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音乐导学案

小学音乐导学案

时间:2023-06-26 16:24: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音乐导学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音乐导学案

第1篇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语文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努力打造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笔者认为,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馈、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一、教师要吃透新课标,编写出科学合理的导学案

采用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要严格按照新模式的要求编写导学案,一人主笔,众人参与,共同探讨,统一要求,年级组监制,统一印发。教师在吃透新课标、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前提下,研究学生的性格特点、思维训练方法和学习规律,研究学习内容的本身特点,根据《新课标》要求的三维学习目标,设计出由易到难不同的问题和训练题目,精心设计导学案和训练学案。导学案就每节课要有学法指导,授之以渔。导学案至少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完成自学任务,为课堂的合作、探究、展示打好基础,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科学指导学生学习,少走弯路,真正体现以高效的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减负增效”,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精神。不同课型应有不同的导学案设计;不同科目应有不同的导学案设计;必须有导学案自学后的跟进教学。导学案最好提前三天下发,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阅,有阅必评”。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我们每位老师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都尽可能的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高效性。高效的课堂教学包括有效的问题设计、有效的提出问题、有效的练习设计,有效的教学反馈、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等等。这是打造出高效课堂的前提。

二、实现教学互动,创新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交流,更应注重情感的交流。教师主要的角色应是为学生学习而服务的,教师要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通过创设和谐民主的情境,重视语言激励,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到台上来“试一试”“做做小老师”的机会,采取只要“试一试”就会得到一颗智慧星的激励手段,激发起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创设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了课堂效益。课堂互动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所谓课堂互动,实质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是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从静态的角度看,课堂互动指的是交往的交互主体性,交往双方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都把对方的主体性、自主性作为交往进行下去的前提;从动态角度看,课堂互动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交往双方在持续的交互作用中,交换着思想、情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究,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互动既是校园里一种人际关系的反映,又是一种实践活动的形式、它包括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是互动必须是民主平等的;二是互动必须是积极的、自主的。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就其存在形式而言,主要有两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老师控制课堂、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生互动指学生间摆脱了“各自为战”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互相推动,从而共同提高学习效益。

三、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学目标达成度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值得推广。“语文教学不仅只是单学科的教学,更是多学科的融合。”孩子对于艺术的感受力就比较强烈、比较敏感。所以,我以音乐导入,配以“欢庆”的图画,以此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融情入画,融乐入文,在朗读感悟中配动作,使语文不单单是语文,更是人文、文化。我们的语文课堂其实是融音乐、美术、历史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在我教学“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时,当学生看到课件播放的累累硕果的画面,都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好想吃啊!”“真美!”“真想尝一个!”……更如,让学生表达“献上”、“举起”、“飞着”、“奏起”等动作词时,学生的热情更是高涨。在这种多形式的教学中非常积极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孩子的各项潜能,让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互动,交叉相融,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活泼,学得有效。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现今我们课改的主阵地,必须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不断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第2篇

山区学校穷,留守儿童多、厌学现象多、后进生多。可古寨中心小学校长梁罗仟认为贫穷不能作为教学质量差的借口,思想上暂时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落后却又不愿意改变。为此,梁罗仟主动践行文化育人理念,深入实施学校特色教育工程,大胆尝试新思路,积极推进“136课堂”模式改革,大力实施葫芦丝特色教育,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促进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学校连续两年荣获 “和平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课改新思路:“136模式”实现减负增效

学校在走出去学习新理念的同时,积极探索本校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136课堂教学模式”。为快速推进新的教学模式,制定了《136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完善制度落实措施,扎实开展有效教学活动。一是重视集备过程,确保导学案优质有效。学校组织每周一次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集体备课活动,大家相互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出主意想办法,把有关内容分析透研究深,集中了备课组集体的智慧,强化了合作意识,实行了资源共享,做到了优势互补。二是立足高效课堂,优化教学过程。教师们努力将自己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通过组织、引导、激励和评价,带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有的是平等对话和协商、友爱交流与合作,没有钳制和压抑、责骂与呵斥,应总是洋溢着动人的真情和富有创意的激情。三是以导学案为引领,指导有效自主学习。如在上课时,教师要以课前发下的导学案为抓手,组织本节课的教学,再经过学生的充分讨论和展示,最后完成导学案上的学习任务;下课时,教师要把本节课的达标测评收回,当成作业来批改。此外,要把下节课的导学案发下,并就主要学习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在完成导学案时,要求全部使用双色笔。蓝黑色笔,是学生课下第一次做导学案时使用;红色笔,为课堂上其他同学展示后或老师点拨后学生补充完成或纠错时使用。这种方法,便于老师进行教后反思,也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实行六环节课堂教学,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配任务、展练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环节。

在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中,老师欣慰地发现,艰辛的付出终有了回报,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高了,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主要如下:一是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克服了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畏难情绪,教师有机会对自己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探索、调整和改进,从而成为主动研究的主体。二是发展了学生的素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积极性高,愿学也乐学,愿说也乐说。三是实现了由评教师为主变为评学生为主。目前,教师已能较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指导教学,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基本素能为主。这样,学生上课负担、作业负担减轻了,厌学学生几乎消失,优秀生每年增幅在30%以上,低分率下降幅度全县最高,教育总体成效却得到较大的提升。

课外教育新思路:特色文化活动助建活力校园

该校确立“特色教育力促一生一特长”的办学思路,认真开展葫芦丝特色教育和书法教育活动。

葫芦丝教育让师生浸润在美妙的音乐中。学校主要打造学生演奏葫芦丝为特色的大课间活动,同时每学期举办一次葫芦丝音乐节。随着葫芦丝特色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激活了校园生活,激发了学生热情,提高了学生素质,让学生享受到了健康、幸福和快乐的校园生活。近两年,为推进器乐进课堂,学校将葫芦丝引入课堂教学。小小葫芦丝,轻柔细腻、圆润质朴,不仅奏响了天籁乐曲,更奏响了古寨镇中心小学校园精神。此外,其它兴趣小组如剪纸、舞蹈、朗诵、乒乓球、篮球等遍布各个年级班级,各兴趣小组活动也丰富多彩。

每每上级部门来学校调研,学校乐队的学子们齐聚操场,幕天席地,站如松,声若钟,手拿葫芦丝共同演奏着《月光下的凤尾竹》、《婚誓》、《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快乐的音符在指尖飞舞,动听的旋律响彻云霄,十分壮观,尤其是独具特色的“100人葫芦丝”演奏现场赢得热烈掌声。

