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

时间:2023-06-26 16:25: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

第1篇

关键词:系统工程;生态化改造;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促使人们思考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生态文明成为学界和政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党的十七大从战略高度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从此学界再度掀起生态文明研究热潮,这里就近期的进展做一介绍。

一、对生态文明概念的不同解说思路

生态文明在我国的研究已经将近30年的时间,但对于生态文明的定义仍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目前主要有三种解说思路:

第一,以文明的涵义理解生态文明。认为“文明”一词的含义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层面的含义,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文化状态,通常以文字的出现为标志;二是道德层面的含义,指人们具有的良好行为习惯或道德素质。“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应该是“生态学”的简称,“文明”则应该属于上述“文明”的第二个含义,也即道德层面的含义,而非“文化”。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应该指的是遵循生态学规律,符合生态学原理的道德行为,也就是十七大报告中所说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所要求的一种新的行为模式。

第二,从生态文明的本质属性角度认识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及其社会通过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在处理人(社会)与自然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社会)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在这里,生态化的社会实践方式的形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人(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关系,在此基础上所取得的积极生态环境成果是其本质,而生态化的观念以及所创造的良好资源环境条件等精神、物质和制度的成果则是其具体表现。

第三,从可持续发展看待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建筑在知识、教育和科技发达基础上的文明,是人类在环境问题的困扰中,为了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理性选择。它以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强调了人类社会必须在生态基础上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人类社会才能够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观念,其本质在于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生态文明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系统,而是一个经济、社会和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整体系统。

二、关于生态文明特点的多维概括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在价值观念上,生态文明强调给自然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二是在实践途径上,生态文明体现为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是在社会关系上,生态文明推动社会走向和谐。另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从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所提出的一个文明概念,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在生产方式上的进步和要求,它要求对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形成生态化的生产方式,这是生态文明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生态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形式的本质特征。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在经济发展模式上,以往的文明实行的是线性经济,高强度开采、高强度消耗,高强度排放,是在浪费资源中求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而生态文明却由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换,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色,实行“全程控制”,把环境的治理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因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一切资源,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学者提出生态文明整合性特征的新观点,认为生态文明在人类发展自身,面对未来生成的过程,共时性地整合了多种文明的形态。从现实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已经结晶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文明形态,这多种文明结出了“人文化成”的累累硕果。生态文明的整合性特征就表现在,作为多种文明形态的整合性文明,在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一致的关系中,依据生态整体性的运行节律和方法,使多种文明形态形成辩证的统一体,并从中合理而有效地发挥各种文明形态的职能,保证人类这个生命有机体的文明能够在与自然建立和谐自由的生态关系的条件下合理演进。

三、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文明发展之路,学界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要体现“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思想。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充分实现人类自身全面、持久、健康的发展,为了维护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要体现环境友好与社会和谐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既要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又要体现社会的和谐,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生态文明建设要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一些学者建议,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突破口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把可持续发展理念付诸实践,就是要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制度支撑,因而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健全完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制度是基础性的;必须维护法律的权威,做到依法行事;必须规划先行,在实施禁止开发、保护性开发的区域,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在推行科学决策的同时,必须建立各级政府官员重大环境事故问责制;必须把转变现有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实施重点,摸索出适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节能减排措施,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必须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维护环境执法的权威,改变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建立环保产业的金融财税优惠政策,推进环保科技的自主创新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这难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必须是政府引导、激励和公众广泛参与、监督。要切实转变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生态先行的运行机制,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们的交往领域。另有不少论者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于人类价值取向需要发生深刻转换。人类需要重新审视自然的价值,承认自然内在价值的存在并重视它,审慎地把它转化为工具价值。生态文明认为自然界不仅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外在“工具性价值”,而且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生态价值”。我们对自然价值的认识应体现出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局部价值与整体价值的统一、当代价值与后代价值的统一,这是生态文明不同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的自然价值观而应体现出的新的价值取向。

总之,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人们摒弃工业文明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开拓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开拓新的价值理想和社会运行机制,从观念到行为,从表层到深层,从局部到整体,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完成一次彻的转向。

参考文献:

1、李校利.先进生产理论研究丰富和创新了生产力原理[J].兰州学刊,2008(2).

2、李黎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理论和实践问题述要[J].改革与战略,2007(2).

3、王孔雀.关于文化生产力概念、特征和现实道路简述[J].生产力研究,2010(2).

4、袁霞.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经济,2008(6).

5、王孔雀.走中国式的跨越发展道路[J].前沿,2007(3).

6、李黎明.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J].生态经济,2010(1).

7、王孔雀.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新形态[J].生态经济,2010(2).

8、刘小英.文明形态的演化与生态文明的前景[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9、毛世英,刘艳菊.全面理解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J].社会主义研究,2008(4).

10、赵建军.生态文明的内涵与价值选择[J].理论视野,2007(12).

第2篇

乡土的被抛弃和被遗忘,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诸多两难性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乡土意识的丧失和社会基层的碎片化,使我们陷入都市与乡村、传统与现实的断裂和撕扯,以及单向度生活的无助之中。一方面是城市生活的局促、紧张,以及严重的雾霾等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是乡村的寂寥和荒芜。据报道,在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间,中国消失的自然村高达90万个。更为严重和难以面对的,是老人的孤独死亡和自杀率上升。

西方的近代工业史、城市发展史,作为他山之石,可以是我们思考社会发展道路的一种借鉴。在近代西方,单一的城市化是片面化的发展观和理性主义文化的体现。在这样一种社会逻辑中,似乎城市的就是文明的和科学的,而乡土的就是未开化的,甚至是野蛮的。但在经历过短暂的城市化狂潮之后,二十世纪下半期,西方出现了迅速的逆城市化。由于交通拥挤、污染严重和犯罪增长等城市病日趋严重,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和农村流动,市区“空心化”。以人口集中和工业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绿色政治运动和乡村保护运动,成为对城市化和工业主义的直接对抗。今天,我国的城镇化和现代化方兴未艾,如何避免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避免城乡二元化,以及避免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出现的严重的社会问题,的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

一个必然的逻辑结论是回归乡土,也就是切实把工业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统一起来。首先是观念的变革。在社会发展方向的定位和社会制度顶层的设计中,要重新认识发展的真正意义,树立科学与人文、传统与现实统一的发展观。在个体日常生活的层面上,要着力培育和践履科学而健康的价值观,强调个人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类未来的责任。重塑乡土意识和家园意识,无疑为新的价值和文化的培育,提供了厚实而开阔的话语空间。其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真正认识和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更加贴近自然和乡土的,生态经济和绿色产业的优先发展是乡土回归的直接道路。最后,充分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投身乡村的守护和建设。这里,政府的意志和责任无疑是很重要的,政府可以用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机制,有序引导资本和企业到广大的农村来,引导它们为乡土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政府也有必要引导大量新生的社会组织,投身乡土社会的建设和治理。

第3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时间、有能力、有意愿去追求精神层面的愉悦,而旅游正是其中一项重要选择。旅游可以开阔眼界、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但这需要以旅游目的地良好的环境质量、协调的人文景观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旅游的生态化,即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业形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载体,是肩负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质量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是破解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金钥匙。其核心就是倡导保护环境,统筹兼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生态环境友好的方式开展旅游活动。本刊为探索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促进生态旅游转型升级,助推生态文明建设,邀请了部分生态旅游研究者、从业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研讨,为生态旅游未来发展问道探路。

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新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多个方面,在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纲领的推动下,“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生态养生”等概念日益受到重视。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旅游休闲的需要,在增加更多目的地、增加更多内容、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对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保护,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玮提到,我国生态旅游正赶上了发展机遇期,内外因共同促进生态旅游大发展,尤其是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旅游的生态化,要求参与者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呵护。然而,当下我国的旅游业依然存在不少急功近利、过度开发、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张佑印博士谈到,基础设施的过度建设、活动范围的不当扩大、超承载能力的开发、环保设施建设不到位、运行不正常等现象并不鲜见,都不同程度地导致旅游地生态被破坏、环境受污染以及景观退化等恶果。这些都违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必然对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形成阻碍。因此他强调,发展生态旅游要在建设生态文明精神感召下,更充分地考虑生态保护的需要,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科学谋划、系统布局、统筹安排的能力和水平。在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产品设计、内容安排等方面综合考虑开发保护和长久发展要求,做到布局合理、环境友好、特色突出、优势显著,实现生态有保障、发展有后劲。

发展生态旅游难在何处

由于国内的生态旅游发展时间较短,有很多地方仍不完善,在生态旅游的认识、规划设计、协调管理以及日常的宣传教育等方面都亟待提高。

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曾对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三点梳理:一是生态旅游认识不清,概念泛化。一些地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缺乏对生态旅游的完整认识,仅仅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产品、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这种标签式使用直接导致把大众旅游的开发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照搬到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不当,对生态环境构成隐患。二是相关规划交叉,环保监管能力不足。一些旅游开发项目缺乏全面科学的环境规划,一些自然保护区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企业旅游发展规划都在景区内发生作用,规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存在相互交叉、冲突的现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旅游发展规划中也尚未发挥有效作用,一些景区日常的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时有发生。三是社区参与不足,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发挥不够。当地社区往往被排除在生态旅游发展之外,不能全过程参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仅仅出售一些简单的旅游商品,当地社区受益的比例不高,无法调动当地居民主动参与维护景区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中国人民大学邓荣霖教授谈到我国生态旅游现状时说,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是发展生态旅游的一个良好基础和条件。对大多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要在立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上,增加效益。如此不仅可以发挥生态资源的巨大价值,也可以促进当地加快以旅游业为重要支撑的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人民发家致富。然而,他也指出,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决杜绝一切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开发,经济效益应服从于生态效益。他提及目前在我国有些地区不顾长远利益,过度利用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破坏甚至不可恢复,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有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在没有正确分析形势和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开发,结果效益低下,浪费了大量的人、物、财力。这些都是应该坚决避免的。

