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

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

时间:2023-06-26 16:25: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

第1篇

【关键词】公路养护;监理;监理制

公路养护作为传统行业,由于历史原因,至今仍按传统的“自己实施、自己管理、自己验收”的计划经济模式运行。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监督体系,存在着责任主体不明确、权责不清,成本和效益脱节,缺乏严格的科学成本核算,形成了路养人的局面,这样造成了养护单位的投入与实际产出不成正比,使得养护技术手段落后,资金不足,养护作业 停留在70、80年代手工操作水平,制约了养护单位的发展。

1 公路养护的特点

公路养护的特征公路养护的一般特点:

(1)有明确的养护规则、质量要求、检查方式、评分标准。

(2)有严格的工、料、机消耗定额和养护成本核算。

(3)养护责任方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养护质量。

(4)养护中各方(业主、承包人、管理者)均有各自的权利责任、义务和风险等。

从以上主要特点中可以看到,公路养护具备工程主要特征,只不过是其在规模、施工方式等具体表现形式上与通常工程概念不同而已。因此,对于公路养护的实施和管理,应可以参照现行监理工程的手段和模式,实施“关系清晰、标准明确、绩效挂钩、按质论价、合格计量、奖优罚劣”为核心的养护监理制,从而达到保护投资效益、控制投资、降低成本、确保养护质量、保证合理工期内完成相应养护工作量等目的,形成“承包人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投资控制体制。

2 公路养护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传统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目前暴露出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与一般公路的养护管理一样,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反映高等级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养护经费来源仍采用拔款方式,不能适应高等级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3)缺少养护定额与规范。截止目前,针对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统一的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尚未出台,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不能满足高等级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4)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虽然一些地方,一些高等级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

(5)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

上述问题造成了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落后,已严重制约了高等级公路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等性能的充分发挥,已形成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

3 监理制的主要原则

3.1 应理顺养护各方的关系。

养护工程可定义为“小修保养工程”它有着自己的固有市场,只有建立养护市场,才能明确养护中各方关系。只有明确了相互间关系,才能有效地推进养护体制改革,为养护监理制的推行创造必要的条件,参照目前工程管理体制,逐步建立相应机构、管理体系和方法,是应该的也是可行的。

3.2 明确企业自检和外界监督的关系。

“自己实施、自己管理、自己验收”是一种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即所谓“业主、承包人、监理”三位一体,其弊病不言自明,养护成本能否得到控制,养护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养护任务能否按期完成,必须象工程建设那样,依靠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依靠相互间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依靠政府社会的介入。要摆正“内监”和“外监”的关系,“内监”是承包人自己管理和监督体系,“外监”即社会监理和政府监督体系,它们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交叉或有隶属关系。应建立相应的机构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

3.3 明确养护目标。 养护和工程一样,也有各项目标,有养护总体目标(如年末好路率、年均好路率、总经费指标等)、阶段性目标(月、季好路率,月、季应完成的养护工作量等)。同时,每项操作都有质量要求、时间要求、计量单价等,待目标明确后,就为养护监理制的操作提供了依据。

4 实施养护监理制的关键和重点

4.1 认真细致地做好综合成本核算工作。

养护定额没有工程定额那样具体和规范,国家、地方等有关单位对工程定额已作了多次修订,使之日趋合理和完善。因此,在对各地统计资料、实际经验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编制养护定额势在必行。养护综合成本的核算与技术等级、养护等级、路面路基宽度、路面结构、使用年限、交通量、气候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应尽可能分析影响成本核算的各种因素,利用现有资料和经验,进行定量分析,也可在试行中边做边修订,使成本核算工作更趋合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养护成本核算工作比工程更复杂,影响因素更多。

4.2 科学合理地确定检查方式和频率。

养护监理制实施时的大量具体工作在于认真的检查,检查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且要切实可行。养护工作线长、面广,不可能逐米、逐公里全面检查,必须根据养护工程量,以一定方式抽取一定样本,以样本的养护质量反映整体养护质量。因此,如何选取抽样方式,确定样本频数,为计量支付、奖优罚劣提供正确依据至关重要。从众多的抽样方式中,根据养护特点,建议采取“二次抽样法”。

第2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the traffic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a built in the city, but also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Rural highway due to maintenance work is not in place, the formation of the "highway more repair more highway, road and landscape has become worse and worse" situa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for improving maintenance management.

Key words: rural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15

前言:在我国的国民建设过程中,公路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而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养护和管理是建设的发展和延伸,并且是公路功能得以正常有效发挥的关键和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努力探寻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的新路子,已成为各级交通管理部门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我市农村公路交通建设的现状

2002年以来,我市共完成农村公路投资32亿元,建设农村公路8144公里,于2007年全市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目标后,农村公路工作重点由大规模建设转向了养护管理,逐步形成了县有站、乡有所、村有员的三级养管体系。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相关规定,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及时转移工作重心,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养管路径,创新健全了养管的长效机制。

二、认识到位是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基础

农村公路有着线路多,里程长,分布广,密度大的特点,单纯依靠国家补贴或地方自筹都面临着养护资金、养护机制等新的矛盾。因此,如果不及时探索和研究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的养管机制问题,就严重地影响了党群、政群关系,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农村公路属公益事业,是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大抓特抓的事情,这是关系到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的大事,非抓紧抓好不可。制定对公路养护原则、养护管理机构和养管费用筹措以及养管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定,出台一系列办法和实施细则,并在养护机制、资金、人员等方面予以认真落实。层层签订农村公路养管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目标,做到责任明确,任务明确,奖惩明确,使养护和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突出重点,科学测算,合理设定考项分值

落实养护资金是农村公路养管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是管养工作的主要矛盾。同志说过,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为此,我们在《考核办法》中,特地加大了对地方政府落实养护资金的考核权重,规定地方政府列支养护资金占70分,养护质量占20分,养护管理占10分。并明确了县级财政落实养护资金的具体标准。在确定县级财政养护资金标准上,我们力求科学合理,既要体现先进性,即经过努力完全能够实现;又要体现可行性,兼顾地方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为此我们经过严密的测算和论证,提出了县级财政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标准:即除国家补助资金外,县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4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2000元;县道桥梁每年每座不低于3000元,乡村道桥梁每年每座不低于1500元。并要求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和地方财力的不断增长,县级财政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财政资金也要逐年增加。同时,对养护质量、养护制度、养护机构都明确考核标准和分值,做到了标准明确,任务具体,奖罚分明。

四、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体制,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责任,拟定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和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并逐级签订公路养护责任书,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负责相应地段的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惩机制予以兑现,以促使管理措施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加强农村公路监管

1.理顺关系,明确责任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公路法》规定和交通部颁布并实施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理顺关系、明确责任。

一是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让农民成为农村公路的主体。

二是建议在乡镇设置一名专职的交通协管员,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规划和建、养、管工作。

三是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2.拓宽渠道,筹集资金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养护资金保障是关键。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公路建成通车后的养护资金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由固定的、充足的资金投入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上级公路主管部门正在研究对策。因此,要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问题,必须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

3.完善机制,措施到位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要有与之配套的奖励机制,逐级签订养护责任合同,其中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乡镇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励机制予以兑现,使得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措施到位。

4.组建队伍,确保畅通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所以它要求养护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农村公路又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的特点,在养护作业上又是“单兵作战”,因此,在选择养护队伍时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独挡一面的养护能手。