小小的葫芦丝,外观美丽可爱,让学生们爱不释手。自从葫芦丝进入课堂,同学们更加有活力,更加自信,对学习更加有信心了。学习葫芦丝,不仅培养了学生做事专注、沉静、有毅力、有目标的好习惯,更提高了他们勇于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在100人合奏排练中,多个声部同时进行,每个音符节奏起落都要做到和谐统一,所以训练过程也是学生们团队意识成长的过程。比起同龄的其他孩子,看似只多了一种演奏乐器的本领,其实在学习器乐的磨砺中,一些潜移默化的深层次意志和品质的教育,更让学生们受益无穷,享用一生,提升了学生们的心智成长。葫芦丝特色教育活动不仅展示了古寨镇中心小学的朝气蓬勃、青春活力,更展示了古寨镇中心小学的团结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一片新蓝天。

书法教育让师生感受民族文化的精粹。学校开展硬笔书法教育,天天一练,使得学生由衷认为:“一样的我,不一样的字(不一样的信心)”。学习书法过程中,表现作品博大精深、澹泊宁静、超凡脱俗的意境,修炼“诚”的心灵,铸成人的高尚品格。通过书法教育活动,书法的育人功能也得到了体现。一是中国书法的艺术地位激发儿童爱国情感;二是古代书家的高风亮节提高儿童人品修养;三是通过精选书写内容陶冶儿童思想情操;四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使学生在书法实践中产生审美体验,接受审美教育;五是观察力和记忆力及静思能力的培养。

德育新思路:红星拍卖会促爱行天下

“红星拍卖会”是学校自创的德育长效激励机制,实施两年来,效果显著,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家长的高度赞扬。

何谓“红星拍卖会”?它是以生活中的拍卖会为蓝本,把学生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诸多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管理,学校相应确立每个红星的分值(如勤学星、爱心星等),每个星目制定相关细则,学生能做到星目里每一条细则便可获得这个星。每两个星期评一次星,班主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然后学生们把一个学期来所获得的星累计起来,折算成分值,就可以在学期末学校举办的“红星拍卖会上”拍卖自己喜欢的物品送给自己该感恩的人,或送给老师、工友、同学、家长等,以具体行动促成爱行天下。物品由学校出钱购买,物品分为三大类:学习用品、体育用品、生活用品。

第3篇

关键词:学案导学;思想政治课;科学编制;高效使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78-02

思想政治课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案导学式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确保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

一、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编制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课的时政性对学案编制的时效性提出考验。据了解,目前很多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均要求导学案的编制要有一定的时间提前量,甚至有的还要求学期初各学科教师将学案编制成册,以备全年使用。大家都知道,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提前备课、进行二次备课和反复备课。而且备课确实需要一定的提前量,才能做到准备充分,要求导学案提前编制有其必要性。但是,作为有着鲜明时政性的思想政治学科,却无法做到提前几个月就准备好学案资料。事实上,政治学科的教学背景每年都在变化,甚至每天都在变化,而编制成册的学案又不能轻易更改,长此以往,这无疑会使学案陈旧过时。

(2)思想政治课学科地位的下滑影响学案的编制和使用。实践证明,精心编制的学案能够很好地推进教学流程,也能够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不少政治教师反映思想政治课在学案编制上太费时费力。同时,在减负增效的课改背景下,政治教师绞尽脑汁编出的学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预习部分难以落实,课堂设计环节缺少新意,教学过程预设过多、生成不足等问题。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思想政治课“被边缘化”,处于尴尬境地:学生每天被铺天盖地的语数外作业压得喘不过气,几乎没有时间看时政新闻,关心政治生活。政治学案中的预习部分往往形同虚设,课后练习也被压缩在课堂中完成。

(3)学案被异化的现象同样存在于思想政治学科中。经过对所在市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学校的问卷调查,发现有些老师已经逐渐将学案异化成了练习册,编制学案就是拼凑习题。比如,学案的课前预习部分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对照课本抄写知识点,缺乏对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而课堂学习部分在某些学校的学案上已经删除,而把学案的主要篇幅给了课后练习部分。事实上,这样的学案不仅没有增加课堂的趣味、提高教学的效果,反而变相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科学编制和使用学案,让“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更高效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已经在我国发展了近十年的时间,很多一线教师常常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编制学案上。学案的作用能否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广大教师应多思考以下问题:应该如何巧妙地使用学案?如何让学案在使用中达到既高效传授知识又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目标?在目前新课改减负增效的背景下,政治教师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魅力。

(1)政治教师应在教学中整合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近年来,各校教师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学案制教学手段,总体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现代教学手段是多样的,只有实现教学手段多元、教学方式多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学案编制和使用过程中,教师们必须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比如可以在课前预习环节设置一些具有较高含金量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带着困惑去听课;同时问题的提法要极具创意,更富挑战性。优质的学案和课堂应满足以下标准: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解决考试要求的基础,更能引发学生深入长久的思考。再比如,在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在教授“新时代的劳动者”时,在学案上除了展示课前知识预习、课后习题演练等常规板块,还可以创设情境:“观看视频,用一句话表达你的观后心情”,然后播放一段自制的微视频,呈现的是学校里的清洁工人、食堂阿姨、送水师傅、班级老师等人辛勤劳动、默默奉献的场景。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很多孩子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学案制教学模式下,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单纯用文字材料设置情境。事实上,多媒体课件可以给学生更强烈的直观感受,而这是纸质学案永远无法替代的。因此,广大教师不应该用了学案就完全将多媒体扔在一边,而应该将各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形象化的语句,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可以产生激动人心的效果,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政治教师应在学案编制中尝试分层教学,突出差异性。在学案使用过程中,发现它的好处之一是:学案制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科均分,缩小学科内各班级的分差。青年教师和有经验的老师能做到相互指导、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彰显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但它也存在弊端:尖子生少了,不能有效落实分层教学,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教师个体的独立备课和创新思考。广大教师应在以后的学案编制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思想,尝试分层教学,突出差异性,要让好、中、差学生均能在学案中找到可要寻找的东西。

在分层教学方面,有两个学校的好方法:一个学校是把学案上的习题在能级上分为A、B、C三个等级,学生在完成课后练习的时候可以自由选取,量力而行,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质量可以在讲评时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另一个学校是把编制学案变成编写学习指导手册,重在关注对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激发学生的学科素养和钻研兴趣,值得借鉴。

