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

时间:2023-06-26 16:25: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

第1篇

关键词:破旧立新;素质;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018-02

近年来“普高热,职高冷”的社会现实,使广大职校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只能处于不利地位,所以中职院校的学生参差不齐,个体差异很大,这就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内容、新的挑战。在此,我就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与认识。

一、观念上破旧立新

1.放下架子,建立新型师生观。时移世易,教师如果总是居高临下,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不顾及学生的自尊心,不尊重、关心学生,那么这些中职生就会像弹簧一样――“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结果就会适得其反:学生离自己越来越远,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难以把控。随着创新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应该树立服务意识,视学生为顾客,耐心、细致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2.放开眼光,树立新型人才观。美国心理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所有个体拥有不同程度的,至少十七个领域的且相互独立的智力,即语言、音乐、逻辑、数学能力、空间、身体动觉智力、内省智力和交往智力。正是由于每个个体身上都拥有几种相互独立的智力,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各具特点。“我们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管理工作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而要以学生能否成为有用的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素质上不断提高

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决定着中职教育的成功与否。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否则,“・土赫提”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只有“爱岗”方能“敬业”。

2.加强专业学习。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并不因为“教师”的称呼而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

3.做到博学多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

4.加强教育科学理论修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业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中职学校的学生个体差异很大,而他们又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科学的教育理论可以帮助教师引导中职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实现“先成人后成才”的职业教育理念。

三、管理上方法得当

1.以爱育人,激励为主。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甚至是自我牺牲。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树立学生良好品质的奠基石。中职学生大多是在家长、教师的呵斥中长大的。在这种成长环境中,他们养成了自我封闭、自卑、自负的不良心理品质,往往对教师的批评置若罔闻,而教师的一句肯定、一句表扬,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扬,肯定他们的优点,就能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重新树立生活、学习的信心,在不知不觉中弥补自身的欠缺,逐步走上身心健康成长的道路。教师还要注意尊重和信任学生,认真聆听每个学生的想法,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尤其要对“特困生”多给予鼓励,要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还要把这种理解交流给学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理解。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有过特殊家庭变故的学生,更容易形成特殊的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2.抓住先机,打好基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作为中职教育的第一课,入学教育在直接影响中职生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影响到了中职教育最终目标的实现:(1)入学教育能帮助新生了解中职教育的目的和意义;(2)入学教育能帮助学生了解学校规章制度及相关机构设置;(3)通过入学教育,能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校园新环境,融入中职生活。

3.创设氛围,培养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发展智能的催化剂,是开发智能的金钥匙。一切的发明创造无一不是以兴趣为诱导,兴趣可以使人的注意力集中,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人的学习、工作质量和效率。正如皮亚杰所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职业学校学生成绩差并不单是智力问题,而主要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专业技能实训出发,组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产生新鲜的感觉,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不断地表扬鼓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4.全体动员,自主管理。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生自主管理,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实现自我管理。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学校落实人本主义管理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需要。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对象),更是管理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积极作用,必须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构、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育人氛围。

5.实施促进,多元化评价。评价机制是否科学合理,从方向上决定了我们学生的未来。要真正履约教育“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承诺,就必须实行多元化的学生评价,包括主体多元化、方式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和目标多元化等:主体多元化是指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等结合起来;方式多元化是指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书面与口头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等;内容多元化是指学生的发展可以分解为不同阶段,学生的活动可以分解为不同部分,但对学生的评价则应注意整体性;目标多元化是指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不同选择。总之,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与激励,努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动力。

总之,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特殊的工作,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创造性、示范性等特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为此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马卡连柯.马卡连柯教育文集[M].吴式颖,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邹群.教育学原理[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夏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第2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生管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职业教育无论是政府政策、学校硬件及软件设施,还是在学校数量、办学规模和在校人数都得到了空前发展。然而,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低的现实还是给学校学生管理者带来很大的挑战。中职生“难教”、“难管”,他们的能量和活力需要释放,这要求每一位中职教育者“敢于直面困难”、“迎难而上”,透彻了解学生管理的现状,深刻分析管理的发展缺陷,探索学生管理的新途径。

一、中职学生管理的现状

1、学生基础知识差、专业课难入门

中职学校由于招生困难,为了生存,被迫降低了录取标准。录取进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很多人基础知识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2、学生不遵守校纪校规,不服从班主任管理

少数学生旷课现象严重,没有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时上下课、做操、上晚自习。甚至有些学生几天连人都找不到,通知家长后也无济于事,给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带来很多麻烦。

3、喝酒、抽烟、打架时常发生

社会上对中职教育的偏见,有的学生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敏感而自卑。晚自习后,在宿舍喝酒、抽烟,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互相斤斤计较,以至于动手打架。这些现象严重违反了学校的管理制度,影响学校的声誉。

4、学生厌学情绪普遍且严重

中职学校为了适应人才市场和社会的需要,设置的都是热门专业,课程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学不懂。再加上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厚,上课玩手机、睡觉,慢慢便有了厌学情绪。

二、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对策

1、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将竞争机制引入班级管理中

积极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纪律关,无论差生优生,一视同仁,让他们充分体会班集体的温暖,积极的去帮助他们,解决他们遇到的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的困难。给学生充分的展现自我的空间。积极引导他们的是非观。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进行放大,让他们体会到进步带来的欢乐。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他们的个人魅力。

2、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

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联系学校教学各科教师和班级工作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因此,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才能使学校教育管理有条有理的进行。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中职生因为年龄大多在15至17岁左右,还不成熟,他们按家长的意愿选择了专业,上学也没有目标。班主任通过天天和学生接触,启发学生的智慧,经常讲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所起的作用,让学生树立坚强的信心,对自己负责、认真学习,尊敬老师和家长,团结同学,挖掘潜力。要求学生待人、处事、接物要诚实、讲信誉,不要华而不实、弄虚作假。学生自然不辜负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

要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班主任从任职的第一天起,就要对班级的每个学生的特点了如指掌,对每个学生的现状要正确分析,注意引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尤其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有心理问题不受班主任管理,班主任要有像父母般的慈爱之心去关心爱护他们,多做心理沟通,让这类学生健康成长。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遵守校纪校规,为班集体争光。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篮球、足球、乒乓球、象棋、围棋、手工制作等比赛活动,使学生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3、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和道德教育