第3篇

【关键词】公路施工;公路养护;路基养护;计划管理

1.引言

根据公路建设工作总方针的要求,公路养护工作的方针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此,应根据积累的技术经济资料进行科学分析,预作防范,消除导致公路损毁的因素,增强设施的耐久性,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针对上述提出的关于公路养护方针,相应的公路养护技术政策主要可归纳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选用当地天然材料和工业废渣,充分利用原有工程材料和原有工程设施,以降低养护成本;同时养护手段应当应用和推广先进的养护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改善养护生产手段,提高养护技术水平。现再进一步地对公路养护及其管理中应采取的策进行深入探讨。

2.公路施工养护管理

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养护应当结合施工来采取预防性的养护工作,加大公路养护工程实施力度。因此在公路工程实施中,强化健康监测和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对结构状况和养护运营进行抽检。加强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养护、巡查、检测和隐患排查等工作,并及时采取现场监管和交通管制等措施,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公路施工中对养护采取建立和健全技术责任制,建立健全技术责任制,实行岗位责任制,是保证各级组织和各种技术岗位都有技术负责人,各司其职,做到有职有权有责,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不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通过审查设计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有无矛盾,采用的新技术及特殊工程和复杂设备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重点工程和一般工程的施工方法是否妥当,概预算是否合理。对公路改善及大中修工程一般均采用一阶段设计,设计单位应对设计质量负责。设计文件一经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批准,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随意修改和变更。如在施工中确需变更设计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变更设计手续。

对公路工程的养护工程项目原则上采用一阶段竣工验收。对公路养护施工的竣工验收参照现行《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执行,检验评定标准按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验收委员会(组)对整个工程质量应作出评价,按优良、合格、不合格评定工程质量等级,并对验收合格的工程应提出竣工验收鉴定书,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对于改善、大中修工程一律实行保养制度,保修期为2年,以工程竣工验收接养之日起算。在保修期内凡因施工造成的破损一律由原施工单位无偿修复。对小修保养工程的养护和施工,要建立实地检查、中间检查和上下工序交接制度。每项保养作业和小修工程项目完成后,应分别由县段(站)或地区总段(处)进行验收。

3.公路工程完工后的养护管理

为有效地加强对公路养护工作的管理,确保完成公路养护所规定的任务,建立健全、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的组织机构是十分重要的。

3.1 公路养护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作为公路养护管理主要部分,对公路养护管理中的技术管理严格贯彻国家有关公路建设、养护的技术政策、标准规范、办法和相应的操作规程,同时依靠科学养护实行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推广应用评价管理系统等管理手段,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公路养护的技术管理水平,确保公路养护质量,使公路的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不断地得到改善和提高。

(1)公路养护质量管理。对于公路工程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所管辖的公路管理机构要加强日常养护小修工程的质量管理。县级公路管理机构要成立质量程查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质且检查奖惩办法,按月、分项考核各项工程和日常养护质量。对公路完后的路基养护要以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和原路设计标准为依据进行质量管理。通过对路基各部门的日常巡视和定期检查,发现病害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修或加固,消除病害根源。路基各断面宽度、坡度应符合技术要求,并按照GBM工程和文明样板路标准提高养护质量。使其经常保持路基坚实、边坡稳定、边沟畅通,公路线形顺适。对公路完工后的路面养护必须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修理措施,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完好,横坡适度,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滑性能。路面修补要根据破损情况进行处理,路基破坏必须重做基础。面层修补要按有关技术规范选好材料,搞好级配,选择合理的油石比,进行必要的材料实验。施工过程中,各工序之间要做到良好的衔接。路面修补质量要保证使用2-3年不出现病害。路面封面、桥梁和沿线设施维修及绿化等,按照各工程项目有关技术标准要进行质量管理。

另外结合路况实际达到以上质量要求的程度,将公路养护质量分为优、良、次、差四个等级,并以优、良等级路况里程之和占养护里程的百分比即“好路率”作为衡量养护质量的主要指标,要求减少次等路,消灭差等路,逐步提高“好路率”。为了综合衡量各单位公路养护质量包括优等路与差等路的增减变化,便于单位之间评比,除统计“好路率”指标外,还可采用加权平均方法确定的“养护质量综合值”指标表示。

(2)对于公路工程的养护小修工程由县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施工管理。小修工程项目都要实行养护部门内部竞争承包办法,竞争对象为养护中心和内部养护工程队,不得转包和个人承包。养护小修工程在资金管理上实行“预算包干,超支不补”的办法。养护工程不得降低技术标淮。养护小修工程管理要做好下列工作内容:编制维修方案和工程预算,进行竞争承包事项,安排施工计划,搞好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整理竣工资料,进行竣工验收等。各项资料要报市级交通主管部门所辖的公路管理机构审批。

第4篇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施工管理

公路的机械化养护主要是指在公路养护作业过程中,由各项技术参数相互协调的机械设备来辅助劳动者或全部自主完成养护作业任务的施工过程,且该机械设备可以在已有的作业条件和环境下,以最佳经济技术指标为这一养护作业过程提供速度和质量的保证。高等级公路作为我国公路系统中最为重要、承担运输量最大的公路,其养护作业具有对车辆影响较小、养护质量较高、安全和快捷等基本特点,而机械化的养护过程正好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在高等级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实现全面的机械化,不仅能够保证养护的质量、速度和安全性,而且能够大大降低施工的成本。

一、我国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开始逐渐引入国外较为先进的公路养护技术和养护设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公路养护全面机械化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总体上看,我国在高等级公路的机械化养护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整体的养护技术和机械的配置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这使得我国的高等级公路养护工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

我国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施工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整体养护机械设备的配置不足,机械设备科技含量较低。但是,我国在这些公路养护设备的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浪费现象严重、机械使用率较低、对机械设备的性能使用和开发不足、机械设备的适用性较差,另一方面,我国的很多高等级公路在养护作业时仍在采用手工的传统作业方式,对于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仍在试验阶段,仍然没有得到较大规模和范围的推广和应用,造成了新设备使用率不足的问题。其次,高等级公路养护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素质整体不足。最后,我国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机制运行不顺利。我国高等级公路现阶段的养护施工与管理方式仍然与普通公路一样,采取事业型的管理机制,却严重忽视了高等级公路的商品属性,公路养护经费来源得不到拓展,难以满足高等级公路经营要求,从而影响了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和养护水平的提高与创新。

二、提高我国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施工与管理水平的措施

1、改革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体制

由于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需要实现质量与效率的统一,与我国现有的低等级的简单养护施工不相适应,因此,即使采取公司负责制或大道班制,也会造成机械设备使用效率的严重不足,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如预期。提高公路养护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机械化程度,使其能够成为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化公路养护企业,为实现机械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根据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基本原则,实行规范化施工与管理

高等级公路的机械化养护要以保证养护作业效率和工序完整为基础,不断提高养护的质量和效率,使养护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和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在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几点基本原则:首先,高等级公路的机械化养护设备要实现多功能与专业机型相结合,小、中、大型设备相结合。其次,公路养护设备要充分体现出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的优势。第三,养护设备要实现病害养护与主动预防养护相结合。第四,养护设备的使用要符合因地制宜、高效、适用、经济性等原则。最后,在养护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公路养护施工的一般程序为:第一,优先使用能够提高道路安全性和通行能力的机械。第二,优先使用能够完成较大任务、替代人力的机械设备。第三,优先使用技术水平较高,能够保障施工质量的机械。第四,优先使用施工效率较高的公路养护机械。第五,优先使用技术较为成熟的设备。第六,在旅游专线上优先使用绿化、划线、洒水和清扫机械。第七,优先使用环保性能较强的机械。

