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6:24: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辩论的基本素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教会学生与人交流
交流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意见、想法和见闻表达出来,交流的方式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对中学生作文教学应按从说到写的顺序。《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在现代生活中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不仅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对提高作文能力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般作文都写得不错,反之连一句话也说不完整的人便谈作文色变。为此,我从培养学生的口头的表达能力入手来提高他们与人交流的能力。具体做法有:1.开展课前3分钟说话活动,指导学生口述见闻。2.巧设话题,让学生叙述。3.增设朗读、背诵、复述、讨论、辩论、演说等口语训练的内容。4.学生的作文草稿首先在小组内交流评议。5.开辟第二课堂,创设发言机会。
二、教导学生真诚做人
真诚即真实、诚恳,体现在作文中就是抒真情、说真话、讲真知、露真心。古人云:“做人、作文以品为主。”人品、文品都以真诚为核心。初一语文第一册中提到要引导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话要真实、实在”。文章贵在有真情实感,“真”是文章的灵魂。要使学生作文体现一个“真”字,教师必须指导学生真诚做人。我的做法是:1.以教师的真诚赢得学生的真诚。2.把“说真话”作为衡量学生作文的第一要素。3.引导学生就生活、学习中发生的事进行作文。4.进行面批,直接指导学生写真人真事,流露真情实感。
三、培养学生健康情感
“情生而意动。”情是作文的动力,也是文章感人之所在。只有激起学生强烈的爱憎,培养起丰富的情感,当他们接触外物时身心才会受到震动。“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行文时便会把情流露于笔端。
培养学生情感应遵循“以情育情,以理育情,以境育情,以文育情”的原则。用教师对工作、学生、事业满腔热情的爱来感染学生的心;用富有激情的诗文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用通俗的道理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憎;抓住各种活动来发掘学生“火一样的热情、水一样的柔情”。当学生对身边事物有了情感,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善于进行情感过滤,使情意自然渗透于文中,学会以情驭文。
四、丰富学生生活阅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真实、深厚的情思来。”学生生活越丰富,写作内容就越充实。的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干瘪,文章又怎能真实感人呢?根据“生活——作文”的思想,我在作文教学中多渠道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进而获得主体体验。
首先,创建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语文课堂要“唤起学生生机蓬勃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在课堂上过着一种积极的——甚至是沸腾的精神生活”。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坚持组织学生谈话、讨论、辩论、演讲、表演,或播放音乐歌曲、展示实物模型、设计专门活动、巧用偶发事件等等。总之,只要教师善于创造,课堂生活就一定会丰富多彩。
2.以校、院团委活动为抓手,引导成人成才之路除积极参与省委、校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外,我院还将开展“我的大学,我做主”主题班会,畅谈个人大学四年的初步规划和个人理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初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可认真学开复的《大学四年该这样度过》,使其对大学生活有进一步了解,明确个人目标。
3.以德育专题讲座为平台,促进思想意识提高通过专家专题讲座,促进思想政治方面的引领工作。计划在团委学生会各部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院团委学生会成员学习“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制度总汇”,并开展有关公共礼仪讲座
4.组织开展五月母亲节,六月父亲节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鼓励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孝敬父母,并经常与父母联系告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
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营造校园良好成才氛围。继续服务于我校“四能”人才的培养战略。团委学生会要为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服务,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要为树立优良学风,良好院风,文明班风做更多的工作,争取更大的成效。
二、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学生干部素质。一个组织的优劣,关键在于成员的素质高低。学生会要想蓬勃发展,必须将自身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常抓不懈。1.我们将进一步要求学生干部提升综合素质,完善和执行学生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2.继续加强专业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以常委为核心、宣传为向导,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工作,定期举办干部培训,培养一支高效务实的学生干部队伍。3.加强学生干部的服务精神,大力倡导学生干部身先士卒、亲力亲为的作风,防治“学生官”现象。在每两周的例会前,学生干部们都将有一次素质拓展小训练。4.推行大部门体制改革,精兵简政,增强效率意识。计划将科技组与通讯组合并,组建成为“网络通讯部”,负责本学院的简报制作、通讯稿发放、活动成果展示等。5.在远团委学生会内部启动“主题素质活动月”,其主要内容则涵盖了以下五种意识: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
三、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提高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学生会作为学生利益最忠实的代表,要更好的发挥在学院和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引导同学自管自教,增强同学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1.设立意见箱,及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以便解决问题。2.成立监督服务岗。每天的值班人员要担负起当天的监督、服务任务,并做好记录。3.着力探索学生会的管理模式,使学生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一名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学生会的温暖与关爱。4.将全方位的重要信息及时的反映给同学们。例如在我院的宣传栏内,设置“温馨小提示”、天气预报栏等。5.开展“清洁卫生进我家,严谨纪律进我家,优良学风进我家,风韵人文进我家”的“四进我家”学生寝室基础、文化建设活动。每两周进行一次检查评比,并在学期末协助院党委举办“十佳文明寝室”评比活动。以此增强宿舍同学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促进宿舍人际关系的合谐。6.为使同学能够掌握更多的技能,学生会还将采取业务培训、专题讲座、集体学习、经验交流和实践参观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同学们的业务素质。将在以前的文艺部下属组外,组织公文写作培训、POP手绘技法培训、社交礼仪培训、灯光音响及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等。
四、坚持品牌文化与经典活动相结合,为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和层次做贡献。在**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历史机遇面前,校园文化活动,也应按照“211”学校的标准,逐步实现精品化、学术化、大众化、品牌化。1.在今后的中作中,学生会将继续通过大学生辩论赛、女子三人篮球赛、演讲比赛等经典活动,增强对广大同学的教育和引导。2.打造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文化品位和层次,为校园文化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学生基本素质‘八个一’工程”?学好一门专业强调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加强学风建设。本学期将开展学科特色活动之“数学无所不在”。?说好一门外语a根据实际情况与同学们的兴趣,将开展英语情景短剧比赛。(可与外国语学院合作,共同组织)练好一副口才口才如何,关系到一个人的人际交往,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a开展“讲好一个故事”活动;四月的辩论赛;b邀请相关专家举办“口才与交际”讲座?用好一台电脑a.学生会将定期举办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办公自动化训练b.结合学校相关活动,举办网页制作大赛,幻灯片制作大赛等…抓好一项技能学生会下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设许多兴趣小组,同学们可自行报名参加。(歌曲组、语言组、舞蹈组、乐器组、POP组、绘画组、海报组、礼仪组、科技组、通讯组)?写好一手文章a.本学期我院将编制“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工作简报”,内容涉及我院参与、组织、发起的各项活动,以及各班的优秀组织事迹等。除学院学生会成员外,其他有兴趣的同学可积极投稿。b.在活动的宣传期间,还需制作一些活动简介。c.毕业晚会时,主持人的串词;各种重大会议的发言稿;活动的通讯稿。d.“我与团旗共成长”主题征文活动?炼好一副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还怎样去谈建功立业?a三月下旬,将举办“女子三人篮球赛”b.五月下旬,组织参加校体育节预选赛,民族体育比赛。c.院队调整,重新组建排球队、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田径队。找好一个位置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找准它,才能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人生。a.通过开展素质训练,来正确引导同学们
五、加强外联和实践工作,引导同学在实践中锻炼成才。理论的学习离不开时间的检验。
