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6:23: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会展活动;主办城市;社会影响
[DOI]10.13939/ki.zgsc.2017.08.110
目前,会展活动在举办的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各领域的一致好评。会展活动自身的项目特征明显,对举办城市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各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加快文明城市的发展步伐。由此可见,本文探究会展活动对主办城市的社会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会展活动的基本内涵
1.1基本定义
所谓会展活动,即指MICE,会议、展览、节事及奖励旅游等大型活动的总称。具体指的是,在特定地点和空间中,人们源于某一主题而进行集体性聚集,聚集性活动的举办周期不固定,举办制度性质不绝对,在活动举办过程中,人们根据所显现的信息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会展活动的主要类型为:大中型会议、博览会、竞技运动、庙会运动、展览会、文化活动、展销会、节庆运动等。我国会展活动的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功能丰富[1]。
1.2会展特征
会展活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设备完备性;另一方面是资源优越性。由于会展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属于新型产业,其对举办城市的经济水平、举办环境、举办场地、举办经验等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标准,同时,举办城市不仅要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而且还要具备相对丰富的社会资源,进而能够满足上述会展活动发展条件。
2影响会展活动的因素
2.1内部因素
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多数城市所举办的会展活动,不能充分满足会展活动的发展需要,具体表现为:会展活动数量较少,会展规模相对较小。之所以会产生上述原因,主要是举办城市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举办会展活动的经验不足。并且举办城市的人力、物力资源匮乏,不能为会展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可靠支持,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举办城市的发展空间、弱化了举办城市的市场竞争力、缩小了举办城市的发展机会[2]。
2.2外部因素
会展活动能否成功举办,地域因素以及天气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服务、良好的天气状况等都会对会展活动的成功举办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参展者能够以放松的心态参加会展活动,进而这样的会展活动才能真正走进参展者内心,会展活动的举办才会更有价值。例如,会展活动举办城市――上海,一直是举办城市学习的典范,参展者不仅在上海会展活动中感受到了城市的文化特色,而且参展者被人性化、全面深深吸引。又如,展览会举办城市――广州,它的展览主题是玩具模型,此展览会举办之后,极大地带动了广州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同时,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促进了城市的社会和谐[3]。
3会展活动对主办城市社会影响分析
在会展活动举办的过程中,参展者对民众以及主办城市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同时,坚持一般优势的影响原则,参展者对主办城市的社会影响分析如下。
3.1参展者的影响
3.1.1积极影响
参展者在参加会展活动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服饰、食宿上,还是在娱乐、购物上,都会对举办城市的人民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参展者的社会地位、经济消费水平与普通民众相比较高,并且在参加会展活动时,其形象良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举办城市民众的行为习惯、言行举止、生活态度以及消费习惯。当举办城市的民众能够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学习其积极的示范作用,那么举办城市的社会环境会以良性趋势发展,进而有利于举办城市有序、稳健发展。
参展者参加展活动的过程即是对主办城市产生社会影响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主办城市要以参展者的需要为基本准备标准,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各项娱乐活动,主办城市都要为参展者提供相应的物质服务。换言之,主办城市满足参展者需要的同时,其城市的社会文化以及社会环境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社会格局自然地被新型物态格局所取代。当参展者对主办城市的社会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及好感时,主办城市会主动对当地文化进行细致挖掘,并将整合后的文化资源为参展者完整提供。
3.1.2消极影响
参展活动举行的同时,部分民众会在忽略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去刻意模仿、盲目跟风,因此,如果这种示范在举办城市民众中所起的作用是消极的,那么举办城市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会受到重重阻力,进而不利于举办城市的内部团结,并且会加剧举办城市的内部矛盾。与此同时,参展者在参加会展活动的短暂时间内,其需求以及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和动态性,进而会不同程度影响主办城市的社会文化观念和社会发展方式,一定程度上为主办城市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利因素[3]。
3.2主办城市构成要素的影响
主办城市在举办会展活动时,不仅要为参展者提供良好的商务环境,而且还要为参展者提供舒适、放松的休闲环境,主办城市社会环境受参展者影响的同时,还会受到城市内部各构成要素的影响,其构成要素主要指的是:政府、居民以及事业单位。构成要素作为主办城市举办会展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参与态度、建设性意见以及实际行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文化环境。
3.2.1政府部门
当主办城市号召举办会展活动时,政府部门不仅会积极支持,而且还会为其提供资金、资源以及政策等方面的帮助。例如,广州举办会展活动时,由于展位有限、交通不通畅,政府此时充分发挥自身职能,通过提供大量资金、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为其建立会展中心――琶洲国际。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在主办城市举办会展活动时,积极努力贡献力量,有利于促进主办城市社会环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增加主办城市的社会就业机会,有利于提高主办城市的社会影响力。此外,当会展活动对主办城市的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时,政府也要积极贡献力量,提高重视程度[4]。
3.2.2居民
主办城市举行会展活动的过程中,会相应促进主办城市的社会进步,并且能够增加主办城市的社会收益,其中,会展城市居民是最主要的社会受益者,与此同时,居民也是消极作用的重要承担者。居民不仅没有会展活动选择权、会展活动主办权,而且也不能逃避活动所带来较高的社会成本。
3.3主办机构
主办城市在举办会展活动时,会展主办机构的作用不容忽视,主办机构主要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即在会展活动策划、会展活动营销以及会展活动评估等方面提供技术性支持。主办机构对主办城市社会影响的关注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影响这一因素不在主办机构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之内。其主要衡量标准有:成交额、采购商满意度、参展人数、参展商满意度以及采购商人数等[5]。
4结论
综上所述,会展活动作为信息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在对主办城市产生积极社会影响的同时,还会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因此主办城市要对积极社会影响因素大力发扬,对于消极的社会影响因素,主办城市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合理控制,进而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促进主办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鑫,姚占雷,郭金龙.大型会展活动中的事件分析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16):32-36.
[2]刘嘉龙.会展活动策划整合理论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260-261,264.
[3]刘民坤.会展活动的社会影响控制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88-92.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个性化;方向
引言
目前,衡量城市规划设计先进合理的标准正在发展潜移默化的变化,这其中以自然生态视角下的平衡理念,以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及因地制宜的实用化理念最为突出。很多优秀的城市规划设计也均是从上述视角展开的,体现出了以下几种发展方向。
1 城市规划设计的人性化的方向
城市是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产生的人群聚居空间。人是城市的使用者,也是城市的主体。城市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所有社会活动都提托城市而展开。因此,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一定要坚持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个舒适、安全、文明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恰恰就担负着创造这样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应人的综合需要,不仅是人性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依据,也是人性化城市规划设计的目的。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总体布局时,城市人性化设计的理念要求无论位于何地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在基本设施与布局上公平均等。从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出发,对环境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其在完成对人的服务的时候,更有利于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在规划设计总体布局时,应当更好地体现出对人的关注和关怀,在各项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上要体现出对弱势群体帮助。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关注好城市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生命线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安全、重大气象灾害预防等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人口生活质量,使之城市发展相适应。人性化的方向在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更加重要,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关注点。
2 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方向
生态城市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最早是钱学森教授1992年提出的山水城市构想。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的生态城市规划已经发展成为包括提高经济总量、城市人口的分布、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提高环境质量的综合命题。生态城市规划的关键是把生态观念作为设计思维,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编制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建立健全由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要素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时,需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生态资源配置布局等等,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充分考虑对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的保护。在完成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前提上,要认真做好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真正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宗旨,体现出城市特有的生态环境、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城市风格和城市特点。运用生态建筑原理规划设计居住区的布局,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共同形成的物质生活环境、社会生态系统。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下几项基本的设计原则,一是要要坚持节能低耗无污染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布局;二是要充分利用生态技术对城市生活排泄物和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处理。三是要利用好原有生态基础,在保护的基础上提升生态系统的实践价值。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当前最为突出的发展趋势已经得到了很多的应用,从实践经验上看,更好地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是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的的关键所在。
3 城市规划设计的地域特点方向
地域特色是指各地区与其它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差异化的社会文化特征,既包括自然环境中的日照、湿度、风向、温度、风力、地形、地貌、雨量、土质等自然现象;也包括社会文化特征中的社会体系、生活方式、人口结构、风俗习惯等人文现象。依托社会文化特性、自然地理环境、突出地域特色,也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之一。城市会在城市规划设计者的手中,展现出不同的个性。其中更好地利用城市现有的地域特色,科学分析的城市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条件,区分优劣,博采众长,发展与自身优势条件相适应的特色城市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选择。城市不仅是居住地,更是一个活的文化遗产,如何使其更加和谐,更具生机和活力,并且不同伤害原来的脉络和空间是地域特色城市规划设计的现实命题。对于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古城,在规划设计中应当遵循以下策略:一是在保护中寻求发展的策略,规划和设计要放眼全局,协调好改造与保护间的关系。二是在旧城改造中要以城市未来定位与发展最为最终目标,结合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需要,确定地域特色文化、地域特色景观的保护内容。三是要遵循留有调整空间的策略,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古城都经历了多年的积累,是当地人民智慧和汗水的沉淀。然而城市建设是连续的过程,很多规划和设计无法一步到位,在规划和设计中要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和具体。总之,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寻找城市自身的优势,发现这些优势,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城市的特色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4 结语
本文对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应该遵循的相关原则和要求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城市规划设计人性化、生态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城市规划设计者在实际规划中把握方向,拿出更具特色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孟欣慧.城市绿地中园林建筑及小品规划探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2.
[2]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08,5.
[3]邵雅静.规划生态城市.发展城市建筑[J].山西建筑.2006,1.
