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进度

小学音乐教学进度

时间:2023-06-26 16:23: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音乐教学进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音乐教学进度

第1篇

器乐教学是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高校艺术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师音乐教学改革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已取得了很大程度地进展,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器乐教学也不时暴露出很多弊病。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的实践,结合本人对器乐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心得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点在高师音乐专业器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体验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便为进一步深化器乐教学改革,提高器乐教学质量,探索音乐教育成功之路。高师器乐课程不同于一般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教学,它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教学。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所选乐器的发展简史和所选乐器演奏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质,适应当今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工作需要。

二、当前器乐教学的现状

1.器乐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高师音乐教学大纲中只是模糊地列入了器乐课程,但没有明确指出此门课程教学对象到底是那些学生,开的是音乐技能技巧课还是理论欣赏课,且未指出学生学习结束后应演奏何种乐器、达到那种水平。教学大纲中对器乐课的安排模糊不清,就会导致发生教学混乱、教师教学缺乏条理性等一系列教学问题的发生。

2.教师在器乐课教学中随意性太强

很多高师院校没有制定严格正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只是粗略地写一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导致器乐教师在教学中随意备课。另外教师对每节课的上课内容、课程要点、所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都没有精心准备,缺乏严肃性、认真性和系统性。不按照教学进度进行备课、上课盲目的现象,在许多高师院校的器乐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

3.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缺少科学性

器乐教学教师通常将传统“师傅代徒弟”的教学法运用到当代高师课堂上,很多院校的器乐教学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即一间琴房、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一把琴、一本书,且教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很少和学生进行交流。另外很多老师在上课中只教给学生死板的技巧,而不去研究其理论;不是使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而是按中国民间传统陈旧的教授法,结果只能使学生机械地学些生硬的技巧、而不能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4.教材选用困难,教学评价单一

目前,关于高师器乐教材,每个学校、每位教师使用的都不相同,大体上都是沿用音乐学院、业余考级或自编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规定,更没有体现出“师范教育”的特点。且高师器乐教学评价一直沿用高等音乐学院模式,以演奏一首音乐作品作为考核评价标准。在器乐教学评价过程中,忽视学习过程,只看考试结果,仅仅用传统的单一因素评价法去评价学生的演奏水平、综合素质难以得出全面的评价结果。

三、改进器乐教学的对策

1.明确器乐教学目的及其重要性

在高师音乐专业教学中,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对于器乐教学的目的和重要性,认识不清。所以在高师音乐专业器乐教学中,高师院校应从当前中小学对音乐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入手,满足器乐课程学习对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功能作用。另外要深入了解社会各层面对现代音乐教育中器乐学习的发展动态、功力目的等问题,宣传器乐学习对陶冶情操、开发智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论证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

2.制定出一套系统的、详细的器乐教学计划

高师院校一定要具体合理地为每位学生安排好和上好每节器乐课,每位器乐教师每学期开始就应该给每类型的学生制定出一套详细、系统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不同的进度来合理认真地进行器乐教学,选用好每门乐器所使用的教材,在选教材过程中除选取已有的较为优秀的练习曲外,还需专业作曲家与演奏家能够投身进来,创作出一些适合高师学生练习的练习曲与乐曲。调查显示,目前社会对键盘乐器教师的需求量很大,其次为中、西管弦乐器老师,如二胡、古筝、琵琶、小提琴等,希望高校今后加大此类人才的培养力度。这是当今社会需求的焦点,也是现在器乐教学的中心。

3.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世界多元音乐教育的发展,在器乐教学中应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把个别课、小组课和集体课等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结合起来。器乐教学应实行教、学双选制和主、辅修制度。器乐教师在教学安排上,应区分选修器乐与主修器乐专业的两类学生,教师一定要根据其不同的基础来进行器乐教学,合理地为每位学生提供必要辅导。另外对学生器乐成绩评价应转变单一的评价机制,在器乐教学评价中应该主张多维的评价方式,重视学习能力的测评,增加对学生合作组织能力的综合测评。

4.组建器乐课外活动小组,强化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音乐院校的器乐教师应抽出课余时间,让学生多参与中小学音乐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建起学生器乐课外活动小组。器乐课外活动小组可以有民乐队、弹拔乐队、铜管乐队、乐器小组合等形式,然后定期排练、表演出来,从而强化学生的演奏练习与表演。这样不但丰富了器乐教学的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中音响设备的安装,各种布景、道具、灯光、舞台的布置,增强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第2篇

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过度追求教学进度和升学率,与其他“主科”相比,往往将音乐课作为拓展学生课外知识的一种手段,在教学中强调理论知识的专业性,将大量时间、精力耗费在对音乐作品创作背景、人物故事的介绍上,而忽视了对音乐本体的关注,未能认识到音乐本身的欣赏价值和意义。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在对音乐课的认识上发生了扭曲,渐渐地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出路: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品质的策略分析

针对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应主动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前进步伐。具体来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教学主体,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乐园,在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今天的音乐课不再是学生接触音乐的唯一场所,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无时无刻不在输出音乐,通过日常生活音乐的积累,小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音乐喜好和修养。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自身角色定位的转换,明确自身不再是单纯的音乐理论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音乐兴趣及审美情趣形成的引导者。只有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表达、思考,以学生为中心,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审美情趣的形成。

2.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主动跳出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不断开拓创新,力求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多样化。具体来讲,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制作音乐手抄报、音乐贺卡等方式帮助学生从另一种角度理解音乐;充分利用校广播台的作用,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且富有欣赏价值的音乐作品,并对作品加以解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达到音乐教育与欣赏的目的。

3.关注音乐本体,重视音乐欣赏,培养审美意识

就音乐本身而言,它属于一种高雅艺术,欣赏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具有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教育意义,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音乐本体,重视音乐欣赏,通过优化课程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透过音乐作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走进作者创设的情境,感受音乐本身所表达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第3篇

学生学会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喜欢音乐,将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力、表现力以及钢琴弹奏技巧三方面的教学密切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有关钢琴演奏的基本知识,掌握钢琴基本弹奏方法与技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钢琴培训计划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小学生钢琴培训计划一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在于通过一对一的钢琴课引导学生步入音乐之门,使学生学会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喜欢音乐,将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力、表现力以及钢琴弹奏技巧三方面的教学密切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有关钢琴演奏的基本知识,掌握钢琴基本弹奏方法与技能,并使其音乐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教学原则

1、教学曲目的编排是以近年来国内比较常用的主流教材为基础,充分吸收古今中外优秀钢琴教材之长,针对钢琴普及教学中启蒙阶段的'教学,以兴趣为主导思想,密切联系我国钢琴的教学实践,选用不同类型的教材合理搭配。

