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时间:2023-06-26 16:23: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第1篇

【关键词】自然观 生态环境问题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26-01

自然观是马克思理论中的重要思想,尤其是在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这一思想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但是,如何从学习自然观中明确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思路也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能够改善生态环境问题,也为了给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本文我们就从什么是马克思的自然观、当今社会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从马克思的自然观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启示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研讨,以期能够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找到理论依据。

一、什么是马克思的自然观

马克思自然观没有其他观念那样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而是在逐渐发展中形成的,其核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而对立的关系,说明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下的自然观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第一,物质观。物质观是的基础,也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也就是说,自然界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如: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等,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物质。但是,这些物质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比如:因为水土流失导致了一些水库淤泥增加,被迫报废,河道被堵等等,而且,因为水土流失的问题也影响采矿工程的进行等等。可见,物质之间是紧密联系。

第二,系统观。系统观是自然观中的一个根本观点。自然界中的物质之间都是有关系的,都能形成一定的系统。

总之,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也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指导思想。所以,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的自然观,并从多角度入手来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期能够为解决环境问题找到思想依据。

二、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哪些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生态环境问题暴露的也越来越多,那么,目前生态环境问题都包括哪些呢?

第一,温室效应。温室效应这个词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这几年很多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这一效应产生的后果。比如:海平面上涨;全球气候变暖;土地干旱;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温室效应产生的。

第二,雾霾现象严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逐渐增多,再加上,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很多地区的厂房都是不合格的,他们排放出来的废气越来越多,这也就造成了雾霾现象的出现。而这一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很多人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等等,严重不利于人们健康的成长。

当然,除了上述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包括:上文提到的土地流失问题,还有物种灭绝问题、森林面积不断缩减、臭氧层破坏等问题,这些都是当今存在的生态危机,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很多研究者开始从的自然观中寻找解决的方法,以期能够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

三、马克思的自然观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1.改变人的需要方式

从马克思的自然观的核心理念中我们知道人与自然之间的是统一的。而要实现这一统一必须率先改变人的需要,这样才能逐渐实现两者之间的统一。从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来看,很明显人在追求自己的需要时对环境产生了破坏。众所周知,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在满足生存、安全等需求后,自然要对社交、自我实现等需求进行追求,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开始买私家车、穿貂皮衣服等等,以彰显自己的地位、品味等,事实上,这就直接或间接的对生态问题造成了影响了。所以,要想解决生态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人的需要,改变人们的物质观念。

2.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人与自然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是共生关系。这也是马克思的自然观中的系统观中的体现之一。所以,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要让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属于一个系统,我们是不可分开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不能每天都要依照政府的指示或者是政府的强制命令,比如:汽车限号问题。也就是说,当每个人都能真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观念后,才能不再依靠政府的命令来支配行动,而是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反之,如果我们没有和谐发展的观念,肆意的从大自然中掠取,大自然也会给我们一定的“回报”,事实上,不是大自然惩罚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惩罚自己。

四、小结

随着生态危机的越来越严重,我们要认真研究马克思的自然观,要有效的将其思想、观念与实际的问题结合起来,并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来落实马克思的自然观,进而,真正让人类与自然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统一。

参考文献:

第2篇

作者:张亚娜 单位:燕山大学学院

所谓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自然界总体图景的把握。自然观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生态自然观。这种生态自然观的出现,与20世纪频繁出现的生态灾难紧密相关。1962年,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即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将会不可避免地发生生态危机。从这时起,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引起各个国家的重点关注。俄罗斯生态自然观的发展与此紧密相关,同时又独具特色,根据自身国情,俄罗斯制定并实施了自己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

一、俄罗斯生态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是世界资源大国,其自然资源总价值约300万亿美元,居世界之首。在俄罗斯文化中,自古就以祖国的地大物博为荣,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推崇不事雕琢的自然美。在对自然的理解上,俄罗斯的自然观里面天然的就有顺应自然,从整体性、普遍主义角度来理解世界,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方面。这与人类自然观的发展是相契合的,考察东西方语境,会发现“自然”一词最初主要就是在本性的意义上使用的,即“自然”是自我运动的,是生长着的事物的自我生成,因此没有什么比生命的诞生、成长更自然的了。俄罗斯思想里有深沉的大地母亲崇拜情结,俄罗斯人总是过分依赖俄罗斯大地,把大地看作母亲,寻求前者的庇护,几乎把大地母亲和圣母混为一谈。在这种传统的生态自然观中,俄罗斯人精神世界中的斯拉夫原始宗教的泛神论和多神教与基督教的一神论同时并存。他们习惯从泛神论的视角出发看待自然和世界,把自身同广阔的俄罗斯土地相联系具有自发性。然而,当彼得大帝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俄罗斯的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俄罗斯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进而产生了西欧派和斯拉夫派的严重分歧。斯拉夫派认为,俄国自古即拥有优秀的文化和传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走迥异于西欧的发展道路。在他们的眼里,彼得一世的西化改革给俄罗斯民族造成了一场灾难,破坏了俄罗斯田园般的发展前景。在其后的俄罗斯哲学史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白银时代的众多哲学家共同的主题之一就是批判工业文明,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信奉人类中心论,认为人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思想家们在对工业文明对自然造成破坏的批判中高度关注人的命运,并希望找到人类的未来和出路。这种思想与马克思的影响不无关系。马克思在其资本主义批判中,早已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文明的反人类本质,即“把人本身…看作毫无价值的牺牲品”,资本主义使自然要素也成为获取利润的手段,因而也使自然界异化了,资本主义造成了“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但俄罗斯学者这一时期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是一种末世论思想。“在传统神学的语言中,‘末世论’是关于宇宙最终景况的理论它告诉人们,这个现存的世界,自然的和历史的世界,我们生活在其中并实施我们计划的世界不是唯一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暂时的、转瞬即逝的,面对永恒,它最终是空虚和不真实的。”这与俄罗斯思想中的宗教性紧密相关,东正教一直是俄罗斯的国教。东正教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在俄罗斯人身上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使命感,即俄罗斯民族是带有神性的民族,认为俄罗斯是天生被赋予的、具有拯救斯拉夫世界乃至拯救人类的伟大使命的民族,这是一种强烈的普济主义情结。如“弥赛亚”说,也就是救世主说,“俄罗斯人即人类,俄罗斯精神即宇宙精神”,只有俄罗斯能拯救世界。当代俄罗斯学者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时,很多观点是对马克思和白银时代哲学家们思想的继承。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苏联哲学于20世纪30年代诞生,其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世界的客观性、必然性、可知性的理解,注重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但忽视人的地位,“征服自然”被排在了首位。“这时,国家对新工程的惟一要求是高速和高指标,只要求新工程迅速投产和开工”,“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迅速推进,资源的滥用和环境的恶化也在愈益的严重,从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人们只想到从大自然中获得资源,却没想到大自然会报复会惩罚”,没有认识到人在自然中的正确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在国际关系中采取了一系列的大国沙文主义战略,这种战略实际上是以救世主义为根源的泛斯拉夫主义的延续。国家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的是军事技术方面,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民用科技薄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致在最新技术革命中付出沉重代价。在此后的苏联改革时期,苏联学者对苏联哲学进行了积极的反思,1987年4月,《哲学问题》杂志社举行“哲学与生活”讨论会,与会学者普遍批评苏联哲学中缺少关于人的理论,认为“人道主义问题是的活的灵魂”。因此,哲学研究所所长拉宾在发言中提出今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我们的全部哲学都要把人视为社会进步的最终目的,视为最高的价值和一切事物的尺度,也就是说,要使哲学人道化。”这实际上代表着哲学研究的人道主义转向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即更多的关注人本身。这种转向在苏联解体后更加明显,在对于自然图景的认识方面,注重研究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关注人生存的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被重新思考,建立了现代科学世界图景的崭新思想。与以往不同,脱离开人的本体论研究被摒弃了,认为自然界是有生命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着的生态系统的概念被纳入科学的世界图景,这幅图景是历史的、人化的,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的观念。对于自然界的新理解成为解决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的思想基础,它不仅促进了生态学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宇宙哲学、生物伦理学、女性自然哲学等学科的新发展。如2000年10月16日—17日在俄罗斯科学院北奥塞梯哲学和法学研究基地召开的关于哲学和科学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会议上,自然科学哲学小组讨论了生物伦理学问题,博加特廖娃在会议综述中指出,这次会议“关注特别突出的后经典时期世界图景的形成语境问题”。2000年俄罗斯人文大学出版了安德烈耶夫娜的《女性自然》,该书开始把女性自然作为哲学问题来研究。该书关注的焦点是“在欧洲哲学史中从经典的研究客体向在现代女权主义哲学中非经典的‘女性自然’概念的转变过程”,分析了“在女权主义哲学的结构主义解释中的女性自然的非推论的基础”。这是国际女性自然主义哲学在俄罗斯哲学界的反馈。而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是与工业社会的文化矛盾直接相关的。由于工业时代的“技治主义”的统治,工具理性使人文关怀失落,用马尔库赛的说法就是“逻各斯代替了”。而女性主义从女性独特体验出发,寻求人性的复归,表现了对工业文明的不满和反叛,这与俄罗斯思想中的大地母亲情结不谋而合,是当代新人文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在俄罗斯受到青睐,显然是对俄罗斯长久的传统专制体制的反抗。与白银时代思想家的自然观相比较,这种新自然观同样批判工业文明,但较少宗教色彩;同样关注人的道德观念对人类的命运的影响,但已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尤其是协同学、系统论)发展的基础上;还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只是从“低级的‘人类权利中心论’上升到高级的‘人类利益中心论’。其本质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相一致的”。在这样的生态自然观基础上,俄罗斯制订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

二、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

从古罗斯到彼得大帝,从白银时代到苏联时期,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已经对生态危机的初露端倪有所察觉,但毕竟生态环境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俄罗斯人对物质世界的关注远不如对公平、正义、理想、道德、友爱等美好未来人际关系及内心世界的关注深切,这在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的社会思想史中看得十分清楚。”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和措施。到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大会后,俄罗斯开始积极进行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及战略实施工作。在最终形成的生态自然观思想基础上,俄罗斯制订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目前,俄罗斯在世界生态评估中排第32位,这与其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密切相关,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力求使自然资源利用战略和经营活动生态化,其自然资源保护政策主要侧重于以下方面:第一,认清现状,积极响应国际社会的号召,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俄罗斯对自己的国内环境状况有清楚的认识,2003年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前,俄国务委员会专门召开主席团会议,讨论治理国内生态环境的问题。当时的总统普京指出,俄国内占领土总面积15%的地区正处于生态危机和亚生态危机状态,西伯利亚和乌拉尔一些工业中心的生态状况尤其令人担忧。俄罗斯历任总统曾几次颁布命令,要求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研究。俄罗斯已经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近十年来,俄罗斯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约1/3。同时,俄罗斯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保护自然资源。如中俄两国在国家层面上正在加强协调联系,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和界河水体水质共同保护与监测的协调指导,双方在国家共同合作框架下,开展地区间的环境监测技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第二,建立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安全国家监督体制。主要包括:

(1)完善法律制度。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于1991年12月19日通过《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自然环境保护法》,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于1995年12月7日通过《联邦生态鉴定法》。俄罗斯联邦议会于1996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刑法典》,被认为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较为完备的环境刑事立法。其特点除了修订刑法典增设环境犯罪外,在具体罪名和刑种上也较多,扩大了刑法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体现了环境保护刑事立法的生态化、国际化趋势。2002年1月10日颁布的《环境保护法》,体现了俄罗斯在环境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新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规定了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反映了俄罗斯环境资源管理的发展。环境保护法律还在不断完善,2008年2月,总统梅德韦杰夫要求尽快修改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利用的有关法律;认为新的环保法律应该对采用新的生态保护技术、实施环保措施具有刺激和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要建立生态破坏赔偿法律制度。

(2)建立生态鉴定制度。该制度是指由一定的机关或组织,对计划进行的经济活动和其它与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关的活动,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查和评价,以判定其是否符合俄联邦规定的生态要求,是否可以允许其实施的一种特定的监督检查程序或监督检查活动。这是发现和防止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潜在的生态危险的一种预防性环境管理措施,也是保护人和自然免遭不符合生态要求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的不良影响的一种保护性环境管理措施。在生态鉴定中的首要原则是对环境进行保护。

(3)成立环保监督检查部门。“俄罗斯对环保的监督检查实行自上而下的严格管理,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环保监督检查部门,通过国家财政拨款予以支持。为了加强对流域和区域性环境保护实施有效管理,俄罗斯将全国89个城市(州)实体划分成7个大区,由国家环保部门向七个大区派出环保机构来协调管理。”同时,俄罗斯通过优化联邦政府结构来增强政府的环境监察权力。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了关于俄罗斯联邦政府结构调整的第724号法令,该法令中的第7条要求将俄罗斯自然资源部重组为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这一新成立的部门将管理技术监察署和气象署这两个原本独立的政府部门。

(4)加强对环境犯罪的打击。主要表现为生态警察队伍的建设。这个警种的作用是把原来各部门分散在环保领域的管理权集中起来,并赋予其暴力权,直接进入司法程序,其特点是可迅速地处理原来比较棘手的破坏生态环境案件,防止环境在久拖不决的处理过程中进一步恶化。第三,加强科学技术对于生态、环境方面问题的研究,并给予重点奖励。为保证在有限资源条件下使国家科技实力得到稳定增长,俄罗斯确定了“科技优先发展方向”的对象。1998年俄罗斯科学部“科学研究与统计中心”组织进行了联邦级关键技术和具体项目的评估和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工作。有大约1500名学者、科研管理者、国家科学中心和工业企业的专家共同参与,其中详细项目分类技术有22项涉及生态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2002年根据《俄罗斯联邦2010年以前及更长期科技发展政策原则》确认的9个科技优先发展方向有一项即为“生态和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些项目在科学研究的方向上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2009年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所作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实施节能项目及要迅速果断地行动以禁止对资源的无效利用等严格要求。在科研奖励方面,俄罗斯最高的国家级奖励——国家科技奖(包括青年学者国家科技奖)和政府科技奖都优先奖励环保项目。根据“俄联邦国家科技奖条例”,俄联邦国家科技奖主要奖励以下成就:研制并获得应用的新型节省资源及生态洁净的工艺和技术、先进材料、机器和机械,其各项指标达到世界同类最好产品的水平;俄联邦政府科技奖也重点奖励在解决生态和自然保护方面有重大贡献的项目。第四,普及全民生态保护方面的知识,促进环保组织发展。在2002年1月10日颁布的《环境保护法》里除了规定生命生态权利是俄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每个俄罗斯公民都有权生活在健康良好的环境中,同时规定了保护环境也是公民的宪法义务,要爱惜作为俄境内各民族存续与发展基础的自然资源。在宣传普及方面,虽然一直以政府工作为主,但随着国家的发展,一些民间的环保组织得到迅速发展,有森林保护组织、动物保护协会等,同时成立了一些区域性环保组织。这些环保组织在普及公民生态环保知识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三、小结综上所述,俄罗斯生态自然观的发展历程与人类文明的历程紧密相关,但又有俄罗斯自身的国家特色。这是在对俄罗斯传统生态自然观的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代的生态自然观在强调人的解放、高扬人的价值的同时肯定自然的价值,从而向传统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复归,并制定了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思想纲领。这一纲领扬弃了传统生态自然观中片面性,提出了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新观念。俄罗斯自然资源保护政策与其生态自然观的历史嬗变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当今俄罗斯制定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首先立足自身的国情,即其当前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现状,同时,又把俄罗斯看作是全球环境保护运动中的一员。在其自然资源保护政策中,不仅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且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寻求人性的复归,发展当代新人文主义,努力做到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要求,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在这一过程中既捍卫人的权利和尊严、推动人的解放,又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进而保障生态平衡和自然美。

