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时间:2023-06-26 16:23: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第1篇

1当前我国生态农业主要特征

1.1具有共存的开放性和隐性。对于我国的生态农业形式属于开放性的农业发展形式,而其中也存在隐性特点,从生态农业的方面进行分析,要想有效的转变传统农业发展观念,就应该从其理念角度着手,借助开放性的生产技术形式来代替传统的发展方式,从而更好的满足生态农业发展需求。而在进行生态农业的建设当中,应该充分有效的运用国土资源,这样的运用形式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特征,这样能够大大提升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升社会承受力。1.2能够有效实现农业生态总体效益的良好优化。通过对生态农业发展环节进行有效研究,其重点部分就是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与完善。农业主要就是在自然规律条件下不断发展的,借助一定的生物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和良好的土地资源等,来实现土地的最大效益,对于这一土地效益的实现能够有效的带动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其作用与优势是非常大的。而如果在实际中不去遵循相应的自然规律,那么其土地效益将无法发挥其自身优势和作用,并且农业中的相应生产技术等内容也无法发挥自身作用,最终会导致农业进入恶性循环当中,所以生态农业不行要尊重自然规律,作用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农业总体效益的全面提升以及良好优化。1.3合理的整合和协调农业生态系统。对于生态农业系统属于有机系统,其重视的部分为农业发展是否能够达到整体性和综合性,从而将这两点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说生态农业发展中,主要利用自然资源,对社会资源以及人力资源进行协调,在将这些内容进行合理分析与整合,建立出完善的农业发展结构形式,从而更好的运用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发挥其优势与作用,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整体质量。

2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2.1不断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在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当中,想要真正有效额实现经济效益、农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全面提升和持续发展,就要从生态角度入手,掌握自然规律以及生态规律,在将农业发展与相应的规律有效的进行融合,这样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开展生态农业发展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并且全面优化和整理农业生态系统结构,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利用农业资源,而对于这些就要以农业承载量为基础,将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两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进而有效的确保生态农业能够在开放性和稳定性的条件下发展,工作部门要坚持以科学角度去开展相应工作,从而保证生态农业经济稳定发展。2.2重视农村地区的环保产业稳定进步。对于农村来说,想要实现生态农业良好发展,就应该重视于对环保产业的宣传和推动。农村环保产业,对农村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与农业之外的环境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和互补作用。对于当前我国相应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就要以建立环境友好型农村为出发点,从而更好的保障相应工作的有效开展,这样不仅能够对农村生态环境带来改善,并且还能保障生态产品的良好建设,这对农业生态化道路的发展有效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提升生态农业经济水平也有着促进性作用。2.3重视能源型农业经济模式的良好发展。对于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情况来说,对我国社会进步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可是在实践和发展当中,还是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避免相应问题对生态农业发展带来影响,就必须要正确的处理好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的协调关系,从而有效的保障生态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从而避免出现以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问题。例如,生态农业发展中,能够有效的降低化工产品在农业生产当中的运用,而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相应的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而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调节性,从而更好的保障我国生态农业稳定发展。在生态农业生产当中可以运用新能源来保障生态农业稳定发展,可以有效借助太阳能、生物能等技术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污染现象的出现,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3结束语

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生态农业的发展应该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和先进技术,从而保证生态农业形式的良好建设,有效的推进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重视对绿色生态产品的研究与生产,从而更好的提升生态农业生产效率,这样才能全面有效的提升生态农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生态农业领域的稳定发展。

作者:邵丰产 单位:河南商水县农业局经济作物管理站

【参考文献】

[1]谢梅.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解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4(18):11-12.

[2]霍杰.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02):14.

第2篇

1.1生态农业的功能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指导农业生产,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和生物之间的共生规律促进物质循环利用,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无废物生产和无污染生产,建立多业并举、综合发展和良性循环的立体网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农业旨在建设一种既有利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又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除了传统农业具有的自给自足及提供就业与收入等农业基本功能外,还具备一些独特的新功能(如表一所示)。第一类功能为经济功能。生态农业向市场提供优质、安全、营养的农副产品,不仅能满足居民基本生存需求,还能满足居民对新鲜、优质、安全、多样、反季节的绿色食品,以及对方便、深加工农产品等方面的需求。生态农业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拓展农业生产经营范围,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随着生产力水平与资金回报率的提高,生态农业不再是需要补贴和日益萎缩的夕阳产业,而是作为一项发达的现代产业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使农业投资不断增加、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第二类功能是社会功能。作为经济、社会、生态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农业在传承传统文明、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农家乐”、“农业旅游”等经营方式提供的休闲和旅游新场所,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又挖掘了农业的潜能。农业有的风俗、文明也将随生态农业的发展而延续,因而生态农业传承了传统文明,增强了农民的科学与环境意识。生态农业将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管理方法向传统农业辐射,带动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区域发展;通过提供就业与收入机会,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第三类功能为生态功能。生态农业具有显著的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生态功能具体表现为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体和土壤;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1.2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口、资源、技术和制度等条件的约束,生态农业追求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农业发展历史来看,从原始农业发展到传统农业,再到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进程和方向。现代农业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创造了世界农业的奇迹。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用机械化替代人力和兽力,用化学化和水利化代替有机农业,用高产品种与新耕作法代替低产品种和传统耕作法,用商品经济代替封闭式经济。现代农业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使土地生产力和农业生产力得到飞速增长,对解决人类食物供应功不可没,但在资源、环境、生产成本等方面的负效应也明显地暴露出来,如能源过渡消耗、水资源无节制使用、生产成本增加、污染加剧等问题。无论是在工业发展还是在农业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发展与资源、发展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农业发展途径和生产方式不完全相同,农业现代化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将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导方向,但需要处理好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避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应将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生态农业以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为主旨,通过采用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措施来维护生态平衡,生产出清洁产品,使现代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因而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促进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近年来,江西省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环境条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农业建设,使全省生态系统不断恢复,生态农业产业规模扩大,生态经济建设成效显著。江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生态农业意识有待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不高、资金短缺等问题。江西省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如图一所示。随着江西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目前江西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53.3%。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还需多方努力。

2.1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

生态农业的建设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要重视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工作,加大对农民建设沼气池等行为的财政补贴力度,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农户和龙头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产品标识制度,鼓励公众购买生态农业生产的农产品。保障体系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财政投入,建立生态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生态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2.2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就必须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使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主动走向农业市场;鼓励企业建立生态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政府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生态农业科学研究,提高生态农业本身的科技水平;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政府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

2.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农业意识

农民是发展和实施生态农业的主体。要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还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重视程度。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举办函授班、培训班、轮训班等形式,讲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基础知识;通过生态农业知识竞赛等形式,了解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关政策;通过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使农民直接看到建设生态农业对发展生产、美化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潜力,从而有利于激发他们发展生态农业的热情和信心。

2.4着力解决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资金短缺是江西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要发展生态农业,就必须着力解决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可以借助乡镇企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让农村集体经济有一定的积累资金用于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借助旅游的收益保护生态环境,让生态农业能在一定的生态基础和水平上得到发展;引进外商投资,与外商合作发展生态农业;建立较完善的融资系统,支持生态农业建设;通过政府贴息、信用担保、风险投资等多种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生态农业的资金问题。

3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产业结构优化 生态服务业

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相伴而行,农业文明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工业文明以第二产业为基础,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现代产业模式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核心,生态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形态。当前,吉林省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和实效,但作为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服务业的生态化改造工作仍没有得到更多人的重视,成为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短板。

一、吉林省生态服务业发展现状

1.生态型服务业

生态型服务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论方法,以能源资源节约共享、产业高度关联、产品及服务绿色化为主要特征,倡导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一种现代化的服务业发展模式。从具体内容来看,生态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实现主体生态化、服务途径清洁化和消费模式绿色化。从生态服务业的分类来看,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社会生态服务业,以提供社会服务为目的,包括生态旅游、现代物流业、绿色公共管理服务等部门;另一类是智力生态服务业,以研发、教育和管理为目的,包括生态信息,生态金融和生态产业教育等产业,生态服务业是服务行业本身的生态化转型。

2.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服务业总体数量在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活力有所增强。2011年吉林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652.11亿元,增长10.9%。截止2012年底,全省服务业企业达到13.1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71.6%,增长1.5%。城镇以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2亿元,增长31.7%,高于二产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吉林省逐步深入实施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重点抓好1200个300万元以上项目和30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推进大岭汽车物流园区、东北亚现代粮食物流园区,加快建设长春、吉林、延边3个软件园区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发展旅游业,不断增加旅游航线、旅游商品开发和品牌建设,扩大中朝俄环形跨国游、自驾游等参游规模,提高服务业发展层次。

