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6:25: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机械技术经济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外资控制;产业安全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5-0093-04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对于相关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安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定义,装备制造业①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
一、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控制力形势不容乐观
(一)外资在部分装备制造领域形成了一定的控制力
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外商和中国港澳台投资企业在中国装备制造业中已经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见表1)。从企业数量上来看,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外商和中国港澳台投资装备制造企业有19 000家左右,占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数的19.9%,比2003年提高了1.8%。在其6个细分行业中,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外商数量比重最高,达到了32.41%,而通用设备制造业比重最低,为14.5%,其余4个行业比重均在20%左右。从市场控制力来看,2007年外商和中国港澳台投资装备制造企业销售总产值的比重达37.65%,明显高于其企业数量比重,反映了单个外资企业平均占有的市场规模大于内资企业;这一比重也高于工业企业的平均数值,也就是外资对装备制造业的市场控制能力高于工业行业平均水平。由于外资企业外向度相对较高,外资装备企业的出货值占据了装备制造业总体64.54%的份额,同时,外资装备企业在国内销售产值中的比重也达到了30.94%。在细分行业中,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的外资市场控制力最强,两者2007年外商和中国港澳台投资企业销售总产值分别达到了63.35%和45.67%。从技术控制力来看,2007年外商和中国港澳台投资装备制造企业投入的研究开发费占装备制造业总体的比重为29.33%,低于其销售产值的比重,并且各细分行业均是如此。这一指标尽管体现了内资企业研发投入相对高于国内的外资企业,但也说明了跨国装备制造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仍然以较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为主,在华的高端研发投入依然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装备制造产业核心研发能力的提升。从股权控制力来看,在2007年装备制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中,外商和中国港澳台资本占19.64%,高于全国工业企业平均,并且在全部的外商和中国港澳台投资装备制造企业中,外资股权比重达到49.17%,即在总体上外资在其投资的装备制造企业中拥有较高的控制能力。从出口依存度来看,2007年装备制造业出货值占工业销售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19.97%,高于工业行业总体水平,其中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出口依存度高达47.11%。相对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一方面体现了国内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使其产业更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从而给维护产业安全带来更大的压力。
(二)外资控制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倾向有所增强
1. 随着国内企业资本实力的增强,在中国装备制造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中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见表2)。2007年,在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外资的比重仅为6.92%,比2003年降低了5.93个百分点。而且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相应比重均比2003年有所下降,其中外商和中国港澳台投资企业相对较多的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外资比重下降最为明显,从2003年的31.41%下降到了2007年的10.7%,下降了20.71个百分点。
2. 增量投资相对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跨国公司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向存量并购转移的倾向,并且呈现了独资化趋势。近年来,跨国公司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存量资产的并购却有所加快,具体表现在对国内知名和规模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并购不断增多,外资控制向高规格、系统化发展的战略倾向日益明显。如近年来,国内最大的柴油燃油喷射系统厂商――无锡威孚、国内唯一的大型收割机厂――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中国最大的电机生产商――大连电机厂等,纷纷被外资控股并购;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徐工集团也曾被列入并购行业。美国卡特彼勒并购“山工机械”后,开始谋求并购“厦工”、“潍柴动力”、“上柴”等国内工程机械的骨干企业,反映出其较强的产业整合意图。同时,外资企业在其所投资企业中的控制力呈现增强趋势。2003年在制造业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外方资本平均所占比重为75.17%,而之后几年间这一比重持续提高,2007年达到了79.54%,比2003年提高了4.37个百分点。外资对国内装备制造业谋求控制的新方式无疑将对国内装备制造业安全带来潜在的影响和威胁(见表3)。
二、维护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规避外资并购形成的垄断风险
国家应及时建立健全外资监测预警体系,依法规避外资并购形成的垄断风险。对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技术装备等战略性或敏感性机械细分行业的外资进入状况进行动态监督分析,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及时预警信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要加大对并购资本尤其是财务性并购资本的监控力度,对重点领域设定更为严格的审查标准和制度,对重大并购和恶意并购重点关注,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限制或惩罚。深入贯彻《反垄断法》,结合机械行业特性,出台可操作性的《反垄断法》实施细则或具体执行标准,发挥法律、法规作用,及时制止外资并购的垄断行为,维护国内机械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和产业安全。继续通过融资、信贷、技术引进、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国内优势机械企业做大做强。组建一批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小而专”的协作配套企业,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保大,专业化分工明确的企业组织体系。鼓励企业强强联合,走改革、联合、兼并、重组之路,加快行业资源整合。
