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学校管理的问题

关于学校管理的问题

时间:2023-06-26 16:23: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学校管理的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学校管理的问题

第1篇

关键词:学校管理;管理体制;决策

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快速步伐,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这种日益激烈的长期存在的竞争决定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需从小抓起,小学教育是建起一座坚固的育人参天大楼的基础,抓好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是一名校长的基本职责。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头羊,理应在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华和智慧,在合作共营的理念下顺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潮流,使得小学学校管理与社会进步的步伐并驾齐驱。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改进学校管理模式以及提高教育质量,一直是一个热议的话题。

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小学学校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许多弊端:责任制的确定不明显,以至于责权不分的现象泛滥,不利于统一管理;校长在管理过程中开设“一言堂”,唯亲是任,捕捉不到民主的影子;学校的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不高,导致出现贪污或挪用现象,严重影响教育的真正意义的展现;校长与学生的沟通过少,不利于校长在学生中良好形象的树立??诸如此类的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高。提高管理水平、注重教育质量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方面,关于这方面,本人在担任校长的过程中总结了一点心得和经验,在本文中将逐一与大家分享。

一、有效管理的基础:决策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指出:“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管理水平。作为校长,要充分考虑到决策的重要性,以良好的决策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在本人平时一些决策的经验中,总结出了关于作出好的决策的几个方面。①决策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和客观地分析问题,区分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并选择不同解决办法,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②决策须有可行性,任何决策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要将眼前所能达到的效果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考虑,使得决策所能达到的最终目的便是推动管理体制的改善和学校的发展。③与决策的制定是否有效的是时机,决策会受到时间和环境等影响,有些是基于刻不容缓的威胁和稍纵即逝的机遇,要求作出快速的决策;有些是关于教学计划或者管理方式改进等方面,则需要长期试验和实践才能决定的,总之,因时而定,因地制宜。

二、有效管理的活力:激励

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暑天寒”,这句简单的俗语从侧面反映出了激励所带来的促人进步的催化剂作用。当前科学发展观下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就是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为了使得管理模式顺应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要充分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学校得到整体发展。在确定激励措施、完善奖惩制度的同时,要注重细节方面的鼓励。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角色。作为校长,要尽量给教师提供适宜的福利工资待遇与各种奖励措施,同时,不可忽视精神激励,学会增强老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我校出台了很多对老师的福利措施之外,还进行了更多关于促进学生进步的激励模式的探索。在一些基本的取得优异成绩和进步奖学金等方面的鼓励之外,我们更加强调的是“精神”二字。小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情都懵懂的年 龄,心灵很脆弱,偶尔的一句关怀与表扬比物质上的奖励来的更加及时,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开例会的时候,经常就这一方面和教师进行探讨,引导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做到真正激励学生主动去学习。激励是一种力量,也是管理体制中一种无形的进步杠杆,如何保持杠杆的平衡,需要我们认真的根据学校情况去探索。

三、有效管理的桥梁:和谐

学校是教育的大集体,学校教育也牵涉千家万户和社会各个方面。冰心老人曾说过:“美的真谛应该在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和谐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如果在学校管理中能充分运用和谐的力量,那么我们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是校长应着力培育好外部环境,要和当地政府及各级部门、爱心人士搞好关系,取得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其次是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学校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头绪纷繁,单凭校长个人的力量当然不可能完成各项工作,只有在各年级老师的配合下,工作的开展才能顺利。在平时的工作中,应以平和的心态以及友善的微笑去安排工作和商讨事宜,尽量营造出一种群策群力的融洽和谐的氛围,只有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群体力量才能得到最大的释放,推动学校管理工作顺利发展。

四、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

在常规的教育中,除了诸如注重文明礼仪、认真学习、保护学校环境等基本规范外,还应特别注重在师生关系方面的培养。在一些引导和规范后,学生见到老师都会礼貌问好,而教师也不仅仅只是点头,而是当学生问好的时候,给予关切的问候和亲切的回应,让学生觉得自己同样被老师尊重和注重。在这样一种和谐的关系中,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推动学校的日程顺利进行,使得学校的各项安排和活动都有序地迈步前进。

五、有效管理的灵魂:创新

第2篇

关键词:学校管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学生

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下,很多学校存在着管理质量较高,学校管理实际作用较差等方面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表现,能够真正展现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对学生的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文章将基于学校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价值,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与浅见。

一、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的价值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有助于教育服务意识的增长,营造学校民主化管理氛围,构建开放性的学校管理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有助于教育服务意识的增长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是教育服务意识深入渗透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的重要表现。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活动中,能够更为全面的提供教育管理服务,也为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带来更多的新鲜血液,构建家长与学校紧密相连的教学管理模式[1]。

(二)营造学校民主化管理氛围

学校管理民主化实际上可谓是当前学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学校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发展均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家长参与的学校管理模式下,能够使教育更加公平,避免集权化问题的出现[2]。

(三)构建开放性的学校管理模式

家长参与的学校管理模式下,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学校可以通过直接与家长联系的方式,构建社会、学校与家庭“三结合,一体化”的教育模式[3]。在这种现代化的学校管理模式下,能够真正改变封闭式的学校管理方式,拓展教育的空间。

二、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氛围,构建完善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以及科学对待每一位家长的建议等方式深入开展。

(一)营造良好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氛围

家长参与的学校管理模式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下,不仅学校具有管理学生的责任,同时家长也需要参与到学校管理活动中,展现家长在学生管理活动中的责任。现代管理学认为,学校中的良好人际氛围,能够直接影响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态度,进而也会影响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家长是学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群体。为了使家长更好的参与到学校管理活动中,学校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方面需要尊重家长的个人观点、个人学历、个人态度,注重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中的人际氛围构建。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管理活动,比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系列的主题研究会,邀请教师与家长参与到其中。通过丰富多样的联谊活动缩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能够顺利开展。

(二)构建完善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

纵观当前我国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实际开展情况,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很多学校存在着家长参与力度不足等等问题,难以真正展现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价值。针对于这种问题,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家长参与管理制度予以保证。学校方面可以建立向家长报道的制度,对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总结,使家长能够明确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同样的,家长也需要结合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向教师进行总结,互相之间增加沟通。学校可以结合其具体发展情况,制定具体的制度,例如每周进行一次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沟通中需要注意的各项问题等等,通过严格的制度真正确保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科学对待每一位家长的建议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下,学校需要在尊重家长个人观点的前提下,辩证性的对待每一位家长的建议,科学处理家长的建议。例如学校可以将家长的建议总结起来,针对于反馈问题较多的内容,通过开展听证会的方式,群策群力,集合所有人的建议进行问题分析。学校方面需要结合学校实际管理情况,分析其中的利弊,对于合理的建议需要及时进行研究和采纳,对于不合理的建议需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三、结束语

新时期背景下,学校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氛围,构建完善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以及科学对待每一位家长的建议等方式,深入贯彻家长参与的学校管理模式,促进学校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作者:高岳斌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草窝滩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家成,王娟,贤,等.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教育理解、教育期待与教育参与的调查报告[J].教育科学研究,2015,01(22):5-18.

第3篇

笔者认为,校长培训的效果如何,主要应看培训后校长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如何行动,对此,在其管理下的教师显然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教师为本,应成为校长培训的重要立足点。当前校长培训中忽视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忽视了教师教学工作的自。校长培训的内容势必涉及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问题,而要管理好教师的教学工作,就必须听取教师对教学管理的合理建议。而目前的校长培训很少能进入课堂第一线,也很少会与一线教师讨论教学管理的问题。

其次,忽视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话语权。校长培训的内容势必涉及对学校课程的管理,包括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对接(课程中教师与课程内容的对接、学生与课程内容的对接)、教师与学生的对接、教师与课程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对接、课程的管理等,而所有这些,一线教师最清楚。但是,现在大多数的校长培训主要关注的是课程理论与课程管理模式的传导以及课程理念的更新,很少倾听一线教师关于课程改革的意见。

第三,忽视了教师对学校民主管理的参与权。校长培训的内容势必涉及学校民主管理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校长培训很少会深入到学校去考察学校民主管理的实际过程,很少了解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实际状况。

学校发展的根本在于教师,无论如何,没有深入到教师中去、没有教师参与的校长培训,是不完整的或有缺陷的。为此,笔者建议,在日后的校长培训中,应从发挥教师主体作用的角度出发,关注如下内容:

1.回应教师要求,听取教师意见

在校长培训中,要充分听取教师对学校管理的意见,满足教师对学校管理的合理要求,明确教师心目中的校长标准。为此,在校长培训的初期,培训者应深入到教师中去,对教师进行采访或问卷调查,并将调研结果作为确定校长培训的主题、目标与计划的重要依据。

2.在培训中充分关注教师需求

在校长培训中引领校长正确处理好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与校长发展的关系,给教师提供充分发展的平台。例如在校长培训中开设法制课堂,引领校长关注教师在学校制度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研讨如何建立教师与学校领导共同认可的学校制度等。又如,可以把培训延伸到校长的工作场所,在其所在学校听取教师的意见与建议等。

第4篇

【关键词】学校管理 哲学 教育本源 教育的双重性 发展因素 个体与整体

前言

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各种知识的总结和概括,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校管理哲学是社会对教育的整体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追求教育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式,以促进学校管理观念、方法上的科学性和社会性。

一、教育的本原

在学校管理的哲学中必须回答教育是什么、从何而来、目的是什么的问题,教育的本原认知会影响到学校管理观念的形成和学校管理实践的效果。考察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的本原有两方面含义:其一,对个体而言,教育是要发展人的个性、能力和智慧,是促进个体加速发展的活动。其二,对社会而言,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社会全面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现在可以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教育就是通过促进个体的发展,并通过个人的发展推动着和整体的进步,这就是教育真正的本原。当认清教育的本原后,我们不难发现学校管理哲学的目的,那就是,通过加强学校的管理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促进社会进步以及传承、创新人类精神和物质财富的目的。

二、教育的双重性

在学校管理哲学看来,教育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目标具有双重性,也就是在学校管理中要把握好学生发展目标和社会要求目标的统和工作。在社会的立场上看,社会需要学校为发展和建设提供道德高尚、综合素质强和心理健康的人才,在学生的立场上看,学生需要学校为其自身发展提供各种环境。由于主体的不同,教育的双重性有时会表现得十分明显,甚至出现矛盾和冲突。学校管理哲学就是要育的双重性,既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发展的各种需要,又要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将学校管理的重点放在整合教育目标上,力求探索出全方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的新型学校管理模式。

