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6:25: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基本要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弗莱雷对话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对话的实质
弗莱雷认为,当人们试图把对话作为一种人类现象加以研究的时候,就会发现“词(word)”是对话本身的精髓所在,词的基本要素有两个:“反思与行动”。[2]这两个基本组成要素若被割裂,就会出现“不真实的词”。一方面,当一个词被剥离了其“行动”的一面,其“反思”的一面就会自动地受到损害,这个词就变成了空话(verbalism),从而不能改造世界。另一方面,如果只强调行动,词就转变成行动主义(activism),对反思构成损害。总之,“无论是反思被剥离了行动,还是行动被剥离了反思,两者都造就了不真实的存在形式,同时也造就了不真实的思想形式,而这种思想形式又反过来强化原先的反思与行动的分离”[3]。在弗莱雷看来,人们只能用“真实的词”来改造世界。有人性地活着,就意味着命名(name)世界、改变世界。而对话正是人们命名世界的方式。何谓“对话”?在弗莱雷看来,“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世界为中介,旨在命名世界”[4]。弗莱雷的“对话”包括四层含义:对话只能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对话双方必须相互接触才能进行对话;对话必须依托中介;对话的终极旨归是“命名世界”、改造世界。
(二)对话的基础和条件
1.平等。对话只能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不可能在“否认他人具有说出他们的词的权利的人和说话权利被否认了的人之间展开”[5]。在弗莱雷看来,对话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因此在对话前,必须要使“被否认有权讲话的人”夺回自己的权利。对话不能被简化为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灌输思想的行为,不应成为一个人控制另一个人的手段。简言之,对话与灌输、控制格格不入。
2.爱。爱不仅是对话的基础,也是对话本身。爱意味着“对别人的责任”,爱是一种承诺,一种行动。在控制关系中,对话不可能发生,因为控制表现的是“病态的爱”。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存在“压迫者”,那么真正意义上的爱的行动就一定会涉及“解放的事业”。主体只有打破压迫局面,才有可能重新获得爱并进行对话。简言之,“如果我不爱这个世界――如果我不爱生活――如果我不爱人民――我就不能进入对话”[6]。
3.谦虚。对话的双方需要谦虚的态度。在弗莱雷看来,要和别人对话就要做到:我们不能总是注意到别人的无知而从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我们不能自以为不同于其他人,把他人仅仅当“物”,在他们身上见不到别的“我”;我们不能自认为是“纯洁的”人群中的一名成员,是真理和知识的拥有者,而所有不是成员的人都是“这些人”或“未经洗礼的人”;我们不能一开始就假设,对世界命名是英才的任务,等等。总之,“自满与对话是不相容的”[7]。
4.信任。信任是对话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对话还需要对人类深信不疑,对他们的制造与再制造、创造与再创造的力量深信不疑,对人能变得更加完美的使命深信不疑。对人的信任是对话的先决要求”[8]。离开了对人的信任,对话就不可避免地退化成“家长式操纵的闹剧”。另一方面,信任是通过对话建立起来的,“信任只有在一方把自己真实、具体的想法告诉别人时才产生”[9]。
5.希望。弗莱雷认为:“离开了希望,对话也同样不存在。希望扎根于人的不完善之中,人通过不断探索摆脱不完善――这种探索只有在与他人的沟通中才能实现。”[10]这充分说明,希望存在,对话才能存在。
6.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对话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弗莱雷认为,除非对话双方进行批判性思维,否则真正的对话将无从谈起。何谓“批判性思维”?弗莱雷认为,“这种思维认识到人与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一致关系,而且不把人与世界分离开来;这种思维认为现实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改造,而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这种思维不把思维本身与行动分开,而是不断让自己浸没在暂时性之中,而不是担心该冒什么风险”[11]。另一方面,弗莱雷认为,只有进行批判性对话才能产生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只有在批判性对话的过程和语境中才能产生。
总之,平等、爱、谦虚、信任、希望和批判性思维构成了对话实现的条件和基础。
(三)弗莱雷对话理论的特点
第一,强调对话的中介性。对话必须有载体,存在一个中介,即对话双方必须围绕某一共同主题进行。没有共同主题,对话便不可能进行。
第二,强调反思与行动的同步性。在弗莱雷看来,词是实现对话的工具,词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反思和行动。词可分为“真正的词”和“不真实的词”。“真实的词”,即构成词的两个基本要素没有被分离开的词。“不真实的词”,即构成词的两个基本要素被分离开的词。人们只能用“真实的词”改造世界,命名世界,而对话“旨在命名”。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反思与行动缺一不可。
第三,突显对话的人性化。弗莱雷指出,“从价值论的观点看,人性化问题一直是人类的中心问题”[12],对话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被压迫者”和“压迫者”都“获得解放”。可以说,正是对人性化和非人性化辩证关系的深刻揭示和把握,对个体人性的深度洞察和剖析,对人类生活“解放”目标的不懈探寻和实践,才使弗莱雷的对话理论格外富于启发性、战斗性和生命力。
二、弗莱雷的对话理论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保罗・弗莱雷的对话理论对我国中小学德育有着深刻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本质观:德育即对话
关于德育的本质,“在我国大致有三种观点,即‘传递论’‘建构论’和‘生成论’”[13],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育的本质。弗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教育。”[14]基于此,我们认为德育的本质是对话,其基本内涵包括:第一,人们通过对话进行德育,德育在对话中进行,对话是德育的手段、资源和语境。第二,德育的目的是通过对话,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促进学生德性的生成。第三,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德育影响、受教育者三者之间交互作用、动态生成的过程。
德育即对话,意味着学校德育体系的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对接和沟通。以对话视角探察学校德育体系,意味着德育目的、德育方法、德育制度、德育内容、德育评价等各要素之间应保持对话沟通、相互作用的状态,使诸多德育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实现德育效果的最大化。
德育即对话,意味着学校德育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主体性的尊重和成全,彰显出学校德育的人本化追求。学校德育的根本目的是成人。但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被严重政治化、知识化和科学化,德育的目的限于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成了政治和知识的“附属品”,真正意义上的人被放逐。“德育即对话”启示我们:学校德育是生命性的、过程性的、生成性的,而不是物态性的、机械性的、程式化的。
德育即对话,意味着学校德育要重建道德学习观。在我国,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是这样一种道德学习观:重教化轻学习,重传输轻建构,重知性轻实践,重外化轻内化。[15]在这种学习观支配下,教师习惯将各种价值观以讲授的方式灌输、注入给学生,学生只能以静听、诵读的方式学习道德。佐藤学认为:“学习是构成客体世界(教育内容的世界)的意义的认知关系、同他者沟通的人际关系、同自身对峙的自我反思关系这三个维度上,实现对话性实践,在不同的维度上重建意义和关系的实践。”[16]基于此,我们认为道德学习的过程,即道德学习者在三个维度上“实践性对话”的过程。
德育即对话,意味着德育课程教学从灌输式教学转向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要点有三:第一,对话式教学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意识的角度来说,主要是一种“意识间的关系”(意识间关系是主体间关系的体现),而非简单的“意识关系”。第二,“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17]。第三,对话式教学,肯定人是过程性的存在,以对话为依托,鼓励师生对现实生活作出“真正的反思和行动”。
德育即对话,意味着德育教材观的转变,其核心是将德育教材视为一个“文本”,而不是“蓝本”。传统的德育教材观视教材为不可变更、法定的“蓝本”,是提供绝对确定性知识的唯一课程资源。从对话视角看德育教材,德育教材变成了“文本”,是“人们解读和对话的对象,它以自身的开放性和生成性给予解读和对话以广阔的空间”[18]。师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新的道德学习经验得以生成,德育教材的课程意义和教育价值得以建构和实现。
德育即对话,意味着学校各项德育制度的起草、制定、评价、修改,是学校共同体全体成员(领导者、教师、学生、家长)对话和协商的结果,而不是由学校管理者单方面命制的结果。
从更宽泛的意义上审视,德育即对话,还意味着今日之学校德育要和过去之学校德育进行对话,在学校德育的今昔对话中,对过去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以改进今日、未来之学校德育。同时还意味着,要将我国学校德育和西方学校德育进行对比,以改进和完善我国学校德育。
(二)德育目的观:培养具有对话能力的人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受工具理性、科学理性的支配,片面强调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为个人谋生服务。相应地,学校德育关注的重点是道德知识的传授,人的生命维度、价值维度和精神维度被严重忽视。针对传统学校德育的诸多弊端,不少德育学人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在主体性德育的旗帜下,出现了多种德育改革探索,诸如活动德育、情感德育、体验德育、生活德育、制度德育等。这些探索除了肯定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这一共识之外,在方法论上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走向对话’。”[19]学校道德要“走向对话”,起点是培养具有对话能力的人。何谓“学生的对话能力”?即在对话理念指导下,学生以敞开和接纳的态度,以自身和他人的发展为目标,与教师、同伴、文本以及自我之间进行“我与你”式对话的行为能力。[20]从对话哲学的视域,德育过程即学生与他人、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自我对话的过程。
具有对话能力的人,是具有反思和批判意识的人。这样的人,不迷信,不盲从,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对他人观点发表不同的看法,特别是敢于对权威的、习以为常的观点进行有品质的质疑。
具有对话能力的人,是富于爱心的人。这样的人,不偏执,不武断,不自以为是,善于站在“他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倾听“他者”的心声,既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也坦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心中既装着他人,也眷顾自己。
具有对话能力的人,是坚信说理是处理矛盾和冲突最好办法的人。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与别人发生矛盾、冲突时,总是以说理的方式,而非武力的方式解决。
具有对话能力的人,是能够凭借自己强大心灵力量而不断超越自己的人。这样的人,在自己遇到人生重大挫折时,能返回内心,和自己对话,用精神的力量安慰自己、激励自己,将克服困难的过程视为战胜自我、超越自己、成就自我的过程。
(三)德育教师观:做一名有爱、有信、有思的对话者
弗莱雷的教师观包括三个方面:在充满压迫的历史现实中,教师承担着改造被压迫者意识的历史使命;在具体压迫环境下,教师充当着次压迫者的角色,具有二重性的弱点,但他同时也应是个积极的反思者和挑战者;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克服自身的二重性,成为一个自觉的提问者、对话者和实践者。 [21]结合弗莱雷对话理论的六个要件,我们认为德育教师要完成“改造被压迫者意识的历史使命”,成为一名“自觉的对话者”,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精神品质。
有爱。“爱是对话的基础和对话本身”。没有爱就没有对话,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信仰。爱最基本的情感成分和本质是付出和给予。“创造性的爱总是伴生着各种态度:关心、响应、尊重和了解”[22]。德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如此,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德性成长的主动唤醒、引导和点化;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点醒和纠正,甚至是适当方式的批评;对学生心理的积极疏导、呵护和关注。
有信。弗莱雷指出,对人的信任是对话的先决条件。德育教师的“有信”主要有三层意蕴:教师对每位学生的道德成长都抱有信心,坚信每位学生道德成长的可能性;教师要恪守诚信,言行一体,做学生道德学习的榜样;教师要树立坚定的德育信念,特别是坚信德育能够提升人性的高度,丰实个体生命的内涵。
有思。假如对话双方不能思考,不能进行批判性思维,那么真正的对话就无从谈起。德育教师与一般教师的最大不同在于德育教师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促进学生德性的生成和德行的完善。这要求德育教师本身必须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特别是对社会上各种人性的恶要持有一种本能性的厌恶、警惕和批判。因而,批判精神是对话型德育教师必备的精神品质。