生态旅游模式创新的关键

当旅游者已不满足于单纯追求观感上的享受,而更重视实际体验和参与时,生态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就不断被提上桌面,一种全新的综合型、多业态的生态旅游样式呼之欲出。

以投资生态旅游地产为主业的深圳七彩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国军认为,生态旅游在未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从保护生态到享受生态,从偶然性消费行为到既定养成的生活习惯。闫国军以他们公司在广西巴马、云南丽江、西双版纳等地生态旅游项目为例展开分析,从单纯的发起生态旅游项目到为消费者量身打造一套适合个人的休闲养生度假方案,包括旅程预定、生态体验项目、健康检测、信息化管理、健康购物等系列化增值服务。他提出一种将休闲度假、生态养生以及旅游地产、养老房产融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形式——依托美丽的景区或者改造现有的生活环境,建立生态养生度假基地。一方面为参与者打造休闲度假游服务,一方面又通过生活环境的改变引导参与者生活习惯的改变,在参与者体验生态健康的旅行之余潜移默化成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引领集休闲度假、生态环保于一身的生态旅游新风尚。

张佑印对闫国军所倡导的生态旅游新样式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旅游地产、养老房产是利国利民的项目。他结合对国外一些生态旅游模式的研究,为我国打造专业化、综合化的生态旅游升级样本提出建议。他指出新型生态旅游是建立在一种资源优势基础上,不断挖掘外延价值,做深产业链,打通上下游关节,为参与者提供由身到心、由心到情的打包服务,使参与者在单次旅游过程中唤起长期参与、永久参与的意识,从而在日常生工作活中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进行生态养生活动,把生态化的旅游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中。

邓荣霖以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展开论述,他评价闫国军所倡导的生态旅游样式是一种创新,并就“如何处理好市场机遇与环境的挑战”、“内部制度建设与外部竞争的关系”、“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三个方面对生态旅游相关企业提出建议。他认为,生态旅游企业必须树立消费者利益第一的企业定位。只有当消费者参与到旅游中,能真正获得生态体验和享受,才会促使他们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带动更多人养成保护、呵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如何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创造收益的同时带动更多参与者去重视生态环境,自觉养成保护生态环境乃至引领一种健康、生态的生活方式,应该成为生态旅游企业崇尚并追寻的价值。邓荣霖教授建议生态旅游相关企业要对从业者进行系统的培养,以硬性的管理制度和软性的企业文化这“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手,去引导消费者与景区、旅游活动与生态环保之间建立起和谐的默契,同时积极主动地与当地居民达成共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生态旅游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核心,也是生态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方式的主要特征。张佑印、邓荣霖就外部环境、内部主体、合理宣传与自我约束等几个层面为生态旅游新局面开拓提出了建议。

首先,要完善生态旅游政策、法规、标准。张佑印指出,全国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发展生态旅游作出了具体安排。此外,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评分实施细则》,这些文件的印发和实施必将对加快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水平提升起到重要作用。而新近出台的新《旅游法》更详细、具体地对旅游产业、生态旅游发展作出规定和约束,使生态旅游在法律的护航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要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吴晓青认为,发展生态旅游,要科学编制规划,更要严格的环评检测机制。应明确规划审批程序和内容要求,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同时,还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特别是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限制开发区域,要根据其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对生态旅游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防止规划和项目设计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三,要提高科技含量,推广试点示范经验。邓荣霖倡导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加强生态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他表示,要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就要积极引入现代新科技,如推广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污水、垃圾处理回收利用等先进技术,防止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要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示范点建设与推广,静心打造一批经得起环保部门专业环评和消费者口碑评估的生态旅游样板,为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提供范例,形成辐射效应,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第四,要加强宣传教育,鼓励社区参与。张佑印表示,生态旅游专业化程度较高,要加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生态环保意识。此外,如何与当地社区、居民处理好关系也值得研究,通过开发生态旅游带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是生态旅游价值得以实现的保障。只有尊重当地的特色,尊重景观、文化的差异性,才能在吸引游客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以经济效益促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最后,要加强协作,严格监管。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活动,涉及诸多部门和领域,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邓荣霖建议要建立联合监管的长效机制,推动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制度的落实。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主动做好服务,联合旅游、发展改革、财政、建设、林业、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推进生态旅游发展。

第4篇

关键词: 生态协同产业; 生态文化; 生态农业; 生态工业; 生态旅游业; 生态科技;生态服务业; 补偿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6-0004-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环境建设被提到了国家总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这就对构建新型生态产业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建设生态主体功能区,必须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必须发展生态协同产业;发展生态协同产业,必须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这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一、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协同产业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意义

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其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础。生态文明是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将环境与生态目标融合到现代化建设之中,在市场经济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和生态友好型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二)农业产业形态的演变趋势

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来划分,农业发展史上,农业产业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工业化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过程。原始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刀耕火种;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靠天吃饭,以人力、畜力为生产工具,生产效率极其低下。

工业化农业的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产出,以机械化、化学化为基本特征,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工业化农业时代改变了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状况、在消除饥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肥力下降、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下降、高能耗和高成本。随着生态危机的出现,农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由此催生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的概念是针对传统农业而言的。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产活动。现代农业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企业发展为龙头的农业,是实行企业化管理,产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

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演变过程中的又一崭新形态。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变动、生态资源丰富程度的依赖越来越强。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协同产业的子系统,将真正实现“农业---环境---人类”的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将成为生态农业的主要功能。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2010年中央1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对此,农业部要求采取六项措施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重点促进农产品供给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农业发展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农业生产条件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农业劳动者向新型农民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加快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加大粮食战略工程实施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建设高标准粮田、改造中低产田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中之重。探索建立国家奖补与农民投资投劳相结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机制。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大力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开发农业节约型技术。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集成推广良种良法,通过提高单产水平来克服耕地资源限制。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积极提供新品种供应、新技术推广、统一耕种收获、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资统购统供等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四)生态农业的多种功能和特殊性质

第5篇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语言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3-0132-04

一、引言

“语言生态”(Language Ecology)这一概念是豪根(Haugen Einar)于1971年提出来的,他所说的“语言生态”是指“特定的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语言生态学是研究语言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的新兴学科,它强调语言生态环境的构建、语言的规范性、语际和谐等方面。

在低碳社会标准的大环境下,我们提倡能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这是硬环境建设的重要指标;而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离不开软环境建设。“语言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语言生态是社会生态的映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紧密相连。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语言生态从其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不和谐型语言生态与和谐型语言生态。前者的主要特征是语言运用混乱和语言污染严重、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不融洽、语言规范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等诸多方面(冯广艺,2009)。本文所讨论的语言生态环境主要是指语言的规范性、得体性和经济性,即用正确、简练、合适的语言给受众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和心理上的愉悦。但是,在一些公共场所,语言生态环境污染的现象很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影响了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因此,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已经迫在眉睫。

公示语是一种实用文本,公示语翻译质量体现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程度和水平,同时,也会对地方经济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没有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们无法生存得安全、舒畅;没有好的语言环境,人们无法生活得方便、和谐。没有准确无误的公示语双语标识,会给地球村的村民带来沟通上的障碍、不便。因此,建设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同保护我们人类的自然生态环境一样重要。

然而,由于缺乏综合控制、管理手段,公示语翻译错误已经成为语言生态环境建设的障碍。从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来看,公示语翻译错误是一种资源浪费,更是一种语言环境污染,它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开放和对外交流。

二、公示语特点及功能

公示语(public sign),又名揭示语、标识语,是一种常见于公共场所的特殊文体(杨全红2005),或用寥寥文字,或用简明图示,或图示配以简明的文字,表达对受众的某种要求或引起受众的某种注意,如路牌、招牌、广告语、海报横幅、宣传口号等。公示语一般是制作在标牌上向人们传递告示、指示、提示、警示、标示、请求等信息(吕和发,2005)。它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如公共设施、公共场所、旅游景点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公示语一般是制作在标牌上,其语言必须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且多用名词、动词、名词短语、动词短语,避免使用完整的句子。

国内一些研究公示语的学者提出公示语主要具有四种主要功能(施建华,2008)。(1)指示性。这一功能较多地应用于公共场所,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如机场安检(Airport Security),办理入住/离店手续(check-in/Check-out)。(2)提示性。此功能向受众者提醒某一需要引起注意的事件或现象,如“小心地滑”(Caution,Wet Floor),“油漆未干”(Painted)。(3)限制性。它是以相对委婉但直接、明白的语气向受众者提出要求,限制、约束对方,如“远离火源”(Keep Fire Away),“宾客止步”(Staff Only)。(4)强制性。这是公示语中语气最强硬的一种,受众者必须严格按照警示行事,如“禁止吸烟”(No Smoking),“仅限紧急情况下使用”(Emergency Only)。当然,一些公示语的功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功能。

三、公示语翻译的理论指导

所谓语言的生态环境,指的就是语言的交际功能服务于人们日常交际和互动的功能,以及它所负载的全部认知属性、社会属性和生理属性(张伯江,2005)。由此可见,交际功能是语言生态环境的核心。如前所述,公示语是一种实用文本,其四种主要功能都离不开语言的交际功能这一核心。公示语的文本性特点要求译者很大程度上要从“读者反应”的角度进行语言、文化、交际等多方面的转换,最终找到尽可能适应读者的译本(董爱华,2011)。

根据公示语的文本特点和功能特点,我们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常遵循功能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是由德国学者凯瑟琳娜·莱斯(Kathan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 Vermeer)、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na Nord)在对传统的“等效翻译原则”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重大突破,为公示语翻译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客观、可行的原则和标准。其主要内容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或交际功能决定,而不是由原文及其功能决定。“目的论”是功能理论的核心。它是由“功能学派”的创始人凯瑟琳娜·莱斯和她的学生汉斯·费米尔在研究和发展自己的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目的论”提倡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就是完成文本目的,第二准则是译文必须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第三个准则是译文必须与原文语意一致。我们可以用这三个准则作为评价公示语译文质量的标准。