关键词 建筑计划学;城市设计;环境行为
建筑计划学是建筑科学与计划科学相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它是为科学的进行建筑设计而进行的各种研究和准备。随着研究领域的逐步深入建筑计划学从调查研究为主要工作方法到以关注环境问题和环境行为为主的研究方向。而城市设计正是关注城市的空间环境的学科,城市设计通过组织承载城市生活的物化环境来塑造城市的意义,通过干预城市空间发展进程的过程来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在这个研究领域有许多相关性。
1,研究领域的相关性
建筑计划学关注的环境行为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学术背景,可以说建筑计划学的这一研究领域可以称之为基于环境一行为的建筑科学。首先,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这个词于本世纪50年代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它是以人类行为为课题的科学,一般包括社会学、社会和文化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生物学中的行为问题,还涉及到经济学、地理学、法学、精神病学以及政治学;其目的是为更好的理解人的活动、态度和价值观。与建筑环境有关的行为研究侧重关心人类生活的行为方式以及与物质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研究领域有关的学科还有环境心理学、人与环境关系、环境社会学、人类生态学等。在建筑领域的建筑计划学广泛吸收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探讨具体的空间行为理论,建立以此为基础的建筑设计方法论。但是,环境、行为的建筑计划学的方法和传统建筑学的方法存在根本的差异,知觉与行为的研究需要运用系统分析、逻辑推理等作为理论的学术依据。并且,行为研究中问题的提出是多方面的,建筑师一般不具备这些知识且不具备这种思维方法。这一切导致环境行为学与建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从当今西方行为建筑学的研究动向来看,建筑计划学这门学科已经进入具体、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实践并举的阶段。
城市设计注重的是对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艺术处理和人们对它的感知。作为一个明确的设计领域,城市设计处于建筑和城市规划之间。和建筑学科不同,城市设计必须强化推理城市前景的能力,研究多种发展可能性,进而在这种可能性中寻找城市的新思路。这种推理和思考会对建筑设计带来多种的可能性。城市设计应当以培育城市性为目标,这意味着城市设计所提出的城市场所的形式、区域和特征必须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环境行为学作为城市设计研究重要的相关学科,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设计学科所涉及的环境行为研究也属于建筑计划学的研究范畴,其应用也都是基于建筑计划学的研究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但是,从学科体系的建立来看建筑学与城市设计属于不同的设计层次,设计的阶段、任务和对象不同。
因此,就有必要将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的具体的行为模式相区别,并加以深化。此前,从城市设计的学科角度对城市问题的研究层出不穷,比如:科林・罗与弗莱德・凯特的《拼贴城市》经常使用的“图一底法”是城市形态研究的重要方法;强调公众参与的倡导性城市规划已成为规划创新研究的重要方向;现阶段城市设计师的设计活动也非常关注环境行为学的影响,他们从各种角度探讨环境行为学在城市设计领域的应用。建筑计划学所关心的是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尤其是面广量大、为普通人服务的社区住宅环境、城市公共环境和建筑小环境等微观环境。比如: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主要是建筑的环境行为研究。可见,两个研究领域有着层次的不同也有相交叉的共同研究领域。
2,研究理念的共同性
随着环境行为成为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共同关注的对象。以城市的宏观视点和“人”的微观视点都成为两个学科的发展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考虑设计理念时,主要着眼是现代社会的本质性文化精神。从文化精神内涵上看,现代性的精神维度包括人们所熟悉的理性、启蒙、科学、契约、信任、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从文化精神的载体上看,现代性的精神维度体现为作为个体的主体意识、公共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系统化的历史观,等等。因此,关注“以人为本”是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的共同研究理念。
2,1公共空间与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
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生成和走向自觉,是现代性的本质规定性之一,是全部现代文化精神的基础和载体。换而言之,个性化是理性化的必然内涵。传统的公共空间设计注重的是经验文化模式,空间的生成可以遵循传统、经验、习俗和惯例等。后现代的城市设计尊重场所精神的塑造,和文化环境对历史的反映。而文化哲学认为,只有当个体超越纯粹的自在自发的日常生活的阈限,同科学、技术、理性的自觉的精神再生产或自觉的类本质的对象发生实质性的关联时,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割裂才实质性的发生,现代意义上的人才真正的产生。因此,可以认为现代性的创造更应关注人的主体性及自我意识,这种个体的状态不是少数社会精英的特殊状态,而是现代社会公民的普遍的生存状态。“人”是现代社会运行的支撑性因素,是现代社会的创新能力的源泉,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现代公共空间的成功塑造必须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和自我意识的满足。
2,2契约、理性的城市公共文化精神的塑造
城市公共空间应该是遵循公共的文化精神,而当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成为现代人的本质的生存方式和规定性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普遍心理、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验式、人情式的文化基因让位于自觉的、理性化的人本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文化精神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必须兼顾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现代个体的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文化特质,另一方面是如何保证那些追求自我利益和自我实现最大化的自由个体形成一个合理的合法的共同体。由此而产生的以平等、契约信用等为核心的人本化的、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这种社会文化精神似乎很难以具体的空间形式所体现,因为人本的、理性的并不是具像的事物,但是平等、契约的文化精神都离不开理性、科学的精神。至于普遍的信任和信用精神和机制,更是离不开科学精神和信用理性的支撑。我们可以用人本精神和技术理性来表征现代社会普遍的理性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简单的符号化和风格化的追求并不能体现现代社会的理性精神,也就不具备现代社会的意义。正如西方高技派的建筑风格体现的技术美与高情感可以融入现代社会,体现理性的大众审美,而简单的抄袭正是不谙社会文化背景,一段时间之后始终不能融
入城市文化,并面临被改造的命运。
东西方的文化是不同的,而在全球化的时性化与契约化的公共文化精神是相同的。随着我国民主化的进程,平等、契约与信用的等人本化、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代表着公共文化精神的新取向。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创新必将建立在对城市公共文化的深层次追求上。
2,3意识形态化与城市性
理性化的现代性文化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其无所不包的统摄性。具体说,现代性的文化精神维度不只是表现为个体的主体意识和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它还会进一步整合为一种系统化、自觉的意识形态,一种自觉的、理性化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一种设计和规范人类历史目标的“宏大叙事”,它指的是一个时代和或者一个具体的历史一社会群体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理性化的文化精神从个体的社会的一般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取向上升为普遍的、总体性的、意识形态化的文化精神,是理性化精神的内在必然性。理性的内在分析和反思本性必然驱使理性不仅规范个体的和群体的行为和活动,而且直接指向社会总体和历史目标。
作为现代性机理与图示的具体化,城市设计与建筑计划学将关注环境行为研究所体现的最高目标,创造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文化。这体现了它们研究理念的必将孕育着更多人类文化的精髓,创造出多彩的建筑与城市空间艺术。
3,研究方向的差异性
尽管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在研究领域和研究理念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可以将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混为一谈。
人的活动形成了城市的功能和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研究城市必须承认城市具有的文化现象,社会生活是城市环境形成的本源。城市的“环境”突出表现在人们聚居于城市,获得乡村所不具备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体现了城市所包含的物质环境所负载的社会结构、组织制度、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文化意义。从本质上讲,城市环境不仅包含的是物质环境,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正如F・吉伯特在《市镇设计》一书中对城市的阐述:“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设施等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组成。把这些内容和城市美学联系起来就形成了城市设计的环境意义。
建筑计划学是基于城市的目的性为学术背景,其真正关注的是微观的人类行为在具体环境中的意义。其直接的结果就是为建筑设计或环境设计提供图示化结果的依据。更确切的说,建筑计划学的落脚点应该为建筑,建筑是在特定的环境当中,并服务于特定地区的人们。建筑环境强调特定地域环境的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具有地域性文化的性格特征。从“场地性”可以理解其微观层面的环境特征。
目的解析城市公共艺术本质,对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进行思考,从城市公共艺术走向城市艺术,探寻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路径。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理论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进行解析;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结论城市公共艺术本质体现为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创新性,这种艺术本质属性使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向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体现发展的继承性、时代性、创新性,体现于城市的职能和人们的生活中,使城市本身成为艺术品。城市公共艺术融入到城市的整体审美环境中而发展成为城市艺术。
关键词:
城市公共艺术 艺术本质 公共艺术本质 发展 城市艺术
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艺术成为设计艺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公共艺术如何定位,公共艺术的边界如何厘清,公共艺术如何发展,目前还缺乏确定性。解析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从艺术的本质属性的规律上探寻城市公共艺术的实践发展路径。
1.艺术的本质
研究城市公共艺术,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辞海》中艺术的定义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作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在英语中艺术(Art)的本意是“人工造作”。按照美的性质,美分为现实美与艺术美两类,从美的性质看,艺术美独立于现实美,独立于自然世界的美,体现于人的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关于艺术的本质,李心峰先生在其文章“再论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艺术的本质”中这样论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的反映;艺术是一种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种实践形式,是一种精神生产;艺术具有审美特征;艺术具有强烈的情感特征;艺术具有突出的想象的特征”。结合艺术定义及艺术本质的描述,体现出艺术是人类智慧充满想象力的创造物,反映对象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客观世界,体现人的思想、政治、社会、生活的审美需求,在人的情感体验中得到价值实现,艺术美的本质独立于自然世界体现人自身创造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艺术的本质是关注于人文的物质与精神的审美体验。
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解析
公共艺术是公众的艺术或社会的艺术,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服务于公众,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生活价值。城市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形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汇合体,具有人类社会的效能和实际意义,集中展现人类文明的全部重要含义,是结合人本身的社会与文化聚落,是最复杂的人文物质与精神体系,是人造物的聚集体,是人与人造物关系的聚集体,这说明城市本身具有艺术的本质属性,它的本质特征体现在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发展性,体现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
2.1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物质性
艺术是人类的有意思的全面的生产活动的一种,马克思认为“艺术”是生产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并受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生产普遍规律支配生产活动离不物质载体,艺术的生产同样离不开物质载体,这说明艺术本质的物质性。城市更突出的体现着其艺术本质的物质性,首先城市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物质体系,这个复杂的物质体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体现着包括审美在内的各种功能诉求。建筑是城市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是典型的城市艺术本质物质性的的范例,因为建筑是人们的居住、情感、审美、有机融合的物质载体,黑格尔曾说建筑是艺术史的起点。
2.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精神性
在城市的人造物环境中客观物质是主观的精神载体,没有物质何谈精神,城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不可分性,因为人们在各种生产活动中,都会投入情感,都会依照人的审美经验创造,精神生活是人性的本质需求。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精神财富创造,其价值体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审美体验程中,典型的艺术形式包括城市雕塑、城市壁画、城市媒体、城市地景、城市园艺等。
2.3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审美性
从艺术的本质上讲,美与审美是其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具有广泛性,广泛于人化物质与精神世界构成的社会中,所以作为集中体现人化的物质与精神的现代城市,其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生活设施等一定具有审美的规定性,审美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属性,城市的各种特质载体都力求以美的规律存在,甚至城市本身可能成为完整的艺术品。例如:云南大理古城的、丽江古城等都呈现完整的艺术性(图1)。城市的艺术美是艺术现实审美属性的具体表现,它既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对象,其规律不仅关注城市内在的本质,还应关注其外在的现象、形式、个性。例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历史博物馆整体景观环境,具有强烈的艺术审美个性。(图2)
2.4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情感性
城市艺术是公众审美的媒介,凝聚着市民的情感,体现着大众的参与性。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里形式。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城市的艺术也无例外,城市作为人与社会的聚集地,其无论居所、环境,作为应用对象,都与人时刻产生情感信息的交流,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审美过程,也贯穿于人们的艺术创造即城市的建设中。这种情感反映在城市艺术的美感中,这种美感是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等有机联系在一起,例如广东的岐江公园是一个旧船厂的改造,体现着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的有机联系,体现着人们的怀旧情感,文化情感,自然情感。(图3)凝聚在环境场所、建筑、交通路径、景观设施、城市媒体的具体应用中。例如:大连星海广场足迹浮雕《路》,由1000个大连市民踩出,体现着近一百年的城市发展历程充分融合市民的城市情感。
2.5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公共性