参考文献:
[1]江发文.被压迫者的底层与底层的解放――读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J].社会学研究,2009(6):226.
[2][3][4][5][6][7][8][9][10][11][12][14][17]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7,37-38,38,38,39,40,40,40,40-41,41,1,41,31.
[13]孙喜亭.教育原理(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19.
[15]戚万学,等.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2.
[16]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3.
[18]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93.
[19]杜时忠.人文教育与制度德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337-338.
[20]李如密,吕丛.学生的对话能力及其培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2):5.
首先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都要树立抓好“两课两操一活动”的思想观念;其次要求体育教师认真钻研体育教材,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到写好学期工作计划、授课教案,多花时间备课。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音乐老师个人教学计划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音乐老师个人教学计划一
本学年,我担任高三年级体育课程,为了稿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全面贯彻_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以德育教育为首,以艺术教育为特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的办学目标。以学生《体质健康》为重点深化体育课堂、体训队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出操、集队、集会纪律,做好出操、集队、集会常规训练,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注重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注意加强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树立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个性,提高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激烈竞争奠定基础。
二、工作任务及要求
1、抓好“两课两操一活动”,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两课两操一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两课两操一活动”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和健康况状的好坏。因此,首先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都要树立抓好“两课两操一活动”的思想观念;其次要求体育教师认真钻研体育教材,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到写好学期工作计划、授课教案,多花时间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是配合学校抓好早操、课间操工作,加强两操纪律,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树立远大理想,营造良好校风、学风。
2、抓好《体质健康》工作,注重教材的学习,注重领会教材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注重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确保达标率、优秀率稳步提高,切实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
3、加大体育班管理力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做好督促、沟通、协调工作,使体育班学生在学习、思想、行为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力争每个学生高考考出好成绩。
三、教学措施
1、积极鼓励学生自觉锻炼身体习惯,努力提高全校学生的体锻达标合格率。
2、本学期关注起始年级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状况,学生要坚持形成体育锻炼规范化要求。
3、要不断加强对教学教材的研究,重视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本学期积极开展教学基本工操练。从上课的仪表服装、备课教案、课前的准备开始。
4、以据学生的特点,要主动与年级组之间配合协调,利用一些休息时间,包括中午、放学后等时间,组织年级间和班间的体育竞赛,促进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激励学生为班级争光,培养学生的荣誉感。
5、要积极配合好教务处、政教处工作,认真组织管理好每天的两操和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各班进出场线路有序、队伍整齐。
6、认真组织、细心安排指导年级的体锻课,尽量多开展学生感兴趣,锻炼有效益的小型多样的单项性活动,满足学生体育活动需求。
7、认真负责督促、管理训练队工作,关注每个学生,制定好每天的训练计划,明确训练任务,督促文化理论课的学习。
音乐老师个人教学计划二
一、基本情况
我担任高一年级6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鉴赏模块的学习,对音乐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在这个阶段,他们具有强烈的音乐表现_。但这些学生的歌唱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习惯、表情等方面较好,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较弱,咬字、吐字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歌唱时常常出现喊歌的现象,导致缺少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针对这些情况,为了让学生最直接,最简便地进入音乐世界,感悟音乐的形式美,体验人声的无穷魅力,现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
1、突出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使学生的审美水平,使修养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素养,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组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5、通过歌唱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歌唱方法和浅点的音乐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识读简单乐谱的能力。
6、通过合唱教学,让学生享受和声之美,培养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要求
1、在动口、动手、动脑的音乐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正确的学习音乐的态度。
3、创设情景,提供诱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
4、既重视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使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
5、在教学中赋予教学内容情感色彩,以达到教情合一。
6、以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增强学习活动的探索性,强调学生学习交流。
四、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积极做好特长生的辅导工作。
2、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3、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难点,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4、突出学科特点,努力把良好的道德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
5、创设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6、加强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做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与提高。
五、教学时间安排表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1学会歌唱
2欣赏《祖国颂》及了解合唱的起源与发展
3合唱实践学唱《同一首歌》
4-5复习《同一首歌》,学《我和我的祖国》以及歌唱的技能技巧(一)
6学唱《红旗飘飘》以及歌的基本要素(二)
7欣赏《乌苏里船歌》、《春之声圆舞曲》
8-9合唱练习《踏雪寻梅》,了解有关合的一些知识。
10欣赏《故乡的亲人》、《你不要忘》
11合唱实践学唱《深深的海洋》与歌唱的基本要素(三)
12欣赏《友谊地久天长》、《欢乐颂》
13-14了解交响合唱、学唱《回忆》,了解歌唱的基本要素(四)
15欣赏《哈利路亚》《在幼发拉底价岸》
16学《让世界充满爱》以及歌唱的基本要素(五)
17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以及指挥的基本要素
18学唱《半个月亮爬上来》以及歌唱的基本要素(六)
19复习考查
音乐老师个人教学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的精神,深化中学音乐课程改革,深入贯彻省、市、区音乐教研室有关音乐教育教学指导精神,在教育教学中落实我校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音乐教学的各项工作,落实学校对常规教学中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细则。不断加强新课程标准学习,进一步探索新课程标准指导思想下,我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思路。不断提高我校音乐教学工作,推动我校艺术教育上新台阶,为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任务与目标
1、认真落实《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各项要求,组织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学习和音乐课程教学研讨活动。结合我校高中音乐模块的开设,做好教师业务学习、培训和课堂教学交流工作。
2、认真落实、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教师专业发展。
3、音乐教研活动要常规化、常态化。通过听课、评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4、以常规教学为基础,重视课前的各项教学准备工作,向教学过程要质量。认真完成常规教学工作,遵守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规定,按时上课。努力学习实施新课程标准、在新理念要求下的音乐新课程教学。不断组织学习研究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方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
5、重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为具有音乐特长、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思想状况合理的安排教学,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志趣、特长。
三、音乐活动
1、扎实开展学校音乐活动,为学生音乐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
2、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配合学生处组织好音乐社团的常规训练和管理工作。加强新队员的纪律、能力培养,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
3、重视艺术生的音乐汇报,为艺术生提供锻炼的舞台。
四、工作措施
1、加强校本培训,积极、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校本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提高认识和能力。
2、深入开展学习和教研活动。加强音乐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学习活动,通过走出去的形式,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减少新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弯路,把别人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在学习中消化理解,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钻研并熟悉、掌握新课标和新教材体系。并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拟定出学期教学计划。
3、不断研究新课程新教材,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期教学目标、内容,科学地安排教学步骤和教学环节,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案的准备要既备教材也备学生。