三、学生发展的因素

学生是通过两方面因素才得到发展的,即:内因与外因。学生通过内在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个体的发展,我们称之为内因。学校教育为学生提供环境,通过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称之为外因。学生发展的内因是学生内部矛盾的结果,学生发展的外因是学校外部矛盾的结果,学生的发展就是在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环境中得以实现的。学校管理哲学就是要通过对学生发展需要的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身发展水平入手,为学生创建学习、成长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内化的发展愿望促进学生自主和全面的发展。

四、个性和全面的发展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的教育方针,目前学校管理哲学遇到了如何处理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关系问题,目前社会上存在着“注重发展全面就会影响到个性发展。注重个性发展就不言影响全面发展”的错误认识,学校管理哲学应该纠正将全面发展和培养个性对立起来思考的错误,应该正确区分真正的对立,树立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互统一的观念。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保障,如同人的双替前行才能走出困境。学校管理哲学应该针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为学生创造有助于其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育教学中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鼓励学生在各种环境和状态下发展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整合为学校管理的活动,促进教育管理机制和体系的转变,形成良好、健康的学校氛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全面发展置于整个教育工作中。

五、学校管理的主体

学校管理哲学应该确定学校管理的主体,人是学校管理最主要、最根本的要素,确定学校管理的主体有助于学校管理哲学指导实践工作。学校管理主体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三者之间的矛盾和结构关系决定了学校管理的进程和质量。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也是学校服务的主体,学生的素质和所达到的水映了学校办学的质量和教育水平,学生在学习矛盾发展中发生变化,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都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主体,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学校管理中应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矛盾、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和管理过程中的矛盾。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与领导者,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的主动地位,是学校管理的主体。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反映在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发展速度上。教师是学校管理中的重点,提高全体教师素质与教育能力、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动员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是学校管理的关键。学校管理应该有两个角色,一是教育者,二是管理者,教育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重点在教师;管理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重点也在教师。如果学校管理工作出现空白,学校就会失去稳定发展的状态,影响学生的发展,制约学校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颢. 老子哲学对学校管理创新的启示[J]. 教学与管理,2001(06) .

第5篇

关键词:超大规模学校;组织管理;变革

时至今日,超大规模学校似乎已成为办学的一种常态,动辄上万甚至数万人规模的学校遍布各地。但另一方面,对于超大规模学校的质疑与批评,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方面,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面对超大规模学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有的学者提出应当拆分现有的超大规模学校,以此来治理此类学校的问题。[1]我们认为,将大学校拆分为小学校,固然可以迅速地解决因学校规模过大带来的各种弊端,但在当前背景下,却缺少实施的现实基础。正如杨海燕等人所认为的那样,缩小学校规模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应当通过超大规模学校的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来解决这类学校的现存问题。[2]

一、超大规模学校组织管理的现状

学校规模扩大对于学校的发展与管理而言,绝不仅仅意味着数量的变化,大学校相对于小学校而言,在组织管理方面,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况,而且这种管理的复杂程度还会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张而不断提高。虽然超大规模学校在顺应我国教育发展新形势,缓解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学校规模急剧扩张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姚继军认为,当前超大规模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超大规模学校规模不经济,内部管理和运营成本较高,部分学校债务负担过重,影响办学财务安全;第二,学校内部管理效率低下,存在机构臃肿、信息不畅、调度不灵、人事纠纷等问题,教师工作压力大,对学生关注度较低,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师生关系趋于淡漠;第三,在社会效益方面,超大规模学校的出现加剧了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破坏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发展的生态平衡。[3]

针对这些问题,已经有很多超大规模学校在组织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这些改革举措中,一个具有共性的做法是强化了年级组的建设。葛新斌认为,在学校规模扩张过程中,传统的“校长——各处室——班级——班级教师”四级科层化管理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学校运作的要求,为了解决学校中层机构管理幅度过大的问题,增设年级组这样的基层管理组织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4]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各校的做法不尽相同。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在原有的科层管理体系中,于各职能部门与班级之间增设年级组建制,使之成为针对一个年级的管理部门,就权限而言,涵盖了教育、教学、科研、后勤等各个领域。除此之外,也有的超大规模学校将年级管理部门与各职能部门并列,由分管校长直接领导,各职能部门主要履行协调、服务职能,从而使各年级成为相对独立、自主运行的“年级校”;还有的超大规模学校在强化年级管理的同时,将每个年级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级部”,全面负责本级部的教育教学工作,各级部之间彼此平行,形成竞争机制。[5]

很多超大规模学校在推进组织管理改革后,教育教学状况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由于年级管理有效地降低了学校中层的管理幅度,直接面对教师与学生,且具有较为独立和完整的管理权限,因此平时工作中暴露的问题均能在年级内部得到较快的解决,这就提高了管理效率。但另一方面,超大规模学校的年级管理毕竟是一种新的管理举措,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明显的弊端。比如,年级管理机构的出现,使得原有学校科层管理结构受到了冲击,这往往带来结构性的责权冲突;年级管理职能的强化,使得年级管理机构与各教研组之间的关于科层取向和专业取向的冲突加剧;偏于行政管理的年级管理更加注重管控,从而与学校管理的教育性要求产生矛盾;等等。[6]

由于超大规模学校是一个新事物,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教育发展历程,都无法为今天的超大规模学校管理提供现成的经验。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立足现实,依据学校规模的自身特点和组织管理的一般规律,及时调整组织管理的价值取向与方法手段,摸索适合本国、本地区、本校情况的管理方法。

二、有序分权:超大规模学校组织管理变革的核心

就实质而言,超大规模学校的组织管理变革实际上就是一个重新分配内部管理权限,理顺管理关系,提高管理效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认识到学校规模量的扩张将会使学校管理产生质的变化,这使得移植既有管理经验,将其应用到更大范围内的努力很难取得成功。如前所述,传统的学校科层管理更加注重纵向的直线式的授权与管理,这在学校规模比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发挥决策迅速、执行有力的优势,但随着学校规模的急剧扩大,管理幅度和复杂性都呈指数增长,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也就愈发凸显出来。学校管理者惟有对学校的管理权限进行梳理和分解,推进学校组织管理改革,才能更好顺应学校发展的新形势。无论是上面提到的年级组地位提升还是其他的组织结构调整,其实都是一个学校管理权力下放的过程。通过分权应对学校规模扩大后的管理问题,已经成为超大规模学校管理者们的共同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讨论的分权并非简单地下放权力。当前超大规模学校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表明,分权会导致对原有管理关系与管理模式的冲击。因此,只有在充分论证,有序实施的前提下,这样的组织管理变革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应当在分权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条块结合原则。学校管理权限的下放,首先影响的就是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在很多超大规模学校的组织变革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年级管理的责权进行明晰界定,从而导致年级管理部门与职能处室之间关系模糊,职责不清。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对年级管理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其在年级事务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对原有的学校管理部门进行调整,强化此类部门的服务和统筹协调功能,淡化具体的事务管理职能,从而使学校在管理重心下移的过程中,做到条块结合,紧密协作,避免因责权交叉而产生矛盾。

二是分工协作原则。超大规模学校在强化年级管理以后,往往面临着如何定位与协调年级组和教研组的关系,进而缓解学校内部专业取向与科层取向的矛盾。目前,很多超大规模学校的教研组功能出现了弱化或虚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事实上,年级组和教研组是学校工作的两个重要机构,就职能而言,年级组工作的侧重点应在行政管理,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性的服务;而教研组工作的侧重点则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引导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互相支撑的关系,不应有所偏废。学校应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促进两者的交流与整合,在学校工作中形成合力。[7]

三是整体推进原则。一些超大规模学校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往往仅将其视为一个组织结构调整的过程,认为只要降低了管理中心,设立了年级组就可以解决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实际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学校的管理者过于狭窄地理解了组织变革的内涵。任何组织结构的调整都不可能单独发生作用,一个完整的组织变革过程必然是一个包含了管理观念转变、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手段改进在内的系统推进的过程。具体到超大规模学校的组织变革过程中,即管理者不但要转变原有三级管理模式的旧观念,也要建立适应年级管理的监督、评价、执行制度体系,还得探索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的方法与手段,唯有此,才能使改革顺利推进,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是积极创新原则。超大规模学校作为一个动态的组织体,在面对不同的发展境况和发展阶段,会对组织管理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因势利导,积极创新,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组织管理模式。比如,浙江杭州求是教育集团在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在集团化学校形成初期、持续发展和完善调整阶段分别采取了以老带新的组织结构、条块相辅的组织结构和网络矩阵整合的组织结构。[8]金瑛在讨论高中组织结构变革的模式时,分析了矩阵结构模式、项目组织模式、多层委员会式组织模式等学校组织结构。[9]这些实践探索与理论分析都为超大规模学校的组织管理创新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考。

三、超大规模学校组织管理变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超大规模学校组织管理变革过程中,除了要遵循以上原则外,还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学校管理者应当为组织管理变革营造一个恰当的内外部环境。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超大规模学校组织管理的要求与特点,以及组织变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此基础上对全体教职工充分阐明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统一认识,取得教职工的认同与支持。正如美国学者罗伯特·钦,贝尼斯和贝恩三人归纳出的教育改革的规范——再教育策略所认为的那样,通过宣传、培训等再教育手段,使人们形成与改革相适应的态度和价值体系同样也是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10]另一方面,还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在强化年级管理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赋予年级管理部门相应的管理权限并实现有效激励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小学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以后,伴随着学校岗位管理的逐步深化与收入分配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政府部分上收了学校的管理权限。在这种情况下,超大规模学校的组织管理改革必须要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在人事、财务等政策方面的支持,妥善处理好年级管理人员在岗位待遇、管理职责、绩效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第二,强化目标管理,实现有效激励。分权虽然是解决超大规模学校组织管理难题的一个有效手段,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往往会产生部门本位主义的问题。尤其是,伴随着年级管理地位的提升,年级组在管理过程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扩张自己的权力范围和管理权限,进而导致与其他职能部门甚至上级管理部门的矛盾。这就要求:首先,学校管理者在制定学校工作目标时,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使年级管理目标与学校工作目标相互衔接并支持学校目标的实现;其次,要强化对年级组工作目标的检查与督促,并将其作为年级组工作绩效考核的依据;第三,强化规章制度建设,通过干部任免、绩效考核、收入分配等“抓手”实现对年级管理人员的有效约束与激励,使其与学校工作目标的要求保持一致。

第三,妥善处理科层管理与学校组织教育性要求的关系。很多学者认为,超大规模学校出于内部管理的需要,强化了年级管理,从而使得学校组织结构的科层化倾向愈发强烈,这对学校组织的专业化、学校育人功能的实现及良好校园氛围的营造均产生了负面影响。相比较学者的批评意见,现实中学校管理者的观点则更为现实。他们认为,在学校组织变革的过程中,年级管理模式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管理的科层化取向,但它在管理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方面,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认为,对待这一问题,既不能过于理想化也不能过于功利。实际上,科层管理与学校组织的教育性要求并不见得必然是矛盾对立的,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一些超大规模学校通过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充分发挥管理民主,积极吸纳教职工的意见,鼓励教职工参与到学校管理过程中来,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这些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超大规模学校的组织管理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新平.巨型学校的成因、问题与治理[J].教育发展研究,2007,(1A):5-10

2.杨海燕,刘贞华.组织变革:解决超大规模学校现存问题的根本途径[J].教育科学研究,2007,(3):24-28.

