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

时间:2023-06-26 16:23: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政治生态主要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

第1篇

关键词:和谐政治课堂 生活化

“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最重要的特征。和谐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也应该是教育追求的境界。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深入人心,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和谐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热切关注的焦点。而构建和谐课堂则是校园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

何谓和谐课堂?和谐课堂是以“体验创造、内和外顺、共同进步、生态发展”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各要素要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以实现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和谐课堂的构建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如:兴趣、情感、注意、效率等等。下面结合近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和谐的政治课堂生成的一些体会:

一、重视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活化,促进课程与现实的和谐

生活是政治课教学的源头与活水,只有扎根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课堂教学,才能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今政治课模块,在内容上强调了与生活的链接,这就对生活化教学提出了要求。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十分注重思想政治与现实生活的和谐。一方面注重与日常生活、现实空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即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等。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有思想教育价值的情境,使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的知识。

政治课堂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本中的原理与观点离他们并不遥远,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教学的生活化,还可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联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政治课程与现实的和谐。当然,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也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以新课标为指导,回归生活,用真实生活来补充、完善和发展我们的课程,教给学生社会生活的真知灼见,这样既吸引学生,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促进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和谐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利用通常有两种形式,即“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教教材”, 教师重视的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和程度,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评价,整个过程所关注的都是“完成”了哪些教学内容,学生掌握了多少,考试能得几分等等。这种教学方式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用教材教”,则是把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目的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也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学的目标是多样的。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了科学素养的诸多侧面: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后几方面的教育在教材中的反映是有限的,它们更大程度上要靠亲历、体验各种与科学有关的活动达成;同时,又不能离开有关的知识单独进行。这势必要求教师从“教教材”的立场转到“用教材教”的立场,也势必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和谐。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转变学生学习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堂课我给了学生充分选择的自,让学生对信赖的“已知”充满自信,大大调动了学生揭开“未知”的活动热情,学生开始感受和体验到如何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规范,并且感悟到应如何发觉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被动的单一接受知识转变到多元主动、合作探究和建构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了课程与学习方法的和谐

三、实现接受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促进课程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和谐

传统的学习就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式学习,学习的任务就是听、背、考。经过多次课程改革,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材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说每课都提供了大量的阅读与思考的素材,提供了一些探究性学习的课题。这也彰显出新课改中重视对学生探究性学生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可巧设探究的路径,激活课堂,促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反思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力促进了思想政治课程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和谐。

课堂探究学习中更显出教师主导地位的重要。教师不是将知识直接喂给学生,而是给他一种辅助的工具,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充满挑战和诱惑的永无止境的追求,激发他内在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不懈追求的勇气。

四、增强课程意识,促进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和谐

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对课程改革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中课程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又是课程改革中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从教师课程意识的角度来看,要保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达到课程目标,不仅需要教师能理解设计者要达到的课程目标的涵义、设计者选择现有内容的原因,还要理解在课程设计方案中所蕴含的对课程要素一致性的内在要求。因而,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是促进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相和谐的关键。

第2篇

执政的基本目标。要真正在改革中落实这一价值理念和执政目标,进一步完善和合理化社会主义社会的公

共生活领域,就必须加快政府管理创新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步伐,尽快把这一价值理念转变为公共政策,并

在公共财政与预算配置中体现出来。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是构建一个更为合理、公平、人道的社会制度,

构建一个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和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目标的公共生活领域。这就是说,一个和谐社会要从

理念转变为现实,制度中介和政府行为至关重要。

知易行难,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构建”,是实践创新和具体的制度安排。具体来说,和谐社会的基本

涵义包括一个基本要素、两个重要支柱和三个主要特征。

一个基本要素是政府管理创新。我们知道,政府和市场都是社会过程的组成部分,是当代人类文明持

续和谐发展的最基本的制度保证,市场是通过价格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而政府

则是通过“管理创新”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这就是说,构建和谐社会,政府管

理创新是关键。国际国内的发展经验证明,没有政府管理创新,没有一个高效、廉洁、诚信、责任的好政

府,就不可能为全社会提供满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从而就不可能

构建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进入新世纪,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环境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全球化

、技术进步和新冷战思维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国际生存环境,贫富差距、权力腐败、生态恶化等国内问题对

政府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的新的社会发展战略,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政府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完善政府运

行机制,规范政府活动,提高政府效率。惟有改革才能创新、创新才能和谐、和谐才能稳定、稳定才能发

展。

两个重要支柱是社会公平和民主参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现代政治经济学争论最激烈的经典问题之

一。人们一般认为市场管效率、政府管公平,但二者是相互兼容的,没有公平就无法实现市场的长久效率

;同样,没有效率,也就很难维持最低水平的社会公平。要使社会步入繁荣、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的良

性循环轨道,政府必须通过公共政策制定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实现稳定的社会公平,以弥补市场的缺陷。为

了实现社会公平,政府必须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特别是关乎人民群众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

教育、医疗和就业。一个和谐社会,首先应当能够保证每个公民获得公平的、基本的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就业的权利和健康的权利,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财政和预算导向必须下大力气向这些方面倾斜,以

保证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

公民参与管理是现代政府改革运动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和谐的一个基本前提。在

西方发达国家,公民参与管理是公共机构治理的基本手段,是提高政府绩效、增加政府透明度、防止政府

腐败、限制政府权力、完善政府与公民沟通渠道、实现社会和谐的最基本制度安排。2000年以来,欧洲大

陆掀起了“政府全面质量管理”运动,提出了“共同管理、自我管理、透明管理”的口号,进一步科学化

、规范化了对公共机构绩效评估的方法。公共机构的普通职工对公共机构内部的管理,包括人、才、物的

使用有了实质性的发言权。参与管理提高了职工的自觉性、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了组织效率,减少了决

策失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人民基本利益的一致性,民主参与管理是社会主义公共机构的本质要求

,这样做有利于从根本上限制公共机构管理层的权力,扩大群众管理公共机构的自,从而增加组织内

部的沟通,实现组织目标,为在全社会实现全面和谐建立坚实的基础。

三个主要特征是经济持续发展、政治长期稳定和文化不断繁荣。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稳定的制度结构

和社会运行机制的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在实践中真正

实现了人民利益的社会,也是一个以“公共精神”为主导的政府管理不断创新的社会。以改革的精神不断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体制,形

成和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相符合的、具有民主特征和自我更新机制的制度平台,

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着力点。只有制度创新,特别是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不断增强政府与

第3篇

关键词:经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可持续性;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192-02

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以来,特别是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地球上一切生命中表现的统治者地位已无可非议。然而,人类、特别是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们已在表面上的物质优厚下面感觉到一种忧心忡忡的危机:地球人类,由于无节制的生育,由于不惜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盲目发展的各项产业,已将清纯高洁的地球弄得千疮百孔。物种灭绝,生态破坏已警钟急鸣。长此以往,人类及其他生物还能在地球上居住多久?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还能持续几年几天?难道真如有人所说,科学顶峰的到来之时将是地球的毁灭之日吗?笔者经静心揣析后认为:目今地球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才是伪装的科学、病态的科学,是科学的敌人;是人类整体上思维的愚蠢、管理的失误!真理的科学应当是将人类的发展引向高度文明发达的地球生态的原始平衡中去。

人类文明长期以来,由于某些统治者统治欲望的滋生,为名为利的争夺,一直在疆域地盘上争来夺去――这种竞争的结果无疑地引发了狭隘的沙文主义。因为一个国家的军力和经济力成了综合国力的主要特征,于是就有了盲目的军事工业的发展和旨在增强经济实力的其他产业的发展竞赛。然而这种竞赛的结果必然导致向自然界的强力索取;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地壳的矿石寻找和垦荒而导致水土流失,废水废气废渣等源源不断的排泄;山江河海被破碎和污染,生态自然受致命败坏;多少物种频频永别地球!这是一种怎样的损失!这是一种怎样的悲惨!然而其罪魁祸首竟是自以为聪明自以为高于其他生命的人类!人类啊,这是你们的高明,还是你们的愚蠢和短见!