要真正成才,仅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会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不断为同学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可以为同学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1.认真组织多种形式的日常社会实践,可要求各班团支部组织一些义务劳动、志愿服务以及日常社会实践。2.与商家联系,提供一些兼职工作,例如:现代女子医院,新大陆电脑城等。3.,以"青春与世博同行"为主题,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20**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三年倒计时为契机,开展"青春与世博同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了解世博,宣传世博,参与世博.结合奥运会的召开,以"志愿中国·人文奥运"为主题在各团支部成立以奥运宣传,交通文明,护绿环保,敬老爱幼,对外交流为主要内容志愿者服务队,通过节假日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展示大学生良好形象.4.学期末,认真组织好同学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做好相关的策划及动员。要扩大理学院的影响,使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必须加强外联工作,增进我院学生会与校学生会、各兄弟学院学生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断开拓工作思路,推动学生会工作的顺利开展。(1)学院组织各项大型活动前,实践部的同学需跟此项活动的负责部门共同完成赞助策划书,与商家沟通,争取商家赞助。(2)本学期的重点活动项目有:“学生基本素质‘八个一’工程”;女子三人篮球赛;毕业生晚会;辩论赛。
六、增强自身素质,促进就业、创业1.暑期社会实践中的职业探索。可开展个人或团队形式的调研实践活动。2.在“职业规划”一课中,发表个人看法,与同学相互交流。3.此类专题的讲座、研讨会。4.“书送希望——毕业生捐书捐物活动”
七、注意1.加大活动覆盖面,避免只限于精英学生。2.打造精品活动,制造品牌效应。3.避免形式主义,做实事,做好事。4.注意不断加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
上半年工作要点
三月1.**大学第三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收集(初赛)2.第二周收集整理“**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总结3.“志愿服务统一行动周”-——志愿者进社区社会实践方案、开展及总结4.上学期有关团组织生活的素拓认证5.筹备**大学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年第一次全委会6.组织各团支部学习“**大学20**年上半年团组织生活安排”7.第八期团校的推优、报名及组织学习8.全院的主要学生干部培训之理论学习9.完善团干部档案,整理团员档案10.(化学系)团关系的转出,(电科、电计)团关系的转入11.审核“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制度总汇”,并装订成册12.制定欢送晚会方案13.草拟“书送希望——毕业生捐书捐书活动”方案14.制定“**年干部培训方案”15.设立网络通讯部,健全部门职能16.参加校园文化节开幕式的歌舞剧彩排工作17.“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宣传18.素质拓展活动日常审批、认证(全年)19.资信证书的申报、审核、统计、领取及颁发(全年)20.20**—20**学年第二学期素质拓展课程开设21.着力做好素质拓展内容及形式的创新工作22.全院学生寝室信息核实与统计23.学生寝室卫生日常检查(全年)24.制定“学生会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办公室布局规划方案”25.设立“工作意见箱”26.“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的规划27.对办公室职能的重新定位及工作指导28.各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9.组织各部学习“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制度总汇”,并贯彻执行30.团委学生会通讯录、班级通讯录的更新31.院队招新,“院队管理办法”的草拟32.执行“文档管理办法”33.各部提交本学期部门工作计划34.团费的收缴35.“女子三人篮球赛”的前期策划与准备36.开展“我的大学,我做主”主题班会37.推行部门体制改革,准确把握部门工作职责38.在宣传栏内设立“温馨提示牌”“天气预报点”等39.“学生基本素质‘八个一’工程”启动40.全委会的召开41.辩论队的重新招新及辩论赛策划42.寒假社会实践推优,优秀集体,优秀服务队,先进个人43.在本月,将贯彻团委学生会工作始终的是全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我们将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四月1.评选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务工者、优秀团支部2.推选**大学第五届十佳大学生,第三届九类十佳学生3.申报、推选优秀团组织生活4.各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统计及评比5.第二期干部培训之素质拓展训练6.开展“书送希望——毕业生捐书捐物活动”7.组织开展辩论赛8策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9.开展公共礼仪讲座10.发行理学院团委学生会第一期工作简报11.重新设立兴趣小组12.办公自动化培训方案启动13.制定“欢送晚会舞台设计方案”14.制定“关于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的意见”15.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16.公寓文化展17.第一次财务报账18.意见箱汇总及反馈19.制作及发放工作证20.英语情景短剧比赛21.启动“为学生会献礼”,制作历届学生工作辅导员的风采展22.本月主题为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微企业 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实践调查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为了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与鼓励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苏州市率先出台了《苏州市区小型微型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享受有关就业扶持政策操作办法》,规定对小微企业新录用高校毕业生给予培训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对于从事对外贸易的众多小微企业而言,商务英语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直接决定了小微企业在商务行为中的优劣势。但目前各高校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方案已不能满足实际的市场需求,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因此本次调查旨在探讨小微企业对外贸易中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
二、小微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
1. 小微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
基本素质在这里指的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识、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条件。本文主要探讨学生在企业的工作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办公室自动化操作能力等。
对外贸易企业普遍看重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执行能力较强的应聘者。如果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专业知识、英语水平这两方面表现突出,但进入企业后却无法很好地适应企业,不能够融入整个企业的大团队中,最终结果便是毕业生的才能无法很好地在企业中得到施展。这就要求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关注自身专业知识、英语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通过对本次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如下面表一所示:
表一:
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小微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最为注重,其次为公关、执行能力,而组织协调能力和办公室自动化操作能力占60%左右。这表明商务英语学生应该主动培养自己在沟通方面的能力,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例如在校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及各类辩论赛,业余时间通过兼职来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2. 小微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语言能力的要求
英语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在国际贸易发展中起着桥梁作用。而企业和企业之间建立商业关系的第一步就是贸易洽谈。贸易洽谈是一个反复磋商的过程,是贸易双方通过函电或口头的方式进行的业务沟通和洽谈。在这个过程中,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相应的要求。良好的沟通和理解能力,习惯用语的掌握情况,措辞和行文的语气,专业术语的应用等等,都直接关系到每次商贸活动的成败。在回收的调查问卷里,发现企业对人才语言的要求如表二所示:
表二:
从以上表格可以发现,专业性英语考试所占的比重较大,尤其是很多企业较为看重英语专业八级,这表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英语综合实力是企业在选拔人才时重点考量的因素。因此,学生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学会自主高效地学习,善于利用课堂、网络等多种途径学习英语。
3. 小微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
专业技能是毕业生进入企业的敲门砖。获得某个方面的技能资格表明毕业生在这个方面能够做出一定的成绩。因此各类企业包括小微企业都比较看重毕业生的技能证书获得情况。我们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出以下表格(表三):
表三: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企业对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的重视度最高,其他方面的证书也比较重视。这表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提高自身的英语功底之外,更应该掌握相应的商务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
三、结论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小微企业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应具有其他方面的能力。受小微企业性质的影响,毕业生应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能够胜任多方面的工作及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重视理论,更要重视实践;同时要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小微企业走进校园。
【参考文献】
[1]胡文晓.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研报告[J]. 成功,2013(24).