2、教学中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法

1、教学以一对一的授课形式为主,针对学生的不同条件因材施教。

2、根据学生及家长的不同需求辅以不同形式的主讲课、陪练课,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进度,既不脱离曲目的整体要求,又不生搬硬套规定的曲目,使教学更加灵活、生动。

4、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课程,切勿贪多贪快,初级阶段教学在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的同时应以基本功为重。

三、教学内容

A、初学者最初手指的独立练习

(1)手腕平稳、平静,指型稳定,注意力集中在掌关节的活动上。

(2)手指抬起时,要觉得只用了掌关节的机能,手指另两个关节不参与、不勾拢、不伸直。

(3)抬起手指的动作要果断、积极而又舒畅、自如。

(4)抬起的高度,慢练时可稍高,但要在不勉强的前提下。

(5)弹下(触下琴键)的动作,也要感觉只用了掌关节,也要果断。开始阶段不要追求音量大,也不要有勉强感。

(6)触下琴键(发出声音)的同时,掌关节也停止用力。这时,除了第一关节负责把手指保留在键上外,整只手进入近乎休息的状态。

(7)如果是五个音连续弹奏,开始阶段速度要慢,每弹下一个音都在那个音上休息片刻。速度、音量(力度),只能随练习的积累而逐渐增加。要在感到一切都很自然、不费力的情形下一步步过渡到响亮而快速。

B、0xx班陈xx,0xx班吴xx学习《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1册》,010班刘xx,012班彭x琪学习《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2册》。

C、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生个人学习的情况学习《儿童钢琴手指练习》《哈农》等集中训练手指的练习。

小学生钢琴培训计划二

一、教学的目的任务

钢琴课是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弹奏方法进行钢教琴弹奏的一门学科。通过钢琴课的教学使学生获得键盘基础理论知识,对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方法有较清楚的理解和认识。

其任务是通过钢琴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正确的钢琴弹奏方法和具有一般的弹奏技能技巧,能正确的分析和处理一般的钢琴作品;初步了解和掌握不同作曲家不同类型的钢琴作品及风格,提高艺术修养和音乐表达能力,以适应高中音乐特长学生教学工作及适应高考要求向高等音乐院校输送合个人才。

二.教学安排

1.钢琴教学必须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文艺事业的接班人。

2.教师要努力钻研,不断提高水平,“教书、育人”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文化及健康的成长。

3.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和训练。

4.在弹奏技术训练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区别情况,精心施教,加强学生演奏及音乐表达能力的训练。

5.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

三、学习年限与课时安排

本课程学习两年,即四个学期,共72周,每周每生上课一学时,学生每周练习十至十二学时。(练琴时间安排:高一高二利用中午练琴;高三每天早晚各一小时练琴。)

四、教学方式

钢琴课是一门技术很强的学科,由于个人各自具备的条件不一,和每个人在钢琴弹奏技巧发展上有着差异,因此,本科程教学方式以个别授课为主,必要时可组织讲座或集体课。个别授课必须和学生独自练习相结合,两者不可偏废,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多元化教学。

小学生钢琴培训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培养21世纪合格幼师人才的目标,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德育为先,在做中教,做中学,大力推进行动导向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钢琴配弹”的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造就合格的幼儿教师。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键盘和声与即兴伴奏》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趋势的有关精神,体现了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大胆渗透新方法,采用集体课及分级管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推动教学改革。全书共分六个项目。结合《幼儿歌曲弹唱教程》教材,选用当今幼儿园流行的幼儿歌曲为配弹练习曲目,大力提高学生边弹边唱的职业能力。

三、学情分析

c278 279 280的学生来自各个的地方,基本上都是零基础,通过一年半的`琴法学习,掌握了一些钢琴、电子琴的演奏技巧,接触了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不足之处是:演奏水平有差距,少数同学的手指基本功比较差,需要不断地加强基本功练习,还有识琴谱能力较弱,都要长期进行练习,才会得到全面提高.乐理和声知识欠缺,需要从零开始学习歌曲配弹知识,边弹边唱的能力非常欠缺。

四、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2.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3.教育学生爱惜钢琴等设施设备,培养学生安全卫生意识。

4.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水平,能运用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为儿童歌曲配弹,大力提高边弹边唱的能力,提高儿童歌曲即兴伴奏的水平,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

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良好品质。

6.培养学生善于沟通、与人协作的专业素养。

7.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热爱并献身幼教事业。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和弦基础与初步伴奏的知识及应用

2.常见歌曲伴奏音型的处理与弹奏

3.钢琴、电子琴的演奏技巧

4.幼儿歌曲的即兴弹唱

教学难点:

1.歌曲配弹的和声知识掌握

2.各种不同伴奏音型的双手配合

3.幼儿歌曲的边弹边唱

六、具体措施及教学方法

具体措施:

1.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丰富课堂形式,运用实训教室和多媒体教学

4.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5.分层教学,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6.用归纳比较法,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1.运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归纳比较法、讲解法、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2.运用现代化设备,打击乐器为课堂增添色彩。

3.面向全体学生,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多培养学生的听力,演奏能力。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弹、唱、演的能力,提高职业能力。

七、考核方式

考核方法:理论+实操

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考核成绩

改进回课检测交作业的方式,探寻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如:个人展现,小组展现,开演奏会等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

本学期总课时 、周课时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应用(一) 3

第二周 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应用(二) 3

第三周 和弦外音 3

第四周 大调中二级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3

第五周 大调中六级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3

第六周 小调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3

第七周 乐段、乐句、终止式 3

第八周 幼儿园歌曲伴奏常用和弦与音型 3

第九周 属七和弦及终止四六和弦的应用 3

第十周 进行曲风格歌曲伴奏 3

第十一周 抒情性歌曲伴奏 3

第十二周 舞蹈性歌曲伴奏 3

第十三周 歌曲分析及民族调式和声应用 3

第十四周 弹、唱、演实训 3

第十五周 弹、唱、演实训 3

第十六周 弹、唱、演实训 3

第十七周 弹、唱、演实训 3

第十八周 期末检测 3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第4篇

总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依照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双基”掌握情况、缺漏所在、心理特点,以便因材施教,特别是转化后进生的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切实保证教学任务完成。

1、备课要超前一周,或者备课超前3-4课时为宜。不得无备课上课。(此项共计5分。无备课上课记0分。)

2、建立同头科老师集体备课、共性教案个性化批注的备课原则,实现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个性化批注必须详实,适合自己的学生接受。(此项共记30分,按优、中、差分别记30分、25分、15分)

3、严格按照“学导练”教学模式进行备课,灵活运用这一模式的各个环节。(此项共计10分,根据设计情况分别记10分、8分6分。)