当然,作为一种实用文本,公示语的翻译必然会受到其他诸多的翻译理论的指导。

四、我国公示语翻译研究回顾

我国的公示语翻译研究起步较晚,形成规模性的研究也只是近几年的事,而且总体研究水平不高。2005年“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随后,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网站建设),分散在各地的“啄木鸟公示语纠错活动”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展开,极大地缓解了公示语翻译研究的匮乏状况,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著名学者戴宗显教授(2005)以及黄友义(2006)、卞正东(2005)、吕和发(2004)、贺学耕(2006)、王银泉(2004)、赵湘(2006)、罗选民(2005)、陈淑莹(2006)、赵小沛(2003)等,先后从公示语翻译的语言风格、语言结构、理论指导、差异性研究、语用研究、约定俗成研究、缺陷研究、交际翻译策略研究、教学欠缺研究、分类研究以及文化差异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近几年,又有大批从事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们加入到了这一研究的行列。很多人从自己所处的地域、城市开展研究。这一批研究人员分别就成都、南京、烟台、贵阳、桂林、西安、兰州、长沙、武汉等地的公示语翻译现状开展了实证研究。

以公示语翻译为题撰写硕士论文并开展研究也已经有了很好的开端。还有人专门搜集了世界各地荒诞搞笑公示语,并将其分类(袁良平,2007)。公示语的标识已经开始向国际认可的符号发展。这些都为从公示语角度建设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打下了基础。

五、公示语翻译错误

为了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笔者认为必须针对公示语及其翻译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案例,查找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提供相关建议,从而改善不和谐的语言生态环境。为此,本文主要以江汉大学2008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收集到的有关木兰天池的公示语翻译材料为例,对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错误进行分析,将其中存在的共性错误进行归纳总结,并在分析错误的基础上,对典型的错误提出了更正措施。

1 拼音和英文混用,缺乏统一标准。一些道路标志、商店名称、景点名称等在翻译的过程中面临着选择拼音还是英文的问题。这是公示语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内其他学者也有提及(赵秋荣等,2008)。但学生拍摄到的公示语翻译的照片显示,同一地方存在着两者混用的现象,标准不一致。如“长廊”译成“Long Corridor”,译文表达了原语的含义。而附近的“道冠石”和“龙珠潭”则采用拼音加英文,译成“DaoGuan Stone”和“LongZhu Pool”。如果选择“长廊”的标准,整个景区都应该选择使用英语,这样才符合语言生态学对语言规范性的要求。

2 英语单词拼写错误。这一错误往往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通过改进工作作风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如Taoist Priest Poor中的拼写错误在LongZhu Pool中就避免了。

3 原语信息传递不清或歪曲。如将“商亭”译成“Business Pavillion”,所传递的信息与原语完全没有关联。原文所表达的是景区购物点,而译文的中心词“Pavillion”无法传递原语“购物点”这一信息,因而无法引起译文读者反应,达不到交际目的。因此,“商亭”译成“Shop”更能有效地传递原语信息。

4 违背目标语表达方式。如“售票口”被译成“The ticket window”,尽管这一译本可以被目标语受众理解和接受,原语的信息也可以得到传递,但由于与目标语的表达习惯不一致,容易造成受众的不适感,而且也不符合公示语简洁的特点。如果译文只用“Ticket”一词,受众就会从最简单的形式中获取更佳的反馈效果,明白应该在何处购票,既达到语言生态学对语言的经济性的要求,也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5 冗余累赘,不符合公示语的简洁特征。这表现在逐字逐句翻译原语,造成多余成分,如:道士潭被译为Taoist Priest Poor,译者将“道”和“士”硬行分开,从而使Pool(原译文存在拼写错误)有了两个名词修饰语。这一译文不止有翻译上的错误,也是对原文理解的错误。在同一景区,“道士洞”自然就译成Taoist Priest Cave。再如将“下山由此去”译成“Down the mountain by this way”,译文与原语一一对应,既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也违背公示语的简练原则。其实,这条提示性的公示语英译用一个表方位的副词“Down”配以标牌上的箭头就足以表达原文的信息。

6 使用完整的句子,违背公示语多用短语的语言特点。在同一景点,有多处公示语的英译是完整的句子,如“柔嫩小草,请勿伤害”的译文是“The grass is tender,please don’t hurt it.”,这一限制性的公示语向公众提出要求,和前面“爱护小草,请勿践踏”表达的是同一信息,要求受众的脚不要踩到小草,因此,“No Step”这一名词短语既符合目标语的语用习惯,又可以得体地表达原文的信息。又如“限载30人”被译成“The limit is 30 people”,尽管译文语言正确,也可以被交际对象所理解,但译本改为“30 People maximum”更符合英文公示语的语言习惯,容易被交际对象所接受。

事实上,很多公示语译文都存在不止一种错误,如上面提到的“商亭”和“售票口”译文既没有有效表达原语信息,也不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还存在冗余累赘的问题。因此,在公示语错误的更正过程中,要避免克服一种错误而忽视或者造成新的错误。

六、语言生态环境构建

公示语和公示语翻译是语言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示语和公示语翻译正确与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对外开放的水平,同时也决定着交际的成败。

针对武汉城市圈存在的公示语翻译现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构建语言生态环境提出建议和意见。

1 组织由课题研究小组、媒体、志愿者、翻译公司等参加的啄木鸟纠错活动,找出典型公示语翻译错误案例,分析、整理后反馈到相关单位整改。

2 建立公示语翻译监管办公室或标准管理办公室,对公示语翻译进行全程监督。

3 成立以高校为依托的中外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建立公示语翻译网站,为公示语翻译和研究提供平台。

4 提高公示语翻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增强译者的文化意识,确保公示语译文的质量。

5 加强公示语翻译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态度教育,坚决杜绝翻译中的拼写错误和译文的前后不一致等粗心大意错误。

6 了解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功能,制订统一的公示语翻译标准,尽量沿用英语国家相同或相近的公示语表达习惯形式,使译文更加地道,更好地服务于目标语受众。

公示语翻译涉及到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已经在软、硬环境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由于一句不文明的话,由于一条错误的标识等不和谐的生态环境造成合同取消、投资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然而,这样严重的后果并没有引起政府职能部门、相关单位的足够重视。公示语翻译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是其英语翻译错误却非常普遍。纠正这些现象,建设和谐语言生态环境迫在眉睫。正确得体的公示语译文作为和谐语言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部分,对加强城市对外交流,塑造城市的国际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加快社会经济建设,特别是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广艺,生态文明建设与语言生态构建互动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杨全红,也谈汉英公示语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5,(6)

[3]吕和发,公示语的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2)

[4]施建华,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其汉英翻译策略[J],台州学院学报,2008,(2)

[5]张伯江,功能语法和汉语研究[A],刘丹青,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董爱华,高越,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实用文本翻译的语用等效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7]袁良平,公示语:世界性问题[J],外语语言文学研究,2007,(3)

[8]赵湘,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2)

第6篇

1.1“天人合一”与“和谐林业”

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先秦各学说,特别是儒家学说。即天与人、自然应是合一的。也就是说人与自然必须共生共荣,和谐共处。因此,所谓和谐林业,就是在“天人合一”人文理念及生态文明全面普及和深入人心的前提下,通过科技与制度创新,实现营林集约高效、资源丰富;产业资源节约,生产清洁;森林健康、生态优良的现代林业[2-4]。

1.2和谐林业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林业

和谐林业的主要特征是:①崇尚与敬畏自然。全社会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大大增强,林业生态体系渐趋完善、林业产业体系渐趋发达、生态文化体系渐趋繁荣。②科技与制度创新。通过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极大促进林业建设的和谐健康发展;通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的不断创新,实现林业的各项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为实现林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③营林集约高效、资源丰富。在森林培育和经营中,林地资源及生产力明显提高,林地产出最大限度得到发挥。④产业资源节约,生产清洁。在生产和消费中,森林资源得到合理高效利用,生产环节环保清洁。⑤森林健康、环境优良。无论乡村森林还是城市森林系统结构合理、功能最优化、最大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景观效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较高的生态安全性;受到多种干扰后的可恢复性;较高的生物产量;较高的循环经济价值;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身心愉悦的要求。要实现绿色首先就必须构建和谐林业[5-8]。

2和谐林业是建设绿色的必然选择

2.1和谐林业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讲科学发展首先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敬仰自然万物。人类起源于自然,必然依赖自然。古人早就有“人天同构,人副天数”之说。过去我们有很多违背自然客观规律的林业经营和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如大面积的营造单一树种纯林,带来严重病虫害;大面积烧山全垦造林,在生态脆弱的地区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发展现代林业就必须将林业纳入整个国民经济这个复杂系统中来思考,把人与自然和谐放在首位的同时,在确保生态环境优良的前提下,为全社会提供丰富的林产品供给。因此,建设和谐林业,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平衡法则,实现人与自然全面发展。

2.2和谐林业是实现绿色有效途径

孔子的“执两用中”的思想对我们建设现代林业任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执两指要把握事物的两端,只有在明白事物的两端之后,才能找到适合的中来。目前,虽然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生态压力居高不下。随着人口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还会更加突出。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我省审时度势,科学把握绿色发展大势,提出了“绿色建设“发展战略,运用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不断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构建起节约能源资源和有利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绿色增长,从而实现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其主要任务是建设绿色环境、发展绿色生产、引导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等四大领域。其核心是提升环境承载力和增强生态容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其目的是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社会和谐,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谐林业的主要目标就是要通过保护生态、恢复生态、改善生态,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同时通过清洁生产、循环再生、高效利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和永续利用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林产品和服务[9-10]。