然而由于吉林省服务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相对不足,包括管理缺位和多对一管理现象并存,信息流通不畅,行政和区域垄断依然存在;融资难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以拥有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为主的服务业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创新能力不强,在一些关键领域缺乏核心技术,人才呈现结构性短缺等。

二、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吉林产业结构优化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第三产业质量效益,提升产业素质,完善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型第三产业,通过“服务化”实现生态压力最小化是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

1.现代服务业多模式发展减轻生态压力

现代服务业本身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就业机会多的特点,而且与工业消耗资源产出相比,服务业能耗远远低于工业,尤其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经济中高效、清洁、低耗、低废的产业类型。大力发展住宿、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可以节省资本的投入并增加产值;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可以促进资源整合与合理的利用;发展房地产业和规范的物业管理,可以改善城市面貌,推动城市绿化建设;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可以提高公民的素质,提高文化生活追求,增强环保的意识。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能降低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对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2.通过“服务化”实现“减物质化”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要减少环境污染率,发展现代环保技术,减少环境损耗,以“人—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为目标。“服务化”是依托知识实现人力资本对自然资本的替代,因此也具有“减物质化”的特点,减少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代价,在产业结构调整时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同时在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和最终处置的每个环节都使物流和能量流消耗最低,则高的资源生产率和可持续性是追求的目标。这要求提高资源生产率,从过去追求单位劳动力产出极大化转为追求资源投入所附着的效用与服务极大化。这样,在市场经框架下,在资本和技术的推动下,社会能够实现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化的生产力或福利增量,同时提高可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生产率。

三、积极推进吉林省服务业的生态型发展

对吉林省资源消耗较大、环境影响较重的传统服务业进行生态化建设,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目标,可以通过实施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途径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及其他产业生态化耦合等措施实现。

第一,对传统服务业主体进行生态化改造。对传统服务业中贸易市场、百货商场、旅馆饭店、运输企业等服务企业开展诸如工业企业中开展的清洁生产审计及生态文化创建等企业生态化的措施。从企业自身层次上贯彻生态经济理念,实现物质循环流动并抑制污染发生。

第二,服务过程的清洁化改造。不同服务行业的服务途径清洁过程不尽相同。在传统强势服务行业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可主要开展绿色营销、电子商务、开辟绿色采购通道、引导绿色消费等来创建清洁化的服务途径;在餐饮宾馆业中,开辟绿色客房、开设绿色餐厅、提供打包服务、按顾客意愿提供一次性用具等是清洁化服务途径的主要形式;在交通运输业中,可以通过使用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辆等形式的现代绿色交通工具来实现服务途径的清洁化。

第三,在服务对象中倡导绿色消费,提供绿色服务。推行绿色消费是吉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保障。倡导绿色消费要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第四,与其他产业生态化的耦合。从三次产业的关系来看,美国经济学家谢尔普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即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而服务业则是它们粘合起来的灰泥。如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的嘉善县乐购嘉善绿色物流中心的建设,既提品也提供服务,被当地称为“2.5”产的做法,集物流、高档餐饮、会务、文化创意以及文化自助外包、旅游业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服务业取得很好的效果。

综上,吉林在建设生态省的过程中,应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以此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使其与政府和人民期待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步。

参考文献:

第4篇

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在农业中的具体体现,有着一般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一是“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农业生产的物质量,节约和保护资源,减少土壤、水体和农产品中的有害残留;二是“再利用”,实现农业基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等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用品污染;三是“资源化”,实现土地、土壤、草地、水体、森林以及动植物等资源的良性再循环,充分开发农业生产和加工中的副产品、废弃物的使用价值,从深度和广度开发资源利用价值,延长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使它们的最终产品在完成使用和消费功能后的演化物能够洁净回归自然。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除了一般循环经济的性质外,农业循环经济还有着自身的特征:一是食物链条。产业内部参与循环的物质往往互为食物,以生态食物链的形式循环,循环中的各个主体互补互动、共生共利性更强;二是绿色生产。对产品的安全性更为强调,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三是干净消费。农业的主副产品在“吃干榨净”后清洁回归大地;四是土、水净化。“万物土中生”,“万物离不开水”,土壤、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至关重要,对耕地的质量和数量平衡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予以特别关注;五是领域宽泛。不仅包括农业生产内部的循环,而且包括了农产品加工的综合利用和产业链的延伸及废弃物的资源化,还直接涉及人体健康、人类社会与环境等领域;六是经济主体比较弱。农业是弱质产业,需要工业的反哺,农民是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扶助。七是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突出。

二、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一)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发展的原则。农业循环经济是根本改变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发展的经济,不是停滞不前、静态的经济。要避免两种倾向,即只讲经济发展,不讲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只讲保护资源环境,不讲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不讲为人类造福。二是群众自愿、市场机制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实现经济主体内部、之间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良性传递。不搞强迫命令,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法规进行引导。在循环经济具体模式的选择上,尊重农民、企业的经营自。三是规模经济原则。农林生物资源循环经济是现代化、规模化的经济,不是小农自给自足封闭式的田园牧歌,在考虑循环经济项目时,要注重规模效益和工业化程度。既要发展一个农户内部、一个企业内部、一个产业内部、一个部门内部的循环经济,还要发展企业间、产业间、部门间乃至全社会范围内和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循环经济。四是整体利益原则。发展农林生物资源循环经济的出发点必须从全社会、整个环境生态的角度讲究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经济主体和单个产业的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应该服从于全社会的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五是“双赢”原则。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兼顾。要避免两种倾向,即只讲经济发展,不讲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只讲保护资源环境,不讲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实施思路

紧紧抓住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总结、鼓励、宣传、表彰、扶持一批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地区、典型企业,建设一批农业循环经济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鼓励支持引进、推广、研发一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

三、环农业的发展模式

(一)能源循环综合利用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重点发展适合农村的清洁能源。一是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利用转换技术将太阳能、风能转换为独立源和电源。为大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热能。可以大大减少其它传统能源的使用。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二是通过普及立体种植的技术,大大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应加强种养结合,如稻田养鱼、鸭,果园养鸡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三是大力发展沼气,农村有利用沼气的条件和优势,从农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建立多种与养殖场链接的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链。不但为农村提供新型的能源途径,改善了农村能源利用结构,而且有效降低了农业,特别是畜禽养殖业的面源污染,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二)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

利用农村庭院这一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条件,建立高效农户生态系统。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辅以加工业,通过立体经营的种植业、链式循环的养殖业和技术密集的加工业,进行综合发展,多次增值利用。独立地形成一个无废弃物的循环式结构,其特点是以庭院经济为主,把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以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和太阳辐射能.并用现代的技术手段经营管理生产,以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凋统一。

(三)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模式

农业废弁物再利用的方式有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以沼气发酵为主的能源生态工程可将农作物秸秆和家畜排泄物等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既为农户提供清洁的生活、生产能源。给农田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料,有机物饲料化利用生态工程也是再利用运作模式的义一重要内容,比如将农作物秸秆经过青和氮化发酵制成饲料。此外,还应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途径。在整个循环路径的物流中没有废物的概念,只有资源的概念。各环节实现了允分的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经济正效益。主要分为加工废弃物集中利用模式和加工废弃物就地利用模式。

(四)绿色有机农业模式

积极发展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建立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等方式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其他农用资料,或者用新型生产资料、技术来代替常规生产资料和技术,有效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数量的使用。降低土壤重金属、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程度,以达到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的目的。同时.通过改造农田排水系统,建设生态型沟渠。在沟渠边套种经济林木或生态树种.既可有效吸收农田排水中的氮、磷等影响水质的物质又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四、发展对策

(一)加强水土资源的管理,高效利用,防止永土流失和污染

土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针对我国耕地、牧场、森林锐减、土壤退化、污染等情况,应禁止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盲目开垦。严格控制对耕地的非农占用,适当缩小农用宅基地的面积。还要改变过去简单粗放的耕作方法,综合高效使用土地,并且把对土地的使用和养护结合起来。此外,还应减少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治理土地的白色污染。在水资源方面要做到要节约用水,综合用水,减少水体污染。在灌溉方面,采取喷灌、微灌、滴灌、渗灌等方法。提高用水效率;在种植养殖和生活用水方面町采取综合循环的办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防治水污染。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工业排污;另一方面,农村养殖生活排污,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其对水源的污染。