科学的发展应当是人类充分利用和改造自然而为自己造福的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科学越向高深发展,生产力水平就越高,人类的文明程度必将越高。――然而,像氟里昂等氯氟烃的污染、核武器的潜在污染等等的本身并非科学的真正产物,它们是科学里的的罪犯,是伪科学,是科学的敌人。人们一旦发现,应当在胚胎或幼稚时期即给予囚禁、扼杀!不给它们以壮大的势力范围;只有不负责任的科学工作者和政治家才对它们加以培育和扶植。以至今日未来泛滥成灾。

工业文明的基本标志是大机器生产。然而大机器的生产必然需要大量能源。像人类及其他生物体本来是最优秀的原始劳动者,这种劳动者吸取了某种物质后消化利用而产生的体力应当是最优秀的能源――因为他们的排泄物所带来的污染几乎可以忽略,即可以被自然界如植物等重新吸收利用,回归原始,循环发展。这种发展必然是永久的持续性。然而大机器生产(当前状况下)大部分能源几乎都是自然界的无偿索取。如煤、石油的燃烧产生的能量是目前能源的主要成分。而燃烧所产生的废气随着森林的日益砍伐,重新利用率越来越低。平衡开始倾斜,从而导致了温室效应等产生。再如某些工业(如化工业、造纸业等)的盲目建设,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源。这些污染物质未及处理或处理不妥即排出了厂外。从长远角度看这是不负责任的盲目建设。只有当一种生产既能产生社会效用――即给人类带来某种物质利益或精神享受――又能尽可能少地污染环境时才能建设,才能发展和扩大生产。否则,宁可人类少一点享受,少一份暂时利益,也应该把这种工厂停产或炸掉!

目前世界范畴的计划生育的无序管理或人口生长的自由无规,已给地球带来越来越繁重的负担。每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要消费掉地球多少植物、动物和矿物?这是导致地球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样,人口的增长应当在目前超负荷时停滞不前或保持一定时期的负增长。譬如每个国家应当立法或如联合国之类的国际组织应当制定全球法律:每个妇女或每对夫妇可以也只能生育两胎孩子!――即对父母亲的生命继承下去;多胞胎者可对不正当夭亡者和无能生育者以弥补。对两胎以上的生育应法律禁止;对违法者囚禁数年和于劳改工场创造劳动价值若干后方可重获自由。

综上所述,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盲目地发展某种生产是人类的错误行为;科学应当发展;而环境污染的产生并非科学的正统,乃是畸形的歪曲的病态的伪装的科学,应当在胚胎或摇篮之中扼杀之;明智的人们――特别是有影响的政治家和科学家应当正视和治理计划生育问题、环境问题,以把地球装点的更加美好:高度文明发达的可持续永久发展的生态的原始状态的平衡的绿色的地球!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认知; 消费行为; 经济性; 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4)03-0043-04

陕北是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区,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对当前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该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给社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使原有就比较严酷的生态环境更加负重前行,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一、陕北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特征

对陕北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要放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中进行考察。需要明确的是,“五位一体”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概念并不是具有严格上下属关系的逻辑概念,也不是五个严格区别的概念,而是从实践出发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基本概念。

陕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除具有生态文明的一般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量和严酷的自然环境构成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和研究重点。丰富的矿产资源给当地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使本就严酷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加严重,单一的产业结构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该地区发展充满变数。

陕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入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面广泛参与,共同打造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社会。在其中,社会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个体行为是一个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要素,具有重大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意义。在宏观上、陕北公众消费作为全国消费的构成部分,对再生产的有效实现、质和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在中观上,陕北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和行为将对当地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行政行为、企业的生产行为形成有力的约束和监督,他们将成为构建生态文明的最终力量。当前各地所发生的由于公众反对而产生的高污染项目下马就已经证明这一点,没有比生存其中的人更关注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更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在微观上, 社会公众的生态认知和个体行为决定他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他们本身就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具体实践者。

二、 陕北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和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公众生态文明认知和个体行为的重要性,为客观、具体、深入了解相关情况,课题组利用2013年暑假时间,组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北籍学生开展了此次调研。调研对象以当地年轻人为主,同时也兼顾其他不同人群。年轻人大都受过现代教育,对生态文明的感知较为敏锐和明显,代表着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力量,能够反映该地的长远趋势。从调研的可行性考虑,本次调研采取了滚雪球式的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回收率为96.8%,有效率为96%。被调研对象情况如图1,图2所示:

(一)公众对生存家园的担忧

图3、图4表明,陕北公众对当地的生态状态高度重视,并表示了深深的担忧。58.82%的被调研对象选择了生态环境作为自己所认为的地区重大问题,21.5%和46.7%的对调研对象认为城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这种状况的出现既和陕北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相关,又和随着这些年重工业化发展人们收入不断提高从而发展性需求不断提高相关。同时,从陕北公众视野来看,生态环境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单一重要因素,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社会治安等问题都在调查中得到一定的关注。这和人们日常的感觉有所差异,从政府这些年实践来看,陕北政府在教育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从调查看,公众依然有所需求。这说明。陕北教育可能在教育质量、 地区差异等结构性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有待于解决。就业问题则可能由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国有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图5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态势,39.46%和40%被调查对象分别认为未来陕北生态环境将变好和变坏,二者旗鼓相当,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对此问题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陕北经济、产业、社会、心理的结构性差异。虽然此差异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减缓和消除上述差异成为陕北地区进一步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步骤。

(二)陕北公众的浅生态意识和背后成因

图6和图7表明,陕北公众的生态意识确实是模糊不清的。对政府已提出和建设多年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21.9%的人理解深刻,而剩余被调查对象了解一点点,甚至不了解。对深层次的较为抽象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半数以上的人仍然将自然当作征服、利用的工具,思想充满人类中心主义特征。更令人担忧的是65.77%被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或大学以上,如此高的受教育程度却没有正确的生态文明认知,从侧面说明我国政府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非常薄弱,政府在实践中大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边缘化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视和保护。以上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将深刻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一个不能够尊重、顺应自然的地区虽然局限于现实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保护和要求,但由于其骨子里不能够真正认识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缺乏应有的敬畏和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图8表明,陕北公众对自身生态意识的不足或淡薄是相当清醒的,并主动自觉认识到生态意识的不足和政府行为、企业行为等原因共同成为生态破坏的原因。在形成生态破坏的原因上,尽管企业是生态破坏的直接实施者,公众认为政府比企业行为要付更多的责任,这表达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不满和政府公信力的缺乏。图6、7、8调查结果共同要求政府纠正自身行为,摒弃以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视公众生存环境的思维方式和做法,重新用整体和长远眼光审视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官员考核体系,以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作为考核标准,自觉主动地进行生态文明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工作。

(三)陕北公众自身消费经济性特征

图9调查数据呈现一种非常好的调查结果,65.78%的被调研对象会有意识地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图10却呈现另外一种现象,只有23.66%的被调研对象十分关注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剩余的被调研对象要么只考虑一点点,要么完全不关注。仔细分析两题的结果差异发现,当前社会公众在对待自身的消费问题时仍然主要以个人为基点,在特定的生态意识下,必然产生不同的资源使用行为和环境保护行为。资源目前大多都是有偿使用,因此资源的节约和自身利益的考虑是一致的,而环境问题则表现为一个公共问题,对环境的保护自我激励则显不足,需要设计更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图11和图12从侧面印证了上述两图反映出来的可能性,陕北公众在绿色消费和价格之间往往从商品的经济性进行考虑,50%的被调研对象对于接受高价格有点勉强,20.43%的被调研对象明确选择不愿意。在更广泛的拒绝绿色产品原因的调查中,选择最多的是价格原因、质量原因,这种选择明确告知在当前发展阶段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依然是经济因素,经济性考虑是消费行为的主要特征。27.27%的人表示不会识别,代表了仍有一部分人愿意选择,但苦于相关知识的不具备而无法选择,生态文明知识的匮乏再次凸显。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 出于自身生存家园的担忧,陕北公众面对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日益遭到破坏的生存环境,普遍表示深深的担忧,这种担忧将构成该地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动力。

2. 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担忧和其他社会问题综合在一起,不相上下,说明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纠结在一起,不同问题的解决需要不同的措施和手段,而这些措施和手段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相互冲突和矛盾的地方。这既要求社会公众能够跳出狭窄的个人立场从整体和长远来思考问题,同时也要求政府有较强的执政能力,能够有效妥善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

3. 社会公众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仍待于进一步提高。表现在理念上,大部分陕北公众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的了解仍然停留在口号阶段,并没有深刻理解两型社会的内涵和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大多是从征服、利用的视角去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形成正确认知。在具体的生态知识上,公众也是缺乏的,很多人不知道绿色环保产品的识别。同时根本就没有垃圾的分类,更不要说让公众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4. 公众的生态意识虽不深刻,也不丰富,但具有自觉性,同时公众对政府表达了自身的不满意。虽然公众的生态意识不够深刻,但公众对此有着清醒、自觉的认识,这种清醒、自觉认识和整体依然脆弱的生态系统会促使公众不断深化其认识。在对当前生态问题和危机的成因上,公众认为政府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这种强烈认知要求政府转变思维方式、执政理念,同时改变官员考核方式,以及实践中对资本的重视。