3建设和谐林业助推绿色建设的策略

3.1普及森林文化及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绿色发展理念

(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大力普及宣传“天人合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生态文明价值观、道德观、政绩观,让全社会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使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2)加强教育培训。凝练和颁布全民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建设一批具有显著标志性的森林文化教育基地。每个市县都要选择有良好植被的近郊森林公园或有文化内涵的林地建立森林生态教育基地;要在主要交通和林区醒目地方建立永久性具有感染力的森林文化宣传或警示牌(匾)。把生态文明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管理者和城乡居民的生态文明知识培训与普及。(3)加强示范引导。通过领导推动、典型带动、制度驱动、活动拉动等方式,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森林保护节、观鸟节、花卉节等绿色节庆活动和绿色创建活动,不断壮大绿色志愿者队伍和民间绿色组织,形成绿色示范引导效应,广泛普及森林文化及生态文明,提高绿色发展理念。

3.2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1)坚持高效节约。在营造林上,全面贯彻森林健康理念,注意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加强营造林工作的全过程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林地生产力,确保造林质量和成效。在处理培育和采伐利用的关系上,做到在培育中合理采伐利用、在利用中积极加强培育。在工程监管上,大力强化工程效果监测工作,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在产业发展上,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单位个人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林业,特别是积极鼓励林产加工等用材企业发展原料林基地,保障木材和林产品的供给,大力扶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技术高效益产业建设。(2)突出生态保护。一方面,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切实保护好森林资,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另一方面,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科学经营和利用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实现林业资源利用和保护相互促进、相互依存。(3)实施分类经营。使商品林真正走向市场,使生态林得到有效的经营保护,使其生态防护效益得到时最大限度发挥,使林地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使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充分释放[11-12]。

3.3深化林业改革创新,促进绿色发展活力

(1)深化体制与机制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林业和谐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成果,继续深化配套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加快林业综合执法改革,推进林权管理服务体系和林业产权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着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努力提升基层林业站管理与服务水平;建立生态补偿和共建共享机制,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深化林木采伐制度改革,严格限制公益林采伐;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绿化机制,深入开展森林城市、绿色村庄、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5]。(2)加强科技创新。要把林业科研引导到“绿色”二字上来,无论是良种选育、森林经营、产品开发、生产工艺等各个林业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都要注重是否有利于生态保护、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积极支持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科技攻关项目。

3.4健全林业法律体系,保障绿色建设

第7篇

[关键词]全球化、都市文化、外语教育、英语教育

一、关于全球化和都市文化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球化这个名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全球化指经济、信息、生态、技术、跨文化冲突和公民社会各领域里可感受的日常行为的区除讲解性。(贝壳 2008.11:11)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各方各面,它是一个复杂的进程,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冲击作用。在全球各个不同层面,人们逐渐形成了全球意识,加强了各地区各国之间的联系。全球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然而由于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出发思考,人们对于其是起积极作用还是起消极作用各有分歧。在文化层面,全球化使世界的整体性加强,形成了文化认同。然而,文化认同的产生和发展又威胁到了文化独立性的保留和发展。

都市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全球化和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多维度的互动中彼此相互促进,如今新交通、通讯、网络等技术所带来的时空压缩也影响了城市在全球体系中的作用。城市的发展主要分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城市是文化的载体,一个城市的文化的发展及城市自身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全球化发展迅猛的今天,城市与城市之间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都市文化被赋予了全球化的印迹。城市街道路标、广告牌上、电视广告、新闻里,全球化韵味十足。而对于都市化的研究,也主要围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维度展开。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教育的发展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作用。

二、都市文化中的英语教育

1、外语教育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发展、技术创新又离不开教育。教育作为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城市是文化中心,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和这座城市的教育水平有很直接的关系。统计全球各地区学校数量与规模,可发现名校都分布在城市里。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求我们必须有统一的或者能够被共同理解的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因而外语教学成为城市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世界各国家都开设了不同语言的外语教学课程。

2、英语教育的发展

进入20世纪以来,全球化步伐加快,英语作为人类交流的媒介,在国际交往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David Crystal对全球说英语国家的统计,把英语作为母语国家的人口有3.2-3.8亿,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国家的人口有1.5-3亿,把英语作为外语的国家的人口为1-10亿。

英语是世界上信息量最大的语言,它主导了全球出版物、广告、电影、电视和广播等领域。戴维·格雷多尔(David Graddol)曾指出,英语的地位从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中提升,没有别的语言可以在复杂多变的21世纪代替它。(1997:45) 英语已经成为世界性语言,英语教学也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国家发展起来。

据记载,我国正规的外语教学始于元朝,后在清朝和民国时期英语教育均有较大程度的发展。但建国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俄语教学发展迅速,再加上“外语无用”的影响,英语教学陷入一片漆黑。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才重新把英语列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课程。

3、英语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

英语教育始于城市,城市是文化交流最为频繁、生产力以及经济贸易的中心地区,外语教育在这里备受重视。随着全球都市化的发展,对于英语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英语教育,不再只局限于日常交际用语和基础英语的教学,其专业性不断加强,逐渐对英语教学进行了细化,特殊用途英语教育发展起来,例如:机电英语、医学英语、建筑英语、音乐英语、商业英语等。

三、都市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都市英语教育虽发展迅速,程度较高,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由于城市学生数量相对集中,造成学生竞争激烈,考试压力大,很难摆脱为应试教育而进行哑巴式英语教学的困境。其次,课程设置缺乏实效性, 比较粗糙,英语教学没有进行细致的划分,实用性较差。其三,城市里英语教育机构的大量兴起,这一方面对于城市英语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以营利为目的的教学,违背了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导致效果不佳。其四,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学习被动,无法达到真正习得语言的水平。最后,许多教师自身素质就偏低。虽然城市里师资水平相对较高,但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教师都是毕业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的英语教育主要注重的是语法、写作以及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这些教师,有的不仅听说能力比较差,而且知识面较窄,课堂上多以讲述英语国家的文化为主,不适应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的需要。

为了应对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城市英语教育问题,我们首先要改变旧的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形成以语言运用为最终教学目标的教育体制,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察。我国正在努力减轻学生负担,素质教育正在蓬勃发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发展,这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逐渐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想要增强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对症下药”。也就是说,针对不同人学习英语在日后运用方面的不同需求,使用不同的英语教材,开设不同的课程。其三,针对城市英语培训机构大量繁衍,且多以盈利为目的,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学习周期偏短,急于求成,有的甚至存在欺诈行为的状况。一方面要加强严查和打击监督力度,另一方面更要提高教育机构教学质量,使教育机构教育逐渐步入正轨。其四,要冲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针对不同的语言学习人群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目前有些学校已逐渐开始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考核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入不同的班级,再根据其程度进行相应的教学等方法。最后,要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的提高。教师应不断改善教学技术,并且不断提高自身包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英语素质,以达到能够培养全球化背景下21世纪城市人才的需求。

四、小结

在全球化大背景的驱使下,作为都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英语教育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对于英语教育的要求不断加强,高质量、高水平的英语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使作为都市文化的英语教育适应都市化发展的需求,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乌尔里希·贝壳著:《什么是全球化?全球主义的曲解 ——应对全球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贾冠杰著:《英语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第8篇

关键词:美丽中国;美丽乡村;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设美丽中国,重点难点在乡村。“美丽乡村”创建是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它既秉承和发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宗旨思路,又丰富和充实其内涵实质。“美丽乡村”之美既体现在自然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

一、美丽乡村规划

(一)美丽乡村的规划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56%。也就是超过半数的人口还是在农村里,要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首先一定要解决好农村突出的问题。目前,在一些经济较落后的省份,城乡二元分化现象严重,农村环境大多数是脏、乱、差,相应的配套设施严重缺乏,生活还处于较低水平。由于缺乏好的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合理的规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农村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鉴于此,全国上下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示范工作。

(二)明确规划重点

根据国家、省、市级建设美丽乡村规划相关文件精神,应充分调研了解村庄的实际情况,规划重点要在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并通过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项目库,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有效指导解决创建美丽乡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把村庄打造成为产业更特色、保障更有力、环境更宜居、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的美丽乡村。

(三)做好类型选定

美丽乡村规划必须把握住村庄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扶持政策,深度挖掘村庄的潜力,进行SWOT分析,尊重村庄历史特色和村民意愿。以落实具体行动为前提,在努力做到“一村一品”的同时,还要做好美丽乡村类型的选定。乡村类型有多种形式,如人文历史型、殷实宜居型、自然生态型、民居风貌型、休闲旅游型、工农结合型、农田水利型等。每个村庄可根据自身的特色选定合适的乡村类型。

二、枫石村发展条件

(一)江山美丽乡村建设背景

江山自然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市,并拥有江浙沪唯一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从2009年开始,江山抓点连线、以点带面,在农村大力推进产业增收提升、环境整治提升、公共服务提升、农民素质提升和基层基础提升等五大提升工程,全面开展“农业产业提升创富裕乡村、农村环境提升创美丽乡村、公共服务提升创满意乡村、精神文明提升创文明乡村、基层基础提升创和谐乡村”等“五村联创”活动,力争到2020年,把大多数行政村建设成“富裕、满意、文明、美丽、和谐”的“中国幸福乡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打造新的国家级区域品牌。

(二)枫石村概要

江山市枫石村位于峡口镇东南面,离江山市区35公里,北距峡口政府2.5公里,东与大峦口村相连,南与三卿口村相连,交通十分便利。枫石村山水环抱,自然环境优美。全村有14个自然,594户,1882人。2007年以来先后被授予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衢州市村级财务管理石畈村、衢州市四星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衢州市五星争先先进村等荣誉称号。枫石村拥有全国闻名的制瓷文化以及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优良的自然、人文资源为枫石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三)“瓷”文化价值显著

枫石村位于古时仙霞古道――“海上丝绸之路”一条重要的陆上运输线上,自身文化优势显著。著名的三卿口制瓷作坊就位于枫石下辖碗厂自然村内,其于1979年引起文物考古界的注意,并于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完整的宋瓷作坊,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窑址,也是中国早期青花瓷的发祥地之一。其工艺流程与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方法吻合度极高,其保留有完整的生产设施、工场布局、技术工艺及生产组织方式,是中国传统家庭式手工作坊的“活化石”,对研究中国陶瓷史有重要价值。

