《高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模式探讨》,《财会通讯》2010年第17期。

第12篇

关键词:教师情感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中,随着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教师的情感因素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教师的教学情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时刻都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形成及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潜在的影响。

一、情感因素与语言学习关系的研究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笔者认为学生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行为和效果。积极的情感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状态,而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习潜力的发挥。

影响学生的情感因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包括焦虑、抑制、性格等的个别因素;第二类是包括课堂交流、跨文化意识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积极的情感能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见,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一种感情的交流。

二、教师情感的影响及学生需求的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课堂教学中教师情感的影响及学生对教师积极情感投入的需求,笔者对某高校部分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情感因素对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英语学习有重大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投入有迫切的需求。教师的自信会让学生们情绪振奋、精神饱满。同学们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情感世界贯穿课堂,期望教师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这样才能使学生情绪积极,课堂才会出现和谐的良好气氛。

三、教学过程中教师情感的调控

学生在多数情况下,往往因喜欢某一老师而喜欢其所教的学科;常常因表扬而努力学习,因责备而放弃学习。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越好,学生的情感响应越热烈,教学成果便越显著,因此,如何给学生创设一种“心心相通”的外语教学课堂环境将成为外语教学极其重要的方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用积极的感情去与之交流,唤起同学们的积极情绪,努力营造自由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其次,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单位时间进行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对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有目的地选择或设计恰当的语境(例句),渗透情感内容。在做到准确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插入英文原声的动画、声音、影视对白等,使这些原声资料成为另一种形式和意义上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同时受到语境所蕴涵的情感、文化的熏陶。

最后我们还要充分调动教师自身的积极情感(教师的情感主要有三种表现方式,即面部表情、表达方式、肢体语言)。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经多次实验后得出了信息取得公式:信息接受来源=8%的文字+38%的语音+54%的面部表情。可见一个教师的面部表情与教学效果有相当大的联系。而且教师话语应该具有语速较慢、发音清晰、多使用简单句等特点。教师的情感会伴随话语的发生表现出语音的高低强弱,而语调的轻重缓急则可以表现情感的不同深度,学生可以通过语言的音调、语音去辨认、领会教师的言外之意。教师应从这三个大的方面注意自己的情感表达来优化课堂教学。

四、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情感因素对课堂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的情感渗透有利于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积极的外语学习倾向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教师只要充分认识和善于调控情感因素,就能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实现奠定基础。虽然教师情感因素对教学成果有影响,但教学成果的好坏还受到如教师水平、教材、教学环境、教学大纲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还是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教师情感因素的培养,发挥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玲 情感智商因素与课堂教学情景中的心理调控[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2]程功 论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