城市的公共性代表了城市的本质,城市的公共性规定着城市艺术的公共性,城市艺术的公共性是城市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人们对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基本诉求,甚至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人们在广场、公园等场所唱歌跳舞,观赏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在优美的城市环境中休闲等。人们希望在公共空间的艺术环境中交流,享受公共之美。城市的外在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贯穿于城市环境的时空中,贯穿于人们的情感愉悦中,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无论其应用功能的物权归属如何,都丝毫不影响城市艺术的公共精神的感性表征。例如:城市的建筑一般具有明确的权属性,但其外在的形式、尺度、构造、材质、色彩的艺术属性是公共的,并参与到人们的审美活动中。
2.6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生活性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他同时反映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哲学中,艺术本身即表现为经济基础同时也表现为上层建筑。城市的艺术本质的生活性,同样反映着城市作为经济基础的物质性,又同样反映着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性,反映在城市生活之中。生活是指人为生存而进行的一切社会活动,这些社会活动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环境;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建筑;离不开各种不同的生活工具;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工作对象;离不开各种不同的情感……这些环境、建筑、工具、工作对象、情感……都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范畴,这表明城市生活本身对艺术有强烈的诉求,缺少美缺少艺术的城市生活是无法想象的,生活的艺术性是现代城市的本质追求。任何城市公共艺术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建筑、设施、街区、生态。
2.7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场所性
城市艺术是复杂的系统综合,从系统的认识来看,城市艺术具有复杂的层次性,从城市空间构成上看,城市由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构成。场所指城市空间中或大或小的区域,场所性就是指区域的典型特征作为特征组被意向和识别,城市艺术本质的场所性就是指城市区域机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地形、材料、样式、装饰、色彩、轮廓等的典型特征。例如:上海的新天地,其建筑形式、空间构成、建筑细部装饰、区域功能、机理色彩、环境设施、艺术小品等都具有明确的的典型特征。(图4)城市艺术的场所性是其本质属性,一个城市由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场所特征构成,这些不同的特征使城市艺术丰富起来,形成层次丰富的审美体验。
2.8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政治性
按照马克思哲学理论,作为上层建筑最高形式的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肯定的,通过政治,经济基础影响艺术,通过政治,艺术作用于经济基础。城市作为最复杂最系统的社会载体,其艺术本质的政治性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例如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金秋先生设计的中华黄帝陵建筑,充分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政治性(图5)。②城市公共空间的纪念性景观。例如: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景观,以v字形的下沉通道,两面黑色的大理石墙面镌刻着死难者的姓名,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图5)。③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封建社会的城市规划体现着皇权,现代城市规划体现着民主社会人性的关怀,体现着全面的为社会为市民服务。
2.9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创新性
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连接着精神与物质;审美与情感;哲学与科技,其创新首先是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创新,其次是结合科学技术的创新,再次艺术本身的改变。艺术观念的创新使公共艺术由纪念性、叙事l生、唯美性、装饰性发展为功能性、多元性、综合性。公共艺术的形式也由原来的雕塑、壁画、发展到城市建筑、城市街区、城市生态、城市设施、城市媒体。创新连接着思想、科技和艺术,创新包括了内涵、形式和应用,创新的成果表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现象中。
3.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的思考
艺术本质的追问是一个直接关系人的存在意义的永无止境的求索过程,不断出发和上路,不断开显新境界,这说明艺术本质的发展性。城市艺术作为艺术的种类,其本质表现为艺术的和规律性。城市艺术的发展性表现为艺术本质规律发展的继承性、时代性、创新性。继承是城市艺术发展的前提,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首先没有继承艺术就失去了发展的坐标,其次艺术植根于人类社会,植根于种族文化,社会、文化的差异性是艺术差异性的基础和前提,差异性和个性又是艺术的生命,没有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差异性。例如:苏州的水乡古城,北京城的四合院建筑都是文化继承的典型例证。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揭示艺术发展的原因说:“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所决定的。”这说明艺术的发展是与时代联系在一起的,艺术作为上层建筑成为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就有与之相应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创新是城市艺术发展的生命,是其发展的必然。创新使艺术越来越趋向科技化,数字媒体、网络媒体、体验艺术、互动技术、全息技术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城市公共艺术中,例如位于芝加哥千禧公园互动趣味的皇冠喷泉就是信息科技运用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典型案例。(图6)
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是相对的,相对于室内空间,建筑是公共的,相对于建筑,学校、机关、居住区、工厂等功能区域是公共的,相对于学校、机关、居住区、工厂等,城市的街道、广场、交通站、公园等是公共的,这说明相对于私密的公共性的边界具有动态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城市公共艺术呈现布局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使城市本身成为艺术品,这与相对与环境的非艺术的城市公共艺术本身形成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须充实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使其从与环境的相对性走向与环境的融合性,从原来的艺术现象性走向城市审美的系统性,使其既关注艺术的物质性又关注艺术的精神性;既关注艺术的审美性又关注艺术的情感性:既关注艺术的创造性又关注艺术的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使其发展呈现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的趋势,融入到城市的职能,融入市民的生活,融入城市的整体审美环境中,融入到人们的民族情感、文化情感、历史情感、人性关怀、公众参与中,这远远超越了原本对立与环境的审美性、情感性、精神性。审美体验发展成为生态与城市的体验;大地艺术的体验;环境与场所的体验;城市形态及建筑形态的体验;城市文脉的体验;社会文化的体验;生活自身体验,城市成为以美的规律建造的艺术品,生活本身变成了城市艺术活动的部分,这时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就失去意义,取而代之的是城市艺术概念、范畴和内涵。
关键词:城市;文化;发展
“文化”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就其一般意义而言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历史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它是人类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是社会成员共同的文明素质和心理结构,是民族的集体智慧、集体性格,是凝结在社会成员中的核心价值、行为定势。
具体到城市而言,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 Lew is Mum ford)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所说:“古代的社区过于稳定,它墨守成规旧俗,不愿采纳新的生活方式;如果古代人类有意突破这种保守社区的孤立和封闭状态,那么对此问题能够找到的最好答案莫过于城市这一发明了。”“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 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纵观历史,城市最早产生于古代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它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大规模的近代工商业在城市中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以大工业为中心的近代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城市发展又进入了新的时期,有学者称之为现代化城市或信息化城市时期。 越来越多的人由农村迁移到城市,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发展,城市越来越成为人类文化的摇篮和容器,成为文明生长的肥沃土壤,逐渐发展出自己特有的品格。
“城市”这一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的范畴, 它同时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加深,随着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随着社会文化的日益发达,城市文化也随之一日千里包罗万象,形成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人类建造城市,城市同样反作用于人类,城市文化通过城市物质要素表达出来,又依靠个人而存在发展下去,在此意义上,城市自身和人类共同造就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就其内涵和外延来看,城市文化不完全等同于其他文化,它具有鲜明的城市特点,是赋予城市朝气和独特性的源泉,是一个城市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以及环境的社会属性的集中体现,是某特定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所形成的整体景象,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城市文化更多强调的是一个城市标志性的或者内在的价值,是多数人对一个城市的总体认识结果,更多的是一种价值概念,是城市自身特点和文化模式的反映。
文化是城市的基因,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形象,是城市的实力。一个城市对于人们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城市所体现的文化。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从最初的挡风避雨的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建筑物到今天越来越丰富的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般的建筑群,城市越来越随着人类自身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发展。与城市一起,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各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也成为城市文化的本质所在和最终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正在经历着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社会转型,城市社会正成为中国社会的支配性结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和建设规模急剧扩大。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当代城市文化伦理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当代中国城市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具体表现在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规划设计缺乏文化底蕴,优秀历史文化建筑遭受越来越多的忽视乃至破坏等等。城市在物质发展一日千里的同时,精神文化却越来越千城一面,摩天大楼金碧辉煌的背后却是文化的苍白无力甚至终于缥缈不可寻。面对此种形势,每一个身处城市的我们,是否该反省和思考,如何把我们的城市建设既能承前又能启后建设出自己的特点,使自己的城市富有品位和人性化,拥有越来越多千姿百态的文化底蕴,这就成为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一、城市生态环境文化建设
城市是一个有感知的生灵,与人类一样,它的成长和发展也需要若干基本生存要素。一位哲人早就说过,凡人造的东西都要受制于自然规律,破坏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世界上惟有纯自然是永远正确的。城市和城市文化的建设也一样,城市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服从自然规律。当然,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悖离,但要有限度,超过了限度,城市就无法存在下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的越来越发展,环境消费已经成为多样的消费层次中主要的形式之一,小康社会使环境消费从奢侈品变为生活必需品。在环境时代,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资源和环境的协调问题,我们的城市已逐步进入一个追求居住环境,讲究居住生活品质的阶段。环境消费与城市文化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一定的环境品质,没有能为群众提供环境消费的基础,这个城市不会引起生活于其中的市民的热爱之情,发展热情不会满足城市发展要求,建筑品质不可能升值,城市文化不会引起共鸣。提供高质量水平的城市建筑和居住环境,使人民群众分享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体会到现代化城市建筑、生态环境文化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就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所以,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追求自然生态的保护和人工生态的发展,注重环境消费的合理限度,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文化建设。
我们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城市的生态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群众的环境消费提供源源不断的产品,真正实现城市建设人居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以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分享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这就需要大力贯彻城市自然理念,保护和发展城市的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我们要改变一直以来在生态建设中重农村、轻城市的错误观念,打破把城市划到自然之外的认识误区,做好城市生态建设规划,确立城市发展与原生态自然相匹配的目标和标准,把城市纳入自然体系,大力开展城市的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在城市重建自然。要着眼于开发与保护,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城市中已有的自然环境,严禁砍伐树木、破坏植被、污染物大肆排放等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在城市建设中,要重点突出水源涵养、洪水调控、生物多样、湿地效用、旅游与休闲景观等生态功能,追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区域经济复合特色发展,生态多样化功能综合发挥,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生态景观和谐优美。要大力建设包括公共人工生态、社区人工生态、私人人工生态几个部分在内的人工生态环境,建设大小不一的植被、树网、公园、水域乃至森林、广场等,在可利用的范围内大面积植树造林、绿地美化,以美化环境涵养水分保护生态,营造正常的气候环境,形成天地之间的良性循环,保持正常的生态气候自然平衡。要尽量减少硬地面的铺设,尤其大的广场的改扩建,要少硬化,多种树。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城市中的生态环境,严厉打击城市建设中公共环境用地被挤占开发、违章缩小建筑物间距、社区建设缺乏配套设施、建筑遮挡相邻建筑的阳光以及建筑物随意搭建这些破坏市民环境权益的违法行为,留足环境、生态、自然的土地,以避免使我们的城市陷入非洋非土的境地和没有天空感觉的压抑,留给我们一片蓝天碧水和充盈新鲜空气。唯有如此,城市中的人居环境才能持续得到提高和改善,城市和城市文化建设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二、保护优秀历史遗产,提升城市文化品味
中国悠悠上下五千年,祖先留给我们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它们是中国经济社会演变的历史见证,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和文化瑰宝,是构成城市风貌和城市文化的坚实基础。它们展示着这座城市乃至祖先的辉煌,体现着这座城市乃至民族的精神,折射着这座城市乃至地域的文化精神,象征着这座城市乃至公众的生活品位。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日益推进,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愈益突出,成为现代城市发展中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受公共或私人工程危害的文化财产的建议》(1968 年)所指出的,“由于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趋势,那些远古的、史前的及历史的古迹遗址以及诸多具有艺术、历史或科学价值的现代建筑正日