4、认真分析高三音乐特长生的学习状况,根据音乐专业特点,认真、细致、耐心辅导学生在音乐专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参加音乐高考作好扎实的准备。加强心理辅导,消减学生在专业考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5、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课型特色鲜明,设计合理,教学过程简明,层次清楚,过渡衔接自然。重视学生主体作用。
6、音乐兴趣小组活动应面向大多数学生,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活动要有组织、定地点、定时间、有成效地进行。
学生社区作为高校重要的德育基地,它的工作成效必须通过学校的系统教学和社区的教育管理来共同实现。就目前高校学生社区的德育环境建设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下面一些主要问题。
1.1部分高校重视力度不够
目前,在高校学校环境建设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1],即在学校建设发展上重规模、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轻德育内涵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在投入上重物质的硬件投入,轻精神的软件投入;在对学校建设的评估上重物质的外在评价,轻思想道德内涵的考察。思想上的不重视是造成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学生社区德育软、硬件环境建设落后的根本原因。
1.2物质环境建设相对比较落后
投入不足是造成高校学生社区物质环境建设落后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进,高校连续扩招,学生人数大增,社区建设满足不了学生人数增长的需要。二是社区设施不完备,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社区内只有必备的生活起居设施,学生社区仍只是作为一个为学生提供在校期间生活住宿的区域,隐性德育功能往往被忽视。
1.3缺乏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关注
目前,部分高校所采取的学生社区软件环境建设措施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缺少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关注,以至于工作方法简单化,进而导致这些活动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实质性效果。例如,入驻学生社区的管理人会员因缺乏心理学知识而不能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生社区内的德育活动仍以灌输的方式进行导致效果甚微等。
2加强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的基本对策
2.1充分认识学生社区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
高校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休息、活动的场所,也是学生学习道德知识,进行德育实践的重要基地[2],在思想上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增加德育能量的投入,则是加强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新形势下,学校领导应以负责、务实的态度,高效投入、专人负责,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员工和学生团体的积极性,全力支持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工作的开展。
2.2在行动上加大对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但同时要注意方法得当
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分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方面,软件建设方面,目前已有的一些涉及管理队伍建设、文化环境建设和网络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措施有其积极意义,但要注意方法得当,在工作的过程中应适当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德育活动方面要注重引发学生的共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在学生有广泛认知的基础上选择贴近生活的典型事例开展德育活动;二是活动的开展要在学生有所思考的前提下进行;三是注重对活动的总结,扩大活动影响。
关键词 构建 学校 德育教育 系统工程
系统科学是研究事物整体联系和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将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作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教育体系的方法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强化素质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量极度扩张,社会分工更为细化,没有人能成为通才、全才。人才之间的竞争核心毫无疑问当属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现在校的大学生,是21世纪祖国建设的栋梁,他们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因此,培养思想高尚、文化深厚、专业精深、身心健康良好的新时期大学毕业生,是时代与民族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与庄严使命。
二、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一)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1]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整体性,是指认识主体始终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整体来对待,认为“整体大于组成它的各部分之和”;②有序性,是指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结构的层次性和等级性;③动态性,任何系统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调整着自己的要素和结构;④开放性,系统是在从无序到有序、低序向高序和从有序又向无序的反复过程中,得以形成、演化和发展的;⑤最优化,是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最终目标,强调系统形成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
(二)我国历史上的许多领域都有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思辨和实践的例证。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和中医的“辩证施治”,立足于事物的整体运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哲学观体现了要素等级的活动秩序与系统整体的功能关系。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教育的理论体系
(一)德育教育体系的整体性与有序性[1]
学校德育教育系统是由育人关系组成的人工系统,是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发展方向的动态系统。其核心特性就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教育内容及载体三个基本要素在德育教育实践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对象化关系。
“子系统”主要反映系统的等级性,如小学、中学、大学“三级子系统”的集合构成学校德育教育系统。“分系统”是由某些有意义联系的方面或有贯通性质的要素以一定秩序组织起来构成所属系统的分系统,如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分成德育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方面,即“六个分系统”。子系统与分系统通俗地称为“块”与“条”的关系,体现了德育教育体系的整体性与有序性。
(二)学校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模型
在对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德育教育规律进行总结概括的基础上,以三个子系统为“经”,以六个分系统为“纬”,纵横贯通、依序衔接、条块结合、内外联系,构建成一个整体性的德育教育实施体系――德育教育系统,可绘成模型图如下。
从纵向看(见图1),是“三个子系统”的纵向衔接。这种衔接要求每一个子系统都应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建立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和谐衔接的有机联系。
从横向看(见图2),是“六个分系统”的相互贯通。这种贯通是“块”与“条”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基本形式,存在着不同方式、不同方向和不同范围的联系。如德育教育目标与内容是一种常态联系;内容又以途径为承载体和教育空间;方法常与途径相依附;同时,方法又可以包含管理和评价,等等。子系统和分系统纵横交错则可以产生和形成不同层次的多侧面的整体联系。
(三)学校德育教育体系的动态性与发展性
1.德育教育体系展开方式的情境性和持续性
“情境性”是指教学内容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内容共融一体,教学的“渗透”和“内化”是在教学情境中进行的。“持续性”表现着德育教育体系动态发展的时间存在形态,是受教育者素质逐步“积累――内化――外化”的形成发展过程,这是德育教育体系展开的时间跨度,也是德育教育体系纵向延展的顺序。教学情境是将时间、空间和活动融合为一的德育教育体系的实践形态。
2.德育教育体系发展的自组织性
“自组织性”是指系统“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动态发展过程。德育教育体系的不平衡是有序之源,为了消除不平衡状态,德育教育主体就要根据信息反馈,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改进德育教育工作,控制离散影响,引导学生的素质不断趋向德育教育目标的要求。
3.德育教育体系“合力”的潜在性
德育教育体系的合力问题从系统学角度说是有序性和整体性问题,即结构和功能最优化问题;从教育学、德育教育学角度说是教育规律或德育教育规律问题。
合力来自于各要素的和谐联系,如校内与校外管理工作之间的和谐、各科教学在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上的和谐、德育教育方法与学生素质发展心理的和谐等。和谐既是方法、过程,也是结果。当教育者自觉地达成现实德育教育实践中的和谐的时候,合力就在体系中产生了。因此,可以把和谐看作是合力的一种生成机制。
四、整体构建学校德育教育的操作系统
德育教育不仅是一个深层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复杂的实践问题。在教育实践中,如何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培养、教育人,还必须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因此,还必须构建德育教育教学的操作系统(包括八个子系统,见图3)。
(一)决策指挥系统,应当科学地制定德育教育指导方针,其直接指挥的是执行指挥系统。
(二)执行指挥系统,在贯彻落实中要重点抓好主要实施系统、协调配合系统和社会实践系统。
(三)主要实施系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必须进行科学性、理论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如作为主要教学形式的“课堂教学”承担了这样一种任务。
(四)协调配合系统,是指党团(政治层面)、班主任辅导员(日常管理)、学生会社团(活动层面)和“三育人”工作等。这些工作都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方面军,都在各自的领域以各自的特点承担着德育教育某一方面的重要任务。要坚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一方面,“课堂教学”要主动争取协调配合系统的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协调配合系统要主动了解、支持、协调、配合“课堂教学”的教育内容。如共同开展研讨会、演讲会、辩论会等。这样可以使各渠道的教育活动融入德育教育,具有思想性;同时“课堂教学”也会更加生动活泼。
(五)社会实践系统,是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课堂教学”主要实施系统所传授的理论,必须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内化和外化。内化,即把外在的理论转化为学生主观世界的观念;外化,即学生的理念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
(六)环境影响系统,是指影响学生的环境因素,其中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必须加强“教育社会化”理念,净化、美化、优化社会环境,使环境影响系统与其他系统协调一致,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
(七)督导检查系统,负责督导检查学校对国家制定的教学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和社会环境对教育影响的情况,并把结果通知决策指挥系统,以便尽快解决存在的问题。
(八)参谋咨询系统,为各级德育教育决策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五、结束语