(二)开发农村新能源,发展生态农业,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

根据农村的资源优势,可开发使用太阳能、沼气、秸秆电、风电、用于烧饭、照明、取暖等。有些山区水流量大、落差大,还可发展小型水电。既能满足农民日益增加的对能源的需求。又能改变农民过去靠砍柴割草烧饭取暖的落后做法从而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严格限制化肥、农药、除草剂、药品、添加剂等的使用。种植业应选用优良品种,少施化肥,多用天然有机肥料;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如采用农作物间作、轮作、清洁田园、生物制约等做法。以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其危害程度,尽可能少使用或不使用农药、除草剂等。简化农用生产资料的包装,降低农业白色污染。养殖业要加强管理,定期检查,防止疾病发生和传播,保证饲料的营养和无害,控制添加剂的使用;注意畜禽圈舍卫生,及时清理粪污,消灭蚊蝇。农产品的加工要遵循严格的绿色加工、贮藏、运输、包装等程序。总之,只有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确保农产品实现生产、加工及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才能提高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发展循环农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业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提升了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所以,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三)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整治农村环境,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农业废弃物主要有农田和果园的残留物,如秸秆、杂草、落叶、藤蔓以及农用翅料薄膜等;畜禽粪便以及栏圈用的铺挚物。未经任何处理而任意堆放这些废弃物,易污染环境,滋生蚊蝇。若进行简单的处理.如焚烧、深埋等,则易造成对空气、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发,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作物秸秆利用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个切入点。以农作物秸杆为原料可发展秸秆饲料、秸秆能源、秸秆肥料、秸秆食用菌以及秸秆建材和工艺品,不但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还带动了农村第二产业的发展,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同时也解决农村胜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此外,对农村养殖所产生的大量畜禽粪污,也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重复利用,将其通过厌氧发酵提取沼气,解决农村的烧饭、照明等生活用能;再把厌氧发酵后剩余的残渣作肥料使用。

(四)转变政府观念。加强对发展循环农业的宣传、规划和协调工作

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片面追求GDP增长而忽视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倾向。在农村经济发展上要确定科技先导、资源节约、生态保护、效益提高的基本方向。同时,因循环农业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在政府统一领导协调下,组织农业、环保、畜牧、科技、国土资源、水利、财政、税务、质检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积极推动,才能保证各项丁作顺利开展。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农业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发展循环农业的总体规划,确定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和实施措施,做好与各部门发展规划的协调工作。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条件。最后,还应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增强农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

(五)增加资金投入,扶持和激励发展循环农业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如河道、管道、沟渠、井溏等灌溉设施;人畜饮水设施,乡村道路,电网通讯设施,改厕排污设施,还需进行小流域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等生态环境建设。因此。政府应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此外,各级政府要依法安排并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或积极运用贷款贴息、补助等各种手段,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同时,各级政府还要适当安排生态农业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开展生态农业规划、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等补助。对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在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如对秸秆加工、沼气工程和畜禽场配套改造工程,可重点安排资金启动和建设,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让农民从中受益,从而引导和带动农民走上发展循环农业之路。

(六)加强科技研究、开发、推广,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撑,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者循环利川资源的成本太高,循环农业就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大力支持和鼓励有关发展循环农业科技上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如在沼气生产技术、立体种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无害化生产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农业节水技术、太阳能风能利用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政通过科研立项,加强农业部门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现有的科研平台和科研队伍,联合攻关发展循环农业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并且要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示范。

(七)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确保循环农业健康发展

目前,尽管我围已经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性条例,但循环经济的推进主要是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并没有把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基本目标。反映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上,因而就有很多的遗漏和很大的局限。因此,国家层面应尽快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给发展循环农业提供一个基本的法制环境。同时,政府还要建立一系列发展循环农业的制度,如实行动态的短缺资源(土地、水、能源)价格制度,农村资源的循环利用制度、环境资源信息透明与公众监督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区域环境保护补偿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还有绿色经济核算、会计、审计、税收、投资制度等等,形成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

第5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 低碳经济

在工业化进程中,人类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无节制地使用煤炭等化石资源,造成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环境的持续恶化,人类逐渐意识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提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是以较小的能源成本实现高产出的发展模式,权衡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在这一背景下,安徽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

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低碳经济进行研究。庄贵阳率先阐释低碳经济的内涵,并说明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节能减排是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科学院的定义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是研究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绿色GDP的实现。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发展模式。

低碳的关键在于经济,经济的核心是产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正是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指的是第一、二、三产业等行业占所有产业的比重,是一国或地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之一。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升级需实现低能耗、低碳排放等目标,逐渐向低碳化转型。

二、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经济快速增长,GDP从1995年的181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5300亿元,增长了8.5倍,年均增长达到14.3%。随着经济的发展,安徽省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与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从1995年的32.26%下降到2011年的13.17%,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从1995年的36.46%上升到2011年的54.31%,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从1995年到2011年保持稳中有升。安徽省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的上升,逐渐形成“二三一”的产业格局。

1990年以前安徽省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1995年安徽省实现GDP为181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584亿元,第二产业660亿元,第三产业566亿元,比重分别为32.3%、36.5%、31.3%,第二产业比重进入第一位,呈现“二、一、三”格局;到2000年,三大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5.6%、36.4%、38.0%,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三、二、一”格局;2005年,三大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8.0%、42.0%、40.0%,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形成了“二、三、一”格局;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一、三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模式,引领了安徽省进入经济快速发展阶段。

到2011年末,安徽省GDP实现15300亿元,以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15亿元,增长4.03%;第二产业增加值8309.38亿元,增长17.96%;第三产业增加值4975.95亿元,增长10.58%;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4.17%、69.26%、26.57%,已形成工业主导型的产业结构。

(二)安徽省产业结构分析

安徽省产业结构历史的演进过程分为:重工业时期(1952~1978)、调整时期(1980~1989)、升级时期(1990-至今)。根据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表明,产业应从“一二三”到“二三一”或“二一三”再到“三二一”的动态演进过程。然而,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在历史中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再根据需要进行产业调整,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现在安徽省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正走向以第二产业为中心、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先导的新的发展阶段。

安徽省现阶段处在一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业与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不合理,存在着经济增长呈现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式增长特征。总体上,安徽省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相对滞后,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业土地出现荒漠化。而农业产业结构中的低科技利用率更不宜于产业内部资源消耗率的降低,会对全省生态农业产生破坏。对于第二产业,工业增长依然依靠重工业拉动。重工业的发展,增加了碳排放,对环境破坏性很大。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劳动力主要转向生产率较低的社会服务业,而生产业这类效率较高的产业发展仍然缓慢,且信息咨询、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比重仍然不高。

三、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一)发展绿色农业,实现农业低碳化

传统农业不仅严重破坏了生态资源,带来了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问题,而且其生产过程本身消耗大量的化石资源,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传统农业称为“高碳”农业。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逐步调减效益不高的粮油作物,扩大效益相对较高的大蒜、蔬菜和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发展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种植、养殖及绿色农产品加工制造业,降低农业生产过程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加大绿色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力度,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现代化管理。

(二)促进科技创新,实现工业低碳化

在低碳的大环境下,工业能源的利用效率对实现工业低碳化的目标影响较大。工业的低碳化,需从各个环节进行低碳,淘汰落后生产产能主要针对高耗能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对钢铁、水泥、煤炭、电石行业的调整是通过建立大型的企业集团促进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采用固碳、节能等技术,逐步减少传统工业对化石能源依赖,提高现有能源体系的整体效率,遏制化石能源消耗的增加,发展低碳产业和产品。同时,政府要制定高碳能源、高碳工业的税收政策,制定鼓励发展低碳工业的优惠政策。

(二)更新服务理念,实现服务业低碳化

鼓励服务业低碳化,促使低端服务业向高端化服务业延伸和渗透,利用现有的服务资源,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方式,包装传统服务业,打破行业垄断,改变传统服务业高消耗、技术落后的现状,增加服务产品的附加值,逐步形成新的服务业态。

参考文献

[1]何建坤.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J].绿叶, 2009.