(四)现代农业示范园

枫石村流转土地800多亩,建立了江山市首个现代农业示范园,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同时也是江山市唯一一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园区内共有5个公司、合作社――江山双得利果蔬专业合作社、江山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山珍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江山贺康果蔬专业合作社、江山绿园花木有限公司。园区内有葡萄、草莓、桃等果树园区200多亩、花卉苗木园区400多亩、蔬菜园区200多亩。一个环境优美、经济发展、乡风文明、服务配套的农村新社区已初步建成。在台湾创业园优势发展的大背景下,搭建了一个引进台湾先进农业技术、管理方式、资金和人才的平台。有利于加强台海关系、促进两岸人群商业互动,对于江山、浙江、乃至全国都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三、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特征

生态型美丽乡村是一个综合、全面的现代化建设模式,不仅要突显出乡村的“美丽”,还要本着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创建新型农村,以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优化生存环境。

(一)尊重自然

山、水、田、宅一体化是生态型美丽乡村应具备的主要特征,农村生态环境所体现出来的秀丽风光不仅要通过规划设计来呈现,还应在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建设结构融合在乡村地理环境中,在乡水风格的影响下,突出自然的主导作用。

(二)环境优美

美丽乡村除强化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之外,还需注重乡村卫生管理和监督,在公共场所、街道周围都应设置警示性标语,让居民能够时刻保护乡村环境,有利于长效保洁机制的建立。与城市相同,美丽乡村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也逐渐变得科学化,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方式为美丽乡村提供了良好的建设管理空间。

(三)合理规划

农村建筑的质量、结构布局可以影响整个美丽乡村的空间造型和生态结构,所以在农村特定地理风貌环境的影响下,乡村外貌形象必须与景观相适应,在契合现实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土地的流转、土地整合项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乡村文化也一样,传统建筑、传统文化、先进思想都需要在美丽村庄乡村建设上有所体现。综上分析可知,合理规划是生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点发展项目,是集约化乡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四、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讨

(一)鼓励、引导富余资金流向乡村

其具体措施是允许具有富余资金的城市居民和企业到农村去租用土地,主要是租用非基本农田和非林地的荒山和废弃土地,并允许在其租借的土地上修建具有能满足其居住和经营需要的建构筑物,其租用的期限根据其要求最长可达70年,租用的土地上修建的建构筑物在合理范围内归其所有。这样就会打消这部分群体向农村投资的顾虑,他们就会用心建设自己在租用地范围内的家园。这样不但带来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大量资金, 而且也带来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从而带动农村地区居民思维方式的改变。他们来农村地区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他们必定要统一规划设计、保护发掘历史、建设漂亮的建筑、栽种果园,绿化荒山、完善道路、水电、通讯、环卫等公共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必定在区域范围内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得到共享,这样不但完善了农村地区的公共基础配套,美化了乡村,而且为农村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样的改变不但使农村地区良性发展,保护传统,还可以给农村地区居民以示范带头作用,让他们都能学到新的技能知识和新的思维方式。投资主体会把在城市里积累的人脉和知识、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投放到农村地区,潜移默化地感化农村地区居民。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污染防治规划

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研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为加强农村环境监管提供制度保障,逐步实现城乡均等化环境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和考核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农村环境保护要求的评估标准、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积极争取各项涉农资金支持,有效整合全市各项涉农资金,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商投资用于枫石村环境保护工作。将枫石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以及基层环保能力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结束语

总而言之,乡村的美化过程不仅体现在现代化建设上,也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长上。乡村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非常好的地区,在地域经济上虽然存在薄弱环节,但是其发展的意义和公益能力却非常重大。因此,要创建生态型美丽乡村不仅要注重考虑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还需在整顿农村经济建设空间结构、环境上多下功夫。政府必须正确把握角色,在乡村建设中与农村居民做好沟通,让农村居民可以加入到建设“美丽中国”的队伍中来。

参考文献

[1]吴理财,吴孔凡.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5-22.

[2]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1-6.

第9篇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

特征

目标

方向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0-033-03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化水平也日益提高。“十二五”规划提出:“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这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最新的城市化发展思路,也是基于城乡二元分割条件下推进城市化的现实选择。

一、城市化的一般考察

世界史是人类城市的文明史,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及创新载体,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信息的中心,具有集聚、规模和辐射等功能效应。4000余年来,城市内涵随历史发展不断丰富。

城市化的基本涵义至少包括四个方面:城市工业的集聚以及服务于城市的第三产业高度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引起城市人口的集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这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化过程的基本动力。城市人口的增长及农村人口城市化,形成了城市人口高度集聚而引起的城镇数量增加及城市规模的扩大,这就是城市化形成演变的主体内容。城市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辐射影响,提高了城市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首位度,突出了城市个性,增强了城市的特殊功能,这是城市化过程中重要的源泉与能源。城市化最直观的表现是地域景观的变化。城市在某一地区出现后,促使这一地区的自然景观转变为现代化的建筑景观,城市由原来的乎面现象转化为几何的立体现象,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转化,使以人口、产业高度集聚为特征的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居民点、建筑物相应地向城市转变。

城市化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前提。城市化水映了―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是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统一以及实现民本、民富、民主、民生的和谐社会的主要路径。

近几年关于中国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出现了城市地理主义学派、城市规划主义学派、城市经济主义学派、城市生态主义学派、城市人文主义学派,他们从区位论、结构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论,从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论到产业集群论的演进,都体现城市化发展理论的深化。因此,科学认识城市化概念与中国特色城市化基本内涵,分析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客观规律,预测发展的可能性、必然性和城市功能演化,对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战略、道路、模式和途径提出独到见解及政策建议,将是深化中国城市化发展研究的重大课题,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应用价值。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

1

中国的城市化是在二元结构背景下推进的城市化,其发展是“低度城市化”(Under-urbanized)。所谓“低度城市化”可理解为:一方面我国新增城市人口中,越来越大的部分由于各种制度障碍不能成为市民的“农民工”,他们在城市居住和工作,只保持最低限度的消费,他们中很多人把配偶或子女留在流出地,使他们成为非常态的和不稳定的城市人口。或称为“浅度城市化”、“准城市人口”;另一方面“准城市人口”还包含一个数量可达4000万以上的庞大失地农民群体。在城市化进程中,他们的土地被征用,一般就地转化为非农业户口。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转化为城市居民的农民往往并未真正市民化,他们中的许多人实际上仍然被安置居住在农村社区,他们难以在城市获得稳定的正规就业,他们大多数人未能加入城镇职工的各类社会保障,所以他们成为一个特殊的“准城市人口”群体。从2001年-2007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平均增长70.1%,但是市辖区中人口增长只有30%。

2

中国的城市化是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严格意义上是“行政区划的城市化”。中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是等级制的辖区管理体制,城市的发展更多依靠行政力量获取资源。因此中国的城市化以政府为主导,城市发展结构是按照行政资源构架的、按照行政等级化走向配置,这就意味着哪个城市的人口越多、规模越大,提高城市等级的可能性就越大。城市布局也依托于行政等级体系,有省级直辖市、副省级市、地厅级市、县级市等一系列行政等级体系。行政层级越高的城市,各种资源要素总是在向高等中心城市集中,中小城市长期得不到发展,甚至有被吸空的状态。

所以,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中,城市管理者的政绩观和发展观都希望城市等级和规模扩大,通过行政等级的提高来获取更多的公共资源,区域差距延伸扩展至城市等级差距。由此带来大城市病和中小城市的落后并存,城市的相对繁荣和农村的停滞衰落并存等一系列的问题。城市化进程往往受到行政体制和行政区划体制的制约和影响。

3

中国的城市化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并行,但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世界工业化国家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应该反哺农业、城市应该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既包括财政投人和资源分配,也包括城乡环境、文化上的统筹;既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商品市场,也包括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要素市场;既包括城乡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当前重点考虑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和卫生事业,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收入提高的前提下逐步使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教育文化等与城市文明接近,使城乡差别缩小。城乡统筹的目标是使国家全面现代化,通过城市化、工业化和建设新农村,使城市人口郊区化、农村生活城镇化,城乡逐步一体化,最终统筹城乡发展,人民生活安康,社会全面进步。

4

中国的城市化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肇始于重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其地域空间布局和主导产业培植皆表现出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各个城市的特色不明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很多城市都很想发展制造业,第三产业在城市中有很大作用,反而发展不足。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的雷同成为普遍现象,大、中、小城市都希望借助各种手段为当地争得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构建完备的工业体系。同构化的城市结构一方面强化了城市间的过度竞争;另一方面,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定位的模糊性直接侵蚀了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

全球化下,集约化经营与效益化经营是城市资源稀缺性日趋突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经营的基本前提与重要内容。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

在追求多元城市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应在土地开发与其他空间资源的经营中从粗放型开发向集约型开发转化;从关心量的扩大到关心质的提高;从注重政府政绩到注重城市经营的实效,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建设都将在认真考虑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前提下予以实施,为此注重提高城市开发建设的集约化与效益化水平和质量将是今后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可以预料,今后我国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包括土地在内的城市资源利用模式将发生重大的改变。

5

中国的城市化是随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层次性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它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化率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是一致的。城市化率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反之,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城市化进程也较快,从而使城市化处于较高的水平。由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层次性,从而形成城市间的地区差异。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个特点明显地表现在城市的发展上。首先城市建设水平的差异。由于各地区城市的经济实力、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吸引外资的能力不同,城市的产业建设、主体工程和市政设施建设等方面相差甚远。交通运输、通讯设施、公共交通、水电供应、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卫生机构、教育设施、医疗设备、福利设施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其次城市化水平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由于区位、规模、资源、历史、传统、人才等的差别,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经济发展速度不尽相同。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利用有利区位、人才优势、交通便利等条件,加上国家的优惠政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其发展就远远快于内地的一些城市。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利用行政上的一些优势,如行政中心、项目布局、财政倾斜等,发展快于其他非省会城市。在中心城市的作用和带动下,城镇也迅速增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而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缓慢,差距存在不断加大之势。城市化率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是一致的。城市化率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反之,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城市化进程也较快,从而使城市化处于较高的水平。