中职学生正处在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阶段,学校教育环境的营造决定了学生心理和素质的发展。学校领导应重视学生的成长过程,在学校学习期间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学生还处在不成熟时期,面对很多新鲜事物的诱惑都无法抵抗,也不能正确判别是不是适合自己。这时就需要政课老师给学生上课,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另外,还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抽查,主要考察的是做人做事上有没有存在严重的问题,针对这些抽查结果,设置一些课外知识讲座或是集体活动。利用这类集体讲授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的频率,提升学生素质和改善学生思想,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4、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相长,协同管理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管理者和科任老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老师要依据学生的基础安排课时,力求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又非要掌握的内容,最好先以实践增加他们的兴趣,再在理论中说明道理,最好是动画教育。这样形象生动,学生有了兴趣,老师的讲课才有生机,这样讲起来来更有成就感,老师的兴趣强了,就会讲得更好,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认真,这样才会做到教学相长,同时老师上课时还要做到认真地加强学生的管理,对不听讲的学生要有耐心,因为这节课没有听,就直接导致下节课听不懂。这样有可能步入恶性循环的圈子。

5、学校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应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班级管理,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和专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广泛参与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升境界,树立良好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基本上对理论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但他们对实操课、技能课的训练较感兴趣,所以增设实训课和实训设备是消除职校生厌学情绪的有效方法。

6、畅通就业渠道,为毕业生谋职就业铺路搭桥

职校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就业问题。要加强职业指导,让学生对就业有正确的认识,正确选择自己的专业与职业,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主动向社会有关企业及在互联网上学校介绍和毕业生信息,加强与就业市场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积极向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推荐本校的“人才产品”,让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学校,充分认识毕业生的才华和能力。热情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参观指导,进行就业洽谈。

7、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一个集体要想体现团结和公平,就需要有约束和规定学生平等对待的制度,这样在出现问题时才能明确责任,奖罚分明。一方面,制定内容要符合学生所处环境的现实情况,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明确规定。以来可以提醒学生规范行为,二来可以在出现问题时,有据可依,公平对待。另一方面,管理制度中要规定对班级贡献和损害班级荣誉者的奖惩办法。虽然班级是个小集体,但是有这样的规定可以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积极态度,给学生注入服务大家、服务集体的思想,增强学生自我约束的自觉性。班级管理制度是管理学生的有效依据,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了解制度的缺陷,不断完善制度是学生工作积极推进的重要保证。

结束语

总之,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的方式、方法很多。如果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切实去调查、研究、分析中职生的心理状况,找到他们发展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差异的学生制订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会使得现阶段的中职学生管理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也使得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志娟.浅谈中职学校班级凝聚力的形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11):137-138.

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管理 学管工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关系到中职学校的前途命运。中职学校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塑造学生高品位的人格。一手抓教学,一手抓学生教育管理,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学生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学,教学管质量的提高为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保证。

一、突出正面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

以德为本,教育先行。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在思想教育科学化系统化上下功夫。制定出教育规划并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分时期、分阶段,全方位、多层次对学生全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成长意识教育、专业思想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教育活动。活动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避免简单说教,注重形式多样,从而加大正面教育力度,营造出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气氛,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要把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作为工作重点。强化学生爱国、爱校、爱家、爱他人的主观意识及其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责任感、义务感,并通过诸如建校、志愿者、献爱心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其付诸客观行动。从每个人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时时处处对他们进行磨励与培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注意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摆正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关系。在整体教育的基础上,把后进生转化工作做为教育工作的突破口。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后进生问题,及时分析问题、沟通情况,抓苗头堵漏洞,纠正不良倾向,不使其形成风气影响全局。为把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落到实处,从校领导到普通教职员工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全方位育人,以此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良好校风的形成。

二、讲究管理方法的科学性、艺术性

学生管理工作最终还要落在管字上。管,就是纠正就是约束。管,要以制度做保证,违章必纠,纠之必清。章,要由组织去落实,自上而下,层次分明,网络清晰,职责到位。

制度无情,要保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制度有情,要努力把工作做在执行制度之前,充分体现工作的超前意识。

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一个人最不稳定的时期,思想活跃而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不要苟求学生完全按照学校、教师的意愿行事,学生中出现一些违纪现象是正常的,也可以讲有其客观必然性,要正确认识不要大惊小怪。 管理工作必须讲究艺术性,分析学生心态,把握学生动机。坚持疏导,力戒堵卡;疏而不放,导而有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时时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发现违纪学生的闪光点,注重学生情感的调节和消极情感的转化。对于违纪学生的处理,要本着从思想上解决问题的原则,作细工作。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做到学生家长心里。同时做好处理后帮助教育工作,不抱成见,不留隐患,鼓励进步。

学管工作服务于教学,为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秩序。但学管工作不是独立的,要注意发挥教学工作对学管工作的反作用,努力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如果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良好学风的培养,学风差则邪气生。差生厌学,越厌越差,越差越厌,形成恶性循环,那么管理将是难上加难,只有两只手抓两手一起硬,才能保证教学、学管工作的内在统一。

三、努力为学生管理工作创造宽松环境

中职学校生源不足,招生质量下降,提高招生质量提高人口水准是当务之急。提高质量要从扩大生源开始,学校要积极向社会推销自己,面向激烈竞争的市场走名牌发展之路,以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水平,学有所成、学有所长的毕业生在公众面前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取得市场及公众的信赖。在专业设置上,要着眼于社会需求搞好市场预测,突出专业设置的预见性。在保证重点特色专业的同时,积极调整办学方向,开拓市场急需的新专业,并做好定向招生和委托培养工作,拉近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距离。

受用人单位经营状况、经济效益的影响,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受到学生广泛关注。学校要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面向全国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建立健全毕业生推荐就业制度,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推荐就业,在增加学校工作压力的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机会。学校要把握住推荐的机会,切实体现择优推荐原则。

学校要从学管工作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注重育人意识的强化,形成人人关心学管工作、人人参与学管工作,营造全方位育人的大环境、大气候。加强专职学管人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及其作用的创造性发挥,支持他们的工作。实现责任管理,目标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是客观存在的,搞好学管工作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的紧迫需要。在抓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寻求新方法开拓新思路,以不断提高的管理质量为教学创造最佳的环境与秩序。

参考文献

第4篇

(呼伦贝尔市高级技工学校 内蒙古 牙克石 022150)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队伍是与学生接触最多、最直接的群体,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关键性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比例失当、结构失衡等问题,因此,必须尽快树立和谐的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理念,构建积极向上的内部环境和激励人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起高素质、高水平的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队伍。

