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时间:2023-06-26 16:24: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第1篇

论文摘要: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的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顺应时代形势发展要求,重视人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便呼之欲出。通过对两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凸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优势,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巨大进步和人的主体性高扬的今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顺应时展的要求,教育过程中的非人本倾向突显出来,并且已经显现出诸多问题。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与个人本位价值取向上存在失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政治教育为主,形成了以强调国家、集体利益为主要内容和个人绝对服从集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这种价值取向的严重失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人学空场”,这种无视人的需要,忽视人的权利,漠视人的发展的教育,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原和初衷,导致了异化的人,片面的人的普遍存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实现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和新模式的转换。(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地位与实际地位不相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认为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是万能的,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片面地夸大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否认、淡化、轻视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在教育实践中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重视,在教育实践中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往,我国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和以政治为中心的教育内容来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与社会接触少,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不够,服务社会的意识淡薄,以至于一些学生形成了知行不一的双重人格。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看作容纳道德理论知识的“容器”,以说理和单向灌输为主,无视具体的、活生生的、充满个性的人,无视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个别差异性,忽视行为和习惯的养成。

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教育中要发挥主导作用,这是已经为大家所接受了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也比较容易做到。坚持主体性原则,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求教师认识和承认这一点以平等的态度看待学生、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二)以促进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有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格和综合素质和能力。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贯主张。 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们衡量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任何一种理论创新和任何一种实践活动以及我们现在任何一种工作得失的最终标准和价值尺度。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的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三)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是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一个人思想道德品质和各种能力的形成,是其在实践中产生相应情感并反复体验和不断升华的过程,需要通过自我的主体性实践活动来完成。实践活动具有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完善的功能,它对于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应把学生简单地看作接受某种现成答案的被动对象,而应加强实践性环节,鼓励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去参与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交际能力、动手能力等各种实践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一)两种教育模式的内容不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崇高的理想道德教育,以服从教育,规范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恪守本分为基本标准,以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为其调整范围。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个性教育、责任教育、人格教育为主要内容,并将道德调节的范围延伸至自我关系以及人类社会以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不仅关注人的个体的发展,而且关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二)两种教育模式的方法不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即教育者由外而内地“给予”受教育者以道德价值与规范,其方法是“单向一维”的灌输和说教。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认为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其在道德实践中产生相应情感并反复体验和不断升华的过程,需要通过自我的主体性实践活动来完成道德实践具有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完善的功能,它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提升道德境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三)两种教育模式的目的不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道德规范的维护与遵守,强调理论化形态的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接受,以培养不逾矩的道德个体为目标,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其功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的统一,在强调维护社会系统正常运行和良性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尊重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力和创新精神,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社会性功能而忽视个体性功能的片面性。

参考文献

[1]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47.

第2篇

体育教育有着丰富的德育功能,第一,导向性功能,能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心理调适功能,能减轻人的焦虑状态,缓解抑郁症状,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偷悦身心和享受成就感的功能,能给学生精神上带来愉受。第三,凝聚功能,能使广大学生由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而凝聚在一起,主要体现在集体项目的教学上,如足球、篮球、排球、团体操等。第四,竞争激励功能,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上进心,培养他们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体育教学中的各种德育功能彼此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并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中。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培养渗透,必须优化德育方法,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效,方法是决定德育质量的关键,在德育渗透中应注重以下方法。

第一、目标引导法

目标具有引导和激励功能。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求知和自觉进行品德锤炼的最基本方式。合理的教学目标设置既要有育体目标,又要有育心目标。每堂课教师都应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提出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与任务。如中长跑教学,既要向学生提出掌握跑技术与呼吸方法的学习目标任务,又要向学生提出战胜困难,克服“极点”,磨炼意志品质的目标任务。学习目标设置科学合理,明确具体,针对性强,指导作用就越大。