3.姚继军,华娟.学校越大越好吗?——超大规模学校办学效益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0,(5C):4-7

4.葛新斌.年级组的建制及其对超大规模中学内部管理的影响[J].教育科学研究,2007,(3):29-32.

5.吴丽萍.也探超大规模学校管理方略[J].教学管理,2008,(10):14-15.

6.丁翀.巨型高中年级管理模式的三大问题及其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1):23-25.

7.张德超.大规模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8,(3):62-64.

8.李勤.对集团化学校管理组织结构变革的探讨[J],中小学管理,2006,(9):21-23.

9.金瑛.高中组织结构变革的集中模式[J],中小学管理,2009,(9):29-30.

10.冒荣,刘义恒:高等教育管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365-367.

作者简介:

第6篇

本文以浙江省嘉善县目前建设“数字校园”的状况为背景,首先从“数字校园”概念入手,简要分析了“数字校园”与传统学校管理的区别以及当前我们发展“数字校园”的意义;之后从我们建设“数字校园”的现状出发,讨论了当前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实践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数字校园的概述

(一)“数字校园”的概念

“数字校园”是一种新型的学校管理模式,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

如果要深入研究“数字校园”的概念,那么我们就得先了解“电子政务”一词。关于电子政务的定义在国内外有很多种提法,如,电子政府、数字政府、政府信息化等。这些提法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电子政务的概念与特征。在我国,电子政务可定义为:运用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数字校园”其实是“电子政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借用“电子政务”概念,我们可以把“数字校园”表述为:运用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学校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教育教学方式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部门、校内外分割的限制,形成一个精简、高效、民主、公平的学校管理模式以及轻负担、高效率的教育、教学方法,并更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教育管理与服务。

(二)数字校园与传统学校之间的区别

传统学校的管理方式是以学校各科室职能为中心,教师、尤其是学生、家长要通过各科室办理相关事务,必须先了解各个学校科室的基本职能、权限和具体分工,然后按照先后顺序到不同的部门办理,业务流程复杂,审批环节众多,议事程序漫长。而“数字校园”的处理方式则是以教师、学生、家长的需求为中心,学校以“向教师、学生、家长提供高效、优质的管理服务”作为出发点,帮助协调各种关系,共同推进学校教育。

(三)数字校园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必须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增进对学校信息化和“数字校园”的了解,不断的开阔视野,改变观念,才能适应“数字校园”对全体教师的基本要求。

2.提高学校管理效率,降低学校办公成本。“数字校园”通过网络等信息手段的文件、公告、通知等,既使有关信息的上传下达更迅速,也使无纸化办公得以实现,大大降低了信息的传递成本。同时,“数字校园”的实施对行政组织结构必将产生极大影响,实现行政管理成本的降低。

3.提高学校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不仅增加了学校与教师、学生、家长交流的途径,也将促进学校在自身管理、制度建设、各项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这必将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提高学校服务的水平。

4.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及时性、有效性。发展“数字校园”,推进学校信息化,将会给学校管理部门提供一个决策支持系统,虽然它不能完全代替常规决策,但它降低决策的风险,提高了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及时性、有效性。

5.有利于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教师、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快捷方便、准确地了解学校的一些重要的信息。学校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网络让更多教师、学生、家长参与,推动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目前数字校园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校园建设的现状

我县“数字校园”建设启动虽然不久,但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投入力度大,发展势头很猛。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基于网络的教育城域网实现三通。既校校通过光缆宽带接入互联网――校校通,班班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并连接互联网――班班通,每位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师师通。

2.根据实际,逐步开展各项工作。(1)以评比促建设,以县中心网为依托,定期在全县开展优秀教育网站评比活动,为各学校取长补短、互相学习。(2)以县远程教育平台为基础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学,成功举办了多校互动的网络教研、一师两班的异地网上教学活动。(3)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科学整合,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的改革。(4)加强应用,充分发挥“数字校园”平台效益,建立《教师管理平台》,实现全县中小学教师管理的信息化。

3.“数字校园”建设的评估考核机制逐步形成,在参观学习、借鉴宁波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数字化星级评估方案》,以此来考核评估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二)数字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性建设滞后。“数字校园”的基础性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是网站建设。

从目前看,我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发达地区的水平,但在网站建设方面亟待加强。

目前我县的“数字校园”在网络上的内容和形式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联系信息不完整、网站设计不够专业、网上信息量少、更新不及时、实用性差等,无论是信息的实用性还是“数字校园”的功能性,都与真正的“数字校园”有很大差距。

2.“数字校园”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信息孤岛问题严重。由于我县的“数字校园”推进工作是在各类学校中分别进行的,没有统一的战略规划,各个学校之间相互封闭,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数字校园”系统模式不统一,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使得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目前,随着我县“数字校园”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即将受到信息孤岛这一问题的困扰,我们将要面对的问题是:继续发展下去,要么被迫重复投入,县教育局再投资建设另外一套系统;或者是现有较为完善的系统中保留其一,另外一个则推倒重来,新建系统在技术标准上向前者靠拢。但无论选择哪个,我们都将付出一定的代价。

3.“数字校园”评估机制尚未健全。我县的“数字校园”建设存在着跟风的现象,部分学校对于“数字校园”的运行机制,教育局、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在“数字校园”体系中的关系尚未明确就盲目上马,缺乏与“数字校园”运行特点相吻合的先进的绩效评价体系。

4.“数字校园”遇到信息安全的问题。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相比,虽然“数字校园”对信息的安全性没有前两者那么高的要求,但是建设一个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依然是“数字校园”深入推进的必要条件。如,随着“数字校园”建设的深入,学校内服务器的管理矛盾开始显现出来,不仅在遇到病毒、黑客等问题上常常束手无策,甚至连服务器机房的安全有时也会受到盗贼的入侵。

5.复合型人才短缺。近年来随着我县人才培养工程的推进,信息技术人才和优秀校长的数量迅速增加,为“数字校园”建设提供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但是,我县今后的“数字校园”建设中,最缺乏的不是信息技术人才,也不是仅仅熟悉管理的校长,而是熟悉数字信息与学校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既懂得信息技术又懂得学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数量不足,将直接制约我县“数字校园”的进一步发展。

6.教师个人的问题。“数字校园”与传统学校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就导致了部分教师一时难以适应“数字校园”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整体水平不足。近年来,我县教师的计算机知识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但从整体上看,仍然不能适应“数字校园”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农村中老年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掌握上,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2)教师对“数字校园”认识不足,观念有待提高。虽然县教育局已将“数字校园”放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位置,但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存在着不足,常常有人简单地认为学校上网就是“数字校园”,也有人认为办公自动化就是“数字校园”等。其实这些都只是“数字校园”的一个方面。

同时,“数字校园”的发展,必然对学校管理的方式方法提出更高要求,如透明度要高、更加规范等,这势必对管理者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估计到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情况下,容易引起部分教师的抵触情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更新观念,主动接受“数字校园”这一新的管理方式,对学校管理者的管理艺术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三、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的建议

(一)大力加强基础性建设

从我县目前的状况看,“数字校园”建设除了必须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外,重点是抓好网站建设,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1.增强学校网站的互动性。“数字校园”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与学校管理之间的互动,因此,增强互动性是做好“数字校园”的重要内容。增强互动性,一方面要靠技术手段,有效解决困扰大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另一方面要靠监督,可以由县教育局通过出台学校网站建设标准,明确各学校网站要求达到的互动性要求。

2.要提高网站内容的信息量和更新率。改变当前很多学校网站信息量不足或者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需要校长的重视外,还需要有效的监督。这需要依靠县教育局尽早出台有关制度,明确规定哪些信息应该公开,如何公开。同时,需要明确学校网站的信息量标准和信息更新标准,以便学校在进行网站建设与管理时有据可依。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统一标准

县教育局应尽早出台“数字校园”的技术标准,如数据存储格式、传输格式、今后的预留接口等。同时,抽调骨干,加强对全县“数字校园”的整体建设规划。这样除了能统一技术标准外,还能够让全体校长全面理解建立统一“数字校园”平台的内涵。

在硬件、软件的选择上,可以由各校自主开发、公平竞争,但技术标准的问题上,必须全县统一。越早确立技术标准,对我县的“数字校园”建设而言,就能越早走上快车道,从而避免将来因标准混乱而导致的被动局面。

(三)建立健全数字校园的绩效考核和评估机制

目前,我县的“数字校园”建设尚缺乏有效的、来自内部的激励机制,所以,引入“数字校园”的绩效考核制度成为当务之急。具体而言,就是将“数字校园”建设和使用的效益好坏尽快纳入学校考核的范畴中,并逐渐建立起一套考核学校和教师应用数字资源效益的指标,以推动学校和教师积极应用数字管理平台。

(四)着力解决好数字校园的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永远是“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必须把网络和信息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如,在服务器的管理上,可以利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成熟企业的服务器托管业务,既免去了每个学校购买多台服务器的资金投入,又使得服务器中数据获得了完善的安保措施。