4、“自学提示”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力求细而精。(此项共计20分,学情结合紧密,能突出重点,体现难点,记20分,此项分三个档次分别20分、15分、10分。)

5、注重习题的开发和利用,习题的设计要有深度、广度和梯度,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举一反三,紧扣教材,突出双基。(此项总计20分按档次分别记20分、15分、10分。)

6、为了增大课堂容量,开阔学生视野,教师备课时尽量把小黑板、

课件和远程教育资源的有关内容备入教案。(此项总计10分按档次分别记10分、8分、6分。)

7、教师为了更好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应该在教学授课结束后,根据学生反映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教案中写出教学反思。(此项总计5分按档次分别记5分、4分、3分。)

第5篇

中小学的音乐课属于基础课,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会弹奏钢琴是音乐教师的必备能力。这种必备能力在现在的情况下该怎样要求,采取什么措施来实现这些要求。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高师的钢琴教师,需要了解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钢琴方面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知识,当前高师钢琴教学症结何在。在此基础上,编选适合的教材,采取恰当的措施,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音乐教师。

1.1突出“师范性”,改变钢琴教学专业化的模式。

高师音乐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仍把技能、技艺的传授放在第一位,评价教师的业绩和学生的水平往往只看重教材的难度和学生技巧的娴熟。把学生当成演奏家来培养,偏离了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是一些实行分科选修的学校更为突出。这样教师的教学很不得法,很不得力,不能适应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需要,不受学生的欢迎。事实证明,现在的高师音乐系的钢琴教学必须冲出旧的桎梏,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和模式,来迎接基础课的改革浪潮,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

1.2对教学内容加以选择。

(1)教材的特点首先就应具有师范特色,要选择适合高师钢琴培养目标的初、中级练习曲和乐曲进行训练,笔者认为:高师钢琴教学应以钢琴基本弹奏能力,应用能力,教学法及全面修养的结合为特点。笔者认为:可根据办学层次,各学校师资力量与学生水平及教学设备等具体情况,可分为必修、选修,专修,从而确定各种课程内容的程度,使教材选择既有明确的目的,又有相应的程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2)熟练地掌握各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及伴奏音型;(3)为歌曲编写并能配弹的即兴伴奏;(4)掌握钢琴的基本教学法。运用音乐与技术相结合的训练法,把练习曲和流畅的乐曲片段结合起来,训练手指的跑动;(5)要求学生一定要看谱弹奏,要用耳朵去倾听自己的弹奏,亦或用脑弹琴。这就要求学生在开始阶段一定要用慢速去练习,这样就可以给自己的大脑留出一部分空间去听、去想,只要持之以恒,这种耳朵与大脑的能力是可以具备的:(6)视奏练习也是高师生钢琴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视奏训练,尽可能多安排学生浏览作品,扩大音乐视野;(7)开设合奏课,培养学生相互之间协作、默契的能力;(8)重视艺术实践。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更需要加强在校期间的艺术实践活动。可组织学生定期举办个人或是多人的演奏会,使每位学生每学期都有几次登台演奏的机会;(9)进行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范音乐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要从各方面做好准备,让学生在实习中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位合格的音乐教师,在工作中可能会面临的与钢琴的弹与教有关的各种问题。

1.3加强简谱即兴伴奏训练,线谱、简谱应并用。

由于现在全国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大多数是简谱,少数是线谱,而高师钢琴教材全是线谱,学生接触简谱的时间很少,大多数人简谱即兴伴奏不熟练,应变能力较差。经长期实践证明,简谱确实利于普及,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识谱负担,有利于提高识谱率、欣赏兴趣、欣赏力及创新思维。现在的电脑音乐软件也有用简谱制作的,其功能和效果并不差于线谱。因此,简谱也应该纳入钢琴教材之内,特别是简谱即兴配奏。

2、面向基础教育,突出师范特色,实现高师培养目标

师范类钢琴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尖子和演奏人才,而是要培养掌握钢琴这件乐器、为将来教育工作服务的人民教师。目前,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在钢琴学习上大多数从零开始,基础和起步的一致性,为钢琴“集体”教学统一安排教材和掌握教学进度提供了可能,也为我们改革以往的“一对一”传授方式提供了契机。这样将会大大减少钢琴教学在教师数量和教学时间上的成本投入,还将对缓解学生多、钢琴教师少、教学负担重的矛盾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3、逐步提高高师钢琴教师的综合专业技能,树立崇高的教育理念

第6篇

关键词:高师院校教学改革声乐教材

教材是体现一定教学内容与思想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教学理论发挥功效与实践媒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教材建设是一项宏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涉及教育外部,又要涉及教育内部;既涉及各个学科问题,又涉及教学心理领域;既有科学求真问题,又有技术革新与美学意义;既有理论探索问题,又有实践问题;既有教与学的问题,又有管理的问题;既包括教材的自身建设问题,又包括教材的教学工作;既有教材的研制问题,又有教材的出版发行问题。那么,如何加强高师的教材建设,编写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满足教学和社会需要,突出高等师范教育特点的教材,这是高师院校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师院校声乐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校的规模更大了,数量少了,专业设置多了,办学条件更好了和招生人数更多了。然而,作为高师院校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步伐,以至于许多高师院校的学生缺乏适用的教材,这势必影响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也不利于高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教材建设发展缓慢,教材的编写组织管理不力,以致高师教材不能自成体系;二是有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三是由于一些教材的缺乏,有些院校不得不采用一般本科院校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与学生的能力、要求不相符合,与实际不相符;四是有少数教师不愿选用高师教材。许多高校教材的选择权在教师,教师使用老教材驾轻就熟,而使用新的高师教材往往要受到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院校选用的声乐教材是由教师根据个人的演唱特点及欣赏习惯自选出来的,以一对一的单兵训练方式教学;有的教材将声乐理论、声乐教育理论与歌曲集混合编排,有的教师对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自己的取舍与偏爱,这些因素增加了教材内容选用的随意性。由于两种唱法教材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造成有些学生只学技巧,不爱学文化的现象,这与高师音乐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的结构很不一致。这样,必然导致教材无法贴近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际。

