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管理内容

工程管理内容

时间:2023-06-26 16:25: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管理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管理内容

第1篇

关键词:电气管理 施工管理 质量管理 安全管理 分析

中图分类号:TM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4(a)-0108-02

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快速推进,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非常大地提升。伴随着生活的日益便利,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也在进行着一系列的变革,工程电气化以及自动化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改变,我国现在的工程中电气工程建筑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电气工程建设地位的逐渐提升导致了我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电气工程管理工作。电气工程管理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优劣、进度快慢以及安全问题都需要电气工程管理进行细致的安排和监督。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高科技不断地更新,我国的电气工程技术也有了非常好地变革和发展,由单一的电气施工技术变成了非常复杂,具有科技含量的电气施工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电气施工技术对于现场的电气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都是一项挑战。这就需要我国的电气工程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量,学习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不断提升我国工程电气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

1 我国电气工程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

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电气工程管理人员主要管理的对象为电气额度主体施工,对于一些结构紧密以及隐蔽工程要格外注意。关于我国电气工程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的阐述以及分析,该文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是电气工程管理工作中对接地工程的质量管理;第二,是电气工程管理工作中对防雷引下线施工的质量管理。第三,是电气工程管理工作中对配管以及箱盒施工的质量管理。

1.1 电气工程管理工作中对接地工程的质量管理

在电气接地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要确定电气基础的底板混凝土贯通情况;要检查底板的钢筋和柱子之间的焊接形式,是否采取了防腐蚀措施,是否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在电气接地工程施工过程中,接地电阻必须按照电气图纸中的相关要求进行规范安装同时按照相应的数值进行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实施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接地施工,这样的目的就是要有效地减小接地施工中的电阻值。

1.2 电气工程管理工作中对防雷引下线施工的质量管理

在电气工程施工中,防雷引下线的施工是非常关键的,必须要求引下线是从立柱的钢筋中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在主筋上的施工位置进行标记处理。如果在施工中使用了专用引下线就要实现上线的完全贯通,形成一体,并且还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焊接工作以及防腐措施。

1.3 电气工程管理工作中对配管以及箱盒施工的质量管理

在电气施工过程中,配管的施工以及箱盒的施工都要严格按照电气图纸规定进行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参照相应的施工规范以及标准。施工管线必须进行内壁和外壁防腐处理,在防腐处理前要进行除锈工作,对于管件上的毛刺等要及时去除。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硬质阻燃管在预埋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给予保护。当电气主体施工完毕后,施工人员要对一系列关键部位的施工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关于电气工程管理工作中对配管以及箱盒施工的质量管理的分析以及阐述,该文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是吊顶内部的配管施工质量要求;第二,是配管中穿线施工的质量要求;第三,是电缆桥架的施工质量要求;第四,是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的质量要求;第五,是屋顶避雷针的安装质量要求。

1.3.1吊顶内部的配管施工质量要求

在吊顶配管施工过程中关键的施工为跨地接线的防腐处理以及焊接质量。处理上述两项重要工作之外,还要对消防报警体系以及室内通讯体系进行细致施工,相应管件的设计必须按照相应的规范以及标准进行。

1.3.2配管中穿线施工的质量要求

在线路穿线的过程中要对线路的颜色有明确的区分,线路颜色的设计要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零线以及地线等相应线路要按照颜色进行区分,以免出现线路错接问题。

1.3.3电缆桥架的施工质量要求

在进行电缆桥架铺设过程中要保障桥架横平竖直,要求每一个桥架支点之间的距离适中,符合电气施工的要求规范,重要的是要保障接地的安全性。

1.3.4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的质量要求

在电气设备的安装过程中,要求注意安装过程中的设备定位以及设备接地工作,在设备接线过程中要有序进行,不要盲目施工,这样容易造成施工安全隐患。

1.3.5屋顶避雷针的安装质量要求

在安装电气避雷针过程中要保障避雷针和接地线是连通的整体,这样就对两者之间的焊接操作提出了高要求,要求保障焊接的可靠性能。

2 我国电气工程管理在安装调试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要求先对配电箱、线盒内压线做样板,布线整齐、压接牢固,多股线搪锡,然后再全面展开,防止在做了大量工作后才发现存在着问题,返工困难,而且影响进度。接地线的连接,接地端子的预留应符合规范要求:外墙的金属门窗、栏杆及屋面的金属大件部分防雷最为关键,搞好工序衔接,防止遗漏;设备外壳接地应完善。

3 我国电气工程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安全的管理和控制

在电气施工过程中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施工原则,针对每一个电气施工子项都要有针对性施工计划,要有明确的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置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施工监督和看管。电气施工的安全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首先,要有针对性地编制安全施工计划,进行相应的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就需要进行存档处理;其次,要将编制完成的安全施工计划交由技术部分进行沟通确定,电气设计人员要根据施工的特点来审核安全施工计划,对技术的相关安全要求提出来进行现场管理交底;最后,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前期要进行相关的安全施工培训,对于施工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安全问题明确进行提醒,加强现场电气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施工安全。

4 我国电气工程管理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管理内容

电气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概预算和造价控制的知识有着深刻的认识并熟练地掌握,与此同时,造价管理与合同管理息息相关,因此,造价管理人员对施工合同条款应非常熟悉。在施工方案编制时就需要进行造价分析,尤其是不同方案对成本的影响差异。因为我国各地采用不同的安装定额,虽然定额内容大同小异,但地方差异绝不能忽视。所以,需要熟悉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定额内容,以避免重复取费等现象的出现。造价管理人员对工程量计算规则要十分熟悉,对已完成的工程量及时进行报验和工程量计量,以向业主申请支付工程进度款项。

参考文献

[1]李岗,易开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M].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3.

[2]盖军名.浅谈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管理――以某工程为例[J].科技资讯,2009(17):103.

[3]张庆元.浅谈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2):328.

第2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管理;内容;重要性

前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对建筑物质量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在建筑项目工程中,电气工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物的质量直接受到电气工程质量的影响,因此电气工程质量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为了提高电气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加强电力工程的管理工作,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要以明确的管理内容为基础,因此,加强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明确管理内容。

一、电气工程管理的内容

(一)设计委托书的管理

工程建设单位对于该建筑的各项电气都会有具体的要求,在设计委托书时,要将这些要求详细的表达出来,以保证施工图的完整性。在设计委托书时,要明确的表达出以下内容:施工图设计对电气的要求、各项技术指标、工作时间、电气连接的要求等,同时,有些参数会影响到保障系统设备,对于这些参数要明确的标出。总之,在委托书的管理方面,要保证委托书的内容详尽并符合要求,以保证设计的质量,进而使设计图纸的质量得到保证。

(二)加强对图纸的管理

设计单位在设计完相关图纸之后,要将设计图纸交给建设单位,接着再由建设单位的电气部门主管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电气设计指标、设备布置、电气线路布线等。图纸审核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从整体性出发,重点审核重大原则问题;第二阶段的审核开始于正式施工之前,主要的设计人员要对图纸做全面的说明,在这一阶段,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线布局是否合理、设备的位置是否正确、配管线是否合理、设备型号规格是否进行了清楚说明等。