关键词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049-03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主要是由校团委、学生科的专职从事学生思想引导、学生事务管理等工作的教师组成的。目前,从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大部分都有本科学历。很多中职学校在招聘时更倾向于招收所学专业与本校专业相关的教师,还有部分学校希望招收从本校考出去深造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生回校任教可以很好地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很少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毕业的,他们在从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通过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来提高自己。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是比例失当。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人员的配备与学生人数应按照1∶100的比例执行,但是,很多中职学校因指导思想、经费限制等原因未能执行此标准。因学生管理人员短缺造成对学生的关心引导不够、不及时、不深入的问题。

二是结构失衡。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既需要年轻人,也需要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而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队伍具有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存在有较强工作能力的人被其他行政部门调走、经验丰富的人员到一定年龄会转岗的情况。

三是内心冲突。首先是工作付出与效果之间不匹配带来的矛盾。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投入很大,但取得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做指导,工作时间远远超标。但是,与同时进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同事比较起来,从事教学的教师的工作成绩是显性的,更易量化,更容易看到工作效果,有的同事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时间比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早很多,所以,很难让这些曾经优秀的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心理平衡。另一方面,学生管理工作者肩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桥梁作用,他们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向学校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并为落实学校的各种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虽然付出了很多,但他们的工作无法量化,反馈不明显,不能从工作中找到归属感、成就感,导致学生管理工作者感到心理疲惫和无所适从。其次是工作中的危机感。中职学校不断发展,大量的高素质人员不断涌入,各个岗位的竞争很激烈,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付出大于收获的工作,每天陷入繁杂的学生事务当中,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提高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而且中职学校各项工作的专业化建设越来越细,也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具备本专业的学历或学位,没有时间和精力进修,成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最大的思想和心理包袱。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进一步发展,西方文化经济价值观念不同程度地冲击着中职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大批新职业不断涌现,迫切需要大量受过良好职业教育、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高、中、初级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心理素质。

其次,当今的中职生在学习、心理、生活、就业等各个方面的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需要规范化、人性化、专业化的思想教育和全方位的服务,这就迫切要求学校能够为其提供更多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迫切需要建设专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

再次,随着自主择业等政策的实施,中职生需要学校能够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指导教育和管理服务。作为中职生成长成才最直接的引导者、影响者,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精通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指导等众多领域的知识,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必须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一)学生管理队伍的内部环境分析

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五个心理阶段:(1)心理兴奋期。刚刚进入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教师,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有一种塑造人、培养人的成就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每个工作领域都是新鲜的,每次尝试都会带来收获和喜悦。苦和累与快乐相比微乎其微,这种状态可以概括为“尝试并快乐着”。(2)自我认同感极强期。教师从事了两三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后,工作对象的特点掌握了、工作内容熟悉了、工作方法运用自如了,形成了自己的工作风格,培养出了让自己自豪的学生,于是,自我认同感增强,往往认为自己是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3)定位准确期。自我认同感高的阶段持续时间很短,随着工作中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学生管理人员学会了更加理性地思考、更加客观地分析,在寻求解决问题有效途径的过程中,意识到学生管理工作内涵丰富,还需要深入探索和钻研。这一阶段,教师的工作定位准确,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会积极拓展有效工作的新空间,并深感“学无止境”。(4)心理疲惫期。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付出大于收获的工作,而且工作的重复性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面对不同学生群体,处理着类似的事务性工作,而且事无巨细,繁杂冗长,工作付出很多,成效不显著,于是会产生心理疲惫,思考自己从事这项工作的价值何在。自己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成为这一时期教师思考的最大问题。(5)心理成熟期。能够顺利渡过心理疲惫期的教师可以说就是一个成熟的学生管理人员了,他们经过深层次的思考,对自己所处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坚定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心。这一阶段,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找到了工作的价值所在,工作的归属感增强,真正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

建立和谐内部环境的有效做法有以下几点:

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人员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对科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掌握理论的科学性和精神实质,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把革命前辈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等精神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品质,时时做到自尊、自爱、自立,帮助自己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坚定的精神支柱,就能够正确面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二是积极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健康 豁达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情绪稳定、胸怀宽广、豁达大度应该成为每个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在工作中创造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而且可以使自己以愉快的心态面对并不轻松的工作。作为一名教育者,任何时候都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不计个人得失,以满腔热情、浩然正气去感化人,在学生中树立可亲、可近、可敬的形象,努力在工作中寻找乐趣,不断使自己的心理产生正反馈,使自己的心理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学生管理人员要培养强烈的事业心,要正确评价自我,从深层次上理解学生工作的重要性,把做学生工作作为自己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在付出的同时愉快地收获。

学生管理人员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学校政策,制定自身的发展规划 中职学校对学生管理人员的发展都制定了规划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每个学生管理人员都应该根据学校的政策,分析自身的条件,制定自身的发展规划。比如,许多中职学校都在努力把学生管理人员培养成“双肩挑”,即在担任学生工作的同时也兼职担任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一政策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必须切合实际,既考虑自身因素,也结合本校发展前景,要有远期目标,也要有近期目标,让自己在重复性强、工作量大的工作环境中始终有一个清晰的努力方向,不致迷失自我。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方式不断激励自己,在繁杂的事务中找到规律,积极探索,认真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工作中找到乐趣,从一点一滴的进步中找到幸福感,以减轻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二)有利于学生管理队伍发展的外部环境建设

中职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培养和激励机制 要建立学生管理工作系统培训机制,对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要进行严格、系统的专业化培训后再上岗。每年应定期组织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专业化。要建立学生工作考评制度,考核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实绩,通过对优秀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表彰、对先进事迹的推介,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职业化。要建立学生管理工作激励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实行政策上的倾斜,有计划、有步骤地派优秀学生管理工作者参加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促使学生管理工作者积极努力工作。要建立学生管理工作的“关爱”机制,从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地关心学生管理工作者,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归属感,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中职学校应建立科学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评价体系 现阶段,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选拔任用多采用群众推荐、组织考察、组织任命的方式,考核中的“软因素”较多,大批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进入中职学校工作。随着干部竞聘上岗制度的实行,那些长期从事此项工作但没有高学历的教师产生危机感,工作年限越长越缺乏自信,处在非常尴尬的境地。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评价体系,对每个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历程进行跟踪评价,制定出量化指标,以积分的方式对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进行评价,对干部的任免要充分考虑其过去在岗位上所做出的贡献,给长期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教师以安全感,不至于经常思考“一旦组织不用我了,我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科学、量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的建立,将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消除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中职学校组织部门要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提供提升的机会和途径 要重视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为该系列中的教师提供与教学、教研系列同等的锻炼机会,组织校级的学生管理工作教研立项,促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研究;要增加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相互交流、借鉴的机会,多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搭建“走出去、请进来”相互学习的平台。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通过共同努力,提高这支队伍在中职学校中的地位 长期以来,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都被一个思想怪圈所包围,那就是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在中职学校没有地位,历来从属于教学系列,导致学生管理工作者从内心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度不高。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目标,争取建立一个优良的育人环境,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善于从工作中发现自身的价值,跳出“学生管理工作者地位低”的思想误区。

要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人员培训 学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尤其是中职学校,面对的是十六七岁正值青春期的学生,更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工作。应根据学生管理人员专业结构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人员培养机制;应根据学生管理人员的个体差异,制定差别化的培养方案,重点加强政治理论、职业道德、教育管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学习;应鼓励学生管理人员进修,建立学生管理人员专项经费,支持学生管理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探索活动,从而掌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韩)罗承日.新世纪亚洲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4).