二、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探索

(一)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的老师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师音乐教学特点的声乐教学道路,摸索出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如针对学生的程度和嗓音特点的不同,课时分配和授课形式也有所不同,采用分级教学的手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通过声乐四级考试的要求)的量化标准的教学改革目的,促使每一位学生完成学分。教学当中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把声乐技能训练、演唱、作品讲解、分析研究、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融为一体,达到了课程的整合。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突出表现在教材不够规范、进度不够明确、考核不够严格等方面。这些问题存在,涉及传统教学模式本身,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随着教学规范化要求日益广泛地得到重视,教学的量化管理和教材的系统、规范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要求每位教师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把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进度表、教案、授课内容保持一致,又要求老师们在教学思想上、教学方法上、教材选用上、考试形式上施行行之有效的改革,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声乐教学要遵循其教学规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等因素,突破“声乐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模式。声乐教师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声乐教学大纲、声乐教学计划,教师要选择接近学生性格的曲目,能使其很快地进入“角色”,从发声练习中有意地从情绪上引导学生,从歌唱站姿、呼吸、打开喉咙、共鸣、咬字、吐字、声情并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意识、创造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创造性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歌唱技巧,增强对作品的想象、理解能力,使技巧与情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表达真实自然的歌唱情感。这样,通过挖掘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为学生提供富有创意的课堂设计和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推出如“启发式”“生成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获、有所得。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考核方式

声乐分级教学不以年级划分教学进度,声乐考核不以年级区分专业水平,而以学习程度划分等级,体现循序渐进教学要求的规定曲目的程度分级教学、分级考核。该教学模式按学生的程度和声音条件,划分为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中(低)音,民族女高音及民族男高音六大声部八个级别,每个级别、各个声部均按4首中国作品、4首外国作品的标准来制定曲目,力求教学作品在声乐教学中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这是制定分级教学规定曲目的基本原则。作品的遴选,着重注意选择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经常采用的优秀中外传统民歌、艺术歌曲及歌剧选曲。这些作品经历长期教学实践的验证,表现了鲜明的专业特征和突出的教学价值,较充分地显示出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是进行声乐技巧训练,提高歌唱能力的典型教材。考核方式可针对声乐理论、声乐训练和演唱等内容进行评价。要评价对声乐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可采用观察、谈话、讨论、问卷法、小论文习作展示等方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对声乐训练和演唱的评价,可采取观察法、论文式测试、调查问卷法、等级量表法、会谈讨论法、声乐艺术成长档案袋的运用等。在考试中采取集体评分与主课老师评分相结合,独唱与重唱、小合唱相结合,他人伴奏和自弹自唱相结合,课外艺术表演和实习相结合等多元化考核方式。教学中结合典范作品的学习,融系统的声乐理论于严格的声乐技能训练之中,最终通过作品演唱,表现出学生对歌唱技能的娴熟运用程度。明确划分声乐作品的程度,实行科学合理的声乐分级教学。当然,按不同程度分级教学的办法,主要为了方便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系统规范地选择教材,科学合理地把握进度。同时,通过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的分级考核检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引导声乐教学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能够作为声乐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三)反复实践和组织,精心编写高师声乐教材

高师声乐课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声乐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任务和声乐辅导工作。声乐教学是一门授课艺术很强的专业教学,既要求把学生训练成声音优美、可以灵活调节、自如控制的“乐器”,又要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敏锐的音乐感受能力、准确的艺术处理表现的“演奏者”。声乐教学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熔理性讲解、技能训练、情感表现和艺术创造于一炉,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因材施教的授课方式。正是基于承认客观上个体嗓音条件、心智状况、音乐感受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承认学生入学时专业程度的差异,承认同一年级存在着授课要求和教学进度的差异,所以因材施教成为声乐教学的突出特征。分级教学改革了传统的声乐曲目汇编的形式,制定了按程度明确分级的规定曲目,并以此作为声乐教学的选材依据。规定曲目的制定是对二十多年来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广东省示范专业)教学的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结果,体现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全新思维,有利于声乐教材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从而为形成规范化的声乐教材奠定了基础,这对于声乐教学的学科建设无疑具有长远的影响。

在音乐艺术领域,声乐作品以其“短、平、快”的优势,紧扣时代的脉搏,迅速直接地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精神风貌、大众心态和民俗伦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声乐创作的发展,声乐分级教学规定曲目也将不断更新,日臻完善。

三、加强声乐教学改革,促进声乐教材建设

一直以来,在高师院校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教学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狠抓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已成为高师院校的办学理念。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两者应紧密结合起来,教学才能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才能有针对性。

(一)改革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

声乐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在教学中应建立“教学——研究——演唱——进修”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避免教材功能与培养目标的脱节,打破教学观念与教材选择的局限性,协调好学生水平与教材内容,平衡教学时限与教材的使用,改变考核与教材使用的单一性。

(二)按照师范性的要求去培养

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学会科学地“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始终把情感的表达放在首位。高师声乐教学首先要增强师范性,按“师范”的培养目标去培养。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循序渐进,注重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贴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必须体现教学内容与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提高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学习的质量,使之系统化。

(三)教材要选择合适的曲目

选择曲目要适合学生声种的声乐作品,也适合学生学习的程度,要符合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条件和问题,不选择高难度的声乐作品;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曲目,从着重于声乐技术的基础训练到考虑一些音域比较宽、曲式结构较复杂的歌曲来演唱;要在声乐技巧难度上有所区分,如对气息的控制、声音位置的把握、声音音色控制、作品力度、歌曲的音域等。因此,要选择得当合理的声乐曲目,首先切合高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四)增强教材的传统文化意识

出版的声乐教材内容应做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各具。但特色、优秀的音乐教材也应体现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声音训练功能,应包括必唱曲目、浏览曲目、欣赏曲目,同时注意中西教材的合理搭配,在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把声乐教育看成是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课程,并将民族文化与民族唱法的特点体现并运用在教学上。

总之,教材建设的规律是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声乐教学教材内容应按着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去选编,有一定的涵盖面,同时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认真精选内容。声乐教材要体现高师教育特色,不偏重理论知识,不使用质量不高的成人高教教材或一些教师自行编写的低劣教材。教材内容要新,要与实训内容相结合,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编写教材时应重视启发性原则,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科学性研究方法的培养,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把教材内容体系建筑在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主旨上来。

声乐教学改革最终应落实到教师的素质提高,声乐教材建设最终应落实到学生技能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观念,要转到高职教育的理念上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好、选好、用好高职教材,坚持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实施教学,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兰芝.高校教材管理理论与实践[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2]刘大巍.高师声乐教材编撰的设计思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9-133.

[3]吕环.高等师范声乐教学改革之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132.