总之,建立学校德育教育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德育教育体系的发展应继续坚持开放、实践、继承、借鉴、发展和创新的观点,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在新的认识基础上充实和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做到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在理论的运用中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学校的教学活动应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应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更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积极创造渗透德育的条件,正确处理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提高语文教学的德育效果。
一、学科优势创造德育渗透先机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的优势大于其他学科,其两大优势为德育渗透创造了先机。
(1)语文教材所选的范文有助于增强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小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如《天安门广场》《九寨沟》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精神,如《说勤奋》《夜晚的实验》等;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如《读书要有选择》《滴水穿石的启示》等;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如《诚实与信任》《明天我们毕业》等。
(2)读、写、听、说训练给语文教师创造了德育渗透的机会。学生通过读和听,可以感受课文的内容和人物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说和写,可以观察事物,用自己的话再现生活,直抒胸臆、分析问题、洞明事理,从而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二、因时、因人、因情、因境制宜,积极创造德育渗透条件
语文对德育的渗透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同于思想品德课的“灌输”,也不重在道德知识的系统传授,而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重视熏陶、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
1.因文设置契机,牢牢把握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导向地位
首先,语文教师要做到深刻地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课文,深挖德育内涵,有步骤地渗透;其次,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2.适时创造契机,把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艺术地表现出来
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时空特点精心布局课堂结构,有机地、合理地对德育因素进行编排、调控,创造契机,适时渗透。如起始阶段,可精心设计导入;发展阶段,可巧妙地设置提问;阶段,可动情地引起共鸣;升华阶段,可灵活地安排各种活动。
3.以境造境,渲染氛围
语文教材中的范文,虽文章体裁不同,表现方法各异,但内容尽在人、事、景、情、理之中。以文中之境再造佳境,渲染氛围,会产生良好的渗透效果。
(1)展示直观之境。如挂图、实物,让学生陶醉于画面实物的直观感受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2)驱遣想象之境。如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充分感受文章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和思想美,使情操受到陶冶。
4.以情激情,烘托氛围
郭沫若曾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语文教师要善于揭示文章的感情,使学生“惊心动魄”“情不自禁”,激发出高尚的道德情感。
(1)以作者之情激情。教材中的名家、名篇无不倾注着作者的爱憎之情。这种感情,有的显示在课文提示之内,有的流露在作者的神思之中,以其情激情,更具有感染力。
(2)以文情激情。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具备鲜明的政治性和时代性,纵观千年文学史,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昂扬的主旋律,这正是学生爱国主义思想逐步形成的基本因素。
(3)以师之情激情。教师是传递作者之情、文章之情的使者,要完成这个传递,语文教师要满怀深情地备课,挖掘文中之情;要热情洋溢地上课,再现文中之情,让学生在与老师的情感交流中受到启发和激励。
三、坚持“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的原则,让学生因文解道、因文悟道
语文形式和思想内容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通过读听,提高明辨是非、识别美丑、分清善恶的能力;写说训练,要观点明确、态度鲜明,不能游离主题讲形式,脱离思想讲手法,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课;通过阅读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把握思想精华,加以揭示、阐发,启发学生深思,让高尚的道德情操自然地流入学生的心田。
关键词:化学科学素质 科学态度 科学精神 证唯物主义 探究精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196-01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一切结果都要有可重复性实验支撑。化学理论是建立在化学实验基础上的,尊重事实,以实验结果为依据是学习化学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学生化学科学素质表现在对化学的态度,对化学现象的认知能力,对化学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对化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辩证的分析问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为依托,教师应围绕以上五个基本要素,结合德育、美育、身心教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究精神。
1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是化学的基本研究渠道,所有的结论都是由实验来确定的。比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定量分析、变化规律等。通过实验进行教学,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如何选择试剂,如何判别实验数据、现象和结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辨别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拓展延伸能力,提高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总结规律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从中领悟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探究能力,逐步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把实验教学放在首位,强化实验教学,探究实验教学,把生活小常识融入实验教学中。比如笔者在教学中给学生做的一些生活小实验:如何制汽水、如何除家中烧水壶中的水垢、酒精的挥发、燃烧和灭火等等。
2 通过摸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摸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比如在学习物质的微观组成时,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我们可以把物质、分子、原子以及谈们的组成、运动等做成FLASH动画或POWERPOINT课件,直观的让学生去看,这样就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现行的新课标,学生对化学知识、化学实践的体验和感受要经过自己或小组共同设计化学活动来完成,新课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的方法探索新知识、积累新经验、熟悉新操作。教材中的学生必做的实验,验证性实验逐步减少,而探索性实验逐步增加,并逐步地引导学生提升团队意识,发挥团队力量。这就对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探究化学问题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的专题,巧妙地把相关知识点设置成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掌握知识点、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规范准确,并向学生讲明为什么要那样操作,不那样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实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是什么,让学生自己领悟和感受,学会探索新知识。这样学生就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拓展和延伸知识结构,用科学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既开阔了视野发散了思维,又培养了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3 通过学习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辨证的对待客观事物
教会学生辩证的对待和解决问题,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会影响学生今后的成长之路。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通过研究物质的组成、变化规律、相互影响等,使物质更好的服务人类。物质总是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世界使物质的、物质的运动使永恒的。学生通过学习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不可分性、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酸碱性、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污染、合金的利用等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对对立统一规律有了初步认识,引导学生的辩证的分析问题。通过学习酸、碱、盐的特性与通性,引导学生了解个体性质与整体性质、“点”和“面”的关系;通过学习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变化关系,引导学生领悟事物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通过元素化合价变化、化学反应的本质、合金的成分和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学习,领悟物质存在的内在规律;通过《化学与生活》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研究物质的性质要为人类服务的观念,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关键词】地理学科;德育;三生教育
近年来,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与新课程的改革,在中学素质教育中渐渐凸显出了德育的重要性。然而,许多教育学者研究表明,目前中学的德育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德育机制缺乏现实意义与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德育内容局限于一般性的理论概括与经验总结,德育模式过于单一刻板,甚至违背了中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规律。在我国,地理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地理科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思想政治品德,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引入“三生教育”,改变传统德育过于抽象、空洞的说教模式,使德育更加贴近生活中情感道德的主体,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本文试图从“三生教育”的内涵、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实施等三方面对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这一问题作粗浅分析。
1.“三生教育”的内涵
“三生教育”由云南省首先提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中心,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与“生存教育”。“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深切地体现了中学“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生”的教学理念[1]。
2.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大多数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地理教育作为“三生教育”最好的教学资源与实施途径,通过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2.1 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由于中学地理知识内容的综合性与广泛联系性,使得地理教学内容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生产生活实际,所以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涵盖了丰富的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因素。而“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通过中学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个性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挖掘“三生教育”的广度及内含,使“三生教育”真正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打造中学德育品牌。