(3)政治教师应在“学案导学”模式下实现教学预设和生成的统一。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兼德育课程,其教学生成显得更为可贵。那么,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否扬长避短,同样实现教学预设和生成的统一呢?学校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今年使用的学案大胆删减了课堂教学部分,尤其是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和学习资料不放在学案上,而是放在幻灯片上当堂展示,主要就是希望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和趣味性。同时,在每份学案的结尾部分都会设置“你的困惑和心得”板块,学生可以真情流露,也可以奇思妙想,让教学不是封闭地结束而是开放地留白。

(4)政治教师应在学案编制时集思广益,通过合作切实提高学案质量。学案编制是一件耗时间耗脑力的工作。广大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充分发挥教研组与备课组的作用,通过提前备课研究学案的编写,与组内教师分工合作,集思广益,这样才能更有助于提高学案的质量,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为了减轻下一年度本组教师编制学案的负担,学校政治教研组在两年前就实施了“学案资源库”建设,即每位教师将自己编制学案所用的资料汇总上传至统一的网络云盘中,作为二轮教学的参考资料。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这种滚雪球式的资源积累,大家现在明显感觉学案编制的压力小多了,编制出的学案质量也有了大幅提升。

三、结束语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时代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教学改革更要求教师们把教会学生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责。政治学科的教法多种多样,以后还会有新的发展和进步。但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要让学生动起来,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实现知识向能力和价值的转化。这也是采用学案制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要努力尝试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使课堂更加灵动,更有特色,使思想政治课真正成为学生德育的舞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第4篇

过去的一学年(下学期),我们音乐学科能结合区情、校情认真贯彻省市、区上级教研部门的工作精神,继续坚定不移地开展中小学以及高中的音乐课程课改,立足于在教材、教法研究、服务基层教师需求上开创一条新的教研路子。紧紧围饶课堂教学优化这一中心,整体提升我区艺术教学水平。

二、主要音乐教研工作回顾:

主要的措施:集体调研、一校三天、讲座访谈、观摩交流、专项培训

主要的项目:高中模块研究及对策、小学音乐课堂基础教育的实施、小学、高中音乐资源网络的建设

主要的对象:高中生、小学生与初中的有效衔接

(一) 深化新的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

为了更好的开展高中音乐课改工作,我区还不惜花重金组织校长、教导主任及学科教研员到山东省、宁夏等地区学习交流。回来后结合区情,撰写调查报告,开设高中音乐模块的教学与系列教研活动。

1、定期有效开展课程管理及质量监控调查。近年来,各校领导及教师已给于高中音乐高度的重视和配合。(调查提纲*学校有否按计划开课、*xx区高中音乐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在音乐学科中学生自选模块兴趣情况调查) 调查反馈:对于高中缺优秀音乐骨干教师的问题,区教育局立即向全国招聘骨干教师、优秀应届毕业生解决师资问题。。

2、配合广州市教研室开展高中音乐教学案例、音乐优秀录像课评比活动。促进高中音乐课的教学交流、经验提升。

3、开展高中音乐课程的相关专题研究课展示,深入研究高中各种不同模块的音乐课教学模式和课型,使高中的音乐教育课程模块教学符合学生自选需求。组织本区高中教研活动8次、外出参加省、市教研培训7次。如王雪文、凌志梅、李曦、蔡浪、丹、曾倩雯等老师教研出勤率高,学习收获大。分别受到市和区教研员的表扬。

课改领先的有47中、华美中学、89中、75中、44中、天荣中学、东圃中学、暨大附中、华工附中等。

(二)切实抓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

1、以核心组为龙头狠抓音乐科组的建设。

*岗前培训-带问题案例大家交流探讨(如何单元备课和上课)

*跟踪培训——下科组听课调研集体辅导、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

选择各类型学校如基础好些的省市一级学校音乐科组、科组长、骨干教师、核心中心组成员高标准严要求,使其能在区里课改当排头兵。

对于薄弱学校个别基础差的教师,耐心辅导,批改教案,争取多给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全国器乐研讨会、)市课例观摩、区网络资源建设培训二期、牧童笛培训学习。提出“只要你努力,一定有机会更有收获。”

对于不认真不求上进的教师,给予劝告或批评教育。音乐课在校中不测验,领导也很少去听课检查,学生在校数年,学到什么,质量如何,无法深究,有否参加教研活动,靠的是自觉。对于不学习不参加活动的教师到评职称时虚报教研次数,不诚实的做法给予严厉批评。找个人谈话,做耐心的思想工作。

建议:为了提高质量,对学生负责,音乐教师也应采取末位淘汰制。

2、抓好音乐教材的选择,落实音乐课程改革的基础点。(低中高年级)

例:在银河小学、元岗小学音乐科合作进行“城乡学校如何提高音乐学习质量的实验研究”校本研究走进课堂,走进教师。

3、立足课堂,构建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经过实践我们认为根据不同课型在低段灵活使用前三种较好,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后增加第四种。*片教学组进行典型课例的研究。一课多教,教好一课,教研活动的生命在课堂。(片组长认真,教师实践锻炼机会增多 )

本年度对这几种课型都拍了录象课,资源共享, 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反馈时有理有节跟踪培训不落空,以求更进一步跟进修改。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

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三)开展课堂教学课题系列研究工作

第5篇

关键词:中国符号;主题阅读;课程建构

参加南通市“文化语文”工作室已经快2年了,作为工作室仅有的两名初中语文教师中的一员,我惊觉着自己的成长。其中对我触动最大的当属工作室领衔人祝禧校长《意象构建——读出文学的真美》这本书。在《意象主题阅读文化课程建设的实施策略》一文中,她明确指出:当确立了某一文化意象为主题后,这一意象便会被视作联结学生生活、精神世界与历史文本、典故、风土人情、民俗地理的“纽带”。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和儿童一起走进意象的世界,再以文化阅读和文化活动为拓展,在与意象相联的诗文、音画活动中,统合文化资源中的“相似块”,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这无疑为儿童的文学阅读推开了一扇窗,让经典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复活,在儿童心里埋下最有意义的文化种子。而到了初中,随着时间的积淀,这颗文学的种子就该生根、发芽,并开始茁壮成长了。