6

中国的城市化重视外延拓展,忽视内在的功能完善。长期以来,城市的粗放型发展以城市范围无限制的外延扩展以及空间的无序蔓延为主要特征。上世纪80年代以来“摊大饼式”小城镇发展战略的推行以及大中城市新城区热、各类开发区和广场、步行街等标志性建筑热愈演愈烈,既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又因为强拆补偿不合理而引发了太多的社会纠纷,进而沉淀为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在城市空间拓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同时,现有城市功能的完善则严重滞后。从城市景观的外观上看,我国的城市并不比西方发达国家差,但在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城市文明的积淀上则呈现出天壤之别。拥挤的交通、令人担忧的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日益恶化的排水系统、脆弱的环保等“城市病”困扰着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的后续发展陷入十分不利的境地。

现代化城市管理重要职能是依据城市功能定位,科学研制和选择有差异的城市发展战略,而各个战略都像城市自身属性和要求一样存在千差万别,不同的城市性质如国际现代化中心城市和一般旅游城市战略性质与导向具有明显区别;不同的城市规模如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战略要素内涵也应有范围、数量、辐射功率和发展目标的差异。城市各类开发区因此,如何在城市经营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是城市政府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三、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分析

1

人本城市。我国城市化发展起步晚,基础设施质量差,功能与竞争力弱,发展不平衡,但发展速度快,未来潜力大。在发展城市经济,推进城市现代化的同时,应着力保护与发掘城市的文脉与景观特色,打造城市特色品牌成为城市政府在城市经营与城市竞争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与各类城市地域文化相结合成为发展特色城市的重要文化资源。水乡特色城市、滨海城市、高原城市,山海城市、沙,漠城市等以地理风貌为特色的城市;服装之都、水晶之都丝绸之都、玩具之都等以产业与资源为特色的城市;昆剧之乡、南音之乡、评剧之乡等以地方文化为特色的城市迅速为世界所了解,并为城市的发展带来可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中国城市个性化的特征就是保留城市的历史痕迹,并将她上升为城市的灵魂。

因此城市品牌的塑造要依赖于城市发展的品质,真正有竞争力的城市,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资源,也不完全是资本,而是人。坚持人性化与人本化的城市建设理念,尊重人的生理与心理欲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将成为今后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压倒一切的首要目标。

城市人性化与人本化的建设要求,无论大中小城市均应具有适宜居住的空间环境与尺度,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与呵护的匠心设计,城市空间作为一种提供人互动交流活动的场所,只有对应了人的行为规范时,建设才具有意义。

反思近年来各地盲目建政府办公高楼、大广场等贪大求洋的“形象工程”,城市政府应调整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并重新将人文关怀作为城市建设与改造的原则。各类城市将步行街、步行区等作为倾心打造的亮点,适合市民休闲的小公园及街坊绿地的建设应成为规划师与城市建设决策者关注的内容,建设具有亲和力的居住社区,注重以居住社区为单元的市民社会的物质与精神建设,建立新颖健康的社区生活等应成为城市政府今后日益重要的工作。

2

智能城市。城市是信息化的重要载体,将信息化与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信息化更好地服务城市化。信息化正在改变城市的管理结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互联网技术催生了网络社区和网络族群,创造了众多新的产业形态,带来政府工作更加公开透明、社会更加多样和多元。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形成了巨大的虚拟空间,无形中放大了城市的规模,等待着人类的再开发和利用。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应以打造“智能城市”为定位方向。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季铸教授认为,智能城市(Srnan City)是人脑智慧、电脑网络、物理设备三位一体建设的城市形态。

智能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是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

在智能城市体系中,首先城市管理智能化,由智能城市管理系统辅助管理城市,其次是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电力、智能建筑、智能安全、智能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智能化,还包括智能医疗、智能家庭、智能教育等社会智能化和智能企业、智能银行、智能商店的生产智能化,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生产、管理、运行的现代化水平。

智能城市建设是智能经济的先导,是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融合体,信息经济的电脑阿络提供了建设智能城市的基础条件,而知识经济

的人脑智慧则将人类智慧变为城市发展的动能。2011年是中国智能城市建设的初起之年,包括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宁波在内的中国城市将形成智能城市建设浪潮,也作为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样本。

3

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在城市化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以及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对于中国的城市来说,生态化与园林化建设既是对以往忽视生态环境建设、破坏生存环境的一种补偿性、修复性的被动行动,又是基于对人类建设性破坏活动理性反省的一种前瞻性、预支性的主动行为。正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我国城市,没有任何理由再重蹈发达国家曾经的“先破坏后建设”的覆辙。

可以明显地看到,各级城市政府都已经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城市的环境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城市与花园城市的费用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政府城建投入中上升比例最快的一项财政支出,其中用于环境治理与污染控制投资所占的比例最大。持久的努力终将会有丰厚的回报。中国人将会以“天人合一”的环境观与“无为而治”的空间管治观等传统文化精华与现代西方先进城建手段相结合的理念建设一批令世界注目的中国式的生态花园城市。

4

创新型城市。城市的活力看经济,经济的活力靠创新;创新靠人才,只有全方位不断增强自我创新能力,才能打造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城市的发展,并对其它区域产生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中国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创新型城市建设应具备四种类型。一是文化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应依托经济繁荣发达和较强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以文化产业发展突破作为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通过文化艺术领域创新,打造全新的城市发展形态;二是工业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其创新发展的重点,要以工业创新作为突破口,依托地处大都市周边,工业基础比较扎实,工业领域的人才、技术等优势的支撑,大力推进工业技术创新,形成以工业产业创新带动城市发展创新的格局;三是服务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其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创新型城市的主攻方向,通过不断创新城市的服务,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着力发展服务型经济,不断满足本地城市居民各种需要,并不断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各种跨国服务,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融合。服务创新型城市第三产业发达,社会综合服务能力较强,政府服务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较高;四是科技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其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要凸显科技集成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型城市一般依托国际级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形成雄厚的科技实力、较强的创新能力与明显的科技产业优势。其通过大力发展先进科技生产力,在协调推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成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的动力源。

5

低碳城市。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中国至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二氧化碳40%~45%的承诺,必将传递和分解到城市发展和各产业战略之中。

十二五规划指出:“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根据这一要求,众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目前基本的看法是以低碳经济为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建设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是人类和工业走向文明的必然之路,也必将成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低碳城市的构建,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低碳城市具有的主要特征:首先是经济增长前提下的城市发展低碳化,这是战略选择问题。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我们提倡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清洁生产,是在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减少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污染物排放。第二是城市能源消费的低碳化。能源消费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除了提高能源效率,更清洁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减少城市碳排放、实现低碳城市的根本途径。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工业的高耗能、高排放,是低碳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短期通过淘汰高耗能工业的落后产能,加大清洁能源在城市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是实现“碳基能源”向“氢基能源”转变,实现城市低碳排放的主要手段。最后是要求城市整体社会发展低碳化。低碳活动涉及城市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划、建筑节能、交通系统、居民消费四个方面。低碳城市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考虑城市所在区域的资源禀赋、社会发展情况、环境承受能力等因素,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状况,对每个城市发展进行明确定位,走不同的城市低碳化发展道路。

6

幸福城市。建设幸福城市是城市化道路中的中国智慧,它是一种发展理念。幸福城市建设是建立在“幸福科学”基础上的实践。“幸福科学”是积极心理学的别称。它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新思潮。主要关注人类潜能和优势的全面释放和发展,指导人们通过发挥自信、爱和美德等积极因素,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要素,不仅是GDP、人均收入等“硬指标”,还包括市民的幸福感、幸福指数等“软感受”,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这种“软感受”还会超越“硬指标”,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更多考虑如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或幸福指数。

幸福感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东西,它是一种心理体验,是人们追求最高层次的终极价值目标,不仅把就业、收入、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环境、社会保障等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作为工具价值目标,更涉及人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的程度、社会公平正义等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精神、心理体验作为终极目标。终极价值目标永远高于工具价值目标,就是说,幸福城市建设,最根本的是实现终极价值目标,而工具价值目标只是实现终极价值目标的手段。

一个城市的价值,不仅要看其能否创造更强大的经济实力,能不能最大化的满足居住者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物质需求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要看这个城市能不能真正以人为本,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单纯的经济发展本身并不能保证人民幸福感的增强,人民幸福感的高低是衡量城市价值是否最大化的重要标志。

7

和谐城市。建设和谐城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建设和谐城市。

建设和谐城市首先应加快经济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各个城市的具体实际出发,科学谋划,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性化目标,这是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保证;其次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服务水平。政府应在城市管理和服务上下功夫,保证社会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矛盾化解机制、活力激发机制、事件突发应急机制等,让人民安居乐业、让人们充分享有民利,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再次要打造城市核心文化,形成凝聚力、向心力。文化能赋予城市各种外在物质载体以内在的生命力,保护城市独有的文化积淀,能够提高市民素质,形成诚信友爱、互帮互助、文明札让的风气,提升市民的认同感、幸福度;此外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确保广大市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营造生态文明,创建优美城市,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到山美、水美、城更美。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城市研究室选编,国外城市科学文选[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2

左学金“浅度城市化”如何破题[J]人民论,2010(7)

3

第10篇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 建设模式 基本构架 主要特征 发展走向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当前社会历史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是城市发展的必经道路。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并无固定标准,本文旨在从一般理论意义上对此课题进行探讨,从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基本架构与要素出发,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主要特征与城市发展走向,以期对城市发展理论体系有所补充,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有所裨益。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基本架构