摘 要: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但它不是通过感知而获得,而是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只有设置了具体的情境,学生才能从课堂中跳出来,跳到教师设置的交际目标当中去,所以说创设情境是口语交际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选文,营造交际氛围;也可以关注生活,通过切合实际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巧搭交际的舞台。只有教师坚持以人为本,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可以将口语交际教学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关键词:口语交际 情境 阅读教学 课外活动
众所周知,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也成了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口语交际能力不是通过感知就能获得的的,而是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每一次的言语交际行为、交际事件都包含了交际的意图、交际的对象、交际的话题以及交际的场合等因素,这些特定的因素构成了交际情境的基本要素。因此,从本质上来讲,言语是基于情境的,没有情境的言语是不存在的。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能否巧妙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交际情境,就成了口语交际教学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具体来讲,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从阅读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方面来进行,让学生想要说话、有话可说并说的精彩。
一、借助教材,以阅读教学为杠杆,营造交际氛围
现行的语文教学课本,大部分都是按照题材的不同来编排分类的,每单元都是同一题材的文章,这样在平常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也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契机。语言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为了使学生有话可说,教师必须设法把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学生受到了情境的感染,才会有所感、有所思,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说出真情实感。对于诗歌、散文单元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背景介绍、多媒体呈现等手段营造氛围,甚至可以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营造的情感世界,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可以激发学生尝试朗读的兴趣,此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如在学完《长江三峡》以后,笔者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巫峡的画面,要求学生为这些画面配上优美的解说词,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站在大屏幕前介绍起来:有的同学有些紧张,组织略显凌乱,但也不乏“训练有素”的,他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俨然一个个有备而来的导游。对于小说、戏剧等单元,可以适当的引入复述、口头评述、辩论甚至编演课本剧等内容。此类文章往往具有较强的情节性,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也可以让他们发表对文章中人物的看法。如在《鸿门宴》一课学完以后,笔者设置了一个问题:刘邦到底该不该杀?在学《雷雨》时,笔者请学生结合周朴园三十年前后对待鲁侍萍截然不同的态度,谈谈周朴园是不是真的爱侍萍。这些问题的设计,可以说都是将学生置身于“特定情景”之中的,因为整节课基本上都是围绕主人公展开的,容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的情绪也因此会变得高涨起来,参与的主动性也随之被激发,不管是在评述中,还是在辩论中,学生的语言技能都得到了多方面的培养。
二、关注生活,以课外活动为基地,巧搭交际舞台
口语交际训练的天地是广阔的,情境的创设也是多元的、开放的。它产生于特定的环境,从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为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所以说生活才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因此,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语文课本,还应该渗透于各学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动态的、实用的、生活化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到处都有语文学习的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需要教师具有捕捉教育契机开展教学的能力,善于把握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情境,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寻找一个个适合口语交际的话题,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例如,身处一个班集体中,每学期都要进行班干部的竞选活动,这时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竞选并进行演说,先教给学生相应的技巧与规律,诸如怎样安排思路,怎样组织语言,怎样增强说话的形象性、说服力等。然后由大家投票,最后被选上的同学再进行就职演说。一开始,大家都小心翼翼,不怎么敢开口,后来笔者让口才较好的同学先上来,然后再进行适当的点评,这时学生心里有了底,不再缩手缩脚,纷纷效仿,进而展开了激烈的竞聘。全班同学还可以模拟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招聘会、旅游团、辩论赛等等,给学生创设一系列与他们的现实生活、专业需求、认知水平相似的交际情境,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得到培养与提高。比如招聘会中首先要学会自我介绍,旅游团方面可以选择同学做导游,其他人做游客,来应对“团里”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根据时下的热点话题作一些拓展训练,先收集有关热点话题的图片、资料等,然后再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热情,举行一场辩论会也未尝不可,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增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说:教学活动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的知识。李吉林老师也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培养训练是与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有情有趣是教学”,教师如果能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情感,让教学活动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为口语交际的内容和形式注入新的元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巧妙的创设各种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交际活动,这样就会解放学生的思想和个性,激发学生的交际意识和交际愿望,主动投入到交际训练中去,从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李雅琴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226100)
(一)诚信的品质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做事的基本要求,因此诚信的品质是企业用人首先要考虑的品质,也是最基本的品质。
(二)发展潜力
文凭只是企业的敲门砖,最重要的还是看进入企业以后的发展潜力,个人将来的发展潜力对企业的贡献才是最大的。例如,日本东芝株式会社致力推行“适才所用”和“重担子主义”,这种给员工施加压力的做法目的就是让员工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学习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企业非常看重的一项素质,学习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容易受到企业的青睐。目前一些发展好的正规的企业都重视员工培训这块,这些企业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只要员工愿意学习,希望有所提升都可以参加企业提供的培训,对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都有大大提高作用。
(四)团队协作精神
目前很多企业重视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员工个人能力再突出也比不上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受欢迎。企业要求员工要具有团队合作能力,服从企业的管理,认同企业的文化内涵,这对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竞争力量。
(五)融合程度
一些大型企业在招聘时会看重毕业生是否认同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只有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奉献力量。比如,通用电气公司招聘时会选择那些认同自己企业价值观的应聘者,也就是认同“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的价值观。
(六)创新精神
在能够胜任工作和具有创新精神这两者中,企业更为看重的是后者。比如,微软公司在用人上面宁愿选择那些曾经创新失败的人,也不愿意选择那些处事谨慎毫无建树的人,正是因为微软公司看重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才使得微软成为计算机中的“巨人”企业。
二、医学类高职学生非专业因素的主要方面
第一,是满足学生就业必须的专业岗位的技能和素质,是就业谋生的必需。第二,是合格的医学类高职毕业生所要掌握的一套相对完整的某一领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第三,满足合格的高等教育属性应使学生尽可能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上为其成就人生的事业打好一定的基础。
三、大学语文对医学类高职学生就业的作用
【关键词】口语交际训练;语文教学;早读五分钟演讲;课堂教学
俗语说得好:“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于百万之师。”能说则悦,善说则能使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能说会道者,标志着有良好的学习、工作基本素质。古往今来,不正有许多事实说明了这一道理吗?春秋战国唐雎不辱使命,墨翟止楚攻宋;三国孔明羽扇扁舟,舌战群儒,联吴拒曹,火烧赤壁;今南开、复旦的大学生们口才横溢,言压群芳,在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上潇洒称雄,弘扬华夏文化。可以说,要成就一番事业,“能言善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语文教学训练“听、说、读、写”这几个基本内容中,“说”是重要的一环,它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把课堂教学作为口才培养的主阵地,已成为小学教师的共识。