第3篇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途径

马克思曾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环境通常是由人来改变的一面,而且强调了人的革命实践的特征:即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二者的一致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自然存在物所不同的是,人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受到自然界的本质——自然规律——的设定,也就是说人化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化。步入现代文明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和制造工具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树立的是单纯肯定人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启蒙运动尤其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将自然世界看作供人任意改造、利用的资源或工具。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变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世界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互不以来的实体。斯宾诺莎反对这种对立说,但他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这之后,康德、黑格尔等人试图努力改变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但他们却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

人类的理性之光渐渐揭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说就是“世界祛魅”的过程。在工具——目的的理性主义的导向下,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是“现代性的危机”。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一致性发生了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人们为了占有由人与自然关系生化出来的财富,造成了人与人的分裂和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这使人处于一个无情冷漠异己的物质世界,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使人的精神在巨大异己的物质世界中处于无家可归的渺小无助、无根流放的异化状态,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人类面临的精神意义失落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人类奉行的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结果是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式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努力,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生态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

(2)构建和谐的生态精神文化。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①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指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环境的自觉而清醒的感悟和认识。是人对所处于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动反应。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要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随时从环境的角度,从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思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②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莫过于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3)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具体要加强绿色文明宣传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倡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强绿色生态标志的推广和管理,倡导绿色消费;要推进绿色城镇建设,发展绿色交通;要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活动,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倡导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万物一体;识仁之俸;生生之仁

中图分类号:B2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1)05-0138-05

程颢(公元1032~1085年),字伯淳,河南洛阳人,后人称之为明道先生,是宋明道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宋明道学与以前的儒家学派相比,更加关注宇宙与生态,把道德规范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扩展到更广阔的范畴――人和自然界。程颢的哲学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思考天人之际。他的哲学思想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为何而存在,人与自然万物的区别在哪里,人存在于自然界,其地位和作用到底是什么。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成为了程颢哲学的一个主题。

一、“天人一体”论的生态宇宙观

1.“天人本一”

作为宋明理学的奠基人,程颢说“万事皆出于理。天者理也。”认为天人万象一本,此一本即天理,整个宇宙都是由“天理”产生的。而物质世界的总根源也就是“理”或“天理”。“天理”不但是最高的实体,而且“天理”又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无限宏大的有机宇宙整体之间之所以能息息相通、血脉相连、相互内存,都是因为“天理”的作用与统摄。人们的最佳选择是以天理的视阈来关照天地万物。

在确定了“理”为世界本原后,他提出“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颢他说“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理来。”程颢认为“天”和“人”本来就是一体,没有分离,如说“天”与“人”合,则意味着“天”“人”本不是“一”。程颢“天人本一”是将客观和主观合二为一,即“万物一体”。他的理论依据是“理”派生出来人和天地万物,人与天地万物合于“理”。主客体相分离的思维,把环境和他人当做与自己不相干的存在。而程颢的“天人本一”则把环境和他人作为存在的条件和基础,人与天地万物统一于“理”字,这是一种系统思维,强调主客体的统一。

因为天理的统摄作用,万物、天人紧密相连,相互之间无隔、无间,才有人与万物在天地之中而不在其外的自然界。程颢提出而识“仁”,这是人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唯一条件。他说“学者须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人只有达到。仁”的境界,才能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毫无间隔。人在与自然万物浑然元间,成为一体后,自然也就不再是存在于人之外的外物了。程颢据此而理解“仁”,并将“仁”进一步推广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成为一种宇宙本体论思想。“仁”的境界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仁者具有一种宇宙情怀。“仁”的具体的内容便是“仁民爱物”,这本是儒家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程颢在天理论中不但为这种文化价值观找到一个哲学本体论的根据,同时也使这种哲学有了生态学的意境。

2.“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程颢在《识仁篇》中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已也。”在他看来,人只有具有浑然与物同体的仁者情怀,才能使自己胸怀磊落、自由自在。他追求的是一种包容达观、圆融洒脱的精神境界。

朱熹在评价程子之书时曾经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说得太深,无捉摸处”。从现代系统论的观念看。宇宙是一个最大的系统,而地球是整个宇宙系统中的一分子。人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个组成部分。任何一个个体,如果脱离了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态环境,就会无法生存。这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深层内涵。这就是为什么朱熹说程颢“说得太深”,不仅对当时的人来说太深,就是对现代人来说。这种生态意识都是“太深”。程颢则认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爱人如己”,达到真正的仁者境界。

从伦理学的角度,程颢认为天地万物的本性便是“仁”,“义,礼,智,信皆,仁也。仁,义,礼,智,信,五者,性也。仁者,全体,四者,四支。仁,体也。”把“仁”贯穿于义礼智信之中,成为了道德实践的关键。也就是说。作为一种本然的存在,“仁”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是天理的整体体现,是性之使然,表现出种种德性。四肢是我身体的一部分,而仁体贯通我的四肢。只要外物在我的身内保持全性,我就能具备万物的德性。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也就是说,人只要与万物一体,德性才能称为完整,也才能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由境界。

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相通的一个命题是“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理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明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建立在天道即天理论的基础上。它的思想源头是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孟子所说的“诚”,即是《中庸》说的“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他既指天道,又指天人合一的境界:“反身而诚。”诚的境界也就是仁的境界,程颢认为如果“反身未诚”,那就是“二物有对”。所谓二物,这里指人与天,或者说主体与客体。天人合一实际上是主客体的统一。如果“二五有对”,天人不能统一,那就是“反身未诚”。只有统一,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仁者境界。在这种统一中,人的精神境界由此得到升华,“乐莫大焉”,因为它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主客体对立形成的自私与褊狭,所以能达到“仁民爱物”的境界。程颢赞扬张载的《订顽》(即《西铭》),讲的就是这种“识仁”的境界。因为《西铭》倡导的是“天亲合一”的孝悌仁爱,“民胞物与”的仁者情怀。

二、“天人本无二”的生态伦理观

1.与万物为一体的生态意识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程颢是中国古代主张保护自然界一切生命权利的最杰出的思想家。因为他提出了人与万物平等的观点,论证了“万物一体”的学说。程颢认为天之“生理”之所以“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因为“天理”是普遍无私的。因此,所生之物,“皆完此理”,人与动物无一例外地得到天的恩泽,而这种恩泽不但人有,自然万物也同样具有。人和动物的区别便是,人能“推”,动物却不能“推”。动物为何不能“推”呢?程颢认为,人与万物同是理与气构成,人之所以能“推”,是因为人具有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方式是其他自然万物所不具备的,这就是人的可推之处。万物没有理智,不能推。缘由便是由于动物“气昏”,放而“推不得”o动物之所以“推不得”。是因为动物本身无法实现自己潜在的仁性。万物虽没有人的这种特性,但与人是紧密相连共同生存的。如果人与万物没有生命的这种有机联系,万物对人来说也没有任何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与人的生命并不相通,即使

“推”出去,也无任何作用。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承认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其次,要以关爱之心对待自然界的万物,并与之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得以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再次,人类与自然万物本就是一个整体,就如天与人本来就是一体、不可分离一样,人与自然万物同样也不可分离。这就是说人与“他物”有着生命的相关性。这种说法,与现代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非人类中心论”相似,充分表现了程颢对自然界的尊重,对万物存在价值的肯定。

在这里,程颞始终认为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因为人是“天地之心”,只有人才能实现仁性,并能运用自己的能力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将这种仁性推及万物。因此,人为万物之灵。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更应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人与万物,不抹杀万物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及其各自在自然界中的不同作用。“以物待物,不以己待物,则无我矣”。以物待物而不以已待物,就是不从自己的“私心”出发去对待万物。而要站在万物的立场去对待万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这也是非人类中心论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程颢在《定性书》中说“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这里所说的公,就是说要想实现“万物一体”之仁,不只是针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的原则,而是指在人与自然界万物之间,人做到以公平之心对待万物,尊重万物,而不从私心私欲出发,掠夺和伤害万物,才能称之为公。他要将仁的普遍性意义进一步拓展,扩充到人与自然界之间,对自然万物有一种真情的爱护与同情。这虽然不是现代西方生态伦理意义上的“生态学”,却可以为现代的“生态哲学”提供文化价值资源,具有深刻的生态意蕴。

程颢主张“天人本无二”的天人一体论,因此,认识境界与认识自觉就是同一个过程。他说:“言体天地之化,已剩一体字。只此便是天地之化,不可对此别有天地”。他将“仁”解释为主体对于外物的普遍关切之心,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物我同体的境界。而仁的基本概念便是心性合一,基本特点就是“感通无滞”。它的表现就是万物的生命和人的知觉作用,它的体现则是天和地的好生之德。人只要有了与物同体的感受,才能通过自己的知觉感受万物生命的存在,也就能将自己的仁心推之于万物。

2.“赞天地之化育”的生态关怀

程颢说的仁心,不只是一种关爱他人的社会道德,而且扩展到了自然界,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即促进万物生长发育的生态道德。他引《周易》的话说“天地之大德日生,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又说:“至诚可以赞化育者,可以回造化。”。“至诚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赞者,参赞之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之谓也。非谓赞助,只是一个诚,何助之有。”“赞天地之化育”出自《中庸》。朱熹注:“赞,犹助也。与天地参,谓与天地并列为三也。”谓人可以帮助天地化育万物,指的是具体的生产过程。程颢则认为,是赞美参赞而不是赞助。他不提那种生产活动的实际“赞助”,而更注重一种“诚”的“参赞”,也就是生态意义与自然融为一体。他说:“所以谓万物一体者,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人则能推,物则气昏,推不得。不可道他物不与有也。人只为自私,将自家躯壳上头起意,姑看得道理小了它底。放这身来都在万物中一例看,大小大快活”。

程颢在生活和事业中经常表现出自己的生态伦理思想,他对自然界的万物施之以仁爱。他主张要严格山虞泽衡之禁,禁止无节制的、无限制的开采和侵夺。他还认为,人类应承担起养育和保护自然界万物的责任,这样自然界的动植物才会一代接一代的繁衍生息,形成“长久之势”,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可持续发展”。

“赞天地之化育”还有一种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使动植物“不失其性”,也就是说人尽可能地不要打扰伤害动植物。让万物各具其性。完成它们自己的生命。人类与万物共生共荣,和谐相处。人与万物生活在这样一个丰富多样而又美好的自然环境里,才能更深体会到人生的乐趣。这就是“天地万物一体”境界的实现。程颢形容这种情景说:“‘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此一段子思吃紧为人处。与‘必有事焉而勿正心’之意同,活泼泼地。会得时。活泼泼地;不会得时,只是弄精神”。“鸢飞鱼跃”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和谐,上至天上的飞鸟,下至水中的游焦,无一不使天地间充满生气与活力。人在天地间,体会到这种“天地生物气象”,才能活泼泼地,从而找到一种物我一体、出神入化的气象。在此,程颢的仁心得到了充分的流露。将儒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演变成为“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的自然观,打破了仁者与物的界限,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伦理价值。

三、“生生之仁”的生态价值观

1.“天道生生”即是仁

“生生之谓易”语见《周易・系辞上》:“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从周易的符号系统来看,周易的六十四卦,是以阴阳往复为基础的,他们之间相互依存和摄入,日月进行交替、阴阳得到转换,洋溢着的生机使宇宙创生的生生原则充分显现。易学是程颢哲学的重要思想源头。他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将天道生生的“生生之谓易”理解为仁。程颢认为“生生”是天之所以为道,道的内容便是生生,即天理。他认为宇宙是个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流动过程,天道成立才使之生生不绝。生生不绝的体现便是阴阳的相互转换,日月的相互交替,昼夜的前后相继。只要观察到天地万物生化无尽,感悟到生生之道在流行,才能体会到“生生”的有机宇宙在不停地起作用。故“天地之大德日生”,说明天以创生为大德,使新生事物在大自然中的不断交替和变化的过程中生成,这就是仁。而“识仁”中的“识”便是对“天道生生”的感通和领悟。

在这里。“生生”被赋予三层意义:第一层是从宇宙万物生成的角度立论;第二层便是宇宙万物共同生存的意义;第三层便是宇宙在生存时有一个相互依存和更替的过程。

程颢易学就是夭道之学,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人为什么存在的根本问题,由此确立人在自然界的重要地位。“生”的哲学是程颢易学的精髓所在,而理的根本意义是“生”。他把生生作为易的中心,并将“生”贯通到哲学思想的各个方面,生即是易,易即是生。宇宙之间,生生随时随地都在存在着,所以生和易成为了天之所以为天的基本依据,成为了宇宙的根本法则,同时也成为了人和万物的根本属性。在肯定生即是易的同时。程颢也强调了生生是没有闻断、没有止息的。《周易・系辞上》提出“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谓易”。程颢说:“‘天地大德日生’,‘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生之谓性’,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为仁也,人与天地一物也,而人特自小之,何耶?”在程颢看来,生和易具有同等意蕴。“生”的哲学指的“天人关系”,揭示的是人与自然界的有机联系,从这个联系中寻找人的生命的意义,不只是讨论自然界的生命现象。

《周易・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根据程颢的理解,这里的“继”字指的便是继

“生道”、“生理”之道,成为一个现实的“生”。这种现实的“生”就是“善”。也就是说,在现象世界中,天道就是善的体现,并被善所替代。由此来说,天是以生为道,继此生理,最后发育万物才为继善。宇宙万物在绵延不绝、生生之机的流转现实中,宇宙万物秉受其道而生,皆有盎然春意;顺成此生理之道,万物就能各正性命。道是宇宙生生不息的过程,不但具有生生之德,还体现出生生不息的流变过程。人的道德意识、万物之性均来自这个“生道”、“生理”。在程颢“识仁”说中,所谓仁即是理,理即是道,是生生之理,是生机流行之道,由此生生得以释善。程颢的宇宙是一个生命的宇宙,而所谓“识仁”便正是对生命宇宙生生流行之理的感通、领悟和认识。

程颢说“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穷。”他用生生不息来阐释天地之仁。认为生生不息正是宇宙生来就具有的特性,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山川草木、人物禽兽也是只有在这个生命演替的大化流行、化生万物的过程中,才得以各禀其气,各得其理,从而具有圆融会通的本性。而这个圆融会通的本性就是仁,生生不息正是仁体的特性。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仁,天地才得以化生万物,体现出只有天地才具有的仁性。他把“生”纳入“仁”的范畴,使《周易>的生生之道与《论语》、《孟子》的仁爱之道融为一体,给儒家的仁学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向着宇宙论和哲学本体论展开,充满了一种生态智慧。