(二)继续完善对国内装备产品的支持政策
国内装备制造企业要配合当前国务院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以尽快实现装备产品尤其是重大国产装备产品的有效需求。一是加大国家投资的建设项目和国有企业的重大技术装备的采购力度,对国产装备的采购比例进行明确规定,或将其纳入政府采购范围进行规范,加大政府和国有企业对机械产品尤其是国产装备的支持力度。二是尽快出台重大装备中首台(套)装备使用的鼓励政策,通过建立首台(套)装备风险基金、设立担保机制以降低用户使用首台(套)国产装备的风险,提高采购积极性,扩大需求。三是采取灵活措施,尽量减少进口机械产品过多所带来的冲击。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机械企业必将加大对中国企业的竞争。因此,国内装备制造业要在继续鼓励引进先进技术、重要装备以及资源性产品和原材料的同时,加强对进口的监控和调节,采取行业有所区别的政策,适度控制一般性机械产品的进口,减少过多的进口产品对国内机械制造业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支持装备企业多元化,开拓市场及贸易转型升级
欧盟、美国、日本是中国机械产品居前3位的贸易伙伴,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下,其需求下降较快,因此,必须多元化开拓其他有潜力的市场。一是大力开拓新兴贸易市场,推进与中国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国家的贸易和合作。东盟地区是中国机械产品的第四大出口地区,近期应紧抓中国和东盟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契机,继续强化沟通与合作,扩大机械产品出口。针对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菲律宾、越南等国,积极扩大中国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工程机械、石化通用机械、机床工具等机械产品出口。依托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协定实施和关税减让的有利条件,引导并扩大对智利等市场的机械产品出口,其重点包括关税降低的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通用机械、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产品。此外,积极推进与中东、中亚、拉美、非洲、东欧、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在机械产业领域的贸易与合作。二是加快推进出口贸易的转型升级。逐步创造条件,将部分加工贸易逐步转型为一般贸易出口,将部分贴牌产品逐步转型为自主品牌出口,调整高污染、高耗能、高耗稀缺资源产品结构,提高其附加值。三是引导机械制造业出口贸易向服务业延伸。引导机械企业配合相关产品出口,开展工程成套承包贸易服务,进一步从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上扩大范围,提高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
(四)推进装备制造企业对外投资与合作
一是推动扩展对外投资渠道,提升机械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机械行业已有一批优势企业开展了国际化经营,但总体上还处于初始阶段。今后要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有实力的国内机械企业在国外建立销售网点、投资建厂或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推进低成本扩张,有步骤地支持和引导国内优势机械企业收购国外掌握核心技术、品牌或营销服务渠道的机械企业,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积极协助企业规避和降低对外投资与合作风险,如妥善解决发电设备产品长周期项目的汇率风险等。
(五)加快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步伐
一是创造有利环境,继续巩固提升中国具有传统竞争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优势,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如标准紧固件、中小电机、部分低压电器、工业链条、部分轴承、手动搬运车、各种工具(电动、金属加工用、农用、液压动力)等。二是加大对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的投资支持力度。政府应着力支持和引导对机械产业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尽快突破产业瓶颈环节。如发电设备中的大型锻铸件、输变电设备中的变压器高压绝缘套管及出线装置、大型施工机械配套急需的先进发动机及液压系统、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机械中的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等。三是推动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用财税、金融、标准等手段,积极引导机械企业加大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力度,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重视产品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努力向国际标准或国际先进技术标准靠拢和转化,提高国际竞争力。
注释:
①本文所指的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金属制品业(代码34)、通用装备制造业(代码35)、专用设备制造业(代码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代码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代码39)、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代码41)等6个大类。
参考文献:
[1]中国机械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年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008.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08.
[3]【俄罗斯]】B・K・先恰戈夫.经济安全-生产、财政、银行[M].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
[4]高秀艳,蒋存虎.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问题分析[J].经济纵横,2007,(11).
[5]邵春光.中国产业安全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07,(1).
[6]王学人,张立.产业安全问题制度非均衡成因探讨[J].求索,2005,(4).
[7]卢新德.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与我国产业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3).
[8]景玉琴.产业安全概念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4,(3).