5. 陕北公众的消费行为的经济性特征明显。这种经济性特征反映出在当前阶段,公众的消费层次仍然很低,对环境等发展性、舒适性消费需求不高,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和收入领域改革来解决。同时,这种消费特征会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除了生态理念的树立和生态知识的掌握外,需要政府采取一些了经济、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二)建议

为了进一步增强陕北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改进个体行为,以生态文明千千万万个参与者为逻辑起点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广大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掌握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克服商品消费的经济性。同时,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个体行为的改进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作用的积极发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环境。

1. 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掌握的生态文明知识。整个社会要就“生态是谁破坏的”,“谁是生态破坏的受害者”,“谁来保护生态”几个问题反复拷问和反思,使所有参与主体都能够感受到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形成一种休戚相关的感觉,克制物质欲望,注意消费行为,从思想深处真正转变,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的核心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要明确认知:人是自然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要受制于自然界的运行状况;人类和其他生物不同,人类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人尽管能够改造自然,但自然仍从根本上决定和约束人类的发展,因此,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来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活动要以自然界的正常运行和承受范围为前提和底线;人在广袤的自然界中是渺小的,是有限理性的,人最好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在自身不了解的自然领域最好不要恣意妄为。

2. 运用经济、法律各种手段克服社会公众行为的经济性。陕北公众,乃至全社会公众消费行为中明显的经济性特征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应苛责。当前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较之过去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仍处于生存性阶段,发展性需求和舒适性需求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面对消费行为中的经济性特征,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通过收入分配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强社会总体消费能力,通过消费需求的转变来实现社会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收入分配改革的意义在于,在现有收入水平下提高总体消费能力,抵消生态文明建设对中下层人群的影响;二是通过资源税、环境立法等经济、法律手段使生态成本反映到商品成本和价格中去,使商品的经济性本身就包含有对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的保护在内,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统一。在生态消费的法律手段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税(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税的改革)和环境立法,改变资源免费使用和生产污染环境的局面,理顺定价机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能够有效合理反映其成本,通过价格改变生产商和消费者行为来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在生态消费的经济手段方面,利用税收、补贴、信贷等各种手段引导消费者选择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性产品消费,自觉抵制浪费、污染等一系列行为。

3. 科学发挥政府作用,从更广泛意义上改进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作用要从资源配置领域退出,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角色主要定位在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建设,具体包括社会管理、宏观经济稳定、重大结构调整以及战略性产业发展、市场环境维护和监管、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具体到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民众思维和行为不言而喻的逻辑出发点和前提。政府需要克服公众在生态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不足,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期刊、杂志、网络、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平台,使广大民众能够及时、有效、充分了解各种具体信息和知识。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生态消费的认知情况、对环保标识的鉴别能力、政府政策的宣传现状、商品质量的可靠程度深刻影响消费者购买生态消费型商品。[1]121-125例如各种资源的高效率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类产品的具体识别,日常物品的分类和可回收情况等等。同时还要提供各种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各种设施,比如声控电源、感应自来水、垃圾分类回收箱等,形成行为和思想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除了专门针对消费者的相关措施外,政府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促使生产者履行“生产者责任”。生产者责任是指厂商在生产中必须贯彻减量(reduce)、再使用(reuse)、再利用(recycle)的原则及其先后次序,明确生产者对于生态环境的责任。“生产者责任”强调社会不是在下游(消费)、而是在上游(生产)考虑问题。[2]91-96生产者责任从源头上解决消费问题,和公众认知和消费相互影响,构成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朱洪革.居民生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

第5篇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规划;持续性;低碳性

城市是人类聚集的中心地,是人们经济、精神和政治活动的主要地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对人类能否繁衍生存有重大影响。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到工业革命之后,城市才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类的城市发展非常缓慢,大部分城市规模较小,城市基本功能简单。但随着17和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大量的工厂招收工人,这使得很多农村的人进入城市,大大加速了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社会和文明也取得了非常高速的发展。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严重的交通问题、城市绿地少、城市的污染严重、通风条件差、卫生条件差等。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了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像城市的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了。因此生态问题在目前城市的规划中必须加以解决。

1 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发展的辩证关系

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是一对辩证关系,首先来考虑一下生态环境对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生态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使得人们生活的更加愉悦,使人们的精神更加饱满,使人们更加投入到工作之中去,这将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城市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们的健康发展为要求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保证人们可以健康的生活。城市的发展必须依靠城市的资源才能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保证城市发展的各项资源都没有受到“污染”,这就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而如果生态环境恶化,那么就会引起一些列的问题,比如,城市的污染问题,有可能使得城市的居民身体条件恶化,人们的健康水平下降,这有可能导致人们的工作能力下降,这就可能不利于城市的发展。最极端的生态问题,比如生态问题引发的大规模的流行病,有可能使得城市的发展完全停滞,有时甚至可以完全毁灭一座城市。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证城市健康发展必须的条件。

其次,城市规划及发展也会对生态产生影响,城市的规划必然会对城市的特定范围产生影响,对某些特定区域的规划可能会加速或减缓城市特定功能区的发展,城市某些区域的发展或倒退又会对周围的生态产生影响,比如,在我们国家很多城市都设定的经济开发区,我们国家的经济开发区一般位于城市的郊区,在设定之前这些郊区的环境相比于城市的核心地带的生态要更好,随着经=经济开发区的设立,这些区域会飞速发展,这些区域的人员将逐渐趋于密集,生活废弃物的排放也将增大,这就可能使得周围的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迹象,很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随着重工业的入住,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厉害。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可以使得一个城市的生态变得更加美好,而一个差的城市规划会使得城市的生态陷入恶性循环。

生态和城市规划发展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能站在系统思维的角度去审视生态与城市规划发展的关系,制定生态型的城市规划方案是每一个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2 生态型城市规划发展方案的特征

2.1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1]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城市的发展是可以持续进行的,城市的功能可以保证其自身的健康发展, 城市具有良好的自我发展功能,城市能通过适当的自我调节来实现城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要求城市可以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协调一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要求城市的发展有城市居民的参与。

城市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较为复杂,必须结合城市的空间结构、景观格局、城市功能、资源利用效率、生活环境质量、生态安全格局、社会平等与公平性、发展潜力等一些列属性来来评价城市的可持续性特征。

2.2 低碳的特征

低碳的特征是未来生态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城市向低碳城市的转变,需要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把握。

2.2.1 能源的低碳[1,2,3]

城市对能源的利用能否实现低碳的主要标志是,能源能否最充分的利用,能源消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能否有效进行处理。能源的消耗和产业结构紧密相关,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对能源消耗就远远大于以旅游业和农业为导向的城市。因此,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化以及优化升级对城市能源消耗至关重要。当然,技术的革新对能源消耗影响也非常大。

2.2.2 交通和空间的低碳

交通的低碳意味着城市的交通系统碳排放量的降低,城市规划中应该鼓励土地的有效混合利用,并且在城市的郊区(组团或新城)培育次中心和城市中心形成星云网络状结构,避免巨型或单一化的功能分区导致的职住的分离,分离的职能区必然会加大城市的交通量,交通量的增大意味着更多碳的排放,从而对城市造成污染。

空间的低碳主要体现在建筑节能方面,有效的建筑规划和城市规划,能使得建筑的耗能能力大大降低,这就使得能源消耗的减少,从而减少碳排放量。

2.2.3 低碳的生活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低碳产生影响,低碳的生活方式对城市的低碳很有益处,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减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鼓励城市中的人们采用低碳生活方式很有必要。对于低碳的生活,可以建立低碳教育基地、低碳文化宣传机制和奖惩机制,提升低碳社区品质;建设低碳能源供应系统、垃圾回收系统和碳排放监督系统,保障低碳城市功能。

2.2.4 碳的吸收利用

生态型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对碳进行回收利用,目前在城市的规划发展中,很少去考虑碳的回收利用,这一方面是归因于技术的问题,另一方面人们的观念之中还没有这样一种碳回收利用的思想。比如目前对建筑垃圾的利用就是一个很好的碳吸收利用的实例,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不仅使得建筑垃圾占用的农田等减少,还能充分利用建筑垃圾作为混凝土填料,这个填料可以减少对粗细骨料的需求,从而减少对碳的排放。另一个例子是二氧化碳的地下储存,二氧化碳的地下储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气候很有益处,但是目前在城市工业的发展中很少有城市规划中涉及二氧化碳的储存问题。因此,在生态型城市规划中,适当地引入这些新的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理念对城市的发展非常有好处。

3 生态型城市规划是未来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生态型城市规划可以保证城市的规划符合生态的要求,生态的要求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必须的,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是基于人类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出发,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和谐的整体,以自然生态优先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采取科技、行政手段、法律等手段,促进城市系统向更有序、更稳定、更协调的方向发展。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宜人的居住环境,实现人、自然、城市和谐共生,持续协调发展。

生态型城市规划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远景目标,生态型城市规划可以使得我们国家目前的城市发展从粗放型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向社会稳定、生态安全、生态功能健全的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转变,并运用产业生态学原理与技术组织与改造城市产业,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较少废物的排放,保护与培育城市生态服务功能是目前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途径。

3 结论

生态环境和城市规划发展具有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生态环境会影响城市规划发展,城市的规划发展也会影响生态,二者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以后城市的规划必须采用生态型的城市规划,这样能保证生态和城市的相互协调发展。生态型城市规划必须从可持续的角度以及低碳的角度加以审视,只有在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发展,才能说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型城市规划,这样一个生态型的城市规划未来将主导城市规划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周性怡.论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设.地下院30年论文集,109-111.