(五)加强数字校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数字校园”复合型人才不是简单地在学校管理体系中配置行政管理人才和计算机专业人才,而是需要个人有效整合学校管理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和信息管理知识,是一种复合型和应用型相结合的人才。这对我县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近年来我县教师的电脑配置和学校网络覆盖已达到100%,但由于没有适时跟进的长效培训机制,相当一部分教师因没能熟练掌握“数字校园”的基本操作技能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在今后的“数字校园”建设中应加强这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促进我县“数字校园”的发展。

(六)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数字校园”最经常的使用者。因此,加快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必须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1.要加强关于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公务人员的技能

在对教师的培训中突出信息技能方面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数字校园”不断发展的需要。

2.要加强关于“数字校园”的培训和教育,突破认识和观念上的误区

目前,部分教师对“数字校园”还一无所知,这直接影响了“数字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师培训中,需要加强“数字校园”方面的培训,使广大教师认识到“数字校园”与传统学校管理之间的差异、“数字校园”与我们所认为的办公自动化的区别以及当前“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使广大教师破除各种错误认识,树立“数字校园”的正确观念。

总之,在今后的“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县教育局在“数字校园”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着力解决好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数字校园”建设的项目管理,进一步优化“数字校园”发展的内外环境,力图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低成本、集约化、有实效”的“数字校园”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1]侯卫真.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

随着手机日益普及,中小学生是否可以在校使用手机成为学校管理争议的话题。本文主要分析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美国等国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现状,希望借鉴国外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经验,对我国中小学手机管理加以思考并提出建议。

国外中小学手机管理的现状及特点

国外学校普遍认为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手机不利于学校向学生提供安全的、有保障的学习环境。学校手机管理目的在于避免学生不当使用手机或干扰课堂,以创造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概括而言,学校手机管理主要为了避免可能引发的问题:(1)引发攀比心理;(2)导致偷盗、抢夺和潜在的欺负行为;(3)影响学习,比如分散注意力、干扰课堂、考试作弊等;(4)垃圾短信、不良图片、照片或视频及上网不安全因素等对学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5)影响家庭教育,比如家长通过手机与孩子谈话而忽视面对面的交流和关心;(6)从微波辐射安全角度,学生经常使用手机可能有害身体健康。

1.关于手机的具体规定

学校普遍采取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学校或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规定,并对手机管理做出详细说明。比如,英国大巴尔中学建议学生不带手机进入学校,如果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必须关机(不是静音)、爱尔兰的小学规定手机上必须清晰地贴上学生姓名,进入学校后关机并交给教师,锁在教室专门的柜子里,放学后取回,离校后才能开机。英国的皇家中学规定学生不能使用手机打电话、查看时间、发短信和计算等,手机必须放在书包里或看不见的地方;出于安全和礼貌,不允许使用耳机;学生不能使用手机播放音乐或传播不良信息;学生必须确保手机中没有暴力或低级的图片,不能私自给他人拍照或摄像’;手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带入考场。澳大利亚的莱纳姆中学认同手机的益处,比如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联系父母,但是要求学生使用手机必须尊重、体谅他人,避免干扰他人和学校日常秩序,不允许收发短信或资料;不允许在操场、郊游、课外活动等情境下使用手机,在课堂上手机必须关机,并贮存在保管箱中。

英国的河滨小学规定三年级以下的学生不能带手机进入学校,其他年级学生可以带手机,但家长必须提前填写同意书并获得学校批准;在学校,手机必须关机,放在专门存储的地方;如果家长需:要联系孩子,学校办公室可以及时帮助联系。澳大利亚的波尔德小学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以任何方式使用手机,如通话、发短信、玩游戏、拍照、摄像、上网等。

许多学校的手机管理中还明确了手机使用的责任,比如学生在上学或放学路上手机丢失或被盗,学校不承担责任;在学校期间,如果发生丢失、损坏、被盗以及因辐射引发健康问题,学生要自己负责任;学校建议学生为手机设置密码,学生要对手机涉及的隐私负责,学校对手机中的信息资料的损坏或丢失不负责任。

此外,有的学校也一并对教师和家长在校使用手机作出规定,比如澳大利亚的曼宁小学规定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把手机调为静音,不能干扰学生学习,而且家长来学校期间,手桃也要调为静音,并且不允许使甩。

2.学生违规行为的处罚

学校规定学生违反手机管理制度将受到处罚。比如,英国的河滨小学规定,如果学生带手机,而没有提交家长同意书或没有被学校批准,那么手机要交于专人暂时保管,并通知家长一星期后取回,而且学生一个学期不能再带手机进入学校。英国的大巴尔学校规定学生发送威胁或辱骂短信,未经允许用手机拍照、摄像、录音等行为作为一次违纪,手机将被暂扣,并通知家长取回;如果学生拒绝交出手机,将作为一个严重违纪事件处理。英国的圣贝德中学规定学生使用手机或手机响了(来电或短信),手机暂扣一星期,或父母来学校取回,情况严重者(比如,用手机着违禁视频),学校可将其交警方处理。英国的皇家中学明确规定了不同程度的处罚:第一次违反,手机将被暂扣,放学后取回,并按每学年记录在案;第二次违反,学校将暂扣手机,并告知家长;第三次违反,将告知家长,并由家长来学校取回。澳大利亚的莱纳姆中学规定在校期间的上午9点至下午3点,学生不能以任何方式使用手机,否则手机将被暂扣3天。澳大利亚的艾文荷学校和曼宁小学都规定如果学生用手机干扰他人学习、带手机进考场、使用手机短信威胁、辱骂或人身攻击、私自拍照或摄像等,手机将被暂扣,并面临校纪处罚,情况严重的,将报警处理。

3.手机管理的人性化表现

国外中小学校关于手机管理制度,往往对其目的、内容、责任等作出详细说明,并公示于学校网页上。澳大利亚的艾文荷学校对家长希望孩子在上学和放学路上使用手机的想法表示理解,因此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学生可以使用专门的电话。爱尔兰的小学指出学校的手机管理制度要由学校管理委员会批准,并通过学校网站与家长进行沟通,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也希望家长和学生理解学校的手机管理规定;虽然不允许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但是在紧急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学校专门电话联系家长。澳大利亚的波尔德小学请家长在学生使用手机同意书上签字,并提醒家长阅读并理解学校手机制度。英国的大巴尔中学声明手机管理制度将不断被评估和修订,以使学校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通信技术。

英国的皇家中学认同手机是学生文化与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允许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不过学生使用手机要遵守规则,要负责任地使用手机。该学校在制订手机管理规定的同时,向学生详细介绍手机使用的良好习惯和常识规则,以保护学生,避免潜在的危险,比如手机要设置密码,手机号码不要透露给陌生人;如果收到骚扰短信,不要回复,应告诉大人,情况严重的可以报警;如果收到无礼的或令人分心的短信或图片,不要转发给别人,应立即告诉大人;使用手机给他人拍照,要征求他人允许等。此外学校还向学生提供相关网站,引导学生获得更多安全使用手机的信息。英国的圣贝德中学规定在学校特定的时间或地点学生可以使用手机辅助学习,比如,外语课上可以使用手机查找资料,用于翻译或订正词语。

对我国中小学手机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我国中小学手机管理存在与国外类似的情况,多数学校颁布了手机禁令,但是我国中小学手机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往往缺乏学生的声音,缺乏民主合理的管理程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被规定的管理状态。笔者认为,这种简单化的禁止令以及只重视约束性的教育,与忽视学生成长过程中个性心理需要与愿望的“传统型”德育方式有关。事实上,学校不是“真空地带”,而是信息开放时代下的一个社会组成部分,单纯禁止使用手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对手机管理的思考

1.手机问题的关键在于管理

手机只是学生问题的载体,但手机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使用手机,而不是简单地禁止或限制使用手机。中小学管理中把手机引发的问题归咎于手机本身的观念并不可取,这些错误认识在国内外中小学管理中都有所表现。比如,认为手机引发学生的攀比心理,手机导致学生偷盗或抢夺,手机干扰学生学习,手机里的垃圾短信或视频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手机导致亲子沟通减少或缺失,等等。其实不然,手机并不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手机只是一种载体或工具,即便没有手机,学生攀比心理等问题仍然可以存在,而且这些问题正是学校教育应予以关注和指导的,而不能因噎废食,归罪于手机本身。

2.手机管理要遵循发展和教育原则

学校手机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手机管理制度必须与教育目的紧密联系起来,必须从学生发展规律出发,而不应为了管理而管理。如果手机管理的规定仅是学校管理者“拍脑袋”、想当然的产物,而不是从合理的教育目的出发,就可能忽视学生的发展,甚至出现歧视和不公正等有损学生发展的情况。从这种意义来看,积极的学校手机管理策略是只针对那些确实因手机干扰教育教学秩序,或影响学生正常发展的情况进行制止或处罚,而不是以偏概全、主观臆断地加以管理。在处理学生手机问题的操作层面上,学校要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以积极沟通的方式,耐心地教育引导,才能实现学生发展的效益最大化。

3.手机管理要尊重学生的权利

手机是学生的个人财物,学校要予以尊重。没有正当的合法程序,学生使用手机的权利就不应被剥夺。同时,学生使用手机的权利不能以损害他人权益为代价,因此学校有权对学生如何使用手机做出规定或限制,比如确定合理使用手机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手机管理不能随意而为,要尊重全体学生的基本权益,特别尊重全体学生的受教育权。我国学校管理中,有的违反手机管理规定的学生被学校“请”出教室或学校,这就侵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法律赋予每个学生平等地享有并不被任意剥夺的受教育的基本权益,学校手机管理如果不顾及学生的基本权益,就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或抵制,也将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二、对手机管理的建议

1.明确手机管理的基本原则

学校无权禁止学生拥有手机,但是有权管理学生的手机。学校管理有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安全合理地使用手机。特别是由于手机辐射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学校也应强烈建议和呼吁学生少使用或不使用手机。

学校要明确两个基本管理原则:首先,手机是学生的个人财物,学校可以暂扣,但不能没收或损坏学生的手机;其次,学生使用手机不能损害他人的权利。学生使用手机的权利不是无限制的,至少要以不违反法律和道德为前提,比如在课堂上学生不能使用手机做与学业无关的事情,学生的手机必须关机或静音以免干扰他人,学生不能用手机偷拍或录音,学生不能使用手机发送骚扰短信或造谣等。

2.手机管理制度的制订要民主合法

手机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良好发展服务,因此学校制订规定时,应向学生、家长和教师等阐述手机管理的必要性和出发点,境分听取相关人士的呼声,尤其应与学生充分讨论、广泛商议,允许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这也体现了教育性和发展性。