但阅读是要时间的,初中和小学毕竟有很大不同,一方面时间紧、任务重,另一方面社会和家长都虎视眈眈地盯着中考,所以在教材的运用、时间的安排和课程的开发等方面都必须动更多的心思。既要保持小学和初中文化阅读的延续性,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学段的特点,巧妙整合多方资源,这样才能把意象主题文化阅读进行到底。鉴于以上因素,结合同学们的实际,我尝试在七、八年级的阅读课上开展“中国符号”主题阅读文化课程的教学活动。

一、与时俱进,构建“中国符号”文化课程

祝校长告诫我们意象主题阅读文化课程必须要有一定的体系,不能是零散的、随机的、模糊的,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和不同年段儿童的特征,把意象安排到每个年段的教学中。《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而放眼世界,“中医药、中国服饰、中国美食、功夫熊猫、龙、孔子”等名词会让世界不同国家的人们迅速联想起一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中国风。自古“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在这个世界看东方的时代,开发“中国符号”文化阅读主题显然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另外从小学到中学,母语学习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到书面语,是要在原有的口语语感的基础上,通过识字写字和阅读写作的学习,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培养起书面语的语感,与此同时又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交流的能力。所以要构建7、8年级的主题阅读课程必须考虑中学生已有的语言心理机制,利用他们对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师生共同开发阅读主题,以便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清晰的学习内容、完善的实施过程和科学的评价标准。

二、师生携手,共同开发“中国符号”主题

和小学不同,初中的主题阅读活动中老师对孩子们的期待更多,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更加多元。因为《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中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所以在“中国符号”文化主题开发过程中老师和孩子们是友好的合作关系。

“众人划桨开大船”,在寻找“中国符号”主题过程中,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了4大组,分别是时事组、教材组、新教育组、生活组。而每一大组又根据不同标准,分为相应小组,专人专职。例如,教材组本来有8个人,他们专门负责研究世面上现有的中学教材(很多都是从网上找来的电子版),因为时间关系,他们自己后来又进行了分工,一人负责一个版本的主题(有苏教版、人教版、上海版、鲁教版、广东版等),整理好后再合并同类项。因为目前的初中教材基本都是按照主题来编写的,所以整合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比如苏教7上有“民俗风情”主题,人教7下有“文化文艺”主题,结合生活组提取的“运动”主题,时事组抓取的“功夫熊猫”主题,最后提取出“中国功夫”这一中国符号阅读主题。此外还开发出“亭台楼阁”主题,“中国酒文化”主题,“中国传统年文化”主题,“中华玉文化”主题,“中国龙文化”主题,“中国红”主题,“中国功夫”主题,“清代服饰文化”主题,“中华百家姓”主题,“印章·篆刻”主题等。

当然开发的过程,同样也是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积淀的过程。

三、结合教材,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我们知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所以在开发和确定其教学目标过程中都必须二者兼顾。比如我们准备在七年级下半学期开展一个“亭台楼阁”主题。因为教材组找到了相关的现代文《凡尔赛宫》、《苏州园林》,古文《黄鹤楼》、《于园》,古诗《黄鹤楼》、《登岳阳楼》;新教育组找到了《新阅读 新写作》中的建筑单元;生活组则提供了“上海世博会”的活动材料。几相结合,开发出“亭台楼阁”的“中国符号”主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确定好主题后,就该考虑“教什么”的问题了。和小学阅读教学不同的是,初中主题阅读的目标相对来说“知识性”比较强,学科教学计划的影子比较明显,这或许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带着镣铐跳舞”。综观手边的苏教版七下语文教材,发现可以把本主题和教材中的两个知识板块进行整合:一是第五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一是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须形象才动人”。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借助网络平台获得知识的方法,并初步掌握用网络阅读、写作和交流的技巧。2.借助文字、3D、音乐、图画、线条等方式,捕捉“亭台楼阁”中蕴涵的诸多“中国元素”,感受“亭台楼阁”的造型美,并挖掘它们的历史价值、文学内涵以及文化意义。如此一来,参加本次主题活动的同学们既能学到网上读写的知识,锻炼了口才,更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考,浸润了心田,从而让心中的文化幼苗一点点茁壮成长起来了。

四、编写学案,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抓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还必须具有编写切实可行的指导学习阅读的“学案”能力。所谓“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因为“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所以一份切实可行的学案对于“中国符号”主题文化阅读的价值尤为重大。它主要包括:学习要点(目标)、重难点分析、学习思路、学法指导、同步练习、自我测评几部分。其中“学习思路”“学法指导”部分要提供老师自己通过广泛阅读所精心挑选出的与该主题相关的“诗文、小说、故事、民歌、对联、成语、农谚、童谣”等材料或网站供学生阅读,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特点让他们组成合作小组,通过网络、报刊、影视等途径进行质疑、探究。这样才能读出真我、才能让孩子们借“中国符号”的东风在文学的道路上前进得更快、更远。

五、加强储备,做学生文化阅读的表率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接载了太为久远的文化传统,承担着太多的历史使命,而教育的大环境又不尽如人意,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高考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也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的误解,认为语文就是学学字词句篇,这使语文教师背负沉重的压力。但不管怎么说,语文教师提高专业素养这是不容置疑的,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是当务之急,特别是指导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主题,老师必须要有高深的修养,渊博的知识,而读书,多好书,读好书则是唯一的途径。

第6篇

【关键词】音乐:生活化教学:联系生活;服务生活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使每个人、每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色。使学校音乐教育工作从对学生说唱和灌输等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模式向轻松活泼的音乐教学活动转化,也使学校的音乐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小学任教,一直从事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在我的课堂上,不管是音乐课还是其它课都希望穿插音乐,这样使课堂充满音乐,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同时音乐课堂教学能够更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我们这些山区孩子对音乐的认识太少了,他们只知道音乐就是唱歌,而唱歌就是音乐。针对山区儿童音乐课实在难上,针对这种情况,我只有在音乐课堂上进行生活化的音乐教学,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受音乐,从音乐中去认识生活,同时让学生认识音乐起源于生活,音乐服务于生活。 根据从事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点点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几点见解仅供参考:

一、认识音乐教育重要性

音乐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结构特征,将音乐知识与学生的实践生活紧密结合。使他们将数学认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唱歌就唱歌的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音乐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也有利于使学生更好地认识音乐,学习音乐,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同时促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活化音乐的教学方法

1、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

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在生活中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平时的兴趣爱好找准音乐教学的切入口,要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使教师和学生就都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例如:我在教《十五的月亮》时,前一天我就让学生回家给远在他乡打工的爸爸妈妈通一个电话,问一问爸爸妈妈在外面看到月亮圆的时候有什么想法,然后第二天我又讲了这首歌内容,让学生体会这种离别之情。这样使学生既会唱歌了,又认识了父母的辛勤劳动。