3、加强对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新技术的使用

一方面,推广使用环保型的公路养护设备。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加,旧公路的利用和改造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所以,我国有必要加强对旧公路废料的利用工作。由于我国现阶段还未完全掌握废料再生技术,也缺乏相应的再生设备,因此只能将旧公路的废弃材料抛弃,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也产生的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我国应该加强对公路废料再生设备和技术的研发工作,加强废料利用,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加大服务性和预防性养护设备的关注力度。服务性的养护设备是指公路管理部门为公路上的车辆提供应急服务,减少公路上的散落物和障碍物,促进公路畅通的养护设备。预防性养护设备是指按照评估和检测的结果,在公路病害发生之前对其进行养护,延缓和防止公路条件恶化所使用的养护设备。主要包括微粒封层、稀浆封层、石屑封层和薄雾封层等技术。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等级公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决定了其在公路养护作用方面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怎样实行好高等级公路的机械化养护施工和管理,也逐渐成为了公路经营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和艰巨的任务。根据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出发,制定出适合我国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施工的策略,从而为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樊江顺.公路机械化养护的现状和思考[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4(1):21

[2]陈子金.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与机械化养护方法现状分析[J].公路运输文摘.2008(12):24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施工阶段;现场管理;质量控制与管理

农村公路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必须有针对性,能够适应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并且符合质量控制体系的要求。在工程施工前,应对工程技术文件、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论证,确保符合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要做好农村公路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应该做好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施工材料控制与管理,注重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科学设置施工质量控制点,注重施工设备的养护与操作管理,注重进度控制及成本控制,做好安全管理与控制等。

一、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农村公路施工中,合理的配置施工资源是确保施工现场进度和质量的关键。在农村公路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有限,而且不断的变化,这就需要在资源上配置均衡。需要根据进度和质量要求合理的分配人力和材料,并编制相应的进场计划;根据材料的使用情况来确定储备的材料量;根据天气状况和实际进度及时调整计划,做到各方面的统一。

二、施工材料控制与管理

施工材料控制是农村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公路施工企业在施工前应该对材料的使用量和材料的管理做好严格的控制,制定相应的计划,并且该计划要符合材料管理体系的要求。如:针对不同的地质加固所选用的材料是不一样的,三合土路基材料和片石路基材料就相差很大,对于材料的检测标准也不同,三合土更加注重存放的要求,片石路基材料更加注重材料进场的检验。因此,公路施工企业应该根据不同材料的使用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与管理。

三、注重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在农村公路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只有技术管理者具备丰富的现场管理经验,才能确保公路的施工方案合理、施工工艺和流程符合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要求。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技术交底文件做好施工的规划,对重点内容重点管理。遇到技术难题的时候,要及时向办法解决,确保不给以后的施工留下安全隐患。

四、科学设置施工质量控制点,并严格按照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与管理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管理是公路工程施工中有效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方式。其通过施工前对农村公路实际情况及对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因素的分析科学的设置质量控制关键点,通过对质量控制点的控制与管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科学的质量控制点设置是保障该项工作科学实施的关键,是确保质量控制管理有效开展的重点。公路施工企业在进行质量控制点设施过程中必须以工程实际情况出发,科学的进行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以此确保质量控制点能够有效控制与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同时,通过现场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的监控确保各质量控制点处于受控状态。施工企业还应建立质量控制点检查检验记录,由现场质量管理人员根据检验情况进行填写。为工程工程施工后的技术资料整理、质量问题原因分析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注重施工设备的养护与操作管理

农村公路施工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工程施工设备养护与操作管理成为了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公路施工企业,在施工结束后,应该对施工设备进行清理、保养、储存。待项目开工前,应该对设备进行检查,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养护计划,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此外,施工单位还应该加强对设备操作过程中的管理,避免人为原因操作失误而引起质量和安全事故。应该严格要求设备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施工要求、质量要求、安全要求来进行施工。

六、注重进度控制及成本控制

根据网络计划或进度管理曲线,查找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分析影响进度的原因;调整滞后项目的施工方案,适当增加资源投人,科学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多作业面的平行流水作业或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压缩工序衔接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合理压缩关键线路上的作业时间,尽量保证总工期实现,必要时倒排工期。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发放、使用等每一环节在制度的约束下进行。根据施工定额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力求使人工、材料、机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七、做好安全管理与控制

农村公路的施工现场,其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加强安全管理是所有工程项目极其重视的问题。因为,工程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其不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很多,比如公路物的位置隐患、施工人员的流动性作业、各种公路材料以及设备的使用隐患等等,这些因素提醒我们,不能不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另外,现场施工存在着很多变化,各种作业需要同时进行,各种进程需要交叉进行,各种环节需要配合进行等等,这也就给现场施工带来了无形的隐患。因此,为保障公路施工的现场有序进行,确保工期按时完成,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安全管理尤为重要。首先,应该成立专门的安全小组,小组成员严格要求其持证件上岗,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其次,加强现场管理,成立特定的安全管理机构,充分地发挥管理者在安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最后,改善施工方法,利用化的施工工艺,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主动了解并学习新的工艺、新的材料、新的手段以及新的施工处理办法,尽量避免使用有安全隐患的作业模式。

第6篇

随着20__年公路养护机制改革,公路养护市场出现了以市级公路管理机构为业主,县级公路管理机构为业主代表,养护企业为承包人的三种身份,在改革运行之后的二年多时间,在要达到三年保护期的特殊阶段,我们公路人有必要进行回头看,看过去取得的成绩和对需要改进不足的方面进行思考,向前看,对下步养护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

一、公路养护需推向市场,实行工程养护招投标制度

公路改造、大修、中修等养护市场化的条件是较成熟的,进入养护市场进行招投标完全可行,且有一套比较规范的操作程序,而小修保养因其自身特殊性、复杂性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

小修保养工程有着自己的市场,有着显著的市场经济特征,只不过小修保养的这些特征被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掩盖了,造成养护管理体制中诸多弊端。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已成定势的情况下,恢复养护工程本来面貌,建立养护市场是应该认真考虑的。建立养护市场的关键是实行工程养护的招投标制。工程养护招投标是在投标者自愿的前提下,坚持公开公平、等价有偿,讲求信用的原则,通过各投标人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成本控制和企业信誉的比较竞争,来确定工程的最终承包方的一种经济行为。完全竞争市场能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率。市场竞争的程度越低,资源的使用效率越低,特别是垄断会导致资源使用的无效率。因此,要实现公路养护市场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就必须建立完全竞争的养护市场。

养护招投标具有促进市场竞争的性质。它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地区保护和行业封锁,通过招标信息,以及进行资格预审来促进业主和施工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沟通信息,并尽可能通过资格预审来确定质量水平达到相当要求的单位参与投标,从而部分消除投标单位的施工质量差别。通过招投标可以使养护市场的竞争更加充分,更趋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公路养护的招投标过程是在其建设市场引入竞争机制的过程,由于招投标具有促进市场竞争的性质,因此有利于在公路养护建设领域形成竞争的市场结构,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利于公路养护工程市场的健康发展,会促使施工单位引进新技术,消化和吸收新工艺,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成本,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竞争造成的优胜劣汰,使资源向那些能使其产生较大效益的生产者手中集中,从而形成施工企业的规模经济,有利于资源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二、公路养护需实行社会监理制在养护改革的近三年来,始终围绕“监、管、帮”三个字来开展对养护公司的工作,其中“监、管”在对工程建设管理中各方责、权、利的明确,以及对保证投资效益、实现合理工期、满足质量要求等,均起到了巨大的保证和促进作用。然而,对于公路养护这一领域,由于历史原因,至今仍按传统的“自己实施、自己管理、自己验收”的计划经济模式运行。没有改变封闭排外的现状,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监督体系,存在着责任主体不明确、权责不清,有钱多用、无钱少用,经费与质量脱钩、缺乏严格的科学成本核算,“先养人、后养路”,实绩与效益不符等问题。