(三)施工阶段的管理

在施工阶段,管理工作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检查施工人员是否按设计图纸、相关规范及图集施工。在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会存在施工人员不按规范及图纸施工的情况,比如在进行布管时,应该留有间距,但是施工人员未预留,这种情况的存在会导致电气工程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问题,因而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检查时,既要严格又要仔细,避免影响质量的安全问题的存在;另一方面,加强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电气工程施工并不是在建筑施工全部完成之后才进行的,而是随结构施工分段、分层进行的,因而质量检查也是按照这种方式展开的,这就要求检查人员要及时的填写记录表格,不能等到最后一起填写,在进行阶段质量检查时,甲方管理人员也要同时检查记录,从而保证记录的真实性及准确性。

(四)电气设备管理

作为电气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对电气工程中所需要的所有电气设备有所了解,尤其是电气设备对安装环境的要求更是要明确。在选择电气设备时,管理人员要严格的控制电气设备的质量,对于电气设备的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前面的工作全部完成之后,还要进行设备调试工作,以保证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最先需要调试的电气设备为电通灯,随后按照规定的顺序一一对电气设备进行调试。调试工作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因此在进行调试的过程中,调试单位及使用部门的相关人员都要在场,这不仅可以保证整个电气工程的质量,也为以后良好的开展电气工程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调试工作完成并保证无任何质量问题之后,就可以交付使用单位。

二、电气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向着智能化发展,在建筑项目工程中,电气工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而且随着建筑物的发展,电气工程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除了建筑质量会受到影响外,工期、预期效果、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建筑物的功能等都会受到电气工程质量的影响。同时,人们在使用建筑物的过程中,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感受也会受到电气工程的影响,由此可见,电气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实际上,安全性的范围非常广,电气设备是否存在着火灾隐患、线路是否会漏电、消防设备是否完善、应急照明的供电是否可靠等都属于安全性问题。在建筑物中,照明设备、电梯、电动扶梯、消防系统、空调等属于电气工程的组成部分,如果在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质量未得到有效的保证,导致工程存在着安全隐患,那么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不仅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工程管理的质量极为重要,通过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还可以有效的保护建筑使用者的安全,最终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在建设的过程中,电气工程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气工程管理工作的内容既包含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还包含施工阶段及施工后的管理,在不同的阶段,管理工作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因此,要在明确管理内同的基础上切实的展开管理工作,以确保电气工程具有较高的质量。电气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之后,建筑物的质量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由此可见电气工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卞宝东.加强电气工程管理的重要性[J].今日科苑,2012,(06):115.

第3篇

关键词:城市化背景,房地产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3.33-4

基金项目:河北工业大学教研立项支持项目

作者简介:李素红(1978-),女,汉族,河南汤阴人,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

杜娟(1992-),女,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专业:工程管理

李天航(1994-),男,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专业:工程管理

1引言

房地产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行业。城市化导致了人口的大量迁移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导致了对房地产的庞大需求。与当前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的趋势不适应的一个集中性问题是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数量远远达不到需求,整个产业的人才现状难以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希望得到复合型人才、高端人才,即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包括具备深厚的专业能力、熟练的业务能力、优秀的协调沟通能力、极强的责任心等。人才因素成为了制约房地产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1]。

在此背景下,我们要充分重视房地产类人才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培养人的理念、方法和制度上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本论文旨在在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背景下,通过研究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及其教学内容设计,结合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改善房地产类人才的培养体系,以培养适应社会强大需求的房地产行业复合型人才。

2国内外房地产类课程设置现状

2.1 国外房地产类课程设置现状

国外房地产类课程的高等教育产生较早,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而且,房地产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受到社会、政府、高校等极大的重视。对比工程管理与房地产专业,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工程管理专业通常设置在工学院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学系内,也有些学校在工学院中独立设系。而房地产专业通常设在商学院隶属于工商管理学科,有时独立设系,有时与金融、保险等为同一个系。总体分析,国外的房地产类专业设置特点[2]体现在:(1)加强通识教育的核心地位。(2)结合经济管理和城市规划的专业课程。(3)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灵活多变,在教学上采用的是案例式、沙龙式课程、工作坊、角色扮演、实地考察、讲座和开展项目等不同的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或辩论,课外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课程作业,并提供充分的讨论和演讲机会,激发学生创造性思考,培育团队精神。(4)专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密切。比如请房地产管理人员、房地产公司的决策者以及城市规划师等行业人士授课,更好地促进就业和服务社会。

2.2 国内房地产类课程设置现状

对国内大学的整体情况进行初步调研之后,我们重点分析了几所知名度较高的大学。调研结果显示,各个学校的专业主干课程中都会包含房地产类课程。如房地产开发类,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开发概论等课程;房地产经济学类以及物业管理类的培养学时相对较多;房地产市场营销类、城市规划类和房地产相关法规、政策类的课程大多属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较少。上述课程基本上涵盖了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的主要内容。同时房地产集中实践类课程也十分重要,一般是与其开设的房地产类课程内容相联系的,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房地产市场调研、房地产估价课程设计等。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房地产类课程很少,专业核心课程仅有房地产项目策划和房地产经营与开发,且课时较少,因此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房地产类课程,很难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来满足房地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通过上述分析,国内大部分高校房地产类相关课程欠缺,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房地产方向课程设置更不明确[3]。因此,我们结合我校现状以及调研数据资料,对房地产类课程及其内容进行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3 房地产类人才培养的调研分析

在城市化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房地产类人才的需求,我们分别针对房地产企业人员和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以发现房地产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设计房地产类教学课程及其教学内容。

3.1 房地产企业调研

为了有效地开展调研工作,我们先对房地产企业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了访谈,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调研问卷,主要围绕房地产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内容设置情况,以了解房地产企业对学生知识、经验和能力方面的需求。问卷共调研了20位资深的房地产企业管理人员。调研结果发现,房地产企业认为大学生在从事房地产工作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欠缺,着重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调研显示,企业管理人员鼓励学生参加房地产类前言讲座,了解房地产业现状、发展方向和趋势,建议学生多参加房地产类竞赛,如房地产策划大赛、算量大赛、房地产专业知识竞赛等,还建议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如房地产市场调研、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房地产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等。在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大部分建议开设建设与房地产法规、房地产策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课程。

3.2 在校学生调研

学生问卷部分主要调研了学生对房地产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了解程度和对课程内容的需求等,在考虑学生需求的情况下完善房地产类课程设置。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于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工作很有兴趣,但是比较缺乏信心。学生不太关注房地产的最新发展动态,大部分人只是主要通过网络途径偶尔关注,因此高校可通过开设一些前沿课程或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房地产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目前高校开设的房地产类课程较少,大部分学生认为不能满足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希望学校能够增加房地产类核心课程,如房地产营销、房地产策划等。学生非常愿意参加房地产类课程实践活动,例如房地产类竞赛、调研活动,尤其是实习,希望增加此类课程的开设比例。学生主要参加了房地产策划大赛和BIM(建筑信息模型)大赛,希望通过比赛能够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总之,在学生看来,将来从事房地产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专业知识不足,因此学校应当设计系统的房地产类课程体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4 工程管理专业中房地产类课程及其教学内容设计

4.1 工程管理专业中房地产类课程设置

结合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内外课程设置的现状以及对房地产企业人员和工程管理专业在校学生的调研,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环节设计丰富多样的房地产类课程,主要从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前沿课程(或讲座)、集中实践课、专业竞赛六个方面进行设计,具体设置的课程如下表所示。

4.2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1.专业基础课

《城市规划与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的原则和要求,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理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行政管理的理论,城市规划的法规制定、城市规划的行业管理,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管理,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监督检查管理等。