第二、游戏比赛法

体育游戏具有强体、育心、培德功能。游戏比赛法的“社会性”特点鲜明,教育性强,它具有明确的活动目标与目的,有具体的规则与规范要求,是既有团结协作,又有竞争对抗的群体性活动。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游戏有的教育因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关系,承担起群体赋予的职责,扮演好游戏角色,并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他人互相配合,共同努力,争取获胜。游戏比赛法是一种寓德于体,寓德于乐的特殊德育方式。不同的游戏内容,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因而,体育教师应依据体育课的内容、任务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组织安排游戏活动,寓德育于体育游戏之中。

第三、评价激励法

评价激励是指利用体育课中各种时机进行评价活动,对学生在课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思想行为及时做出充分肯定,对以往表现差的学生更要发现他们的优点,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激励竞争意识,倡导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评价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对学生教育影响极大。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的导向激励机制,对于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学习态度端正,刻苦努力,乐于帮助他人,学习进步明显、幅度大的学生给予表扬,以激励他们更严格要求自己,促其形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对于不良的现象,也应进行客观公正,以理服人的批评教育,使其错误得到纠正。只要能做到评价内容准确到位,评价场合选用得当,评价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就定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第四,对抗竞赛法

竞争是体育的突出特点,各项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尤其是在比赛状态中,其对抗和竞争因素体现得更为强烈。有意识进行对抗性、竞争性较强的教学与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承受力提高,获得勇敢拼搏、顽强进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例如短跑训练,仅在“预备一跑l'‘这短暂的时间里,为了比别人更准确地抓住起跑时机,学生就要集中全身精力,在一方面提高自控能力的同时,一方面又要全力准备果断行动,一刹那松劲就意味着难以挽回的失败。在长跑训练中,采用竞赛形式,形成竞争对抗,这就自然意味着学生不仅要坚持跑完全程,而且要有一定速度,使长跑训练实际上变成为一场意志力的较量。另外,教师还可有意识地将学生分为强弱两队进行对抗赛,或在各种教学正规比赛中,诱导学生排除场内外不利因素的干扰,以此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并且在接受成功与失败考验的同时,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五,困难训练法

体育课教学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教育是其他专业课程所难以取、代的。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增加困难、设置障碍,以促使学生努力去克服,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既是一项趣味活动又是一项艰苦性活动,学习困难与障碍较多,诸如天气障碍:严冬与酷暑给室外的体育学习设置了天然障碍;生理障碍:运动中产生的疲劳、酸痛、极点、极限等生理现象;}L}理障碍:活动中相伴随的紧张、焦虑、害怕、胆怯、沮丧等心理状态。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目标任务都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克服来自自然、生理与心理方面的障碍。运用困难训练法时,教师须依据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健康状况及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恰当地设置学习中的困难与障碍,并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主观意志努力,去战胜困难与障碍,按量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以达到磨炼与培养意志品质的目的。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应充分地开发体育学科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并结合体育教育的特点,通过多层次、多渠道,以生动活拨的形式施教于学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亲身感受德育教育,加深对体育活动的认识,真正体会到体育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需要,从而更加重视参与体育锻炼。