对于公路养护的实施和管理,应可以参照现行监理工程的手段和模式,实施“关系清晰、标准明确、绩效钩、按质论价、合格计量、奖优罚劣”为核心的养护监理制,从而达到保护投资效益、控制投资、降低成本、确保养护质量、保证合理工期内完成相应养护工作量等目的,形成“承包人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质量保证制度和投资控制体制。同时,通过养护监理制的推行,亦可达到理顺养护过程中“业主、承包商、监理”的关系,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养护市场,与市场经济接轨,使“养护工程”走上健康、规范的轨道。

三、制定可行实施细则,加大考核力度

在进行目前养护检查过程中,应加大考核的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明确各项指标为养护目标,重视月、季好路率来保证年好路率,从好路率变化发展为考核的硬性指标,从企业完成上级的各项工作程度作为弹性指标对养护企业进行考核,以年为单位重奖重罚,加大考核的力度,提高养护企业的积极性,克服磨一点,要一点,求一点,对养护企业进行彻底的“断奶”,对达不到指标要求的,对要求任务不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的,坚决不能以保护期,照顾的名义上人情拔付,从思想上根本断决。当前在对县域公路养护线路进行一定规模的季度检查,并通过考核对公司的积极性及路况方面确实有积极的作用,但在检查前对检查线路及时间的确定,使得检查前公司对所查线路作了充分的准备,对其他线路就存在了一定的忽略,竟然有上次查过此条线路这次必不查这条线路的观念。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在具体组织上要灵活变通,在检查线路上采取随机抽取,更能反映客观的现实情况,对整个县域路况的提高更有积极作用。

四、养护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市场竞争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创新

一、认识到位是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基础

农村公路有着线路多,里程长,分布广,密度大的特点,单纯依靠国家补贴或地方自筹都面临着养护资金、养护机制等新的矛盾。因此,如果不及时探索和研究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的养管机制问题,就严重地影响了党群、政群关系,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农村公路属公益事业,是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大抓特抓的事情,这是关系到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的大事,非抓紧抓好不可。制定对公路养护原则、养护管理机构和养管费用筹措以及养管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定,出台一系列办法和实施细则,并在养护机制、资金、人员等方面予以认真落实。层层签订农村公路养管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目标,做到责任明确,任务明确,奖惩明确,使养护和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短缺。一是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二是水毁经费无着落。

2.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受到建设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缺陷。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墙倒塌等险情,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

3.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难。根据公路管理部门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因为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过于分散,而且进去后往往是条“死胡同”,需原路返回,增加了巡查和管理的里程和难度。同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延伸,侵占、损坏公路的行为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根本不可能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

三、创新机制是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关键

解决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问题,必须改革现行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把农村公路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的职责,纳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合理划分农村公路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权限,建立适宜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

1.农村公路养护走向市场化道路

我国现行的公路管理体制是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以及“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路管理体制,愈来愈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已经对新形势下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撤消现有的公路养护道班,允许和鼓励组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养护工程专业队或公司,参与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竞争,逐步转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护企业,推向市场。改变目前公路养护生产单位过于分散、效率低下的状况,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以提高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也有利于公路管理机构从生产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对公路改善、大中修、绿化、水毁专项修复等适宜于市场竞争的养护工程,要逐步推向市场,实行招投标,以促进养护工程市场的发育,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新晨

2.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

成立办事高效,人员精干、面向社会的新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对列养的农村公路进行调查,负责监督并调控的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

四、加强农村公路监管的对策

1.理顺关系,明确责任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公路法》规定和交通部颁布并实施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理顺关系、明确责任。

一是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让农民成为农村公路的主体。

二是建议在乡镇设置一名专职的交通协管员,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规划和建、养、管工作。

三是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2.拓宽渠道,筹集资金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养护资金保障是关键。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公路建成通车后的养护资金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由固定的、充足的资金投入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上级公路主管部门正在研究对策。因此,要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问题,必须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

3.完善机制,措施到位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要有与之配套的奖励机制,逐级签订养护责任合同,其中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乡镇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励机制予以兑现,使得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措施到位。

4.组建队伍,确保畅通

第8篇

【关键词】SMA-13沥青玛蹄脂 古永高速公路 养护维修 应用

古浪至永昌高速公路是我省东西方向的主要交通要道,也是国家“五纵七横”主骨架公路的重要路段,以往养护维修工程中挖补罩面普遍采用密实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修补路面病害。修补后经过夏季雨水的冲刷及行车碾压的损坏往往出现“前修后烂”的现象。2013年养护维修工程热沥青罩面中我们采用的此项技术,经过实施总结了其特殊的施工工艺和过程工程,后期跟踪观察及试验检测表明效果较好。

1 SMA沥青玛蹄脂的技术特点

1.1 SMA沥青玛蹄脂的定义

SMA是一种由沥青、矿粉、纤维稳定剂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充填于间断级配的粗集料碎石骨架的间隙形成的一种沥青混合料。在国际国内普遍用于机场跑道、城市道路和重载高速公路以及桥面铺装,是解决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路面。

1.2 SMA 沥青玛蹄脂的结构特点

SMA是由互相嵌挤的粗集料骨架和沥青玛蹄脂两大部分组成的。SMA的结构组成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粗集料多、矿粉多、沥青多、细集料少”。(1)在SMA的组成中,矿料是间断级配,大于4.75mm的碎石用量一般在70%~75%左右,粗集料颗粒之间有良好的嵌挤作用,沥青混合料产生非常好的抵抗荷载变形的能力,因而有较强的高温抗车辙能力。(2)SMA使用矿粉多(8-12%),沥青多(5.5-6.5%),又使用纤维作稳定剂,由此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包裹在粗集料表面,充分填充集料间隙,对骨架有较好的粘结作用,因此具有较好的低温抗裂性能。(3)SMA混合料的内部空隙率很小(4%左右),沥青与空气接触少,因而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渗水很少,再加上玛蹄脂与集料的粘结力好,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也有较大改善。同时SMA对下面的沥青层和基层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和隔水作用,使全路面能保持较高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4)在SMA的施工中,混合料的松铺系数一般在1.02~1.05之间,碾压过程中可以发现,SMA混合料在初压时即没有轮迹,在高温状态下用振动压路机碾压而不产生推拥(这也是判断混合料是不是SMA的直观标准),碾压成型后表面有足够的构造深度又基本上不透水,路面构造深度一般在1.0一1.3mm左右,它集AC型混合料的密实性、AM型的骨架结构、AK型的抗滑性于一身,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耐久性和抗滑性。(5)造价高,对路基与路面的施工质量要求较高。

2 SMA沥青玛蹄脂的技术要求

由于SMA沥青玛蹄脂结构特殊,对所使用的材料要求较高,古永高速在各种材料的选用上均采用了质量均较高的材料。

2.1石料的要求及质量控制

(1)粗集料。粗集料应采用质量均匀、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且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应为反击式破碎机进行二次破碎加工的碎石,形状接近立方体,有良好的嵌挤能力的破碎集料。本项工程采用的粗集料为永登石料厂生产的碎石,其质量符合SMA沥青玛蹄脂技术要求。(2)细集料。细集料采用专用的制砂机生产的机制砂。应干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有适当的级配,并与改性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其质量要求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3)矿粉。矿粉采用普通混凝土中的矿粉,其要求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2.2沥青的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