我去年刚接任五年级(2)班时,多次与学生们进行接触和交流后,发现我接教的这班学生语文表达能力极差,多数学生经常是心里明白,却难以言传。有的虽勉强会说,但声音低小,词汇枯竭,嘀咕了好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还有不少学生当众说话时,竟会紧张得面红耳赤,张大嘴巴却不知所云。面对这样的一个班,我的失望之情油然而生。五年级的学生竟连说话声音要响亮、语句要通顺、表达要完整这些基本的素质都未达到,又怎能全面地落实素质教育呢?还是叶圣陶老先生的话提醒了我:语文方面的许多项目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就这样,我足足用了一年的时间,在语文教学这片沃土上,为学生开辟了语言训练的广阔天地。在我的耐心指导下,学生慢慢地从不敢说到大胆地说,从不想说到踊跃地说,从张口结舌到表达流畅。在这一令人惊喜的转变中,我发现,口语交际训练不但练就了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还使学生的心理、思想、思维、情感等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我深刻地体会到: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部交响曲,那么口语交际训练就是贯穿这部交响曲的主旋律,它是落实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利用早读五分钟演讲,让学生敢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要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语文教师就得想方设法创设一定的情景,创造合适的氛围,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练武之地”。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我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每天利用早读课上的五分钟让学生进行演讲。此做法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用语言为学生“画像”
孩子一成为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便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接触得最多、最熟悉的人非同学莫属了。基于这样的条件,我每天利用早读课上的五分钟,让学生按座号顺序轮流上台,用准确、形象的语言给本班某位同学画像,又不准说出其姓名,对别人已描述过的不能再为其画像。在这个环节里,学生都跃跃欲试,表现出极高的表达欲望。在这种欲望的支撑下,再胆小的学生都勇敢地站上了三尺讲台。这样,半学期下来,差不多班里的每位学生都描述过同学,也被同学描述过。当某些同学被描述得活灵活现或者面目全非时,课堂上笑声阵阵。通过训练,学生们既提高了观察力,又懂得说话必须注意场合,看对象,讲究分寸。
(二)进行当众即席演讲
当众即席演讲是综合素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逻辑性思维和临场应变能力的综合体现。为了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我采用了定时、定题的措施,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定时,时间在五分钟之内,让学生充分地说;定题,我先自行设计了30多个演讲题目,全班同学按座号顺序轮流上台抽签,再根据自己抽到的题目进行当众演讲,还要求演讲者充分运用语言、声调、表情、姿态,突出“演”的成分,达到宣传、鼓动的效果。通过训练,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转换为讲台上的演讲素材,从生活中摄取演讲材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双向互动中活跃了思维,也提高了演讲能力和倾听能力。
(三)创设自由的表达情境
自由表达,是指提供一定的时间与场所,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由表达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北宋欧阳修提倡的“作文之初,意欲奔驰”,就寓有“自由表达”之意。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练习作文,最主要的是要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可见,自由表达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但自由表达并非漫无目的,它所表达的范围与选择的余地相对前两个阶段来说要大一些。此阶段的自由表达主要有以下内容。1.开心一刻:广泛收集小品、相声、笑话等幽默语言与故事,让学生汇报、表演、运用。2.天南地北: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组织学生自由聊天,如“街谈巷议”“说三道四”“海阔天空”等,让学生畅所欲言。3.热门话题:围绕衣食住行和学习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形式上,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中心,在人人练说的基础上再指名说。自由表达打破了传统命题作文的框框,解放了学生的思想,调动和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做到“吾手写吾口,吾口表吾心”。
二、以课堂教学为契机,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意运用教学机智,及时把握契机,抓住教材的重点,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一)展开辩论,激活学生
展开辩论活动,营造了民主、平等、热烈、活跃的课堂气氛。每当展开辩论,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课堂就活跃起来。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情绪高昂,真正体现了生生互动的特点。课堂教学变成氛围浓烈的研讨会。
在活跃、热烈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在交流中,学生的智慧受到了启迪,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大量的信息被处理和吸收,在不断地相互质疑和解疑中思维更灵活、更深刻。例如我在《草船借箭》的课堂教学中穿插了小辩论:诸葛亮是借箭?还是骗箭?学生分成了正反方进行辩论,他们在这一课堂小插曲中争辩不休,现摘录如下。
反方:文中不少内容,如“不要告诉都督”“秘密”,还有利用“江上起雾”等,都可看出诸葛亮是在骗箭。
正方:对方所说的这些内容,只是说明诸葛亮知人,知天,他借箭是智取的,所谓“兵不厌诈”嘛!
反方:请问对方“诈”是什么意思?明摆着是“骗”。况且,假如是“借”的话,有借必有还,诸葛亮有还箭吗?
以上辩论中,学生各抒己见,激烈反驳,在争辩时不知不觉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领会,甚至有的学生还用《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的故事来证明诸葛亮借箭后还箭,回答了对方的问题,活用了课外知识。辩论中,严密的推理和反驳,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乃至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都得到了锻炼。
(二)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是一种游戏形式,游戏是少年儿童喜欢的活动,他们在游戏中表现欢乐,陶冶健康积极的情感,培养道德品质。用角色扮演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提高其社会交际能力。例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我先精心设计了几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充分预习。在他们较深刻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指导他们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开展“采访名人”的模拟采访活动。当我的开场白一出:“假如现在是在电视台,正要进行‘走近名人’栏目的现场采访与拍摄,谁来扮演名人巴德・舒尔伯格?谁来扮演记者?”学生都欢腾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都巴不得老师喊到自己的名字。当两位表演者就座后,我当起了主持人,其他学生则当现场观众。整节课以观众采访名人为主线,其他采访方式,如记者采访巴德・舒尔伯格,主持人采访现场观众为辅,体现了师生、生生互动的原则,使每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来。那节课的顺利进行是我始料未及的。在其乐融融的采访气氛中,学生一改以往一遇提问就畏缩的行为,个个积极性十足,兴趣盎然,甚至当下课铃敲响时还有不少学生一致要求继续采访。在动态的口语交流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在不断归纳、分辨、应答中发展了思维,增强了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深刻性。
(三)课后心得话体会,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领悟
课堂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另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争取每一节课都让学生用两三句话来谈一谈学后体会或心得。例如我在教《三克镭》一课时,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就有意识地让学生谈一谈学后心得,先让同桌两人交流,再用两三句话来概括自己的体会,然后以接龙的形式让学生逐个谈。这样学生不但能进一步理解居里夫人I身科学的伟大人格,而且还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懂得了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从而确立了正确、科学的人生观。
如何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加强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语言现状
1.普通话陈述不标准
高职院校生源范围比较狭窄,本地学生居多,讲授普通话的学生比较少,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害怕讲普通话,担心自己蹩脚的普通话引来其他学生嘲笑,所以本地方言在学校占有一席之地。
2.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在语文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呈下降的趋势。教师提问时,学生不是沉默寡言,就是低头不语,或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绕了一大圈,最终还是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说话不文明,用词不当现象经常见到。所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刻不容缓。
3.习惯使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量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像网络新词“酱紫”(这样子啊)、“表”(不要)等,一些旧词有了新的意思,“可爱”(可怜没人爱)、“恐龙”(丑女或是褒义词)、“天生丽质”(贬义词),这些网络语言充斥着学生的生活,有些已被学生当着书面语,在作文中使用,逐渐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
二、加强高职学生语言能力的方法
1.树立学生“说普通话”的自信心
首先,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声母、韵母发音部位,对于局部个别的方音要反复练习直至完全到位为止。其次,多朗读一些文章等,培养说普通话的语感,碰到与普通话发音差别较大的字时,要有意识地暗暗地朗诵其标准音,并注意与方言音的对应关系,争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用普通话进行会话。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浓重,逐渐逐渐你也会受感染的,从而树立起讲普通话的勇气和信心。
2.培养学生“乐于说”的勇气
在口语交际中,有些学生在公共场合中不愿意讲话,有怕丢丑的心理障碍。如何让学生自己主动开口,养成语言表达能力的好习惯。教师利用工作之余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搜集一些社会热点现象,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自己分析。由于这些社会热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讨论场面非常热烈。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各抒己见,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也活跃了起来,都尽力的寻找实例、用生动的语言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做一点评。