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活化实践,要让音乐教育的魅力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把教师自身的思想情感强加给学生,结果呢?学生们在那种久而久之的固定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演练下,渐渐丧失了人类与生俱来的那种源于心灵深处的音乐感受本能,欢快的,还是深沉的音乐,不论你在课堂上给他欣赏都会有不少同学无动于衷,毫无感觉。所以我们要改变那些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生活化实践中去认识音乐,感受音乐的存在,体会音乐的魅力。

3、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引入新的音乐知。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的知识点,使学生对音乐有一种亲近感,感到音乐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比如:要上民族歌曲时让学生先说一说家乡有一些什么山歌,介绍给大家听一听,这样就激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实际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惟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生活化的能力

音乐教学方式生活化就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音乐,使他们懂得音乐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音乐。使音乐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教学事实,让音乐贴近生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真有趣,音乐真有趣。例如:在教学“拍手歌”时,我启发学生借助自己灵巧的小手,来帮助自己编口决,不会的求助其他小朋友进行合作,这样,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仅自己很快就会唱这首歌了,还亲身体验了拍手歌来源,学生很容易接受和掌握,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同时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之,音乐教学要通过一些具有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音乐在生活中的存在的价值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具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劳动实践中的音乐知识,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许多的音乐常识,形成有意识地用音乐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认知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这种重能力、价值观而轻知识的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是值得探索、推广下去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能否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有:①导学案编写要精心设置。②对小组长和组员的小组培训一定要到位;班级小组合作文化建设也要跟上。③对学生的激励、奖励机制要建立、健全并落到实处。④学生的课前预习要落到实处。⑤教师思想意识要提高,课前准备要充分。因此,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必须做好各项工作才能顺利推进小组合作教学。

第7篇

“一代名师”的意蕴——路过赵宪初故居

觅渡:让学校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策划中心

对教育的校本化定义

PCD模式在小学语文新教师研训中的运用

人本·和谐·幸福——学校管理的应然追求

面朝课堂春暖花开——无锡市旺庄实验小学高品质课堂教学的探求之路

变革:促进自主学习的第一要义

情感教育: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的深情呼唤

对话教学:问题设计的合理和优化——提升课堂阅读教学效益的另一种视角

对数学活动课的再认识与再实践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方式初探

初中英语教师评价内容及路径浅探

黑板·对话·品德养成

班级文化建设在小组合作中的凸显

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核心

在静静的阅读中走向丰富

例谈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智慧引领精彩生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资源的引领策略

让历史与现实合理交融——以《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的教学实践为例

沉稳迈进灵动发展吴江经济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

我国母语教育的传统优势及其现代价值

国外发达城市教育改革对南京教育现代化的启示

关于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的问题反思与建议——以扬州市“运河杯”论文评选为例

渐行渐远渐无穷——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系统拓展

诵读润声涵泳浸意——关于中学诗歌有效教学的思考

倾听文本心跳声——基于名师备课经验的文本解读研究

“经典阅读”校本课程的课型研究

课堂评价标准的人本性确立——从一个区域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获得的启示

有效探究: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应然选择

鼓起隐形的翅膀——基于整合理念的校本隐性课程的开发

让音乐成为小学德育课堂的营养剂

中国化学史教学研究三十年综述

论教师专业情意及其培养

浅析中专校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定位与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人化”管理:学生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理念与策略

在困境中寻找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生长点

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商教育

华罗庚实验学校

南京市建邺区实验幼儿园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幼儿园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课堂的魅力与创新

张开嘴巴敞开胸怀——“大嘴巴”英语节的探索与实践

文化视角中的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实践例谈

园本课程建设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批注式阅读:让学生站在高处的阅读

让“插嘴”成为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

浅谈“导学案”与教材的关系

创新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体验·探究·践行——“知行统一”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任务型教学的研究

分层教学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体育教学与挫折教育

质疑、析疑、解疑——“过程训练法”提高写作思辨力

新课标下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联系和渗透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第8篇

【关键词】音乐 兴趣 培养

音乐是一种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艺术,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对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还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但就教育现状而言,很多学生愿意上音乐课也并不是单纯对音乐学科本身的兴趣,而是因为音乐是一门不用考试,不用费脑筋,比较轻松的学科,学习效率、学习质量也不高。那么,为何有这么多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兴趣呢?学生缺乏学习音乐的兴趣的原因是什么呢?音乐教师如何引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在教学实践积累中所感悟的一些观点。

一:为何有这么多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兴趣,缺乏学习音乐的兴趣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过再三深入了解分析,发现根本原因不在学生,而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重要弊端:

1、教学目标不切实际。教学的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目标要求是否切合实际,直接关系着学生上音乐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备课时不从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出发,满足于照抄参考资料,照搬教案;教学目标设置要求过高或过低,使学生用力也难及或不用力也可及,过难或过易。

2、教学方法呆板陈旧。学生对音乐课兴趣的高低与课堂教学方法密切相关。不少教师由于受陈旧的传统教学思想束缚,在课堂结构上单调呆板,在方法上不重视调动学生的立体性。

3、知能关系把握失衡。不少教师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多样性关系不能科学处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课堂的效率。

4、和谐氛围严重缺失。课堂教学是否有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决定学生上音乐课的又一重要因素。不少音乐教师往往都是科任,由于教的班级很多,再加上在同一个班级教学的节次少,对学生多数不太了解,有的甚至连学生的姓名也叫不出,这种状况也影响着音乐教师课堂纪律地管理,导致了教师管理不得力,严重影响着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

二、怎样克服上述的课堂教学弊端,更好地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情趣,提高音乐课的魅力和效率,让学生在喜爱音乐艺术的同时,同样也喜爱音乐课呢?试用以下策略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1、了解学生实际,把准教学要求。准确、明了的教学要求是制约学生学习情趣和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要想上好音乐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2、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最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法,要想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情趣,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必须确立新课标的理念,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真正确立以生为本的“人本观念”,变“师本教育”为“生本教育”。教师要站好自己的角色位置,坚持做到教为学服务,处理好“教”与“学”、“主”和“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把好知能关系,优化知能统一。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培养是音乐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缺一不可。这就是要求我们科学地活用教材,有机调适。