(1)用于SMA的沥青结合料必须具有较高的粘度,与集料具有良好的粘附性,以保证有足够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韧性。本工程中采用SBS改性沥青为武威公路管理局材料研发中心生产的改性沥青,技术要求和实测数据如表1。(2)在沥青储存过程中,应经常检验改性沥青的离析情况,各项指标应符合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为防止离析,在沥青罐顶端分别加装电动搅拌器,对改性沥青进行定期二次搅拌,搅拌器每三小时搅拌一次,每次搅拌20分钟。同时采用在不同的沥青罐中互相交流的方法,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防止储存改性沥青的离析。

2.3纤维稳定剂的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

纤维稳定剂。(1)本工程采用北京垦特莱公司生产的木质素纤维作为纤维稳定剂,以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吸附沥青,减少析漏。其质量应符合表2的技术要求。(2)木质素纤维能承受250℃以上的环境温度不变质,不发脆,且对环境不造成危害,不危害身体健康。(3)纤维稳定剂的掺加比例以矿料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算,通常情况下用于SMA路面的木质素纤维不宜低于0.3%,必要时可适当增加纤维用量。纤维掺加量的允许误差宜不超过±5%。(4)纤维应存放在室内或有棚盖的地方,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应防止受潮、结团,已经受潮、结团不能在拌合时充分分散的纤维,不得使用。

3 SMA沥青玛蹄脂技术的施工过程控制

3.1试验段铺筑

(1)在SMA面层的正式铺筑前,必须铺筑试验路段,长度宜为100-200m,验证配合比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用量、矿料级配、试验施工工艺,检查SMA表面的均匀性、构造深度和渗水情况。(2)对SMA面层,应特别重视材料质量、施工温度和压实工艺的控制,使混合料形成充分嵌挤并达到稳定的状态,切忌片面追求平整度而降低压实度。

3.2拌合楼出料控制

SMA混合和ATB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混合物拌和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1)拌和楼应当配备一个专用的纤维稳定剂投料装置,直接添加纤维自动加入拌和楼的拌和锅或称量斗。添加纤维应与拌和楼的拌和同步周期。松散絮状纤维应该使用风送设备自动分解材料,并在矿料投入后干拌及喷入沥青的同时一次性喷入拌和机内。(2)SMA混合搅拌,加入粗集料拌和楼的同时,加入纤维,干拌,以确保适当的纤维可以完全分散均匀的混合物,加入矿粉,干拌15秒左右,喷入沥青湿拌50秒左右,使所有集料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搅拌混合均匀作为标准。(3)拌和好的SMA混合料应随拌随用,不宜储存时间过长,以免发生析漏,引起沥青含量不均匀。(4)我们将严格控制加热温度的沥青和集料加热温度、拌和温度,出厂温度。出厂的温度高于195℃的混合料必须被放弃。观察出料冒烟的情况,如果白烟是正常情况,如果是青烟,应该特别注意,立即检查温度是否超过指定值。(5)每天上、下午,各取一组混合料试样做马歇尔试验和抽提筛分试验,测试油石比、矿料级配和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严格控制沥青和矿料级配的剂量,保证允许的油石比与设计值偏差的正负0.2%。

3.3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1)运输。运料车到达现场后, SMA混合料的温度不得低于165℃的摊铺温度的要求。其它运输条件与ATB沥青混合料相同。(2)摊铺。1)摊铺前彻底清洁下承层表面,喷洒符合要求的SBR型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用量宜为0.3-0.4L/m2。2)每天施工前,应对前天留下的接缝处进行清洁,并检查平整度,然后涂刷改性乳化沥青,以保证接头紧密。3)摊铺机开始铺筑前应提前0.5―1.0小时,对熨平板预热到100℃以上,铺筑过程中应开动熨平板的振动或捶击等夯实装置。4)由于SMA生产延长了干拌和湿拌时间,影响拌和机的正常的产量,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放慢,通常不超过2m/min,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机。当供料不足时,宜采用运料车集中等候,集中摊铺的方式,尽量减少摊铺机的停顿次数。5)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高10-20℃。当气温低于15℃时,不得摊铺改性沥青SMA混合料。6)其它摊铺要求与ATB沥青混合料摊铺相同。(3)碾压。1)混合料摊铺后,压路机必须紧跟摊铺机在尽可能高的温度状态下开始碾压。同时不得在低温状态下反复碾压SMA,以防止磨掉石料棱角或压碎石料,破坏集料嵌挤。2)SMA路面的初压采用1台12吨钢轮压路机静压,每次碾压应直至摊铺机跟前,初压1遍,复压3-4遍,终压1遍,以消除轮迹,保证路面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SMA的碾压速度不得超过60m/min。3)通常情况下SMA不能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以防搓揉过度造成沥青玛蹄脂挤到表面,产生泛油和油汀。4)SMA路面应防止过度碾压,在压实度达到98%以上或者现场取样的空隙率不大于6%后,终止碾压。如碾压过程中发现有沥青玛蹄脂部分上浮或石料压碎、棱角明显磨损等过碾压的现象时,碾压即应停止,并分析原因。5)SMA混合料在碾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混合料有无推移现象,有推移时,说明混合料存在问题,达不到质量要求,应停止施工,分析原因。6)其它碾压方法与ATB沥青混合料碾压方法相同。(4)开放交通及其它。1)SMA路面施工结束后,应在路表温度下降到50℃以下,方可允许开放交通。2)SMA路面如出现油汀,应分析原因,仔细检查纤维添加的方式、数量、时间,是否漏放及拌和是否均匀等,严重的应予铲除。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因素:用油量过高;拌和时间太短,SMA混合料拌和不够充分;SMA混合料温度过高,改性沥青发生老化;纤维在混合料中分布不均匀;运输距离较远,SMA混合料中骨料与沥青产生离析;摊铺机等料时间过长及运料车积压过多,发生沥青析漏;压路机碾压遍数过多,使路面超压;混和料(特别是纤维)及路表含有一定的水份。

4 SMA沥青玛蹄脂技术的性能检测及评定

SMA沥青路面铺筑过程中必须随时对铺筑质量进行检测评定,质量检查的内容、频率、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要求。(1)SMA路面上面层压实度采用空隙率和压实度双向控制,控制标准为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8%,实测空隙率不超过6%。空隙率计算所需的最大理论密度按JTJF40-2004附录B的规定执行,压实度的检验,以实测芯样为准。路面钻孔取样检查压实度和空隙率。并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规定的方法随时用渗水仪检测路面渗水系数,用铺砂法检测路表构造深度。(2)随时检查沥青、集料的加热温度。逐车检查并记录SMA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拌合楼逐盘打印的打印结果必须保存备查,每天进行总量控制,并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3)按规定随机取样,检查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油石比。按要求进行马歇尔试验,计算空隙率等体积指标。

第9篇

一、前旗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1、基本情况

我旗境内国道2条120.722公里(省际通道、乌兰浩特至白城)、省道3条319.372公里(乌霍路、乌兰浩特至阿尔山、五岔沟-乌里雅斯太)、县道10条347.661公里、乡道30条722.156公里(20__年新增通乡公路38.1公里)、村道140条1278.411公里,分别占全旗公路总里程的 4.3%、11.5%、12.4%、25.8%、和45.8%。