2.“生生之德”即是仁

儒学价值观的核心是仁学。宋明理学对于“仁”的解释是生生之德,这种观点包含着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论和目的论,使儒学的价值观具有了生态意境。有了生生之德,万物才会具有生命之性,才能表现出盎然的生机。而宇宙生生不息的过程也就是生生之德的万物表现出来的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流变过程。程颢认为“生”包含两种意思。一是“天地之仁”。另一种则是“人心之仁”,这两种“仁”实际上就是“生生之仁”的境界,都与天人相关。只有以“生生之仁”来解释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才能使得“天地之仁”的生生自然观与“人心之仁”同体的自然观得以统一,融为一体。

程颢常以“觉”训“仁”,以“生意”训“仁”。现实中人总是与万物对立,试图征服自然界,凌驾于万物之上。他认为,这种与万物对立的思想就是医学上的“麻痹不仁”。程颢通过比喻以不仁反显仁,他认为“医书言手足麻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与己不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之功用。仁至难言,故止曰‘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他又称“医家以不认痛痒谓之不仁,人以不知觉不认义理为不仁,譬最近”。只有作为人身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才会有痛痒的感觉,这才是生命性的表征,反之手足如麻术不仁、不识痛痒,则没有了生命体征,而生命之仁亦如此。人如果把万物当做与己不相干的身外之物,自己与万物分立,主观与客观对立,对自然万物无知无觉、毫无感通,就好比手足不仁,就无法达到仁的境界,体验不到生命中跃动的仁。

人只有与天地万物圆融为一体并息息相通,才能够以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为己之四肢百体,能够在万物之生意中观仁。“观鸡雏,此可观仁。”“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人只有贯通天理,才能称之为“仁”。人在体贴出自家感通的仁者境界后,才能从中体悟到生命中跃动的“仁”,再将“仁”推及到万物,把天地万物看做是人的四肢百体来爱护,就能达到“仁”的最终境界,这就是“识仁”后对生生之仁的感悟与体现。

程颢通过对儒家“仁者爱人”思想的不断拓展,揭示出“生生”之仁的最终境界。而这种最终境界便是生命个体与生态环境的融合。宋明新儒学生态伦理思想的特色是如何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方位的角度去审视人的存在、人的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从而使自己达到。生生之仁”的最高境界,对自己生命的道德自觉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既然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人的存在本质,那么个体的生命便成为宇宙生命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因为人的生命本质上是来源于宇宙自然的存在,所以人对自然万物的关爱就是人的道德责任,人对天道的崇敬就是人对生命的崇敬,这种生命不但包括自己,更包含了自然万物。

程颢从仁学的生生之仁观念中体现出的生生不息精神,表达了“天地之仁”与“人心之仁”两种境界。生生不息体现出的是天地之间的仁德。整个自然界与人一样具有生命价值和生生仁德,展现出天地生生之仁的生态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强调自然万物具有自己的生命价值:即天人物我、一体无隔、浑然无间。与自然万物不同的是,人不但具有与自然相融通的生生仁德,更能自觉继承天意。表现了出人的生命价值。二是强调自然界是一个生生不息、生生日新的过程。有生命方可言仁,仁与自然界相通为一,才能使万事万物彰显无限生机和盎然生意,人与人、人与社会构成一派和谐景象。程颞的生生自然观是他体认自然界变化发展的理论结果。他使自身精神境界的人格得到提升,在自我成就的过程中也加强了万物在人心中的位置。

程颢认为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具有最基本的人性,这种人性就是成为仁者的条件。人只有具有了这种仁德,以“仁”为核心,即善心。天地化生的过程也就是天地仁善的彰显过程。在这天地化生、万物更新的过程中,对万物的创生和善待就体现了宇宙情怀的仁。同样,只有将对人的善心来对待万物,才是具有儒家风格典范的正人君子。在这里,他进一步把儒家的性善论为基础的伦理哲学扩展到生态伦理的领域。

四、程颢的生态思想与现代西方生态思想比较

现代西方生态学将伦理道德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协调发展。生态学从孕育、创立到发展期间。学派纷呈、观点迥异。通过程颢的生态思想与现代西方生态学的比较,可以得出,西方的深层生态学与程颢的生态思想具有相通之处。

西方的深层生态学是一种深刻复杂的生态哲学理论体系,在这种体系中体现了两个最基本的规范:生物圈平等主义和自我实现论,这两种规范是最重要的现代环境价值理念。生物圈平等主义的基本观念是:生物圈中的所有事物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都拥有在较宽广的大我的范围内使自己的个体存在得到展现和自我实现的权利。自我实现论的基本内容是:扩展自我认同的范围,把自然也视为我们的认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我们是整个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界相分离的个体。我们之所以称之为人,我们作为人的本性,是由我们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决定的。

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表现了人与万物的平等,与生物圈平等主义的观点很接近。他以诚敬“识仁”的思想,也与自我实现论相近似。所谓“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它的认识之境是“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它既是一种我与物相依共生关系的体认,又是一种道德良知良能的恪守,是人的一种自我实现。

程颢生态思想与现代西方深层生态学的观点相通之处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张九成曾盲:“明道书窗前有茂草覆砌,或劝之荃,日‘不可,欲常见造物生意。’又置盆池畜小鱼数尾,时时观之,或问其故,日‘欲观万物自得意。’草之与鱼,人所共见,唯明道见草则知生意。见鱼则知自得意,此岂流俗之见可同日而语!”程颢不除窗前草是为了“欲常见造物生意”,体认万物洋溢的盎然生机;还置盆池蓄小鱼,是为了以“欲观万物自得意”,感受天地万物所彰显出的勃勃生机和活力。《周易》赞赏天地的“生生之德”,孟子强调“仁民爱物”,主张的“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体现了儒家的一种修养和境界。程颢发展了这些观念,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生生之谓仁”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护自然万物的环境保护思想,而是形成一种人的自我实现与自然发展一致的生态哲学。

尽管程颢不可能达到现代生态学的高度,但程颢的“万物一体说”与深层生态学的自我实现论在精神上却是完全相通的。他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若夫至仁,则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问,品物万形为四肢百体。夫人岂有视四肢百体而不爱者哉”。“视其色,其持物也如春阳之温;听其言,其人也如时雨之润。胸怀洞然,彻视无间,测其蕴,则洪乎若沧溟之际,极其德,美言盖不足以形容。”程颢爱养小鱼,他认为通过观鸡雏可以观仁,通过切脉可以体仁,领悟宇宙自然中一草一木、一虫一兽的一举一动,不仅可以感悟社会秩序、人际伦理之中天理的自然流动,还可以彻悟整个大宇宙彰显出来的盎然生机。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种“会通”与“互融”的宽舒博大气象,也正是程颢的平和气象的一个表现。程颢说:“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活泼泼地。不会得时,只是弄精神。”这无疑都是物我一体、出神人化的圣贤气象。

程颢认为生物的生存繁衍,是自然的一种根本机理,人维护这一机理的活动,才是人之为“仁”的具体体现,这也正体现了程颗的全部人格的外在风貌和他的风度气韵。他倡导尊重一切生命,认为宇宙万物都有其价值;把自然作为人类自我认同的对象,进而使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成为了人类的最高道德准则。保护生态环境,人首先要修身养性;其次,人要规范把握住自己的言行成为具有道德的人,成为仁者;最后是将仁推向世间万物,保护万物,即行仁。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性得以彰显,自身价值得以体现。这便是仁的最高境界。程颢的这一思想对于当代的生态伦理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将现代西方各派生态价值观与程颢的仁学自然观及其生态价值观相比较,儒家传统生态文化圆融洒落之境的思维特点由此可以得以充分体现。一方面,揭示了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有机联系,另一方面强调人与天地自然既迥异又统一的和谐关系。人是能利用改造自然的主体,人只有在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人高贵于自然万物。体现人的真正价值,达到一种真正的道德完善。在这种道德境界中,人不但是天地的主宰,是宇宙的灵魂,更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

第5篇

关键词 生物;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66-02

素质教育离开了教师,也就谈不上如何推行素质教育。如果教师改变不了思想,素质教育的推行也只能是空谈。脱离实际地推进素质教育也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

我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和高考的实际,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更好推进素质教育,如何更好地促进、适应这场新课改。

1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观念

1.1 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学生探究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的。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不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和学生机械地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和技巧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缘由。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可能总是随着教师预设的圈套乖乖就范,有时会背离教师课堂设计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业务能力,以应对各种随时出现的问题。

《课标》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能够正确地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第二,能够运用多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第三,发展探究能力。要使学生达到第一项能力要求,教师必须要熟练、正确地使用实验器具,知道如何采集和处理试验材料的方法,明了实验操作的步骤,能熟练正确地绘图。要使学生达到第二项能力要求,教师要熟练使用电脑,熟练利用因特网搜集生物学有关的知识,熟悉有关生物学的网站,熟练发电子邮件,等等。要使学生达到第三项能力要求,教师应该能巧设各种问题情景,来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总之,教师不仅要掌握生物学的知识,还要掌握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

1.2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知识,也就是说,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用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实验设计题,教师不要包办,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大胆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辅导者。

2 用好教室这个阵地,推动素质教育

新课程提倡的课堂是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在课堂中,学生要有思考的自由,更要有说话的权利。教师要在课堂上把握好度,既要活泼,又要智慧。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合理开展素质教育离不开教室这块主要的阵地。那么应该如何开展生物课堂教学呢?

2.1 培养学生的兴趣,捕捉学生学习亮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生命是怎样诞生的?生命向哪些方面发展?我国在基因工程方面有哪些主要的贡献?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发表观点,他们会“闪出”许多智慧的火花,提出许多教师无法预设的问题。这时,教师应该敏锐地捕捉,灵活地处理,让新生成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中绽放出智慧的火花。

2.2 课堂上鼓励百鸟争鸣

著名作家萧伯纳认为:如果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至少拥有两种思想。课堂中营造一种支持性的平等对话情景,能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环境支持,从而使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欣赏。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亦步亦趋地上演“教案剧”,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真诚互动、演绎生成的精彩场面。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资源共享,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3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这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在新的课改下,高中生物教材主要从非生物界到生物界这个顺序揭示了这个根本观点:无机元素组成有机元素,有机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细胞。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奇妙而多彩的生物世界,其组成的元素和化合物,与非生命世界既有普遍的联系,又有重大的区别,尤其是组成细胞的有机分子。使学生从分子水平上形成看待生命的物质性和生命物质的特殊性的认识,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极为重要。无论是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还是处理个人或社会事物,都需要唯物主义的观点。

2.4 根据不同的章节和学生的实际,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学习要有目的性并讲究方法。在学习每一节内容时,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该节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和考纲中的要求,使学生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学习内容的广度、深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必学习过偏、过难的内容,要既能抓住双基,又能提高解题能力。不要只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6篇

生态文明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一、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

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狩猎和采集方式从事生产活动,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主要体现为依赖和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人对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在农业社会,从事农业劳动是人类主要生产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一种融合的非对立关系,但是在一些局部区域也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等现象,特别是为了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战争,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促使相对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或区域性的不和谐现象。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杨多贵,2005]。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兴起与蓬勃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质的飞跃,它既是划时代的发展观、又是崭新的世界观、文明观和自然观,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社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冲突,对传统的“征服自然”等不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挑战。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规矩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辨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总之,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2、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间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当生态文明因子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李景源等,2004]。

西方的工业文明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就因其诸多弊端的存在而成为许多思想家反思和批评的对象。卢梭曾对使工业文明过分膨胀的工具理蚀人的道德理性、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发出警告。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进行过深刻的反思。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人们开始了有意识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的过程。对生态文明的选择,可以说是人类对灰色文明泛滥和恶果的积极反思以及在推崇绿色感召下的积极实践。它大大拓展了人类文明的含义和内容。这一大功绩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成的。人不能选择脱离自然的道路,只能选择某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的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和谐。生态文明发展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人类开始了为有效遏制生态危机,为自己重建一个可以使儿孙万代永续发展的绿色家园做了一次有益的伟大尝试。

具体来说,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在评价自然物种的非经济价值时,要承认物种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权利。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2)价值观的革命。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但是,功利与幸福及其程度的界定又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生态文明是人类价值观必然的选择。

(3)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重新学习在地球上生活的艺术,生态先于一切,告别传统的“物质主义”,这是生态文明条件下,生态伦理道德的主题。

(4)生态文明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发展结构理论把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起“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因为优美的地球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此,人类为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人类发展到今天,应该而且已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①

从深层次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到,虽然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应始终保持共存共荣关系。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但是,新的生态不可能一蹴而就。尽管我们对生态问题呼吁了多年,但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日趋膨胀的欲望,仍然在许多方面以主人的态度“粗暴”地干预自然,生态在一定程度上已失去了内在平稳,出现了诸多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面对生态环境遭受的巨大破坏,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自身的非理,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以热爱自然、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生态道德观为核心,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基于这种认识,著名学者施韦兹和莱昂波特创立了“生态伦理学”,他们认为生命是自然界的伟大创造,对人类和自然的生命都要给予极大尊重,那种“将生命分为价值高的(人的生命价值)和价值低的(自然生物的生命价值)的做法”是片面的。因此,应该将“善”的观念加以扩展,应当从自然界而不是局限于人类来认知人们行为的正误,把善的观念扩充到自然界中去,“凡是有助于维护生物群落的完整性、稳定性的行为,就应是正当的、善良的、美好的”。一种伦理理伦如果不包括人影响自然的行为规范,不确认人和生态是一种特别亲密、生死攸关的关系,就不能算是完善的的伦理理论。因此,应当用生命的纽带把人与自然有机联系起来,把生命的完善和正常运转视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内在要求。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大自然中的生物,并不是人类的奴隶,不是为人类而诞生的,它们理应是大自然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只注意人类自然利益而关心生态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确立一种新型的伦理体系,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坚持反对“人类沙文主义”。不仅承认人的价值,而且要承认生物的和一切自然物的价值;不仅承认人类的权利,而且要承认生物的,以至一切自然物的权利。看似没有感觉的树木、花草、河流、海洋,都有自己的需要和生存权利。它们的价值和权利不是根据对人类有用无用确定的,而是作为一种自然界的平衡链所固有的。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乃是相类似的,都需要水分、氧气和营养,因此,人类决不应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存。如果一味只想“主宰”、“统治”自然,势必人为破坏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瓦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人类与生态都将遭受灭顶之灾。

自然是人类之本、人类之根,是人类的起点与归宿。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的发展相和谐的思想,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的向往和追求。正如《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一书导言中所说[P15]:

整个自然界、整个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在某种意义上数十亿年来都在无意识地、自然而然的“寻求”优秀和卓越,并确实通过它的无数尝试和进化,而终于产生了人,产生了人的意识和灵性这一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确实可以说,“人是万物之灵”,但正像罗尔斯顿所言,我们正要因此而感谢整个生态系统,就像花儿和果实感谢整棵树、感谢整个大地。人是“万物之灵”,但不是“万物之主”。人今天恰恰是要运用自己的“灵性”来摆正自己在自然的位置,处理好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善待自然,善待非人类存在物,这样,他才真正配得上“万物之灵”的称号,而在人类的“灵性”和“知性”的历史和现实的构成中,也确实蕴藏着能够使人恰当地认识和处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的丰富资源,有待于我们去深入挖掘。

从表面上看,生态伦理所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实质上仍然是指人与人的关系,行为者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现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在今天,人类再也不能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而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这是生态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和道德规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实现的,就是说,它是以自然为中介而表现出来的。生态伦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中去,比传统伦理学的内容更丰富了[陈敏豪,2002,P132]。

三、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环境与发展悖论,应该确立一种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也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文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范式的根本性转变。生态文明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是在这个基础上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之中,我们必须总结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过程中的经验得失,避免传统工业文明发展中出现的弊病,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人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并以功利主义、不计后果的态度掠夺自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冲突。一方面是人控制自然能力的增强,人化自然的扩大;另一方面则是自然界对人的报复,人的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缩小。这样,不仅人有自然的关系异化了,而且人本身也异化了。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实践已充分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典型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教训极其惨痛,代价极其昂贵。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在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胜生态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2、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那么,如何来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呢?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其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逐步树立起“一个地球”的意识,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因此,提高生态意识,进行环境教育应当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任务。

其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生态道德既包括人对自然的道德,也包括人对人的道德。从“人是自然”的观念出发,人对人的道德亦是人对自然的道德的表现。合理调节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人类真正和平相处,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其三,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目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开始制订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公约。如联合国于1993年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审议《21世纪议程》在全球的执行情况,目前有80多个国家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交了执行《21世纪议程》的国家报告。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也根据各自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制订了各种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纲要和法规。目前环境法学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新视域。生态法制教育的根本宗旨是,让人们了解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法规与条例,从而能更加自觉地遵循自然生态法则。

3、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

建立生态文明,就必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改变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消费之路;就必须在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只有人与自然相和谐,才能给人类带来福祉,否则,就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与贫穷。我们要把生态文明观贯穿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推进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民用工业道路。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这是一项艰巨、持久的挑战性工作。在新世纪,我们要把这种理想作为指引经济社会发展的灯塔,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飞跃。

当代生态文明理念的产生,不仅引起人们自然观的新变化,也延伸到社会政治经济方面。许多人都意识到,生态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甚至还存在于精神心理方面。许多人除了研究自然生态之外,还研究社会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而且提出了精神生态的概念。还有人提出,生态文明在当代,应该成为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或政治)文明并列的四大文明。因此,生态文明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并正在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迅速转化。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71年版,P519。

参考文献:

1、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2、路甬祥: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实质深入探讨和谐发展规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

2、李景源、杨通进、余涌:论生态文明,《光明日报》2004年04月30日。

3、〔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4、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5、郭艳华:走向绿色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6、黄鼎成、、康晓光著,人与自然关系导论,1997年7月第一版,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7、陈敏豪编著:归程何处——生态史观话文明,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8、廖福霖编著: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9、杨多贵周志田:我国人与自然和写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四期。

第7篇

[关键词]《狐狸与猎狗》;生态批评;自然;和谐

《狐狸与猎狗》(The Fox and the Hound)是迪斯尼第24部经典动画片,于1981年7月10日在美国首度推出。内容是叙述小狐狸陶德(Tod)与小猎狗考魄(Copper)自幼即结成最好的朋友,他们一同玩耍嘻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当他们渐渐长大,也渐渐知道彼此是天敌的命运,一次意外陶德不小心害了照顾考魄的老狗旗夫(Chief)摔断了腿,于是考魄的主人阿莫斯・斯莱得(AmosSlade)就带着考魄深山缉狐而来,他们过去真挚的情谊受到了宿命的纠缠。本片题材在迪斯尼动画之中可说是较为成人及现实取向的,再配合颇有乡村音乐味道的配乐,把片中这对好朋友的历程转变刻画得颇为深刻。

本片一直到1994年才首度在美国推出录像带,并容获当年美国年度最佳录像带殊荣。由于影片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随后同年在阿根廷、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瑞典、芬兰、澳大利亚和荷兰等国家播放;从八十年代以后直到本世纪初,随着生态主义思潮的风起云涌,该影片由于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而在世界各地被再度推上银幕。其中美国再度播放于1988年,澳大利亚则在200P年再度播放该片。可见,在本世纪该影片仍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一、一曲融亲情、友情、爱情于一体的美妙旋律

在影片开头,观众就可以感受到一股令人荡气回肠的母子之情。小狐狸陶德的妈妈口中含着儿子在狂奔,逃避猎人的追捕。她拼命地逃窜,可是猎狗的吼叫声越来越近,再不采取措施,很有可能她和孩子都难逃活命。于是狐狸妈妈跑到一个草丛边停了下来,将她的孩子藏在里面,然后毅然决然地向另外一个方向跑去,随后传来一声猎枪的动荡的响声,猎狗也随即停止了吼叫……这种伟大母亲的行为实在是感人肺腑,让人扼腕叹息。

失去了母亲的陶德被猫头鹰大妈发现,她和啄木鸟等邻居商量好对策后,将独身居住的老奶奶推德(Tweed)引过来。善良的老奶奶推德把陶德带回家精心照料,从此陶德过着幸福的生活。在老奶奶推德家里,观众可以感受到一幅安静祥和的场景,和谐相处。在此期间,陶德到附近玩耍时结识了小猎狗考魄,两人年龄相仿,志趣相投,两颗年轻的心快乐地融合一起。影片中有几句经典对白:“考魄,你是我最好的朋友。”“陶德,你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是吗?”“是的,永远。”纵然猫头鹰大妈提醒陶德“考魄将会长大成为猎狗,一个真正的杀手”,小陶德还是坚信“他永远都不会变”。影片中稚嫩的声音传递着纯真的心愿,让人感受友谊的珍贵。可是,时过境迁,长大后的猎狗在主人的训练下已经成为真正的杀手,成了狐狸的天敌。当两位久违的朋友再次相遇时,考魄不得不告诉陶德“那些日子已经结束了”。在和老狗一起追捕陶德的过程中,考魄放了陶德的一条生路,并提醒陶德不要再见面了。可怜的两位昔日的好友只好分道扬镳,可是贪婪的猎狗主人啊莫斯・斯莱得是位贪婪的捕猎者,当发现老奶奶推德将长大的陶德放归大自然时,便精心计划着追捕陶德。当两位昔日的好友狭路相逢时,他们展开了一场打斗。由于陶德熟悉地形,巧妙地躲过了考魄的追捕。正当他准备离去时,发现考魄正面临着生命危险,因为考魄遇到了大黑熊,并被大黑熊打翻在地。痛苦的陶德犹豫片刻,便不顾生命危险来挽救考魄。在艰苦的决斗过程中,正当大黑熊一步步紧逼陶德时,大树干断裂,大黑熊摔了下去,陶德和考魄得救了。随后,正当狠心的猎人举枪瞄准陶德时,考魄经过了死亡的洗礼,体验了友谊的珍贵,毅然决然地用身体挡住了陶德,无奈之下猎人放下了枪,放过了陶德。当然互为天敌的两位最终又成了好朋友。故事情节可歌可泣,感人至深。

除了对亲情、友情的刻画,影片也对爱情这个主题给予了唯美的描绘。当陶德在老奶奶推德家渐渐长大后,除了得到人类足够的呵护之外,还需要得到同类的相伴。人类的世界不可能满足动物世界的需求。于是老奶奶推德痛下决心将陶德放归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陶德慢慢适应了自然法则,也很快就找到了一只雌狐狸,并将其成为自己的伴侣。两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过着幸福的生活。另外一段爱情的描绘是指鳏寡之人老奶奶推德和猎人最终结合起来。起初由于对待动物的态度不同,尤其是在对待陶德问题上,他们经常吵架,简直成了仇敌。当猎人在追捕陶德自食其果受伤后且由于陶德救了他的一条命,他也从此不再打猎后,老奶奶推德原谅了他。最终两位老人走到了一起。观众从中感受到了老年人的快乐,使得影片的主题温馨舒畅。可见,《狐狸和猎狗》是一部再现亲情、爱情、友情等的情感交融的动画大片,寓情于景,寓情于理,情意浓厚。

二、生物中心的平等的生态思想的完美体现

除了对各种情感的描述,影片还有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意蕴,比如生态学家提倡的“生物中心的平等”(Biocentric Equality)、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自然价值论等的生态思想,这也成为该片在21世纪的今天被再度放映的原因之一。动物解放论的当代传人是彼得,辛格(Peter Singer),代表作《动物的解放》(1975)。动物权利论的代表人物是汤姆・雷根(Tom Regan),代表作有《为动物权利辩护》(1972)、《捍卫动物权利》(2000)、《动物权利争论》(2001)等。中国学者王正平把上述两位生态学家的思想合称为“动物权利论”动物解放论的基本观点是以动物感受苦乐的能力作为道德地位具备的依据和标准,因此承认动物也拥有像人一样的道德地位。辛格认为“动物的解放是人类的解放事业的继续。”“凡是解放运动都意在结束某种不平与歧视。”动物权利论也认为动物应该享有与人一样的生存的权利。两者都把道德关怀的边界扩展到动物身上,都把动物与人类中被压迫的群体――妇女、黑人作比较,都反对通过实验和其它方式来虐杀动物。动物解放/权利论把道德关怀的范围局限在动物身上;“生物中心主义的平等”论则要求把道德关怀的范围涵盖在所有的生命身上,代表人物有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Schweitzer)和保罗・W・泰勒(Paul W.Taylor)。法国哲学家史怀泽是“生物中心论”伦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自然界每一个有生命的或者具有潜在生命的物体具有某种神圣 的或内在价值、并且应当受到尊重。史怀泽提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世界上的生命没有高低贵贱的等级区分。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网,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依赖于其它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我们生存在世界中,世界也生存于我们之中。”人对其它生命的关怀根本上是对自己的关怀。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谁习惯于把随便哪种生命看作没有价值的,他就会陷于认为人的生命也是没有价值的危险之中”泰勒是美国纽约大学的哲学教授,他于1986年发表《尊重自然》一书,并宣称尊重自然就是他的环境伦理学说。其学说认为所有生物具有自身的善和天赋价值(inherent worth),值得具有道德能力的道德者的尊重,而且采取这种态度的人便倾向于增进和保护其它生物的善。泰勒的生命中心自然观具有若干基本信念,就是人类与其它生物都是地球生命社区的成员,人类并不超越其它生物,而且人类与其它生物构成互相依赖的系统。

通过对影片的多次赏析,观众不难发现动画片《狐狸与猎狗》充分体现了上述的一些生态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哲思。在影片中,毛毛虫的命运和陶德的命运充分体现了“生物中心的平等”的思想。毛毛虫在树干里慢慢成长,可是啄木鸟等早已经虎视眈眈,伺机将其变成他们的猎物。正由于此,毛毛虫命运多舛,多次面临生命危险。在她的逃往过程中,大自然发挥了无比的威力,一次次地利用自然条件挽救了毛毛虫,同时也给啄木鸟等以严厉地惩罚,教训他们自然界万物平等,应该相互尊重,而不应该互相蚕食。最终,毛毛虫发育成熟,长大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再也不会受到啄木鸟等的追杀,成为自然界中快乐的一员。

小狐狸陶德的命运体现了自然界中反生态的行为,证实了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和平共处的重要性。陶德首先是和老猎狗的冲突,老猎狗视陶德为他的死敌,多次进行残酷的捕杀。在一次捕杀行动中,眼看就要将陶德收为囊中之物,却被迎面而来的火车撞到了桥下,残废了一条后腿。从此再也不能参与打猎,在主人的心中也变得一无是处,这都是征服的代价。

其次,陶德和考魄有着痛苦的冲突。在殊死搏斗过程中,大自然的环境使得陶德得以脱身。可是考魄却遇到了强大的大黑熊。这或许也是大自然的安排?大黑熊的出现很突兀,正当在陶德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神秘地降临于考魄和观众面前。无形中就会让人感觉大黑熊是大自然的化身,因为大自然有着神秘的力量,她无时无刻不在存在着并发挥着她的必不可少的作用。如考魄不去拼命地追杀他的朋友就不会遭到黑熊的袭击,就不会遭到来自大自然外力的影响。自然界的万物没有谁最强大,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彼此和平共处。

最后,陶德和老猎人有着尖锐的冲突。猎人是个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者,成为生态学家攻击的一个反生态、反自然的典型形象。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生态批评运动的发展及生态伦理道德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把造成当今生态危机的根源指向人类中心主义。在这种语境下,老猎人阿莫斯・斯莱得被视为地道的人类中心主义者则具有更加鲜明的色彩。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成为生态批评的第一要义。影片对反生态的猎人阿莫斯・斯莱得的愚蠢行为给予了辛辣的讽刺。他贪婪地捕杀着猎物,尤其是他对陶德耿耿于怀,他不仅捕杀了陶德的母亲,而且也要对陶德本人赶尽杀绝。当他探知老奶奶推德将陶德放归大自然时,他便精心策划准备捕杀陶德。他制作了许多残酷的捕猎工具,以确保在捕猎时万无一失。纵然有醒目的标志牌严禁到保护区打猎,他还是违反国家规定偷偷地到保护区打猎,他的贪婪的嘴脸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当然,在捕猎过程中,他踩到了自己布下的陷阱,自食其果,自己的腿部受到严重的伤害。同时也差点儿被来自大自然的神秘的大黑熊吃掉。影片告诉观众,不遵循物种平等原则,迟早要受到惩罚的。因为大自然的力量是神秘点测、威力无比且无处不在的。影片中蕴涵着的丰富的生态学思想让观众意犹未尽,留下不尽的回味和深思,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绿色之思

该影片画面唯美,观众在欣赏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享受。影片不时地展现美丽的自然风光,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想象的空间。在人类历史上,人与自然有着休戚与共的紧密的联系。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因为有了人类而具有了昂然的生机,人是万物之灵,人作为自然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大自然的儿女,是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必须悉心保护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在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矛盾的产生是必然的。人与自然的矛盾是自然界内部的非对抗性矛盾。这种矛盾的解决,不是通过双方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依靠人类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是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和和谐的统一。这一观点包含着深层生态学的思想,体现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对立中体现着统一,统一中包含着对立。因此,我们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应该是:既开发利用大自然,又尊重大自然的权利,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人类与大自然的生态和谐(eco-harmony)的理想境界。这就是《狐狸和猎狗》中的自然生态观所给我们的启示。在影片的开头,剧作家就向观众展示了和谐宁静的大自然场景,比如在猫头鹰大妈周围的自然环境,陶德后来所在的自然保护区等,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自然。但是由于有了人类的入侵,原来的平衡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猎人阿莫斯,斯莱得是人类入侵大自然的代表,他的形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代表了一些现代人漠视自然的存在,而对之大加践踏和蹂躏,无节制地攫取自然资源。他的这种侵略者的行为无疑给和谐的自然生态带来了破坏。他的这种愚蠢行为肯定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影片中大黑熊的出现代表了一种神秘的力量。他的强大、他的突然降临让观众与神秘的大自然联系起来。因此,观众无意中就把大黑熊当作是大自然的化身。人类肆意地捕杀大自然中的动物,使得自然生态受到了影响。大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必然要使人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影片让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在二十一世纪是生态学的世纪的今天更有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影片从1981首次放映到2001年仍然在不断被重新放映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第8篇