第7篇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缺陷

1.教学结构不合理

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过于死板、沉闷,不能很好地解决音乐课堂各个环节的时间和衔接问题,使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多数音乐课堂都是教师在讲解、教师在示范,小学生并不能真正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某些音乐教师为了让小学生记住一些音乐知识,不断对小学生进行考试和提问,这就使小学生丧失了对音乐课堂的兴趣,使他们害怕上音乐课,从而不再喜欢音乐,从根本上阻碍小学音乐课堂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音乐课堂中,课堂的主体并不是教师,而是接受教学的学生。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足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活动机会, 让他们快乐、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并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更好地认识音乐。

2.学生的负担太重

学校是小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 然而很多当代小学生对学校有抵触心理,有的小学生不愿意上学,认为学校是监牢。这种情况的形成,应试教育是主要原因,但与教师对学生的教授、管理也有很大关系。经常看到戴着厚厚眼睛、背着重重书包的小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只是一件被逼必须做的苦差事,如果这样,小学生音乐课堂就失去其原有意义。音乐课堂应该是放松、愉快的课堂,小学生应该喜欢上音乐课。音乐课上小学生应该放松心情, 音乐课堂不能成为小学生的压力和包袱。因此,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音乐课堂气氛,小学音乐教师们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愉快、欢乐的轻松课堂氛围。在布置小学音乐作业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作业的质量而不是题目数量,对高质量把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学生只有喜欢上音乐课, 才会进一步地对于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学习和提高。

3.教学知识偏多

有些音乐教师在小学生音乐课堂中随心所欲, 为了赶教学进度,一节课的教学知识太多,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限。教师在教学中是领导者,教师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接收、牢记知识,小学生不像成人能够接收过多的知识。好的教师是使知识慢慢渗透到学生的记忆中,从而对小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就必须让他们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创造性活动就是要与众不同,要民主,让小学生从心理上感觉到安全、民主,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是创新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 只有在这样民主的教学环境中,才会让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生动活动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要注意把微笑留给学生,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蔼,多与学生用歌声和舞蹈交流,逐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才会不断创新。

三、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互动的局面

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及不同的特点建立和谐、民主的关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加快转变教师角色,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组织更多的学生主动参加到音乐学习中。教师在语言上要与学生多交流,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拓展小学生的想象空间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想象的升华。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一切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为学生想象空间的拓展创造条件。学生会是什么样的情绪, 以什么样的方式再现音乐,都是拓展他们想象力的重要方式,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目的。

五、激发学生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审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首先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重点,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堂,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这会对音乐教学起到推进作用。现在低年级的学生接触面窄,对当代的音乐作品熟悉一些,感兴趣一些,但除了教授当代的作品外,还要教授他们我国古代的、近代的及现代的优秀的音乐作品。中国在过去漫长的几千年,创作出了丰富优秀的音乐作品,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学习这些,对于小学生了解历史、文化、风俗、精神面貌、思想感情都有非常大的意义,同时起到陶冶学生的爱国爱民情操,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除了教好本国的歌曲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外国优秀的歌曲、乐曲,使其兴趣得到多元化的发展。

第8篇

论文关键词: 音乐教学;钢琴课程;方式

论文摘要: 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与其他科目相比,培养目标、教学内容都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高等院校音乐课程教学不仅仅只延续了专业音乐院校一对一上课的方式,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增设了小组集体课、即兴伴奏课以及重奏课等教学方式。本文进行了探讨。

1 要上好集体小组课

在高等院校特别是音乐专业,钢琴课是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不是要解决学生在钢琴上的“个性”问题,而是要解决学生掌握钢琴正确、科学的演奏方法,具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和音乐实践活动中的教学与伴奏的能力。在高等院校钢琴教学中,正确而有效地运用集体小组课这种教学形式是完全可能而且是非常必要的。钢琴小组课的基本特征是几名钢琴学习程度相近的学生共上一堂课,每次课有基本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要求,教师对统一的教学内容做一次性集中的示范和讲授。而目前高等院校音乐系钢琴小组课大都是“流水式”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几名学生一堂课,每个学生上十几分钟的课,一个接一个的上课,这种教学方式造成学生上课时间短,曲目单一,教学进度慢,学生回课效果不好等弊病,应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具体做法是新生入学后,由基本上没有钢琴基础的四名学生组成一个钢琴集体课教学小组,每周上一次课,每次上一课时,第一次课留下四首乐曲,下次课抽查,每人弹一首不许重复,再下次课再抽查其他的没有回过课的曲目。每次课先用二十分钟抽查作业,十五分钟对学生作业进行认真总结,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找出弹奏时有毛病或优点比较突出的小节,进行示范性弹奏,让学生进行讨论,找出优、缺点问题所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克服缺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 要上好个别课

钢琴演奏的技艺性特别强,而每个学生掌握演奏技艺的能力各有差异。同时,艺术有其本身的特点,在艺术见解,艺术趣味、音乐处理或弹奏等方面,允许百花齐放,可以有一个相当大的变化范围和幅度。乐曲的处理只要不违背音乐的性质,这样或那样的设计都是被允许的。教师对不同的学生不仅可以用不同的教材来进行教学,即使用相同的教材,也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特点,有不同的要求和处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我认为对钢琴演奏有一定程度的学生以个别课作为主要教学方式,是有很大优点的。教学方法,一般学校常用的有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读书指导,参观、实习、练习等等。 转贴于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都必须系统地向学生讲授以上的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向学生提问,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作用是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自觉学习来获得知识;也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对程度较浅的学生,可以提问教师讲授的内容,看他们理解,掌握的程度;对程度较深的学生,则可以留下题目让学生准备,看他们对作家、作品了解,掌握的情况;钢琴演奏是艺术的创造,示范演奏有助于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创造能力及对音乐意境的想象力,使学生更好地表现音乐内容。示范演奏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要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主要从理解,认识出发,使他们逐渐具有独立学习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但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在实际教学中,也绝不只限于以上几种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认真钻研,将各种教学方法配合起来灵活运用,并创造出自己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向全面的方向发展。

3 要开设即兴伴奏课及重奏课

即兴伴奏课及重奏课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最有效的途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扩展视野,增加音乐修养,而且对学生的钢琴演奏及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弹伴奏,学生可以学到与别人合作的本领,演奏中更注意倾听及思考,同时也增加向他人学习的机会,提高理解力,欣赏力及表现力。钢琴以其特有的优越性,被人们称之为“乐器之王”,但也有其薄弱点,不能像弦乐那样容易表现优美的连奏,也无法像管乐似的在长音上自如地做出渐强渐弱,更难以超越人声那细致丰富的情感变化。通过伴奏、合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演奏的歌唱感,也有助于体会及模仿更多音色的变化。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视奏能力,获得更多舞台艺术实践的机会,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工作的能力大有帮助。

通过以上几种教学方式,逐步把学生培养成多才能、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最终实现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