益受到公共和私人工程的威胁”。 与世界总体趋势相似,在我国,一谈起文化遗产的保护,其重要性似乎矮了城市建设半截。 任何城市都是不断发展的,昨天的文明成果是今天的文化遗产,而今天的文明成果又将是明天的文化遗产。凡物都在吐故纳新、优存劣汰,我们无意否认城市发展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绝不是主张取消城市发展的因噎废食,但任何城市发展同样是在历史和文化基础上的延续,不是凭空而来的海市蜃楼,而这种历史和文化的沉淀最充分的体现就是散落在城市中的各处历史建筑和其他遗产,它们是历史进程忠实的记录者,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令人欣慰的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重视,逐渐由个别人群的意愿发展成为人类社会主流的意愿。一些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面对城市发展对文化遗产的损毁,发出了越来越多保护人类社会文化遗产的呼吁,成为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先行者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奠基者。文化遗产“现代保护运动”扩大到国际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保护文化遗产已经逐渐成为当今社会整个民族,甚至全人类都为之行动的广大人类群体的意愿。顺应这一趋势,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首先,在思想上要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城市规划的专家要认真汲取欧美国家城市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和理论,在规划的初级阶段尽量完善的把当地的名胜古迹和风景区组织在整个范围之内,以达到“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目标。早在1957 年,时任中央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先生就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城市发展中文化遗产能否得到妥善保护,关健在于城市设计、规划专家和城市建设决策者的文化修养、规划思想、对文化遗产历史和艺术内涵的认识,以及他们的规划行为。其次,国家要不断制定和完善城市设计、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在政府的严格依法管理下认真执行,以切实达到“对于‘文物保护单位’,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存历史的原貌和真迹。对于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典型地段,要保存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保护城市中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还要保护和延续古城的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目标。 第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普通民众的认识,主动去接受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以在全社会中达成保护文化遗产的共识,形成遏制破坏城市文化遗产的有力力量。唯物史观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以对于后续进入城市化且尚处于城市化初级或加速阶段的我国来讲,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法律体系的完善到文化遗产损毁停止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强化国民教育,促成全民文化遗产保护共识。
三、文化视野中的城市规划设计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概念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起, 经过几十年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其内容和含义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新世纪, 城市规划和设计已经成为一个有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内容丰富、涵义广泛、多学科交叉的管理与设计并行的领域,不仅要体现自然景观和人工环境的结合, 还要体现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结合。所以,城市规划设计综合对城市整体社会文化氛围设计、城市物质形体空间设计以及形成与运作机制的设计于一体,是一种思想与手法并蓄的过程, 它着意于城市和社会文化的氛围、物质形体空间及其运作机制的复合表现,既有具象的视觉特征,又有非物质的品味特征。因此,树立一种开放的城市设计理念, 建立一种新的开阔的视野, 一种历史的、社会的视野, 一种文化的、艺术的和高技术观的视野,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是很有必要的。
在文化视野中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要致力于城市文脉的延续。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化历史的国家,自然景观的整治与文化景观的保护相结合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表达城市特色景观的重要手段之一。保持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对传递和表达城市文化、恢复和提高城市景观的活力,增强城市的地方特色、文化性、趣味性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应强调对文化元素的运用,注重对传统文化形式的保留、借鉴与传承,为传统的形式与内容寻找新的文化含义,将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审美情趣,体现现代感,形成新的视觉效果,力求使城市成为城市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文化视野中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要致力于文化景观的打造。文化景观“处在了自然和文化、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交界面上,它们代表了一种紧密的关系网络,而这种关系正是文化和种族认同感的本质所在……是各社会团体和遗产、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基础联系不断认同与发展的象征”。 “文化是催化剂,自然是媒介,文化景观是结果”。 文化景观是对城市风貌的最直观的反映,是城市文化的有力体现,是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的特有方式,它植根于市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正是文化景观的存在,才能让一个城市处处体现出文化,让市民对所处城市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具体到城市规划与设计中,我们要在对城市的规划定位、规划主题以及规划结构有一个较为宏观性的把握之下,让每个微观的景观节点都能成为一处小型文化景观,并使之带有文化参与性,成为整个城市的文化点缀,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除此之外,各个局部的文化景观要能对整体城市产生一定的呼应作用,符合整体城市文化,使文化景观除了美化城市、给居民视觉上的享受以外,也能符合当地人的生活文化习惯,让城市中的更多公共空间能为居民所用,让居民在这些公共空间中体会城市的文化历史变迁。
在文化视野中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要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
文化的历史见证、特色体现及重要发展资源,加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 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协调发展并举,使二者成为一个有机的完美的统一整体,不失为彰显城市特色有效的策略手段。除此之外,城市文化特色建设会充实旅游的文化内涵,是增加旅游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市场开拓的有力支点,而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发展的烙印,城市文化特色建设在提升城市形象同时,也提高了文化遗产本身的知名度,从而提升了文化遗产旅游的品位和影响力,产生品牌效应。所以,通过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既能保护和延续承载了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脉络,促进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而且能以旅游业为平台, 以市场经济为手段, 使文化遗产资源实现精神财富和经济财富的双重价值,从而为城市文化特色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为城市文化特色建设注入新的思路和动力。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城市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结合产生的人口相对比较集中的生活空间。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社会活动都是在城市当中进行的,所以科学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规划是为了解决城市问题而诞生的学科和专业,但在实际实践中,城市规划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总不能得到很理想的结果,旧社会问题的解决总是伴着新社会问题的产生。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城市规划亦将经历巨大的变革[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第三产业比重增长和知识经济、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对城市空间经济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城市规划工作也受其影响,变得越发综合,既有较为长期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探索,又有追求更加安全、卫生的居住环境的深层次研究,还包括管理协调城市内部利益关系的管理工作。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化的主要推动力,地区差异与差距逐步减少,对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的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等因素也逐步对我国的城市发展产生影响,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也必须面对和适应由此带来的变化。
2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能够生活在一个舒适、文明、安全的环境里。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城市环境优化的重要责任,如何设计城市环境,让之适应人们的需求,是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对城市功能的需求,城市规划朝着几个方向发展[2]:
2.1 生态城市方向: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思路是把生态观念作为设计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使人与自然相和谐。制定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建立由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要素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生态资源配置布局等等,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发展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充分考虑对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的保护。环境意识不仅是指环境保护,还包括文化的氛围、历史的底蕴、古城保护、城市形象、城市特色、城市绿化和美化等内容。从国际上的趋势来看,各国越来越重视人居环境,而搞好人居环境,就是要建设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中重视对人文思想和文化底蕴的发掘、对城市历史的保护和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环境设计有机结合,将规划、建设、管理有机结合,创造富有人文气息、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特色人居环境。
2.2 文化城市的方向:我国有诸多的历史文化古城。对于历史文化古城,规划和设计的重点应在于古城内部旅游产业的选择与协同发展的模式,处理好古城文化遗址保护与环境整治绿化、以及旧城改造和古城文脉复兴的关系。具有文化背景的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时,要注重协调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关系。
2.3 地域特色方向:区域的观点不仅仅是空间布局的问题,而且是涉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区域性规划的内容也不应仅仅是空间协调,而应该包括城市功能定位、社会经济各层面协调配和、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只有在区域城镇体系和发展格局确定之后,才能找准本城市在区域中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塑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而社会文化特征正是改造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依托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性,寻求地域的特色,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之一。城市规划设计应承继城市当地的历史文脉,突出地方建筑的艺术特色。一个城市的特色是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特征,现代城市要更加注重其自身独有的特色。
3 现代城市规划的方法研究
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城市规划的编制方法也应增加公众参与的内容,同时注重增强规划的弹性与连续性。城市规划涉及城市未来的发展,与市民息息相关,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可以让规划工作者充分了解社会诉求,确保未来的规划能符合公众利益。在规划编制与审批过程中应采用公开和高透明度的研究方式,让公众充分掌握相关资料,理解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选择及其背后的不同代价,并让公众明白选取最后方案的种种原因,这种互动的过程有助于市民对规划实施的支持和监督。
现代的城市规划,要从指导功能布局、用地安排转向以资源环境为出发点,指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3]:
3.1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最终要追求的目的,社会发展过程除了明显的经济增长外,可持续发展城市谋求的是在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3.2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运用专业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方法与知识,注重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化,调节和控制城市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的生态关系。
3.3 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可持续的城市规划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作为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必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得到改造。具体做法是在发挥示范产业的同时,强调和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现代城市规划的方法日趋多样化,在传统的规划方式、观念上有了重大的改变与提高。从确定性质、规模和指标,转向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标准;从确定发展什么转向确定保护什么;从以开发建设为重点转向以资源利用和空间管制为重点。淡化规划年限、强化规划阶段,增强规划的弹性、突出规划的连续性与可持续性[4]。
4 现代城市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的环境条件,下总结了现代城市规划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5]:
4.1 应有完善的基础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的试金石和重要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按照城市规划配套建设,道路先行,水电气跟上。不能顾此失彼,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配套、完善。
4.2 要保障社会公益公共设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开发商投资行为会受利益驱动,造成规划中难以提供完善的社会公益设施,包括城市公园、停车场地、文化体育场所等。这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造成的不利的影响,需采取有效手段,有力地保障城市社会公益设施依照规划来建设。
4.3 确保城市规划的稳定性: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应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够对其进行随便地更改,切实保障城市规划的权威性。
5 总结
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良好的城市规划能够满足人们对城市功能需求。在现代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性化特点,生态城市理念和可持续发展、人与城市环境和谐相处等因素,并应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根据城市的具体特性,确定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城市规划的实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涂军飞.浅谈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2]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J]. 科技创新导报,2008,5:47.