第6篇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89-01

摘要:

建设生态文明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文明关键是改变领导者的政绩观、生产者的生产观、消费者的消费观,实现思想与认识水平的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是政策和法律体制的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要重视生态文明教育。

关键词:生态文明;消费模式

1在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以我国为例,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国土面积的1/3左右受酸雨影响;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日益突出;全国沙漠和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全国共有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4000至5000种[2]。我国目前经济社会面临如此严峻的生态问题,是大自然对人类不断的“报复”,这些正是工业文明局限性的表现,也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挑战,要求人类做出新的选择,开辟一种新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上,文明的每一次变迁都是人类以其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与生存困境的斗争中实现的。

随着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应运而生。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生态文明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这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所得出的结论。生态文明是以基于符合生态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观念,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其具体内容包括为实现这种和谐建构的技术、组织、法律、制度、意识、以及实际行动。

2在我国,一方面,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非常少

另一方面,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现。生态文明的崛起将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模式、价值观念的革命。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建设生态文明要体现在从商品的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体现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2.1产业结构领域。 在产业结构领域,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努力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用生态产业取代“黑色产业”,形成生态化的产业结构与发展机制。具体来看,一是切实减少甚至淘汰资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污染排放物多的“黑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型企业和产品,形成绿色产品群,产业链,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3]。二是加强基于生态与环保标准的绿色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力度,努力攻克关键技术,在产业发展和生产环节中节约资源,节能降耗减排,降低原材料消耗达到资源深度开发,循环利用。三是加快环保治理技术装备的标准化、系统化、成套化、产业化的实现步伐,尽早实现环保设施运营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

2.2增长方式领域。与人类文明相对应,人类的经济增长方式沿着“粗放式—集约式—循环式”的轨道转变。建设生态文明一定要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制定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规划,把节约资源、保护和发展生态产业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采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式增长方式,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和破坏降到最低。

3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靠政策的引导和法律的保障

在我国,政府的职能与法律主要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对人与自然及环境的规定较少,这与自然资源和环境做为公共财产的基本属性偏离,因而要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优化和完善政策与法制建设,即实现政策和法律的生态化。

政策和法律的生态化是重建一种限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新的体制,不仅约束社会关系,而且约束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形成系统的良性制度与友好关系。其具体内容应包括:(1)在政治制度上,政府应重新认识和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新的工作职能与内容,完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注意参与自然管理,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作为制订政策、计划和战略的前提。(2)在经济制度上,各经济主体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从整体上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容量,制定不同地区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不同经济政策。(3)在法律制度上,法律约束的范围必须涵盖人与自然关系,即生态立法,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自觉的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4)在政绩考核评价中,要体现和贯彻生态文明的观点。同时,设立一套对官员的环境考核和问责制度,由高耗能和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经济增长是不鼓励的,应追究责任。(5)公众的监督应成为一种机制,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4]。

4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因而要加强生态文明理念与习惯的教育,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培养。学校要重视普及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作为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程。在大、中、小学课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切实去体会保护大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掌握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方法,从而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应加大对林业等相关高等院校的经费支持,加大对生态人才的培养,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实现技术与手段创新[5]。

建设生态文明更需要公众的支持,需要社会的宣传使之不断深入人心。各负责部门、各环保团体、传播媒介可以通过开展生态传播活动、开办生态传播的专业性报纸杂志、增加和生态直接相关的电视节目、加强绿色网站建设等方法,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使人民群众把生态环境保护变成一种迫切的、自觉的行动[6]。

参考文献

[1]朱孔来.论生态文明[J].管理科学文摘,2004.10:23-24

第7篇

[关键词]企业营销;法律;原则

一、企业营销策略及其营销环境分析

企业营销战略,是指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为实现战略及经营目标,对企业营销进行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的谋划。企业营销策略主要特征:(1)维持现有顾客,创造新顾客,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拓展业务;(2)谋划企业长远发展,顺应环境变化趋势;(3)为企业营销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应采取的基本方针、重大措施和基本步骤;(4)综合考虑内外部资源条件,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发现机会,避开威胁,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生存发展与营销环境密切相关,我们从宏观与微观俩方面来分析。(1)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自然环境等。政治环境因素要求企业充分了解国家方针政策,研究政治时局对企业的影响;法律环境因素要求企业了解相关法律对企业的影响,利用法律武器保护企业权益;经济环境决定了行业景气度、顾客购买力等;自然环境因素要求企业关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科学技术环境因素要求企业顺应技术的发展趋势:社会文化环境因素要求企业重视产品销售区域的风土人情等等。(2)微观环境分析。微观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资源供应者、营销中介、顾客、竞争对手、市场状况、相关团体、社会公众等。顾客和竞争对手是分析重点。企业应深入分析和了解顾客的分布区域、需求特征、购买动机和购买方式等;通过分析明确谁是竞争者,实力如何、战略战术是什么、优势劣势怎样。对资源供应者、营销中介、相关团体和社会公众的分析,目的是与他们建立良好的营销关系。

二、企业营销策略应遵循的法律原则

1.重视产品质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的重要性对企业而言不必多说。质量问题对企业来说是个永恒的课题,必须天天抓、月月抓、年年抓。企业老板不要以为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就可以高枕无忧,要抓好质量必须严格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树立精品质量文化,否则质量不好会严重影响品牌形象、制约产品销售,甚至一次重大质量事件就会导致一个企业的灭亡,特别是在食品和医疗卫生等行业质量显得更加重要,三鹿破产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2.加强售后服务管理。产品的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营销的竞争逐渐侧重于服务的竞争。及时完美的服务是维护良好品牌形象的基本保证。但实际上,很多中小企业老板,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服务的作用和地位,他们对客户的建议和投诉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时候在售后服务上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发展,对一些索赔找借口、能不给就不给。作为中小企业一定要讲诚信、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3.品牌建设中的法律问题。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品牌是赢得市场的魔杖,它可以引导消费者产生固有的消费模式,从而培育出一定的忠实消费群体,最终赢得市场份额。我们必须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品牌创新,加强品牌传播,谨慎进行品牌延伸。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保持传统特色,创新品牌文化。特色是一个产品的重要标志,是企业竞争力的突出体现和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品牌效应的代表和品牌文化的体现。创新品牌文化,一方面要努力挖掘和传播企业历史文化,提升品牌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公众产生更强的共鸣,让传统消费者更亲切地面对;另一方面要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新的文化,不断地吸纳各种文化,兼收并蓄地进行文化创新,使的品牌文化“与时俱进”,吸引新兴消费群体,保持品牌的生命力。(2)强化品牌传播,提高品牌知名度。长期以来,企业一直沿用传统的招牌形象和口头传播的方式来进行品牌传播,这不仅大大限制了速度和广度,而且由于品牌形象单调,难以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品牌传播效果较差。企业应创新品牌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强化品牌传播,重新获得市场认可。(3)坚守诚信。诚信是决定一个品牌能否赢得市场的重要砝码。“诚信”是维系“百年老店’环衰的力量源泉。重铸“诚信”,首先要求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中讲求质量和信誉,对产品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遵循IS0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的认证,保证产品的高质量、高性能,对设计、生产、检测、销售到售后服务进行全方位的严格管理,以实际行动和诚信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其次必须做到在与其他企业合营或允许他人使用商标时严格把关,不能贪图一时的小利而让别人损坏了自己的声誉。(4)加强品牌建设,注重法律保护。我国已加入了WTO,产品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国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已提出了新的议程,要加强品牌建设,进行品牌重新规划或创新。加强品牌传播,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营销策略,树立国际化观念进行品牌的海外扩张,加强品牌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企业的营销策略制定要以遵法守法为前提。法律更好的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促使企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动画美学;影院动画;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5-0116-02