2.2 中学地理学科教育是践行“三生教育”理念的主渠道
“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是当今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2]36。随着科学教育技术的发展,研究人类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地理科学的现实需要,也是“三生教育”的主题之一。
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从资源、环境、人地关系和道德发展等方面入手,正视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理解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性,懂得“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所共同要求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而在中学的各个学科教育当中,地理学科是唯一的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学科,因此,在教育学生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2]37。
2.3 引导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和正确的“三生”价值观念
随着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确立的教学目标层次中,道德情感目标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在“三生教育”的倡导下,今后的中学生必须具备全球意识和正确的“三生”价值观念,如人生观、人地观、环境观和资源观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迎合各种挑战,成为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然而,作为21世纪公民的基本素养,在中学阶段主要是依靠地理教育,主要是通过地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来实现的。从“人类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到“地球村”概念的提出,从学生只认识本土本国的环境特征到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概况,学生可以认知我国国情及世界的发展现状,逐步树立爱国主义情感和科学的世界观。中学地理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显著区别,对贯彻“三生”价值理念有着特殊重要而不可取代的实践价值。
3.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的探索方式
目前,“三生教育”的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中学地理教学工作者应广泛运用地理学科的特性,将“三生教育”纳入道德情感目标的范畴。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从知识、能力、品德、个性品质等方面全面培养和评估学生,创新人才质量的衡量机制。
3.1 中学地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作为中学基础学科中的地理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热爱地理教学的思想品德,还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地理教学能力等基本素养。在此基础上,地理教师要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贯彻“三生教育”的新思想,适应地理思想教育发展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思想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对于教师来讲,要把“三生教育”所倡导的“播撒真爱,体验幸福”作为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重视新课标下的“学生观”、“人才观”等教学观念。
3.2 练就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能力,捕捉教材中的“三生教育”知识
作为中学地理教师,要提升学生的“三生”价值理念,还应致力于琢磨地理学科教育与“三生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开展知识技能与品德教育。教师要通过课堂实践改变学生思维空间只局限于课本的传统思维模式,把“三生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课标下的地理素材,最大限度的挖掘“三生教育”资源,利用地理科学整体性与区域性,向学生普及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概况。例如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的第三章《地球上的水》,通过对这一章节讲授,让学生观看“西南大旱”的视频,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发表自己感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提出设想,进而上升到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3.3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寓“三生教育”于学习环境中
地理课堂教学是在教室内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形式(即我们常说的地理课),该形式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于普及教育。特别是地理学科内容丰富,教法多样,且在目前三生教学场所较少的情况下,利用课堂教学形式,营造一个良好的集体教育环境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运用课堂学习环境与时间,使学生集中精力,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设计师生统一和谐的活动。教师的板书、语言、板图、板画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受到感染,引起共鸣。教师的启发诱导,应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探究“三生教育”的德育范畴。如通过学习世界的人种,使学生懂得人种的不同只是外表特征上的差别,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族、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反对种族歧视的观念,学会关心与爱护他人。
通过课外教学形式渗透“三生教育”于现实生活中,这是当前中学德育改革从封闭式教学转向开放式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建立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学为辅、理论联系实际的德育新体系。地理教学内容中,环境、资源、人类活动等许多知识,生动具体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通过课外教学活动,学生可以直接感知、观察,这是地理课的特色之一。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实践中去学习,了解自然奥妙,认识周围环境。课外教学活动对于集体主义教育、关心他人的教育也很有益,使他们在互助的氛围中经受成长与教育。此外,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环境,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各种现象,对保护环境与破坏环境两方面的都会有深切的感受与正确的评价,从而加深了环境意识的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观。
3.4 实施情感教学,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同属教学过程基本要素中人的要素,比其他要素的发展变化更为复杂。在师生关系上,教师要采用“平等”策略,应经常关心、爱护学生,不能在潜意识中形成“优等生”与“差生”的区别,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做到“以情育思”,重视给学生参与的机会,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倡导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还要掌握与学生交往的技巧,寻找共同的话题或兴趣[3];在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尊重他人,使学生健康向上的发展生命,体现自我价值。
4.结语
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是在推进德育改革进程中的一个探索与思考,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实践任务。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在教育实践中把对于“三生教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实践高度,探索其中的规律和特征,以便自觉指导行动。“三生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科学研究活动,对于发展地理教育理论,更好的促进德育改革,有效的提高素质教育质量,都是当代中学地理教师所必须重视的。
参考文献
[1]三生教育[BB/OL].[2011-5-20]
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要应时而变 首先是教师的应时而变。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教书育人的执行者。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来传达完成。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导,教师一定要做到:1.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学习,让知识结构体系、知识面等得到提升,以便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2.要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多开展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要教学手段应时而变。除要熟练掌握传统的手段方式外,要逐步地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4.要吃准教学目标、内容、考核等方面和教学大纲精神。做到定位准确难易适中,绝不能墨守成规。其次,新教材中的“事实聚焦”“知识链接”“视野拓展”等栏目,应结合本地或身边事例引入教学活动。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又能促使教与学有效互动。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拓展延伸性。
再次,学生应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认清市场经济形势,摆好自己的位置,扎扎实实的学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力争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才能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质量。
2. 精心设计科学安排,多开展合作性学习
2.1科学合理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科学合理构成可以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小组成员的组成应遵循“组内异质,组组同质”的原则,即按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分为若干个小组。组内成员人人都有分工,让其明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任务以此来增强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确保合作学习的质量。
2.2强化学生细心观察,搜集身边材料的能力
德育课教学的基本要素一是观察二是材料。传统教学中材料通常由教师提供或教材提供。学生只是接受材料,并用材料印证观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细心观察生活,积极搜集身边的材料。引导学生用教材中的观点分析材料,观察掌握原理和观点。即教材中材料分析理解掌握观点,又用原理观点分析生活中的材料。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3依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习内容是固定的,但教法、学法可以灵活多样。同一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因此,合作性学习方式也可以有很多具体的实施方法。同一方法不能连续或单调地出现,否则,学生就会厌倦和反感。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采用具体的教学方法。但要整体设计课程,可按计划将课堂活动项目提前布置下去。在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活动平台。这样让学生感到亲切,达到了分工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行为能力。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快乐体育 含义 实施 基本要素