[3]刘玮.论城市规划中建筑设计[J]. 科技创新导报,2009,2:28.
关键词:街道空间地域文脉界面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论
“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 [1] 街道空间作为市民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和城市文化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往往因为它的特色而成为城市的标志。因此,在城市街道空间中传承地域文脉,才能增强空间的历史感、地方感和文化内涵。街道空间是由界面围合而成的,没有界面的限定,街道也就存在了。并且,街道空间界面作为城市空间中最易被识别和感知的部分,在表达城市意象、历史文脉和传承地域特色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具有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质的街道空间建构中,基于地域文脉的街道空间界面设计应是特别关注的环节。
二、街道界面——人与城市的第一接触面
界面是指限定某一空间领域的面状要素,是实体与空间的交接面。城市的历史文化不仅体现在建筑实体上,更体现在建筑组合的侧界面上。城市街道界面综合了各种物质要素,并包含了市民的各种行为方式。它把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在视觉上展示给人们观看,并能使人对城市空间形成完整印象,是城市向市民和游客展示的媒介。连续且完整的建筑界面围合形成街道空间的整体轮廓,它们在创造作为街道实体的建筑空间的同时,也建构了依赖两边界面围合出的街道空间。并且街道界面作为人与城市的第一接触面,肩负着整个城市的认知功能。市民通过对街道最直观的视觉感知而唤起场所的精神体验,进而形成完整且有特质的城市印象。因此,在对城市街道界面设计研究中,本文主要是对沿街道的侧界面——建筑界面的研究,它们不同的组合方式得到不同的空间物理表象,展现不同的文化精神。
三、基于地域文脉的街道界面设计
构成街道空间界面这一实体的要素纵多,形式、构成、材料和色彩等都决定着界面的形成和界定。另外,不同地域的气候和光照变化影响下,不同界面所构成的空间特质,也反映出不同的整体环境秩序和场所精神。因此,从通过对各个要素的研究到对特色空间界面的建构,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形式构成——界面设计展现地域特色
街道界面是城市文化、地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它的形式构成与层次更是积淀了人们在这种文化影响下的丰富表达,这与该地区人们的生活节奏,行车、行走速度,以及尺度感有紧密的联系,因而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随着消费主义的侵蚀和时代的发展,市民的生活节奏逐步快速化,高速行进中,街道界面逐渐模糊,界面新的构成形式沦为表皮化的快速贴图,在还没来得及形成固定记忆便已老去。为了适应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建筑的构件变得预制化和模数化,重复性也相应增大。当然,这种快速的、批量生产的街道界面也无法使人驻足停留欣赏空间界面。
因此在新的建成环境中,为避免这种恶性循环,就必须要着眼于本地传统街巷界面形式的秩序,去其糟粕取起精华。对符合于当代建造手法、城市活动和环境气候应对的传统界面特征,可直接引用于当代空间建构中。如贵州新天蓝波湾的界面设计中,抽象苗族吊脚楼的空间形态,运用其架、挑、跨、退、让等手法,凸显地域空间的界面层次,并在界面设计中引入侗族风雨桥、鼓楼等极具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空间构成元素,营造有地域特质的空间氛围。而对具有沿承地域文脉价值特性,但不具备以上条件的界面形式,可以通过转译、置换、重组的方式在当代街道界面生成中得到传承:首先重视界面形式与层次的表达和象征作用,界面元素可以转化为抽象化的图案,借以强调界面对于场所及地域文脉的关联性。其次,通过光影变化也可塑造丰富的界面形式,用界面虚实层次强化空间感受。再者,通过新材料组合构成的界面关系,也能有效传承传统街道界面的构成关系。如苏州李公堤民俗风情商业街,就通过现代材料组合形式对传统的界面形式进行置换,使街道界面既传承了江南水乡空间界面的形式特征,又满足了现代商业功能的需要。
2、材料——界面设计展现传统文化
对于街道空间而言,界面形式的确立与诸多社会文化因素有关,但最终如何建构街道界面,却是和施工技术、当地材料密切相关。毋庸置疑,这是一个街道空间营造地域特色氛围的现实基础和重要依据。不同的材质和肌理营造出街道不同的意境,并且赋予空间质感之美。比如石材显得厚重,木材给人以温暖,砖块显得规整等等。不同材料在界面上的组合也能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传统街道空间界面多是就地取材,因材施工,因此极具地域特色。尽管传统材料具有地方特色,但它们几乎完全是手工式作业,这不符合当代建筑工艺的发展趋势,被取代也是必然。因此如何将这些传统材料的特色转译到现代建筑工艺中,是当前营造有地域文脉意味的空间界面的重点。对此,本文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传统材料的转译:
首先、凸显地方材料的表现性。在框架结构作为主流建造方式的当代,地方材料不再必须作为承重结构使用,因此有更大的自由度来追求当代界面的轻盈性和装饰性。通过现代材料将其转化在界面的图案划分上,而一些极其具有地方特质的特殊材料,则可以运用民间传统的手机方法,将其作为街道界面局部的填充材料,以此增加市民和游客对空间的认同感。其次,抽象化表达。即通过现代材料转换传统地域材料的构造关系(如出砖入石),凸显地方材料最重要的构造特征。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宜过度抽象,抽象到极致就会丢失原本的韵味,最终成果是要让人容易联想到原型。另外,平面化表达也是界面有效的艺术处理手法。即把传统的文化要素通过平面化的叠加和拼贴,形成界面肌理,最终共同在空间界面上得以反映。在信息过剩的今天,平面化的处理是使街道界面不过于苍白的良好对策。
3、色彩——界面设计展现城市文化形象
每当我们回忆那些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首先浮现于脑海的便是其或凝重、或浪漫、或明快的色彩印象。可见人们对城市形象的把握,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城市的色彩构成。如北非岩石和沙漠的红褐、土黄的浓厚色彩组合、希腊碧海蓝天间的白色村庄、中国苏州的粉与黛等等,这些不同城市色彩组合排列的秩序和法式,表达着空间的意向,展示出不同的城市文化形象。当然,和谐的城市色彩一定是与城市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融合、统一的。就某一具体的街道空间而言,色彩本身物理属性所具有的重量感和距离感,也影响空间节奏的变化。因此,“根据万物有色的自然规律,视觉表征的变化应与人的色彩感觉有密切关系,色彩是文脉系统的第一视觉要素,因此色彩系统应是文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所以,界面材料的色彩构成也是街道空间设计必须关注的环节。
对具有地域文脉的界面色彩的研究,必须要综合分析各种要素,确立适宜环境的、有地域特质的色彩风貌,明确空间的主色调,以此统揽街道界面色彩的建设和改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实现延续地域文脉、展现城市文化形象:首先,要求对文脉意义的界面色彩原型有深刻理解和把握。对有代表性的街道空间展开色彩分析,并加以量化统计。其间应注意避免过多的带入倾向性,把握环境色彩和界面色彩的有机关系。其次,必须明确街道整体的色彩逻辑关系,摈弃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界面色彩,分析出街道空间中典型的色彩特征。包括界面色彩的组合关系及其出现在空间界面要素上的相应位置和频次。再次,在传统界面色彩的基础上,结合新建街道的功能空间和建筑实体的类型,对其界面色彩结构进行适宜的设计考量,保证界面色彩对城市文化形象起到正面与积极的作用。最后在特定的街道空间中,其界面色彩的设计和表达,必须监督实施进行和综合评价。通过以上方法,来增加街道空间的可识别性、界面的差异性和连续性,形成令人愉快且有趣的城市街道空间,并且强化城市的文化形象。
4、风格与细部——界面设计展现城市历史脉络
当我们关注一些城市的历史街区时会发现,这些街道往往有着多种多样且精致的细部,正是因为这些细节,才使街道显得格外的亲切宜人。不管是技术性的建造细节还是装饰性的细节,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累积叠加的,是建造者们在当时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影响下对生活的关注。如重庆十八梯片区的街道界面,有基于山地特色的吊脚楼,民国时期留下的青砖灰瓦、防空洞,而在穆斯林大厦也有宗教文化(伊斯兰)影响下的细部设计,在法国领事馆也有外来文化影响下具有折中主义风格的装饰性细节。可见,街道空间界面的细部设计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综合反映。系统论认为,任何整体的的良性循环依靠于局部之间的相互优化和单元要素的自我更新。在街道空间建构中,对界面细节的把握也显得尤为重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街道界面的生成,是基于当时地域环境和多重的文化背景。在新建的城市街道中,应注重对传统界面关系的反映。即在街道空间中,注重形式、材料、色彩、细节等界面要素,对城市历史发展脉络和城市文化内涵的延承。一个城市的街道空间是否有品质,就在于其空间界面是否展示城市的文化形象,是否彰显出城市的文化底蕴,是否找到文脉的根。
参考文献:
[1]、简。雅克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第35页。
[2]、张培颖,戚序,《色彩:城市文脉保护的重点》[J],艺术探索,2010.4
[3]、曹艺凡,《基于文脉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李江,《基于怀旧的更新——传统风貌街道建筑界面的更新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王荔希,《地域特色的现代商业步行街界面设计》[J],山西建筑,2010.1
作者:
地铁空间,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室内空间,它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①。通过地铁空间,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城市的市民生活状态、经济情况、文化氛围、地域特征等。在城市的各类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地铁空间相对而言具有某种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首先表现在于地铁空间的主体是在地下,而有别于地面上的公共大厅、广场等。
特殊性的另一方面在于,地铁空间是一个功能性强、人流量大的动态空间。在地铁空间的设计中,不仅功能性、实用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同时也要反应出不同城市的地域性和人文精神。
总体而言,所谓艺术性设计,主要表现在对于地下内部空间的造型、墙面的装饰处理,界面的色彩处理以及灯光的布局等方面来进行。地铁空间的艺术性应用也需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在不同的城市或不同的地域都具有它独特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在城市中的思想和文化。
二、地铁空间艺术性设计的功能性框架
(一)地铁空间艺术性设计的功能性。地铁空间艺术性的受众体是公众,它能满足公众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需求。在地铁空间的艺术设计的规划和建设中,地铁空间的艺术设计应该是在服务和保证地铁运输功能保证功能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同时满足于人们在审美和精神情感方面的需求,也要满足于人们对于文化传播方面的需求。
地铁公共艺术的意义在于它的功能性。其包括有物质、精神和审美三个层面。
(二)满足受众审美需求。地铁空间艺术性设计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审美需求也必然是其重要的一个功能性。审美性地铁空间的艺术性设计通常会采用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方法来装饰空间,其主要目的就是用于传播文化,传播讯息,传承社会文化,以此来反映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例如:我们在地铁空间经常可以看到各类景观小品、壁画、艺术创作等艺术形式。作为人群流动众多的场所,地铁可以作为公共艺术的天然场所,从而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
(三)承载彰显城市文化。不同城市的地铁空间的设计都代表着不同城市的烙印,而公共空间艺术的特点是它的公共性,这个特点的结果是公共空间艺术的受众体是整个社会的普通阶层的人群。而受众的普遍性则表现的是城市整体的品味。地铁作为城市对外来人群的窗口,则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与精神,地铁系统的乘客们也可以通过地铁空间的艺术性设计来感受一座城市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脉络。
(四)强化站点场所精神。顾名思义地铁空间的站点位于城市的不同位置,而每一个位置又都有着不同的场所精神和意义。从场所精神的概念来看,每一个场所都具有它的独特性和值得它传承的特质。这些特质则来源于不同城市和地域的文化元素,如每个城市的历史、艺术、人文精神等。或来源于如不同城市的建筑形式、自然地理环境等。
地铁空间的艺术性设计题材应该将这些场所精神有机的结合、重组、设计,从而形成一个城市的识别性。如使用包含站点意义的历史事件作为题材,展示站点在空间上的特性,使受众者识别站点的位置,进而使人们能延展出对于站点空间和时间上的想象。
三、武汉地铁空间艺术性设计的功能性实践分析
(一)武汉地铁空间艺术性设计的题材选择。在当代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工作者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特别是兼有审美与实用特定功能的地铁空间的艺术设计,更是讲究将本土文化背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弘扬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相协调。
如:洪山广场站的《楚风古韵》该壁画以楚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重礼器、祥瑞图案为原型,采用自由流畅的云纹作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烘托,突出楚艺术画面色彩对比强烈、视觉形态灵动浪漫的艺术特征,形成画面整体的韵律。壁画色彩构成以红与黑为主调,画面上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楚文化器物、图案,散发出浓烈的楚文化气息。
又如“江城印象”大型壁画则展示了从长江大桥至长江二桥之间的江城夜景,龟山电视塔、晴川桥等地标建筑一一入画,璀璨的灯光倒映在江面上,分外迷人。在题材的选择上都无处凸显着武汉本土文化。
(二)武汉地铁空间艺术性设计的审美选择。地铁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安全、便捷的运输,地铁空间的艺术性设计则是从审美角度来服务地铁运输的功能,并能展现城市的文化与人文精神。
如:光谷广场站,由于“中国光谷”是我国第一家国家级光电子产业基地所在地,艺术空间便以“科技之城”为主题,运用了声、光、电和互动投影等高科技手段,凝聚楚汉地域文化与历史图式符号,创造性地展现出一座山、水、林、路相得益彰,产、学、研、居融为一体的现代化的“绿色光谷、科技之城”。既展现出了现代的高科技技术同时又反映了楚汉地域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武汉地铁空间艺术性设计的场所精神。场所精神在武汉地铁空间的艺术性设计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汉口火车站的“黄鹤归来”雕塑区,4只仙鹤凌空飞舞,地面则是玻璃马赛克拼贴成的“池塘”,几只红色的“鱼儿”穿梭其间,反映了武汉喜迎八方来客的涵义。
总的而言,地铁空间艺术性设计的功能性规定了其所承载的任务,所表达的内容等。随着地铁建设和各个城市的徐徐展开,地铁空间的艺术性设计也将满足社会对地铁公共艺术作品多元化全方位的需求。
四、武汉地铁空间艺术性应用建设发展探讨
(一)武汉地铁空间艺术性设计的人性化体现。武汉地铁空间的艺术性氛围营造主要通过不同题材的室内装饰主题,以及利用室内不同的造型、墙壁、雕塑、不同造型的灯具而营造的氛围,以此来创造不同风格的文化环境。尤其是细节上面的人性化体现,主要表现在:(1)墙壁的装饰,如:采用艺术性很强的壁画、壁饰来记录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2)出入口的设计,便于识别而又不突兀;(3)富有人情味、造型各异的休闲区域;(4)地下空间的人性化处理;(5)艺术性的色彩与光照的环境设计,营造自然的氛围。
地铁空间的艺术性设计作为视觉经验的对象,它能够强化场所的特质,同时它所传达出来的社会文化意义能引发环境使用者的共鸣,使空间艺术设计、公众与环境三者之间形成很好的互动,从而激发环境的生气与活力。
(二)武汉地铁空间艺术性设计的本土文化与城市个性。武汉地铁空间艺术的类型属于交通类的公共艺术,它不再只是对地铁空间单纯的空间设计,而是与每个设置点的联系更加的密切,以此通过对地铁空间的艺术设计来呈现出与其相关的地域特征和人文精神。它是本土文化与城市个性的一个重要的展示平台,在地铁空间的设计中不仅仅要考虑到具体空间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更要考虑到不同城市和地域的人文性和历史性。
一个城市的文化个性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文和精神的积淀表现。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个性。例如武汉地铁二号线,在不同的站点采取了“一线一景”的原则,同时结合相应的站点文化的象征性符号,经过演绎后重新的设计出来,从而以特有的文化符号彰显了城市魅力。