从日本动画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日本动画在其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成熟期后,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美学特征。而日本动画电影也在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流派,押井守的虚拟世界、宫崎骏的童话公园、大友克洋的迷宫都为人们所熟悉。

1 日本影院动画之表现主题――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日本的影院动画虽然分为几个流派,但它们所表现的主题都是非常深刻或是深入探讨人性,这主要是因为它受日本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日本战败后,有些人鉴于战争的教训,开始将反战题材用在动画上。这种题材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还颇为流行。宫式动画的主题始终都围绕着反战与反人类中心主义,有人说宫崎骏是处于矛盾之中的艺术家,他有着怀疑和犬儒主义,厌世和现实主义,这其实都是他反战思想和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外在表现而已。然而在另一方面他又不是纯粹的绝望悲观主义者,在他的动画电影中塑造了许多勇敢,富有爱心的少男少女形象,他们总是在绝境中依靠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拯救世界拯救人类。

押井守大师的作品所展现的主题更多的是揭示人与机器的关系。这来源于他永远过剩的忧患意识和深入骨髓的不安全感,困惑而略带神经质的大脑。他的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大部分都是关于人的自我意识,或自我认知。押井守作品大量存在着对于人物生存境地的讨论与探究,压抑却发人深省。

大友克洋的作品则大都是基于对现实的反思,基本上可以说是现实主义风格,通过不同的主题,题材在大的领域定下思想的基调。作品主旨深刻,内涵丰富,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以大友克洋最为知名的《阿基拉》为例,其主题描述人类在战后重新复苏的希望,人类的文明就是阿基拉。人类创造了文明,文明成为了现代人类的图腾,然而这高度的文明最终将摆脱人类的控制,将人类推向毁灭。这种对现实和未来发展的担忧成了大友克洋动画主题不二的选择。

2 日本影院动画之叙事结构――结构繁复,限制叙述

日本动画电影逐渐进入繁盛期后,对叙事语言的创新性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动画电影逐渐参考了实拍电影的叙事结构,结构复杂,风格多变,在现在已经和人们传统观念里的简单幼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如,宫崎骏动画的叙事风格是怀旧伤感,线性结构,并以限制性视觉为主要特征。宫崎骏的怀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远古时代的怀念,一个是对工业文明初期的怀念。而在其叙事风格上呈现出一种伤感和悲壮的兼而有之的特征,这种伤感风格是和日本的艺术一脉相承的,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等原因。线性结构的叙事,是指在作品中有且只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情节线。宫崎骏动画基本上都是属于这一种因果叙事线性结构。限制性视觉主要是由其叙述者的角度来区别,非限制性叙述可以给观众以全知的视点,多方位,多角度的去了解故事中各方的发展动向;限制性叙述则易于设置悬念,通过控制故事内容的信息范围而达到强有力的效果。宫崎骏的影院动画多数都是通过主角动态的经历讲述故事,因此多采取以限制性叙述方式为主,以非限制性叙述为补充,从而更满足观众的需求。

大友克洋的动画有着巧妙的剧情铺陈,他的作品《阿基拉》秉承了他一贯的叙事风格,通过社会动荡不堪、人类没有生存的希望,世界需要拯救,穿插的更多的是对人类心理,来对整个社会的深层次进行思考。随处可以感受到一种动荡与不安,在这种不安之中,展现了大友克洋对于人类心理与整个社会的深层次思考。

3 日本影院动画之视觉风格――唯美写实,后现代主义

日本现代影院动画的视觉风格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流派:亮丽唯美的宫崎骏动画,黑色压抑的押井守动画,精致光影的大友克洋动画。但总体来说,日本的影院动画基本上都是超写实和表现后现代主义。宫崎骏动画的画面精细唯美,细节刻画真实可信。自然界魅力的景观,蔚蓝的天空,神秘的大森林,祥和的乡间小路都是他不变的焦点。在他的动画世界中,场景没有华丽虚荣,更多的是朴实和精致的小家情调。其次宫崎骏动画的色彩大都是舒服的中低饱和度的真实色彩的还原,很真实却又并非真实世界里所能看到,尤其是他对绿色的运用,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刻画的大片大片的绿色场景让人很容易陶醉其中。

押井守动画的画面色彩大量运用了光暗对比强烈的静止画面并附之以人物的内心独白,令十分商业的动画增添了一点艺术色彩并且以精练的电影表现手法和剧情,彻底解析作品的本质,并与虚构世界结合。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各种充满象征的抒情镜头,尽管很多时候这些描绘意向的镜头和场面在情节上并无推进。然而它们却依靠隐喻、象征、反衬等艺术手法,对突出作品主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些画面如果单一来看并没有更多的剧作意义,但是看似普通的场面在作者的巧妙安排下被赋予了隐含的意义,成为了作者个人风格的一种标志,也是对于情绪传导的特殊手段和媒介。

大友克洋的动画在画面色彩色调上运用五光十色的精致光影,来建构出“无政府状态的生命活力”。他的动画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真实性,对物体的质感与运动的速度感有着高超的表现力,对每一个场面都有着极为细腻的描画。通过光学摄像机,不仅仅是新东京的背景,剧中出现的摩托车、人力车和机器都很真实,各式的枪战、飞车撞裂、爆炸也都是那样的真实。

4 总 结

总体来说,日本现代影院动画美学是以极其写实的电影效果和深刻的思想意境为特色,作品大都主题宏大,意境高远,结构繁复,画风细腻,让人们知道动画也能够变得深邃、也能够与深奥的哲学融合。既具有实拍电影无法比拟的观赏性,又具有极其深沉厚重的思想主题。日本现代的影院动画突破了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传统定位,充分发挥了动画电影的形式特征,不论在人物造型,场景设计,镜头运用还是在动作设计,角色表演上,日本影院动画都有着独特之处,并最终让日本动画走出了国内,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和喜爱。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壁画艺术 现状 应用

1.前言

壁画一词源于意大利语“affresco”,壁画的产生由来已久,甚至早于文字,原仅限于指在灰泥墙上进行的湿壁画描绘[1]。《中国美术辞典》中的解释是:“壁画是绘画的一种,指绘制在土砖木石等各种质料壁面上的图画” 。原始社会时,人们就开始在岩壁上、洞窟内壁上涂抹和镌刻着各种壁画,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在建筑物的内外界面上、构件上创造着多姿多彩的壁画艺术作品,今天的理解已不只是装饰建筑物墙壁和天花板的绘画,而泛指依附于建筑空间中的内外墙壁、室内天棚、窗棂以及建筑界面上所绘制、雕刻或由各种材料结合工艺手段制成的工艺品。

2.壁画艺术的发展

在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壁画经历了从辉煌到衰落,又从衰落走向另一个辉煌的艰难历程。中国壁画表现出独特的深刻性和艺术性,经历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冲击,传统与现代的对峙与统一,政治需求与艺术自律的失衡与调整及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贴近与疏离,对姊妹艺术的吸取与扬弃,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骄傲的成绩,为国内外所瞩目[2]。

2.1壁画题材和表现形式的变化

在中国,原始社会艺术时期,壁画题材内容主要反映着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变化、体现以及人类征服自然的情景,是大自然在人类脑海里的反映,作品符号化图示较多,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理想化的特征,属于岩画阶段;在奴隶社会壁画艺术中,作品反映内容发生较大变化,用色开始丰富,造型开始严谨,出现主题性壁画,造型劲健流畅,形象夸张、生动;到了封建社会,壁画艺术开始有了神话色彩,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关键时期,壁画作品从内容方面日益丰富,有反映神话故事的、有反映宫廷生活的、有反映宗教文化的等等,为壁画艺术披上了层层的神秘色彩,壁画所反映的内容简语难详。

壁画发展至今,已开始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如声、光、电子等视听媒介,将多种技术和材料的综合性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带有综合视听感应的壁画,使观者置身其间得到一种全身心的美感体验。壁画不再只是反映一定的民间艺术了,已经反映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甚至科技方面的内容,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2.2壁画艺术的功能和作用的变化

古代壁画记录了古代人们的现实生活状况,从《楚辞章句》记载“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可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壁画就绘有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这些内容大都是民间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积累;此外,古代壁画还会表现出我国古生的历史事件,《孔子家语・观周》中记载了孔子见到“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南面以朝诸俟”的壁画[4],可见在我国周朝时期就已有了以历史史实为内容的壁画。

今天,壁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作为中华民族瑰宝传承了下来,在我们的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中,我们到处可以见到壁画的影子,如何继承和发扬古代壁画的优良传统,对公共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 壁画艺术的现状特征

现代壁画主要伴随着交通、旅游、城市建设和对外交流兴起的。八十年代壁画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政府职能部门和主要机场、车站、涉外宾馆和主要旅游胜地[5]。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壁画艺术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这么说,“壁画不像‘画’了[6]”,就这句话我们可以有很多理解,在现代壁画得到迅速发展的今天,它的表现手法被多样化、表现内容丰富化、视觉效果数字化,那么当今壁画有哪些具体特征、在设计中又有哪些值得研究呢?