[2]南海.中国职业教育文化生态及其改善策略初论[J].职教通讯,2012(25).

第5篇

(一)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

学生的管理包括很多的方面,在这诸多的方面中,对道德方面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力求让所有中职学生了解新形势下的德育内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利用“爱”的教育理念开展德育

家庭教育的不恰当也是致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父母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不要过分的溺爱,因为过度的溺爱将对孩子的成长形成不利的影响甚至对其造成伤害;父母也不能对孩子实施“放羊式的管理”,而是要加强沟通与交流。而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不要人为地将班级上的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性不强的学生,教师应该不厌其烦地进行教育和监督管理,帮助这些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三观”,让他们热爱劳动、尊老爱幼、关爱同学、遵守纪律。

(三)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开展德育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对学生开展管理最为高效的措施就是学生实施自主管理。而自主管理也要依托于一定的载体和活动,例如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去敬老院和孤儿院开展关爱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开展道德教育的良好方式。不仅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还要以此为中心开班会,在班会上听取学生关于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再一次触动中职学生的心灵,提升他们的道德感。不难发现,将社会实践或动与道德教育工作的结合起来就会很好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与道德意识的提升,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教师通过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就业目标

当今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他们就业前景非常不好,即使毕业了也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在日常的教育中要改变学生的错误观点并减少外界对他们的偏见,要着力向中职学生介绍学习专业技能与强化自身素质的必要性,只有经过在校期间的努力学习才能具备一技之长,在确定了正确的就业目标之后,中职学生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实习期的德育管理与教育。学校、实习单位、家长三方搞好分工协作,及时互通信息。学校可以组织通讯报道宣传,定期编印《政团简报》《职教简讯》,让学生之间交流实习体会和收获,及时表扬好人好事,通报实习情况,积极占领实习期的德育阵地,使实习生更多地受到正面引导和熏陶。

三、教师重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实践教育

实践出真知,对道德教育而言同样是这个道理。中职德育在开展管理的时候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而是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创新管理模式。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注重评估,对教师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水平进行评估,以期发现不足并改正缺点,此外,还要定期举行安全讲座,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例如,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需要,开展既有专业特点又富有德育色彩的教学活动,学科知识讲座和各种专业技能竞赛等。我们还积极开辟课余活动的阵地,如课余兴趣活动小组、专业技能培训班等。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教师,不间断地开展活动,培养学生一专多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技术能力。在课外活动及节假日期间,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宣传、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

四、结语

第6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德才兼备 加强管理

“目前人们过分重视选拔、考试和文凭,在这一点上就最清楚地显示出人们彼此缺乏了解的这种情况。这种制度奖励强者、幸运者和顺从者,而责备和惩罚不幸者、迟钝者、不能适应环境者以及那些与众不同的和感到与众不同的人们。”上中职的学生都是中考筛选落下的学生,学业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部分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低下,出口成脏、随意骂人、打人,不遵守校纪校规、无视课堂纪律,情况严重的班级学生,连迟到都成群结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技还比较落后,就业岗位不能满足需求,而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大学教育大众化,就业难也成不争的事实,有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读书再多也找不了几个钱,站在他们面前的广大教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2013年9月3日的《九江晨报》登载的《四川父亲不让女儿读大学》,更是把大学教育推到风口浪尖。被夸大的所谓的成功人士的成功经历,当然对中职教育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使他们产生“读书可学可不学”想法,只要自己会挣钱就行,尤其是象需要动脑筋思考的数学,中职生们更不愿意下功夫去学习了。“新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蔓延,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调皮学生增多,教育管理难度加大

2.学校原因。由于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施行的考核管理办法,导致教师之间本就不算高的工资还有较大的差距,现阶段初中学校老师之间、老师与领导之间年终绩效工资差距较大,挫伤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心理失衡,带着这样的心理能教育好学生吗?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部分教师出工不出力,应付了事。而许多中职学校,担心学生因制度的严格而流失,惧怕考核不过关,而没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导致的结果是:歪风邪气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如打架斗殴等严重违纪事件,不能得到有效制止。

3.家庭原因。中职生中的许多家长,多数都存在的共同的现象,教育子女不得法,缺少勾通理解;经济压力重,常年在外面奔波,这些孩子多数由爷爷婆婆带大的,隔代教育造成了这一代人的普遍“长不大”,特别的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抗拒教育。孩子心理扭曲、逆反,对很多学习上的东西都抵触,关闭了接收知识、接受教育的大门。这类孩子在我们中职学校所占比例极高,而且在课堂上随意的讲话、骂人,与教师顶嘴。

4.独生子女、留守儿童问题。独生子女、留守儿童是自地球上有人类这个物种以来所出现的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亚种”,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多没有兄弟姐妹或者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儿童,在那么短时间内在一个国家出现,他们没有父母的陪伴、教育,以自我为中心,和我们成长经历不一样。而我们研究的大多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没有完全考虑到这个难题。

面对中职生中当前这种局面,“每一所学校应该集体负责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和失败,应该是教育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来分担教育特殊需要儿童的责任。应该邀请家长和志愿人员积极参与学校工作。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管理者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利用课内课外可得到的资源来帮助学生。”我觉得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1.国家加强引导。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免收中职生学费,由国家财政补贴;设立奖学金制度,重视学生进步的过程,实行标志性成果与奖学金挂钩,达到促进学生求上进、好学习、爱学习的作用。