《房地产制度与法规》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法律规范概述、房地产开发用地法律与制度、城乡规划法律与制度、城市房屋拆迁法律与制度、工程建设法律与制度、房地产开发法律与制度、房地产交易法律与制度、房地产登记法律与制度、房地产中介服务法律与制度、物业服务法律与制度等。

2.专业必修课

《房地产项目策划》旨在提高学生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全程策划的能力。教学主要内容有:项目的前期定位策划(包括市场调研,项目定位,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等)、项目的推广整合策划(包括项目的VI设计,项目推广期、促销期、强销期、收盘期投放多种媒体的广告方案设计和各种促销活动的策划方案等)、项目的销售招商策划(分阶段销售价格的确定,项目的商业部分还要进行业态定位策划和招商策划)等。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系统地介绍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全过程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房地产企业融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房地产建设过程的管理(包括勘察设计、招标、建设等)、房地产项目的营销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项目后评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案例等。

《房地产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结合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介绍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主要内容为:房地产市场相关法规、房地产项目招标投标概论(招投标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等);合同管理包括监理合同、房地产项目勘察设计合同、房地产项目施工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材料设备供应合同、保险合同、担保合同、合同管理、合同争议、总分包合同、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等。

《房地产市场营销》是以营销过程为主线,系统介绍房地产市场营销的理论、内容和方法、操作思路、操作流程、操作方法及实务操作内容,并包含案例分析和对国内外房地产市场营销的新经验、新成果、新理念进行解读。主要课程内容包括:房地产市场营销导论,房地产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房地产市场交易形式、房地产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房地产市场调查,房地产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房地产企业竞争战略、房地产市场营销战略,房地产产品策略,房地产价格策略,房地产营销渠道策略,房地产促销策略,房地产市场营销管理,房地产销售与管理。

《物业管理》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物业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物业管理的基本环节,物业管理性质与基本理论,业主自治管理,物业服务企业,前期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综合管理服务,物业经营管理,物业管理的招投标,物业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物业管理资金等。

3.专业选修课

《房地产经济学》通过对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功能透视,阐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介绍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供求管理、房地产价格、房地产周期、房地产产权与住房制度、房地产税收、房地产宏观调控、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是集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知识于一体的一门专业课程,内容包括:房地产的基本概念以及房地产价格的特征、房地产与房地产估价、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估价原则与估价程序、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房地产估价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房地产估价的几种方法及其应用、房地产估价报告等。

《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系统、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房地产项目风险估计、房地产项目风险评价决策、房地产项目风险回避、房地产项目风险控制、房地产项目风险转移、房地产项目风险自留。

4.前言课程(或讲座)

《房地产政策及最新发展动态讲座》内容可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宏观经济热点问题解析、金融形势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与房地产投资战略、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发展等。通过多内容、多层次的讲座使学生对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有初步的把握和认识,并且逐步渗透给学生分析房地产市场现状的方法,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独立认识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及时把握住机遇。

《国内房地产企业的人才战略讲座》主要通过邀请企业专业人士,介绍房地产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从房地产企业人才招聘、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角度进行人才战略分析。学生通过了解房地产企业的人才战略,结合人力资源结构,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可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4篇

关键词:开发项目;工程策划;总平面;建设单位

古人云:“谋定而后动”,亦指任何事情都需要事前筹策的重要性。地产项目开发有资金密集、施工期长、建设环节多而且复杂的特点。同时受政策调控、市场竞争等因素制约,存在比较多的不确定性和相对较高的风险。因此地产项目开发更需要进行全方位的销售、研发和工程管理等统筹策划。目前,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销售策划、产品研发已经得到普遍的重视,而对地产项目开发中工程管控的研究和制度化尚显不足。

近年一些知名的地产开发公司在工程管理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工程管理体系,其中不乏有“特色”和“亮点”的经验,非常值得在我们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就予以借鉴。

1.工程管理策划作用

为促进工程质量、成本、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工程管控目标的实现。进行工程管理策划,而对工程进度、质量、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统一安排。

进行工程管理策划,可从工程管理角度对分期分区划分、施工图出图顺序、选材定样时间和建筑、结构、安装形式选择提出具体要求,促使建筑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项目发展总目标的要求。

进行工程管理策划,可从工程管理角度对工程标段划分、工程分判(是指标的物的分解和合作方的选定)和甲供材采购、工程成本控制等合约管理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促使建安成本管理能够更好地满足项目成本控制总目标的要求。

工程管理策划,应从工程角度对销售区的部位、分期开盘销售、销售货值等限制提出建议,促使营销计划能更好地满足开发公司销售指标要求。

进行工程管理策划,可使施工各阶段的总平面布置更加合理、有序,为施工期间安全文明管理奠定基础,使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目标能在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中得到更好落实,使项目开发进度能按照公司总体进度目标全面如期推进。

2.工程管理策划时间及适用范围

在《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经过公司内部评审和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审批完成后,项目公司应根据《项目定位报告》、《规划设计方案》等项目文件,对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工程管理内容进行总体策划,编制《项目工程管理策划报告》。

3.工程管理策划内容及相互关系

工程管理策划包括总平面布置、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成本、安全文明施工、项目公司架构及运作模式、公司内外关系协调等策划内容。工程质量、进度、成本三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成功的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在质量、进度、成本三者之间取得平衡。因此工程管理策划中的总平面策划、进度管理策划、质量管理策划、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策划等主要内容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具体地说,工程建设的进度、安全文明管理策划是总平面策划的主要依据,各阶段总平面布置也是工程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相关内容的体现。

4.《项目工程管理策划报告》的核心内容:《总平面管理策划》

4.1总平面管理策划概念

总平面管理策划是在设计方案及营销针对项目分期开发意见基本确定的前提下,以施工总平面规划为依据,建设单位项目公司根据项目开发进度,分阶段对施工总平面布置进行调整、补充和修改,明确总包单位分区、土方平衡、临时施工道路组织、施工顺序等内容,以作为本项目合约策划及现场工程管理的重要依据。简单概括,总平面管理策划是从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的角度进行项目的施工总平面规划,区别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总平面布置。

4.2总平面管理策划作用

总平面管理策划是工程管理策划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合理、前瞻性强的总平面管理策划可以有效地降低项目成本,保证项目开发进度。总平面管理策划作用具体体现为:

4.2.1 前期规划,事前沟通,利于建设单位各部门梳理思路,形成共识

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甲方工程管理提前介入非常必要,通过项目总平面策划,与研发、销售、成本等部门事前沟通,对工程的施工步骤、交通组织等形成共识,利于各职能部门及时有效相互配合。

4.2.2 作为合约规划的重要依据,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

总平面策划中的内容基本都与工程成本有关,这些内容要在相应的合同条款上体现。如:临时施工道路、材料堆场、机械布置等内容应作为总包单位招标的依据。在招标时明确与造价相关的条款内容,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措施费变更,便于控制成本;总包单位分区、土方平衡调配、施工工序穿插等内容对合约规划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总平面管理策划也是后续进度策划、质量策划、安全文明施工策划的基础。

4.2.3 作为现场安全文明管理的重要依据

总平面管理策划作为总包合同的附件,明确雨、污排放方式、沉砂池、排水沟具体做法等安全文明措施,以上内容总包单位均在措施费清单内逐项报价,建设单位要求总包单位落实安全文明措施时,既有具体项目、做法又有相应清单造价,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5.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工程管理;学科建设