4、实施民主教学,创设和谐氛围,常注意情感互动。

三、诱发、培养、发展、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乃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那么,究竟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经过久久的思索与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1、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布置理想的教室环境,如在音乐教室悬挂音乐家的画像,张贴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音乐格言,出版一些音乐墙报或黑板报等。利用学校的广播站,播放音乐家的优秀音乐作品,介绍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发表学生对社会音乐生活的种种议论或评价等。

2、重视初中入学后第一、二节课的课堂效应。常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特别重视初中入学的第一节音乐课。

3、课堂结尾的灵活多变。课堂教学的结尾方式,因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异。结尾的方式很多,不管采用那种结尾方式,都必须有助于学生掌握课堂所学习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4、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采用灵活多变的奖励方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采用灵活多变的鼓励方法也是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行之有教的手段。此外,把学生在音乐课内外的有关音乐表现记录到他们的成长记录袋内也是一种很有激励性的奖励方法。

5、 用美好的师爱感染学生。只要教师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学生融合为一体,用满腔的热情迎接四十五分钟…… 那么学生也就会热爱、崇敬教师,连带爱上老师所教的那门课。

6、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音乐教育中,要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就音乐教学而言,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其基础性主要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兴趣,;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学习中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感情,那么任何所谓的“音乐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没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莉:《普通学校音乐课教学过程刍议》,中国音乐学,2003 (4)

[2]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卫燕萍:课程改革中的沉思,《中国音乐教育》,2005(9)

第9篇

(一)将制度根植“民主”土壤,让制度“活”起来。

学校积极进行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通过全体教工会进行制度方案征集,通过基层领导成员会进行制度方案的设计,又通过全体教工会进行修改完善,并适时对制度的效能进行评估,使学校人人参与制度的制定,监督制度的实施,思考制度运行的意义,及时反馈制度实施当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极大地发挥了制度的职能,也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职工参与落实学校工作的积极性。

(二)细化常规,向精细化管理要发展。

结合学校教学实际,经过反复实践提炼总结,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层级制日常教学管理流程,即由学校领导――教导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个体层层落实,并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教学日常管理规范标准。

1、层级计划,上下相通。

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校计划、教研组计划、学科小组计划、个人计划。为了确保计划的时效性,教务处在制定学校计划之前,召开基层智囊团会议,八方问计,再进行顶层设计,四项计划上下联动。为确保每项计划都能落到实处,采取了上下互相审阅、修改、次第完善的策略。基层采智,团队汇智,完善补智,让教学计划,真正发挥目标纲要的引领规范作用。

2、集体备课,智慧丛生。

总的要求:“三备要透”,即备透教材、备透学生、备透教法。备课的程序一般为:个人自备,三备到位,形成初案――集学科备课小组备课;群英会智,形成共案――结合个人授课风格和班级特点;个人生智,形成个性化课时教案。

3、学案导学,微课助学。

课堂基本要求:乐学――助学――善学。创设环境,让学生乐学。首先是优化教学手段,革新授课方式,积极采用导学案、微课教学。其次树立“生本”观念,唱响“动享课堂”。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助推学生动起来,享受学习的快乐。

4、作业布置与批改,务求实效。

各个学科小组要提前备好作业内容,根据授课实际布置有效作业,量度适中,针对问题,体现分层。作业批改与反馈要及时认真,提倡各学科教师进行作业面批。鼓励改革与创新,鼓励布置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鼓励学生参与作业批改与反馈活动。

5、个性化辅助,实现三个超越。

总的要求:提优补差,促中间,积极尝试小组合作的形式。营造了超越教师,超越课堂,超越自我的学习氛围。创造了课内外翻转,线上线下翻转,生生间翻转的多元学习路径。

二、搭建“乐学平台”,关注一个“和”字。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想学,用什么办法都能教会,如果学生不想学,用什么办法都教不会。只有为学生搭建起“乐学平台”,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一)整合资源,让学生“动”起来。

1、以仁启智,仁智和合,促使学生愿“学”。

德育工作到位,学生就会显现出一种积极向上、文明有礼的状态,这样就能为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1)用校园文化涵养“实”文化。除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紧扣“实”文化之外,年级文化氛围、班级文化氛围均结合年级、班级实际,力求营造一个具有年级风格、班级特色的学校德育氛围。

(2)用德育科研引领德育。近年来,学校先后完成了中央教科所子课题《中学生诚信品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省电教馆的子课题《家校有效联系的研究》(分获中国教育学会三等奖和中央电教馆一等奖)。通过课题项目的研究,力求理论培训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使教师在专业素养方面得到提升;也使田中的价值取向更加明晰,更加了解并掌握学生生命的追求。

(3)以学生成长为本,德育活动课程化、序列化。

对主题教育类课程:男生节(文明主题)、女生节(优雅主题)、体育节(强身主题)、艺术节(青春主题)、入学教育(规则主题)、成人仪式(责任主题)、重大节庆活动(感恩主题)、社会实践(使命主题)、田中讲坛(励志主题)等活动进行充分的设计与策划,突出教育的主题。

2、以学法开启智慧,使情智趋和,让学生会“学”。

学法指导是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目前,我校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学法指导体系。

首先是实施《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学生行为常规>,掌握学习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开展以“中小衔接”、“我的过去,你的现存,我们共同的未来”、“助跑、腾飞”和“我在名校等候你”为主题的系列学法指导活动。

每到复习阶段,老师们首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方法指导和答题技巧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胸有成竹。

(二)点亮智慧,让教师“动”起来。

学生的“乐学”,一定建立在教师“乐教”的基础上。教师不仅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该是教育梦想的追求者,教育理论的创生者,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改革才有远方。

1、构建学科理想,做有追求的老师。、

学科梦想,从学科计划开始。各个学科教师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做到了工作有目标,学科有理想。学科理想实现的过程,就是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也是教学工作产生质的飞跃的过程。

2、精益求精,把教育做到极致。

我们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忽视任何一个环节。抓紧每一个环节,及时反思教学效果,探寻最佳解决方法,是田中老师的追求。

教师的全力以赴,为各个层面的学生创建了“乐学”环境,从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三、构建“师生成长平台”,做好一个“研”字。