2.3.1 壁画的分类方法多样化

按按制作方法分类:可分为绘画类、雕刻类;按功能分类:可分为纪念性、装饰性、怡情性、教育性;按形式风格分类:可分为写实风格类、非写实风格等。

2.3.2 壁画的三大主流表现形式

1)绘制性壁画

绘制性壁画就目前主要表现方式可以分为主题绘画和墙体彩绘两种,主题壁画主要表现内容紧扣室内设计风格和主题,墙体彩绘则是传统的壁画艺术结合了西方的涂鸦手法,被众多前卫设计师带入了现代的设计中。主要用于室内界面彩绘和家具彩绘,彩绘的手法不拘一格,表现形式多样化,专业技术要求不高,非专业人士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亲手制作,从中体验乐趣。

2)浮雕性壁画

浮雕,也可以称作是立体壁画,既非二维绘画的形态表达,又非三维圆雕的实体塑造,它在表现物象“形”的同时,又进行“体”的塑造[7]。在随着雕塑的发展,浮雕的内涵和外延更趋宽泛,大致可以分为装饰性、写实表现性、功用审美性或抽象性。

3)生态壁画

“活的壁画”、“生态壁画”或许在社会上的认知程度并不高,生态壁画主要是通过活的植物、观赏性水生动物,用艺术手段和现代工艺,在壁面上组合而成的装饰小景,被称作活的壁画,又称生态壁画,这也是壁画发展历程上的又一特色,也是对壁画的装饰作用的又一延伸,即生态作用,除了具备一定的装饰作用,还可以改善一定的居室生态环境,即具备审美功能、又具备生态功能,这也是倡导绿色艺术设计的又一体现。

3.壁画艺术的应用领域

今天有人这么定义壁画,认为壁画是绘制在物体壁面上的艺术形式[8]。这个的概念扩展了传统壁画的表现形式和应用领域,使壁画创作进入了无限的应用领域和空间,由单一的图画变成了一种崭新的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壁画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凡是物体壁面,只要需要装饰美化都是壁画的创作空间和应用领域。但从研究的主体方面主要体现在城市公共空间、建筑外立面和室内装饰设计等中。

3.1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壁画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一些城市广场、街道广场等建筑小品上面,多以彩绘和艺术浮雕、工艺美术为主,一般包括纪念性的和宣传性的壁画,纪念性壁画一般以纪念性历史事件和杰出的人物,弘扬某种成就精神和追求目标,对人们起到教育引导作用;而宣传性壁画往往负有传达信息、突出主题、完成某种任务与使命、向社会公众进行思想宣传的媒介作用,由此形成了其他画种所无法实现的社会作用,经过壁画家们整体意识的处理,使原本无序的环境空间变化为“有序的空间”,原本冰冷的建筑环境产生了温暖、和谐、有品位个性和有艺术语言的氛围,它在人们心里产生作用,使整体空间环境具有极其饱满的精神内涵与审美价值[9]。

3.2 建筑外立面

壁画艺术是环境艺术的一个因素,虽然具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内容,但又必须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共同组成一个整合的境界。壁画作为建筑外立面装饰的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必须保持墙画的二维性和建筑个体的整体效果,而不应该破坏统一的空间秩序。这是壁画区别于一般绘画的主要特征。

对于建筑外立面,我们经常见到的是外墙彩绘,通过外墙彩绘来提升建筑所处环境的氛围,这种外墙彩绘除了建筑外立面装饰方面的艺术功能,体现一定的装饰风格、建筑风格甚至城市文化,当然有的时候,建筑外立面墙体彩绘也有一定的商业宣传功能,通过墙体彩绘过程中使用的外墙材料,达到对建筑本身的防水等保护作用。

3.3.建筑室内空间

3.3.1公共室内空间

壁画艺术在公共室内空间中的应用场所主要有车站、地铁、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这些壁画艺术主要表现形式有浮雕和墙体绘画两种,这些壁画艺术中表现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1)作品代表一定的城市文化或者文物古迹,通过艺术浮雕或者绘画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让人感觉到空间的艺术氛围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壁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比较具象,有的甚至是原作的缩影。

2)作品表现形式单纯从立体构成的形式出发,几何体特征比较突出,是在界面上表现的二维立体图形,通常图形比较抽象,或者就是简单的几何形,如北京地铁站柱面立体构成,通常这个手法是用来改变单调的室内界面表现形式,提高室内界面的装饰效果。

3.3.2居住室内空间

装饰背景墙是现代家庭装饰壁画有自己的显著特征,具有直观的装饰效应,强烈的视觉性,用较简洁的视觉语言,侧重表现意识,追求形式,协调视野,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创造富有吸引力的视觉形式。它既不同于传统壁画,又不同于涂鸦艺术。一般家庭室内设计中常见的壁画装饰部位为装饰背景墙,比如电视背景、沙发背景、餐厅背景等,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家庭壁画艺术一般能体现一定的吉祥寓意,比如“荷荷”美美、松鹤延年等,其表现形式多为砂岩浮雕、墙体彩绘等。

除了体现一定吉祥寓意的主题手法外,现代居住室内空间中也会采用几何化的壁画艺术,如界面上的半立体构成,通过简洁的结合图形来丰富界面装饰,达到视觉上的艺术效果。

4.现代壁画艺术应用探析

壁画艺术逐步走上成熟的道路,创作方面逐步走出误区,遵循规律,开拓进取,日益体现出壁画的本体、壁画家环境意识的增强,壁画形式、风格多样化,创作解读的多样化。但壁画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用理性去思考。

1)壁画作品设计与表达缺乏对建筑空间环境的认识,存在着壁画与建筑不相协调等问题,基本还处于补壁与装饰的考虑,壁画艺术是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结合,壁画的艺术价值应位于壁画在整个建筑环境中所具有的创造艺术的价值之后。“建筑不能没有美术,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和美术家、雕刻家一道来创作”[10],当然壁画也不能过度过度依附建筑,壁画诞生之初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审美需求的一部分,不单单是建筑墙壁的绘画。到了现代只求大的公共环境、大主题、大制作,因此,离百姓生活越来越远,对建筑墙壁的依附越来越严重,是建筑师拾遗补缺的装饰物。

2)壁画创作应用领域越来越宽广,随着公共艺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审美需求的加大,无论是在居住室内空间还是在公共室内空间,我们都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装饰壁画,壁画创作、制作逐步产业化,壁画的价值和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逐步提高,除了一些特定的场所,似乎很少有人关心壁画的修复与保护问题,壁画的艺术价值并没有完全得以重视。

总 结

壁画的兴衰发展,与一个国家的文明,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结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壁画不可能脱离于社会需要,民众意识和经济环境而独立存在。现代壁画艺术的种种变化,使壁画艺术精彩纷呈,也令我们目不暇接。当我们站在现代壁画的立场上,用新的视角去理解它、接受它时,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去赋予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扩张的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刘青砚. 壁画[M]. 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1.

[2] 王洪波. 浅谈浮雕艺术[J]. 克山师专学报,2004,(04).

[3] 张鹏. 低谷中的思考――就壁画问题访孙景波[J]. 美术研究,1997,(03).

[4] 屈强. 关于新世纪壁画语言的预想[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3).

[5] 钱志扬. 现代壁画设计中的“空间”形式语言[J].美术大观,2006,(07).

[6] 徐志坚. 漫谈浮雕造型的"形"与"体"[J]. 雕塑,2007,(02).

[7] 叶庆. 壁画在城市空间环境营造中的作用[J]. 美与时代,2004,(10):36,37 .