众所周知,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之一,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目前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学手段陈旧,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日趋下降,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根据体育教育目前的现状,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对快乐体育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快乐体育的含义
所谓快乐体育,是指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使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如趣味性或竞争性游戏,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团结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而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始终快乐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快乐体育的实施
(一)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教学需要学生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对于帮助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至关重要。
(二)注重德育的渗透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由此,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因而在进行快乐体育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德育的渗透,力求将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快乐体育实施的基本要素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具有内在兴趣,这是最好不过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体育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上做到难易合理,新旧内容搭配得当。如学生在课的前半部分精力和体力都很充沛,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教师应把新授内容和运动量较小的活动,以及灵敏、柔韧和协调性强的练习内容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课的后半部分学生体力有所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为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兴奋性和积极性,应把竞争性较强的游戏、比赛、测试、力量性、耐力性的活动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
(二)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
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包括体育馆和各种体育场地(如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以及这些场地周围的环境(如阳光、空气、树木、草坪等)。这些运动场所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练习的态度和教学的效果。因而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要以培养学生全面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为依据。现在的很多中学,在体育活动的场所上对学生有很大的限制。实践证明,优雅文明、美观和谐、活泼向上的学校体育环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及养成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激励教师教学的工作热情和动机;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推动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各学校务必注重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切实使之为体育教学服务。
(三)情感驱动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比如跳高,面对一个新的高度,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显露。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作为教育者,应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挫折与机遇,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增强耐挫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四)协同教学
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等,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人际关系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进入启蒙社会的心理需要。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这种模拟社会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交友,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其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人与人之间要注意团结友爱、关心与支持、鼓励与帮助、尊重与信任、理解与体谅。个人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能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和大家协同配合,增强凝聚力。
总之,体育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所涉及到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俗话说 “教无定法”,在快乐体育实施过程中,每位体育教师都要从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才能从根本意义上改变学校体育教学落后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徐霞:浅析“快乐体育教学”[J],教育学文摘,2011年第7期。
语言接触对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中的词义理解
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改革探索
维吾尔族儿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检出率探析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维-汉词典编纂
维吾尔语简化复合句的类型及其翻译
新疆维吾尔族网络语言生活调查分析
高等教育的良性互动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民族高校辅导员工作特点与多元创新实践空间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日语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藏族学校双语教育文化建设研究
新疆高校外语学科跨文化教育的区域性特征
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浅谈民族高等院校班级制度建设
贵州民族教育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汉、蒙古、朝鲜族初中生几何认知水平比较研究
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应尝试先行“本导制”
浅谈辅导员做好大学班级学生工作的思路
崇正学堂与贡桑诺尔布的教育观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基本要素探析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阴平和去声的语音变异研究
西兰卡普与土家族女性的审美教育
民族拉弦乐重奏教学创新与探索
高等教育与民族地区企业的合作与创新研究
实施双语教学中若干认识和实践问题
蕴藏德育力量的日本中小学宗教教育
在双语课程教学改革中探索双语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中央民族大学日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北京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民族地区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调查研究
试论民族院校预科汉语教学的特点及对策
建构不同语言关系下的双语教学模式
对内蒙古喀喇沁旗蒙古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民族院校双学位专业的思考
内地班语文教学现状与思考
构建双语和谐的多语社会
美国双语教育法的历史演变
多媒体在对外汉语高级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综述
多元智能定向成人英语教学的革新
日本终身教育的特征及启示
四川凉山州双语教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措施
从"汉语文"到"汉语",汉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浅谈少数民族汉语课程改革
"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与实践教学
浅谈新《英语课程标准》下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根据英语新教材特点以人为本备好课
对小学双语科学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德育工作者;主动创造
作者简介 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授;陈笑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研究生
翻转课堂所引发的“翻转”思维与实践,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既具启发性,也需保持警惕。德育的诸多内容具有“不可翻转”性;德育的方式与评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德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也需要在应对“翻转”之挑战中,体现出应有的品质。
一、翻转课堂研究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一)翻转课堂研究的价值
在学校教育变革背景下,翻转课堂确实具有“翻转”相关实践与思维的价值。
其一,是革新了传统的“一言堂”课堂。传统课堂模式的质量和效率比较低,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倾向性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一视同仁”,不能顾及每个学生的学习。翻转课堂通过问题导入、观看视频、问题讨论等相互衔接的过程,对传统课堂进行了革新,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学习,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与学的空间。
其二,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体现。信息技术已融入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包括教育。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何克抗教授指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理念的提出,不只是对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渐进式修补”,更是触及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1] 翻转课堂为之提供了范例。
其三,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成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表现。每个学生的学习力、兴趣、适应性都不相同。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多形态、多类型的学习资源,尽可能照顾到学生们的差异需求;并根据学生们的学习反馈而调节教学过程和指导,从而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翻转课堂研究的局限性