另外,必须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课前指导学生自己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作者信息、代表作品、作品特点及时代背景。通过这些资料的掌握去领悟文章思想内容。在上课时,把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员都必须陈述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理解,教师这时不能参与,避免学生紧张无法表述。阐述完毕后,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来陈述本小组对这篇文章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大胆说的勇气,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说”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勇气之外,还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积极开展演讲赛、辩论会、诗歌比赛等,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技巧。演讲的锻炼从小演讲开始, 如“自我介绍”,“说服别人,吃一种东西”等,题目很小也很有意思,要求每个同学都参加,为了说服别人,同学们还得在课后找资料做准备(无形中也扩大了知识面) ,还要思考说服的方式,这就是一个技巧的问题了,最后每个人在讲台上演讲,大家互相对比,启发很大,有了这次的经历后,开始正式的演讲锻炼,让同学们多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考虑怎样的语境等等, 在善于表达上可以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此外,辩论会的方法对学生也很有新意,在正式开始前, 往往首先来一次模拟辩论会(选取一次著名的辩论赛记录,由同学们分别扮演论辩双方每一角色,照本宣科) ,让同学感受气氛,感受别人的灵感、思维敏捷、知识水准。然后再选择贴切学生学习、生活的论题布置下去,一个班一次辩论会,这样涉及面广、参与者多。另外自由辩论期间规定不仅四位辩手,他们所代表的小组每个人都可参加进来,应该说辩论会比演讲的反响更为热烈,在辩论会中,同学们学会了举例证明、先发制人、避而不答、重申观点、紧密配合、出其不意等等技巧。辩论要求语言表达上更加明确无误、清晰明白,辩论的锻炼确实使表达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基本素质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132-02
一、谈话类电视节目对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谈话类电视节目有其特定的概念与内涵,它是指通过一种人与人之间自然亲切的方式,来实现大众传播的特定功能的节目形态。谈话节目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于一身,能较好地体现广播电视传媒的优势。从主持人的基本素质、文化积累、生活阅历、人生感悟,到前期的工作准备,一直至现场的主持,都会给节目带来重要的影响。有些电视台谈话节目一哄而起,找个伶牙俐齿、能言善辩的就上,有些涉世未深的女孩在谈话节目中说出的话在一些人眼中显得“幼稚”,这实在是谈话节目主持人的一大误区。因此,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长相可以不够漂亮、英俊,身材也可以不够苗条、高大,但是一定要有内涵、有品位、有个性,因为你的一举一动大部分是由内在的文化底蕴折射出来的,从而构成了你在观众心目中的外在形象。一档谈话节目成败的因素有很多方面,谈话节目当然也不例外。话题的确定、主持人的素质与风格、嘉宾的选择、现场观众的配合、场景的布置,直至节目的顺利播出,无不关系着节目的成败。笔者认为,在这众多的元素中,关键之关键,应该是话题的选择和主持人的现场表现。
(一)嘉宾与观众交流的中介
主持人与特邀嘉宾、现场观众和被采访对象构成了一个很好的谈话现场,共同营造了现场谈话氛围。因为这是一种面对面的双向交流,所以互动性很强,而且所谈的话题是在互相讨论乃至辩论的过程中完成的。彼此是一种双向的互动交流、影响、启发、激励。传播学理论认为:传播不仅仅是传播者向受传者传递信息的单向过程,而是具有信息交流的双向性质,传播者、受传者总是处在互动之中,传播者、受传者的角色是互相转换的。[1]在谈话类节目中,这样的优势显得尤其突出,在节目的过程中,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现场观众的交流,使节目顺利进行。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她担负着调动嘉宾和现场观众,引导他们围绕主题进行交流的重任,他对节目的过程、节奏、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有时甚至超过编导。
(二)在真实中体现平民化的本色
谈话节目将真实性视为灵魂和生命。首先要确保事实的真实和传播的真实。特邀嘉宾、现场观众、主持人都要实话实说,忌说假话、空话、套话;还要真实地传播,即谈话过程要真实,指不可重复,不可预先排练,要一气呵成。从思维方式看,主持人要突破“编导”节目的思维模式,树立起“还自身和对方以真实状态”的节目理念。[2]在现在的电视谈话节目中,都应该有观众参与,除特邀嘉宾外,凡现场观众都可以参与讨论。在我看来,目前的不足是,节目参者与大都是事先指定的人选,谈话节目作为一个电视栏目,给了每个人一个平等表达自已思想的权力,体现了另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人文关怀,所以说演播室要具备客厅一样的谈话气氛,让每一个人都能很好地表达自已。但又由于节目时间的限制等关系,所以不可能给现场的每个人表达自已观点的机会,而且并非每个人都有话要说,所以谈话类节目的“说”贵在于“精”。
二、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目前庞大的主持人队伍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不多,而优秀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更是少之又少。在很大程度上,能否成功地主持一档谈话节目已经成为衡量一位主持人“含金量”多少的重要因素,同时它也是对一个主持人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在主持谈话节目时,主持人能够有更大的空间去发挥自已的个性和才能。从某种意义上讲,谈话节目是主持人走向成熟的标志,所以谈话节目要求主持人有很强的驾驭节目主题的能力、机敏的反映能力、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思维缜密、活跃是谈话类主持人的首要素质
谈话类节目的主题贯穿始终,仔细分析主题的内涵实质、递进层次;分析主题的表象与背景、涉及的层面,从政治、经济、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加以分析评论,从而理出主持人的基本思路。明晰思路之后要制定基本的谈话层次,如何开头,分几层展开,如何结尾等充分体现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
(二)有调度和驾驭能力,与嘉宾和受众和谐统一
为了保证嘉宾对谈话内容的新鲜感,在正式谈话之前不要“彩排”谈话内容。但与嘉宾受众的磨合却是并不可少的,这对节目而言具有很重要意义。与嘉宾、观众磨合的目的在于沟通思想,让嘉宾领会谈话主旨,同时进一步了解嘉宾对话题的关注程度、语言表达能力等。此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驾驭能力除了语言之外,还包括形态、情感、动作等方面在内的无声语言,它们无时无刻在主持人、嘉宾、观众之间传递信息。
(三)有较强的口语表达和归纳总结能力
在认真仔细的准备之后,演播录制阶段主持人最重要的是在保持轻松缓和的情绪的同时,又要让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能够做出机敏的反应。其他栏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很大程度上是拼语言功底。但是,谈话类节目主持又有别于其它的节目,不需要华辞丽藻,维系节目运转的动力是主持人流畅的口语表达,以及在一段与嘉宾或现场观众交流之后准确到位的归纳总结。当主持人提出一个准备好的问题,嘉宾回答之后,主持人再次提出既能引发思考并能往下过渡的问题。如此的过程,给主持人一个创造主动权的机会。
三、谈话类节目主持人需具备特殊的素质
(一)在谈话的过程中,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
主持人虽然是谈话节目的核心,但是节目主持人不仅要懂得把握谈话的关键,而且要学会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这样才能将谈话节目主持好。而主持人在倾听的同时,需要思考话语的衔接、贯穿以及如何去结束和切断嘉宾及观众的话。一场原本没有头绪的谈话,可能因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的介入,就有了自已的灵魂,主持人正是在谈话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在一个话题应该结束时,自然的承上启下,开始下一个阶段的谈话;在嘉宾一时语塞时,及时地给予引导;当嘉宾和现场观众的对话发生冲突时,能够相应地协调气氛,这些都是谈话类主持人需要思考的方面。倾听,正是这样思考的基础。同时,还要通过思考去发现更有价值的东西。
(二)营造谈话电视节目的气氛
谈话节目主持人要善于为参与者营造一个适合相互谈话的现场氛围并且贯穿节目始终。节目刚开始时要设法消除参与者的怯场心理和紧张心态,让其以平常心来参与接下来的话题讨论,说真话、实话,使参与者感到主持人是他的朋友,不是老师,更不是名人。《实话实说》节目的主持人崔永元曾遇到这样的情境:有次节目刚开始,当他走进现场,观众就热烈鼓掌,眼神普遍流露出“崇拜”之意,当时他就意识到这种气氛不利于平等交流和共同参与话题讨论,于是,他就有意识地谈到自已如何普通、平凡,甚至还谈到一些自已的坏毛病,有意地向观众靠拢,真到大家感到主持人与他们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完全可以进行轻松自在地交流时,才开始进入话题。崔永元说得好:“我不希望在谈话节目现场有崇拜,那就没有办法做节目了。[3]”他有不少的技术手段,比如在介绍某个著名演员、著名作家时,他从来不说著名演员某某、著名作家某某,而是介绍说演员某某、作家某某,这样让大家觉得他们是和我们平起平坐的。从而为谈话节目开了个好头,拉近了主持人与嘉宾、现场观众的距离。
(三)主持人要引导谈话的主题,把握节目的轴心
在整个谈话的节目过程中,主持人也可视现场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如果说,解决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问题只是注重了谈话节目对主持人的个性要求,那么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驾驭能力等则是谈话节目对主持人的共性要求。在这些共性要求中,主持人的组织驾驭能力对谈话节目而言至关重要。谈话节目的主角是现场嘉宾,他们的现场表现如何,直接影响着一期节目的成败,因而主持人能否处理好与嘉宾的关系,真正调动嘉宾的谈话欲,显得尤为关键。其实,无论是哪种定位的谈话节目,其主体应该是通过嘉宾及观众的表现来完成的。高明的谈话节目主持人会引导嘉宾及观众,使他们成为节目的闪光点。现在,有不少谈话节目,为了保证节目的权威性,往往请某些领域的专家作为现场的嘉宾。这种做法,固然会使节目有相对的深度,但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以前曾看到过这样的一期以“民办学校路在何方”为题的谈话节目中,嘉宾口口声声说,民办学校的管理、教学质量、教学机制都比公办学校好得多,面对这样的以偏盖全的观点,主持人巧妙地以一句玩笑话“您说这话,不怕公办学校跟您急?”打断了嘉宾的思路,而此时,他也意识到了自已的偏激[4]。因此,谈话节目主持人更应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一次成功的谈话,主持人应该完成的是一次优秀的行为交流。
谈话节目主持人,除了要具备基本条件和特殊素质,一个成功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应该是整个谈话现场的灵魂。所有人的发言都在节目制作的策划之中,又会有出人意料的精彩闪现出来,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要看主持人是否有能力和实力来驾驭现场,把握好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定位,所以说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表现是关键中的关键。谈话节目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它赋予主持人更多的机遇,也给主持人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有许多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他们用多姿多彩的主持风格和人文精神拓展了谈话节目无限宽广的艺术空间。随着谈话性节目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会有更多更优秀的谈话主持人涌现出来,风格化了的主持人一定能让我们的电视屏幕更加好看。
参考文献:
[1] 戴元光等.传播学原理与应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2] 陈振,杨浩.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3.