2.加强家校联系。有段时间,个别中职学校把才进校不久没有完成学业的学生,提前推到工厂实习,忽略了文化技术学习而产生了不良影响,部分家长认为中职学校就为赚钱,中职学生就是混日子,但随着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学校内部管理的规范,此种情况早也不复存在,但消除不利影响还需时日,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家校联系,加大宣传,消除影响,让家长改变看法,教育孩子努力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实用性人才。因为很多企业都是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3.学校管理育人。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中初级技术型人才,教育学生在学校要遵守校纪校规,到了单位才能遵守单位的劳动纪律,到了社会上才能遵守法律。所以,学校要利用班会、校会学习校纪校规,让学生对校纪校规了然于心;学校要严格执行学校管理制度,尽早有效制止歪风邪气,防微杜渐,处理各种打架斗殴等严重违纪事件,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4.教师教学有方。“教师在课堂环境管理中必须学会应用科学方法于自己的课堂实践,并且必须象当一个积极参加者一样地变成客观的科学的观察者。”要以学生为本,设计教学问题要具有层次性与针对性,要根据学生实际与专业课程实际,要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实用化,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在新的转型期,种种难题需要解决,中职校园也难免,但笔者坚信通过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教师们的关注与努力,中职校园面貌将会焕然一新,中职学生将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P105.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一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 .P143。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7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管理 对策

中职学校学生处于青春期,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步建立,这个时期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探索一套恰当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法,不但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还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密切关系。所以,中职学校应该认真研究,探索科学可行的管理方法,并落实到行动当中。

一、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学生管理工作运行机制与方法不完善

中职学生个体独立性、差异性、个性化现象日益增强,原有的学生教育管理单一模式已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管理效果。目前,有不少学校管理学生时喜欢使用强制手段。表面上看,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学生纪律,但内部却是矛盾多多。首先,强制管理势必导致以压代管、以扣代管,甚至以开除代管。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其次,“管”字当头,势必是以人治校,而不是以法治校,其管理效果可想而知。

2.学生素质差、心理定位缺失

在目前的技工学校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6~20岁。初中毕业生之所以进入中职学校,就是由于文化课学习遇到了一定的障碍。他们认为自己在学习上不行,因此,中职生普遍心理状态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缺乏自信心,存在人际交往障碍、逆反消极心理强烈、情绪控制能力低、行为依赖心理强等问题。教师应该理解这些学生,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生学习风气差

现在很多中职的教学还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按照上级部门所制定的课程安排按部就班的进行,如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先上语文、数学等一些公共课程,容易导致学生厌学情绪。造成学习风气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本身基础差,在中学时对于这些科目本身就已经很厌烦,导致出现很多的知识盲点,学习感到困难,学习积极性不高。二是学校的教学管理存在欠缺,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成绩的好坏对学生的实习就业影响不大,甚至在就业过程中,那些平时成绩好的学生反而比不上成绩差的同学,找到的单位更好,造成学生对学习无所谓的态度,反正学与不学,以后学校都帮推荐工作的,产生厌学情绪。

二、以学生为本,做好中职学生管理工作

1.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形成管理合力

目前,由于社会上单亲家庭逐渐增多,家庭不和现象普遍,部分学生得不到父母关爱,更得不到父母的正当教育和引导,使学生产生悲观、报复、放肆心理。另外,由于多数家长对孩子都比较溺爱,孩子提出的要求儿乎是有求必应,其结果是导致部分学生优越感过强,好攀比,虚荣,不愿吃苦,遇到问题解决能力不强,受挫折承受能力太差等。因此,教师要主动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状况、发展方向,从而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加强学风建设

(1)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进淘汰机制,狠抓校风、学风建设。学校要重奖品学兼优的学生,千方百计地把这些学生推荐到企业就业,广泛宣传发挥示范辐射教育的效果,在学校和班级里开展你追我赶的竞赛活动,经常组织一些学习方法研讨会、学习经验交流会,造就浓厚的学习气氛,推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严格学籍管理、考勤制度、成绩统计制度和考场管理制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管理作用,发挥他们工作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

(2)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学校要把当前我国的劳动就业方针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传达给学生,增强其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要让学生知道“就业靠竞争,上岗凭技能”是市场经济固有的法则,没有真才实学会很难立足于社会。中职生只有调整好心态、增强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才能变学习压力为学习动力。另外,要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知识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此外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资格证或职业上岗证的考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3)加强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部门,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工作应以厌学学生为重点,应和克服、矫正学生的厌学结合起来。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排除厌学的因素,以达到矫正学生厌学的目的。

(4)加强职业指导。学校增强职业意识的教育,让学生多了解本专业的工种,尤其要在新生入学之时开展培养职业意识的系列教育,如参观校园、校史展览等,向学生介绍学校专业结构,展示办学实力;还可以邀请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做报告或讲座,或把学生送到企业去参观,让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动向,增加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切身体会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还可请一些历届毕业生中的创业典型回校现身说法,介绍个人成才的经历和接受职业教育的意义等等。在学生临近毕业的时候,学校应加强职业道德、人生观、职业指导、职业素质以及如何面试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职业观、成才观以及平凡职业的荣誉观,使学生逐步形成爱职校、爱专业、懂就业、快成才的良好的学习动力。

3.创造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

学校要加大投入,尽力发掘整合学校文化资源,设计全方位的学校文化,开展百态纷呈,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活跃的学校文化,能给学生的知识智慧才能创造丰厚的滋生土壤,提供学生展示才能、风貌的空间和平台,使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又让他们充分张扬个性,释放亮点,燃烧激情,从中认识自己潜在的能力价值,感受成功与荣誉,从而唤起他们的进取精神,激发人生追求和使命感。而且,还要创造条件,让学校与社会文化,企业文化衔接起来,因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这就要求学生更早,更多地接触社会,以开放的教育面向社会,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见习,去农村旅行,去社会志愿服务,让学校和社会文化有机融合,相辅相成。

总之,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要做好就必须认真对待。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管理工作密切相关,要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工人,学生管理工作者首先就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涉及的方面很多,需要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通力配合,从整体上抓好、管好,并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才能够让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中职卫校 学生管理工作 管理理念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92-02

随着中职卫校的不断发展,学校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这使得中职卫校逐渐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内容制定、专业设置和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从而导致学生管理工作被忽视,以致其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现如今,随着中职卫校管理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学生管理工作也逐渐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管理工作者需要对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进行创新,以便中职卫校更好的管理学生。