手机管理制度的制订不是学校管理者单方的事情,也不是通过强制或命令可以简单实现的。民主合法的程序不仅能有效减少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避免出现如教师没收学生手机或者因学生使用手机而禁止学生上学等有损学生人身权益和受教育权的现象,而且在更大意义上有助于手机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民主与法制意识,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自我规范和自我管理。

3.手机管理制度的实施要民主合法

手机管理制度制订之后,学校应民主合法地予以实施。学生如果违反了规定,处罚应依“法”执行,不能随意处置,不能没收学生手机或随意剥夺学生使用手机的权利,不能随意禁止学生上学或进课堂。而且手机管理制度也应与时俱进,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完善。比如,在每学年之初,学校应把手机管理制度向全体学生(尤其是新生)宣传或公示,允许其提出新的意见或建议。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普遍限制或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但是大多缺乏实施细则和程序说明,也很少与学生讨论和协商,在学校网站上往往看不到相关规定或制度的公示。许多学校的校规中针对手机管理只有简单几个字:“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而对此规定实施的前因后果,对学生违规行为将如何处罚,并没有充分说明,这容易使得学校对学生手机使用违规行为的处罚较为随意;也容易使手机管理制度的实施缺乏合法性和有效性。

根本而言,学校是否禁止使用手机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手机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是否民主合法。在没有合法性和可操作性管理方法的情况下,学校一纸禁令只能从表面上掩盖问题,禁止或没收学生手机的做法只是暂时的,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学校在反思教育现状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合理引导。只有民主合法的手机管理才能有助于学校实现有效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发展,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制精神,才能有助于提升学生自我规范与自主管理的能力。

第8篇

论文摘要:学校显性知识管理包括对学校运作过程中已经编码化的知识所进行的识别、存储、传播和共享。由于对显性知识管理在学校背景下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至今没有明确的研究,本研究在吸取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学校管理情况而编制了普通中小学使用礴性知识管理问卷,并对枣庄市部分中小学进行了调查,并针时问卷中得到的评估,对这些学校显性知识管理的改进提出了包括加强图书馆设施建设、加强学校校园网络建设、提高领导知识管理方面素质和管理能力、加强教职员工知识管理技能培训和完善学校知识管理制度等在内的改进对策。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引人到中小学校,其作用已经得到认可和论证。纵观当前我国学校知识管理研究的现状,学校知识管理的研究多集中在对高等院校的研究上,涉及中小学校知识管理的研究不太多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高等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职能差别。在经典的大学职能论述中,高等院校主要有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无论从管理自由度还是从对科研的要求看,知识管理特别是知识创新都是高等院校所重点考虑的问题。与此相反,普通中小学担负的职能比较单一,知识传承可能是压倒一切的工作目标,它的创新空间和改进余地都与高等院校无法相比。

然而,中小学也面临着一种政策上的放权、自身自由度加大和对改革的强烈要求。随着中国普通教育改革的发展,普通学校的管理者越来越感觉到,如何强化自己的特点、增强自己的竟争力已经逐渐成为了与简单地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同等重要的工作。应该说,在管理一种知识性行业的大范畴下,高等学校与普通中小学没有重大区别。在处理好自由度空间中的管理任务方面,普通中小学校也可以从知识管理的引进中得到许多高等学校所得到的同样的好处。

知识管理引人到中小学校管理实践中来,具体运作得怎么样,当前我国中小学的知识管理的现状到如何呢,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笔者着重对中小学的显性知识管理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取样的范围为山东省枣庄市的中小学,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为了使抽样更具有代表性,先是对枣庄市的中小学以市属学校、区属学校、乡镇学校为标准进行分类,然后从每一个类型的学校中随机抽取高中、初中和小学进行问卷发放。笔者在各个抽样学校,将参加回答问卷的教师集中起来,清晰地讲解了问卷的施测要求,集中答卷完毕后,当场由笔者回收带回。本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34份,回收率为97.5%,其中有效问卷230,有效率为98.3%,符合教育调查的要求。通过对所回收问卷进行严密科学的分析,得到以下中小学显性知识管理的现状,主要从四个大的方面作简要综述。

(一)中小学显性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校园网建设。调查统计表明,73%的教师回答学校建立了校园网,71.7%的教师回答学校为教师配备了电脑,其中40.4%的教师回答学校为每位教师个人配备了一台电脑,31.3%的教师回答学校为每一个教研组配备了电脑。这表明各学校都能较好地适应信息时代要求,为实现知识管理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但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上,来自不同层次的学校在校园网在建设上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Xxz= 51.022>xXoz.os(4>9.49.P=0.000

2.图书馆建设。在图书馆的建设方面,从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其结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有73.9%的教师认为他们学校的图书馆的藏书量不能满足学校师生的要求。这与各类学校仍以抓成绩和追求升学率为学校办学目标是分不开的。

3.学校规章制度建立和档案管理方面。调查统计表明,85.2%的教师认为学校有一套完整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73%的教师认为学校的档案条理有序、便于查找,72.6%的教师认为学校每位教师建立了完整的教师业务档案,这些都为学校显性知识的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小学学校领导素质情况调查

1.学校领导知识管理素质和学历水平。在关于学校领导素质和学校领导的学历水平的调查中,我们得到了如下数据,被调查教师中,认为学校领导的知识管理素质高者占51.3%;认为学校领导的知识管理素质不高者占15.7%,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不明确、模棱两可者占33.2%;教师认为学校领导的学历水平高者占44.8%,认为学校领导的学历水平不高,占23.5%,对这一问题没明确回答者占31.7%。从这组数据中可以发现,关于这两项的调查结果是不太令人满意的,在关于学校领导知识管理素质的调查中,有51.3%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的知识管理素质是高的,仅有44.8%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学历水平高。由于领导知识管理素质和学历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校显性知识管理的实施。

2.学校领导的管理理念和学习意识调查。学校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进人到学校管理过程中,作为学校领导是否已经意识到和具有了这种理念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65.2%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具有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但是学校领导在接受新知识和主动寻求信息的意识方面,不太令人乐观,仅有的43.9%教师持肯定态度,持否定态度和模棱两可态度的教师竟达56.1%。作为学校领导如何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具有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形成主动接受新知识和寻求学校发展信息的意识,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三)学校成员对知识管理理论的了解程度调查

在对学校教职员工对知识管理理论的了解程度调查中,取得了以下的数据,从发下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一些中小学教师对知识管理的理论显然不太了解,“知识管理”、“显性知识”、“知识地图”和“核心竞争力”是知识管理中的最基本的几个概念,只有33.9%教师了解“知识管理”,22.6%的教师了解“显性知识”,25.2%的教师了解“知识地图”,40.9%的教师了解“核心竞争力”。调查的结果说明了我们的一些中小学教师对新兴知识的接触和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对学校管理的关心程度还是不够的。

(四)中小学关于显性知识管理措施的调查

1.学校领导对教职员工学习的态度和措施。美国新管理大师彼得·圣吉说:“一个人学习过的知识如果每年不能更新7%的话,那么这个人便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目前一个工程师知识的半衰期是5年,如果不继续学习,那么他5年后就面临被淘汰的境地。作为学校领导对教职员工的学习应持什么态度呢,调查统计表明:74.8%的教师认为学校鼓励教师加强自身学习、倡导业务进修和学历进修,只有13%的教师认为学校不鼓励教师的学习和进修。89.1%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鼓励教师把学到的新知识用到教学中,这说明了现在的学校领导也认识到了由于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习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学校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进行正规的教师业务学习,79.6%的教师的回答是肯定的,60.4%的教师认为,学校定期召开教师交流教学、做班主任的心得体会的会议。这些做法是符合学校知识管理要求的。

2.学校对校园网和电脑的使用情况。通过前面的调查统计,大部分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和为教师配置了电脑,使用情况如何呢,在调查中,从我们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88.7%的教师认为学校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于教学,63%的教师说他们学校有专门的计算机专业人员负责指导教师运用计算机。在校园网和电脑的使用上学校具有严格明确的管理措施,在这一问题上有68.7%的教师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在对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的培训上,一些学校显然重视程度不够,只有52.2%的教师认为他们的学校做到了,而对此持否定态度的教师也高达29.1%。这说明了一些学校意识到了运用先进教学手段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工作中往往还流于形式,缺乏相应的培训措施和制度。

3.学校对教师劳动成果的管理。学校对教师取得的劳动成果如何管理,将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教师劳动成果的交流和共享,在现实工作中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调查取得了这样的数据:76.5%的教师认为学校比较重视对教师劳动成攀的奖励,定期公开呈现教师的科研成果;48.3%的教师认为学校经常组织优秀教师经验交流会。35.2%的教师认为学校将优秀教师的教案很好地保存,便于其他教师查阅参考,但有37%的教师认为他们学校没有做到这一点。这表明了学校领导虽重视对教师劳动成果的奖励,却苦于无良策,忽略了一些对学校管理非常重要的资源。

4.学校对图书馆与阅览室的使用情况。在基础设施的调查中,已经了解到目前一些学校的图书馆建设上不能满足师生的教学和学习的需要,那么在仅有设施的情况下,使用效果又如何呢,从调查统计的数据明显地可以看出,在图书馆与阅览室的使用上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有35.7%的教师认为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为师生开放时间充足,而有48.7%的教师认为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开放时间严重不足。这显然对教师的学习、知识更新是不利的,更不利于学校知识管理的进行。