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在功能与文化,趋同与差异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这也是对于地铁空间的艺术性设计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乐.浅谈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J].2013,
[2]刘艳霞.谈城市地铁空间的艺术性设计[J].2008,21-23
[3]马骏.楚文化背景下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湖北社会科学,2013,
[4]李娟.地铁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探析(J).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2013
[5]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李翔.地铁公共艺术的限定性因素研究―以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创作为例[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2,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现代化的城市应具有以下三大功能:展示城市形象、满足人们活动需求、改造城市的空间环境和生态环境。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应根据“舒适、实用”这一理念开展设计工作,使城市成为一个生态型、文化型和生活型的让居民都比较满意的城市。
一、城市规划设计要素概述
1、城市规划设计的概念及任务
城市规划设计是研究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布局以及综合安排城市中的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根据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的政策、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各个城市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等来布置城市的体系;确定城市性质、城市的规模;统一进行规划、合理的利用城市中的土地。此外还要综合部署城市的经济、文化以及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以保证城市有秩序和协调地发展,使城市建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2、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方针,采用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尽量少占农田。同时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中各项建设用地,形成合理的功能与布局结构。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以及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做到主次分明,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要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协调,这是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基本原则此外,安全原则也是城市规划设计中重要的指标体系。要在编制城市规划设计时考虑到防火、防爆、抗震、防洪等要求,特别注意高层建筑的防火防风等问题。
3、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分类
城市中一切看到的东西,都是要素,例如建筑物、道路、植物、照明设备、广告等等。国内学者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城市空间体系、城市天际线及制高点、城市边缘与入口、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视线走廊以及水系和绿化措施。笔者认为,把城市的规划和设计要素可以划分为土地使用体系、城市交通体系、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和城市景观体系几个方面。
二、城市规划设计方向
1、城市规划设计的人性化方向
城市是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产生的人群聚居空间。人是城市的使用者,也是城市的主体。城市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所有社会活动都提托城市而展开。因此,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一定要坚持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个舒适、安全、文明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恰恰就担负着创造这样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应人的综合需要,不仅是人性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依据,也是人性化城市规划设计的目的。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总体布局时,城市人性化设计的理念要求无论位于何地、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在基本设施与布局上公平均等。从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出发,对环境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其在完成对人的服务的时候,更有利于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在规划设计总体布局时,应当更好地体现出对人的关注和关怀,在各项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上要体现出对弱势群体帮助。
2、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方向
生态城市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最早是钱学森教授1992年提出的山水城市构想。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的生态城市规划已经发展成为包括提高经济总量、城市人口的分布、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提高环境质量的综合命题。生态城市规划的关键是把生态观念作为设计思维,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编制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建立健全由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要素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时,需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生态资源配置布局等等,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充分考虑对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的保护。在完成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前提上,要认真做好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真正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宗旨,体现出城市特有的生态环境、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城市风格和城市特点。运用生态建筑原理规划设计居住区的布局,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共同形成的物质生活环境、社会生态系统。
3、城市规划设计的地域特点方向
地域特色是指各地区与其它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差异化的社会文化特征,既包括自然环境中的日照、湿度、风向、温度、风力、地形、地貌、雨量、土质等自然现象;也包括社会文化特征中的社会体系、生活方式、人口结构、风俗习惯等人文现象。对于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古城,在规划设计中应当遵循以下策略:一是在保护中寻求发展的策略,规划和设计要放眼全局,协调好改造与保护间的关系。二是在旧城改造中要以城市未来定位与发展最为最终目标,结合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需要,确定地域特色文化、地域特色景观的保护内容。三是要遵循留有调整空间的策略,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古城都经历了多年的积累,是当地人民智慧和汗水的沉淀。然而城市建设是连续的过程,很多规划和设计无法一步到位,在规划和设计中要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和具体。总之,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寻找城市自身的优势,发现这些优势,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城市的特色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城市规规划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评价体制的原因,当前很多规划环评属于反映型评价,即规划成果已经完成了再进行评价,评价技术人员并没有参与到规划过程中,与项目接触时间很短,使得环评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由于规划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评价人员可能调整的余地十分有限,很难从环境的角度全面地否定一些规划,而只能针对规划给出些补救的措施和建议。规划环评自身理论和方法体系的不完善,导致评价时间和结果都不能保证。理论上说,环境评价的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可以明确项目开发者的环境责任并规定应采取的环境保护行动。第二,可以为项目设计者提出环境保护要求和建议。第三,可以为环境管理者提供项目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而对于环境评价的功能,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持两种观点:一是将它看成是项目环评向规划层次的扩展,认为应主要基于项目环评发展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与模式;二是将规划环评作为规划编制过程的一个环节,规划环评有效性最终体现并非报告书质量如何,而是评价结论对于能否促进规划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国目前规划环评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基于前一观点,因此使得规划环评过分依赖项目环评中的定量方法去研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规划,评价的结论很难令人信服;同时,规划环评的容和技术方法过于复杂,造成编制时间较长。第三,规划环评自身制度的不完善使评价失去其基本意义。由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使得环评成为某些业主花钱消灾和某些评价人员拿钱替人说话的潜在寻租机会。因此,规划环评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其基本的意义。
四、城市规划设计发展趋势
1、城市规划设计人性化的发展方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是一个舒适、安全而又文明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创造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如何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应人的需要成为城市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2、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方向。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思路是把生态观念作为设计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使人与自然相和谐。制定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建立由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要素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同时要充分考虑对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的保护。
3、城市规划设计朝着文化城市方向发展我国有诸多的历史文化古城。具有文化背景的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时,要注重协调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关系。
五、结束语
城市规划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是市场经济下推进城市化建设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前提下,保证我国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矛盾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城市的客观发展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建设有效实施。让城市建设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琦,张春艳浅谈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向[J].科技创新导报.2010
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和工业的高速发展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逐步把我们曾经拥有的田园诗般亲切的自然原貌变成整齐划一的钢筋水泥的世界。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和精神追求的持续提高,建设高品位的艺术化的城市人居环境已成为当代城市建设的追求。在这个背景要求之下,公共艺术更加突显出其自身的价值和魅力。艺术从象牙塔走了出来,开始进入城市大众生活空间。艺术家也从个人化的艺术表现中走出来,开始进行和城市环境紧密相关的作品的创作,以此来对因工业发展造成的人与自然的疏离稍作弥补。公共艺术并不是简单创作一些装饰城市生活的附属品,而是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结合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与城市的未来规划协调一致,塑造出个性化的城市面貌,优化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一、城市发展对公共艺术的整体性要求
今天,城市发展的要求使得人们已不满足于没有个性、没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公共艺术作品的简单陈设。设计师开始注重把一个城市的特征融人作品中,同时将公共艺术从以前简单的城市环境附属品解锢为兼具实用价值的艺术品。其作品不再仅仅专注于艺术性,而是和城市景观相一致,贴近街道上的各类设施。从本质上讲,公共艺术设计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理想与现实平衡的一门环境艺术。与美术家、雕塑师和建筑师相比较,公共艺术设计者的自我表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带有整体性。他们对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是建立在对城市整体性的深刻、全面理解之上,建立在科学的秩序、协调的功能和美好的感觉之上。公共艺术能够将至高境界的环境艺术设计与自然、科学、社会文化和设计技巧相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满足人性需求。
在当今的公共艺术创作中,艺术家需要从单个的作品设计意识中解放出来,把创作的触角深入到城市的整体发展之中去。创造出与城市地理自然特性、风俗文化及城市发展方向相协调,并与时代要求相一致的公共艺术作品,以此共建具有地理文化特点的城市环境和个性化的城市形象!