1 中职卫校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由于学校性质不同,使得中职卫校学生所受到的教学方式被改变,既从中学应试教育的高压管理方式逐渐转变成中职完全靠自主学习的方式。由于中学是应试教育,所以学校往往是采用高压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对学生的个性有极大的压抑作用,逼迫学生不得不将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使其没有精力在顾及其他方面。但是到了中职卫校,由于学校的教学课程安排的较为轻松,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相较于中学而言变的较为容易,学校的管理相较于中学而言变的更为宽松,这使得中职卫校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自律性要求较高。假如学生没有较高的自律性,往往会导致其逐渐放纵自己,从而使其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变的越来越低。

1.2 学生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不足

中职卫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不足。学生宿舍“脏、乱、差”等现象较为普遍,而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校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性质和目标认识不足,没有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层次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仅仅是从解决部分问题、应对工作检查等方面管理学生,这不仅导致中职卫校学生管理工作缺少系统性和协调性,也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符,从而导致中职卫校学生管理工作不能顺利的进行。

1.3 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较低

尽管中职卫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看似每天都很忙,但是其在学生的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及职业等级评定等基础教育方面的作用却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而且,由于学校管理工作岗位比较少,且人力、物力资源不充足等原因,也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不顺利,这导致中职卫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较低,因此,中职卫校要想更好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就需要对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进行有效地提高,从而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给予保证。

2 对中职卫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进行创新的重要性

2.1 学生多元性价值观念的要求

中职卫校教育的本质就是就业,所以中职卫校教育应该对人本思想进行重视,且应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管理,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应该将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和服务主体,不仅要对其进行严格管理,还要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不仅要确保学生个体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也要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不仅要重视集体观念与社会需求,也要重视学生个体和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此外,由于卫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对中职卫校学生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念被改变,逐渐变的多元性。

2.2 时代性学生管理方式的要求

由于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进行转变,使得职业教育得到了发展机会。然而,由于中职卫校学生管理工作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导致其多学生没有正确的引导方向。那种过分追求意志统一与学生绝对服从的管理方式,又会使学校较为注重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而轻视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服务,并且将学生当成接受教育和管理的对象,而不是将学生作为指导和服务的主体,只重视学校利益,却对学生权利漠不关心。这种管理方式不仅会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会对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管理,就需要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从而对管理主体进行改变,以便形成更为先进的管理理念。

3 中职卫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创新内容

3.1 重视学风、教风建设

学校学风建设情况对学校的管理水平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要重视学风建设。学校学风的建设过程应该以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为依据,通过相应教育管理方法的实施,来达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并通过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学习态度进行改善,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业观和世界观。

教风建设作为学风建设的前提条件,其建设的前提就是师德。教师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和教学内容讲解者,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师德风范,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与教学能力,对学生进行感染和引导,并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业观和世界观。而学校则可以以教风建设为依据,来引导学风建设,从而对中职卫校的教学质量进行提高。

3.2 坚持以学生为本进行管理

中职卫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因为学生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没有学生就不会有学校,所以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只重视管理和秩序维持,应该将学生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主要目标,将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标准。而且,中职卫校还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理念,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还应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并将学生利益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目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方式,以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手段,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有效的学习知识。

3.3 采用科学方法管理学生

管理制度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基础,也是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重要方法。中职卫校管理学生的传统方式是以管理制度和权利对学生进行管理,但这种方式却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管理要求。现如今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要以人性化管理为依据,对管理方式进行改变,从而使学生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学生管理制度也应该具备正面引导作用,以便管理工作者能够利用动机激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中职卫校对学生的管理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这要求学校要从点到面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管理,而且要将学生作为服务主体,采用宏观引导管理方式对学生管理,并使学生的自律性得到提高,以便其对自身进行更好的管理和约束,从而为中职卫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中职卫校学生由于没有明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不够。因此,中职卫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应该采用“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并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全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卢云飞.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分析与探索[J].河南教育(下旬),2011(8).

[2] 伊梅芳.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职卫校学生管理工作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5).

[3] 马永林.中职卫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创新[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2).

[4] 李宁,黄涛.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5] 刘林,陈卫群,姜小清.对高职学生工作实施人本管理的探索[J].职教论坛,2005(11).

[6] 王斌.论新时期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创新[J].科技信息,2010(16).

[7] 薛静.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

第9篇

(1)欠缺奉献精神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为是“90后”、独生子女、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受家庭成员放纵、娇生惯养的影响,这些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惯,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只讲究一味的索取,不懂得奉献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旦就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容易导致缺乏敬业和奉献精神,缺乏社会诚信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2)心理素质不健全

中职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长的态度是忽视甚至轻视,学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和肯定,使得这部分学生很难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精神面貌。

2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的业务水平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和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要求从事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必须具有更丰富、更扎实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手段,重点突出学生工作的时代性、全面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但由于中职学校未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管理者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改革的意识不强。受学校经费的限制,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进修、培训、提高的机会不多,直接导致学生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没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的要求。

(2)管理工作表面化

在中职学校,凡是涉及到学生的事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学生工作上,学生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导致管理者每天都在处理大量的日常事务,不可避免的出现应付心理,工作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政治态度、创新思维和科技文化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很难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跟踪,对学生工作的规律性和经验性进行有效的总结和研究。

(3)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难以执行

中职学校生源难求,招生压力大,学校之间的竞争压力也日趋加剧,学校担心生源的流失会损害学校的经济利益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因此学校对不良学生持有的宽容度在放大,对一再犯错的学生没有真正的按照学生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处分,一再包容,致使学生无视学生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4)只重视优生,而忽视了差生

中职学校的部分教师在管理中以成绩和日常表现将学生分为“优生”和“差生”,认为“差生”没有出息,无可救药,戴着有色眼睛看待这部分学生,即便这些学生也会积极努力的去表现自己,但是受到“先入为主”的定向思维模式影响,不管这些学生如何表现自己,终究是被老师放在遗忘的角落,最终这些学生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使得这些学生成为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难题。

3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对学生管理工作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强调责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学生管理的工作模式,具体做好以下三点。

(1)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学生管理工作的责任应该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所有的教师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只有这样,学生管理工作才能落实到实处,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不能仅仅依靠学生管理职能部门的几位老师或是班主任。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应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站在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位,才能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上秉着高度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2)重视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2010年9月26日,教育部联合人社部发文强调要加强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制度,指出中职学校一定要充分认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以文件的形式把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列为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首先,应制定班主任选拔的具体标准,在制度上对班主任的选拔工作提供保障。根据班主任的具体标准把那些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高尚、善于管理、能与学生和谐相处的教师引入到班主任队伍中。其次,加强对新任班主任的培训工作。通过定期召开班主任培训会,加强班主任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意见,共同学习和进步,使得全校的班主任工作迈上新台阶。再次,应建立有效的班主任绩效考核制度。中职学校应对班主任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实施量化。每学年以此为依据,评选“优秀班主任”代表,进行全校表彰,除给予精神奖励外,还应赋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最后,应营造“当班主任光荣”的舆论氛围,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目前一些中职学校的老师把班主任工作作为一个苦差事,迫于无奈,有“被”做班主任的心态,因此学校应提高班主任的地位,在班主任进行职称晋升、福利待遇、年度考核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倾斜,从而把做班主任工作的被动局面变成积极主动的自觉行动。