关键词:政治教学;素质教育;实践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跃。以这一新理念为灵魂的思想政治新教材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素质教育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
一、新课程下初中政治教师的素质要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无论是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还是基层的教学组织,都必须对初中思想政治老师的教学使命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特别是作为初中政治教师本身,更要坚守自身的岗位和立场,深刻领会自身的教学任务,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传达出政治课程背后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需要,让青少年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得。明确自身使命,端正教学态度,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自己给自己先上的一课,是自身所必须具备的起码的基本素质要求。
具备了为人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和业务能力要求以后,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具有表率作用的教师,还必须形成自己富有特色的教学风格,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特定的稳定性的教师风格。初中政治老师的教学风格虽然因人而异,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严师风格。这类老师一般具有精湛的授课能力,他们爱岗敬业,治学严谨。在平时教学和生活中严于律己,处事公正,凡事以理服人,在学生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往往能将学生的各类问题处理得当,并在很大程度上能成为中学生心中的偶像。这类教师虽然严厉,但因为其公正的办事能力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反而能赢得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的尊敬和崇拜。
(2)和蔼可亲。这类老师以女老师居多,她们往往对学生有着无私的热爱,善于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哪怕是对于那些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她们也能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呵护。这样的老师因为有着良好的人缘和亲和力,往往也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并对思想政治课程的传授起到积极的作用。
(3)诙谐幽默。毫无疑问,一个能将思想政治课讲的风趣幽默的思想政治老师,显然会得到同学们欢迎。这类老师一般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敏锐的教学眼光,快速的反应能力,一堂课经过他的旁征博引之后变得十分精彩。能将含有概念、观点、原理、规律等一些较为抽象、枯燥的内容讲述得如此生动精彩显然并非易事。这种风格为同学们所喜爱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社会现象
在政治课中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是比较具体的。例如:人类社会必然要经历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各具特点(有的可以跳跃式发展);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阶级社会的历史又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用这个观点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自身的矛盾运动,正确处理人民群众和个人历史上的作用等观点。进行这些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要本着思想性和知识性统一的教育原则,“寓论于史,论从史出”用历史知识作为论据,论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在学习社会发展常识的同时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模式下重视探究性教学与学生的实践
政治知识本身就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表现它的语言、文字则是抽象简单的。学生所学教材,只是由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所代表的实际内容想清楚。按照心理学的观点,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作为中学生的学习,让他们的学习丰富起来,必须从实际中去体会,否则学生只围着文字符号转,会越来越枯燥,甚至厌学。实践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探究性学习。所谓探究性学习,即从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探究性学习把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学习方式为通过各种“实践”培养能力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在做中学”、“在尝试中学”“在玩中学”等新型的学习方式,扭转过去那种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领会和学习政治课所倡导的做人道理。教师可以把所教内容拟成小课题,让学生去借助网络或书报收集组织材料、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可以放心地让学生去研究教材、发现问题、组织授课;还可以通过演讲、讨论、录像、对白、辩论、板报、社区(或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政治教师要科学地理解和认识素质教育,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我们首先应当具有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艺术,努力开拓创新教育的途径,使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素质均得到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 文明礼仪教育 高中《经济生活》教学 学科渗透
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又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是需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中小学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开发资源,建立机制,礼仪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要求,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任务,迫切需要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提出系统性和规范性要求,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教育部近日颁发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校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中小学要利用《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等课程中涉及文明礼仪的内容重点讲述,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一、高中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诠释
依据《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高中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1.个人礼仪
(1)了解礼仪的功能与作用,理解礼仪的内涵与实质。
礼仪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到历史传统、风俗影响、、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仪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对个人来说,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是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社交礼仪作为人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必然具有其内在的职能。现代礼仪主要有四大职能:第一是塑造形象;第二是交流信息;第三是联络感情;第四是增进友谊。
(2)理解礼仪与自身素养的关系。
礼仪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在各种社交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养性、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人际交往中用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表达心意、促进了解的一种方式,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剂和联系纽带。礼仪无处不在,它不仅可以展现一个人的风度和魅力,还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内在学识和文化修养。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礼仪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创造幸福的通行证。所以说:知礼懂礼,注重礼仪,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3)掌握不同场合谈吐和仪容仪表的原则与艺术。
人们在不同场合的待人之礼仪,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敬是礼的实质;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以已范,检点自己的言与行;三是适度的原则,注意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以诚待人,言行一致。
2.交往礼仪
(1)掌握各种场合介绍和自我介绍的礼仪要求。
介绍是把一个人引荐给其他人相识沟通的过程。其礼仪要求:介绍者在作介绍时,态度要热情友好,语言清晰明快,应抬起前臂,五指并拢,手掌向上倾斜,指向被介绍者。介绍人在介绍时要先向双方打招呼,使之有思想准备,介绍语言应简明扼要,分寸恰当,使用敬语。其顺序应先将男性介绍给女性、将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将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介绍时,男性应礼节性地起身,女性则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男性年纪大得多,年轻的女性则应礼节性地起身表示致意。自我介绍的礼仪要求: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名字、单位和身份,同时递上事先准备好的名片。自我介绍时要注意把握好时机,如初次见面的时机或对方有兴趣的时机。内容繁简要适度,实事求是,态度要谦虚,注意礼节。时间一般以半分钟之内为宜,如对方有认识自己的意愿可以继续介绍。
(2)掌握各种场合握手的礼仪要求。
握手是一种常见的见面礼节。基本姿态是注视对方,微笑致意,大方地伸出右手用手掌和手指用一点力握住对方的手掌,通常以三秒钟左右为宜。正式社交场合的握手,应注意的基本礼仪是: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伸手相握;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出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男女之间,女士伸出手后,男士才能伸手相握;握手时不可以把一只手放在口袋。
(3)掌握演讲、辩论的礼仪要求。