第9篇

【摘 要 题】理论方舟

一、体制问题是我国学校教育与管理诸多弊端的表层原因,其根源在于行政权力主导的学校管理理念

在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教育的社会地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第一综合力”的作用,在学校教育领域将得到充分体现。但是,回归到现实,我们不难发现,落后的学校管理现状与新的时代要求之间存在着极大差距。造成这一严重不适应状况的原因何在?通过什么办法加以解决?为此人们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但是,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艰巨性,目前人们在此问题上见仁见智。其中,大多数论者把我国教育和学校管理中诸多弊端归结为教育或学校管理体制的问题。一是认为,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是当前学校管理仍以升学率为目标,应试教育实质性存在的主要原因;二是认为,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价值标准扭曲、主体敬业精神萎缩的主要原因;三是认为,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是缺乏完善组织系统和造成机构膨胀的主要原因。[1] (P326-328)类似的观点还有一些。上述观点较全面地指出了我国教育及学校管理中的弊端,这种分析把问题的症结归结为学校管理体制,应当说是很有“一番”道理的。于是乎,在许多人眼中,体制似乎成为问题的关键和焦点所在。但是我们认为焦点未必是“问题”,关键未必是根源,除了体制问题,似乎还有其它原因,仅就体制而言,也有更深层的原因,还有隐藏在体制后面的原因。从体制改革入手,并不是说体制改革等于一切。把一切问题归结为“体制问题”虽说简单,也很“痛快”,但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同样,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是我国学校管理弊端的直接原因,但并非是其根源。“根源”与德语的“起源”(Ursprung)意思相近。按照本雅明的诠释,根源这个术语“并不是用来有意描写现存事物之所以得以存在的过程的,而是用来描写从消失和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东西”。因而根源作为一种本原,并不是指原始现象本身,而指原始现象中起决定作用的一个形式,这就是“理念”[2] (P2)。任何一种体制都是某种理念的反映,是某种理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这种理念表现为实际指导实践的常识性理论,它与人们所持的显性理论并不总是绝对地统一,有时甚至自相矛盾。“常识性理论通常没有系统的原理阐释,而只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对于人的成长的一系列假设。”[3] (P2)因而,当前学校管理的弊端表面上是学校管理体制问题,而根源则是学校管理理念的问题。理念,即理想和信念,它本应是基于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显然,并非所有理念都是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理念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理念是对规律的反映;体制是理念的具体化,因而体制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理念的问题。换言之,当前的管理理念——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管理理念是当前管理弊端的根源。

所谓行政权力主导,在学校管理中是相对于教师权力主导而言的,即行政权力泛化于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中,它具体表现为组织目标的行政化,组织结构的科层化以及决策的权威化,执行的程序化,控制的规范化,反馈的形式化,标准的行政指标化。行政权力主导下的学校已成为行政组织的附庸。长期沿袭的准干部教育制度(学而优则仕),包就业的人事制度以及农转非的户口制度等,这些制度自然会肆意地影响和支配学校教育的发展。这样对学校教育的评价,对学校的人力支持和物力支持必然会以学校的升学率为筹码,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必然会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依据,并以此决定教师的职称评定、奖金以及职位升迁。这样的目标导向必然导致学校、教师、学生与家长都围着考试和升学转,致使素质教育在实际中难以有效推行。在行政权力主导管理理念的支配下,教学和科研成为按照已定程序完成既定行政指标的一种活动。教学和科研人员的教育价值、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行政价值因素的影响。在这种价值标准的规范下,教师主体意识很难得到体现,敬业精神也会受到制约,更为严重的是教师则多了一层“官本位”的价值诉求,是与教师教书育人的价值追求是背道而驰的,进而导致学校教育价值的扭曲与错位,甚至会出现学校教育的异化。“当学校向着某种工具职能片面倾斜时,事实上就是造就‘政治动物’或‘经济动物’,或其他形式的片面发展的人。这就意味着学校教育‘忘记了’它的对象。”[4] (P243)“一旦学校‘忘记了’它的对象,它的对象也就‘忘记了’学校,从而出现了‘学校繁荣,教育衰败’的现象,‘无目的升学者’和‘非本意就学者’增加。学校是繁荣了,但教育的前途未卜,多数人感到茫然。”[5] (P230)这无疑会使学校走向危险的边缘,而这也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因此,改革行政权力主导的学校管理模式,重塑学校管理的新理念,回归学校教育本身的价值使命则显得尤为必要。

二、教师权力主导的学校管理理念植根于学校管理自身的特点,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及其管理的发展趋势

教师权力主导的学校管理理念植根于学校管理自身的特点,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及其管理的发展趋势。所谓教师权力主导,是相对于行政权力主导而言的。行政权力主导表征的是非教育教学及相关的行政权力,其主体是各级各类管理机构的“干部”(包括领导和职员)。教师权力主导表征的是教育教学及相关的学术权力,故又称学术权力主导,其主体是学校的教学和研究人员。它具体表现为组织目标的教育化和学术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决策的团体化,执行的自主化,控制的灵活化,反馈与标准的多元化。教师权力主导作为一种学校管理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校本管理,学校管理自主化;面向学术权力,管理即服务:建章立制,实施常规管理和自动管理。可见,教师权力主导的管理理念的现实运作,将使学校管理回归到学校组织的本原性价值,进而超越行政权力主导所导致的一系列难堪境地。

(一)教师权力主导的学校管理理念植根于教师群体自身的特点

首先,教师是知识工作者。管理学大师彼得·德克鲁认为,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主要取决于六个因素。(1)要明确任务。知识工作者的任务不能像手工工作者那样事先每一步制定好再按部就班去做,而是在有些情况下要由个人的聪明才智和经验去决定下一步该如何处理才能取得更大效果。(2)知识工作者要进行自我管理,他们要有自主权。(3)不断创新已成为知识工作的任务和责任的一部分。(4)知识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5)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主要不在于成果的数量,至少质量也同样重要。(6)知识工作要求把知识生产者视为“资产”而不是“成本”——他们是“知本家”[6]。知识工作者作为生产力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在知识经济下学校管理中必须以教师权力为主导。

其次,教师是具有高素养的人。有人对中小学教师的需要作了调查和研究,得出了“从教师总体看,一般是精神需要居第一位,社会需要居第二位,物质需要居第三位”[7] (P460)的教师需要特点的结论。精神需要主要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参与的需要以及荣誉激励的需要;社会需要主要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需要等等。教师权力主导恰好符合教师的特点,有利于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有利于教师效能感的提高。

第三,教师是社会行为的示范者和教学过程的管理者。教师是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的最有力的群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人处世的态度,对社会的态度都会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对教师有直接的影响,如学校领导对教师的专横和威胁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思想和情绪,而教师必然会把这种不良的情绪带入课堂。反之,实行民主自主式的管理,学校的气氛就会比较宽松和谐,那么教师就会自信,就敢于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改革,学校中课堂的气氛也将是活跃的、良好的。教师权力主导为教师积极作用的发挥,为改善师生关系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二)教师权力主导的学校管理理念顺应了教育科学化民主化的趋势

教育科学化,既包括了教育内容、教育制度、教育手段的科学化,也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态度的科学化。在我国古代,社会科学精神的培养曾达到惟我独尊的程度。其后,经过“五四”及其后的某种片面宣传,科学理性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许多人眼中,凡是被认为是“科学”的,它就是永恒的。这种认识导致了中国科学研究的长期落后,直接影响了中国科学全方位的和谐发展。因此,教育不仅要注重外在的内容、制度和手段的科学化,也要注重内在精神的科学化。所谓精神科学化,就是热爱真理,即客观公正,永无止境地认识事物;敢于怀疑权威,否认权威。教师权力主导不仅为教师自身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发展作了准备,也为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发展作了制度上和精神上的准备。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层面。前者是民主外延的扩大,即把政治的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使受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者是教育内涵的加深,即把专制的、不民主的、不充分民主的教育改造为民主的教育。很显然,教师权力主导扩大了教师的民主,否决了行政人员等少数人的权威。摆脱了单一的强力的行政模式的外在控制,教师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勇于阐述自己的思想,近而民主地对待学生,这样教育的内涵也扩展到民主的层次。

(三)教师权力主导的学校管理理念迎合了知识经济对教育的需求

一方面,教师权力主导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知识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资本和资源。新的时代已赋予知识以新的内涵。知识不仅“包括那些能够编码的显性知识,也包括那些难以编码的隐性知识,事实、原理、理论体系是知识,信息、数字、符号是知识,技术能力也是知识”[8]。这就要求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包括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发展。素质教育本身就是重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知识和能力发展相结合,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相结合的教育。废除应试教育,首先要给教师“松绑”——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自然要求教师的全面发展。教师权力主导为教师的专业学习、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另一方面,教师权力主导与重视可持续发展和转移式发展的教育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生态平衡,以使现代工业文明生活持续发展。转移式发展不仅解决人与自然,还解决人与人(社会)的矛盾,它强调发展需要“文明的性质、形态、方向上的转折式变化,它形成新文明与旧文明的间断和飞跃”[9]。现今社会正处于资源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过渡期,要求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转移式发展的并存。反映在教育和管理上,就是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创新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的一是教育的规模、布局、比例和结构要合理,二是强调学生可持续发展性,用终生教育的理念关注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创新教育是认可人有非连续发展的教育,特别强调的是创新性学习品格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创新教育准备了基础与条件,创新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然趋势,两者互为包含。教师权力主导不仅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如在职培训和资源共享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优越的条件,同时也为教师个性发展及学术自由创造了前提,进而为教师创造能力和创造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而这一切,同时又为学生的连续性发展和非连续性发展准备了条件。

三、教师权力主导不仅要在一定的观念的范畴内体现,而且要依赖于某种操作性的框架建构

当然理念是属于观念的范畴,它也只有转化为人的行为或实物才具有实际的效用。因此对新管理理念进行操作化的思考将是非常有意义和必要的。教师权力主导不仅要在一定的观念的范畴内体现,而且要依赖于某种操作性的框架建构。

(一)废除行政级别,根除行政权力。“猎官”作为个体的一种行为倾向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社会现象,但是“官本位”却是渗透中国社会的历史痼疾。君定曾闻关于“处级和尚”的笑谈,学校也莫能例外。就现在实际而言,取消学校行政人员的行政级别,废除以官为本参照对应的陋习,是釜底抽薪,是彻底根除学校主体权力追求的有效措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教育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教职员工的最高价值追求,从而切实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和科研这个中心。

(二)建立新的学校管理体制——学校决策委员会制。改革现行的校长负责制,把学校的教职员工以工作性质相同或相似划分为若干小组,如在中小学可划分为各科教研组、后勤组、党工作组等。再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名或多名代表作为该小组的组长。再由各组组长组成校决策委员会成员。校决策委员会相对稳定,它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校长由各组组长选举或轮流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校长是方便联系上级机构和社会各方面的学校代表,是决策委员会的主席,同时也是执行决策的最高专职人员,但他只具有决策的一部分权力。组长必须代表小组成员的意见,有一定任期。校长和各组组长要接受学校所有校教职工和学生(成立全体教职工会议,学生代表会议及师生员工联席会议)的监督,并且师生员工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公开批评校长或各组组长,校长或组长的意见可以随时通过一定的程序被否定。