【关键词】高校 生态德育 实施途径

【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项目(思政专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44-02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引起了我党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重要的战略地位,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除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外,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必要性

1.生态德育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德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人与自然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把整个生物圈乃至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认为系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人类在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与和谐共生。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在大学生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主义生态价值观,并逐渐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人生观和生态价值观对国家和人类的进步非常重要。

2.生态德育是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进行道德教育,传统德育多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强调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生态德育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突破,也是对传统德育精神的丰富、发展和升华,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人才资源和生力军,除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阶段,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具备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3.生态德育是高校传播生态文明的有效方式

高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和学术研究的场所,更是传承、发扬和创造先进文化思想的殿堂,应该以其特有的影响力去感染社会、引领文化、教育大众。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践行生态文明生活和生产方式,并在社会中发挥榜样作用,以点带面传播生态文明,引导大众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素养,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综合竞争力,逐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4.生态德育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而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用多种方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生态德育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生态德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环保公德意识,同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积极推动社会文化向生态文明的变革和演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国内高校生态德育的问题

高校对生态德育的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校多是强调专业教育,没有把生态德育作为大学生必备素质列入培养目标。一些高校重视校园环境和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却忽视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有的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流于形式,仅开展一些即兴活动,缺乏目标长远而系统的教育规划。这些不全面生态道德教育,造成学生在生态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反映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学生心理需求相脱节等方面。

2.高校生态德育课程内容不系统、不规范

当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十分零散,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生态德育课程大多依托相关专业开展,且多是一些专题教育,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有的公共基础必修课,例如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课等,虽然涉及生态德育的相关内容,但教学形式较为陈旧,多以单向的、独白式的、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线性教学过程为主,缺少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加之期末考核形式化,最终使德育退缩到单纯的认知领域,造成高校德育的机械化和概念化,使生态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导致生态道德知识不能很好地内化为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日常生态行为习惯。

3.高校生态德育教材师资匮乏

在师资方面,承担生态德育教育的大多数是相关专业的教师、辅导员,相关专业教师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没有精力专门做生态德育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而辅导员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态环境知识和伦理的培训,对生态道德教育没有深刻的理解,且往往流动性较大。在教材方面,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教材,相关教育内容多在生物、环境工程等学科的教材中有所涉及,且往往侧重于知识层面,并没上升到道德教育层面,不能达到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的目的。

4.高校生态德育课外实践少支撑

一是高校生态德育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不连贯。高校开设环境保护类选修课,主要以渗透教学的方式向大学生实施生态道德,但均是理论教育,并未根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缺乏生态德育体验,难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和探索自然。二是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活动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并未成为校园主流,没有形成全员参与氛围。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大都由社团、学院自行组织,学校重视程度不高,无法形成校园主流,所以学生参与面相对较小,不能达到高校生态德育的目的。

5.高校生态德育校外途径未建立

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课堂教育、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均在校园内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没有与外界信息和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同实际的生活、社会实践或科学研究相结合,缺乏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方面的实践教育和技能训练,难于让学生在自身发展中切身体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树立生态文明的责任感,体验生态道德践行者的成就感。

三、国内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途径

1.构建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纳入德育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树立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任务,生态德育必须首先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优势,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方式,构建高效生态德育的课堂模式。一是注意在“两课”教学中增补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 将生态伦理教育渗透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并在考察中体现。例如在法律基础课中讲解环境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补充生态道德的教育内容;在哲学课中着重讲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二是通过开设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向学生系统地普及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唤起学生的生态责任感,鼓励学生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作出努力。三是引导其他专业教师主动把生态保护意识渗透到各类专业课的教学中,向学生灌输正面的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知识,使学生具备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整合校内外生态实践活动,突出实践育人

除了课堂教育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在体验中加强对生态道德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认识和认同生态德育的教育内容、产生生态责任感。例如,聘请著名生态学、环境科学专家作相关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资料、进行实地参观等活动,引导学生对我国现阶段重大环境问题进行关注和学习,提高环境教育的参与性;引导学生组建相关学生社团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教育氛围,在唤起民众环保意识的同时,让大学生切身感受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和责任;利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抓住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学生群体中普及生态知识等。

3.建设“绿色大学”,注重潜移默化

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大学校园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微型体现,是最容易感染大学生的环境因素之一。建设生态绿色校园,人人关注环境保护、节水节电、关爱他人,形成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耳濡目染的外环境,引发其争当“生态人”的热情和干劲,是生态德育最为直观、易于接受的方式。

4.利用科研优势,创建理论支撑

高校在理论的探索方面有着良好的优势,鼓励相关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或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科技创新,把理论研究成果以咨询报告或者科技作品的形式反馈于社会,直接推进生态文明进程。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直接体验创造生态文化的过程,切身感受社会对于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促进生态德育观的形成与发展。此外,组织学生开展深入一线农村、厂矿的环境教育调研活动, 在调研报告的形成过程中,让大学生认同生态价值观和践行生态文明行为。

5.联动外部力量,提供补充教育

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维度,充分挖掘环境保护、环境教育与家庭生活、社区活动以及地区发展的相关联系, 努力与家庭、社区等联合开展校外的生态德育实践活动,由一维的学校教育向多维的综合实践演进,形成适宜大学生成长的德育生态链和生态区,使学生在探索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平衡中,形成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

参考文献:

[1]王世民,李泊,周磊,李峻峰.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223-225.

[2]王世民,丰平.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04):125-128.

[3]侯彦杰,张海英.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确立与培育[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8(02):103-105.

[4]方世南.生态价值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第9篇

关键词:环境管理思想;环境科学;协同演进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1-0006-05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对自然的索取和利用。自从形成社会以来,人类主要以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作用于自然环境。人类、人类社会就是在人・自然・社会相互作用、协同变化的过程中演进的,不仅自然环境发生着变化,人类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和发展模式以及决定人类与社会行为取舍的思想、观念、情感也在发生着变化。环境管理思想的萌芽和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并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是分不开的。

1 环境管理的思想渊源与环境科学的产生

1.1 “环境管理”和“环境科学”两个术语都是舶来品

在中文词义中,“环境管理”往往被理解为管理环境的行为,但实际上它是人类调整和修正“自己作用于自然环境的行为”的行为,即对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社会行为的调整和修正,包括对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与环境密切相关的人(社会)与人(社会)的关系(包括代际关系)以及自然生态关系(通过人类行为调控)进行的调整和修正,这正是环境管理困难的根源。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和改善的科学,它是一门应急的科学和问题的科学,是在认识、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需要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的。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展,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渐趋严重,从而引起了社会的重视。许多传统科学开始对环境问题给予关注,先后产生了环境地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并相应发展了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管理学、环境政治学、环境哲学、环境美学与环境史学等,它们都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阐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程度、危害和机理,探索不同的治理和保护方法以及调整人与环境关系的办法等。就世界范围来说,环境科学被称为科学还是近三十、四十年的事情。目前,具有独立意义的环境科学理论有环境学、环境质量学、环境社会系统学等,一种统一的环境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孕育之中。

1.2 环境管理思想是关于环境管理本身及其内容和方法的认识

应该说,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己作用于自然环境的行为的“管理”,只不过是自觉程度,或者说是理性程度的大小和高低不同而已。人类对于环境管理的自觉程度决定于人与自然环境冲突的激烈程度和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深度。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虽然始终存在,但从来没有在世界的范围内紧张到使人感受到“生存危机”。当前,环境问题已被人们普遍感知并得到高度重视,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曾有过各种各样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环境问题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人们对环境危机的感受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家的研究和发现。起先,人们依照惯性的思维,以为凭借技术就可以制止环境的恶化,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然而曾几何时,人类不得不从单纯依赖技术治理、迷恋技术的局限中跳出来,转而向“管理”寻求出路。向“管理”寻求出路,本质上就是要改善自身的生存方式、发展模式以及相应的基本观念。由于生存方式、发展模式和基本观念具有极强的国际性、区域性和历史的阶段性,因而,环境管理的思想体系就显得丰富多彩、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1.3 我国的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研究已经发生并且还在继续发生重大的转变

环境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历程是同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过程联系在一起的。人类重视环境问题有一个历史过程,中国也不例外。后的前20多年,并不认识也不重视环境问题。只是在环境问题作为世界性重大问题之一被列入各国政治家、科学家们议事日程的国际背景下,我国才开始将把保护和改善环境列入议事日程。20世纪80年代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从而在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提出,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研究在发生并且还将会继续发生重大的变化。

由于我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路程,加上人口过度增长、发展模式和某些政策不当、科技支撑不足以及自然环境和地区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加之历史欠账太多,使本应在不同阶段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短期内集中体现和爆发出来,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发展态势。中国的环境问题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因此,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的内容都将在反思、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生重大的转变。

2 环境管理思想的演变和环境科学的发展

随着环境保护实践的开展以及人们对于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环境管理的思想演变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2.1 污染治理阶段的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研究

这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中叶即人类社会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存在开始到70年代末左右。由于最初人们直接感受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公害”问题即局部的污染问题,人们沿袭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这个时期的环境管理实质上只是污染治理,主要的管理原则是“污染者治理”。

在这一时期,环境科学初步建立。在理论研究上,来自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开始对环境问题进行科学探索,形成了早期的环境科学形态,如环境地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等。在应用研究上,主要是开发治理污染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用于指导和支撑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炉、废弃物填埋场等建设。

末端治理工作对于减轻污染、缓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它没有在环境问题的根源上着力,因而不是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它一方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治理已经产生的污染,另一方面新污染和次生污染又不断出现。治理污染成为国家财政的巨大负担。

2.2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阶段的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研究

这一时期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由于末端治理的技术手段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加之其他

环境问题诸如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进一步凸现,人们开始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探寻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与消除的对策。这类研究在原因方面抓住了环境成本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于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试图通过“环境经济一体化”使“环境成本内部化”,具体的环境管理原则就变为“污染者负担、受益者补偿”。

在这一时期,环境科学的研究开始兼顾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自此,人们开始重视从宏观和战略层面研究环境问题。所以,对自然资源进行价值核算,运用收费、税收、补贴等经济手段以及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来进行环境与经济的综合管理。对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途径等问题的探讨,使许多有利于环保的技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得以出台,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环境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益。

把保护环境的希望寄托在对经济活动过程的管理,通过对资源、环境进行赋值,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由经济开发建设行为负担,提高了环境保护的绩效。但大量实践表明,经济活动为其固有的运行准则所制约,很难或不可能在其原有运行机制中给环境保护提供应有的空间和地位,因而对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小修小补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2.3 把环境问题作为发展问题阶段的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研究

这一时期大致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里约宣言》标志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人们终于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在传统自然观和发展观等人类基本观念支配下的发展行为造成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根本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发生偏差的情况下,管理和技术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有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及由之所产生的财富观、科技观、消费观、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等,才能找到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在这一时期,环境科学的研究更加强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并在不同的领域里进行了探索,思考的深度已逐渐接近世界系统运行的本身。也就是说,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人们关注的中心不再仅仅只是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把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作为发展的基石放在中心地位。2003年,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环境保护的要求被渗透到各项经济、社会政策之中,环境保护的领域由以关注生产环节为主,拓展到并关注索取、流通、分配、消费、处置等各个环节,并覆盖再生产的全过程,推动着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不少环境科学家从人类文明进步和转型的高度上,分析环境问题的起因和探讨环境科学的内涵,提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研究环境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整体行为,着眼于转变社会发展的战略模式和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并在各个层次上调控人类的社会行为,使人类社会的发展活动、社会物质系统的运动与环境的自然演化相互协调。如较早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三种生产理论、地球系统科学和当前的环境社会系统学理论、可持续性科学等。

3 对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研究关系的反思

环境状况的现实迫使人类对自己的环境管理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对环境科学的研究更加深入。但在中国,环境科学往往仍被传统学科认为不够“专业”,或者说在研究相同问题时与传统学科处在不同的语境之中。这大概就是环境科学在中国一直没有被认为是“真正的科学”的原因,相关研究也很难被界定为“严肃的科学研究”的根本原因。

回顾历史,我们已经认识到,环境管理所要解决的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而是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问题。思想的转变不仅引领着环境科学的发展(内容、重点领域和问题发生转变),并使其成为一种开放的科学和反思的科学。

3.1 在管理对象方面,需要反思的是管理什么?是管理环境还是管理人类涉及环境的行为

(1)在治理环境污染是主流环境管理思想时,环境管理的对象是环境污染和污染环境的行为。环境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防治污染和公害,基本特点是针对某一单项环境要素或某一类污染问题。环境科学着重研究的是单项污染物和复合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扩散、转化规律和降解途径,以及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等。

(2)在保护生态环境进入主流环境管理思想时,环境管理的对象扩大到生态环境和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行为。环境管理制度的内容扩展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生态基础的维护,基本特点是将资源、环境和生态结合起来进行综合保护。环境科学着重研究的足环境承载能力、生态平衡、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以及生态系统管理和环境健康风险等。

(3)今后,人・自然・社会和谐、协调的思想将成为主流环境管理思想,环境管理的对象将进一步扩大到整个环境社会系统和所有涉及环境的人类行为。环境科学与传统学科的交叉将更加开放、深入和综合,着重研究的将是循环经济、经济系统的生态化和人性化、公共环境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安全、食品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3.2 在管理主体方面,需要反思的是由谁去管理?是政府、企业还是社会

(1)在政府的环保部门是环境管理的单一主体时,“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成为普遍的环境管理思想认识。而“环保靠政府”实际上指要政府的环保部门上负责污染防治和治理,如中国一开始成立的环保机构就叫做“三废治理办公室”。环境科学研究计划的制定主要也是由环保部门主导,科技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非常有限。实际上,由于环保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排污收费成为环保部门最重要的经费来源之一。于是,企业缴费排污成为了合法行为,而社会和公众则游离在环境管理主体之外,甚至只能成为环境管理的对象。

(2)在各级政府(诸多部门)成为环境管理的主体时,“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相结合”的环境管理体制强化了诸多政府部门的环境管理责任。但由于环境立法的部门化倾向以及环境执法起步较晚且执行困难等问题,统一监管只能是纸上谈兵。屡见不鲜的对部门升格和垂直管理的迷恋,反映出政府部门狭隘的政绩观和利益观;“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的状况表明了政府作为环境管理单一主体的尴尬局面。

(3)今后,社会行为主体(政府、企业和公众三大行为主体构成)将成为环境管理的主体,其中,政府以公益为诉求,企业将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的重要社会责任和发展要素,公众则既是环境权的享有者,也是环境义务的承担者。政府对于环保的干预必须公正、适当,正因为管理权寻租和制度破缺的必然存在,企业和公众的参与就成为必要。当把环境保护整合到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生存方式