[9]祝年贵.利用外资与中国产业安全[J].财经科学,2003,(5).
[10]马建会.加入WTO后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因素[J].亚太经济,2002,(4).
[11]杨柳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风险监测与控制[J].浙江大学学报,2002,(4).
[12]李连成,张玉波.FDI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和对策探索[J].经济学前沿,2002,(12).
[13]Sperling, J.& Kirchner, E.. Economic Security and the Problemof Cooperation in Post-Cold War Europe[J]Review of InternationalStudies. 1998, (24).
[14]Peter J. Burnell. Economic Nationalism in the Third World.Hassocks, England: Harvester Press, 1986.
On the Situation of Industrial Safety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cture Industry
Fu Baozong
(Academy of Industrial Economy and Technological Economy, Stat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Beijing 100038, China)
一、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
(一)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近年来,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总产值增速年均达40%,增速较快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年均增速超过60%[9]。2012年全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5094.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16.4%提高到18.1%,且涌现出一批领军企业和优势产品,产业竞争力也逐渐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重要支撑。纵观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信息家电、LED显示、电子材料及元器件、雷达设备制造等产业在全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微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产生了突出的自主创新成效;在节能环保领域,节能装备及产品、环保装备及产品、资源整合利用等重点产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新材料领域,安徽省铜基、铁基、硅基等新材料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水性高分子材料、非金属材料的深加工、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等均取得国内领先地位,超级碳负极材料、高纯超细硅酸锆、球形石英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产品性能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生物领域,生物制造、医药及育种等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具有明显产业集聚效应,同时,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现代中药及其生物制造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在新能源领域,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拉棒/铸锭—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电站建设产业链”,安徽省光伏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工程机械作为龙头产业,大型专用机械和基础件作为支撑,积极发展态势明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全国前列的乘用车和商务车,拥有亚洲最大的国内首个国家级汽车工程实验室,且合肥已跻身全国13个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成为国家首批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城市试点,并拥有江淮、奇瑞、安凯三家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在公共安全领域,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通信及信息安全、矿山安全、火灾安全等产业技术和基础相对较好,同时应急信息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等科技成果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已经初步形成产业区域特色。
(二)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归类从统计归口角度来看,统计过程中对我国产业的行业归类有两种方法——产品法和产业法。本文采用产业法,部分结合企业产品法,分别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行业小类归类。利用2012年的统计年报数据,结合资料研究和统计分析,本文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行业归类结果如图1所示。
(三)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构成行业测算2012年全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5094.1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的18.1%。数据表明,在总体水平上,安徽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发展基础,并逐步成为安徽省支柱性产业。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状况来看,2012年安徽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均已达百亿,产业发展基础较强,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公共安全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尚处于发展初阶段,还需要一定的产业培养,具体产业构成测算及典型企业代表见表1.
(四)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区分布情况近年来,合肥、芜湖成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域,产值占全省半数以上。2012年,全省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快速发展,集聚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从总量看,全省16个市中,总量超过200亿元的有7个。其中,合肥、芜湖总量居前,产值分别为1598.7亿元和971.6亿元,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31.4%和19.1%,合计超过全省一半;铜陵、蚌埠、滁州、马鞍山、淮北等五市产值超230亿元,占全省比重在5%~8%之间;阜阳、淮南、池州、宿州产值不到100亿元,居全省后列。增速方面,有8个市增速超过35%,淮北市和马鞍山位居前列,超过45%。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安徽省17个市均有分布,具体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二、安徽省利用长三角市场资源的优势分析
(一)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安徽省与长三角的江苏、浙江两省毗邻,从地理位置上看,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形成一个芒果型。交通上,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着手,交通运输部门加快建设东向交通设施。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立体交通网络目前已初步形成,具有十分明显的交通优势。进一步加快安徽省部分城市到江苏、南京等地区通道的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对接的公路通道回廊。加强建设北沿江高速、长江大桥和疏港道路,对干线公路进行加密、改造、升级,完善路网沟通。在水路上,安徽省拥有得天独厚地融入泛长三角的天然“脐带”——长江这一“黄金水道”。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等城市已经拥有设施初具规模的沿江港口。作为安徽省最主要的外贸基地,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也已经投入使用,“芜申运河”也将开辟出第二条“黄金水道”。在机场方面,形成华东重要干线机场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形成皖南旅游胜地空中交通线路的九华山机场也在加快建设中;以及不断完善的安庆机场民航设施和规划建设中的芜湖民用机场。这些交通线路都使得安徽的交通和长三角地区连接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网络体系,从而密切了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之间的联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资源条件共享也越来越容易实现。