(一)创新主体是能动要素,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力量

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由创新主体来完成,创新主体是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能动要素,位于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基本架构的顶端,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在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主体包括高校、企业和政府,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力量,城市内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产生互动,决定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模式及成败。企业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动力源,是其他主体行动的动力源泉,一般来说企业的发展需求往往成为创新的直接动力;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知识源泉,为其他主体提供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科学依据;政府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导向,引导其他主体的行为方向,并在诸多方面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保障。

(二)创新资源是基础要素,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物质支撑

创新资源是指创新型城市建设所需且可用的各类资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物质支撑。从不同角度可以对创新资源进行不同的划分,从内容上,创新资源可被分为创新人力、创新物力、创新财力、创新信息以及创新制度五类;从特点上,可以把创新资源分为基础性核心资源和整体功能性资源两类,基础性核心资源主要包括创新人力、创新财力和创新信息三大资源,是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整体功能性资源主要包括创新文化、创新制度等,其功能主要是对基础性核心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讲,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就是创新主体在法律与制度的框架内,充分调动各类创新资源的过程。

(三)创新产业是核心要素,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驱动力量

创新产业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中处于核心要素的地位,是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创新产业的发展需求,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驱力。创新产业主要包括高科技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意产业三种类型。高科技产业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专门从事高新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服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业人员凭借专业领域的知识理论,向客户提供基于知识理论的产品与服务,包括法律、咨询、财务、教育培训等行业;创意产业源于从业人员的创造、技能和才华,经市场手段实现商品价值,将个人的能力转化为财富,在实际层面以文化传播行业为主。创新产业与各类创新要素紧密联系,由产业内生力驱动各类要素相互配合,投入创新型城市建设。

(四)创新制度是保障要素,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牢固保障

创新制度是保障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准则,也是创新主体利益得到保障、创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创新产业能够科学发展的基本框架,因此,创新制度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创新制度主要包括激励、融合、监督三个层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等。激励制度主要指政府为激发创新主体潜能,从主体发展需求出发制定的奖惩制度;融合制度主要指创新资源的共享,是实现不同主体间协同创新的保障条件;监督制度主要指对创新主体之间权利、责任、利益之间的划分保障。如果没有创新制度作为保障,创新主体的权益、创新资源的融合就无法得到持久性的维护,终将影响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后劲。

(五)创新文化是内在要素,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自觉动力

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中一个宽泛的概念,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视角下探讨文化的问题,主要强调的是构成创新主体的人员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从而形成在城市中形成一种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人们积极创新、勇于创新,形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自觉动力。在整个城市中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开放、灵活的软环境,创新文化将成为创新活动的“火花塞”。在面对各种问题时,作为主体的人自觉能动地选择创新,主动探求新的解决路径和方法,而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地按照固有模式操作。创新文化是在创新主体的共同参与下形成的,最终将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创新要素的广泛参与性

创新型城市建设,既是一个政治课题,又是一个经济课题,同时还是一个社会课题。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涉及到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创新主体、创新产业、创新资源、创新制度、创新文化五方面要素共同参与其中,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力量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从一定程度上说,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就是各类创新要素广泛参与、相互协调的过程。

(二)创新要素之间的协调联动性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需要各方面要素广泛参与其中,创新要素之间的联动协调性是指创新型城市建设并非指某一要素单方面发展,各要素必须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某一种创新要素的发展,离不开其他要素的支撑与配合,某一种创新要素的变动,也会使其他要素发生一系列连锁式的反应。在创新性城市建设过程中,经济环境、市场压力、科技体制都要求创新要素联动协调,各种创新要素呈现出一种协调联动的发展态势。

(三)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双向互动性

政府是城市发展规划、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者与实施者,规制了各个创新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创新主体的基本活动框架。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和发展完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要素都被推向市场,市场成为各个创新主体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和空间,来自市场的压力,使创新主体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下积极参与产学研的协调联动,依照市场规律运行,参与市场竞争。在创新主体的协调联动中,政府与市场之间发生了频繁的双向互动,市场的变动影响着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影响市场的运转。

(四)城市间交流与合作的开放灵活性

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同样,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周边城市的交流与合作,没有任何一座城市孤立存在,强调城市发展的内涵建设,强调城市核心竞争力,并不能否定城市间的互通有无,也不能忽视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城市间保持开放灵活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产业互动、校企合作、市场互通的创新型城市集群,这既是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性的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境遇的要求,同时还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

创新型城市的提出,为城市发展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内涵,是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新思路。

(一)促进城市发展由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转变

在传统发展观视域下,城市发展的衡量指标主要是经济指标,以GDP作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最终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产业的粗放经营方式等严重问题,甚至由于刻意追求一时经济指标的增长,而影响了后代人的生存。在当下看来,这种传统的发展观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和片面性。而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与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异曲同工、不谋而合,使城市发展有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方略,这种转变是观念性的转变,同时将带来城市发展的新高度。

(二)促进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城市产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城市产业发展是否具备充足后劲,而由于生产力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城市产业结构整体来看较为粗放,建设重复率较高,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下,要求以创新产业为主导力量,围绕高科技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创意产业形成产业链条,推动了产业的融合与集聚,使产业结构进一步集约化,从而避免了由于粗放型产业结构导致的重复建设等资源浪费,进一步使产业结构合理、资源配置优化。这就使得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下的城市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促进社会发展由不平衡向全面协调转变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政策等多方面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发展在地区、城乡、财富分配等多方面呈现出了不平衡性。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下的社会发展对这一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下,创新将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重要动力源泉,各行业都会由于创新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产学研结合更为紧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有机会进入适合的产业工作,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四)促进城市文化由封闭僵化向开放包容转变

在我国文明史上,一直存在着文化的封闭与包容看似矛盾的两种特征。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直是我国历史的主题,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存在发展至今的国家,我国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使得我国文化中依然具有很多封闭的成分。建设创新型城市,城市文化的开放包容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创新文化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软环境,没有城市文化的开放包容,就没有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这就使得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要素之一创新文化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因此,必须促进城市文化由封闭僵化向开放包容转变。

结论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城市构成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城市发展的各种要素。本文通过综观世界多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证,结合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从一般理论意义上提出创新性城市建设模式的基本架构与组成要素,分析了创新性城市建设模式的基本特征,对创新性城市建设模式的发展走向提出了设想。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系统性、综合性,对各个要素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作用要有明确的认识,要求充分调动各种要素广泛参与到创新型城市建设中。

第二,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中各个要素必须进行协调配合,要站在城市科学发展的高度对各个要素的权力、义务、功能、职责等方面予以合理、合法的界定,保证协调、有序发展而不是畸形、混乱发展。

第三,创新型城市既是关于城市发展理论概念,也是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实践课题,最终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还要走向城市发展、建设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探讨、解决问题,关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关理论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参考文献:

1.李正风,张成岗.我国创新体系特点与创新资源整合[J].科学学研究,2005(5)

2.叶育登,方立明,奚从清.试论创新文化及其主导范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3.何颖.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与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8)

第11篇

关键词: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面对巨大的发展压力,乡村建设必须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立足于发展生态化美丽乡村,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乡村规划建设仍处在建设初期,很多建设内容和结构设计理念并不能支撑乡村整个发展体系良性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生态型农村建设内容和结构依然存在诸多发展问题。

一、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1.1美丽乡村建设简述

乡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短板,在决策科学理论中,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无论是小农经济发展,还是乡村生态结构建设,生态型美丽乡村都是推动乡村文化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良性发展的必然手段。

浙江安吉是典型的“生态型”美丽乡村的发源地,在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全县乡村建设视廊的空间面积逐步扩大,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生态结构,安吉中国美丽乡村模式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和省级示范,已被授予全国唯一的“县级最佳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最佳人居奖”。浙江安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顺利完成了编制建设目标,还为其他省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示范经验。

1.2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特征

生态型美丽乡村是一个综合、全面的现代化建设模式,不仅要突显出乡村的“美丽”,还要本着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创建新型农村,以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优化生存环境。

1.2.1尊重自然

山、水、田、宅一体化是生态型美丽乡村应具备的主要特征,农村生态环境所体现出来的秀丽风光不仅要通过规划设计来呈现,还应在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建设结构融合在乡村地理环境中,在乡水风格的影响下,突出自然的主导作用。

1.2.2环境优美

美丽乡村除强化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之外,还需注重乡村卫生管理和监督,在公共场所、街道周围都应设置警示性标语,让居民能够时刻保护乡村环境,有利于长效保洁机制的建立。与城市相同,美丽乡村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也逐渐变得科学化,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方式为美丽乡村提供了良好的建设管理空间。

1.2.3合理规划

农村建筑的质量、结构布局可以影响整个美丽乡村的空间造型和生态结构,所以在农村特定地理风貌环境的影响下,乡村外貌形象必须与景观相适应,在契合现实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土地的流转、土地整合项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乡村文化也一样,传统建筑、传统文化、先进思想都需要在美丽村庄乡村建设上有所体现。综上分析可知,合理规划是生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点发展项目,是集约化乡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

规划是乡村建设的前提,受村民审美意识的限制,村民对新式洋楼推崇之至,对传统建筑却是嗤之以鼻,显而易见,盲目的追求新潮会让农村脱离传统文化建设内涵。在“新村运动”的影响下,规划乡村必须以和谐美为建设目标,不仅要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与资源之间的发展矛盾,还需尽可能减少机械化生产给农村环境带来的环境压力。

“官民一体”是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理念的核心,在全面了解农村居民生活需求和发展诉求的基础上,农村政府还应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为重点规划项目。规划需要具体建设项目落实,建设项目需要在严格落实规划内容的基础上,完成乡村发展目标,因此,从规划和建设两方面来讲,规划是前提,而建设是整体生态型美丽乡村的项目核心。