[8] 王新胜 现代壁画发展探微[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6)

第10篇

在社会扶贫的大浪中,王雪霞的话显得有些另类。他是河南本土企业家,沉稳少语,但谈到精准扶贫时,却滔滔不绝。

打造“循环流动型扶贫模式”

卢氏县共有6万余贫困人口,昊豫公司帮扶的贫困人口有3万之多,当地政府人员告诉记者:“非常感谢王总,他和昊豫实业有限公司的帮助让卢氏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看到了希望。王总对扶贫的认知也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像,比如他曾说过‘我眼里没有贫困户,人有收入差距,但我首先面对的是市场参与人,我只能以企业和市场模式改变收入结构,同时解决农村的代际发展’。对于他来说,企业扶贫必须实现百姓和企业的共赢,不仅解决贫困人口当前收入差距,更要解决代际发展问题。昊豫实业有限公司的到来和王总的新思维对于卢氏县来说可谓是久旱逢甘霖。”

精准扶贫政策提出以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其中产业扶贫瞄准的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这一政策要求。同时,扶贫应当“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走开放扶贫的路子”,即实现“社会扶贫”。如果说“产业扶贫”是目标要求,那么“社会扶贫”就是方式手段。

王雪霞对于扶贫有着独特的认知,他认为扶贫开发意义重大,需要全社会参与。但对于企业来说,贫困百姓既是贫困人口又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如何把市场思维引入脱贫攻坚中来?为此,他专门从北京邀请众多专家来调研,最终确定了“循环流动型扶贫模式”。

王雪霞认为“循环流动型扶贫模式”有三个主要特征,首先在贫困人口、发展资源和市场模式的系统内,通过与专业的市场法人以平等的市场交易方式进行合作,由合作主体把贫困人口的全部情况,包括家庭结构、人口数量、性别、就学状况、就业状况、收入结构作为基准材料,列入合作的人力资源条件。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在资源投入、劳动力配备、市场开发中进行统一安排,把传统的救济型扶持改为线形收益增长可持续模式。

其次,昊豫公司参与扶贫,必须力求消除产业扶贫的“终端障碍”。在寻求产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的过程中,公司如何与分散贫困户之间进行对接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以往的探索中,大多数公司采取的是“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即企业直接对接若干个贫困户,通过结对帮扶等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但是这种模式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如各个贫困户致贫原因不一致、发展生产的态度不一致、组织化程度低导致管理成本高等,这些难题使得产业扶贫政策难以落地。为此,昊豫公司探索出了消除产业扶贫“终端障碍”的方法,即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实现贫困农户的组织化,减少管理成本。发挥合作社的优势,一方面可以搜集贫困户信息、整合贫困户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对接企业,实现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的最优化。通过发展当地特色的‘卢氏鸡’养殖业与连翘种植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协议,企业与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合作社的介入,帮助企业与贫困户实现了顺利对接,整合了原本分散化的贫困户资源,减少了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循环流动型扶贫模式”的第三个特征是将参与主体经济收益增加、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融合布局。在收入方面,昊豫实业通过“卢氏鸡”养殖产业与卢氏县10个乡镇29个村级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并通过连翘种植产业与8个乡镇35个村级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土地租金、岗位就业和产业发展三项收入来源,仅“卢氏鸡”养殖产业一项就可以将8500户、2.6万人吸纳进合作社脱贫致富,占全县贫困人口41%。若按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的脱贫标准计算,可使14000户、55000人直接脱贫。同时,通过三产融合,生产、加工、销售与旅游等相结合,可以实现农民脱贫致富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确保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达到社会进步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捐钱捐物属于慈善,扶贫要求帮扶措施需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因此,科学长效的产业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发展产业需要市场思维,公司作为企业参与扶贫必须真正将农户纳入市场,将内生的市场意识融入发展观念,最终提高收入。

脱口而出的法律和经济专业术语,让人肃然起敬,而王雪霞只是高中学历。“我在北京的大学旁听过3年多的经济学、法学课程,我对中国政法大学的教学楼的大多数教室闭着眼都能找到!” 王雪霞告诉记者。

从“要我扶贫”到“我要扶贫”――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如何实现“利益绑定”

产业扶贫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现在有些地区使扶贫成了企业的一项政治任务,甚至成为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极重要的衡量因素。“要我扶贫”虽然也可以助推扶贫事业,但往往使扶贫与企业发展出现脱节,不利于企业产生参与扶贫的内生动力,从而不利于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

因此,产业扶贫应当走出一条依靠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与贫困户协同参与的道路。追求利润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务,从“要我扶贫”到“我要扶贫”意味着将扶贫需求转化为企业的利润需求,使得企业与贫困户共享共同利益,从而形成“利益共同体”,甚至形成与二者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使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扶贫事业中。

从政治任务、社会责任到利益驱动,昊豫实业参与扶贫实现了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三者的“利益绑定”。通过战略调整,公司将“卢氏鸡”养殖与连翘种植打造为主营业务。未来几年,公司计划投资30亿元,实现“卢氏鸡生态养殖产业”的战略布局,计划建设40万亩卢氏连翘野生抚育基地,实现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等优势资源的大力推广。这一系列的“大手笔”不仅依靠政治任务或企业社会责任,还需要企业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扶贫政策完美结合,通过多元主体的“利益绑定”,实现“荣辱与共”,实现将扶贫需要塑造为企业的利润需要。

产业扶贫专注“造血”而不忘“输血”――公益捐赠“慈善责任”

对于病人来说,采取“造血”“输血”还是“换血”的治疗方式应该取决于其病情的具体情况。王雪霞认为,对于扶贫工作来说,“公益扶贫”虽然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慈善行为,但公益捐助无疑对缓解极端贫困有特殊意义。

2016年10月17日是全国第三个“扶贫日”。在卢氏县举办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暨扶贫募捐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昊豫实业率先捐出66万元,占当天卢氏县募捐到的200万元善款的近三分之一。在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时,昊豫公司卢氏地区总经理赵国政表示,实现精准扶贫,除了靠国家的政策扶持外,还应发挥社会各界力量。昊豫实业秉承着“农户脱贫与致富并重、个人与集体共同发展”的发展理念,会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帮助卢氏贫困地区创新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产业,带动卢氏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第11篇

摘要::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为原则所建立的现代城市造成了众多的城市环境问题,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逐渐发展到二元对立的状态,促使城市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边缘。在对现代城市环境问题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生态城市是为了解决当前城市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与环境伦理具有内在一致性,它蕴含着非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公正的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引导生态城市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首先,环境伦理价值观、环境伦理道德规范和环境伦理信念等环境伦理价值理念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其次,生态伦理文化、生态道德教育、低碳经济模式和生态伦理法制等环境伦理实践行为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实践支撑。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意识;生态道德教育;低碳经济;绿色消费;环境伦理法制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3)02-0031-08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集聚地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聚着人类巨大的创造力与智慧,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与文明。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城市化进程处于加速发展阶段。1800年,世界仅有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1950年时则迅速攀升到了29%,而联合国《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2009年》的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全世界有50%以上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而在未来20年内,全世界人口中近60%将是城市居民。”联合国人居署:《和谐城市――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200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2页。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蓝皮书也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6.91亿,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常住人口。今后20年内,中国将有近5亿农民需要实现市民化。”潘家华、魏后凯:《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迈向城市时代的绿色繁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页。由此可见,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工业文明浪潮的必然结果,城市作为人类未来的主要聚居地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城市和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联合国人居署的报告指出:“虽然世界城市面积只占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2%,但却消耗着75%的世界自然资源,产生着占世界总量75%的废弃物。特别是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往往以人口大量集中、资源大量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为主要特征,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引发了一系列不可低估的环境负面问题。”联合国人居署:《和谐城市――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200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2页。城市环境恶化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对现代城市建设的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

生态城市是为了解决城市当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必由之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生态环境的衰败只是问题的症状而非根源,而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的价值观念。因此,生态城市建设不能仅仅依靠物质、技术和资源手段,最根本的是对人类的价值观念进行转变,以期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思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从研究人与自然深层关系出发,通过转变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而为城市环境问题提供解决策略,对当前的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环境伦理学是理论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则是其引导下的具体实践,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视角下建设生态城市,必然会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一、传统的城市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其伦理内因

城市最早起源于农业文明时代。经过不断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聚集地。在农业文明社会中,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城市数量少且规模小,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也十分低,城市化现象并不显著。农业文明社会中的物质条件、技术手段都十分简单,人类依托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居住,对自然十分敬畏,顺从和适应大自然的安排。在城市建设方面,传统的农业城市建设以自然为本,遵循“自然本体论”的城市发展模式。因此,农业文明时代的城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小,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较强,城市与自然处于原始的小农经济的和谐统一。

尽管城市起源于农业文明时代,但人口大规模的向城市迁徙则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促进世界人口加速向城市聚集,工业革命以后的城市数量和规模都开始剧增。工业文明社会的现代城市,一方面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城市也给城市和人类社会带来了众多问题。正如联合国人居署所指出的那样:“城市呈现出人类最好或最坏的一面,它们是历史和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各种革新、产业、科技、企业精神和创造力的孵化器,城市是人类最崇高的思想、雄心和愿望的物化形态,城市通过创造财富可以推动国家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并提供就业机会,却也可能成为贫困、社会歧视和环境恶化的温床。”联合国人居署:《和谐城市――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200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2页。