(二)交流和往来的长期性与密切性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前,明清时期,江浙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徽商的推动;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上海新的发展战略的提出,安徽省也进一步推出助力上海发展的政策。近年来,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积极推动下,随着持续扩大的区域合作领域,不断完善的合作机制,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快速推进。作为长三角地区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一年一度的市长联席会议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安徽省合肥、马鞍山加盟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功承办了长三角园区合作共建专题工作推进会,掀开了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新篇章。2013年,芜湖、滁州、淮南也相继加入。随着长三角科技中介战略联盟“安徽省技术经济专家库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工作的展开,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科技信息交流更进一步。这些交流和往来的密切,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资源的共享合作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三)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明显由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原材料需求量巨大,而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安徽省拥有多种矿产资源,且储量均居全国前列,具备了就近就地就便供应长三角的条件。同时,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的粮、油、肉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5.8%、7.3%和4.8%,人均水平均超过长三角地区。安徽省向长三角地区提供农产品具备运输距离短、成本低的优势,能够很好满足长三角地区居民生活需要。作为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安徽风景名胜较多,是长三角地区居民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安徽有价格相对便宜的土地、劳动力资源,且人均耕地面积是长三角的1.7倍,用工成本仅不到沿海城市的70%,综合商务成本仅是沿海城市的百分之三十几,这些条件对于长三角降低产业转移成本是十分有利的。这都使得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转移的优势较为明显。产业转移趋势也促进了长三角地区与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资源的共享。
三、基于长三角市场资源整合的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
(一)培育核心竞争优势,牵引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转型“先导力量”工业经济正逐渐成为安徽省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而进一步提升产业实力与竞争力面临着亟待突破的“瓶颈”: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7.2%,所消耗的能源占比高达83%,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环境、资源约束正在不断增强,钢铁、有色两大传统支柱产业所需原材料70%以上依赖进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安徽省应着力通过发展高效节能环保装备来改造水泥等原材料产业,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来拓展汽车产业的发展空间,通过发展冶金装备、煤机装备、船舶制造等重大基础装备、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来加快冶金、煤炭、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的升级步伐,进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独特的高成长性、强牵动性,发挥其成为全省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先导力量”。
(二)引进长三角优势资源锻造产业集群,激活优势提升内生动力立足既有产业基础与科技实力,引进长三角优势资源,培育一批具有成长性、带动力的企业与项目,将潜在优势转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动力。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路径就是坚持重大项目带动,通过内在实力与外在资源的整合,兴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走出一条“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路径。实践表明,无论是“外引”还是“内培”,都必须首先找准用力方向,走出一条以项目建设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有效突破的路径。
(三)发挥政策调控引导作用,尊重市场配置资源规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性投资的引导作用,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必要前提。但是,目前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热情高涨,如何避免出现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投资的局面,仍然是一大难题。近期,国内有权威经济学家明确表示,用过时的投资体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极易引发新一轮低水平重复投资,走上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老路”。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市场的价值发现与风险规避功能,是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效率的根本途径。
(四)积极开展与长三角市场资源对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会展营销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会展进行营销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方式,但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利用会展与长三角市场资源对接,这就需要政府、会展主办方和参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长远规划和精心设计,打造出适合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长三角市场资源对接的会展营销策略。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优惠,支持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向安徽转移;其次,会展主办方要明确会展营销目标,做好接洽长三角市场的工作;再次,参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要把握好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中安徽省的产业优势,大力推行关系营销,同时,注重长三角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个性化服务要求。
(五)把握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导向,确立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策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变革较快,因而,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利用会展、资源对接平台等信息渠道,准确把握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导向。同时,根据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变革,不断调整企业运营方式,增加研发投入,提供能满足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的产品,并积极应对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对优质高效服务的期望,提高企业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品牌,获取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的满意度,从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六)巩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做好合适的定价策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要认识到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中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即较低的人力资源成本和土地资源成本。因而,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要做好合适的定价策略,通过成本整合,以低价优质,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进行定位,采取差别化定价策略,兼顾利润和市场维持,同时,巩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