转变的过程中时,三大主体行为的协调就成为社会作为环境管理主体必须解决的课题。

3.3 住管理方法方面,需要反思的是如何管理?是单一的手段还是深层次的综合手段

(1)早期的环境管理着重命令一控制型的行政手段与末端治理的管理模式。环境管理中存在大量的强行件规范是由环境保护的社会公益性所决定的。相对于立法、司法而言,行政权的行使更为简捷和经济,因此,各国在环境立法方面赋予行政部门更多的权力,强化行政机关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用行政强制来保障“以管促治”。

(2)后来的环境管理增加了税、费、罚款等经济政策手段,建立了源削减、预防为主和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模式,注重与经济技术结合。提倡性、激励性的自治规范使管理对象也成为环境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和维护者。对环境问题进行经济分析不仅使环境科学研究有了一个重要的新的分析视角,同时也支持了行政指导和经济刺激等手段的运用。

(3)今后的环境管理强调公众参与、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协同。由于环境问题与经济、技术及社会问题综合在一起,决非单一的手段和管理模式所能应对,因此,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寻求政策、管理、资金、科技、教育等全方位的综合管理模式。相应地,环境科学的研究也应强化经济、社会、环境、科技、法律、文化的综合,努力为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和安全生产,提倡绿色消费理念和行为方式提供理论与方法的支持。

4 从主流环境管理思想的演变看环境科学的发展走向

在环境问题的压力面前,人类已经进步到有意识地探索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路的阶段。人类认识并承认自然的存在价值,从观念到实践对自身的各方面行为进行全面的反思,并在实际操作层次上进行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探索。新时代的环境管理思想不仅强调要主动减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系统的压力,同时还要强调对环境生产的支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民健康和公共安全将成为中国现阶段和今后长远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这样迫切的社会发展需要,环境科学将在新的环境管理思想的引领下,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新的发展:

4.1 环境科学的快速综合化

环境科学是在传统学科交叉、综合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其综合性还表现在它是宏观和微观的综合、主观与客观的综合、整体论和还原论的综合。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环境问题由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引起,因此它必须且只能在这种交互作用中缓解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支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当前的问题是人类社会能不能自觉地调整自己的生存方式,改变“交互作用”的方式和内容。环境科学面对的是整个环境-社会系统,承担着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相匹配和耦合的责任,在二者之间的界面上建立正确的匹配机制。环境科学既依赖于传统学科的发展,又是任何一门传统学科不能取代的科学。从目前来看,人类对环境一社会系统的了解还很少,该系统不仅成分多样,结构复杂,还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功能,这就决定了环境科学的发展将在“如何综合”的问题上面临极大的困难。

4.2 环境科学的日益人文化

环境科学是一门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科学,是人类了解自身运动与环境变化之间协调的规律性的科学,是如何调控自身的社会行为,以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是人类理想生存途径的探索。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不能离开人的尺度去认识自然环境,因为甲,凭人类对自然秩序的认识并不能被用来很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然规律的应用是社会问题,与社会秩序有关)。环境科学还是制定和执行相关环境政策、法律的基础,人文化的环境科学研究必将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3 环境科学的逐步立体化

环境科学的形成是长期以来人类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探索保护环境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结果。环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立体性问题,最高层次可以到哲学,最低层次可以到技术,中间有管理、有政策、有决策、有文化等各种问题。这些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表现出极强动态性。环境管理思想也呈现出对从技术开发到发展战略集成,从增长方式到生存方式乃至文明类型转变的全面重视和普遍关注。环境科学研究的立体化不仅表现在要从物质层面研究环境一社会系统物质流动的最一般的规律,还应从技术层面到哲学层面来分析如何积极转变发展观念、转换发展模式乃至反思发展行为的选择。因此,环境科学将逐步回归其应有的复杂性、多元化、多层次的立体性。

4.4 环境科学的渐趋专业化

环境科学在走出综合化的第一步之后,还需要在汲取人文社会科学精髓和吸收自然工程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整合不同的学科领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构建专门的、统一的环境科学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作为一门新兴的、正在发展的学科,环境科学还很不成熟,必须建立开放与协作的研究机制。只有建立起环境科学的研究范式――专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人・自然・社会关系的协调途径,专业的、系统的、严肃的环境科学才算真正建立起来了。

5 结语

科学研究是科学思想进步的基础,而科学思想的革命则是科学研究创新的指南。新的科学思想和基础理论往往超前于技术和生产,并引起技术和生产的革命。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科学的协同演进正是如此。2001年,《科学》杂志:“环境与发展可持续性研究”一文曾提出了可持续性研究的七个核心问题,强调了“整体”、“融合”、“互动”、“度”、“前瞻”、“适应性”与“稳定演进”等系统概念。

第10篇

【关键词】后现代科学/现代科学范式/后现代知识

【正文】

近年以来,后现代主义沸沸扬扬,“后现代科学”也成为一个时髦的名词。似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后现代科学也如“梨花”盛开。问题是,后现代科学真能如此“盛开”吗?本文首先考察现代科学具有什么样的范式;其次,考察后现代科学有什么样的特征,它的依据是什么,这些依据是否使现代科学范式渐趋式微?科学还要“返魅”吗?如若不然,后现代科学又是在何种意义上有其价值?

1现代科学范式

1.1自近代以来,科学与哲学发生分离,科学与宗教神学发生决裂。经过以伽利略、牛顿为代表的第一次科学革命和以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电磁学理论为标志的第二次科学革命,到19世纪末,确立了近代科学的基本范式。与两次科学革命相对应,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创新,到19世纪末,欧洲、北美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它们为世界不发达国家展示出崭新的未来前景。

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值19—20世纪之交的时刻,许多著名科学家认为经典物理学的大厦业已建立,只需对大厦作一些修补工作,晴朗的天空仅有两朵乌云,殊不知,这两朵乌云却引发了20世纪初相对论、量子力学的诞生。在世纪之交早就为科学家彭加勒注意到的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也引发了60—80年代的混沌学的诞生。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混沌学是同一水平的革命,同属于第三次科学革命,它们从三个方面给牛顿力学施加了限制。如一位物理学家说:相对论排除了绝对空间和时间的牛顿幻觉;量子论排除了对可控测量过程的牛顿迷梦;混沌则排除了拉普拉斯决定论的可预见性的狂想。〔1〕可见,第三次科学革命否定了机械自然观。但是,第三次科学革命并没有摧毁由第一、二次科学革命确立的科学范式,而且,它们共同构建了现代科学范式。

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一般把20世纪之前的科学称为近代科学,20世纪之后的科学称之为现代科学。但是,在西方,则通称为现代科学。西方没有近、现代之分,只有现代(modern)一词。正如现代化研究专家罗荣渠指出:“在英文里(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俄文等也同样),‘现代’一词至少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作为时间尺度,它泛指从中世纪结束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一个‘长过程’;一层是作为价值尺度,它指区别于中世纪的新时代精神与特征”。〔2〕

1.2我们首先看一下“范式”这一概念。范式(paradigm)是由科学哲学家库恩(T.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提出来的。库恩没有给范式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解释不一。大体上是指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研究传统、理论框架、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信念、科学的模型和具体运用的范例等,还包括指导和联系理论体系与心理认识的自然观或世界观,后来他又称之为专业基质(disciplinarymatrix)。在库恩看来:“‘范式’一词,无论实际上还是逻辑上都很接近于科学共同体这个词;反过来说,也正是由于他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科学共同体”。〔3〕“科学共同体”指的是在科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该学科领域中持有共同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科学家集团。大体讲,库恩所指的“范式”包含两方面的涵义:(1)从心理上讲,它是指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2)从理论与方法上讲,它是指科学共同体所共同具有的模型或框架。科学共同体还可分为许多级。全体自然科学家成为一个最大的科学共同体。

1.3我们认为,现代科学范式由以下部分组成:(1)近、现代自然科学家所共同拥有的信念(如科学目标、科学的社会规范、自然观等);(2)建构科学理论所必须遵从的规范和方法论原则;(3)还包括科学与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神学等的关系规范。大体讲,现代科学范式的具体内容主要有:

1.3.1关于科学的目标。到18—19世纪,人们普遍形成了无误论的观点,即认为科学是由真命题构成的系统。科学无误论认为科学目标是追求真知识,即绝对确定的可证明的知识。到20世纪,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具有一定预言值的命题系统,科学的目标旨在追求高概率的理论(命题)。波普尔则认为科学的目标旨在提高理论的逼真度,追求逼真度更大的理论。而在者看来,科学目标是与真理问题相联系的。科学是一项理性的事业,其目标是科学真理,而且科学真理是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统一。科学的目标是不断向绝对真理逼近。

1.3.2关于建构科学理论所必须遵从的规范或原则。这一规范凸显了科学理论与其它理论(或知识)相区别的根本性特征。就科学理论所遵从的规范而言,大致有预设主义和相对主义两类观点。预设主义是合理性的传统模式,它以逻辑推理作为合理性的形式,其次以经验检验作为合理性的最终标准。譬如,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理论的评价或选择与这个理论的形式结构和它引出的经验证据有关。相对主义认为预设主义观点极为片面。历史主义者库恩就说,逻辑形式与观察实验不能决定相对立的理论或范式,因为范式各方面的支持者都有一套彼此相异的评判标准。

尽管预设主义与相对主义相对立,但是或多或少可以接受的共同评价规范还是有的。至少,狭义地讲,科学是一个陈述系统,该系统满足一些基本规范。这些规范构建了科学不同于其它人类知识的典型特征,可以称之为建构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具体包括:内在一致性(理论的逻辑无矛盾),可检验性(经验实证性),解释性(预见性,特别是能预见新的不同类的科学事实),逻辑简单性等。这些原则实际上反映了科学理性的基本内核。

1.3.3关于构建科学理论的方法论原则。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种方法或规则,而不选择别的?这关涉到科学方法的根据。预设主义坚持方法论的一元论,认为科学方法论作为科学的逻辑是一套对科学进行逻辑分析的元科学,它给出一切理论都应具有的永恒不变的公理结构,即注重逻辑形式而不关注内容。与此相反,相对主义坚持方法论的多元论。历史主义认为,重要的不是科学形式,而是科学的内容,其原因在于科学的一切随社会文化条件而转移。我们认为,科学方法论应当在一元与多元、变与不变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虽然科学方法随科学的发展而变化,但是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却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在科学发展的不同时期凸现了不同的科学方法。科学愈向高级阶段发展,其抽象性愈高,假设一演绎法愈受到重视。

1.3.4关于科学的社会规范。科学的社会规范支配着所有从事科学活动的人,同时成为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倘若没有这些规范,就无法产生重要的科学问题,无法评价科学活动的成果,奖励卓有成效的科学家。科学的社会规范主要有:普遍性、竞争性、公有性、诚实性和合理的怀疑性。科学的社会规范被默顿(R·Merton)称之为科学的精神气质。他指出:“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它们借助于习俗的价值而获得其合法地位。这些通过格言和例证来传达、通过法令而增强的规则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在化了,于是形成了他的科学良心”。〔4〕科学的社会规范构成了科学区别于人类其它活动的基本特征。

1.3.5关于科学与宗教神学之间的关系。尽管科学与宗教神学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但是科学体系与上帝、神毫无关系。现代科学是与“自然的祛魅”(disenchantment)相联系的。所谓“自然的祛魅”,按后现代主义者格里芬(D·R·Griffin)的说法,“它意味着否认自然具有任何的主体性、经验和感觉”。〔5〕虽然人类文明初期的许多知识被宗教神学家篡改,为其神学目的服务,但是,具体的宗教教义是和相关科学的结论或原理相冲突的。罗素指出:“神学与科学的冲突,也就是权威与观察的冲突”。〔6〕科学与宗教的本质区别在于科学的实证性与宗教的信仰性,二者是难以简单调和的。

1.3.6关于科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自近代科学以来,科学与政府的关系日趋紧密。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科学已向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全面渗透,知识经济的来临,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与政府权力日益整合。科学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是一个政府的问题。没有政府的赞助,科学难以发展。政府的不正当要求也会使科学迷失方向,甚至堕落。因此,科学的合法发展要由合法性的政府来规范。但是,当代合法的政府却存在合法性危机(如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文化危机等等),为此,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一道制定合理的规范制约政府的行为,保证科学的合理合法的发展,保证科学指向人类进步的向度。

以上我们仅论及了现代科学规范的几个主要方面,其中1.3.1、1.3.2、1.3.3三节构成了科学的内在规范,1.3.4、1.3.5、1.3.6三节构成了科学的外在规范。内在规范中1.3.2,即“建构科学理论所必须遵从的规范或原则”凸显了科学理论与其它人文知识的本质区别,界定了科学理论的本质规定性,换言之,它是现代科学范式的核心,是硬核,难以改变。科学的内在规范是科学范式的主要方面,对科学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外在规范是次要方面,非本质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外在规范也可能对科学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2后现代科学可以成立吗?

2.1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50年代向后工业社会过渡,60年代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90年代在我国,后现代主义也大行其道。当代主要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的理论各有特点,虽有冲突,但是,他们主要从哲学层面出发,其共同点体现在:反对(否定、超越)传统形而上学、体系哲学、心物二元论、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一元论和决定论等,可称为否定性或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与此相反,格里芬等人则从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从科学的层面出发,探讨更为广泛的问题,倡导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主张人与世界、物质与意识、价值与事实、真与善与美的统一,主张科学应当“返魅”(reenchantment)。这些观点较为集中地反映在由格里芬主编的《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一书中。参加此书撰写的学者既有科学家,也有从事神学、灵学研究的学者。其中包括著名物理学家大卫·玻姆(DavidBohm)。凡了解量子力学的读者一定会知道玻姆,他的思想极为深刻。比如,在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量子力学是否完备的论战中,爱因斯坦等人于1937年提出了一个关于坐标与动量关联的理想的EPR实验来反驳玻尔。50年代玻姆则从自旋的三个分量着手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自旋EPR实验方案。目前EPR的检验仍然是物理学的前沿之一,直接涉及到量子力学是否完备这一重大问题。(参见吴国林《从微观物质开放性角度审视ERP佯谬》,《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7年第1期)。

2.2近年来后现代主义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就在于人们对现代性愈来愈不满足。譬如,当代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巨大灾难等等。就中国而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经济“软着陆”成功;另一方面,中国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对外开放使外域之风也迅速吹向国内。总之,种种因素使后现代主义在我国迅速传播,这也表明了国人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运动的急切关注和深思。

无疑,外域之风并非都是清新馨香的,保持谨慎的批判态度是必要的,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实际上,许多西方学者早就注意到,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领域完全渗透了资本和资本的逻辑,渗透了商品的逻辑,而且,晚期资本主义文化正向全球蔓延,对于经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极为不利。西方者杰姆逊(F·Jameson)就指出:“中国读者也应该抵制后现代社会的某些特征,其实也就是晚期(资本主义),但同样是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一部分,这些特征从内容到形式完全溶入到商品生产和消费中,尽管具有新的类型”。〔7〕

2.3在当代,科学或知识或信息的作用日益凸显。80年代经济学家罗默(P·Romer)、卢卡斯(R·Lucas)等人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知识成为内生变量,知识内在地推动经济发展。1996年经合组织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人类将步入一个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和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我国业已制定的《技术创新工程》、《211工程》,《知识创新工程》正处于试点阶段。无疑,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知识是科学知识,其根源是科学。所谓科学,就是系统化的知识;反过来,知识则不一定是系统化的。知识包括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一般所指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具有实证性。科学与知识的区别在于,科学是系统化的实证性的知识,而且如前所述现代科学已形成了自身的范式,这一范式也没有因为后现代主义思潮发生突变。

2.4虽然,早在19世纪之前就发生过反现代运动,如始于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者和卢德派的反现代运动。1755年卢梭在其专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对科学和艺术,进而对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都持否定态度。本世纪法兰克福学派也对科学技术进行过批判。他们把科学技术看作新的意识形态,认为科学技术具有压抑人、统治人的功能。马尔库塞主张要彻底否定科学技术成果。但是,当前后现代主义的反现代情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普遍和强烈。如果说后现代主义可以概括为格里芬所言:“它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任何共同的教条——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后现代世界是一种新的科学、一种新的精神和一种新的社会”。〔8〕那么,具有严格规范要求的“科学”如何可能与后现代主义“情绪”相调适呢?