(三)改革学校组织结构,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实践中,不少学校感到目前我国学校中层机构的设置过多、过细,常常导致权责不清,经常出现管理“盲点”,相互扯皮不断。那么,出路何在?关键在于使高耸的组织机构扁平化,弱化中间层次,注重职能机构的综合性。我们的思路是,学校组织实行二级松散型结构,学校行政人员均由各组组长兼任,真正实现从决策到执行都依靠教师治校,充分保证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权力的主导地位。应当指出的是,组长不是行政权力者,而是传达决策者,是协调各组成员和睦相处、学习和工作的人员,组长的作用更多的是依靠人格魅力使团队形成凝聚力。如在中小学就可以取消教导处、总务处等,教导处的事可由校决策委员会与各科教研组共同分担,总务处的事可由总务组来处理,也可在决策委员会设立职责明确的专职委员会联系相关事宜。这种组织结构达到了精简机构,减裁冗员的目标。

(四)建立新的学校评价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评价和考试是“指挥棒”,但他们仅仅是手段。应试教育之所以应当废弃就在于它的评价和考试背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使教育产生了扭曲。而这种扭曲的根源之一就是行政权力及其为主导的行政“指标”。目前的突破口是取消以考试,特别是以中考或高考作为衡量学校唯一标准的行政指标评价制度,逐渐降低考试和升学率在评价学校中的权重。同时,建立学校内部评价制度和民间教育评价机构,取消过多的行政指令和指标,使学校真正具有足够的自主办学权,只有这样,才能根除行政权力左右教师的行为,确保教师权力主导在管理中的顺利实施。

任何一种学校管理理念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以上只是笔者对教师权力主导的学校管理观的初步思考。这种思考可能是很粗略的,而且也不意味着对行政权力主导的学校管理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扬弃”教师权力主导的学校管理理念所提供的大致图景,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渐探求一个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和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金一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研究[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瓦尔特·本雅明. 德国悲剧的起源[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3]胡森.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人的发展[Z].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4]陈桂生. 教育原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 现代教育学基础[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6]《21世纪的管理挑战》——彼得·德鲁克1999年新著简介[J]. 潘承烈摘译. 政策与管理,2000,(3).

[7]黄希庭. 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8]王凤秋. 当代知识的变化与教育改革[J]. 教育研究,2000,(4).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 全面预算管理 合理化 探究

随着“新预算法”的执行,其在诸多方面都对高校现行的预算管理模式产生着影响。简单而言,影响主要包括了:促进高校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促进高校预算管理的精细化 、会计核算的精细化和财务规范公开 ,以及促进财务人员素质提升等方面。但作为高校管理和财务部门,他们是否做好了准备来执行新预算法所要求的条款,以及能否将新预算法所追求的预算治理精神贯彻到底,则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实践表明,在高校预算管理的长期实施中早已形成了一种行为惯性,若不打破这种行为惯性所导致的路径偏差,将无法确保高校预算管理质量的提升。为此,本文将从新预算法的贯彻执行入手来展开主题讨论。

一、影响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质量的问题分析

新预算法匡正了立法宗旨和调整范围,厘清预决算原则,完善了全口径预决算体系,强化法律责任制度,其实施有利于预算管理的完整性与规范性;有利于预算过程的社会监督;有利于预防腐败。但目前在实现这一制度红利上也存在着诸多难题,以下将从领导层面和执行层面来展开分析。

(一)领导层面的难点分析

1、关于难点问题的现状分析

考察高校管理层的人员构成可以发现,其中很少出现有财务专业背景的管理者。这就表明,在专家治校的大环境下管理层在主观意识上和财务知识储备上,都难以准确把握新预算法的亮点和与旧法的不同之处。这样一来,就会因领导层面的主观意识而削弱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整力度,甚至可能出现技术性违规现象,而且关于这一点在全国高校中都普遍是难点。

2、关于难点问题的解决思路

从上述难点表现和根源中不难预判,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仍处于适应性和纠偏期。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从业务培训中来进行,还需要拓展领导层的视域,即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全面认识新预算法出台的现实背景,并将其看作是对本职工作的一种鞭策。

(二)执行层面的难点分析

1、关于难点问题的现状分析

执行层面主要指向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该部门作为执行层面实则需要按照上级要求来开展专项资金预算和管理工作,所以领导层面的难点也会诱使执行层面出现难点。不难理解,在高校内部的权威式管理态势下,即使部分财务人员具有清醒的责任意识,但迫于学校决议也只能按照上级的意图来进行财务管理。再者,高校以教书育人为主要任务,就使得部分财务人员的岗位素养尚处于较低水平。这就使得许多财务人员无法精确掌握新预算法的核心要求,以及对财务工作调整的方向。

2、关于难点问题的解决思路

梳理一线财务人员所发表的论文也可以发现,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是具有现实价值的。然而,受到职能部门管理的局限性,财务管理人员都难以在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整体视域下来考察财务管理问题。出现这一状况不能仅从财务人员的岗位素养上来找原因,还需要从现行的部门职能化管理的制度安排下来寻找根源。由此可见,破除这一难点不仅在于强化他们的岗位技能,还在于打破现有的职能化岗位工作范畴,促使他们深入到学校教学一线中去调研,以此来优化财务管理的思路。在科层组织架构下如何来促使财务人员具有这样的工作意识,一方面需要创新学校的财务管理办法,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办法来激发起财务人员的参与热情。

二、提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质量的合理化途径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合理化途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一)深化对新预算法的学习

预算法的修订具有它内在的逻辑路径,而这一路径也遵循着我国政府在对财政预算工作的认识和理解逻辑。将目光转移到高校财务管理领域可以发现,在以教学为导向的组织内部管理中,财务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着被忽略的境地。在全员参与教育的要求下,按理说学校财务管理将成为支撑学校办学的强大保障,但从现阶段所反馈的诸多信息中却显示着,不规范的财务管理模式容易成为部分学校管理者走向腐败的温床。因此,在执行新预算法的当下来讨论学校财务管理问题,将有助于深化对当前财务管理所存在问题的认识。

当前需要改变一种不良的状况,即一旦涉及到业务学习都是业务部门的事情,而学校管理层则只是发号指令。这就要求在深化对新预算法进行学习路径上,需要建立起学校管理层和财务部门两级学习形式。对于学校管理层而言,应从比较分析上来厘清新预算法与旧预算法的异同,特别要关注新预算法的新规定,并主动将其与所在学校的财务管理实际联系起来。作为执行层面的财务管理人员,应以部门负责人(计财处处长)为组织者,集体学习新预算法的规定,并结合日常工作查漏补缺。

(二)转变传统预算管理思路

当前,需要在整体视域下充分把握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未来走向和最终归宿。具体而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未来走向应定位在“严格履行新预算法所规定的要求”,而最终归宿则在于“促进高校专业和学科建设”,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新预算法提出了提升预算管理绩效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在高校财务管理中需要增强全面预算管理实效性,而不是流于形式。为此,应在当前反腐倡廉的强大外部约束机制下,转变传统预算管理思路,构建起学校教职工全员参与下的预算管理路径。反映在新预算法中公开预算信息的规定,则进一步提出了公开学校财务管理信息的要求。具体的办法为,学校财务部门可以在校园网中的OA系统中,根据招生、教务、人事等部门的业务数据直接导入生成收费信息或支出的基数,并定期或不定期向学校教职工定期日常和专项资金的使用状况。

(三)增强预算管理的准确性

增强学校预算管理的准确性需要解决“人员”和“信息”两大问题:第一,需要对现有在岗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岗中培训,主要突出在岗位意识和预算编制技术环节;第二,需要构建财务预算信息化管理系统,来动态管理学校的各项资源。从而,在双管齐下的态势下来增强学校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对于前者而言,需要拓展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在采取财务人员与各教研组建立联系机制的基础上,及时反馈教研组在学科建设上的经费需求信息,并及时组织职能部门进行论证。对于后者来说,则要求将全校预算信息公开在财务系统之中,各部门在相应授权下能够获知预算编制情况,最终在公开财务信息的基础上建立起监督机制来。

三、展望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工作的核心环节,它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学校的中心任务与战略目标。现在的高校发展已由前些年的外延发展模式转型为内涵发展模式。所谓内涵发展,就是要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高校的学者、学科与学术上。作为促进内涵发展重要手段的预算管理,应按照这一要求配置经费和资源,今后高校预算管理的发展方向、预期的效果,应着力围绕着师资建设、学科发展和学术提升来进行设计和评价,使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建立在正确的价值取向之上。在预算机构的设置上,应组建独立的预算部门,进行全方位专业的设计;在预算时间的维度上,应不再拘泥于年度收支预算,编制跨年度、中长期的预算计划,以紧扣学校的战略目标;在预算控制的流向上,注重业务部门的广泛参与,使事务处理和经费控制的权限结合起来,促进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按预定目标顺利推进;在预算效果的衡量上,全面引入预算绩效评价机构,合理确定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向和金额,提高科研水平和办学质量;在预算的执行上,实行预算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控,学校的纪检、监察、财务、审计等部门应协同监督预算的执行,大力推进预算公开,以最优的资金配置来助力学校实现软件和硬件资源共同提升的目标。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财务人员应不断学习积极实践,以战略的眼光和思维重新审视预算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管理质量,充分发挥预算工作在资源配置和大学治理中的作用,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学校的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牟秋菊. 新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

[2]吕宏迪.加强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监管工作对策探析[J].北方经贸,2013(10)

[3]徐春.加强高校财务监管 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

[4]姜毅.加强财务综合监管构建高校廉政建设长效机制[J].商业会计,2013(4)

[5]段慧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析[M].山东纺织经济,2011(1)

第11篇

人本意识是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体现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人的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人本管理有两层意识:一是学校环境的人文化;二是学校管理的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以师生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以实现师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一、人本意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理念

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学校管理应该“教师第一”,在“以人为本”中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本是落实和完善人本管理的具体抓手,学校要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内在教育需求,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增强师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人。