环境恶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工业文明社会现代城市发展的瓶颈。工业文明社会的现代城市将物质财富作为衡量城市是否发展的唯一标准,过分的强调经济建设而忽视环境保护,甚至是肆无忌惮地破坏生态环境,掠夺自然资源,滥杀野生动物,最终造成了城市的空气质量恶化、水污染、垃圾围城等一系列危害人类健康的城市环境问题的爆发。

工业文明社会现代城市的环境恶化的深层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所持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所导致。工业革命的科学技术改变了城市以往的生产模式,减少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现代化的机器工具增强了其改造自然的自信心,使人类开始疯狂的向自然进军。由此,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由农业社会的敬畏、适应和顺从自然转变到统治、控制和征服自然,人类更加将自己看作自然的主人,将自然看作为人类所利用的工具,向自然界无限制的索取。

第12篇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聘任制;文官制;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018-02

一、中国古代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一词最早译自英文Civil Servants,代表“文职人员”。中国古代称之为“吏”,即文官,与武官相对应。公务员制度,作为行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和行政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依据雷格斯的行政生态学的理论,中国传统社会这个“融合型”行政模式的社会里,士阶层即行政阶层较为稳定、封闭,行政与司法、立法不仅是含混不分,而且是立法、司法附属于行政[1]60-64。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阶段。世袭制,基于血缘关系反映了奴隶社会宗法的分封;察举制,应封建中央集权吸纳贤才的需要经地方考察向上举荐人才;九品中正制,依据家世、道德、才能对人才高下做出的品定;科举制,开试选官先河为西方文官制度所借鉴,对现代公务员制度影响深远。

二、官僚制时代下的传统文官制度

20世纪初到70年代,韦伯的官僚制作为一种普遍的组织机制渗入一切社会组织,全球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与官僚制理论联系在一起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2]71。官僚制以专业分工、层级制和规则非人格化为主要特征,构成了20世纪西方行政制度的基石。

(一)传统文官制与官僚制的契合

现代文官制度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其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型权威到理性法律型权威的转变。这种转变符合韦伯官僚制理论,是官僚制理论在公共部门的具体实践的体现。政府职能多样化、社会分工复杂化的工业化社会,要求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官僚制便成为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参照坐标,常任文官制度由此建立。诞生自英国的文官制发展到官僚制时代,经过西方各国的效仿和不断演变,其常任原则、专业分工原则、竞争原则、功绩主义以及文官考试制度等方面,与官僚制理念达成了契合,文官制也因此成为官僚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文官制下的“通才”原则与品位分类制

通才原则、常任原则、竞争原则、中立原则是英国文官制度的四个基本原则。通才原则,即在选拔文官的考试中择高文化修养的人才优先录取。品位分类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资格条件,级别与人挂钩,利于选拔通才。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规定了职位分类法,但是受古代官吏品位分类的影响,如明清时期的九品十八级,仍然带有较多品位分类的痕迹,公务员仍分为领导与非领导职务。通才原则与品位分类提高了当时文官的文化水平,使文官的文化素质更好地适应了社会发展。传统文官制认为,最适合担任公职的就是受过优秀高等教育的通才,这后来也成为现代大学培养通才、实行博雅教育的基本理念。然而过于迷信通才后来导致了重视人文科学、轻视自然科学的偏见,使许多公共部门出现了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

三、“后官僚制”时代下的雇员制、聘任制

官僚制一度被认为是工业社会下的一种最为完美的组织结构,然而长时间以来各种低效率的现象也渐渐显露出来,如帕金森定律等。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开始了行政体制的改革,展开了旨在“重塑政府”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作为官僚制支柱的文官制度首当其冲成为改革的焦点。

(一)“专才”原则下的政府雇员制

“后官僚制”时代西方文官制度改革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的互补、通才与专才原则的统一。职位分类,以事为中心强调职位的性质,级别与职位挂钩,利于选拔专才。政府雇员,是政府机关以契约形式招聘的专门人才和辅工作人员。政府雇员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有之,“白役”“师爷”“长随”等都具有政府雇员特征,其受雇于官吏但又不位列于官吏[3]26-30。现今中国的政府雇员制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以雇用形式聘请人员从事专业性或辅工作的用人制度[4]105-110。中国目前的计划编制是对人员、机构进行计划配置和管理的手段,在于防止机构无序膨胀。然而现代政府职能多样化发展,导致公共部门日常行政管理对编制需求与编制的刚性供给的矛盾突出。由此中国各政府机关编制外雇佣的方法,对于降低用人成本、增强公务员队伍活力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从政府雇员制到公务员聘任制

政府雇员制是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一次尝试,近期公务员聘任制的实施则是将政府雇员制纳入正式化、规范化的轨道。政府雇员制和公务员聘任制,其最大的不同就是政府雇员一般不占用行政编制,而聘任制公务员则占用编制。政府雇员发挥着政策咨询、技术创新的重任,聘任制公务员则需担负行使公共权力、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5]15-17。中国公务员任用制度目前分为四类: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聘任制。选任制公务员任期一般就是选举间隔时间;委任制公务员和考任制公务员一经录用,无法定事由不经法定程序不得辞退;聘任制公务员的任期由聘任合同中约定,任期有较大的弹性。公务员聘任制基于分类管理和契约理念等特点,逐步健全了公务员的退出机制[6]140-146。

四、中国公务员制度路径依赖下的变革

路径依赖由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提出,认为一个国家的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一种制度一旦形成就如同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在一定时期内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变革,既非纯粹的制度移植也非传统回归,其带有独特的路径依赖和制度惯性。中国历史上各种正式、非正式的制度性资源禀赋,是路径依赖产生的原因,亦是当今中国本土性制度资源。随着政府雇员制、聘任制在西方国家广泛推行,当下中国所欠缺的正是文官制所强调的专业分工、功绩主义与理性规则,应在充分发挥文官制精髓的同时,有范围、有步骤地推进聘任制与现有制度的逐步融合。

(一)重视传统文官制下常任制的主体作用

目前一定时期内中国公务员制度仍需坚持常任制、考任制的主体地位,其还无法完全摒弃和超越传统的文官制度。当西方进入后官僚制时代、批判官僚制的时候,中国还需构建韦伯理想意义上的官僚制。常任原则,是英国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而常任制,也是行政管理和公务员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现代行政管理发展趋势的。目前中国虽然初步建立起现代常任公务员制度,但远没有完善。传统文官制度下常任制的精髓是功绩制、专业化、规则理性。中国上千年的人治而不是法治的传统,还难以达到官僚制以规则替代人情的阶段,更不存在西方所批判的官僚制“过度理性”的基本国情。而在人情至上的社会环境下,考任制又是目前相对公平的制度选择。

(二)制度移植下聘任制、雇员制与现有制度的融合

公务员聘任制、政府雇员制,都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破除职位垄断、引入竞争机制的实践产物,其使传统的行政隶属关系变为市场化的劳动雇佣关系,实现了公务员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利于完善公务员的退出机制。然而,聘任制需考虑推广实行的范围,公务员制度应符合分类管理的原则,其必须考虑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适用和管理,避免出现外行领导内行、专业人员不被重视的局面。此外,聘任制、雇员制,都属于行政关系市场化范畴,而中国的公务员编制又是计划编制体制,当下编制内、外人员并存这种“计划―市场”的双轨体制就是路径依赖的结果[7]10-14。由此务必逐步、有范围地推进聘任制与现有“滞后”制度的融合,达到制度移植与观念变革的契合。

(三)路径依赖下文官职业伦理的回归

西方文官制变革中,各国把文官职业伦理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把职业伦理看作是公职人员从事伦理行为、维护公共威信的内在义务和责任[8]101-104。自古以来,德性主义与政治伦理化便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主要特征,其把道德作为所有社会思考的起点和最终归宿,政治上主张德主刑辅,政治与道德相互融合、相互包容,以道德评价作为政治清明的主要标准。中国德性主义与政治伦理化的制度路径依赖,亦是当前中国公务员制度变革的本土性制度资源。加强伦理法制化,建立和完善文官职业伦理相关法律法规,实现伦理与制度的真正统一,正是中国公务员变革过程中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柳捷,杨成炬.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本土性资源解析[J].社会科学家,2004(5):60-64.

[2]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71.

[3]闫志刚.政府雇员制公务员聘任制改革未来路在何方[J].行政管理改革,2012(6):26-30.

[4]胡仙芝,余茜.从政府雇员制到公务员聘任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完善与创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5):105-110.

[5]李汉卿,李呈阳.政府雇员制与公务员聘任制之比较[J]湖北社会科学,2008(6):15-17.

[6]张宏伟.聘任制公务员契约治理若干问题的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3(2):14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