纵然翻转课堂自被引入之日就开始在中国掀起了热潮,诸学校争先恐后效仿,大有将之视为学校教育变革的良方之势。但在尊重“翻转”之价值的基础上,我们还需发现它的局限性,理智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翻转课堂有忽视教师独特性的危险。教师虽然也在“传道”“授业”“解惑”,但其教学从“台前”转向了“幕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在线答疑、课堂讨论、现场辅导而增加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机会,但却失去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个人的行为举止、所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课程生成资源对学生的教育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知识不等于道德修养,即使信息技术再发达,和教育结合得再紧密,也替代不了教师在教学尤其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其次,翻转课堂有忽视学生综合发展的危险。除了课堂,学生的学习还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存在于同伴交往之中,存在于共同的学习情境之中。翻转课堂将学生的学习场景“前置”到了家庭,有可能人为地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从真实的交往世界中孤立出来;翻转课堂注重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却容易忽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这种顾此失彼、不注重综合融通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慎重对待。
再次,翻转课堂有忽视教学改革尤其是教育改革的复杂性的危险。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切不可以用简单化的方式进行。翻转课堂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及不同地区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各不相同的,需要有差别、有重点地进行改革。
(三)德育研究与实践中思维方式的自觉
在上述讨论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明晰翻转课堂研究需要具有的思维方式。
其一,是要形成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思维。翻转课堂针对课堂教学改革,在这一领域中,它具有“整体性”。但如果置于学校教育改革的情境中,它依然只是一个“部分”。过度夸大翻转课堂研究的价值,甚至视之为学校教育改革的全部,就体现出思维品质的低下。更何况,德育与教学即便具有诸多的相通性,但在具体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方面,还是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无论如何,翻转课堂都不能替代德育和学校教育。
其二,是要形成“两重性”的思维。“两重性逻辑的原则使我们能够在统一性的内部保持二元性。它连接了两个既对立又互补的项目。”[2]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共通的东西,如教学主体、教学内容等。课堂教学改革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和超越,不能因改革之后新事物的出现而对原有教育全盘否定。
其三,是要形成“变”与“不变”相沟通的融通性思维。教育的基本问题不会被热点问题所替代;教育的热点问题内含于教育的基本问题之中,并处在不断地发展、更新中。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因热点问题的层出不穷,从而忽略教育的基本问题。与之相关的,还有对教育之基本要素与附属要素、基本精神与从属精神、基本方式与具体方法等的辩证关系的理解。
二、德育的开放性与内在事理
在翻转课堂研究的启发下,当前德育改革确实需要面对新的挑战、形成新的发展思路、打开新的发展格局。
(一)德育需要开放
德育需要向现代技术开放。信息化已经化为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学校在信息化的冲击下,越来越需要超越原有的存在形态、运作方式与功能定位。尤其是对于德育而言,它已处于完全开放的技术环境下。学校早已不是学生获得道德知识和道德体验的唯一源泉,社会上各种信息和观念通过互联网,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因此,德育如何引导学生面对现代技术、通过现代技术、与现代技术发展一起实现人的道德发展,是充满挑战性的研究课题。翻转课堂研究对于德育改革与研究,具有充分的借鉴价值。也因此,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道德实践能力,使他们在信息轰炸、价值多元的环境下,能做出健康的生存方式之选择,提升生命质量,也显得尤其迫切。
德育需要向社会发展开放。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变迁对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脱离现实世界,仍然采用较为封闭的德育模式,无视现实社会的开放多元,这种德育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德育需要向社会转型开放,培养受教育者的现代意识与国际胸怀,促进其个性与社会性的综合发展,滋养其对时代问题的敏感和参与的能力。在此意义上,学校德育要向翻转课堂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学习,保持自我的更新与发展之力。
德育需要向真实的个体生活开放。正如翻转课堂凸显了个体的差异性和教育的针对性那样,当代德育也需要更多关注个体的具体性,关注个体真实和复杂的日常生活――这既包括中国学生最为熟悉的班级和学校日常生活,[3]也包括在家庭、社区中的生活。在这一意义上,德育又将超越翻转课堂研究,直接融入学生的生命实践之中。
(二)德育更需要尊重事理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研究是“事理研究”。它是一种既要说明是什么,又要解释为什么,还要讲出如何做的研究,包括价值、事实和行为三大方面,且三大方面呈现三种时态,涉及活动主体与对象、工具与方法等多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4]诚然,面对价值多元化以及不断发展的社会,德育需要、也必须开放,但德育更需要理解和尊重内在事理,而不应因为外部的喧嚣而自乱阵脚、甚至迷失自我。
一是要继续清晰德育的存在价值。德育之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事关价值问题、超越事实、高于现实的事业。[5]即使现代社会已经高度发达,德育因其自身的独立性和道德的继承性,依然不过时;它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发展,更影响着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国家的文明程度。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德育,还应将其放在首位;任何翻转课堂都无法替代德育。
二是要认清德育的本质。德育的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它存在于人与人交往的活动中,是人与人的精神性互动。师生之间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双方要相互尊重、理解和互动,在对话中走向共生。翻转课堂增加了课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对话交流,但这并非德育的全部、甚至不是核心。德育依旧要保持高度的人际互动,尤其是在真实情境中的互动,尊重、保持、追求日常生活的真实性、而非虚拟性。
三是要尊重德育过程的动态生成性。德育工作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学生的差异、外部的影响、过程的复杂性,都会带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德育实践不可能像翻转课堂那般借助清晰的设计过程和丰富的学习资源而开展,而必须探究、形成对学生道德发展的理性认识。从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建设的意义看,对学生道德学习能力的最大挑战还不是在学科学习中,而恰恰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榜样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社会学习等等,都具有与学科学习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实践时,必须遵循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原理,建构起德育实践的内在逻辑。
(三)德育工作者工作方式的自觉
汇总上述内容,在翻转课堂所引发的教育变革背景下,德育工作者需要保持对自己工作方式之特殊性的自觉。
德育需要在传承与更新中健康发展。前人的德育实践尽管没有信息技术的介入,尽管不够时髦,但也同样蕴含着宝贵的、甚至是根基性的德育思想与智慧。德育领域是不适合盲目追新的。但与此同时,德育工作者又需要以自己的立场与智慧,应对当代的挑战,吸收新的思想与方法,促成德育工作的更新。传承与发展就统一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由德育工作者来最终实现。
德育需要建立在更为日常的学生生活基础上。人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人的道德修养更是自己的生活滋养而成的。因此,德育实践中可以有相关的知识传递、模拟性活动开展,但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日常生活建设本身。教师直接与学生沟通和对话,直接参与、推动、发展起高质量的日常生活,促成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资源开发,是德育工作者更为核心的工作指向、内容和方式。
德育需要高度尊重复杂性。道德教育的目标、主体及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德育成了一个复杂的领域,因此德育工作者不能孤立、机械地处理德育问题,而要有整体的视野;不能静止地认识德育过程,而需要尊重其过程的不确定性、开放性;不能将教师的作用绝对化,而需要关注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一窝蜂似地追求某种德育模式,往往是失败的预示。
三、德育工作者的主动创造
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为了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发展,德育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也更需要以主动创造的精神,创生富有时代气息的德育实践。
(一)坚守
一是坚守德育的首要地位。不管社会环境如何变化,教育形式如何复杂,德育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坚守德育的首要地位并不意味德育第一、其他第二,而是要以德育为首、各育并举,以德育引领带动其他各育的发展,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因此,不能因某些新潮而扰乱我们的思维和工作。
二是坚守有积极意义的传统德育内容。中华民族有优良的道德传统,它们对人性塑造和教化,对中国人的自我认同和归属感至关重要。在德育工作中对待传统德育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坚守中继承,力求实现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和谐共生。
三是坚守德育的具体方式。这主要指德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而真实的交往实践。面对面的眼神注视、具体情境的感染力、共同的生命存在感和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体验,都是德育的实现方式,是不应被淡化、更不应该被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全部的为人处事都是德育资源。
(二)创新
当前德育工作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如目标体系的偏狭、内容的抽象化、评价的单一化等等。在此背景下,德育工作者需要以创新为己任。
就德育目标的创新而言,在已有德育目标体系基础上,要高度关注西方国家的21世纪能力研究,结合中国崛起的新背景,建构起新的德育目标体系。在本文作者的研究中,高度关注了学生策划能力、反思能力、领导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硬能力”的形成。它们能融入原有的道德情感、道德能力和道德知识的目标体系中,构成为更为完整的德育目标体系。
就德育途径而言,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是学校、家庭、社区的合作。在原有的学校内德育基础上,如何面对新生代家长的特殊性,如何借助迅速发展的社区,建构起合作育人的体系,需要形成新思路和新经验。与之相关的,是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如何统一问题。在此意义上,翻转课堂研究与其说提供了解决方案,不如说进一步突出了这一问题;德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应该不同于课堂教学。
就德育评价而言,原有的单一内容、单一主体、单一形式的评价,越来越不适应于当代社会发展。为此,德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评价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在笔者的研究中,会大量使用学生自我评价、真实性评价、作品呈现等。但如何形成新的德育评价体系,需要更多德育工作者的创造性参与。
(三)学习
在信息化、全球化、知识化背景下,德育工作者一定要提升学习能力,建立起在工作和生活中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一学习,发生在对理论著作的研读中,发生在同事的交往中,发生在对自己工作实践的自觉策划、主动践行、高质量反思与重建中,发生在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互动中,也发生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果不保持对世界、对学生、对自我的探究,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基础与能力体系,德育工作者是无法应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出现的“翻转”的。
总之,翻转课堂研究给当代德育研究与实践以新的启示,并促使我们更自觉于德育的特殊性,以更为主动的精神和创造的姿态介入到当代德育变革之中。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4(2):58-67.
[2]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M].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5.
[3]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1.