截止20__年底,全旗21个苏木乡镇(办事处)已通油路(水泥路)的20个,占全旗的95.2%;全旗苏木乡镇(办事处)通公路率达100%;全旗263个建制村(嘎查)和国营农牧场连队,其中已通公路的达252个,占全旗村行政村(嘎查)的96%。全旗532个自然屯,已通公路的413个,占全旗自然屯的78%。

2、存在问题

(1)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大,配套资金额度大,由于我旗属区级贫困旗,财政收入十分有限,致使地区政府无力投入建设资金,资金瓶颈问题无法及时有效解决,影响工程进度。

(2)##旗农村公路建设标准相对较低(多以砂土路为主),并且桥涵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缺桥少涵现象十分普遍,公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断头路十有发生,加之近年车辆超载超限现象愈加严重,对原本承载能力较差的农村公路的破坏作用不断增大,因此公路网整体上呈现农村公路比重大、等级低、硬化里程少,桥涵设施不配套,路网等级较低的现象。

(3)由于原材料价格逐年提高,征占用永久性用地和临时性用地费用较大,致使公路建设成本提高。另外,部分农牧民对公路用地不支持,拒绝征用承包土地,给公路建设带来极大障碍。

(4)配套资金比例较大,地方财政困难无力投入建设资金。

(5)办理征占土地和林地手续繁琐,费用较大,困难较多。

(6)由于近年来前旗各项工程建设规模加大,致使天然筑路材料(中砂、砂砾等)相对紧缺,外加,前旗境内砂砾等料场数量和储量有限,开采材料的质量也呈下降趋势,已无法满足现有工程建设质量要求,急需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代替原有筑路材料。

二、20__年公路建设情况

1、计划

##旗20__年计划新建通乡水泥路80公里,其中索伦至索伦牧场22公里,额尔格图至图木吉33公里,哈拉黑至古迹25公里。

2、存在问题

(1)国家投资部分不足50%,地方配套资金压力较大。

(2)征占公路用地受到村民阻拦,困难较多,需要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和给予政策支持。

(3)筑路材料缺乏,个别项目或路段需购买,而且需要远距离运输,额外增加了施工难度和造价。

三、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建议

1、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提高做好征占房屋和土地工作,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2、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严把施工设计质量关。

3、通过招投标选聘实际经验丰富,施工人员和设备配备齐全,资金力量雄厚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四、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资金问题

1、养护资金少。养护资金缺口非常大,小额养路费自国家燃油税费改革后被取消,日常养护工作只能依靠上级单位拨付的少量养护资金维持,无法进行正常养护。

2、基础条件差。我旗现有养路设备少,机构陈旧,无法适应沥青等高级路面的养护要求。此外,养路道班配备不够,按照公路里程、养路定员、机械化程度等多方面考虑,全旗仅县级公路就需要设立养路道班18-20处,到目前为止只有三个养路道班,根本无法满足养路工作需求,更无法保障养路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3、养路取料难。目前,各乡、镇(苏木)、办事处的荒山大部份已经由集体或个人承包,导致养路取料困难,为养护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和争议。

五、执行国家各项制度方面

严格执行公路建设“四项基本制度”对提高公路建设质量、完善管理机制、规范施工管理都有重要意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个别单位或企业借资质投标的现象。

2、招投标工作虽然按程序、按要求进行,但其结果不能完全达到标准要求,大多数中标单位承诺进场的人员和设备与实际不相符。为了制约和杜绝类似现象发生,先后推行了履约保证金制度、从业单位信誉登记制度和工程进度、质量末位淘汰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对完善招投标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新农村建设环境下通村公路建设机制的探讨

1、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跟据国家和地区公路建设规划,各苏木乡镇(办事处)、国营农牧场等对本辖区的通村公路建设做出可行实施规划。

2、由村民“一事一议”确定年度实施计划,筹集配套资金,解决征用公路用地等问题。

3、计划、配套资金和用地问题落实后,将计划上报交通主管部门按公路建设基本程序实施。

七、农村公路养护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旗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农村公路路况总体水平较低,区域间差异较大;农村公路养护治理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地方政府重建轻养现象比较突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养护资金缺少来源,资金筹措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正常养护无法维持等实际困难。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尽快深入推进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成立专业化养护机构,对全旗农村公路实行规范化、专业化养护。

二是继续推广“一事一议”有偿养护农村公路新方法,根据公路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养护任务,切实提高公路养护水平。

三是加大养护资金筹集力度,制定明确的公

路养护资金管理办法,从而保障养护资金有可靠的来源。四、前旗路政大队仅有4个路政人员编制,远远不能满足路政工作的实际需求,为更有效的维护路产路权,根据公路局文件〔1995〕77号《关于下发“专职路政员配备标准及着装规定”的通过》精神,需增设25-30名路政编制。

第10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正在不断加快。对路面的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现在高等级公路上面层的主要结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水泥硅路面,另一种是沥青路面。而目前在大部分的高等级公路上仍以采用沥青路面为居多。主要原因是沥青路面的平整度较好,能够满足汽车快速、舒适地行驶。同时与水泥硷路面相比,具有投资少、成本低、噪音小、养护方便,而且还可分期修建提高等待点。现在每条公路在竣工交付使用的过程中,都或多次少地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如路面的平整度较差,面层骨料的松散、坑槽、龟裂、弹软、泛油、拥包、推移等病害。产生上述病害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设计上的不合理性,一也有养护管理方面的原因。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以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埋下了竣工交付使用后,路面产生上述病害的隐患。

二、沥青路面原材料控制

(一)沥青

沥青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并根据施工区域实际气候情况适当提高沥青的技术指标,如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弹性恢复以及贮存稳定性这三项指标。沥青必须按品种、强度等级分开存放,除长期不使用的沥青可放在自然温度下存储外,其余应按相应温度保温储存。桶装沥青应直立堆放,加盖苫布。沥青在储运、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应有良好的防水措施,避免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汽进入沥青中。

(二)集料和填料

粗细集料的划分是指以粒径 4.75mm 或 2.36mm 为界线,粗、细集料技术要求见规范。各种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细集料均应至少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试验方法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进行。

粗集料应采用碎石,石料坚硬、耐磨耗、有良好的嵌挤能力、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不宜采用颚式破碎机加工,应采用反击式破碎机进行二级以上加工的碎石。为保证上面层碎石材料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且针片状含量低、颗粒形状接近立方体,须采用反击破生产工艺,即终破均采用反击破生产工艺,保证生产碎石颗粒的粒形质量。为提高路面表面层的抗滑能力及抗车辙能力,表面层或超薄罩面层集料采用硬质辉绿岩或玄武岩。碎石规格要求在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关键技术指标的控制要求。

矿粉应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细集料禁止使用天然砂,应采用机制砂或石屑。填料必须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严禁使用拌合楼回收的粉尘作为填料。

三、配合比过程控制

1.重视目标配合比的设计,因为不同冷料仓中的料可能进入同一个热料仓,而拌合楼的筛分效率有限,简单依靠生产配合比是无法严格控制各料仓中不同材料的比例的。

2.控制好关键筛孔的通过率:0.075mm、2.36mm、4.75mm 及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优选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并避免在 0.3mm~0.6mm 处出现“驼峰”。

3.配合比设计时,适当减少靠近最大粒径的粗集料和细集料中较细部分的比例,控制矿粉比例,适当增加中间档次的粗集料,调配成平坦的 S 型级配曲线,这种 S 型级配属于嵌挤密实型级配,具有适宜的空隙率,渗水性小,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较深的表面构造深度。级配设计中,还应该注意 2.36mm-4.75mm 这档集料的用料,在实际压实中,骨架往往是被这档料集料挤开;4.75mm 的通过率也很重要,太大级配容易偏细,容易成为悬浮结构,太小则密水性得不到保证,尽量使其接近级配范围中值。