(3)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第10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中职学生管理模式;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大部分中职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素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给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总的来说,坚持“以人为本”的中职学生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在中职学生管理过程中,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水平。

一、“以人为本”中职学生管理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注重人在管理中的地位,而且所有的活动都是根据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的,尽可能的做到了解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与其的管理效果。将“以人为本”应用到中职学生管理之中,是因为部分学生的自卑心理较为严重,认为自己学习比较差,所以才来到中职学校读书。与此同时大部分中职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叛逆心理,会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此时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更好的提高管理质量。

二、中职学生的基本特点

1.生理方面

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年龄在15-19岁,身体各器官处于发育阶段,而且身高体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开始形成第二性征;随着身体功能的不断增强,各组织和器官的不断完善,如脑功能不断完善成熟、心血管组织功能趋于稳定。生理成熟是心理成熟的基础,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

2.心理方面

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迅速,认知水平开始逐渐向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阶段发展,使他们的交际范围不断扩大,每天都会接受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会对他们的心理情绪产生较大的影响,极易出现激动、烦躁不安的现象。而且中职学生经常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多愁善感,对异性充满好奇,希望能够与其进行交往。因此中职学生管理人员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所了解和掌握,并为他们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在中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既不要把学生当作小孩去看待,又不能将其完全当作成年人,但是有的时候还要适当的将学生看作成年人,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所得到的尊重。必要的时候当然也要为犯错误的学生提供正确、必要的教育指导,避免他们走弯路。

三、中职学生“以人为本”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相违背

中职学校是学生为社会培养的综合型人才,但是有些中职学生管理人员过多的看重对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的培养,从而导致相关管理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相违背,轻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社会,而不能主动的去适应社会,这样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限制,无法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2.中职学生管理人员“质量”不高

这里所提及的“质量”包括了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质主要表现为中职学生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比较低。大部分中职学生管理人员并不是真正的教育管理人员,不具备与之相关的知识,并且缺乏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还有一部分中职学生管理人员为经过系统、专业的教育和培训,研究能力与理论知识水平不理想,具有较差的适应能力,从而导致人力资源再生能力比较低。量主要表现为中职学生管理人员数量比较匮乏,大部分中职学校委派一个班主任管理多个年纪或班级,甚至还有一些中职学生管理人员仅是一名辅导员或学生会成员,这样将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感受,从而导致管理效率比较低。

3.管理评价机制不科学

大多数中职院校由于受到“形象化工程”的影响,会采用统一化的管理模式,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管理评价机制的制定也不够科学,未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将学生束缚在条条框框之中,无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提高“以人为本”中职学生管理模式的措施

1.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进行中职学生管理过程中,要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应用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并要求管理人员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给予了解和掌握,从学生的实际去考虑,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中职学生管理水平。在对中职学生进行管理时,要把学生看做管理的主体,让学习积极的参与到各个环节的管理之中,从而更好的调动和激发学生的饿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要向更好的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坚持“服务育人”的管理态度,使学校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本着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为主,而不是简单的为了使学生适应学校教育。其次,中职学生管理人员要尊重、关心、解放、激励、发展每一位学生,这些是构建“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前提条件。因此,中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以确保他们能够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进行中职学生管理时,要以“服务育人”为宗旨,各个环节的管理内容都要服务于学生,日常教学活动要处处考虑学生,使他们体会到自己得到来自于教师及学校的人文关怀和尊重,以更好的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早日成才。

2.制定科学、合理的规范和标准

科学、合理的规范和标准是确保中职学生管理模式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只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守,才能够确保日常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主要是因为管理的规范和标准不够完善,无法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因此,中职学生管理要想更好的取得效果,就需要根据学校的专业结构特色、实际情况、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学生的特点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具体规范的教育管理规范和标准,以确保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评价体系

在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中,自从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之后,有效的保证了中职学生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构建规章制度的过程中,管理评价体系不仅要满足中职学校教育标准,而且还要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同时,还要更好的体现社会道德观念,符合中职学生未来发展需求,实现人性化管理,真正的与学生实际结合在一起。

4.提高中职学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中职学生管理人员虽然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管理知识,但是缺乏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经验,此时就要求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尽可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中职院校最好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不断优化中职学生管理队伍,从而更好的使学生信服,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结束语

在进行中职学生管理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已经无法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此时就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引入其中,以“人”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促进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诗珍.“以人为本”的中职学生管理模式[J].消费导刊,2015,17(5):162-163.

[2]方文杰.以人为本的中职学生管理模式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6(21):55-56.

[3]孙东升.浅析“以人为本”的中职学生管理模式[J].新校园(上旬刊),2015,9(1):25-26.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以人为本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216-01

现今中职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条件得到良好的改善,中职的革新和发展给中职教育管理带来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对学生管理工作出了新的难题。学生管理模式注重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后期将替换传统管理,此趋势是学生管理革新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1 什么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何谓以人为本,一言以蔽之,就是以人为核心。中职学校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核心来开展各种管理活动。这一种就强调以人为出发点和根本点,尊重中职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注重张扬学生的人格、爱好、兴趣、需要等,从而做到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中职学校的以人为本管理,就要在中职学生管理过程当中坚持把学生作为教育和管理的对象,把全体学生作为服务的主体,并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做好学生的工作为根本,在全校创设服务的良好氛围,通过环境、氛围、人际关系等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起到了作用。这种管理模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中等职业学校从平时的教学工作到行政管理,从学生学习到后勤服务等方方面面,都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以前那种以学校为主体,以老师为核心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按时现代教育理念,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职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围绕学生,让中职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并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在快乐地成长。