二、公共艺术创作与城市的整体性关系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基于其自然环境和文化历史渊源。从多重角度来看,城市的公共艺术应与本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未来规划方向等多种因素相联系,综合形成城市整体性面貌。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的自然环境
不论城市发展到何种程度将一直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公共艺术是依环境而存在的艺术,每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作品都需依托于它的自然环境,并与环境适应和融合。公共艺术创作需要从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等综合因素出发,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创造出适应地方特点、体现地方特色的作品来,使作品和城市环境融为一体。公共艺术是存在于特定的环境空间的艺术品,它的艺术性和功能性紧密相连,这是公共艺术品创作的出发点。脱离了具体的环境,公共艺术品的作品意义是不完整的甚至可能失去其全部价值。公共艺术要凸显其与环境互依存、相融和的关系,需要通过实地考察,以合适的材质、造型、比例等要素,使作品和环境氛围浑然天成。融入到当地自然环境面貌中,成为整体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才是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所营造的城市环境应该传达出浓郁的地方韵味,创造出一个具有精神性的场所,给人们一种心理上的关照和归属感。
(二)公共艺术与城市的人文环境
对于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创作来说,单纯承载自然环境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公共艺术在美化城市外观的同时,还需要传承当地的人文精神,而社会文化的表达也一直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内涵。城市的历史根基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抛弃人文因素,单纯追求“现代化”将会使城市沦为一个美丽的空壳,失去灵魂。只有蕴含着当地的人文精神,延续当地的风俗文化,才不会造成城市文化的遗失,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给与人们一种不变的归属感。
当代公共艺术作品的形式和风格更具有亲和力,逐渐趋向于环境化、生活化和人性化,其意义不仅仅为人们提供一个具有文化艺术氛围的生活环境,更在于它凭借艺术与生活的互动,引导大众亲近艺术、关怀艺术,进而融入到文化艺术和人文氛围中去。无论哪种形式的公共艺术作品,设计师都应该明确表达其所要表达的内容,注重人文氛围和文化意境的表现。文化需要积淀,更需要随时代激荡而更新,公共艺术作为解读现代都市文化的艺术形式,同样需要历史的基石和时代精神的导航。这样,公共艺术才能真正体现并传承城市的人文精神。
(三)公共艺术与城市的未来规划
城市并非静态的,而是一直处于发展和变化中的。公共艺术设计作为城市环境中的重要元素,首先需要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找到正确的定位。公共艺术是具有一定持久性的艺术形式,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和城市环境相依存,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市容市貌的一部分对城市的整体形象起到重要的影响。而且,公共艺术从设计到制作都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要尽可能不做无用或短命的设计,使设计成本最大化地发挥价值。因此,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要考虑到城市的未来规划和发展方向,实现其长期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它的每-爪细节的设计都需要尽量同城市整体和当地环境协调一致,对同一个城市整体的各部分进行具体的设计,同时使整个城市环境和谐统一。总之,公共艺术应该依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方向,与城市的精神面貌协调一致,共同参与创建一个秩序井然、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
三、公共艺术与城市的整体形象建设
公共艺术参与到城市形象建设中去,成为塑造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元素。优秀的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和名片,它以当地的地理、历史文化底蕴为墨,以神来之笔描画出城市的个性化面貌。公共艺术应该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要具有地域性、时代性、人文性、艺术性以及精神穿透力,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影响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城市公共艺术还应该传承一个城市的特色人文风貌,与城市文化发展形成良好互动,这样,城市公共艺术才能具有强大而旺盛的后续生命力。真正的标志性作品,往往与地理历史相关,与地域风俗相关,还与形象符号相关。一些公共艺术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点,如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法国的新旧凯旋门、丹麦的美人鱼等,都是当地的标志性雕塑、国家的形象大使。
崭新的时代里,城市公共艺术品需要有新的语言和表现形式,它是城市整体形象气质与内涵的点睛之笔。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与时代对话,和大众交流。切合各个地方的不同特点,结合城市的整体环境和局部要求、城市的人文精神以及其未来规划等,创造一些既富有浓厚地方特色、体现地方文化精神,又符合时展要求的公共艺术作品来,创造一些被公共理解、接收、喜爱的艺术作品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品格,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结语
拥有和谐、美好的城市人居环境,是当代都市居民充盈心间的强烈愿望。让我们在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中,找到公共艺术在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精神和总体规划中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定位,塑造个性化的城市面貌,打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让我们的公共艺术在真正意义上和城市融为一体,创造出人们心向往之的精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建档案;社会功能;文化价值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城建档案馆已经慢慢演变成相应的城建信息中心及其有关的文化中心,因此该行业工作的性质以及具体的服务情况也在日益改变。在这个具有挑战性的时代中,对城建档案所发挥出的作用不断完善,社会文化价值也在不断提高,怎样恰到好处的抓住这个机遇,呈现出城建n案所具有的价值,从而使城建档案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1 城建档案的文化价值
1.1 城建档案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元文化价值
因为城建档案符合了当前时代的发展方向,并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档案文化,它作为人类在城市建设中形成的主要产物,从古代到现在,城市建设活动从原来的简单变为复杂,从以往的低水平朝着高水平的方向发展,然而不同朝代的城市建设都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当时的政治等方面的要求。
对于明、清时代的北京城来说,一般是由三套墙构成的。中心地带属于紫禁城,它的周围基本都是皇城,并且居住着身份显赫的人,而在外城通常都是百姓居住。建筑的规模、色彩等方面都是依据身份等级进行划分的的。这些历史所遗留下来的古迹都呈现出当时年代的气息,成为当前分析城市建设历史的主要依据。
1.2 城建档案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发展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自从出现了城市,就产生了城市的建设活动,不管是原始、简陋的建设,还是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人的心理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城市的建设。在城市建设活动中,除了物质形态建筑外,还有精神和文化的创造。城建档案不仅包含了科学技术的内容,还包括了管理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内容。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城建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城市建设活动规模日益扩大,拓展开发利用城建档案的渠道,促使其多元性文化价值转化为文化力,造福社会。透析城建档案的文化价值,其建设技术含金量日见增多,城市建设事业从低级向高级动作,都离不开档案的积淀、参照、总结和提高,使之成为一个不断进化的历程。
2 城建档案的社会功能
2.1 城市建设信息中心
由于城建档案涉及到的范围很广泛,并且内容较为丰富,在城市建设信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依据我国档案的划分,档案可以分成多个种类,例如勘测、绿化等,一共有120种属类。随着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下,今天的建设都是在以往发展的形势下对城市进行建设的,与此同时为明天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一座建筑、一颗古树等,都属于我国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对城市的发展一一的详细记录下来。城建档案馆应当依据不同途径的渠道对城建档案进行收集,对存在特征的档案加以收集,将馆藏数量加以完善,从而为人们寻求历史资料提供方便。
2.2 城市文化研究中心
由于城建档案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具有一定的回溯性特点。它们较好的呈现出了古代、近代等方面在城市进行规划以及建设等方面及其地形、地质等具体的情况。在当前发展的形势下,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升,对精神享受以及休闲娱乐引起高度的重视,人们能够依据城建档案情况,对城市历史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掌握民族所形成的辉煌业绩,传承相应的文化遗产,进而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重要的保障。
2.3 城市文化教育中心
一个地方的城建档案就是一个地方城市历史的见证和缩影,利用城建档案举办展览能充分引发、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宣传了城市历史变迁和城市建设的巨大成就。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为适应世界的潮流,城建档案应承担起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使之成为科学文化培训基地。让每个公民都能从城建档案馆中学习和了解有意义的历史事件、城市发展、建筑历史及自己所需的文化知识。城建档案展览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视野的宣传效果是其它宣传媒介所不能的,具有独特性、趣味性、休闲性。通过不同方式的专题讲座,传播科学文化知识,针对不同对象及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教育活动,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城建信息资源,有意识的引导社会关注,真正起到社会教育的作用。
3 城建档案社会文化价值的拓展
3.1 发挥历史信息中心的作用
所谓城建档案信息简单的说是一种记载历史信息的档案,同时也作为一种固定的信息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在历史和现实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城建档案馆作为历史信息的重要基地,应当采取科学的措施,为历史学、建设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而将其所具有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
3.2 扩展教育功能
由于城建档案可以用来宣传教育的有关材料,具有很强的教育能力,其根本原因主要来自于历史性、直观性的特征。而城建档案在不同种类的教育中都有所涉及,作为城建档案开放使用以后日益增加的性能之一。该性能在上世界中期的时候就已经获得国外一些国家的普遍认可,并当作发展城市建设及其发挥档案价值的主要途径。当前,开展城市档案展览会、通过多媒体等途径对档案进行宣传的手段,都在某种意义上被赋予了新的定义。
3.3 参与网络文化建设
互联网络是20世纪90年代影响社会生活最强烈的一种技术产品,“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等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事物不断涌现,因而,与信息收集、处理、传递等有关的传统行业和部门都将不得不面临冲击。建立城建档案信息站,将其列入互联网或公众信息网,不仅是向社会宣传建设档案,提供服务,也是城建档案工作的学习园地,而且能拓展城建档案利用服务范围:如从封闭的服务转向开放,从单纯为政府服务扩展到为全社会服务。城建档案馆可以利用自己的网站一些欣赏性较强的城建档案资料,如网上多媒体专题展示、观看古老城建照片、录像,寻究城市的民俗风情,深入体会城市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也可以接受网上有关城建活动的咨询并参与交流。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随着我国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下,我国城建档案事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而本文主要从以上几方面较好的论述了城建档案存在的社会文化价值,从而较好的反映出了档案的重要性,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肖丽萍.城建档案统一收集管理的强化对策及价值解读[J].城建档案,2016(10).