2.4.1在格里芬等人看来,后现代科学应当有什么特征呢?他们反对科学必然和一种“祛魅”的世界观相联盟,其中没有宗教意义和道德价值,即顽固的自然主义。主张灵活的自然主义,即认为“自由、价值的客观实在性,神在世界中作用(通过它的作用,价值才得以在我们生活中产生影响)、生态伦理以及对泛心理学,如超感观视觉、心灵感应以及中国气功师的外气发放等问题的研究,甚至死后生命问题等等,都占有一席之地”。〔9〕一言以蔽之,后现代科学的特征大致可概括为:整体论和有机论。

2.4.2在格里芬看来,后现代科学背离了与现代科学密切相关的机械论和还原论的世界观,根源于科学本身实质性的进展。的确,玻姆发展了一种隐变量的量子理论,提出了一个包含环境信息的量子势概念,由此他认为:“世界不能真正分解成彼此分离的部分,而必须把它看成一个不可分的统一体,其分离部分的出现,只是作为一种仅仅在经典极限下才有效的近似”。“从量子尺度看,宇宙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它不能真正看成是由彼此分离的独立部分构成的。”〔10〕从物理上讲,这是正确的。后来,他又提出了显序和隐序概念,他认为,整体包含于每一部分之中,部分被展开成为整体。无疑,这已是物理哲学的概括了。在玻姆看来,“后现代物理学,广而言之,后现代科学”,“不应将物质与意识割裂开来,因而也不应将事实、意义及价值割裂开来”。〔11〕这只能是更有哲学意味了。诚然,近代科学以机械论、还原论为特征,现代科学以整体论为特征。且不说,在西文意义上,近代科学与现代科学是同一概念,仅以科学史来看,是先有科学实验、科学发现、科学理论,后有科学世界观。换言之,还原论、整体论都是从近现代科学中抽象出来的,它只能看作科学理论的次级意义或社会意义。事实上,还原论、整体论也只能算作科学的外在规范,是非本质的,并不能构成对科学内在规范(核心)的重大冲击。而且整体论也不是抛弃还原论的整体论,而是建立在还原论基础上的整体论。当代科学发展的客观事实是,实践中的科学家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还原论者,进行还原尝试的方法仍然极富成果。〔12〕

2.4.3后现代的有机论认为,所有原初的个体都是有机体,都具有哪怕是些许的目的因。原初的有机体可以被组织成两种形式:(1)一个是复合的个体,它产生于一个无所不包的主体,(2)一个是非个体化的客体,它不存在统一的主体性。动物属第一类。石头属第二类。后现代的有机论认为,不存在什么本体论的二元论,但存在着一种组织的二元论。〔13〕我们认为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按后现代的有机论看来,宇宙的原初总应当看作一个有机体吧!总应包含些许的目的因吧!但是,描述宇宙原初的物质状态,是用宇宙波函数表达的。宇宙波函数仅有引力场和物质场。当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霍金(S·W·Hawking)发展的“无边界”量子宇宙学已粗略地给出了宇宙的创生与演化过程。实质上,它否定了任何目的论、否定了上帝或神秘力量的存在。正如卡尔·萨根在为霍金的名著《时间史之谜》一书中所做的“导言”中指出:“这还是一本关于上帝……或许关于上帝不存在的书”。“正如霍金明确指出的,他试图理解上帝的思想。这使他的努力所得的结论越加出人意料之外,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一个没有空间边缘、没有时间起点或终点,以及没有上帝可做事情的宇宙”。〔14〕

2.4.4克里普纳(S·Krippner)在《灵学与后现代科学》一文中说:“不仅量子论指出无法区分一个‘观察者’和一个‘被观察者’,而且它还可以通过将意识完全并入科学研究的主流中来而得到解释”。虽然在量子力学的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关系上有许多争论,但是,观察者也没有将自己的意识并入量子过程中。事实上,观察者是宏观物体,量子过程是微观过程,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量子现象是微观客体与宏观外界共同作用的结果。物理学家玻姆曾明确指出:“我不认为精神对原子有重要的效应,至少人类精神对原子没有影响”。〔15〕与玻姆长期合作的海利(B·Hiley)教授认为:“我不明白为何在现阶段需要把精神引入到物理学中来”。现在用量子势来表达,就不会陷入量子理论的多宇宙解释所造成的精神介入困境。〔16〕

2.4.5格里芬认为,自然的祛魅的一个深刻而主要的特征是否认“远距离作用”。韦伯在形容祛魅一词时,含有“驱除魅力”的含义。机械论的中心内容就是否定自然事物有任何吸引其它事物的隐匿(神秘)的力量。〔17〕事实上,从已有的关于EPR实验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支持量子力学是完备的,这也意味着量子力学中波函数之间的联系是瞬时的,也即是远距离作用;玻姆倡导的非定域的量子势概念也是远距离作用的。可见,从物理上讲,微观客体可以存在“远距作用”,尽管现代物理学(如粒子物理学)仍然建立在近距作用基础上。科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用自然说明自然,否认任何神秘作用。由EPR实验所表征的“远距作用”与灵学中的超心理现象、心灵致动、“中国大气功师”所宣称的“他心通”、“遥视”等“特异功能”的“远距作用”具有本质区别。科学坚持重复检验原则,一个科学事实是可以在相同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程式下重复出现,至少存在相当高的概率。一个事实不能得到较高概率或重复出现就不能被证认为科学事实。〔18〕灵学中宣称的心灵感应、气功中的“特异功能”几乎没有在科学的严格规范下重复出现,“大师”们也没有显出比常人有更大的本领。然而灵学家、大气功师们却把结果的不可重复归因于:心不诚则不灵,有人干扰气场,没有进入气功状态等,无疑这是遁词。可见,科学不是简单肯定或否定远距作用,科学必须建立在具有可重复性检验的科学事实上。不可重复的事实,其真伪性无法判定,由此彰显了科学与灵学的区别。

2.5如果说后现代科学是可能的,那么后现代科学的范式是什么呢?格里芬在《论心与分子:心身相关宇宙中的后现代医学》一文中有所表达。在他看来,二元论和唯物论是17世纪以来统治现代社会的两种范式,可具体归纳为:客观论、现象论、移动论、机械决定论、还原论和感觉论,这样一来,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空洞的实在”,全然不存在内在的实在、感知或经验、主观性、目的以及一切的内在的生成。但是,这种论点是可疑的。由此,格里芬提出了后现代范式的依据——泛经验论,用以表述后现代科学的基本性格和方向。

2.5.1格里芬的泛经验论建立在怀特海和哈茨霍恩哲学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后现代的有机选择论。泛经验论的具体要点可概括为:(1)每一实际存在都是一个实际活动,亦被称为一个经验活动。(2)自为的经验是一个作为主体的事件。事件作为主体,它被涉入一个简短的生成过程中。作为主体的经验活动将感受(肉体性)与自决(精神性)结合在一起。(3)一个客体就是一个原本实质上的主体事件,主体与客体的不同仅表现在时间上。(4)“心”与“分子”是一系列先主体后客体的事件。它们之间的差异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不是是否具有经验这种绝对的差异。(5)每一种永恒的事物都是一个由一系列迅速发生的事件所组成的时间上的“群集”。事件是最基本的个体。一个事件的“运动”不是移动,而是内部生成。(6)内部生成是第一性的,移动是派生的。(7)每一新的经验都是产生于许多经验之上的集合体。合众为一是经验的终极实质。实际上,它就是宇宙的终极原因。(8)实在是完完全全群集的,不存在只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永恒的实在,存在的仅是事件和事件的群集。(9)每一层次的个体都是有机体的一个层次。心理学和生物学研究较高层次的有机体。人类是具有等级结构的有机体:是有机体的有机体的有机体。〔19〕据此,格里芬断言,心会受到身体内一切活动的影响,同时,身体内的一切活动也会受到心的影响——这是与现代范式截然不同的看法。

2.5.2不难看出,泛经验论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是一种后现代性质的本体论。正如格里芬自己承认:“当然,泛经验论是有一种未被证实的假设”。但是他又认为:“低级存在不具有任何形式的经验的观点亦未被证实。验证每一假设的途径只能是考察这一假设所导致的结论”。〔20〕中国几千年的气功实践,无疑证明了心和身是相关的,但是,要把人类具有的经验内涵泛化到分子也具有经验,显然是外延太大了。不仅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而且在科学实践中也没有被证实。我们知道,一个科学理论除了满足逻辑一致、经验实证性和解释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科学理论必须能够预见新的不同类的科学事实,而且愈多愈好。比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首先预言了光线弯曲,这与“光线为直线”的日常经验不一致,是一类新的经验。后来,广义相对论还预见了雷达回波延迟、黑洞等新的物理现象。那么,泛经验论的推论又预见了什么新的事实呢?用泛经验论可以解释医学中业已存在的心身相关问题,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能否在物理、化学等无生命物质世界逻辑地预见一个新的事实呢?显然,目前没有这样的事例。我相信,今后也不会出现。因此,泛经验论也只能是一种哲学思辨式的无根的假设,而不是一个具有可检验性的科学假设。可见,企图建立于泛经验论这一基础之上的后现代科学,无异于空中楼阁。不仅结不了果,甚至连花也开放不了。

2.6后现代科学空疏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科学范式没有突变,现代科学没有发生危机。

2.6.1牛顿的第一次科学革命确立了机械论自然观思想,第二次科学革命确立了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自然观,第三次科学革命否定了机械论自然观、否定了自然的不变性和预成性,否定了决定论和确定性,代之以世界的生成性和不确定性,凸显了不确定性的重要地位。虽然从第一次、第二次到第三次科学革命,自然观上有较大的变化,也就是说,现代科学的某些外在规范发生了变化,但是,科学的内在规范——现代科学范式的核心部分(如建构科学理论的规范或原则等)——却没有受到冲击,经受住了科学发展的检验。

2.6.2就现代科学自身而言,特别是带头科学——物理学与生物学,它们不仅没有危机发生,反而生机一片,有力地促进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按照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只有现代科学发生危机,科学革命才能发生。如果说现代科学有危机发生,至多只能说有危机的征兆(主要是指外在规范问题),而没有冲击现代科学范式的内在规范。既然现代科学范式没有本质的危机,那么科学革命就不可能发生,亦即不可能发生从旧范式向新范式的过渡。

2.6.3仅仅依持科学规范发生的某些变化,仅仅停留在“祛魅”、“返魅”、“物质有痛苦”、“磁石有灵魂”等词语的编排上,显然是不可能符咒般地呼唤出后现代科学。既然如此,又为何极力呼喊后现代科学呢?难道我们还不能洞见到文化中渗透了商品的逻辑吗?

2.7我们认为,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后现代科学更多的是一种哲学观念。例如,玻姆在《后现代科学和后现代世界》一文中,提出了后现代物理学。他说,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共同点是同意宇宙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量子论的数学定律可以被理解为对整体运动的描述,在这一整体运动中,部分被展开为整体。后现代物理学应从整体出发。〔21〕可见,玻姆的后现代物理学也只是一个思路,没有具体的操作意义,对量子力学的重新理解也不过是变换了一个视角。法国哲学家利奥塔(J·F·Lyotard)在《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中也谈到后现代科学,他说:“后现代科学本身发展为如下的理论化表述:不连续性、突变性、非矫正性以及佯谬。后现代科学对以下事物关切备至:不可决定的、精确控制的极限、以不完全信息表征的冲突、破碎的、突变和语用学悖论等”。〔22〕这些特征是与量子力学、突变论、混沌学、耗散结构论等有明显的联系,但是,这些学科却都是属于现代科学,而不是后现代科学。因此,我宁愿把现在所谓的“后现代科学”称之为“后现代知识”,即在现代科学范式下可以合理存在着后现代知识,后现代知识以不确定性为标志。其原因在于:科学是一种严格的体系,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而知识则不一定,可以没有体系要求。目前所称的“后现代科学”更没有什么体系可言,只是一种哲学式的假设罢了。从科学的角度看,后现代知识可以从1927年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的提出作为肇始的标志。到50年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后工业社会过渡之时,后现代知识才成为浩浩江河,特别是90年代知识经济的出现,后现代知识已势不可挡。〔23〕

3结语

尽管后现代科学难以成立,但是,后现代科学力图克服现代科学种种弊端,以达澄明之境;后现代科学对人类发展所表现出的深切关怀和焦虑,因此,它是有意义的。然而,有意义的东西不一定要冠之以“科学”称谓,不如称之为“后现代知识”。要使后现代科学真正成为可能,不仅需要哲学家、宗教学家等人文学者的努力,而且更重要的是,现代科学自身已发生了危机、发生了范式嬗变;不仅要有概念变革的先行,而且要有实践运作的科学具体操作层面的突变,要有科学方法的变革。目前看来,后现代科学所具有的意义,或许从观念逐渐浸润的视角加以评价更为恰当些,而操作意义上的工作还远没有展开。而这种展开目前看不见明显的征兆。

在我看来,在现代科学范式下,人类仍有现实的可行策略,即通过“立法”——制度创新——来化解现代科学带来的弊端,减少现代科学带来的不确定性。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人类可以通过各国政府及政府间的合作达成某些共识,利用人类文化(包括宗教、伦理等)的精粹,构建若干科学规范——“科学法”——规导现代科学,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24〕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或许是一种现代科学范式下的“后现代知识”状态。也正是中国当前所需要的有益的“后现代”策略。

【参考文献】

〔1〕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6。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5~6。

〔3〕库恩:《必要的张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291。

〔4〕默顿:科学的规范结构,《科学与哲学》,1982,(4):121。

〔5〕〔8〕〔9〕〔11〕〔13〕〔17〕〔19〕〔20〕〔21〕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2,中译本序言,中译本序言,76,28,3,199,193,85。