第6篇

内容摘要:农业的多功能性既是农业历史进步的结果,也是当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方向。随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农业功能的多样化将得到全面发展,农业的内涵与外延明显变化,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融合空前紧密。本文着眼于从更高层面、更广领域整合与配置农业资源,研究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影响,提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与其他关联产业部门结合,并使其他农业形态的发展及功能的发挥获得战略支持,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产业优化升级战略 农业多功能性 影响

农业多功能性是农业除了提供食品、纤维等商品产出的经济功能外,还具有与农村环境、农村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农村生存与就业、食品质量卫生、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村农业文化遗传以及动物福利等非商品产出相关的环境和社会功能(陈秋珍等,2007)。农业多功能性跳出了“小农业”的狭隘范畴,从“大农业”、现代产业体系角度重新定义农业,将农业内涵和外延扩大,强调了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这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支撑。现代农业是多功能农业,农业的多功能性既是农业历史进步的结果,也是当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方向。我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产业优化升级战略

产业优化升级对推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持续、协调、快速的发展,都是以产业结构的合理变动为前提,是通过产业优化升级来实现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必须常抓不懈的重大战略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过渡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增长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并存的态势(王岳平,2008)。一方面,产业发展的基础、规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我国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平稳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尖锐,产业之间、区域之间、产业内部的不协调问题突出,经济增长高度依赖第二产业尤其是高消耗、高投入的重化工业,而工业的发展又以环境、资源的巨大损失为代价;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缓慢;现代服务业比重低。在新的时期,我国的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将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战略重点将由部门之间的比例调整转向强化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为主的功能性调整,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外部效应,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影响

我国在经过了长期的以工业为主导的非平衡发展过程后,当前已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平衡增长关键时期。实施新时期的产业优化升级战略,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将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形成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一战略将全面影响农业,带动传统农业向以多功能农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迅速迈进。可以说,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本身就是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题中之义。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对我国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详见图1):

(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强调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联动

一个地区的最优产业结构和最适宜的技术结构是内生于这个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在我国全面发展现代化工业不可行,必须根据功能分区合理配置不同的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基于自身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农业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将重点发展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形成新的产业功能分区与布局;而工业发展比重大的城市内部也会根据资源情况布局相应农业,发挥农业的食品保障、休闲观光、生态保育等功能。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与嵌入,实现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形成城乡分工合理、区域特色鲜明、资源要素优势充分发挥的产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不再边缘化,而是产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农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将进一步强化,在区域经济平衡稳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加剧了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表现为产业间的相互渗透,产业界限趋于模糊,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随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产业融合将提速,在农业发展领域,将出现三种新的产业融合方式:农业产业内部的融合,即农业通过生物链把产业内部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等产业重新整合,从而融合形成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等新的农业形态;农业与外部产业的融合,主要是渗透型融合,即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实现功能互补,从而实现产业之间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农业向工业延伸和服务业向农业延伸,这种产业的渗透融合形成了大量新兴产业,比如农业与工业融合形成现代食品工业,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融合催生了旅游农业或生态观光农业;新兴产业的替代融合,例如电子网络技术向农产品流通领域渗透而产生了物流、连锁经营等农业现代流通方式,产业融合丰富了农业多功能的内容,优化了农业资源的配置。

(三)优化和提升农业内部产业结构

农业分工分业的深化,将使农业形态更加丰富。我国传统农业基本以种植业为主,而种植业又以粮食为主,林牧副渔所占比重很小。现代农业则注重农业内部的分工分业,偏重于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协调发展,偏重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使农业多功能性突出显现。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状况将发生结构性变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化。一方面,随着产业优化升级,工业对农业的原料供给需求将发生变化,农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延伸,不仅满足食物和纤维需要,还向制药、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等更宽阔的领域扩展。另一方面,从农业的食物保障功能看,随着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对于农产品需求的档次也随之提高,农产品生产必须由注重数量向注重提高质量方向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原材料农业、食品工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加工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多种形式的农业将引来新的发展时机。

(四)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

一方面,农村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形成农业资源利用的新模式,农业多种功能得以有效开发。随着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加快,与农业相互交融,农业除生产之外的其他功能得到有效开发与拓展。譬如永川茶山竹海的茶产业就是典型的融茶叶采摘、加工包装、休闲品茶、旅游于一体,体现出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多种功能。服务业快速发展,与农业相互交融。另一方面,多功能农业所具有的产业形态更丰富、产业链更长,分工分业的农民和专业化各部门间的协作、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对接等都需要通过服务来解决。而随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农村生产业和生活必然加快发展,为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服务平台和有力保障。

(五)技术进步决定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水平的高低

技术进步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形成新的农业业态,促进产业创新,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影响和改变了传统产业产品特点、生产特点以及增值空间,形成新的农业形态。如生物化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产生了生物质农业这一新的产业形态。促进了农产品品种的优质专用化,保障了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的变革,机械作业、设施农业、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种养殖方法、动植物疫病防疫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手段将广泛采用。推动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制度的变革。新型生产方式、生产经营组织涌现,农业向商品化、社会化、集约化方向迈进。生产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农业信息化。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科技培训的广泛开展造就大批学科技、用科技、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

基于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要求加快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

(一)实施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多功能性的实现

优化农业各部门之间及内部的比例结构,促进农业分工分业的深化。一方面,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注重保持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平衡,同时各部门内部注意多样化与平衡发展。扩大农业外延,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配套产业及关联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发展主导产业为基础,打造优质高效农业。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选择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扩大优质产品在整个农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实现农产品生产以大路货产品为主向以优质品种为主的转变。在这一过程,要注重农业产业带、产业园、特色镇、专业村的建设与示范作用,推进优势主导产业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发展。

优化农业布局,因地制宜地谋划农业功能与产业拓展,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形成不同区域的农业主导功能定位与功能的区域布局。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农业资源环境的多样性不无关系。由于各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农业各项功能发展的程度、所起到的作用、人们关注的程度是不同的。优化农业布局,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状况与特点,考虑农业多功能的区域差异,进行农业多功能区域布局安排,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区域农业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对于科学合理地开展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断拓展农业形态与功能

加快农业与第二产业的渗透与融合。运用现代工业的理念与经营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积极探索农业工业化。农业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包括:对传统农业进行市场导向的工业化改造和经营,建设标准化、专业化、工厂化和高质化的大农业,加快农业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加强农业基地、农业园区等类企业组织以及农产品现代销售网络的建设;延长产业链,将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农村支柱产业来抓,组织农业制成品生产,真正实现增值增业、工农融合;注重发展现代食品工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新型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与壮大农业企业,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

加快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渗透与融合。农业还要与第三产业相结合,以农业带动旅游业、餐饮业和商贸业等的发展,同时以第三产业带动农业及农产品的价值提升。注重现代农业生产功能与旅游、生态保育功能的有机融合,积极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必须注重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种养一体化和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与开发农业旅游、生态功能的有机融合,实现土里利用立体化,既发展了旅游业,发挥了生态保育功能,又直接推动从传统农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现代农业转化,最终使得农村经济在农业和旅游业的交叉与渗透中得到发展。

(三)充分发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作用,尽快实现农业多功能发展

加强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最明显的表现是其对农业技术的改造。主要包括: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机械技术,提高农业作业中的机械化程度,在农业形态上,优先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立体农业等技术密集型农业;将更多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农副产品加工,建设现代食品工业;优化农业技术体系,改善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物农业,在生物育种技术、生物农药技术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同时,还要加强高新技术在农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尤其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的有效管理。比如农业信息数据库、田间管理自动化、畜禽管理自动化、花林虫害的监测及防治、农产品信息服务等各个农业生产经营领域。

构建循环农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把产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加大农业污染的综合防治力度,实现产业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对各类农产品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深度加工,不断增值、增效。建立和完善农业废物回收和利用通道,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废物循环利用水平,将废物的最终处理量降至最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实现生产过程污染减量化,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建立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圈。发展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农田和扬尘。实施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循环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奇.多功能农业[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陈秋珍,John Sumelius.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7(3)

3.王岳平.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J].宏观经济研究,2008(11)

4.尹成杰.农业多功能性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7(07)

5.吕军.产业融合与我国多功能农业建设初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9)

作者简介:

第7篇

[关键词]园林模式 农业 生态环境

一、园林模式农业及其特征

园林模式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把农业与园林相结合,形成园林化的农业,农业化的园林,突破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乡土文化和田园风光,建立起以农业支撑旅游、以旅游促进农业的模式,使农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更好地发挥。

园林农业具有农业和旅游业的双重属性,它具有以下特征:(1)生产性:提供了绿色和特色农产品。(2)观赏性:通过观光农作物、花草树木和饲养动物等,获取丰富的感官享受。(3)娱乐性:依赖一些特色作物或养殖动物区修建娱乐宫、游乐中心、表演场,供欣赏和取乐。(4)参与性:游客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能够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并在农业生产中感受到乐趣。游客们能参与的活动包括摘取农家果实、亲身体验农作物的耕种等,让游客们更深刻地了解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享受乡土带来的欢乐。此外,园林模式农业还提供住宿、度假、游乐等其它丰富的活动内容。(5)文化性:利用农业所涉及动植物的历史、经济、科学、精神、民俗、文学等文化内涵,设计丰富多彩的观光农业游览项目。例如,农业园林中的植物(尤其是稀有植物)、饲养的动物(稀有动物等)、配备的设施(水耕设施)以及传统农具展示,都极具特色的展示了农业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使得游客对农业文化知识了解得更深刻。(6)市场性:园林农业可以为那些不了解、不熟悉农业和农村的城市人服务,其目标市场在城市。

二、园林模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

园林模式是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如今园林模式农业结合了农业和旅游业的优缺点,在农业经济中是以一种快速、低耗、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出现,使得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得以打破,从而更好地发挥农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发展园林模式农业有利于农业向功能综合化转变与发展。