四、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

一个好的 QC 方案应该自觉和系统地将质量控制技术应用于公路施工过程,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得以提高。对于道路材料来说,好的质量意味着其质量特性的平均值非常接近质量要求的目标值,同时其变化范围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一个好的公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应该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的质量偏差,并可以及时予以纠正。在这方面,实时统计过程控制被认为是辅助承包商进行 QC的最有效的工具。

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是最早由美国贝尔实验室休哈特博士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创立的理论。它的核心是借助数理统计方法中的过程控制工具,科学地区分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对生产过程的异常及时告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态。

沥青路面质量动态控制方法的核心是应用控制图,特别是统计过程图来验证过程是否受控,尽管统计过程图本身并不能保持过程受控。应用施工控制图的目的就是及时发现和确认必然因素造成的施工变异,避免对偶然变异进行错误报警。国内外文献对使用施工控制图的好处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及时发现问题,提供了一种肉眼可以判断的警告机制;

2.能区分引起质量变异的因素是异常原因还是偶然原因;

3.应用施工控制图可以对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增强了承包商处理质量问题的能力;

4.可以直观看出某一阶段或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各项指标的受控情况,为业主提供验收依据;

5.建立永久的质量记录,为后继项目建立合理的质量要求提供基础;

6.可以直观地比较施工单位的施工控制水平,作为质量评比的定量依据。

控制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材料的质量、平整度及压实度等环节,是保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的有效措施,实践证明,上述措施可行性强,效果显著。当然,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检查、验收等各环节密不可分,应当对于人员、设备、技术、工艺等因素同时并重,并精益求精方能确保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峰,马智民,栾卫东等.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路面质量评价[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48(1):160-164.

[2] 颜可珍,周志雄.基于特尔菲-理想点法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9(4):8-11.

[3] 曾永康.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中的质量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 ,2013,(23):104-104,105.

[4] 李建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维修处治方案有限元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3,(4):156-160.

第11篇

【关键字】公路养护;管理;几点思考

1 公路养护管理的内容

1.1 公路养护管理的意义

公路养护主要包括改善工程、特别养护以及日常养护。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能够保障公路交通的运行,我国的养护管理体制以及公路的税费制也发生了重大改革,做好了公路养护的管理工作,能够延长和维持公路的寿命,提高公路的性能。进而减少了国家对于公路的成本和提高了公路的实际的经济效益。所以,国家的相关人员要做好公路的养护管理的工作,研究公路的养护管理的新模式。提高了公路的经济效率,促进了我国的公路行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1.2 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1.2.1 公路养护的及时性和经常性

为了保持公路养护工作处于良好的状况,就必须对公路的桥梁、路面以及隧道等设施进行经常性的养护、巡查、清洁以及维修。对于损坏的设施以及路面要及时的维修和处理,并保证公路的顺畅,减少因为道路的因素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

1.2.2 公路质量的要求比较高

公路的最主要贡献就是能够为社会提供舒适、快捷的道路通行的条件。所以要求公路符合国家的技术标准,也必须保障公路长期处于稳定、良好的路况质量。

1.2.3 病害处治的时限性

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病害的修复,必须要遵守公路安全运营的相关规定,提高对于公路的强制性的养护措施。

1.2.4 公路养护的广泛性

公路的养护工作也包括隧道、桥梁、安全护栏、绿化、消防监控设备等内容,还包括保养、检查、监测、维修以及技术档案等工作。

2 公路养护管理新模式的几点思考

2.1准确的把握公路养护的相关各个阶段的性质,并且适宜分配物力和人力

在养护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工程项目的施工条件,了解当地的治安、政府的支持度等情况。其次,对于工程的地理情况、电力是否充沛、水源是否丰富以及灾害情况等进行研究,对于工期、材料使用以及质量标准等施工标准必须严格遵守;建筑工程的所包含的实物量的发生时间要认真分析,根据实物量的大小来分配临时料场的大小,有些工程的原材料在市场内部很难购买,需要提前进行进货,必须考虑周全;对于造价很高、公路长度比较长的公路养护工程,必须要把握工序的准确开工时间,项目经理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不会延误工程的完成时间。

2.2 掌握公路养护的项目共性,来组建管理体系

公路养护工程的基本要求是工程的工期质量、成本、安全等,如果养护工作承接之后,要求项目经理必须快速的组件质量控制体系、施工班组以及安全管理体系等等。根据工程的要求要建立不同的管理体系,比如此工程是否要遵守ISO的质量体系,以及是否要创优等,对于安全文明的管理方面必须要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法规和企事业单位的规定,掌握如何明确危险源、申报相关的文明工地以及如何实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方案的申报等等;在不同的管理体系建立之后必须要明确各个岗位负责人的责任和权利。要求负责人必须正确对待,接受群众的监督;除此之外,要明确人员的奖惩机制并且严格执行,以提高团队的积极性,激励机制如果能够认真的执行,会取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奖罚制度很难达到一定执行力度,需要管理者继续摸索和分析。

2.3 分析不同的养护工程之间的特殊性

公路养护管理的关键之处就是对于工程的关键点进行分析,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技术人员的能动性。根据主要的技术方案做技术经济的论证,寻找最能节约成本、新技术以及新材料能广泛应用、机械化操作效率较高的可靠方案;其次,因为天气的不确定性,经常带来巨大的损失,长此以往,还会带来很严重的质量隐患,所以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物质和精神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2.4 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新模式还应该重视的问题

承接该项目的单位的实力能够决定工程的成败和质量水平,对于实力,主要是指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以及项目经理的敬业精神,以及设备的财力和投入的状况、核算等工作的精准度,所以在工程没有开始的时候就要合理的优化施工的方案,并且预测所需成本,并且完善公路养护的管理机制。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保障每一道工序的质量要求;做为一线的项目经理必须要努力的降低成本,严格控制人工费、材料费等的控制,杜绝不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

3 公路养护管理新模式建立的措施

3.1 完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

首先,在建立县级以上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时候必须要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顺应县级以上的公路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统一是指对于公路的养护管理标准、规划要统一。其次,要顺应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的需求,培养县级以上的公路养护的发展市场,实现管理和养护相分离,采用招标的方式来选择施工的队伍,建立公路养护的竞争模式。再次,建立工业养护管理的专业化队伍,只有施工和管理人员技术全面、训练有素、安全措施完备才能完成以较高质量和标准来完成公路养护的任务,完成工程的预期目标。

3.2 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效率

由交通部门颁发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中对于保养工程的管理方法以及日常的养护有明确的要求,制定了养护的经济责任的管理方式,明确了对于先进公路段、文明道班以及全优的良路道班的管理方法。对于管理有制度,公路养护有明确的指标,工程有计划,消耗的资源有规定的额度,劳动水平有考核,质量检查有标准,养路的资金、劳动力、材料以及机具设备等各有安排。对于公路的真实路况进行强制的监测措施,来保障养护工作的进行。

3.3 健全相关的公路养护管理的法律体系

我国依据目前的公路养护的管理的情况制订了科学、详细、合理的法律法规,提出了各项的条文以及细则,在适合本国的国情的基础之上,国家借鉴外国的公路养护的管理经验制定相关的法律,形成适宜于我国的公路养护管理的法律体系的新模式。使得公路的养护管理有规矩可循。对于公路管理的部门,必须要根据国家所颁布的法律以及自身的管辖范围之内的公路路况,建立健全的公路养护管理的制度,并且规范员工的法律责任,建立员工的公路岗位的负责制度,并且提高执法的力度,为保障公路的安全和畅通,需要提高公路上的安全措施。

3.4 加强公路养护的协调和沟通

对于公路行业的服务意识要增强,并且建立行业的会议制度,并且开展定期的活动,发挥行业的作用,促进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为人们提供顺畅、洁净、优美、安全的公路环境。

4 总结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于公路养护管理的新模式要适应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相关的政府和技术人员必须要坚持创新的理念,对于公路的养护工作认真施行,对于公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从业的人员的技术能力不足、对于档案材料的利用水平不够并且对于建立教学档案的认识不够等问题,需要借助科研的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养护的管理水平。不断探索提高公路管理的创新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新途径,加强政府对于公路养护的监管力度,深化改革现行的公路养护的运行机制,促进我国的公路的快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海章.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6).