演说或讲演是当众所进行的一种正规而庄严的讲话,旨在向听众就某一事件、某一问题,发表个人见解或论证某一观点。其礼仪要求:在声音上,应抑扬顿挫,有所变化,借以突出重点,表达感情;在语言上,应尽量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多使用名言警句;在内容上,应言之有物,力戒陈词滥调,无的放矢;从结构上讲,应由开场白、正题与结束语三部分构成。演讲的“重头戏”,务必放在正题之上;在表情与动作上,应是当喜则喜,当悲则悲。演讲者应当站着演讲,辅以适当的手势亦可;在时间上,应力求点到为止,短之又短,三至五分钟即可。
辩论是一个讲风度和礼仪的过程。辩论只有做到赢“理”不失“礼”,才能征服对方的心,从而收到最佳效果。其礼仪要求;一是尊重主席、对方辩友、评委和观众。只有当主席说完之后,才可发言。当获得发言批准时,应先用“谢谢主席,谢谢对方辩友”等礼貌用语,在对方辩友质询的过程中不可打断,不可反问。辩论中严禁人身攻击、粗言恶语。观众提问环节,必须认真回答观众的问题,切忌草草了事。二是发言时要注意次序,严格按照辩论赛制。除攻辩环节以外,场上只能有一名辩手站立发言,他人发言时,注意倾听。三是吐字清晰准确,声音洪亮。
(4)做到在排队、乘用电梯等公共场合与人保持恰当的距离。
在需要排队时自觉排队时并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是基本的礼仪要求,随意加塞是不文明的表现。乘用自动电梯应靠右侧站立,为有急事赶路的人空出左侧通道,并主动照顾通行的老人、小孩和行动不便的人乘扶梯。乘用箱式电梯时,上下电梯时应礼让,做到先出后进,依次进出,尽量让老人和妇女先行,先上的人尽量往里站。目光自然平视,不要四处张望或盯着某一个人看。
公共场合与陌生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是人的一种本能需要。一般情况下,在双方相距1.5米左右是人的心理安全距离,小于它,就有一种被侵犯的不安全的感觉。当然,这个距离也不是绝对的。在拥挤嘈杂的公共汽车、电梯上,在人潮涌动的集市上,你同别人之间的距离并不是由自己的意志决定的,这个距离就失去了意义。
(5)掌握基本的涉外礼仪。
由于涉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因此与之对应的礼仪要求也内容广泛。但下列原则是在涉外活动中都要特别注意遵循的。
一是以礼相待。涉外交往中待人接物,应弘扬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热情坦诚、以礼相待,以诚相待。与外国人交往时不卑不亢,平等交往,这也是国际礼仪的重要原则。
二是尊重隐私。在交谈中应回避涉及个人隐私的任何话题。要做到“五不问”,即年龄、婚否、去向、收入、住址等,同时也要避免与人谈及自己的隐私话题。对外宾的关心照料应热情有度、把握分寸,以不使他们觉得受到限制,甚至以影响私事和自由为度。
三是信守约定。涉外交往应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积极兑现承诺。对于因难以抗拒的因素而无法履行的承诺,尽早向有关各方通报致歉并承担损失。
四是尊重习俗。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差异,文化习俗有别,思维方式与理解角度也往往差别较大。因此了解其礼仪文化差异,了解具体交往对象的不同风俗习惯、和交往禁忌,并给予尊重,是国际交往中一条很重要的礼仪原则。
五是女士优先。其核心是要求男士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都在行动上从各个方面尊重、照顾、帮助、保护妇女。在社交场合遵从女士第一的原则,可以显示男子气质与绅士风度,更是一种国际惯例。
二、《经济生活》教学过程中礼仪教育的渗透
《经济生活》的基本逻辑结构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在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从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经济活动,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基于《经济生活》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教学设计的科学性,礼仪教育要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随心所欲地想在哪节课上进行就在哪节课上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渗透,可以充分利用“综合探究”的教学内容进行礼仪教育。
如在进行“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的综合探究活动中,可以结合择业应聘模拟活动,适时进行礼仪教育中的介绍和自我介绍、握手、演讲及在排队或乘用电梯等公共场合与人保持恰当距离的教育。学生作为应聘者,进入人才招聘市场,要同招聘人员接触,介绍和自我介绍是必不可少的,也有可能会出现握手的情况;招聘人员在看你的应聘材料的同时,可能会与你有交流,进一步了解你的个人情况与对应聘岗位的理解,以下就有一个类似于演讲的问题;人才市场作为一个人群密集的场所,有一个公共场合与人保持恰当距离的问题,还有可能使用电梯等情况。此时进行关于介绍和自我介绍、握手、演讲及在排队或乘用电梯等公共场合与人保持恰当距离等方面的礼仪教育,就显得自然而贴切,也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在进行“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的综合探究过程中,可在开展提高效率的意义和促进公平的意义辩论前,适时讲述关于辩论的文明礼仪。
在进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综合探究过程中,可进行涉外礼仪教育。
关于个人礼仪方面的教育内容,可以利用高一新生入学后的上课与下课礼仪进行讲述。鉴于这一部分内容的详细讲述内容较多,不必在一节课中全部完成,可以分专题进行讲述,也可以把一部分内容放在交往礼仪的讲述过程中一并处理。
三、《经济生活》渗透礼仪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文明礼仪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要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增强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处理好下列几个问题。
1.思想重视
教师特别是学校的领导要真正认识到礼仪教育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把礼仪教育提高到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的高度,扎实而富有成效地进行礼仪教育。
2.合理设计
礼仪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做到与学科教学内容上的有机结合,形式上浑然一体。学校应统一规划,分学科实施,在可以安排礼仪教育的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渗透礼仪教育的内容,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以身垂范
教师要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班主任、各学科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都应成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者。结合江苏省教育厅开展的“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文明礼仪,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语文 能力 素质
语文能力一般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听和读是通过语言文字达到理解和吸收,说和写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倾诉。我们平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是要突出实用性,注重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语文能力,这是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一、听话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学习语文课本就是听他人说各色各样的话,一定要使学生能够抓住语文的要点,辨明好处在哪里,如果有不足之处在哪里,由此练成了听他人谈话、报告以及阅读各种书刊的扎实能力。可见听话教学本身就应该是语文课的重要方面,与读写说同样重要,不可偏废。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听话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人们做到,听得准,理解快,记得牢。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它放到重要的位置上。
二、说话交际能力
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人们运用口头语言来反映情况、交流心得、发疑解难,进行辩论或讨论,以及进行宣传、接待来访、咨询问题等等,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说话能力。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各种通讯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更是对人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言之,当今时代要求人们能够使用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口头语言。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的“说话”素质呢?笔者认为:应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对学生的说话能力进行系统的严格的训练。首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精心设计教案,花力气抓好口语教学,并贯穿语文教学全过程。二是建立口语考试制度,并使之常规化。三是课内外结合,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加强课内外结合,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加强课外听说指导,组织语文兴趣小组,开展朗诵、讲故事、演讲、辩论会、影评等活动,既提供了口语训练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兴趣爱好。
三、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首要地位,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人们所公认的。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什么是阅读能力呢?阅读能力是阅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顺利而有效地完成阅读活动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里,书本仍然是保存和传播知识的主要手段,因而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仍然是阅读。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据有人估算,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19世纪是每五十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十年增加一倍,后期则是每三年至五年增加一倍,进入21世纪增加得更快。这要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快速阅读”的习惯和本领,能够用尽可能多的资料,吸收尽可能多的信息,以适应新时期的工作和学习需要。
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过去曾把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语文工具的掌握,置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于不顾,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的所谓“阅读基本训练”,迫使学生陷于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一天到晚忙于简单的对错。这看似“双基”抓得很紧,实际上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降低了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们现在应该把筛选信息、概括重点等作为训练重点,把培养判断、选择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放在阅读训练的重要位置上,同时,注意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读得多,读的更快。我们现在已经懂得,学生只有语文整体素质提高了,语文阅读能力才能随之发展,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四、写作表达能力