在传统模式的经营过程中,人们通常只重视农业的生产功能,忽略了农业协调人与自然的功能,比如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等。而将园林模式的注入使得农业与旅游业之间有了交叉,突破了传统农业的经营形式,丰富了的旅游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发展园林模式农业有利于转变农村产业结构,使农业逐步趋向产业化。

目前,我国农业存在着农村产业结构不平衡、农业经济效益上不来等问题。此时,若发展园林模式,肯定会使得农村的其它相应产业得到发展,比如服务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建筑行业等等,最终使得农村产业整体上得到大规模的变动。同时,园林模式还可以促进一些当地的食品、日用品、工艺品等的销售,特别是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因此,园林模式的发展有助于打造当地农业的特色产品,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

3.发展园林模式农业可以供给很多就业机会,减缓农村劳动力过剩以及其带来的很多问题。

由世界旅游组织的资料显示,每添加一个旅游业中的就业岗位,就可能有其它5个与之相关的就业岗位。而园林模式的开发所需要的除了开发项目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以及导游之外,还有文化、交通、服务等行业的携助,这就高效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兴起,使得园林模式农业强大的带动性得以展示。

4.发展园林模式农业能够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和传播。

园林模式农业发展强调的是生产性、科学性、商品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把农业生产、文化教育、高端技术融合于休闲旅游之中。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园林模式农业在选取和培育种子、改进栽培技术、存贮、运输等各个环节中,应该积极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增强自身的旅游吸引能力。同时,通过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定点授课,能够大范围地提升农村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基本的生产技能,养育出具备一定科技水平现代化农民。

5.发展园林模式农业有利于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改良,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我国传统农业具有历史久远、农村民俗风情文化丰富且独特的特征。随着现代农业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园林模式农业中旅游者在游览、参观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农事活动、品尝和购买当地的特产。如此一来,旅游者得到休闲和精神享受,也了解农村的风土人情,对现代化农业表面上的认识得到提高,对农村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因此,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旅游开发观念,改变了传统的旅游格局,最终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

三、结论

发展园林模式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普遍表现为结合了旅游业与农业,使得农业经济效益范围扩大,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园林模式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开发方向,很大程度地发掘了现有的农村资源,从而开辟了一个新型农村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甚至美学观念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又符合农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广阔地发展前景与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华芹.一种新型的园林模式――生态旅游农业[J].现代园林,2005(2)30~33

第8篇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第9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将,综述研究

一、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于美国。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Kenneth E. Boulding)在 “宇宙飞船理论”(Spaceship Economy)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 ,要靠不断消耗和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 ,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 ,肆意破坏环境 ,就会走向毁灭。”随后,1990 年 英 国 环 境 经 济 学 家 皮 尔 斯(D.Pearce)和 特 纳(R.K.Turner)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书中首次严谨而学术的规范了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的概念 ,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随后,20世纪末21世纪初,德国与日本也相继对循环经济进行定义。

从此,循环经济的概念被流传至更多国家地区,掀起了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热潮。自从循环经济首次于于 1998 年由翻译德国颁布的《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引入中国 ,随后大批学者分别从微观宏观层面对循环经济进行了研究。

在微观方面部分学者研究了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其中,有些分别从法律调控层面和汽车回收工程入手。而另有一些,分别对清洁生产、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的关系、作用和构建总计达70种循环经济产业化体系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后来的微观应用研究做了铺垫与基础。

在宏观方面研究,大部分学者都针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和如何运行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方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同时运用生态学与经济学的规律,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同时应系统的做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循环,并着重对经济运行系统的关键点进行改进以实现经济系统运行最优。而循环经济模式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延伸产业链,实现循环经济的3R原则。

二、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我国早在 20 世纪 80、90 年代循环型农业雏形己经形成,根据农业生产过程是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过程,有学者提出了“循环农业”一词。随着循环经济在我国受到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研究,他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对循环农业进行了定义,大都将其定义为基于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之上的一种农业经济形态。并提出以绿色 GDP 核算体系及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随后,宣亚南等进一步指出,“循环型农业”的实质,要把农业关联产业经济活动组织成“自然资源——产品或产成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使农业产业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最终,尹昌斌、唐华俊、周颖指出循环农业最主要特征是产业链条延伸和资源节约。并进一步指出循环农业的概念经历了循环型农业、循环节约型农业、农业循环经济,最终演变为循环农业。

随后,学者对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和主体行为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指标,发展模式也有不同角度的分类。根据不同组织方式,分为5种发展模式;根据循环规模不同,目的不同分为局部、内部和整体的三种循环;根据不同功能提出了立体复合型、物质循环利用型、能源开发利用型、综合发展与全面建设型、以庭院经济为主的院落生态系统型以及观光农业型六种模式。

也有学者将我国当前发展循环农业的主流模式分地区归纳:南方“猪一沼一果”生态模式、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西北地区“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平原地区生产生活循环链条模式、农业生态园区循环模式以及农工商循环模式。

关于循环农业发展中主体行为,大部分研究都是从农户的角度出发,对循环农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有资源、资金限制,法律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缺陷,循环产业链条未形成,农业废弃、环境破坏严重,农民素质、农村管理低等操作性薄弱的问题。

三、总结

自然资源的有限,而人类借发展经济的理由无限制的索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气候,干旱、暴雨、冰冻雪灾;恶劣天气沙尘和雾霾等已危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所有名列世界前茅的总量在被平分之后也会微小的令人惊诧,故而,转变经济发展形式,有效利用资源,在增加经济数量的同时更应注重经济质量与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是必要而必须的。

农业循环经济是由循环经济发展运用而来,在我国的发展时期较短,理论并不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那样成熟。并且由于我国农民人口数量大,农村经济平均水平较低。而传统的“高产出、高消耗、高废弃”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然使原本就质量不高的资源环境遭到了破坏,即使使用先进技术,农业生产效率一直不高。虽然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循环农业在我国不同地方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目前全国的循环农业发展并不均衡,仍需进一步的分地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德敏,王文献.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J].经济师,2002(11):8-9

[2]马荣.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J].中国环保产业,2005(5):43-46

[3]徐嵩龄.为循环经济定位[J].产业经济研究,2004(6):60-69

[4]宣亚楠,欧名豪,曲福田.循环型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27-31

第10篇

关键词 环境污染;农村;现状;原因;治理对策;宁夏盐池

中图分类号 X50;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86-02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优惠政策向广大农村倾斜,数以万计的农村人口获得了巨大的社会红利,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在获得红利的背后却是农村环境的逐步恶化。农村不再是人们向往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而是垃圾满地、污水乱排、畜禽飞走、粪土堆砌、柴火焚烧等。室内室外截然不同是农村最真实的写照[1-3]。通过总结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以实现“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双丰收。

1 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盐池县地处西北内陆,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煤炭企业众多,农药、化肥大量投入,养殖业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4]。为了促进当地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大量资源被开采利用。据统计,盐池县境内的大小煤炭企业高达数百家,煤炭开采不严格、不规范,同时还有数家重污染企业,这些造成了境内许多河流污染断流。不科学地使用农药、化肥、薄膜,随意丢弃垃圾,动物粪便随意堆放,造成土壤盐渍化严重,耕地面积逐年较少。许多重污染企业随意排放污水废气,尤其座落在工厂周围的村庄,环境污染更是触目惊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多是采用焚烧的方式,极易产生二次污染,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2 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2.1 环保意识淡薄

由于民族生活习惯和的不同,据统计调查,盐池县6岁及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在6~7年,受教育水平极低,保护环境意识极其淡薄,对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认识严重不足。在农村,垃圾随意堆放是常态,房前屋后、街道、院落、沟渠、田地到处都是垃圾。农村一般没有分散的垃圾箱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进一步增加了人们随意丢弃垃圾的可能性。往往会形成由于教育水平低下的无意识发展成一种病态的生活习惯,从而难以改变,这些都加剧了盐池县农村环境的污染。

2.2 乡镇企业的污染

由于城市环境不断的恶化,政府对企业进行重新布局,城镇化进一步推进,大量的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搬离城区,落地在乡镇农村,给农村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和危害。据盐池县相关部门统计,盐池县境内大大小小的煤炭企业高达数百家,大多数不具有_采资质,运输车不遮盖篷布,严重破坏环境,同时对地下水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河流断流。煤炭企业衍生出许多焦化厂,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对空气和水资源污染严重,对农村人口健康的危害显著。

2.3 农牧业面源污染

农牧业是盐池县的主要产业,尤其以养殖业更为突出。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在农业方面盐池县每年投入大量的农药、化肥、薄膜等,过度和不科学使用造成了土地污染,养分随着水分流失富集,再次造成污染。种植业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多直接焚烧,造成空气污染。养殖业是盐池县的主打产业,由于牛羊有舔食食盐的习惯,所以粪便中会含有许多盐离子。农业中往往将这些粪便腐熟后直接作为农家肥使用,土壤中残留的盐离子浓度升高,进一步加剧了本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污染环境,耕地面积减少。因此,影响了人们对土地的需求,土地供需矛盾急剧恶化,对农村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挑战。