(一)应用平台调查初步形成基于学生学科能力差异的学生分类标准。

我们以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南,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初步确立了以优势智力分布为核心的学生学力分类标准,按学力差异的类别,初步将学生分为三类,编入三类班级。一类班:(1)基础厚实(2)兴趣浓厚(3)内驱力强(4)意志力强(5)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强(6)语言――言语智力、数理――逻辑智力好;二类班:(1)基础较扎实(2)学习兴趣一般(3)内驱力一般(4)意志力一般(5)自主学习力一般(6)优势智力不显著;三类班:(1)基础薄弱(2)兴趣不浓(3)内驱力缺乏(4)意志力差(5)自主学习力差(6)音乐――节奏、空间――视觉、身体――动觉智力相对突出。

(二)基于平台的分类教学模式初步实践。

学校在三类班级分别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当然,对于三类班级,并非只适用一种教学方式,只是以此为主,也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地选用有效的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调整任务的难度和数量。坚持任务主线、情景性、生活性的任务驱动。

(三)基于平台的真实数据的教研方式改革。

要推进分类教学的深入开展,需要充分改变教学研究最基础的群体――备课组的研讨方式,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1、基于数据的个体解读。

①依托“师生成长平台”,走近每一个真实的生命。通过开发师生成长平台,我们可以得到丰富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解读,可以对学生进行精准、动态的个体和群体分析,了解学生学力的高低,了解他们在某种学力上是否有提升的空间,提升的空间有多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大的帮助。②立足学生学力提升的实际,确定研究主题。备课组通过数据分析,根据学力提升点对学生进行分类,每一类学生的提升空间就是一次备课组活动讨论主题。

2、立足差异的行动研究。

立足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集体备课。根据数据反映出来的信息,我们备课组进行了“三案”教学的探究。

3、基于研究的检测反馈。

借助专家的智慧,制定有效的检测内容。为了检测我们备课组研究的教学行为是否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力,我们必须通过特定的检测内容加以验证。为了保证检测的有效性,学校从外面聘请了十多位专家亲自来校对测试内容进行指导。检测完成后,我们会进行新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然后寻找新的学力提升空间。由此整个备课组研究形成了一个在循环中变化的动态链。

(四)师生成长平台使得学生成绩大幅提升,生命样态改变。

第10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体验和智慧的培养的过程。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抓好课前预习,为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有效的课前预习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尤其是语文教学。学生根据设计好的“导学案”提前预习自学,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课堂上,仅仅是解疑答难,从而避免了做无用功,节省了时间,达到了高效。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也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明确了听课的目的。这样,对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条件,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解释,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

二、巧设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好的导语会放射出奇特的光芒,带领学生进入课文。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导语设计新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学生因前所未有才感新奇,因新奇才觉得有趣,因深感有趣才会去学。要提高导语的艺术性,增强学生体验。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因而,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入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使其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让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师要想感动学生,首先要感动自己,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融入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沟通彼此的心,让学生找到情感的共鸣,并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诗意。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打造人格魅力

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要想使学生亲近你,喜欢你,个人素质是关键。漂亮的板书、生动的描述、机智的引导、生动的表情等,教师具有的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犹如泉水源源不断,滋润着教学的生命,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让学生感受文化的芳香。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全班学生,用良好的师德、高尚的情操感化学生,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艺术吸引学生,用饱满的热情和温暖的微笑感染学生,用得体的着装和文明的举止影响学生。如果教师板着面孔进课堂,就会使学生感到心理压抑,必然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精神饱满,情绪明朗,学生就会感到可亲可敬,如沐春风,学习积极性也自然会高。所以,教师要和蔼可亲,发挥情绪的感染力,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四、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增强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氛围。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由于受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局限,学生对课文中蕴含的主题与情感往往缺少体验,经常产生陌生感与疏离感。对此,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注重找到学生类似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五、创设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小学生好奇心强,但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积极欢快的情绪学习,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有效地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例如可灵活地运用图片、幻灯、音乐、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寓教于乐,使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交替进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例如,在教学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幅充满意境的“夏夜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蛙声、雨点等,配以舒缓的古筝音乐,如潺潺的流水,流进学生的心田,这会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师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学生很快对诗词的内容有了较深的认识,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六、鼓励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教师对学生做鼓励性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评价实践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通过鼓励性的评价,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充满好奇心的刺激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教师的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从掌握知识的广度、理解知识的深度、知识巩固的程度、错误的数量和性质、口头表达能力、是否有创新性等方面做出公正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表扬,对学生的错误回答,一定要委婉地或直截了当地指出,并指明改进的方法,鼓励他们努力去做,使他们不断成长。评价要自然、真诚,只有发自肺腑的表扬,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语文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改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追求更加有效的教学,从而切实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上官新端.让学生“触摸”语文[J].小学青年教师,2003.

第11篇

2020年9月份,我有幸参加了辽宁教育学院承办的2020年“教育部——中移动中西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新疆和田地区校长国培班,现在已经返回到自己的岗位十余天。经历了理论培训,走过了影子研修,我们又迈进了反思总结、返岗实践的门槛。在这一阶段,不断的反思,在反思中进步。现将自己近段时间来的学习和实践总结如下,同时也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校的工作给予指导。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始建于2019年11月,位于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托格日尕孜村,东傍红色教育基地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西靠托格日尕孜乡片区工厂,北临315国道。学校占地面积约80586m2,建筑面积24388m2,学校因地制宜,取势而建。。学校总体规划和设计合理,是一所完全寄宿制初级中学。所辖3个乡镇,在校生2257名,目前我校共有51个教学班。建有音乐教室、微机室、书法室、心理室、舞蹈室、录播教室、图书阅览室、生物、物理化学等多功能实验室等24个专室。极大满足了师生的生活、学习需求。

二、校园文化

1、精神引领

我们办学以传承库尔班·吐鲁木精神为核心,秉承“创可持续发展学校、育可持续高攀学生、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宗旨,追求“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活力校园”的办学理念。学校以“立德、求真、感恩、奋进”为校训,在工作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爱国、文明、诚信、仁爱”的校风,“厚德、严谨、博学、奉献”的教风,“励志、勤奋、求实、超越”的学风。同时也成为师生的精神引领。

2、环境文化建设

我们学校是于田县民族团结示范学校,结合库尔班·吐鲁木精神,围绕“立德、求真、感恩、奋进”展开了我校的文化建设。一进校门四个教学楼引入眼帘,南教学楼“立德楼”,东教学“求真楼”,西楼“感恩楼”,西北方向“奋进楼”,正确的办学理念、浓郁的校园文化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我们将办学理念内化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具体做法:如何实现办学理念“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活力校园?”