第9篇

关键词: 音乐氛围 课堂 小学

中国分类号:G623.71

我国的一些地方正在实行教育改革,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推进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但是如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效率一直是教师们努力的方向。音乐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门课程是不可或缺的,它也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所以教师需要加强对音乐课程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根据目前音乐课程学习的具体情况对课堂学习的模式进行改革,将课堂音乐学习的氛围变得有利于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还有利于完成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学生不仅在学习中度过了愉快的时光,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接下来我们主要对音乐学习氛围对学习效率的积极作用进行详细的论述。

1 高效课堂的概念

高效课堂就是教学目标完成的很好,学生学习的效率很高,教学效果比较好的课堂。常规课堂主要目标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而高效课堂在这个基础上还对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所取得的效果有一定的要求。所有的教育院校和教育工作者都在研究高效课堂教育,这也是当前教育工作所研究的重要课题。效课堂就是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来达到教学成果和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它能达到如下文所描述的效果。

1.1 效率最大化

效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程度。高效率学习主要在课程课堂的容量以及课内外学生学习压力等方面体现。高效课堂能使学生学习的效率达到最大,让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掌握尽可能多的内容,而老师教学的效率也能随之提升,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起来也轻松。

1.2 效益最优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就是效益的体现。它一般体现在学生平时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品质素养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高效课堂能针对每个学生学习的特点、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方面来营造一个激发其学习热情的课堂氛围。

2 小学音乐课堂气氛现状

就目前而言,小学音乐已经被作为提高学生素质,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一门艺术学科。即便音乐已经被视为一门素质教育学科,但是许多教师还是存在一些老旧的思想,他们对音乐的学习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仍旧停留在课堂上教授普通音乐知识的层面上,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的氛围就调动不起来。传统思想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也是许多院校和教师对小学音乐学习不重视的原因之一,许多学校对音乐课程安排的时间相对较少,而在一些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音乐的课时就更少了,再加上一些教师喜欢占课,所以音乐学习的时间就更为稀少,连课程学习时间都保证不了,学生对音乐就更加缺乏了解,本身对音乐的兴趣就不高,再加上学校对其不够重视,所以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都不高,自然而然学习的效率和教学成果都不够理想。

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从课堂外来着手,比如举办音乐歌唱大赛、合唱大赛等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用这种办法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那么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就会相应的提高,就)有利于教师营造高效课堂, 现实情况是,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缺少人力物力和财力,自然而然这样的课外活动举办的就少了,对营造高效课堂缺少足够的动力。

3 营造动静相宜的课堂氛围

所谓动静相宜, 就是指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动和静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动的意境和静的意境结合产生一种新的意境。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不可能只有一种存在方式,它必须是动静结合的状态,不然就会对自身的存在造成影响。古人常说:“日中则移, 月满则亏, 水满则溢, 物盛则衰”,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 如果一个事物, 仅仅只有静而不存在动, 整个事物乃至事物所处的环境都会给人一种单调乏味没有生机的感觉,而如果反过来只有动的话就会让人的内心产生浮躁喧嚣的感觉,只有动静结合才能带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所以这个道理也应该运用到音乐学习的课堂上来,动静结合能使整个课堂的氛围活过来,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的热情都会被调动起来,学生学习的不费劲儿,老师教起来也会很轻松。

老师要注意把握动静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如果过于强调课堂氛围而忽略了知识的学习,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只知道这节课很开心,学到的东西却没有多少,这就是过于侧重“动”的后果。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在把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后要在恰当的时机将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穿去。比如在学习一首歌的时候, 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收集相关的材料,例如音乐器材的引入, 将原本死的知识弄活后再带到课堂上来,学生对其就会充满兴趣。音乐不仅是一门学科,它更是一门艺术,所要它需要聆听,在课堂上可以播放音乐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学会自己思考,再将思考后的结果与其他人分享,这也是动静结合的体现。动静结合的课堂能营造高效课堂,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会比较频繁,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教学质量都会被极大的提高。

4 结语

总之,老师需要进行观念转变,学校也要给予音乐学习足够的重视,围绕音乐教学科研开展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购买教学器材,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动静结合的思想运用到日常的学习中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达到教纲上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丁丽丽.小学音乐课堂中打击乐器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 ,2013,(9):157-15

第10篇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学;教学衔接;暗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278-01

初中教学是学生进行中学教育的第一步,学生由小学转为初中时,对新生活充满好奇心,而初中教学模式与小学教学模式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初中英语教学效果,因此在中小学学生教学中需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英语衔接教学。暗示教学是新型教学模式下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保加利亚的心理治疗医生乔治・洛扎诺夫于20世纪60-70年代创立,又称“洛扎诺夫教学法”,其主要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暗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价值

小学英语教学主要涉及对学生的英语启蒙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的基本认识。而以往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主要针对于教材,诸多研究指出中小学英语教材存在脱节状况,不仅导致了资源浪费,也引起教学质量较低,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1]。因此加强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研究具有极大的教学价值。且进行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研究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更新,为教师提供更多教学方法,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状况选择合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促进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从而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的暗示教学应用方法

1、教学环境建设。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教学好环境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可在学生入校后第一个月中加强外部教学环境建设,根据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的相关原理,可在教室外部设置幽雅的教学环境。如教师可将教室中的桌椅摆放重新设置,打破原有固定摆放模式,将桌椅摆为弧形,并在弧形中间摆放软椅以供教师教学使用。在教室四周摆放花草盆景,为学生提供较为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处于“假消极状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投入教学状态,增强学生记忆力,提高学习质量。

2、教学前动员活动。教学前进行动员活动是教学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暗示教学方法,其是通过学前动员,给予学生权威性的信息暗示,通过语言、音乐等多种艺术力量,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促进学生充配合教师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前动员活动的方式较多,其动员时间可根据教师需求进行适当调整,进行动员的间隔也可具有随意性。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表达他们的英语学习状况已经达到优秀标准,并向学生表达教师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指导、带领他们进入更高层的学习阶段;在课堂教学的前5分钟,教师可进行小学英语知识测试,以基础题为主,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满分,考核结束后及时公布正确答案,加强对学生的肯定和赞扬,并表示跟随教师的引导学习,初中英语学习中同学们能获得更好的成绩,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

3、音乐暗示。教师进行暗示教学时,可采取音乐暗示,通过音乐的感染力促进学生注意力集中。进行过英语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播放相关音乐,通过音乐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促进音乐和英语同时进入学生大脑,使学生产生大脑兴奋中心,并使学习兴奋中心处于较强地位,使音乐感知的兴奋中心处于较弱的地位,学习兴奋中心处于集中稳定状态,而音乐感知兴奋中心处于向外扩散状况,从而进一步提升学习兴奋中心,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2]。此外,当学生处于音乐感知状况时,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放松,并使学生跟随音乐产生联想,加强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联想效果,提升英语知识记忆效果。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选择古筝、柔和音乐、鸟鸣声、海浪声、满摇滚等相关音乐,促进音乐与教学内容、背景的契合。