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建筑、环境优化、村庄用地布局等方面。

三、生态型美丽乡村建设实践

本文以浙江安吉乡村建设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规划范围内的主体建筑、环境优化内容、村庄用地布局等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3.1主体建筑

浙江安吉乡村的主体建筑大多为新型建筑,在保护传统乡村文化特色的同时,设置了保温结构和装饰模型,对老式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扩建和重建。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细节调整。控制建筑立面与住宅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之后,施工单位还增设了多个保护性装置,以烘托建筑特征为基准,将新型建筑的主体高度提高了2、3层(如图1所示)。同时,农林、农田以及其他景观建筑结构还需进行拓展改革,山体公园和休闲活动广场应联合相关经济项目发展,与传统发展项目不同,旅游开发建设可以帮助农村经济转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图1 递铺镇横山坞村主体建筑设计样图

3.2村庄用地布局

主体建筑特征确定之后,村庄的用地布局也需要进行逐步改革,无论是结合经济发展,还是策划经济项目,景观环境是必须围绕主体建筑,形成一个具有经济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生态景观建筑群(如图2所示)。在核心景观的带动下,一系列规划服务项目设施也应随之增加。以景观轴为中心,各农业种植、经济建设项目为景观节点,如鱼塘、驳岸、生态公园等。在浙江安吉乡村的生态农业基地上,核心景观是由生态公园和新型建筑构成的,不仅承担着为农村居民提供生活空间的责任,还承载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与景观建筑交相辉映的还有公共服务建设,在核心服务项目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下,村民对生态型美丽乡村的创新式发展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从目前来看,生态环境与新型建筑景观建设已成为浙江安吉村下一阶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图2 递铺镇横山坞村功能建筑规划示意图

3.3空间环境规划

在新建住房中有很多农具、储藏、养殖禽类的空间设计都需要进行“增值”设计,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求选择不同的空间环境,每个村民居住空间应形成高度的统一性,在统一的基础上,增加道路系统、水利工程、农田建设、道路景观等方面的空间结构调整(如图3所示)。公共活动空间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需按照考察内容完成空间环境设计内容,对特色传统建筑――文化古寨、宗祠实施保护制度,以居民建筑和旅游景观为机理的双重结构模式,可以突出生态型美丽乡村的地形特点,使形成的空间环境与传统乡村形态呈现和谐统一的发展关系。

图3 递铺镇横山坞村空间环境规划示意图

结论:通过上文对生态型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可知,从本质上讲,乡村的美化过程不仅体现在现代化建设上,也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长上。乡村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非常好的地区,在地域经济上虽然存在薄弱环节,但是其发展的意义和公益能力却非常重大。因此,要创建生态型美丽乡村不仅要注重考虑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还需在整顿农村经济建设空间结构、环境上多下功夫。政府必须正确把握角色,在乡村建设中与农村居民做好沟通,让农村居民可以加入到建设“美丽中国”的队伍中来。

参考文献:

[1]周源.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村庄规划和村庄管理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09):110-125.

[2]季秀丽,陶涛.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对策研究――以安吉天荒坪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3,12(07):109-114.

[3]吴玲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城市规划,2011,12(23):110-130.

[4]马玲燕,肖淑娟.乡村空间资源化视角下的乡村规划设计探索[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14(04):109-114.

[5]葛丹东.基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背景的产业型乡村绿道规划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9):179-183.

第12篇

努力将南通建设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

记 者:国务院和江苏省都将南通定位成未来长三角地区的北翼经济中心城市。请问这个战略的总体构想是怎样的呢?

丁大卫:国家关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把南通定位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都提出支持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南通市党代会上明确要按照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定位,加快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规模和质量优势明显、产业特色发展鲜明、科技创新水平较高、区域枢纽地位突出、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经济中心。去年开始,我们委托中国社科院、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江苏省经济学会等单位围绕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展开课题研究,目前已经形成初步成果,进入广泛征求意见阶段。

记 者:将南通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战略是长期而宏大的,市委、市政府准备分成几个部分进行实施?

丁大卫: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我们的总体设想可以概括为四个部分。“一”就是依托上海这一龙头。“二”就是抢抓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两大国家战略机遇。“三”就是把握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现代物流中心、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加快建设上海大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等三大内涵。最后的“二”就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18年,初步建成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副中心城市;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基本建成具有综合服务功能和创新活力较强的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

通沪并联,实现优化发展

记 者:南通与上海一江之隔,沪通相连才能正实现省委将南通建设成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战略构想。请问在连接上海的交通设施方面有哪些进展?

丁大卫:今天的南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不仅拥有进入两大国家战略视野的政策集成效应,重大基础设施特别是过江大通道的建设,更是让南通发展如虎添翼。去年底正式通车的崇启大桥,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三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节点工程,战略性地打通了中国东部沿海交通大通道,推动了上海与南通直接连通、苏北与上海零距离对接。筹谋已久的沪通铁路也正在进入实施阶段,勘察评审工作在有序进行。南通各界迫切希望沪通铁路能够早日开工建设,全力做好加速推进沪通铁路的各项服务工作,一切服从沪通铁路建设,一切支持沪通铁路建设,力促沪通铁路项目顺利实施。

记 者:作为未来的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南通在未来是如何定位自己的新角色呢?

丁大卫: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是国家《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对南通的定位,是省委、省政府站在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对南通发展的新要求、新期待。南通要在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就是要把南通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打造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中心,打造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特大城市;建设成为宜居创业中心,打造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积极推动沪甬通“一体两翼”和沪苏通“小金三角”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记 者:只有合理地进行城市分工,并充分与上海进行优势互补,沪通合作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请问南通在进行沪通合作方面采取怎样的措施?

丁大卫:如今南通直接站在了上海的面前,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休闲,做好上海的“后花园”;更要承接好先进产业制造业,成为上海产业的“前客厅”。 南通人正张开双臂和各地共建园区,苏通科技产业园、锡通科技产业园、与上海共建的江海产业园等一大批合作园区加快推动,成为南通新的增长极,也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合力发展的率先之作。

加大沿海区域开发力度

记 者:南通临江面海,沿江区域的发展程度明显强于沿海地区。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战略中,是否会加大对沿海地区的发展力度呢?

丁大卫:今年是我市沿海开发三年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一年。沿海开发的核心是产业,抓手在项目。我们以项目建产业、以产业兴沿海,全力推动产业项目快速集聚沿海,推动沿海开发快显形象、快见产出、快出效益。在项目实施上突出抓大聚小并举、外引和内转并举,不放过任何机遇。各级各部门切实针对项目落地难、建设慢等突出问题,全力突破审批、用地等瓶颈制约,缩短项目建设的前期过程和建设工期。 全力推动滨海产业园区快速壮大,使沿海重点园区真正成为沿海体制创新的先导区、产业发展的主平台、转型升级的主阵地。

记 者:沿海地区为南通市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市委市政府如何合理规划,实现科学有序地发展呢?

丁大卫: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市沿海区域大规模承载产业项目的现实条件总体上已经具备大规模产业发展的基础,沿海大通道建设、海港扩建、滨海园区的等要素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全力推动滨海产业园区快速壮大,使沿海重点园区真正成为沿海体制创新的先导区,实行区镇一体化,全面展开“两路一围一港一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快沿海重点区域产城融合步伐,继续以沿海前沿8大区镇为重点,加快完善基础配套功能,做强生产服务性配套功能,提升生活性配套功能,推进区镇集聚.

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记 者:南通市提出要了在省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您能否简单阐述一下这个目标所包含的内容?

丁大卫:2009年南通在江苏江北率先总体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比省委、省政府要求提前了3年;2010年又以县(市)为单位达标,建成江苏江北第一个小康县(市)群,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400亿元,列全国大中城市第26位、地级市第8位,财政总收入突破7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进入全国地级市十强,取得了全面小康的决定性胜利。

南通明确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 “两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是到2015年,全市基本现代化总体实现程度达到《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规定的70%左右,奠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第二步是到2018年,对全省经济的贡献份额力争超过10%,以市为单位提前两年在江苏江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经济更加强盛、科教更加发达、社会更加和谐、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优良、人民更加幸福的新南通。

记 者:南通如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措施或计划是什么?

丁大卫:南通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举措,主要体现在“八个领先”上。一是落实转型升级工程,实现沿海开发全省领先。确保三年内沿海地区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投入总量超过3000亿元;二是落实科技创新工程,实现科技竞争力江苏江北领先。力争2015年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研发人员数、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企业数五个“双倍增”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创业投资规模两个“翻两番”;三是落实农业现代化工程,实现农业产业化全省领先。力争成为国家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江苏省外向型农业重要基地;四是落实文化建设工程,实现文明城市建设全省领先。确保五是落实民生幸福工程,实现居民收入增幅全省领先。力争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万元和2万元,实现五年倍增,增幅全省领先;六是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全国领先。我们将以打造全国和谐稳定示范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为目标,力争各类矛盾纠纷发现预警率、调处率、调处成功率和主要刑事案件破案率、公共安全感、社会和谐度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七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实现生态创建江苏江北领先。以打造生态优良的中心城市为引领,统筹城乡建设,建成国家生态市,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八是落实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实现党建科学化水平全省领先。加强理论武装、作风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形成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加强管理创新,服务社会发展

记 者:今年南通被中央列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典型进行培育城市之一。请问南通在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哪些积极探索?

丁大卫:今年2月,中央决定将南通市等9个市县和4个直辖市作为从整体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典型进行培育,这意味南通的社会管理要在全国进一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我们创造了以“三先四化”为主要特征、以“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管理创新模式。“三先”就是服务为先、机制领先、基础优先。“四化”就是实现社会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法制化、信息化。“体系”就是创新发展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创新发展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创新发展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创新发展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在强化生产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同时,深入推进“人防、机防、自防、心防”四位一体的现代防控体系建设;创新发展社会诚信体系;创新发展社会管理队伍体系;创新发展信息化管理体系;创新发展,组织领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