2 实现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中职院校是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要阵地,它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中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和学校其他的工作目标是一样的,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想要提高管理效率,就需要进行人性化管理即以情服人,完全的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性自由和创造才能是人性化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如此,被管理者在工作学习时才会有一个十分良好的状态。中职学生的管理要抓住学生管理中最核心的因素,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所有一切和人有关系的,管理者都需要悉心关注。这是中职学生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职院校每年都为国家提供和培养大批的人才,这也是中职院校最基本的职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必须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进行学校管理,这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过程。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管理观,切忌用一成不变的要求去管理学生,限制其自身发展。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说一定要有胆识和谋略,其次是要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新形势下,在主观上学生们已经不再接受以往的学生管理模式,客观上中职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势也使管理模式不能再按照以前的样子维持下去。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及新时代学生的思想特点等,都要求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这是必经之路。

3 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

3.1 加深对学生的本质认识

在中职管理的问题中,首先要加深对学生的认知和了解,对学生发展中的矛盾要进行深刻的洞察,不论是在内容和形式上,或者是计划和任务的确定。实际上,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的。但是每个个体在大的群体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之间是相互关联并且互相发挥作用的。以中职生管理为例,学生对于自己在学校里的价值,对周围环境的感受,以及对学习、恋爱、和同学的关系,以及就业发展方面得以满足的程度,都会影响到管理效果。缺少这些因素,没有正确的认知和洞察,中职的管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们要对学生了解的全名,重视其自身的价值和地位,并把他们看作是不断进步的不断变化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3.2 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是由校园文化及形成校园文化的一些外部外条件两部分组成。而外部条件包含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校园的物质环境主要就是指布局的姿态美,主要包括建筑物的整体布局,校园环境的美化,教室的布局设计等。校园精神环境主要涵盖了校园的传统风俗习惯,校园的校风、学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学生的文化品位等等。环境、受教育程度、以及来自于家庭环境等都对人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在影响人的同时也在接受着人对于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后的环境又进一步的影响他人和自己。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集体活动,在发挥和培养学生特长的同时,引导和建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在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集体环境中,学生的行为也会受到正面的引导,对于不良习惯的客服也有很大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感,要设法通过各项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活动、将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提升到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学生的才干,组织多姿多彩的集体教育活动,将集体活动和教育连为一体。

3.3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学生管理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人性化管理模式。其中体现出“学生主休地位、充分尊重学生人格、自主性”与“对所有学生负责,全面提供学生所需的服务”是最基本的两条。学校要在做到以上两条的前提下,再开展学生管理的其他工作。只有学生的主休地位被充分体现出来,学生才能充分开发自身潜能、张扬个性。从另一方面来分析,学生实现“自我管理”,也是尊重学生人格与自利的重要体现。“自我管理”是一种人性化管理,有利于学生尽显自身特长,实现自我成材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人才培养;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61;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1-0057-01

一、引言

长期以来,中职生这一学生群体一直是教育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难题,家长与学校老师有时心力交瘁,整个社会的认可度一直不高。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应该如何迎难而上,实现中职学校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呢?目前社会发展迅速,举国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针对新时期中职生思维活跃、富有个性的特点,对他们的教育若仍采用旧的教育观念、模式,这样的教育成效不会显著。因此,在教育管理上必须与时俱进,大胆改革,方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中职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招生缺乏限制条件。一些中职学校随意降低招生“门槛”,有些地方招生几乎不设任何条件,只要交够一定的费用就可以成为一名中职生。这样的招生方式让一些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甚至对学习存有厌恶之情的学生抱着逃避的心态或是在父母的强压之下迈进中职学校的门槛。这样,中职学校很难拥有素质高的、成绩相对优异的中职生。若对学习兴致缺乏还被强制性地安排在教室听讲,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来讲无疑是一种煎熬,这样的教学状况很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服从管理者的教育。学习能力不足、缺乏奉献精神与社会交往能力、反叛、我行我素等,这是有些中职生身上最为常见的行为,成为职教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障碍。

(2)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教育作为时代精神产生的重要源泉,只有保持时代性与先进性,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学习者的自身需求。能够培养出新型人才,需要学习知识的更新,教学管理制度的变更。若只停留在以旧知识来教新人的阶段,一系列的需求矛盾问题、管理教育问题就会不断产生。而教育教学观念陈旧、学生管理传统化,是现时期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当代中职学生接触到许多新事物、新观念,让他们产生新的思维方式与认知观念,这对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有一定的决定性。对于他们来讲,以往的教育就是历史的存在,无法满足他们对新事物的探索需求。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水平若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这本身就会成为教育管理的一种限制。有些中职学校的激励机制较为落后,激励与鞭策的不足使管理者积极性缺乏,创造性更为缺失。若学校的进修培训经费不足,管理者的自身能力更是不能及时得到提升,这样的现状使得学生管理效率低下。旧的管理制度都难以执行,新型的管理模式更是无望实现。学校的一些管理工作若是在做表面文章,则发挥不了实际作用。

(3)忽视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多是指知识的教学,同样的原理,遵从“因人管理”的管理原则对中职学生进行管理才是明智之举。中职学校的管理制度在很多方面没有顾及到学生这一主要客体,就算是强制性的处罚措施,有时也只会让学生口服心不服,若激发学生的叛逆心理更是产生适得其反的管理效果。

三、针对以上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1)制定必要的招生制度。只要过了收费这一关就可以上中职的招生体制,无异于是没有原则的存在。虽然这样的体制扩大了生源,增强了中职学校的经济实力,表面上是为一些学生提供了能够继续学习深造的契机,但对于那些确实没有学习愿望甚至厌恶学习的学生以及对于学校自身长远目标来讲,都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举措。中职学校在招生时,应考虑明文规定学校对入校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审查入校学生的档案,对有过重大违纪违规现象的学生应慎重审核,考虑其若入校可能对学校与其他学生产生的影响。制定实施一定的招生准则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证学生的素质,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落实。

(2)与时俱进,创新教学。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倡导全员育人,教师们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取得的效果定然会超过班主任的孤军奋战。育人之道不仅仅在于教书,环境影响不容忽视,管理制度的实施更是不可或缺。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品德与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品德高尚的人才,教学与管理都应切实站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角度采取措施。教学者应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持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好学态度,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教师之间应加强交流与沟通,共同研讨先进的班级管理制度,共同学习,促进所有学生成长与进步。

(3)优化环境,改善关系。网络时代的各种社会信息,学生随手可得。若学校的管理制度过于保守封闭,显然是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形势,自然也不会起到有效管理中职学生的作用。学校要不断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优化教学环境,建立起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全面性的学校管理机制。要切实结合学生特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改善师生关系,这样,管理的有效进行便是指日可待。

四、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的中职学生管理问题不容忽视,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贯彻,新思想、新措施的生成与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威,于文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