工程管理教育的发展为社会经济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持,是复合型人才的基础性教育。在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下,我国为其发展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比较严重的浪费问题,比如工程管理学科建设发展跟不上时展需求。为了提升工程管理学科的社会适应性,需要加快培养工程管理学科人才,并结合工程管理学科人才培养要求对工程管理学科建设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探讨。

一、工程管理人才发展现状

(一)工程管理人员现状

新型工业化发展中,企业对工程管理人才需求较大,但是现阶段企业中高层工程管理人员比较缺乏。工程管理人员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基本素质不高。首先,工程管理人员人文素质不高,表现在在工程中缺乏自信心、责任心,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其次,个人阅历不足。工程管理人才的年龄较低,大多在二十多岁左右,不具备工程管理阅历。第二,技术素质不高。大多数的工程管理人员技术掌握的较为广泛,但是对于每一门技术都缺乏精通和深入的研究。第三,管理素质。工程管理人员缺乏沟通能力、系统性的管理理念、对资金的运作能力。

(二)企业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

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下,各个企业对工程管理人员的需求都在不断增长。工程管理人才成为市场紧缺人才。和这个问题相关的是我国工程管理人才结构失衡,表现在低层次的工程管理人才较多,但是高层次的管理人才较少以及工程管理队伍结构的不合理。

二、工程管理教育学科发展建设现状

我国现阶段工程管理教育学科的特点是管理知识和工程技术的结合,重视工业基础好、就业灵活、懂管理、懂操作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我国工程管理教育学科的发展现状是缺少对针对不同层次工程管理人才的差别化培养教育培养机制。同时,工程管理教育学科建设缺乏高素质教师,在教育专业的设置上,本科层次工程管理大多集中在土木、建筑院校上,其他院校很少开设工程管理学科。工程管理教育学科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部门对工程管理学科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下,我国工程管理学科管理建设效率不高,缺乏专业的工程管理人才。在国内,大多数的工程管理人才都是技术类人才,缺乏管理知识。教育部门和高校也片面的认为工程管理学科就是技术类学科,没有认识到管理在这门学科中的重要作用,对工程管理学科的内涵把握不科学。

(二)工程管理学科层次结构不合理

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定位应该是研究、解决工程技术发展中的计划、组织、资源配置等管理问题的学科,是技术和管理的结合,强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满足。但是现阶段工程管理技术人才的学历大多是专科,学科设置虽然也由专业技术和管理课程组成,但是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工程管理专业技术课程设置无法达到理想水平。

(三)工程管理学科的教育内容界定不清晰

工程管理被设置成一个专业的时间补偿,在对工程管理的理解和认识上,在技术结构为中心还是以知识管理结构中心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由此导致一些学校的工程管理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缺乏系统化,不利于工程管理学科的稳定、健康发展。

(四)工程管理学科的内容设置不合理

工程管理学科教育不是将工程教育和工程管理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融合。但是现阶段工程管理教育学科课程内容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从业人员身上,表现在工程管理从业人员往往具备一种单一的技术能力,却缺乏支撑技术能力的技术知识,导致很多工程管理教育人员的知识面比较狭隘,对创新性的工程管理教育缺乏认识,不利于工程管理学科教育发展。

三、工程管理学科建设完善策略

(一)明确工程管理学科设置层次,优化培养结构

专科层次的工程管理学科设置普遍不合理,教学方法、内容和形式上比较单一、落后,不符合社会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加上专科学生的学习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较差,不适合开展复合型工程管理学科教育。为此,工程管理学科建设可以适当取消对专科生的招收。与此同时,工程管理学科教育需要加强对本科生的招收,并结合工程管理学科建设现状适当的缩小学科规模。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硕士生,则是需要扩大对其开展的工程管理学科教育规模,引导硕士生将所学的工程管理学科知识转变为实际操作应用。

(二)加大对工程技术各专业管理教育的普及,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工程管理培训

1、普及工程技术专业的管理教育

对于主修工程技技术专业的在校学生,在其工程技术学科教育中要增加工程管理类的课程,在课程的设置上采取由浅入深的教育方式,并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这些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在其他课程的选择上要注重选择实践性强的工程管理课程。

2、加大力度发展在职教育

工程管理从业人员分为两类,一种是有技术背景的工程师,一种是从事管理实践的人才。这两种人才在实际的管理中技能、知识存在很大的差距,为此需要对其开展专业的培训。对于技术管理背景的工程人员要鼓励他们到高校学科更多的工程管理理论课程,让他们指导高校的实际教学。对于具有管理背景的工程人员,则是引导他们 多参与企业举办的专业技术管理培训,提升他们职业技术能力。

(三)强化工程管理人员的道德教育

工程管理人员培训要满足素质人才裴延要求,在强调知识技能、科学技术的同时培养工程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开设人文、道德类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增强他们的工作自信心,同时减少社会发展建设中不良风气对工程管理人员的不利影响。

(四)建立工程管理一级学科,完善学科体系

首先,基于社会发展下,人们对工程管理的重视。为了实现对工程管理学科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学科资源损失,需要有关人员改进现阶段的工程管理发展现状,提升工程管理人才的社会适应力和工作胜任力。未来工程管理学科教育发展要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实现对工程管理学科专业的科学设置。工程管理作为一级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成工程建设管理、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程经济等多个二级学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型工业化的大规模发展下,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实行进一步的改革,具体要求结合实际,将工程管理从管理科学和工程的一级学科中有效分离出来,将其发展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并结合实现规范工程管理学科的内容,更好的促进管理学科发展。为此,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下,需要各个学位委员会成员和教育部门对工程管理学科做出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提升这门学科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课题组. 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工程管理教育问题研究(上)[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4:1-9+63.

第6篇

【关键词】建筑 工程管理 措施

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已经全面发展,在此环境下,建筑单位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够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在工程管理中,要充分地发挥出工程管理的作用,改变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

工程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对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就要对自身的管理方法进行规范,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以下就是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

1.1项目组织协调

工程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项目组织协调,它是实现工程项目目标的重要方式。项目组织协调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外部环境协调,该协调主要是指工程建设单位和政府之间的协调,比如供水部门、供电部门、以及城建部门等,这些都属于外部环境协调部门。第二,项目参与单位内部协调,该协调主要是指建设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第三,项目参与单位的协调,该协调主要是指在一项工程项目中,所参与的全部单位之间的协调,比如业主、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等。要将以上的三点做到,协调好各个关系,才能将工程项目更加完美地建造出来[1]。

1.2合同管理

工程的合同管理在施工企业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对合同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按照合同的准备、谈判、修改、签订进行。合同管理包括签订和管理合同,同时,执行合同文件、处理合同纠纷等也属于合同管理的范畴,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合同管理的时候,要重视合同执行的严肃性。1.3进度控制进度控制在工程管理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工程管理的进度控制,主要包括方案的决策、实施控制以及计划的编制等,在进行进度控制的时候,要确保计划编制的准确性,同时要完全服从方案的决策,可以说要对进度控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合理的配置,以此来实现工程进度控制的同步跟踪和反馈,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工程管理[2]。