4、权威暗示。权威暗示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经人们长时间验证、认可、尊敬等而形成的信任对象[3]。包括受人信任的教师、事物、教学观念等,通过这些权威事物,提高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的信任,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信心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5、直观暗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采取直观暗示的方法,通过直观暗示,促进学生意识直觉和无意识直觉时间关联,并促进学生将直观教学内容与心理刺激暗示相结合,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将直观教学内容进行联想记忆,提升教学质量[4]。如教师可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运用电影、图片、音乐、戏剧等方式进行直观讲解,必要时可将教学活动场所移向教室外,带领学生进行访问、参观等。

6、节奏控制。节奏是艺术暗示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艺术暗示效果。节奏变化是事物发展的本原,也是艺术美的灵魂,节奏直接支配着人类的各种生活状态、情绪等[5]。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状况,合理调整教学进度、教学间隔、艺术暗示节奏等,控制节奏,促进教学节奏与学生学习节奏的契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并提升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效果。

暗示教学是运用暗示手段,激发学生心理潜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通过暗示教学法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保持轻松的学习状态,且能提高学生学习信心,促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提升学生记忆力和联想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是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教师需不断加强对暗示教学的理解和运用,提升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春梅.关于暗示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4,(1):24-24,25.

[2] 孙 洁.浅析心理暗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小学教学参考,2012,(36):58.

[3] 薛艳梅.基于暗示教学法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18-18.

第11篇

关键词:纪律;公开课;常规课;音乐活动;游戏;木头人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95-01

在“中国音乐教育”戴尚飞老师的文章《让音乐公开课成为常规课》里看到一则内容,某某人要在区里 (县里、市里)“开戏”了。乍看之下还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继续往下看才明白,原来是指某某人要在区里开区级公开课。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们怎么会把公开课称为”演戏“呢?

仔细回顾自己所听过的一些公开课,确实有点这个意思,有的教师为了准备一些公开课,花费很大的精力,在上课过程中,运用手段之丰富、内容衔接之缜密、时间安排之精确,学生配合之密切,无不让人惊讶与叹服。

既然人们称公开课为演戏,这也说明我们的公开课有很多的亮点、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重视。于是我想,公开课有这么好的效果,那为什么不让公开课成为我们的常规课呢。经过调查发现,最大的难题不是我们的教师设计不出优秀的教案,而是精心设计好的一些活动,学生不能像上公开课一样的配合,一些音乐活动结束后,学生总是久久不能平静,怕影响到教学进度。

因此笔者在本校音乐科组中成立了一个“提高音乐活动纪律性”的课题研究小组,主要研究如何让学生遵守音乐活动的纪律。在课题成立之后的几年里,我们做了不少的研究,尝试了很多的方法,但是效果一般,唯独“木头人”方法有奇效。下面就此谈谈研究的过程。

一、小课题――大难题

1.预测失误。在课题开题研究之前,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很小的课题,预计两年时间可以完成这个课题。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两年之后我们却无法结题。虽然,在这两年里我们也探讨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例如:小组比赛法、物质奖励法、还有比较狠的“留堂法”和“隔离法”,但是这些方法总给人感觉缺乏艺术性,特别是“留堂法”和“隔离法”属于纯粹的打压式的管理,简单、粗暴。

2.虎头蛇尾。在课题研究之后,我主要担任三、四年级的音乐课,在上每节课之前,我都会精心的设计我的教学活动,为同学们准备了一。

些丰富有趣的音乐活动。但是每次上课还是会出现一些令我头疼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我上《卖汤圆》这一课时,我播放歌曲范唱,要求学生自己利用身边物品为歌曲伴奏。在活动中学生表现得很好,有敲文具盒的、敲水壶的、有敲桌子的、拍手的、跺脚的、等等,学生非常的投入,效果还挺好。但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音乐结束已经很久了,学生还在那敲个不停。于是我扯着嗓子叫了几声“请安静”,但是学生好像没听见似的,依然沉浸于活动中,当时令我非常的苦恼。于是在剩余的时间里我把精心设计的一些音乐活动取消了。就这样,因为这些类似的原因,我的课堂经常“半途而废”。

二、小游戏――大智慧

1.意外收获。在一次上完课,路过宽敞的运动场时,看见一群学生向同一个方面疯跑,突然这些学生一动不动,并且每个学生都做了一个很奇怪的动作。这让我觉得很奇怪,于是我就问了一个学生,“你们这是玩的什么游戏呢?这位学生急忙的回答了一句“木头人”,随后又急忙的投入到游戏当中去了。当时我的头脑中突然闪出一个的念头,这个游戏应该对我们的课题有所帮助。

2.探讨游戏。回到办公室,我立刻和科组的老师进行交流,没想到他们小时候都玩过这个游戏。 其规则是,玩游戏的人一起念儿歌或者由一个人主持念儿歌,儿歌念完后,立刻静止不动并作出一个造型动作,就像像木头一样。 在游戏过程中,如果谁先动了,大伙就要给他一个小小的惩罚,而先动的那个小伙伴,一般都会遵守游戏规则,自觉接受惩罚。

3.投入游戏。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经常的参与到学生的这个游戏当中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发现这个经典的“木头人”游戏,不但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还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

首先,它让我们认识到,一个集体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要先让每一个成员都熟悉运作规则以及要达到的目标。如果大家对规则和目标不熟悉,那么就很难形成共识和一致行动。

其次,让大家明白,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之后,任何人都要遵守规则,违反了规则要自觉接受惩罚并承认错误。

其三,在这个游戏当中,经常有人会出现违反制度的情况。但是大家都在努力的回避错误,改正错误。可以说这个游戏有着培养人们有克制自己和管理自己能力的作用。

三、小游戏――大作用

1.尝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之后,我们开始尝试着把这个游戏融合到我们课堂之中。于是我首先从最简单的歌唱开始,先让听音乐并要求学生在音乐结束的时候立即做一个“木头人”动作,让我没想到的是效果非常的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在音乐结束后做到鸦雀无声,并且还做出一些非常可爱的“木头人”动作。之后我们还演唱了好几遍,学生在音乐结束做出的“木头人”动作不但漂亮而且还能与歌词的意境相吻合。

2.发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简单融合之后,我们继续把“木头人”游戏结合到教学活动的其他环节当中去,例如:在律动环节、打击乐伴奏环节、表演唱环节、聆听环节等等。在开展这些活动时,不管学生是多么的活跃,场面看起来又多么的混乱,但活动一结束,音乐声一停,学生都能立刻做到鸦雀无声、一动不动。每次下课的时候,看到学生离开教室时脸上的灿烂笑容,听到了走廊上传来的学生意犹未尽的歌声和欢乐的笑声,我想学生此时一定是开心的、快乐的。

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让我深深的体会了美国教育家雷夫所说的一句名言“你不要试图控制你的学生,而应该让你的学生学会控制自己。”

如今“让公开课成为常规课”的“纪律”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从今以后我们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更加丰富的音乐活动,把常规课上的像公开课一样精彩。

参考文献:

[1]戴尚飞.让音乐公开课成为常规课[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12)

第12篇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各学段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规定的活动或内容要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学校场地设备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内容的教学文件。它是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全面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克服教学盲目性、片面性和随意性的基本保证。?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主要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工作计划(教案)四种。现依据课程标准各领域“水平一”的目标及其规定的活动和内容,对上述四种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方法及低年级教学计划试举例如下,仅供参考。?