关键词:高校;文化生态系统;信息化;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3―0109―06[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3.17
引言
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意识形态等紧密相连,各种文化样态在这个系统内部交流互动、吐故纳新,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圈、文化链,具有自身价值的个体和群落作为系统的有机组成,为维护和发展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和传承性发挥着作用。高校是先进文化的引领者,更是新媒体环境中触觉最灵敏的部分,高校师生是感知和接受信息最前沿的群体,也是繁荣新媒体文化的主力军。在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文化生态进行系统化、整体性的研究,目的在于正确处理高校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等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师生作为活动主体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交往方式等方面的关系,突出时代性和个性化,以不同角度来探讨高校育人模式和发展大计。
一 系统基本内涵及构成
文化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期和社会文化背景下,文化个体和群落产生的文化行为以及各种具体的文化产品、文化样态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状态,在此共同作用下推动文化的演替、重组与发展,由此循环形成的和谐共生的文化体系。高校文化生态系统作为整个文化生态系统的子系统,是指高校师生同其周围环境系统的整体关联以及高校各文化要素之间互动所呈现的形态、文化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由此形成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学校文化结构,进而在动态、平衡中实现高校文化的繁荣发展。
从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来看,主要是由文化要素组成的文化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是主客体的共同并构和相互作用。高校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大致归并为文化生态主体和文化生态客体(环境)两大部类,文化生态主体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课堂、班级、宿舍、学生组织和信息时代下的各类网络群组;文化生态客体(环境)可以分为实体环境和虚拟环境两部分,实体环境包括校外生态环境和校内生态环境,校外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校内生态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虚拟环境主要是指在信息化时代的网络环境,包括制度环境、资源环境、社交环境和休闲环境。
二 系统要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认识事物、把握系统的最基本的单元,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构成和优化能使整体的功能具有趋于强化的特性。因此,要优化高校文化生态系统,首先必须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在遵循系统内部结构有序性的基础上,具体分析系统要素的构成,通过对要素内容和功能的解读,更好地把握系统的特性并优化系统功能。
如图1所示,本研究构建的高校文化生态系统分为文化生态主体和文化生态环境两大类,文化生态主体包括了教师、学生、管理者个体主体和课堂、班级、宿舍、学生组织、网络群组等群体主体两部分;文化生态环境包括了实体环境和虚拟环境,实体环境又细分为校内生态环境和校外生态环境,虚拟环境主要由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和网络空间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涵盖全面,在不同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影响力,完善了整个高校文化生态系统。
综合考虑高校文化生态系统的环境和构成要素,本研究尝试构建了高校文化生态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文化生态环境围绕文化生态主体这一中心,形成了由外至内的物质层、行为层、约束层和理念层四个递进层次,构成了高校文化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其中理念层是核心层,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统领整个高校的文化生态环境,分布于各个系统要素之间,起着范型统摄的作用,下启代表组织规范的约束层和代表活动具态的行为层,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各项学术文化活动,在物质保障下自如运转。整个系统按照不同的层次分为资源子系统、实践子系统、制度子系统和价值子系统四个子系统,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作用于文化生态主体。四个子系统同最外层的原生环境、现实环境、历史环境和国际环境这一宏观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在文化链的环绕和牵引下,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大系统。
高校文化生态系统通过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促动和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调整自身状态,以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优化环境,逐步实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同时,研究高校内部的生态环境系统,有助于把握学校内部文化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明确学校的文化使命,凝结学校文化精神,形成具有鲜明个性和价值风范的校园文化,构建良性的高校文化生态。
三 系统环境分析
高校文化生态系统是由文化生态主体和文化生态环境两部分组成的,整个文化生态环境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在影响主体的发展因素中,环境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相对于传统的实体环境而言,虚拟的网络环境正在对高校的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领域。
1 实体环境分析
首先来看校内文化生态环境。高校的文化环境是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文化学术活动、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各种文化要素的一个综合体。物质文化环境是指在高校可见的硬件设施和投入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影响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花卉、草坪、广场、雕塑等自然和人文形成的景观都蕴含着高校与众不同的文化品位。硬件设施条件包括校园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楼体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高校的文化发展标向和育人价值取向;高校的制度文化环境是以文字的形式来表达学校章程、规定和行为守则等固定的体例所形成的约束性氛围,折射出学校的传统、理念和风格,同时也规范着校园人的日常行为和作风;高校精神文化环境是主导和核心。精神文化环境主导和制约着物质文化环境和制度文化环境,最直接作用于校园主体,并容易在精神、心理、价值观等方面与要素成员形成道德意识与外化行为的关联和互动。
其次来看校外文化生态环境。校外的文化生态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三大类别,在建立高校文化生态系统模型时,校外文化生态环境被细分为原生环境、现实环境、历史环境和国际环境四类:校外文化生态的原生环境利用高校所属辖区的地缘文化、山水意境,对学校的布局、建筑风格等进行塑造,充分发挥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资源价值;现实环境主要是指国内目前的现实国情、社会环境以及高校所处的地缘环境等;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积淀了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这些敦厚的历史财富已经成为现实生活和日常行为的基本指导原则,在当代人思想意识、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留下深刻而不可磨灭的烙印;国际环境指西方文化和全球化对高校生态主体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在面对开放而复杂的国际环境时,要从高校这一文化高地上提高民族文化的品牌影响力,形成共处而不冲突、对话而不对抗、交流而不闭塞、兼容而不排斥的局面。
2 虚拟环境分析
高校文化生态环境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实体环境,还包括了虚拟环境,甚至有学者认为虚拟环境在促进高校文化建设中更有比较优势。能够减少建设校园文化所需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面的成本,有助于校园文化的传播与构建。在信息化时代,新的信息技术所包含的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已经远远超过了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第一代信息技术和以网络通讯为代表的第二代信息技术。相对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新鲜事物”,网络信息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渗透到校园各个角落,无所不在,随时随地改变着师生的教学方式,更在社交、生活等方面对他们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对高校文化生态系统的环境进行分析,必须充分考虑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力,从高校的顶层设计到具体环节的把握,做到整体布局、优先考虑、充分利用、实现共享。
信息化包括六大要素: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人才和信息政策法规等。本研究将虚拟环境细分为制度环境、资源环境、社交环境和休闲环境,由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和网络空间等要素构成。首先来看制度环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20)》颁布执行后,很多高校开始着手中长期信息化建设规划。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的设立。将CIO引入高校信息化管理中,不仅仅是一个职位的设置,更是对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的挑战,美国高校早已引入CIO体制来整合校内IT部门及各类信息化资源,在我国,以华中师范大学为典型,自2005年设立CIO,成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从顶层设计着手,整体推进科研、管理、服务信息化的进程。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打造信息化校园文化品牌战略,如各类新媒体平台的推出,实现了校内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其次,资源环境、社交环境和休闲环境充分考虑到了高校师生对网络基本功能的利用,借助网络在学习、交往和娱乐方面实现信息化,特别是在文化传播方面,甚至将取代传统的纸质媒介,不再受时间、场所和规模的限制,实现跨时代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带着多向性、泛在性、个性化和互动性等特征,顺势来到高校,冲击着校园文化的发展。首先,新媒体的发展在硬件设施、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和网络空间等要素方面促进了高校文化生态的发展。目前的掌上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利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都成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从软件应用来看,各种搜索引擎力量强大,师生似乎可以在网络中找到任何问题的答案;微信、飞信、微博这些微时代软件的开发,产生了各种网络群组和朋友圈,师生在其中分享的不仅仅是“段子”,更是贴近他们关切的“文化盛宴”。其次,新媒体的特征推动了高校文化生态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多向性、远距离性、泛在性等特征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高校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搭建了广阔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实现了高校间的文化交互,在文化的冲突中提升了创造力,在融合中找到了共同点。最后,新媒体环境营造了独特的“德育文化”,促进了高校文化生态的发展。传统的媒体和师生互动模式,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容易形成受控性,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在新媒体环境下,新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给师生创造了自由、充分的交流空间,拉近了师生彼此的距离,实现了平等和互动。整个高校文化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调整、互通,对于系统的平衡、多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 系统功能分析
1 凝聚:促进价值观形成
价值观在个体意识逐渐觉醒和升华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个体一组织一个体组织结合体一整个组织”价值观的整体提升。集体价值的实现,主要依靠价值取向,也就是个体把某种价值作为主流的追求目标和恪守准则。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和一种力量,对个体成长有直接影响,必须形成一种个体文化氛围与集体文化氛围的培养合力,在集体文化氛围培养方面,主要的凝聚功能体现在校园文化上,也就是整个高校文化生态系统的价值观层面,它是主体所共同认可的,是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决定着文化生态系统的本质和方向,一旦这种统一的、稳定的价值观形成,则能强化师生的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凝聚形成巨大的能量,有利于培养科学、正向、持久的价值观氛围。
2 导向:提高认知水平
认知和认知模式是人们行为产生的基础。通过“文化”这一特定的功能,来协调个体同集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取向,解决各类要素间的“竞合”问题,在认知周围客观环境和事物的过程中,平衡动力、角色以及作用等关系,从而确保知识能在一定组织和范围内有效而充分的传播、共享,发挥作用。新媒体时代下的认知模式和认知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互动,提升了知识获取的效率和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会促发“同伴效应”(PeerEffect)的形成,学习者相互之间互通有无,相互激励,大大提升了认知水平。
3 熏陶: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文化生态系统所要营造的氛围是一种“主观型的氛围”,这种氛围是现象的、主观的,是个体基于共同组织情景的认知结构。为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氛围对师生主体的熏陶作用,需要厘清以下三个基本的内容:第一,搞清楚高校文化生态系统氛围营造应包括哪些基本要素。第二,把握这些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可以实现系统功能的稳定和持久,促进形成规范的行为教化,更好地服务并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第三,思考对高校文化氛围营造的调控、完善机制和方法是什么。借助新媒体的创新手段,共同为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高校文化氛围助力。
4 辐射:服务社会发展
高校文化生态系统对社会发展的辐射功能是指高校文化环境要素不仅对校园主体有着强烈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对校外环境诸要素也会产生影响和示范作用。大学作为学术和文化培育的重镇,不仅是高尚、理性、纯粹思想凝聚的场所,更是先进文化产品的生产地,它所倡导和发扬的人文理念、精神和自然科学技术,终将被社会主体文化系统所接纳、吸收、融合,对社会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