2工程管理优化的必要性

工程管理是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优化。第一,工程管理优化是顺应市场发展需要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市场已经逐渐与国际接轨,工程管理优化作为工程建设市场发展的需求,它将直接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通过优化工程管理,能够规范建筑行业并且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第二,工程管理优化满足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需要,在当下的企业环境中,工程管理的好坏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工程管理是否优化对企业制度的建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要知道,创新才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工程管理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第三,满足先进管理科学理论实践的需要,在信息技术全面发展的今天,工程管理优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企业的发展是不能够与工程管理分离的,同时,工程管理优化也是当下先进管理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3]。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措施

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中,工程管理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工程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对企业的发展也有着关键的作用。企业只有优化工程管理模式、建立高效的人员保障机制、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并且加强工程的成本控制,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首先,要更新工程管理的管理理念,因为这样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树立竞争理念,在树立理念的同时,还要以管理机构作为条件,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以此达到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其次,就是要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在当下建筑工程管理项目成本管理中,很多企业都不注重提升员工成本控制的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他们成本控制的意识,以此来实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最大化[4]。同时,还要建立成本责任制,将控制成本落实到各个部门,实现企业内部责任、权利、利益的有效结合。还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的人员保障机制,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要注意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且建立激励机制,还可以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约束,以此来完善人员保障制度。不仅如此,还应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确保项目管理的质量,要知道,只有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才能够保证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在责任制的执行过程中,要明确各个单位的责任,并对其进行规范,以此确保工程管理的有效性。最后,要建全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要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进行施工,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落实安全责任制,保证施工顺利进行[5]。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众多的行业中,建筑行业是能够提升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就要采取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法,节约工程成本,解决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兴众.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J].科技风,2011.

[2]穆亚龙,孙长富.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

[3]黄根辉.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4]李维.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探析[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

第7篇

[关键字]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水利工程管理的概述

1.1水利工程管理含义

“水利工程管理是指对已建成的水利工程进行检查观测、养护修理和水利调度运行,保障工程正常运行,以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工作;工程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持工程建筑物和设备的完整、安全,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正确运用工程设备,以控制、调节、分配、使用水源,充分发挥其防洪、灌溉、供水、排水、发电、航运、水产、环境保护等效益;正确操作闸门启闭和各类机械、电机设备,提高效率,防止事故;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更新改造工程设备和提高管理水平。”其中,基于水利工程评价机制的项目工程的运用、维修和保护工作,是水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的水利工程,只有在有效的管理下,才能验证设计的正确科学与否并进一步达到预期效果。

1.2水利工程管理内容

水利工程管理由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组织管理与经营管理这四个部分有机组成,其中工程管理是基础,用水管理是中心,组织管理是保证,经营管理是关键,也是促进、巩固与发展以上三方面管理的重要手段。

1.2.1工程管理

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工程管理工作的技术要求较强,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工程的合理应用、工程的养护维修、工程的观测、工程的防汛抢险等专业性作业。

1.2.2用水管理 用水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用水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和工农业的发展。一般情况下,用水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用水、量水管理、水量调度等内容。 1.2.3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的目的是有效的处理各个用水单位间的用水利益关系,通过合理使用水利设施,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并结合取专业管理机构和群众性管理组织,组织管理在工程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4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要求首先保证工程的安全,通过与工程、用水、组织管理的结合,进行多种经营,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以达到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的目的,从而增加财富收入,又反过来促进工程、用水与组织管理。

1.3水利工程管理意义

三分建,七分管就是说水利工的基础是建设,关键是管理,目的是使用。所以工程管理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效益,还将关系着水利工程的正常安全运行,影响着经济社会的正常秩序。由此看来,加强当代水利工程管理并确保水利工程效益的最大发挥刻不容缓。

2.项目评价机制的理论

2.1项目评价机制的含义

“评价机制是指政府行政许可审批前,对待批项目的前置许可的可行性评价,一般由法定的中介机机构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政府部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决定批准或者不予批准。如工业项目必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等;采矿项目必须通过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矿山安全评价等。”

2.2项目评价机制的理论现状

目前关于项目评价机制的理论还发展的并不完善,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评价方法不一致、评价范围有限、关注领域受限、缺乏协调机制等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评价机制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中。

3.水利工程管理的评价机制理论

3.1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含义

“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是指水利工程建成并经过一段时间的投产运营后,对水利工程进行的总结性评价。后评价目的在于评价工程的实际运行状况,以确定工程是否达到规划设计设定的目标和预测的投资效果,评价工程建设决策是否正确,建设实施是否成功,为工程以后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意见,供类似工程建设决策借鉴参考。”评价视角包括工程决策、实施过程和运行管理等各阶段的状态、原因和影响,评价方法是结合全面调查与对比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评价目的是总结工程管理经验、改进管理技术、以提高工程运营水平与项目效益。

3.2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内容

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主要包括过程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影响评价和持续性评价这四个方面。

其中,过程评价主要由立项评价、设计评价、施工评价、生产评价以及投资评价构成。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涵括工程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两方面。影响评价则是指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生态影响以及人文影响。持续性评价主要是指工程持续发挥效益的措施建议。

3.3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特点

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因水利工程自身的特点也具有不同于一般的评价机制的特点:

(1)评价内容广泛——水利工程后评价包括过程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影响评价以及持续性评价且每一项评价涉及面广,横向与纵向结合,整体与局部交织。

(2)资料搜集困难——一方面由于评价机制涉及面广,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实践性造成了评价机制的资料搜集的困难,这就为建立科学的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3)定性定量结合——水利工程作为一项科学工程,对数据的精准性要求严格,需要进行定量分析;而工程管理作为一项设计人力、财力与物力多重社会因经济因素的工作,必须进行准确的定性分析,这就决定了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将是一项定性定量结合使用的工作。

4. 水利工程的评价机制构建

4.1评价机制内容的控制

根据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的特点,对评价机制内容的控制主要体现在过程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影响评价以及持续性评价这四个方面。

4.1.1过程评价

通过对水利工程项目周期的划分,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评价主要包括其前期决策、工程准备、建设实施、竣工投产等方面。其目的是为了在于找出项目决策、管理组织、前期准各、开工准备、实施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经验。

4.1.2经济效益评价

水利工程的社会性决定了其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是以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第一目的,这就决定了经济评价效益过程中要以国民经济效益为主,财务效益为辅。

4.1.3影响评价

水利工程管理的影响评价包括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人文等方面产生的效益,包括有形与无形的结果。

4.1.4持续性评价

水利工程管理的持续性评价一般应包括财务分析、环境影响分析、技术条件分析、管理和机构分析、政策分析等方面,主要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

4.2确定评价标准

要建立客观科学的评价机制首先要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即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要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 符合我国水利管理现代化的宗旨;

② 指标体系既要坚持全面系统性原则,又要坚持协调一致性 ;

③ 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指标的选取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比性;

④ 评价机制的预期效果要综合考虑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两个方面 ;

⑤ 指标体系要具有层次性,综合反映社会、环境、经济不同高层次的要求;

4.3选择评价方法

理论界存在着多种评价方法,包括专家评价法、经济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等,但是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其可取之处和局限性,只有通过综合运用才能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可靠。目前综合评价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类:一种是通过几种方法的同时使用,综合不同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另一种是通过集中不同方法的探究形成新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4.4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水利工程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针对水利工程的特点,用以反映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指标集合,由工程技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管理机制等几个方面的量度指标构成。”在指标体系构建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指标的动态发展性与长期通用性相结合,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指标的代表性和全面性,既要选取有针对性的指标,又要不漏不缺,同时指标要体现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要求。