1、促课改,打造高效课堂。

学校不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借助国培项目组提供的教师专业理论研修平台等便利条件,建立了以科研为先导,以课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重点的工作机制,探索出“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的有效教学模式。我们多次组织教师教师到其他学校学习课改经验,本学年,同联谊学校于田县cec希望学校开展教研教改、校本课程、、同课异构等互动5余次。结合学校实际进行了重组及整合,明确这些模式的共同点:

第一,强化自学;

第二,强化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第三,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第四,重视导学案的设计等。

第五,我们本着“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进行了合理分组,组建四人小组。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四步导学”法,即学习目标、导学提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点评精讲;练习巩固、补救达标。

在此基础上,数学课堂依照“变教为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坚持“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当堂达标”的教学原则,做到因材施教、因学施教,最终达到简约化教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为目的基础上,按照“语文双主题”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以单元为主题,按照单元整体预习课、基础阅读课、拓展阅读课等课型来教学。英语课堂教学以生成句型——练习句型——应用句型——形成语言为一条主线。我们注重模式,但不“模式化”。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课时,可以在此基础上有它的变式。我们将来的努力方向就是达到模式学科化,实现学科个性化。

2、开展特色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坚持搞好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社团活动等,并对大课间活动进行了周密部署,保证让所有学生动起来。30分钟大课间进行学生阳光广播体操活动,特色突出,效果良好。

学校根据老师特长成立了8个社团,每周五下午16:30—17:20活动一小时,有素描、水彩画、书法、足球、篮球、舞蹈、合唱、音乐、象棋等,进一步丰富了师生的课余活动,2020年在于田县教育局组织的师生书法比赛中获得学生组二等奖。

学校每学年都要举办篮球赛、拔河比赛、演讲、诵读、讲故事手抄报等多项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存在问题

办学经验的总结和资料的积累,教师的专业引领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还存在不足,教师流动性太大,专业性教师缺乏,尤其是语文教师,每周的教研活动老师投入性不够,因保密工作学校电脑不能用U盘和联网,使得老师的教学效率和积极性有所下降。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

五、办学成效

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研教改、社团活动、自主化管理等特色工作得到于田县教育局的肯定。今年6月份教育局组织全县中小学书记、校长、德育主任、教务主任等来我校观摩。

虽然我校建校不到一年时间,但这十个月以来,我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校先后荣获“于田县民族团结示范性学校”、“于田县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正努力把我校创建为全国性的民族团结师范学校而不断努力。

我一直相信:只有坚持学习的人,才能拥有美丽的一生。“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对教育工作者的真实写照,点点滴滴地积累,细细地品味,就会从学习中收获精彩。其实,教育就是生活,做为教师能做好教育,也就能拥有一份美丽的生活。最后感谢辽宁教育学院,感谢国培!

第12篇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徜徉其中应倍感美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深深地共鸣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表现,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了阅读是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学生对于文本的自我感悟权利是与语文教学同步的,只有学生学会了自主性阅读,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飞跃,因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还原语文教育的本真,还给学生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在读思结合中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这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唯有此,方可让学生的思绪飘扬在文本的天空中纵情飞舞,提升学生的自我阅读素养。

一、在预习中体现生本意识,提倡自主阅读

有效的预习对于语文课堂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现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普遍采用的同时也是对自主预习阅读的环节的一种无形的漠视,课内的预习往往会给孩子们带来一种盲目,在导学案的设计上有所欠缺,教师甚至会规定学生自主预习的时间,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将自主预习内容里边的字音、字形、作者简介以及背景知识都了解清楚,这无疑体现出了一种弊端,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并没有有效的时间去认真的阅读课文,在匆忙中往往会以草草了事的心态去进行自主阅读,故而预习应给予学生大量的时间去认真阅读,可放在课前的学习中让学生获得最初的对于文本的体验。

例如在《负荆请罪》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预习,以预习促进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首先要在预习前应该激发起学生的预习兴趣,比如说,以某部学生熟悉的电视剧作为导入点,告诉学生们演员们出演首先就要背会剧本,而剧本中往往有着曲折的故事情节,由此来引入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预习欲望,在学生有了阅读欲望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圈画式阅读,将自己的不认识的字词通过联系上下文以及查字典的方式解决,尤其是要注意对于文本中不懂的句子要进行标记,预习问题的设计也要依靠文本,让学生对于剧本中人物的对话要仔细的揣摩,推断人物的性格,并作出批注,写出对于人物的阅读感受。

预习是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教师不能将其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不引起重视,虽然这是学生的自己的主观阅读行为,但是鉴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师还要积极的对其进行引导,比如预习阅读的方法以及预习问题的设置都要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让预习也如课堂般散发出人性的光辉。

二、在阅读中把握情感,激发学习主体的兴趣

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故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的培养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前提,只有学生的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才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精神饱满,迅速的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兴趣的激发往往可以依托教学环境来实现,比如在课堂导入的气氛烘托上或者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意境渲染上,都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更加专注,思维更加的活跃,主体性意识更加凸显。

例如在《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在其中渗透人文教育,这篇课文中写出了伟大音乐家肖邦迫于生计,移居法国,当他在法国因肺结核而死的时候,请求姐姐路德维卡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的故事,表达一个游子对于祖国的思念,并体现出肖邦强烈的爱国热情,这种正是我们需要传承下去的民族灵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策略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这份情怀,为学生播放有关爱国的故事来渲染情境,例如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等,感受课文中寄寓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在这样的情境下启发学生感悟情感并走进文本,再次体会一个音乐家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进而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探讨本文的主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讲述生活中的有关爱国的故事来与其他同学分享,跳出文本本身,将自己的现实生活与作品中的情感相联系,从而使学生在自我的语言表现中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

兴趣的激发与情境的渲染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唯有此,学生的自主阅读才有情感方向,才会在情绪上获得持久阅读的动力,使阅读获得最真实的情感体验。

三、在合作中集众人智慧,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

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被普遍的采用,这并不是说教师就放弃了参与阅读教学的权利,在小组的合作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阅读方向去探究,但是还要把握住参与的度,不能过多的干预学生的探究,在设置探究问题的时候考虑到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船长》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来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首先是学生个体来阅读,然后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拿到小组中展示,小组成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自己对于问题的独特看法,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学生可以从语言、动作、细节、神态等多个方面来探究哈尔威船长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找打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发言,这样的引导是有效的,对学生的阅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主体阅读地位,引导、启发中内化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预习这一主要的阅读环节,给予每个学生自我阅读中的感悟、质疑、发表见解的机会,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