第3篇

关键词:礼乐素养教育;校园文化;礼乐文化;儒家文化

一、礼乐素养教育概述

传统礼乐文化体现在教育中,即我们所说的礼乐素养教育。礼乐素养教育对当下社会和谐、教育完善、公民的道德建设均具有重要价值。高校礼乐素养教育内容丰富,既包含一般的德育、美育,也包含人际沟通、职场的礼仪文化、家庭婚恋等内容。我国礼乐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养分,发展出了丰富的内涵。礼乐素养是礼乐文化的具体表现,其至少包含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而本文中的礼乐素养教育主要关注个体层面。从个体角度来说,礼的精神旨归在于“立人”,即孔子所讲“不学礼,无以立”[1],是在群体中确立个体主体性。“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2]。对于个体,礼的素养最低标准是规矩意识、纪律观念,更高的标准则是确立人格尊严与主体价值。乐的精神旨归在于内心的修养和情绪的和谐。“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焉”“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因而,礼乐的素养都是对于人的价值的肯定与彰显[3]。礼乐素养教育中包含行为规范、人格、礼仪、艺术、心理等教育内容,其中有些方面如人格、规矩、礼仪、心理等是当下家庭与学校教育中薄弱的部分。在目前的基础教育中,礼仪教育有所不足,美育则处于边缘位置。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欠缺礼乐精神的熏陶,导致其人格教育、心理素养、行为规范等方面暴露诸多问题。礼乐教育之所以不足,一是当下社会转型期文化的多元及西方文化的强势涌入,二是对传统礼乐文化认识不足,没有可以遵循的实践标准。礼乐素养教育的缺失,也是知识技术等可量化的教育指标备受推崇,而人格、道德、社会适应性等这类难以量化的素养教育遇冷的结果之一。礼乐与艺术教育、美育、德育的不足,又成为影响学生素养水平的重要原因,如此往复,不对素养教育进行创新与改革,就无法跳出这样的不良循环。礼乐素养教育要进行教育实践的落实,就需要具体实践的内容与方法。礼乐素养教育在汲取传统礼乐智慧的同时,还必须结合国际素养教育的最新理念与方法,如情商、意志、团队合作等。礼乐素养教育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应避免无内容的形式或无形式的内容。实践性是传统礼乐文化根本属性,礼乐素养教育应该从礼乐传统中借鉴经验,保持其行知统一的可贵品质。高校学生对礼乐素养有迫切需求,他们需要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体味传统价值观传承千年的智慧、提升个人价值、展现个人价值、并深入接触社会,因此具备良好的情商和沟通技能对于学生适应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肯定的是,高校学生对于传统礼乐文化有很高的热情,如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经常座无虚席,学生喜欢通过社团、讲座等深入了解和体验礼乐文化。笔者所做的一项针对高校600人的抽样调查中,69.46%认为礼乐文化值得传承,77.8%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修身养性,都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对礼乐文化的认可度很高。

二、高校礼乐素养教育的价值

礼乐文化渗透校园文化仅是礼乐素养的一部分,礼乐素养教育着眼于对高校学生进行全面提升,顺应其发展需求,因此,礼乐素养教育在高校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的价值。

(一)从个体成长角度来看,礼乐素养教育不可或缺

高校学生处于个体成熟期,人格走向自主与独立,面临社会与生活,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个体的自主性体现为理性的人格和良好的价值观,及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礼的教育关注社会适应能力、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协作、个体的自我省思、生命内在的自省意识、精神的秩序感和生命的敬畏感。社会无礼则失序,个人无礼会有精神层面的危机。礼打开了个体看待世界融入社会的独特视角,唤醒了个体身份自觉和价值意识,提升了社会、生命意识。品质道德不是知识概念而是习惯能力,人的品质道德的外在表现是符合礼乐的言辞举止,相反,言辞举止的训练和养成又内化为品质道德。乐在当下包含美的教育及艺术教育如音乐教育等。乐不同于消费文化中的追星捧月、游戏网络、休闲娱乐,乐的内涵更大、层次更高,它体现为高尚的艺术情趣和审美态度,既能够雅俗共赏又能鉴赏甄别,这是对于艺术语言的了解和情感的深层体悟。没有乐的修养和教育是难以理解乐的美、乐的善。对于积极融入社会生活、主动展现个体价值的高校学生来说,礼乐素养教育必不可少。