4.5综合评价

1、指标确定。评价机制采取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定性指标 ,要进行相应的分类与排序,而定量指标则可以通过实地测量确定相应数据。

2、 权重确定。对于不同特点与功能的项目,应在指标取舍选择之后按其重要性进行分层排序并确定权重,权重确立可以采用客观法与主观法。

3、目标值确定。作为定量指标评价的基础,目标值的确定要具有客观代表性,并且要结合当地社会发展程度、经济状况、人文环境、地域特征等特点,为定量指标提供一个相对的比较值。

4、 指标考核。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考核包括一级指标考核与二级指标考核。二级指标是最原始的指标数据,通过对定性指标的排序与定量指标的计算而确定的;一级指标则是间接指标数据,是根据二级指标数据的考核结果,并结合各指标权重进行加权平均所得。

5、 总体评价。总体评价是在选定的评价方法下对考核的指标进行一定的计算处理后,在进行加权、汇总与排序,从而综合评价水利工程管理的综合水平。

第8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全寿命期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使得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在发展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工程管理方面,还需要不断的改进。而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成为了当下工程管理中的研究重点。

1工程管理系统思维

工程管理是对工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的管理,工程管理系统思维是对整个工程的系统化的管理思维,它的整个思维过程包括:建筑工程设计之初的构思、构思完成正式立项、正式开始工程施工、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施工完成后的验收、验收完成后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的工程维护、再到后期的工程寿命的终结。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在现代的工程管理中具有很多传统管理方式所不具有的优势。传统的工程管理思维具有价值观念落后、管理理念难以全面反映工程要求、缺乏全局管理意识等问题。而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却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具体来说,在价值观念上,它能意识到传统管理理念意识不到的工程建设的整体性能,它不再只是单纯的关注工程的经济效益,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工程的整体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管理理念上,系统思维更加注重理念的整体性和包容性,它不再将工程管理分成小点进行单独管理,而是将工程的各个部分整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站在全局的理念上进行整体管理,保证整个工程的目标一致。总的来说,工程管理系统思维能够实现工程从设计到报废的整体管理,能够将设计者的要求更加合理的在工程施工中展现出来,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更加合理的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尽可能的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系统思维在工程管理中的运用,贯穿了工程管理的始终,使得工程管理的效率更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施工中的资源浪费,节约了工程成本,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2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2.1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理论分析

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是工程管理系统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系统思维在工程中的运用,为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创造了条件。系统思维要求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而工程全寿命期管理便是这种管理思维的具体表现方式之一。它要求对工程从设计到报废都要进行系统的监管。

2.2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系统框架构建

我国的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是对传统的管理理念的一种变革。相较于传统的分割管理方式,全寿命期管理更注重对工程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它不仅包括对工程设计思路和理念的管理,也包括对工程的整体方案及实际施工过程的管理,同时还包括对施工完成后的工程维护及后期养护的管理,是真正的全寿命期的管理,包括了工程“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的管理。当然,工程的全寿命期管理,对工程的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对工程的质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虽然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有着整体的统一的管理理念,但是在框架构建过程中,还是需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要在保持整体管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过程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方法,如在工程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运行、工程报废等不同的阶段,都要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方法。但是实行这些管理方法的前提是要有统一的管理目标,要有整体的全过程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系统框架得以建立。

2.3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协调

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涉及面较广的管理工作,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协调工程的全寿命期管理工作,是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好了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协调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工程的全寿命期管理。在具体的协调工作中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对工程的整体性的协调。工程管理系统思维要求在工程管理中要将工程看作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全寿命期管理,因此,做好工程的整体性协调,使具体的各个阶段的管理都有着统一的管理目标,达到整体与部分的协调,是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协调内容之一;其二,工程目标的一致性的协调。所谓一致性,并不是指所有的阶段的管理方式的一致,而是指允许管理方式的差异性,只要求保证管理的整体目标的一致性。无论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多么不同,无论管理阶段的差异有多大,只要保证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部分的管理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一个整体管理目标,都运用了系统管理思维实现工程的全寿命期管理,达到了工程目标一致性的协调;其三,工程系统结构的协调。每一项整体的工程都有着系统结构,而系统结构是否合理影响着工程管理的效率。要做好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协调,需要实现工程系统结构的协调。在保证工程整体目标的条件下,协调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整体与部分,尽可能使部分适应整体,整体决定部分,从而实现整体与部分结构的协调,最终实现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协调。

3结束语

总之,在当下的工程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要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使其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还需要转变我国的工程管理理念,不断改进我国的工程管理方式,将系统思维运用到工程管理中去,对工程的决策阶段、运行阶段、验收阶段、收尾阶段进行系统化的管理。而要进行系统化的管理,目前的主要管理方式为工程的全寿命期管理。工程全寿命期管理要求对工程的各个管理阶段进行协调管理,做好部分管理与整体管理目标的协调工作,并且建立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系统框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系统思维运用到工程管理中去,实现工程的全寿命期管理,进而提高工程的质量,推进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莉,刘竞文.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方案浅析[J].城市建筑,2014(33).

[2]刘永建.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4(34).

第9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而建筑业要继续保持稳定、健康、持久的发展,需要不断强化建筑工程管理。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1 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行业具有劳动力密集、分工细、工序复杂、分散性、一次性等特点,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需采用动态循环的模式。建筑工程管理是指建筑工程项目开始后,经过整体规划、设计、工程造价、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房地产及其他建筑专业的管理过程。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目标控制,其目标涵盖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包括工程质量、工期、费用控制,而且要联系资金筹措、风险分析、使用维护以及与所在地经济、环境等。最终实现质量良好、成本低、效益高的工程建设目标。

2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这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健全的管理体制需要设立齐全的管理机构和部门,然后依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工作。但事实情况是,很多建筑工程为了节约成本支出,随意撤销管理部门,缩减工作人员的数量,这样一来这就导致管理部门以及人员的分配不足,甚至出现了一个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不正常现象。第二,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虽然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逐渐加强了对建筑行业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并组织建筑行业的一些专家、学者、工程管理人员等共同研究制定了建筑行业管理制度,但是施工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只是敷衍了事,并没有把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这就导致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第三,管理形式不够科学。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形成了以承包企业为龙头、以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行业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效果并不理想。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除去那些专业性较强的环节,绝大多数的施工任务都是由劳务队使用它们的自有机械和自供材料来完成的。

2.1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在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该规范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总结了多年来我国学习借鉴国外先进项目管理模式、推行项目施工管理体制改格经验,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后期也相继颁发了与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许多建筑工程企业并没有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而相应的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也没有建立,导致了建筑管理部门的职责难以落实,不能依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开展建筑管理工作。

其次,建筑工程管理的意识不足。我国的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建筑管理工程在建筑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诸多的建筑企业中,由于缺乏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没有意识到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势,存在重视技术轻视管理的问题,片面认为技术水平提高能够直接使企业获得较大经济效益,忽视了技术手段是需要专业团队专业人士来实施的,团队人员的管理更多是依靠行政手段来实现的。第三,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人才需求也逐步增多,而由于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还不健全,还没有在建筑行业内形成具有全国性、专业性的专业工程项目管理组织。而建筑工程管理缺少高素质的、高技术含量的复合型人才,制约了建筑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直接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总体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弱,不利于建筑管理质量的整体提高。