3 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3.1 政府加强投入

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政府要根据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加强政府监控、执法、问责力度,合理制订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有针对性地取舍转移到农村的企业,不能盲目引入,对已经引入的企业要加大监管力度,对存在污染问题的企业要责令整改。减少农牧业面源污染,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政府要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通过新技术、新方法、新措施促进农牧业发展。政府政策的制订要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加强环境保护的舆论宣传,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村环境。

3.2 产业合理布局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方面,政府要全局规划和监督,引入的企业要有能力解决自身产生的污染问题,重污染企业要远离人口、水源、季风上风口地区。对产生污染的企业要依法依规给予严肃处理,强制企业优化自身的结构特征,政府要拿出专项资金鼓励节能减排的优秀企业。另一方面,企业要做良心企业,鼓励创新、促进发展、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对产生的污染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

3.3 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污染产生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以农药、化肥、塑料薄膜污染为主。政府要科学引导,鼓励发展生态循环农牧业,改变传统大水、大肥的农业观念,科学施肥、精准灌溉。引进耐盐碱的种苗、土壤改良剂、节水灌溉等技术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种植经济林,大力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环境。畜牧业的发展实行规模化,产生的粪土要集中脱盐腐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大力发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草业―畜牧业等产业相结合的循环农业生态模式,尽可能地降低环境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农村经济,2004(9):86-88.

[2] 于建嵘.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冲突的主要特征及对策[J].世界环境,2008(1):58-59.

第11篇

【关键词】旱作节水农业;青海;发展;对策

干旱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平均受灾面积约七亿亩,其中一半以上是受旱灾影响,因此少产粮食300亿kg以上,专家们普遍认为,干旱和荒漠化趋势还会普遍扩大。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不仅能摆脱干旱,并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几年来,青海省通过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广应用农田节水技术,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改善了全省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抗旱防灾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状况,现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简单剖析。

1 青海省基本情况

青海省地处我国西北, 位于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黄河、长江、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被称为“江河之源”。青海省幅员辽阔,东西长1200km,南北宽800km,总面积72.23万km2。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及其复杂,农业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地势高寒,气候干燥,生态环境表现出明显的高原特色。从全国农业区划看,属于半干旱的旱作农业区,是一个农牧结合的省份。农牧区以著名的日月山为天然分界线,东部和北部是农业区,西部和南部是牧业区。全省总人数518万,其中农牧业人口335万,总人口中藏、蒙等少数民族占42.8%,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平均海拔3000m以上,其中4000m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54%。在现有耕地中有灌溉条件的水浇地面积占31%,主要分布在黄河、湟水河流域沿岸柴达木盆地;山旱地面积占总耕地的69%,主要分布在河湟流域两侧山坡上。根据青海的传统习惯和地貌生态类型,把海拔在1650~2700m之间的山旱地称之为浅山,年降雨量250~400mm,主要特征是春旱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只有2.3%;把海拔在2700~3200m之间的山旱地称之为脑山,年降雨量在500mm左右,主要特征是土壤自然肥力较高,湿度大,低温和霜冻灾害频繁。全省农业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光能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3.7~8.5℃,无霜期短,降水少而集中,年降水250~450mm,具有典型的“冷凉性”、“多样性”和“立体性”气候特征。种植业结构比较单一,农作物以春小麦、油菜、蚕豆、豌豆、青稞和马铃薯六大作物为主,多数地区春种秋收,一年一熟,夏种指数为9.6%,只有在黄河、湟水流域较温暖灌区可复种3.33万h㎡左右。

青海的农业为三分川七分山。山旱地的丰歉制约着全省农业的大局,发展农业的难点和增长点都在山旱地区。发展旱地节水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农业生产虽然降雨不足且受时空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光照充足,土地辽阔,热量充沛,土质良好,雨热同季。在独特的生态条件下,过去,我们更多地强调高原气候对农业发展的不利一面,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冷凉性气侯时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近几年,青海省重新认识和评价发展“冷凉”农业的潜力,转变思路,坚持“冷凉”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如青海青油菜单产居全国之首,出油率达到38%,比冬油菜出油率高出7%.近几年推广的双低油菜,芥酸和硫苷含量比同类地区低,品质优良,出油率达46%;青海省的蚕豆粒达饱满,无虫蛀,粗蛋白含量高达28.2%,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产品出口日本和西欧。反季节蔬菜已发展到1万hm?,产品销往广州、上海和香港等地。

2 “旱作节水农业”概念

“旱作节水农业”是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和工程等技术措施,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核心,合理安排农业布局和种植业结构,应用节水保墒技术,采取防旱抗旱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可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相关技术措施包括如下几方面:

(1)地膜覆盖增温保墒技术。地膜覆盖旱作物亩平均节水30m3,同时具有增温、保土、压杂草等多种作用。

(2) 地面覆盖增肥保墒技术。通过增加地面覆盖物,达到节水目的例如秸秆覆盖、种植绿肥等。该方法既能保墒,亩平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10~15m3,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

(3) 节水灌溉设施农业。与常规灌溉相比,喷灌节水50%,渗灌节水75%,滴灌节水80%,同时节省用地15%,节省用工50%,节水节本增效十分显著。

(4) 旱作节水高效种植模式。采取一些高效种植模式,达到节水培肥的作用。

(5) 推广保水抗旱化学制剂应用技术。旱作物种子使用保水剂包衣;在干旱期,叶面喷施抑制剂,减少水分蒸腾,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取得的成果

积极推广旱作节水实用技术。青海省把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作为抗旱的主要措施,在主推全膜覆盖技术的同时,配套推广以合理轮作、增施农家肥等为主的提高耕地地力和质量的技术,以深松耕、少免耕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抗耐旱优良品种为主的结构调整技术,以打窖拦蓄、集雨补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等旱作农业技术,以间套复种为主的旱作农业综合应用技术,有效提高了科技抗旱水平。去秋今春以来,通过现场观摩、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已举办各类集中培训1000余场(次),印发宣传资料17万余份,培训农民人数达到14.2万人(次)。同时,指导农民加强冬小麦和冬油菜的田间管理,及时落实以打耱镇压、撒施农家肥、灌水为主的常规性抗旱措施。目前已完成秋冬作物春灌1.1万亩,镇压耙耱土地219万亩,麦田增施农家肥33.6万亩。

干旱地区农业如何增效?农民怎样才能增收?青海省大通县自2007年起,大力开展覆膜旱作节水农业种植模式,率先在黄家寨镇、新庄乡试点推行了旱作农田万亩马铃薯春覆膜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让年均降雨不足300毫米的黄家寨镇、新庄乡在旱年获得马铃薯丰收,平均亩产达到2200kg,为十年九旱的青海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为了让每一块土地发挥最大效益,2012年,民和县马营镇下山村杨吉祥抓住乡政府优惠补助政策和全县旱作节水种植模式推广的有利时机,将家里的12亩川台地进行全覆膜玉米种植,在特别干旱的情况下,种植的玉米获得了丰收,每亩净增收500多元。

随着以覆膜种植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种植模式在青海省各乡镇的大面积推广和示范带动,覆膜种植已经不用乡村两级干部去动员、去组织,而成为广大农民的自发行为。每年春播时节,农民就开始覆膜,为春耕生产保墒做准备,为增收打下了基础。全覆膜种植技术的推广更坚定了青海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信心和决心,今年计划发展旱作节水覆膜保墒面积130万亩,计划种植马铃薯74.5万亩,玉米3万亩,示范膜侧小麦55万亩。

3 青海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思路

3.1 青海省主要应用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1)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一般耕地耕深普遍在15~18 cm之间,此深度形成坚硬的犁底层,对农作物生长不利[1]。深耕、深松技术的实施可在原耕翻15~18 cm的基础上再深松到30 cm左右,形成上翻下松的结构,打破多年形成的犁底层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轻病虫草害,利于农作物生长。经测定,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比未装深松铲的犁耕或畜耕土壤容重降低30.14 g/cm3,孔隙度增加8%~10%,土壤含水率提高2%~5%,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耙耱镇压机械化技术。秋季土壤表层10 cm含水量12%以下时或雨后,及时耙耱镇压,质量要求达到播种状态,春季不动土直接播种,经过耙耱镇压可压碎坷垃,封严缝隙,减少风吹跑墒。研究发现,10 cm镇压田含水量为17.5%,未镇压田含水量为10.26%。