(二)从实践角度来看,礼乐素养教育落脚于生活

礼乐素养教育也是生活教育,礼乐体现在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中。礼乐素养教育包括常识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占有更大比重。礼乐素养教育的实践着眼于人格发展和生活技能提升,着眼于解决个体面临的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规矩意识,按照人情原则、法律法规等为人处事便是对于礼的落实。礼的精神是秩序,包括法治意识、法制思维,要求个体“守规”,并学会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维护自身权益。礼乐要求节制欲望,即使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人的欲望也不能无限膨胀没有约束,节制欲望方能行有准则、事有法度。礼与乐的价值还在于帮助个体克服内心的迷茫与浮躁,坚守目标、耐住寂寞,不被名利左右。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学生发展压力有增无减,礼乐的和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等核心态度,能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正面能量。礼乐素养是传统美德的基础,有益于个人的人格养成、艺术修养,有助于行知统一、形神兼备、身心和谐。

三、高校礼乐素养教育的途径

礼乐素养教育既然有实践性与常识性特点,那么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上就应当解决落实问题。传统的选择与转化并行不悖,能够进行当下转化的才具有选择的价值。对于礼乐文化来说,其转化更偏重实践选择、更偏重学理,其选择与转化都是要解决见实效的问题。传统礼乐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融合,更有助于寻求有效的传统礼乐文化转化的途径与方法。

(一)设置专题课程及渗透专业教育

发挥课程的主渠道作用,让礼乐素养进课堂。首先,设置相关专题课程,将礼乐的相关素养进行合理的安排,将课程专题化、板块化。礼乐素养教育从课程上可以分为中外礼仪、家庭婚恋、服饰形象、音乐素养、语言修养等,因而课程可以以专题的形式来设置,以讲座、培训、情景体验等形式展开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学到许多生活、工作中实用的礼乐素养技能。专题课程的设置,更加偏重于实践而不是理论,目的是能让学生即学即用。首先,专题课程师资应来自社会各个行业领域,以开阔学生的社会视野。其次,礼乐素养教育需要对大学开设的其他课程渗透,在相近的课程当中增加礼乐实践性环节。礼乐素养能让学生树立更为明确的学习目标,确立严肃的学习标准。近年来,工匠精神备受推崇,其中不单单是技能的训练,更有心态地训练和对于文化地深刻体会。

(二)塑造“礼乐”校园文化氛围

在文化的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当中,礼乐都有助于丰富、提升校园文化内蕴和层次。传统礼乐历来重视环境教育,在物质层面,可以利用承载礼乐文化的建筑、雕塑、场馆、标语等营造一种凝固的礼乐空间文化。在制度层面,礼乐文化有助于从高校学生心理需求、实践需求、个体需求出发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参与感、归属感、成就感。管理也是一门艺术,制度如果更富人情味、人性化、创新性,则有助于培育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在精神层面,礼乐文化营造下的校园文化,无疑具有动人的魅力。当下校园里缺少传统礼乐更缺少礼乐文化的自觉态度,不仅缺传统也缺时代风尚,中西古今礼乐应该在高校有机交融,提高学生的礼乐素养水平。高校礼乐教育应该突破狭隘的时空感、历史观,纵览古今中外礼乐发展变化、差异、成就,为传统礼乐的现代性创新提供可能。

(三)搭建自主性学习成长载体

当前的新型教育理念中,大部分都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来展开教学,也就是说,在礼乐素养教学中,一是内容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二是形式与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三是充分展现礼乐素养教育的实践性特征。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归根结底就是要把重心变教为学,充分彰显教学的操作性可行性推广性。在这种理念下,学生自主性学习载体如社团、展演、重大节庆等都可以作为礼乐文化传播的渠道,学校应支持学生社团如礼仪社团、汉服社、国学研究社等的活动,组织举办如成人礼、女性的笈礼等传统活动,充分发挥礼乐文化教育的载体的实践性、交流性、对话性功能。注重学生参与,让学生习礼习乐,体会礼的重要性,体会有仪式的成长过程,彰显重大节庆的仪式感,唤起学生对于礼乐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让学生感到精神归属、价值使命、心灵觉悟、民族情感。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心理发展,尊重个体表达,在交流对话过程中完善礼乐文化的现代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