教育是一种服务,学校要为社会、家庭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学生成才、家庭成功、教师成长、学校成名”的目标。因而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近期规划、远期发展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要体现人本意识。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教学管理实现“教师为本”的思想,其实质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为教师创设和谐的心理时空,实现“平等、尊重、合作、发展”的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就是更加注重人性,要把教职工看作主体,更多地关注人的独立性、人的个性发展、人的存在价值和人的情感需要,这种管理有助于挖掘每个人的内在潜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以人为本,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尽最大努力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教学、教研、管理上来。要将关于教育的社会要求转变为个体的自我要求,使校园处处充满人文智慧和人文关怀;要用信任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用欣赏的眼光衡量每一位教师,让每位教师都能受到尊重和激励,这是实现教学民主化的重要标志。

二、人本意识是教师有尊严地劳动的体现

教师是学校的建设者和教学工作的生力军,要在教师队伍管理、建设上彰显人本情怀,营造民主、公平、均衡发展的和谐氛围,让每一件事都体现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理念,让每一件事都能温暖人心、凝聚人心,把学校建设成教职工的精神家园。校长首先要有服务意识,为教师的发展服好务,为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服好务,使教师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对教职工要一视同仁,工作中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使复杂问题公开化、简单化。作为领导者要牢固树立和强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意识,真心爱护、关怀每位教师。具体要做到六个关心:一是关心教职工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和聘任;二是关心教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三是关心教职工的住房;四是关心教师的婚姻大事;五是关心教职工的子女上学和就业;六是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人工作顺心、学习用心、生活安心、处处舒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潜在能力,使他们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学校中,教师只是分工不同,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尊重人的管理氛围,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互相发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要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不要事必躬亲,要给教师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使教师怀着快乐的心情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每一位教师的成就需要,不以同一目标培养教师,不以同一目标评价教师,使每位教师在不同的工作层面上都尝到成功的甜头;要善于搭台子、铺路子,使每位教师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显露身手的空间,体现“个体劳动,集体成果”的教育效果,因为教师的成果是从学生的成功中体现出来的。新时期教师素质的要求、学生素质的评价、学校德育社会化、青年教师的培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提高办学质量的关系、学校网络化管理等,都将成为我们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这些都是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必不可少的。

三、人本意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学生的需求是人本管理的目标。学校管理中的人本意识就是学校办学理念、教育资源分配和教学手段选择中的学生意识的体现,管理质量与效益是以学生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的实现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我们面临的是充满活力、个性迥异的学生个体,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遵循“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原则,要求教师要自觉地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内在的进取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地共同成长。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和以服务为本的理念,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把教育管理的重心落实到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目标上。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养成独立的个性和良好的品质。要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坚持五育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提供开发潜能的空间,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生存发展的能力奠定基础,注重学生行为、品质、个性、情感、兴趣等多项素质的提升,全员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12篇

我们首先通过职业化的概念来理解校长职业化的内涵和品质。什么是职业?根据辞书上的诠释,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职业具有社会的需求性和存在的群体性特征。而“化”是事物动态发展的过程,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者状态。由此,职业化实质上就是经过一定的程序成为某一种职业的过程。在我国提出校长职业化的概念较晚,传统以来人们一直把校长作为一种职务。尽管在1999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就已把校长作为二个独立的职业,但在我国实际的学校行政管理体制中,校长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任命的,具有很强的职务色彩。只是近些年学术界开始了对校长职业化的讨论,在2000年《光明日报》中刊登了张兆林的《时代呼唤职业校长》一文,以后在2001年清华大学校长职业化研修中心成立,从理论和实践上开始关注校长职业化问题。这种转变实际上也反映出关于学校管理知识与实践的两方面的变化:一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知识已经成长为一门专门的、系统的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二是具有相同职业志趣的校长群体逐渐形成。所谓校长职业化,其本质特征在于把校长看作一种职业,候选人以职业身份受聘于教育类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约并按照协议和自身职业能力,履行学校管理职责和运行学校并获取报酬。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校长可以作为一种职业并不等于校长就是一种职业,校长职业化本身是一个过程。特别是在我国校长作为一种职业才刚刚起步,校长主要还是一种行政职务,具有行政化或者官僚化的特征,在校长的职责、任用、晋升和待遇上都是按照政府官员对待的背景之下推动校长职业化确实需要一个过程。首先,任何一种职业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职业认同。校长本人、政府和社会承认校长是一种职业需要一个过程,如果缺乏职业认同校长职业化就不可能实现;其次,我国所建立的校长职业资格和职业标准还不成熟。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校长职业化的道路看,他们都非常重视确定职业资格和建立职业标准。在我国由于一直把校长当成一种职务看待,这两方面的工作非常薄弱。虽然我国在校长任职资格上有一些规定,但是由于在职业标准上规定的不够具体,在实践中很难操作运用;再次,以往校长培训行政化色彩明显,忽视职业培训。以上几个因素决定着我国校长职业化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校长需要从行政职务向专门职业全面转化,使校长最终成为具备社会的需求性和存在的群体性特征的职业。

二、校长职业化的价值诉求

学校管理发展至今已经越发具有复杂性特征,学校校长单纯依靠感性的经验进行管理已经远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多年在中小学形成的“教而优则校长”的传统造成了校长的职业化水平很低,校长并不是独立而专门的职业,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也不需要具备专门的职业资格。由此所导致的结果是这种类型的校长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学校变革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大力倡导校长职业化和校长自身的职业化意识。职业型校长较之于职务型校长,从其产生渠道到体现出的责、权、利上看,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长职业化有利于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在以往校长作为一种职务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校长角色行政化,学校完全依附于行政部门,学校的人、财、物都由上级行政部门控制,学校毫无办学自。校长不能自主办学、自主管理,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不能真正履行自身角色的职业职能,难以形成本土化、个性化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这也导致校长负责制无法落到实处,最终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校长职业化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它有助于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打破了校长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的惯例,实现了用人机制的改革,也有利于实施校长职级制和聘任制,从而推动学校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校长职业化有利于引导校长培训工作改革。在校长“职务化”的学校管理背景下,校长培训工作是一种计划模式,即校长培训工作完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命令贯彻执行的,这种培训模式的特征是忽视被培训对象的需要,而更多考虑的是培训单位设计培训课程、组织培训活动的便捷性和经济性。当然在这种培训模式下,校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受到压抑,培训的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

而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经济文化与教育发展视角的转换,必然会引起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培训单位本位”的计划模式向着“校长本位”的需求模式的转换。特别是教育理论界和教育管理实践开始关注校长职业化以后,人们开始探讨校长培训的新的可行模式,由此也将引发校长培训工作改革。可以说推动校长职业化成为校长培训工作改革的着眼点。

校长职业化有利于促进校长职责的演变。职务型校长的职责来自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令,校长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行使学校管理权,其管理职责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对于学校的发展规划、招生考试等基本上没有自,也不负责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本文所指的校长职责的演变指的是职业化的校长增加了新的职责,即是说职业化的校长在履行以往所有的学校管理的职责以外,同时还要承担为学校谋取经济效益和经营学校的责任,校长成为学校资源的寻求者、选择者和开发者。而在形式上,职业校长的全部职责被契约方式法制化,职业校长只能按合同行事。由此,校长负责制也将落到实处。

校长职业化有利于提高校长的专业水平。要实现校长的职业化,则必须使校长具备能用于职业市场交换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的专业水平。校长的职业化为校长提高专业水平提供了动力,而专业化又成为职业化的必要保证。

三、校长职业化的培训诉求

(一)改变以往立足于“职务型”校长的计划式培训模式

立足于“职务型”校长的培训模式指的是按照一种计划的方式进行校长培训的模式,即培训负责单位基本上很少照顾到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校长的需求,而是根据培训单位自身的工作的便捷性进行。例如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上一味追求学校管理学知识的结构性和整体性,而忽略了培训知识的动态性和校长自身的层次差异,结果导致校长培训工作的效度不高。要改变这种校长培训工作落后于学校管理实践发展需求的局面,就必须从参加培训的校长学习的需求角度考虑,尊重实践,关注实践的需求。尤其是要把培训工作的学科课程中心转变到学习者中心上来,变计划式培训为需求式培训。

(二)以校长培训引导校长形成职业角色认同

校长职业化在学校管理实践的发展离不开校长培训工作的推动,而校长培训工作反过来必须关注校长职业化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需要。而职业化的最为基本的要求是职业角色的认同和职业形象的塑造,由此,校长职业角色认同和职业形象的塑造将成为校长培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一定的培训形式使广大校长形成一种整体的职业气质,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拥有共同的专业思维、专业知识和技能。当然职业角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所指称的利用校长培训来塑造校长职业角色和职业形象指的是通过校长培训形成一种导引,使接受培训的校长能形成职业认同,把职业角色的义务、权力、规范、情感、态度等内化为支配自己行为的角色观念,逐步缩小实际职业角色同期待职业角色的差距,以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形成整体的职业气质和素养。

(三)改革培训内容,倡导能力本位

校长培训主要解决的是校长步入和从事学校管理者这一职业后,随着学校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学校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何在观念、知识以及技能上适应这种变化。当前学校规模扩张,学校管理的复杂性也加大。学校组织要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变化,就要通过一定的培训使学校的管理者提高管理的绩效。这样参与校长培训的学校管理者更关注的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把学习的内容与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校长培训的能力本位立足于提高参与培训的校长的管理绩效、发展他们的管理实践。这就要求培训单位在培训前要做大量的需求调查计划准备工作,而且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能适应培训需求变化的师资队伍。在课程设计上,应该更多侧重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帮助学员学会在面对新问题、新困难时,对头脑中原有的知识要素进行重组,从而创造山新的行动框架,来解决困难和问题。可以说,校长职业能力的打造是校长职业化的起征点,在校长培训中确立能力本位实质上就是在校长培训中培养校长的职业能力,即培养校长的战略思考与规划能力、资源整合与运作能力、动态管理与组织能力。

(四)改革培训形式,促进校长自主学习

一直以来,校长培训以一种“套餐式”的方式进行的,基本上按照学校管理学的学科体系进行。这种“套餐式”的培训方式在针对“职务型”校长的培训工作上曾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学校管理实践的发展和校长职业化的提出,这种培训方式也逐渐显现出许多不足。根据校长职业的理论,校长职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职业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学习者自身主动学习。职业化形成中的个体的自主性学习特征要求培训者转变角色,他们不应该仅仅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还应该承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培训者应该更多的关注校长的实际需要,而且在培训活动中要尽力使校长处于一种激活的状态,使校长能独立的反思自己的管理思想。由此将有助于形成一个培训者和校长两方面的有效的互动和沟通,也有助于校长在培训中正确的评价自身的学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