(3)地膜覆盖保墒机械化技术。通过覆盖地膜,起到保水、保肥、增温的作用,是干旱地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2]。现今推广的有两种模式:一是垄膜沟植机械化技术。将地膜覆盖在非播种行的垄上,将种子播入未覆膜的沟内。该技术于1999年由外省引入,现已在青海省广泛应用。二是覆膜穴播技术。利用机械将种子按一定的行距、株距穴播在地膜下。通过近几年的试验表明,机械化覆膜播种增产幅度可达30%~40%。

(4)坐水播种机械化技术。利用播种机械边播种边浇水,特别是春季干旱的年份,可适时播种,达到保苗、壮苗的目的,增产幅度达16%~47%。

(5)旱作沟播机械化技术。利用沟播机一次完成起垄、种肥施用、分层播种、覆土、镇压等工艺。可将天然降水集于沟底,加大蓄水能力,减少水分散失[3]。同时,抢墒播种有利于种子萌发。一般沟播田出苗较普通大田早5~7 d,沟垄相间,可抵御风寒,沟内温度与其他播法相比高0.7~1.0 ℃,增产幅度为10%~24%。

(6)虚实并存机械化技术。通过浅翻深松对土壤耕作进行间隔处理,耕层形成虚实并存的结构,虚部土壤孔隙度大,渗水快,蓄水多,通气好,实部土壤孔隙度小、提墒快,导水保温性能好。虚实两部分水、肥、热运移互补,为作物生长创造了条件。

(7)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在农作物收获后,利用机械直接将秸秆还田,并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可达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目的。

3.2 青海省发展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主要措施

(1)做好旱作节水农业科学研究和机具选型。发展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要有先进适用的配套作业机具。多年来,青海省通过引进、试验、选型等多种途径和办法,较好地解决了旱作节水农业配套机具的问题。

(2)因地制宜,研究不同地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模式。青海省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耕作特点不同,针对不同地区,研究试验不同的模式。

(3)建设示范区,搞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做好示范区建设是青海省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主要做法。每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首先应选择示范区进行试验示范,以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带动周围地区的技术推广工作。在示范区召开现场会、举办技术培训班,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在全省迅速推广普及。

(4)加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技术服务。科技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变为先进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中,青海省特别加强了农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经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县农机推广站为基础,乡农机管理站、村机耕队共同参加的农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这支农机科技推广队伍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快了全省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普及速度。

3.3 青海省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思路

(1)明确目标和任务。以充分利用自然水为目的,以培肥地力为重点,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相结合,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在旱作农业机械的研究推广过程中向多功能联合型机械、通用性机械、精准化机械方向发展。

(2)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发展。以往粮食作物机械化程度高,经济作物机械力量不足,应加紧研制、生产、推广适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农机具。

(3)向网络化、系列化服务方向发展。推广过程中实行农机作业承包责任制,由县、乡农机站组织采取自愿的原则,组建农机服务队,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同时要改善田块小、种植作物不一、栽培模式不规范的状况,实行合理布局、规模经营,以利于大中型机械的推广应用。

4 存在问题

干旱缺水是制约青海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对提高农业综合抗旱减灾能力、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期间,青海省高度重视发展旱作农业,特别是通过扶持推广以秋季覆膜、早春覆膜和全膜覆盖为主的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真正实现了“秋雨春用,春旱秋抗”的目标,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调整的转变,由传统种植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抗旱节水之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青海省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十一五”期间,青海省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和自治区“三个百万亩”高效节水农业工程,全面推进旱作农业建设工作,使旱作农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虽然青海省在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中做了不少工作,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主观上讲,由于发展旱地农业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和规律性的认识,灌溉农业中喷灌、滴灌、微灌技术还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在客观上,面临着五个方面的困难:

(1)水资源利用难度大。虽然青海省地处江河源头,河流纵横,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16位。由于主要农业区内黄河、湟水切割很深,开发利用难度大,费用高。同时水资源地理分布不均,在经济发达的湟水流域农业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900多m3,亩均440多m3,不及全国平均的1/3。目前水资源利用率已达50%以上,缺水3亿m3。青海省年降雨量较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常常“十年九旱”,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对此,各级农业部门及时理清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据统计,青海省格尔木地区年降水量只有400㎜左右,而年蒸发量高达1500㎜以上,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沙化严重,近年来,该地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尊重自然规律,积极顺应天时,主动调整结构,压缩小麦种植面积,扩种早春播作物,改善田间基础设施,大力推广旱作节水技术,走上了一条可持续的旱作农业发展道路。当前,该地区上下已迅速行动起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措施落实,全力以赴打好抗旱春耕硬仗。

(2)自然降水少而且时空分布不均。全省年降雨量只有250~450mm,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十年九旱,“卡脖子”春旱已成为客观规律,要充分利用天然降水难度较大。针对这一现状,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结构,扩大油菜、马铃薯种植面积,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生产受制于旱的问题。2012年秋季,大通县就结合秋播工作,组织万名干部下基层宣讲调整结构、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好处,通过对比算账,提高农民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积极性,预留覆膜地块。并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和帮扶活动。全县计划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80万亩,去年春季就完成覆膜59.5万亩,迅速掀起了顶凌覆膜的,共投入资金1476万元,调进地膜1622吨,投入覆膜机械1500余台(套),组建了18个农机作业服务队,加快了覆膜进度。针对近期旱情加重的实际,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全县上下正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大规模地覆膜行动。全县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一片被地膜覆盖的耕地,场面十分壮观。据专家测试,覆膜一周土壤15厘米体积含水量为20%左右,比未覆膜的地块高6~8个百分点。

(3)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供水能力不足。全省近4000项农田灌溉工程中,老化失修工程占30%,全省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35,严重影响原有效益的发挥。提灌工程多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受当时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三边”现象比较普遍,设计标准低,工程质量差,设施不完善,加之长期运行,多数泵站、干支渠道及建筑物因冲刷、裂缝、沉陷、冻胀等原因破损严重,闸门及启闭设施老化失修,渠道输水能力低,渗漏损失大。

(4)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青海省85%的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干燥少雨,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地域辽阔、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差。虽然建国五十多年,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地方财力拮据,农村投资总量不足,农牧业基础依然十分薄弱,全省农田灌溉面积只有总耕地的1/3,干旱缺水、雪灾等自然灾害仍是制约我省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5)山旱地区群众贫困面大,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推广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难度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队伍不稳、保障不力、专业素质不重制约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科技成果与生产需求错位、农民吸纳新技术的能力不高、农业生产分散使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增加,效果不理想。可以说,在青海省这样一个农业用水资源紧缺、干旱灾害频繁的地区,依然存在水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

为此,顺应天时,把干旱视为规律去认识,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千方百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青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5 对策

青海农业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史。建设高效持续的旱作节水生态农业系统,不仅对黄河、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保证青海食物安全、农民脱贫致富、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乃至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大力发展旱作节水生态农业是今后青海农业超常规发展最现实的选择。“十二五”期间,发展节水农业的指导思想是:以提高有限水资源利用率为中心,已发展特色农业为目标,在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灌溉农业的同时,大力变革和开发旱作技术,蓄住天上水,保住土坡水,用好地表水,努力构建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节水生态农业两大系统,全面推进青海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工作中。突出抓好4个方面的工作

(1)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青海穷在水上,苦在水上,发展的希望也在水上。节水农业要继续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抓好骨干工程建设的同时,以渠道硬化防渗为中心,搞好现有水利设施的改造、配套、挖潜和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积极推广灌溉工程、先进节灌技术和水价控制相配套的节灌制度,千方百计节约用水。并集中财力、物力修建小涝池、小塘坝等微型工程,积极推广喷灌、滴灌、渗灌等微灌技术,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在年降雨量250~350mm的山旱区,进一步总结修建集雨窑成功的典型经验,全面推广集水工程、现代喷灌技术和农艺措施相配套的旱作节水模式,力争“十二五”期间全省新修集水窑34.9万眼,户均6眼,解决干旱山区1024万人,10.87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发展农田补灌面积2万hm?,庭院节灌面积1133.3 hm?,逐步建立起一个既符合干旱山区实际,又能大幅度提高天然降水生产效益的高效节灌体系。

(2)狠抓农田生态建设,继续实施“坡改梯”工程。干旱山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是青海省的生态脆弱带。从长远讲,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抓好农田生态环境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是根本。一是结合当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着眼于整个山区全部土地的整治和利用,把改善大地植被作为突破口,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草、灌、桥结合,开展综合治理,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加大基本农田治理力度,继续坚持不懈的实施“坡改梯”工程,坚持统一规划,每天完成坡改梯0.67万hm?,使干旱山区适于休梯田的地方全部实现梯田化,力争“十二五”末人均建成0.13 hm?基本农田。