2.2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多变的系统管理工程,管理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从政府审批、规划、设计、招标、施工、监理、验收等诸多环节,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因素,建筑企业投入建设与施工时需要考虑工程项目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以及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等。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加强对环境因素的利用和控制,及时消除不利于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开展。二是内部因素,包括人员、材料、机械等。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员的管理,人员包括建筑工程的组织者、决策者,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以及工程监理人员,这些人员综合素质与岗位职能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其质量安全是必须严格控制,此外机械水平也是建筑工程的质量的重要保障,需要先进的管理水平,才能提高机械的利用效率,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水平。

3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对策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与进步需要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原则,结合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对策,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实现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3.1 建立健全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自1998年起就已逐步形成建筑法规体系框架,规范建筑活动的三大法律支柱包括《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后期又颁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以及大量部门规章,作为配套法规完善建筑法规的内容。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不断发展,其管理内容和过程需要法律的约束和规范,才能保障建筑企业向着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才能保障工程管理实践过程中职责的落实,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

3.2 树立现代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一直以来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与国际管理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建筑企业需要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树立正确的现代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组织资深的建筑学科专家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制定符合中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积极应用国际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

3.3 加强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要想增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与质量,需要实施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建筑企业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建筑工程管理要分析影响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以加强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投资的控制,加强对建筑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建筑工程在实践中遵循管理原则,落实各组织部门的职责,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3.4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队伍的建设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是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必要条件,因此建筑企业要吸纳高素质的建筑师和专业工程师以及工程管理专业人员,提高建筑工程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含量,优化建筑工程管理队伍的人员结构,以保障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增长。

第10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 管理方法 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现场工程管理的含义和管理内容

现场工程管理主要是指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从而提高企业形象与声誉,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根本途径。其主要管理的内容包含有:对施工人员的思想认识的管理,确保相关的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规定和准则来进行施工,加强施工人员残余现场管理的自发性和自觉性。其次就是要保证现场施工措施的落实,此项工作主要是针对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和材料、工程的质量进行管理,在保证工程的质量方面上,主要是在施工中相关要求和标准的严格落实。而在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和材料方面,主要是对施工设备进行调度,从而做到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现场施工的质量和进度的管理需要现场工程管理人员根据现实情况来确定和调整,因为在施工现场情况是不断地变化着的,比如设计上的更改或者供应未能跟上建设的需要等,所以在工程现场管理的时候,需要管理人员能随机应变。

2、现场工程管理浅析

现阶段我国现场工程管理的发展虽然经历成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工程管理技术和经验,还存着较大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技术、设备、安全、材料的管理和现场施工中的质量和进度问题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 在现场施工的技术上,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工艺都相对比较复杂,保证质量同时应当学会优化程序,程序优化可以缩短工程工期和节约企业成本。优化程序需要关注地方是,企业自身的施工队伍的整体能力和素质、资金的供应,施工环境,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的供给等方面。技术问题设计范围更加广泛,技术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水平,自身培训学习,新技术学习和改进。技术方向直接关系到施工过程每一个步骤,施工质量保证是需要有技术规范标准支撑。相关质量检查制度和方法,质监部门和人员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2.2 在施工的设备上,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就是机械设备。最大限度地利用设备,可以减少资源的闲置,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节约了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在现场工程管理中应注意现场的工作人员是否利用好了相关的机械设备。同时,应当在一些施工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未能注意对机械设备的养护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机械故障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相应的管理部门的管理机制未能够完善的所造成的。因此在现场工程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完善先关管理部门的管理机制,以便机器的合理利用。

2.3 关于现场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问题,此项问题主要需要依靠建立专门的安全小组进行负责和监督。一般,在施工现场环境都比较复杂,客观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存在很多。施工安全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财产安全和施工现场环境安全。在工程管理的领域中,近些年来除了以往的成本,工期和质量的管理以外,安全管理也称为了主要的管理内容。在任何的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奉行的都应该是“安全第一”的原则。

3、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方法

在现场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一些施工现场依旧会存在施工现成管理水平不能适应生产需要,施工现场杂乱,施工过程中没有制度和规章可以依循,质量安全管理组织不健全和责任人不明确,从而造成了施工现场安全和质量事故不断发生,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整个企业和工程的快速发展。针对这些频发的问题,借鉴于以往工程管理的内容和方式,现场工程管理必须走创新管理方法之路。首先,要进行工程计划管理创新,走信息集成化的道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传统的生产方式正在发生了转变,有原来的以物质为中心开始转化成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在现场工程管理中要以信息集成化为平台,做到工程的规划、开发和建设都实现数字化,这对规范现场工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施工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撑。其次,就是对人员管理的创新,施工人员的管理是现场工程管理最重要的环节,所有的环节都离不开人的辛勤劳动。对人员管理的创新,企业和项目管理层应营造出企业荣辱与共的文化氛围,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让工作人员觉得自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份子,这样才可以调动大家辛勤劳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再者就是要有科学的管理机制,这可以培养管理和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能,比如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和教育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和施工队伍,能够让他们团结一心地去完成工程建设。最后是要有公平的惩奖制度,能够做做赏罚分明,为现场工程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 再者,对现场工程管理中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创新。首先,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比如要能够熟悉施工的图纸,能够会审图纸。现场工程管理人员能够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和环境,制定出科学的施工计划,同时要能够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甚至能够提高施工中的高新技术含量。通过技术培训等方式培养出懂得新技术和工艺的员工,为保证工程质量和以后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坚持“三检制”(自检、互检,交叉检),这对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提供了保证。通过“三检制”可以实现层层检查,人人把关的局面,实现了工程质量保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的局面,减少了现场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与国家规范和相关技术标准不相符的可能性。最后是施工安全的管理创新。只要涉及到安全,所有现场工程管理都可以采取一票否决制,一旦安全出了问题,不仅仅是公司和企业的信誉受到影响,丧失市场竞争的优势,同时还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现场工程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施工中,施工人员全部参与,规范使用“三宝”,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工程建设。比如,挂设安全网,按规范搭建脚手架等。

4、结语:

本文主要阐述了现场工程管理的主要含义和内容以及现场工程管理创新可从哪些方面着手的问题。文中主要论述的是影响现场工程管理的技术、设备、安全、材料的管理和现场施工中的质量和进度问题这几个因素着手,叙述了他们主要包含的内容以及在传统管理方式中这几个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和问题,最后文章针对以往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以后从工程计划管理创新,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创新,人员管理的创新和施工安全的管理创新从这几个方面,提出现场工程管理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和科学的。希望此文可以给现场工程管理工作的人士提供帮助。

参考资料:

[1]邓秋如.探讨现场施工工程管理的创新及应用[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07):

[2]黄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实践与创新研究探讨[J].中外建筑,2008,(05):

[3]李伯生.浅谈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J].四川建筑,2009,29(3).

[4]叶锐清,武中刚.浅谈工程管理中的几点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5).