由于现代社会是个高信息化、高社会化、高效率化的社会,过去那种“悲吟累月”推敲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写法,已经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了。进入21世纪,对写作能力的要求将更为提高,比如需要人们具备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所需要的写作能力,比如会市场信息评析、科技研究报告、考察报告、产品说明文等等应用性文章。因为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要求人们不仅仅会写,还要写得快,最好是“下笔千言、立马可待”。可是我们现在的学生写作能力简直是惨不忍睹。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教育对策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责。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三个层次:专业技能、基本工作能力、求职技能。同时,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应包括良好的就业心理素养。
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竞争力
专业技能是行业要求,因此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前提,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与市场经济时代,没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的毕业生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现实中,一些大学毕业生并没有较好地掌握全面系统的专业技能,甚至连最基本的专业常识都很缺乏,因此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困难和挫折。为了切实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攀枝花学院逐步确立并完善了“以市场为参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提高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专业基础宽厚、专业技能扎实,就业率明显提高。
(一)以市场为参照、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
加强就业指导是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重要途径,必须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就业。我校通过分析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状况,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激发学自我意识和潜能。为加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学校构建了与专业教育同步进行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各种措施,指导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学校根据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能在了解专业、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职业价值,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成功就业。
另外,学科专业建设直接关系到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方面意义重大。每个学科专业都有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影响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对人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就必须紧紧抓住学科专业建设这个“龙头”,促进优势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并以此促进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践证明,这种以市场为参照、以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学生就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二)以技能提高为本位,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就业竞争力
从教学内容上讲,当今社会,新知识的发展可谓瞬息万变,大学教学内容应力求反映学科的最新发展。在讲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大学教学还应重视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学科专业的发展状况,了解学科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应该提供最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捕捉学术动态,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攀枝花学院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在对学生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方面,牢固树立育人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思想,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全面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根本地位、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处理教学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关系上能做到确保教学为主、教学为重、教学为先。在处理教学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的轻重缓急上能做到优先研究教学工作、优先满足教学条件、优先落实教学任务、优先配置教学管理干部。加强专业合作,构建融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职能为一体、和谐发展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开发优质教学资源,达到以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实力。
二、加强社会实践指导,培养就业基本工作能力
基本的工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单位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基本标准之一。2005年2月,教育部高教司在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中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雇主所重视的可雇佣能力是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需要加强的方面。
同时,大学毕业生只有具备就业基本工作能力,才能使自己顺利就业并且能够在就业以后得到良好发展,这些就业基本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及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需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如爱岗敬业、敢于吃苦、乐观自信、诚实守信等。这些技能的培养应该融入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包括交流、表达、解释、阐述、辩论、计算、信息利用、反思、评价、综合等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对学生尤为重要。
在封闭式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几乎是在独立于社会大环境的“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对社会运行规则和人际交往的了解极其匮乏。近些年来,一些大学毕业生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工作选择上拈轻怕重,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急待提高,适应职业岗位的时间较长,这明显是缺乏应有基本工作能力的表现。其次是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团体合作是大多数单位的工作方式,让学生懂得如何组织和协调显得非常重要。学校积极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背景与生产线流程。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自身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实际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些也是个人在顺利就业后能否得到继续提升的关键因素。
三、进行就业心理疏导,培育学生职业适应力
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在就业心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就业心理准备不足,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就业心理准备不足,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观念不当,等。因此,作为学校,应当帮助、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质、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首先,要引导学生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寻找适宜的空间。其次,必须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并且生活阅历简单,因而对自己缺乏全面而客观的认识,主要表现在自我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再次,帮助大学生加强人格修养与心理素质提高。据调查,60%企业的领导认为,一个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应该具有忠诚、敬业、勤奋、坚韧、修养、正气、好学、执着、有理想、有追求、自律、自强、团队精神和全局观念的基本品质。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影响大学生合理就业的影响因素之一,学校应帮助大学生应端正择业心态,培养主动经营人生的信心,培养应对挫折的能力和敬业的心理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
四、开展就业方法指导,促成毕业生求职技能
求职不仅需要实力,更需要勇气和智慧。大学生掌握了求职技巧和方法,就会使求职活动更加有效,就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求职能力包括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准确定位能力、抓住机遇的能力、表达能力、自我决策能力、自我推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用人单位的信息,了解其是否是自己所期望的、有能力、有信心胜任的,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兴趣、能力及经历,精心编写自己的求职简历。其次,帮助学生掌握面试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大学生自我推销能力,对于大学生成功应聘十分重要。要让学生懂得怎样在极短的面试中,能被用人单位所了解和赏识。
参考文献
[1]蒋洁.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07).
[2]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06).
[3]黄艳.大学生择业心理状态解析[J].科教文汇,2007(07).
[4]万茗,刘淑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