[2]王霞.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4).
[3]陈刚.城建档案、城建档案馆与城建档案文化[J].新上海档案,2006(07).
关键词 城市品牌 品牌识别 顾客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深圳是我国第一个加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并荣获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2009年,《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加快设计之都建设,把深圳建成有国家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中心”。目前,深圳已建成华侨城创意工业园、田面设计之都、宝安F518C创意产园、大芬油画村等创意产业园区;并拥有华侨城、腾讯、华强文化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文化创意企业。2010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总值达到700亿,占本地GDP比重的8%。近年来,深圳通过“文化立市”方针,使得城市在营销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等方面提高了城市品牌竞争力。
一、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品牌构建的现状
(一)工业设计树立城市文化形象。
根据深圳工业设计行业协会分析,全市工业设计公司约有200多家,占广东省数量的70%,相当于全国的49%。深圳的工业设计师也在近10多年,多次获得世界顶级设计赛事和国家展览奖项。2008年11月,深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设计之都”称号,成为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也因此而受到国际上的高度关注,塑造了深圳城市品牌的文化形象。深圳丰富多元的城市设计文化产品,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居民对城市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吸引着企业和创意人才走进深圳。
(二)文化创意与旅游相结合塑造了国际旅游城市形象。
深圳在不断探索“文化+旅游”为特征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模式,以塑造国际旅游城市形象。目前,深圳已推出48个市级文化产业基地和创业产业区。根据2010年市文体旅游局公布的28家深圳市文化旅游型示范园区基地名单,包括华侨城集团、F518时尚创意园、山水田园、永丰源观澜瓷谷、玫瑰海岸婚庆文化产业基地、大芬油画村、水贝珠宝项链街区、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等。文化产业创意园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并成为刺激创意、革新环境、激发才能、促进创新的多远空间,对于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品牌塑造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2012年,深圳接待游客总数9104万人次,与2011年相比增加9%,全市旅游总收入835亿元,增长13.3%。过夜入境游客次数连续多年居中国大中城市首位,旅游外汇收入连续多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旅游也总收入居全国前八位。
(三)龙头文化科技企业打造城市精神。
深圳产生了腾讯、华为、中兴、华师传媒、华强公司等科技创意产业龙头企业。企业依靠着特殊的背景,以“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宗旨吸引着国内外的人才投身于城市建设,向全国甚至世界成功阐释了“敢为天下先”、“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等深圳精神。深圳具有包容、多元化的城市文化环境赋予了居民强烈的文化自信和尊严,预示着深圳作为“梦想之城”的可能性。近年来,深圳长期被认为是国内最好的科技创业环境。
二、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构建城市品牌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聚集效应不显著,对城市品牌影响力有限。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主要采用行业聚集、空间集中的发展策略,已建立了4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但是,园区中的企业普遍规模小、原创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弱。究其原因之一是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未能形成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聚集效应的规模不明显。另外,单纯靠大量加工制造业企业进驻园区,缺乏上下游性企业支撑,产业园区内各个企业缺乏有效的分工合作,未能充分释放聚集效应。
(二)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缺乏,城市品牌竞争力不足。
创意人才,是构成创意城市品牌的核心要素,包括科学家、大学教授、诗人、作家、艺术家、演员、设计师等。如英国经济学家坎农(Cannon)所说,创意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创造性的城市,人才是城市发展进程中塑造城市生命和未来的重要软因素。从整体来看,深圳文化创意人才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较为欠缺。首先近年深圳房价高企,消费指数较高,文化创意人才流失严重。其次是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训练是文化创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再是与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相比,深圳缺少高校和科研机构。此外,深圳为创意企业和人才提供的栖居、交流、发展环境也未尽人意。
(三)原创能力薄弱,未能形成代表城市的符号性商品。
深圳在文化商品的提供上占据一定的优势,例如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居全国前列,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则相当缺乏。多数文化创意行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过分集中于加工制作环节,原创力严重不足。在知识经济时代,良好的城市形象成为吸引企业和人才的关键因素,然而即使某个城市拥有了创意的基本要素,但最终被人们认识还靠文化园区与文化产品。由于文化产品过于同质化,到目前为止仍未形成能代表深圳城市的符号性文化产品。
(四)宏观规划缺乏,未能有效利用文化项目对进行城市营销。
一个城市要在国际平台上显示自身价值,需要开发具有国际规模和影响力的重要事件,因为重大盛事不仅能提升城市形象,还能在旅游和经济范畴内产生引发社会反响的原动力。2011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召开。这是深圳向全世界展示其独特魅力的重要契机。深圳为此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场馆建设、城市改造,却并未借此有效地展示城市新形象、扩大城市的正面知名度。筹办大运会期间,为维护社会稳定,深圳市采取了很多“特殊措施”,自上而下的公共管理方法对城市品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利用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深圳城市品牌营销的对策
(一)培养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发挥聚集效应。
要培养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需要成熟的创业环境、合理的运作机制、完整的创业结构和成长性较强的产业。形成产业链促使各个产业部门相互支撑,发挥城市空间的高度聚集效应。如波特(M・Porter)所讲,经济发展中“大量的竞争优势不在公司或产业内部,而是分布在公司业务的所在地”,文化创意产业也集中在条件突出的城市区域。深圳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这样的竞争优势,这也是近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得以迅猛发展的原因之一。要改变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空间聚集效应不明显的问题,城市管理者需要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列入城市发展政策之中,并依靠企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三方协作,建立创意城市的经济基础和制度保障并在“软件”上下苦功。一方面,政府要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环节作出积极努力,为创意企业向创意园区聚集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和基础设施保障,包括研发设施投入、投资与共享的商业环境的营造、知识产权保障的提供和良好生活的改善等。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软性环节作出不懈努力,包括加快技术创新、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创意领军人才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氛围的改善、文化植根性创造力的发挥等。
(二)建设多元宽容社会文化环境,大力培养创意人才。
文化的多样性是创意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多样性、开放性和竞争性的发挥可以有效的促进城市产业和建设的创新。纽约以巨大的社会包容性容纳了来自完全不同民族和语言及社会背景的移民,而也正是这些移民以他们的视角、质疑传统的行为方式创造了世界文化创意中心――纽约。一个具有创意城市精神的城市是由创意人才创造的,他们是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发展的关键。创意阶层对职业和居住空间的选择更注重城市的某种特质,例如宽松、多样的都市氛围、坚实的创新基础。对于深圳来说,城市政府需要从如何营造宽松有序、多元包容、和谐共荣社会文化氛围进行改进。同时,应以构建吸引更多创造性个人进入区域的机制为中心,通过大学、大专院校和企业的密切配合来培养和引进各类创意人才,将城市打造成聚集创意阶层和其他精英人才的“中心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稳定的智力支持。
(三)提高文化创意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原创性企业品牌。
城市的发展是品牌发展的过程,企业品牌是城市品牌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普遍与世界知名文化创意企业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在提高文化创意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鼓励核心技术开发、以现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等手段改变这一现状。其次需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保障文化创意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合法权益,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深圳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加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同时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形成贯穿于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四)开发国际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项目,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
与世界其他所有的城市一样,深圳需要为城市的真正发展――在全球价值链上步步提升,争取自身核心地位,成为人们乐于居住、工作、前往和认知的地方,和能够吸引投资的多产之地。深圳可借鉴城市里尔的“里尔2004 ”文化项目的经验,利用国际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事件推动城市建设方针和社会关系发展,利用“大事件”的契机提升城市形象和开发新型的、有创意的城市管理方式。重大文化项目有利于激发城市创造性和公民意识,吸引新的创意基层和高科技企业,有利于城市产生发展自身经济的新的强劲因素。
四、小结
本文对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品牌构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完整的产业链、多元宽容社会文化环境、自主创新能力、文化项目开发能力是一个城市利用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城市品牌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创意城市发展需要在“软”、“硬”两方面环境条件提升,并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合理选择特色化的创意产业,逐步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创意城市空间形态,从而塑造城市品牌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发展。
(作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
参考文献:
[1]Daniel.A.Bell, Avner de-ShalitThe Spirit of Cities: Why the Identity of a City Matters in a Global Ag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2][英]查尔斯・兰德利.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M].清华出版社,2009.
[3]孙丽辉,毕楠,李阳,孙领.国外区域品牌化理论研究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2)
[4]毛里齐奥・卡尔塔,胡敏.意大利创意城市:新景象与新项目. 国际城市规划[J].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