第11篇

关键词: 现场; 工程管理; 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工程管理在对企业管理而言, 属于战略发展问题; 对于项目管理来说, 属于战术问题。 工程管理的内容涉及面很广, 贯穿于项目建设的任何一个方面, 同时也是检验和反映企业工作的重要窗口。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工程管理更能显现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工程施工的目的控制是安全、 质量、 工期、 成本四大指标, 其落脚点便是施工现场。这就需要把现场工程管理摆到重要的位置。创新现场工程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创新性活动, 同样也是形成和运用新构想、 新观念的活动。本人对现场工程管理创新管理作以下几个方面的阐述。

1 现场工程管理中要确保各参建单位的有效联系

大家都知道, 工程项目大都是多单位协同合作, 共同参与建设, 这就会形成各参建单位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和分歧。 只有把各参建单位关系处理好,避免发生冲突, 才能确保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保证整个工程结果的质量和工期。这时就要创新现场工程管理, 保证各参建单位的有效联系。对于一个大型的施工工程项目, 施工单位会依据实际情况对事先的设计进行一部分相应的改动。在改动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单位, 现场工程管理部门就要把改动的要求反馈给设计单位,再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论证改动要求的可行性、 必要性和科学性, 在达成共同目标意见后以设计变更单的形式经过现场管理部门通知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所遇到施工困难和很难按设计要求完成的情况时, 也需要现场工程管理部门和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联系达成一致意见后, 根据施工单位进行改动。现场工程管理创新管理能保证整个工期要求和施工质量。 现场工程管理根据监理单位的监理报告能够有效掌握当前的施工质量以及工程进度的情况, 当施工工期进度、 施工质量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时, 现场工程管理部门可以汇同检测、 监理单位进行分析, 提出下一阶段的加快工程进度、 工程质量的方法, 由现场工程管理部门传递给施工单位。总之, 现场工程管理中要确保各参建单位的有效联系, 只有协调好各参建单位的关系, 合理的调整施工进度和计划, 才能切实确保实际施工进度情况达到计划中施工进度的要求, 更好地保证整个工程的按期完成。

2 现场工程管理中要实施科学的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整个工程的命脉。 而质量管理是现场工程管理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现场工程质量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 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关键需制定各节点的任务单,以书面的形式对施工单位规定需要完成的任务, 明确规定各施工单位各节点需完成的工程量,完成的时间。

2.2 现场进行监测控制, 监测人员应对工程中出现的容许误差作出严格的控制。 对于不符合工程要求的要责令其施工单位作出处理。

2.3 建立新的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管理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和物质财产安全的大事。 现场工程安全管理应由施工企业负起责任, 监理单位应起到有效的监督管理作用。建立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施工事故的发生。

2.4 采用支付手段控制, 当施工单位未按要求完成任务时, 拒绝支付工程款。这也是现场工程管理控制质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质量管理控制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损失和错误, 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现场工程管理力度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 工程质量。要控制好工程质量, 必须要对工程整体情况有及时的和全面的了解, 形成有效的科学的监督, 这样才能创新管理。

3 现场工程管理中要科学协调与地方的关系

一个工程的建设从可行性论证开始到工程的结束, 这整个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和各级管理部门相联系, 办理各种地方手续。这些工作也是现场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场工程管理涉及到与地方有关的问题有主次、 时间先后之分, 决对不能盲目、 无计划地处理那些和地方相关的问题。 在施工初期阶段, 协调好地方的关系的过程至关重要,关系协调得好, 能够为下一阶段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 现场工程管理中要保证信息能够有效地上传下达

现场工程管理起着信息的有效上传下达作用。 现场管理部门通过从施工现场得到的各种信息经过现场管理部门的汇总、分析、 整理后, 形成准确、 简单、 全面的报告上级管理部门。有利于上级管理部门对现场施工情况有及时、 准确的了解, 来指导先一步工程开展,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宏观控制, 保证工程质量、 工期和投资三大指标按计划完成。

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在得到施工进展报告和施工质量报告后, 必须科学地分析按目前的进展速度和质量水平, 是否能够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现场工程管理工作人员根据已有情况作出相应的分析、判断和改进方案。如果现场工程管理工作人员不能作出科学的方案, 不能很好地对工程的工期和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 将会导致整个工程无法达到预期的工期、 质量要求。

现场工程管理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利害关系, 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必须进行协调。协调也就需要信息的沟通, 这就要求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现场工程管理时, 工程进展的不同阶段现场组织协调的侧重点和内容也存在不同。 在工程进展的初期, 现场的组织协调主要是外部关系, 如与地方政府、 参加工程建设的相关单位。在工程施工阶段, 主要协调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内部关系, 如协调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关系、 协调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 协调施工、 监理、 设计之间的关系等, 协调好参建单位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保证质量、 工期能按计划完成。

负责现场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有关有关法律知识以及有关合同的有关条款,这样可以在有关合同或协议的办理时间上,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保证工程周期。 现场管理工作属于技术管理工作, 常常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减少或增加工作量,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相应的、 广泛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李伯生.浅谈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J].四川建筑,2009,29(3).

[2]叶锐清,武中刚.浅谈工程管理中的几点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5).

第12篇

可行的措施来有效的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

工程管理概述

工程管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涵盖了多门学科的内容,而且涉及工程项目从设想、施工到正式运营的全部过程和细节。工程管理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并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设计、规划和约束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工作,确保工程的质量,有效的缩短工期,确保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在工程管理工作中,主要以质量、进度和成本作为核心任务和重要内容,而且质量、进度和成本也是对一项工程建设是否成功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三者互相影响,因此需要在工程管理中科学、合理对质量、进度和成本这三个目标进行规划,探寻三者之间的平衡点,从而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工程管理的特点

每个工程项目都有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程序和管理步骤。工程建设项目大多以单件形式存在,具有一次性和单件性等特征,从而导致每个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目标都有所不同。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附和各自特点的管理程序和管理步骤。所以说,每个工程建设项目都有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程序和管理步骤。

项目经理工程管理工作的中心。项目经理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总负责人,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沟通、协调能力和丰富的相关业务知识。以其为中心开展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并授予他能够妥善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临时问题的权力,是有效降低工程风险和提高管理效率,推动项目顺利进行的可靠保障。

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应用较为普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推动了工程管理工具的长足进步,使其更加科学有效,应用范围更广,进而促进了工程项目质量的提高。决策技术、网络计划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效率,为工程圆满完成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也对管理者和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工程管理具有动态控制特点。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来自于外部建设环境及内部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工程项目管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采用动态管理和控制的方法,从而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确保项目最终目标的实现。

加强工程管理的重要举措

实施工程项目计划管理。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涵盖的范围较广,而且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对人力、物力和资金的需求量较大,整个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对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通过对工程项目相关的各项数据和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制成具有具有较高可行性的计划书,确保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工程能够有序的推进,对于实际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计划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实现预设的目标。

设定各阶段的任务及目标。工程管理的最终目标的实现,可以根据工程项目进程来对整体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目标,通过对各个阶段和环节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从而有效的保证工程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

控制工程进度。工程进度作为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需要在工程项目立项开始就需要做好工程进度管理工作。在对工程进度计划制定时,需要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都要全面的进行考虑、分析和评价,从而对各个环节的工作周期进行明确,确保进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可以对进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管理与控制工程成本。工程项目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经济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在工程管理中需要确保建设资金的高效利用,从而以最低的成本,确保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因此在工程管理工作中,需要进行工程预算的编制,针对工程项目的自身工程量、单价、定额和其他支出等相关数据来进行工程预算的编制,而且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预算进行严格执行,确保建设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特别是在工程施工阶段,由于这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务,因此需要严格以资金的使用进行控制,采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对项目成本的管理。

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工程质量作为工程管理中的目标之一,工程质量与施工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项目建设情况,努力提高工程质量,将工程质量管理费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