〔6〕罗素:《宗教与科学》,商务印书馆,1982,6。

〔7〕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自序。

〔10〕美玻姆:《量子理论》,商务印书馆,1982,192,193。

〔11〕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2,中译本序言,中译本序言,76,28,3,199,193,85。

〔12〕黄顺基等主编,《科学技术哲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22—323。

〔14〕斯蒂芬·霍金著:《时间史之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导言。

〔15〕〔16〕英戴维斯,布朗合编,《原子中的幽灵》,湖南科技出版社,1992,106,129。

〔18〕吴国林:以概率确证审视气功“特异功能”之真伪,《气功与科学》,1998,(1),14。

〔22〕J·F·Lyotard,ThePostmodernCondition:AReportonKnowledge,theUniversityofMinnesota,1984,pp.60。

第11篇

自然审美欣赏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有着悠久而有趣的历史。环境哲学家尤金·哈格洛夫在他关于美国环境信仰与态度的历史性研究中对这段历史做了详细阐述:在过去的三百年中,通过依靠艺术与科学的带动,自然环境的审美之维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公众关注。[1]因此,在哈格洛夫看来,审美欣赏在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对北美洲大多数壮美景观环境的保护与存留工作中,审美欣赏就发挥着这样的作用。其他环境哲学家对哈格洛夫的这一评价也表示赞同。例如贝尔德·凯利考特就认为:当我们面对一个地方,需要决定是对其保存、重建、修缮还是改为它用的时候,评判此地是否具有非凡美感的标准往往会导致做出天壤之别的决策。所以,对有效的保护政策与土地管理工作来说,一个令人信服的自然美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对于环境保护论来说,一个有效的自然审美价值观念非常重要,这种重要性在其他环境思想家那里得到了共鸣与回应。内德·海丁格尔研究了环境美学对环境保护论的意义后总结道:“如果更加重视环境美学,环境伦理学将会获益匪浅。”

一、 传统自然美学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自然审美欣赏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保护论之间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对自然美学的发展历程做以下简要的回顾梳理。在这个发展历程中,有两个关注传统自然美学与环境保护论之间关系的流派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是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一是艺术的形式主义理论。简单回顾大致的历史背景之后,我将依次对这两条发展线索进行反思与省察。在西方,自然审美欣赏及其在哲学领域的研究在现代社会早期已经呈现繁荣趋势,尤其是在18世纪。18世纪之时,现代西方美学的奠基者们由于受到科学新发展及越来越多的经验主义倾向的影响,开始视自然为审美经验的理想对象,提出并完善了作为审美经验标志的无利害概念。根据一种标准的解释,在整个18世纪的进程中,这一一直延续至今并作为审美评判标准的无利害概念之所以被详尽阐释,是为了区别于日益增长的关联化及概念化的审美欣赏倾向。[4]无利害的概念在18世纪末终于达到了理论发展的完善程度;与此同时,恰当的无利害审美体验不仅被用来区别于个体的、经济的经验,也同样排斥道德伦理的甚至认知性的经验。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对无利害概念进行了经典性阐释,同样认为“自然美具有凌驾于艺术之上的优越性”。

一旦自然被视为审美经验的理想对象,自然审美经验就以无利害概念为基础而产生了三种不同的模式。首先是传统的优美,这一理念在欧洲传统风格的景观与园林中很容易找到。其次是崇高概念。在崇高的体验中,来自自然的威胁越多,例如山峰及荒野,就越能够被审美主体以无利害的视角审美地欣赏,而非简单地被主体惧怕或轻视。然而,对于自然欣赏来说,第三个模式即如画性的景观欣赏传统较之优美和崇高更为重要,正是无利害的概念为其发展扫清了障碍。如画性历史研究的专家约翰·康荣如此概括三者之间的区别:优美的形式倾向于小巧和平滑,变化极为巧妙而细微,在色彩上精致而美丽;崇高的形式与之相反,是有力的、巨大的、紧张甚至令人恐惧且“不清晰”的;而如画性典型地处于崇高与优美之间,它所描绘的对象“复杂而古怪、多变而不规则、丰富而有力、富于生机活力”。

(一)传统自然美学: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

正如康荣所指出的那样,如画性处于优美与崇高之间,因此在这三个模式中,如画性取得的成就是最卓越的。用康荣的话来说,它具有“复杂而古怪、多变而不规则、丰富而有力、富于生机活力”的中间特征,所有这些特征看上去都恰当地契合了自然。此外,如画性的理念也植根于18世纪早期部分美学家的理论之中,他们认为,虽然自然是审美体验最恰当和重要的对象,但只有当所谓“大自然的作品”接近艺术品的时候,才更具有吸引力。的确,从字面上看,“如画性”意谓“像画一样”,因而,如画性的理念就促成了这样一种审美欣赏模式,即主体通过将自然分解成一幅幅的画卷、景致来欣赏、体验自然。这些风景是从主体的视角和位置出发并为满足主体欣赏的目的而生成的,体现的是艺术—尤其是风景画—所阐明的审美理想。这些审美理想起初出现在17世纪艺术家如克劳德·洛兰、塞尔维特·罗萨等人的作品中,后来在画家保罗·珊德拜的作品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表现。所以,尽管无利害概念将自然从主体剥离并使之客观化,但现在,如画性又重新使之穿上了主观的和艺术化的外衣,比如:潺潺流淌的小河穿过拱形桥,悬崖峭壁上伫立着破壁残垣的古老城堡。

18世纪后期,对自然的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达到鼎盛,它在威廉·吉尔平、尤维达尔·普赖斯及理查德·佩恩·奈特等人的作品中尤为流行,例如吉尔平著名的《三论:论如画性之美,论如画性旅行,论素描一样的景观》,又如普赖斯的《论如画性》及奈特用于阐述如画性的诗歌《风景》。②那时候,在这些经典著作的影响下,如画性的理念为英国游客提供了一种主流审美理想,在湖区、苏格兰高地甚至是阿尔卑斯山等景点探求如画性的景观。此外,18世纪末期以后,如画性的理念又延续至19世纪,深刻地影响了自然审美欣赏。在北美,这一理念就激发了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及亨利·戴维·梭罗等人的创作灵感。①如画性的理念所支配的审美体验模式也影响到了当时美国的风景画创作,例如托马斯·科尔及他的学生弗雷德里克·丘奇等人。至20世纪,如画性传统的影响在自然绘画及摄影作品中更是随处可见。此外,如画性传统在整个20世纪都持久地占据自然审美欣赏方式的主流地位。的确,这一审美欣赏模式一般均与日常旅游业活动相关联,在旅行手册、台历照片尤其是明信片的图片中,均可见到使用如画性的理念来审视和欣赏自然世界的做法。

 

(二) 传统自然美学: 艺术的形式主义理论

20世纪早期,正当如画性的理念持续统治自然审美欣赏模式之时,另外一种相关但不相同的自然欣赏模式在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理论的驱动下产生了。这就是艺术的形式主义理论,它由英国艺术批评家罗杰·弗莱及极富盛名的克莱夫·贝尔界定并发展起来。据贝尔的阐述,形式主义基本上就是一种关乎艺术化自然的理论。他认为,使得一个客体成为艺术作品的原因是此物的内在属性,是一个对线条、形状及色彩的动态融合,因而,艺术的审美欣赏就被限制在对其形式结构的欣赏上,这就是他所说的著名的“有意味的形式”。他的一段名言如下:

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我们需要随身携带的不是别的,仅仅是对形式与色彩的感觉……我们不需要从生活中得到任何东西:不需要关乎生活的一切知识及事务,不需要熟悉对于生活的情感……一件艺术作品中的再现性因素或许有害,或许无害;通常情况下,它与生活是毫不相关的。

贝尔大概是形式美最狂热的鼓吹者, 他视形式美为审美体验最恰当与唯一的焦点, 并认为这类美主 要存在于艺术作品有意味的形式之中。 然而, 根据形式主义理论, 审美欣赏一般被理解为对任何独立欣 赏对象形式结构的沉思。 所以, 即便是将审美兴趣几乎全部倾注于艺术之上的贝尔, 也认为当景观被当 作 “一种纯粹的线条与色彩形式组合” 来体验时就具有了审美价值。 他如此表述这个论断:

我想像,我们所有人都会不时地将物质客体看作一种纯粹的形式……我们用艺术家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有谁在他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将景观视为一种纯粹的形式呢?哪怕仅仅有一次这样的体验:不把景观视为田野和棉花地,而是感受景观的线条和色彩……有意而自觉地将其视为线条与色彩的融合体。

贝尔认为,我们应当“用艺术家的眼光”去审视景观。与如画性的景观欣赏传统相似,贝尔提出要像欣赏画中的景观一样欣赏风景;但是,这种风景画与如画性传统所推崇的绘画作品并不完全是一类。不难看出,贝尔的观点与同时代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有密不可分的关联,例如保罗·塞尚—显然是贝尔最喜爱的画家—塞尚许多以圣维克多山为主题的绘画作品,都是形式主义地对待景观的经典代表,把自然再现为一系列形状、线条和色彩。纵观20世纪前半叶,众多艺术家与绘画流派都以不同方式发展了这一景观欣赏的形式主义传统。例如,美国艺术家乔治娅·欧姬芙就以其对山地景观流动而注重形式的描绘闻名;此外,加拿大七人画社的成员们虽然名气较小,但也致力于景观的形式主义画风创作,例如弗雷德里克·瓦尔利、弗兰克林·卡迈克尔及劳伦·哈里斯等。形式主义对美国自然摄影创作也有极大影响,著名的有爱德华·怀斯坦那形式格调鲜明的黑白色调作品,尤为著名的还有安塞尔·亚当斯。

虽然形式主义与如画性传统侧重强调不同的方面,并且以不同的艺术流派作为各自的模型,但它们在自然审美欣赏的总体方法上仍然有很多相同之处,因而可以共同组成所谓的传统自然美学。传统自然美学的总体方法将如画性审美欣赏的特征融合在一起,同时又鲜明地突出了形式主义所推崇的线条、形状与色彩等形式要素。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自然美学可以说是如画性与形式主义的双重传统。在关于审美欣赏的流行观点中,这一传统突显并强调了这样一种审美倾向,即具有如画特质的景观更能打动人心、给人以震撼。例如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其粗糙的山体与清澈的水流相伴相生,虽对比强烈,却也互为补充。安塞尔·亚当斯的著名摄影作品《提顿人的斯内克河》(1942)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紧紧抓住形式的、如画性的美,体现了作为如画性与形式主义双重传统的传统自然审美理想。

直到上世纪中期,传统自然美学在自然审美欣赏、环境思想与活动的主流发展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才被清楚地认识。最经典的例证是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作品。在《沙乡年鉴》(1949)与《环河》(1952)这两部著作中,利奥波德表达了他对自然审美欣赏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其基本观念继续影响着我们对于审美欣赏与环境保护论之间关系的理解。但是,虽然利奥波德承认了传统自然美学的重要性,他仍然对其在塑造所谓“乡村趣味”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表示担心:

个体对戏剧或油画等诸多艺术门类的审美能力是有多样性差异的,而乡村趣味同样显示了这样一种多样性。有一些人(大多数人)自愿成群结队地来到“风景绝佳”的旅游胜地,在与瀑布、悬崖、湖泊的组合画卷中发现山脉的雄伟;与这一审美体验相比,堪萨斯的平原景观确实显得很沉闷无趣。

利奥波德对传统自然美学所持的保留态度具有开创意义,下一节我将仔细考察分析它之后所有对此问题表示关注的观点。然而,抛开他的保留态度姑且不论,传统自然美学在北美环境保护论中占据的主角地位是不容怀疑的。环境哲学家贝尔德·凯利考特认为,在考虑环境保护时,“美”比“责任”更具有深远的影响:

自然审美评价已经对美国环境保护政策与管理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极大差异。我们之所以将国内部分地区保留起来作为国家的、州属的及郡县的公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认为它们是美的。在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的竞技场上,自然美学的确比环境伦理学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越来越多的环境保护与管理决策被审美价值而不是被伦理价值所推动,被“美”而不是被“责任”所驱动。

二、 问题所在

从上文引用的凯利考特的观点可以清楚看到,传统自然美学在北美洲环境保护论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北美洲丰富的国家及地区公园遗产与保护区之所以得到存留与保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地区看上去是美的,而这一现象无疑受到了传统自然美学审美欣赏立场和方法的影响。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许多类似现象。正如上文所总结的,起初传统自然美学与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紧密相连,之后在形式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得到扩展与补充。这两条自然审美欣赏的途径均对环境保护与保存产生过巨大影响。然而,近些年来自然美学与环境保护论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有点消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自然环境保护与存留感兴趣,但是,他们并没有在传统自然美学中发现相关理论资源,足以支持使他们形成一套更加完备的环境保护议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传统自然美学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环境保护论者究竟发现了这一自然审美欣赏模式有什么错误?

在当代环境保护论看来,传统自然美学存在五点不足。简单来看,传统自然美学因存在以下五个问题而受到批评,分别是:人类中心主义、风景迷恋、肤浅、主观、道德缺失。下面我将对这五点不足依次进行讨论,通过引用最近详细阐述这些不足之处的理论观点,找出并强调这五个问题的重要性。

1.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传统自然美学具有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倾向的指控,直接而干脆地来自于众多评论家对其如画性自然景观审美传统的批判。当然,我们无法否认,所有的审美欣赏都是、并且一定是从审美欣赏的主体即人的观点与视角出发的,因此,这样的指控有一定道理。但是,这种直接针对传统自然美学的批判与一种特殊的自然观念以及我们与它的关系相关,这种观念隐含在传统自然美学之中,特别是隐含在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理论中。这种观念部分地包含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即认为自然的存在基本上就是为了取悦人类。例如,景观地理学家罗纳德·里斯这样认为:由于如画性意味着自然的存在就是为了取悦并服务于人类的,所以这很轻易地就确证了我们对它的人类中心主义指控,我们的伦理学(如果这个词可以用来描述我们对于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话)已经落后于我们的美学了。当我们忽略并肆意破坏自己当地的各种环境而崇拜阿尔卑斯山脉和落基山脉的景致时,不得不说我们犯了一个不幸的错误。

2.风景迷恋。虽然传统自然美学与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以风景为中心是毫无疑问的,但第二项批判认为,传统自然美学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一焦点而走向了对风景的迷恋。虽然传统自然美学认为风景中存在大量审美价值,但当这项指控变成对风景的迷恋之时,事实就变成了传统自然美学将其他风景特征较少的环境踢出了审美欣赏的范围。这一问题针对那些可能具有生态价值的环境而言是非常恰当的,而对那些传统意义上的风景景观,例如大草原、荒野及沼泽,就不太适用了。②正如环境美学家斋藤百合子在其论文《非风景化自然的美学》中指出的那样,事实是此类环境被认为是“缺少审美价值”的:如画性……的自然欣赏模式……一直以来都鼓励我们去寻找并主要欣赏环境中那些从“风景”意义上来看有趣而美丽的部分。结果是,那些缺乏画面效果、不能引起欣赏者兴奋或愉悦心情的环(即那些没有资格出现在一幅图画中的景观)就被认为是缺少审美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