一、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

学年教学工作计划也称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它是以年级为单位,依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对全年教学内容和考核项目的规划,是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其他教学计划的依据。?

(一)制订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思路?

小学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水平一”各领域规定的活动和内容,选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些教学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年中去。然后,再根据学年授课周数、每周授课时数,以及每年级的各项教材及其设定的课时比例,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确定测试体能和动作技能的项目。?

(二)方法和步骤?

1.分析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加强计划的针对性?

在制订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时,教师应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情况有尽可能多的了解。一般说来,一年级小学生多数来自幼儿园,他们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队列队形如站队、立正、稍息、看齐、报数、原地转等动作方法,以及踏步、走、跑、跳、投、攀爬等自然动作和活动性游戏等,但对体育的知识概念还不理解。因此在安排一年级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作基础即接受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访问幼儿园教师和检测学生的体能情况以及与学生聊天、询问等了解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情况。到了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体育课体验,对课的活动过程、学习与练习方式等逐步了解和熟悉,初步建立起课堂常规意识和习惯,体能、心理适应能力及同伴关系、群体观念等都有明显提高,但也存在某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问题等。这些情况都是制订学年教学计划的有效资源和依据。因此,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入手,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师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和难易程度,将本学段教材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年级中去,对于提高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实际意义。?

一学期除节假日外,一般按18周计算;国家教学计划规定每周上4节体育课,全年实际上课总时数为:?

18(周)×2(学期)×4(每周课时)=144(课时)?

144×2(每课时按上两项教材计算)=288(课次)?

2.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学需要,确定各项教材的授课时数。?

(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示例

1.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各级目标的涵义和要求,选定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的各级目标,是统领和选编各学段教学活动或内容的依据,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要悉心研究领会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的指导思想、理念涵义及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依据本学段各级目标要求选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2.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分配好两个学年的教学内容。?

如上所述,学段各领域中的教学内容不是教师主观随意安排的,而是依据本学段各领域和水平目标的规定选定的。因此,教师在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时,应先对所确定的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如: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目标的特定要求,考虑哪些内容适于安排在一年级,哪些内容安排在二年级;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分清哪些教材分别属于哪个目标统领下的内容,等等。掌握好教材的性质、特点及目标属性,有助于合理地把本学段的教学内容在分配到两个年级中时,做到目标明确,分量适宜,难易度符合相应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

3.根据学年、每周授课时数和季节规律,分配好两个学期的内容。?

根据以上思路,现列举学年、学期、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部分教案,供教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计划时参考。

表1 一年级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示例 略)

 

    表2 二年级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示例 略)

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的制订?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也称教学进度。它是依据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安排的教学内容和规定的教学周数、每周教学时数,以及各项教材的时数比例,结合季节、气候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制订的。它是制订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的依据。?

(一)几点说明?

1.下面试举的一年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示例)所选编的教学内容,是依据表“一年级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中的教材编制的。?

2.每周授课时数是按4课时安排的;每课时安排两项教材或活动(一课时为两课次),但体育基础常识课、身体测量课和地域性活动课等,每课时可以安排一项教材或一项教材1~2课时完成。应注意学与练结合、室内与室外有机结合。?

3.在所试举的学期教学计划中,没有确定体能和动作技能的测度项目。在实际制订计划时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加以规定。?

4.在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时,还可安排“机动课”时间(一般安排2~4课时),以便对各种原因的停课或薄弱环节等进行适当弥补和调整。?

(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示例

表3 一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教学进度(示例 略)

三、单元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

单元教学工作计划也称单项教材(包括课题单元)教学计划。它是依据学期教学计划中某项教学内容或活动(一般为测试项目或发展体能效果好、动作技术较复杂等重点教材或连续进行的课题活动)及其目标制订的课时教学规划。通过对某项教材或课题活动的统筹设计、逐课实施,能够确保教学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一)方法和步骤?

1.依据该学段领域和水平目标的要求,按照学年、学期教学计划中该项教材的课时规定,提出每次课的目标要求和教学重点。?

2.结合学生的情况和教学设备条件,安排教法步骤和组织措施。?

3.最后一次课进行终结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参与态度、学习进步程度和简单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

(二)单元教学计划示例(仅供参考)

一年级持轻物掷远单元教学计划 (示例 略)

四、课时教学工作计划(教案)的制订

课时教学工作计划也称教案,它是依据学段水平目标的规定和学期教学进度(包括单元教学计划)中课时教学内容的安排,制订的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高质量的课时计划,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本保证。为此,教师要悉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以确保教学有效地实施和目标的达成。?

(一)制订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思路

 

 

(二)课时教学计划示例?

课时计划的形式多种多样,这里提供的是依据水平一的目标及本学年、学期计划中选编的部分内容或活动,仅供参考。?

体育课的设计(教案示例)

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个目标,将其归纳为:“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这里的“练”是发展能力的手段,而“乐、动、玩”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生动体验。?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本课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改革体育教学的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把儿童喜爱的事物用故事形式通过游戏活动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使体育教学的进行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本课的“导入”,采用音乐、图片和模仿练习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本体感觉一起参与体育活动中去,使学生一到课堂就感到生动有趣,形式新颖,兴趣的指向一下就集中在各项活动之中。在全课中,紧紧扣住了故事的情和景,使情景交融,学生始终沉浸在良性的环境中自觉、自主、能动地学习。?

二、设计新颖的组织形式。本课力图突破以往体育课固定的格局,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如在家中玩耍一样,开创一个亲切和谐、灵活宽松的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课中除了采用指令性集体练习形式外,也采用了非指令性的结伴练习形式,同时也强调了学生个体自由发挥的练习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发展能力的广阔时空。在练习中注重鼓励学生自我表现,让学生显示个体在集体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