(3)狠抓地力建设,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根据青海的实际,要继续实施好“沃土工程”着重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广辟肥源。增施农家肥料,通过积、造、堆、拉等各种办法,养蓄积肥,堆制“几合一”肥、拉运牧区羊板粪,提倡精粪上山,使有机肥的施用有一个大的突破。其次,要增施化肥,实行施肥、化肥深施、分层施肥等技术,尽可能提高利用率。第三,要大力种植绿肥。川水地区复种绿肥,山旱地区要利用边远脊薄的耕地种植豆绿施肥、牧草,施饲兼用。第四要调整作物结构,山旱地要逐步增加蚕豆、豌豆等养地作物面积,实行粮豆轮作,培肥土壤。继续推广切实可行的蓄水保墒节水措施,积极改进耕作技术,搞好“土壤水库”建设。针对低海拔干旱地区和高海拔山旱地的低温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干旱地重点推广沟播、垄膜沟播、雨水积流补灌、马铃薯整薯播种、蚕豆点播、豌豆深种等技术;在高海拔的低温阴湿旱地围绕增温保墒,重点推广地膜覆盖、油菜机械条播、点播、平衡施肥等技术。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吸收、探索新的旱作节水耕作技术和方法,提高旱地节水技术的水平。

(4)狠抓结构调整,开展选用抗旱作物和品种。根据多年的实践表明。在青海省干旱山区马铃薯最具耐旱力,产量高而稳定。麦豆播期较早,正值降水量最少期,如果底墒不足,很难保苗,马铃薯播期可延迟到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这是大于10mm的降水过程基本可以出现,能够获得全苗,抗旱增产本着趋利避害的原则,因地制宜,调整干旱山区的作物结构和布局,以马铃薯、小麦、蚕豆、豌豆、亚麻和中药为主,扩钟马铃薯,争取山区人居种植0.07hm?;干旱山区和湿润山区的过渡地带扩大蚕豆种植面积,建立外贸出口基地;在相对脊薄的干旱地区适当种植具有抗旱耐脊薄的亚麻和中藏药材。为此,今后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3个方面:一方是突出抓区域布局,调整种植比例;二是下功夫狠抓抗旱节水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工作,对目前生产中推广的一些好品种,要建立种子基地提纯复壮,扩大覆盖面就;三要有针对性地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干旱山区马铃薯、蚕豆、中藏药材产业地发展。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这个首要目标,以增强旱作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首要任务,以提高降水利用率、利用效率为着力点,以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为支撑,针对青海省不同区域的水土资源特征和优势主导产品,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工程等措施,因地制宜推广旱作节水高效农业技术和配套措施,加强旱作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未来青海省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分区谋划,突出发展重点,根据青海省地区区域资源和环境条件,围绕确保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因地制宜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模式,逐步形成效益明显、各具特色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新格局。坚持节约增效,促进持续发展,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为核心,把节约水资源和提高利用效率放在旱作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强相关技术的集成组装和配套,减少降水资源的无效损失,提高农业生产中单位水资源的产出效率和效益,以增收激活节水,以节水促进增收。坚持科技引领,突破技术瓶颈,加强以生物和农艺节水为重点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强化工程节水措施与农艺、农机、生物、化学、管理等节水措施的联合应用,大力普及高效适用、简便成熟的实用技术和装备,推动综合技术的集成示范,不断突破制约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增强抗旱节水综合能力,促进区域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兵.目前旱作节水农业须确立的五大观点[J].农民日报,2009(08).

[2]山仑,黄占斌,岁岐张等.节水农业[J].农村经济与社会,2005:77-90.

第12篇

一、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打造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都市农业,吸引都市游客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进一步提升*知名度,体现“绿色*”的独特魅力,让*市民多一份体验、多一份快乐,让*农民多一份收获、多一份喜悦。通过几年努力,形成“绿色*游”的品牌,使*成为*世博会特色休闲度假基地之一,成为*都市美丽的后花园。

(二)行动主题

绿色*美好家园

(三)指导方针

坚持以农业优质资源为依托,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农旅结合、打造精品、培育品牌,不断提高农业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积极争取把*农业旅游发展纳入全市农业旅游规划之中;要形成特色,既突出“农”字,保持乡土风情,又体现现代气息和旅游功能;要广泛引进社会资本、社会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培育区农业旅游的龙头企业;要通过发展农业旅游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实现“三个集中”的步伐,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强区富民目标做出贡献。

(四)发展目标

——20*年国内旅游者每年达到63万人次,国内旅游年收入4亿元人民币;年递增率分别达到25%;

——20*年农业旅游年收入1.7亿元,每年递增30%;

——20*年新增农业旅游从业人员700人左右,每年新增20%。

(五)重点工作

各镇、各部门要把监管寓于服务之中,为农业旅游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努力培育农业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

20*年,完成《*区农业旅游三年行动计划》编制任务,并于实施。重点推进枫泾*农民画村、漕泾休闲水庄的建设,完善山阳美阳田园、施普都市桃源设施。同时整合现有农业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功能性开发、形象包装、宣传推介,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推出“绿色*游”。

20*年,按照市旅委农家乐标准,规范各农家乐示范点标准。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秦望山旅游度假休闲区的开发和建设,同时加大月亮湖等水资源的利用和漕泾休闲水庄二期的开发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中部生态休闲功能区的旅游产品,形成“绿色*游”的品牌。

20*年,通过两年的农业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建设,逐步将“绿色*游”的概念,向绿色化工、环保工业延伸,适时推出工业旅游项目,丰富“绿色*”的内涵,拓展“绿色*游”的品牌。

(六)农业旅游线路

以“一点为主、多点联动”为原则,即选定1至2个固定点,再根据不同季节,组合不同线路、各有特色的观光休闲产品。线路为半日游线、一日游线、二日游线。依据目前的旅游资源,暂作如下安排:

半日游线:

A线:*海滨—车镜骏马园—施普都市桃源

B线:*海滨—龙泉港出海闸—美阳田园

C线:枫泾古镇

D线:*海滨—美阳田园—休闲水庄

一日游线:

A线:*海滨—枫泾古镇—*农民画村

B线:*海滨—芳心园或车镜骏马园或鸵鸟园—现代农业园区—施普都市桃源—*农民画院

C线:枫泾古镇—*农民画村—*老酒厂—百年桂花园

二日游线:

A线:

第1天:*海滨—龙泉港出海闸—美阳田园—施普都市桃源(宿桃源)

第2天:*农民画院—枫泾古镇

B线:

第1天:枫泾古镇—现代农业园区—宿*城区

第2天:晨观*湾畔日出—*海滨—万寿寺—美阳田园—休闲水庄

C线:

第1天:*海滨—万寿寺--*休闲水庄(宿休闲水庄)

第2天:车镜骏马园或鸵鸟园—施普都市桃源或百年桂花园—*老酒厂-枫泾古镇

同时各旅游线路可根据不同的收获季节,选择有关瓜果采摘点:*卫镇:文蕾果园;吕巷镇:施泉葡萄园、皇母蟠桃园、施普桃源、芳心果园;工业区:冬枣园等。

(七)农业旅游资源一览表(见附件二)

二、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

三年(20*年—20*年)内,要全面优化农业旅游资源布局和配置,提升旅游文化环境和服务功能,扩大对外开放度,开发旅游特色产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旅游的吸引力和辐射功能,不断丰富*的旅游产品,使生态农业成为“绿色*游”的亮点和支撑点。

(一)精心整合,培育品牌

大力培育一批以产业化、生态化、品牌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旅游产品,形成农业旅游特色,做大做强农业旅游品牌,使其成为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的突出亮点。精心设计旅游线路,提升和拓展农业旅游产品,大幅度提高农业附加值。

(二)大力营销,形成市场

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旅游的促销网络,形成和做大市场,切实搞好营销、拓展市场和培育品牌的工作。加大*农业旅游的宣传力度,以节兴市,以活动造势,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满足市民的旅游需求,大力开发市场潜力大、适销对路的*绿色游的“半日游“、“一日游”、“二日游”等大众化旅游产品,积极拓展会展、商务市场。

(三)改善配套,完善服务

加快旅游交通、酒店餐饮、信息金融等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强化规范化服务,不断优化农业旅游的经营环境。以高速公路和区域主干道为依托,结合城际列车的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形成旅游交通集散网络。强化信息、金融的配套服务,推进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在农业旅游中的应用。

三、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制,加强综合协调,形成各方参与的工作合力

建立*区农业旅游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商旅委,负责日常事务。区商旅委、农委、水务、建委、规划、房地、环保、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工商等部门及相关镇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二)加强政策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

全面落实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的若干意见》、市旅委和市农委《关于推进本市农业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区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若干扶持措施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若干政策的意见》的精神,加大区、镇财政对农业旅游基础性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争取市旅委、农委等专项资金的投入,用于农业旅游点的交通条件、统一公共信息图形标识、道路交通指引标志、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旅游基础功能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方针,对符合规划的农业旅游投资项目给予适当的扶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改善农业旅游项目的投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