[2]李志军.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提升公路使用性能[J].中国信息化,2013(12):287-287.

第12篇

(甘肃省陇南公路管理局应急抢险保障中心,甘肃 陇南 742500)

【摘 要】公路的组成中,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完美,但是最重要的我还认为还是公路路基的完好,好的路基才可以有好的路面,对低等级公路路基的养护及维修做简单叙述。

关键词 低等级公路;路基养护;维修

1 路基的简述

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历程不断增加,公路建设的质量和养护工作越来越被重视,因为养护的工程质量不但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而却对节约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路基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着本身的岩土自重和路面重力,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路面的基础,路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质量。根据路基的损坏现象和实地勘察,路基排水不畅、路基结构物的缺损、软基处理不当、行车载荷压力过大等直接相关。要想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务必要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

2 公路养护的内容

当水分侵入路基过多,就会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坚实度,就路基病害的规模、范围、成因及程度来看,水往往是决定性因素。所以务必保证排水性能良好,使各部分尺寸和坡度符合规定,及时消除不稳定的因素,并尽可能地提高路基的技术状况,必须对路基进行及时的养护、维修与改善,路基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疏通、改善、铺砌排水系统。对边沟、截水沟、排水沟以及暗沟(管)等排水设施,应及时排除堵塞,疏导水流,保持水流畅通,并结合地形、地质、纵坡、流速等情况,综合考虑铺砌加固。

(2)维修、加固路肩及边坡。

(3)维护、修理各种防护构造物及透水路堤,管理保护好公路两旁用地。

(4)清除塌方、积雪,处理塌陷,检查险情,预防水毁。

(5)观察、预防、处理滑坡、翻浆、泥石流、崩塌、塌方及其他路基病害,及时检查各种路基的险情并向上级报告,加强对水毁的预防与治理。

(6)有计划地局部加宽、加高路基,改善急弯、陡坡和视距,以逐步提高其技术标准和服务水平。

3 路基养护的基本要求

路基养护是通过日常和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用养护、维修措施。《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对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是:保持路面清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通畅;构造物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逐步实现GBM工程,力争构成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具体到路基部分,必须保持路基土的密实,排水性能良好,各部尺寸和坡度符合要求,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路基养护工作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路基各部分经常保持完整,各部尺寸保持规定的标准要求,不损坏变形,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2)路肩无车辙、坑洼、隆起、沉陷、缺口,横坡适度,边缘顺适,表面平整坚实、整洁,与路面接茬平顺。

3)边坡稳定、坚固,平顺无冲沟、松散,坡度符合规定。

4)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无淤塞、无高草,纵坡符合规定,排水通畅,进出口维护完好,保证路基、路面及边沟内不积水。

5)挡土墙保持完好无损坏,泄水孔无堵塞。

4 路基养护的常见部分

4.1 路肩

路肩是保证道路路基、路面有整体稳定性和排除路面水的重要结构,同时,也是为确保临时停车所需两侧余宽的重要组成部分。路肩的养护好坏直接关系到路基面的强度、稳定性和行车的畅通。当土路肩的横坡度过大时,适宜采用良好的砂土以及其他合适的材料填补压实,不得用清沟挖出的淤泥或含有草根的土壤填补。当填补厚度大于150mm时,应分层夯压密实。对砂性土或粉性土地段,应惨拌一些粘性土加固表面,以便提高路肩的稳定性及抗裂性。对于纵坡大于5%的路肩,由于纵坡大,容易被暴雨冲成纵横沟横,甚至冲坏路堤边坡,一般可根据路基排水系统的情况与需要,综合改善。当下瀑雨时,养护人员可沿路肩截水明槽下侧临时设置阻水埂,迫使雨水从草内排出,但雨后应立即铲除。中、低级路面的路肩上自然生长的草皮也应予保留。如若路肩草中淤积沙土过多妨碍排水时,应立即铲除,以恢复路肩应有的横坡度。

4.2 边坡

路基边坡包括路堑边坡和路堤边坡,是保护路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边坡防护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保护生态平衡。

边坡防护主要包括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

石质路堑边坡——清除、抹面、喷浆、勾缝、嵌补、锚固等,避免危及行车、行人安全和堵塞边沟,影响排水。

土质路堑边——种草、铺草皮、栽灌木林、铺柴束、篱格填石、投放石笼、干砌或浆砌片石护坡等措施,进行防护和加固。

土工合成材料有土工网、土工格栅、防老化的塑料编织布、土工膜袋等。优点是:施工简便、进度快、造价低、效果好。

4.3 排水设施

路基地面排水设施主要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及急流槽等,对各种排水设施,在春融前,特别是汛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疏浚。雨天必须上路巡查,及时排除堵塞,疏导水流,保持水流通畅,防止水流集中冲坏路基。暴雨后重点检查,如有冲刷、损坏、需及时修复加固,如有堵塞应及时清除。地下排水设施具有截断、降低、汇集或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下水功能,如暗沟、渗沟、渗井等。其作用是减小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保证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应结合地形、地质、纵坡、流速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加固。对松软土,当流量较大或纵坡度为1%~2%时;或粘性较大的土,当纵坡度为3%~4%时,可用片石铺砌加固。在疏松土上的,纵坡度大于3%时;或粘性较大的土,纵坡度大于4%时,应用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加固或设置跌水。

对暗沟应经常进行检查,如发现堵塞、淤积,应进行冲洗清除。特别是雨水季节,应保证暗沟的流水畅通。渗沟如发现沟口长草、堵塞,应及时进行清理和冲洗。如碎石层淤塞不起排水作用时,则应翻修,并剔除其中颗粒较小的砂石,以保持空隙,利于排水。如位置不当,则应根据情况另行修建。

4.4 挡土墙

挡土墙是一种能抵抗侧向土压力,防治墙后土体坍塌和增加其稳定性的建筑物,在公路工程中,可用于支撑路堤和路堑边坡,防治水流冲刷路基。挡土墙包括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扶臂式挡土墙、柱板式挡土墙、锚杆式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等不同结构形式。

挡土墙的日常养护除经常检查其有否损坏外,每年应在春秋两季进行定期检查。我们所在地处北方,严寒天气较多,我们要常检查挡土墙在冰冻融化后墙身及基础的变化情况,我们最好的冰冻前有防护措施。在气候反常的时候我们要进行特殊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查明原因作出应对措施。

5 结束语

低等级公路依旧占据着当下公路的超大拥有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汽车拥有量暴增,对路基的承建及养护都提出来更高的要求。科学合理的施工、养护才可以保证路基路面的舒适性以及长久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养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3]JTG F10-200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